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山州州情简介
文山州州情简介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东与广西百色市毗邻,西、北分别与省内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和曲靖市相连,南与越南接壤,国境线长438公里。全州国土面积31456平方公里,辖文山、砚山、西畴、麻栗坡、马关、丘北、广南、富宁8县102个乡镇,居住着汉、壮、苗、彝、瑶、回、白、傣、蒙古、布依、仡佬11个民族,总人口345万人,少数民族占56.7%。州情主要有五个特点:一是历史悠久、传统光荣。公元前111年西汉王朝便将文山纳入版图,1927年我党就在文山县洒戛龙村建立了党支部,富宁、广南等地是邓小平同志领导百色起义后红七军活动的根据地之一。文山是建国以来全国经历战争时间最长的地区,举世闻名的“老山精神”就诞生在这块英雄辈出的红土地上。二是人杰地灵、风光秀丽。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楚图南、狂飙诗人柯仲平等都是这块土地上哺育出来的时代英杰。国家4A级风景区—丘北普者黑、“世外桃园”—广南坝美山水田园风光令人流连忘返。三是民风淳朴、文化多样。壮族三月三节、苗族踩花山、彝族火把节、瑶族盘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以及丰富的民间传说、民族歌谣和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构成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四是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文山是云南的东大门,素有“滇桂走廊”之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中越“两廊一圈”、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深入推进,使文山正从昔日封闭的边疆转变为对外开放的前沿,逐步成为云南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桥梁和纽带。随着普者黑机场建成通航、衡昆高速公路文山段建成通车、富宁港的开工建设及云桂铁路文山段即将全线建设,文山将成为省内同时具备航空、水运、铁路、高速公路立体交通网络的州市。五是资源富集、潜力巨大。文山州资源丰富,是久负盛名的名贵药材三七的原产地和主产区,产量占全国的95%以上,有“中国三七之乡”之称,辣椒、烤烟、八角、草果、茶叶等特产在省内外也有较高知名度,是云南新烟区开发和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重点地区;有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近
第二篇: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情简介(本站推荐)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成立于1956年7月23日,位于云贵高原东南边缘,东邻湖南,南接广西,与本省黔南、铜仁毗邻,境内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丰富,民族风情浓郁。全州辖16市县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循环经济工业区,有90个镇,116个乡(17个民族乡),5 个街道办事处,89个居民委员会,68个社区居委会,3226个村民委员会。首府凯里市,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黔桂铁路,湘黔铁路、公路320、321国道从境内经过,凯里与贵阳市高速路连接,至贵阳龙洞堡机场不到2小时行程。全州总人口446.91万人,有苗、侗、汉、布依、水、瑶、壮、土家等33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人口总数的81.87%,其中苗族人口占42.09%,侗族人口占31.86%。
自然条件:黔东南州国土面积30337.1平方公里,东西相距220千米,南北跨度240千米。地势西高东低,自西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海拔最高2178米,最低137米。其中,耕地379.13万亩,占8.3%;林地2232万亩,占49.1%;荒草坡地1286.83万亩,占28.27%。黔东南州沟壑纵横,山峦延绵,重崖迭峰,境内有雷公山、云台山、佛顶山、弄相山等原始森林,原始植被保护区与自然保护区27个,其中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为国家自然保护区。原始生态保存完好;境内有三条主要河流,即清水江、舞阳河和都柳江,平行贯穿中、北、南部。黔东南耕地面积较小,人均占有耕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东部、东南部多为山地,土层肥厚,保水条件好,宜于树木生长。
黔东南州气候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气温在14-19摄氏度之间,雨季明显,降水较多,年降雨量在1000-1600毫米,日照年均约1200 小时,无霜期长,为260-220天,南部地区无霜期平均为310天,农作物三熟潜力较大,北部普遍轮作两熟。资源优势:黔东南是自然资源富集的地区之一,能源、矿产、生物、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资源优势突出。
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储量丰富。已探明矿产有重晶石、汞、煤、铁、锰、锑等47种,特别是重晶石冠甲中华,保有储量占全国的60%,金矿和石灰岩等矿产也极具优势。
水能资源丰富,开发条件优越。水能蕴藏量332万千瓦,可开发的水能资源244万千瓦,河流天然落差大,全州农村小水电站装机容量达16.32万千瓦,凯里火电厂装机容量达50万千瓦小时,2006年全州年发电量41.36亿千瓦时; 国家电网覆盖全州,已形成水火互济的发、输电力网络。
生物资源品种多,价值高,全州森林面积188.73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10959.7万立方米,覆盖率达62.78%,有各类植物2000多种,其中野生植物资源150余科,400多属,1000余种,在种子植物中,有中国特有属24属,占全国特有属的11.7%,有秃杉、篱子三尖杉、银杏、鹅掌楸等重点保护树种37种,占全国重点保护树种的10.5%,占省保护树种的90.2%;药用野生植物400余种,盛产太子参、松茯苓、五倍子,天麻、杜仲等名贵药材驰名全国;有野生动物上千种,草鹗、麝羊,彪豹、毛冠鹿、娃娃鱼、中华鲟等10多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自然风光神奇秀丽,人文景观绚丽多彩,民族风情浓郁迷人。以舞阳河和云台山为代表的山水名胜,自然风光迤逦多姿;以凯里、台江、雷山为代表的苗族风情,文化底蕴浓郁;以黎平、从江、榕江为代表的侗族风情,独特的建筑艺术令人赏心悦目;还有施秉杉木河、黄平野洞河、剑河温泉、岑巩龙鳖河等景点,构成黔东南多姿多彩的旅游景观,黎平高屯天然石拱桥和述洞侗族独柱鼓楼、榕江车江三宝侗寨古楼等世界之最已列入吉尼斯记录。遮天避日的亚热带森林,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又使其成为理想的避暑胜地。早在1992年的国际旅游年会就巳将黔东南列入世界“返璞归真、重返大自然”十大旅游景区之一,随后又被联合国保护世界乡土文化基金会列为世界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圈。黎平肇兴堂安侗寨和锦屏隆里古城为中国与挪威国际合作项目生态博物馆,境内有“舞阳河”和“黎平侗乡”两个国家风景名胜区。
民族风情:美丽富饶的黔东南州居住着苗、侗、汉、水、瑶、壮、布衣、土家等民族。这里民风质朴,人民勤劳善良,热情好客,处处洋溢着浓郁的高原豪放之气。各民族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创造美好家园的同时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积淀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节日庆典和娱乐活动,美不胜收的民族民间工艺和民居建筑,编织成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苗岭高原风情画,成为黔东南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黔东南素有“百节之乡”的美称,一年中有节日集会200多个。节日活动丰富多彩,有唱歌跳舞、斗牛赛马、吹芦笙、踩铜鼓、赛龙舟、玩龙灯、唱侗戏等等。主要的民族节日有苗族的芦笙会、爬坡节、姊妹节、“四月八”、吃新节、龙舟节、苗族的苗年,侗族的侗年、泥人节、摔跤节、林王节、“三月三”歌节、“二十坪”歌节,水族的端节,瑶族的“盘王节”等等。这些节日集会是展现黔东南民族风情和灿烂文化的百花园。
