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给父母的50个忠告
给父母的50个忠告(之一)
偶然看到周弘的50个忠告,觉得不错,有点像三字经。任何成功都不能祢补教育孩子的失败:一个孩子,输不起!教好一个,造福三代。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好农民不让最矮的庄稼枯萎,好父母不让最“差”的孩子自卑。
为自己创造的生命永远自豪: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为自己创造的生命永远自豪!
寻回教育宝藏:父母都曾是教育家,请捡回遗忘的宝藏!
当孩子在人生的跑道上跌倒,想放弃的时候,父母要高呼“加油”,“加油”,“孩子你行”“你永远是我们的骄傲”。
爱孩子先要懂孩子:爱孩子是父母的本能,关键在于会爱——懂孩子!懂孩子的秘诀就是你的一言一行都是想方设法去唤醒孩子:好孩子,心情就好,学习自然也好!
赏识使孩子越来越好:赏识使孩子越来越好,抱怨使孩子越来越糟。你们都是好孩子,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优点,只有百分之一的缺点。先觉醒,后唤醒: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生命状态的真实写照,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一旦发生改变,孩子的命运将产生巨变。
要想教育好孩子,必须自己先觉醒,认识到父母对待孩子态度的重要性,然后才能唤醒自己的孩子!强迫只会换来抵抗:教育一定要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保持孩子的求知欲,把求知的快乐带给孩子。
学习时要保持孩子的学习胃口,强迫的方法万万使不得!
说你行,你就行:“行”这个字为什么这么灵?因为它满足了孩子无形生命最大的需求——赏识。
对于孩子,其实无好无坏,全在心态,就看怎么去诱导。所以赏识孩子要找出孩子可以发展的一面,鼓励孩子说:“你行”!找感觉,尝甜头:让孩子尝成功的甜头,而不是吃失败的苦头。对孩子幼小的心灵来说,往往看到成功的希望,才有努力的力量。积累小的成功才能化为大的胜利。一定要让孩子不断尝到甜头。重视孩子的精神需求:孩子物质上是小皇帝,要啥给啥;孩子精神上是小奴帝,没有自由。
不要让“好孩子”成负累:孩子的心灵是否舒展才是教育成败的关键。每个孩子都想做好孩子,可是父母老师要求太完美,孩子过累了。大拇指,竖起来:一个不会使用大拇指的民族,从教育的角度看是一种悲哀。为孩子,让我们竖起大拇指!
很多父母根本不会对孩子竖起大拇指,他们习惯用“一指弹”,最终逼出坏孩子。
优点不得不说了:优点不得不说了,缺点少说逐渐少。现在的父母希望孩子动作快,老是说孩子慢;希望孩子细心,老是说孩子粗心;希望孩子聪明,老是说孩子苯。这样往往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豆腐嘴,铁心肠:面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要态度平静,但坚持原则不让步。现在很多父母在批评孩子的时候,嘴巴象刀子,可是孩子一闹,父母也总是心软得像豆腐,一来二去,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威望便一落千丈了。
把挫折,当存折:一个人能承受多大的苦难,就能成就多大的事业。追求成功就好象是学溜冰,不可能不摔跤,失败越多,就意味着与成功就越近了。让孩子学会面对失败,允许失败,享受失败!把成功,作驿站:一心想成功的孩子:成功了膨胀,失败了压抑;而专心成长的孩子,经得起挫折,充满了幸福感,是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成功是暂时的,马上会成为过去。人的一生,永远是走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玩是学,学是玩:孩子贪玩就是贪学习,会玩的孩子才会学习。学习本身就是很好玩的事情,爱学习是孩子的天性,可是我们的教育模式往往将学习变成痛苦的事。
重过程,轻结果:很多父母芝麻捡了不少,西瓜却丢了。学习成绩是次要的,良好的人格心态等生命状态才是最重要。打就好?拔就高?:农民种庄稼,只要肯拔,庄稼肯定高!但农民为什么不拔?孩子一打就好那是假的,只能让孩子因害怕而没有后劲;庄稼一拔就高,但断根死掉了!
先接纳,后升华:一个人越恨自己的缺陷,这个缺陷对你的伤害就越大。有些父母认为孩子把大量时间都用在玩游戏上,其实哪个大人不是这样走过来的呢?要想到自己,就能容纳孩子了!
