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书不当两序》(学生版)

时间:2019-05-14 12:15: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顾炎武《书不当两序》(学生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顾炎武《书不当两序》(学生版)》。

第一篇:顾炎武《书不当两序》(学生版)

书不当两序(学生版)

《会试录》《乡试录》主考试官序其首,副主考序其后,职也。凡书亦犹是矣。且如国初时,府业县志书成,必推其乡先生之齿尊而有文者序之,不别官于其府州县者也,请者..必当其人,其人亦必自审其无可让而后为之,宫于是者,其文优,其于是书也有功,则不.让于乡矣,乡之先生,其文优,其于是书也有功,则官不敢作矣。义取于独断,则有自为之而不让于乡与官矣,凡此者,所谓职也,故其序止一篇,或别有发明,则为后序【注】,亦有但纪岁月而无序者。今则有两序矣,有累三四序而不止者矣。两序,非体也,不当其人,.非职也,世之君子不学而好多言也。

凡书有所发明,序可也,无所发明,但纪成书之岁月可也,人之患在好为人序。

唐杜牧《答庄充书》曰:“自古序其文者,皆后世宗师其人而为之。今吾与足下并生今世,欲序足下未已之文,固不可也。”读此言,今之好为人序者可以止矣。

娄坚《重刻<元氏长庆集>序》曰:“序者,叙所以作之指也,盖始于子夏之序《诗》。其后刘向以校书为职,每一编成,即有序,最为雅驯矣,左思赋三都成,自以名不甚著,求序于皇甫谧,自是缀文之士多有托于人以传者。皆汲汲于名,而惟恐人之不吾知也。”至于其传既久,刻本之存者或漫漶不可读,有缮写而重刻之,则人复序之,是宜叙所以刻之..意可也。而今之述者,非追论昔贤,妄为优劣之辩,即过称好事,多设游扬之辞,皆我所不取也。”读此言,今之好为古人文集序者可以止矣。

——选自[清]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九

【注】后序:写在书后面的序文,类似于后记。

1.下面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必推其乡先生之齿尊而有文者序之。齿尊: 年长受尊崇 ..B.请者必当其人。当:充当 .C.有累三四序而不止者矣。累:累积 .D.刻本之存者或漫漶不可读。漫漶:模糊不清 ..2.下面加点的词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A.且如国初时,府业县志书成。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B.官于是者,其文优。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C.其于是书也有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D.今则有两序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3.下列各句话都体现作者观点的一组是 ①主考试官序其首,副主考序其后。②两序,非体也。

③无所发明,但纪成书之岁月可也。④自是缀文之士多有托于人以传者。

⑤读此言,今之好为古人文集序者可以止矣。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书前有序文,书后也可以有序文。

B.作者提出了对作序的看法,并运用引证法使自己的观点更具说服力。C.给古人文集作序时,介绍一下刊物情况是可以的,但不应该妄加褒贬。D.杜牧认为给别人作序的人能够成为后世的宗师。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人亦必自审其无可让而后为之。(3分)(2)今与足下并生今世。(2分)

(3)皆汲汲于名,而惟恐人之不吾知也。(3分)附参考答案:

1、B 【解析】当,在此处是“匹配”、(资历、声望)“够得上”的意思。词语解释是不是正确,可用代入法验证,一般来说,将解释意义代入原文,符合原文意思,而且语意通贯,则解释正确,否则错误。题中“齿尊”、“漫漶”,虽是生词,但可用此法验证。

2、A 【解析】解答此题,必须借助语法分析。A项“且如”,相当“就如、就像”,“且”,副词,位于动词“如”之前,作状语,有强调的作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尚„„,况于„„”构成递进关系的复句,“且”,助词,位于句子开头,是发语词。B项“于是”,在这件事情上。“于江渚之上”,在江流和沙洲之上。C“也”,助词,都是在主谓之间停顿,无意义。D项“则”,前后表转折,相当“却”。

