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养老保险暂行办法
云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暂行办法
【发布单位】 云南省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云南省人民政府令第49号
【发布日期】 1997-12-25
【生效日期】 1998-01-01
《云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暂行办法》已经1997年12月2日省人民政府第3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1998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实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保障农村人口年老后的基本生活需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农民、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农村籍义务兵、乡镇招聘干部等非城镇户口的农村各业人员,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养老保险)的,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养老保险实行政府引导和群众自愿相结合的原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强制农村各业人员参加或者不参加养老保险,不得层层下达参保指标,不得强行代扣代收养老保险费。
第四条 养老保险应当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自我保障、家庭保障和社会互助相结合。
第五条 各级民政部门是养老保险的主管部门,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实施。县(市、区)、乡(镇)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在各级民政部门的领导下,负责养老保险费的收取、建档、汇交、发放等具体管理业务。村公所、办事处的养老保险代办员,根据乡(镇)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的委托办理有关具体业务。
第二章 养老保险费的筹集
第六条 养老保险费以个人交纳为主,单位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
第七条 年满18周岁以上、未满60周岁的农村各业人员,可以按照本办法的规定交纳养老保险费。
第八条 参保人在其户口所在地的行政村、办事处或者乡(镇)参加养老保险。乡镇企业可以在当地以企业为单位统一为其从业人员办理养老保险。到外地务工、经商人员在其户籍所在地参加养老保险。
第九条 养老保险费由参保人在参保期限内按年度交纳或者分次交纳。分次交纳的,其首次交纳标准一般以200元为起点;按年度交纳的,其交纳标准以24元为起点。
第十条 参保人在参保时,其所在单位(包括乡镇企业、私营企业等生产经营单位,农业生产合作社等集体经济组织以及其他单位)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参保人不低于其参保数额20%的补助。在确定具体补助标准时,可以适当照顾年龄较大的人、烈士家属、现役和伤残军人、残疾人、独生子女父母和困难户成员。单位对参保人个人的补助总额,最高不超过本单位人均补助数额的3倍。单位补助部分与个人交纳部分一并记入个人帐户。
第十一条 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按照规定为参保人编制保险号,建立个人帐户。
个人帐户应当载明所记入的全部养老保险费等内容。个人帐户中养老保险费利息的具体计算方式,按照民政部制定的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参保人迁到异地的,可以申请将其个人帐户转入迁入地养老保险经办机构。
第十三条 参保人因升学、就业等原因转为城镇户口或者迁入地尚未建立养老保险制度的,参保人可以向县级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转保或者退保手续。
第
第三章 养老保险金的计发
第十四条 参保人自年满60周岁的次月开始,依照本办法按月或者按季领取养老保险金。因身体健康状况需要提前领取的,由本人提出申请,由其所在村民委员会签署意见,经乡(镇)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审核,报县(市、区)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批准,可以提前领取。但提前领取的年龄不得低于55周岁。
第十五条 养老保险金的月领取标准,按照参保人个人帐户中的养老保险费积累总额确定。具体计发办法按照民政部的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养老保险金应当由参保人本人领取;委托他人代领养老保险金的,必须出具被代领人的委托书。
第十七条 参保人领取养老保险金的保证期为10年。期限届满,参保人仍健在的,其养老保险金按原标准继续领取。
第十八条 参保人在交费期间或者领取养老保险金未满10年死亡的,其个人帐户中的储存余额,应当一次性退还其遗产继承人或者指定受益人。没有遗产继承人或者指定受益人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支付丧葬费;支付丧葬费后还有剩余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参保人的遗产继承人或者指定受益人在办理退还手续时,应当出具公安机关开具的参保人死亡证明。
第四章 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和监督
第十九条 养老保险基金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平调或者侵占。
第二十条 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应当根据国家规定的方式对养老保险基金采取安全有效的保值、增值措施,所得收益并入基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不得使用基金进行直接投资,不得用作担保。
第二十一条 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对参保人的个人帐户每年结算一次,并将结算结果通知参保人。参保人和对参保人予以补助的单位,有权查询个人帐户中的储存额、养老保险金领取情况等事项,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及时提供无偿服务。
第二十二条 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应当为参保人建立养老保险档案,并配备完好、安全的保存设施,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
第二十三条 县(市、区)、乡(镇)设立由参保人代表、给予参保人补助的单位代表和政府代表组成的养老保险监督委员会,对基金的管理工作实施监督。
第二十四条 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各项财务、会计等基金管理制度。基金年度收支预算、决算接受同级民政、财政和审计部门的监督。
第二十五条 县(市、区)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可以在当年筹集的养老保险费总额的3%以内提取管理费。具体提取数额由民政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按照人员编制、开支标准和工作需要核定,并接受上级民政、财政部门的监督。管理费纳入预算外资金管理,使用范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章 罚 则
