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6四川公务员笔试行测题:言语理解(11.17)
2016四川公务员笔试行测题:言语理解(11.17)
1.面对新的挑战,以图书为主营产业的传统出版应该将眼界放得更宽一些。传统的出版产业链已经断裂,因此出版商应打通新的产业链,让出版业务与周边产业相结合。传统出版商不妨学习盛大文学等网络运营商的模式,将内容版权扩展到数字出版、影视、动漫、游戏等领域。如果纸质出版只是产业链条上的一环,那么面对电子商务渠道的咄咄逼人,出版商也不至于赔得血本无归。其他产业链条上的成功或盈利,反过来可以帮助传统的纸质出版渡过难关,甚至帮助其更好地担当文化使命,承担社会责任。
文段意在说明的是()。
A.面对挑战,传统出版应该放开眼界,开拓创新 B.传统的出版产业需向周边产业延伸
C.出版商应该积极应对电子商务的竞争避免亏损 D.传统出版商应该更好地担当文化使命,承担社会责任
2.哲学不是仅仅供人欣赏的精神财宝,也不是供人打发时间的思维游戏。哲学家的价值观,最终是被人类所面临的最根本的生存问题所左右的。哲学如果离开了与之相适应的时代,就会无家可归;而一个时代如果离开了与之相适应的哲学,就会没有灵魂,因此,哲学史的研究固然十分重要,但寻找时代的精神家园,即寻找时代的核心价值观,始终是哲学不可逃避的社会责任。哲学的研究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必将影响到整个社会科学和全部精神文化的发展,影响到人类实践行为的合理发展。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哲学离不开现实社会 B.哲学研究需要走在时代的前沿 C.哲学无法独立于相适应的时代而存在 D.哲学以寻找时代的核心价值为主要目的
3.新华社报告称,我国最大的科学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发表声明称,中国西部的全体冰川中约有15%,即约8000平方千米的冰山融化。包含喜马拉雅山脉的一部分,中国西部的冰川自从1990年之后便处于加速溶解的状态。联合国的气候变动政府委员会(IPCC)在2014年3月发表的报告书中表示,气候变动
将威胁到世界各地的用水安全保障。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A.世界冰川不断缩减
B.喜马拉雅山的冰川自19世纪以来一直都处于加速溶解状态 C.气候变动对世界各地的用水安全保障带来极大的威胁 D.冰川缩减的原因是气候的变动
4.事实上,延期偿债不仅无助于真正缓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在大多数情况下反而是埋下了威力更为巨大的“定时炸弹”,一旦“借新还旧”成为地方政府的常规做法,后果更是不堪设想。有鉴于此,中央政府应及时采取强硬手段,制止地方政府继续大唱“拖字诀”;有关部委也应积极考虑借助资本市场消化地方政府公共债务,以债务证券化等方式引入民间资本,化解债务风险;地方政府也应适当削减其经济建设职能,实现财权、事权对等,从根本上消除负债过度的生存土壤。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A.说明地方政府偿还债务的常规做法
B.强调中央政府在缓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上的指导作用 C.分析限制地方政府延期偿债的原因 D.论述缓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有效手段
5.与中国高考作文有些类似,美国大学申请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入学作文。其作为名校的“敲门砖”,作用大有可能超过中国的高考作文。美国“高考作文”重要性的传统根源,是“笔杆子”在欧美“上层建筑”中的关键地位。主导舆论的传媒界“无冕之王”不论,“笔杆子”能力常常是政治领袖的重要特征。以培养未来社会领袖为己任的美国精英教育,极其注重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入学申请作文是考查这一能力的关键时刻。
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是()A.入学作文是申请美国大学时考查的一个重要方面 B.写作水平高就可以进入美国名校就读
C.写作能力是欧美地区政治领袖需要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 D.美国精英教育是未来领袖的摇篮
【参考解析】 1.答案: B 解析: 通读全文可知,文段第二句话“传统的出版产业链已经断裂,因此出版商应打通新的产业链,让出版业务与周边产业相结合”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即文段的意图所在,四个选项只有B项是对文段意图的同义替换。故选B。
2.答案: C 解析: 根据提问方式可知考查隐含主旨。通读材料,根据总结词“因此”可知引出材料的主旨句。主旨句中用转折词“但”引出主旨句的主要部分,即哲学的社会责任是寻找时代的核心价值。进一步引申为,哲学不能脱离时代而存在,C项正确。