3、C 【解析】此题意图是要求考生(1)辨析哪是作者的语言,哪是引述的他人的语言,例如④是引述娄坚所言;(2)辨析哪是作者的观点,哪是作者叙述的客观事实,例如①,不是观点,是叙述事实。而这个句子接下来的“职也。凡书亦犹是矣”,则是作者的观点了。

4、D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先在原文找到相关语句,然后对照分析。“自古序其文者,皆后世宗师其人而为之”,杜牧的原意是,只有那些能够被后世尊为宗师的人,才配作序。

5、(1)那个人也一定要考虑(或审视),自己没有可以推让的人然后再作序。

(2)现在我和您共同生活在当今时代。

(3)都急切地追求名声,而唯恐人们不知道我。

《书不当两序》【参考参考译文】

编写《会试录》《乡试录》时,主考官在卷首写序,副主考官的序写在主考官的后面,这是职分不一样的缘故。大凡书也都是这样。就像建国之初的时候,记载官府业绩的县志的书写成,一定要推举出乡里年长受尊敬而又有文采的先生为它作序,否则的话,就请那些在州、府、县里做官的官员为它作序。被请托的一定是适合做这件事的人,这个人也一定要考虑(审视)自己没有可以推让的人然后再作序。官员在这方面,如果他的文笔优秀,他对于这书有功劳,那么就不要推让给乡里的先生了。乡里的先生,如果他的文笔优秀,他对于这书有功劳,那么官员就不敢自己写了。如果是自己独自完成的书,那么就由自己写序文而不谦让于乡里的先生和官员了。大凡这样,就是所谓的职分了。因此那序文只有一篇。或者其他人有独到的发现和见解,就会又写一篇后序。也有只记载成书时间而没有序文的。现在却有两篇序文的,也有三四篇甚至不止的。两篇序文并不是编书体例,而是写序文的人僭越了职务和职责,世上这些君子不好学习但喜好多嘴多舌啊。

但凡对书有自己的见解,可以写在序文上;没有什么见解的,只记载成书的时间就可以了,人最大的毛病在于喜好为他人作序。

唐代杜牧在《答庄充书》中说过:“自古以来为他人作序的人,都是后世认为是宗师的那个人写的。现在我和您共同生活在当今时代,想要为为你还未完成的书写序,本来就不可以啊!”读到这样的话,今天那些喜好为他人作序的人可以停止了。

娄坚《重刻〈元氏长庆集〉序》中说:“所谓序文,是用来叙述著作的意图的,大概是开始于子夏为《诗经》作序。后来刘向以校书为职业,每编辑完一册书,就写序文记录经过,这样的序是最为高雅和典范的。左思写成《三都赋》后,自以为名声不是很大,求皇甫谧为自己作序。从此,许多人写好文章后,多会请名人代为写序来传名,都急切地追求名声,而惟恐人们不知道我。至于后来文章流传的时间长了,留存的刻本也许模糊不清没法看了,有的人为此缮写后重新刻印,于是人们再写一篇序,这时则应该记叙重新刻印的缘由就可以了。而现在所记述的,不是追述议论过去的贤者,随便地判定文章的优劣,就是过分地称赞自己做的事情,大多写些传扬自己的话,这些都是我所认为不可取的。”读了这些话,如今喜欢给古人文集作序的人应该停止不做了。

第二篇:书序

传承医院理念文化

铸就钼医天使情怀

——写在JDC职工总医院理念文化心得体会汇编之前言

医院理念文化是一条贯穿医院发展的生命线,是医者们所焕发出的一个个的闪光点。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兼程,JDC职工总医院的医务工作者们历经几代人的不懈奋斗,于青山秀水之中,孕育山的厚重,水的灵动,服务于矿山,服务于乡民,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其“诚实、技术、理解”之核心精神跃然于世。

2015年,是职工总医院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全面提升核心理念文化的一年,持续四个多月的“医院理念文化”主题宣传活动,以座谈、心得体会交流等形式深入展开,使医院理念文化内化于员工之心,并在130多篇交流文章中选出22篇佳进行汇编,使人共赏。一者这些文章来自于总院各机构、各专业,多角度的诠释了核心理念文化的认知与践行;二者以此形式固化职工总医院在医院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崭新的平台;三者通过汇编使广大医务工作者看到身边的“文化事迹”,砥砺前行。

