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乘数效应的例子[5篇范文]

时间:2019-05-14 12:55: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乘数效应的例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乘数效应的例子》。

第一篇:关于乘数效应的例子

记得有一篇文章《阳光灿烂每一天》①,作者描述了这么一件事:

作者与其朋友弗兰西斯下了计程车后,付钱时,弗兰西斯忽然对那位开计程 车的黑人小伙子说道:“谢谢你,兄弟,坐你的车舒适极了。”那位黑人小伙子听了非常高兴,“是吗?谢谢您,先生,原上帝保佑您。”随即,弗兰西斯还送给黑 人司机一块不干胶衣饰。作者对其朋友的举止颇为不解,费兰西斯解释说:“我想让纽约多点人情味儿,如果有可能,我想让世界每一天都阳光灿烂!”

朋友,您或许会对这位老兄的想法嗤之以鼻。“全世界每一天都阳光灿烂,”可能吗?这不是痴人说梦?的确,这位老兄的口气是大了点,但是,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请您先读完下面这则故事:《踢猫》②,或许您会对您原本看法有所改变。

某公司董事长为了重整公司一切事务,许诺自己将早到晚回。事出突然,有一次,他看报看得太入迷以至忘了时间,为了不迟到,他在公路上超速驾驶,结果被警 察开了罚单,最后还是误了时间。这位老董愤怒之极,回到办公室时,为了转移别人的主意,他将销售经理叫到办公室训斥一番。销售经理挨训之后,气急败坏地走 出老董办公室,将秘书叫到自己的办公室并对他挑剔一番。秘书无缘无故被人挑剔,自然是一肚子气,就故意找接线员的茬。接线员无可奈何垂头丧气何地回到家,对着自己的儿子大发雷霆。儿子莫名其妙地被父亲痛斥之后,也很恼火,便将自己家里的猫狠狠地踢了一脚。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如果避开影响程度不谈,仅上述两件事情在现实生活中是完全有可能发生的。下面,我们就来分析这种事情发生后对整个社会效用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以及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大。

经济学中有一个乘数模型,可以用来分析上述事例。那么什么是乘数模型?它是一个用来解释短期产出水平如何被决定的宏观经济学的理论范畴。尽管如此,乘数 模型的作用并不仅限于其定义,它可以用于分析任何具有同性质的事情。为了便于分析,现在假设存在一种个人效用边际传递倾向。并将其定义为:某一个人在某一 特定场合获得某一定量的效用(U)后,其所愿意传出的效用(Up)与其所获之比。用MPU表示。依其定义用公式表示如下:

MPU=Up/U

很明显,MPU是一个大小取决于Up、U的量,值得注意的是MPU并不一定总是小于1大于0,它也有可能大于1或小于0(因为某人所传出的效用的大小,并不取决于他自己,而取决于所获之人对它的评价)。由于以上原因,个人效用边际传递倾向千差万别,很难分析出一个结果。因此,为了使我们的分析更简洁明 了,再抽象出一种社会效用边际传递倾向,并将其定义为:社会上任意一个人无论在任何场合获得任意量的效用后,都能够按某一特定比例将其所获得的一部分效用(UP’)传出,这个比例就称之为社会效用边际传递倾向。用MSU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MSU=UP’/U’

(这里UP’是大小取决于MSU和U’的一个量,即如果MPPSU为一固定常量,则UP’与U’成正比例关系。)

以下分三种情况讨论:

一、0<MSU<1;

二、MSU≥1;

三、MSU<0。

取上文第一个事例作为研究对象,当0<MSU<1时,不妨设MSU=a(0<a<1)。假定黑人司机从弗兰西斯那里获得的效用量为U,那么他将按社会效 用边际传递倾向,将一部分效用(aU)传递给他的下一位乘客。该乘客又将一部分效用(a(aU))传递给与他接触过的另外一个人……如此一直持续下去。最 后,我们加总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效用:

U总=U+aU+a2U+……+anU(n→∞)

得:U总=U/(1-a)

如果取a=0.8,则U总=5U,这就是上文所提到的乘数效应。其中“1/(1-a)”就称之为乘数,它可以使一个人行为产生的影响成倍地扩增。

再分析第二种情况,当MSU≥1时,很明显弗兰西斯给出的效用将得到无限倍地扩大。因为要求总效用的话,我们只需简单地将MSU乘以U,即:

U总=MSU×U

依据以上分析,我们的朋友弗兰西斯让“全世界每一天都阳光灿烂”的愿望可不可能实现呢?我想我不说读者也应该知道答案了吧!

最后,分析当MSU<0时的情况。“MSU<0”即意味着传出的效用是负的,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可以简单地人定它为消极的或负面的效用。如果是这样的 话,以上文第二个事例作为对象分析,利用前面得到的理论,将U用-U代入,可以很清楚地知道这种消极或负面的效用也将由于乘数效应而成倍地扩增:

-U总=-U/(1-a)

从而产生了作者所谓的“踢猫效应”。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古人尚且明白这个道理,更何况今人呢?其实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只是长久以来被人忽略罢了。如果全世界每一个人都 能够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尽量给予别人正面的积极的效用,无论这个效用是多还是少,它都将由于乘数效应而成倍地扩增!从而达到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生活在 一个充满温暖与快乐的社会中不正是我们所向往的吗?