第二十六条 对弄虚作假冒领养老保险金的,除追回冒领的养老保险金外,由县级民政部门处2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七条 有关单位和个人强制农民参加或者不参加养老保险,挪用、平调、侵占基金,擅自使用基金直接投资,擅自提高管理费的,由上级主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造成基金损失的,应当依法予以赔偿;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八条 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侵犯参保人合法权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参保人同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就养老保险有关事项发生争议的,可以申请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民政部门调解;调解不成或者不愿调解的,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1998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二篇:农村干部养老保险暂行办法(范文模版)
农村干部养老保险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广大农村干部工作积极性,解除广大农村干部的后顾之忧,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山东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暂行办法》和泰安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泰安市农村干部管理规范>、<泰安市村级工作运行规范(试行)>的通知》以及区有关农村干部养老保险的规定,制定《农村干部养老保险暂行办法》。
第二条 办理养老保险的对象为现任村两委成员及不在村两委的会计和计生主任。为村干部办理养老保险的种类是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养老保险),按照该类保险的缴纳规定,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且交足15年保险的,方可办理退休。
男45周岁以下(含45周岁)、女40周岁以下(含40周岁)的可正常办理养老保险;
男46周岁至55周岁、女41周岁至50周岁的最多可补交10年养老保险金;
男56周岁(含56周岁)、女51周岁(含51周岁)以上的,无法办理养老保险。
第二章
保险金的缴纳
第三条
农村干部养老保险采取年缴费办法,自2009开始缴纳,一年一缴。2009的养老保险在本规定下发后一个月内办理缴纳手续。从2010年起,每年四月底前办理缴费手续。缴费标准按照区最低工资标准核算,低于这个标准的不予办理保险手续,个人自愿多交或补交的,增加的费用个人自负。投保人领取养老金,按国家“多交多保,少交少保,不交不保”的原则执行。
第四条
农村干部养老保险金缴纳比例:镇财政承担60%,所在村集体承担20%,个人承担20%。由组织办公室和劳动办公室每年初核算出缴纳数额并予以公布。个人不愿参加养老保险的,镇财政、村集体补助部分不兑付个人。村集体、个人承担部分于每年四月初交至劳动办公室,逾期不交的,不予办理养老保险手续。
第五条
办理养老保险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严禁村集体借款为个人办理养老保险。
第六条 自缴费之日起,任职一年投保一年,不允许趸交。缴费期间如遇换届或职务调整不再担任村两委成员及会计、计生主任职务的(包括辞职、自行离职、免职、落选),个人可继续缴费,村集体和镇财政补助部分相应终止。
第三章 退休金的给付
第七条
投保人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次月,由区社会养老保险事业处办理《养老保险领取证》,投保人凭《养老保险领取证》领取退休金。
第八条
个人在本《办法》之前已交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金,由区社会养老保险处合并为一个户头核算。
第九条
本《办法》实施后,对投保满15年,未到领取养老保险退休金年龄,符合退休条件,经审批办理了退休手续的,按第七条规定领取养老金。对投保不足15年,符合退休条件,经审批办理了退休手续的,按照镇财政补助30%、村集体补助10%、个人负担60%的比例筹集剩余年限保险金,交足15年为止。在任职期间身亡的,其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金个人账户部分,连本带息退还其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并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第十条
因年龄原因不符合办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条件或符合条件但没有办理养老保险的农村干部(现任村两委成员及不在村两委的会计和计生主任),经镇党委审批退休(退职)后,自达到养老保险规定退休年龄(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次月,发放退休金或退职补助金。
退休金或退职补助金按照个人工作年限发放。工作年限在30年(含30年)以上的,按退休前最近月基本工资(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工龄工资之和)的80%发放;工作年限在20年(含20年)至30年 的,按退休前最近月基本工资的70%发放;工作年限在10年(含10年)至20年的,按退休前最近月基本工资的60%发放。所需资金由镇财政承担50%,村集体承担50%。
工作年限不足10年的,一次性发放退职补助金,补助金计算办法为工作年限乘以退职前最近月基本工资(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工龄工资之和),所需资金由镇财政承担50%,村集体承担50%。
经镇党委批准享受工龄津贴的退休农村干部,每月领取的工龄津贴按照工作年限计发(工作年限以退休时审批手续登记为准),每工作一年带4元,所需资金由村集体承担。
第十一条 退休的农村干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可停发其退休金。
1.带头无理上访,参与或煽动群众集体上访。2.不按时缴纳党费,经常不参加组织活动。3.党员群众测评不合格率达30%以上。4.不积极带头完成组织分配的任务。5.出现不道德行为导致不良影响的。6.其他有损社会和他人的不良行为。
第四章
组织与管理
第十二条 镇劳动办公室具体负责养老保险金的收缴登记和退休金的支付等业务工作。
第十三条
本办法实施后,村集体所承担的投保资金,由镇纪委、经管站每年审计一次,未经镇党委审批而擅自挪用集体款项投保的,交纪检部门或检察机关处理。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四条 之前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如遇上级政策调整,与本《办法》不符的,按照上级政策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实施。
二00六年十月二十日
第三篇:农村干部养老保险暂行办法
农村干部养老保险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广大农村干部工作积极
性,解除广大农村干部的后顾之忧,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山东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暂行办法》和泰安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泰安市农村干部管理规范>、<泰安市村级工作运行规范(试行)>的通知》以及区有关农村干部养老保险的规定,制定《农村干部养老保险暂行办法》。
第二条办理养老保险的对象为现任村两委成员及不在村两委的会计和计生主任。为村干部办理养老保险的种类是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养老保险),按照该类保险的缴纳规定,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且交足15年保险的,方可办理退休。
男45周岁以下(含45周岁)、女40周岁以下(含40周岁)的可正常办理养老保险;
男46周岁至55周岁、女41周岁至50周岁的最多可补交10年养老保险金;
男56周岁(含56周岁)、女51周岁(含51周岁)以上的,无法办理养老保险。
第二章保险金的缴纳
第三条农村干部养老保险采取年缴费办法,自2009开始缴纳,一年一缴。2009的养老保险在本规定下发后一个月内办理缴纳手续。从2010年起,每年四月底前办理缴费手续。缴费标准按照区最低工资标准核算,低于这个标准的不予办理保险手续,个人自愿多交或补交的,增加的费用个人自负。投保人领取养老金,按国家“多交多保,少交少保,不交不保”的原则执行。
第四条农村干部养老保险金缴纳比例:镇财政承担
60%,所在村集体承担20%,个人承担20%。由组织办公室和劳动办公室每年初核算出缴纳数额并予以公布。个人不愿参加养老保险的,镇财政、村集体补助部分不兑付个人。村集体、个人承担部分于每年四月初交至劳动办公室,逾期不交的,不予办理养老保险手续。