第二篇:给父母的忠告
孩子给父母的十条忠告
为人父母十余年,多数时候都是在对孩子进行教育,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我们认为他们应当成为的人。如果给他们机会,让他们教育我们,他们会在我们身上看到什么不足,希望如何塑造我们呢?
在一项对10万个孩子进行的调查当中,孩子们回答了这个问题。下面列出来的,是十条孩子们最希望从父母身上看到的品质,值得我们当父母的一条条对照自己的言行,检测一下自己算不算得上是一名令孩子满意的父母。
1.不在孩子面前争吵
这里所说的争吵,既包括父母之间的争吵,也包括父母同外界的争吵。任何应对冲突的言行,都最容易在孩子面前令自己原形毕露。不论我们平日如何努力构建自己的形象,对自己的孩子如何宽和慈祥甚至唯唯诺诺,当遭遇矛盾,如果对方不是又要百般疼爱又要打造形象的自己的孩子,而是让我们“恨之入骨”的某店员、某工人、某网人、某政客、某配偶、某妯娌、某公婆,那些我们有一千个一万个理由将其一脚踹翻在地的某某人,我们有没有记得用对待孩子的教养去对待他们?
2.平等对待家庭成员
孩子们在提出这一条的时候,应该想到的主要是兄弟姐妹吧。非独生子女家庭,孩子之间的争宠以及不平之感在所难免。在我们家,我和大侠都坚信自己对三个孩子的爱同样多同样深,然而毕竟每个孩子的性格不同情况不同,父母采取的教育方式也就跟着不同。小J是女孩子相对懂事,又是大姐姐,给她的责任要比两个弟弟多;小N顽劣聪颖,必得软硬兼施;小N宽厚松散,总要用足时间道明原委才有成效。孩子们还未成熟,且是管教的受众,容易单单看到表面上的不同,理所当然将其理解为爸爸妈妈爱心的不同。做到绝对的公平,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是每当身边的家人朋友善意提出他们感到的我们的偏袒,我和大侠虽然拼命摇头抵赖,之后还是会检讨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另外也经常跟孩子们交谈,说明我们对他们方法不同的原因。不断地告诉他们,兄弟姐妹之间一定要彼此相爱,因为有人同他们一起成长一起分担,是他们的福气,他们应当好好珍惜和享用。
3.诚实
这是我自认为经常要向孩子们学习的品质。在海外长大的小孩,有人说比较傻气,有人说比较单纯。两种说法其实是一个意思——他们的生长环境竞争没有那么激烈,师长风格呵护有余,强推不足,缺少街头智慧。这条可以看作是缺点也可以看作是优点,见仁见智。本人认为,单就诚实这方面而言,海外这些孩子的总体表现不错,虽然有时过于死板。像我这样的,特别强调诚实的可贵,但在言行当中,还是往往不自觉地乱说胡侃,不以为然,便被越来越大的孩子当面戳破。这种时候我就要告诉他们,生活中有时可以借用善意的谎言和夸张的表达来辅佐交流,只是那些为了达到某种不好的目的而故意撒的谎,真的要尽量避免。一来二去,我发现自己已经逐渐在惯性的讲话方式上加以收敛,努力不打诳语,守住自己的口舌。
4.宽容
这一项,太有难度了。宽容无疑是高贵的品质。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以后,善良、宽容、正直,等等等等,因为我们知道,如果他们能够常常宽容他人,那么他们就能够常常给自己的心灵松绑,令自己远离嫉恨的纷扰。但是当他们将黑葡萄汁倒在了雪白的地毯上,当他们的成绩单门门写D,当他们未婚先孕,当他们偷盗欺诈。。养育孩子这条路上的坑坑坎坎,每次出其不意绊我们一个大马趴的时候,我们是如何应对的?宽容如果是有限度的,限度又在哪里?另外,我们在平时的闲聊当中,评价周围的邻居学校的教育,也有保持宽容的心态么?
