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与政策期末论文

时间:2019-05-14 12:33: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形式与政策期末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形式与政策期末论文》。

第一篇:形式与政策期末论文

《形式与政策》学习感悟

关键词:现实意义、大国崛起、中国梦 摘要:

当今社会,经济力量迅猛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处于这样一个大信息大数据的时代,信息已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作为21世纪的大好青年,‘安居一偶,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生活已然离我们远去,不再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了解我们的国家,了解重要的国家政策,了解国内外形势,已成为一种趋势,一种必然。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形势与政策使大学生深刻地了解国情,认识世界,明确自身不足。对提高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现实意义

(1)、提供了初步了解社会的平台

《形势与政策》课的开展为高校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初步了解社会的平台。老师有效的备课,多样化的课程内容,精彩的讲解,积极的引导,渐渐的激发我们对当今政治形势的兴趣与热情,帮助我们了解到当今的世界形势,国家政策和社会的热点问题,使我们摆脱了‘两眼一摸黑’的状态,对当今社会现状和形式有了正确的认识。

(2)、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大学生是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必将成为未来世界的主人。而大学生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必须做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人是一种群居动物,具有社会属性。社会和外界为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和自我梦想创造了重要条件。社会与政治形势的变化也将深深影响大学生在社会上的发展,这一点从文革时期的“上山下乡”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孔雀东南飞”中可以深刻剖析出。大学生必然要步入社会,我们目标的制定和事业的发展方向都与社会形势息息相关,所以学习和了解形势与政策能更好的帮助我们实现人生价值。(3)、满足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的知识需求

知识性是大学生思想教育课的基本特征之一,没有了知识性,那思想教育课也就缺乏了生命力,也就不再鲜活。知识需求是大学生的基本需求,大学生迫切的需要汲取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以便为未来储备力量。而形势与政策课把‘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思想特点,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在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的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满足了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的知识需求,并对社会有了深入了解。

二、学习感悟

这学期我主要进行了课堂学习和观看了《大国崛起》和《中国梦》的相关视频。看了这部纪录片,我不禁想到了自己,中国近代闭关锁国的政策让我觉得可悲,中国官员“天朝上国”的美梦让我觉得可笑,中国腐败无能,欺软怕硬的清政府让我觉得可恨,我终于理解鲁迅心中对落后中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悲痛感情。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定就注定了中国封建王朝千百年的命运。总观12个强国的历史,我不懂当拿破仑为凯旋门垫下第一块基石时是怎样的喜悦,我不懂当年伊丽莎白一世女王在男尊女卑的环境下昂首挺胸所拥有的勇气,我不懂那时的总统罗斯福带领整个美国走过血肉模糊,充满硝烟的世界大战所付出的艰辛,可我知道,一个国家要崛起必须先唤醒国民的思想意识。德国的教育,日本的虚心,法国的自立,对比中国的闭关锁国、保守落后,显然中国从一开始就注定自己胜败存亡的理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些在我们看似再熟悉不过的语句,经历了漫漫胜衰成败的岁月却始终被尊颂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然而,透过表面华美的现象,我们试者问自己的心灵,这些被世人推崇的精神又究竟实实在在的实施了多少?最终又真真切切的见效了多少?在我们的国度里,这些都不过是一些形式,一些装饰品罢了。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有自强的精神,才有自立的可能,才能赢得其它国家人们的尊敬。中华民族,在很多地方需要学习别国。我们有韧劲,却缺乏思考、也缺乏自省;我们有力量,却缺乏动力,也缺乏勇气。恰似德国在二战后勇于反思和敢于悔过的行为,最终才得到了全世界的原谅与支持,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集中营纪念地长跪忏悔,真实地展示了这样的精神,记录片的解说词相当好:跪下去的是勃兰特,站起来的是德国!这样的总统,才能永垂史册,这样的国家,才能熠熠生辉。那么只有正视历史,直面失败,历史才不会重演,成功才会到来。在务实上,我们做的比起别国也差的很远,搞浮夸,搞假政绩,搞表面繁荣等等无用的行为,根本不能从本质上,从实际上提升我国的国力。所以我们始终只能从面积和人口上说是一个大国,而从实力业绩上讲却不能说是一个强国。

