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说课稿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少年周恩来耳闻目睹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所述的教材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帝国主义、伯父、模范、风和日丽、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巡警、吵嚷、得意扬扬、惩处、抱负、胸怀、喝彩、振兴中华”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三、说重点难点
1、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课程标准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我采用以读代讲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读中自主理解课文,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四、说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我想用谈话的方式导入课题:同学们,你们每天脚步勿勿来到学校学习,我想问一下,你为什么读书?从而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这种闲聊的方式既拉近了我与学生的距离,又能使学生思考读书的目的。让学生心里的想法与周恩来的志向进行对比,使他们的心里出现波动,课堂气氛的引线一下子就点燃了。
(二)检查预习,扫清障碍。我让孩子搜集周恩来的资料。
(三)初读感知
这一环节,我让学生带着问题“什么原因使周恩来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读书呢?”的远大志向呢?并出示学习提示,让孩子自由去读课文,对文章内容有大致的把握,并得出了周恩来伟大志向的缘由是中华不振。(板书:中华不振)
设计意图:问题的抛出,给学生留下了一个神秘的悬念,触发了学生探秘求知的欲望,能更好的走进课文。
(四)精读课文,感悟情感
1、本环节我会先引导孩子紧扣租界之事,感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了更好的体会“中华不振”,我会再次安排学生轮读课文,其他同学边读边思考,并拿起笔在感受到中华不振的地方都留下思考的痕迹,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课
堂上真实的读,充分的想,有层次的读,这正是运用了语文最基本最简便的方法读,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有所思考。)
2、补充材料,进一步感知中华之不振
为了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华不振”的具体含义,体会周恩来的当时的心理感受。我让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体会当时我国贫穷落后、遭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社会现实。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想。
设计意图:大量资料的补充,让孩子体会到中华不振,体会周恩来当时的心理感受。
3、抓住“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一句,结合周恩来目睹中华不振的一幕一幕,推想周恩来的内心世界,在小组内交流,并推选组内成员在全班交流。设计意图:读写结合,深入文本,探寻周恩来的心理变化过程。
4、引导学生对比阅读周恩来和其他同学的读书目的,感悟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抱负。(板书:振兴中华)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5、反复创设情境阅读周恩来清晰而坚定的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五)作业设置
《同步阅读》中选编了两则周总理的故事《飞机遇险的时候》和《周总理的睡衣》,选读课文中选编了一篇关于小仲马的故事《真实的高度》,推荐给学生阅读。
(六)板书设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中华不振
振兴中华
第二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说课稿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说课稿
济宁市实验小学 刘芳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人教版第七册第七组的一篇精读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下志向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本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大业联系在一起的好文章。
四年级上学期处于向高年级过渡时,学生在自主感悟课文内容方面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本文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的生活相差太远,学生不易进入文本的情境与人物产生共鸣。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将三个维度的目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自主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帝国主义、伯父、模范、风和日丽、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巡警、吵闹、得意洋洋、惩处、抱负、胸怀、喝彩、振兴中华”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并联系实际,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之所以确定以上两条教学目标,主要考虑到为进一步提高阅读教学的时效性,就要做到教学目标简明。
教学重点是: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是: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针对以上重点、难点,确定采用自主探究法、朗读感悟法、多媒体辅助法进行教学。学法是将听、说、读、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我打算用两课时完成教学,下面重点说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紧紧围绕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共设计了三个大环节。
