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姜太公相关问题杂考(上)
姜太公相关问题杂考(上)
姜太公相关问题杂考(上)(根据水木明瑟群2013年5月17日星期五讲稿整理)今天给大家讲讲一些有关于姜太公的问题。本来我是想给大家讲讲姜太公的故事的,起个题目叫《〈封神〉内外的姜太公》,不过想到现在对于姜太公有很多误解,所以在讲他的故事之前,我觉得还有必要做一番考证,把他的一些相关问题说明白,然后才好讲他的故事,否则大家会把古书里的故事当成真实,那就害人不浅了。我原来打算讲的故事不是和《封神演义》里那么讲,主要讲的是一些《封神演义》之外的古书里记载的和民间传说的姜太公故事。但是有一点要说明白,即使是先秦、秦汉之间的古书,对姜太公事迹的记载也很多是传说,不一定可靠,这个看看司马迁写《史记·齐太公世家》的时候就会明白,他里面好用“或曰”,就是另外的说法。这是因为到了司马迁的时代,姜太公的故事已经非常久远,司马迁知道的也都是根据古书的一些记载,这些记载却往往不一致,他也无法决定和取舍,只能把不同的说法都写上,供后人甄别参考。古书记载的龃龉,则是因为姜太公的故事到了战国时代也多半是传说了,传说这东西,要么就是根据史实传说,要么就是民间编造,后者固然不可信,但是真的史传也会在流传中变异、走样,人说人异,流传越久,这种情况就越严重;那些落在书里的,也不过是对口传的文字记录,自然也会有很多差异,而且真伪参半,很难分别,司马迁已经做不到,今天做来更难。所以对于姜太公的故事,大家看看、听听就行,不必太当真。今天主要是讲讲一些相关问题,带有考证性质,当然也不是很严密的考证,只是说说我个人的看法。姜太公,现在一般都认为他是姓姜名尚,字子牙,道号飞熊,尊称太公。其实呢,这些说法大都是明代许仲琳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盛行之后才有这些名号的,当然也都有其来历。首先,姜太公本是四岳之后的吕国人,据说四岳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其后被分封了四个国家:齐、申、甫、许,四岳是姜姓的始祖(一说是炎帝),自然这四个国都是姜姓,其中的“甫”就是吕。在周代初期的时候,四岳国中大约申、甫比较有名,《诗经·崧高》里说“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维申及甫,维周之翰。四国于蕃,四方于宣。”吕国是姜姓,那么姜子牙自然也是姜姓。可问题在于,在先秦时期的普遍做法是男人称氏不称姓,女人称姓不称氏(当然也有例外),所以,先秦典籍里大家找不到“姜尚”、“姜太公”这样的说法,只见到的是“吕望”或“吕尚”,“吕”是他的氏。直到了汉代,这时候人们对姓和氏的区分日渐模糊,才出现了把“姜”和太公之名连称的说法,最早的是《焦氏易林·无妄之渐》:“姬奭姜望,为武守邦。藩屏燕齐,周室以强。”“姬奭”是召公奭,“姜望”就是吕望。此后一些书里比如《抱朴子·外篇》、《隋书·经籍志》也说是“姜望”,也有说是“姜尚”的,比如汉代王符的《潜夫论·讃学》里就说“文、武师姜尚”,不过这种称谓甚少见,先秦、秦汉的典籍里常见的称谓是“吕望”、“太公望”、“师望”、“尚父”、“师尚父”等。“尚父”是他的字,上博简《举治王天下》里作“上父”,尚、上古字通用。过去的解释说是因为他“可尚可父”才尊称为“尚父”的,比如刘向《别录》的解释就是“师之,尚之,父之,故曰师尚父。父亦男子之称。”《诗经·大明》:“维师尚父”,郑笺:“师,太师也。尚父,可尚、可父也。”其实那都是附会。根据先秦的人名、字的通例,一般来说“子某”、“某父”都是字而非名,所以“尚父”应该是他的字。在楚简《举治王天下》里记载古公亶父去访问吕望的时候,就称他为“上父”,而这个时候吕望还没去周,周人不可能觉得他可尚、可父,可见“尚父”并非是因为他可尚、可父才有的名号,而是他的字。后来小说里说他叫“姜尚”,也就是姓姜名尚,是误解里的误解。“姜尚”这个名字也出现比较早,上面说过至少东汉时期王符的《潜夫论》里已经这么叫了,其开首第一篇《讃学》里说“文、武师姜尚”,其实这话是取自《吕氏春秋·尊师》:“文王、武王师吕望”,王符把“吕望”改成了“姜尚”。不过这个叫法不大流行,直到唐代貌似还通用“姜望”。这种叫法一半儿错一半儿对,因为刚才说了,先秦男人称氏不称姓,应该是吕氏,说“姜”就错了;说他名“尚”也不准确,“尚”本应作“尚父”,是字不是名。但是在先秦,字的“某父”也可以把“父”省略,比如鲁公伯禽、晋侯夑,在《左传·昭公十二年》里称为“禽父”、“夑父”,说明这都是他们的字而不是名,但后人都把“父”省了,称之为伯禽、夑,当成了名。那么“尚父”自然也可以单称“尚”,由此也被误认为是他的名了。