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车贴,能否成为公车改革的新起点?(精选多篇)

时间:2019-05-14 11:48: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拍卖+车贴,能否成为公车改革的新起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拍卖+车贴,能否成为公车改革的新起点?》。

第一篇:拍卖+车贴,能否成为公车改革的新起点?

阅读提示:公车改革一直以来备受人们关注,自去年中央出台《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明确提出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以来,一些地区和单位的公车改革已进入实质性阶段。这些改革的基本途径是,公务车面向社会公开拍卖处理、拍卖款项上缴国库,之后对公务人员发放相应补贴。五粮液集团和江西省新余市大规模拍卖公车让人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案例。公车拍卖了,改为发车贴了,但随着而来的新问题便是很多人担心车贴发放过高,又成为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新福利。其实任何改革,都是在摸索中前行,有变革总是好的,拍卖后的车贴,是否能成为公车改革的新起点,还需要观察和考验。

拍卖+车贴 公车改革动起来

【中央·令】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

2013年11月中央出台《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条例》共分12章、65条,对党政机关经费管理、国内差旅、因公临时出国(境)、公务接待、公务用车、会议活动、办公用房、资源节约作出全面规范。其中,针对公车做出如下规定:

坚持社会化、市场化方向改革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公务用车实物配给方式,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保留必要的执法执勤、机要通信、应急和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及按规定配备的其他车辆,普通公务出行实行社会化提供,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详细

【地方·行】

去年以来,部分地方的党政机关、政府部门开始试行以公车拍卖为主要特点的公车改革。这些改革的基本途径是,公务车面向社会公开拍卖处理、拍卖款项上缴国库,之后对公务人员发放相应补贴。

2013年12月 江苏镇江拍卖169辆公车

12月1日,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170辆公车在该区体育馆内被拍卖。截至当天17时,169辆公车成功拍卖,1辆被原单位收回留作他用,总成交金额1192万元。有人担心此次拍卖公车是“以旧换新”,对此,该工作人员表示,“这个不存在,已经车改了,剩下的就是按照规定发相应的车贴。公车拍卖的成交额将全部上交财政。” >>详细 2014年1月 江西新余500辆“二手”公车向社会拍卖

江西新余市体育中心篮球馆5日举行市直涉改单位公务用车现场拍卖会,涉改500辆“二手”公车开始向社会公开拍卖处理。截至5日晚10时,首批竞拍的123辆公车中已有116辆公车找到新主人,总成交额达737.45万元。此次公车拍卖源于新余市201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据介绍,此次涉改单位包括市级党政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事业单位、民主党派、群众团体等,涉改公车达700辆。>>详细

2014年1月 五粮液集团拍卖340辆公务车 包括董事长座驾

五粮液集团340辆公务车要拍卖!截至昨晚7时30分,已有近1000人报名参与竞买。五粮液集团公关部相关负责人余溢对北京晨报记者表示,这340辆公务车只是第一批,第二批拍卖车辆正在统计中,预计2月份将完成全部公务车拍卖。五粮液集团日前委托四川省天意拍卖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将拍卖名下包括五粮液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唐桥座驾在内的340辆公务车。五粮液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唐伯超表示,五粮液集团是中国白酒企业拥有公务车最多的企业,此次公务车改革,每年能为五粮液集团节省1000多万元的开支。>>详细

————————————————————

拍卖+车贴

是喜是忧众说纷纭

目前看,各地开展的公车改革普遍以拍卖现有公车,今后取消一般性公务用车,变为发放不同标准的车贴。面对这一组合拳,人们有不同的观点。

【车贴标准】

江西新余 300~2500元

近日,江西省新余市正式在市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中推行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除大部分公车将被拍卖外,对参加车改的县级(含县级)以下人员每人每月300~2500元不等,分9档发放个人公务交通补贴。>>详细

