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艺术的故事》读书笔记 导论篇
导论寥寥几千字,看似简单的入门引导,其实是作者对于读者在欣赏艺术方面的警示。作者开篇说到:“实际上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在我看来,艺术是人们对生活一种感性的认知与表达,因人的经历、品味和气质不同而不同。那么同样地,对于艺术的美的看法自然也是因人而异的。正如老生常谈所言:“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往往会自然地带入自己的生活感悟和喜趣,艺术家在作品中表达的思绪如果可以被欣赏者理解和接受,那么对于这个欣赏者来说,这个作品,就是他内心认定的艺术之美;反之,若艺术家的表达无法得到欣赏者的共鸣,那么在他眼里,这个作品就没有体现出美感。但是不论欣赏者如何回应,艺术家创造出这个作品,自然包含了他自己对于艺术的体会,既然艺术是一种感性的认知和理解,它就不应该有标准化的答案。作为欣赏者的我们,只能尝试着理解,而没有资格评判,因为艺术本没有孰优孰劣之分,它本就是人们宣泄情感的方式,只要能够表达内心即可。
因此,作者希望欣赏者不带有任何偏见和陋习去欣赏艺术作品,与此同时,任何走过场、摆架子和盲从的行为也都会成为欣赏艺术的桎梏。人们面对艺术作品,应该学会用五感和内心体验去品味,而不是用机械的构图方式之类的标准去衡量。毕竟艺术更多地存在于作品的表达,而不仅仅是外观。
第二篇:《艺术的故事》读书笔记
《艺术的故事》读书笔记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你有什么领悟呢?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书笔记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艺术的故事》读书笔记,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艺术的故事》读书笔记1《史记》是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倾其一生心血创作的我国古代第一部通史。书中记述了黄帝以来的传说,商周的史迹,春秋战国时期的动荡。时间跨越三千多年,比较详细地记述了我国这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史,是一部伟大的史学巨著,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宝。
《史记》既是一部史学著作,又是一部伟大的文学著作,开创了我国传记,文学的先河。《史记》中对古代优秀任务的颂扬,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高尚情操,对丑恶现象的揭露,显示了中华民族嫉恶如仇的精神品质,如其中的大禹治水,表现了一个为民造福的大英雄,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塑造中,可以看出他的心非常善良,肯为别人付出。他治理了九条河流,为人民立下了丰功伟绩,也体现了劳动人民改变大自然的雄心壮志。我还从赵氏孤儿,塑造了忠臣程婴和公孙杵同奸臣屠岸贾斗志斗勇的故事。让我们感动于忠诚、善良、正义;鄙视邪恶,痛恨不忠不义。其中的《武王灭纣》通过文王和武王用他们的仁义、善良为民造福,让百姓安居乐业,和纣王的残暴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让子孙后代永远记住他们。《陈胜吴广》的故事讴歌了我国古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带领奴隶推翻秦朝的暴政。陈胜从起义到牺牲只有6个月,然而他点燃的反秦之火越烧越旺。《飞将军李广》写的是飞将军李广爱兵如子抵抗匈奴进犯,保卫国土,立下了赫赫战功,受到人民的爱戴……
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忍受了别人无法忍受的奇耻大辱,受到了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但他还是完成了《史记》,实现了自我生命的最高价值,启发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大师,被鲁迅评价是“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
《艺术的故事》读书笔记2在《艺术的故事》一书中,作者房龙以其丰厚的知识底蕴将建筑、雕塑、绘画、戏剧、音乐等艺术门类熔为一炉,将人类迷人而庞杂的艺术和盘托出,从东方写到西方,从上古写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扇艺术之窗。
建筑、绘画、音乐、文学,一场文艺的视觉盛宴,从历史、文化角度出发谈艺术,很好的一本艺术普及类读物。
作者亨德里克·威廉·房龙按照时间线,从史前文明的艺术,一直聊到了19世纪的艺术。
在艺术领域(像在自然中一样)没有捷径可走。成功不是靠灵感,而是靠耐心、耐心、再耐心。若没有灵感就可能永远无法达到最高层次,但如果没有大量艰苦的努力、缓慢而痛苦的付出、一丝不苟地练习,即使拥有整个宇宙的灵感,也对你毫无用处。
有些人甘愿平平淡淡地过一生,他们觉得人生不就这样,结局都是归于尘土,就这么安于现状地过得了。而有的人生下来就是为了热爱而活,一腔热血去追求心中的目标,为之迷醉,为之疯狂,为了爆发刹那耀眼绚烂的光芒而燃烧生命,奉献灵魂,这也是一种宿命,也许安于平淡的人内心也深藏着火焰。
这世界的美从来都不曾缺席,只是我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感悟美的心灵,和表达美的坚韧。
时间流逝,大浪淘沙。王侯将相商贾优伶乃至碌碌凡人都灰飞烟灭,了然无痕。只有艺术,还活着,以其特有的方式,感动着并将继续感动着人们。
这是一本艺术史启蒙书,讲述了古希腊罗马的建筑,中世纪的宗教和艺术的融合,绘画,雕塑,诗歌,戏剧和音乐。受益匪浅,值得再读。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1882—1944),荷裔美国历史学家、记者,著名人文主义科普作家,在历史、文化、文明、科学等方面著述颇丰,且读者众多。1921年,《人类的故事》出版,他一举成名。其代表作还有《宽容》《圣经的故事》《地理的故事》《艺术的故事》等。
《艺术的故事》读书笔记3今天去借了史记,读了一会文言文,带着注解,百度一起看,虽然是一知半解的看的明白,但是我觉得看原文好像没有太大的必要,有点浪费时间,于是我转而看译文。
开篇的五帝之说,让我很无语。
这些描写一看就知道是把没有文字记载的传说神化了,连太史公都说:“学者多称五帝,尚矣。”太遥远了,以至于几乎可以说是无证可考。《史记》选取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前期五帝说,黄帝,颛顼,喾,尧,舜。对于这些传说,权当简单,明确化的神话来读了。
看那些简单的描述,“舜父瞽叟盲,而舜母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象,象傲。瞽叟爱后妻子,常欲杀舜,舜避逃;及有小过,则受罪。顺事父及后母与弟,日以笃谨,匪有解。”
反正我看的是心惊胆战的,这算什么?有这样的父亲吗?有这样傻的儿子么?
首先说这个父亲想杀自己和前任妻子的儿子,如果按记载看,舜是很孝顺的,“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在侧。”我的妈呀,这儿子对你孝顺,对后妈和弟弟也很好,为什么要杀他呢?看后面的描述,在尧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舜,舜发达之前,就以“孝顺”闻名了。我就不明白了,难道是嫌多他一张嘴吃饭?可是舜好歹是个品行不错的长子,父亲是盲人的话,十有八九家庭的`经济主要来源是舜啊,如果是后母和弟弟象要杀他,还能想通点。这个,难道人能无耻无知无聊到那种地步?
然后看舜的反应,一家子都要杀你哎!你不走的远远的,还在好几次谋杀未遂的情况下“复事瞽叟爱弟弥谨。”这是正常人的反应吗?我的妈呀不能理解。
唉看的我是非常的不爽。
好吧,古人是和我们不太一样,总之太史公是我很佩服的人,《史记》的宏伟,也正要在此表现出来吧,太史公本人也是引经据典,力求一部完美的通史,但是往前看,关于五帝的可靠记载,实在是……
或许我可以想象一下,舜是多么聪明的一个人,在那样的一个家庭要保全自己,还顺利让自己的“孝顺”广为传播,最终,通过各种斗智斗勇,向世人展现了自己。
世人对于美好的事物向来是推崇追求的,所以才会把远古的五帝传说的那么完美。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我一直觉得,这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绝对的。
是与非,明与暗,对与错,得与失,只是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所以对于结果才有不同的见解。
如果想写小说,就要深刻的明白这一点,要塑造能让大家都接受的“角色”,而不是写出像传说中五帝那样完美的故事。
我会努力的,加油。
《艺术的故事》读书笔记4斟酌良久,还是用了这句应经被用的俗不可耐的评价做题目,因为太过贴切,我也想不出比这更符合我的感受的评价了。所有史书中,最钟爱《史记》,因为他已脱离了史书规范、刻板、官方的范畴,而成为了作者情感宣泄的一个出口。堂皇的历史,深处的文学。
“史家绝唱”,是因为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其前其后几千年,再无人有如此勇气、毅力与才华著史。把历史的失败者,汉室的敌人项羽写入帝王本纪,塑造了一个勇毅、血性、真诚、可爱的悲情英雄。在项羽的对比下,汉室始祖、历史的胜利者刘邦显得黯然失色;把世人鄙弃的市井游侠,刺客杀手写入人臣列传,读起来让人忘记了它是严肃的史书,反而如武侠小说般热血激情;把起义暴民的领袖陈涉写入诸侯世家······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自己都明白这部书是要藏在山里,只给能看的人看的,难为世俗所容。《史记》被后世删改多次,能留下这些“叛逆”内容,已是不易了。
我十分赞同蒋勋对《史记》的解读,“司马迁立下许多人格典范,而历史是以人为核心的”。在《史记》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鲜活的,活出自我的,有独立灵魂的人物。唱着“虞姬虞姬奈若何”自刎乌江的项羽,负荆请罪的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廉颇,一片白衣高冠中长吟“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荆轲,“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的屈原,为知己毁容吞碳三次行刺赵襄子的豫让······这些人,这些场景太美,太具有魅力,这种美与魅力来源于真情与人格。独立的人格让这些人摆脱了其他史书的僵硬死板,从《史记》的书页中活了过来;真挚的情感具有了让人感动的力量。
“无韵离骚”,《离骚》是什么?是文学,是诗篇,是文人忧伤、徘徊、忧郁、愤懑的抒情诗作。文学总有虚的成分,有浪漫色彩。我们不敢相信真实项羽的死亡会那么浪漫,真实的荆轲是那么从容悲壮地赴死,真实的张良会有遇到黄石变的圯上老人那么虚玄的故事。真实的历史应是《宋史》《清史稿》《新唐书》里的征收赋税、开春闱、发仓救灾、平定民乱的琐碎现实。而《史记》里,无论是孔子世家的儒学雅言,还是农民起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大逆不道,甚至是刺客行刺,血溅朝堂这种充斥着暴力血腥阴暗的行为,总是有神圣感与美感让人向往,却也有一种虚幻感,像是文学家的创作,总是高于生活,高于历史。
司马迁是在用生命写书的人,他不为国家著史,不为帝王著史,而是在为自己写诗。他把自己的复杂情感倾注在书页中,受刑的愤懑不平,失去尊严的压抑隐忍和深深的孤独,自身坚持抵抗的意志,从历史中寻求安慰与解脱的幻想,还有古代文人一脉相传的自恋与轻狂(看看他序言里写的,自比周公孔子,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那等自信气派,中气十足),再加上他的盖世天才,铸就了《史记》。其他史家也许极少数能比得上司马迁的才华,但他们单纯又单薄的情感比不上司马迁情感的万分之一。
《史记》不像《春秋》《左传》那般满篇礼义道德,高深莫测,也不像《宋史》《明史》那些国史般干巴巴了无生机。它平实而精彩,真诚而深刻,它能让我感受到历史的生机与活力,能让我为这个民族强大的生命力而自豪,能让我为遥远历史中的那些人那些事感动。一个原本普通的史官在经历了磨难后顿悟,从儒家的政治与人际中走出,从世俗的生命中出走,踏入了老庄的,哲学的,宇宙的范畴,用原本最刻板僵硬的史书的形式告诉世人,失败、孤独、死亡,也是美。
《艺术的故事》读书笔记5鼎鼎大名的《史记》,居然没有通读过,实在惭愧。所以,决心读一读,再忙,也要通读一遍,哪怕只是粗粗浏览,也要通读一遍。
近日,读了《五帝本纪第一》中的开篇部分,也就是讲黄帝的这一小章节。我读的是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史记》,20xx年8月第1版,20xx年2月第2次印刷。这个版本很好,好就好在注释丰富,将汉司马迁著、宋裴駰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集成在一起。司马迁的原文很简约,有了集解、索隐、正义等注释,内容更加充实,可读性更强。
我读书,也是不求甚解的,喜欢囫囵吞枣看故事。越是逸闻野史,越是兴致盎然。比如说,《史记》开篇描写黄帝这一段,生僻字较多,不常见的地名较多,读起来有些晦涩,故事虽也精彩却略嫌简单。但看到相关注释里的内容,有些就非常吸引人了。
比如《史记》描写蚩尤的这一段: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徵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
这段故事本身已很精彩,但再引张守节“正义”之“龙鱼河图书”中一段文字作注脚,就更加大气磅礴,令人心驰神往了:
黄帝摄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诛杀无道,不慈仁。万民欲令黄帝行天子事,黄帝以仁义不能禁止蚩尤,乃仰天而叹。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帝因使之主兵,以制八方。蚩尤没后,天下复扰乱,黄帝遂令画蚩尤像以威天下,天下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弭服。
再如,有关黄帝“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万民”,注释引“集解”中“帝王世纪”之注曰:
黄帝梦大风吹天下之尘垢皆去,又梦人执千钧之弩,驱羊万群。帝寤而叹曰:“风,为号令执政者也;垢,去土‘后’在也。天下岂有姓风名后者哉?夫千钧之弩,异力者也。驱羊数万群,能牧民为善者也。天下岂有姓力名牧者哉?”于是依二占而求之,得风后于海隅,登以为相。得力牧于大泽,进以为将。黄帝因著占梦经十一卷。
是不是很有意思?《周公解梦》中对“大风”的解释仍然是“忽大风,国有号令”,可谓与黄帝占梦一脉相承。世人总是对占卜等各类神秘文化充满兴趣。这样的注释,便使得此版《史记》益引人入胜。
还有一些引申类的注释,也颇堪玩味:
大戴礼云:
宰我问于孔子曰:“予闻荣伊曰黄帝三百年。请问黄帝者人耶?何以至三百年?”孔子曰:“劳动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生而民得其利百年,死而民畏其神百年,亡而民用其教百年,故曰三百年也。”
炎黄子孙,炎黄子孙!一个伟大人物的影响,何其深远!令人不禁想起关于胡杨木的传说:生而三千年不死,死而三千年不倒,倒而三千年不朽!