到了宋元时期的话本《武王伐纣评话》里,却又开始用“姜尚”这个名字,这时候姜太公叫姜尚的说法才普遍流行起来,自此以后他的本名“望”反而不大使用了,比如在民间影响很大的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就说他姓姜名尚字子牙,不说他名“望”。姜太公名叫“尚”出现比较早,银雀山汉简《六韬》就称“吕尚”,《史记·齐太公世家》里说他“本姓姜氏,从其封姓,故曰吕尚”,我们看看司马迁的时候已经开始姓、氏不分了,姜本是姓,他说“姓姜氏”;“吕”本是氏,他说是“姓”,而且他还把姜太公的字当成了名,那么到了东汉时期的王符称他为“姜尚”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最早记载“吕望”这个名称的,是西周初年的青铜器天亡簋,是武王时期的器物。里面的“天亡”,据杨向奎先生研究就是太公望,天、太通假,亡、望通假,“天亡”就是“大望”或“太望”。簋铭中说的是“天亡尤(佑)王”、“亡得爵复觵”,这个“王”就是周武王,从文辞上看,“天亡”和“亡”都应该是个人名才对,所以说他是太公望应该是有依据的。那么,“太公望”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呢?《史记·齐太公世家》里说:文王在渭水之阳遇到吕望,和他谈了一番之后,非常高兴,说:“从我先君太公的时候就说,应当有个圣人到周来,周因此会兴旺发达。你真的就是那个人吗?我太公盼望你很久了。”所以才给他个尊号叫“太公望”,就是太公盼望他的意思(原话是:“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耶?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号之曰“太公望”。)文王说的“太公”,指的是他爷爷古公亶父,又称“太王”,文王称他为“太公”。首先说,文王说他太公那个时候就盼吕望,似乎是有所依据,这个下面我还要说到。其次,说“太公望”之名是由“吾太公望子久矣”这话里来的,说明姜太公本来是不叫“太公望”或“望”的,而是文王聘请他入周之后,根据太公盼望他的话给他的一个尊称。《尚书中候·雒师谋》里也有个类似的记载,说:“吕尚钓其崖,王下拜曰:‘望公七年矣,乃今见光景于斯。’尚立变名,曰:“望钓于渭滨,鱼腹得玉璜,刻曰:‘姬受命,吕佐旌。德合[于今]昌来提,撰尔雒钤报在齐。’”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说,文王去拜见、聘请吕尚的时候,说“望公七年矣”,吕尚听了这个话,当场就改变了自己的名字,叫“望”,所以下面开始自称“望”,这时候才有了“望”这个名称。由此看来,“太公望”也只能算是他在周的一个尊号,后来简称“太公”或“望”,人们就把他的氏加上,称为“吕望”,其实不是他的本名,只不过周人都这么称呼他,《天亡簋》里也这么写,可见这个尊号在当时使用很普遍,所以才被误认为是他的名字了。那么,姜太公到底本名是什么呢?宋代的吴仁杰在《两汉刊误补遗》卷四中就是认为古书里的太颠就是太公望,后来清代的苏时学在《墨子刊误》中进一步发挥吴的说法,他考证说:“泰颠,当即太公望也。罝属夭,则罔属颠,与太公钓渭遇文王事亦合。迨马融注‘十乱’,以泰颠与太公望并举,后世以为二人。然文王诸臣,自以太公为称首。《书·君奭》篇唯以泰颠与诸臣并举,而不及太公,《逸周书·克殷》篇亦然。若使果为二人,岂容都不道及?是颠即望无疑也。”孙诒让在《墨子间诂》里认为这是“谬说”,指出苏时学的考证有漏洞,说“《逸周书·克殷》篇有太颠,又有尚父,尤其塙证”,所以他认为吴、苏的说法不足据;出土文献清华简《良臣》里说文王的良臣时,也说有彖(泰)颠、帀上父(师尚父),则二者又确非一人。但是问题在于,《克殷》、《良臣》之类的著作,多是战国时期史官追述前事的作品,有些东西也多是根据传说而来,会经常弄错,对于人物尤其如此,郭沫若在《释祖妣》中说过一句很中肯的话:“凡神话传说之性质,一人每化为数人,一事每化为数事。此乃常见之事实,殊不足怪”,而太颠、吕望的故事主要是传说居多,谁能保证不会弄错?同时,《克殷》这篇书比较奇葩,使用人名比较混乱,前后不一,比如它里面说纣王,先称“帝辛”,后称“商纣”,又称“受德”,同一个人用了三种不同的称呼,谁能说就是三个人?谁又敢保证它里面说的太颠、师尚父不是一个人?再举个清华简《良臣》里的例子,比如春秋时代晋国的狐偃,字子犯,因为是晋文公的舅舅,文公称之为“舅氏”,故也叫舅犯,又因为舅、咎、臼音同,故也写作咎犯、臼犯,也就是说子犯和咎犯是一个人。可是在清华简《良臣》里说晋文公的良臣的时候,却说“晋文公又(有)子笵(犯),又(有)咎笵(犯)”,把子犯和咎犯说成两个人,显然是搞错了。