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十二五”规划建议看中国方位3:结构调整 发力攻坚
从十二五规划建议看中国方位3:结构调整 发力攻坚
结构调整发力攻坚
——从“十二五”规划建议看中国方位之三
“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这一定位和航标,给新起点上的中国经济华丽转身赋予了深远内涵,也吹响了“十二五”结构调整攻坚战的嘹亮号角。
结构调整道远任重
●扩内需促消费、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等一系列重大经济政策都紧扣着结构调整的主线
结构调整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艰难命题,不免要带来短期增长的“阵痛”;结构调整又是一个刻不容缓的战略抉择,它关系到中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基石。
回首过往,结构调整的成绩单令人欣喜。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不仅经济总量迅速扩大,经济结构也不断优化。尤其是“十一五”期间,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罕见重大自然灾害轮番袭来,“保增长”压力前所未有,神州大地奋力调结构的步伐却一刻也没有停歇。
数字清晰反映出“十一五”经济结构之变:2007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第一次超过投资,成为拉动国民经济“三驾马车”之首;2009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十五”末的50.7%上升到52.5%。三次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当年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十五”末的40.3%上升为43.4%。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宏大战略向纵深推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速连续3年高于东部,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均衡性进一步提高。
在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社科院工经所副所长李平看来,近年的结构调整出现了一些深层次嬗变。他认为,“十一五”期间,市场机制引导结构调整升级的力量有所增强,技术进步推动结构调整升级的作用渐显,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向势不可挡,而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促动力日益提升。
扩内需促消费、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一系列重大经济政策都紧扣着结构调整的主线。
瞻望未来,结构调整之路依然道远任重。
多年的高速发展,我们也付出了很大代价,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矛盾长期累积,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日渐显现。中国投资协会会长张汉亚认为,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投资、外需拉动,内需不足,消费不旺,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不合理,从而影响了经济的稳定性。从产业结构看,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也制约了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
李平分析,国内工业结构已出现了显著的重化工业化趋势,但推进方式具有明显的粗放型和外延式特点,资源消耗高、环境破坏大。这种粗放式的经济增长不仅降低了增长的可持续性,还造成了发展与环境的严重冲突。此外,城镇化发展、中西部发展滞后等,都是亟待破解的结构性问题。
内需引擎开足马力
●未来5年,应当寻求投资与消费的结合点,以投资带消费,以消费促投资,把扩大投资和增就业、惠民生有机交融,创造更多最终需求,以期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既缘于世界经济大变革的不可逆潮流,更缘于中国经济发展现阶段的内在要求。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世界经济呈现了一些新趋势,对中国出口导向型产业的发展带来压力和挑战,但同时也成为中国发力加快结构调整的重要契机。外需易受许多不可预料和突发因素的影响,通过挖掘内需的巨大潜力,破解制约扩内需的体制机制障碍,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格局,未来的经济发展就能更加主动,更加稳定。
扩大内需,重点在于消费需求。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需实施更积极的就业政策,增加就业创业机会,为居民开辟更多收入之“源”;需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城乡中低居民收入,让百姓消费更有底气;需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改善消费预期。此外,还应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优化消费环境,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李平认为,中国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加快,将为进一步扩大内需创造有利条件。从国际经验来看,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后,居民消费将进入加速升级的黄金阶段。目前,中国人均GDP已超过3500美元,消费潜能处于快速释放期。近年来,住房、汽车、数码产品、旅游休闲、文化娱乐等不断引发新的消费风潮。尽管以消费为主导的格局尚未形成,但伴随国民经济增长和居民消费水平稳步提高,以及社保体制的不断完善,国内需求尤其是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力量将越来越强。
投资的主题词则是“优化”。张汉亚说,进入“十二五”,需要大量投资建设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将趋于完备,因此,尽管投资的绝对数量不会降低,但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会相对下降。“十二五”时期的投资将更多地体现在结构优化上。这既包括投资的产业结构调整,为解决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需加大对“三农”、2 自主创新和先进制造业、服务业的投资;也包括投资的地区结构调整,对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等注入的投资量相对较多,以改变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格局。