此22篇文章,或叙或议,或随性之笔,行文笔之艳,抒自家情怀,述理念之义,起万丈高台。高屋建瓴,躬身践行之作阅来使人耳目一新,医院理念文化内涵尽得诠释。正所谓“惟书有色艳于西子,惟文有华秀于百卉”,读书得心境,各位读者若抱着“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的心境去阅读这本汇编,便能真切地体会到钼城医者们的高尚职业情操与对待患者的拳拳之心。

第三篇:两书心得体会

读用感恩的心去工作心得体会

导师一直都很关心我的成长,最近看到我在做感恩教育,特意送给我这本由唐朝著的《用感恩的心去工作》,让我非常感动!导师就像阳光一样,一直温暖着我;鼓励着我;鞭策着我前行!

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华民族对“感恩”在许多方面也有所描述,如“滴水之恩当涌泉想报”、“吃水不忘挖井人”、“得人花果千年香,得人恩惠万年记”等。

感恩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生活态度。其实对生活感恩,就是善待自我,学会生活。

感恩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更是一种向上和力量。当你以一种知恩图报的心情去工作时,你会工作得更愉快,更有效率。

对于一个真正懂得感恩的人来说,履行责任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长期辜负别人的付出,其实是自己的损失。没有道谢,就无法体会彼此的好意在互动之间是多少幸福,也很可能因而无法再继续得到对方的恩惠。

目前我们所拥有的,不论顺境和逆境,都是对我们最好的安排。若能如此,我们才能在顺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依旧心存喜乐。

一个人要想成功,必须存在一颗感恩的心!只有感恩,才会懂得宽容,不再抱怨,不在计较,才会更加珍惜,会以更加积极地态度去回报我们身边的人,去坚定自己的教育事业,使我们的生活、教学处处存在动人的风景。

“用感恩的心去工作,你就不会抱怨;用感恩的心去工作,你就不会感到乏味;用感恩的心去工作,你不会在困难面前退缩;用感恩的心去工作,你会觉得工作是为自己;用感恩的心去工作,你在受到批评时就不会感到委屈;用感恩的心去工作,你才能真正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请相信:“给你磨练的人,就是给你恩惠的人;给你痛苦的人,就是给你快乐的人;给你批评的人,就是给你成长的人;给你失落的人,就是给你荣耀的人。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你的生命就会充满温馨;长存一颗感恩的心,你的灵魂就会更加纯净!”