注释:

①参见《现代妇女》2003年第1期

②参见《读者》2003年第20期 有人反对上述理论;

内容提要:本文论述消费的连锁作用,但没有所谓“乘数”放大效应,消费就是消费,消费不是创造。国民经济的增长要靠投资。节约有利于投资,是美德。一.引言

很 多作者在谈论 “乘数”时,通常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投资或者消费的级联作用、连锁效应或拉动效应。也就是说,国民经济是个有机的整体,某个企业增加投资,会影响到另外一些企业也要增加投资。这方面,我想大家是没有什么分歧的。除了已经提到过的投资乘数、消费乘数外,还有所谓外贸乘数、货币乘数,可能还有别 的什么乘数,大致都是指关联的意思。

二是指“倍数”的意思。正如凯恩斯本人在其名着《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所说:“这个乘数告诉我们,当总投 资量增加时,所得之增量将k倍于投资增量”(【1】,第99页)。这里的关键词是“将”字,而且k1。凯恩斯的k倍,不是代数意义上的倍数。代数学 上,k1可以称倍数,k1也可以称倍数。凯恩斯并不是局限于一般性地泛泛而论,而是给出了 “投资乘数公式”,别人还给出了 “消费乘数公式”,同时给出 了连锁效应或者说乘数作用的无穷级数解释。我认为这些公式和解释是个谬误。本文证明:消费就是消费,消费多少就对应国民收入多少,没有所谓“乘数”放大效 应。二.消费就是消费

设社会增加消费100万元,这100万元是用来向第1位企业家购买产品的。虽然说都是100万元,但由于变换了时空,这100万元转到第1位企业家手中后,这第1位企业家拿到的100万元就不能再叫国民收入,而应该改叫销售收入,即销售产品得到的收入。

众 所周知,销售产品得到的收入由几部分价值成分构成。第一部分指厂房、设备、水、电、气等生产资料的消耗,这部分价值就是不变资本的价值转移部分,我们称之 为硬成本,以符号Dc表示。第二部分对应称作软成本,即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我们用符号Dv表示。第三部分就是剩余价值(包括利润、税收、管理费、地租等 等),我们以符号Dm表示。后面两部分价值,即劳动者工资Dv与剩余价值Dm之和,就称为国民收入,并以符号R表示。于是有下列关系式: R=Dv+Dm(1)式(1)表示:国民收入等于劳动者工资加剩余价值。如果用W表示销售收入,则应该有下列两式: W=Dc+Dv+Dm(2)式(2)表示:销售收入等于硬成本加劳动者工资加剩余价值; W=Dc+R(3)式(3)表示:销售收入等于硬成本加国民收入。以下就根据式(3)来解释消费的连锁效应。还是前面的例子。消费者拿100万元向第1位企业家购买产品,这第1位企业家得到的100万元不叫国民收入而叫销售收入。这100万元销售收入应该分解成两部分,即硬成本部分,以符号Dc1表示,和相应的国民收入部分,以符号R1表示。于是我们得到下列关系式: 100=Dc1+R1(4)式 中所用经济量单位为万元,作了省略。式(4)表示:第1位企业家的销售收入100万元等于内含的硬成本与国民收入之和。国民收入R1是新创造出来的,而硬 成本Dc1不是第1位企业家生产的,假设是向第2位企业家购买的。Dc1对第1位企业家来说叫硬成本,这钱转到第2位企业家手里就应该改口叫第2位企业家 的销售收入。第2位企业家的销售收入Dc1其价值构成也应该是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硬成本,以符号Dc2表示,第二部分是对应于Dc1的国民收入,以符号 R2表示。于是第二轮我们得到下式: Dc1=Dc2+R2(5)式(5)表示:对第2位企业家,销售收入等于硬成本加相应的国民收入。同上理由,第2位企业家所消耗的硬成本Dc2需要向别的企业家购买,假定是向第3位企业家购买的。现在,Dc2这么多钱成为第3位企业家的销售收入。第3位企业家的销售收入Dc2也有类似的公式: Dc2=Dc3+R3(6)还可以一轮一轮推导下去,不再罗嗦。为便于观察,我们将一轮一轮的公式重新排列

100=Dc1+R1 Dc1=Dc2+R2 Dc2=Dc3+R3(7)Dc3=Dc4+R4 „„

现在把上列式子左边和右边分别相加。不难看出,左右两边的相同项可以一对对约去。约简后就得到下面的式子:

100=R1+R2+R3+R4+„„(8)上式表示,消费100万元,对应的国民收入之和就是100万元,谈不上什么“乘数”放大效应,消费就是消费,消费不是创造。

在 上面的论述中,我们没有提到所谓边际消费倾向或边际储蓄倾向,这不难理解。因为储蓄只不过是假手银行转给别的企业家使用。不是不使用。而我们上面提到的一 轮一轮企业家也并没有特指那一位企业家。倒是凯恩斯、萨缪尔森诸位,在推导乘数K时,把储蓄凉在一边,光把钱的80%进行累加。这怎么说得过去呢。

如果按照凯恩斯的“乘数”公式,100万元全消费了,边际消费倾向b=1,K→∞,100万元能够产生无穷大国民收入增量。这能说得通吗?!