在内需构成中,投资与消费并非简单的此消彼长关系。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密切相关,二者完全可以良性循环。因此,未来5年,应当寻求投资与消费的结合点,以投资带消费,以消费促投资,把扩大投资和增就业、惠民生有机交融,创造更多最终需求,以期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撑起现代产业体系
●发展结构均衡、组织合理、布局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十二五”规划建议勾勒出未来中国经济的一条发展路径
一个国家的现代产业体系,最能体现核心竞争力,是撑起整个经济肌体的“筋骨”。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适应国际需求结构调整和国内消费升级新变局,顺应技术进步新趋势,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发展结构均衡、组织合理、布局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十二五”规划建议勾勒出未来中国经济的一条发展路径。
李平认为,今后,市场需求将成为越来越稀缺的资源,产业发展最终要接受市场检验,因此,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应当紧紧盯住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需求,力争使供给结构能及时契合需求的变化。当前,全球消费市场正在向节能、环保、低碳和智能化等方向发展,新技术、新创意刺激着新的消费热点不断涌现。主动应变,才能赢得广阔市场空间。
补足产业结构中的“短板”,是提高中国经济竞争力的关键。目前,在长长的国际分工链条中,中国仍处于收益较低的加工装配中心的位次,技术装备和重要零部件的生产能力还比较弱,大量关键技术依赖外部支持。大力发展这些“短板”行业和产品,当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重头戏。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发展初期,离不开外部条件的有力支撑。制定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完善对其有利的税收政策,加大政府采购对新兴产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强金融机构对新兴产业的倾斜„„多管齐下,将弱嫩的“幼苗”尽快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支柱。
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也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张汉亚预计,“十二五”期间,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显著增强。生活质量高了,对三产的发展会产生更多需求,其中,提高生产效率的生产性服务业和满足人们精神消费的文化创意产业将获得快速腾跃。发展水平较高的大城市和东部地区,完全有条件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其他地区的服务业发展也有很大余地。
专家指出,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进程中,应更加注重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引导企业主动调结构、促升级,让竞争压力成为助推产业升级的持续动力,引导社会资本流 向有发展前景的高技术产业。政府的职责,则是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的调节功能充分发挥作用,并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
第二篇:从十二五规划建议看消费板块
从十二五规划建议看消费板块 月27日,新华社受权播发《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规划提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同时加强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努力扭转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内需则成为未来五年的首要任务。
从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的发展消费引擎将起到更重要的作用。三大关键是消费引擎发动的主要推动力:
一、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同步;
二、努力扭转城乡收入差距;
三、提高消费率。
从这三点出发,大致可以勾画出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两个特征:
第一,十二五期间居民收入增速可能超出近几年的平均水平。之前有专家建议,中国未来十年居民收入增速目标定为7%,在10年内可实现收入倍增,这就是所谓的收入倍增计划。无论收入和GDP增速挂钩也好,10年倍增也罢,中国居民收入的增长很可能出现一轮快速增长。这将为中国内需消费的增长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第二,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将主要体现在低收入人群收入的明显增加。要缩小中国的收入差距,大幅削减高收入人群和中产阶级收入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只能通过税收来抑制他们的收入过快增长。通过税收工具的二次分配,再加上收入第一次分配,来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这既能扩大消费群体,也有利于社会稳定。
这两个特征一旦反应到消费层面,会使得中国的消费呈现出三大变化:
首先,消费总量和增速将明显提升。这主要来自于两方面因素,一是居民收入快速增加将带动消费总量上升,二是消费率的提升将增加居民收入中消费支出的比重。十二五规划除了计划提高居民收入以外,还将提高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这两者都会提高消费率水平。根据银河证券的测算,如果2010-2012年GDP年均增长8%,居民消费率提高至39%(2009年36%),则2010-2012年居民消费支出规模将年均增长12%以上。如果居民消费率达到42%,预计2010-2012年居民消费年均增长15%以上。