第五条办理养老保险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严禁村集体借款为个人办理养老保险。
第六条自缴费之日起,任职一年投保一年,不允许趸交。缴费期间如遇换届或职务调整不再担任村两委成员及会计、计生主任职务的(包括辞职、自行离职、免职、落选),个人可继续缴费,村集体和镇财政补助部分相应终止。
第三章退休金的给付
第七条投保人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次月,由区社会养老保险事业处办理《养老保险领取证》,投保人凭《养老保险领取证》领取退休金。
第八条个人在本《办法》之前已交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金,由区社会养老保险处合并为一个户头核算。
第九条本《办法》实施后,对投保满15年,未到领取养老保险退休金年龄,符合退休条件,经审批办理了退休手续的,按第七条规定领取养老金。对投保不足15年,符合退休条件,经审批办理了退休手续的,按照镇财政补助30%、村集体补助10%、个人负担60%的比例筹集剩余年限保险金,交足15年为止。在任职期间身亡的,其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金个人账户部分,连本带息退还其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并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第十条因年龄原因不符合办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条
件或符合条件但没有办理养老保险的农村干部(现任村两委成员及不在村两委的会计和计生主任),经镇党委审批退休(退职)后,自达到养老保险规定退休年龄(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次月,发放退休金或退职补助金。
退休金或退职补助金按照个人工作年限发放。工作年限在30年(含30年)以上的,按退休前最近月基本工资(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工龄工资之和)的80%发放;工作年限在20年(含20年)至30年 的,按退休前最近月基本工资的70%发放;工作年限在10年(含10年)至20年的,按退休前最近月基本工资的60%发放。所需资金由镇财政承担50%,村集体承担50%。
工作年限不足10年的,一次性发放退职补助金,补助
金计算办法为工作年限乘以退职前最近月基本工资(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工龄工资之和),所需资金由镇财政承担50%,村集体承担50%。
经镇党委批准享受工龄津贴的退休农村干部,每月领取的工龄津贴按照工作年限计发(工作年限以退休时审批手续登记为准),每工作一年带4元,所需资金由村集体承担。
第十一条退休的农村干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可停发其退休金。
1.带头无理上访,参与或煽动群众集体上访。
2.不按时缴纳党费,经常不参加组织活动。
3.党员群众测评不合格率达30%以上。
4.不积极带头完成组织分配的任务。
5.出现不道德行为导致不良影响的。
6.其他有损社会和他人的不良行为。
第四章组织与管理
第十二条 镇劳动办公室具体负责养老保险金的收缴登记和退休金的支付等业务工作。
第十三条本办法实施后,村集体所承担的投保资金,由镇纪委、经管站每年审计一次,未经镇党委审批而擅自挪用集体款项投保的,交纪检部门或检察机关处理。
第五章附则
第十四条之前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如遇上级政策调整,与本《办法》不符的,按照上级政策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实施。
二00六年十月二十日
第四篇:关于农村养老保险
关于农村养老保险
一 农场养老保险新政策
二 农村户口怎么办理养老保险 三 如何办理退出农村养老保险 四 中国社会养老现状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
国发〔2009〕3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根据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务院决定,从2009年起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试点。现就试点工作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基本原则
新农保工作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逐步解决农村居民老有所养问题。新农保试点的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一是从农村实际出发,低水平起步,筹资标准和待遇标准要与经济发展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二是个人(家庭)、集体、政府合理分担责任,权利与义务相对应;三是政府主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引导农村居民普遍参保;四是中央确定基本原则和主要政策,地方制订具体办法,对参保居民实行属地管理。
二、任务目标
探索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农保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保障农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2009年试点覆盖面为全国10%的县(市、区、旗),以后逐步扩大试点,在全国普遍实施,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
三、参保范围
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可以在户籍地自愿参加新农保。
四、基金筹集
新农保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
(一)个人缴费。参加新农保的农村居民应当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个档次,地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国家依据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等情况适时调整缴费档次。
(二)集体补助。有条件的村集体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民主确定。鼓励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
(三)政府补贴。政府对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全额支付新农保基础养老金,其中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按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助。
地方政府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对选择较高档次标准缴费的,可给予适当鼓励,具体标准和办法由省(区、市)人民政府确定。对农村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地方政府为其代缴部分或全部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
五、建立个人账户
国家为每个新农保参保人建立终身记录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个人对参保人缴费的资助,地方政府对参保人的缴费补贴,全部记入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储存额目前每年参考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计息。
六、养老金待遇
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支付终身。
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对于长期缴费的农村居民,可适当加发基础养老金,提高和加发部分的资金由地方政府支出。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39(与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相同)。参保人死亡,个人账户中的资金余额,除政府补贴外,可以依法继承;政府补贴余额用于继续支付其他参保人的养老金。