《艺术的故事》读书笔记6在我眼里,一个生命的尊严远远高于一橱最珍贵的书籍。书毕竟只是书。我要完整的司马迁,宁可没有《史记》
但是,司马迁有他忍辱求生的理由,他不仅是要完成《史记》以实现父亲著述历史的理想,更重要的是他在著书立说的同时也是在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他顽强不屈的自由意识和奋发图强的创造精神都是支撑余生的坚定理由,司马迁著述《史记》不仅仅是将他个人的文采流传于后世,继承父亲家族的事业,他更看重的是一种深切的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他要用自己的力量著述历史,让后人以史为鉴。他心中的这种传承历史的理性精神让司马迁的人生愈发完整和伟大起来。著名评论家黄子平曾这样说道:
然而在这里依然很难得出答案,难道司马迁生命的尊严不正高扬在他得,《史记》里么?难道作家不正以自毁的方式肯定了生命意志的自由么?难道没有《史记》的司马迁还会是完整的么?
司马迁在屈辱和痛苦的困境中展现出来的理性精神,在面对生死关头时的艰难抉择,他选择完成《史记》以流传后世,从中体现出生命选择的自由意识。他自己十分清楚下狱、宫刑可能带给他的耻辱,但《史记》草创未就,绝不能轻易赴死。
既然选择艰难而生,就要经受住巨大痛苦的折磨,因为这样的向死而生同样是为了完成不朽的伟业,同样是为了实现人生最大的价值。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撑他在“肠一日而九回”的痛苦挣扎中顽强地活了下来。他的屈辱负垢、坚忍不拔,也正是以这种价值观为出发点的生死观的表现。
司马迁在他的《史记伍子胥列传》中塑造的极具复仇精神的伍子胥形象同样也是忍辱求生最鲜明的例子。以他的人生经历为例,楚平王因为听信了费无忌的谗言下令诛杀伍子胥一家,囚禁了伍子胥的父亲伍奢之后,并以此来要挟伍子胥和他的兄弟伍尚,如果不奉命前来,就将父亲处死。在司马迁眼里,伍子胥无疑是一位有大智慧的大英雄。而他更是用欣赏的语气高度赞扬了这种生死抉择,事实上,司马迁同样也是在借伍子胥的故事来一吐胸中压抑已久的不快,他将自己受极刑又不得不忍辱求生的苦闷心情在别人的故事中吐露得酣畅淋漓。这是一种不自觉的情感投射,更是司马迁自我价值观的直观体现。
忍辱求生者首先要知耻、知辱。“知耻近乎勇”、“无羞恶之心,非人也”这也是司马迁完整的理想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司马迁认为,忍辱求生者必须要清楚自己所遭受的屈辱程度的大小,不要因一时之气,为小耻小辱而舍弃生命。《张耳陈余列传》中记载到,陈余因被小吏侮辱,便要和小吏拼命。张耳训斥他说“始吾与公言何如?今见小辱而欲死一吏乎?”这里他指出,这样的小耻小辱是不值得用性命来作赌注的。而在《淮阴侯列传》中赞扬了韩信甘受胯下之辱,《留侯世家》中的张良同样也能忍辱为老人进履,才得到了《太公兵法》。同样是受到屈辱,要理智的辨清所受的屈辱值不值得,不能为小辱舍弃生命,更不能毫无价值的苟且偷生。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于生死的选择都是痛苦而又艰难的。选择死,固然可以成就孝名。人活一世,有许多东西值得留恋,有太多的义务和责任需要承担,选择了生虽然可以保全性命,但忍受屈辱又是十分艰难的过程。首先,忍辱求生在开始就要背负着不忠不孝的罪名,为刚直正义的人所不齿。其次,忍辱求生不是苟且偷生,而是立志发奋,通过复仇来为亲人雪恨,通过建功立业来洗刷自己的耻辱。在这个过程当中,求生者往往历经常人所不能想象的折磨与痛苦,可谓生不如死。
忍辱求生者都要在生不如死的艰难困厄的境遇里奋发崛起,或著书立说,或报仇雪恨,或建功立业,以上皆实现了人生的不朽。在面对生死抉择的艰难困境中,他们都选择了忍辱求生,从中可见,这是一种对于生命选择的理性的反思精神,更是一种人生的自由意识,而不是一味地盲从“死节”道德约束,是对不幸命运的抗争,是对生命真谛顽强的追求的坚强意志。
(二)择死:舍生取义,死得其所
司马迁关于死亡之思的另外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倘若选择死,就要“重于泰山”的死,在自我牺牲中实现人生最伟大的价值。司马迁赞成的并不是毫无原则的偷生苟活,他十分赞赏推崇的是重义轻生的牺牲精神。
如果选择了死亡,就要在走向死亡的过程中使自己燃烧的更为炽烈,以求得最大的死亡价值。生理的生命消失了,但精神生命却将永垂不朽,这种价值是在走向死亡的短暂瞬间展现出来的,因此也是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的最后的展示。《史记刺客列传》中的荆轲在他前半生几乎鲜有耳闻,而他的人生价值主要就表现在他视死如归的走向死亡的短暂过程中。“易水送别”、“秦廷喋血”不仅赞扬了荆轲为知己者死的英勇大义,而且可以看到他在反秦斗争中宁死不屈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死亡的崇高价值成就了荆轲,使他名垂青史,“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陶渊明《咏荆轲》)在生死抉择的关头上,秦舞阳怯懦却也终不免一死,两人的对比更显出荆轲的宁死不屈的高尚人格。
践行着舍生取义的生死观念的最具有典型意义的就是为我们所熟知的屈原。对于屈原,司马迁先写他的才能之高。他“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但也因此深受上官大夫的嫉妒。上官大夫进谗言使怀王疏远屈原。屈原被贬之后,而后又极力表现他忠君爱国的一腔热血和满怀赤诚,“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但屈原最终也没能使怀王觉悟,反因此得罪了令尹子兰,惨遭放逐。屈原被放逐之后,司马迁着重写了他的牺牲。上不能为国尽忠效力,下不能躬耕垄亩,归隐田园,“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难得的孤独,唯有坚强者方能如此,唯有高尚者方能如此。所以屈原才表示:“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蠼乎!”于是,屈原怀抱沙石,沉江而死,实现了自己“伏清白以死直”(《离骚》)的诺言,其正直刚烈堪称千古之冠。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司马迁对于屈原的以死直谏,视社稷人民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的精神的由衷敬佩。他用牺牲来践行了对于君主的忠贞和国家的担忧,忧国忧民的屈原不仅是司马迁眼里的英雄,更是名垂青史的慷慨悲歌的壮士。
总之,在面临生死抉择的困境时,倘若选择死,那么更应理性的思虑要如何赴死。不惧怕死而视死如归,诚然可贵,但更珍贵的是,在走向死亡的过程中能够承受各种痛楚,最终实现自身的最大价值。
司马迁的生死观或者主张慷慨赴死,或者主张忍辱求生,两种选择都是以人生核心的价值观为转移的,而这里的价值观同样又是以社会贡献的大小作为标准,即追求人生的不朽,因此司马迁的生死观就被赋予了深刻的社会内涵,从而展现出极其复杂的形式。
千古艰难唯一死,要么选择隐忍苟活,忍辱以成功名;要么选择壮烈慷慨的有意义的英勇赴死。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成就了两种迥然风景的人生。而这也正是司马迁独特生死观的最核心的内涵。
《艺术的故事》读书笔记7翻开《史记》看秦王统一天下,项王自刎乌江。廉颇负荆请罪,屈原怀石投江……那一张张鲜活的面孔就在眼前浮现,那些流传千古而不朽的故事仿佛是昨天刚刚发生一般,正如《世说新语》所言“廉颇、蔺相如虽千载上死人,犹凛凛有生气。”这便是一部伟大史书的不朽。
《史记》的成就,首先它是一部规模宏大、体制完备的中国通史,同时也是一部非常优秀、非常出色的文学作品,所以时间只能销毁《史记》的纸张,却永远风化不了那宏伟的气魄、机敏的谈吐、磊落的人格。而在文学上,《史记》最成功的地方是人物形象的刻画上,司马迁用语简练,在篇幅不大的文章中,他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不同类型的历史人物,司马迁在书中的叙述语言非常生动。人物语言富有个性化,从而使人物形象鲜活、富有生活气息。他广泛采用口头流传的谚语、成语、歌谣,而且不回避方言土话,在描述历史事件的过程中,他往往采用叙述和人物对话并用的形式,明而含蓄、细腻而简洁,挥洒自如,自成一格,为了突出人物形象,他还常常适当地强调、夸张。
司马迁独创了中国历史著作的经转体裁,开创了史学方法上全新的体例,司马迁以个人传记为形式,以社会为中心记载历史,为后人展示了一部规模宏大的社会变迁史,无论在历史上还是文学上司马迁都取得了光辉的成就。
读《史记》,我读到了许多荡气回肠的历史故事和司马迁那深厚的文化功底。更重要的是我读到了司马迁坚忍不拔、视困难如粪土的气概。
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并没有改变他的人生航向,面对洪水覆顶般的灾难,他如狂风暴雨中的大树,一任风雨肆虐着枝叶树干。当风雨过后依然挺直身躯,将根扎在地下,枝插进云里,以更加坚强的姿态展开臂膀,笑傲苍穹。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句话用到太史公司马迁身上再合适不过了。伴君如伴虎啊!因为一番逆圣听的话,他身陷囹圄,惨遭刑罚,这对于他来说都算不了什么。“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渗透了他生命的真谛。人若不为大众做事生之何益?人若不为社会做事,生之何益?一泓甘洌的清泉流进司马迁的心里,干裂的大地普降甘霖,行将枯死的禾苗勃然生长,行将熄灭的火焰突遇松脂干草,熊熊燃烧,冰霜联结大地暖阳高照,万木峥嵘,满眼生机,太史公的心里不再阴云密布,而是晴空万里、阳光明媚。