按照这里的公式(8),100万元全消费了,表示没有积累,维持原来再生产。原先能提供100万元国民收入用作消费,消费完了还是能提供100万元国民收入用于消费。这在理论上是说得通的。

三.结束语

如果消费也能使国民收入成倍增长,消费掉100万元,能使国民收入增加500万元(假定边际消费倾向为0.8,乘数等于5),那不仅 仅可以得出马尔萨斯的“消费有功论”以及“关于节俭的反论”,[马尔萨斯认为: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因此必须由社会上不从事生产的人来消费这些过剩产 品。„„地主的社会“功能”之一,就是不劳动而挥霍浪费,这样会有助于防止经济萧条和停滞不前。(【2】,第13页)]而且,当今社会上的不良现象也一下 子变成了“好得很”现象。《财经时报》记者杨眉,2003年6月发表调查文章:“我国行政成本全球最高”。新华社北京2003年3月6日电:我国“28人 养1个‘吃皇粮的’”。新华社记者俞俭、袁志国,2003年9月19日撰文:“膨胀的行政开支,暧昧的职务消费”,其中说到:“一桌酒饭一头牛,一部小车 一栋楼”,“白条收据假发票,吃喝嫖赌全报销”。席间,难免MBA、EMBA人物,他们醉眼朦胧、懒洋洋地伸出一叶巴掌:吃!凯恩斯说了,我们这是拉动国 民经济,今天吃掉一桌,明年就可以吃他五桌!哈哈!本文叙述消费的连锁效应,有关投资的连锁效应,可参阅《经济科学原理》【3】。书目

【1】凯恩斯 着:《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徐毓枬 译,商务印书馆出版。【2】杨君昌:《微观宏观经济学》,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1999年。【3】陆善民 着:《经济科学原理》,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2003年8月

有人又反驳上述言论

陆先生通过《消费没有乘数效应》一文(雅虎网,经济学,经济学家2004-01-25)指出“消费就是消费,消费多少就对应国民收入多少,没有所谓‘乘 数’放大效应”,并以数学方法分析了100万元消费只能造成100万元国民收入的事实。一针见血地指出广为社会信服的维持消费信念的乘数原理的谬误,也为倡导节约、消除 浪费提供了理论依据,逻辑严密,无懈可击。心想,原来凯恩斯主义也不过如此,其理论照样有癖漏和瘕疵之处。这不仅是说凯恩斯本人有错;凯恩斯主义的信奉者 也有错;我国扩大消费,拉动内需的做法也不对;各国赖以提高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政策都有错。不过仔细琢磨起来又觉得疑惑。如果疑惑成立,可能就是陆先生的 论断不妥,现提出来与陆先生商量。

如文中指出,“100万元的消费仅能引起100万元的收入,涉及不到拉动效应。”其论点所用之要素均按成本核算的方式 逻列出来,即 {100=Dc1+R1 Dc1=Dc2+R2 Dc2=Dc3+R3(1)Dc3=Dc4+R4 ……}?

陆先生在此规则下将所有等式的两边上下相加,并将其中的DcX(X=1、2、3、……)一对对约去,则100=R1+R2+R3+……(2)所以,得到 了以上结论。

当然,从等式上看两边永远是相等的,消费100万,绝对不会生成200万、300万等等的结果。但我们可以注意到,有一个项目在(2)式中 被忽略掉了,在此设为DcM,即最后一个(无数次)等式中的成本。此加数在数学上可以无限细分,以致当零处理,但在经济实践中不仅不能被随便删去,而且往 往还是一个不小的数,因为大部分产品的生产过程都是有限的,特别是最后一个环节,一般不能再分,如炼铁的矿石,种植作物的土地,从事生产的工人等等。虽然 成本核算中也付出了开矿的用费、种作物的支出和劳动的工资等,但这些事物本身是不能被忽略掉的。我们不能只计算服务的价格而忽视源泉的价值,因为按支出法 对国民收入的核算是依总产品的价值进行的,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又是其重要内容,并非只计服务的收入。既然最后的成本不能被简单地消掉,那么,按着DcM 反推上去,则……、Dc3、Dc2、Dc1等都不能被消掉。但按陆先生的做法,与其说是去掉了中间产品,只计算最终产品,不如说是忽略了一切中间环节,而 我们所分析的恰恰是这些中间生产的作用。相应地,按照陆先生推演这100万元消费品的方式推算投资的话,则可把销售收入换成投资,把硬成本DcX换成购 买各级厂房、设备的DiX,那么,投资的中间产品(即第二个企业家及以后的各级企业家的产品)也应该由Di1、Di2、Di3等等组成,如果也一对对约 去,其结果势必同消费一样,总和必然也只是100万,产生不了乘数效应。

