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浙江湖州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金果》试题与答案
2014浙江湖州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金果》试题与答案
金果
[新西兰]吉姆·拉蒙特
①我与玛丽·特拉弗斯是偶然相识。她是一个孤儿。在青霉素这种药还没有发明之前,她的父母在几天之内就相继死去。这种悲剧在我们那个小村子里可不是轰动的新闻,不过7天就会被人遗忘。哈里·特拉弗斯和他的妻子赫提,理所当然得收养这个孩子。他们自己没儿没女,而且全村都赞成他们应该这样做,所以,不管怎样,他们对此事没有选择的余地。这事发生在两年前,那时玛丽只有5岁。
②我好歹算是个画家吧,对于真和美的追求已把我引入歧途,我变得相当自私,甚至对存在于我眼皮底下的真和美也视而不见。
③我既不是出于病态,也不是特地到乡村教堂的墓地去发思古之幽情,而是因为这夏日的夜晚。我发现我们乡村的墓地是一块宁静的地方,它给人以无穷的沉思遐想。就在那一天,人们在这块墓地上举行了一次葬礼。可怜的老卢汾去世了,他是留在村里唯一的中国人,淘金热那个时代的遗老,至少有90多岁的年纪。我曾经把这位老人画入一套反映这个地区早期风貌的组画中。他住在村外的一间小草棚里,从不与任何人来往。人们发现他死在床上,便立即将他安葬了。据我所知,只有教区的牧师和殡仪员两人参加了他的葬礼。
④我大口大口地吸着烟斗,沉思地望着这位老人坟头上的新土,试图想象卢汾的童年生活一一假如他曾有过的话一一这时,我瞥见了玛丽·特拉弗斯。
⑤她沿着两边栽有白杨的小道走来,手捧一大束黄色玫瑰花,后来,她跪在卢汾的墓前,把那束玫瑰花放在肥沃的黑土上,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两手平整着那马马虎虎翻整过的草皮。
⑥我忘记了吸烟,呆视着。这是我第一次真正看到玛丽·特拉弗斯。随后,她也看见了我。
⑦她那对深思的棕色眼睛虽然仍是泪水盈眶,但却好像看穿了我整个面目。我觉得我那卑贱的灵魂仿佛已暴露无遗。
⑧“你是卢汾的朋友吗?”她问。⑨我只好顺水推舟地说,”是的。” ⑩“我爱他。”她直言不讳地说。
在那一刹那问,我意识到我的寻求已告结束。“告诉我,姑娘……把有关卢汾的事情说给我听听。”
“卢汾照管赫提婶婶的玫瑰花。赫提婶婶只爱她的玫瑰,哈里叔叔只爱她的书本,只有卢汾疼爱我。放学归来时,我总能在他的园子里见到他,而且他总是不厌其烦地解答我的提问,他还送给我一件礼物。”
“孩子,是件什么样的礼物啊?”我轻声问道,生怕我的问话会中断她的叙述。“您看。”她说时出乎我意料之外地拿出了一块纯金的小匾,上面精致地雕刻着中文。“你知道这上面说的是什么吗?”我严肃地问道。
“知道,”她说,”黄金酬商贾,金果报人生。”她眼里饱噙着泪水。
“我不知道可怜的卢汾是否真的找到了金果,所以我从赫提婶婶的花园里给他带来了这些金色的花儿。”她这样结束了她的叙述。
“我的孩子,”我说,”他确实找到了金果,卢汾在他临终之前找到了金果。” 我激动地握着她的小手,领着她走出了教堂的墓地。
(选自《世界最好看的微型小说大全集》)
6.文中的玛丽和卢汾都很不幸,他们的不幸分别表现在哪些地方?(4分)【答案】(1)玛丽的不幸表现在:①幼年时父母双记亡,成为孤儿。②虽被收养,但得不到养父母的关爱。③唯一疼爱她的卢汾去世了。
(2)卢汾的不幸表现:①身处异国他乡,孤苦无依,生活贫苦。②周遭的人对他漠不关心。③客死他乡,孤独寂寞地离开人世。
评分标准,共4分,答出“玛丽的不幸”2分,答出丙点,意思对即可;“卢汾的不幸”2分,答出丙点,意思对即可。
7.结合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写出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1)哈里·特拉弗斯和他的妻子赫提,理所当然得收养这个孩子。.(2)我忘记了吸烟,呆视着。..【答案】(1)“得”在这里表示“必须”“不得已”的意思,表明哈里夫妇收养玛丽并非出于真心的同情与关爱,而是迫不得已,暗示了玛丽的不幸。
(2)“呆视”强调的是“看”的神态,因惊讶而发愣的样子。这里用“呆视”一词。表现“我”对玛丽行为(为死去的卢汾送花、泣不成声等)的不解和震惊,同时也写出了卢汾的不幸和“我”对他的冷漠。
评分标准:共4分,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
8.在第(12)、第(14)和第(19)段中,“我”依次称玛丽为“姑娘”“孩子”“我的孩子”,称....呼的变化说明了什么?请联系小说内容简要分析。(3分)
【答案】称呼的变化,表明“我”随着对玛丽认识、了解的深入,对她的情感不断变化;“姑娘”是初识时的礼节性称呼;称“孩子”时,“我”已被玛丽和卢汾的故事打动,对玛丽产生了同情和好感;最后,“我”被玛丽的真和美深深感动,心灵距离越来越近,故情不自禁称之为“我的孩子”。
评分标准:共3分,概说“认识不断深入”“心灵距离越来越近”2分,结合文章内容分析1分。
9.阅读小说后,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示?请从玛丽、卢汾和“我”三个角度分别作答。(3分)
【答案】示例:玛丽的角度:①受人恩德,要懂得报答。②人要懂得感恩。③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卢汾的角度:①爱是有回报的。②赠人玫瑰,手有余香。③金果报人生。
“我”的角度:①生活中不是没有真和美,而缺少发现美的眼睛。②人要不断自省,不然容易被表象蒙住眼睛。
评分标准:共3分,每个角度1分,其他的表述只要符合文意、言之有理,即可。
第二篇:2014浙江湖州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试题与答案
2014浙江湖州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试题与答案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8题。(8分)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节选自九年级上册《隆中对》)