A项错在偷换概念,将“与之相适应的时代”偷换成“现实社会”。B项表述错误,哲学研究不是材料探讨的主题。材料也未提到哲学的“主要目的”,D项错误。
因此正确答案为C。3.答案: C 解析: 文段为分一总结构。首先阐述了中科院关于中国冰川融化的声明,然后列举了IPCC报告书中的观点,意在佐证“气候变动将威胁到世界各地的用水安全保障”这一论点,同义替换,即为C项。A、D两项属于论据,B项表述不符合文意,排除。故本题选C。
4.答案: D 解析: 前面阐述了“延期偿债”对于地方政府的坏处,属于铺垫,接着通过“有鉴于此”后面的两个分号,从三个并列方面阐述了中央政府、有关部委、地方政府应该的一些做法,论述话题是“缓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即答案为D。
A项话题错误,不是“偿还债务”,B项不全面,只是其中一部分,C项无中生有。
5.答案: A 解析: 本文段论述的主题是“入学作文”,并不是“美国精英教育”,由此首先排除D项。文段是“总一分一总”的论述形式,首尾两句是文段的重点所在,中间部分是对“入学作文”重要性的原因分析,主要观点即为文段首句“入学作文是美国大学申请的一个重要条件”,A项是主旨句的同义替换,故选A项。B项属引申过度,文段只是说“入学作文”是进入名校的“敲门砖”,并没提到B项所说内容,排除。C项可以从文段中推断出来,但只是入学作文重要的原因之一,而非文段重点。
第二篇:2018四川公务员笔试行测言语理解模拟试题(5.16)
2018四川公务员笔试行测言语理解模拟试题(5.16)
四川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试内容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判断推理能力、数理能力、常识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四川公务员笔试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测查应试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比如:逻辑填空、语句表达和阅读理解。
[言语理解题] 1.今年是北京故宫博物院建院81周年。故宫博物院图书馆以明清两朝宫廷藏书为基础建成,到1930年藏书总数逾50万册。抗日战争时南迁的珍本、善本共15.7万册,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尔后,北京故宫博物院继续清点和整理清宫遗存古书,重建了善本书库。现在善本19万多册,还藏有20多万件(块)武英殿本的书版及铜版等。
这段话主要介绍的是:()。
A.宫廷历史文化遗存 B.故宫博物院的文物典籍 C.故宫博物院的清宫典籍 D.故宫博物院的历史档案
2.人的视觉器官有感觉外界物体的光和颜色的功能。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一般是380nm(纳米)到780nm,称为可见光谱。在可见光谱范围内,不同波长的辐射使人感觉到不同颜色,一般说来700nm为红色,580nm为黄色,510nm为绿色,470nm为蓝色,400nm为紫色。
上述这种现象表明:()。
A.人所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感觉是人自身生理活动的结果 B.人们的器官所具有的生理界限是人的认识能力的界限 C.人的感觉中包含着对外界事物信息的选择、加工和转换 D.人们只能认识外界物体作用于感官形成的感觉
3.秦穆公请伯乐推荐继任者,伯乐说九方皋可堪此任。九方皋奉秦穆公之命外出寻找千里马,三月后复命说,马已找到。穆公问:何马也?九方皋答道:黄色的公马。穆公派人去取马,取马的人回报说是匹黑母马。穆公不悦,责问伯乐:你推荐的这位相马者连马的黄黑公母都不辨,怎能鉴别其好坏?伯乐答道:“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
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马至,果千里之马。
这段话主要支持的观点是:()。A.不能由马的颜色和性别来辨别千里马 B.马的颜色和性别是辨别千里马的关键 C.事物的本质是由其内因决定的
D.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关键
4.汉语的量词具有表量和修辞功能。如“一只鞋”和“一双鞋”、“一头羊”和“一群羊”。这里的只和双、头和群起着限定和区别鞋、羊之数量关系的功能。修辞的功能,如“一头大象”和“一只大象”,“一尊佛像”和“一座佛像”,“一幅画”和“一张画”。在这里,“头”与“只”并没有数量上的差别,而只有形象上的差别。同样,尊和座、幅与张也没有数量上的差别而只是情感和格调上的差别。
对这段话的理解准确的是:()。A.表量功能是量词的基本特点 B.修辞功能是量词的基本特点
C.表量功能和修辞功能是量词的基本特点 D.表量功能和修辞功能都不是量词的基本特点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C。