五粮液集团 800~2500元

车改后,该集团将保留生产必需用车、生活用车、特种车和少量接待用车,合计约200

辆左右。中层以上干部公务用车全部取消,每月或将享受800元至2500元不等的车补。>>详细

【各方观点】

♢ 积极支持

公车改革进实质阶段:部分地区拍卖公车发车补

五粮液集团的车改,虽暴露出此前超标用车等问题,但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认为,这给国企车改带了一个好头,各界应更关注此事积极意义,而不要过于追溯既往的责任。他介绍,包括国企和事业单位,其实更是我国车改的重点领域。他估计,我国国企和事业单位的公车保有量应该高于机关行政单位。如果国企和事业单位全面推行车改,大幅削减公务车,那总量将相当惊人,节约的资金更是难以估量。因此,国企应成为我国车改的下一个重点。>>详细

五粮液拍卖公车值得效仿

当大家都将眼光放在党政机关的公务用车上时,希望能以这一次五粮液拍卖公车为契机,提高全社会对于国有企业公车配备问题的关注。这不仅因为国企公务用车也姓公,更因为企业运营涉及大量财物款项,若发生“车轮上的腐败”,隐蔽性比党政机关更强。五粮液拍卖公车,无疑是向社会再一次强调“国企公务车也姓公”的概念,这点值得肯定。而从企业自身的运营来说,砍掉多余的一般性公务用车也是减负的好办法。>>详细

公车改革的最大价值是清理特权意识

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将把公务人员打回公共服务提供者的原形。在地方层面,公务人员与其他第三产业从业者并无太大区别,公务人员与民众之间就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清理完特权意识,公务人员面对的就是自己作为公共服务从业者的现实。基于这一现实,公务人员必须调整好心态,怀着一颗谦卑的心,用优质服务赢得人民的尊重。>>详细

♢ 冷静质疑

公车改革不能只靠“车补”

“改革中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公车改革就是这句话最好的印证。公车改革任重道远,我们须认识到,公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剔除公车的奢侈品属性,还原其工具属性,让公车只在公务活动必需的时候存在。公车改革靠“车补”只是第一步,最终还是靠深化政策,实现公务出行社会化。如果公务员和普通公众一样,习惯于乘坐出租、地铁、公交出行工作,社会也就不会再为“车补”多少而纠结了。>>详细

公车公开拍卖 公平是否“在场”?

原车辆使用者参与公车拍卖,不仅是因为熟悉该车就参与拍卖,而且也是因为“近水楼台先得月”――既能优先拍下公车,付出的成本也很少。所以,公车拍卖,如果原车辆使用

者大多成功竞拍,而且价格的合理性值得怀疑,那么就有必要调查整个拍卖过程,确保拍卖过程中没有异常现象。随着《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的实施,公车拍卖将会迎来一个高潮。笔者建议,有关方面有必要对公车拍卖加强监督,最好有纪检、媒体等监督机构“在场”,这样才能消除外界质疑。>>详细

不省钱的公车改革是伪改革

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是公车改革迈出的实质一步。我们期待公车改革能被严格落实,而不至于被“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公车改革必须能给纳税人真正省钱,而不能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之后,公车补贴所花的钱反而更多——是否减少“三公经费”,是评价公车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公车改革之难,从来不是难在具体的改革方式与途径,而是难在改革建立在“确保既得利益不受影响”的前提之下。不能省钱的公车改革是伪改革,真正的公车改革必须让既得利益者“伤筋动骨”。>>详细

————————————————————

公车拍卖是新起点 不是终点

1月11日,五粮液集团,将被拍卖的公务车。

“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只是车改的第一步

“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只是进行车改的第一步,还亟待国家相关部门出台其它配套具体的措施予以配合、量化和支撑。“无规矩不成方圆,无制度无以国家。”只有对公车改革施以严明的制度,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只有对公车进行严格的监控管理,对违规者予以“零容忍”,才能有效遏制这“车轮上腐败”,从而达到此《条例》的实际应有之效用。

公车改革要谨防“回潮”

取消公务用车需要解决的最大的问题并不是方法,而是决心。尽管多年来群众对公车意见很大,改革呼声强烈,但各地的积极性并不高,原因是公车改革触动了某些人的特权福利,因此阻力重重,步履维艰。在这种现实下,下好全国一盘棋显得尤为重要。公车改革决不能偏于一隅,单兵突进,而要做好配套和协调,全国统一标准,统一推行。