七、养老金待遇领取条件
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有户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
新农保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不用缴费,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距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应按年缴费,也允许补缴,累计缴费不超过15年;距领取年龄超过15年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
要引导中青年农民积极参保、长期缴费,长缴多得。具体办法由省(区、市)人民政府规定。
八、待遇调整
国家根据经济发展和物价变动等情况,适时调整全国新农保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
九、基金管理
建立健全新农保基金财务会计制度。新农保基金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单独记账、核算,按有关规定实现保值增值。试点阶段,新农保基金暂实行县级管理,随着试点扩大和推开,逐步提高管理层次;有条件的地方也可直接实行省级管理。
十、基金监督
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切实履行新农保基金的监管职责,制定完善新农保各项业务管理规章制度,规范业务程序,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和基金稽核制度,对基金的筹集、上解、划拨、发放进行监控和定期检查,并定期披露新农保基金筹集和支付信息,做到公开透明,加强社会监督。财政、监察、审计部门按各自职责实施监督,严禁挤占挪用,确保基金安全。试点地区新农保经办机构和村民委员会每年在行政村范围内对村内参保人缴费和待遇领取资格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十一、经办管理服务
开展新农保试点的地区,要认真记录农村居民参保缴费和领取待遇情况,建立参保档案,长期妥善保存;建立全国统一的新农保信息管理系统,纳入社会保障信息管理系统(“金保工程”)建设,并与其他公民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要大力推行社会保障卡,方便参保人持卡缴费、领取待遇和查询本人参保信息。试点地区要按照精简效能原则,整合现有农村社会服务资源,加强新农保经办能力建设,运用现代管理方式和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新农保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不得从新农保基金中开支。
十二、相关制度衔接
原来已开展以个人缴费为主、完全个人账户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称老农保)的地区,要在妥善处理老农保基金债权问题的基础上,做好与新农保制度衔接。在新农保试点地区,凡已参加了老农保、年满60周岁且已领取老农保养老金的参保人,可直接享受新农保基础养老金;对已参加老农保、未满60周岁且没有领取养老金的参保人,应将老农保个人账户资金并入新农保个人账户,按新农保的缴费标准继续缴费,待符合规定条件时享受相应待遇。
新农保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等其他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办法,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财政部制定。要妥善做好新农保制度与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农村五保供养、社会优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政策制度的配套衔接工作,具体办法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订。
十三、加强组织领导
国务院成立新农保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订相关政策并督促检查政策的落实情况,总结评估试点工作,协调解决试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充分认识开展新农保试点工作的重大意义,将其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切实履行新农保工作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新农保的统筹规划、政策制定、统一管理、综合协调等工作。试点地区也要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地区试点工作。
十四、制定具体办法和试点实施方案
省(区、市)人民政府要根据本指导意见,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试点具体办法,并报国务院新农保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备案;要在充分调研、多方论证、周密测算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试点实施方案,按要求选择试点地区,报国务院新农保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审定。试点县(市、区、旗)的试点实施方案由各省(区、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报国务院新农保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备案。
十五、做好舆论宣传工作
建立新农保制度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大决策,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重大举措,是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基础性工程,是实现广大农村居民老有所养、促进家庭和谐、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惠民政策。
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运用通俗易懂的宣传方式,加强对试点工作重要意义、基本原则和各项政策的宣传,使这项惠民政策深入人心,引导适龄农民积极参保。
各地要注意研究试点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和总结解决新问题的办法和经验,妥善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把好事办好。重要情况要及时向国务院新农保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报告。
国务院
二○○九年九月一日
参考资料: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
农村户口怎么办理养老保险
民政部在1992年制定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实施作出了具体规定。我省在1995年也通过了《湖北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暂行办法》,并规定本省境内非城镇户口的农村公民可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一般以村为单位确认(包括村办企业职工、私营企业、个体户、外出人员等)组织投保。乡镇企业职工、民办教师、乡镇招聘干部、职工等,可以以乡镇或企业为单位确认,组织投保。少数乡镇因经济或地域等原因,也可以先搞乡镇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外来劳务人员,原则上在其户口所在地参加养老保险。
交纳保险费的年龄,一般为20周岁至60周岁。保险费以个人交纳为主。有条件的地方,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集体经济组织可予适当补助。个人交纳的保险费和集体的补助分别记在投保人名下。