笔者认为,意见的分歧是:是求解等式成立与否呢?还是求解等号每边累积数值的大 小?按照乘数的含义,应该是求累积数值,但陆先生所谈的是等式是否成立,是一次性消费,凯恩斯所说的是无限级数次消费。也就是说,陆先生追查的是这100 万元的产品是怎么来的,凯恩斯所求的是一次消费引起又一次消费,再引起无数次消费的累加结果。

笔者认为,在计算乘数效应的时候,陆先生的这个推算办法在 此不能适用,所用的只能是单边相加以求其总和的大小。这反应的是数学推导虽然很精癖,但若目标不同,则可造成不同的空洞,使推理走入歧途,这就和求解以价 格为自变量的生产函数一样,价格为负,在数学上,无懈可击,但在经济学上却毫无意义。

??? 另一方面的问题是陆先生并没有指出当100万元的产品被消费、第一个企业家得到这100万元之后是否再去——事实上没有去——购买第二个企业家的产品,以 后的各级企业家也都没有再去购买下一级企业家的产品而再维持生产,因而就好象商店里的货架上摆放的商品被卖掉以后不再进货一样,只是一次性的生产经营,一 次性的消费,当然各级企业家也就只有那100万元的一次性收入,因而也就没有放大效应了。因为不进行以后的购买或生产,即不增加消费,也就等于维持其消费 量于不变,所以恰恰符合了凯恩斯所述之极端情形——“……,社会仍维持其消费量于不变,则在此种情形下,且只有在此种情形下,总就业量之增加仅限于该公共 投资之第一级就业量。”??

??? 凯恩斯在卡恩思想的基础上建立的乘数理论的确是指增加投资所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增加比率。他指出:“投资只占国民所得中之较小部分,但当投资数量变动时,却 能使得总就业量与总所得之变动程度,远超过投资量本身之变动。这种现象,有了乘数原则以后,就得到了解释。”? 同时也指出,“资本不能离开消费而独立存在。反之,如果消费倾向一经减低,便成为永久习惯,则不仅消费需求将减少,资本需求亦将减少。” 本人认为,凯恩斯指的是:当一笔投资增加时,由于消费倾向的作用而引起了下一级的购买,如此一级一级地传下去,整个社会既维持了生产,又增加了消费,最后 才增加了国民收入,才有了乘数效应,是一个动态过程,绝非只消费不生产。很明显,当100万元的产品被消费后,在总收入中先是增加了100万,其后卖掉该 产品的企业的货架上必然腾出一个空位,从而刺激该企业用Dc2+R2再加R1来补充这个空位,第二家企业同样要用Dc3+R3+R2来生产自己产品,如此 延续下去,不仅R1+R2+R3+……是新增加的,更容易看到的是生产成本中的原料,将不断地由Dc1降为Dc2,再降为Dc3等等,即不断地由原料,向 初级产品,又向中间产品,再向产成品过渡,从而带动了生产的持续进行,因而其总值必然数倍于原消费的100万元。

陆先生认为:“国民经济的增长要靠投 资。节约有利于投资,是美德。”即是说:消费并没有促进经济增长的功能,是劣行。但我们从对乘数 的一般解释中都会知道,消费倾向(β)的改变是投资乘数改变的关键因素,如果不消费,乘数的意义就无从谈起,投资生成的产品也无处开销。萨缪尔森曾指出,“消费支出增加得越多,乘数就越大”; 因为一国的GDP=C+I+G+X,所以,“同样,包括购买政府办公用车的公共消费开支(G)与私人购买轿车的消费开支(C)对就业也具有着相同的作 用。” 高鸿业也指出:“总需求的任何变动,如消费的变动、政府支出的变动、税收的变动、净出口的变动等等,都会引起收入若干倍变动。拿消费来说,假定原来的消费 函数为c=1000+0.8y,投资i=600亿美元,则均衡收入y为8000亿美元,如果自主消费因人们节俭而从1000减为800,则收入将变为 7000亿美元(),消费需求减少200亿美元,国民收入减少1000亿美元。” 节约是美德!无可厚非!国人贫穷之时应该省下钱来办事业,节俭永远是人类遵循的准则,但本人认为,倡导节俭不应成为扩大消费的阻力,否则,如果我们每个 人都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地穿棉衣的话,羽绒服厂何以生存?每个人都步行上班的话汽车制造厂将何以为继,民族工业将如何发展?我们并不是提倡浪 费,特别是用公款消费的那种浪费,应该严格禁止,但是消费和浪费之间又有什么界限?整日“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确是劣行(如果用私款消费可能不会如此),但当某君醉眼蒙胧地吃掉一只鸡以后,养鸡场就要再养一只鸡,饲料厂就要再生产一只鸡的饲料,农民就要再生产喂养一只鸡的饲料的粮食等等,如此也带来了一系 列的生产繁荣,当然也付出了劳动——国民收入不就是在劳动中产生的吗?何况被吃掉的那只鸡也不完是浪费。否则,都不去吃这只鸡,鸡倒是省下了,但各类企业 也不能因此多生产而再增加财富了。