公车改革需要更多的细节

我们知道,改革的措施越是具体,就越不容易被歪曲和绑架。如果是抽象的表述,那对于相关的利益部门而言,是容易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解构改革和夹带私货的。因此,改革一定是需要细节的。公车改革亦遵循这样的逻辑。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对此公众一片叫好,因为规定的比较明确,限制条件比较清楚,让相关部门在执行的时候不容易打折扣,不容易推诿。与此同时,对于“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因为“适度”一词有着较大的自由裁量空间,人们就会有所担心,怕这个“适度”成为一个筐,补贴起来大方无上限。

公车拍卖能否成为公车改革新起点?

对当前一些地方的公车改革,公众也有些疑虑,担心是否会成为“以旧换新”的游戏。不少人对发放给公务人员的“车补”也有所不满,担心“车补”成为比享用公车有过之而无不及的福利。疑虑也好,不满也好,这些都是改革中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也一定能在改革中得到解决。

公车改革不能慢慢吞吞

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治理“车轮上的浪费”,要拿出雷厉风行的具体措施。公车改革不能左顾右盼、慢慢吞吞,不能对既得利益恋恋不舍,顾虑拖延、虚以应对、走三步退两步,这种态度严重不适应中央反浪费条例的要求,严重背离了公众期盼推进车改的强烈愿望。推进公车改革,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大幅度减少公车的数量,降低公车监管的成本,需要大刀阔斧推进改革的魄力,需要快刀斩乱麻对公车“下手”的行动。

文章来源:西安人事考试网(xian.offcn.com)

第二篇:关于申请拨付县公车改革拍卖车辆

关于公车改革拍卖车辆

评估费用的申请

XXXXXXXXXXXX: 根据省公车改革总体方案,和市有关公车改革会议精神和批示,我公司,于XXXX年XX月接受市财政局的委托,本着客观、独立、公正、科学的原则,按照公认的资产评估方法,对所委托的车辆进行了鉴定评估。

由XXXX年XX月XX日至今鉴定评估了XX辆公车(详见评估表)。整个鉴定评估过程严谨有序,公开透明,有效避免了国有资产流失。现申请拨付XX辆公车的评估费用共计XXXXX元(根据合同要求每辆评估费XXX元),请批示。

评估单位:XXXXXXXXXXXXXXXXX 开户行:XXXXXXXXXXXXXXX 账号: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年XX月XX日

第三篇:事业单位车补最新消息-广西公车改革最新消息

事业单位车补最新消息-广西公车改

革最新消息

公车改革最新消息:多个部委发放车补

多个部委发放车补 打车加油费用自理

2016年12月31日是中央机关单位公车改革的 “大限”:按照2016年7月17日《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的要求,去年年底前,中央和国家机关应力争基本完成公车改革。昨日,记者采访了民政部、卫计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土资源部、环保部等近10个中央机关单位,多数单位车改方案已基本到位,个别单位公车改革方案还在报批中。

昨日,国土资源部、民政部相关工

作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都表示,其车改方案已基本完成,并已从去年12月起拿到了车补。

卫计委宣传司一位副司长对记者表示,卫计委已经按要求完成公车改革。该副司长强调,卫计委前几年就已经取消了司局级及以下干部的公务配车,不少司局级干部早已经乘坐地铁上下班。至于车补的发放步骤、发放标准等,则按照国家标准统一执行。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主任颜江瑛表示,早在xx年左右,也就是机构改革前,原国家药监局就已经被列入首批中央机关车改试点。2016年,中办、国办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后,食药监总局就取消了副部级以下公务员的配车。

环保部也是首批中央机关车改试点之一。环保部财务司相关官员表示,环保部的车改早已启动,“早就没什么车了”,目前,环保部只有副部级以上的现任官员、退休老部长以及送机要文件时

才有专车,副部级以下官员大多数时间都需要开私家车,或者打车上班。

一名政法系统的处级官员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司法机构的公车改革方案正在报批中,因此该机构尚未进行实质性车改,需要等报批后才能具体执行。一国家部委下属的国家局的处级官员也表示,他所在的单位公车改革方案也在报批中,现在正在封存公车。