“吃新节”是苗族春夏之交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由古代的祭祀演变而来,各地过节时间不一,一般在农历的六月初到八月中旬这段时间内。
黔东南素有“歌舞海洋”的美誉,各民族历来以能歌善舞著称。苗族有高亢激昂、热情奔放的“飞歌”,也有委婉动听、抒情优美的“游方歌”,还有质朴无华的“古歌”、“酒歌”、“大歌”,其调式不一,各具韵味,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侗族的歌大多旋律优美,曲调多样,犹如潺潺流水,有合唱歌曲,也有独唱歌曲,特别是无伴奏、无指挥的多声部侗族“大歌”,以其古朴优美的曲调、独特的演唱方式享誉海内外。
民族舞蹈多姿多彩,动作刚劲有力、豪放潇洒,被称为“东方迪斯科”的苗族木鼓舞和庄重的踩鼓舞,有纯朴活泼的芦笙舞,有侗族的“多耶舞”。这些舞蹈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是中华民族文化百花园中的奇葩。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与民族习俗紧密联系,与各民族的历史和生产生活环境息息相关,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情趣和乡土气息,主要有苗族的“划龙船”和武术,侗族的被誉为“东方橄榄球”的抢花炮等等。
民族工艺美不胜收,有早在宋代就作为贡品的苗族蜡染和侗族的侗锦以及苗族侗族的刺绣、具有鲜明特点的民族服饰和首饰等,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民族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独树一帜。苗、侗、水、瑶、畲等民族的干栏式吊脚楼,土家族的衙院庄园,侗族的鼓楼、花桥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很高的艺术价值。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建州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黔东南州经济和社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苗乡侗寨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勃勃生机,国民经济稳步发展,整体实力不断增强。
2008年,是黔东南州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先后遭受了百年不遇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考验和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面对困难和挑战,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和不利因素的影响,保持了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就。全州生产总值达22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5112元,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林、牧、渔各业均保持了持续发展,以从江椪柑、榕江西瓜、脐橙、台江、雷山金秋梨、从江、榕江、剑河香猪、香羊为代表的绿色产业,特色产业正在逐步形成。工业规模逐步扩大,拥有凯里电厂、施秉恒盛冶炼厂、镇远青酒集团、全江化工公司、凯里铁路铅锌厂、凯晟铝业公司、岑巩国恒锰业公司、凯里中密度纤维板厂、凯里瑞安水泥厂和阳光铝厂等一批骨干企业。
旅游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秀美的山水、众多的名胜古迹,充满厚重原生文化色彩的民族风情,让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留连忘返。2008年全州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38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5亿元,刺激第三产业经济的连带发展,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92.8亿元,增长12.8%。
基础设施不断改善。近几年,黔东南州委、州政府抓住中央增加投资、扩大内需的机遇,加大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力度,加大投入,通过改善交通基础设施以优化黔东南的区域位置。继贵阳—新寨高等级公路黔东南段、凯里—麻江高速公路竣工后,玉—凯高速公路已正式通车,贵广快速铁路和厦蓉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中,昆明经贵阳过黔东南至长沙快速铁路专线拟于10月份动工新建。目前全州公路通车里程7184.1公里,实现县县通油路,乡乡通公路。88%的行政村通了公路;铁路建设快速发展,湘黔铁路、黔桂铁路过境232.5公里,湘黔铁路复线建设已全线竣工通车;民用航空建设载入史册,黎平机场已正式通航;能源、邮电通讯等事业近年得到迅猛发展,全州16个县市拉通了国家电网,全部实现市话交换程控化,乡乡通电话,移动电话网络覆盖全州,畅通八方的交通通讯新格局已初步形成,对外开放投资环境日趋改善。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事业健康发展。2008年黔东南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1616元和2450元。城乡居民家庭居住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年末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25平方米;年末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21.38平方米。城乡居民家庭拥有的耐有消费品不断增加,不少家庭生活开始迈向小康;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第三篇: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州情简介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州情简介
文山是一个集边疆、民族、贫困、山区和原战区为一体的民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东邻广西,南与越南接壤,国境线长438公里。全州国土面积31456平方公里,辖文山、砚山、西畴、麻栗坡、马关、丘北、广南、富宁8县102个乡镇,居住着汉、壮、苗、彝、瑶、回、白、傣、蒙古、布依、仡佬11个民族,总人口345万人,少数民族占56.7%。
文山州州情主要呈现五个特点:一是历史悠久、传统光荣。公元前111年西汉王朝便将文山纳入版图,1927年我党就在文山县洒戛竜村建立了党支部,富宁、广南等地是邓小平同志领导百色起义后红七军活动的根据地之一,举世闻名的“老山精神”就诞生在这块英雄辈出的红土地上。二是人杰地灵、风光秀丽。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楚图南、狂飙诗人柯仲平等都是这块土地上哺育出来的时代英杰。国家4A级风景区—丘北普者黑、“世外桃源”—广南坝美山水田园风光令人流连忘返。三是民风淳朴、文化多样。壮族的三月三节、苗族的踩花山、彝族的火把节、瑶族的盘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以及丰富的民间传说、民族歌谣和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构成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四是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文山是云南的东大门,素有“滇桂走廊”之称,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中越“两廊一圈”、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深入推进,文山正从昔日封闭的边疆转变为对外开放的前沿,逐步成为云南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桥梁和纽带。