话又说回来,储蓄是投资的源泉,多储蓄才可以多投资。但是人们不消费,一来消费品没有销路,二来投资品既无销路也无用 武之地,投资也增加不了。在投资不增加的情况下,储蓄的增加只会减少消费,投资更没有出路,国民收入就更上不去。因之,一味地讲求储蓄,以浪费的名义反对 消费,节俭之矛盾——蜜蜂的寓言就会真的出现。消费——储蓄——投资之间是一个连环套,错待了哪一个都不行。

第二篇:财政政策乘数与货币政策乘数

财政政策乘数与货币政策乘数

一 推导财政政策乘数并说明其含义财政政策乘数考察的是某项财政政策手段或政策工具的应用对收入的影响,即实际货币供给量不变的前提下,1单位政府收支的变化带来的国民收入的变化。以3部门为例:

y=ci+g=a+b*ydedrg

yd=(1-t)y

所以IS曲线方程为

yaegdr

1(1t)b

另外LM曲线方程为

kmr=y-hh

将IS-LM方程结合在一起

则:

h(a+e)+hg+dmy==dkh1b(1t)dk1b(1-t)hydy1gdg1b(1t)dk

hdma+eg+

结论:由于利率变动对国民收入具有挤出效应,所以财政政策乘数的效果一般要小于政府支出乘数。式子中b为边际消费倾向,t为税率,d为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k是交易需求占收入的比重,h为货币投机需求对利率的反应系数

若其他因素不发生变化,则

H越大——dk/h则越小——dy/dg则越大——财政政策效果大

H越小——dk/h则越大——dy/dg则越小——财政政策效果小

另外H越大——LM曲线越平缓——挤出效应小——财政政策效果大 3

若其他因素不发生变化,则

D越大——dy/dg则越小——财政政策效果小

D越小——dy/dg则越大——财政政策效果大

另外d越大——IS曲线越平缓——挤出效应大——财政政策效果小

只有当一项扩张(紧缩)财政政策不会使利率上升(下降)的很多,它才

会对AD产生很大的调整作用(财政政策效果明显)。在LM曲线为水平状态下,财政政策乘数等于政府支出乘数(挤出效应为0)

二 推导货币政策乘数并说明其含义 货币政策乘数是指当产品市场达到均衡的时候(IS曲线不变),实际货币供给量使均衡收入变动的比率:

h(a+e)+hg+dmy==dkh1b(1t)dk1b(1-t)hydy1mdm1b(1t)k ddma+eg+

结论:式子中b为边际消费倾向,t为税率,d为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k是交易需求占收入的比重,h为货币投机需求对利率的反应系数

若其他因素不发生变化,则

H越大——dy/dm越小——货币政策效果越小

H越小——dy/dm越大——货币政策效果越大

另外H越大——货币投机需求对利率的反应越敏感——LM越平缓——货币政策效果越小

若其他因素不发生变化,则

D越大——dy/dm越大——货币政策效果越大

D越小——dy/dm越小——货币政策效果越小

另外d越大——IS曲线越平缓——货币政策效果越大

第三篇:心理健康例子

巴雷尼小时候因病成了残疾,母亲的心就像刀绞一样,但她还是强忍住自己的悲痛。她想,孩子现在最需要的是鼓励和帮助,而不是妈妈的眼泪。母亲来到巴雷尼的病床前,拉着他的手说:“孩子,妈妈相信你是个有志气的人,希望你能用自己的双腿,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好巴雷尼,你能够答应妈妈吗?”

母亲的话,像铁锤一样撞击着巴雷尼的心扉,他“哇”地一声,扑到母亲怀里大哭起来。

从那以后,妈妈只要一有空,就给巴雷尼练习走路,做体操,常常累得满头大汗。有一次妈妈得了重感冒,她想,做母亲的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尽管发着高烧,她还是下床按计划帮助巴雷尼练习走路。黄豆般的汗水从妈妈脸上淌下来,她用干毛巾擦擦,咬紧牙,硬是帮巴雷尼完成了当天的锻炼计划。

体育锻炼弥补了由于残疾给巴雷尼带来的不便。母亲的榜样作用,更是深深教育了巴雷尼,他终于经受住了命运给他的严酷打击。他刻苦学习,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大学毕业后,巴雷尼以全部精力,致力于耳科神经学的研究。最后,终于登上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领奖台。

你一定久仰过著名作家——张海迪的大名吧!她是怎样从一名残疾人成为一位赫赫有名的人呢?她是怎么克服困难与挫折的呢?带着一连串的疑问,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童年吧…….。

在五岁时,这个只能用画笔来描绘一串串梦想的时候,厄运就无情地降临在他身上,残酷的剥夺了她的自由。她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高位截瘫,从此变成了一个残疾儿童,她的美好人生就从此毁灭了吗?不!我们的张海迪在残酷的命运面前,她没有沮丧和沉沦,而是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圆了她的轮椅梦!