大家想想,战国时代的人把离他们还不算太远的春秋时期的人都搞错,谁能保证殷末周初的人物不会搞错?所以,我觉得吴、苏二人的说法很可能是对的,太颠、吕望本来是一个人,到了战国时代被分化成二人。比如从古书的记载来看,《尚书大传》里说到羑里拯救文王的是太公、闳夭、散宜生、南宫适,《琴操》里则说是太颠、闳夭、散宜生、南宫适;又古书里说的“文王四友”,也有两个版本,一个是《汉书·古今人表》里说的“大颠、闳夭、散宜生、南宫适”,一个是《尚书大传》里说的“文王以闳夭、太公望、南宫括、散宜生为四友”。二者一对照,就知道太颠就是太公望的可能性非常大。称“泰(太、大)”是古人对一些有名望的人的敬称,也就是在一些有名的古人名字上加“大”字表示尊重,比如大禹、大桡、大费(伯翳)、大廉、大丙、大章等等都是,“大颠”这个也是一个道理。从字义上讲,“颠”据《尔雅·释诂》、《说文》的解释是“顶也”,也就是人的头顶,居于人体的最上部,引申为“上”义,如《方言》
六、《广雅·释诂一》都说:“颠,上也”,所以姜太公名“颠”,字“上(尚)父”,也非常合乎情理。另外,上面说了,在墨子的时代太颠还非常有名,说文王举贤特别提到他而不说吕望,可是战国中期以后,他的名字除了在书里提提之外,竟然连一点什么具体的事迹都没有,这个不是很奇怪?《尚书·君奭》里周公说辅助文王“修和我有夏”的贤臣时,是虢叔、闳夭、散宜生、泰颠、南宫括五人,竟然没有吕望,这事儿就更加奇怪。郑玄为了弥缝,解释说:周公不说吕望,是因为吕望当太师的时候把大德传给文王,现在自己也是太师,不好和吕望相比,不提吕望是自谦的意思。我就奇怪了,周公自谦,就把吕望的功业给抹杀了?这符合圣人的做法?越是自谦,越应该更加推崇自己的前任吧?所以我看郑玄的这个说法根本靠不住。如果说泰(太)颠就是太公望,那么这事儿就好解释了。“师”是他的官职名,古代的“师”有大师和少师,大师就是后来的太师,是最高的武官,掌管军队的,吕尚曾经是文、武时代掌管军队的大师,所以也称“师望”。“师”不仅仅是掌管军队,同时也主管庠序,就是学校,负责教育贵族子弟成为武士。三代之时以尚武为业,那时的学校主要的功能就是训练贵族子弟成为武士,其中师、傅、保等官员任老师,教育贵族子弟学习文化、艺术、礼仪之外,主要就是学习射、御和领兵打仗,因为古代打仗,是贵族乘战车,平民当步兵,即《归藏易》里所谓“君子戒车,小人戒徒”,《六韬·武车士》里说要当车士,必须“能逐奔马,及驰而乘之”,“力能彀八石弩,射前后左右皆便习”,这些都需要由师、保、傅等人来负责教习,因此后来“师”成为教育者的专称,就是从这里来的。《大戴礼记·保傅》里说:“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师氏至少在殷商时代已经有了,比如殷墟卜辞中有“师般”,即武丁的老师甘盘,还有师貯,也是商王的大臣。这里要说明的是,有一件西周中期的青铜器叫“师望鼎”,这个“师望”应当是另外一个人,不是姜太公。那么,后来说他字“子牙”是怎么来的呢?这个名称最早见于《孙子·用间》:“周之兴也,吕牙在殷”,“吕牙”就是吕望。可惜这个说法仅见于此,别的书里没有。那么这个“牙”是怎么回事?我看这是由于音转造成的,“牙”古音疑纽鱼部,“望”古音明纽阳部,疑明准双声、鱼阳对转叠韵,二字的读音应该是相近的,所以“望”才会音转成“牙”。《孙子》里这么写了,后人也有以讹传讹地沿用下来。这个讹误出现很早,因为银雀山汉简本已经如此,说明它在先秦已经是这样了。姜太公道号“飞熊”怎么来的?这个读过《史记》的都知道,说文王要到渭水之阳去打猎,临行前让史扁给卜了一卦,结果是说你要在那里得到一位大贤人,爻辞是“所获非龙非彲,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更早的《六韬·文韬》里说“田于渭阳,将大得焉。非龙非螭,非虎非罴;兆得公侯,天遗汝师”,“罴”就是熊的一种,所以后人常用“非罴”或“非熊”来表示贤人,如李商隐《咏怀寄秘阁旧僚二十韵》:“图形翻类狗,入梦肯非罴。”李峤《雾》:“倘入非熊兆,宁思玄豹情。”李白《大猎赋》:“载非熊于渭滨”,用的都是姜太公的典故。因为“非罴”或“非熊”的典故是从姜太公这里来的,所以后来编小说的就是说他道号“飞熊”,“飞”是“非”字的音假,正确的写法应该是“非熊”或“非罴”才对。根本上说呢,姜太公是没有这个道号的。最早是唐代李瀚《蒙求》里明白地说“吕望飞熊”,宋代洪迈在《容斋随笔》里说得比较明白:“自李瀚《蒙求》有‘吕望非熊’之句,后来据以为用。然以史策考之,……后汉崔骃《达旨》,云‘渔父见兆于元龟’,注文乃引《史记》‘非龙非彲,非熊非罴’为证。今之《史记》盖不然也。‘非熊’出处,惟此而已。”