回顾500年来各世界大国发展的历程,掂量12个大国崛起的关键因素,其中的一些因素显然不约而同值得关注:重视科学和教育、建立起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经济制度、善于学习但绝不简单模仿别国的道路等等。因此,我国只有重视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善于借鉴别国经验,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努力促进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真正实现强国之梦。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他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系统阐发了这个思想,在出访俄罗斯、非洲国家和出席亚洲博鳌论坛等讲话中又进一步作了论述习近平主席说,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中国梦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三位一体之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因为这个梦想,它是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它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一种共同期盼。我坚信,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我坚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之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会实现;我更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会实现。’这是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们别开生面的集体亮相、深谋远虑的集体发声——无疑,这是一次历史承诺,更是一次政治宣示。

中国梦是每一个国人的梦想,更是每个国人对国家真正变强的渴望。通过观看中国梦视频,我深入了解到国家的发展历程和自中国继往开来后的每一代中央领导人集体为“中国梦”,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实现中国的富强,为让13多亿的中国人的生活更加美满,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和文化需要所做出的努力。对我国目前的形式和世界形式以及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把握。从而更好的确定自我的未来发展方向,并使之与国家政策相一致。

三、小结 总之,我们要着眼于自身的全面发展,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用“三个代表”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政策水平和综合素质:加强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反对、抵制各种拜金主义、享乐 主义、极端利己主义等腐朽思想:加强自身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较强的法纪观念,提高心理素质,形成坚强的意志、健全的人格,克服价值观念混乱、理想信仰迷惘、政治意识淡化、道德行为失范的现象,在今后人生的奋斗的征途中,一定要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实现自身价值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扎扎实实、认认真真地学习好本领,练好基本功,掌握新的知识,使自己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视野开拓、胸怀宽广的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篇:形式与政策论文

形势与政策期末论文

《永远在路上》之人心向背观后感

——论中国腐败与整治

学生姓名

所属学院

摘要:专题片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正风肃纪,锲而不舍纠“四风”,赢得党心民心;反腐惩恶,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使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得到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专题片既列举了多个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苏荣、白恩培、吕锡文等案件当事人现身说法,进行深刻剖析和忏悔,又针对这些案例进行深入点评和分析,警示教育党员领导干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筑牢理想信念的根基,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坚定对党的信心和信任,为全面从严治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关键字:反腐 社会影响 人心向背 理性监督

一、腐败的存在与影响

1.腐败的形成

其一在于制度。尽管社会学家指出中国腐败现象的多种不同原因,但是,归根结底,中国腐败问题的根源在于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在中国这种过去实行计划经济的发展中国家,本身就存在一些固有的问题。中国的资源有限,政府官员对商品和服务拥有很大的分配权。另外,在供应与分发的渠道中也存在着瓶颈问题。因此,在缺乏其他供应资源的社会主义结构中,就会有人为了获得这些紧俏资源而干违法的事情。作为其结果,市民和生意人为了把事情办成就会送礼或行贿,而收礼和受贿的官员就必定干违法的事情。

其二,经济转型不彻底以及人性的弱点,抵不住诱惑导致腐败。在计划经济时期,政府机构人员也从事商业活动,领导某种行业的部门需要负责分配资源,解决下属公司之间的纠纷,保证这些公司能完成定额生产。在很多情况下,这些部门几乎可以垄断所管辖的行业。可是在中国进入市场改革时期,人们逐渐清楚地认识到向市场经济转型需要把政府和企业分开。国有企业被认为在运作方面应该享有更大的自主权,部级单位一方面仍然需要对该行业进行监管,但另一方面则需要远离商业活动。尽管政府采取了这些限制行政部门经商的措施,但是一些部级单位仍然和下属公司保持较为密切的联系。一些成功的企业家,出于野心,为了追求更大的财富收获,通过一些不正常的途径,比如很常见的一种:官商勾结,互赢互利。商家为了获得某地或者某产品的使用权、不惜重金贿赂官员,官员又禁不住诱惑,抱着侥幸的心理,同意了商家的想法,于是,腐败就开始了,有了第一次,就必有第二次,有些事,是不能说停,就能停下来。

