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息技术《有趣的绘画工具》说课稿
信息技术《有趣的绘画工具》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有趣的绘画工具》是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下)的内容,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它是教材关于金山画王2002画图知识的初步认识,并且贯穿着以后整个的画图知识教学,是学生能够顺利、快捷操作使用画图的基础之一,也是形成学生“了解熟悉——基本技能——综合运用”这一合理知识链的必要环节。教材目的是让学生学会金山画王中一些基本操作工具的运用,重点是掌握利用金山画王2002画板下的9种工具的基础操作及利用工具画图。新的工具的学习与使用,对学生充满着挑战,能够让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产生一种求知与创作的冲动。正是这种冲动,也导致了学生内心理想与实际技能的不平衡。因此,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习和创作的欲望极其强烈。学生的需要与兴趣就是学生探究的动力和起点。基于此点,从信息课本身的学科特点出发,结合学科课程整合理念,我设计了这一课时,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各种工具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思维能力,自我创新能力,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拓展信息技术课,只教电脑操作狭隘的课程局面。争取把更多的信息纳入到我们信息课程体系中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使学生发现美,感觉美,创造美。让他们在无数的失败中寻找成功,感受成功的快乐。从内容层面出发,对具备一定抽象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四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难,而且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东西,因此在课堂上只需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重难点知识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等主要学习方式完成,同时结束教师适当个别指导。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让学生熟悉和掌握画板下 工具的操作。掌握对工具的综合运用的方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如何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创新、团体协作的能力。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无数的失败中,寻找并且体验成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熟悉和掌握画板下9种工具的操作。难点:对油漆桶的正确用法。
四、教法阐述 本课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法”、“创设情境法”等。信息技术课程本身的特点,要求我们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因此本课采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主体式教学模式。通过学生已经受过的美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利用创设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设置一个任务,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动手,有机结合画图的各种工具,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发展能力。使教学内容合理流动,水到渠成。教学中,启发、诱导贯穿始终,创造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平台,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提高课堂40分钟的战斗力与生命力。
五、学法指导 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分析体验---接受任务——合作探究——综合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故此本课教学过程中,巧妙设计,让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课堂讨论、相互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发展能力,训练思维。
六、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设计教学流程如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情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三)归纳总结,体验成功 具体阐述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情 首先展示一个美丽的电子画展情境,展示的是一幅颜色多彩较为简易的作品小胖熊。让学生通过已有生活体验发表自己的评价,认识到电子画展中的作品,美丽而不复杂,让他们感到有成功的希望。这时教师抓住时机提出任务:画一幅同样的画。紧接着教师问:画这样的一幅图,你要用金山画王里的什么去画呢?学生会说:用笔。教师:到底用哪些工具呢?都是我们今天探索的内容。目的是创设美好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提出明确的任务,利用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地接受任务,从而乐学。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本环节分两个层次展开: 第一层次: 选择画板下面,多种不同的工具,不同的颜色去画小胖熊。
1、同桌学生合作,共同完成。有问题一起讨论,或问老师。
2、交流评价学生作品,教师肯定学生的成绩。着重汇报学生对工具的选择使用,如铅笔、喷枪、麦克笔、刷子、橡皮等。针对学生的汇报,教师则加以适当引导,并提出问题。比如:用刷子画小熊的身体,一不小心刷得太多了,怎么办?如何去克服?这样就顺其自然带出了,对笔头粗细的用法和橡皮的用法了。
3、克服难点,在学生汇报到如何画背景时,教师的引导作用尤其显得重要。可让学生体会到背景很大,一笔一笔地画,太麻烦。在选用了油漆桶时,则注意让学生观察界面的变化,有出现了三个椭圆形按钮和正方形按钮。这时,让同学们再动手试试这四个按钮的作用。再汇报结果。特别强调,用油漆桶也可以用各种图案作为背景。
4、查漏补缺。在画小熊的过程中,哪些工具还没用到的?同桌合作试试看,会用吗?