随着普者黑机场建成通航、广昆高速公路文山段建成通车、富宁港的开工建设及云桂铁路文山段即将全线建设,文山将成为省内同时具备航空、水运、铁路、高速公路立体交通网络的州市。五是资源富集、潜力巨大。文山是久负盛名的名贵药材──三七的主产地,有“中国三七之乡”的美称;是云南新烟区开发和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重点地区;广南八宝“贡米”、丘北辣椒在国内外市场上都享有很高的盛誉;州内铝、钨、锌、锡、铟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可打造成全省重要的有色金属基地和铝工业中心。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2年实施战后恢复建设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州委、州政府团结带领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始终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创新发展思路,围绕实施农业立州、工业强州、城镇富州、开放活州、科教兴州、和谐稳州“六大战略”,加快建设生物资源开发、新型冶金化工、现代商贸物流、旅游休闲度假“四大基地”,加快发展大通道经济,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追赶式、跨越式发展之路。
2009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73.1亿元,增长12.6%;完成财政总收入29.3亿元,增长7.9%,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7.3亿元,增长12%;地方一般预算支出89亿元,增长3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6亿元,增长30.6%;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13元,增长9.8%;农民人均纯收入2379元,增长17.4%;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302.5亿元,增长26.5%;各项贷款余额232亿元,增长24.1%。
第四篇:2011州情综合材料
迪庆州州情概况
“迪庆”藏语意为“吉祥如意的地方”,是云南省惟一的藏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处滇、川、藏三省区结合部的青藏高原南延地段,是世人向往的香格里拉,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腹心区。澜沧江和金沙江自北向南贯穿全境,形成“雪山为城,江河为池”的特殊地貌,是滇西北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一、悠久的历史
迪庆有着悠久的历史。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境内的戈登新石器文化遗址证明,远在六七千年前,迪庆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德钦县永芝、纳古、石底等地出土的石棺墓及随葬文物显示,约在二千三百多年前,吐蕃先民已在这里创造了个性鲜明的土著文化。秦王朝时期,吐蕃统治势力已延伸到迪庆。汉朝,汉武帝在“西南夷”设置郡县。东汉时,迪庆为牦牛羌地。三国蜀汉时期,属云南郡地。隋时为南宁州总管府地。唐调露二年(公元680年),吐蕃在今迪庆境内维西塔城一带设“神川都督”。南宋宝佑元年(公元1253年),忽必烈率领“回回亲军”挥师南下,西路军兀良合台经旦当(今香格里拉)、罗裒间(今维西)并于境内金沙江上“革囊渡江”,后平大理国。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设临西县,属丽江路军民抚司巨津州。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在今维西县设刺和庄长官司,直属云南都司管辖。明嘉靖至万历年间(公元1522—1572年),丽江军民府土知府木氏染指藏务,经营康区,并以迪庆为据点,攻下巴塘、理塘、乡城等康南地区。这一时期,香格里拉称“中甸”,维西称“你那”,德钦称“阿德酋”。清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准于中甸互市”,“遂设渡通商贸易”。清雍正四年(公元1276年),清政府将迪庆地区划归云南省,设中甸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设维西厅。
千百年来,居住在迪庆这方土地上的各族人民勤劳勇敢,为争取和平与自由,同一切残暴势力进行顽强斗争。早在唐咸通十五年(公元669年),迪庆藏民就投入“洛金邦”奴隶平民大起义。公元1801年,傈僳族人民不堪忍受清王朝、土司、喇嘛寺的重重压迫剥削,爆发了震惊清王朝的“恒乍绷起义”。清光绪壬辰年(公元1905年),在德钦县爆发了有上万名藏民僧俗及其他民族参加的反帝斗争。1936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长征途径中甸(今香格里拉),与藏民和松赞林寺结下深厚情谊,贺龙同志向松
共同发展的主题。迪庆境内有26种民族,千人以上的有藏、傈僳、汉、纳西、白、回、彝、苗、普米等9个民族。迪庆藏族自称“博”,操藏语康巴方言,使用藏文。迪庆藏族性格刚毅,能歌善舞,长于骑射,热情好客。主要分布在德钦县、香格里拉县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的塔城镇、巴迪乡等地。傈僳族主要居住在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境内,德钦县的霞若乡、香格时拉县的洛吉乡等地也有分布。迪庆傈僳族热爱生活,长于歌舞,纯朴勤劳。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族彝语支,使用傈僳文。迪庆纳西族主要分布在香格里拉县三坝、金江、上江,维西县永春、塔城、攀天阁、叶枝及德钦县佛山等乡镇,其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本民族古老的象形文字“东巴文”。境内纳西族喜好歌舞,勤劳善良。迪庆白族主要分布在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维登、中路、白济汛等乡,自称“那玛人”。迪庆彝族主要分布在香格里拉县的虎跳峡、三坝、洛吉、金江及维西县永春等乡镇,大部分居住在海拔2500—3000米的高寒山区,使用彝文。迪庆普米族主要分布在维西县的永春、攀天阁及香格里拉县的三坝、洛吉、金江、上江等乡镇,大部分居住在河谷地区及丘陵地带,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迪庆回族主要居住在香格里拉县建塘镇、三坝乡,德钦县升平镇,维西县保和镇、白济汛乡等地,通用汉文。迪庆苗族主要居住在香格里拉县金江镇,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只在本民族内部日常交往中使用,其余交流通用汉语。迪庆境内各民族长期以来亲善相依,共同为迪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在多民族和睦共处的同时,多种宗教共存共荣。迪庆藏族信奉藏传佛教;傈僳族除信仰本民族固有的原始宗教外,主要信仰基督教,也有一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及藏传佛教;纳西族主要信仰原始宗教东巴教,香格里拉县三坝乡的白地村被公认为纳西族东巴教发祥地,少数纳西族信奉藏传佛教;白族的信仰同其他地区白族一样,多信仰本主教;彝族信奉毕摩教;回族信仰伊斯兰教。这种多宗教共存共荣的现象,成为迪庆人文景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四、丰富的自然资源
在迪庆这块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上,高山大川与古高原携手并肩,形成了“三山挟两江”的雄奇地貌:梅里雪山山脉、云岭雪山山脉、中甸雪山山脉横亘天际,澜沧江、金沙江自北而南贯穿全境。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地形呈纵深切割之势,海拔高差悬殊,最高峰梅里雪山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是云南最高