解析:文段的论述对象为“故宫博物院”,可首先排除偏离主题的A。由文段多次出现的“藏书”字样,可排除D。B项的“文物”在文中没有涉及。故本题选C。
2.【答案】C。
解析:由“在可见光谱范围内,不同波长的辐射使人感觉到不同颜色”可知,人的感觉可以把不同波长的辐射信息转换成颜色信息,即C项。A项表述过于片面,由文段可知感觉是客观存在与自身生理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B、D两项表述过于绝对,缩小了人的认识的范围。
3.【答案】C。
解析:伯乐对九方皋的评价是:抓住了关键的地方,忽略了次要的地方,注
意力集中于内在的本质,而忽略了马的外表;只看他需要看的,而忽视他不必看的,只观察他应该观察的,而忽略他不必观察的。可以看出,这段话主要阐述的是,抓住事物的本质,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关键,即C项。
4.【答案】C。
解析:文段首句即指出“汉语的量词具有表量和修辞功能”,然后分别对两种功能进行举例分析。对比选项可知,A、B两项只涉及一面,排除。C、D两项区别在于“是”与“否”,显然应选表达“是”的C项。
第三篇:2018年国考四川公务员考试行测题:言语理解(10.26)
2018年国考四川公务员考试行测题:言语理解(10.26)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行测言语理解题] 1.下面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维护法律的尊严,必须坚决清除执法队伍中的害群之马,不能辜息 B.深刻哲理和浓郁清韵在诗篇中水乳交溶,强烈地震撼着读者的心灵 C.在选购古物前,一定要多看、多揣摸,不要匆忙洽购 D.近年来,我省引进的大量博士在经济建设中已崭露头角
2.有人说中国人称自己的国家为“中国”,表示自己是坐镇在世界中央的天朝,说明中国人自傲。但从国名的中文翻译来看,译名却能够表达中国人的情感。例如,“英国”为什么不译作“阴国”?“美国”为什么不译作“霉国”?“德国”为什么不译作“歹国”?这是因为中国人要从同音字中选出具有美好含义的字来命名这些国家。用“英雄”的“英”、“美丽”的“美”、“道德”的“德”、“法理”的“法”、“芬芳”的“芬”、“祥瑞”的“瑞”......而外国,比如英国,用英文译别国的国名,只用音译,译名中不含有褒贬意义。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使用具有美好含义的译名,表达对外国人民的祝福 B.国名的中文翻译,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
C.对别国国名的翻译,中文能表达美好的感情,而外文不能 D.国名的中文译名既体现了中文的优势,也体现了翻译的巧妙 3.下面句子中,没有错误的一句是:()。
A.经过认真研究,教练组认为,迎战这样的对手,“紧逼”莫若“联防”好 B.建国后,大批留学生专家回国,从而开展了国际前沿的研究项目 C.尽管我们前进的道路上还有困难,但黑暗已经过去,毕竟黎明就在前面 D.且不说距离发达国家还有一段路要走,何况达到标准以后我们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4.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种种乱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监管不力。依据
《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和《中外合作办学实施办法》的规定,中外合作办学,首先应由中方学校向教育部提出申请,然后经由全国专家组论证、审批。但是许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却没有经过这些程序。
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介绍的是:()。A.中外合作办学的审批程序 B.监管不力的表现
C.中外合作办学的具体规定
D.造成中外合作办学存在乱象的其他原因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D。解析:A选项中“辜息”应改为“姑息”,B选项中“水乳交溶”应改为“水乳交融”,C选项中“揣摸”应改为“揣摩”。正确答案为D。
2.【答案】C。解析:文段为并列结构,将中文和外文在翻译别国的国名这一问题上进行了对比,故正确答案为C。A项中“表达对国外人民的祝福”,B项中“体现中华民族的智慧”,C项“体现中文的优势和翻译的技巧”无中生有,故排除。
3.【答案】B。解析:A项用词重复,“莫若”表示没有、无,已经表达了紧逼比联防好,后面的“好”多余。C项关联词使用不当,“毕竟”表示追根究底所得的结论,强调原因或结果,但“黎明就在眼前”并不是“黑暗已经过去”的原因或结果。D项关联词使用不当,“且不说”之后要继续表达递进的条件,应该用“就算”才能匹配这个程度。B项无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
4.【答案】D。解析:承接叙述题要关注上文,排除上文已经叙述过的内容以及无关内容A、B、C项在上文已经叙述过了,故正确答案为D。