近期根据上级的指示,我认真阅读了《用感恩的心去工作》一书,才明白自己的狭隘,才懂得如何才是真正的感恩。记得身边发生过一件事,16岁参加工作时,被一人指着鼻子骂了了通“你算什么东西,你懂个屁之类”的话,自尊心大受打击,于是辛苦复读,终于考上民院,终于给自己了一个新的起点。但之后,每当谈起这件事时,我对此人终是一种痛恨的态度,现在想在,我应该感谢他,没有他的指责羞辱,我当时会有动力去认真复读吗?会有今天的成就吗? 《用感恩的心去工作》扉页上有一段话:“给你磨练的人,就是给你恩惠的人;给你痛苦的人,就是给你快乐的人;给你批评的人,就是给你成长的人;给你失落的人,就是给你荣耀的人。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你的生命就会充满温馨;长存一颗感恩的心;你的灵魂就会更加纯净!”或许我做不成一个灵魂纯净的人,但,我自身的经历却告诉我,给我磨练和痛苦的人,却是成就我的人,就是因为他们的存在,让我懂得自强;就是因为伤害,才让我对这个世界有了更深的认识,人总要学会长大,只有在这些委曲和痛苦中,才能更明白自身的不足,才能更好的提高自己,或许,这就是明白“感恩”。在地区发改委工作了16年,工作繁重时抱怨,工作轻闲时抱怨,被领导批评指正时抱怨,没得到想要的待遇时抱怨,心里感觉不公平的也时候也抱怨……抱怨来抱怨去,除了导致自己素质下降,工作能力下滑,再无一处“好处”,自己毫无察觉的抱怨,和不知感恩一样:没有领导的认可,我如何得到展现能力的机会;没有同事的认可,我怎能和他们共同工作……抱怨与敬业水火不容。其实,缓解这些抱怨最好办法就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工作。《用感恩的心去工作》一书中有 “用感恩的心去看世界”、“正确对待工作中的委曲”、“让浮躁的心在感恩中沉淀”、“感恩让你担负起责任”等精彩章节,读后试想,如果我怀着感恩的心情去工作,就会因感恩工作时心情愉悦,就不会认为工作是枯燥烦闷的,也不会认为工作关系是无聊乏味的。心怀感恩,工作中也会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天上不会掉馅饼”,工作给我们提供了心理的安定、收入的稳定。甚至可以说我们所得的一切,所享受的一切,都是从工作中获得,这样想来,我们怎样才能对得起这一切?只有用感恩的心去工作,才能体会工作的价值,懂得敬业的可贵;只有用感恩的心理担负起负责,才能做到脚踏实地的工作;只有感恩,才会用心;只有用心,才会在工作上有激情,才能从工作中得到乐趣,才能接受工作中的不快,才会主动自发地去工作;只有用感恩的心去工作,才会兢兢业业、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只有用感恩的心去工作,才会对同事多份欣赏,共创和谐;只有用感恩的心去工作,才能在工作中更有责任感、使命感。感恩是一种心态,它让我们与人为善,感谢身边的每个人。或许领导不是“伯乐”,他没能发现你的才能,但你可以肯定你是“千里马”吗?或许同事不是好“搭档”,但你做好了篱笆下的那个桩吗?或许家人不理解,但你及时回馈了亲情吗?或许朋友不支持,但你和朋友及时勾通了吗?……每一个人都是群居的,我们在面对一切不如意时,应做的是自我反省、及时查找自己有没有出现问题,有没有用感恩对面对一切,对周围少一点挑剔,少一点怨恨。常怀感恩之心,感谢生命中每一个人。感恩是一种美德,珍惜一切,善待别人;感恩是一种智慧,感谢每个人,成就自身;感恩是一种催化剂,积累社会人生,促进自身健康成长;感恩是一种力量,激发自身潜能,开启智慧;感恩是一种大爱,心中有爱,你就可以走的更远;感恩更是一种境界,善于发现美好、改善周围。感恩让我们发现身边的美丽,坦然面对自己的得失,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从心灵得到提升。让我们用感恩的心去工作吧,平心静气的对待每一件事情,认真务实地从最细微的事情做起,严于律已、宽以待人,正视错误,积极进取。

读解放战争心得体会

代表谁、为谁谋利益,这始终是执政党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解放战争》以其宏大的战争叙述,再一次向我们诠释了这样一个真理,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是执政的基础。顺民心、合民意、谋民利,是我们党执政的基础,也是历史赋予中国共产党的神圣使命。

坚持执政为民,必须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唯物史观。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

“什么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人民,只有人民才是真正的铜墙铁壁。”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唯物史观而不能有丝毫动摇。陈毅元帅在谈到三大战役时曾经深有感触地说:“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人民群众为什么义无反顾、舍生忘死,即使付出巨大牺牲也毫无怨言,就是在于我们党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历史发展的推动者这一基本观点,充分调动包括一切爱国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共同奋斗,我们党也因此得到了全国人民的衷心爱戴和拥护。坚持执政为民,必须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建国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把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目标而为之不懈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人民群众享受到了更多的发展成果。特别是当前,在经济危机尚未见底、自然灾害频发、各种矛盾错综复杂的形势下,发展面临着相当多困难的情况下,我们党仍然把保民生、保稳定、保增长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抓好落实,取得了积极成效。这也充分说明,党是一个时刻把群众安危、百姓冷暖放在心上,把群众利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的成熟的执政党。改革的任务仍很艰巨,发展的要求依然迫切,有人民群众的支持,我们就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我们党也将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的改革成果。这也是顺应民心和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要求。

