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榜样的力量是有限的
榜样的力量是有限的
安徽巢湖市柘皋中学 唐金龙【238062】
有一句叫“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的口号很是有鼓动性与激励性。这话说的是有道理的,然而如果我们固守此理,缺乏辩证思维,很有可能被一张大大的罩子给遮掩住了应有的视线而陷入一个个看似明亮实则昏暗的洞穴。
以教育孩子来说,给他们树立榜样无疑是可以的,也是应该的。问题是,只是鼓动他们向榜样学习,机械地学甚至是盲目的学,那就有害而无益了。我们常听到老师还有家长教育孩子,要向谁谁谁学习,要向某某某看齐什么的。这种不顾自身个性特点,在追寻别人光环的时候,迷失自我的教育应该值得反省的。
米兰·昆德拉有一个表述:人生一次无意义。究其所指,人生茫茫,再相似的经历,也不尽相同。若是缺少反复品咂,人生只是单行道上的一次有来无还的旅程而已。这就告诉我们,不要一味强调别人能行的,任何人就都能行的。符合自身特征的发展才是可持续性的。
榜样的力量,有时也是极其有限的。先来看一个动物世界的故事:
南美洲森林里有猴子跳水而亡的现象。最后还是一位研究人员想解开这个谜。
有一天,一位研究人员正在河边拍摄,突然,河对岸出现了几声锐利的尖叫,这是一只水獭,只见这只水獭在河边来回地走动了几下,然后竖起身子发出几声尖叫后,跳下水快速地游到他的这一侧岸,并迅速跑到一棵红果树下,叼起一颗掉在地上的红果游回到对岸。这时研究人员才发现,原来在离他不远的地方有一颗红果树,只是被其他大树或是灌木挡住,根本看不见。
就在这时,一个奇怪的现象发生了,只见对岸有一只猴子,就在刚才水獭徘徊的地方,来回走动了几回,然后也发出几声尖叫声,便一下子跳进了河里。猴子跳水也完全是为了对岸的红果。由于红果树太隐蔽,它们看不见。当它们看到水獭跳水后衔回红果时,便以为这样跳水就可以找到红果,于是,开始模仿水獭跳下水,结果才发生溺水而亡的悲剧。猴子把水獭看作是样子了,它认为水獭能做到的,他也能做到,于是不顾自身特点,虽说是勇敢但还是避免不了死亡。这也从一个侧面给我们的教育以警示,给孩子树立榜样,同时更要引导孩子,理性看待榜样,切不可机械模仿。
教育的问题远比动物世界复杂的多。我们成人,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要求孩子,还总以为是正确的,是为了孩子在着想。这就更容易让榜样的样子走样。
杜威曾从哲学角度深刻阐述过儿童的经验与成人的经验、儿童的学科与成人的学科的本质区别和各自的独特性,我们应该清楚,把成人的学科知识经过简化后直接告诉儿童是无效的,因为这依然是成人的经验。我们需要的是把分门别类的学科知识转化为儿童的经验、儿童的心理过程。这种“转化”的基础或可能性是:学科知识和儿童的经验都具有经验的本性——主动探究,都具有社会性——在社会合作和互动中实现。当年杜威据此所开展的系统实验研究,由此开启了教学民主化和现代化的新时代,即便到当下,对我们教育还是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的。
还有皮亚杰,他从心理学角度深刻揭示了儿童的心灵、理解、认知与成人的区别。他通过一系列匠心独运的实验研究,获得了令人信服的结论:无论是大千世界中的一草一木,还是人类创造的知识和规范体系,儿童的理解和成人是不一样的。成人试图把自己的理解快捷地告诉儿童是徒劳的。人的学习的本质是心灵的主动建构。教学意味着教师在理解学生心灵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主动建构知识的情境和帮助。因此,我们老师还有家长对孩子的倾听、理解、等待和帮助,才是教育的本质所在。
只有孩子自己对某些事情有了感觉,从他们自身特点切入,去主动理解、探究,才能够真正有所收获。这是我们教育者必须明白的。否则,给孩子提供任何答案,给他们树立再伟大的榜样,都是徒劳的。
其实,榜样也是模式化的固化,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阻碍新思维的来讲两个商业败局的案例,诺基亚和柯达。二者都曾是世界领袖级的企业,强盛之时无人能望其项背。然而,这样的企业竟然也人日落西山。诺基亚在智能手机领域丧失先手,不断丢城弃地,被苹果、三星打得几无还手之力,市场份额和销售收入一落千丈;而柯达更为悲惨,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并出售1100项专利,作为行业的奠基者,其结局令人惋惜。反思他们的失败,有一点不能忽视,就是他们当初太“榜样”了,太完美了,太强大了。而这样的光环使得他们没有一点点改进的驱动力。诺基亚早在1996年就推出了智能手机的概念机,比苹果早了10年以上,其互联网服务产品OVI也比AppStore早了一年,而柯达甚至远在1975年就拥有了数码相机的技术。
因为他们有他们自己固有的“榜样”板式呀。诺基亚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手机的霸主,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高效率的成本控制思维,凭借极低的成本和丰富多样的造型设计,诺基亚用价格赢得了市场。而在此过程中,“成本控制”被固化为习惯,成为企业的基因。因此,诺基亚为了控制成本,拒绝使用高成本的触控面板,从而被冒险的苹果超越。当一部诺基亚赚取10美元时,一部iPhone却能赚走258美元。
同样,柯达死抱住其太过成功的胶卷业务不放,虽很早就拥有数码相机的技术,却自废武功,迟迟没有对这个“真正的未来”给予足够的重视,待到幡然醒悟为时已晚,被蜂拥而上的日系数码相机品牌一举攻陷。
所以说,迷信“榜样”,极有可能让人走入迷途。那么,教育者的责任就在于,为孩子树立榜样,更要为自己发现自我,看到榜样,分析榜样,进而超越榜样。
第二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什么样的人才是榜样呢?
