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水平大学
高水平大学 “自考”题目例析
(五)四、现代文阅读
考查内容和思路:
㈠理解把握文本:1.关注文本题目,据此把握主旨和思路;2.关注关联性词语,据此把握语句关系;3.关注概括性词语,据此把握主要内容。
㈡选择题目要点:1.根据题目和选项,择定文本相关内容;2.将选项与文本相关内容进行对照判断;3.对照判断专注于找出选项的关键误点;4.在读文本和答题中充实自己文化内涵。
㈢简答题目要点:1.根据题目择定文本的相关内容;2.在相关区域内提取重要的信息;3.将重要的信息转化为答案要点;4.连缀要点形成清晰连贯的答案。【例1·2011“华约”联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题。哥本哈根精神-----见前文
[思路结构脉络]
设问一:什么是哥本哈根精神?
哥本哈根精神的核心:平等自由讨论和紧密合作的浓厚学术气氛。
具体例子之一:玻尔和海森堡 具体例子之二:玻尔和泡利
小结:玻尔、海森堡、泡利的合作形成哥本哈根学派核心。设问二:哥本哈根精神是怎样产生的?
条件一:玻尔立志在哥本哈根发展物理研究工作; 条件二:玻尔指导青年科学家,转化为丰硕成果; 条件三:玻尔的人格魅力、爱才如命和积极倡导。
总结:哥本哈根精神随着量子力学的诞生而诞生,并成为物理学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1.文中的“科学国际化之父”和“上帝的鞭子”分别是指 A.卢瑟福 泡利 B.玻尔 泡利 C.玻尔 海森堡 D.卢瑟福 海森堡 [解析]参考答案:B(文本相关内容:①这个圣地的中心人物,当然是玻尔。他积极提倡国际合作,被誉为‚科学国际化之父‛;②在他的研究所里,既有22岁当讲师、27岁当教授的海森堡和作为‚上帝的鞭子‛的泡利。)2.从原文看,下列对哥本哈根精神的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A.按照玻尔的挚友、著名的物理学家罗森菲耳德下的定义,是指完全自由的判断与讨论的美德。
B.玻尔给聚集在他周围的青年物理学家的一种鼓舞和指导,体现了领袖与群众的互补关系。
C.高度的智力活动、大胆的涉险精神、深奥的研究内容与快活的乐天主义的完美结合。
D.哥本哈根精神是在玻尔创导下形成的平等、自由地讨论和相互紧密地合作的浓厚的学术气氛。
[解析]参考答案:D(文本相关内容:哥本哈根精神的核心,是在玻尔创导下形成的平等、自由地讨论和相互紧密地合作的浓厚的学术气氛。——其余三项是某些人的看法,不是“原文”的表述。)
3.下列关于玻尔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玻尔看来,1922年6月他应邀赴德国哥廷根讲学的最大收获,就是遇到了两位才华横溢的青年人——海森堡和泡利。
B.面对导师卢瑟福的盛情邀请,玻尔不为所动,仍愿意留在丹麦,发展祖国的物理学事业,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C.玻尔认为,最重要的是要不断吸收相当数量的年轻人,让他们熟悉科学研究的结果与方法,而不是依靠少数科学家的才能。
D.玻尔具有极强的事业心,日以继夜地工作,但又幽默好客,不摆架子,爱才如命,因而吸引了不少有希望的青年人。
[解析]参考答案:C(文本相关内容:35岁的所长玻尔说道:‚极端重要的是,不仅仅要依靠少数科学家的才能,而且要不断吸收相当数量的年轻人,让他们熟悉科学研究的结果与方法。‛——选项“不是依靠”与文本“不仅仅是要依靠”不符合。)
4.下列对海森堡和泡利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玻尔一次演讲的末了,海森堡对玻尔的一些看法提出强烈的异议,显然是他经过仔细研究之后提出来的。
B.海森堡对玻尔邀请他到附近山区散步印象非常深刻,认为他真正的科学生涯就是从那次散步开始的。
C.在玻尔的邀请下,泡利来到哥本哈根的玻尔研究所,他对所里的各项工作发表意见,受到玻尔的高度评价。
D.由于泡利毫不客气的批评,所以玻尔研究所的很多人都怕他,只是在他离开哥本哈根之后,大家才开始珍视泡利的批评。
[解析]参考答案:D(文本相关内容:虽然研究所里很多人都怕泡利,但是,逐渐地,大家都开始珍视泡利的批评。甚至在泡利离开哥本哈根之后,他的每次来信都被看作是一件大事,在所内广为传阅。——选项“只是在他离开哥本哈根之后”与文本“逐渐地,大家都开始珍视泡利的批评。甚至在泡利离开哥本哈根之后”不符合。)
5.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泡利之所以后来成为近代物理学中最著名的评论家,正是由于他敢于对别人提出非常尖锐的批评,有时甚至是挖苦、讽刺。
B.作为终身的好朋友,海森堡和泡利这对科学家总是互相批评,甚至多次骂对方“你这个笨蛋”一类的话,但也从不见怪。
C.玻尔的努力和不少青年物理学家的加盟,使玻尔研究所成为国际知名的物理研究中心,被誉为“物理学界的朝拜圣地”。
D.玻尔研究所虽然繁忙、紧张,但能使人感到激动、活泼、欢快、无拘无束,这种学术气氛,已成为科学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解析]参考答案:B(文本相关内容:海森堡曾说:‚不知多少次,他骂我‘你这个笨蛋’或者类似的话,这对我很有帮助。可是,我们总是好朋友,我们互相批评,从不见怪。‛——选项“甚至多次骂对方”与文本“不知多少次,他骂我”不符合。)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玻尔1913年发表了《原子和分子结构》以后,美国、英国一些高校纷纷邀请他前往工作,可见其轰动效应非常巨大。B.抽象的定义和具体的例子总是互为补充的,所以在说明一个事物时,下一个准确定义和举一个确切的例子都很重要。
C.卢瑟夫给波尔写信,再次邀请玻尔去任职,并许以200英镑的年薪,可见英国具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风气。
D.朗道跟人开玩笑不讲分寸,伽莫夫几乎把画漫画、做打油诗作为主要职业,说明这里的科学家并不是那种认真严肃、一本正经的。
[解析]参考答案:D(文本相关内容:玻尔事业心极强,日以继夜地工作,但又幽默好客,不摆架子。他爱才如命,到处物色有希望的青年人来所工作。在他的研究所里,既有22岁当讲师、27岁当教授的海森堡和作为‚上帝的鞭子‛的泡利,又有开玩笑不讲分寸的朗道,以及‚几乎把画漫画、做打油诗作为主要职业,倒把物理变成副业‛的伽莫夫。——选项“说明这里的科学家并不是那种认真严肃、一本正经的”与文本所说波尔、海森堡、泡利的表现不符合,推论不正确;朗道和伽莫夫也并非不严肃认真。)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玻尔在与海森堡的讨论时,十分坦率地谈到自己的认识不够严密,并承认上午说得不够小心,这使海森堡感到十分亲切。
