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上海高中会考物理机械能

时间:2019-05-14 11:18: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上海高中会考物理机械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上海高中会考物理机械能》。

第一篇:2014上海高中会考物理机械能

用心服务,用爱育人!

2014上海高中会考物理机械能

一、单项选择题(共18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零时,它的机械能一定为零(B)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它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C)机械能守恒时,可以有力对它做功

(D)当物体的动能最大时,它的重力势能一定最小

2、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推车,如果两种情况下所用的水平推力和车子通过的位移相同,则推力对车做功„„„„„()(A)两种情况一样多;(B)在较光滑的水平面上所做的功多;

(C)在较粗糙的水平面上所做的功多;(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两种情况下功的多少。

3、在水平的船板上有一人拉着固定在岸边树上的绳子,用力使船向前移动(如图15-5-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绳子的张力对船做了功;(B)人对绳子的拉力对船做了功;(C)树对绳子的拉力对船做了功;(D)人对船的摩擦力对船做了功。

4、用起重机将质量为m的物体匀速地吊起一段距离,那么作用在物体上的各力的做功情况,正确的是„„„„„„„„„()(A)重力做正功,拉力做负功,合力做功为零; 图15-5-1(B)重力做负功,拉力做正功,合力做正功;

(C)重力做负功,拉力做正功,合力做功为零;(D)重力不做功,拉力做正功,合力做正功。

5、起重机吊钩下挂着一个质量为m的木箱,如木箱以加速度a匀减速下降高度h,则木箱克服钢索拉力做的功为„„„„()

(A)mgh;.(B)m(g-a)h;(C)m(g+a)h;(D)m(a-g)h。

6、在离地面H高处,以速度v竖直向上抛出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不计空气阻力,以地面为参考平面,以下数值不等于1mv2mgH的量是()2A.球达到最高点的重力势能

B.球落地时的动能

C.球回到抛出点的重力势能

D.球在空中任一位置的机械能

7、一个人从深4m的水井中匀速提取50N的水桶至地面,在水平道路上行走了12m,再匀速走下6m深的地下室,则此人用来提水桶的力所做的功为„„()

(A)500J;(B)1100J;(C)100J;(D)-100J。

8、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桌面高H处由静止下落,桌面离地面高为h,如图15-5-2所示,设桌面处物体重力势能为零,空气阻力不计。那么,小球落地时的机械能为„„„„„()

(A)mgH;

(B)mgh;(C)mg(H+h);(D)mg(H–h)。

9、一般人跑步的动能约为

()

图15-5-2 A

15J

B

150J

C

1500J

D

15000J

二、单项选择题(共18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0、如图,斜面的倾角为,用平行于斜面的恒力F拉质量为m的 使它沿斜面上升的高度为h。在此过程中,该恒力对物体所做的功是 F ()

物体,(A)Fh(B)mgh(C)Fhsin(D)Fh/sin

3211、质量为5×10kg的汽车,在水平路面上由静止开始作加速度为2m/s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受阻力是31.0×10N,汽车在起动后第1s末牵引力的瞬时功率是„()

用心服务,用爱育人!

(A)22kW;(B)20kW;(C)11kW;(D)2kW。

12、一个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那么如图2所示,表示物体的动能Ek随高度h变化的图象A、物体的重力势能Ep随速度v变化的图象B、物体的机械能E随高度h变化的图象C、物体的动能Ek随速度v的变化图象D,可能正确的是()

图2

13、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若选地面为参考平面,则下落时间为落地时间的一半时,物体所具有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之比为

()

A.1:4

B.1:3

C.1:2

D.1:1

14、一颗质量为20g的子弹从枪膛中水平射出,子弹在枪膛中受火药爆炸后产生气体的平均作用力是600N,枪膛长60cm,子弹从枪膛射出后飞行1200m,火药爆炸后产生气体对子弹做的功为()

5(A)0.18J;(B)120J;(C)360J;(D)7.2x10J.15、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绳悬于O点,如图4所示,小球在水平力F作用下由最低点P缓慢地移到Q点,在此过程中F做的功为()A.FLsinθ

B.mgLcosθ C.mgL(1-cosθ)

D.FLtanθ 图4

二、填空题(共24分,每小题4分)

16、现代大型水电站是利用水的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的道理;拦河坝修得很高是用来提高上游水位,相同质量的水水位越______,水的重力势能越大,水流下来转化成的_______能越大。

17、一物体以某一初速度沿粗糙斜面加速下滑,在下滑过程中物体的动能将,物体的机械能将(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8、火车的质量是飞机的110倍,而飞机的速度是火车的12倍,动能较大的是_______。一学生用100 N的力将质量为0.5 kg的球以8m/s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踢出20m远,则这个学生对球做的功是 J。

419、火车头用力F=5×10N拉车厢沿水平路面向东行S1=30m,又倒回来以同样大小的力拉车厢西行S2=10m,整个过程中,火车头对车厢做的功为_________J。同学小李从距地面高为h1=1.25m处竖直向下抛出皮球,2碰地后皮球跳起的高度h2=2.5m,不计空气阻力,设球碰撞地面时无机械能损失,g取10m/s,则皮球下抛时的初速度大小是________m/s。20、某型号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行驶时受到阻力的大小为2000N,已知汽车匀速行驶时发动机的功率为40kW,则汽车匀速行驶时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_m/s,在匀速行驶120s的过程中,汽车发动机所做的功为___________J。