2.对社会的影响

首先,腐败抑制经济的增长。腐败导致社会不稳定和人力资源的浪费:腐败的盛行会造成社会不公,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满,影响社会稳定,而稳定的社会局面是保证良好的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先决条件;“任人唯钱”的人事腐败不能做到人尽其才,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然后,腐败影响社会公平和效率。社会公平是社会和谐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腐败行为的出现意味着公共权力的滥用,在给少量人带来利益的同时必然会给另一部分人带来损失,由此产生不公平。这种分配的不公会引起大多数人的不满,因为拥有腐败机会和腐败条件的只能是少数人,绝大多数人要么不腐败要么不可能腐败。因此腐败者的腐败行为就成为社会公平的巨大威胁。而社会效率直接关系到社会进步发展的速度。

最后,腐败导致政府行为的市场化,进而增加社会和政治的不稳定。政府行为市场化、企业化也是腐败产生的结果。政府机构通过直接参与赢利性的活动来使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如利用手中行政权力牟取部门和个人的经济收入;政府官员与企业私下结合,对企业进行所谓的参股或以“为企业办实

事”的名义介入企业活动;政府部门层层下达经济增长指标,把经济增长速度作为衡量政府官员的基本标准。这样就产生了大量严重的社会问题: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规则受到破坏,一些本来应由政府承担的公共职能不得不推给企业;各地政府部门为了追求经济增长造成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严重影响资源配置的效率和经济的发展,政府行为市场化和企业化的倾向导致了政府功能的畸变和失效以及社会生活的无序,一个社会长期得不到发展就会使社会各个方面的矛盾和不稳定因素不断积累,以致于最后危及社会和政治的稳定。

二、反腐与监督

1.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是坚持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也是建设廉洁高效的创新型政府的根本目的。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和公信力,对政府公职人员的要求,也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报告还指出,“加强公务员队伍研究,全面提高公务员素质。所有公务员都要以人民利益为重,廉洁奉公,勤勉尽责,争当人民的好公仆。”这也说明了只有公职人员廉洁高效,政府部门的执行力才能加强,政府在群众心中才会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增强公信力。

2.制度建设应从预防腐败的角度去创新(1)制度建设要符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制度建设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统领,按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原则,进一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要通过学习和掌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深理解,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目标要求,增强认识和运用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紧迫性。要在查办违法违纪案件上有所创新加强监管,不能“走过场”,必须切实做到有纪有法必依、执纪执法必严、违纪违法必究。一但发现违法违纪问题,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纪检监察部门应认真做好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办工作。

(2)制度建设应与教育相结合,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道路

制度建设要在不断完善原有制度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提高干部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加大各项制度的宣传,使国家干部熟悉各项制度,把已经制订的制度落实到位,在实际工作中,要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梳理,找到制度缺陷,从而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3)制度建设应注重提高国家工作人员依制度办事的意识

要创造公开、公正、公平的办事制度,严惩违法办事的力度,对出现的违法乱行为严格依照制度解决,做到奖惩严明,并加大惩罚力度,对违法办事过的职工及干部在福利待遇及其考核提拔上加以限制,使违法办事的行为大大降低,从而提高和规范国家工作人员的依法办事的意识。

3.提高制度执行力

(一)强化制度设计,提升制度质量和水平。

科学完善的制度是其执行力的前提。一是企业管理者要转变观念,树立制度管理意识,不能把制度当作形式、面子,要真正重视制度,牢固树立用制度管理企业的理念。二是制度设计要密切结合本单位实际,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力求内容清晰明确、执行标准具体、监督处罚措施到位。三是制度制定要充分调研,广泛征求基层员工的意见和建议,杜绝制度本身设计存在的缺陷,强化制度的约束力和“刚性”。四是建立定期清理制度,对已经过的制度,要及时废止,并根据社会和企业发展变化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制度,与时俱进,增强制度刚性运行效力。