坚持执政为民,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一个执政党存亡与否,在于他对人民群众的态度。党风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党风好,则民心拢;党风坏,则民心散。这被历史所反复证明。我们党历来重视加强作风建设,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也应当看到,随着改革的深入,各种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金钱至上、个人利益至上等各种社会不良思潮相互激荡,一些地方风气不正、甚至腐败现象盛行。这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建设带来严峻挑战,必须时刻引起高度重视。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清正廉洁、无私奉献,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以优良的作风、创新的精神、赢得民心,才能打牢执政的基础,才能在时代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四篇:画家冯庆书序

画家冯庆《雪国精灵》画集书序 还在1988年冯庆在中国美术馆画廊举办个人画展的时候,我就注意到这位画坛“新秀”了。我之说他是“新秀”,因为原来他是默默无闻的人,而是突然 “冒”出来的。这几年,中国美术界相当活跃,常常“冒”出新人来,他们的作品令人“刮目相看”。我常常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悟出的道理是:中国大,人才多,这里出一个,那里出一个,就是醒目的一茬人,这是一;更主要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有个安定的艺术创造环境,老中青三代人都把心血用在艺术上,而且整整十年,那是五十年代所不能想象的,更不用说那个至今记忆犹新、使人心有余悸的“文革”十年了。冯庆应感谢这个宝贵的十年,这是他跃进油画门栏、在艺术世界里有所作为的十年,也是他在艺术中找到自我、初步形成自己的画风、并受到画坛和社会承认的十年。有了这十年所奠定的基础和取得的成果,只要他不自满不懈怠,前面的路途是会很宽很宽的。

冯庆之所以能在喧闹、活跃的十年中树立自己的面貌,是由于他好学、勤于思考和探索。他不把画看作是一种单纯的技艺,而看作是一种不能离开技术的心灵创造。艺术既然是心灵的写照,精神的创造,创造者就必须慎审地、冷静地认识自然,把握自我,发掘自身心灵中那些潜在的意识、意念,发现那些最能激起自己思想、感情浪花的“意象”。这意象既是寄寓于客观之物,是可感可知的,又是难以捉摸、说不清、摸不着的。冯庆自有成为“画家”的意识之后,他是有过无数苦恼的。特别是掌握了油画技术与技巧的ABC之后,他怎样才能在好手成林的中国画坛占有一席之地?不错,他聪明地抓住了“雪”这个不少人涉猎过、但没有充分和深入发掘的题材。“我自幼生长在东北,对雪有特殊的感情。后来参军而后又转业,但家乡的雪始终在我的心目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有时一闭上眼,就能看到那晶莹纯洁的雪花、冰凌、树挂。那是艺术的胚胎,更是艺术的不竭之源”。(《我画雪》,辽宁画报,1989年第4期)。冯庆这段自白很有意思,他把从孩提时代对雪的依恋和感情,说成是“艺术的胚胎”。胚胎孕育着,包容着生命的全部,但必须有充足的阳光、空气,必须有精心的培育,否则胚胎是不会抽枝、发芽,更不会根深叶茂。冯庆在培育自己身上艺术胚胎的过程中,是倾注了大量心血的。他懂得,画雪景容易,在雪景中表现意境、表现自己的感情、表现一种精神境界,却难。而没有意境、没有深邃和丰富感情的绘画又有什么价值呢?他这多年的努力,就在于勤奋地探讨雪景的意境表达。描绘雪,不仅在创造,还要忠实写景,不仅写得生动,还要抒情,使情景“互藏其宅”,情藏于景中,景凝聚着感情。这就是冯庆自己所说的:“不能仅仅摹写自然的外形,而要得物象之内在生命以表现自己的灵感,并且把握独特的韵律而超越自然之美”。

冯庆说,洁白的雪,素雅纯净是他感情的象征。他“驻足在‘意象’与具象之间,以意象把握整体„„”