人很多的时候是在一夜之间长大、成熟,一夜之间苍老。伍子胥过韶关,一夜之间白了头。司马迁在遭遇人生的大不幸之后,一夜之间使他青丝如雪染,也让他变得成熟而坚强。就如同一颗瓜果,一夕之间瓜熟蒂落;就似麦收季节的麦子,一个晌午就熟成黄澄澄一片;就像一座封火的砖窑,经过一番浇灌浸洇,砖块成熟为美丽的青蓝色。太史公终于走出了自我精神囹圄,走出了笼罩自身的阴影,摆脱了束缚,如蚕蛹破茧而出,飞向美丽的天空,在花丛间舞出世间绝美的清韵;如一只小鸟,奋力挣脱蛛网的捆绑,一跃冲天,展翅高飞。
司马迁走出了自我他不在用自己的双手去捆绑自己的双脚,他不再给自己的心灵戴上枷锁,他不再让奋飞的羽翼带着严霜厚冰飞翔。此时的他已经有了一根钢铁脊柱!这根脊柱经历了风吹雨打日晒,坚如磐石、稳如泰山、力能扛鼎,纵万斤之力不能摧折压弯。
他穿过世纪的浅流,穿越岁月的风浪,跋涉行进在苍茫荒凉的古道上,一任背后红尘滚滚、大漠飞扬。
合上《史记》,仔细品味,不禁想到鲁迅先生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瞻仰司马迁不禁想到“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第三篇:《艺术的故事》读书笔记
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艺术的故事》读书笔记
看完了《艺术的故事》,再回过头看书名和内容简介,不由觉得“故事”真的是再适合不过的形容了。它概述了从最早的洞窟绘画到当今的实验艺术的发展历程,但是相比于说它讲述了一段关于艺术的历史,更多的是在叙述艺术和艺术家们的故事。
每一个作品都是一个艺术家讲述的一个故事,书中有一半都是图片,作者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将这些故事用大众的语言娓娓道来。所以从书中,我们不只看到了艺术的发展历程,也看到了各个时代的艺术家们的生平故事。作者给了这些艺术家们新鲜的血肉,而非人物介绍中如“巴勃罗·毕加索(1881年~1973年),立体画派创始人”这样冰冷的文字。艺术家是鲜活的,他们存在于不同的时代地域、不同的文化背景,作为普通人类思考着关于自己与世界的事,他们把自己的思想成果酿造成艺术作品,所以这些艺术作品也是鲜活的,是艺术家们的一部分。
对于艺术的含义,贡布里希认为艺术在不同时代和地区的定义不同,而“艺术”这一概念则是武断地用一个思维框架来套所有艺术家的所有出品。贡布里希认为,仅仅由于一幅画让他想起了童年而喜欢它,没有任何问题。没有错误的“喜欢”,只有错误的“不喜欢”。错误的不喜欢指的是任由偏见蒙蔽自己,丧失了欣赏艺术作品的机会。在序中贡布里希说道,“实际上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而在书中他又说道,“实际上根本没有艺术其物。只有艺术家,他们是男男女女,具有绝佳的天资,善于平衡形状和色彩以达到‘合适’的效果;更难得的是,他们是具有正直性格的人,绝不肯在半途止步,时刻准备放弃所有省事的效果,放弃所有表面上的成功,去经历诚实的工作的辛劳和痛苦。我们相信永远都会有艺术家诞生。”
那么艺术家又是什么?书中提到,“所谓的艺术家,从前是用有色土在洞窟的石壁上大略画个野牛形状,现在则是购买颜料,为招贴板设计广告画。”这两个例子冰山一角,并不能全面的概括一个艺术家的真正定义。但这样的说法,也说明贡布里希对艺术并不持有崇敬而疏远的态度,他认为艺术家是亲近的,艺术也是可以亲近的。他对艺术家们的创作是这么说的,“艺术家和批评家过去和现在都对科学的威力和声望深有印象,由此不仅产生了信奉实验的正常思想,也产生了不那么正常的思想,信奉一切看起来难解的东西。”
而在如何欣赏艺术方面,贡布里希也作了详述:既然艺术是一种美,那么欣赏艺术,就不应该着重于“艺术学”或者“艺术史”所关注的东西,而应该去欣赏一种美,从艺术作品中寻求共鸣。按照作者的说法,艺术家们创造他们的作品的时候,最看重的是如何做到“合适”,而这个“合适”在欣赏的时候,也是最应该看重的。
这关于艺术的“故事”,作者从很久很久以前——史前,一直讲述到了现代。过去的作品并不是仅仅被当成纯粹的艺术品,而是有明确用途的东西。原始艺术并不章法着技艺的原始,因此他们的东西看起来不顺眼是因为手艺有限。土著艺术家用自己最喜欢和最顺手的形状构成人物或面孔,或许不太像,但却会保持一种图案的统一与和谐,有时也含有特殊的寓意。他们只需要知道它“是”什么,而不需要它看起来“像”什么。
关于字画同源的埃及艺术只有一章,且和后世艺术其实是不同源的。埃及艺术的特点表现为两点:几何形式的规整和对自然的犀利观察。他们的艺术无意给人观看,意在“使人生存”,因而重要的不是“好看”,而是“完整”。到公元前7世纪至5世纪,“埃及人曾经以知识作为他们的艺术基础,而希腊人则开始使用自己的眼睛了。”他们开始尝试表现出事物在他们眼中的真实形象,但也并未完全摒弃古老的观念,依然十分注重表现人体结构,注重关于形式的知识。直到公元前4世纪末,希腊才出现“肖像”的观念。艺术家发现了既能赋予面目生气又不破坏其美的两全之策,并且懂得了怎样捕捉个别人的心灵活动和某个面孔的特殊之处。
在对中国艺术的描述上,贡布里希的认知很有趣,他提到中国艺术家不像埃及人那么喜欢有棱角的生硬形状,而是比较喜欢弯曲的弧线。他还提到了据说临摹自顾恺之的一幅责妻图,他称之为“具有我们所称道的中国艺术的全部高桂和优雅之处。画中的姿势和布置十分清楚,人们对一幅阐明事理的图画所可期待的能是已尽。此外,它也表明中国艺术家已经掌握了表现运动的复杂艺术。这幅中国早期作品中没有丝毫生硬之处,因为画中特别喜欢使用起伏的线条而赋予整个画面一种运动感。”的确,回想起来从青铜时代的饕餮纹开始,中国纹饰艺术从来没有脱离对曲线塑造的追求。而在人物画还在中国画中占领主导地位的时代,中国画家有一个算一个都可以说是曲线控。流畅的曲线和动势以及人物优雅的姿态和柔和的神情,这些是一直延续至今的中国味道。而中国画进入山水画时代后有关“意境”的问题凸显出来。
“有时画家啊就觉得自己分明是在进行这种探险航行。他们想重新观看世界,把肉色粉红。苹果非黄则红之类公认的观念和偏见完全抛开。”表现方式的不同是艺术家的决定,也左右了我们对一幅画作的回应。艺术家追寻的是一种事物与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和谐感,“合适”。但是至于艺术家到底要达到什么样的“合适”,效果,我们却不能带有很多先入之见。因此所谓的“艺术法则”并不是固定的。而根据不同的需要在变化的。古代的艺术家们同时需要考虑他们作画的目的,宗教等等。我们需要在了解了艺术家不同的目的等等的因素之后,才能更好的了解一幅画想要达到的“效果”是什么样的。
卢浮宫的一位馆长曾说了这样一句话来形容《艺术的故事》:“几乎就像《蒙娜丽莎》一样著名。”这本书在大众中很快就大受好评,贡布里希也在序当中写道:“此书的意图,是为了所有面对一个奇异而迷人的领域,觉得需要一种初步指南的人。”艺术原是捉摸不清的,是神秘高深的,但是贡布里希把艺术的历史讲得简单有趣,就像近在身边的,拉近了艺术与人的距离,于是,贡布里希仅仅是一个讲故事的人,而我们也只是听故事的人。因为这故事有趣,而亲近、热爱艺术。
第四篇:《艺术的故事》读书笔记
《艺术的故事》 贡布里希 导论
论艺术与艺术家
1、实际上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
2、大写的艺术已经成为叫人害怕的怪物和为人崇拜的偶像了。
3、我们都喜爱自然美,都对那些把自然美保留在作品之中的艺术家感激不尽。我们有这种趣味,而那些艺术家本身也不负所望。
4、一幅画的美丽与否并不在于它的题材。
5、左右我们对一幅画的爱憎之情的往往是画面上某个人物的表现方法。有些人喜欢自己容易理解因而也能深深为其所动容的表现形式。
6、在欣赏伟大的艺术作品时,最大的障碍就是不肯摒弃陋习和偏见。
7、在事关协调形状或者调配颜色时,艺术家要永远极端地“琐碎”,或者更恰当地说,要极端地挑剔。反复尝试着追求的是人物之间的合适的平衡和使整个画面达到极端和谐境地的合适的关系。
8、没有任何规则能告诉我们一幅画或一个雕像什么时候才合适。多看作品,我们的能力就会逐渐地增长,逐渐感受到历代艺术家所追求的那种和谐。我们对那些和谐感受越深,就越能欣赏它们。
一、奇特的起源 史前期和原始民族;古代美洲
1、过去的绘画和雕塑常常不仅仅被当成纯粹的艺术作品,而是被当做有明确用途的东西。如果我们完全不了解过去艺术必须为什么目的服务,也就很难理解过去的艺术。我们上溯历史走得越远,艺术必须为之服务的目的就越明确,也越奇特。
2、“原始人”的思考过程往往比我们复杂!---不是因为他们比我们单纯,而是因为他们比较接近人类起源的状况。
3、绘画和雕塑是用来行使巫术。
4、法国拉克斯洞中的牛---也许原始人认为画个猎物图,再用长矛之类的痛打一番,真正的野兽也就俯首就擒了。
5、原始艺术作品按照预先确定的方式办事,但是也给艺术家留有表现自己气质的余地。
6、整个艺术发展史不是技术熟练程度的发展史,而是观念和要求的变化史。
7、世上许多地方的原始艺术家已经创立了一套套精细的方法,用这种装饰性的样式去表现神话中的各种人物和图腾。举例。艺术家既相当敏锐地观察自然形状,又无视我们所谓的事物的真正外形。
二、追求永恒的艺术 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克里特
1、埃及人认为只保留法老的遗体还不够,如果国王的肖像也被保留下来,那么就能加倍地保证他会永远生存下去了。
2、在埃及,雕刻家一词当初本义就是“使人生存的人”。
3、几何形式的规整和对自然的犀利观察,将二者结合起来乃是一切埃及艺术的特点。这种艺术不是“装饰”,也不是让人欣赏,而是“使人生存”。
4、典型的侧脸,正身体并不是埃及艺术家认为人就是这个样子的,他们不过是遵循着一条规则,以便把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都包括在一个人的形状之中。大概跟他们想实行巫术是有关的。
