第一篇:小班幼儿大部分以自我为中心
小班幼儿大部分以自我为中心、表现欲望强的年龄特点,对于在平时活动中老师的轮流提问时,有些孩子没轮到回答会不高兴,这时老师常说的一句话是“耐心等待一下,先听别人怎么说,接下来就轮到你了。”其实,在这里就有个倾听的问题,会倾听和会表白同样重要。倾听能力是要求幼儿能够认真倾听对方讲话,理解别人讲话的内容,不打断别人的谈话,不急于表白自己的想法,耐心的听完,听懂对方的话。不人云亦云,别人说过了的话,不重复,应该同时思考新的观点。
通过我们日常教育活动、游戏活动中发现,许多幼儿在活动前不注意听清要求就匆匆进行活动,因此活动中会出现违反游戏规则、活动中遇到不必要的麻烦,严重的可能还会出现危险。进而影响活动的参与质量,达不到预期教育目的。在谈话活动中更是如此,现在幼儿处于自我为中心的阶段,经常会有听到老师提到一半问题就迫不及待的抢着回答问题,不管其他人在说什么,别人是否在说,都要在第一时间内,表白自己的想法。
培养倾听能力的切入点:孩子们良好的倾听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配合持之以恒的训练和教育为孩子今后的成长学习奠定基础.(一)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和礼貌习惯。懂得尊重他人,眼睛看着说话的人,并不随便插嘴,安静地听别人把话说完。
(二)利用游戏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家长也可以在家和幼儿做类似的游戏)
有目的开展一些游戏活动将倾听习惯渗透到游戏中.可使孩子们在游戏中形成稳定的自觉性行为.1、利用“指令性游戏”发展孩子倾听能力,培养孩子倾听习惯。如准备许多动物的头饰教师和孩子们玩小动物吃东西的游戏.“旺旺旺小花狗来吃肉骨头.”带着小狗头饰的幼儿就去拿肉骨头其他动物就不能拿了.“小白兔跳过来”等等.对听清的幼儿给予奖励对没有听清指令的幼儿不给予奖励.这样经常性的开展幼儿的倾听习惯就能逐步产生.2、利用“传话游戏”发展孩子的倾听能力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传话游戏可以训练孩子的记忆能力.如让爸爸告诉孩子一句话请孩子告诉妈妈﹙或爷爷奶奶﹚.在幼儿园可以分组进行.利用比赛的游戏方式教师告诉每组排头让排头的幼儿依次向后传话看哪一组传得又对又快.这样经常性的开展能逐渐培养孩子仔细倾听的能力和习惯。
3、利用“辨错误游戏”来发展幼儿的倾听能力,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常常发现有的孩子在听说一件事只听到其中的一部分就听不下去了.回答问题时出现风马牛不相干的事情。这说明孩子倾听的质量不高。听得不仔细、不专心和不认真。因此在日常活动中经常开展一些辨别错误的游戏让孩子去判断语言的对错吸引孩子注意倾听并加以改变.如“小鱼在天上飞,鸟儿在河里游,兔子尾巴长,猴子尾巴短”等等让孩子挑出其中错误的地方并纠正辨错误游戏,不但培养幼儿的思考能力而且更好地促进倾听习惯的形成.