榜样可能不止是一个人,可能是一个群体、一个事件,只要能够激起大家的关注,能够成为大家的标杆,我觉得这就是榜样。那些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努力追求自我完善,坚持在平凡的岗位上做最好的自己的人都可以成为榜样。
榜样就在我们的身边,本次劳动竞赛中涌现出的劳动能手和标兵对于我们每一位职工起了很好的榜样作用。干一行,爱一行,勤恳工作,工作自然也会带给你成就感。只要有了积极主动的态度,没有什么目标是不能达到的。他们的榜样精神会鼓舞着我们把绿兰莎建设得更好,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假想有两个世界,一个世界有你,一个世界没有你,这两个世界的差异就是你活着的意义,在有自己的世界最大化自己的影响力,创造最大的价值,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一个世界有我,一个世界没我,世界会有什么不同?推而广之,一个家庭有你,一个家庭没有你又会有什么不同?一个公司有你,一个公司没有你,这个公司又会有什么不同?既然活着,就要活出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生命的意义就是我们发现、追求生命意义的过程。活着,我们可以让家庭更幸福,我们可以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我们的存在改变着世界,能让世界更美好,这就是生命的意义。
大家谁希望成为明年的榜样呢?你们不愿意承认,可如果不是你们自己,那又是谁呢?如果你对自己降低要求,那我告诫你:你的余生将会感到很遗憾,因为你在逃避你自己的能力、逃避自己的可能性。看看我们的周围,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一定有可能比现实中的自己更伟大,我们都有未被利用的潜力。我们或多或少回避了内心暗示给我们的使命、召唤、人生的任务。
按照自己设定的目标,充实地学习、工作和生活,始终沿着自己选择的道路,做一个快乐的、永远追逐兴趣并能发掘出自身潜能的人。拥有完整、均衡的人生态度,不断地追寻自己的理想和兴趣、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妥善地处理好身边人际和沟通问题。或许无论是否取得了预期的结果,这种努力本身就是最可嘉许的成功了。
做我们该做的、力所能及的事,把它们做到最好,做最好的自己。“最好”这两个字代表今天和明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更出色、更自信、更进步,也就是不断的攀爬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的阶梯,一步一步接近人生的成功高台。
成功的道路或许还很遥远,但只要充实的度过每一天就是一种成功。我们应当学会把远大的理想变成具体奋斗的目标——过好每一天,幸福快乐每一天,做最好的自己。
祝愿大家扬起自信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
第三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晚上好,我叫陈丽芳,是初一(160班)的学生。下面就由我来演讲以“红旗飘飘,引我成长”为主题的演讲稿——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西方人认为红色是血液的颜色,代表着血腥﹑残暴。而我们祖国的国旗正是红色的。它是无数先烈的鲜血染红的。
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战士们为了祖国的胜利而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挡住敌人的枪口;为了不让队伍被发现,就算被敌人的烈火燃烧着,确如千斤石头趴在地上一动不动……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祖国的安宁。科学家们顶着灼灼烈日,冒着严寒酷暑,久居黄沙之中,为的是我们的祖国,在这之中,最有代表的人物可以说是邓稼先。1958年8月邓稼先带领几十个大学生开始研究原子弹,自此,他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在马革裹尸的战场,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在风沙呼啸,气温零下三十多摄氏度的戈壁滩上,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终于,在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17日,爆炸了第一颗氢弹。这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生日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是邓稼先一生的评价,邓稼先是我们的榜样,更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泱泱神州,先贤灿若群星,而共产党领导下的将帅们无疑是最耀眼的。金戈铁马,峥嵘岁月,他们从硝烟弥漫的战场中走来,他们在枪林弹雨中昂扬挺立。
每当国旗冉冉升起时,我的心中倍感骄傲与自豪,新中国来之不易,我们要倍加珍惜,要像革命先烈一样热爱我们的国家,热爱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愿我们所有人,在十九大精神指引下,乘坐中国这艘巨轮扬帆起航,驶向胜利的彼岸。