(二)加大宣传教育,营造制度执行氛围。

加强宣传教育是保证自觉执行制度的基础,不教而诛,不知而罚,有违制度制定的初衷,也难以服众。每项制度的出台,不能够发一个文件就了事。一是要通过一定的平台和形式,广泛地开展宣传教育和培训,对制度出台的背景、指导思想、具体规定、操作流程及奖惩等进行详细的解释,让大家领会制度精神、熟知制度内容、强化制度意识,以认识上的“共鸣”,促进行动上的践行。二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严格执行、自觉维护制度,引导员工真正把制度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自觉行动,努力营造制度刚性运行的氛围,为提高制度执行力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

(三)严格责任追究,增强制度威力。

“法不严则不力,治不严则无获”。有了制度不执行,违反制度不追究,造成的后果比没有制度更严重。只有让违规者为自己的违规行为“埋单”、付出代价,才能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制度一旦实行,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应在它的制约之下,任何违制行为都会被追究责任甚至受到惩处。一是严格责任追究,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随意变通、恶意规避等严重破坏制度刚性运行的行为,严肃追究责任,形成良性的责任追究导向。二是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责任追究。领导干部执行制度情况对员工会起示范、导向和推动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把领导干部作为提高制度执行力的重点进行监督,树立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意识。三是加大惩罚力度,对制度执行不力、违反制度的行为、在“问责”同时,做到不以资深而姑息,不以职高而免责,不以人众而放任,要一视同仁,严肃惩处,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开,促使制度严格执行。

结束语 唯有清风,才有正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汕头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汕头目前正处在一个十分关键的转折时期,当务之急就是要把思想统一起来,找准路子,同心同德,脚踏实地推动发展,要做到这些,必须以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前提。我们要用更强烈的紧迫感,更自觉的意识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必须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反对脱离实际、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做到少说多做,埋头苦干,扎实工作,狠抓落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必须突出重点,见诸行动,有针对性地解决现实问题。要通过查办群众反映强烈的违纪违法案件,坚决惩治腐败分子,以解民怨,平民愤,维护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1】 《我国网络媒体典论监督现状初探》,谢靓,武汉大学,2005-04-28 【2】 《认真学习遵守贯彻维护党章 推进反腐倡廉工作深入展开》,周逢民,黑龙江金融,2006-04 【3】 《国家发改委召开2006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中国经贸导刊,2006-05 【4】 《围绕党的工作大局 加强反腐倡廉工作》,吴官正,中国监察,2005年15期 【5】 《正确认识形势 全面履行职责》,中国监察,2006-02 【6】 《倾斜的象牙塔》,南方人物周刊2009年第42期

第三篇:形式与政策论文

形势与政策

论文名称 中国的广阔海权

中国的广阔海权

内容摘要:由于中国复杂的历史渊源,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值得深入思考、慎重处理的问题:中国海权。海域,同样是中华民族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关键词:历史、海权、军事、启示

正文部分:

海权,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从鸦片战争开始认识而到今天仍未被充分理论消化、而在实践上又迫切需要理论回答的问题。海权是一个客观存在,不同国家在不同的经验基础上会有不同的理解。有一个共同点还是可以确认,这就是“海权”是一个涉及海洋的概念,这正如“陆权”是涉及陆地的概念一样。

当然这是由于人类的生活而非仅仅人类的思想涉及到海洋。既然人类生活在这个地球上,那么,从理论上说,人类中的个体或群体都有共享包括大气层内外的所有地球资源的权利。当主权国家出现后,“海洋权利”,就成了“国家主权”概念内涵的自然延伸。