如何发放车补?车补连同工资一并发放

公车改革方案确定的车补标准为司局级每人每月1300元,处级每人每月800元,科级及以下每人每月500元。由于该方案未明确指出,正局副局、正处副处之间的车补标准是否还会按正副职“划杠”,因此备受关注。

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杨岳对记者表示,在车补方面,正局级、副局级都是1300元,正处级与副处级都是800元,没有区别。也就是说,中央机关单位的车补标准并未按正副职“划

杠”。

此外,杭州车改采用了车补打入市民卡的方式,不能提现。中央机关单位的车补,会不会也采用类似“不能提现”的设计?此前该问题也是关注焦点之一。

受访的民政部、卫计委、国土资源部等国家部委工作人员均表示,车补列入了“工资条”中,连同工资一并发放。一直关注车改的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对记者说,车补连同工资一并发放有利于车改顺利推进,“车补使用的自由度高一点更好”。

公务出行如何解决?打车、加油费一律自理

杭州、温州等此前试点车改的地方省市,车改后多成立了公车服务中心,满足公务出行需求。但受访的国家部委工作人员均未提及“公车服务中心”这样的改革思路。车改后的普通公务出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驾驶个人车辆。而且打车费、加油费一律“自理”,不予报销。

“现在外出,不管是去调研还是去中南海开会,都没有专车了。”一国家部委局级官员对记者说,“我们的同事去企业调研都是自己打车去。”据其介绍,其所在的机关车改已基本完成,去年12月起已开始领取车补,因此公务外出的打车费或者加油费一律“自理”,都不能报销。

上述说法得到国土资源部一工作人员的印证。该名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国土资源部已取消了一般公务用车,司局级及以下工作人员已按月领取车补,所以公务出行或打车或乘坐公交地铁,不论打车费还是加油费均不报销。

车改后公车如何处理?民政部等部委公车已上交

昨日,民政部一位处级干部说,民政部目前司局级及以下干部都没有公车,之前配备的专车都已上交至国务院资产管理部门。“国务院都是有明细的,没上交齐不可以发放车补。”

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杨

岳昨日表示,民政部的公务用车已于去年12月中旬上交,据她了解,上交的公车会由国务院资产管理部门进行拍卖。

上交公车后才允许发放车补,其他国家部委工作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谈到了这一“硬性规定”。

一国家部委的处级官员称,一般来说,需要所有公车都经过封存和拍卖等正常程序后,车补才会发放。他所在单位的公车改革方案还在报批中,因此还没有拿到车补。不过,现阶段单位已开始封存公车。

按照公车改革方案的要求,所有取消的一般公务用车,“由公务用车主管部门统一规范处置”,公务用车主管部门将委托中介机构进行资产评估,然后以评估价作为处置基准价,采取公开拍卖等方式进行公开处置,处置结果向社会公开。

车补够不够花?不同部门人员反应不一

对于现行车补标准“司局级每人每

月1300元,处级每人每月800元,科级及以下每人每月500元”,受访的国家部委工作人员评价不一。

环保部是公车改革的最早一批试点部委之一。环保部某司级官员对记者说,此前由于车补标准较低,司局级每人每月仅600元。此番涨到1300元,该官员表示,现在会好一点。

民政部上述处级官员对记者说,车改前没有车补,外出打车等费用不能报销,现在每个月有800元车补。

但上述一国家部委处级官员认为,不同部门公务出行量、用车量不尽相同,车补标准不能一刀切。

叶青认为,《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并未“一刀切”,“中央车改方案规定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从公务交通补贴中划出一定比例作为单位统筹部分,协调部门、岗位之间的不平衡”。2016出租车改革最新消息

2016出租车改革最新消息

交通部:出租改革将有突破 鼓励

多样化约车服务

记者15日从交通运输部获悉,交通部《关于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的意见》日前出台,在综合交通运输体制、交通运输现代市场体系、收费公路体制、现代运输服务等领域的改革将取得突破。对于社会普遍关心的收费公路、出租车等问题,意见都有提及。