投保人原则上应在其户籍所在地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乡(镇)企业职工由其所在企业组织投保。保险费分按月交纳和一次性交纳两类。按月交纳标准设2、4、6……元等档次;一次性交纳标准设200、400、600……元等档次。
在没有实行独生子女补助的地区,独生子女的父母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其集体补助可高于其他投保对象。因自然灾害或其他原因,投保人不能按期交纳保险费的,经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机构批准,在规定时间内可将暂管理服务费退还给本人。投保人年满60周岁后,根据其交纳保险费的档次及年数领取养老金。如果投保人在60周岁前身亡的,个人已交纳积累全部全息(扣除管理服务费),应及时退还给其法定继承人或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
投保人领取养老金,保证期为10年。领取养老金不足10年身亡者,其保证期内剩余年限的养老金,可由法定继承人或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继承;无法定继承人的或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的,由农村社会养老院保险管理机构负责支付其丧葬费;领取养老金超过10年仍健在者,按原标准继续领取养老金直至身亡。
如果投保人将非城镇用户迁往异地的,若迁入地已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应将其保险关系(含扣除管理服务费后,个人已交纳积累的以及集体补助的全部本息)转入迁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机构;若迁入地尚未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应退还其交纳积累的全部本息(扣除管理服务费)。
目前各县、市已成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管理处(隶属民政局),经办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具体业务,管理养老保险基金。乡镇也设有代办站,养老保险金可由村会计、出纳代办,负责收取保费、发放养老金等工作。你可以直接到当地办理。如何办理退出农村养老保险
根据《关于保险对象退出保险有关事宜的通知》(民办函[1994]39号)规定退出保险可分为正常退出保险和非正常退出保险。因下列三种情况之一退出保险者,为正常退出保险:(1)保险对象的户口由农村户口转为非农村户口;(2)保险对象户口迁移而迁入地还未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3)保险对象在缴费期内死亡。以上情况之外的退保者,为非正常退出保险。
办理退出保险的手续如下:
1、退保人要写一份退保申请,写明退保的原因,并附带相关材料,如升学、招工、户口迁移等材料,到乡管理机构办理手续。
2、乡管理机构要对其有关证明审核,并签署意见,与申请退保者的缴费证、缴费记录卡一起上报县级保险机构。县级保险机构要再次对上报来的材料进行审核,对符合退保条件者,要为其核算退还的保险金数额。
3、按民政部[1994]39号文件精神,退还正常退保者和非正常退保者的保险金额,要按照不同的标准来计算。对正常退出保险者,按年复利7.5%计息退还个人。集体对其补助部分,在扣除管理服务费并按年复利率7.5%计息的基础上,由各地视情况决定退还个人的比例。集体补助不退给个人的部分,记入基金。对非正常退保者,只退还保险对象个人缴纳的保险费本金,集体补助部分的金额,根据不参加保险集体不予补助的原则,原已记入个人名下的集体补助不予退还,记入基金。
中国社会养老现状无法乐观 呼唤多元化服务体系
去年公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占总人口的13.26%,并在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面对人口老龄化这一全球性难题,如何养老、何处养老也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民生问题之一。
A
养老现状 无法乐观
老龄人口近两亿,我们却面临养老服务体系不全,养老机构严重不足,养老服务设施严重落后,远远满足不了现实需要的局面。
据统计,2011年底,我国各类养老机构的床位为315万张,占老人总数比例仅为1.77%。记者多年前曾到北京一所公办养老院采访,那时院里千余张床位已满,想进住得排队等3年,而现在排队人数增至7000多人,老人要住进去,至少得等10年了。社会上虽有一些民办的奢华养老机构,但高收费导致中低收入的老年人住不起。
长春80岁高龄的李老先生住进养老院后,同住的另一位老人全天开着收音机,让他很不适应。入住养老院后存在的“混住”、“生活习惯不同”、“孤独”、“缺乏医疗条件”、“护理不规范”等问题,又使一些老人不愿意去养老院,导致养老日益成为个人或家庭的沉重负担。面对目前“421”型的家庭结构,凸显居家养老很多障碍。而社区养老模式中机构不完善,设施不配套,医疗无保障,也难获青睐。
现实中社会保障、养老保险不同城市无法互通,城市人和农村人、事业与企业职工,养老金标准不同,缺少统一的制度。我国各项配套的养老社会制度建设相对滞后,也增加了养老困境。
人社部尹蔚民部长在今年两会上向中外记者介绍,去年我国企业职工养老金收入1.3万亿元,支出约1.2万亿元,略有结余,去年财政对职工补助大约为1800多亿元,如果扣除财政补助,有13个省有缺口。这也意味着全国养老保险收支出现赤字并非遥远之事。
全国人大代表吴明楼说,我国目前采取的现收现支养老金制度,是用在职职工缴费支付退休者养老金,不足时再由财政补贴,现每退休1人则至少需要新增3名参保人员才能基本保持原有平衡。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清华养老金工作室主任杨燕绥教授指出,2013年我国劳动人口开始以每年约700万人的速度下降,而65岁以上老龄人口也在以同样速度增长。由此看来养老金收支将严重失衡。
B
养老模式 期待多元
老龄潮正在逼近,增强多元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已成当务之急。在我国人口结构快速变迁、传统家庭养老保障功能萎缩、政府财政支付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推进社会化养老共建保障模式应是符合国情的首选模式。
理想情况是,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有社会福利性质的公办养老院,承担保障性基本养老服务;有营利性的商业养老机构,满足高端群体的个性化养老需求;还要有更多社会公益组织举办的养老机构,提供专业和有针对性的养老服务。这种多元的社会化养老模式,就需要公共服务体系、社会化养老机构、社会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养老保险等一系列制度建设的全面跟进。
人社部社会保险研究所研究员何平说,国家基本保险这几年进展很快,原计划2020年对农村老年人实现普遍保障,现在看今年底全国所有老年人都会有一份养老金。而企业年金的发展缓慢,政策早已在2004年出台,目前建立年金的企业大概只有3.7万户,占我国企业总数的0.3%。这些企业的人员有1355万,大概占参保企业职工的6%左右,远远没有达到最初设计的目标。另外,政府的鼓励和优惠的税收政策没有完全落实。
社会化养老的严峻形势,也促使有些企业积极探索。上海家帝豪有限公司推出“消费养老”模式,重庆市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重庆消费养老发展办公室,联合工商银行、中国人保公司等金融机构,实施了“积分宝消费养老”等,成为企业通过自身的消费平台,对消费养老产业模式进行的有益尝试和探索。
上海家帝豪有限公司自2010年开始实践的“消费养老”模式,让消费者在购买企业商品的同时,获得一定比例的奖励积分。消费者若愿将积分参加“消费养老计划”,企业将通过第三方金融保险机构进行保值、增值运作。若干年后,消费者可按比例领取,补充自己的养老金。目前,“消费养老”模式得到政府有关部门及社会保障、养老、消费、法律等诸多领域专家、学者的肯定。一些专家认为,“消费养老”这种新兴模式,既有利于企业做大做强,也为养老保险提供了广阔的巨大资金来源,促进养老保险业的发展,还可在不增加消费者负担的情况下,逐步为其积攒一笔可观的养老金。
C
老有所养 还需扶持
中国的养老政策规定,大多是在计划经济框架内制定的。要实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老有所养”、“加快建立健全养老社会服务体系”,专家建议,尽快制定新形势下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使政府或民间的养老产业在大发展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