也就是说《史记》原文是“非罴”,后人因为罴、熊差不多,也引作“非熊”,所以说“吕望非熊”,后来“非熊”又演变成“飞熊”,《封神演义》里专门有一回说“文王夜梦飞熊兆”,说是看到一只带翅膀的老虎,就是根据这个来的。在山东高青陈庄出土的齐国器皿铭文上都有“文祖甲齐公”的称号,现在学界一般认为这个“甲齐公”就是齐太公,这个可参见李学勤先生《论高青陈庄器铭“文祖甲齐公”》一文。“甲公”可能这个是太公望的谥号,我们看看《史记·齐太公世家》里记载的齐国的国君多称“某公”,“某”就是日名,比如太公吕望的儿子吕伋是丁公,丁公的儿子得是乙公,乙公的儿子慈母是癸公……,很明白,“甲公”是在他死了之后追谥的尊称,因为他是齐国的开国者,所以称为“甲公”,用日名是遵循殷商的制度。这样我们来看一下,姜太公,实际上他是姜姓,吕氏,名颠,字尚(上)父,尊号太公望,官太师,谥号甲公。按照先秦人称的惯例,吕望、师望、太公望、吕尚、师尚父或简称太公都对,就是不能和他的姓“姜”连在一起,称他“姜望”、“姜尚”是东汉时期的说法,“姜望”隋唐时期还沿用;至于“姓姜,名尚,字子牙,号为飞熊”的说法大概发生在宋元时期,至于“姜太公”的说法应该更后,大概是明清时期才有的。
吕望还被称为“太公涓”,这个最早见于晋人苻朗所撰的《苻子》,里面说“太公涓钓于隐溪五十有六年矣而未尝得一鱼。鲁连闻之,往而观其钓焉。太公涓跪石隐崖,不饵而钓,仰咏俛唫,及暮而释竿,其膝所处之崖皆若臼,其跗触崖若路。鲁连曰:‘钓所本以在鱼,无鱼何钓?’太公曰:‘不见康王父之钓邪?念蓬莱钓巨海,摧竿投纶,五百年矣,未尝得一鱼,方吾犹一朝耳’。”查先秦及汉代的典籍,没有说吕望又名涓的,只有卫灵公有个乐官叫师涓,和姜太公不搭界。这个“涓”字我看很可能是个误字,它的本字应该是“狷”,就是“狷介”的省语,意思是正直孤傲,洁身自好。晋代的向秀就说过:“以为巢、许狷介之士,未达尧心,岂足多慕”,他说的巢是巢父,许是许由,这二位都是古代传说中的高洁孤傲之士,帝尧要让天下给许由,许由认为弄脏了自己的耳朵,跑到河边去洗耳朵,巢父恰好牵着牛来饮水,看见了,问他为什么?许由回答说“尧要让天下给我,我觉得弄脏了耳朵,来洗洗。”巢父不屑地说:“这都是你在外面招摇显摆自己的本事才能,贪慕名声搞成这样儿,你这样的人还来洗耳朵,把河水都污染了,弄脏了我的牛口。”就牵着牛到上游去饮水。大家看看,这样的狷介之士一般都很狂傲,所以古书常说“狷狂”、“狂狷”,《尉缭子·武议》里说当时的人都叫吕望是“狂夫”(《太平御览》卷七三九引《尉缭子》里作“狂丈夫”),就是这个意思。
《苻子》这段文字开头一句说“太公涓(狷)”,就是说太公(吕望)为人正直孤傲,并不是他的名字,后人误解了,才以为他名“涓”;后面的“太公涓跪石隐崖”的“涓”当是衍文,是后人在引用时增添的,这里应该只作“太公”,后面就直接称他为“太公”就是明证,所以说太公名“涓”这个说法是靠不住的。到了宋代罗泌写《路史》的时候,就直接说“吕涓,字子牙”了。罗泌这个人好奇书,喜欢用一些与众不同的资料,好怪过头,是他自己根据太公涓的说法又创造了一个“吕涓”的名字,又根据《孙子》里的“吕牙”造了个“字子牙”,别的古书里见不到。所以,说姜太公名“涓”这个说法是不太可靠的。【未完待续】
第二篇:姜太公祠游记
姜太公祠游记
朱台镇西单小学
韩克勇
姜太公祠位于淄博市临淄区桓公路东端,未到景点这路名便令人回想起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门前广场中轴线上矗立两座牌坊:前面是题为“天齐至尊”的四柱七楼清式木质牌坊,描金彩绘,装饰腾龙图案,象征着姜太公在齐地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再进是题为“丘穆公祠”的白花岗岩四柱三楼的冲天牌坊,斗拱横梁做成仿木样式,正面方柱上刻有篆书楹联:“太公穆公祖德昭百代,华域外域宗胤遍五洲”;向内刻的是行书“祖有渭水源流远,宗始营丘世泽长”。景点入口是三楹的姜太公祠入门,门楣上悬挂着著名书法家、中国宗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的题匾“姜太公祠”,门柱上是著名书法家魏启后先生撰写的楹联:“灭纣传佳话,辅周论封神”,大门两侧供奉有高大威武的青龙、白虎两星君,由于祠堂是坐南朝北布局,和一般“左青龙、右白虎”不同,左侧为西方白虎神紧握长矛,右侧为东方青龙神手持巨斧。
该祠中轴线布局为三进两院落:一进院的中轴上设垂花门,门内影壁上有篆书“太公在此”四个大字,意为“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突出了姜太公在中国神坛居众神之上的神主地位,是广受尊崇的居家护佑神灵。东西横轴上设左右门与钟鼓楼,并有抄手回廊有机连接。