第四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在一个企业中,树立什么样的人做榜样,鼓励什么样的行为方式,既关系到企业的价值观念和企业文化的建设,也关系到员工的激励与管理。在这里我们着重探讨榜样与员工激励之间的关系以及存在的问题。榜样通常有两种,一种是精神榜样,另一种是现实榜样。一般说来树立精神榜样比较容易,因为这些人有特殊性,与普通人差别巨大,属于不平凡的人。而树立一个现实的榜样则比较难,因为差异性小,没有非常特别的地方,只是比别人做的好一点而已。由于历史上和文化上的原因,我们很喜欢树立精神榜样,希望用“觉悟高”的人来影响“觉悟低”的人,而忽视现实榜样的威力。
所谓精神榜样是指那些不计个人得失,大公无私,任劳任怨,一心一意努力工作的员工。这些人为了实现自己的远大目标和个人梦想,有时候甚至愿意牺牲短期的(几年或十几年)个人利益,即人们常说的卧薪尝胆。这些人一般都有超常的自我激励能力和耐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所以属于“非凡”的人物,其事迹自然非常感人,甚至有传奇色彩,很容易成为“典型”。但是有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我们很难要求其他人也这样做,因为这种人可遇不可求。我们曾经讲过,人生金字塔有五个阶段的追求,精神榜样所追求的是最高层的境界。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在低层次需求没有满足之前很难追求高层次的目标,这是人的本性所决定的,绝大多数都摆脱不了这个自然的规律,只有“非凡”的人物才能突破这一点。
与精神榜样不一样,现实的榜样则是那些“凡人”,那些出色的但是又务实的普通员工,这些人工作认真,富有成效,是同行中的佼佼者,但是他们并没有非常特别的地方。他们给企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是其他人公认的优秀员工。这些人既看重长期利益也兼顾短期利益,而且不想牺牲眼前利益来换取并不确定的长远利益,或者与其他人拉开距离。他们追求的是与企业共同发展,并得到合理的回报。这些人心态比较平和,目标比较现实,是企业依靠的中坚力量。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当我们试图用榜样来激励其他员工的时候,就要考虑以下两个问题:1.在一个企业中能否批量复制这种人,榜样是否令普通人敬而远之?2.对其他人来说树立榜样能否起到激励作用,榜样得到了什么回报?只有把这两个问题搞清楚了,才能明明白白 地,有针对性地做事。首先我们看一下第一个问题,榜样能否批量复制,任何一个组织都是由各种各样的人组成的,所以什么人都有,榜样能否批量复制取决于榜样的素质,能力和干劲是否具有普遍意义,也就是说榜样能做到的,其他人只要努力也能做到,而且认同榜样所做的一切,从心底里佩服这样的人,而不是感到榜样高高在上,属于有“野心”往上爬的人。接下来我们再探讨一下第二个问题,榜样能否激励其他人取决于榜样在企业领导和普通员工心目中的地位是否一样,是领导认为榜样好还是普通员工认为榜样好,以及榜样所得到的荣誉和利益。如果榜样付出很大,而没有经济上或大多数人普遍追求的其他方面的回报,榜样有可能成为付出与奉献的代名词,使人敬而远之,而失去激励作用,尽管上级领导非常欣赏这样的人,但是普通员工却
不一定欣赏。
总而言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句话没有错,但是有许多前提条件。用好了会激励企业的大多数员工上进,用不好,即害了榜样也影响了其他人的士气,所以是一把双刃剑,一定要慎重使用。通常说来,精神榜样在很多人看来太遥远,激发不了人们的热情,即使能激发人们的热情也维持不了太久,这是“凡人”与“非凡”的人之间的根本差距。而现实的榜样由于贴近每一个人,普通人既能做到,也愿意做到,因为现实的榜样兼顾了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符合大多数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价值观念。
第五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榜样”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上天赐予的,是后天通过个人追求理想信念、砺炼高尚情操、勇敢拼搏奋进,而被国家和全社会共同认可、并标榜的敬仰。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用鲜活的榜样教育人,才能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各种各样的榜样,如旗帜、如标杆、如镜子,释放出无形的感染力,引导着人们见贤思齐、向善向上。“一个好人,带动一群好人;而一群好人,可以带动众多民众。”让正能量不断传递,形成整个社会的良好风尚,榜样就是有这样的力量!
知心姐姐卢勤曾经说过: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我希望能让每个孩子都精彩,把所有孩子的长处都发挥出来,把潜能都发挥出来,这样孩子的素质就全面提高了。
“榜样少年”将给予少年儿童一种父母般令人安心和踏实的爱,尊重、呵护孩子的天性,培养少年儿童精神文明发展,发掘孩子潜能,引导孩子逐梦前行,让孩子拥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榜样少年”所能给予孩子的最好的爱:就是尊重孩子的成长轨迹,在陪伴中给予他们足够的、正确的爱的滋养和榜样正能量,发现、培养今日之少年榜样,明日之民族栋梁!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榜样少年”责无旁贷的肩负着挖掘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少年榜样的使命,让少年儿童参与到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进程当中,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将少年儿童的发展和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