《意见》提出,交通运输部将继续深化大部制改革,提速“大交通”的形成;完善交通运输现代市场体系,逐步建立负面清单,交通运输市场主体和从业人员施行 “黑名单”制度;深化收费公路改革,政府投资的收费公路实行收支两条线,改革收费公路通行费率形成机制,实现通行费率与营运服务水平等挂钩。

对于收费公路问题,意见提出“大胆破冰,深化公路管理体制改革”,“政府投资的收费公路实行收支两条线”。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和社会多元化的出行需求,按照使用者付费、债务风险可控等原则,完善收费公路发展机制。

意见明确,要制定收费公路改革方案,加快推进《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修订。改革收费公路管理模式,对政府投资的收费公路实行收支两条线,通行费收支纳入政府预算管理;对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及社会资本全额投资建设的经营性高速公路,实行特许经营。改革收费公路通行费率形成机制,实现通行费率与营运服务水平等挂钩。完善收费公路信息公开制度。

在城市交通综合治理方面,意见提出要“探索新机制,完善现代运输服务体系”。

对于普遍关心的出租车管理体制改革问题,意见表示,要科学定位出租汽车服务,完善运力投放机制,科学调节出租汽车总量,推进通过服务质量招投标等方式配置出租汽车的车辆经营权。完善出租汽车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形成与公共交通合理的比价关系。加强对手机召车等新型服务模式的规范管理,鼓励发展多样化约车服务。推动出租汽车行业实行公司化、集约化经营和

员工制管理,进一步形成畅通有序的行业诉求表达和权益保障机制。

此外,意见还就统筹地方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等管理,加快形成“大交通”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鼓励和支持各地加大综合交通运输改革探索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方向。

出租车改革:该跟与民争利的运营证说再见了

去年开始,多地发生的出租车停运、政策打压“专车服务”等反映出整个出租车行业的困境,亟待深化改革。各地和有关部门需清醒地认识到:出租车行业垄断之源是政府有偿发放营运证,与民争利,过分插手甚至包办微观市场。

自1988年深圳市实行出租汽车经营权(即营运证)有偿使用制以来,我国许多大中城市相继效仿了这一办法。1993年制定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经营权有偿出让和转让的若干规定》,明确在全国推行出租车经营权有偿转让。1998年施行的《城市出租汽车管理办法》

规定,城市的出租汽车经营权可以

实行有偿出让和转让,为地方政府政策落地提供了政策支持。

然而,有关部门随后发现有偿营运证的政策弊大于利。xx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81号文,要求对出租汽车经营权有偿出让进行专项清理整顿。所有城市一律不得新出台出租汽车经营权有偿出让政策。

如此一来,地方政府部门傻眼了。再想卖证来增加市场容量,政策不允许;若不卖证直接投放出租车,对现有的花了几十万元持有营运证的出租车似乎又是“不公”。于是,有的城市找到了变通的方法,委托国有企业经营。例如,合肥市即委托江淮汽车集团成立了和瑞出租公司。然而投放的出租车数量极为有限,杯水车薪,供需矛盾依旧难解。

需要看到,营运证是出租车市场发展之初孕育起来的一个“怪胎”,除了增加地方政府收入外,就难见其他好处了。以提高市场准入门槛,保障相关服务质量之名,限制营运证的发放,令合法上

路的出租车数量多年来“原地踏步”,客观上形成了一个城市几家大的出租车公司垄断市场的现状,出租车市场供需矛盾日益严重,加剧了百姓“出行难”,导致司机服务差。

与此同时,价格居高不下的营运证,成了政府可支配的稀缺资源,为权力寻租制造了土壤,更为“黑车”等非法营运提供了空间。更为人诟病的是,地方政府部门出让营运证,实际上是找到了堂而皇之与民争利的“法规借口”。很显然,几十万元的营运证必然增加运营方负担,最终将转嫁到市民或乘客的身上。

目前,无论是出租公司自主经营,还是挂靠经营,营运证都是靠“烧钱”得来的。先是公司从政府手中花大价钱拍来营运证,公司聘请或转租给一般司机经营。司机缴纳的“份子钱”,其实就是无力一下子付清动辄几十万元的营运证费用而向公司按月支付的本息。即便是国企经营的出租公司,其司机也一样要