爱因斯坦16岁那年,由于整日同—群调皮贪玩的孩子在—起,致使自己几门功课不及格。—个周末的早上,爱因斯坦正拿着钓鱼竿准备和那群孩子—起去钓鱼。这时,父亲拦住了他,心平气和地对他说:“爱因斯坦,你整日贪玩且功课不及格,我和你的母亲很为你的前途担扰。” “有什么可担忧的,杰克和罗伯特他们也没及格,不照样去钓鱼吗?” “孩子,话可不能这样说。”父亲充满关爱地望着爱因斯坦说,“在我们故乡流传着这样—个寓言,我希望你能认真地听—听。” “说有两只猫在屋顶上玩耍。—不小心,—只猫抱着另—只猫掉到了烟囱里。当两只猫从烟囱里爬出来时,—只猫的脸上沾满了烟灰,而另—只猫的脸上却干干净净。干净的猫看见满脸黑灰的猫,以为自己的脸也又脏又丑,便快步跑到河边洗了脸。而黑脸猫看见干净的猫,以为自己的脸也是干净的。结果,吓得其他的猫都四下躲避,以为见到了妖怪。” “爱因斯坦,谁也不能成为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拿别人做自己的镜子,天才也许会照成傻瓜。” 爱因斯坦听后,羞愧地放下鱼竿,回到了自己的小屋里。

从此,爱因斯坦时常用自己作为镜子来审视和映照自己,终于映照出了他人生的璀璨光芒。

成功人士励志故事之邓亚萍 众所周知,邓亚萍从小就酷爱打乒乓球,她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在世界赛场上大显身手。却因为身材矮小,手腿粗短而被拒于国家队的大门之外。但她并没有气馁,而是把失败转化为动力,苦练球技,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催开了梦想的花蕾——她如愿以偿站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在她的运动生涯中,她总共夺得了18枚世界冠军奖牌。邓亚萍的出色成就,不仅为她自己带来了巨大的荣耀,也改变了世界乒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成功人士励志故事之牛顿 牛顿研究学问非常专心。有一次,朋友请客,席间,他想起家中有瓶好酒,于是叮嘱朋友稍等,自己回家取酒。这位朋友左等右等,就是不见牛顿回来,只好去看个究竟。原来牛顿在回家的路上,想起一项实验的做法,到家后,就一头栽进实验室,做起实验,把取酒招待朋友的事忘的一乾二净。又有一次,他饿了,煮鸡蛋吃,却一边想问题,一边把鸡蛋放进锅子中,等问题解决了,想吃鸡蛋时,揭开锅盖,捞起的竟是自己的怀表。

成功人士励志故事之司马光 宋朝司马光出生于官宦世家。从小机智过人,勤奋好学。刚满二十岁即考上进士。他为官清廉,公务之余常利用时间读书,立志写一部通志,作为人们的借鉴。为了把握时间读书,他特意制作一个圆木枕头,枕头的妙用是睡觉时身子只要一翻动,它就会滚动,人也就惊醒了,可以继续研究学问,因此称“警枕”。每当司马光需休息时,便枕着“警枕”,如此学习的结果,终于成为一位学问渊博的人。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 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 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 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 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 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只有把理想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之人。有时候,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足以 给人意味深长的生命启示。

第四篇:环境污染及例子

环境污染及相关例子

环境污染是指由于对生态系统有害的物质进入环境后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干扰和损害的现象,简称污染。具体来说就是,有害物质或有害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发生扩散、迁移、转化,并跟生态体统的诸要素发生作用,使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以及其它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环境污染有各种分类:

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

按造成环境污染的性质、来源分: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电磁波)固体废物污染、能源污染。

环境污染导致全球10大环境问题

第一、气候变暖 首先导致炎热。全球温度增长实际测量表明,全球总体温度的增长趋势十分明显。近年来,气温在持续地激烈上升。热浪已经开始出现,科学家们认为,如果全球变暖问题没有得到处理,此类热浪将更为常见。2003年夏天,欧洲遭受了一股强大的热浪,35000人因此丧生。

其次气候变暖会导致冰川消融,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冰川都在融化,其中很多融化得特别快。坦桑尼亚的乞力扎罗山,过去白雪皑皑,冰川覆盖,久负盛名,现在积雪融化,冰河退缩严重。

还导致生物锐减。世界上许多物种如今正受到气候变化的威胁,其中有一部分已经灭绝。气候变暖还导致洪水、干旱、飓风等极端天气。例如今年泰国的洪水,美国的飓风,都导致大量的人物和财产的损失。

第二、臭氧层破坏 臭氧层是地球的保护伞,它阻挡了太阳99%的紫外线辐射,保护地球上的生灵万物。臭氧层浓度每减少1%,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加2%,皮肤癌就会增加7%,白内障增加0。6%。现在全世界每年死于皮肤癌症的有几十万,患白内障的病更多。紫外线辐射还能破坏植物光合作用和授粉能力。最终降低农业产量。现在科学家考察发现,在北美洲,欧洲,新西兰上空,保护地球的臭氧层正在变薄,南极上空的臭氧层已经出现了一个“空洞”,科学家真的要“补天”了。