5.乐意接待孩子的朋友
接待自己的成人朋友也没问题,乐在其中。但是极不喜欢在家里接待一大帮的小小孩,由着他们大闹天宫。我们家已经有了三个精力无穷的少年儿童,自给自足玩成一团,闹将起来够我头痛欲裂。若是加了别人的小孩,人来疯发作,很快就会失控,给家里搞破坏不说,小孩一个接一个受伤,甚至玩着玩着彼此动起手来,最终以鬼哭狼嚎收场。每当想到这样的场面,爱干净爱安静的自私自利的我都会惊惧得如同灾难将临。能够随时敞开家门,以热情和爱心接纳款待一帮能把屋顶掀翻的小皮猴子,是我不具备的美德,汗颜,自省,改进。
6.跟孩子打成一片
爸爸们一般来说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可能因为他们身上残留的童心更多吧。妈妈总是那头任劳任怨老黄牛,到头来还被孩子们埋怨,因为没有情趣,不够好玩。我对孩子们说过,妈妈何尝不想少做多玩,谁天生就爱干活不爱享受啊?可是说完之后我用孩子的眼光打量了一下自己,看来看去都是一个劳作的形象,整日忧心忡忡,习惯性地就把享乐抛在脑后。真要给我时间,去掉负担,一时半会怕还真想不出该去做些什么呢。回想我小的时候也是如此,爸爸带着我们养狗、骑车、打球、爬树、下棋、打牌、抖空竹、抓螃蟹、掏鸟窝,妈妈则是煮饭婆,兼管发号施令。父母责任本来就是不同的嘛,我倒不是非常自责。但知道大方向一定要对,总体士气必须积极向上,就可以了啦。不论什么样式家庭长大的孩子,对自己的原生家庭多多少少都会有些不满。尤其是当年龄渐长,轮到自己教育下一代,会更加有意识地去回顾成长之路,在心底对父母制造的童年氛围褒贬一番。我不奢求自己的孩子们长大以后对我们的家百分百满意,但是如果他们基本觉得自己的童年是幸福的,爸爸妈妈的爱是正面的,我就给自己荣誉毕业。
7.回答孩子们的问题
有一本童书,曾经给很多孩子念过,听到的小孩没有一个不喜欢它 —— 不现在,伯纳德。这本画书上的小男孩,一直跟在爸爸妈妈屁股后边,有个问题要问,可是爸爸妈妈永远在忙,始终连头都不回一下地打发他说:“不现在,伯纳德”。故事最后,小男孩被妖怪给吃掉了,原来他要问的,正是关于妖怪的事情!孩子们喜欢这本书,大概因为它画出来的就是日常生活的场景,爸爸妈妈要求他们不能插嘴,必须礼貌等待。结果呢,就是往往在轮到他们说话的时候,问他们有什么言要发,他们伤心地哽咽着答道:“已经忘了要说什么啦,呜呜呜呜。。”
8.当管教时就管教,但是不要当着别人的面
太同意了!就像我们自己,也不希望老公/老婆在朋友面前数落自己的不是,或者老板在同事面前指名道姓发出责难。尊重他人是一门艺术,坦诚相见固然不错,但是如果缺乏为别人着想的基本意识,那么坦诚也就成了为粗鄙找到的蹩脚藉口。虽然道理这么清楚,但是作为家长,我们竟然常常有意识地在他人面前教育自己的孩子,为的就是教育给别人看。比如几个孩子一起玩,有矛盾了,会把自己的孩子抓过来劈头盖脸一通训斥,这样一来,其他家长就不会认为自己“护犊
子”。或是兄弟姐妹之间产生纠纷,总在抱怨父母不够公平的那个孩子虎视眈眈,看你今天是否仍旧“偏心眼”。你可能为了表现公平给TA看,就借题发挥把TA的哥哥或者姐姐或者弟弟或者妹妹当个倒霉蛋敲打一番。类似例子很多,有个共同点就是,我们仗着自己的家长权威,把自己的面子强行摆在了孩子的面子前边,这对孩子反倒有失公平。
9.多看优点少看缺点
老掉牙的论调啦,但是能够做到的父母少之又少。孩子学习不错可是体育不好,父母往往就会特别给孩子注册体育课程。硬努上去了的,事倍功半不说,还可能留下了一串痛苦的记忆。而且大多数的属于“烂泥扶不上墙”那就更可怜。浪费时间精力感情,竹篮打水一场空。身边不乏朋友选择这种教育方法,其理论是,如果不培养TA的弱项,TA在这方面就会更弱,发展越来越不均衡。加强培养弱项才能心安,至少给了孩子加强的机会。也有道理,只要他们从事这些弱项的时候,我们当父母的别忘了这是他的弱项,做得再差其实都在情理之中,重在参与和鼓励吧,可别让我们的良苦用心成为孩子的信心杀手。
10.保持一致