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对国内外不同层次的旅游者都具有经久不衰的吸引力。通过多年的努力,迪庆以“香格里拉”品牌为核心,以“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迪庆境内自然风景区为范围,以藏文化为主的多民族文化相互融合为特征的旅游开发框架已初步形成,并已呈现出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二是生物资源。迪庆被誉为“动植物王国”和“天然高山花园”,是世界著名花卉杜鹃、报春、龙胆、绿绒蒿、细叶莲瓣等的分布中心,有世界著名的园林园艺植物珙桐、秃杉等,有以松茸、羊肚菌、木耳为代表的野生食用菌136种,野生药用植物有虫草、天麻、贝母、杜仲、当归等867种,分布在迪庆境内的高等植物多达187科5000余种,其中银杏、云南红豆杉等30余种为国家一、二级保护树种。仅维西兰花、高山杜鹃等观赏植物就达1578种。境内有野生动物共1400余种,仅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种类就达80余种,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滇金丝猴、野驴、黑颈鹤。二类保护动物有雪豹、林麝、淙熊等十多种。三类保护动物有岩羊、血雉等近十种。
三是水能资源。迪庆州地处“亚洲水塔”东南端,平均海拔3380米,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条大河的上游都纵贯迪庆州。特别是长江,流经里程达430公里,流域面积16810.8平方公里,澜沧江在州境内流程320公里,流域面积7059.2平方公里,全州共有大小支流221条,水能蕴藏量达1650万千瓦,占全省的15%。可开发利用水能资源在1370万千瓦以上。“十一五”起,国家将开发金沙江、澜沧江水能资源,总装机可达1000万千瓦以上,水电产业的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四是矿产资源。迪庆地处 “三江成矿带”腹心地带,是全国十大矿产资源富集区之一,到目前共计发现铜、钨、钼、铅锌等30多种矿,发现矿床矿点300多处,其中羊拉铜矿、普郎铜矿、红山铜矿、楚格咱铁矿、江坡铁矿、安乐铅锌矿等达到大中型矿床的规模。已发现铜矿床和矿点42处,探明铜金属储量达500多万吨,其中羊拉、红山铜矿已探明铜金属储量达260多万吨,普朗铜矿储量在200万吨以上。
我州的矿产资源与全国其它地区相比,具有富集程度高,分布集中,品位高,规模大,矿种配套性好,资源潜力大的特点,从而使我州从整体上成为具有世界级成矿规模的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为实现州委州政府提出的走“矿电结合”产业路子,把矿业培育成支柱产业,把迪庆建成中国最大的铜业基地的目标提供了良好的资源保障。
矿产业 围绕园区建设和重点产业,通过整合矿产资源、推进矿电结合、打击矿产资源开发违法行为、加强矿区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加快推进工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昆钢30万吨铁合金和华新水泥等重点工业项目顺利竣工,维西工业园区还原铁、羊拉、普朗等矿业基地基本形成。
六、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国民经济
1950年迪庆从“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中获得解放。1957年,国务院批准设立迪庆藏族自治州,建州40多年来,在民族区域自治的大道上沐浴着党的民族政策的阳光雨露,走过了辉煌的发展历程。1992年起,迪庆藏族自治州所属三县先后对外开放;1993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在迪庆召开扶贫现场办公会;1997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在迪庆藏族自治州建州40周年暨第二届滇藏川青毗邻地区文化艺术节期间向世界郑重宣布:人们寻觅已久的人间仙境——“香格里拉”就在中国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1999年,迪庆“香格里拉”机场通航;2001年12月,国务院批准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2003年,省政府迪庆现场办公会召开,会议原则同意了《迪庆藏族自治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规划了迪庆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项目121项,计划总投资174.51亿元。这一切,无不饱含着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迪庆的亲切关怀,凝聚着迪庆广大干部和各族群众的心血和汗水。
2010年,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正确领导下,州人民政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团结带领全州各族人民,齐心协力,积极应对各种挑战;解放思想,全力抢抓发展机遇;攻坚克难,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克服了拉萨“3·14”事件、国际金融危机和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等严峻困难,成功举办了奥运火炬传递、建州50周年和第六届康巴艺术节等重大节庆活动,顺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为“十二五”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合
2010年全州生产总值77.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9.5%,增速比上年加快1.2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9.5%,二季度增长17.9%,三季度增长12.7%,四季度增长23.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34亿元,增长6.7%,对GDP增量的贡献率为3.8%,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为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
2010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3.96亿元,比上年增长 43.2%。其中,城镇投资123.1亿元,增长47.2%,农村投资0.87亿元,增长22.1%,农村私人投资6.4亿元,增长14.4%,房地产投资3.58亿元,下降1%。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2010年,全州年末公路通车里程4815公里,其中等级公路3813公里,占公路里程的79.19%。全州旅客运输量为459万人,比上年下降4.93%;旅客周转量76195万人公里,下降2.99%;其中,民航旅客运输量26.33万人,增长18.98%,民航旅客周转量12638万人公里,增长18.97%。全州货物运输量439万吨,增长12.6%;货物周转量304293万吨公里,增长32.74%。
2010年,全州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3361万元,比上年增长15.33%。其中,电信业务总量4701万元,增长5.74%;邮政业务总量1347万元,增长10.36%;固定电话用户为37469户,比上年末下降6.01%,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276647户,比上年末增长31.49%,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81.69部,比上年末增加15.69部。
(六)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2010年,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99亿元,比上年增长23.8%。按隶属关系划分,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8.32亿元,增长21.9%;县消费品零售额12.67亿元,增长25%。分行业看,住宿业零售额0.63亿元,增长44.2%,餐饮业零售额1.49亿元,增长22.2%,批发业零售额6.11亿元,增长40.5%,零售业零售额12.76亿元,增长16.6%。分经济类型看,非公经济零售额13.16亿元,增长15.5%;公有经济零售额7.83亿元,增长40.7%。