我是长期领略过北国“银装素裹”之美。但我在冯庆的雪景面前精神还是为之一振,还是被他独有的审美视角强烈吸引,因为这是冯庆他自己发现的雪景。他在雪中发现了、表现了宇宙间最宝贵的东西:生命和感情。我说的这生命,不只是北国的动物和植物,而是指雪,指他雪景中的一切;指他想象、创造的一个世界,一个充满着真实感,又比真实雪景更美、更单纯、更洁净、更有诗意的银色世界。只有懂得自然,懂得宇宙,懂得人生的人,才会有这种对自然、对宇宙、当然也是对人生的真挚的情爱。雪景中没有人,但处处是平和的、友好的、纯真的感情。假如世界到处充满着这种爱的感情,世界将会如何的美妙!假如人人都像冯庆那样珍惜和赞美世间的一草一木和宇宙中有生命的东西,那么世界将会何等的神奇和可爱!人们读了冯庆的画,在得到满足的审美享受之后,也会从中得到感情和爱的启迪。

美学在西语中是“感觉学”的意思。艺术审美的目的归根结蒂是提高欣赏者的感觉力。那么,对一个艺术家来说,最重要的品格之一是必须具有细致、敏锐和深刻的感觉力。冯庆的艺术感觉力,是得益于他家庭的教养(他祖父、父母都是艺术家)呢?还是得益于他故乡美好风景的熏陶呢?恐怕最重要的,是他自己锲而不舍的实践的磨砺。他在实践中全面的提高了修养,逐渐悟出了艺术的三味,他摸索出和创造出自己的画风。在展览会上,他的画立即牵住了观众的视线,以其统一、整体和单纯的色彩构图,把观众逐步引向深入,引导到他创造的境界,并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处理,让人感到单纯而不单调,匠心独运而不露着意推敲痕迹,明明煞费苦心而恰如天斧凿成,明明可以追求而又如行云流水。这是冯庆的艺术造诣所在。油画在相当程度上是色彩的语言。冯庆善于运用清冷的色调,用蓝色来统帅画面,有时用紫绿衬映烘托,显得清雅大方,素净利落,具有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当我正在执笔写这篇短文时,一位正在中央美院画廊举办画展的作者来访。在交谈中,他说,油画界关于绘画语言有两种见解:一些人认为,一个画家不必追求风格,应该根据所画的对象变换自己的语言和风格;另一些人认为,不论画什么对象,处处要有自己,有自己的风格和语言,以塑造自己的艺术面貌。问我持什么意见。我回答说,首先风格是自然形成的,水到渠成,不到气候,勉强要弄出自己的风格来,必然失之雕琢和娇柔。与其那样,不如老老实实,反而朴素自然。但是这类艺术家,容易在同一类画家中被淹没,而无突出表现。一个有抱负的艺术家应该有自己的目标,有自己的追求,以自己独特的天赋,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冯庆是属于后一类画家,他已形成自己的面貌,并正在完善和深化自己的风格。他,正如我前面所说的,是一步步地走过来的,好像是在逐渐发现自我、发掘自我、使自我逐步显示原形。

冯庆很聪明。当他在画坛崭露头角时,中国画坛充满着喧闹和纷争。他以特有的冷静和沉着,对待画友们的讨论和争执。不,他以满腔的热忱在内心体验中国画界那场令人难以忘怀的争执。传统反传统,中国与外国,东方与西方,古代与现代,理性与感性,思想与艺术,具象与抽象„„。他大口大口地吞吮各种养料,但细心的咀嚼、消化,他逐渐明白了,他是中国人,在中华民族这块土地上,但他又是生活在20世纪80年代。他画的是油画,他必须充分发挥油画语言的特性,但绘画又有普遍的规律,有相通的道理。中华民族艺术的理论和实践,同样可以丰富油画创造。他这样试验了。他尝到了甜头。他自己说得很中肯、实在:“中国画理论讲究诗情画意。‘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一类的传统精粹确实给了我不少启发。‘放意相物,情景交融’,走向大自然。几年前我又多次重返东北各地,大自然给了我创作灵感与生命”。从这个角度看,冯庆的艺术成就就是融合中西的结果。