21、一人坐在雪橇上,从静止开始沿着高度为15m的斜坡滑下,到达底部时速度为10m/s,人和雪橇的总质量为60kg,下滑过程中克服阻力做的功等于_________J。(取g=10m/s2)

三、综合应用题(共40分)

22、(1)如图所示是《DIS实验研究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关系》实验装置。图中的①,是_______传感器,可以用来测小车的_____大小。

在实验中,小的动能EK的大是用摩擦块滑行的距离S来反映的。这种________的研究方法,在物理学中被广泛应用;这样处理的理论依据是:使摩擦块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多少就可反映小车动能的大小,由于________可看成不变,因此EK与距离S成_____比。

23对记录数据先后用s~m·v、s~(m+v)、s~m·v、s-v等图像进行拟合研究,从中得出该实验合理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挡光片①摩擦块小车轨道用心服务,用爱育人!

(2)在“用DIS研究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展开实验。①从右侧某一高 度由静止释放摆锤,可以观察到摆锤摆到左侧的最 高位置与释放点基本在___________,由此可以得出

摆锤在两侧最高点的机械能基本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②为了进一步研究在整个摆动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需要仔细测量摆锤经过任意位置的机械能,实验中每次静止释放摆锤的高度应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③现某位同学要测定摆锤在D点的瞬时速度,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接着他点击“开始记录”,同时让摆锤从图中位置释放,计算机将摆锤通过光电门传感器的速度子弹记录在表格的对应处,请指出该同学实验中的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某位同学某次测量数据如下表,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⑤某同学认为:该实验摆锤的质量未知也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你是否赞同他的说法? 答: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

23、如图所示,一枚自重为15t的火箭,竖直向上发射,从开始发射到升高3000m的阶段,其发动机产

生的向上推力F始终为9.2×10N,不计空气阻力,若火箭在发射阶段的运动可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求在这个阶段内:(1)火箭上升的加速度a。(2)发动机推力F做的功WF。

(3)重力所做的功WG。(4)到达3000m高空时,火箭的动能EK。

324、汽车质量为m=5×10㎏,额定功率为P=90kw,在水平路面上由

24静止起以a=2m/s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所受阻力大小为f=10N,求:(1)汽车能维持匀加速运动多长时间?(2)汽车能达到最大速度。

25、如图所示一端连有光滑弧形槽的平板桌面,现使质量m = 0.1kg的木块以v0 = 4m/s 水平向右的速度在桌面上A点开始运动,滑过桌面AB后沿弧形槽上升,达到最高点C时,距桌面高度为 h = 0.2m,如果木块与水平桌面间动摩擦因数μ= 0.2,试求:(1)木块从C点回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2)木块在桌面上滑行时加速度的大小。(3)桌面AB的长度。

图15-5

用心服务,用爱育人!

26、(11分)如图,AB为粗糙的长直轨道,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BCD为光滑曲线轨道,两段轨道在B处光滑连接。B、C、D三点离水平地面的高度分别为h1=0.50m,h2=1.75m和h3=1.50m。一质量m=0.20kg的小环套在轨道AB上,由静止开始释放,经过t=1.2s到达B点,速度vB=6.0m/s。求:(sin37=0.6,cos37=0.8,g取10m/s2)(1)小环沿AB运动的加速度a的大小;(2)小环沿AB运动时所受摩擦力Ff的大小;(3)小环离开轨道D处时的速度vD的大小;

(4)若使小环以最小速度落地,求小环在AB上释放处离地的高度h。

第二篇:初中物理机械能教案

初中物理机械能教案

机械能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动能、重力势能,知道弹性势能。

2.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知道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观察物体具有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一系列物理实验,学习观察物理实验现象的方法,提高观察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再次加深对控制变量法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有关动能、势能的知识及其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难点:学生设计完成探究试验,并交流评估各自的实验方案

三、教学方法:

实验法,讲授法,指导阅读法,演示法

四、教学实验仪器:

乒乓球、沙子、小桌子、模型小汽车、铜块、细线、木块等

五、教学过程:

1、情景引入:

师:首先请同学们观看一个现象(老师在桌子上放上一张纸和一个乒乓球,用扇子扇风,纸和乒乓球被风吹走)同学们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风把纸和乒乓球吹走了。

师:那么风能把火车吹翻吗?

生:(一般)不能。

师:请同学们观看一个新闻片段。(风吹翻火车)

师: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

生:太可怕了,风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力量呢?

2、新课教学:

师:那么,我们带着疑问,走入今天的课堂。首先,请同学观察下面四幅图,分析一下这四幅图中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生:他们都在运动。

师:很好,那么结合前面我们所学功的知识,这些运动的物体能不能对别的物体做功呢?像这样,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他具有能。能够做的功越多,我们就说他具有更多的能。请注意,能够做功指的是他具有的本领,能不能确定他一定正在对别的物体做功呀?不能!!像刚刚那样的四个物体,是由于运动而具有对其他物体做功的能力,我们把这种能称为动能。那同学们能不能从生活实际中找到具有动能的物体呢?

生:……

师:其实,我们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动能,主要是看这个物体是否在运动。那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辆运动的公交车发生了什么事情?(看视频)刚刚的视频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生:公交车将小汽车撞飞出去了!