第三、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由于环境污染,导致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从而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据科学家统计,现代生活中物种以100~1000倍的自然速率消失,这是从6500万年前白圣纪末期恐龙绝迹以来,动植物最大量灭绝的时期。物种灭绝的根本原因是人类导致了动植物生存自然环境的恶化。导致畸形

第四、酸雨蔓延

酸雨危害是多方面的,包括对人体健康、生态系统和建筑设施都有直接和潜在的危害。酸雨可使儿童免疫功能下降,慢性咽炎、支气管哮喘发病率增加,同时可使老人眼部、呼吸道患病率增加。酸雨还可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特别是小麦,在酸雨影响下,可减产 13% 至 34%。大豆、蔬菜也容易受酸雨危害,导致蛋白质含量和产量下降。酸雨对森林和其他植物危害也较大,常使森林和其他植物叶子枯黄、病虫害加重,最终造成大面积死亡。

例如,在德国西部,估计近10年来已有12%的森林受害;瑞典每年由酸雨造成的木材损失达460万立方米。

还有30多年来,瑞典1/5左右的湖泊严重酸化,湖水PH值降至5。0以下,鱼卵多已不能正常孵化;加之湖底淤泥中的有毒金属遇酸溶解,最终导致鱼类死亡。目前,瑞典全国4000多个湖泊里的鱼类已经绝迹;在挪威,5000多个湖泊中有1838个湖泊没有活鱼;在美国纽约州的阿迪龙克达克山区,有180多个湖泊鱼类绝迹……

我国酸雨(酸雨通常是指表示酸碱度指数的 PH 值低于 5。6 的酸性降水)正呈蔓延之势,是继欧洲、北美之后世界第三大重酸雨区。80 年代,我国的酸雨主要发生在以重庆、贵阳和柳州为代表的川贵两广地区,酸雨区面积为 170 万平方公里。到 90 年代中期,酸雨已发展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及四川盆地的广大地区,酸雨面积扩大了 100 多万平方公里。以长沙、赣州、南昌、怀化为代表的华中酸雨区现已成为全国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其中心区年降酸雨频率高于 90%。

第五、森林锐减

在8000年以前,人类还没有从事农业生产的时候,那时地球上大约有61亿公顷的森林,也就是说有将近l/2的陆地被森林所覆盖。但是在今天,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统计,地球上仅存大约28亿公顷森林和12亿公顷稀疏林。现在与1960年的统计数字相比较,那时的森林面积占地球陆地面积的1/4,而如今只占1/5。

森林面积的锐减,使复杂的生态结构受到破坏,原有的功能消失或减弱,导致自然生态进一步恶化。

中国黄河流域历史上是“林木参天,千霄蔽日,屏障西北,俨然长城”。森林破坏后,如今到处呈现“荒山无树,鸟无窝”的荒凉景象。

环境污染还导致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海洋污染、固体废物污染。

第五篇:政论文例子

关注民生是根本

为了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波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成为了今年必须完成的三项重大任务,我们对其中的任何一项任务都不能掉以轻心。但有越来越多的同志在实践中自觉地把工作重心放在了保民生上,还有更多的同志从理论上呼吁所有发展都要围绕民生展开,社会群众更是从感情上对民生建设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与期待。为什么呢?因为无论是体现发展目的还是破解发展难题乃至走出经济困境,关注民生都是关键、是核心、是根本 首先,关注民生是体现发展目的,保证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试金石。我们承认,没有一定速度的经济增长,就没有相应的物质财富的增加和社会就业的解决,民生的保障就无从谈起;没有相对的社会稳定,就没有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环境与前提条件。但再重要、再不可少,这些都只是为了民生问题的真正解决与民生水平的切实提升这一目的服务的工具,是属于手段层面的内容人类社会不论干什么事情,目的与手段都不能等量齐观,更不能颠倒过来。发展当然是如此。如果处理不好这一关系,就会出现有增长而无发展,有GDP的不断攀升而没有民生的改善与提升。这种状况在过去一些地方的一些发展过程中已经有前车之鉴乃至令人痛惜的教训。而这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情况之所以产生,就在于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发展的异化,增长本身成为了目的,稳定本身成为了目的,结果我们很多同志为增长而增长,为稳定而稳定,干了不少活,费了不少劲,不仅事倍功半、得不偿失,甚至还种下了苦果,留下了隐患。所以,在今年的工作部署中,我们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这就是,我们的增长是为了保障民生的增长,我们的稳定是为了更好民生的稳定 其次,关注民生是破解发展难题,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治本之策。在目前经济形势不乐观的情况下,保增长、保稳定的紧迫性与必不可少性是毋庸置疑的。一方面,中国三十年来平均经济增长速度在9.6%以上,近些年来更是屡屡突破 10%甚至12%,这么高速的经济增长突然嘎然而止,会对中国社会经济层面乃至社会政治层面产生巨大冲击。我们承受不了这样的冲击,也不愿承受这样的冲击。因而通过有效行为保增长,保证一定的增长速度是必须的选择;另一方面,在经济繁荣期,各种社会问题容易被顺水推舟在不经意间解决而使得社会能相对稳定,一旦经济滑坡,泡沫退去,各种问题就会凸现出来,在不能得到比较妥当解决的情况下,社会不稳定现象就会出现,产生一系列威胁。为了消除可能的隐患,未雨绸缪的保稳定同样不容忽视.但我们一定要记住,这些都只是权宜之计,虽然可以称之为是必不可少的权宜之计。因为,在整个世界经济大气候不景气的背景下,在我们宏观调控成效尚未真正巩固的环境下,在产能过剩和结构低下问题没有真正改观的情况下,保增长并不是想保就能保得了的。如果把握不好度,甚至容易引发经济更剧烈的下滑;同样,在我们不能从本质上消除不稳定深层原因的情况下,保稳定也不是想保就能保得了的。过于刚性的行为,简单捂盖子的思维会招致更大的不稳定而只有通过保民生,扩大内需,让群众有工作可挣钱,有钱可花,有钱敢花,才会消除现有的产能过剩,才可能使得经济运行中生产与消费这一最基础的过程呈良性循环。更进一步看,当需要工作的人有岗位可做,当需要消费的人有能力可消费,当群众心平气顺的时候,经济增长速度肯定不会低,社会也肯定不会不稳定。更何况,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民生领域的建设本身就是很好的实现经济增长的优质项目。