交“份子钱”。因此,出租车公司从此成了空手套白狼的“寡头”,而驾驶员则成了跑街卖命的“骆驼祥子”。

伴随着改革开放发展起来的出租车市场,市场化的步伐却远远滞后于其他行业,没有真正建立起自由、公平的市场化体系,可以说是“起了大早,赶了晚集”。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营运证。地方政府部门在出卖营运证的当初,只看到了“眼前利”,却忽视了政府“包办”的隐患,造成如今骑虎难下的局面。

市场的开放是不可阻挡的,市场化改革的大潮是不能倒退的。地方政府部门要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方向,才是出租车行业发展的正道。当前,深化出租车行业改革,面临诸多复杂问题,地方政府部门要积极探索多元的公共交通新业态,降低准入门槛、放松数量限制,一切让渡给市场,学会“放手”。

同时,改革更要牵好“牛鼻子”,这个牛鼻子就是营运证。把历史遗留问题

解决好,其他困难就迎刃而解了。政府可通过回购营运证、政府补贴等方式,让新老出租车回归同一起跑线,形成良性竞争。

在大力倡导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今天,各级政府部门都在“做减法”,戒掉与民争利,摈除不必要的事前审批。出租车行业作为垄断业态的“老大难”,该跟运营证说再见了。公车改革最新消息:首批中央公车全部溢价拍出

公车改革最新消息2016:首批106辆中央公车全部溢价拍出 总成交价660万元

本轮中央和国家机关公车改革取消的首批10 6辆公车,25日在北京郊区的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起槌拍卖。记者在现场看到,106辆公车全部拍出,没有一辆流拍。

据此次拍卖的组织方———北京中拓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统计,25日拍卖的总成交价万元,高出总起拍价万元,平均溢价率%.高溢价率反映出公众对此

次拍卖的极大热情。

现场 252号竞拍者抢下“首尾”两车

下午1时30分左右,拍卖开始。一辆xx年的帕萨特轿车一上场就引来激烈竞价,从起拍价万元,一路被叫到6万元。最后,252号竞拍者以61000元的价格拔得头筹,场上响起热烈掌声。

拍卖的另一个高潮在最后。这是一辆xx年的黑色奥迪轿车,起拍价15万元。仍是252号竞拍者最终以20万元拍得这辆车。这位竞拍者不愿透露自己的姓名,表示竞拍两辆车更多的是为了纪念“公车首拍”这一历史性事件。

“车王”21万元成交

记者发现,拍卖会上拍出的第一辆车是跑了近24万公里的黑色帕萨特。这辆中型轿车于xx年9月登记注册,起拍价为万元,成交价为万元。作为压轴,此次颇受关注的“最高起拍价”为15万元的奥迪A6,最终以20万元拍出。而此次拍卖的“车王”头衔由一辆丰田小型普

客摘得,这辆登记于xx 年2月的车起拍价为9万元,最终以21万元成交,溢价率高达133%.所有车辆成交价都当场确定。据拍卖公司负责人介绍,参与竞价的有的是个人,有的是二手车交易公司作为代理参拍,但无论通过何种方式,拍卖的最终结果都是现场最终敲定。

中拓公司在开拍前向社会公布了拍卖时间和拍卖车辆信息,并提前两天对106辆公车作了预展,每辆车上都贴有该车的“身份证”,内容包括起拍价、厂牌型号、登记日期、表显里程,甚至是漆面检查结果、痕迹查勘结果等一般二手车市场难以提供的信息,以便竞拍人详细了解车况。

处置全程接受审计

前来现场监督的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资产管理司副司长徐永胜对记者表示,此次拍卖他最关心两件事:一是整个拍卖过程能否确保依法合规,公开透明;二是结果能否避免国有资产被贱卖、甩卖。“从现场看,人们的参与度很高,说明竞价充分,这两个目的应该都达到了。”

据20 14年7月出台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处置公务用车所得收入,扣除有关税费后全部上缴中央国库。

徐永胜介绍,车辆处置全过程都在接受审计、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处置结果也及时向社会公布。整个资金流向将受到多重监督,除了中央公车改革领导小组对拍卖资金监督审计外,媒体、公众对资金的流向也在监督,审计部门还可以对这笔资金进行专项审计,因此,很难想象谁能在这笔钱上动手脚。2016公车改革最新消息企业和事业单位车补如何发

2016公车改革最新消息:企业和事业单位车补如何发?