师:我这里也有一辆小汽车,(拿着道具模型)现在它也在运动,如果是这辆小汽车装上视频中的小汽车,会把小汽车撞飞出去吗?

生:不能;

师:那这说明,运动的物体都有动能,但是动能是不是都一样大呀?(不是)动能有大有小,那么这个动能的大小到底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同学们大胆的猜想一下:

生:猜想:(质量;体积(乒乓球和小钢珠);速度)

师:这都是我们的猜想,那要验证我们的猜想,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实验)请同学们自己先运用自己手中的器材设计一下;

(控制变量法;做实验,得出结论)

师:现在,老师拿出一个铜块,放在这张桌子上,同学们会担心,铜块撞伤你吗?(不担心)那我用一根细绳将铜块吊起来,放在你的头上,你担心吗?为什么呢?

生:可能会回答担心绳子断了,砸到头。

师:这个铜块是因为动起来让你觉得担心吗?不是!是因为这个铜块被举高了而担心。那也就是说虽然这个铜块没有动起来,但是因为被举高了也具有了做功的能力。那这种因为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就叫做重力势能。同样的,重力势能有大有小,我们根据动能的探究过程来探究一下重力势能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我这里有一盒沙子,在沙子上面,放上一张桌子,将一个铜块举高,松手,铜块将桌子砸进沙子中,桌子陷入沙子中越深,说明这个铜块能对桌子做更多的功,具有更多的能;反之,则不然。

(控制变量法;做实验,得出结论)

师:通过学习,我们得出,物体由于运动或者被举高都会具有能,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运动的速度有关,而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和被举高的高度有关;那我这里有根橡皮筋,现在既没有运动也没有被举高,是不是就不具有能,不能对物体做功呢?看个小实验,用橡皮筋将纸弹出去,橡皮筋能将纸弹出去,说明此时此刻的橡皮筋也具有能,但是这种能不是因为运动也不是因为被举高,而是因为发生了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这种能,我们就叫做弹性势能,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不在课堂上讨论了,只是给同学看看老师已经做过的一个实验,同学能够知道弹性势能的大小也不是都一样的,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

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总的来说都是势能,我们把势能和动能的合起来称之为机械能。

六、课堂练习:

1、看图说出图中的物体各自具有的是什么样的能。

2、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情景引入中风吹翻火车,滴水川石。。。

七、课堂小结:(主要小结知识和实验方法)时间还很多的话,还可以让同学们讨论一下,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对生活有哪些启示:比如火车被吹翻,公交车撞飞小汽车要注意控制好速度,又比如滴水穿石,不能小觑大自然的威力等等

八、课后作业:

荐初二物理《浮力》教学案例(5000荐

字)初二物理教案

物态变化 荐初中物理教学案例 123 荐初中物理教学设计和反思(3000字)荐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密度》(800字)

第三篇:高中会考复习物理文档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

一.质点的概念

(1)如果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可以不考虑它的大小和形状,就可以把物体看作一个有质量的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

(2)质点是对实际物体进行科学抽象而得到的一种理想化模型. 二.位移和路程的比较

位移和路程是不同的物理量,位移是矢量,用从物体运动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来表示,路程是标量,用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来表示.

三.平均速度的定义

运动物体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定义式是V=s/t.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米/秒,符号m/s,也可用千米/时(km/h),厘米/秒(cm/s)等.

四.瞬时速度

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五.加速度

(l)在变速运动中,速度的变化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加速度.(2)加速度的定义式是a=vt-v0/t(2)加速度是描述变速运动速度改变的快慢程度的物理量,是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加速度越大,表示在单位时间内运动速度的变化越大.

(3)加速度是矢量,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在直线运动中,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表示速度增大;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表示速度减小.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一直线时,物体作曲线运动.

(4)加速度的单位是米/秒2,符号m/S2.在实际运算时也可用单位cm/s2等.

六.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的应用

(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是V=s/t.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在数值上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2)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S=vt.知道了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利用位移公式可求出给定时间内的位移.

(3)匀变速直线运动有两种:一种是匀加速运动,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另一种是匀减速运动,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

七.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及其物理意义

(1)速度公式vt=v0+at.该式给出了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位移公式s=v0t+½at2.该式给出了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3)v1²-v0²=2as.这个公式中,不含时间t.

(4)S=(v0+vt)/2该式给出了单方向匀变速运动的位移规律

以上五个物理量中:s、t、a、v0、vt,除时间t外,s、v0、vt、a均为矢量。一般以v0的方向为正方向,以t=0时刻的位移为零,这时s、vt和a的正负就都有了确定的物理意义。

八.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的应用(1)Δs=aT 2,即任意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相等。可以推广到sm-sn=(m-n)aT ²

-(2).V=(v0+vt)/2匀变速直线运动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初、末速度的算术平均.

九.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例——自由落体运动 1.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1)自由落体运动是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它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个特例.(2)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公式为Vt=gt;位移公式为h=½gt²

(3)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的直线。直线的斜率表示重力加速度g(4)

2、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 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为重力加速度g,在地球的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不同。通常取g=9.8m/s2

十、力

1.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3.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其合成与分解遵从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要完整地表达一个力,除了说明力的大小,还要指明力的方向.