再次,关注民生是走出经济困境,战胜经济困难的信心的沃土、力量的源泉。越是经济困难时期,越要有战胜困难的信心;越是经济困难时期,越要有战胜困难的力量。但信心何来,力量何在。老去喊要有信心是不行的,信心不是喊出来的;鸵鸟策略,回避困难、装作看不见困难,也装不来真实的信心。力量亦是如此。单靠政府赤膊上阵不是没有做为,但能有多大作为需要谨慎乐观。毕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还要依靠更加广泛的市场主体。尤其是,当我们把眼光放得更深远一些,社会发展规律告诉我们,推动历史进步的真正力量还是广大的人民群众。

那么如何能让群众有信心,如何能把群众的力量调动起来,这又依赖于我们对民生问题的切实解决。当我们通过政策的安排、利益的调整、措施的完善,改革的深化,把教育、医疗、收入分配、就业、社会保障等等事关民生的各项工作都做好,做到位,真正做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群众能对我们的经济发展没有信心吗?能对我们的社会没有信心吗?同样,他们能不支持、拥护我们政府为做到这一切所采取的政策与所付出的努力吗?他们能不信心百倍、全力以赴、心甘情愿投身保增长、保稳定的各项工作中去吗?

所以,为了2009年中国经济能先于世界经济实现复兴,为了2009年中国社会能有又好又快的发展,让我们带着使命去关注民生,带着理性去关注民生、带着感情去关注民生吧!

下载关于乘数效应的例子[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乘数效应的例子[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行政法例子

    第一章 行政法的基本理念 [案例1] 王某与其父在某县某镇居住,有私房一间。1969年文革时王某被当作反革命分子押送劳改农场。1976年其父病故,该私房一直无人居住,后被镇政府作......

    提纲例子

    浅谈刑满释放人员再犯罪的监狱方面原因写作提纲。刑释再犯罪问题,越来越成为我们监狱系统,司法行政系统,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问题。它的原因有多方面,如:社会贫富差距过大;对刑释人......

    悔过书例子

    篇一:贪官悔过书的真实版本 贪官悔过书的真实版本,看看他们悔过背后的真实嘴脸 贪官悔过书的真实版本,一看吓一跳! 据说贪官进去之后,照例都要写悔过书的。但做官做了贪官份......

    创业例子

    大学生创业论坛将进入四川美术学院!应川美的广大师生的邀请,大学生学创业论坛将进入四川美术学院!论坛主题:创业过程中的心态分析 论坛时间:2006年6月14号星期三晚上7点 地点:公......

    课堂实录例子

    【《窗》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窗》。这篇文章隶属第四单元,本单元的内容是 “小说之林”。这就是告诉我们,《窗》的体裁是小说。大家了解小说吗? 生:小说......

    简讯例子

    平顶山水文局党支部组织开展政治学习为更好地提升我局干部职工政治理论素养,加强对政治理论学习的自觉性、重要性的认识。8月3日上午,我局党支部组织开展政治学习,会议由党支......

    批评例子

    2010年1月30日,首届中国电影“金扫帚”奖颁奖仪式,在北京SOHO尚都举行。 2009年中国电影票房创造了新的纪录,但是一些电影,特别是获得高票房的电影的口碑却备受质疑。中国电影家......

    议案例子

    就“关于以酸雨问题为主的大气污染的治理的议案”进行分析。 第一步: 在提出议案前,人大代表积极参加当地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代表的视察活动和调研活动,并结合自身平时的调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