一、初读感知,引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二、紧扣租界,感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三、读写结合,升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一、初读感知,引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一、)直接导入,质疑课题。有一位伟人,在他12岁的时候,曾经思考了这样的问题——(板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老师解释“崛起”就是兴起,课题连起来就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让学生齐读课题,并质疑读了该课题想知道什么?学生的问题可能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想法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为什么要说这句话?让学生带着这些导向性的问题走进课文。(古语说得好,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这一环节从质疑引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为本节课的阅读教学明确了目标。)
二、检查词语,整体感知。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接着课件出示词语(帝国主义列强、租借、闯进、惩处、吵嚷、踊跃回答、铿锵有力),当出示“铿锵有力”时,指导学生声音高昂地读,当出示“惩处”时,让学生放回原句中去读,随后交流,周恩来为什么立下这样的志向?得知中华不振,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凌是周恩来立志的原因。(中华不振)
(这一环节意在夯实学生的字词,字词是进入课文的门户,不可马虎,而有些词离我们比较久远,可能会影响到文章感情的体会,所以我采用了多种理解 词语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我又解决了刚开始学生提出的问题,继而引出“中华不振”)
二、紧扣租界,感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一)、深入品读,仔细体会。为了更好的体会“中华不振”,我再次安排了学生轮读课文,其他同学边读边思考,并拿起笔在感受到中华不振的地方都留下思考的痕迹。
通过这一环节,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然后组织学生交流所划的中华不振的句子,并相互读一读。
(回望以上环节,课堂把大量时间都给了学生读书,让学生在课堂上真实的读,充分的想,有层次的读,这正是运用了语文最基本最简便的方法读,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有所思考。)
(二)、紧扣租借,感悟中华不振。结合同学读课文中中华不振的句子,特别是租借发生的那件事,让学生感受由于中华不振给旧中国人民所带来的屈辱,因此紧紧围绕租借发生的事,体会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1、指名读第七自然段,感受租借的繁华热闹,然后抓住“闯入”一词体会不允许中国人随便进入。
2、让学生轻声读第八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让学生把文字还原成画面。当学生看到洋人得意洋洋时,就让学生气愤地读相应的句子;当看到巡警非但不惩处洋人,反而把妇女训斥了一通,让学生读出妇女伤心难过的句子;当学生看到中国人都紧紧地握紧拳头,让学生体会悲愤之情。但是,在外国的租借里谁又敢怎样呢?看到这一幕,此时你紧握拳头最想做的是什么?让学生发表感想,进行说话练习,此时老师小结:是呀,我们一定要惩处他!指导学生写“惩”字,边板书边说:一撇愤,一撇怒,一竖恨,公正何在?但我们只能把对洋人的愤怒放在心里。指导学生读三遍,并在本子上写一个。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在学生的情感体会积蓄到和文中的人物一起愤怒时,牵出“惩处”一词,通过指导书写“惩”字,把写字教学和情感体验融为一体,由惩处再次串起第八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实现工具 和人文性的统一。)
3、让学生思考洋人该不该受到惩处时,在学生愤怒达到极点时,再让学生意识到我们不敢怎么样,但因为事情与我们的时代相距甚远,理解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这时播放中国人的屈辱视频,相信触目惊心的视觉冲击,会让学生更深刻的感受到中华不振,我想此时再读第八自然段,相信学生 就有所感悟了。
(7、8段是文章的重点段,我在让学生体会这两段时,以读为主,通过、范、引、等方式,用话语点拨,用评价激励,让学生在读中想象、感知、理解、表达,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租借一词贯穿始终,通过“剥笋式”由表及里,层层解决,本文与资料相结合,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中华不振。)
三、读写结合,升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最后布置作业,让学生读写结合。从租借回来,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他在思考什么呢?想想写出来。
五、说板书 中华不振 板书力图体现一堂课的精髓 总结:总之,“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我想通过以上“目标的简明、环节的简化、内容的简约、方法的简便”真正实现“简单教语文,完全为学生,扎实促发展”。
我的说课完毕,说课不当之处,还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此说课案例获市基本功比赛第一名)
第三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说课稿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说课稿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该单元围绕“读书故事”这个话题安排了三篇文章。通过本单元三篇课文的学习,应起到让学生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检讨自己读书的态度和方法,激发学生读书兴趣的作用。编者将本篇课文放在本单元第一课,其初衷就是想通过周恩来这一典型人物的典型事例激发学生爱国情怀,树立远大理想,以情动人,为学生打开梦想之门。这篇课文写得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事情,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受外人欺辱而无处说理,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远大志向和博大胸襟。学习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深刻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原因,从而激发学生对自己读书目的的思考,激励学生将自己前途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二是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尤其是人物的思想情感,并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自己阅读感受的能力。
2.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 我班学生学习成绩参差不齐,学习能力有高有低。有的自学能力较强的学生通过自己阅读即能初读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但在体味文章情感上容易停留于表面,如何真正打动这些学生,使其与文章、作者及文中主人公进行“神交”,仍有待挖掘。而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基础较差,字不认识,词不理解,句子读不通顺,首先巩固和提高这些学生的基础知识,再行进适当的拔高才能使教学效果更加明显。因此,我将学优生和学困生“区别对待”,力求每位学生都能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能有所提高,有所收获。