其次,消费升级将加速。居民收入的增长主要体现在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显著增加,最大的受益群体就是广大的农民。未来中国城镇化速度将加快,农民收入也会快速增长。长期以来中国大部分农民的消费都保持在较低水平,随着农民的收入、居住环境、消费观念的改变,住宅装修、家电购买和品牌概念的树立和加强,消费升级将自然而然地加速。民生证券认为,以2009年人口基础测算,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将带动消费增加1100亿元,消费将提高0.88个百分点。在这因城镇化增加的1100亿元中,农民消费升级的推动将占较大比例。
最后,农村和小城镇消费潜力将释放。未来中国城镇化将主要集中在小城镇的发展上,这是中国政府在今年年初定下的政策。只要这个趋势发展下去,除了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迁移以外,在大城市打工的农民工群体也可能出现回流。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和小城镇生活设施改善等因素都是引导农民工回流的因素。在这个过程中,消费市场也会跟随着人口流动而向农村和小城镇转移重心。
由此可见,消费行业将在未来五年中充分受益于政策天平的倾斜。同时也为不同的消费子行业带来不同的影响。
基础消费品行业将率先受益于消费总量的快速提升。医药、食品饮料等基础消费品是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需求,其和消费增长和居民收入的增长关系最为密切。特别是医药、酒类和软饮料、肉食海鲜,这些产品的需求增长最值得期待。相关的医药、医疗器械、酿酒、食品饮料、畜牧业和水产业等行业板块,从长期来看应该会有不错的表现。
在消费升级的过程中,可选消费品的消费需求将快速增长,这部分包括家电、通讯器材、品牌服装和汽车等产品,以及通信、教育、娱乐等服务性消费。在城镇化过程中,家电、通讯器材、品牌服装和娱乐等行业受益程度较大。
另外,在商业百货领域,农村和小城镇消费潜力的释放将使得那些率先开发二三线城市和农村市场的商业企业获益。其中农村和小城镇商业模式的变化值得关注。原先农村和小城镇的商业形态比较零散,因此如果像连锁超市和综合商业等业态能够在这些市场培育起来,无疑将加速当地消费市场的成熟。
总而言之,中国消费因为十二五规划,已经站在了新一轮发展的起跑线上。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各消费领域都会受益,但从收入增长的结构性变化和政策导向来看,农村和小城镇消费比大中型城市消费的潜力释放更值得期待。关注收入增长最受益的群体,关注他们的需求提升,是理清消费板块投资逻辑的两个关键点。
第三篇:从十一五成就 看十二五规划
从“十一五”成就 看“十二五”规划
“十一五”规划实施的三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赣县各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真抓实干,认真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应对历史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认真化解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强烈的时代紧迫感,立足于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敢于并善于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努力转变增长方式,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和谐发展,在新的起点上全面开创赣县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新局面,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为“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进展情况及主要成效
1、全县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大多数指标已达到阶段性要求,有些指标已经完成或超额完成,经济总量迈上了新台阶。到2008年止,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2.37亿元,比2005年净增9.57亿元,年均增长13.03%,比规划目标多0.03个百分点,预计2009年完成24.87亿元,可提前一年实现目标(规划目标为23.6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2.59亿元,比2005年增加1.50亿元,年均增长33.63%,比规划目标多18.63个百分点,提前二年实现了目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63亿元,年均增长24.69%,比规划目标多4.69个百分点,提前二年完成了任务。
2、优化经济结构取得新突破。着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全县经济继续保持协调较快增长。“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前三年,实际利用外资11384万美元,年均增长22.33%;实际引进内资8.76亿元;外贸出口三年累计实现出口额13340.90万美元,年均增长30.6%。工业园区集聚能力进一步增强,到2008年止,园区开发面积达到2200亩,入园企业86家;实现税金8876万元,比上年增长41.7%;企业员工1.71万人;工业园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首批10个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试点单位。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30.9:37.9:31.2调整为2008年的23.4:46.3:30.3,二产比重提升8.4个百分点。
3、“三农”工作有新进展。到2008年止,全县实施新农村建设点549个(其中省扶点110个),占全县村庄总数的63.1%,南塘、沙地基本实现整乡(镇)推进。农业主导产业建设有新进展,商品蔬菜种植面积达到7.36万亩(其中大棚蔬菜已达194.7亩),果业开发面积达到5.79万亩。推进了江口、田村、韩坊等3个产业示范乡镇和57个“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粮食生产稳中有增,总产达到6.45万吨;生猪养殖产业化水平提高,茅山现代牧业、陂头大丰等养猪小区建设初具规模,全县出栏生猪9.89万头,增长16.5%;蚕桑种植面积达到1.14万亩。积极抓好新经济组织和农民培训。扶持建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1个。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三年累计硬化通村公路205.6公里。2008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31元,年均增长14.7%,超出规划目标5.7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2913元,年均增长2.77%。