5、汇报这些工具的用法。这一环节是课堂重点部分,因此,我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来整合美术、信息技术两大学科。任务是课堂的“导火索”,教师通过课程整合后的优点,抛出一个个任务,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从而促使学生去自我探索、自主学习和团体协作、在不断的失败中寻找和体验成功,达到掌握操作和使用的目的。同时使用优越有效的也是信息技术学科所特有的激励制度,为任务驱动法注入又一推动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积极性。第二层次:
1、教师指出学生画面内容的不协调性,结合学生已受过的美术教育,展开想象。画出更加美丽可爱的小熊,特别是背景。
2、学生自我创作,教师巡回指导。(为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采用分层教学:操作技能比较熟练者为a等,操作基础薄弱者为b等,a等学生可让其充分自主学习,b等学生教师可适当进行个别指导。)
3、集体讨论交流、评价,优胜者发放奖品。分层教学的运用,使得全体学生得到发展,提高自身操作水平。(即分层教学的策略和效果)。
(三)归纳总结,体验成功(1)学生交流学习心得,各自选择几种自己喜欢的工具说说其中的用途。(2)教师帮助学生输理知识,归纳总结。为了检验和促进每个学生达到预期的目标,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是必须的,也是有效的。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
七、设计理念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注重体现以下几个思想:
1、学科整合的问题。本课整合了美术、信息技术两大学科,同时注意了信息技术教育知识的学科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教师的讲授作用与引导、启发作用。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并且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自我创新、利用网络学习等),获取信息,掌握操作。
3、情景与任务驱动的融合。在每一个任务抛出的时候,都创设了适当的情景,以此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在情景中积极主动地接受任务。
4、在体验感受中学习。这节课中很“放”地让学生探究工具的用法,在探究中,学生肯定会有许多失败。正是在失败中,找到成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5、分层教学的实施。怎样照顾到学生个体差异性,使得每一位学生在教学活动都获得个体的发展。(不同对象分别对待)
第二篇:案例-神奇的绘画工具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神奇的绘画工具——曲直线工具的综合运用。
我主要从以下八大方面进行说课,重点是第六和第七部分。
这节课主要是根据广州市《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第46页的内容几何工具的使用重组而成的。主线是曲直线工具的综合运用。直线和曲线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例子,也是绘画作品中最常见的元素。熟练掌握曲直线工具的使用对学生的绘画有很大的帮助。
四年级的学生刚接触电脑绘画,通过对画图软件的学习,已经对电脑绘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我认为在教学上只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使他们的学习热情得以加强和延伸,就能为学好信息技术打下良好基础。
遵循教材的编写意图并以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拟定为以下三个:
(1)知识和技能目标:会运用曲直线工具进行综合绘画,掌握曲直线工具的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创作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感目标: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领略成功带来的喜悦,从而更主动地学习。
基于以上的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位是曲直线工具的综合运用,教学难点则是如何运用曲直线工具进行创造性绘画。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本课教学我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活动探究为主线,以创新为主旨”: 主要采用了以下4个教学策略:
1、任务驱动,激发兴趣。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置两个任务,通过让学生完成任务,培养学生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情感交流,内化知识。师生情感交流是师生心理双向交流的动力支柱,在教学过程中我积极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形成与学生和谐共振的情感基调,让学生真正感悟、亲身体验、内化知识。
3、探究学习,共同进步。一方面,我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同等参与机会,并且注意激发和诱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能主动学习。另一方面,我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或信息,从而保证良好的学习效果。
4、多元评价,以评促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学生自评、他评、师评等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通过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以上教学策略的运用,从而真正实现学生是信息技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是信息技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下面说说我的教学过程。秉着“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的指导思想,我将教学过程拟订为以下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景,激趣引入。因为兴趣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心理基础,在第一环节中我先问“画图里如果只有直线或曲线,他们会觉得很孤单,如果让他们手牵手,团结合作,那会怎么样呢?”这时候我出示练习一,让学生观察后回答“你想知道些什么?想学点什么?”接着引出课题“神奇的绘画工具——曲直线工具的综合运用”。