二进院正面主殿为歇山穿堂,殿堂五楹。门柱上的楹联“斩将封神功贯古今人第一,兴国治齐才兼文武世无双”便是对姜太公最恰当的评价。殿堂正中端坐着姜太公的彩绘塑像,束发白髻、目光炯炯,便可看出他那经国济世之才。圣像两侧供奉有齐国的第二代国君齐丁公和第十六代国君齐桓公的圣像。殿壁上的壁画,表现了姜太公的生平事迹,主要内容有:姜氏封吕、贫困生涯、弃官避纣、著书立说、渭水垂约、孟津会盟、牧野大战、封齐就国、与莱争丘、严罚不训、周王授权、传子归周等,全面描述了他不平凡的一生。我们在神像前敬献鲜花,深深的三鞠躬。默默怀念他的丰功伟绩,姜太公所发明的阴符是最早的军队秘密通讯密码,《六韬》中曾有记载:姜太公领周军伐纣,指挥大营被敌兵包围,情况危急,姜太公令信使突围,回朝搬兵,因怕周文王不认识信使,耽误军务,就将自己珍爱的鱼竿折成数节,每节各代表一件军机,令信使牢记。信使几经周折回到朝中,周文王令左右将几节鱼竿合在一起,亲自检验,辨认出是姜太公的心爱之物,亲率大军解了太公之危。事后,姜太公拿着那几节使他化险为夷、转危为安的鱼竿,妙思如泉涌,将鱼竿传信的办法加以改进,便发明了“阴符”。
西配殿为五贤殿,楹联“周鳞台骝飞熊梦合姬家瑞;武师文友尚父道遵关里闻”。供奉齐国的五位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有齐桓公相管仲、《孙子兵法》作者齐国军事家孙武、齐威王军师孙膑、齐景公大司马田穰苴、被齐襄王封为安平君的田单;东配殿名五祖殿,楹联“钓台人家素有姜老怀;齐地百姓长存太公心”。供奉道教的五位祖师,有东华帝君王玄甫、孚佑帝君纯阳祖师吕洞宾、五斗米道创立者张天师张道陵、全真道的创始人王重阳、全真龙门派邱长春祖师。
姜太公辅佐周王朝灭掉殷商,以首功被分封到了齐国。姜太公是齐国的开国太祖,姜太公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祖师,被尊为“百家宗师”。著有《六韬》、《阴符令录》、《金匮》等著名兵书,中国古代的兵论、兵法、兵书、战策、战术等一整套的军事理论学说,就其最早发端、形成体系、构成学说来说,都始自齐国,源自太公,所以说太公为兵家宗师、齐国兵圣、中国武祖是当之无愧的。东西配殿的这些彩塑群像犹如群星拱卫北斗,向游人展示着姜太公的崇高历史地位。
从主殿穿堂而过,便是太公衣冠冢,姜太公死后按周礼返周而葬,齐人思念太公恩德,葬衣冠于此,冢高18米,南北50米,东西55米,南依稷山,北向齐国故城,衣冠冢在苍松翠柏的掩映下肃穆庄严。表达了齐地人民对姜太公这位齐国的开创者,齐文化奠基人的怀念和敬仰,墓道前有花岗岩石坊,柱联“葬衣冠永怀太公德;建祠宇再见武成光”。石坊横眉上的”周师齐祖”更是高度概括了姜太公一生的丰功伟业。墓前有祭台、石香炉和墓碑,碑文为“武成王姜太公衣冠墓”。
沿着顺时针方向绕墓一周,墓后矗立着三座巨大的石碑,分别是“崔氏先祖之碑”、“高姓继祖绍宗碑”、“丘氏访祖认宗碑”,细雨蒙蒙、芳草萋萋,无言的叙说着后人对姜太公的敬仰追慕之情。
第三篇:人物◎齐国的缔造者姜太公
人物◎齐国的缔造者——姜太公
姜太公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殷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古代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韬略家、军事家和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道、法、兵、纵横诸家均追他为本家人物,因此被尊为“百家宗师”。这充分说明了姜太公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和其思想理论的博大精深。
一、生平姜太公(约公元前1156年—约公元前1017年),亦作姜尚,商末周初人。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别号飞熊,人称姜子牙,因其先祖辅佐大禹平水土有功被封于吕,故以吕为氏,也称吕尚。
半生寒微姜太公是东海上人(今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其先祖曾做四岳之官,辅佐夏禹治理水土有大功。舜、禹时被封在吕,有的被封在申,姓姜。夏、商两代,申、吕有的封给旁支子孙,也有的后代沦为平民,吕尚就是其远代后裔。