小时候,在我这暴君面前,他们言听计从。现在大了,会来质疑和挑衅。尤其是前青少年的阿小J,你说她抬杠也对,你说她较真也对,总之我说过的话,看去被她当了耳边风,不定什么时候会被她记起来,用于对我的驳斥。“你看我要是不帮你,你就会说我不疼你。可我要是帮了你,你又会嫌我做得不好,反倒让你更辛苦。”“昨天你还让我盯着弟弟,他们一做危险的事情就立刻阻止他们。可是现在我不让他们从楼上往一楼扔玩具扔球,你又让我少管他们,多管自
己。”“你以前不是说我项目做成什么样都行,要学会自己对自己负责么?现在又怪我做得不好让我重新做!”我不知道自己这样出尔反尔对孩子们究竟有多少负面影响,看样子他们好像已经习以为常了。好在在所有重要的价值观方面,我和大侠永远一个鼻孔出气,且坚持百年不变,拉勾上吊,小狗反悔,小狗耍赖。估计看完这篇文章,有的朋友可能会不屑地说:这样当父母也太累了吧,什么都得谨慎小心。
可是换一个角度来想,也不尽然如此。我经常特别深切地感到,神把这三个孩子放在我的生命当中,不只是为了让我去养育他们教化他们,更是让我通过他们,学习很多的功课,尤其是如何去爱,如何追求身心的健康。越是与他们相处得多,越是觉得自己其实并不懂得如何爱人,在性格和知识方面有太多的缺陷。所幸有了这几个孩子,一路通过他们的顽皮和纯良,通过他们一天天的成长,识得太多太宝贵的道理。所以我最经常勉励朋友也用以自勉的话就是:“在为孩子们祷告之前,先为自己祷告”。不要急着求神改变孩子,让他们乖乖听话,让他们清洁良善,让他们爱人如己,让他们开朗坚强。先把自己谦卑下来,不论对家人还是对外人,谨言慎行,查看自身是否已经具备这些我们希望孩子具备的优秀品质。养育孩子,无疑是个大家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过程。管教和爱护,都是相互的。我很希望自己能够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父母,对得起此一殊荣。
第三篇:给年轻父母的忠告[范文]
给年轻父母的忠告
今天给大家分享“给年轻父母的忠告”的系列话题,讲过八个方面的内容:
一、摆正孩子的位置;
二、让孩子自然成长,不要过于呵护;
三、要学会并参与做家务;
四、抓住教育关键期;
五、培养孩子“爱上阅读(上、下)”;
六、爱上学习;
七、思维的革命;
八、培养孩子的爱好。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受用一生的良好习惯。谈到习惯,每个人都会说上一大堆。人们共同认知的良好习惯有:守时、节俭、整洁、严谨、秩序、诚实、勤勉、宽容、慎言、自制、善始善终、主动出击„„但今天我要和大家说的是生活中不那么显而易见又终生受用的习惯。
一、举手之劳助人的习惯:生活中的很多小事,不那么被人重视,但对人的一生却有很大的影响,它反应出一个人的价值观和生命状态。而这些小事要成为习惯,还真要从小培养。在学校里经常对学生说:在公园的长廊上,在校园的大厅里,如果你身边都很干净,只有一点点垃圾,譬如一个饮料瓶、一块卫生纸,你不妨随手捡起来,扔到垃圾箱去。
这小小的动作不会影响你正在进行的交谈,也不会影响到你继续看书,却会让你周围的环境更舒适和谐;公共走廊里的灯白天还亮着,你经过,不妨停下来找到开关,把它关掉;卫生间的水龙头在哗哗地流水,不是自己开的,也不妨走过去关掉;交通车上给需要的老人孕妇让个座,站一会儿没什么大不了;地铁上外地人问路,你不妨在告诉他具体路线后,拉他到地铁交通图前,彻底讲明白地铁怎样换乘,不仅给他“一条鱼”,更给他“渔”;路上遇见人拉车上坡,帮忙推一下,也就是搭把手的事;乘坐公交车投一元的钱,别人没零钱就看看自己的钱包,5块10块的帮人破一下零钱,或者实在没有替人花上个一块钱,解一下燃眉之急,不求对方记住或归还;自己有的东西,只要别人急需,借给人家用一下一般不会用坏,“与人方便,自己方便”;晚上回家看见地摊上农民自己卖菜的那种,多买些能让他早些回家,买谁的都是买;出去写生,坐火车多帮同学提东西,大小伙子的,累不到哪去;到别人家吃饭,别像客人似的,能伸上手,就摘摘菜、拿个碗什么的,人多好干活„„所有这些都是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也就是搭把手的事,不会影响自己正常的进程。不必刻意为做好事而做好事,只是遇到了,不搭把手,心不安。“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如果做好事,哪怕再小,但能成为习惯,它诸多的好处会在生命中越来越多地反馈回来,会让自己的人生之路越走越宽广。招聘工作时,哪个老板都愿意用这种习惯成全别人的人;哪个丈母娘或婆婆都愿意把自己精心培育的女儿、儿子托付给这样的人,因为可靠并能幸福。