5、埃及艺术不是立足于艺术家在一个特定的时刻所能看到的东西,而是立足于他所知道的为一个人或一个场面所具有的东西。他以自己学到和知道的那些形状来构成自己的作品,非常近似于部落艺术家用他所能掌握的形状来构成自己的人物形象。艺术家在画中体现的不只是他对形式和外貌的知识,还有他对那些东西的意义的只是。埃及人所画的老板就比他的仆役大,甚至比他的妻子也大。
埃及人对每一个细节都有强烈的秩序感。但丝毫没有妨碍他们以惊人的准确性观察自然。
6、埃及艺术最伟大的特色之一就是所有的雕像,绘画作品和建筑形式都仿佛遵循着同一条法则,各得其所。这便是“风格”。在三千多年里,埃及艺术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7、苏美尔人爱好对称和精确。纪念碑等。(战争,巫术)
三、伟大的觉醒 希腊 公元前七世纪---公元前五世纪
1、在希腊城邦之中,阿提卡的雅典城在艺术史上最为有名,最为重要。整个艺术史上最伟大,最惊人的革命就是在那里开花结果的。
2、希腊人开始用自己的眼睛,而不是恪守成规来创造艺术。在那时的希腊艺术品上,还能见到埃及的痕迹。
3、画家们发现了缩短法(foreshortening)---表明艺术家已不再是把所有的东西用最一目了然的方式画入图中,而是着眼于他看物体时的角度。但是希腊艺术家们仍未轻易摒弃埃及艺术的教导。他们仍力求把艺术形象的轮廓尽量画清楚,力求在不破坏人物外形的范围内,把他们的人体知识尽量表现在画中。他们仍然喜爱坚实的轮廓和平衡的构图。古老的公式,即那种在几千年中建立起来的人体形式,仍然是他们的创作起点,只是他们不再处处把它奉为圣典。
4、希腊艺术的伟大革命,说明那时的居民开始怀疑关于神祇的古老遗教和传说,并且毫无成见地去探索事物的本性。--科学同哲学第一次在人们的心中觉醒。
5、在雅典民主政体达到最高程度的年代里,希腊艺术发展到了顶峰。
6、希腊雕刻的伟大,肃穆有力,是由于艺术家没有违背古老的规则。希腊艺术家使用衣饰去标出人体的主要分界,这类手法仍然表明他们多么注重关于形式的知识。正是严格地遵循规矩和寓变化于规则之中二者所达到的平衡,使得希腊艺术在后来各世纪里博得了巨大的赞美。
7、在这个伟大时代的希腊作品,件件都显示出在布列形象方面具有的智慧和技巧,然而希腊人当年别有所重。他们要求这种自由地表现人体形象的种种姿态和动态的新发现,能够反映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四、美的王国 希腊和希腊化世界,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1世纪
1、艺术走向自由的伟大觉醒大约发生在公元前520年到公元前420年这百年之间。艺术家已开始受到人们的欣赏。在建筑方面,各种风格开始同时并行。帕特农神庙用多利安式建成。但后来的卫城建筑启用了爱奥尼亚式。
2、《胜利女神》公元前408年,雅典胜利女神庙栏杆浮雕,大理石,高106cm,Acropolis Museum Athens
3、那一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波拉克希特列斯praxiteles闻名于世,他的创作具有悦目妩媚的特性。柔软的皮肤,骨骼和肌肉。他和希腊其他的艺术家是通过知识来达到这一境界的。世上没有任何一个活着的人体能像希腊雕像那样对称,匀整和美丽。
4、希腊艺术家一直避免让头像具有特殊的表情。他们的面貌似乎从未表现出任何强烈的感情。那些大师是用人体及其动作来表现苏格拉底所说的“心灵的活动”,因为他们的面部变化会歪曲和破坏头部的简单的规则性。
5、在将近公元4世纪末,这个限制逐渐解除了。艺术家发现了既能赋予面目生气又不破坏其美的两全之策。不仅如此,他们还懂得怎样捕捉住个别人的心灵活动和某个面孔的特殊之处。
6、亚历山大帝国的奠基对希腊艺术是件了不起的大事,因为希腊艺术得以发展成了几乎半个世界的图画语言的。这必然影响了希腊艺术的性质。我们把它叫做希腊化艺术。
7、所谓的柯林斯风格,是在爱奥尼亚式的漩涡花饰上增加叶饰以美化柱头,而且一般都有更多更华丽的花饰遍布建筑各处。
8、希腊化艺术喜欢狂暴强烈的作品:它想动人,而它也确实动人。
9、可能是,到了希腊化时期,艺术已经大大失去了它自古以来跟巫术和宗教的联系。艺术家变得单纯为技术而技术了。
10、在装饰性的壁画中,凡是可能进入画面的东西,几乎各种类型都有发现。例如静物画,动物画,还有风景画。这大概是希腊化时代最大的革新。
11、希腊化时期的艺术家不懂得所谓的透视法则。
五、天下的征服者 罗马人,佛教徒,犹太人和基督教徒,1至4世纪
1、罗马的建筑创作,大概再没有比凯旋门给人的印象更为持久的了。罗马人在意大利,法国,北非和亚洲到处建立凯旋门,遍布帝国。希腊建筑一般都是由相同的单元组成,甚至圆形大剧场也不例外。但是凯旋门却用柱式做界框并突出了中央的巨大入口,两侧辅以比较狭窄的入口。
2、罗马建筑最重要的特点是拱的使用。
3、罗马人的典型做法是从希腊建筑中取其所好,然后按照自己的需要加以运用,他们在各个领域之中都是这样做的。他们的一项主要需要就是惟妙惟肖的优秀肖像。
4、罗马人还交给艺术家另一项新任务,从而复兴了一个我们从上古东方获知的风尚。罗马人也想宣扬自己的胜利,报道战事的经过。
5、罗马人着眼于准确地表现全部细节和清除地叙事。艺术的主要目标已经不再是和谐,优美和戏剧性的表现。罗马人讲求实际的民族,对幻想的东西不大感兴趣。
6、在公元后几百年中,希腊化艺术和罗马艺术已经完全取代了东方王国的艺术,甚至在东方艺术原先的据点中情况也是如此。
7、犹太法实际上禁止制像,一面偶像崇拜。
8、在基督教艺术家最初受命表现救世主和他的使徒时,又是希腊艺术传统帮了他们的忙。
9、在罗马帝国衰亡时期的宗教作品中,此时的艺术家对希腊化时期那种单纯的技术精湛似乎已经不再那么心满意足,他们试图获致新的效果。
六、罗马和拜占庭 5至13世纪
1、公元311年,君士坦丁大帝确立基督教会在国家中的权利。教堂没有用异教神庙为模型,而是仿造大型会堂的形式,名叫“巴西利卡”。
2、尽管所有虔诚的基督教徒都反对大型逼真的雕像,他们对绘画的看法却有很大的差别。
3、公元6世纪末的格里高利大教皇认为绘画有助于提醒教徒们想起他们已经接受的教义,保证那些神圣事迹被牢记不忘。(许多基督教徒不识字,可以用绘画的方式起到与文字一样的作用。)----在艺术史上,伟大的权威人士出面支持绘画极为重要。
4、开始,艺术家还是使用在罗马艺术中发展成功的叙事方式,但是慢慢地就越来越注重于事物的核心精义所在。
5、事实证明,艺术在教堂中的正当用途这个问题对整个欧洲历史有重大意义。
6、公元745年,在东方教会中一切宗教艺术都遭到禁止。但他们认为图像简直就是神圣。教堂里的绘画被看作是超自然的另一世界的神秘的反映。因此东方教会不能再让艺术家在那些作品中依照个人的想象随意创作。于是拜占庭开始遵循传统,几乎和埃及人一样,但这样有两个问题:一方面由于要求画神像的艺术家严格遵照古代的模式,拜占庭教会就帮忙在衣饰、面貌或姿势的形式中,保留下希腊艺术的观念和成就。(尽管有些生硬,拜占庭艺术还是比后来一段时期的西方艺术要接近自然)另一方面,强调传统,要求沿用获准的方式来表现基督或圣母,使得艺术家难以发挥个人的才能。但把他们想象为难以有发挥的余地也是不正确的。
7、在东方国家里,那些金光闪闪的画像一直保留着统治势力。比如俄国,至今仍是。
七、伊斯兰教国家 中国 2至13世纪
1、在公元7世纪至8世纪,一些被伊斯兰宗教征服的地区,由于不准表现人物,东方的工匠就放纵想象去制作最精细的花边装饰,为阿拉伯式图案。
2、宗教对艺术的冲击在中国更为强烈。
3、中国有些伟大的贤哲对于艺术的价值观似乎跟格里高利大教皇所坚持的看法相似,他们把艺术看成一种工具,可以提醒人们回忆过去黄金盛世的美德典范。《责妻》-顾恺之
4、佛教不仅通过给予艺术家新任务对中国艺术产生影响,它还带来了对绘画的崭新态度,即十分尊重艺术家的成就,在古希腊和文艺复兴以前的欧洲,都还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
5、中国人是第一个不认为作画卑贱的民族,他们把画家跟富有灵感的诗人等同看待。中国宗教艺术用艺术去辅助参悟。
6、他们甚至用一种参悟和凝神的奇怪方式来学习艺术,这样,他们就不从研究大自然入手,而是从研究名家的作品入手。在全面掌握这种技巧后,他们才去游历和凝视自然之美。
7、在画中寻求细节,然后再把它们跟现实世界进行比较的作法,在中国人看来幼稚肤浅。他们要在画中找到流露出艺术家激情的痕迹。
八、西方美术的融合 欧洲 6至11世纪
1、在罗马帝国崩溃后的时期,一般贬称之为黑暗时期。大约持续了500年。
在那五百年中,有许多僧侣或教士地位高,欣赏古代留存的艺术,但是他们的努力往往被北方的入侵者打破。北方人在某种意义上确实是野蛮人。但是不代表他们没有自己的艺术。以往的古典艺术绝对不是失传了。
2、出现了新风。埃及人画他们知道确实存在的东西,希腊人画他们看见的东西;而在中世纪,艺术家还懂得在画中表现他感觉到的东西。
3、中世纪艺术家并不是一心一意要创作自然的真实写照,也不是要创造优美的东西。他们是要忠实地向教友们表述宗教故事的内容和要旨。
4、正是在希腊发现了表达“心灵的活动”的艺术,而且不管中世纪艺术家对这一目标的理解有多大的差异,没有那份遗产,基督教就绝不可能利用图画来为自己服务。
5、这个时期的中世纪艺术家没有样板可以仿效,画起来很像小孩子,但这是它可贵可爱的地方。
九、战斗的基督教 12世纪
1、诺曼底人在英国登录后,发展起了一种新的建筑风格。英国称为诺曼底风格,在欧洲大陆称为罗马式风格。这种风格兴盛了一百年。
2、教堂的重要性在今日难以想象。在法国,罗马式风格的教堂开始用雕刻品装饰。
3、在欧洲艺术中,就更为接近东方艺术理想(东方教会庄严的圣像)而言,哪一个时代也比不上罗马式风格的鼎盛时代。
4、一旦艺术家最终彻底绝念于把事物表现成我们眼见的样子,他们的面前将会展现多么伟大的前景。