姜太公文化园中的姜太公塑像(位于山东省日照市)姜太公出世时,家境已经败落,所以“太公望,齐之逐夫,朝歌之废屠。”(《战国策·秦五》),即他干过宰牛卖肉的屠夫,也开过酒店卖过酒,聊补无米之炊。但他人穷志不短,无论宰牛也好,还是做生意也好,始终勤奋刻苦地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研究治国安邦之道,期望能有一天为国家施展才华,可是直到70岁还是一无事处,闲居在家。兴周灭商姜太公72岁时,来到渭水之滨磻溪(今陕西宝鸡境内)垂钓,借钓鱼的机会求见姬昌,姬昌在出外狩猎之前,占卜一卦,卦辞说:“所得猎物非龙非螭,非虎非熊;所得乃是成就霸王之业的辅臣。”姬昌于是出猎,果然在渭河北岸遇到姜太公,与他谈论后姬昌大喜,认为姜太公是个奇才,说:“自从我国先君太公就说:‘定有圣人来周,周会因此兴旺。’说的就是您吧?我们太公盼望您已经很久了。”因此称将为“太公望”,二人一同乘车而归,尊为太师。这即是“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来源。
姜太公钓鱼台(位于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周西伯昌从羑里脱身归国后,暗中和太公策划如何推行德政以推翻商纣政权,其中很多是用兵的权谋和奇计,所以后代谈论用兵之道和周朝的隐秘权术的都尊法太公的基本策略。周西伯为正清平,尤其在明断虞、芮二国的国土争讼后,被诗人称道为膺受天命的文王。西伯又讨伐了崇国、密须和犬夷,大规模建设丰邑。天下三分之二的诸侯都归心向周,多半是太公谋划筹策的结果。文王死后,武王即位。九年,武王想继续完成文王的大业,东征商纣察看诸侯是否云集响应。军队出师之际,被尊称为“师尚父”的吕尚左手拄持黄钺,右手握秉白旄誓师,说:“苍兕苍兕,统领众兵,集结船只,迟者斩首。”于是兵至盟津。各国诸侯不召自来有八百之多。诸侯都说:“可以征伐商纣了。”武王说:“还不行。”班师而还,与太公同写了《太誓》。
牧野之战时的姜子牙又过了两年,商纣杀死王子比干,囚禁了箕子。武王又将征伐商纣,占卜一卦,龟兆显示不吉利,风雨突至。群臣恐惧,只有太公强劝武王进军,武王于是出兵。十一年正月甲子日,在牧野誓师,进伐商纣。商纣军队彻底崩溃。商纣回身逃跑,登上鹿台,于是被追杀。第二天,武王立于社坛之上,群臣手捧明水,卫康叔封铺好彩席,师尚父牵来祭祀之牲,史佚按照策书祈祷,向神祇禀告讨伐罪恶商纣之事。散发商纣积聚在鹿台的钱币,发放商纣屯积在钜桥的粮食,用以赈济贫民。培筑加高比干之墓,释放被囚禁的箕子。把象征天下最高权力的九鼎迁往周国,修治周朝政务,与天下之人共同开始创造新时代。可见武王伐纣,灭商盛周,太公立了首功。封国安邦武王灭商后,同姜太公、周公旦等人商议,把全国分成若干个侯国,由周天子分封给在灭商大业中作出贡献的姬姓亲族和有功之臣建都立国,充当周朝统治中心的屏障,即所谓“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由于姜子牙在兴周灭商中功勋卓著,而被首封于齐地营丘(即今淄博市临淄区),建立齐国,以稳定东方。公元前1045年,姜太公带领本部人马奔营丘而来。由于长途跋涉,十分疲惫,一行人行军速度很慢。一天傍晚他们来到离营丘不远宿营,准备明日赶到营丘。有人说:“有道是机会难得。这些人睡起觉来香甜安稳,哪像个赴国建都的样子”。太公听后睡意全无,急命整顿人马披星戴月赶赴营丘。至黎明时到达淄河西岸,只见莱国军队正在涉水奔营丘而来,剑拔弩张,形势危急。原来莱国(中国先秦时期的九夷所建的诸侯国,是商周时期东夷古国,后被齐灭,建都归城,即今烟台龙口市境内)与营丘离得很近,是商纣王的属国,莱侯想趁太公立足未稳之际抢占营丘。两军在淄河西岸展开对垒,太公指挥镇定自若,士兵作战英勇顽强,莱军被杀得丢盔弃甲,悻悻而回。
齐国建国之初的姜子牙
齐国就这样正式建立起来。姜太公建立齐国后首先以法治国,安定民心。司寇营汤阳奉阴违,受贿害民,并妖言惑众,宣称要以所谓的“仁义”治齐,姜太公便令人把营汤斩首,以正政令;东海上有被时人称为“贤人”的狂矞、华士兄弟,不向天子称臣,也不为诸侯做事,以不合作的姿态和平对抗新生的齐国,姜子牙认为他们自私自利,不为国家尽义务,是“害群之马”,就下令诛杀他们。一时间齐国再也没有违抗命令法规的事情了,混乱局面迅速得到了安定。仅仅五个月姜子牙就去向周公汇报其安邦定国的政绩。强国富民姜太公治国有方,在政治上推行尊贤尚功的政策,即选拔有才能的人做官,吸收大批当地东夷土著中的人才加入到齐国统治阶层,让他们在国家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对通过考核符合选贤标准的人,不分亲疏用其所长,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积极创造性。这一用人路线打破了西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尊尊亲亲”的正统思想束缚。