3.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小学三至四年级阅读训练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并能够初步感受文章中生动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因此根据课程安排、课文特点及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依据新课标小学中年段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学会12个生字,认识10个生字,注意区分形近字、多音字;体会重点词语的意义;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并能联系自身实际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4.重点、难点
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而由于四年级学生价值观没有完全确立,人生阅历浅薄,相应的历史知识不够完备等各方面的原因,如何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是教学的难点。
二、教法和学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却贵在得法。语文教学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实践性,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采用以下几种教法和学法,相互配合,力求教法和学法的和谐统一。
自主学习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自主探究,结合自身分析和理解生字词,能加深对词语的理解,提高书写的正确率。通过自主学习,师生互相交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读书指导法。语文教学是以文学文本为基础的,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促进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沟通和互动,从而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讲授法。本文在原文的基础上做了较大的改动。我认为,有些地方的改动反而削弱了文章的感染力,不利于学生理解。我试图运用生动、精炼的语言为学生进行补充和讲解,开阔学生眼界,以情动人,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做到师生之间平等而良好的互动交流。讨论法。众人拾材火焰高。在恰当的地方引导学生讨论,合力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情景教学法。将重点段落挑出来,让学生来分角色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语文教学的第一步,有效的课前预习将促进学生加深理解,提高课堂效率。因此,在正式授课之前我布置学生预习的六个任务:读、查、划、注、疑、搜。读:读通课文,尝试了解文章写了什么;查:自学生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并尝试分析生字容易写错的地方,找出与之容易混淆的字。划:即把感受深刻或精彩的句子划下来。注:在感受深刻的句子旁批注。疑,提出不明白的问题。搜:查阅周恩来的相关资料,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建国以前的历史背景。
在充分的预习基础上我将本篇课文的授课时间定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通过初读和细读解决生字词,了解文章大致内容,理解重点词语。第二课时为精读和品读,通过解决教学难点——挖掘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来深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第一课时
初读。
我首先联系《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为学生简单介绍周恩来总理去世时的感人场面,体会周恩来的人格魅力,激发学生的好奇感。随后,我让学生齐读课文,走进课堂。针对我班大部分学生基础较薄弱的特点,我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让他们自主讨论和分析本课的生字词,尝试合上书写一写,看看自己书写容易出错的地方和容易混淆的字,并进行板书指导。在纠正错字之后,我再指名轮读,指导读出语气,在读中理解“铿锵有力”词语的意思。
细读。
三读课文,想一想文中写了几件事情,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归纳这几件事情。编者对原文进行了较大的改动,删去了周恩来在租界耳闻目睹中国人受欺辱的事件。我在此处请学生分组讨论,推荐小组代表发言,谈谈你觉得周恩来和他的朋友在租界看到了什么。我再将删减处进行补充,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第二课时
精读
在上课之前我先检查学生复习情况,尤其是对基础较薄弱学生的生字词检查。因为学生已经做了课前预习并且第一课时已经做了充分的情感铺垫,所以我将抓住关键词语“中华不振”,以它作为突破口,来深入体会周恩来立志的原因。首先我请同学默读课文一至四段,并在默读的过程中思考:a、为什么中国人惹出麻烦没处说理? b、为什么伯父说“中华不振”? 这两个问题也是当时周恩来的困惑,周恩来通过他在租界的目睹解决了困惑,但此处已经删节,我就让同学来讲一讲课前预习时查阅的资料,并补充租界的知识和“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当时的中国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中国人在中国的土地只能低声下气,洋人却耀武扬威。在此处,我抓住“沉重”一词,让学生体会中国人在面临此情此景时的心情,反复品读“中华不振”一句。并思考,看到这样的情景,周恩来常常站在窗前沉思,他在想些什么? 校长的提问和周恩来铿锵有力的回答是本文的高潮,我首先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周恩来和其他同学读书目的的不同,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提出两个问题,逐一解决。一是其他同学为什么读书? 二是比较周恩来和其他同学读书的目的,并谈谈感受。在这样,我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并通过简单的点评引导学生体会:为明理、为做官、为挣钱而读书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个人需求,仅仅为了父母读书又太过狭隘。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则是把个人的前途与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体会周恩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博大胸襟和励志图强的远大抱负。
品读
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周恩来的远大抱负,我采取分角色朗读的办法,再现校长与周恩来问答的情景。然后请同学互相评价表演的怎么样。扮演周恩来的同学有没有把两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念好? 你认为应当怎样读才能“响亮而坚定”、“铿锵有力” ?