5、使用纯粹装饰性的方法来安排人物和形状。绘画的确倾向于变成一种使用图画的书写形式,然而这种简化手法的恢复,却给了中世纪艺术家一种新的自由,去放手实验更复杂的构图。(构图composition)色彩也是如此,艺术家不必再研究和模仿自然界的实际色调层次,可选择随意一种自己喜欢的颜色去作图解。
十、胜利的基督教 13世纪
1、东方艺术风格的固定性。而西方不断地探求新的处理方法和理念。2、12世纪尚未过去,罗马式风格尚未退出流行,则已开始在法国北部出现了哥特式风格原理。3、12世纪后半叶产生于法国,哥特式教堂的主导思想就是一种新的,没有见过的用石头和玻璃的建筑物。
4、正是在13世纪,艺术家有时会抛开范本,去表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要考虑到中世纪艺术家所受的训练和我教育,就知道这种做法的勇气。5、13世纪是伟大的主教堂时代,法国是欧洲最富有的,最重要的国家。在13世纪,意大利仍旧采用“希腊手法”的庄严的镶嵌画来装饰。这样坚持东方的保守风格也许会阻碍一切变化,而变化也的确耽搁了很长时间。但是在13世纪将要结束的时候,正是由于有拜占庭传统做坚持的基础,于是意大利艺术不仅能赶上北方由主教堂的雕刻家达到的艺术成就,而且改革了整个绘画艺术。
是拜占庭艺术使意大利人得以跳过分隔雕刻和绘画的障碍。
6、天才乔托(1267--1337)的出现。
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壁画或称fresco湿壁画。乔托重新发现了在平面上造成深度错觉的艺术,像这样的东西已经有1000年之久完全不画了。这使得乔托改变了绘画的观念。他能够造成错觉,放佛宗教故事就在我们眼前发生,这就取代了图画写作的方法。《哀悼基督》1305年
7、我们记得早起基督教艺术曾经恢复古老的东方观念,为了把故事讲清楚,就必须把每一个人物都完全表现出来,几乎跟埃及艺术的做法一样。乔托抛弃了那些观念。自从他那个时代之后,首先是在意大利,后来又在别的国家,艺术史就成了伟大艺术家的历史。
十一、朝臣和市民 14世纪
1、乔叟笔下的骑士和乡绅等等。14世纪已不是那些骑士风范的天下。它的趣味是趋向于风雅而不是宏伟。这表现在建筑上。
2、在英国我们区分两种风格,一种是早期主教堂的纯哥特式风格,被叫做早期英国式,另一种是哪些样式在后来的发展,被叫做盛饰式(decorated style)这个名称就表现出了变化。
3、在14世纪,哥特式建筑者对早先主教堂的清楚的宏伟外形不再感到满足。他们喜欢在装饰和复杂的花饰窗格上显示技艺。4、14世纪最有特色的雕刻不是石雕,而是用贵重金属或象牙制成的小型雕刻。
5、S型的母亲抱着孩子—当时哥特式艺术家喜爱的母题。6、14世纪画家喜爱优雅精巧的细节。并且14世纪里,优雅的叙述和真实的观察才逐渐融合在一起。
7、虽然在乔托的影响下,拜占庭式艺术显得生硬和陈旧,但是它远远没有完全与欧洲分离。8、14世纪广泛的艺术家间的交流。谁也不会应为某项成就是外来的就反对它。14世纪末通过各地相互交流而兴起的风格被历史学家称为“国际式风格”。在英国的实例就是威尔顿双连画(wilton diptych)其中,也喜爱美丽,流动的线条和精致纤巧的母题。国际式风格的艺术家也是爱好精巧美好的事物。林堡兄弟
9、对绘画目的的看法与中世纪已大大不同了。兴趣开始转移,从尽可能动人地叙述宗教故事到一最忠实的方法去表现自然的一角。
10、现在艺术家要学习新的技艺,写生画稿。速写。
十二、征服真实 15世纪初
1、文艺复兴的原意是再生或者复活,这种再生的观念从乔托的时代就开始在意大利发展起来。在意大利人心里,复兴的观念跟“宏伟即罗马”的观念的再生息息相关。意大利人责怪哥特人把罗马帝国搞垮,他们就开始把那中间的时期的艺术说成哥特式,他们用哥特式来表示野蛮----与我们用汪达尔主义vandalism来指无故破坏美好事物一样。2、14世纪的意大利认为艺术科学和学术在古典文化兴盛过,但是拿一切几乎都被北方的野蛮人破坏了,他们则是帮助复兴了光荣的往昔从而产生一个新时代。
3、布鲁内莱斯基不仅是文艺复兴式建筑的创始人,也是透视法的创始人。Perspective 希腊人通晓短缩法,但他们不知道在物体离开我们远去时体积看起来缩小是遵循什么数学法则。布鲁内莱斯基把这个数学方法告诉了艺术家。
4、艺术家对人体的实际特征进行了新颖的不解的研究。15世纪初年的那些佛罗伦萨艺术名家已经不再满足于沿袭中世纪艺术家传授给他们的那些古老的程式。开始请模特。多那泰罗《希律王的宴会》粗糙生硬而真实。
5、如果认为对希腊罗马艺术进行研究而引起艺术再生或“文艺复兴”,那是大错特错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艺术家独自掌握科学和古典艺术知识的局面持续了一段时间。但是要创造一种新的艺术,要他史无前例地忠实于自然,这种热烈的愿望也鼓动着同一代的北方艺术家。
6、北方最终实现征服的不是雕刻家。杨·凡·代克 《翼部合起的根特祭坛画》1433 杨·凡·艾克没有与国际式风格的传统完全决裂,他们还是继续遵循林堡兄弟之类的艺术家的方法,而且把那些方法提高到如此完美,使得他们把中世纪艺术观念抛在了后面。
7、如果我们想了解北方艺术的发展方式,就不能不赞杨·凡·艾克那种无限的仔细和耐心。与他们同代的南方艺术家已经发展出了一种成功的方法,把自然表现在画面中几乎具有科学的精确性。运用解剖知识和缩短法去构成人体。杨·凡·艾克却走相对的路线。镜子般的真实。北方艺术和意大利艺术的这种区别持续了很多年。有一个颇有道理的猜测是:只要以表现花朵,珠宝或织品等食物的美丽的外观见长,大约就是北方艺术家的作品,很可能是尼德兰艺术家的作品。以鲜明的轮廓线,清晰的透视法,美丽躯体的准确知识见长,大约就是意大利的绘画作品。
8、杨·凡·艾克为了反映全部细节发明了油画。新的配方,用来调制颜料以便于涂到画板上去。中世纪,所用的液体的主要配料一直是用鸡蛋。但干得太快---蛋彩。《阿尔诺菲你的订婚式》—艺术家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真正的目击者。
十三、传统和创新
(一)意大利 15世纪后期
1、意大利和佛兰德斯艺术家在15世纪开始时新发现已经震动了整个欧洲。新观念:艺术不仅可以用来动人地叙述宗教故事,还可以用来反映出现实世界的一个侧面。艺术家都开始试验。这种勇于探索的精神支配着15世纪的艺术,标志着跟中世纪艺术的真正决裂。
2、一直到1400年,欧洲各地的艺术一直沿着彼此相似的路线发展。那时的贵族都是骑士精神。
3、际式风格成为欧洲所见的最后一种国际性的风格---至少在20世纪前如此。
4、在15世纪,艺术界分成若干不同的学校-----在意大利,佛兰德斯和德国,几乎每个小城镇都有自己的绘画学校。但是学校的概念和我们今天的是不一样的,更多的具有学徒的性质。5、15世纪佛罗伦萨的画家和雕刻家也经常发现自己的处境是必须使新方案适应旧传统。在新和旧之间,在哥特式传统和现代形式之间搞调和是15世纪中期许多艺术名家的特点。
6、其中最伟大的一个是雕刻家洛伦佐·吉波尔蒂
7、多纳泰罗和马萨乔的重要意义。马萨乔在光线方面是一位先驱者。
8、当许多的艺术家和其他一些人正在运用佛罗伦萨那一代艺术大师们的发明的时候,佛罗伦萨的艺术家却越来越感到那些发明创造产生了新的问题。某一方面的任何发现,都会在其他地方造成新困难。比如中世纪画家不理解正确的素描法,然而恰恰是这个缺点使得他们能够随心所欲地在画面上分布形象,形成完美的图案。
9、这里的危险是,艺术家的新能力会把他最珍贵的天赋毁灭掉。当巨大的祭坛画和类似的任务落到艺术家身上之时,问题就表现得尤其严重。这些画必须要能从远处看到,而且必须适合整个教堂的建筑构架。此外,还需要把宗教故事清楚动人的轮廓呈现出来。虽运用了透视法,但是还有中心主题与背景实际上互不调和的问题。而意大利艺术在后一代达到顶峰也正是由于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其中一个人叫做山德罗·波提切利。
10、波提切利为了达到轮廓线优美而更改了自然形象。
十四、传统和创新
(二)北方各国 15世纪
北方与意大利之间的差异在建筑方面表现得最为明显。北方建筑仍旧充满了哥特式的要素。但是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虽然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已经全线获得了胜利,但是在北方的15世纪,仍是忠于哥特式传统。我们可以说他们还是“中世纪艺术家”。然而在意大利,已经是属于近代时期了。
但是阿尔卑斯山两边的艺术家所面临的问题有着惊人的相似。让·富凯 罗吉尔·凡·德尔·韦登 胡戈·凡·德尔·胡斯
罗吉尔用新形式保存下来的哥特式传统,对于雕刻家和木刻家来说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在15世纪中叶,德国做出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发明。--印刷术的发明。木刻与雕版艺术传遍了整个欧洲。
印刷术的发明加速了思想的交流,否则可能不会发生宗教改革运动。同时,印刷术的技术保证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在欧洲其他地方胜利的传播开来。北方的中世纪艺术之所以走向终结,而且在那些国家里产生了一个只有最伟大的艺术家才能克服的艺术危机,其推动力有一部分就来自于版画。
十五、和谐的获得 托斯卡纳和罗马 16世纪初期 1、16世纪是意大利艺术最著名的时期,也是整个历史上最伟大的时期之一。
2、盛期文艺复兴the high renaissance
3、使得诸多天才出现的环境可以向前一直追溯到乔托时期。意大利艺术家开始求助于数学去研究透视法则。求助于解剖学去研究人体的结构。
4、艺术家获得的新权利。释放出了大量被压抑着的创作才能。艺术家获得了自由。在建筑方面表现得最为明显。
5、文艺复兴建筑家的实际愿望仍然是在设计一座建筑物时不考虑它的用途,单纯追求建筑物的比例美,内部的宽阔和整体的雄伟场面。他们渴望的是在注重一座普通建筑物的实际需要时无法获得的那种完美的对称性和规整性。