B.虽然哥本哈根大学已经倾其全力支持玻尔的工作,但在财力、人员能力以及实验室管理上仍未能尽如人意,远远达不到英国的水平。
C.经过玻尔及其合作者的共同努力,玻尔研究所于 1921年3月3日宣告成立,终于实现了玻尔在丹麦建立一个物理研究所的理想。
D.在玻尔的指导下,他周围那些有经验的合作者很快就把他们所带来的新思想和朝气不断涌入科研工作,并转为丰硕的果实。
E.哥本哈根学派的核心是玻尔、海森堡和泡利,他们之间亲密无间的合作,在量子力学的发展中无疑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解析]参考答案:A.1分,B.2分,C.0分,D.2分,E.0分(文本相关内容:A.在讨论中,玻尔既肯定海森堡的很多想法,又十分坦率地谈了自己的认识过程,还承认‚我今天上午说得不够小心‛。既讨论科学,又拉家常,使人感到十分亲切。——波尔没有“谈到自己的认识不够严密”,“海森堡感到十分亲切”的原因是“既讨论科学,又拉家常”。B.哥本哈根大学已经尽全力来支持我的工作,虽则它在财力、人员能力和实验室的管理上,都达不到英国的水平。——选项“远远达不到英国的水平”与文本“都达不到英国的水平”不符合。D.丹麦和外国那些年轻的物理学家所带来的新思想和朝气,在玻尔及其周围一批有经验的合作者的指导下,不久就转化为丰硕的成果。——选项“把他们所带来的新思想和朝气„„转为丰硕的果实”与文本“在„„的指导下,不久就转化为丰硕的成果”不符合。)
【例2·2012“卓越”联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常规科学‛是指坚实地建立在一种或多种过去科学成就基础上的研究,这些科学成就为某个科学共同体在一段时期内公认为是进一步实践的基础。现在,这些与原初形式几乎面目全非的成就,已由初级的或高级的教材详尽地阐述了。科学教科书阐发了公认的理论,列举出该理论许多的或所有的成功应用,并把这些应用与示范性的观察和实验进行比较。在19世纪初这些书变得流行以前(在新成熟的科学中甚至更晚)许多著名的科学经典就起着这一类似的功能。这些著作和许多其他的著作,都在一段时期内为以后几代实践者们暗暗规定了一个研究领域的合理问题和方法。这些著作之所以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就在于它们共同具有两个基本的特征。它们的成就空前地吸引一批坚定的拥护者,使他们脱离科学活动的其他竞争模式。同时,这些成就又足以无限制地为重新组成的一批实践者留下有待解决的种种问题。
凡是共有这两个特征的成就,我此后便称之为‚范式(paradigm)‛,这是一个与 ‚常规科学‛密切有关的术语。我选择这个术语,意欲提示出某些实际科学实践的公认范例——它们包括定律、理论、应用和仪器在一起——为特定的连贯的科学研究的传统提供模型。这些传统就是历史学家们在‚托勒密天文学‛(或‚哥白尼天文学‛)、‚亚里士多德动力学 ‛(或‚牛顿动力学‛)、‚微粒光学‛(或‚波动光学‛)等等标题下所描述的传统研究。研究范式,包括研究许多比上面所列举的那些名称更加专门的范式,主要是为以后将参与实践而成为特定科学共同体成员的学生准备的。因为他将要加入的共同体,其成员都是从相同的模型中学到这一学科领域的基础的,他尔后的实践将很少会在基本前提上发生争议。以共同范式为基础进行研究的人,都承诺同样的规则和标准从事科学实践。科学实践所产生的这种承诺和明显的一致是常规科学的先决条件,亦即一个特定研究传统的发生与延续的先决条件。
因为在本文中,范式概念将经常取代已熟悉的种种概念,所以需要对引进它的理由做更多的说明。为什么具体的科学成就,作为专业承诺的一个焦点,要比可能是从其中抽象出来的各种概念、定律、理论和观点更在先呢?在何种意义上共有范式对研究科学发展的学者来说是一个基本单位,这个基本单位又不可能充分地划归为具有同样功能的逻辑原子组分呢?对这些问题与其他类似问题的解答将为理解常规科学和与之有关的范式概念提供基础。然而,更抽象的讨论将取决于对常规科学的范例或对范式的范例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尤其是,当我们注意到,没有范式或至少没有像上面所举的那种明确的、具有约束力的范式,也可能有某种科学研究时,常规科学与范式这两个相关的概念就将会得到澄清。取得了一个范式,取得了范式所容许的那类更深奥的研究,是任何一个科学领域在发展中达到成熟的标志。范式的过渡,便是成熟科学通常的发展模式。(节选自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思路结构脉络]
一、常规科学的定义和两个基本特征
二、范式的定义、涵义和研究的意义
三、范式延续是成熟科学的发展模式 1.以下各项,不符合本文意思的一项是
A.科学教科书对于科学研究范式的传播起着重要作用。B.范式不仅为科学研究提供方法,也限定了研究对象。C.“牛顿动力学”与“微粒光学”均是科学研究的范式。D.范式的确立,是以定律、理论的提出为先导的。
[解析]参考答案:D(文本相关内容:我选择这个术语(范式),意欲提示出某些实际科学实践的公认范例——它们包括定律、理论、应用和仪器在一起——为特定的连贯的科学研究的传统提供模型。作为专业承诺的一个焦点,要比可能是从其中抽象出来的各种概念、定律、理论和观点更在先呢?——选项“为先导”与文本“在一起„„更在先呢”不符合。)2.以下各项,不能由本文推导出的一项是 A.遵循范式展开科学研究,应能获得预期的成功。B.某一科学研究领域中,可能同时存在多个范式。C.科学研究是范式的存在基础。
D.理论作为一种范式被接受,必须优于它的竞争对手。
[解析]参考答案:A(文本相关内容:科学实践所产生的这种承诺和明显的一致是常规科学的先决条件,亦即一个特定研究传统的发生与延续的先决条件。取得了一个范式,取得了范式所容许的那类更深奥的研究,是任何一个科学领域在发展中达到成熟的标志。范式的过渡,便是成熟科学通常的发展模式。——选项“应能获得预期的成功为先导”没有根据。)
3.根据本文的表述,如何理解范式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解析]参考答案:⑴范式标志着科学发展的成熟。⑵范式留下了科学发展的空间。⑶范式更替是科学发展的通常模式。(更好的回答:⑴范式可以让科学在正确的轨道上有成效的发展,同时为科学的进一步发展预留下广阔的空间。⑵范式是科学发展成熟的标志;范式的更新是成熟科学通常的发展模式。)
【例3·2011“北约”联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不久前我在鄯善迪坎儿村,见一大棵梭梭树长在路旁。我从小认识梭梭,见了亲切的很,就像看见一个亲人站在那儿。我对这个村庄也一下有了兴趣。一棵本来只能当烧柴的梭梭,在村里枝条完好地长了这么多年,一直长到老,谁在护着它呢。迪坎儿村紧挨沙漠,走进一户人家,门前一渠沟水流,葡萄藤蔓覆盖了整个院落。转到屋后,发现后墙已经被流沙淹埋掉大半,沙漠从这户人家的后墙根,一望无际地远去,没有一点绿色。