16.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谓先主曰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B.将军宜枉驾顾之元芳入门不顾 ..
D.将军岂愿见之乎辍耕之垄上 ..
【答案】C评分标准:3分。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答案】(诸葛亮)经常把自己与管仲、乐毅相比,对此当时没有人认同。
评分标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8.为什么徐庶的推荐能引发刘备三顾茅庐之举?细读上面三段文字,用自己的话作答。(答出两点即可)(3分)
【答案】.①刘备处境危急,急需贤人相助;②诸葛亮是“卧龙”(可与管仲、乐毅比肩的贤人);③刘备器重、信任徐庶。
评分标准:共3分。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C.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
第三篇:学问与智慧(2004浙江湖州中考语文课内阅读)
学问与智慧
学问与智慧有显然的区别。学问是知识的聚集,是一种滋养人生的原料,而智慧却是陶冶原料的熔炉。学问好比是铁,而智慧是炼钢的电火。
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没有智慧的学问,便是死的学问。有许多人从事研究工作,搜集了很多材料,但往往石乞石乞(ku)穷年,找不到问题的中心,得不到任何的结果,纵有结果,亦无关宏旨,这便是由于没有智慧。而有智慧的人则不然,他纵然研究一个极小的问题,也能探骊得珠,找到核心所在;其问题虽小,但映射的范围却往往很大。譬如孟德尔研究豌豆的杂交,居然悟出遗传的定律,奠定了遗传学和优生学的基础。
学问固然离不开智慧,同时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有学问的人,虽然不一定就有智慧,正如有智慧的人不一定有很深的学问一样,但是智慧却必须以学问为基础,才靠得住。无学问的智慧,只是浮光掠影,瞬起瞬灭的。它好象肥皂泡一样,尽管可以五光十色,但是一触就破。惟有从学问中产生出来的智慧,才不是浮光掠影,而是像探照灯一样,可以透过云层,照射寥廓天空。惟有从学问中锻炼出来的智慧,才不是瞬息幻灭的肥皂泡;它永远像珍珠泉的泉水一样,一串串不断地从水底往上涌。也惟有这种有根底的智慧,才是靠得住,最为精深,最可宝贵。
学问与智慧是相辅为用,缺一不可的。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
13.结合全文来看,作者论述的观点是什么?(2分)
14.仔细阅读第二段,说说该段运用了那些论证方法?(2分)
15.第三段中划线的词语“肥皂泡”“探照灯”在文中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
13.(2分)学问与智慧是相辅为用,缺一不可的。(意思对即可)14.(2分)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讲道理和摆事实)
15.(4分)肥皂泡:形容没有学问的智慧肤浅,瞬起瞬灭,一触即破。(2分 意思对即可)探照灯:形容从学问中产生的智慧有深度,有广度。(2分 意思对即可)(2004年浙江湖州中考试题)
第四篇:上海09-11年中考语文现代文试题及答案
春节小报
春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一年的开始,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新年。
春节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生机勃勃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
春节又叫阴历年、农历新年、农历年、旧历年,俗称“过年、大年、过大年”。阴历是根据月亮阴晴圆缺的规律来制定的;而阳历是根据地球绕太阳的运转周期指定的。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古时春节曾专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后来改为夏历正月初一(即农历正月初一),被视为农历年的开始,即为岁首。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而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廿
三、廿四的祭灶,直到正月十五日元宵节结束,有些地方甚至到整个正月,均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人们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各具自己的民族特色。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据《尔雅》记载,尧舜时称“载”,夏代称年为“岁”,商代称年为“祀”,直到周代才称为“年”。
关于“春节”的起源,有一种传说是: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夕”的兽(又名“年”),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夕”长年深居海底,每到特定的一天(现在说的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夕”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夕”兽,那老人把胡子撩起来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夕’兽赶走。”