4.力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名称是牛顿,符号N. 5.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通常用力的图示将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力的三要素决定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箭尾表示力的作用点,7.力的测量:常用测力计来测量,一般用弹簧秤.8.8.力的分类:

(1)按性质命名的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力等.(2)按效果命名的力:拉力、压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等.说明:性质相同的力,效果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反之,效果相同的力,性质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十一.重力

1.重力与万有引力:重力与万有引力的关系如图所示,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万有引力的另一个分力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2.产生: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但重力不是万有引力.3.大小:G=mg.一般不等于万有引力(两极出外),通常情况下可近似认为两者相等.4.方向:竖直向下.说明:(1)不能说成是垂直向下.竖直向下是相对于水平面而言,垂直向下是相对于接触面而言.(2)一般不指向地心(赤道和两极除外).十二.重心

(1)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叫重心,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2)影响重心位置的因素:①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位置,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质量分布均匀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上.如:均匀直棒的重心在棒的几何中心上.②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有关.(3)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十三、弹力

1、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形状改变叫做形变;在外力停止作用后,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2.定义:发生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弹力是由于施力物体形变而引起.例如a对b的弹力是由于A形变而引起.3.产生条件:(1)直接接触;(2)发生形变.4.弹力的方向

⑴支持面的弹力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受力物体.⑵绳对物体的拉力总是沿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⑶杆对物体的弹力不一定沿杆的方向.5.弹力的大小:(1)与物体形变量有关,形变量越大,弹力越大.一般情况下弹力的大小需结合运动状态来计算;

(2)弹簧弹力大小的计算.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F跟弹簧的形变量x成正比,即: F=kx.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N/m.劲度系数由弹簧本身的因素(材料、长度、截面)确定,与F、x无关.说明: 一根弹簧剪断成两根后,每根的劲度k都比原来的劲度大;两根弹簧串联后总劲度变小;两根弹簧并联后,总劲度变大

十四.摩擦力

1.定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处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2.产生条件:两物体直接接触、相互挤压、接触面粗糙、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两物体间有弹力是这两物体间有摩擦力的必要条件(没有弹力不可能有摩擦力).3.滑动摩擦力大小:滑动摩擦力Ff=μFN;其中FN是压力,μ为动摩擦因数,无单位.说明:⑴在接触力中,必须先分析弹力,再分析摩擦力.⑵只有滑动摩擦力才能用公式F=μFN,其中的FN表示正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G.3.动摩擦因数 动摩擦因数μ是两个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与这两个物体表面间的压力的比值.μ的数值既跟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材料有关,又跟接触面的情况(如粗糙程度等)有关.在相同的压力下,动摩擦因数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动摩擦因数μ没有单位.

十五.静摩擦力大小

(1)发生在两个相互接触、相对静止而又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接触面之间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叫静摩擦力.

(2)必须明确,静摩擦力大小不能用滑动摩擦定律Ff=μFN计算,只有当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时,其最大值一般可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即Fm=μFN ⑵静摩擦力:静摩擦力是一种被动力,与物体的受力和运动情况有关.求解静摩擦力的方法是用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即静摩擦力的大小要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共同确定,其可能的取值范围是 0<Ff≤Fm 摩擦力方向和物体间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作用效果: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但对物体来说,摩擦力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7.发生范围: ①滑动摩擦力发生在两个相对运动的物体间,但静止的物体也可以受滑动摩擦力; ②静摩擦力发生在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间,但运动的物体也可以受静摩擦力.规律方法总结

(1)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假设法:即假设接触面光滑,看物体是否会发生相对运动;若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物体原来的静止是有运动趋势的静止.且假设接触面光滑后物体发生的相对运动方向即为原来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从而确定静摩擦力的方向.十六.摩擦力大小计算

①分清摩擦力的种类: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②滑动摩擦力由Ff=μFN公式计算.最关键的是对相互挤压力FN的分析,它跟研究物体在垂直于接触面方向的力密切相关,也跟研究物体在该方向上的运动状态有关.特别是后者,最容易被人所忽视.注意FN变,则Ff也变的动态关系.③静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是物体将发生相对运动这一临界状态时的摩擦力,它只在这一状态下才表现出来.它的数值跟正压力成正比,一般可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的大小、方向都跟产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密切相关,但跟接触面相互挤压力无直接关系.因而静摩擦力具有大小、方向的可变性,即静摩擦力是一种被动力,与物体的受力和运动情况有关.求解静摩擦力的方法是用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即静摩擦力的大小要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共同确定,其可能的取值范围是 0<Ff≤Fm 十七.物体受力分析 1.明确研究对象

在进行受力分析时,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保持相对静止的若干个物体。在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时,灵活地选取研究对象可以使问题简洁地得到解决.研究对象确定以后,只分析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施予研究对象的力(既研究对象所受的外力),而不分析研究对象施予外界的力.2.按顺序找力 必须是先场力(重力、电场力、磁场力),后接触力;接触力中必须先弹力,后摩擦力(只有在有弹力的接触面之间才可能有摩擦力).3.只画性质力,不画效果力

画受力图时,只能按力的性质分类画力,不能按作用效果(拉力、压力、向心力等)画力,否则将出现重复.4.需要合成或分解时,必须画出相应的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

在解同一个问题时,分析了合力就不能再分析分力;分析了分力就不能再分析合力,千万不可重复

十八.合力、分力、力的合成

(1)某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所产生的效果与几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所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个力的分力.