我生活的新疆地域辽阔,大块地存有一些自然风光,除了几个国家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在相对疏松的村镇之间,连绵的农田间隙,还有幸能看到荒野草原、沙漠戈壁,这些暂时没被人侵占的地方,长野草野树,或寸草不生,任风沙吹刮。不像内地中原,城市村庄紧凑相连,农田密布,整个大地住满人长满人吃的粮食,没有一块闲地供野草生长,更别说有野生动物了。自然退居到偏远边疆和那些不易人居的荒芜山岭。城市的野生动物只剩下苍蝇和老鼠,乡下也差不多。
美好的自然景观离人们远了,迫近的却是自然灾害:地震、泥石流、旱涝、反常气候。这是自然的另一面。其实自然从来就没有远离我们,无论身居都市还是乡村,我们一样在自然的大怀抱中。包括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所有的城市、政权、宗教、文化文明,都建立在一个最大的自然——大地之上,苍天之下。它动一动身,这一切便都不存在。但它厚爱着我们,不会轻易动身。我们却常常忘记承载我们的大地,护佑我们的苍天。古人云:厚德载物。宽厚的大地承载江河山岳,也承载毛虫小草;承载秀水江南,也承载荒漠西域。它的德是公正。而说出厚德载物的人,则听懂了大地语言。庄子懂得自然的语言,那些古代优秀的文学家都懂,他们通过草木虫鸟、云霞水土跟自然交流,心灵在天地万物中神游,获得启迪和智慧。
《诗经》中上百种动植物,个个有名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一只叫雎鸠的鸟,关关地鸣叫着出现在《诗经》的开篇,这是古代诗人给一只鸟的待遇,有声音有名字,有尊严有位臵。如果在现代诗人笔下,很可能就写成‚一只鸟在河边叫‛了。至于是只什么鸟,大概没多少人在意。
现在大地上所有动植物都有名字,我们却不知道或不懂得用名字去称呼它们,在许多的文学作品中,我们读到的多是对动植物笼统的称呼,把地上长的都叫草,天上飞的都叫鸟,不懂得去单个地叫出一棵草、一只鸟的名字。一方面是不认识,另一方面在意识中或许没有对所书写对象的敬重。
有一颗能跟自然交流的心灵,懂得尊重自然,敬畏人之外的生命,才可能听懂自然,知道一棵草一朵云在说什么,漫天星星在说什么。自然跟我们交流的惟一渠道是心灵。现代人也有心,但是不灵了。小时候,夜晚躺在草垛上,看见身边的狗在看星星,也跟着看,我从来不认为狗看不懂星星,狗大概也不这样认为我。看星星其实再简单不过,抬抬头,就可以看见那些遥远的星星,你能感到它们一直在注视你,你也在注视着它们。
包括地上的一块石头,一个土疙瘩,也一直这样注视着我们。只是我们的心不灵了,感觉不到一个土疙瘩的注视。自然不跟我们交流了,我们也早已失去和自然交流的语言。
鄯善迪坎儿村的人们还在自然中,他们从来就懂得怎么和沙漠荒芜一起生活,怎样和仅有的一点水源、一架葡萄还有一棵梭梭树一起生活,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懂得怎样贫穷地生活。[思路结构脉络]
一、①迪坎儿村护着梭梭树
二、②新疆还存有自然风光 ③人们常忘记大地苍天
三、④自然启迪着古人心灵 ⑤古代诗人知尊重生命 ⑥现代文学却轻忽自然
四、⑦心灵应懂得尊重自然 ⑧心不灵难与自然交流
五、⑨迪坎儿村人懂得自然
1.文章写梭梭树,在行文脉络、情感表达和思想意蕴上的作用。[解析]参考答案提示:行文线索、情感依附、思想寄托。
具体回答示例:
文章写梭梭树,在行文脉络、情感表达和思想意蕴上都起到重要作用。
从行文脉络上看,梭梭树构成全文的行文线索。开篇由梭梭树写起,扩展开来,最后以梭梭树收束。
从情感表达上看,梭梭树是作者的情感寄托。从小熟稔,像亲人一样亲切,应该永远尊重相伴生活。
从思想意蕴上看,梭梭树包含着丰富的内涵。作为象征意象,它展现出大自然的古老、朴实和宽厚。
2.如何理解“现代人也有心,但是不灵了”?
[解析]参考答案提示:“自然不跟我们交流了,我们也早已失去和自然交流的语言。”
具体回答示例:
“现代人也有心,但是不灵了”这句话的意思是:现代人从生理上是有心的,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不尊重自然,不敬畏人之外的生命,所以已经不灵了,感觉不到自然与我们的交流,我们也早已失去和自然交流的语言,自以为是,变得自私、贪婪、闭塞、愚昧。
3.文末写“懂得怎样贫穷的生活”,有评论者认为,作者是希望人们安于贫穷的现状,你对此怎么理解?(200字左右)
[解析]参考答案提示:要从“懂得尊重自然,敬畏人之外的生命。”的角度思考。
具体回答示例:
有评论者认为文末所写“懂得怎样贫穷的生活”是希望人们安于贫穷的现状。我认为,这是一种不正确的理解。
文章所说的“贫穷的生活”,不同于评论者认为的“贫穷的现状”;文章所说的“懂得”也不同于评论者认为的“安于”。文章所说的“贫穷”是就人类总体而言,是针对那种穷奢极欲、破坏自然的行为而言的。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失去了对自然的尊重,盲目自大地与天争斗,认为人类可以征服自然,无限制地索取、掠夺、破坏。但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也只有这一处家园,人类必须从懵懂走向文明,“懂得尊重自然,敬畏人之外的生命”,节制膨胀的欲望,和自然和谐相处。
而评论者认为的“安于贫穷的现状”,脱离了全文内容,脱离了全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他们说的“贫穷的现状”,是就经济和生活水平低下的状况而言的,这里的“安于”是不思进取的懒汉思想。
显然,这些评论者的认为与原文所表达的思想大相径庭。
第二篇:华南大学-华南大学 广东省高水平大学
华南大学-华南大学 广东省高水平大
学
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广东省高水平大学是指2016年起。
广东将力争用5-10年时间。建成若干所具有较高水平和影响力的大学。培育一批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的特色重点学科。经过层层遴选。最终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工业大学7所高校入选。
中文名,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别名,广东高水平大学。地区,广东省。招生批次,本科一批。提前本科一批。目标定位,高水平大学。学校类型,综合。理工。师
范。农林。医药。学校属性,985工程|211工程|广东省211工程。院校类别,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发展和延续”。
项目背景。2016年广东省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