第二篇:自我为中心
“自我中心”意识较为严重的1、创造机会让孩子多接触同龄人,在交往中互相取长补短,提高人际交往能
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养成良好的性格。
2、当孩子在交往中遇到矛盾和纠纷时,家长可适当给予抚慰,并帮助孩子分析事情发生的原因,找出自己或别人的不对之处,明辨是非后,妥善处理。
3、疏导、转移孩子对矛盾结果的注意力,反思起因,检讨自己的过失,宽
容伙伴的缺点与失误行为。
4、告诉孩子对朋友要以诚相待,对其错误要帮助改正。要让孩子知道,原谅他就是给他改正的机会;宽容忍让有利于增进友谊。
5、成人要做孩子的榜样,遇到矛盾或冲突时能宽宏大量,不计较得失,能够高姿态,不怕吃点亏,“能饶人处且饶人”,以此使孩子受到熏染与教育,孩子才能在相应的时候做到原谅别人。
6、教给孩子掌握原谅的标准。分清是非,正确处理所发生的问题,哪些应采取原谅的做法,哪些不可以原谅。首先要明白原谅、忍让不等于没有原则,不是放弃批评与反抗。对小是小非,没有严重后果的个人冲突,无意的损伤等尽可能的不要计较,要加以忍让与原谅。对影响友谊与集体荣誉,会造成较大损害或故意做出的破坏行为等,绝对不可容忍,更不可原谅。但要采取灵活的方式,诚恳的态度去加以批评、制止。切忌粗鲁简单,不注意场合、分寸,或言辞过激、盛气凌人。这样不利于纠正错误,反会增加极抵抗情绪,起相反的作用。
7、必要时,让幼儿体验一下不原谅别人的害处:因为总是与人斤斤计较,毫不容人,小朋友们就会害怕或不喜欢与你做朋友,不会原谅别人,也得不到别人的原谅。养成霸道、蛮横、自私、无情的坏习惯,容易被孤立,今后走入社会会吃大亏。
第三篇:以幼儿为主体
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促进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在教师适当的主导作用下,充分体现了孩子的创新性和主体性,这就是当前幼儿园活动课程的新变化——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促进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一、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幼儿
新教育主张以个人为本位,根据个人发展的需要确定教育的目标并实施教育,从知识本位和个人本位出发,引导每一个幼儿发展个性、舒展自我,达到自我实现。通过对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的改变,充分尊重、信任、激励幼儿,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幼儿自主发展。
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其个别性和独特性应该受到尊重与重视。因此要根据每个幼儿的兴趣、需要、水平,因人施教,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幼儿,让他们更自由、更主动地学习。
主体性发展是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要关注幼儿个性特点、充分挖掘其个性潜能。在一日活动中,要以幼儿为出发点,针对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不同的个性,设计、安排各项活动。教师在组织、安排课程、游戏等活动时必须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制定其目标、规则及方法。如,在组织游戏活动时,教师要转变角色,视自己为幼儿并以幼儿是游戏的主人为出发点,选择游戏的内容,难易程度,目标和方法;在活动中要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养成教育中,更要注意幼儿的主人翁地位,否则可能会在无形中扼杀幼儿的天性,使习惯养成的过程变成了奴役幼儿的过程。
二、科学、充分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幼儿的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知识建构过程,教师应充分重视幼儿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个主导者,充当的是参与、促进和指导的角色,引导幼儿自己动脑,善于思索,从幼儿的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幼儿自觉的能动性,启发幼儿积极动脑,学会独立思考,培养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教育者,教师更多的是作为知识的启发者,而非灌输者。
以往教师与幼儿的关系始终处于控制与被控制,服从与被服从的地位。当今教育理念要求打破这种传统的教学关系,提倡尊重幼儿,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幼儿;根据幼儿的需要、兴趣和能力,提供更多的选择,发挥幼儿在学习与发展中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加强教师对个别幼儿的了解,根据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和特点提供个性化的互动和教育。教师的传统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等都要发生很大的转变。教师应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并进行必要的角色调试以适应改革的大潮。
1、积极参与,促进教学
在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参与到幼儿的学习活动中,而且要成为幼儿学习的促进者。如,在表演区的活动中,以游戏、音乐贯穿一起,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幼儿表演主持人、模特儿、魔术师、杂技演员等角色。幼儿通过角色的扮演,充分发挥了并提高了创造力和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学。
2、因材施教,主动创新
新的教育观念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有差异的学生”,活动中既要体现共同性,也要体现差异性。同时要重视幼儿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作为主导者,教师应不断地参与幼儿游戏,体会幼儿的学习经验并结合活动,科学地组织、实施活动。
三、全面促进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拉夫尔.泰勒曾经说过:“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发生,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些什么。”泰勒的这一说法说明真正的教学是让学生主动去学,让学生有机会去学。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幼儿的能动的主体作用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没有幼儿主动的加工消化,没有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单凭教师的灌输,是无法实现教育目的的。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必须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要使幼儿在教师的主导下,始终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
幼儿在自由、轻松的空间环境里很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兴趣的带动下能充分调动幼儿的自主性。
1.创造主动的游戏环境,激发幼儿的主动性
教师在了解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共同参与游戏环境的创设,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环境及均等的游戏机会,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游戏,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游戏,在与材料和伙伴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分享游戏带来的快乐和学习彼此的经验,促进幼儿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让幼儿在自主性游戏中学习,在自主性游戏中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幼儿主动学习的前提,是他们在活动中能够主动地选择、参与、探索、决定和表达。
幼儿是在主动的活动中得以发展的,所以环境布置非常重要,应有利于幼儿自主、自由的活动,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如,活动角的创设便于幼儿主动、自由地利用该环境开展活动,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又如,幼儿园室内环境的布置应能满足幼儿自主、自由活动的需要,提供给幼儿动手、动脑、自由交往、自我发现的机会,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与能力,自由地选择活动。