而第二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为了更好地解决重难点,我安排了以上四大步进行。
第一步我请同学上台示范画练习一的例子,在这过程中老师给予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感悟使用曲直线工具的重难点。
在第二步我先明确提出练习的要求,(1)必须用曲直线工具画,(2)不用填颜色。然后再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例子进行练习,我也允许有能力的学生画老师练习里没有的例子,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弱势群体,因此在第二步巡视辅导,我比较注意对平时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必要的引导。也鼓励有能力的学生做小老师去帮助这些同学,实现共同的进步。
当学生基本完成练习一后,我马上进入第四步展示成果,体验成功。在这里我提示学生完成练习后高高举起“V”字的手势,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并且及时引出评价标准:(1)、能否用曲直线工具表达心中所想?(2)、曲线的弧度是否流畅,画面美吗?然后请同学参照评价标准对作品进行评价。下面请我们一起重温教学的片段如何通过评价提高曲直线工具的运用水平。这是学生评价的一些作品。
通过第二环节的学习,学生对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基本掌握了。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后,掌握一定技法,就会产生一种创作欲望。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展,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这是一幅没有完成的绘画作品。要求学生在这基础上发挥想象力进行创造性的绘画。我通过与语文教师的交谈中了解到,这些学生刚学习了一篇《海滨小城》的文章,因此我设计了了这样一个与海滨有关的半成品。
在学生基本完成创作后,我设计了一个“开火车,投红星”的活动。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其他同学的作品,从中得到启发,为接下来的作品评价作好准备。下面请看这一环节的教学片段如何通过评价提高学生欣赏作品和评价作品的能力,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进一步的加强。这是其中一幅学生评价的作品。
经过前面三个环节的学习,我相信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应该有所发展,因此在最后这一环节我主要是通过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给老师这节课打多少分?为什么”的谈话方式检查学生的学习收获。下面请我们一起重温教学片段看看学生的学习情况。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感触良多,下面谈谈我对这节课的课后反思。首先我觉得这节课有以下三个亮点。
1、教学内容呈现生活化,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标倡导教师要创造性地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因此,我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据教材的内容设计了两个练习,始终围绕着曲直线工具的综合运用进行设计。“创作来源于生活”,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多观察、多发现、多思考自然会描绘出心中美丽的画面。
2、评价方式多样化,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新课程标准在课堂评价上,要求广大教师应适当放权,改变过去的学生评价“由教师一人说了算”的片面做法。本课在学生完成每一个练习后,我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成果,体验成功的环节,充分发挥了学生自评,生生互评以及师生互评的功能,培养每一位学生都敢评、会评、爱评,在评价中得到发展。
3、学生学习自主化,让不同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
新课标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承认学生差异,尊重个体。在本节课里,我充分考虑学生的水平差异,在教学任务的设计上体现分层的概念,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尽管本节课的教学达到了课前设计效果,但也有些方面不尽人意。主要是分层教学的效果如何检验。除此,我在时间的掌握上做得不够好,有一种前紧后松的感觉。调控课堂的能力和教学机智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都是我今后特别需要注意和进行深刻反思的地方。
第三篇:信息技术工具学习体会
信息技术工具学习体会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我没有什么理由不与时俱进;接受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这次研修培训,为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自身水平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我都要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加强基本功的新修炼,才能不断的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才不至于被社会淘汰。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今后的教育教学方法产生极大影响,感受到教学工作的艰巨。同时对我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对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并致力于把它们应用于课堂内的教与学活动中。