(2)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力的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互为逆运算.(3)当两个力没一直线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时,如果它们的方向相同,则合力的大小等于两分力大小之和,方向与两个分力的方向相同;如果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反,则合力的大小等于两个分力的大小之差,方向与两分力中数值大的那个分力相同.

(4)如果两个分力互成角度地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合力的大小与方向由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确定.

十九.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它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说明:①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都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简化成三角形定则)②力的合成和分解实际上是一种等效替代.③由三角形定则还可以得到一个有用的推论:如果n个力首尾相接组成一个封闭多边形,则这n个力的合力为零.④在分析同一个问题时,合矢量和分矢量不能同时使用.也就是说,在分析问题时,考虑了合矢量就不能再考虑分矢量;考虑了分矢量就不能再考虑合矢量.⑤矢量的合成分解,一定要认真作图.在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时,分矢量和合矢量要画成带箭头的实线,平行四边形的另外两个边必须画成虚线.各个矢量的大小和方向一定要画得合理.二十.用作图法进行力的合成和分解

(l)用作图法进行力的合成与分解时,先选定一个标度,并用一点代表受力物体,依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已知力和待求力的图示.如求两力之合力,就从受力点作此二力的图示,以它们为邻边,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得到一条过受力点的对角钱,则合力的大小由对角线的长度和选定的标度求出,合力的方向用合力与某一分力的夹角表示,可用量角器置出对角线与一条邻边间的角度.如求一个力的分力,就从受力点先作这个力的图示,以它为对角线,再根据其他条件作出平行四边形,得到过受力点的邻边,就可以求得分力的大小和方向了.

(2)当两个力互相垂直时,对应的力平行四边形为矩形,这时,两个力及其合力对应成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可用勾股定理或三角函数知识解直角三角形以求出力.

二十一.牛顿第二定律

一、运动状态的改变

1、运动状态改变的含义(1).一个物体的速度不变,就说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改变,而如果一个物体的速度改变了,就说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了.

(2)速度是矢量,故无论是速度的大小改变,或速度的方向改变,或两者同时都改变,都说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了.

(3)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了,也就是物体有了加速度.

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引起这个加速度的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4)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

二十二。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揭示了物体间的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关系: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性质相同。而一对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力的性质不一定相同。

二十三。曲线运动(1)性质:是一种变速运动。作曲线运动质点的加速度和所受合力不为零。(2)条件:当质点所受合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质点做曲线运动。(3)力线、速度线与运动轨迹间的关系:质点的运动轨迹被力线和速度线所夹,且力线在轨迹凹侧

二十四。平抛运动规律

1.平抛运动的轨迹是抛物线,轨迹方程为y=(g/2v0²)*x 2.几个物理量的变化规律(1)加速度

①分加速度:水平方向的加速度为零,竖直方向的加速度为g。

②合加速度:合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为g。因此,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2)速度

①分速度:水平方向为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为匀加速直线运动,二十五。热量、功与功率

1.热量:热量是内能转移的量度,热量的多少量度了从一个物体到另一个物体内能转移的多少。

2.功: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力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1)功的公式:cosFlW(α是力和位移的夹角),即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及力和位移的夹角的余弦这三者的乘积。热量与功均是标量,国际单位均是J。

(2)力做功的因素: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是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力做功既可以说成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位移的乘积,也可以说成是物体的位移与物体在位移方向上力的乘积。

(3)功的正负:根据cosFlW可以推出:当0° ≤ α < 90° 时,力做正功,为动力功;当90°< α ≤ 180° 时,力做负功,为阻力功;当 α=90°时,力不做功。

(4)求总功的两种基本法:其一是先求合力再求功;其二是先求各力的功再求各力功的代数和。

3.功率:功跟完成这些功所用的时间的比值叫做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1)平均功率与瞬时功率公式分别为:和cosPFv,式中是F与v之间的夹角。功率是标量,国际单位为W。

(2)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额定功率是动力机械长时间正常工作时输出的最大功率。机械在额定功率下工作,F与v是互相制约的;实际功率是动力机械实际工作时输出的功率,实际功率应小于或等于额定功率,发动机功率不能长时间大于额定功率工作。实际功率P实=Fv,式中力F和速度v都是同一时刻的瞬时值。

二十六。机械能

1.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其表达式为Ek=1/2mv²。

2.2.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势能,其表达式为Ep=mgh,其中h是物体相对于参考平面的高度。重力势能是标量,但有正负之分,正值表明物体处在参考平面上方,负值表明物体处在参考平面下方。3.弹性势能: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的各部分之间,由于有弹力的相互作用,而具有的势能。

弹簧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为:Ep=1/2kl²,其中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l为弹簧的形变量。

①物体系内动能的增加(减小)等于势能的减小(增加);

②物体系内某些物体机械能的增加等于另一些物体机械能的减小 二十七。能量守恒定律

(1)内容: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外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和保持不变。

(2)变式表述:

①物体系统内,某些形式能的增加等于另一些形式能的减小;

②物体系统内,某些物体的能量的增加等于另一些物体的能量的减小。二十八。电荷

(1)自然界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2)元电荷:任何带电物体所带的电荷量都是e的整数倍,电荷量e叫做元电荷。