6、勇于进取的精神,是盛期文艺复兴的起点。在那个大约1500年前后,产生了一大批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家,在他们的心目中,似乎没有办不到的事情。
7、最后的晚餐 变化之中是那么有秩序,而那秩序之中又是那么有变化。这幅画的构图好像有一种轻松自然的平衡与和谐,这一点正是哥特式绘画所具有的性质。达芬奇发现不需要牺牲素描的正确性的和观察的精确性,就能达到轮廓悦目的要求.8、意大利15世纪的那些效仿马萨乔的艺术家的伟大作品,有一个共同之处:作品形象看起来有些僵硬,几乎像是木制的。显然不是由于缺乏耐心或缺乏知识才造成了这种局面。波提切利也试图通过卷曲的头发和漂浮的衣衫使得人物轮廓看起来没有那么生硬。达芬奇找到了有效的办法:画家必须给观众留下猜想的余地。如果轮廓画得不那么明确,如果形状有些模糊,放佛消失在阴影中,那么枯燥,生硬的印象就能够避免。达芬奇的著名画法。意大利人称之为渐隐法sfamato。
9、第二位为意大利艺术增光的艺术家是米开朗基罗。他目睹了艺术家地位的彻底改变。
10、米开朗基罗对每一个局部的研究细致而到位。
11、拉斐尔最伟大的作品好像丝毫不费力气,以致人们往往想不到那是惨淡经营,坚持不解的结果。拉斐尔所想象出的圣母形象已经得到了后人承认,就像人们接受了米开朗基罗所构思的圣父一样。
12、拉斐尔获得了一种单纯性。平静之美。洋溢着生命。他已经画出了一种不停的运动,遍及整个画面,却不破坏画面的宁静和平衡。安排人物的最高技巧和构图的完美技艺。---他实现了老一代人曾极力追求的目标---用完美而和谐的构图表现自由运动的人物形象。
十六、光线和色彩 威尼斯和意大利北部 16世纪初期 威尼斯的建筑
乔瓦尼·贝里尼 的《圣母和圣徒》 1505年
1、在拜占庭的传统中,圣母画一贯是两边生硬地排列着圣徒像。贝里尼懂得怎样使这简单对称的布局既有生趣又不破坏它的秩序。他也知道怎样把传统的圣母和圣徒形象改变为现实中活生生的人物,却不剥夺他们的神性和尊严。
2、用色彩和光线统一画面,乔尔乔内的贡献。但其实他的画作很少不超过五幅。《暴风雨》在这幅画中,风景本身凭其资格已成了它的真正题材。他不是勾画出物体和人物,然后再把他们布置到空间当中。他实际上是把自然界跟人连同人们的城市和桥梁都想象为一个整体。----几乎像过去发明透视法一样伟大。从此以后,绘画就不仅仅是素描加色彩,它成为一种有其独特的奥妙法则和手段的艺术了。将这一伟大发现发挥得淋漓尽致的是提香。
3、提香是个在驾驭颜色的功夫上可以跟米开朗琪罗的精通素描法相匹敌的画家。这种至高无上的技艺使他能够无视任何久负盛名的构图规则,而依靠色彩去恢复显然被他拆散了的整体。
十七、新知识的传播 德国和尼德兰 16世纪初期
1、我们十分清楚,不能像谈学术的进步那样去谈艺术的进步。
那时意大利名家的三项实质性成就:一是科学透视法的发现,二是解剖学的知识,三是古典建筑形式的知识,对于那个时期,那些建筑形式似乎代表着一切高贵,美丽的东西。
2、对于那时期的画家,只有小画家们才会满足于从手中的意大利雕版画中借用一个形象或一个姿势。任何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必然会感到迫切需要全面理解新的艺术原理。可以从最伟大的德国艺术家丢勒的作品中研究这一富有戏剧性的过程。在他的一生中,他时时刻刻都充分意识到那些原理对于未来的艺术有重大的意义。
3、丢勒发现单纯模拟真实的自然,无论如何都不足以产生南方艺术作品中那种独具一格的不可捉摸之美。拉斐尔面对这个问题时求助于他心灵中出现的美的“某个理念”,那是他在研究古典雕刻和美丽的模特儿的年月里通过熏陶而形成的观念。丢勒去寻求一个可以言传的规则。他的《亚当与夏娃》
4、另一位与丢勒相媲美的画家 马蒂亚斯·格吕内瓦尔德 是个被人们不太提及的画家。有人称之为“德国的柯雷乔”。他的作品提醒我们,一个艺术家确实能够做到既十分伟大又不“先进”,因为艺术的伟大并不在于有新的发现。
5、在16世纪开头的几十年这个伟大的时期中,尼德兰出现的杰出的艺术家不像15世纪出现得那么多。这段时期的艺术家,至少像丢勒一样去努力接受新学术的艺术家们,往往既忠于旧的办法,又热爱新的方法,希望二者兼顾。于是产生了一种情况:这个时期最伟大的尼德兰艺术家不是出现在坚持新风格的人当中,而是出现在像德国的格吕内瓦尔德那样,不肯被拖入来自南方的近代艺术运动的艺术家当中。例如博施bosch 《天堂与地狱》
十八、艺术的危机 欧洲 16世纪后期
1、大约在1520年前后,意大利各城市的艺术爱好者似乎一致认为绘画已经达到完美的巅峰。米,提,达等一些人实际已经解决了前人力图解决的所有问题。
2、许多对米开朗基罗的模仿被称为手法主义。难以描绘的人体。
所谓的“现代派”艺术可能来源于类似的愿望,亦即企图避开明显的东西,追求跟传统的自然美不同的效果。
3、在这一不寻常的时期,其他艺术家们在艺术巨人们的影响下,对于按照普通的技艺和兴趣标准去超越巨人们并不那么绝望。他们的努力相当惊人。《墨丘利》贾母博洛尼亚 雅各布·布罗斯基 绰号丁托列托 《圣马可遗体的发现》《圣乔治大战恶龙》---神秘色彩,这是他牺牲柔和的色彩美,那色彩美本来自威尼斯画派,是乔尔乔内和提香,最为自豪的成就。他想以新的观点来表现事物,想探索表现古老的传说和神话的新方式。4、16的艺术家 埃尔·格列格 他在大胆蔑视自然的形状和色彩方面,在表现激动人心和戏剧性的场面方面,甚至超过了丁托列托。
5、格列格受益于丁托列托一反常规的不平衡构图法,而且他也采用了帕尔米加尼诺的矫饰的圣母那种拉长人物形象的手法主义。
6、惊异于格列格的绘画是如此的现代化!
7、在北方的国家里,德国,荷兰和英国的艺术家遭遇到的危机比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同行所遭遇的危机更现实。因为南方人只是不得不考虑用惊人的新手法去作画,而北方艺术家很快就面临着绘画到底是否能够而且应该继续下去的问题。这个巨大的危机是宗教改革运动引起的。许多新教教徒反对教堂里的圣徒的绘画和雕像,认为他们是天主教偶像崇拜的一个明证。这样,新教教区的画家就失去了画祭坛画这宗最大的经济来源。那些比较严格的加尔文教徒甚至反对使用华丽的房屋装饰等其他奢侈品。艺术家的固定经济来源只剩下书籍插画和肖像绘画,是否足以维持生计就大可怀疑了。
8、小汉斯·霍尔拜因 比丢勒26岁 《圣母圣婴和市长一家》中有供养人!这种布局使我们想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和谐的构图,想起贝里尼。但是从认真注意细部和漠视某种传统的美来看,霍尔拜因学的仍是北方的手艺。
9、画上没有任何一处是信手为之。整个构图十分匀称,在我们看来很可能有些浅显。但这正是霍尔拜因的意图。在他稍微早的画像中,他仍然试图去显示他描绘细部的奇妙技艺,借助于被画者的环境,借助于他生活中身边的事物,去刻画人物的特点。在他年纪越来越大,艺术越来越成熟时,他似乎也就越来越不需要那样的诀窍了。他不想突出自我去转移人们对被画者的注意力,正是由于这种高明的自我克制,我们才对他加以高度的赞美。
10、在宗教改革运动之后,那里留下的惟一绘画分支就是霍尔拜因如此坚定地建立起来的肖像画。即使在这个分支里,南方手法主义式样也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了,而宫廷气派的精致而优美的格调也取代了霍尔拜因的较为单纯的风格。
11、全欧洲只有一个新教国家的艺术安然无恙的度过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危机,那就是尼德兰。那里的绘画已经兴旺了很多年,艺术家们找到了一条摆脱他们困境的道路。从早期的凡代克时代以来,尼德兰艺术家一直被公认为是精于模仿自然的名家。12、16世纪最伟大的佛兰德斯风俗画大师是老勃鲁盖尔。专注于农民生活的画面。《乡村婚宴》。而在法国,艺术的危机转到了一个不同的方向。法国位于意大利和北方各国之间,兼受到双方的影响。起初是意大利式样的涌入,威胁着法国中世纪艺术的强大传统,法国画家和尼德兰画家一样觉得意大利式样很难采纳。但是最终法国上层社会还是接受了意大利的艺术形式,那时切利尼类型的优雅,精致的手法主义形式。JEAN GOUJON 《无邪喷泉的山林水泽女神》
十九、欧洲的天主教地区 17世纪前半叶
艺术史常常被描述为一系列不同风格更迭变幻的故事。我们已经听到12世纪的带有圆拱的罗马式或诺曼底风格怎样被带有尖拱的哥特式风格所替换。哥特式风格又怎样被文艺复兴风格所取代。文艺复兴风格在15世纪初期始于意大利,慢慢扩展到了所有的欧洲国家,在它后面的风格通常叫做巴洛克风格。但是鉴别巴洛克风格不那么简单。
巴洛克是后来反对17世纪艺术倾向的批评家们想对它们加以讽刺而使用的一个名称。巴洛克的实际意思是荒诞或怪异,使用这个名称的人坚持认为不以希腊人和罗马人采用过的方式就不能使用,不能组合古典建筑物的形式。在那些批评家看来,不尊重古代建筑的严格规则似乎就是可悲的趣味堕落,因此他们把这种风格称作巴洛克。巨大宽敞的内部,突出主祭坛。
在摆脱了手法主义驻足不前的做法以后,绘画走向了一种比以前大师们的风格具有更丰富前景的风格,这种发展在某些方面跟巴洛克建筑的发展相似。在丁托列托和格列格的伟大作品中,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观念正在发展。那些观念在17世纪的艺术中越来越重要,亦即强调光线和色彩,漠视单纯的平衡,偏爱比较复杂的构图。但是17世纪的绘画不是手法主义的延续。那个时代的人们喜欢谈论艺术。他们感到艺术已经走向提条墨守成规的危险道路,必须另辟蹊径。
卡拉奇和卡拉瓦乔 在卡拉奇的《圣母哀悼基督》,是巴洛克的风格。
卡拉瓦乔看来,害怕丑陋似乎是一个可鄙的毛病。他要的是真实。他丝毫不喜欢古典样本,也丝毫不重视理想美。他要破除程式,以新的眼光来考虑艺术。他被贬斥为“自然主义者”。他一定反复地阅读过圣经。他尽最大的努力去使古老的经文中的人物看起来更加真实,更加可感可触,连他掌握明暗的方法也有助于达到这个目的。他的光线并不使身体看起来优美而柔和,光线晃眼,几乎刺目,跟深深的阴影形成对比。然而他使用的光线却是那样执拗而忠实地把整个奇异的场面突显出来。