1812年美国与英国海战是为了扞卫新生美利坚合众国的正当的海洋权利,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和1894年的中日甲午海战及2001年4月发生于中国东部海域的中美“撞机事件”,都是中国扞卫其海洋权利的军事自卫行为。在没有联合国授权的情形下的“海上权力”则是海上霸权,使用这种力量的国家,则是霸权国家,这时霸权国家的“海上力量”便因失去自卫性质而异化为追求海上霸权的工具。确切地说,在没有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国家根本就不具有“国际权力”的资格。

但是,如果说,海上权利,是“国家主权”概念自然延伸,那么“海上力量”,就只是一个作为维护海上权利即海权的手段。

一、中国海权特征

中国海权不可能不具有中国的个性。那么,中国海权个性特征何在?

第一,国家统一进程与国家海权的实现进程的一致。目前的中国是一个尚

未完全实现统一的国家,而这些尚未统一的地区又多集中在东部中国海区。这些地区既是中国领土,又是在实现中国海权中具有战略意义的海上支点。比如,台湾及其周围属于中国的岛屿,既是中国进入太平洋的前沿基地,又是中国东部地区经济黄金地带的前锋拱卫。

第二,特殊的地缘政治条件决定了中国海权属有限海权的特点。与法国的情形相似,而与美英两国不同,中国是一个陆海兼容型的国家。英美国家属两洋夹护中的国家。这种海上安全的特点迫使英美两国必须将实现海权和扩张海洋利益放在第一位,以至它们最终异化为世界性的海上霸权国家。中国地理上则是一面环海、三面临陆的国家。由于三面陆上的安全压力使中国在长期的历史中发展出了强大的陆军,而非海军力量。同样,这种地缘政治的特点和上述

中国海权的特点,又决定了中国的海权--即使拥有与英美国家同样的财力--在实践中也不需要追求世界性的海上权力。

第三,中国海上军事力量发展是远期战略上的上述有限性与近期策略上的无限性的统一。中国人对海洋战略利益的认识是从鸦片战争、甲午海战失败后开始的,而从经济全球化视角认识海权却是在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进程中开始的。在古代世界,由于不具备远航动力技术,因此东部大海反倒成了保护中国东疆安全的自然屏障。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及抗日战争初期的海上失败,也只是使中国人从“边防”的角度认识海权的意义。在与世界相互依存程度日益加深的进程中,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在对外开放中已发展成为中国经济产值增长最快的黄金地带。与此同时,中国与西方霸权国家的矛盾,尤其是海上矛盾也在上升:为了堵截中国力量,特别是中国的海上军事力量向太平洋扩展,美国启动日本、台湾地区、菲律宾、澳大利亚一线的同盟关系,提升日本的军事作用和暗助台湾分离主义势力的扩大。在与台湾分裂势力的斗争和对日益严重的东部海上安全的关注中,中国意识到海军发展滞后情况如此严重以至不能保护中国最基本的海洋权利。这反倒诱发“台独”分子不断铤而走险,挑战中央政府的对台政策底线的企图。更为严重的是,可能出现的“台湾独立”恶果还会牵动从日本到东盟整个东亚政治的格局,使其对中国东部产生自然的钳合之势,并进一步对中国东南沿海各省产生无形的离心作用。这就是说,台湾问题的恶化将牵动中国现代化的全局,而要遏制“台独”势头的决定性的力量就是中国的海洋战略力量即中国海军的快速崛起。中国海军是中国海洋战略力量的关键,鉴于此,集中一切力量快速推进中国的海军建设,将在全球范围内的军事弱势转化为局部地区的强势,并以此解决分布于中国海区的海权问题。

台湾问题的实质是中国海军问题,而在台湾问题上,中国海军问题又实质上是祖国和平统一问题:要实现台湾连同其合理的现代文明成果完整平顺地回归祖国,非海军大规模地扩展则不可能。