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在语文课中的运用,我们现在还处于初级阶段,实施过程中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应该如何减少教师对于多媒体课件的过度依赖;如何才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回归“语文味”,而不是“技术味”;如何才能在网络环境教学当中真正发挥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让他们成为形式上的“参与者”,实质上的“旁观者”等等。其实,归根结底就是如何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这需要我们首先从思想上切实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一切以学生的需要为根本出发点,让技术为人服务,而不是让人被技术牵着鼻子走。其次,需要在语文教学的具体过程中,从情境设置、突破重难点、学练结合、拓展延伸等环节上寻找两者的最佳整合点,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到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只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它在语文课中的运用虽然冲击着传统的语文课课堂教学,但是不等于说它可以包办代替一切。传统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仍不能抛弃,只有多种教学手段并存了各自发挥特长,优势互补,才能取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到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虽然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但在课堂教学起主导作用的仍然是教师,它只是代替了教师的一部分作用。至于在教学过程中,教什么,学什么取决于教师,怎样教,怎样学,也取决于教师。如果设计不合理,使用不当,即使运用最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效果也不会好。
作为语文教师应及时汲取新知识,日渐积累,丰富自己的头脑,充分认识多媒体教学的意义,明确使用多媒体教学的目的,走出使用的误区,在每节课的教学中,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精心制作合适的多媒体课件,使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进行最佳整合,通过多媒体传授知识,更能贴近学生的认知结构,让多媒体的教学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以更好地适应语文课堂教学手段改革的要求。
第四篇:flash教案(绘画工具)
第2讲
绘画工具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使学生掌握绘画基本知识。2.使学生掌握矢量图形和位图图像。
3.使学生掌握【工具】面板基本绘图工具的使用技巧。技能方面:
1.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情感方面:
1.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
FLASH CS4绘画工具使用方法及技巧。
三、教学难点
选用合适的绘画工具对于不同的图形进行绘制
四、教学方法
演示法、观察法、实践法、自学法相结合
五、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软件
2.教师准备演示Powerpoint电子幻灯片和Flash源文件样例
六、课时安排 2课时
七、教学过程 ㈠ 导入课题:
教师简要概括上节课所学内容(Flash CS4的操作界面、基本操作以及作品测试和导出与发布的方法),然后介绍Flash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广告、影视、娱乐等方面),说明Flash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很多人刚开始接触Flash的时候就认为应该从怎样制作动画开始学习,其实这是急功近利的表现,往往再优秀的动画作品都是由基本的绘画工具绘制出来的,同学们应沉下心来,把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扎实的掌握了,才能随心所欲地应用Flash、才能制作出符合自己要求的作品,所以说掌握绘制矢量图形的使用方法是设计者进行动画设计的基础也是首要任务。)㈡ 新课:
1、教师一边讲解一边启动教师机上的多媒体教学演示软件 功能讲解:
(1)打开幻灯片后,按照幻灯片显示的先后顺序讲解。
【铅笔】工具:为学生演示铅笔工具的模式选择并在不同模式下绘制基础图形。
【线条】工具:为学生演示“立体透视图”的画法。新建Flash文档,选择【线条】工具,在舞台中绘制几何图形;选择几何图形,按住Alt+Shift键向下拖拽鼠标复制一个新图形(Alt键复制、Shift键45度倍数);连接上下两个几何图形的对应顶点;根据遮挡关系,设置线条的笔触样式、笔触高度及笔触颜色。
【椭圆】工具:向学生演示椭圆工具(对象绘制模式—非参数化)和基本椭圆工具(图元绘制模式—参数化)的绘制方法和区别(基本椭圆工具易于对所绘图形进行编辑)
【矩形】工具、【多角星形】工具:向学生演示多边形和星形的绘制,并对工具属性对话框的参数作用进行讲解。样式(可选择多边形或星形)、边数(可输入3—32之间的数值)、星形顶点大小(可输入0—1之间的数值,代表顶点的深度,越接近0顶点就越深,如果是绘制多边形,应保持此设置不变)。
【刷子】工具:讲解该工具5种模式的作用,并强调与铅笔工具的不同,即铅笔工具绘制的图形为线条,而刷子工具绘制的为填充图形。
【喷涂刷】工具:讲解属性面板中各选项的作用。(2)范例解析
①教师打开“彩色连通管”文件,让学生观察图形并思考图形的组成。(由3段独立的圆环组成,每段圆环的色彩和角度各不相同,主要利用【基本椭圆】工具和相关参数完成。)教师一边讲解一边为学生演示该图形的绘制过程,并让学生在课下发挥想象完成类似图形的绘制。
②教师打开“金属螺丝”文件(由半圆、矩形和倒角矩形组成,应用渐变色彩产生立体效果),采用类似的方法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在课堂上完成该图形的绘制。
③教师打开“漫天繁星”文件,利用【喷涂刷】工具和三个星形组成的元件完成绘制。
八、课堂练习(实验课)
将“搭积木”和“红绿灯与广告牌”文件打开,学生仔细观察后运用所学知识绘制图形。
九、课堂小结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所学的知识,强调: ⑴绘画工具的种类
⑵各工具的绘画技巧
十、课后作业
第五篇:《运用画图工具绘画》教案
《运用画图工具绘画》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正确使用画图工具,并运用他们能创作出一幅完
整的作品。
能力目标:在绘画中,提高学生的操作技巧;在创作中,想象能力、绘画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展示中,激励学生敢于自评和互评,培养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电脑绘画的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体验到将学到、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运用到生活中的快乐,教学重点:正确操作画图工具,运用画图工具创作一幅完整的画。
教学难点:掌握画图工具的使用技巧。
教学准备:硬件环境:网络信息交互平台(在展示作品成果时要交互)
软件环境:计算机画图程序(在完成绘画作品的整个过程)
素材准备:教师将动画片段、绘画好的精美图片存放在硬盘上,(导入新课,图片欣赏,激起创作欲望)
知识准备:学生已经掌握画图程序中的各种绘画工具的用法。(在此基础之上完成本节课的任务)
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景,动画导入
播放《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的开头片断
激趣:同学们,你们喜欢大头儿子吗?为什么?