姜太公还把用人提升到事关国家兴亡的高度,提出“六守”、“八征”、“六不用”的人才理论。实践证明,他的用人思想不仅开创了任人唯贤、唯才是举的人才使用先河,也为后来齐国称霸列国奠定了基础。姜太公在文化上推行“因其俗,简其礼”的开明政策。太公认为,如果在齐地强力推行周礼,容易产生民族矛盾,不利于治国安邦。经过再三斟酌,他决定从齐地实际出发,从俗简礼,不强制干涉,且务实地创造了既让齐民乐于接受,又不太悖周礼的新制。齐地依山傍海。齐国初建之时,太公针对“齐地负海潟卤,少五谷而人民寡”(《汉书·地理志》)这样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实际,因地制宜,制定了“通商工之业,便渔盐之利”,“劝以女工之业,通鱼盐之利,而人物辐辏。”在这种“农、工、商”三宝并举的宏观战略指导下,齐国制造的冠带衣履畅销天下,鱼盐流通列国,诸侯纷纷前来朝拜,齐国逐步由偏僻荒凉的小国穷国发展为雄居于东方的泱泱大国,为后来的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五霸之首”奠定了雄厚基础。
齐国富强后的姜子牙安定周室姜子牙封齐建国后,相当多的时间是在镐京做周朝中央政权的“太师”,辅佐外孙周成王姬诵、重外孙周康王姬钊。他的大儿子齐丁公姜伋,也没有到临淄治理齐国,而是一直在镐京担任虎贲氏之职,统领着王宫卫戍部队。齐国开国后的三十余年,营丘基本上由姜太公的三儿子丘穆公镇守。成王时期,管叔、蔡叔、霍叔“三监之乱”,淮夷、徐夷“殷东五侯“、”起兵反周,姜太公父子辅助周公旦,或坐镇京都、运筹帷幄;或领兵东征、冲锋陷阵;或左右呼应,东西夹攻,迅速平定了这场叛乱,为二次安周立下了赫赫战功。再后来,周成王去世,姜子牙父子又接受了成王托孤的遗命,担负起辅佐太子的重任,后又与众臣一起扶立太子姬钊登位,史称周康王。寿终镐京周康王六年,姜子牙卒于周首都镐京,岁寿139岁,子丁公姜伋继位。齐丁公姜伋继续辅佐周康王,成为仅次于首辅召公奭的次辅,并掌管周王朝的精锐部队三千虎贲,保卫丰镐。
姜太公祠(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
二、评价姜子牙一生坎坷多磨而又轰轰烈烈、神秘莫测。纵观太公一生的建树,无论从军事、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都有卓越贡献,其中尤以军事为最,所以太史公言“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称得上兵家之鼻祖,军事之渊薮。姜子牙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全智全能的人物,也是中国文艺舞台上一位“高、大、全”的形象,还是中国神坛上一位居众神之上的神主。作为宗教的神仙,他是武神、智神,被奉为“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护佑神灵。周朝从古公亶父起,就盼望能得到一个圣人,一位武能安邦、文能治国的贤才,来辅助周国实现灭殷兴周的任务,所以称太公为“太公望”,到武王执政时,又以“师尚父”相称,尊宠权贵无以复加。文王所命太公为“太师”,是西周王朝“三公”中的最高长官,既主军,也问政。时有“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谋计居多”之言,足见太公在周朝中的地位之重。
影视作品中的姜太公对于姜太公,人们不仅重视他的著作和智慧的价值,对于他的高尚人格和不懈奋斗的精神也十分尊崇,怀念他对正义、对文明的孜孜追求;困难,他不退却,不屈辱,不低头;饥饿,也不理会;沉沦,他不屈服;年高,他不服老,而对自已的理想、信念和追求毫不动摇。太公是有志不嫌年高,大器晚成“使老者奋”的典范。他永远是中华儿女的自豪和骄傲。以下是历代对姜太公的评价(节选):《诗经·大雅·大明》:“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周灵王:“昔伯舅大公,右我先王,股肱周室,师保万民,世胙大师,以表东海。王室之不坏,繄伯舅是赖。”季札:“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表东海者,其大公乎!国未可量也。”晏婴:“使贤者常守之,则太公、桓公将常守之矣。”孔子:“许由,独善其身者也;太公,兼利天下者也。”孙武:“昔殷之兴也,伊挚在夏;周之兴也,吕牙在殷。”孟子:“由文王至于孔子,五百有余岁,若太公望、散宜生,则见而知之;若孔子,则闻而知之。”荀子:“殷之伊尹、周之太公,可谓圣臣矣。”司马迁:①“迁九鼎,修周政,与天下更始。师尚父谋居多。”②“太公至国,脩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③“以太公之圣,建国本,桓公之盛,修善政,以为诸侯会盟,称伯,不亦宜乎?洋洋哉,固大国之风也!”班固:“凡兵,所以存亡继绝,救乱除害也。故伊吕之将,子孙有国,与商周并。”