老婆婆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半夜时分,“夕”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夕”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夕”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夕”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打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夕”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也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夕”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广泛流传,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汉族的春节习俗,一般以吃年糕、饺子、糍粑、汤圆、荷包蛋、大肉丸、全鱼、美酒、福橘、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馔为主;并伴有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贴剪纸、贴窗花、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守岁、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中国人过春节还有挂中国结的习惯。大年三十之前天津人有到古文化街乔香阁请中国结的习俗,取乔香纳福之意;温州人有去自己的信教虔诚祈祷,希望能够在新的一年里,与家人一起获得幸福。
千百年来,人们使年俗庆祝活动变得异常丰富多彩,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
然后就是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
在节前要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也就是用红纸写成的春联。屋里张贴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剪出美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像等,福字还可以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气到了,所有这些活动都是要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这其实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过年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北方地区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待第一声鸡啼响起,或是新年钟声敲过,街上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家家喜气洋洋,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节中还有给儿童压岁钱,吃团年饭,初二、三 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祭祖等活动。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了。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记载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王安石的《元日》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绘了中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像我们这里,每年过春节的时候,去走亲戚,拜年,长辈都给小孩红包,也叫压岁钱,图个吉利。新年新气象,穿新衣,戴新帽,新的一年又开始了。。。
第五篇:2014浙江湖州中考课外文言文译文
2014浙江湖州中考课外文言文译文
【甲】晋魏郡亢阳,农夫祷于龙洞,得雨,将祭谢之。孙登见曰:“此病龙,雨安能苏禾稼乎?如弗信,请嗅之。”水果腥秽。龙时背生大痘,闻登言,变为一翁,求治,曰:“疾痊,当有报。”不数日果大雨见大石中裂开一井其水湛然。龙盖穿此井以报也。
【乙】汉时弘农杨宝,年九岁时,至华阴山北,见一黄雀为鸱鸮所搏,坠于树下,为蝼蚁所困。宝见,愍之,取归置巾箱中,食以黄花。百余日,毛羽成,朝去,暮还。一夕三更,宝读书未卧,有黄衣童子,向宝再拜曰:“我西王母使者,使蓬莱,不慎为鸱鸮所搏。君仁爱见拯,实感盛德。”乃以白环四枚与宝曰:“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事,当如此环。”
(选自《搜神记》)
【注释】①亢阳:旱灾。②孙登:三国时著名隐士,传说与神人交往,有异能。③弘农:古郡名。④洁白:纯洁的美德。⑤三事:即三公,指极高的官位。
译文参考:
【甲】晋朝时魏郡大旱,农民在龙洞中祈祷,求到了雨,将要去祭祀感谢那条龙。孙登看见了说:“这是有病之龙降下的雨,哪能使庄稼复苏呢?如果你们不相信,请闻闻这雨水。”大家一闻,雨水果然非常腥气肮脏。这条龙当时背上生了大毒疮,听见孙登的话后,就变成一个老头,求他为其治疗,说:“如果我的病痊愈了,一定有报答。”没过几天,果然下了大雨。人们还看见大石头中间裂开成一口井,井里的水十分清澈。那条龙大概是打了这口井来作为对孙登的报答吧。
【乙】杨宝是汉代弘农郡人,九岁时,杨宝在华阴山北边,看见一只黄雀被鸱枭击伤后坠落在树下,一群蚂蚁将受伤的黄雀围困起来。杨宝怜悯黄雀,就把它带回家,放置在一个小木箱里,每天用菊花来喂养它。过了一百多天,黄雀的伤养好了,羽毛也长全了,它每天早上飞出去,晚上又飞回来。有一天晚上,夜过三更,杨宝还在读书尚未睡觉。忽然,一个穿着黄衣服的少年来向杨宝再三拜礼,他对杨宝说:“我是西天王母娘娘的使者,奉命到蓬莱仙山出使,不小心被鸱枭击伤。承蒙您怜爱救助,非常感谢您的大恩大德。”说完,黄衣少年送给杨宝四枚白玉环,并说:“让您的子孙像这白玉一样品行高洁,位居三公。”
⑤④③①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