第四篇:2018下半年四川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及答案:言语理解(3.28)
2018下半年四川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及答案:言语理解(3.28)
四川公务员考试行测考试内容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常识判断、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等。
四川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之逻辑填空题考查词汇的积累和对词语的理解,以及理解和概括材料的基本含义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
[行测言语理解之逻辑填空题] 1.漫漫人生,总有一些东西如雪泥,如鸿痕_______地印在记忆中,挥也挥不去,抹也抹不掉,使你常常回想,时时_______。人,一旦年龄大了,就容易对往事进行回忆,特别是我们这些长时间在外面远离家乡的游子们。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明晰 回忆 B.明确 思考 C.清晰 思量 D.清楚 怀念
2.中国传统不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制自晚清以来就不断遭到____,民初新文化思潮对于“人”的发现,使得作为人类个性自然表达的爱情,被_____了神圣而崇高的意义。当时报纸杂志上讨论恋爱与爱情问题,批判包办婚姻的旧式婚俗的文章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批评 寄托 浩如烟海 B.批判 赋予 积简充栋 C.遏制 强加 寥若晨星 D.指责 剥离 日渐增多
3.世界主要经济发展发达国家和地区目前已就发展低碳经济达成共识:以经济发展模式由“高碳”向“低碳”转型为____,通过市场机制下的经济手段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以减缓人类活动对气候的破坏并逐渐达到一种互相____的良性发展状态。
依此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契机 适应 B.目标 协调 C.手段 促进 D.标志 制约
4.从长远来看,要维持一个城市的活力和繁荣,就必须注重提高普通市民的生活质量,这最终决定了一个城市真正的____,决定了一个城市是不是____长期居住,是不是值得在闲暇之时走进_____,去发现和体验每个人各具特色的生活状态。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内涵 值得 千家万户 B.品位 适宜 大街小巷 C.地位 方便 街头巷尾 D.价值 能够 寻常巷陌
5.在现实生活中,做人的学问往往比做事的学问更具有实用价值,更重要也更难掌握。做事仅靠技术就能_____,做人则是一门弹性极强的艺术。讲求的是无法量化和______的分寸感,做事学一次即有毕业的可能,做人却活到老学到老,要一辈子下功夫。
依此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独当一面 学习B.如鱼得水 把握 C.游刃有余 控制 D.臻于佳境 复制
6.北宋工笔院体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挺拔的勾线功夫。工整而不板滞,劲健而有弹性,特别是对线条头尾部分的转折交待和呼应,更是此前的工笔画所________的。
填人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望其项背 B.望尘莫及 C.可望而不可即
D.鞭长莫及
7.鞭炮生命中最光辉的一页就是那惊天一吼了,一经点燃,前面的就响了,后面的自然跟进,________,世俗地灿烂着。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承前启后 B.周而复始 C.继往开来 D.前赴后继
8.当中秋节被“豪华月饼”“公款消费”等等________,这本身就是对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的一种亵渎与背叛,现在月饼变冷,团圆宴变热,恰恰是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的一种________,值得肯定,也值得期待。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鹊巢鸠占 复苏 B.喧宾夺主 回归 C.大行其道 式微 D.反客为主 回响
9.云冈石窟,作为当年北魏倾力建造的皇家重点工程,虽系佛像,但更是“令如帝身”的真实历史人物原型,比文字更________,比照片更________,有着其他所不能替代的可能活着的灵魂。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直观 立体 B.真实 多彩 C.精彩 精致 D.丰富 逼真