并鼓励同学在表演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动作。在此过程中,再一次加深对“铿锵有力”一词的理解。通过表演的方式,寓教于乐,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也由此理解因“中华不振”故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再议课文
文章结尾讲到周恩来立下大志之后不懈努力,终成大器。在这里我插讲周恩来勤奋学习的小故事,让学生深入了解,身体力行。让学生探讨,周恩来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基于哪些方面? 结束语
用简短的语言为一节课收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是我设计结束语的初衷。结束语不是简单的照本宣科,更应该是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提点和补充。
第四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说课稿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们:
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 七单元第 25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一课。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板书设计、课堂评价、资源开发七个部分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成长的足迹‛而这篇课文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少年周恩来耳闻目睹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帝国主义、伯父、模范、风和日丽、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巡警、吵嚷、得意扬扬、惩处、抱负、胸怀、喝彩、振兴中华‛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3.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难点
其中,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并能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所以引导学生把握住本课的主旨是比较容易的。但是,由于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还比 1
较差,对于一些比较难的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三、教学模式
教学中,我结合本课特点,准备采取以读代讲的形式,通过朗读、默读、浏览、速读等多种形式,再加上想象、课件、图片的展示等手段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在读中自读自悟,加深理解和体验,逐步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和探究性阅读的能力。
其次,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结合我校‚自主学习、因势利导‛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中,我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预习阶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主动探究的习惯;在小组交流中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与探究,培养勇于创新的精神;在展示环节以朗读为主线贯穿读、说、析、品、评,不知不觉让学生受到熏陶,完成教学。
四、教学设计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模式,本课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5分钟)
1.以谈论自己成长中的故事为题,引入少年周恩来的成长故事,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2.指导学生学习课题中的‚崛‛字。
通过查字典理解‚崛起‛及‚崛‛的意思,指导书写‚崛‛字。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时间大约安排在15分钟左右)本环节我准备分三步走:
第一步,自由朗读课文,提出自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得词语。
第二步,出示投影,检查自学效果。1.检查生字词。出示两组词语:
帝国主义、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得意扬扬 抱负、胸怀、喝彩、振兴中华 读后让学生辨别两组词语的不同。
2、由‚振兴中华‛引入课题,思考:是什么原因让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第三步,分段指名朗读,读中思考,概括文章大意。
如此设计,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个个参与,人人奉献思维成果,理清文章脉络,更清楚的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获得初步感悟。
(三)、研读赏析,体验情感(紧扣内容,解决问题)(15分钟)精读课文,感受少年周恩来博大的胸怀和远大的志向。共四个部分来教学——
1.课文的第一部分,用指导有感情朗读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如,在读周恩来与伯父的对话时,‚为什么?‛‚那又是为什么呢?‛要读出不解和追问的语气,体会周恩来对这些事情的关注;‚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要读出疑惑不解的语气,体现出周恩来在疑惑中不断地追问和思考。.第二部分,周恩来亲眼见到中国人在租界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这是他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远大志向的直接导火索,这件事不但使他真正体会到了‚中华不振‛的含义,而且引发了他更深入的思考,逐渐明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课文中的情景。如,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当时那位妇女是怎样哭诉的,那个中国巡警又是怎样训斥她的,站在一旁的洋人会说些什么?再让学生谈一谈作为中国人看到自己的同胞在自己的土地上受到欺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体会当时我国贫穷落后、遭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社会现实,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华不振‛的具体含义,体会周恩来当时的 3
心理感受。.第三部分,引导学生联系全文体会周恩来从疑惑到静思到立志的心理变化过程。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么‛,‚周恩来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到‚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生可以体会到周恩来绝不是出于一时冲动,而是在此之前经过了认真充分的思考才立下了远大志向,他的志向异常坚定,以后也不会有丝毫动摇。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一句,结合周恩来看到‚中华不振‛的现实和他在修身课上铿锵有力的话语等内容,推想一下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什么,让学生谈一谈或写一写自己感受到的少年周恩来的内心世界。