(3)点电荷:与质点一样,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只有当一个带电体的形状、大小对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时,才可以视为点电荷。

(4)电荷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2.电荷的转移

(1)起电方式:主要有摩擦起电、感应起电和接触起电三种。(2)起电本质:电子发生了转移。

电荷的分布:带电体突出的位置电荷较密集,平坦的位置电荷较稀疏,所以带电体尖锐的部分电场强,容易产生尖端放电。避雷针就是利用了尖端放电的原理

库仑定律:

(1)内容: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跟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其表达式:F=k(Q1Q2/r²)电场

1.电场:电荷周围存在电场,电荷间是通过电场发生相互作用的。

物质存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实物,一种是场。电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它可以通过一些性质而表现其客观存在,如在电场中放入电荷,电场就对电荷有力的作用。

2.电场强度(1)定义:放入电场中某点的电荷所受的静电力F跟它的电荷量q的比值。其定义式:E=F/q。

(2)物理意义:电场强度是反映电场的力的性质的物理量,与试探电荷的电荷量q及其受到的静电力F无关。它的大小是由电场本身决定的;方向规定为正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

(3)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电场力F=qE

电场线:电场线是人们为了形象描述电场而引入的假想的曲线,电场线的疏密反映了电场的强弱,电场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电场方向。

不同电场的电场线分布是不同的。静电场的电场线从正电荷或无穷远发出,终止于无穷远或负电荷;匀强电场的电场线是一簇间距相同、相互平行的直线。

二十九。电流

1.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1)形成电流的条件:要有自由移动的电荷,如:金属导体中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电子、电解质溶液中有可以自由移动的正、负离子;导体两端要有电压,即导体内部存在电场。

(2)电流的大小:通过导体横截面积的电量Q与所用时间t的比值。其表达式:I=Q/t (3)电流的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但电流是标量。)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导体的电阻、通电时间成正比。其表达式:Q=I²Rt 热功率:在物理学中,把电热器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叫做热功率。其表达式:

P=Q/t=I²R

三十。磁场的性质

1.磁场是存在于磁极或电流周围的特殊物质。磁极与磁极之间、磁极与电流之间、电流与电流之间等一切磁作用都是通过磁场来实现的。

2.磁感线

(1)磁感线是用来形象描述磁场的假想的曲线,磁感线的疏密反映了磁场的强弱,磁感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磁场方向。

(2)磁铁外部磁场的磁感线从N极到S极,内部则从S极回到N极,形成闭合且不相交的曲线。直线电流、环形电流、通电螺线管的磁感线的方向用安培定则判定,通电螺线管相当一条形磁铁。地球是个大磁体,地磁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但并不完全重合,存在磁偏角。

3.磁感应强度B(1)磁感应强度是描述磁场中某点磁场的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2)在磁场同一地方,电流受到的安培力F与IL的比值是一个常量;在磁场中不同地方F与IL的比值一般不同,因此F/IL可用来描述某处磁场的强弱。定义磁感应强度B=F/IL,但B与F、IL无关,由磁场本身决定

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反映了磁场强弱;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就是磁场的方向,即小磁针北极所受磁场力的方向。

三十一。磁场的作用

1.安培力F: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的作用力。

(1)大小:当B与I垂直时F=BIL,式中L是导体在磁场中的有效长度,I为流过导体的电流;当B与I不垂直时,F<BIL;当B与I平行时,F=0。

(2)方向:F垂直于B与I、L所决定的平面,既与B垂直,又与I、L垂直,方向用左手定则判定。

(3)应用:电动机就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安培力的作用发生转动的原理

电磁感应现象 1.磁通量:(1)穿过一个闭合电路的磁感线越多,穿过这个闭合电路的磁通量越大;(2)磁通量用Φ表示,单位是韦伯,符号Wb。

Φ=BS 三十二。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产生感应电流的办法有很多,如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作切割磁感线运动,磁铁与线圈的相对运动,实验电路中开关的通断,变阻器阻值的变化,从这些产生感应电流的实验中,我们可以归纳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电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十三、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1.内容:电磁感应中线圈里的感应电动势跟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成正比

2.表达式:E=n(ΔΦ/Δt) 三十四。交流电

1.交流电的产生:线圈在磁场中转动,由于在不同时刻磁通量的变化率不同,产生大小、方向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这种电流叫交流电。按正弦规律变化的交流电叫正弦交流电。

.电磁波的特点

(1)电磁波传播不需介质,可在真空中传播;(2)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等于光速c 三十五。电磁波谱

无线电波:波动性明显;红外线:有显著的热作用;可见光:人眼可见;紫外线:产生荧光反应;X射线:贯穿能力强;γ射线:穿透能力很强。

以上排列的电磁波频率由低到高,波长由长到短 电磁波的应用和防止

(1)应用:电视机、收音机、摄像机、雷达、微波炉等。(2)防止:电磁污染、信息犯罪等

三十六,物理主要基本概念、规律:

1、参考系:为研究物体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又名参照物;参照物不一定静止。

2、质点:只考虑物体的质量、不考虑其大小、形状的物体;是一理想化模型。

3、位移:从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物体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4、位移—时间图象: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像是一条倾斜直线;夹角的正切值表示速度。