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全面启动高水平大学建设。全面加强和改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加快推进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工作。着力推进创建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
深入推进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为广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总目标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高水平大学”将
继“211工程”。“985工程”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后的另一新重点建设内容。
项目简介。2016年4月23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
会前下发了《关于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意见》。对我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做了全面部署安排。《意见》分为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建设目标。创新重点建设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机制。增强重点建设高等学校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快改善重点建设高等学校的办学条件。加强组织领导等五个部分。更加注重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建设。更加注重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更加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更加注重增强综合实力。区域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加快建成一批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和学科。为实现广东省“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目标提供强而有力的人才保证。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力争到2020年。重点建设 的高校发展定位和目标更加明确。优势特色更加鲜明。综合实力明显提升。若干所高校跻身国内一流大学前列。建成一批国内外一流学科。在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带动全省高等教育整体水平明显提升。成为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高地。
有力支撑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到2030年。重点建设高校总体上在全国同类高等学校中成为地位领先的高水平大学。有效带动全省高等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大幅提升。建成高等教育强省。
扶持政策。提高生均资源配置水平1。支持重点建设高校按照机构编制标准规范实施内设机构备案制;2。
努力降低生师比;3。力争重点建设高校生均资源配置水平走在全国同类高等学校前列。建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1。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2。依法依规适时下放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招标审批权;3。给予省属重点建设高校与部属高校同等的招标自主权。切实改善
教师住房条件1。支持重点建设高校采取租房补贴。购房补贴和实物配租等方式解决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住房问题;2。
支持有土地资源的重点建设高校自建公共租凭住房。并将其纳入当地政府公共租凭住房建设计划。加大建设资金投入力度1。提高高水大学生均定额拨款标准。2016年达到每生每年12000元;2。省设立高水大学建设专项资金。2016年-2017年省财政安排50亿元。主要用于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产学研合作。人才队伍建设。科研服务和条件支撑平台建设等。落实创新管理机制体制1。扩大和落实办学自主权。给予重点建设高校学科建设及调整政策支持;2。
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构建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管理机制。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和组织架构。3。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支持重点建设高校自主设置岗位。对引进海外高水平人才开辟绿色通道。全面提高
师资水平。4。赋予科技成果自主处理权。科技成果转化所收益全部留归单位自主分配。支持政府。行业企业。社会组织与重点建设高校联合共建教学科研平台。开展联合攻关和协同创新。
第三篇:高水平大学的学风校风建设
高水平大学的学风校风建设
一所学校的风气,即全体教师、职工、学生在共同的目标指引下经过长期共同努力而形成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一种特有风尚。它包括学校领导和机关的作风、教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等。它是一种学校集体的、稳定的精神状态,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是衡量一所学校教育质量和精神面貌的重要标志,具有特别的约束力。
校风对一所高水平大学、对师生的成长成才有着什么重要作用呢?