针对养老金标准不同的问题,海南省人大代表王一新主张,基础养老金应该尽快实现全国统筹,做这件事虽不那么简单,可用10年甚至更长时间做到全国养老金的基本统筹,不管是城市、农村,还是干部、农民,均享受同等的基础养老金,既体现出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又便于管理。
杨燕绥教授说,上世纪80年代全球进行了养老金制度结构调整、改革。目前已有70多个国家完成了养老金结构调整。现在国人有很多个人账户,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城乡居民储蓄、消费积分等个人账户,需要整合。
解决社区或居家养老的诸多问题,也需中央政府立足国情,制定政策及法规。至于新兴的消费养老产业,进一步发展存在行业政策空白点,为防止出现不规范的操作问题,希望主管部门尽快牵头制定产业政策指导意见,规范消费养老产业的健康发展。
对于制约民营养老机构发展的问题,民政部部长李立国表示,国家已对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及养老服务机构,在资金投入、土地供应、税费减免、社会融资、政府补助、供水供电供热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要采取措施抓好落实,还要尽快制定政府补贴、购买服务、高龄补助等新政策,并把利好政策及时上升为法规和规章。(本报记者 李海秀)
第五篇:农村养老保险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问题文献综述
【摘 要】 农村养老保险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在中国农村老龄化趋势下,在人口养老比例不断提高的状况下,解决好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保险关系到农村的社会稳定、农村的长远可持续发展与巩固农村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目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问题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他们对其今后发展也提出了不同切实可行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 养老保险制度;社会保障;农村
Abstract:The rural endowment insurance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Chinese rural social security system.Under the trend of Chinese rural population aging, in the situation of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opulation endowment proportion, resolving the endowment insurance of the elderly population in the countryside is related to social stability in rural areas, the long-ter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s and to consolidate the status of rural areas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as a whole.Currently, many scholars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s of endowment insurance system and put forward different feasible solutions about its further development.Keywords:Endowment insurance system;Social security;Countryside
【引 言】
农村养老保险是指我国农村居民在政府组织引导下以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进行经济积累,在个人丧失劳动能力时从国家和社会取得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它是实现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稳定、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和贯彻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根本体现。尽管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是其本身仍具有不少缺陷,制度在运行过程中也仍存在一些问题。目前,许多学者对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不同的阐述,并提出了各种解决对策。
【正 文】
一、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现状
韩汉博(2007)从总体上将我国的农村保险制度分为三个时期,一是从建国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的计划经济时期,二是从70年代到90年代的改革初期,三是从90年代延续至今的市场经济时期。
顾小燕(2007)认为农村养老的模式主要包括:家庭养老、土地保障、集体养老、社会救济、人商业保险养老、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社会养老等形式,并且农村养老保险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以“自我保障为主、集体保障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为筹资原则,实行“多档次”的缴费方式,在筹资方式实行“完全积累制”,在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上,主要实行县级统筹。
芦峰(2011)指出从1986年我国在部分农村搞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开始,到20世纪90年代在全国展开,经过多年探索,农村养老保险事业取得了一定成绩,特别是在个别富裕地区,参保人数已超过半数,制度的运行也较明显。
畅金钊(2011)则将其发展现状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描述:一是农民参保的意识明显增强。2009年统计数据显示,在外出打工农民工中75%有自己的养老保险账户,留守农民中普遍都希望参保,初步形成了人人想参保的局面;二是开展工作的地区逐步增加。截止2007年底,全国已有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900各县(市、区)开展了农村养老保险工作,5171万农民参保;三是全国农村养老基金积累总额储蓄增长。从2000年到现在,全国农保基金积累总额增长幅度年均超过两位数;四是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取得初步成效。
二、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但我们应该看到,其还在初步发展中,存在着保障水平与覆盖面低、缺乏政策和法律保障、农保基金运营不合理等问题。
1、保障水平与覆盖面低
就覆盖范围而言,畅金钊(2011)认为覆盖面低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从保险对象上看,实际上走的是“保富不保贫”的路子,目标人群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其次,由于劳动关系不规范,人员成分复杂,基本基数大,参保工作起步晚,导致参保缺乏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养老保险办法;第三,由于普遍采取货币参保,方法单一,使部分农民无力参保。
陈泓也指出我国农业人口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只占农业人口的少数,只有部分村干部、乡镇企业职工、民办教师参加了农村养老保险,而其他广大农业人口均未参加养老保险,基金共济性较差,抗风险能力较低。