2、在兴趣、游戏中产生主动性
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对所认识的对象发生浓厚的兴趣,进而让幼儿产生主动的探索愿望和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在组织游戏活动时必须尊重并保证游戏的基本特点——主动性和自愿性。如,对角色游戏的指导中,要保证幼儿主动、自愿、自由地选择主题、分配角色,而结构游戏中则要保证幼儿自由地建构,对有规则游戏的指导既要教给幼儿游戏的玩法又要鼓励幼儿创造性地进行游戏。不管是对哪种游戏的指导,都要不妨碍幼儿游戏的主动性、创造性。不要把教师的意愿强加于幼儿,这才能保证幼儿在主动、积极、愉快的游戏中得到发展。如,在区角游戏中,让幼儿拥有足够的自由——自由地选择区角,共同商量所在区角的主题、人员安排等具体要求。在玩小医院的游戏中,扮演医生和护士的幼儿能在各自的“岗位”上不厌其烦地给“病人”看病、打吊水。只有充分调动了幼儿的主体性,才能达到一种有效的学习。
3、让学生自主探究
在组织教学、游戏时,教师既要启发幼儿参与的动机,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幼儿实际,为幼儿提供主动学习的机会,创造幼儿自主发展的条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幼儿的主体作用。事实证明,幼儿在主动游戏中的体验是特别重要的。只要孩子们有自由的时间和机会,他们的创造力是惊人的!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因此,在幼儿的教学、游戏等活动中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十分重视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主体的能动作用;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尊重幼儿,调动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幼儿的发展为本,关注每个幼儿潜能的开发、个性的发展,培养符合21世纪需要的有用人才!
第四篇:以实际问题为中心
以实际问题为中心,解决实际问题
论文摘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就是以实际问题为中心,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上,以实际问题为中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创新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实际问题 解决 教学质量
创新能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的现实意义与目的,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在教学上,以实际问题为中心,提高教学质量。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
一、以实际问题为中心才能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及其发展趋势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不仅批判资本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而且依据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规律,科学地预见并制定了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
基本原则、基本规定。这些科学预见包含着普遍真理,但它毕竟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认识成果。因此,决不能用它来剪裁活生生的社会主义实践,而应当用实践经验来检验、修改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如果忽略了特定的历史环境,忽略了各国的具体国情,机械地搬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就会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脱离实际,失去生命力,导致失败,像王明机械地照搬苏联的“布尔什维克主义”而导致红军的第四反围剿失败、红军不得长征的恶果。只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南,并在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道路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深深地扎根于实践的土壤,才能开出绚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以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这都是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并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
二、以实际问题为中心,提高教学质量
现代思维科学认为,思维总是与问题联结在一起的,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一切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鼓励和引导学生对实际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和引导学生对实际问题的思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
以实际问题为中心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挑战和风险,我们只有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
义,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才能在全球化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创新,关键是人才,人才在于教育。可见,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适应全球化竞争的迫切需要。
以实际问题为中心才能更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搞好教学,不仅要教师教得好,更重要的还是要学生学得好。因此,不仅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传统的课堂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基本上采取的是注入式教学。注入式教学只注重传授知识,及对现成知识的理解,并且几乎要求全体学生用一种思维方式去解答问题,将自己的思维方式强加给学生。这种教学方式着重把结论教给学生,不要求学生独立思考,更不喜欢学生提出问题,认为只要记忆住那些结论就可以了,这势必扼杀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而以实际问题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就是师生互动,相互启发,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种启发式、互动式、讨论式教学则要求学生积极思维,提出疑问,寻求答案,从而有效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因此,改革课堂教学,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使每个学生主动积极地提出问题,探究问题,有利于真正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形成个体的差异性与倾向性,以及自己的认知风格和生活风格,有利于良好个性的发展。
以实际问题为中心才能使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探究发现式” 是最好的教学方法之一,这种方法主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开展探究、发现活动,培养问题意识,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以
实际问题为中心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实质就是一种研究型的教学方式,就是要培养学生好问、多问、深问的思维品质;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对实际问题的思考与探索中,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三、以实际问题为中心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基本原则
以实际问题为中心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应该把握以下基本原则:
第一,是指导思想必须明确,要用“三个代表”这一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生动而具体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更好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最终奋斗目标、根据实际制定和实施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科学战略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出了新的理论要求;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断在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打开了新的理论视野。因此,引导学生运用“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分析实际问题,指导实践,是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首要任务。
第二,是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
既要从社会的实际出发,准确把握当今社会变革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尤其是对诸如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市场导向等方面的疑难问题,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心理特点,把握学生思想状况和变化趋势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了解了学生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在对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的思考与探索中,既不能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一些具体论断,防止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又要防止照抄照搬西方的洋教条。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出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大胆进行理论创新。
第三,是必须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研究回答重大问题,并不是追求这些问题的标准答案,更不是把教师自认为对的答案交给学生,而是要着眼于引导学生进行理论创新,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因此,要引导学生看到《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多年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生的重大变化,看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生的重大变化,看到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引导学生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引导学生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着眼于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入探索,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
第四,是要加强教学的总体设计。
既要全面、系统、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又要全面掌握社会实践中提出的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以及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吃透理论和吃透实际的基础上,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贯彻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去。要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不拘泥于现有教科书的理论体系,在遵循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精心设计若干个理论支点,把其作为教学的理论重点进行精讲,讲深讲透,把理论的深刻性、理论的穿透力以及逻辑力量充分展示出来,以理论自身的力量使学生理解、信服。要在做好学生思想状况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整理出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作为教学的中心问题,精心设计相关原理进行讲解。这种教学不是简单的原理加例子,而是问题中渗透理论,用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内涵和层次;同时,理论中渗透问题,以对现实问题的分析来提升理论,培养理论思维。
第五,是要站得高,讲得实,教得活,引导正确。
所谓站得高就是要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当今许多重大的理论与实际问题进行正确的理论思考,既要思考怎样运用具体材料说明一些观点和原理,又要思考怎样运用理论观点去解释一些实际问题,从而切实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所谓讲得实,就是对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要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态度。例如对于反腐败这个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我们既要实事求是地承认腐败现象的严重存在,又要从多方面分析腐败产生的原因,更要讲清我们党反腐败的
决心和所采取的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中的种种政策和措施,以及反腐败斗争所取得的重大成果。这样全面的实事求是的分析,才能使学生感到信服,从而增强对党的信任和信心。所谓教得活,就是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不同,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用灵活多样的理论联系实际方法引导学生、吸引学生。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平台,使教学内容的呈现多样化、新颖化,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所谓引导正确,就是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崇高理想。对于事关重大的原则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必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决不能含含糊糊,对于种种错误思潮、错误观念,要进行严肃的分析批判,明辨是非。理论联系实际。不能什么都联系,要以正面引导为主,克服随意性,杜绝误导。
总之,在以实际问题为中心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只要把握好以上基本原则,就能既使学生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第五篇:以群众为中心
习近平心系群团工作:以群众为中心 与群众心贴心
总书记一直密切关注群团组织工作。十八大以来,他多次在不同场合就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工作做出指示,也多次在考察调研中与工人、青年等基层群众面对面交流。今年7月,总书记亲自出席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他说,由党中央召开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在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他指出,群团组织开展工作和活动要以群众为中心,让群众当主角,而不能让群众当配角、当观众。人民日报就此发表评论说,有一个成语叫“众星拱月”,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如果说“月”是党,“众星”就是包括群团组织在内的党领导下的各种组织。做党的群众工作,就要月明星灿,不能月明星稀,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更要星光灿烂。
关心民瘼 指引方向
——发挥群团组织桥梁作用 让党的群众工作“星光灿烂”