4、城乡面貌变化较大。三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33亿元。完成了桃江两岸1400多米花岗岩护栏安装工程、桃江北岸人行道及园林景观工程、下圩至南海大桥油路改造,滨江路二中桥至含水桥道路硬化及排污管网建设。四星级宾馆完成主体工程。启动了体育中心、南海农贸市场、污水处理设施和城市供水管网、黄龙大桥等工程建设。大广高速途经全南获得国家批准,2009年11月将正式动工。完成了工业园二区吕屋片和松山片、新城区集贸市场等项目的征地拆迁。城市规划取得较好成果,县城总体规划修编纲要已通过专家论证,县城绿地系统及“一江两岸”、金龙大道、南海大道、梅子山公园等城市节点的规划设计基本完成并通过专家评审。加强了城市管理。强化户外广告、临街店面、违法违规建筑的整治;规范了摩托车、公交车营运;进一步落实了“门前六包”等制度,加强城市环卫保洁,开展了景观树移栽;加强城区公共绿地管养,城区公共绿地面积达到38.9公顷,创建省级卫生、园林、文明城市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二、“十一五”经济发展预计
从我县“十一五”前三年及今年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来看,我们分析“十一五”的后期我县经济将呈现总量进一步放大,速度进一步加快,结构继续优化,财政收入增速进一步加快,投资仍将高位运行,消费将实现较快增长,出口增长速度短时间难于加快的发展态势。“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预测为:预计2010年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0.0%,达到27.35亿元。财政总收入比上年增长10.0%,达到3.0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8.1%,达到1.6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6.0%,达到1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4.0%,达到3140元。
三、“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看,我县“十一五”规划实施进展顺利,但也反映出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尤其是国际国内环境复杂多变的形势,给规划实施后期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是发展的差距未能缩小。横向比较,优势不突出,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三项指标绝对值在全市18个县、市、区中连续三年排位均为倒数后几名,“进位”不明显。
二是经济增长压力较大。从要素看,制约仍然突出。工业用地存量严重不足,乡镇无存量土地;金融支持乏力,金融机构存贷比由2.43:1扩大到3.5:1;企业人才不足,企
业高、中级人才比重不到10%。产业配套能力差,现有产业缺乏完整产业链;物流业规模小、形式单一,企业物流成本较高。从产业发展看,结构不优,三次产业基本呈“三足鼎立”结构态势;工业产品大部分属初级加工产品、贴牌产品和配套产品,竞争力弱;未形成支柱产业和支柱企业。从投资看,政府主导类项目一枝独秀,社会资本利用严重不足,2008年政府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1%,同期全国为10%;同时大项目少,拉动经济发展的项目少,尤其基础设施、城市建设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偏少,工业投资1亿元以上的项目少,税收高的项目少。从经济贡献看,仅靠投资、消费两驾马车拉动,短腿现象明显。
三是统筹城乡发展任重道远。全县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工业化水平低,无力反哺农业,工业增加值仅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9%,工业企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度只有55.8%左右。城镇化水平低,以城带乡能力弱,城镇化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农村规划滞后,农村住房很差,土坯房建筑偏多。
四、推进“十一五”规划实施的研究与对策
2009年、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后半期实施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小县也能干大事、小县也有大作为”的理念,大力弘扬“诚信务实,奋发图强”的全南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条主线,六个重点”工作目标,积极实施“对接珠三角,建设新全南”发展战略,全力推进“实力、活力、魅力、和谐”新全南建设,采取切实可行的调控措施,确保圆满完成“十一五”发展目标任务。
1、转化国家政策,推动经济发展。抓住落实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的若干意见》、中西部开发等重大战略机遇,尽快出台《全南县加快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措施》努力促投资、保增长。着力搞好项目谋划,围绕中央新增投资方向,积极策划保障性住房、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重大基础设施、卫生教育等社会事业、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等项目。加大农网改造力度,加快推进大广高速的建设。做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项目、森林防火带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努力推动节能减排、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2、立足产业聚集,培育经济支撑。一是大力提升工业经济实力。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推进生态工业园建设,打造工业发展平台。着力构建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矿产品精深加工、机械电子、线路板、铸造等支柱产业,创办线路板及运动器材生产基地,延伸产业链条,完善服务体系,增强配套能力,提升产业优势和活力。充分利用我县的资源和产业基础进行招商。对重大项目、“无中生有”的项目,实行“点对点”特殊政策招商,切实提高招商引资实效。高度重视现有企业培育工作,推进技术改造,研究制定扶持发展的实质性政策和措