二、分享的习惯:
有好的东西总觉得自己一个人独享太可惜了,总想着别人,这是广交朋友的最好途径。包括好的思想、好的心得、好的物品„„
很多人建立自己的博客、空间,随手写些东西,记录一下自己的人生感悟,不是为了当作家,只是对自我的一个整理,并且和朋友分享,那种碰撞之后的火花和灵感,远远比一个人藏着掖着更满足。好的文章、点子、窍门及时地分享给大家,如同送出一份爱,回报十份爱一样,给予的越多,收获的越多。
老子的《道德经》中,“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就是最好的诠释。
我们这样的岁数,都很怀念小时候的大杂院,谁家做了的好吃的,满街坊送,每个孩子都是在吃着不同口味的食物下长大的,院里的孩子就是大家的孩子。现在我们这些陪读的家长之间,也相互交换着自己的“手艺”,我的匹萨和寿司,儿子的同学大多都尝过,有时刚带走没多一会儿,就回复了两个字“全光”,那种满足和幸福,在自己的心里荡漾。
虽然我的厨艺不怎么样,但还是一有机会,就让儿子叫上家长不陪读的同学,来改善一下口味。
还有一种更高境界的分享是真心地分享他人的快乐,这一点,在当今的孩子们当中是不容易做到的。现在的独生子女,同学之间大多成了竞争对手,你比我学习好,考得好,不是从心里往外替对方高兴,而是嫉妒对方,甚至下决心打败对方。这样的“上进”也不会给自己带来快乐。
相反,从心往外,真诚地祝福别人,虚心地向人家学习,共同进步,实实在在地分享别人的快乐,这才是幸福人生的基础,才能打开心胸,扩大心量,让自己的人生舞台更广阔。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推己及人”,“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让自己的心更宁静、平和、幸福。
三、规划的习惯:做任何事情,不是盲目,而是先搞清楚有关这件事的来龙去脉,要达成的效果,达成的方法、步骤,这样才更容易做成事。
我认识的一个画家,他从小就有明确的目标,并且把自己的人生分为了几个“五年计划”,每个五年里都有明确的要做什么的规划,再把每一个五年分解成每年的计划。最后他发现,他的每一个计划都超额完成了,致使他虽未上过大学,但年纪轻轻俨然已经成为国内小有名气的山水画家。正如孔子的“吾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既是总结,又是规划。
比如儿子上高中四年,如果一开始就很明确要达到什么样,可能每一个时间段会利用得更好。四年中需要明确:我学了绘画,这一生到底要做什么?为了要做的终生的事业,要考哪所大学?
为了考取这所大学,我都要做哪些准备、达到什么样的专业课和文化课的程度? 为了达到这个程度,我得选择什么样的画室、什么样的老师能帮到我?
我不同的阶段,要达成什么样的水平?如果这些问题不是一下子很清晰,那就去尝试和体验,试图渐渐清晰起来,最重要的是有一条清晰的思路。
相反,不明晰将来要干什么,不知道为啥而学,很容易浑浑噩噩、随波逐流,看起来高中四年很长,但眨眼也就过去了。
四、预想的习惯:
学习中,凡事预想,就可以使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探究。有一种训练方式为“标题式”训练,是主动思考的最好方法。
比如,在你全然不知老师要讲的内容时,根据所给的标题,先进行预想。面对《荷塘月色》,我能说些什么:哪里的荷塘?