长按、识别、关注
第四篇:《姜太公遇文王》阅读答案及翻译
姜太公遇文王
文王将田⑴,史编⑵布卜⑶,曰:田于渭阳⑷,将大得焉,非龙非螭⑸,非虎非罴⑹,兆得公侯,天遗⑺汝师。文王乃乘田车⑻,驾田马⑼,田于渭阳,卒见太公,坐茅以渔。
周西伯猎,果遇太公于渭之阳,与语,大说⑽。曰:自吾先君⑾太公⑿曰:当有圣人适⒀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号之曰太公望。载与俱归,立为师。
注释
⑴田:田猎。⑵史编:名叫编的太史。⑶布卜:布,陈;卜,灼剥龟:陈龟而灼剥之,视龟兆的纵横以定吉凶,叫布卜。⑷渭阳:渭水的北岸,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做阳⑸螭(ch):古代传说中没有角的龙。⑹罴(p):棕熊。⑺遗:赠予,给予。⑻田车:田猎的车。⑼田马:田猎的马。⑽说:通悦。⑾先君:去世之父为先君。⑿太公:父称太公。先君太公连称,即去世之父的意思。⒀适:到。
阅读训练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①与语,大说__________②汤熨之所及也________③寒暑易节,始一反焉__________
2.天遗汝师一句中的遗与下列句中遗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路不拾遗 B.深追先帝遗昭C.得遗金一饼 D.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野径云俱黑______ 载与俱归______
卒见太公______ 卒中往往语_____
4.翻译下列句子。
①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
②文王乃乘田车,驾田马,田于渭阳,卒见太公,坐茅以渔。
5.求贤若渴,礼贤下士,是历代贤明君主对待人才的态度,文王礼遇姜太公就是一例。你还能再举出历史上这样的一个例子吗?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说通悦 ②汤通烫 ③反通返 2.D 3.全,都 一起,一同 终于 士兵 4.①不久准会有圣人到我们这里来,那时我们周民族就将要兴旺发达了。②文王便坐了猎车,驾了猎马,到渭水北岸去打猎,终于见到了姜太公,他正坐在一束茅草上钓鱼。5.答案举例:刘备三顾茅庐 6.略。
译文
文王将要出去打猎,叫太史编替他卜了一课,太史编看了龟兆,唱道:
到渭水北边去打猎,将会有很大的收获。
不是螭也不是龙,不是老虎不是熊;
兆得个贤人是公侯,上天赐你的好帮手。
文王便坐了猎车,驾了猎马,到渭水北岸去打猎,终于见到了姜太公,太公正坐在一束茅草上,(安安静静地在那里)钓鱼。
周西伯出去打猎,果然在渭水北岸遇见了太公,和他交谈,大为高兴,说道:记得先前我那去世的父亲太公常向我说:不久准会有圣人到我们这里来,那时我们周民族就将要兴盛发达了。你可真就是这样的人吗?我家太公盼望你已经很久了!所以就叫他做太公望。用车子把他载了一同回京城去,回去就拜他做了国师。
第五篇:读后感(杂)(模版)
读《伤仲永》有感 《伤仲永》选自王安石的《临川先生文集》。他讲述了一个故事,宋朝有个叫方仲永的神童,自幼天资聪明,五岁就能作诗。后来由于没有受到教育,也没能坚持自学,逐渐把原来的聪明也丧失了。和编者一样我也同样的深深的感到惋惜,方仲永是一个世间少有的天才,他拥有超高的天赋。这是上天赐予他的礼物,却因为他父亲的无知与贪恋把一个前途大好的青年扼杀在摇篮里了。而方仲永也因年小而没有坚持学习,使自己从一个万人景仰的天才变成了一个与其他人无异的平凡人。
通过这个故事编者告戒我们,一个人不论先天条件是多么的优越,如果自恃聪明,不肯接受后天的教育坚持自学,不仅难以长进,就连原来的聪明也保不住天资聪明的人尚且如此,那么不具有这种先天条件的普通人,如果不肯学习和接受后天教育,其结果就不堪设想。学习可以使一个平凡人变的不平凡,不学习则可以使一个天才变成一个平凡人,由此可见学习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通过方仲永的教训,我们都应该把握住现在学习的机会,不要让自己在以后的时间中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