冯庆获得了成功。但要创造出真正有深刻精神内涵的艺术,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艺术,攀上艺术高峰,他还有许多路要走。凭着他的谦虚、勤奋和执著追求的精神。他是会向这个目标奋进的,虽然通向这一目标是充满着寂寞,布满荆棘和艰险的窄道。

邵大箴

于中央美术学院寓所煮墨斋

第五篇:《伤仲永》顾炎武《与友人书》比较阅读附答案

《伤仲永》顾炎武《与友人书》比较阅读附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问题。(15分)

[甲]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

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

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久处一方,则

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②,犹当博学审③问,古人与稽④,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⑥⑤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

士,虽有子羔、原宪⑥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⑦,必有忠信如丘

者焉,不如丘⑧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⑨乎?

[注解]①[孤陋]片面、浅陋。②[资]盘缠。③[审]详细。④[稽]探究、考察。

⑤[庶几]差不多。⑥[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⑦[邑]地方,⑧[丘]孔子。⑨[勉]

勤勉,努力。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①卒之为众人卒:②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至:

③不幸而在穷僻之域

域:

④终无济于天下济:

8.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②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9.甲文谈“成才”,乙文谈“做学问”,二者强调的重点各有不同。请根据你的理解,谈谈具体有什么不同。(3分)

10.甲乙两文都具有较强的议论性,试分别概括两文所论述的主要内容。(4分)

甲文:乙文:

参考答案:

7.①终于②达到③地方(答“疆界”“区域”也算对)④帮助

8.①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②人们做学问,如果不每天进步就

会每天退步

9.甲文强调要想成才,除“受之天”外,更要“受之人”。乙文强调做学问要

有研讨的朋友,要认真钻研书中的道理,要出门学习生活(或开阔眼界)

10.甲文:论述了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乙文:论述了“为学”不进则退的道理

下载顾炎武《书不当两序》(学生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顾炎武《书不当两序》(学生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荣辱观先进人物的书序[5篇]

    文章标题:荣辱观先进人物的书序在龙****先生80大寿之际,由****区政协策划、组织的《****名人》丛书之《龙****》专集出版面世了。这是****区纪念和表彰“****市荣誉市民”、“......

    消防两书知识

    消防“两书”材料问:什么是消防“两书”?答:《建设项目消防设计审核意见书》和《建设项目消防验收意见书》。《建设项目消防设计审核意见书》是消防局对你单位建设项目的消防设......

    五证两书

    五证两书 一、《建筑用地规划许可证》 建设单位向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征用划拨土地前,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确认,该项目位置范围符合城市规划的法律凭证。二、《建设工程规划......

    学习两书心得体会

    学习《怎样当好支部书记》与《支部书记工作方法十谈》心得体会 《怎样当好支部书记》与《支部书记工作方法十谈》两本书,收到后,我如获至宝,并抽空进行了仔细地研读。 这两本书......

    两书执行情况报告

    篇一:两书执行情况的报告 xxxx xxxx签发: 房地产开发项目手册及《住宅质量保证书》、《住 宅使用说明书》制度执行情况的报告张掖市房产管理局: 公司自xxxx年成立以来,认真执......

    三书两报告

    xx县xx局 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 责任分工报告书xxx同志: 根据我局制定的《玉环县水利局2011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分工及工作要求》,由您负责分管的任务是落实全......

    两书一表解释范文

    《HSE作业指导书》: “两书一表”中《HSE作业指导书》主要用于对常规作业活动与专业相关的、相对固定的常规风险的管理与控制。 《HSE作业指导书》主要内容包括岗位任职条件......

    琵琶行(并序) 学生用

    《琵琶行(并序)》导学案 【课前预习学案】 1、作者简介及背景提示 白居易,中唐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二十九岁中进士,官至左拾遗(谏官)。有“兼济天下”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