二、海权的历史启示

在当下讨论海权的种种观点中,有观点认为,海权不能决定人类文明历史,决定人类文明历史的根本因素还是生产力。这种观点固然完全正确;我们仅仅需要指出的是,海权也是影响人类文明历史的重要因素之一,至于海权是由哪些要素组成,同生产力是何种关系,那是另外一个讨论的话题。我们的研究和探讨,并不是要把一切事物发生的原因都简单地归诸生产力,仅仅是为了证明生产力才是终极的决定因素。

还有的观点往往把海权影响人类文明历史同陆权决定人类文明历史简单对立起来。其实,美国海军战略家马汉在《制海权对历史的影响》里早就声明过:“当我们说海权决定历史的时候,我们并不否认陆权也决定历史的现象。”古代内陆国家的改朝换代都是陆上战争决定的,没有人会对此视而不见。

从世界文明发展史来看,相对而言,海洋文明是历史上最具活力和创造性的文明,它们经常地扮演着历史火车头的角色。因为海外贸易与强大海权支撑的基本社会结构,保证着这种开放性社会与外部异质文明世界的接触、交流、碰撞、融合和互动,不断刺激着社会的想象力和思维力,从而形成精神创造和物质创造的肥沃土壤。于是,我们看到,在海外贸易和强大海权搭建的平台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文化艺术,以及从精神到物质的全面繁荣。如雅典的海权之于数学、几何学、医学、哲学、悲剧艺术、人体雕塑、奥林匹克运动和以帕特农神庙为代表的建筑艺术;威尼斯的海权之于手工作坊的兴盛和文艺复兴运动;英国的海权之于工业革命、启蒙运动、小说创作和浪漫主义诗歌;美国的海权之于诺贝尔奖、航天技术乃至好莱坞电影等等。

我们看到了海洋国家的富强总是和强大的海权成正比关系,这些国家都经历了从陆权主义走向海权主义的路程。这似乎是地中海文明自古以来的普遍规律。因为强大的海权保障了财富的积累,丰足的财富反哺着海权的强大,这种商业与海权的良性互动模式穿越时空,贯穿古希腊的科林斯、雅典、迦太基、罗马、威尼斯、西班牙、荷兰、英国,直到今天的美国,似乎是已被历史反复证明的繁荣富强的成功模式,无论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似乎都不会改变这种历史模式。这恐怕就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海权留给21世纪人们的启示。

参考文献

[1] 萧伟中、梅然译,[美]马汉着:《海权论》,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1997年版.[2] 张炜、郑宏:《影响历史的海权论--马汉〈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浅说》,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3] [美]T.S.伯恩斯着,王新民 辛华 译:《大洋深处的秘密战争》,北京:海洋出版社1985年版

第四篇:形式与政策论文

学习十七大报告的体会

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在全国人民中引起强烈反响,我作为一名当代青年,面对这场世纪盛会更是心潮澎湃,深受鼓舞。我们这一代青年人成长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作为改革开放的同龄人,我们是祖国巨大历史成就的见证者和受益者,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伟大理论,更是怀有深厚的感情。

党的十七大以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为主题,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党心民心,体现了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客观要求。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在新世纪坚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等重点问题,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奋勇前进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党的十七大统一了思想,具有很强的时代意识和创新意识,用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武装干部教育人民。胡锦涛同志的报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求真务实,思想深刻。站在历史的高度,全面分析了新世纪我们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听着我们党坚定的宣言,我的热血在沸腾,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取决于我们党。我们拥有一个与时俱进的党,始终保持其先进性的党,一切为民的党,民族的复兴大业将在我们手中再铸辉煌。十七大的一个历史性决策和贡献就是把“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一道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是十七大的灵魂,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党领导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归结起来就是我们党必须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抓住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把重视和解决民生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这对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低收入家庭、弱势群体,宛如一股巨大的暖流,温暖了我们的心。也更深刻更全面地体现了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解决民生问题,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成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指出,过去的五年是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和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是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显著提高的五年,是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更加紧密的五年。这个总结,高屋建瓴、实事求是,凝聚了党心民意,也为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指明了方向。胡锦涛同志的报告总结成绩令人自豪,光辉前景催人振奋。报告通篇贯穿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中心思想,并突出提到了民生问题,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报告体现了对新问题的冷静思考,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全面规划,描绘出一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更加坚定了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特别提到了加强政协组织自身建设的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是一个继往开来、催人奋进的报告,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举措,对统一全党思想认识,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们要继续加强学习,全面深入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并以此为指引,努力开创工作的新局面。