圭多雷尼1575—1642 投身于卡拉奇画派。是卡拉奇,圭多雷尼和他的追随者们制定出了按照古典雕像树立的标准去理想化,去美化自然的方案,这种方案我们称为新古典派或“学院派”方案the neo-classical 或者the academic programme,以区别于根本不依靠任何方案的古典艺术。
最伟大的“学院派”大师是普桑 法国人。他满怀热情地研究古典雕像,因为他想以古典雕像的美来表现他心目中的纯朴而高贵的昔日乐土的景象。
还有克劳德·洛兰,约比普桑小6岁。他是如实表现自然的高手。他把景色全部浸染上金色光线或银色空气,似乎就使整个场面理想化了。他使人们看到自然的崇高之美。首先打开了人们的眼界。
跟卡拉奇和卡拉瓦乔时代的罗马气氛有最直接接触的唯一的北方艺术家是佛兰德斯人鲁本斯。1577-1640与圭多雷尼年纪相仿。鲁本斯赞赏卡拉奇和他的流派复兴古典的故事和神话的绘画方式。在内心深处他也是一个来自佛兰德斯的艺术家。
鲁本斯最大的艺术奥秘—他的魔法般的技巧能使所有的东西栩栩如生,热情而欢快地活起来。试图分析鲁本斯怎样赋予画面欢快的生命力是王菲心机的,但是那必然和大胆,精细地处理光线有一定关系。他比前辈提香更多地使用画笔作为主要工具。他的绘画不再是使用色彩仔细塑造的素描,它们使用“绘画性的”手段做出,这加强了有生命和活力的感觉。他的艺术是那么出色地适合为宫殿增添豪华和壮丽,为人间的权势人物增色,所以在他的领域内仿佛有垄断者的地位。
结合那时期的历史!!欧洲的宗教和社会的紧张局势达到危急关头,欧洲大陆处在可怕的三十年战争之中,英国在内战。一边是专制君主和他们的宫廷,大豆得到天主教的支持。另一边是新兴的商业城市,大都是新教徒。尼德兰自身分裂为抗拒西班牙天主教控制的信教和荷兰和忠于西班牙的安特卫普市统治的天主教的佛兰德斯。鲁本斯是天主教阵营的。鲁本斯的学生之一有凡·代克(与杨·范·艾克不是一个人!)。小鲁本斯22岁。他很快就学会了鲁本斯表现事物的质地和外表的全部技艺,不管是丝绸还是人体肌肤。但是他与鲁本斯的气质大大不同。他的画常流露出无精打采和忧郁。他开了一个危险的先例,对后世的肖像画害处很大---一些近乎后世美化的时装假人。
委拉斯凯兹 他很早就不再追随卡拉瓦乔的手法,他已经研究过鲁本斯和提香的笔法,但是他描绘自然的方式却丝毫不是转手货!他的《保罗三室像》使我们想起在艺术史上时间的推移不一定总要引起观点的改变。尽管他掌握了提香的手段,即用画笔描绘物质光泽的方式和捕捉教皇表情的准确用笔,我们仍然坚信这就是被画者本人,而不是一个熟练的公式。杨·凡·艾克曾下苦功描摹那些小动物的每一根鬃毛,而委拉斯凯兹在他200年后仅仅试图抓住小狗给人的独特印象。显得更加地真实---导致了19世纪巴黎印象主义的奠基者赞赏他超过赞赏以往其他的画家。
17世纪,用永远新鲜的眼光去观看,去审视自然,发现并且欣赏色彩和光线的永远新颖的和谐,已经成为了画家的基本任务。在这种新热情之中,欧洲天主教地区的大师们发现自己跟政治屏障另一边的画家,即信教的尼德兰的伟大艺术家们完全一致。
二十、自然的镜子 荷兰 17世纪 1、17世纪的荷兰商人们从未接受纯粹的巴洛克风格。甚至在建筑方面,他们也比较喜欢采取一定的自我克制。
2、跟霍尔拜因当年遇到的情况一样,能够在一个新教社会中继续存在下去的那些绘画分支中,最重要的当然是肖像画。
3、自由荷兰的第一位杰出的艺术家佛兰斯·哈尔斯。自豪独立的尼德兰市民都要轮流在军队服兵役,通常是由最富裕的市民来统帅。
4、哈尔斯,抓住瞬间的印象。
5、荷兰最伟大的画家是伦勃朗。比哈尔斯和鲁本斯要年轻一代。他留下了一系列的自画像。他对于希腊人所谓的“心灵的活动”似乎有种神奇的真知灼见。他进入了《圣经》故事的精神世界,而且准确无误地想象出故事中的情景必定是什么样子。他几乎不需要什么姿势或动作就能表达出一个场面的内在含义。他从不使用戏剧化的手法。
6、伦勃朗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油画家,也是一个伟大的版画画家。他使用的技术已经不再是木刻法和铜板雕刻法,而是一种工作起来比推刀更自由,更迅速的方法。这种技术叫做蚀刻法。用蜡覆盖铜版,用针在上面画画,针划过的地方会露出铜。然后把工作版放入一种酸中,让酸腐蚀掉铜版上划掉蜡的地方,这样素描就被转移到了铜板上。然后这块铜版就可以和雕刻板一样来印刷图画了。
7、分辨蚀刻画和雕版画的唯一手段是判别线条的性质。推刀用起来费力而缓慢,蚀刻家的针挥洒起来自由而轻松,二者的区别可以看出来。
8、第一次看到伦勃朗的画时,习惯于意大利艺术的美丽形象的人有时会感到震惊,因为伦勃朗好像丝毫不关心美,甚至连地地道道的丑陋也不回避。跟他那时期其他艺术家一样,伦勃朗已经吸收了卡拉瓦乔的启示,他通过受到卡拉瓦乔影响的荷兰人了解了他的作品。和卡一样,他重视真实与诚挚胜过和谐与美。
9、伦勃朗打破常规的创作方法有时使得我们忘记了他在一组组的人物安排上使用了多少艺术才智和技能。表面上看起来漫不经心,实际上却十分和谐,这要归功于他毫不藐视意大利的艺术传统。在他的艺术变得更深刻,更执着时,他作为一个肖像画家的确不那么受人欢迎了。
10、杨·斯腾 还有风景画家雅各布·凡·雷斯达尔,善画阴沉幽暗的云彩,天色渐暗的暮光。总之他发现了北方风景的诗意,跟克劳德发现了意大利景色的诗意非常相像。也许在他之前还没有一个艺术家能像他一样充分地把感情和心境通过它们在自然中的反映而表现出来。
11、荷兰的艺术已经学会像镜子那样忠实地去复制自然。反映在艺术中的自然总是反映了艺术家本人的内心,本人的嗜好和乐趣,从而反映他的心境。正式这个压倒一切的事实使得荷兰绘画中最“专门化”的分支会妙趣横生,那就是静物画分支。
12、静物画成了画家对专门问题进行实验的奇妙领域。例如威廉·卡尔福对于色彩和质地的对比。这些专家渐渐证明了绘画的题材远远不像所曾想象的那么重要。
13、那些艺术家中最伟大的以为诞生于伦勃朗之后的一代之中。他就是维米尔!。
14、维米尔好像是个慢工出细活的人。他一生中没有画过很多的画,其中也很少表现什么重大的场面。他的风俗画已经完全失去了幽默的图解的残余痕迹。他的画实际上是有人物的静物画。很难论述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这样一幅简单而平实的画成为古往今来最大的杰作之一。它的特点就在于维米尔的表现手法,他在表现物体的质地,色彩和形状上达到了煞费苦心的绝对精确,却又不使画面看起来有任何费力或刺目之处。想一位摄影师有意要缓和画面的强烈对比却不使形状模糊一样,维米尔使轮廓线柔和了,然而却无损于其坚实而稳定的效果。正是柔和与精确二者奇特无比的结合使得他的最佳之作如此地令人难以忘怀。它们让我们以新的眼光看到了一个简单场面的静谧之美,也让我们认识到艺术家在观察光线涌进窗户,加强了一块布的色彩时有何感觉。
二十一、意大利 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 1、17世纪前半期,意大利仍然在建筑及其装饰品上打主意,增添越来越令人眼花缭乱的新花样,到17世纪中期,我们所说的巴洛克风格就充分发展起来了。
2、贝尔尼尼 也是一位无比的肖像艺术家。他和博罗米尼是同时代人,比凡代克和委拉斯凯兹大一岁,比伦勃朗大八岁。《极乐忘我的特雷莎》----16世纪的一个修女,她在一本著名的书中描述过她所见到的神秘幻想。在书中降到了天堂的销魂的一瞬间,上帝的一个天使用一枚火红的金箭刺入她的内心,她充满了痛苦,也充满了极乐。贝尔尼尼表现的正是这个幻象。这座雕像激起了巴洛克风格艺术家追求的那种强烈的喜悦和神秘的销魂之情。他对衣饰的处理也是完全新颖的。他不让衣饰用公认的古典手法下垂形成庄严的衣褶,而是让他们缠绕回旋增加激情和运动的效果。他的这些效果不久就得到欧洲各地的模仿。
3、巴洛克教堂中的绘画装饰 高里。他给我们一种教堂的拱顶已经打开的感觉,一种让我们直接看到天堂荣耀的幻觉。
4、在18世纪,意大利的艺术家主要是一些卓越的内部装饰家,他们的灰泥装饰技术和伟大的湿壁画驰名整个欧洲。其中最著名的有一位乔瓦尼·巴斯蒂他·提埃坡罗。像这样的湿壁画必定画起来很有趣,观赏起来也是一种享受。然而我们会觉得这些焰火式的东西的持久价值要低于以前比较冷静的作品。意大利艺术的伟大时代正在终结。
5、在18世纪初期,意大利艺术仅仅在一个专门化的分支中产生了新的思想。那是相当独特的风景油画和风景雕版画。威尼斯的瓜尔迪
二十二、权力和荣耀
(二)法国,德国,奥地利,17世纪晚期至18世纪初期 路易十四邀请贝尔尼尼去设计王宫。尽管该计划没有实现。但是凡尔赛宫的建成成为巨大权力的象征。
凡尔赛宫是巴洛克式的建筑,在于其规模巨大,而不在于它的装饰细部。借助于雕像,石翁和战利品图案造成了一定的多样性。
1700年前后那一段时期是最伟大的建筑时代之一,而且还不单单是建筑的伟大时代。当时整座的城镇似乎都被用作舞台的布景,田园被改造成花园。艺术家得到充分的自由去尽情地设计,把他们最出人意料的想象用石头和金色的泥灰去化为现实。那一阵以奢侈的创造热潮后,激发了欧洲天主教地区许多城镇和风景面貌的改变。每一种艺术形式都被卷入了这一放纵的装饰活动之中。
许多人认为华托的艺术已经开始反映18世纪初期法国贵族的趣味—即洛可可风格,那是一种喜欢优美的色彩和精巧的装饰的时尚。它代替了巴洛克时期较为刚健的趣味。表现出一种快乐的轻浮。
二十三、理性的时代 英国和法国 18世纪 1、1700年前后,欧洲天主教地区的巴洛克运动已经达到了顶峰。这种无所不入的风尚不能不给予新教国家深刻的印象,尽管如此,新教国家却没有采用它。
2、当时的斯图亚特王朝向法国看齐,憎恨清教徒的趣味和观点。在那个时期,英国产生了伟大的建筑家克里斯托佛·雷恩爵士。
3、威廉·贺加斯 他认为艺术应当有明确的目的。尽一切力量去描绘他所说的每个人物的性格。图画布道的传统自中世纪以来一直留在通俗艺术之中。
4、直到乔舒亚·雷诺兹爵士的出现才迎合了18世纪英国文雅社会的口味。他认为只有伟大而感人的题材才称得上是伟大艺术great art。还有庚斯博罗 英国美术史!!!