10.随着人类生命的延长和对生活健康品质的个性化需求,制造业正在从以满足人类对交通和能源的需求向满足人类对生命健康的需求 ________,人工关节、人工肝脏等的________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但不可否认的是,人工关节等产品仍然存在着不可解决的缺陷,人类期待着制造出人造组织甚至人造器官,用以替换受损组织或器官。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转变 崛起 B.拓展 成功 C.迁移 出现 D.变化 更迭 【参考解析】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实词填空。先看第一空,“雪泥”“鸿痕”都是比喻往事遗
留的痕迹,文段中说“挥也挥不去”,说明这份记忆特别清楚。“明晰”指清楚、不模糊;“明确”指清晰明白,侧重指态度、目的确定不移;“清晰”和“清楚”是同义词,均指清楚。由此可排除>B>项。再看第二空,“回忆”和“回想”意思相近,且后文有“回忆”一词,用在此处略有重复,排除>A>项。“怀念”指思念,“思量”指思考、考虑,此处作者表达的是自己对“如雪泥,如鸿痕”的东西的想法,相对来说“思量”既能表达思念,也能表达思考,涵盖的意思比“怀念”更加全面。正确答案为>C>。
2.【答案】B 解析:先看第一空,“婚制”不断遭到“遏制”搭配不当,首先可排除C项。再看第二空,“剥离”明显不符合语义,可排除D项。第三空,形容文章多应:用“积简充栋”,故可判断B选项正确。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实词语境最佳选择。
先看第一空,“契机”指事物转化的关键,机会,重要的环节。经济发展模式由“高碳”向“低碳”转型是经济良性发展的一个过程,根据下文的表述,转型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抓住转型的机会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故选“契机”合适。再看第二空,“适应”指适合于;“协调”指和谐一致,配合得当;“制约”指甲事物本身的存在和变化以乙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为条件;“促进”指推动使向前发展。“适应”能够体现出人类经济发展与减缓人类活动的相互调整,既可能“促进”,也可能“制约”,“协调”无法体现出两者不断变化的动态之意,所以第二空选填“适应”。
故正确答案为A。4.【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实词和成语的混搭填空。
由“注重提高……生活质量”可知,第一个空应填与“生活质量”相关的词,四项中只有“品位”一词含有“品质、水平”之意,与“质量”相关。再看第二空,作者是想表达“是否适合居住”之意,故“适宜”比“值得”“方便”“能够”更恰当。第三空“大街小巷”泛指城里的各处地方,符合题干语境。
故正确答案为B。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和实词的辨析填空。
第一空处强调的是做事的境界水平,从关联词“仅……就……”可以看出。A项“独当一面”指单独承当一方面的工作或使命;B项“如鱼得水”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得到跟自己最相投的人或最合适的环境,也比喻有所依靠,两者只能形容人而不能形容“做事”,故A、B项排除。
C项“游刃有余”比喻做事熟练,解决问题轻松利落;D项“臻于佳境”指达到最佳境界,形容状态极佳或解决问题非常轻松,在C、D项中选择。再看第二空,空格处所填入的词语用来修饰“分寸感”,“做人”是一门艺术,主观性极强,这种分寸感并非不能“学习”、“控制”或者“把握”,而是无法“复制”,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做人方式,分寸感全凭自己拿捏。故正确答案为D。
6.【答案】B 解析:文段的意思是说北宋工笔院体画水平很高,此前的工笔画水平与此是无法相提并论的。“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与文意相符,B正确。“望其项背”的意思是赶得上,一般用于否定句中,排除A。“可望而不可即”常比喻目前还不能实现的事物。用在这里表示水平差距大,显然不合适,故排除C。“鞭长莫及”侧重说距离远而无力相助,与文意所说的水平相差甚远不符,故排除D。
7.【答案】D 解析:由句中“前面的响了,后面的自然跟进”可知,句意强调的是一种线性次序上的进行。故可排除B。承前启后:承接前面的,开创后来的,指继承前人事业,为后人开辟道路。继往开来:继承前人的事业,开辟未来的道路。前赴后继: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A、C两项均不能用来形容鞭炮的点燃,而D项表示一种排列的次序关系,符合鞭炮的特点,故本题选D。
8.【答案】B 解析:第一空,“鹊巢鸠占”比喻强占别人的房屋、土地、产业等,“被”“鹊巢鸠占”搭配不当,排除A。第二空,“式微”指事物由兴盛而衰落。由“值得肯定,也值得期待”可知,“式微”与文意相悖,排除C。“回响”指回声、反响,多指已经发生的事情或已逝去的事物留下的余音、影响。“传统节日与传