2016-05-10 16:35

来源: 会计网

导读:企事业单位公车改革正式启

动。根据意见要求,中央企事业单位公车改革在2016年年底前都会完成。那么,企业和事业单位车补如何发?

昨日,国家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赵辰昕表示,近期,中央公车改革领导小组印发《中央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和《中央企业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意见》,标志着企事业单位公车改革正式启动。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两个意见的落款时间均为2016年12月29日。据了解,涉及的各部门单位在今年1月已经收到了文件。调查发现,一些事业单位早就开始进行公车改革,有些甚至已经完成。对此,相关人士表示,在文件公布之前,很多工作已经开始进行,比如文件在制定过程中就征求了很多意见。不过,总体改革进行是在文件印发之后。

根据意见要求,中央企事业单位公车改革在2016年年底前都会完成。相关人士表示,由于企事业单位很多已经市

场化,其公车改革难度比党政机关要小一些,因此会进行得比较快,尤其是中央层面会进行得更快。

企业和事业单位车补如何发?

对于中央事业单位,公务交通费用报销额度及公务交通补贴标准,由主管部门根据取消车辆数量、运行成本和改革前交通费支出情况,在节支的前提下,按照不高于同地区、同级别机关相应层级公务员交通补贴标准的原则从严确定,不得既发放公务交通补贴又报销公务交通费用。

央企则分为两类,对于央企负责人,公务交通补贴标准上限由有关部门综合考虑所属中央企业负责人履职需要、所在地党政机关公务交通补贴标准、公务用车改革成本节支及薪酬制度改革情况等因素合理确定。

对于其他符合条件的人员,央企根据岗位特点和生产经营实际,在有关部门核定的公务交通补贴标准上限内,分档确定公务交通补贴标准,每月按标准

发放公务交通补贴或按计算的补贴标准内据实报销公务交通费用。

据了解,目前一些完成车改的中央事业单位,其普通员工交通补贴在几百元不等;一些央企的员工表示,之前公司一直有交通补贴。对此,有关专家表示,由于企业情况不一样,目前的标准只是一个定性的规定,没有涉及具体金额的定量标准。接下来,中央企业的车补标准会由其主管部门,如国资委、财政部等研究具体的方案。对于之前有补贴的情况,在车改过程中也会规范。

第四篇:乡镇事业编制改革之后能否成为行政编制

乡镇事业编制改革之后能否成为行政编制

大学毕业生在毕业之后,选择考取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岗位,无疑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一旦考上之后,就不会担心因为中年危机的到来而失业,而乡镇或者是街道办事处作为最基层的政府,都是每年招聘公职人员的大头,特别是事业编制更是如此。在整个事业单位改革过程中,涉及乡镇街道办事处的事业编制有可能改为公务员或者参公编制吗?

首先,参公编制全称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编制,是指对政府委托或授权具有行政执法能力的单位和不属公务员系列的人员,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其单位的性质仍然是属于事业单位,只是人员的待遇、晋级都是按照公务员的管理规定来进行的,参公单位的设置是有严格的法律规定的,而且参公编制数量也是有严格的数量规定,一般按照公务员总编制数量的比例来设置参公编制数量,因此,不可能因为改革的原因,就增加相关的参公单位或者是参公编制数量。

其次,对于事业单位改革来说,虽然按照相关政策,涉及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必须改为行政机构(参公机构),但在实际改革过程中很少出现。在事业单位改革之前,先进行的是行政机关的改革,而在这一步改革过程中,基本上已经将很多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职能收归到所属主管机关,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将各执法支队的执法权力收归至所属主管机关,这样在行政机关改革完成之后,各执法支队已经没有了相应的执法权,最终就很难改为参公或者是行政机关,而在紧接着的事业单位改革过程中,多数事业单位执法支队都是通过合并的方式,转为了机关服务中心,属于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最后,对于乡镇街道办事处的事业单位来说,其执法权力基本上都在乡镇政府,而各站所基本上都是属于办事机构,而且乡镇本身是没有专门的执法队伍的,在执法的时候,一般都是由乡镇政府组织相关具有执法资格的人员共同执法,因此,乡镇的事业编制站所本身是没有任何转任参公编制或者公务员编制的依据的,而且在改革的过程中,一般都是从上到下进行改革的,特别是乡镇这一级,即使有相应的编制名额,也很难落到乡镇头上,多数会被县级政府机关进行综合调配使用。