4.引导学生在对比中理解,思考周恩来读书的目的与其他同学读书的目的有什么不同,使学生体会到,为明理、为做官、为挣钱、为吃饭而读书,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则是把个人的学习与民族的振兴联系起来。在这样的对比中,使学生感受到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抱负。
(四)小结全文,整合提升(3分钟)
让学生谈谈课文哪些部分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畅谈自己读文后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想自己读书是为了什么,在相互交流中提高认识,升华情感;还应引导学生认真阅读‚阅读链接‛中的文字,如果学生不理解部分诗句的内容,教师可以作一些讲解。
(五)写字指导,养成习惯(2分钟)
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因此教学工作中我们不容忽视。本节课写字教学工作重点引导学生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说说‚夷‛、‚傍‛、‚颇‛、‚瘦‛这4个字的字体结构。
2、重点指导‚夷、瘦‛的笔顺、笔画及书写。
3、指导学生描红,把这4个字写紧凑。
通过指导训练,让学生观察字形结构、掌握书写规律,做到笔笔认真、字字端正、行行整洁,从而有效地提写字质量高,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六)作业设置
《同步阅读》中选编了两则周总理的故事《飞机遇险的时候》和《周总理的睡衣》,选读课文中选编了一篇关于小仲马的故事《真实的高度》,推荐给学生阅读。
五、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可以说是一个微型的教案,其概括性强,条理清楚,重点突出,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中华不振 不解、沉思、立志 振兴中华
这一设计力求体现板书统领全课、简洁、重点突出的特点,它贯穿全文,也是本课的重点所在。
六、课堂评价
教学中课堂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的评价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走向,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经过认真思考,我认为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一课中,课堂评价工作要注意以下三点:
1、评价要清楚
在学生感受朗读完课文之后,不能简单模糊的评价为一个字‚好!‛而要具体到好在哪儿?进步在哪儿?那个词读得好?对每个学生朗读的优点和不足,具体点出来,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和技巧,更好地将文章的用意读出来,使学生在情感朗读中得到实实在在的进步。
2、评价要有‚度‛
新课程注重人文关怀,要求我们用全新的眼光看待学生,鼓励学生已成为评价的主基调,但过于廉价的评价却没有任何价值,同样说的是学生对课文朗读,如果只把文章大声的朗读出来就匆匆表扬评价,那这样的表扬就显得毫无意义,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得提高这个‚度‛,需要在朗读方法上下功夫。朗读 时,只通过洪亮的声音是不够的,得抓住重点的词句,例如:将这些词语有感情的读出来,效果会大大超过表扬和鼓励。
3、评价要有耐心
有效的阅读教学评价要有启发性,慢慢引导和点拨,在对话交流中使学生对问题理解逐步走向圆满,当学生遇到不理解的问题时,耐心启发、诱导让学生经历自悟自得的过程。
七、资源开发
首先,是课堂资源的利用,为营造学习的氛围,选取与课文相关图片和景物视频,让学生能更直观的感受到中华不振的特点,以及人物的精神美。在课文朗读时,配乐朗读,不仅让课文内容更有感染力,而且对学生来讲也是一种美的享受和熏陶;情景对话,让学生入情入境,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深刻理解,感受人物的高尚情怀。
课文中的一些重要语句,文章的脉络图和很多需要学生思考的问题,一一呈现在屏幕上,不仅让学生一目了然,而且本节课的学习时间也得到了更有效的利用。
其次,注重课外资源的利用。课后适时加入了‚拓展‛环节,推荐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搜集周恩来的图片,感悟人生。
以上就是我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的理解与课堂设计,不到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第五篇:说课稿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人教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说课稿
桐乡市河山镇中心学校
沈牡亮
一、说教学理念
语文学习目标,是多维的,是立体的,不仅有知识与能力的目标,还有过程与方法的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所以,在设计这课时,我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受深的句子,受到情感的熏陶与感染。三维目标实现的最终途径还是读,各种形式的读,默读、朗读、感情读,边读边想象等,并把自己读的感受与同学交流、讨论,遵循课标的这些精神、理念,本课教学设计的最大特点就是入情入景地读,动心动情地读。
二、说教材
1、教材分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别人成长的故事,让学生在阅读时受到启发,思考自己成长中的问题。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少年周恩来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志向,引发学生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激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大业联系在一起;二是引导学生学习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教学目标: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依据新课程理念,我制定以下目标,以求实现“以人为本,终身发展,和谐发展”的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帝国主义、伯父、模范、风和日丽、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巡警、吵嚷、得意扬扬、惩处、抱负、胸怀、喝彩、振兴中华”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4)实施综合性学习,了解名人或自己熟悉的人的成长故事。