施,增强后发优势。二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突出发展蔬菜、果业两大主导产业。着力抓好以金龙、南迳、大吉山为重点的南线,以城厢、龙源坝、陂头为重点的北线万亩蔬菜种植示范带,抓好南迳千亩商品蔬菜基地、城厢蔬菜示范区建设。推进果业开发,重点抓好南迳、陂头两个集中连片开发乡镇。依托农民学校,完善覆盖乡、村、工业园区培训网络,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和“双百”工程,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三是激活三产业持续发展。促进文化娱乐和餐饮住宿业发展,提升服务水平。重点推进希桥宾馆早竣工,抓好解放桥至含水桥文化娱乐一条街建设,加快梅子山公园改造步伐,通过招商引资加快天龙山景区旅游开发,尽快启动南迳温泉休闲项目。认真落实促进住房消费的各项政策措施,降低建房、购房成本,促进房地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3、推动要素优化,破解发展瓶颈。一是做好物流保障。构建便捷通畅、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物流园区建设,建立仓储中心及周转站;通过引进和培育,建立完善物流体系,进一步降低物流费用。二是做好用地保障。通过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新增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盘活现有存量土地,实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按照“前期适当集中,后期相应调减”的原则,在近期新增建设用地总规模不变的前提下,试行近两年增加土地利用指标等途径解决工业园区用地问题。三是搭建融资平台。积极争取市里的更大支持,创造性地落实和使用好上级各类政策性资金。鼓励更多的商业银行在全南设立分支机构。利用现有国有资产提高担保中心担保能力,采取政府担保中心为诚信企业担保等方式,让企业与银行重新建立良性信贷关系,努力帮助企业破除融资瓶颈。四是强化人才建设。积极发挥以职业高中为主的职业技术培训机构的作用,探索校企联合的培训方式,加强新型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所需高技能人才的教育培训。拓展人才引进渠道,积极引进企业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大力开展人才交流合作。进一步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推进基础功能系统、社会公共服务系统建设,提高城镇管理水平。全力抓好特色产业培育,增强城镇辐射带动能力
五、“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十二五”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五年。科学编制我县“十二五”规划,谋划“十二五”时期全县各个领域的发展战略、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及发展重点,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对于进一步贯彻落实县委作出的积极实施“对接珠三角,建设新全南”发展战略,全力推进“实力、活力、魅力、和谐”新全南建设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编制工作应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县发展的影响,准确把握县情和发展阶段特征,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着重解决关系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明确“十二五”时期工作的指导方针、主要任务、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使其成为指导全县未来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具体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思路要有前瞻性。要加强重大问题的研究,理清长远发展思路。要结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充分吸收2006年以来县委、县政府一系列重大决策和研究成果,重点加强对“十二五”时期发展环境、思路目标、结构调整、产业布局、科教文化、改革开放、人民生活和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开展前瞻研究,目前县发改委已将有关研究课题下发县直有关部门,关键是要抓好督促检查。
2、规划要有可操作性。编制总体规划要突出地方特色,明确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发展战略目标、战略任务、战略布局,支柱产业、优势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重大建设工程和重点项目布局,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等。编制专项规划要根据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特点,以及“十二五”总体规划架构要求,组织编制重点产业、特定领域的专项发展规划,使之成为指导该领域发展、决定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安排政府投资的依据。编制区域规划应进一步完善工业走廊建设区、生态县发展规划。编制乡(镇)级规划要强化空间布局和约束功能,突出公共服务、环境保护、土地整理和基础设施等重点内容,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
3、编制要有民主性和科学性。要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增强规划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提高编制工作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在编制程序上,要建立和完善规范化的民主制度、衔接制度、论证制度、公布制度和评估制度等。加强规划评估论证工作,除本部门、本系统的专家参与评估论证外,还要吸收相关部门的专家参加评估论证。
20080910010315英语国旅2班
王佳
第四篇:从十二五规划看造船业
从十二五规划看造船业:由大到强还有多远
http://www.xiexiebang.com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1-05-23 我要评论(0)
分享到新浪微博
波澜不惊之间,我国又创造了一个世界第一。
2010年,我国造船完工6560万载重吨,新接订单7523万载重吨,手持订单19590万载重吨,分别占世界市场的43%、54%、41%,均居世界第一。这意味着我国船舶工业在总量上已经超越韩国和日本,跃居世界第一。
这个意料中、迟早会诞生的“世界第一”并没有引起人们太大的兴奋。因为,一个尴尬的现实仍然摆在面前:尽管在总量和规模上已经是世界第一,但在科技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等方面,我国船舶业与发达国家还有不少差距,还不是造船强国。
今后5年,是我国船舶工业加快转型升级、实现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船舶工业由大到强之路怎么走?突破口在哪里?