群团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更好发挥群团组织作用,才能把广大人民群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
工人阶级是主力军。2013年10月,习近平同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指出,要积极扩大工会工作覆盖面,努力把工作做到所有职工群众中去,使工会工作更贴近基层、贴近职工群众,更符合职工群众意愿。工会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更多到职工群众中去,依靠职工群众开展工作,使工会组织真正成为广大职工群众信赖的“职工之家”。
青年是生力军,青年的未来关乎国家的未来。2013年6月,习近平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团组织要努力做广大青年值得信赖的贴心人,深入青年之中,倾听青年呼声,把青年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发挥组织优势,调动社会资源,千方百计为青年排忧解难,使团组织成为广大青年遇到困难时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力量。团的干部必须心系广大青年,坚持以青年为本,深深植根青年、充分依靠青年、一切为了青年,做青年友,不做青年“官”,努力增强党对青年的凝聚力和青年对党的向心力。
妇女是“半边天”。2013年10月,总书记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指出,各级妇联组织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坚持走出机关、走向基层,沉下身子,拓宽工作渠道,创新工作手段,用自己的眼睛看最真实的情况,用自己的耳朵听最真实的声音,帮助广大妇女排忧解难,通过实实在在的服务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妇联“娘家人”的温暖送到广大妇女心中,使妇女工作常做常新、充满活力。
让8500万残疾人共圆中国梦。2014年5月,习近平在北京会见了第五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大会受表彰代表。习近平指出,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国梦,是民族梦、国家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也是每一个残疾人朋友的梦。我们都要凝心聚力,在实现人生梦想的同时,共同推动中华民族的美好梦想早日实现。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2014年10月,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会上,习近平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应该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
……
一句句殷切嘱托,体现了总书记对群团工作的关心。暖心互动 殷殷嘱托
——群团工作要让群众当主角 不能让群众当配角
群众性是群团组织的根本特点。习近平指出,群团组织开展工作和活动要以群众为中心,让群众当主角,而不能让群众当配角、当观众。要更多关注、关心、关爱普通群众,进万家门、访万家情、结万家亲,经常同群众进行面对面、手拉手、心贴心的零距离接触,增进对群众的真挚感情。总书记这么说,也这么做。总书记时刻惦记着困难群众。2012年12月30日,习近平来到地处深山的龙泉关镇骆驼湾村唐荣斌老人的家。据唐荣斌事后回忆:“总书记没有一点架子,到家里就跟走亲戚一样。大冷天的,我赶紧把火盆摆到炕上,想让总书记暖和暖和。他见我脱鞋上了炕,也跟着脱鞋上了炕,和我们一家人越聊越热乎。” 2013年8月29日,在大连湾畔的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总书记冒雨和工人们合影,雨水打湿了衣衫。
2014年1月26日,总书记从北京乘飞机直飞1000多公里外的内蒙古阿尔山市。沿着58级陡峭的台阶,总书记登上内蒙古边防某团三角山哨所,看望正在执勤的战士。他动情地对战士们说:“今天,我和你们一起执勤站岗。”
2014年1月28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儿童福利院。正在排练迎春节目的孤残儿童们围上来,纷纷向总书记自我介绍,总书记蹲下身来,疼爱地抱起一位小朋友。“有一颗感恩的心很重要,对儿童特别是孤儿和残疾儿童,全社会都要有仁爱之心、关爱之情,共同努力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总书记动情的话语,体现了对残疾人的关爱,也对残联组织的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2014年2月4日,习近平来到兰州市城关区虚拟养老餐厅鸿瑞园店,称赞说:“我看这个虚拟养老餐厅一点都不虚,有这么多老人。”这时,服务员盛好一份套餐,习近平说:“我也给老人端一份菜。”他端起餐盘,发现72岁的城关区汽车篷垫厂退休职工杨林太面前还没有饭菜,就径直走过去,递到老人手里,亲切地说:“请老人家吃饭。”
一幕幕暖心画面,承载着总书记沉甸甸的关怀。贴心关怀 奋进实干
——群团组织要成为群众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知心人、贴心人 群团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群团工作是党治国理政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是党广泛组织和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为完成中心任务而奋斗的重要法宝。
习近平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指出,群团组织要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挖掘服务资源,坚持从群众需要出发开展工作,更多把注意力放在困难群众身上,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成为群众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知心人、贴心人。
人民是执政的根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在多次与群众在一起时,总书记总是贴心地关怀着百姓所需所想。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青年象征着未来,青年的未来就是国家的未来。2013年5月,在天津考察的总书记专程来到人力资源发展促进中心,并同正在现场应聘的大学生亲切交谈,详细询问有关情况。在天津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他要求有关部门加大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支持力度,对就业困难毕业生进行帮扶,增强学生就业创业和职业转换能力。
“哪年修的?”“能容纳多少人礼拜?”“讲经一次多长时间?”“来的外宾多不多?”……总书记在新疆疏附县托克扎克镇阿亚格曼干村同伊玛目穆合特热木·谢日甫江等亲切交谈。去年4月,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明确指出“新疆最大的群众工作就是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今年7月,总书记考察吉林时指出,我们正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哪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大家要过上全面小康的生活。
2015年4月,总书记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指出,党和国家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改善就业环境,提高就业质量,不断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
一份份贴心的关怀,饱含了总书记深厚的人民情怀。
郑板桥有云:“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习近平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将古人的诗词改成“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只有扎根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才能真正地为民办实事、得民心。好风凭借力,奋进正当时。在新时期,抓好党的群团工作,就要保证党始终同广大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广大群团组织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把广大人民群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必将为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添更加强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