月色什么样?荷什么样?荷在月色下什么样?
自己先在头脑中迅速地旋转,尽力去想。
先有了自己的方案,再去看别人的,你会惊叹于作者文辞的优美、意境的深远、敏锐的洞察、柔软的内心。这样你会很快把文章“吃透”了,变成自己的“食粮”。
还有一种是“角色式”训练:尝试自己做老师,这堂课我讲的话怎么讲; 电视里的领导要做新年祝词,假想是自己的话要向全国人民说哪些内容; 每一个单元的内容学完了,假设我是考官,我怎样出题„„
这些可以和孩子当成游戏去做,看谁的创意更好,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凡事
先想的好习惯,这样既“未雨绸缪”,又“心领神会”。《孟子》云:“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五、随机学习的习惯:
从小到大,生活中的学问随处可见,不要把学习和生活割裂开来。学习不是拿着书本,端坐课堂才是学习,而是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奥妙,遇到问题,随时解决,生活处处皆学问。
我的侄女从小是我妈妈带大的,她现在是北大西班牙语的推免研究生(推荐免试,一般是专业的第一名)。
她受益之一就是我妈妈遇到什么尽其所知讲什么。电视新闻里哪个国家发生战争了,妈妈在墙上的地图上把这个国家指给她,久而久之,中国和世界地图早早地装进了她的小脑袋瓜;
过年时,妈妈会把中国的传统节日一一列举出来,都是什么时间,吃什么,有什么习俗,怎么由来的,特别是“寒食节”介子推的故事,到现在念念不忘;平时遇到个成语,妈妈会写在小黑板上,并解释好其意思。我妈妈有个记事本,在书报上、杂志上、电视里遇到的有用的知识,就随时记下来。
这个小本子令我小侄女无限向往,曾经央求妈妈她长大了送给她。
当她真的长大再去看这小本子时,觉得太平常了,那上的知识现在在百度上一搜铺天盖地,然而妈妈就是在缺少书、又无电脑的情况下,打下了有问题随时解决的好习惯,让侄女终生受益。
中国近代思想家、现代新儒家早期代表人物梁溯溟,就得益于两个好习惯:
1、每天学习:他每天把读书看成是和吃饭喝水一样,才使梁溯溟从一个天资平平的人变成一个文化界的大师;
2、遇到问题随时解决的习惯:他多次申明,自己不是学问中人,而是问题中人,自己在各方面的知识是被问题逼出来的。
为了寻找令自己满意的答案,他阅读了各方面的书刊,参考别人的意见,就这样磨出了自己的才气。请问这是怎么回事?荀子曰:“积行成习,积习成性,积性成命”,意思是: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从小养成的良好习惯,这是一个人杰出的基础。
第四篇:给高中生父母的36条忠告
给高中生父母的36条忠告
高中生成长的八道门槛
第1条忠告 第2条忠告 第3条忠告 第4条忠告 第5条忠告 第6条忠告 第7条忠告 第8条忠告 永远记住,家长越无私将导致孩子越自私 要做合格父母,必须帮助孩子走出青春期抑郁 谨防性格偏激的孩子走向极端
要想打开孩子心灵之锁,必须引导孩子合理宣泄 父母的不信任,对孩子伤害最大 父母一定要跟上孩子成长的步伐
再富也要穷孩子,不要让自己的爱伤害孩子 网瘾如赌瘾,家长应警惕孩子深陷“网络”
心态决定高考成绩
第9条忠告 高考成绩不是孩子未来的保证
第10条忠告 纠正偏科心理,才能纠正高中生的偏科成绩
第11条忠告 高考落榜不等于人生失败,要学会给失败的孩子掌声 第12条忠告 好的心态是高考成功的一半,帮助孩午树立平常心 第13条忠告 高期望给孩子带来的是高压力,而不是高动力 第14条忠告 厌学情绪是高中生,学习路上的最大杀手
与异性交往是高中生成长的重要一课
第15条忠告 不要过分敏感,让孩子与异性正常进行交往 第16条忠告 帮助孩子把握好异性之间,交往的分寸和尺度 第17条忠告 让孩子主动远离早恋,否则受伤害的不仅仅是孩子
第18条忠告 教会孩子面对痛苦,帮助孩子度过高中时代的“感情风暴” 第19条忠告 父母应该避免孩子成为网恋的牺牲品