1、由大到强,这一步有多远?
“造船大国到造船强国,看上去一字之差,却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中船重工集团党组成员孙波说。
在船舶业三大指标中,最能显示未来走势的是新接订单量。我国去年新接订单占世界市场54%,超过一半,的确很“大”。
但仔细分析这54%的构成,就会发现还谈不上“强”。
2010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减弱,国际航运市场反弹,散货航运效益提升,国际市场散货船需求量上升,新订单以散货船为主。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相对低些的散货船恰是我国船舶企业的强项,因此我国企业新接订单占了优势。
过去几年的那轮“造船热”中,由于散货船是市场需求最大的船型,使得我国不少造船企业沉浸于眼前的繁荣,忽视了高技术船舶的研发。
相反,日韩等造船强国即便在金融危机期间,仍在坚持高端船舶品种的开发,并牢牢把握住了高技术船舶的市场订单。
此外,劳动生产率低、配套能力差、业务领域比较单一等问题,也是制约我国成为造船强国的关键因素。
这种大而不强的局面,对船舶业的可持续发展十分不利。
据船舶工业协会有关专家介绍,今年以来全球船舶市场需求出现较大变化。从船型看,集装箱船成交量持续上升,其中大型、超大型集装箱船的订造量增长更为迅猛;特种船、海洋工程装备的订造量大幅攀升。全球新船订单的争夺已经呈现出技术、品牌和质量的竞争。
此外,散货船运力严重过剩和航运市场持续低迷的双重打击,使散货船运费暴跌,多数船东出现亏损,导致散货船交付更加困难。
“未来,低附加值的船舶品种会不断受到市场变化的冲击,风险将进一步加大。而高附加值的船舶,需求会不断上升,价格稳定。”上述专家认为,改变目前过于依赖散货船订单“一支独大”的局面,全面推动船舶工业由大到强,已经迫在眉睫。
2、优化提升主流船型,进军“三高”船型
4月底,由沪东中华造船有限公司建造的首艘8888箱超大型集装箱船在上海正式命名。这艘被命名为“东方北京”的新船总长334米,超过了3个国际标准足球场的长度。首次采用了新型柴油电喷主机,进一步提高了船舶的自动化程度,并能在航行中大量节省能耗。这是迄今为止我国造船企业自行设计和建造、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最大型集装箱船。
“我国要向造船强国目标奋进,不仅要„振兴‟更要„调整‟。”中国船舶工业协会副会长于世春指出,高技术、高附加值、节能环保型船舶已经逐渐成为船东首选,这正是我国调整的方向。
近年来,面对国际船市的大幅波动,我国两大船舶企业——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简称“中船重工”)和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简称“中船集团”)仍然取得较好的经营业绩,造船完工量位居世界前列,新接订单逆势提升,与企业加大科技投入、不断开发新船型密不可分。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中船重工近年累计承接18万吨好望角型散货船69艘,30万吨超大型油船69艘。中船集团则向市场推出了7.6万—32万吨系列原油船,1400—8530箱集装箱船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船型。同时,两大集团都已经具备了1.35万箱超大型集装箱船的设计建造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产品结构优化,一方面是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这三大主流船型的优化提升,另一方面则是进军高端。“十二五”规划提出,要重点发展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船、大型液化石油气(LPG)船、远洋渔船、豪华游船等船舶。
以被誉为船舶业“皇冠上的明珠”的LNG船为例,因为能够把天然气在零下162摄氏度进行液化运输,LNG船不同于一般油船和集装箱船,是国际公认的高技术、高难度、高附加值“三高”船舶。过去10多年里,韩国等少数国家一直垄断LNG船的市场,而中国作为新生力量,正在努力进入这一领域。
“十一五”期间,中船集团突破了LNG船建造关键技术,成功交付了5艘14.7万立方米LNG船,实现了中国LNG船建造零的突破。大连船舶重工集团也已完成22万立方米和26万立方米LNG船的设计研发,具备推向市场的条件。
我们在不断向高端进军,日韩企业并没有停下脚步,其高端船舶的技术优势仍然明显。孙波认为,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船型,不仅要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也要求船舶企业全面转变管理方式,发展与之匹配的现代造船模式。中船重工在“十二五”期间将不再搞大的产能投入,而要着力提升“软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精细化管理能力,把产能充分发挥出来,以“精”取胜。
3、吃透国际新标准,提高核心竞争力
近日,由中国重工青岛双瑞海洋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研制的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通过了国际海事组织专家组的评估和中国船级社的认可,成为我国与国际同步、唯一获得双项认证的该类产品,并实现接单。
船舶航行过程中,为了调节平衡和吃水深度,都需要在船舱内导入压载水。压载水排放过程中携带的有害水生物会破坏接受水域的生态平衡。为了控制这一问题,国际海事组织通过了《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公约》,要求各类远洋船舶不得晚于2017年安装压载水处理系统,使压载水达到排放标准。
一旦公约生效,若我国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相关技术和产品,必然要受国外技术和产品的制约。而青岛双瑞研发成功的压载水处理系统,意味着我国能够凭借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与国外在同一起跑线开展竞争。
近年来,在追求更安全、更环保趋势的推动下,国际海事组织不断推出新规范和新标准。“十二五”期间,包括新船能效设计指数、压载水公约、船舶噪音控制等在内的重要国际新规范、新标准将对船舶工业带来新考验。