5、速度是表示质点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平均速度(与位移、时间间隔相对应);瞬时速度(与位置、时刻相对应);瞬时速率(简称速率)即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6、速度—时间图象: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是一条倾斜直线;夹角的正切值表示加速度;速度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

7、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的大小与物体速度大小、速度改变量的大小无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不随时间改变。

8、在空气中,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是下落过程中空气阻力的影响,与物体重量无关。

9、实验:打点计时器(计时仪器)的应用

(1)电磁打点计时器用10V以下的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周期为0.02s。(2)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用220V的交流电源,频率也为50Hz,周期为0.02s。

10、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

11、力按照性质可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核力。

12、自然界中存在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

13、重心是物体各部分受到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它跟物体的几何外形、质量分布有关。

14、产生弹力的条件:二物体接触、且有形变;产生弹力的原因:施力物体发生形变产生弹力。

15、产生摩擦力的条件:物体接触、表面粗糙、有挤压、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弹力与摩擦力的关系: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但有摩擦力,二物间就一定有弹力。

16、摩擦力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静止的物体也可以受滑动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17、合力与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合力与分力之间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18、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条件:物体所受合外力等于零(即F合=0)。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的理解: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速度不变,其运动状态就不变);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20、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唯一决定。

21、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物体受力情况 ⇋ 牛顿第二定律 ⇋ a ⇋ 运动学公式 ⇋ 物体运动情况

22、牛顿第三定律: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总是等大、反向、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的。

23、力学单位:单位制是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组成的一系列完整的单位体制。

24、功:力和物体沿力的方向的位移的乘积。功率: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功率是标量。

25、重力做的功只与物体初、末位置的高度有关,与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

26、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原理:∣△Ek∣=∣△Ep∣ 实验可不需要天平

27、质点作曲线运动的条件:质点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其运动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且轨迹向其受力方向偏折。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在时刻改变,速度方向是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28、物体实际所做的运动是合运动;合运动与分运动具有等时性。

29、平抛运动:被水平抛出的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不考虑空气阻力)所作的运动叫平抛运动。

30、线速度、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方向时刻变化,但大小不变;速率、角速度、周期、频率不变。

31、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32、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33、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用摩擦和感应的方法都可以使物体带电。

34、电场强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方向规定:跟正电荷在该点所受的电场力的方向相同。

35、电流的概念:大量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产生条件:导体两端存在电压。

36、电流的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方向相反。

37、磁体和电流的周围都存在着磁场,磁场具有方向性,规定为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

38、磁感线的疏密程度反映磁场的强弱;磁感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磁场方向。

39、不论是直线电流的磁场还是环形电流的磁场,都可以用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来判断方向。

40、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41、避雷针利用尖端放电原理来避雷。电热毯等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工作。电磁炉和金属探测器是利用涡流工作的。天线是发射和接收无线电波的必要设备。微波炉利用电磁波的能量来加热食物。

第四篇:福建高中会考物理2017年1月试卷

2017年1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

物 理 试 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l00分

A、总质量不变,惯性不变

B、总质量减小,惯性减小 C、总质量不变,惯性减小

D、总质量减小,惯性不变

10、如图2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受到大小为F的水平拉力作用,产

生的加速度大小为a;若仅将水平拉力变为2F,则该物 体的加速度大小变为()

aa

B、32C、2a

D、3a A、11、如图3所示,小铁球以大小为v0的初速度做竖直上抛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则

小球上升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为()A、v02v

B、0 gg22v02v0C、D、gg12、如图4所示,A、B为匀强电场中某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则A、B两点的电场强度()A、大小不等,方向相同

B、大小不等,方向不同 C、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D、大小相等,方向不同

13、如图5所示,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为v船,水流速

度大小为v水,两平行河岸

间的距离为d。若小船渡河过程中v船方向始终垂直于河岸,且v船和v水大小均保持不 变,则小船渡河的时间为()A、tdd

B、t v船v水v船d

D、tC、tv水d

14、如图6所示,小孩沿“滑滑梯”加速下滑过程

中,小孩的()A、动能不变 B、动能增加 C、重力势能不变 D、重力势能增加

15、如图7所示,重为20N的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素为0.1,在物体沿水平地面

向右做直线运动的过程中,物体所受的摩擦力()A、大小为20N,方向水平向左

B、大小为20N,方向水平向右

C、大小为2N,方向水平向左

D、大小为2N,方向水平向右

16、如图8所示,电风扇同一扇叶上的P、Q两点到转轴的距离分别为rp、rQ,且

rp<rQ,电风扇正常转动时()

A、P点的角速度比Q点的角速度大 B、P点的角速度比Q点的角速度小 C、P点的线速度比Q点的线速度大 D、P点的线速度比Q点的线速度小

17、如图9所示,电荷量为q的正电荷在匀强磁场中运动时,所受洛伦兹力方向沿纸面向

上的是()

18、如图10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苹果处于静止状态时,桌面对苹果的支持力N()A、大于苹果的重力G B、大于苹果的重力G

C、与苹果的重力G是一对平衡力

D、与苹果的重力G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19、如图11所示,轻绳的一端系一重为G的小球,另一端系在天花板上的O点,小球在