统文化”并没有消失,用“回响”形容不恰当,排除D。对应前文的“亵渎与背叛”,选“回归”更恰当。故本题答案为B。
9.【答案】A 解析:文段是将现实中的云冈石窟与文字表述和照片作对比,由常识可知,实物与描述性的文字相比更加“直观”,与平面的照片相比更加“立体”。故本题答案为A。
10.【答案】B 解析:根据常识可知,制造业即使有了新的使命,仍然要满足人类对交通和能源的需求,故第一空填“转变”、“迁移”、“变化”都不恰当,只能选“拓展”。第二空填“成功”也符合文意。故答案选B。
第五篇:2018四川公务员笔试行测言语理解题及答案(11.30)
2018四川公务员笔试行测言语理解题及答案(11.30)
四川公务员考试行测测试内容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常识判断、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等。
四川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测查应试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四川省考行测言语理解题型有:逻辑填空、语句表达和阅读理解。
[行测言语理解题] 1.读书作为一种生活习惯,绝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享有的。它是无条件的,完全是自我选择的结果。曾国藩有言:“苟能发愤读书,则家塾可读书,旷野之地、热闹之地亦可读书;负薪牧豕,均无不可读书。苟不能发愤自立,则家塾亦不能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
这段话告诉我们:()。A.发愤读书时不择时选地 B.发愤读书时需要选择好的书籍 C.发愤读书需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D.家塾、旷野之地、热闹之地均是读书的好地方
2.我与音乐的关系极其亲密,在所有的艺术里,音乐是最有感觉的,而感觉又是一个无形的东西,它最容易以最快的速度,闪电般地进入你心灵最中间的那个地方。音乐是充满着灵性的,和其他艺术的表现形式都不一样,而且它和任何艺术之间都有着“通感”。
冯骥才这段文字给人的重要启示是:()。A.音乐在所有的艺术里是最有感觉的
B.音乐是充满着灵性的,和其他艺术的表现形式不一样 C.人必须有欣赏音乐的耳朵,培养自己的灵性和感觉 D.音乐和任何艺术之间都有着“通感”
3.从2001年年底开始,全球的主要工业品都大幅涨价,原油从20美元涨到目前的60美元左右,涨幅超过200%;而铜则从1340美元涨到目前的4375美元,涨幅接近230%。相对而言,金价上涨的幅度与它们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仅从250美元涨到500美元附近,涨幅只有100%。
根据这段文字,可以推出的是:()。A.对黄金投资者而言,还有很多机会 B.金价涨幅将超过200% C.铜的涨幅将持续扩大
D.原油、铜、金价上涨的幅度都很快
4.2008年奥运会期间,全世界将有1万多名运动员到北京参加比赛,还有各国官员、记者、观众、游客,北京将成为一个“国际村”。让外国友人在北京有宾至如归的感觉,首先就要创建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从2004年5月到现在,迎奥运“北京市民讲外语”志愿服务活动已经招募了500多名志愿者,他们利用业余时间,为全市数千名居民提供基础英语培训。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2008年奥运会期间志愿者将是重要角色
B.500多名志愿者正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创建良好语言环境 C.北京奥运会让外国友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D.2008年奥运会期间北京将成为一个“国际村”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A 解析:曾国藩的话意思是说只要你想好好读书,不必在乎什么天时地利,不能以环境来找借口。“它是无条件的,完全是自我选择的结果”,“何必择地?何必择时?”说明发愤读书时不择时选地。故选A。
2.【答案】C 解析:既然是启示,当然要“意在言外”。A、B、D都是材料的原话,说明了音乐的特点。选项C指出了“言外之意”。
3.【答案】A 解析:材料先指出,“全球的主要工业品都大幅涨价”,然后列举原油、铜等的涨幅情况,最后说明,与之相比金价的涨幅还很小。这说明投资黄金还有很多机会。
4.【答案】B 解析:材料首先指出创建一个良好语言环境的必要性,然后说明有500多名
志愿者正为全市数千名居民提供基础英语培训。B项概括了这两方面的内容。A项突出了“奥运会期间”,而材料中的志愿者服务不是在“奥运会期间”,所以无法印证A项内容。C、D项未突出“志愿者”在创建良好语言环境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