第20条忠告 偶像崇拜并非无益,关键在于父母如何引导 高中生父母必知的家教准则
第21条忠告 家庭暴力是高中生产生不良行径的催化剂
第22条忠告 改善亲子关系,它是帮助孩子走出情绪低谷的良药 第23条忠告 要想批评有效,必须有方法、有原则
第24条忠告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必须给高中生独立的机会 第25条忠告 变对抗为对话,才能平息高中生的敌对情绪 第26条忠告 不要让自己的不幸影响孩子的一生
第27条忠告 给孩子的忠告,远远胜于给孩子的唠叨
第28条忠告 该放手时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决定自己的未来
第29条忠告 教育需要用平等的身份对话,既要做家长,又要做朋友 第30条忠告 高中生的成长需要空间,所以不要侵犯他们的隐私
决定高中生未来成就的六大要素
第31条忠告 记住,能够经受挫折的高中生才能向人生索取高价 第32条忠告 成功的体验是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克服羞怯的突破口 第33条忠告 高中生能够克服暴躁心理,才能从容应对一切
第34条忠告 社交恐惧症会影响高中生的一生,父母应该尽早干预 第35条忠告 心胸狭隘是高中生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
第36条忠告 帮助高中生正确评价自己,不要让孩子在歧路上越走越远
(来自网络)
第五篇:儿科护士给父母的7条忠告
儿科护士给父母的7条忠告
近日,哈尔滨市儿童医院呼吸内科的护士王燕平呼吁,希望家长对护士的工作多一分理解,也希望家长在照顾生病的孩子时能多一分“专业”。
1.打针前要会夸孩子。护士在给稍大一些的孩子打针前,基本上会夸女孩子漂亮,男孩子勇敢。护士的这个针前夸奖法,家长完全可以借鉴。千万不要在打针前吓唬孩子。
2.家长越催护士越容易出错。在护士给孩子打针时,经常会有其他家长过来告诉她们,自己家孩子的药水滴快(慢)了、拔针、换药等等。王燕平提醒家长,不要在护士手头有活时,态度恶劣地催促护士。而且护士在病房里换药是有顺序的,要一个一个来,不要觉得护士是怠慢了您的孩子。
3.2~3人来陪护孩子即可。医院里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至少有两位家长看护,更多的是3~5个人看护。家长一多,病房里的空气质量和卫生状况都随之下降,还影响孩子休息。一般2~3人看护即可。
4.埋针时小心胶布被汗水浸湿。当护士教家长帮孩子物理降温、拍背、排痰、如何给喘的孩子喂奶时,请家长一定要听仔细。尤其是埋针的孩子,要特别小心看护,当孩子的汗水浸透胶布时,针头就有掉落的危险,孩子抓到埋针的部位,针头刮伤皮肤往往会弄得孩子满脸是血。
5.打点滴的孩子不能往身上擦白酒。王燕平介绍,有些家长看孩子发烧就往孩子身上擦白酒,这么做是不对的。尤其是点“先锋”(头孢类抗生素)的孩子更不能往其身上擦白酒,否则酒精会和药物发生反应,使孩子出现危险。
6.不要给喘的孩子喝牛奶。很多孩子喘是因为过敏,在没有查清过敏原之前,不要给喘的孩子喝牛奶,因为牛奶是常见过敏原,会加重孩子喘的症状。
7.说清孩子姓名+事项,回去等着就行。在护士配药的治疗室里经常可看见护士们手脚麻利地捆绑孩子的名卡和药品,而不少家长不断要求换药、封针等,甚至三番五次地来催。每次护士都问:“几号床,叫什么名字,回去等着马上就过去。”然后护士马上处理好手里干了一半的活,拿起药跑到病房……有时甚至是两三个家长一起站在门口,要求护士马上看看自己的孩子。王燕平解释,家长急,护士可不能急,护士若匆忙中犯错,那可就是人命关天。其实当您跟护士说完孩子状况后,安心等待即可,护士们心里和您一样希望孩子快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