(1)校风对一所学校而言,是其整体形象的综合反映。
校风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而一旦形成后,作为一所学校师生员工共同表现出来的并具有各自特色的行为方式和作风,它体现学校的办学宗旨、方向和精神风貌。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状况如何,校风就是最好的集中体现。校风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或者说惯性。因为作为一种文化环境,校风会形成一种强大的“文化效应场”,师生员工在这个“场”的作用下必然受其影响和熏陶,从而使个体的行为和作风从“无序”逐渐变为“有序”,自觉或不自觉地适应校风的要求,又反过来促进或推动校风的巩固。所以说,校风一旦形成,极难改变,无论是良好的或是不好的概莫能外。校风体现了一所学校鲜明的文化个性和内涵。不同类型的学校,其对人才的培养目标、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的要求不尽相同,这就决定了不同类型的学校,其育人环境应与学校的办学方向与办学特色相一致,其校风的文化个性和文化内涵也要体现其办学特色和办学方向。就这一点而言,高等学校因为特殊的培养目标、办学方向,个性更加鲜明。例如,世界著名的英国剑桥、牛津,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中国的北大、清华,它们虽然都近在咫尺,但却有截然不同的校风,这就是由他们各自办学特色、办学方向和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所决定的。而我们反观现实中的一些所谓“薄弱”学校,则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其形成“独特”的不良校风,积重难返、不易逆转所致。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校风不仅是学校的形象,甚至可以说是学校的生命,学校特别是学校领导对良好校风的培育自当给予极大的关注。
(2)校风对于教师而言,是其成就事业的关键校风是学校成员具有的富有特色的稳定行为倾向和精神风貌。
它既是群体行为的总凝练和总概括,又反过来给校园个体人格的社会化提供
模式和参照系,并为这些行为模式的实施提供群体鉴别与评价的道德标准和环境标准。因此,校风特别是教风必然对本校教师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约束力,对教师个体的道德修养、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无形中形成相应的要求和影响,这就是具有优良校风的名校往往都拥有一个名师群体,容易造就名师的原因。名校造名师、名师促名校。
(3)校风对学生而言,对其提高全面素质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首先,校风作为一种行为模式,对学生无疑具有很强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作用。学生在校风尤其是优良校风的影响下,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在不断的学习、实践生活过程中,克服不良行为习惯,纠正错误的思想、思维方式,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科学的思维习惯、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严明的组织纪律性以及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这样养成的良好素质,具有稳定性和长效性,将会终生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对于学生而言,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就是一个素质提高的过程。
其次,校风作为一种不可替代的隐性课程,能以潜移默化的方里互一尽式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和教育作用。
第三,校风作为一种“文化效应场”对正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学生的影响较之对教师的影响更大,校风在学生群体中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对学生个体起着熏陶和渗透作用。学生在这一“文化效应场”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使学生群体素质得以全面提高,进而促进校风尤其是学风的进一步优化,形成良性循环。
(4)优良校风对大学生集体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熏陶、趋同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存在决定意识。校风作为学校师生员工的共同风尚,通常以心理、气氛的形式出现,对全校师生员工产生巨大的教育影响作用,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是一种无声的命令和无形的驱动力量。这种作用是在成员本人不知不觉之中渐渐发生的,因此往往也是最难抵御和防范的,日积月累,最后呈现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效果。为什么一届又一届不同时代、不同经历、不同个性的毕业生,都从本校的校风中受到陶冶和启迪,甚至终身受益,铭志不忘呢?这是因为校风和学风的作用,有其内在的规律。从心理学角度看,一个学校的校风形成了该群体的心理定势,群体中的多数成员在耳
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形成了一致的态度和共同的行为方式。而人的态度在群体中存在 着类似现象,无论理想抱负、价值观念,还是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各人都受到群体互动和群体中他人的影响。学校中的多数人的一致态度,能引导学校成员在良好的气氛中趋向群体认同,促使成员注意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先人后己的风格,克服不良习气和散漫作风。良好的校风,对先进的是一种激励和鼓舞,对后进的是一种感召和鞭策。