是啊!大头儿子不仅聪明,而且还很孝顺呢!这不,围裙妈妈
过生日了我们喜爱的大头儿子都为他做了些什么呢?我们来看一下。(播放动画片)
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
师: 大头儿子送给妈妈的礼物就是用电脑中的画图工具绘制了一
精美的图片。(展示图片)
猜猜看,大头儿子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妈妈生日 祝福?(1保存长久2展示才能)
看了这么漂亮的图片,第一个想法是什么?好,今天我们就来
运用画图工具进行绘画。(板书课题)
二.明确绘画工具和绘画步骤
师:说起画图工具有很多,你还记得画图的工具箱里有哪些工具吗?
生答出工具名称
师:1.关于这些画图工具的用法,我们都已经掌握了,那么要想绘制
一幅精美的图片,都需哪些步骤呢?我们先看看大头儿子的创作过程吧!(展示大头儿子的想法)
2.经过他巧妙的构思,很快就将蛋糕的外形勾画好了,你能看出
它的外形是用什么工具来画的吗?(展示外形)
生观察、回答、补充
3.此时蛋糕的轮廓已画成形了,接下来做什么?
生:选择填充工具进行上色。
4.对,这时要根据自己的喜好涂上颜色,画作好了,认真整理一
下吧,想想:要想使这幅画变得美观、完整,应如何加以修 生观画,思考答出,填充背景,写上题目、落款。
师:说到这,聪明的你会发现电脑绘画与美术课上绘画的步骤是一样 的,谁能简单地概括一下?(板书)
过渡:绘画作品不仅可以当作生日礼物送给他人,也可以在逢年过节时
作为一种祝福送给你的好朋友,好老师、及思念的亲人。很快就
要到元旦节了,元旦意味着新一年的开始,在辞旧迎新的第一天
人们渴望得到美好的祝福。听校红领巾广播站向我们发出了号召:(略)三.完成任务:绘一幅精美的画来参赛
师手指构思说:作画之前,首先在你的头脑中构思一下,你打算送给谁,画什么最肥表现出你的心意,请同学之间相互讨论,交流一下。(同学间讨论、交流)
让学生汇报创作思路。
欣赏作品:在这里,老师也绘制了几幅画献给我的亲人和朋友
(展示图片)
激励:喜欢吗?那就快握住手中的小鼠标开始操作吧!
生动手操作,师巡视指导,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作品成果展示
1.完成 作品的同学可去参观你周围同学的作品,彼此之间互相评论一下,切搓切搓构画的技巧。
2.展示作品(教师给以创意星、佳作星、技巧星、智慧星、进步星等星级评价。)
3.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里。
五.总结:这节课,同学们用手中的画图工具制作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片,发此来表达对亲人、朋友、同学的美好祝福。正是有了美好的祝福,才使快乐洋溢在每一个人的脸上,在这里,老师也向你们说一句祝福的话,祝愿你们在期末有一个圆满的收获。板书:
运用画图工具绘画
一.
构思
二.
构图
三.
涂色
四.
整理
教学反思
本节课基于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为献给党的生日礼物而作画的真实环境,通过学生自主操作与师生合作中完成任务。课的导入新颖,有趣,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展开了联想,发展了能力。主题活动鲜明,富有极强的教育意义。这个主题活动是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完成的,充分展示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绘画才能,培养了创新精神。评价形式多样化,教师做到了以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和欣赏的眼光,从多角度来评价,寻找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挖掘学生的潜能,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