总的来说,事业单位的改革,很少出现公益一类转为参公或者行政机关的情况,大多数都是维持原有现状,即使有和法律相抵触的,都会采取更改单位职责的方式,来使其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这就是目前改革的一些情况。

第五篇:公车改革后“私车公用”发生交通事故该单位负责

公车改革后“私车公用”发生交通事故该单位负责

公车改革后“私车公用”发生交通事故该单位负责

一、界定是“私车公用”还是“私车私用”:

“私车公用”行为无疑是职务行为,而执行公务期间,应是指从踏上执行该公务的路程开始到完成公务返回单位或家中时为止。如果是职工驾驶车辆正常上下班就不属于“私车公用”了,那属于“私车私用”。

二、“私车公用”适用法律、法规:

《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四条“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

高法《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以及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致人损害的,依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一条的规定,由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民事责任。

三、“私车公用”损害赔偿分类:

一是职工本人或职工的车辆遭受了损害;二是三者人员或三者财产遭受了损害;三是同乘人员遭受了损害。(一)事故造成职工本人或职工车辆损害

从法律上讲,“私车公用”期间发生事故,造成职工负伤、残废或死亡,都属于因工负伤、残废或死亡,并应享受因工负伤、残废或死亡的待遇。《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有明确规定,即只要是非上下班途中因公受害,不管责任大小,就能享受工伤、工亡的相关待遇;而职工驾驶车辆正常上下班虽不属于“私车公用”,但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款规定,职工本人上下班途中驾驶自有机动车发生事故造成本人受伤、死亡,职工本人承担事故的主要责任或全部责任的,不能认定为工伤、工亡,其余则可以认定为工伤、工亡。保险公司赔偿上,因考虑到人的生命、身体无价性,“私车公用”发生交通事故,无论职工本人承担何种责任,其都有权按照保险合同请求保险公司赔偿。

对于职工在执行公务时造成本车车辆发生损失,司法实践中参照《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四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规定,除保险赔偿外其余损失最终应由单位承担。(二)三者人员或三者财产遭受损害

在车辆事故造成三者或三者财产损失时,明确了职工“私车公用”的性质,按照《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四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规定,保险公司理赔后,该职工因履行职务的驾车行为所产生的其余法律后果均应由单位承担。(三)车辆同乘人员遭受损害

如若同车乘客与车主为同事,且一起去办理公务,那么通车人所遭受的损害当然也属于工伤,可以获得工伤赔偿和交通事故保险公司双重赔偿。若同车人非公司职工的乘客,则由车主或驾驶员承担责任,同时按照《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四条、《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之规定,该职工因履行职务的驾车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最终应由单位承担。

总之,合法“私车公用”行为无论发生何种损失,其损失在工伤赔偿和保险赔偿后的剩余部分,最终由接受车辆服务的单位买单。但是如果“私车公用”者存在过错,如职工无证驾驶、醉酒驾驶等行为造成同乘人员或者三者损失,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雇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的, 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可以向雇员追偿”的相关规定,最终的责任承担者应该是有过错的无证驾驶者、醉酒驾驶者,但是为保障受害方利益,受害方仍然有权利要求单位承担赔偿责任,单位赔偿后再向过错方追偿。

下载拍卖+车贴,能否成为公车改革的新起点?(精选多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拍卖+车贴,能否成为公车改革的新起点?(精选多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公车改革——车补引基层公务员热议5篇

    日前有媒体报道,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改革已经完成,按照改革方案,车补按照级别高低分为多档。虽然北京市的改革方案还没出台,但不少公务员看到国家机关的方案,还是引发了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