第二,感召、促进作用。优良的校风是前人创建,后人继承和不断发展的。教师的带头作用,优秀分子的模范作用和前辈学长的榜样作用,通过学校群体内部的感染作用,将会汇成一股巨大而持久的感染力,引人向上,催人奋进。风气的力量,古人早有称道:“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足见良好风气的教化作用。当代青年学生有上进心,有荣誉感,只要注意引导培养集体荣誉感和对社会对人民的责任感,就可以激发出巨大的学习热情,形成勤奋、严谨、求是、创新的优良校风,校园里将会出现见贤思齐,从善如流的风气,为大学生的成才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在这个环境中,正气占绝对优势,不正之风受到谴责和抵制,有了正确的集体舆论和集体荣誉感,对大学生成长将会起到无形的促进作 用。同时学校风气的好坏又会对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产生深远的影响。第三,调节、约束作用。优良的校风是无声的命令和无形的驱动力量,一旦形成,好像“模范”一样,为人们所共同遵守,自觉维护,约束自己的言行;少数沾染不良风气的学生,将会受到正确舆论的谴责。校风的调节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良好的校风有利于强化集体意识。大学生生活在群体中,个人的思想品质、道德作用受到校风的深刻影响。同时,要求个体接受校纪的规范,融化于校风之中,同化为行为,树立集体观念,自觉维护学校的声誉和利益。(2)良好校风有利于加强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人们自觉能动性的表现。要经常评价监督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校风要求与规范,变他律为自律,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3)良好的校风有利于促进学生从小事做起。良好的校风要求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注意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小中见大。在日常生活中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热爱劳动,爱护公物,勤俭节约等等。坚决杜绝上课迟到、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等严重败坏学风的现象。因此,优良的校风,反过来又塑造了良好的学校群体形象。总之,校风对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巨大而长效的,这也是为什么从同一所学校尤其是校风优良的名校毕业的学生往往具有某些明显的共同特点的一个重要原因。
2、学风及其作用
学风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支柱,良好的学风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学风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重要方面,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良的学风是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努力成才的无形而强大的精神力量,是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是学校求生存、创品牌、谋发展的基础。概言之,学风是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治学、读书、做人的风气,是学校的灵魂和气质。具体说来,学风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的精神风貌,是学生在学习方面所展示的精神、态度、风格、方法和习惯等诸要素的综合体现,包括了学习精神、学习态度、学习品格、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效益、学习环境等各个方面。学风有很多载体,这些载体对形成良好学风有一定影响和作用。校园氛围校园氛围包括校园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学术气氛、安全状况等,同时也包括教师的风范,这些都能对学生产生耳濡目染的教化作用,能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勤奋学习、努力成才。不良校园氛围对学风建设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一个人后天的成长,《三字经》中说“昔孟母,择邻居”,就典型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学风,对于大学生而言,是指其在一定人生观、学习动机、追求目标的支配下,在学习态度、学习风格、学习精神、学习规律、学习方法、意识品质等各方面的综合体现,它既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保证,又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
学风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例如引导实践、形成氛围、明确方向、鉴别真伪等。对学风的诸多功能加以归纳和概括,其最主要的功能应当表现在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导向,二是辐射。
1.学风的导向功能。导向就是引导方向、指明方向。学风具有导向功能,是因为学风会形成一种舆论氛围、褒贬倾向并由此形成一种无形力量,促使人们的思想、行为、实践朝特定的目标和方向去关注、去努力。学风的这种导向功能,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把握。其一,从个人来讲,当他确认并坚信某种学风是正确的、有效的之后,这种学风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要求,就转化为他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比较牢固的行为定势,他就会自觉自愿地以此种学风的原则和要求去规范行为并付诸实践。在这里,学风起到了导向作用。其二,从社会环境氛围来看,当一种学风为社会所倡导和赞颂并形成为浓重的舆论氛围时,这种学风对生活于其中的人们的思维和行为就会起到一种指引作用,它在客观上就会向人们提出应当这样做、不应当那么做的要求。应当这样做,是提倡和鼓励;不应当那么做,是束缚和制约。无论是提倡、鼓励,还是束缚、制约,都是一种引导。
2.学风的辐射功能。除了导向功能之外,学风的另一重要功能是它的辐射功能。所谓辐射,就是向周围传播开来、播撒开去。学风的辐射功能,是指学风以“对知识和理论的态度”为主导内容,对周围相关方面发生作用,对与之相联的一些事物产生影响。因为学风不仅仅是如何看待知识和理论的问题,不仅仅是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而是以此为基点,广泛地作用于党风、军风、民风、精神文明建设等,影响到人们的思维、行为、实践活动。要体现和发挥好学风的辐射功能,必须把学风建设与其他一些方面的工作联系起来一并考虑和安排。首先,在分析学风状况时,要同时考虑到党风、民风、文风、社会风气等。在党风、民风、文风、社会风气的实际状况中,反映着学风的基本情况,映现着学风的优劣。其次,在抓党风、民风、文风、社会风气的转变工作时,务必抓好学风建设。学风建设搞好了,学风的辐射功能就会从正面得以充分体现;反之,如果学风建设搞不好,它对其他方面就会产生不良影响,这种不良影响也是学风辐射功能的体现。
第四篇: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一、项目简介