全年香格里拉县城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4.4%,其中,食品上涨8.7%。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上涨4.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3.5%。
(七)财政、金融、保险
2010年,全州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9667万元,比上年增长36.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431485万元,增长43.4%。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200334万元,比年初增长38.9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360960万元,增长25.2%。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873596万元,增长24.31%。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4209
5-9
38212元,增长8.25%。农民人均纯收入3347元,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96元,增长9.57%,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9388元,增长23.09%。
年末全州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15421人,比上年增长7.54%;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5965人,下降1.66%;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4562人,增长7.39%;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6024人,增长16.91%。年末全州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1944人,比上年末增加1050人,共发放保障资金2523万元,增长29.05%,年末全州农村低保人数达103900人,增加2400人,共发放保障金7532万元,增长10.18%。
七、绘就美好蓝图
经过“十一五”的发展,我们已经积累了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宝贵经验,只要我们准确把握未来五年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切实增强前瞻性、科学性和创造性,就能推进迪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实现新跨越。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八届十次全会和州委六届十次全会后,根据州委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州政府对“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生产力布局等重要内容,组织多次咨询论证,开展形式多样的建言献策活动,在集中各方智慧的基础上,形成了《迪庆藏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纲要(草案)》明确了政府的工作重点和责任,各项部署体现了战略性、指导性、操作性的要求。
《纲要(草案)》提出了“十二五”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即: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迪庆特点的发展路子,按照“四个走在前列”总任务,紧紧抓住发展、稳定、民生三件大事,坚持“生态立州、文化兴州、产业强州、和谐安州”发展思路,依托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教育现代化四轮驱动,实施“绿色经济、人才优先、投资拉动、品牌支撑”发展战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生态、和谐迪庆,努力把迪庆建设成为全国藏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示范区以及大香格里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轴心区,为到2020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全
完善100万亩核桃、水果基地及配套设施。改良天然草场150万亩、建设饲料基地15万亩,大小牲畜年出栏稳定在80万头。
四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引导经济资源和生产力要素主要向重点开发区聚集,通过非均衡布局推动经济跨越发展。完善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建立具有迪庆特点的城镇体系。要帮助有条件的农民进入城镇,促进人口和生产要素流动,加快中心城市、重点乡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切实增强中心城市、重点乡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努力把香格里拉县城建设成国际旅游城市和人居环境优美的生态城市,把维西县城建成独具傈僳文化特色的民族生态文化城市,把德钦县城建成独具藏区特色的藏民族宗教文化旅游城市。
五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激活跨越发展的创新力。进一步明确改革的优先顺序和重点任务,统筹推进各方面改革,争取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认真开展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对外经济合作工作,努力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
六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加大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力度,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快生态畜牧业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确保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建立促进资源节约的政策法规体系。实施新一轮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七是深入实施科教兴州战略和人才强州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迪庆。优先发展教育,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普及双语教育,切实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提高实用技术推广应用和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发展的人力资源保障,实现人力资源市场化、社会化,逐步建立吸引人才、培养人才和留住人才的有效机制。
八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完善城乡各类社会保障制度,健全住房保障体系。积极促进就业,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使发展成果更多的惠及民生。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和完善反对分裂、维护和谐稳定工作机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九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各族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保护民族优秀文化资源,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着力培
第五篇:@@黔南州州情
黔南州州情
1、黔南州成立于哪年哪月哪日? 答:1956年8月8日。
2、黔南州总面积是多少平方公里? 答:26197平方公里。
3、黔南州自然地理位置如何?