新规范新标准将是一把双刃剑。适应了,就能提高核心竞争力,与其他造船强国一较高下。不适应,就会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和更高的技术门槛。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我国船舶行业要适应国际造船新标准,建立先进造船模式。只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就无法绕开新标准。吃透国际标准、提高核心竞争力是我国船舶工业真正做强的必由之路。
客观上讲,这些国际新规范、新标准对我国大部分船企而言,要求还比较苛刻。专家表示,要完全满足日益严格的新规范、新标准要求,企业不仅要从技术层面进一步优化船体线型、降低空船重量、大量采用环保动力系统等,还要从操作层面进一步改善作业环境,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
“在适应国际新规范、新标准的同时,我们还应该进一步提高国内标准水平。”孙波表示,船舶企业也应结合实际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为增强我国在标准制定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做出贡献。
4、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关键要提高利润水平
日前,从巴西海域传来消息:由大连船舶重工建造的国内首座技术性能最先进的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正式投入油井钻探作业,这座“海上巨无霸”最大作业深度达10000英尺,可满足在世界各海域作业要求。经过实践检验,其技术性能完全达到设计标准,这是我国在高精尖海洋工程产品建造上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
放眼整个海洋,除了传统的造船,船舶企业还有十分广阔的空间。其中,海洋工程装备既是与造船最接近的领域,也是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进海洋经济发展,培育壮大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新兴制造业。同时提出,船舶行业要加快海洋移动钻井平台等自主设计建造步伐。
中船重工“十二五”将力争进入世界500强。“500强看的不是产量规模,而是看销售额。”孙波介绍,建造一台30万吨油轮,售价约为1亿美元;而生产一座半潜式钻井平台,尽管核算载重吨仅为4万吨,售价却可以达到约6.5亿美元。“要进入世界500强,要建设造船强国,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必不可少。”
目前,中船重工已经成功建造了高技术含量的JU2000型、CJ46型等10余座自升式钻井平台,掌握了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关键技术。中船集团近年来则成功交付了国内吨位最大、技术最先进的30万吨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使我国在FPSO的开发设计方面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应该说,我国在海洋工程装备的设计制造能力上,与造船强国相比有一定的竞争力,这也将成为借助海洋工程装备打造造船强国的重要基础。
前景美好,但从振华重工等上市公司公布的2010年年报来看,海洋工程装备业务毛利率不足10%,与国际平均30%的水平相比明显偏低。专家表示,在不断提高设计制造能力的同时,我国企业还要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利润水平。
第五篇:从“十一五”规划建议看中国社会发展前景
从“十一五”规划建议看中国社会发展前景
10月19日,北京朝阳区潘家园旧货市场外的阅报栏旁,进城务工青年薛全礼仔细地读报上登载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他特别关注“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等内容。
薛全礼来自河南东部农村。“看了这个(指建议),心里踏实多了。”薛全礼说。从“十一五”规划建议中,青年农民薛全礼读出了希望,读出了信心。
就业、社会保障、扶贫、教育、医疗、环保、安全„„通篇贯穿科学发展观这条红线的“十一五”规划建议,在明确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强调要实现“社会全面进步”。这是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更加注重社会全面进步
许多人注意到一个变化,“社会全面进步”与“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并列成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
从制定“八五”计划时,党中央开始把社会发展的内容纳入其中。在此后的计划体制改革历史进程中,强调计划的战略性、宏观性、指导性以及计划指标的预测性成为重要的改进方向。
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的同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出现越来越大的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就必须走科学发展之路,更加注重统筹协调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十一五”规划建议进一步加大了社会发展的内容和要求。
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认为,“发展”不仅只等同于经济增长,科学发展观所定义发展的内涵应该是全面的发展。
“中国的发展已经不能仅仅局限于物质财富的增加,必须着眼于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必须着眼于人的自身的发展。”王一鸣说。
“十一五”规划建议描绘了造福百姓的蓝图: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城镇就业岗位持续增加,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贫困人口继续减少;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有较大改善;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