竖直平面内从A点沿圆弧运动到C点,经过最低点B时所 受绳子拉力大小为F。则小球经过B点时的向心力()A、方向竖直向上 B、方向竖直向下 C、大小为G+F D、大小为G—F 20、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如图12所示,“天 宫二号”正常运行的圆形轨道高度约为393km,地球同步卫星正常运行的圆形轨道高 度约为3.6×10km。则“天宫二号”正常运行的()A、周期等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

B、周期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 C、角速度等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角速度 D、角速度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角速度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3分。每空格1分,共l5分)

21、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13所示。由图可知物体1s末的速 度大小为 m/s;0~1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m/s;1~2s内物体做(填“匀速”或“匀加速”)直线运 动。

22、如图14所示,弹簧秤下端悬挂一个重为2N的小球。当小球静止时,N;当弹簧秤拉着小球一起竖直向上加速运动时,弹簧秤的示数 于”)小球的重力,此时小球处于(填“超重”或“失重”)

23、如图15所示,一闭合的圆形金属线圈用绝缘细线悬挂起来。

线圈右边的条形磁铁垂直于线圈平面向左运动,在条形磁铁插 入线圈瞬间,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将(填“会”或“不 会”)发生变化,线圈中将(填“会”或“不会”)产生感应电流;若条形磁铁在线圈中保持不动,线圈中将(填“会”或“不会”)产生感应电流。

24、某型号电热水器铭牌的部分参数如图16所示,电热水

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是 V,正常工作时的功率 是 W,正常工作0.5h消耗的电能是 kw.h。

25、如图17所示,汽车在粗糙水平桌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 动的过程中,阻力f对汽车做(填“正功” 或“负功”);牵引力F对汽车做(填“正功” 或“负功”); 牵引力F的瞬时功率将(填“增大”或“减 小”)。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3分。每空格1分,共6分)

26、“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装置如图18所示。(1)本实验的目的是要验证力的合成(填“A”或

“B”)平行四边形定则;

A、遵循 B、不遵循

(2)实验中采取的科学方法是(填“A”或“B”);

A、控制变量法 B、等效替代法

(3)实验中弹簧秤的拉力方向必须与木板(填“A”

或“B”)。

A、平行 B、不平行

27、“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19所示。

(1)实验时,打点计时器选择的电源必须是(填

“A”或“B”);

A、直流电 B、交流电

(2)为了使绳子的拉力近似等于沙和沙桶的总重力,实验时

沙和沙桶的总质量m与小车的质量M必须满足 “B”);

A、m=M B、m<

(3)实验中得到如图20所示的纸带,若纸带

2弹簧秤的示数为(填“大于”或“小状态。

(填“A”或上每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则纸带上计数点“B”对应的小车速度大小可表示 为(填“A”或“B”)。

四、计算题(本大题有3小题,

第五篇:八年级物理机械能教学体会

教学体会

能量的学习在初中物理阶段,具体的学习内容首先从机械能知识出发,机械能的知识较为浅显,易于被学生理解、接受、吸收。

机械能跟生产实际联系十分密切,学生在生活常见到关于机械能的事例,教师在引导学生举例分析时,学生直观地观察或随时就能做出演示实验。这样,分析能量转化时,就不再抽象,而是直观再现。把抽象的能一下子变成了信手拈来的贴切的知识。使得知识简单化、直观化。

从科学的角度,学生学懂了新知。从德育教育方面,学生受到了价值观和情感的熏陶。培养了学生从青少年阶段懂得节能,懂得爱护环境,有了低碳意

下载2014上海高中会考物理机械能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上海高中会考物理机械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6上海高中信息科技会考试卷3

    2016上海高中信息科技会考试卷3 第一部分: 信息科技基础 1.本市一些公交站点安装了电子显示屏,显示下一辆公交车的到站时间,为乘客坐车提供参考。以下关于公交站点电子显示屏的......

    高中会考工作总结★

    高中会考工作总结 一、正确认识高中会考,明确目标,达到较高的会考合格率和优秀率。 二、钻研会考纲要,扣“本”依“纲”精讲教材,进行全面而有效的复习。 高中会考着眼于考查学......

    高中会考演讲稿

    同学们:人生须有凌云志,折桂终归面壁人。破茧化蝶何惧痛?粉翅翩翩趁轻风。今天,距离会考还有整整30天。也许有的同学会感叹:30天,我还能做些什么?我还能改变些什么?我们不妨化用伟人......

    高中会考音乐

    【单选题-1】 《山林的呼唤》的作者是( D ) A.吕其明 B.徐沛东 C.冼星海 D.马思聪 【单选题-2】 钢琴独奏曲《少女的祈祷》的作者是(B)A.贝多芬 B.芭达捷芙斯卡C.理查德·克莱德......

    上海初一地理会考

    1.1水稻、大豆,茶叶等农作物的栽培,猪,鸡,鸭,鹅等禽畜的饲养,都起源于中国。 我国的农业生产正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我国国土面积第三位,耕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位(仅次于美、印......

    上海初中社会会考

    对话 D: What's the matter? A: I'm not feeling well. I have a h __________and t__________. D: When did it start? A: About__________ago. D: Oh, that is too bad. Y......

    上海历史会考复习

    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西周实行分封制。武王把一定的土地、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这样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天子—诸......

    初中物理机械能教案[推荐阅读]

    机械能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动能、重力势能,知道弹性势能。 2. 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知道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 2、过程与方法: 1. 学生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