答:黔南州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部向广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4、黔南州平均海拔是多少米? 答:997米。
5、黔南州最高海拔是多少米? 答:1961米。
6、黔南州最低海拔是多少米? 答:242米。
7、黔南州最高海拔位于哪里? 答:都匀斗篷山。
8、黔南州最低海拔位于哪里? 答:罗甸下大弯口。
9、黔南州属于什么样的气候?
答:属典型的亚热带温暖湿润的季风气候?
10、黔南州有多少个民族乡? 答:12个。11、2011年末,据计生部门统计,黔南州总人口是多少万人? 答:414.34万人。12、2011年末,黔南州耕地面积是多少公顷? 答:174278公顷。13、2011年末,黔南州森林覆盖率是多少? 答:47.57%。
14、黔南州境内,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哪些?
答: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平塘甲茶风景名胜区、瓮安江界河风景名胜区、都匀斗蓬山—剑江风景名胜区。
15、黔南州境内,国家自然保护区是哪个? 答:茂兰喀斯特原始森林保护区。
16、黔南州境内,国家森林公园有哪些?
答:三都瑶人山、瓮安朱家山、独山紫林山、都匀青云湖—四方潭。
17、黔南州境内,国家水利风景区有哪些?
答:长顺县杜鹃湖、龙里生态园。
18、黔南州境内,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哪些? 答:福泉古城垣、福泉葛镜桥。
19、黔南州境内,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有哪些? 答:贵定金海雪山、福泉双谷果园场。
20、黔南州境内,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是哪个市? 答:都匀市。
21、黔南州境内,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是哪个县? 答:荔波县。
22、黔南州境内,国家级地质公园是哪个? 答:平塘掌布。
23、黔南州境内,旅游AAAA级景区有哪些? 答:平塘掌布、荔波樟江。24、2011年,黔南州年均气温是多少摄氏度? 答:16℃。25、2011年,黔南州年平均降雨量是多少毫米? 答:915.8毫米。26、2011年,黔南州年平均日照时数是多少小时? 答:1150.1小时。
27、黔南州列入国家一、二、三级保护的珍稀植物有多少种? 答:25种。
28、黔南州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哪四种居全省之首? 答:锌矿、水晶石、辉绿岩、锑矿。
29、黔南州磷矿是我国特大型矿山之一,品位居全国第一,请问我州磷矿平均品位是多少? 答:25%--30%。
30、黔南州江河交错,水系发达,主要河流分属两大水系,请问是哪两大水系? 答: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31、黔南州中小河流有200多条,最著名的有两条,请问是哪两条? 答:红水河和都柳江。
32、黔南州水能资源丰富,请问我州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是多少万千瓦? 答:420.8万千瓦。33、2011年,黔南州人均生产总值是多少元? 答:13765元。
(注:初步核算,2014年全州生产总值为801.75亿元,同比增长14.5%。人均生产总值24791元,同比增长14.4%。)34、2011年,黔南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多少元?(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答:16983元。
(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98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65元,排全省第三。)
46、目前,黔南州已建成七大支柱产业为主体的国民经济体系,请问,这七大支柱产业是哪几种产业?
答:磷化工、烟草、医药、种养业、建材、冶金、旅游。
47、黔南州境内有贵州省唯一的抗战文化纪念地,请问这一纪念地叫什么? 答:独山深河桥抗日文化园。
48、中共黔南州委《关于以县为单位开展同步小康创建活动的意见》指出,要以县域经济为突破,以六大指标体系为标准,以“三个不能代替”为根本要求深入开展活动,请问“三个不能代替”的内容是什么?