第五篇:形式与政策论文

浅谈社会主义的文化繁荣与发展

【摘要】当今世界,文化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传播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为广泛,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战略。面对新形势下我国文化建设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善于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中正确处理好文化多样性与指导思想一元化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文化建设的关系,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建设的关系以及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关系,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特别强调“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报告号召我们“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文化软实力” 胡锦涛总书记说明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全面部署。这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当今时代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的科学把握,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高度文化自觉。由此可见,促进一个国家文化繁荣与发展对一国的经济政治都是有非常大的影响。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党中央作出的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决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加快发展、文化日益繁荣,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综合观察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我国文化建设既面临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已成为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当前我国文化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文化是一个复杂丰富的多面体,又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话题。随着我国进入21世纪前20年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文化产业也步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第二,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第三,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使文化产业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第四,政府高度重视和文化产业政策不断完善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保证。第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中国文化产品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第六,现代科技进步,有力地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我国文化产业还面临许多问题与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文化产业基础比较薄弱,从整体上看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二是人们对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思想观念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三是文化产业政策体系尚不尽完善。四是专业人才缺乏,这已成为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五是市场取向的文化体制改革滞后,文化产业结构调整乏

力。六是部门分割和行业垄断现象严重,难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七是文化产品科技含量低,创新能力不足。八是对外开放不断加快,使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面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深刻意义。

在科学发展观的视野中,文化的功能走出了原来认识的狭小圈子,正表现出它的强大作用,成为社会主义走向新的复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机遇,新动力,成为社会主义表现出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优越性,先进性的主要之处。因此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深刻意义主要表现在一下几点:

1.社会主义文化是我国社会制度的特征和组成部分,是凝聚和激励人们的精神力量,可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对促进政治进步和社会稳定骑着先导和固本的作用

2.社会主义文化是“软实力”,是我综和国力的一部分,是综合国力大小,强弱,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手段。它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不可少的实现条件。

3.文化生产力与文化产业的崛起将成为我国未来经济结构中的基本成分,也是一种“硬实力”,是我国经济结构得以改善和趋于合理的契机。

4.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在全球化时代迎接文化多样化态势的唯一对策。

(三)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构建

1.软实力对世界各国制定文化战略和国家战略是一个重要的参照系。表面上文化确乎很“软”,但却是一种不可忽略的伟力。任何一个国家在提升本国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同时,提升本国文化软实力也是更为特殊和重要的。“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不仅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个战略重点,也是我国建设和谐世界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

2.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中国对于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推介处于“原生态”状态,优秀的文化传统资源优势并未充分转化成为强大的现实生产力;文艺演出、语言文化、图书出版等文化领域面临着“文化赤字”;对于中国文化形象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忽视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和改造。

(四)如何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

1.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提升国家形象的国际亲和力

国家形象的国际亲和力,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的直接体现。我国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全方位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特别要重视国内政策和外交政策的统筹协调。一方面,和平的国际环境是国内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和谐的国内社会是对外展示的最好形象。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为提升我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亲和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对外文化交流工作和对外宣传工作的最重要任务,是要把科学发展观有关国内的“和谐发展”与国际的“和平发展”的丰富内容,准确有效地传递给外部世界。要让

尽可能多的人们理解,中国已经取得和将要取得的发展成果,不仅意味着中国越来越“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而且意味着中国越来越“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提升国家形象的国际亲和力不仅涉及国家行为,也涉及公民的个人行为。中国的科学家、艺术家、体育明星都是很有影响力的形象大使。中国游客、留学生、商人、官员等在其他国家的言行举止同样也会被看作是中国人的文明水平的代表。努力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不仅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核心目标,而且是提升国家形象的国际亲和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当务之急。