这样确定教学目标,使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和陶冶情操紧密结合,在同一教学过程中,互相渗透,共同完成。本课采用的是第二课时。教学中,我把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定为教学重点。把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定为教学的一个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教有多法,但无定法。”在本课中主要采用自主探究法、朗读感悟法、讨论法和多媒体辅助法进行教学。从而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并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品味,更好地理解课文。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觉主动地学习,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四、说教学设计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让学生在读、悟、议这种宽松民主的氛围中学习。作为教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的桥梁,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参与其中,推动学生去深入地感受。从内容上看,课文涉及很多方面,诸如:沈阳的繁华、热闹;街道上灯红酒绿;伯父的担心与提醒;周恩来的不解与困惑;中国妇女的悲惨遭遇;周恩来的思考;课堂上大家关于为什么而读书的讨论和周恩来令魏校长为一振的胸怀和报负。如果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逐个串讲,不仅耽误时间,听起来也是索然无味。经过一番琢磨,我发现在这些看似没有联系的场景与事件背后却有着一条内在的隐线,即:中华不振使少年周恩来立下宏伟志向。教学只要能紧紧抓住“中华不振”深入解读,必然会牵一发而动全身,让每一个文字都因为“中华不振”而立在学生眼前,活在学生心中。因此,我的教学设计如下: 第一、引出课题,激发兴趣
教师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了解周恩来吗?不仅全中国的人爱戴他,全世界都了解他,在他逝世的时候联合国为他降半旗表达哀悼之情。(补充对周恩来赞扬的资料)周恩来12岁时说的一句话令人喝彩。(板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什么他的回答能受到当时校长的喝彩呢?学习第三部分体会在修身课上周恩来读书目的的与众不同,既激发了学生读书的欲望,提高品味词句的能力,又为周恩来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所折服。然后质疑:周恩来为什么会立下这样的抱负呢?引起学生思考,学生探究之心马上被调动起来。
第二、整体感知,初步探究。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这一环节,我,抛出问题“有一个词语能概括出周恩来为什么读书”,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自渎课文一二部分,学生很快就能找出“中华不振”。然后分别体会这两处句子的内在联系。学生会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发现第一次是伯父提到“中华不振”,而第二次是他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然后教师追问:“究竟是什么事情让周恩来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激发学生继续探究。[本文由小学教学设计 网收集_www.xiexiebang.com+} 第三、细读品味,落实思维、语言、情感、价值观等教学目标
这一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抓住重点词句品味是难点,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读,体会,并发动学生相互交流、补充,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得到提高,从而体会周恩来思想变化的过程,再补充租界的课外资料,激发学生作为中国人深藏于心的爱国情感。
1、读中思。在中学段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本段内容是课文重点内容,是周恩来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的直接原因,要放手让学生自主思考,然后总结,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2、读中品,读中议,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师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讨论交流,让学生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允许有不同意见,并鼓励创新,三次谈体会,三次谈疑问,让学生体会那位妇女的可怜及中华不振,从巡警的“不惩处洋人却训斥中国妇女”的做法中体会中国巡警的可悲及中华不振,从围观者的“拳头和只能劝劝那个妇女”的表现中体会中华不振。然后更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品味语言,这一段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老师搭设的学习舞台上发挥、表演。
3、拓展资料。通过资料的展示和阅读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当时我国贫穷落后、遭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社会现实,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华不振”的具体含义,体会周恩来当时的心理感受。
4、想想说说。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来想“周恩来的沉思”,既利于学生在头脑中与周恩来产生相同的情感体验,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由于学生有了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所以就能体会到参与的乐趣,品味到成功的喜悦。这样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才会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在这里,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第四、激发立志,情感升华 本课的人文性特点很突出,以周恩来的成长立志为样本来激发学生立志,为了让学生明白他们立志的重要性,我又引出了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中的诗句,让孩子们明白少年是未来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发展将决定未来国家的发展,以此激发孩子们立下为中华繁荣富强而读书的志向,从而使孩子们的情感得到升华。第五、拓展学习,继续探究。
学生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读书,读中解决问题,这仅仅是阅读教学的浅层次目标,而带着疑问走出课堂才是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必需。为此我既巩固了学生的感受,进一步激发了学生读成长故事的兴趣,布置了综合性学习:了解伟人、名人成长的故事,也可了解熟悉的亲人或小伙伴的成长故事可以讲故事,写文章、办手抄报等方式,展示学习的收获。
五、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一种直观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能直观形象地反映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本篇板书我把文中的重点词语“中华不振”写出来,揭示了文本的内涵。这样做符合板书设计的目标性原则,直观性原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