关于保障水平方面,张丽莹(2011)认为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有效性很低,对许多参保农民来说,缴费积累水平难以支撑未来的养老需要。农民自我缴费能力不足,缴费标准的档次很低。同时多数地区集体和政府补助缺位是出现保障水平低的根本原因。
而畅金钊(2011)则用数字来直观地展现:按照《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规定,农民缴纳保险费,可以按2元到20元等10个档次分月缴纳,但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大多数地区农民投保时都选择了保费最低的2元/月的投保档次。在不考虑通货膨胀情况下,如果农民在缴纳10年后开始领取,每月只可以领取4.7元,难以达到养老保障作用。
2、缺乏政策和法律保障
由于我国城乡之间在生产力水平、收入水平和消费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农村经济现代化程度还较低,尚不具备建立国家统一立法、强制实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条件,故我国的农村养老保险工作是本着自愿、量力的原则。同时,由于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成为农民工,或是流向乡镇企业成为其职工,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并没有区别对待纯农民、农民工与乡镇企业职工。
芦峰(2011)指出,我国农村目前没有可以普遍适用于农民的法律、行政法规。影响比较大的只有1992年民政部制定的部门规章《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以及1994年国务院制定颁布的仅对五保户适用的行政法规《农村五保户供养工作条例》。部门规章本身仅在本部门范围内有效,没有强制执行力,不能作为农村养老保险的“法律”依据。总体而言,部门规章与行政法规在许多地方实践中行不通,各种文件的内容则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
谷素华(2011)也认为不论是老农保,还是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各项制度缺乏强有力的法律保护,我国农村社会保险之所以举步维艰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缺乏法律依托,面对一个缺少法律强制力的新制度和一个根深蒂固的老传统,农民的选择必然倾向传统。尤其经历了传统农保政策的急转,农民对于政府推出的社会保险政策产生了疑问,一方面向往它给自己带来真正的实惠,另一方面又怕政策变动伤了自己的利益。
3、农保基金筹资困难,且运营不合理,管理不规范
首先,筹资比例极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国家和集体的责任缺失。《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较多地强调了农民的自我保障,规定个人缴费的比例不得低于投保额的50%,却淡化了政府和集体的责任,没有对集体补助和国家政策扶持的最低标准做出规定。一方面,政府扶持通过对乡镇企业支付集体补助予以税前列支体现,就将乡镇企业发展缓慢的村集体和没有乡镇企业的村集体排除在政府扶持之外。另一方面,由于大多数村集体积累实际是“空壳子”,集体无力或不愿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给予补助,绝大多数普通农民得不到任何补贴,而且现行农保基金的平衡模式是个人缴费的积累,不存在代际和代内资金的调剂,也没有国家财政资金的支持,不具备统筹共济的性质。故该制度对于那些有稳定收入或较高收入的农民是适用的,而大多数贫困农民则无法从该制度获益。这在客观上会造成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匮乏的现实情况。
其次,基金的安全性低且收益性差。《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规定:“基金以县为单位统一管理,主要通过购买国家财政发行的高利率债券和存入银行,实现保值、增值。”据调查,各县级单位的养老保险基金均是通过存入国家专业银行来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实施过程中,一方面由于县级养老保险管理部门水平有限,而且由于当时国家银行利率低,增值难以实现。随着银行利率的下调,基金分段计息的利率由年复利6.8%调整为年复利5%,一再降低,1999年7月1日起,进一步调整为2.5%,农民参保的积极性就受到了很大的挫伤。近10年之内,个人账户的计息利率发生如此大的调整,这严重损害参保人的利益。更为严重的是,一个几乎完全由个人缴费的养老制度,不仅支付了3%的管理费,而且还要自行承担增值风险,它还能有什么吸引力?农民对参保失去信心。
再次,目前绝大部分基金在县级管理,层次低、规模小、管理手段缺乏,运营中万一出现亏损,难以补救。而且易受到当地行政干涉、基金挪用等弊端,基金管理运营效率普遍偏低。
4、体制不通畅,缺乏统筹
张丽莹(2011)认为现行农村养老保险的一个最大缺陷是缺乏省级、全国统筹,各地之间管理体制、制度设计各自独立、碎片化,社会保险关系异地转移接续困难。问题根源于中国现行“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社会保险关系的转入意味着将来要承担养老金支付责任,这直接涉及到地区的局部利益。各地因此都出台了本地办法,只愿转出,不愿转入,甚至人为地设置制度壁垒。畅金钊(2011)也指出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最初由民政部门负责,商业保险公司和社会保险机构也参与其中,形成了多头管理的格局。加之机构设置不健全,多数乡镇农保工作处于无编制、无人员状态,业务工作由民政人员兼职代管。工作人员难以开展、宣传、培训工作,影响了农保工作的发展。
三、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
1、各地加快建立起多层次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2009年9月相关指导意见正式颁布,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原则,新农保实行属地管理原则,各级地方政府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状况等因素,充分利用好“有弹性”的指导原则,因地制宜,尽快研究制定出一套适合本地的具体实施方案。建立多层次养老制度体系,这是我国的文化传统和现代社会保险机制的要求,应全面覆盖无力缴费的贫困人口的社会救济、社会基本养老、企业年金、商业寿险、家庭保障等多层次养老保障制度模式。根据国家预定标准,要适当调整新农保的待遇水平,缴费层次,贯彻落实地方政府的30元出口补助责任,贫困地区在“保基本”原则指导下,进一步调整补贴比例,调动集体力量,协调好和上一级财政的转移支付关系。另外,积极发展商业寿险保障。采用自愿性,由政府提供政策,个人具有经济能力和偏好选择,实行积累制筹资方式。对象为高收入人群,是在具有了基础保障之下的更高层次的保障。政府可视经济发展需要,给予政策扶持。
同时要处理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其他现行政策之间的组合关系,对保障政策进行整合,逐渐形成一个以养老保险为主,其余方式为辅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加大基本养老保险的执行力度。通过提高企业和个人的参保意识、加大执法力度等措施,不断提高参保率。由国家行政部门管理,执行保障和再分配功能。推行激励机制,对于多缴费者可以多领取相应的养老金。
李剑阁(2007)认为我国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方向与重点是加快建立社会统筹的基本保障制度框架,主要是包括:一是建立基本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统一制定城乡社会保险关系转移、衔接办法,二是公共财政要全过程支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降低农民参保门槛,三是坚持政府统一管理、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策补贴的农村养老保险筹资模式。提高保障水平,推进保障形式和补充保障模式的创新,主要是:一是要提高农民个人积累参保率、覆盖率,扩大社会保障面,二是要积极改进保险资金享受的办法,支持低成本的社会化养老保险服务事业发展,强化对养老服务的规范和管理解决重点人群的养老问题。
2、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法律体系