实现这个蓝图,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全面进步,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提高社会现代文明程度,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这是基于科学发展观这一指导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做出的规划,也是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做出的科学判断。
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
“十一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促进社会和谐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
实现这一重要目标,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社会安定团结。
三个“更加注重”,用语之重令人深思。
究竟哪些现实问题是党中央和人民群众共同关心的“交集”?“十一五”规划建议没有大而化之,不回避,不推诿,直面现实:就业、社会保障、扶贫、教育、医疗、环保和安全。这是务实的态度。以就业为例,据有关部门预测,从2006年至2015年,全国城镇每年将新增550万劳动力;按年城市化速率1%,城市每年需要接纳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1000万人;国有和集体企业深入改革,每年再就业还需要提供450万个工作岗位,加上消化往年积累的失业劳动力,城镇每年总共需要提供2400万个就业岗位。
就业压力之巨大,使得“十一五”规划建议这样行文:“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如果说就业是“民生之本”,分配称得上是“民心所系”,公共服务特别是社会保障则是“民安所在”。根据“十一五”规
划建议的要求,一系列为民、亲民、惠民的措施将在今后5年内全面展开:
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制度;
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扩大城镇社会保障的覆盖面; 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对农村学生免收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补助费;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对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助服务能力; 继续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权威人士说,这些发展战略重点,直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审慎、科学地提出积极可行的量化目标和明确的具体措施,更加突出以人为本,更加注重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和谐社会建设这个宏大命题,已从初步破题进入新的实践阶段。
给予农村社会发展更多的关注
海外媒体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未来5年是“中国发展的黄金时代”。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长期目标,“十一五”要将缩小差距,提高农民等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作为最优先发展的课题。《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一个很引人注目之处,就是在第三部分专门设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蓝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描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前景。
“十一五”规划建议给予农村社会发展更多的关注,是因为目前城市和农村发展不平衡。很多农村地区的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多年没有太大变化。2004年,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000万人,居世界第一位。同时,许多农村孩子却因为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农业部部长杜青林表示,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工农、城乡关系“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后来进一步提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15.2%,城镇化水平达到40%以上。这说明我国不但有必要而且有能力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从“十一五”规划建议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清楚看到一个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农村发展思路: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农村公用事业。包括: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发展远程教育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人们有理由相信,包括9亿农村人口的全体人民将充分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他们的脸上将有更多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