答:不以州的全面小康代替县市建成全面小康,不以平均数代替大多数,不简单以指标数值代替直观感受。
49、中共黔南州委《关于以县为单位开展同步小康创建活动的意见》指出,深入开展活动,县市要分为三种类型来创建,即领跑型、奋进型、追赶型,请问,领跑型是哪些县市? 答:都匀、福泉、瓮安、龙里、贵定。
(注:要求领跑型的都匀、福泉、瓮安、贵定、龙里5个县(市),奋进型的惠水、长顺、荔波、独山4个县,追赶型的三都、平塘、罗甸3个县,分别在2016 年、2018年、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52、黔南州是多民族聚居区,请问黔南州有多少个民族? 答:37个。
53、至2011年末,少数民族在黔南州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是多少? 答:57.8%。
54、黔南州自治条例规定,每年有一个月为自治州的民族团结月,在全州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定期表彰为民族团结进步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请问,黔南州的民族团结月是哪一个月? 答:8月。
55、黔南州自治条例规定,自治州的财政是国家的地方财政,是贵州省财政的组成部分。请问,自治州的财政是国家的几级地方财政? 答:一级。
56、黔南州自治条例规定,自治州的自治机关是什么?(《黔南州自治条例》)答: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和自治州人民政府。
57、黔南州自治条例规定,自治州的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是什么?(《黔南州自治条例》)答:自治州人民检察院。
58、黔南州自治条例规定,自治州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是什么?(《黔南州自治条例》)答: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它的常设机关是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59、黔南州自治条例规定,自治州的州级国家机关牌匾,应当同时使用什么文字制作?(《黔南州自治条例》)答:布依文、苗文和汉文。
60、黔南州自治条例规定,自治州的国家审判机关是什么?(《黔南州自治条例》)答: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61、黔南州自治条例规定,自治州州长由谁来担任?(《黔南州自治条例》)答:由布依族或者苗族公民担任。
62、黔南州自治条例规定,民族乡乡长由谁来担任?(《黔南州自治条例》)答:由该民族的公民担任。
63、黔南州自治条例规定,城镇的规划、建设和改造应当体现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保护什么样的建筑?(《黔南州自治条例》)
答:具有历史文化特点的重点建筑和标志性建筑。
64、黔南州自治条例规定,少数民族聚居地方汉语教学有困难的小学低年级,可以实行什么样的教学。(《黔南州自治条例》)答:双语教学。
65、黔南州自治条例是什么时候开始执行的?(《黔南州自治条例》)答:自1987年1月1日起施行。
1、州委书记龙长春在全州“5个100工程”项目建设观摩推进会上强调:黔南州产业发展项目要紧紧围绕哪六大传统支柱产业,培育引进电子、信息、服装、制鞋、旅游等新兴产业,找准切合点,打开突破口,全力推进大项目、好项目建设。
答:要紧紧围绕壮大装备制造、磷化工、农特产品加工、冶金、建材、制药等六大传统支柱产业。
2、在全州“5个100工程”项目建设观摩推进会上州委书记龙长春强调要怎样明确目标抓项目?
答:一要围绕资源开发上项目;二要围绕大企业升级上项目;三要围绕盘活存量资产上项目;四要围绕产业政策导向上项目;五要围绕区位条件上项目;六要围绕改善民生上项目。
3、州委书记龙长春在全州“5个100工程”项目建设观摩推进会上指出:加快都匀经济开发区建设步伐,将都匀经济开发区打造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要按照什么样的思路发展? 答:按照“建设新城市、发展新产业、形成新业态、推动新跨越”的发展思路,加快发展。
4、龙长春书记在州委中心组学习暨第一季度县(市)委书记、县(市)长会议上讲话时指出,黔南要实现“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什么直接决定着发展速度、赶超跨度、小康进度? 答:思想解放程度。
5、龙长春书记在州委中心组学习暨第一季度县(市)委书记、县(市)长会议上讲话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在历届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黔南始终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与发达地区和周边兄弟市(州)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究其原因固然很多,请问,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思想解放不够。
6、龙长春书记在州委中心组学习暨第一季度县(市)委书记、县(市)长会议上讲话时指出,推动发展重在应势、用势、造势。应势是下策,用势是中策,造势才是上上策。请问,造势之道贵在什么? 答:差别竞争、特色取胜,敢想他人之未想,敢为他人之未为;敢于小题大做、无中生有,乘势而上、顺势而为。
7、龙长春书记在州委中心组学习暨第一季度县(市)委书记、县(市)长会议上讲话时指出,黔南和全省一样,在同步小康的进程中,面临着既要“赶”又要“转”的双重任务、双重压力。请问,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答: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是“慢”。
8、龙长春书记在全州深入推进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我州是典型的投资拉动型,请问,我们与发达地区和周边兄弟市(州)相比的发展差距主要是什么? 答:项目少、项目弱、项目散,项目建设滞后的根子在于思想观念的落后。
9、龙长春书记在全州深入推进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指出,解放思想是黔南抢抓项目、扩大开放的关键环节。请问,导致我们抓项目畏首畏尾、小打小闹的根本症结是什么?
答:眼界狭窄、观念落后、思想保守。
10、龙长春书记在全州深入推进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指出,环境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请问,在硬环境短期内无法根本改变的情况下,优化发展环境,关键要靠什么来吸引投资者?
答:关键要靠优质的服务来吸引投资者。
11、龙长春书记在全州深入推进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全州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目的就是要用什么样的精神、采取什么样的办法,动真来实,真抓实干,真正触及问题,触及灵魂,取得实效。
答:要用整风的精神、“三讲”的办法,真抓实干,真正触及问题,触及灵魂,取得实效。
12、龙长春书记在全州深入推进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为确保解放思想活动取得实效,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州委提出的什么样的工作要求?坚持什么样的考核标准?和什么样的主要方法?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
答:坚持“统一思想、解决问题、促进工作、推动发展”的工作要求,坚持“作风转变到位、发展环境优化、工作增比进位、群众测评满意”的考核标准和“学、查、改、评”的主要方法,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
13、《中共黔南州委关于深入推进解放思想加快跨越发展的意见》提出解放思想必须紧紧围绕什么主战略?
答:“两加一推”主基调、城镇化带动主战略。(黔南党发[2013]3号)
14、《中共黔南州委关于深入推进解放思想加快跨越发展的意见》提出解放思想必须坚持什么工作要求?