2.结合传统智慧和现代文明,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努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这是增强国际社会对我国的理解、信任和尊重的重要途径。

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的一个基础性工作就是弘扬中华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具有历史文献和文明遗产的价值,也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并以包容性的特征彰显其全球性价值。我们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挖掘和保护各民族文化遗产,在国内进行教育传授,去国外参与文明对话。

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的一项迫切任务,是认真总结现代化建设的“中国经验”中所包含的文化因素。这需要我们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文化背景和文化资源,提炼中华民族在思考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群己关系、公私关系、义利关系、理欲关系、仁智关系等问题上的传统智慧,总结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的途径和经验,探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

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的一个长远之计,是不断创造出体现民族文化活力和生机的新作品、新成果。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这不仅是对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普遍要求,而且也指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的关键所在。我们的学者、作家、艺术家能否不断创造出文化精品,我们的企业、地区和文艺院团能否逐步形成一些国际知名的文化品牌,是衡量我们的民族文化是否具有强大而持久的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标准。

3.推进文化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断提高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不仅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任务,也是文化多样化背景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工作重点。

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双重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是物质生产领域资源配

置的有效手段,而且是精神生产领域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作为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文化产业的成长和发展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作为一种以文化为内容的现代产业,文化产业的拓展和提升则有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加强国家形象的国际亲和力和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了完成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双重任务、实现提高硬实力和提高软实力的双重目标,文化产业的发展应该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的新的政策空间和经济动力。

创新是文化的灵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提高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文化领域的创新,首要条件是形成一个使尽可能多的人们竞相迸发创新智慧、使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的制度环境、文化环境和教育环境。

发展方式不仅影响国家的硬实力,而且影响国家的软实力,而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式对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影响更值得重视。低级趣味、崇洋媚外的文化产品,即使在文化国际贸易中市场份额再大,经济效益再好,也是对社会环境的污染,对国家形象的损害。以粗制滥造、无聊戏说甚至肆意亵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代价来换取市场成功,更是对文化资源的浪费,对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破坏。至于那些靠盗版、剽窃和低成本复制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文化产品,则不仅影响我国的国际形象,更会妨碍我国相关产业未来的长远发展,以至危及国家的文化安全。

生活因文化而生动,商品因文化而增值,社会因文化而和谐。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人类文化发展做出的贡献,是对文化永恒价值的贡献。

下载形式与政策期末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形式与政策期末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形式与政策论文

    海 南 大 学 《形势与政策》论文 2013—2014学年第 1 学期题目:学生姓名:学生学号:年级专业:阅卷分数:阅卷老师: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心得体会尹俊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摘......

    形式与政策论文

    形势与政策(论文) 、 题目:国家安全 系(部)XXXXXXXXX 专业班级XXXXXXXXX 学号XXXXXXXX 学生姓名XXXXXXXX 任课教师XXXXXXXX 2016年6月15日国家安全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提出了“安......

    形式与政策论文

    时事分析 专业班级还是被作者删了姓名被作者删了学号被作者删了 现代的社会是变化莫测的,局势的变化往往超出我们的想象。不论是娱乐,体育,还是国际,事情往往超出我们的意料。从......

    形式与政策论文

    形势与政策论文 内容提要:权力是一种可交换的社会资源,权力最基本的特征是不平等性和可交换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

    形式与政策论文

    形势与政策 题目: 专业: 工商管理 班级: 姓 名: 学 号: 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全面总结科学 发展......

    形式与政策论文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形式与政策论文题目: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形势年级专业: 学号: 姓名: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形势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状况直接影响到我国......

    形式与政策论文

    学习形式与政策课的所思所想所获 当前大学生的学习成长面对着一个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新时代,跟上时代的步伐,关注中国和世界,成为在校大学生学习的内在要求;从现代社会对人才......

    形式与政策论文

    字数不少于2000字 班级学号写第一页 《关于我国城乡一体化取得的成就的切身体会》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