许佳佳、刘鑫桥(2012)认为应建立专门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健全农村养老保险法与其他法的衔接。在立法的过程中要注意到多方面的问题,由于养老金必然涉及到继承问题,因此要求《继承法》中也要体现养老金继承的相关规定,更重要的是要阐明养老金继承的继承范围。而对于养老基金的管理也应作出规定,如果滥用基金或管理不善造成基金的大量损失,应由谁承担责任、承担怎样的责任,都要与行政法、刑法的相关规定相衔接,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畅金钊(2011)指出我国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目前各地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践的一些好的做法,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尽快制定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农村公共养老保险法及具体实施细则,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农村公共养老保险的原则、性质和组织结构;规定保险基金的筹集、管理和运行办法;规定政府对农村公共养老保险的责任方式;对侵害公民养老金权力行为的处置办法做出具体规定等等。
陈泓则具体分为三方面:一是要建立激励机制,出台扶持政策,鼓励农民自觉投保。建立财政补助和集体补助制度,采取“个人负担、财政补贴和集体补助”相结合的办法筹集农保资金。二是健全约束机制,完善必要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规范农保工作行为。特别是对基金、业务、财务管理等方面要有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措施,逐步将农保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三是制定扶持农保基金增值优惠政策。提高农村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能力是吸引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的一个重要途径。
3、拓宽基金筹资渠道,加强资金监管
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是整个制度的起点和首要环节,我们要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进行创新,就必须注重资金管理。
张艳菊(2012)认为首先要多渠道、多形式筹集基金,具体分为国家财政以及各级地方财政的投入,集体、用人单位缴费和农民个人缴费。其次要提高资金运作效率,加强监管控制,具体做法如下:一政府转变职能,中央和省市社会养老机构只负责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对基金管理公司的运营监控,不直接参与经营;二由专业的基金管理公司对农村养老保险基金进行投资运作;三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由原来的县级管理改为由省级集中管理;四规定每种投资工具的最高投资上限和对一家公司投资总额上限,并由专家对投资工具进行风险等级评定,以此控制投资风险;五规定基金管理公司对养老金给付无限责任,政府对投保人的最低养老保险金承担最终担保;六规定由律师、会计师等转接加强审计监督,控制经营风险,并由投保者、受益者和社会公众进行广泛监督。
芦峰(2011)就革新基金筹资渠道主要从发行农村社会保险债券,申请政策性调节贷款,国家按各地实际情况建立农保基金等方面来阐述。在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方面,他认为首先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省级管理体制;其次是管理与投资职能分离。
4、加大农保专业干部队伍建设和管理的力度
建立一支素质较高、人员精干的农保专职干部队伍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重要措施,也是搞好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的重要保证。陈泓指出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农保专干的业务培训,真正做到有能力、懂业务、会管理,从根本上提高农保专干素质,适应专业化、现代化和市场化管理的需要。
芦峰也提出农村养老保险队伍的现状令人堪忧。因此要对现有农村养老保险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提高其理论水平和实务能力,同时适当引进包括财会、金融、保险、经济管理、计算机等方面的专才,努力塑造和培育一支适应专业化、市场化需要的管理队伍。
【结 语】
综上所述,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如不赶在老龄化高峰到来之前建立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那么势必会直接影响到未来农村社会的安定、经济发展。社会养老保险是一项造福农民的伟大工程,它的重要性和意义不亚于中国的计划生育,如果说计划生育解决了中国人口众多的问题,那么未来中国人口问题的进一步解决将更多地依靠社会保障,特别是在人口老龄化的过程中,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将具有更加特殊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顾小燕,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以苏州市为例[D],2007 [2]李剑阁,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方向与重点[J],决策咨询通讯,2007年6月
[3]许佳佳、刘鑫桥,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及问题研究评述,商业经济,2012年第3期:P22-24 [4]王文娟,中国养老保险制度问题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第2期:P57-58 [5]张丽莹,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现状与出路,湘潮,2011年第1期:P80-81 [6]刘小娟,浅析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商品与质量,2011年9月刊:P81-82 [7]畅金钊,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西部金融,2011年第3期:P54-55 [8]陈泓,浅谈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村经济:P271-272 [9]张艳菊,浅谈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P35-36 [10]芦峰,浅谈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价格月刊,2011-01:P68-71 [11]谷素华,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探究,社会研究:P93-94 [12]史锦华,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创新的若干思路[J],开放导报,2007年3月
[13]赵殿华,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J],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32期:P75-77 [14]董慧丽,农村养老保险金筹集管理的经验与创新,宏观经济管理,2007第4期
[15]孙涛、黄光明,社会养老保险运行模式构建及创新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第1期 [16]刘曼琴,浅议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J],乡镇经济,2008 [17]张晶,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实现方式的探讨[J],北方经济,2009 [18]宋慧英、李数光,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制度建构[J],安徽农业科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