答:统一思想、解决问题、促进工作、推动发展。(黔南党发[2013]3号)
15、《中共黔南州委关于深入推进解放思想加快跨越发展的意见》提出解放思想必须坚持什么考核标准?
答:作风转变到位、发展环境优化、工作增比进位、群众测评满意。(黔南党发[2013]3号)
16、《中共黔南州委关于深入推进解放思想加快跨越发展的意见》提出了解放思想的“四字”主要方法,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学、查、改、评。(黔南党发[2013]3号)
17、《中共黔南州委关于深入推进解放思想加快跨越发展的意见》共分哪四个环节进行? 答:第一环节:系统学;第二环节:广泛查;第三环节:认真改;第四环节:严格评。(黔南党发[2013]3号)
18、当前,我州深入推进解放思想,加快跨越要重点解决哪些问题?
答:1)着力解决畏首畏尾问题,牢固树立敢为人先的思想观念;2)着力解决松懈拖沓问题,牢固树立创先争优的思想观念;3)着力解决小进即满问题,牢固树立昂扬向上的思想观念;4)着力解决本位主义问题,牢固树立顾全大局的思想观念;5)着力解决坐而论道问题,牢固树立真抓实干的思想观念。
19、州委书记龙长春在在全州“5个100工程”项目建设观摩推进会上强调,要强化团结意识,奋力攻坚克难,努力打造比项目、争投资的良好氛围,确保项目建设取得实效,具体要做到哪几个坚持?
答:1)抓项目、上项目,必须坚持团结干事不争论;2)抓项目、上项目,必须坚持攻坚克难不退缩;3)抓项目、上项目,必须坚持增比进位不松劲;4)抓项目、上项目,必须坚持社会管理不懈怠。
20、为了把都匀经济开发区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州委书记龙长春提出了哪些思路和举措?
答:要按照“建设新城市、发展新产业、形成新业态、推动新跨越”的发展思路,加快都匀经济开发区建设步伐,将都匀经济开发区打造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尤其是产业园区建设,要按照“不求先大、但求先有,依托骨干、滚动发展”的要求,着力引进一批骨干企业入园,逐步形成“马太效应”,走“主业加配套”的发展路子。要完善园区发展总体规划。针对产业园区投入不足、建设缓慢、布局杂乱、功能趋同的现状,对产业园区总体规划进行修改,科学合理布局,明确园区发展定位。对于有基础、有形象的园区,要促使其加快建设升级;对于有设想没实地、有园区没企业、有企业没产业的园区,要统筹规划,确定目标;对于地域相近、产业趋同的园区,可以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探索建立基础共建、项目同引、利益分享机制,实施园区整合,集聚财力共同推进园区建设。
21、州委书记龙长春在在全州深入推进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坚持大局至上抓服务,用思想的大解放促进环境的大改善。请问,如何优化我州的发展环境? 答:必须牢固树立顾全大局的观念,坚决摒弃本位主义的思想,一切以大局利益为重,特别是州四家班子领导和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做维护大局、服务发展的表率,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各级各部门特别是执法监督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决破除封闭保守、画地为牢的思想观念,坚持发展为要、民生为本、企业为基、环境为重,牢固树立“大开放大发展、小开放小发展、不开放不发展”的观念,做到“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像尊重科学家一样尊重企业家,像尊重老师一样尊重老总,主动为客商服务、为项目服务,进一步优化发展软环境。
22、黔南州委十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打造“泛都匀”经济圈,构筑“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新格局,推动提速转型、跨越赶超、富民兴州目标早日实现。“泛都匀”经济圈将以“大都匀”为龙头,以福泉、瓮安煤电磷、煤电铝一体化、贵定昌明、独山现代物流、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为支撑,依托都匀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贵定、惠水、长顺、龙里北部片区以服务业、临空产业、民族制药业为支撑,千方百计融入贵阳发展,着力打造环贵阳经济带。三都、荔波、罗甸、平塘南部片区以民族文化、喀斯特生态旅游、临港经济和天文科普旅游为支撑,充分利用世界自然遗产地和“三天奇观”等独具特色的资源,着力打造生态民族文化旅游经济区。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形成以“泛都匀”经济圈为核心,以三都、荔波、罗甸、平塘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区和贵定、惠水、长顺、龙里环贵阳经济带为南北两翼,实现核心重点突破、南北两翼齐飞的“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新格局。
22、明确将都匀建成100万人口和100平方公里区域面积“双百”城市的目标,提出“一年见成效,两年出形象,三年变大样”。
要牢固树立“大都匀”理念,坚持规划引领、一江带两城原则,更加凸显“历史文化美、生态环境美、民族风情美、现代时尚美”的“四美”特点,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的要求,努力把都匀市建设成为山水桥城生态城市和休闲宜居之都。
围绕建设“双百”城市,根据“高、新、特、快”的要求,按照“两主、三副、五组团,两轴、一带、多廊道”的城市空间结构,加快《都匀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修编。实施“南北拉动、东西扩张”,强势推进新区建设,做大做优中心城区,抓好桐州监狱、都匀监狱异地建设,启动城南片区旧城改造工程,建设甘塘铁路新货运站,做好都匀火车站外迁前期工作,高效推进州、市行政中心迁建。加快红大院、山水云城、剑化片区、河西片区、东来尚城、西南特产城、东南仓储物流建材商贸城等城市综合体建设。培育发展甘塘、墨冲、杨柳街等“卫星”城镇,加快建设一批具有产业支撑、富有地域特色、人居环境良好的特色小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