为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增强其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的能力,促进中国高水平大学与国内外知名大学的合作与交流,与其建立稳定持久的学术交流渠道,打造国际化人才培养及交流平台,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财政部于2007年1月设立了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按照“面向学校需要、依靠学校工作、服务学校发展”的思路,项目将重点依靠“985工程”建设高校(以下简称签约院校)进行选拔。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与高校以签署协议的形式确定各校选派计划。签约院校名单附后。
二、选派计划
(一)选派学科、专业领域
重点选派领域为能源、资源、环境、农业、制造、信息等关键领域及生命、空间、海洋、纳米、新材料等战略领域和人文及应用社会科学(详见国家留学网“国家留学基金优先资助学科、专业领域”)。
2008年选派学科规划具体为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中确定的重点领域及优先主题、重大专项、前沿技术和基础学科应占总选派规模的85%,人文及应用社会科学应占总选派规模的15%。
(二)选派类别及留学期限
博士研究生:留学期限为36-48个月,具体以留学目的国及院校学制为准。联合培养博士生:留学期限为6-24个月。
(三)选派规模:5000人/年,其中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选派比例至少为50%。
(四)留学单位:留学人员应派往教育、科技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知名院校。
三、资助内容
国家留学基金提供往返国际旅费和规定留学期间的奖学金生活费。奖学金资助标准及方式按照国家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四、申请条件
1.关于申请人
①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具有良好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无违法违纪记录,具有学成回国为祖国建设服务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②申请人均应来自“985工程”二期基地、平台,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创新团队,或国家重点学科;
③申请时应为就读高校的全日制在读学生(委托培养和定向生除外),申请时年龄不超过35岁;
④具有良好的专业基础和发展潜力,外语水平符合国外院校的语言要求;
⑤身心健康。
本项目选派范围暂不包括曾享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及正在境外学习的人员。
2.关于申请类别及要求
博士研究生:申请时为应届本科毕业生,或在读硕士生或博士一年级学生;需提交国外院校的入学通知书、免学费或获得学费资助证明;入学时间原则上为申请当年。
联合培养博士生:申请时为在读博士生;需提交国外院校正式邀请信、双方导师共同制定的研修计划和可能发生的与学习相关费用说明;入学时间为申请当年。
五、申请办法:
(一)选拔办法
遵循“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采取“个人申请,单位推荐,专家评审、择优录取”的方式进行选拔。签约高校负责选拔推荐工作。签约院校应于2008年3月20日前完成校内评审工作,确定候选人。
(二)申请准备
候选人应根据学校统一安排和项目总体要求准备申请材料。
(三)申请时间及方式
签约院校统一安排候选人于2008年2月20日至3月20日登录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网上报名系统apply.csc.edu.cn进行网上报名,收取申请材料,代收报名、评审费500元人民币/人。
(四)申请受理方式
签约院校负责接受咨询,审核、受理申请材料,并于2008年3月25日前将申请材料及报名费、评审费统一提交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不受理个人申请。
(五)申请材料
请按照《关于准备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申请材料的说明(学生类)》准备书面申请材料。
六、评审、录取办法
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组织专家对各校推荐人选进行评审,并确定拟选派人员名单,经教育部、财政部审核批准后予以公布。
七、对外联系及派出管理
主要依托签约高校创新团队、创新基地和平台、重大科研项目以及博士生导师与国外高水平教育机构的合作渠道选派;同时可利用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现有与国外大学/科研机构合作项目渠道派出。
采取“签约派出、违约赔偿”的管理办法,具体按照《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研
究生管理规定(试行)》执行。
八、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新燕/胡小芃联系电话:010-66093960/3957
传真:010-66093954电子信箱:xywang@csc.edu.cn/xphu@csc.edu.cn 地址:北京市车公庄大街9号A3楼13层(100044)
九、申请及选派程序
签约高校名单: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湖南大学,东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央财经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上海财经大学
第五篇:大学全日制本科高水平运动队管理办法
大学全日制本科高水平运动队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高水运动队是指由学校作为高水平运动员招收的全日制本科学生组成的代表学校参加省级以上体育赛事的不同项目团体。其中高水平运动员分为在校高水平运动员和体育外挂生两类。高水平运动员资格由招生工作办公室提供的新生录取名册认定。
第二条
在校高水平运动员学习期间,学籍管理、日常管理由学生所在学院负责,训练及比赛等相关事项由体育学院负责,遇到不能单方面解决的问题,双方协商处理。体育外挂生须为获得国家一级及以上资格证书的运动员,且在入校时仍为国家或省级运动队现役运动员。体育外挂生资格必须由体育学院在每学年开学注册时向教务处提供相关证明认定,承担管理责任。
第三条
高水平运动员除应参加主修专业综合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修读,还应按主管部门的规定,参加训练及比赛,主管部门应根据本办法制定训练及比赛的管理细则。
第四条
课程成绩评定按如下计算:
(一)高水平运动员主修专业课程(不含重修、重考和辅修课程)成绩评定按下式计算:
课程成绩
=
训练成绩(30%)+
课程总评成绩(70%)
如计入训练成绩后的课程成绩低于课程总评成绩,以课程总评成绩记录课程成绩。
(二)体育外挂生的成绩评定按下式进行:
课程成绩
=
训练成绩(50%)+
课程平时成绩(50%)
(三)高水平运动员经选拔参加广东省大学生运动会、全国学生运动会集训、比赛者,期间的课程(不含重修、重考和辅修课程)成绩评定参照下式:
课程成绩
=
训练成绩(50%)+
课程平时成绩(50%)
根据每学年比赛层次,以最好的比赛名次进行加分。按上式评定的成绩,不能作为参加校内评优、转专业以及推免的依据,只能作为毕业的课程成绩,训练成绩加分标准见附件1所示。
第五条
单独编班的高水平运动员,实行双班主任制,由主管部门和学生所在学院各派一名教师(教练)担任班主任,共同负责学生的训练、比赛和课程学习等有关管理。
第二章
注册
第六条
所有高水平运动员在每学期开学,按照学校的要求进行报到注册,未经请假同意,不按时报到注册的学生将按学校相关规定处理。
第七条
体育外挂生因训练和比赛未能按时返校注册,应及时上报学院,经学校主管部门同意,另行安排注册时间。
第三章
训练及比赛
第八条
高水平运动员在参加各项目训练和比赛时,由体育学院管理。各项目的教练员及每学期的训练和比赛计划由体育学院确定,经教务处核准后,在每学期开学时向学生公布。
第九条
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考勤情况由体育学院按月汇总。
第十条
训练成绩由各项目的教练员根据学生参加训练的态度、效果及出勤率评定,经部门主管领导核准签字后,于下学期开学后两周内报送教务处。
第十一条
高水平运动员应按学院规定参加训练。因特殊原因无法参加训练者,由本人提出申请,经教练员同意后,报主管部门领导批准。擅自不参加训练者,每学期累计10-20次,训练成绩记零分,并给予严重警告处分;累计20-30次,训练成绩记零分,并给予记过处分;累计30-40次,训练成绩记零分,并给予留校察看处分;累计超过40次,给予退学处理。
第十二条
除因训练、比赛所致伤病外,其他原因造成缺席训练时间超过1/3者,训练成绩记零分。
第十三条
因伤病无法参加训练和比赛者,应向体育学院申请停训,批准后由教练员根据情况适当安排辅助性工作;或因队伍需要无法参加比赛者,教练员根据其工作态度和训练表现给予训练成绩,但最高不得超过27分,外挂生最高不超过40分。
第十四条
高水平运动员应按体育学院的要求参加各种比赛,确实无法参赛,本人应申请停训或退队,由部门主管领导批准,退队后按全日制本科学生的相关管理规定执行;未经批准,擅自不参加比赛者,给予退学处理。
第十五条
高水平运动员参加的规定赛事获得的成绩,由学校按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第十六条
对于参赛运动员在比赛期间的违纪现象,除比赛组织部门做出的处理外,还将根据《***大学本科生违纪处分规定》报学生工作处予以处理。
第四章
课程修读
第十七条
高水平运动员的课程修读按《***大学全日制本科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其中体育外挂生的课程修读由学生所在学院按照专业培养计划进行,必要时可根据学生的训练和比赛作适当的调整,课程的平时成绩由任课教师评定,并送学生所在学院办公室。
第十八条
体育外挂生在学习期间退役,并转入学校学习,采用分段培养计划,即退役前按体育外挂生的相关规定执行,退役后按在校高水平运动员进行管理。
第十九条
高水平运动员的课程平时成绩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平时学习的态度、效果及出勤率给出,并与课程考核的卷面成绩进行综合评定后得出课程总评成绩,由任课教师负责录入教务管理系统。
第二十条
高水平运动员各学期的课程成绩,由教务处根据体育学院报送的训练成绩及任课教师提交的课程总评成绩按第四条规定的公式加和后,给出总的课程成绩并予以记载。
第五章
免试攻读研究生
第二十一条
高水平运动员免试攻读研究生基本条件如下: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思想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热爱体育事业;勇于担当,愿意为学校争光添彩;
2.申请运动员应为本科阶段单项或集体项目的主力队员,且所获得的运动成绩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全国学生运动会或以上层次比赛前三名或全国单项赛事冠军;
(2)获得广东省大学生运动会第一名或破省大运会纪录;
(3)
获得广东省大学生单项比赛冠军或全国大学生单项比赛第二、三名,两次以上;
(4)如出现运动员申请推免的成绩相等且符合上述条件情况时,由主管部门根据学生对学校的贡献率及其他条件择优推免。
3.申请推免的运动员其前三学年本科综合培养计划规定的必修课原始成绩百分制平均学分绩点一般情况下须在本专业排名前50%,运动成绩特别优秀的,可适当放宽。
4.在学校推免工作开始时,由运动员本人将自荐表及申请书交各队教练员上报体育学院,并由体育学院和学生所在学院审核后确定推荐名单,并进行公示。
5.学生所在学院将公示通过的推免名单及相关材料汇总报送教务处,由学校推免领导小组审定材料,并在全校范围内公示最终推荐名单。
第六章
其它
第二十二条
除本办法所规定的内容外,高水平运动员在校期间的其它管理按《学生手册》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
全日制本科的普通学生、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入选运动队或代表学校参加省级及以上比赛,取得成绩后,成绩评定参照高水平运动员成绩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
所有高水平运动队学生训练成绩经教务处网页公示一周无异议后统一予以处理。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2018年9月1日起施行。学校其他有关文件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解释权归教务处和体育学院。
附件:
训练成绩评定标准
赛事级别
名次
训练竞赛分
全国性大学生比赛
前三名
25-30分
四至六名
24-29分
七至八名
23-28分
省级大学生
比赛
第一名
24-29分
第二、三名
23-28分
四至八名
22-27分
其他未涉及的情况,由教练员根据运动员参加训练的表现给予适当训练分数。
0-27分
以上训练成绩结果,在学院网站公示一周,并设立学生投诉信箱。
外挂运动员的训练竞赛分由注册分(20分)和竞赛成绩分(30分)两部分组成。注册分(0-20分)取决于外挂运动员是否能及时到校注册;竞赛成绩分(0-30分)按上述办法计算。
注:全国性比赛是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主办,中国体育协会各项目分会协办的大学生比赛;省级比赛是由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体育局、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主办,广东省体育艺术联合会协办的大学生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