5、在18世纪,英国的制度和英国的趣味成为所有追求理性规则的欧洲人一致赞扬的典范。因为英国艺术没有用来加强那些神化的统治者的权利和光荣。凡尔赛宫那种强烈的巴洛克式宏伟风格在法国到18世纪初期也已经过时,华托的那种比较雅致和亲昵的洛可可风格受到了欢迎。到这时,贵族式的梦境世界开始退隐。画家们开始观察普通人的生活。最伟大的一个是夏尔丹。
6、在法国和在英国一样,新的兴趣是关心普通人而不是关心炫耀权势的排场,这有益于发展肖像艺术。法国最伟大的肖像艺术家大概不是画家,而是一位雕刻家----让·安托万·乌冬 他的《伏尔泰像》
7、对于自然的 “如画”侧面的喜爱,在英国激发了庚斯博罗画速写的灵感,在法国18世纪也发现了这种爱好。佛拉格纳尔fragonard 与庚斯博罗是同时代的人。他的风景素描。
二十四、传统的中断 英国,美国,法国,18世纪晚期和19世纪初期近代是以哥伦布发现美洲开始的1492年。、在18世纪之前,尽管有过种种的争论等,但是即使理想主义者也赞同艺术家必须研究自然,学习画裸体人物,即使自然主义者也赞同古典时期的作品美不可及。
18世纪快结束时,他们的共同基础似乎逐渐崩溃了。我们已经到了名副其实的近代。一开始是法国1789年法国革命废除了许许多多假设的东西。那些假设过去很久以来一直被当做天经地义。
法国大革命的根源在理性时代。人们艺术观念的改变也是如此。在种种变化中,第一个变化,关系到艺术家对于所谓风格的态度。
在以前的时代里,时代的风格就是指做事的方式,事情之所以要那样做是因为人们认为那是达到某些预期效果的最佳方式。到理性时代,人们对风格其物和各种各样的风格已经开始有所觉悟了。
跟沃波尔的“哥特式复兴”相对的是摄政时期盛极一时的“希腊式复兴”。
把建筑看成是对于严格而简单的规则的实践,这种观念必然受到理性主义斗士的欢迎。当时理性斗士的力量这影响正在世界各地发展壮大。
当拿破仑以革命思想斗士的姿态在欧洲一跃登台的时候,“新古典派”建筑风格就成为帝政风格。EMPIRE。在欧洲大陆,哥特式复兴也跟这种纯粹希腊风格的复兴并行共存。这特别投河那些浪漫派人物的需要,他们对理性改革世界的力量感到绝望,渴望重新回到他们所谓的信仰的时代。Age of faith
在绘画和雕塑中,传统锁链的中断现象大概不像在建筑中那样一目了然,但却可能有更为重大的后果。这个问题的根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前期。
学院 直到18世纪那些学院才逐渐承担了教授学生艺术的任务。这样过去伟大的艺术家通过研磨颜料和协助长辈去学会手艺的古老学习方法就衰落了。
学院本身喜欢强调往日名家的伟大,使得顾主愿意购买前辈大师的作品,而不愿意向当代艺术家订购画作。在法国大革命时期,艺术家感到画什么题材都无所谓。这种无视传统艺术题材的做法可能是当时获得成功的艺术家和孤独的造反者间唯一的共同之处。
欧洲艺术能够摆脱既定传统一事,有一部分要归因于越洋而到欧洲的艺术家。
法国大革命大大促进了对历史的兴趣,大大促进了英雄题材的绘画。法国革命者爱把自己看作再生的希腊人和罗马人,他们的绘画丝毫不逊色于他们的建筑,同样反映出所谓的罗马的宏伟有所爱好。这种新古典派的风格最重要的艺术家是画家雅克·路易·达维德 他是革命政府的“官方艺术家”达维德《马拉之死》他从古典艺术中学会了舍弃所有无助于主要效果的细节,学会了力求单纯。画中没有繁杂的色彩,没有复杂的缩短法。
戈雅 1746—1828 他对产生了格列格和委拉斯凯兹的西班牙绘画最佳传统十分精通,但他并不抛弃传统技艺去追求古典的宏伟。
戈雅不仅仅在作油画的时候坚持不受已往程式的约束。他跟伦勃朗一样,也制作了一大批蚀刻画,大都使用一种既能蚀刻线条,又能涂布阴影的新技术,叫做飞尘腐蚀法。戈雅的版画最惊人的一点就是它们不是图解任何一种已知的题材。他的版画大都是巫婆和怪诞的幽灵的奇异怪相。一些是意在谴责他在西班牙目击的愚昧而反动的势力,谴责残酷和压迫的势力,另外一些似乎只是描绘艺术家的梦靥而已。
对艺术的这种新态度最突出的范例是英国诗人和神秘主义者威廉·布莱克,比戈雅小11岁。布莱克第一个这样自觉地反抗公认的传统标准的艺术家。
有一个绘画分支大大受益于艺术家选择题材的新自由,那就是风景画。以前风景画一直被看成是艺术的一个小分支,尤其是画乡间宅第,花园或如画的景色之类的“风景画”为生的画家们,并不被真正当做艺术家看待。
18世纪晚期的浪漫主义精神多少起了一点作用,促使这种态度发生了转变,而且有一些伟大的艺术家一生的目标就是把这种绘画类型提升到高贵的新地位。在这里,传统也是既能作为动力,又能作为阻力。看看同一代的两位英国风景画家处理这个问题有多大差异是非常有趣的。一位是威廉·特纳,另一位是约翰·康斯坦布尔。
克劳德的画作之美在于静穆单纯而安宁,在与他的梦境世界的清晰和具体,在于没有任何庸俗的效果。特纳也有幻想世界的景象,浸沐着光线,闪耀着美丽。但那世界却不是安宁,而是运动,不是单纯和谐,而是壮丽炫目。他的画中洋溢着能够加强画面动人性和戏剧性的一切效果。他最大胆的画作之一《暴风雪中的汽船》我们几乎感到狂风在吹吗,波涛在冲击,我们在读浪漫主义的诗篇或听浪漫主义的音乐时所想象的正是这种肃然生畏势不可挡的风暴。
康斯坦布尔想画自己的眼睛,而不是克劳德·洛兰看到的东西。或者说他是接着庚斯博罗当初的路子走了下去。他除了真实性之外别无所求。他做乡间速写,然后在画室中细心加工。艺术跟传统决裂,使艺术家面临两种可能性,体现在特纳和康斯坦布尔身上。他们能够变成以绘画为手段的诗人,去寻求动人的戏剧性效果,否则就决心固守面前的母题,用他们的全部毅力和诚实去探索它。
二十五、持久的革命 19世纪
我所谓的传统中断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特色。它必然要改变艺术家生活和工作的整个处境。学院和展览会,批评家和鉴赏家,已经尽了最大的力量在艺术和纯技艺操作----不管是绘画技艺还是建筑技艺---之间划分界限。这时,艺术自诞生以来一直赖以立足的基础还在另一方面遭到削弱,工业革命已经开始摧毁可靠的手艺传统,手工让位于机器生产,作坊让位于工厂。
在建筑中可以看到这个变化的最直接的后果。由于缺乏可靠的技艺,再加上莫名其妙地坚持“风格”和“美”,几乎把建筑毁掉。教堂多半建成哥特式风格,因为在所谓信仰时代那曾是流行的式样。对于剧场和歌剧院来说,舞台化的巴洛克风格往往得到认可,而宫殿和政府各部的大楼则被认为采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雄伟形状看起来最为高贵。在绘画或雕塑中,“风格”的惯例所起的作用不那么突出,于是有可能以为传统的中断对那些艺术形式影响较小。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艺术家跟公众之间的不信任一般是相互的。去“惊吓有产阶级”打掉他的得意感,让他茫然无所适从,这在艺术家中已经变成公认的消遣方式。艺术家开始把自己看作特殊的人物,他们留长发,蓄胡子,等等,普遍地强调自己蔑视“体面的”习俗。
认为艺术的真正目的是表现个性的这种观念,只有在艺术放弃其他目的之后,才能被人接受。然而,随着情况的发展变化,艺术表现个性已是即合理又有意义的讲法。
在19世纪,在从事官方艺术的成功的艺术家和一般在身后才能得到赏识的离经叛道者之间才出现了真正的鸿沟。
自从法国大革命以来,艺术一词在我们心目中已经具有一种不同的含义。而19世纪的艺术史永远不可能变成当时最出名,最赚钱的艺术家的历史。反之,我们却是把19世纪的艺术史看做少数孤独者的历史,他们有胆魄有决心独立思考,无畏地批判检验程式,从而给他们的艺术开辟了新的前景。
巴黎已经成为了19世纪欧洲艺术的首府。
19世纪前半叶最重要的保守派画家是安格尔。他曾经是达维德的学生和追随者。他的对立面是德拉克洛瓦。他不能接受学院派的标准。他不能容忍当时关于希腊人和罗马人的一切讲法,不能容忍坚持强调正确的素描和持续模仿古典雕像的做法。他相信在绘画中色彩比素描法重要得多,想象比知识重要得多。
安格尔和他的学派培养高贵风格the grand manner 赞赏普桑和拉斐尔,而德拉克洛瓦则是喜欢威尼斯派画家和鲁本斯。德拉克洛瓦曾赞扬康斯坦布尔,但从他的个性和对浪漫题材的选择来看,他也许更像特纳。
德拉克洛瓦真正赞美他同时代的一位法国风景画家。即柯罗。
弗拉戈纳尔在寻求变化,而柯罗则寻求清晰和平衡。这让我们遥想到普桑和克劳德·洛兰。在当时的学院中仍盛行过去的观念,认为高贵的画必须表现高贵的人物,工人和农民仅仅适合给荷兰名家传统中的风俗画场面题材。在1848年的革命时期,一批艺术家聚集在法国农村巴比松,遵循康斯坦布尔的方案,用新鲜的眼光看自然。其中有一位米勒。为这场运动命名的画家是库尔贝。1855年,他的一场画展命名为“现实主义---G·库尔贝画展”。他的“现实主义”就成为一场艺术革命的标志。库尔贝仅仅想以自然为师,而不想以任何人为师。和卡拉瓦乔有些相似。
关心真诚和厌恶官方艺术的舞台化造作,这把巴比松画派和库尔贝引向了“现实主义”同样的态度却驱使一大批英国画家走上了相反的道路。
“前拉斐尔派兄弟会”:他们认为拉斐尔是学院派的代表,若艺术需要改革,则需回到前拉斐尔的时代。他们确信艺术通过拉斐尔之手已经变得不真诚了,确信自己应该返回“信仰时代”。罗塞蒂
在德拉克洛瓦的第一个高潮的库尔贝的第二个高潮之后,法国艺术革命出现的第三个高潮是由爱德华·马奈和他的朋友们掀起的。
马奈在色彩方面发动了一场个革命,几乎可以用希腊对埃及的格局的革命。他们发现,如果我们在户外观看自然,我们看见的就不是各具自身色彩的一个一个物体,而是在我们的眼睛里,实际是在我们的头脑里,调和在一起的那些颜色所形成的一片明亮的混合色。这些发现不是全在一瞬间出现的,也不是全出自同一个人。但是在马奈最初抛弃柔和的传统明暗法而改用强烈刺目的对比作出第一批画时,引起了保守艺术家的强烈反对。新的理论不仅关系到处理户外的色彩,也关系到处理运动中的形象。印象主义者在冒险追求新的母题和新的配色法时发现的第二个帮手,是日本的彩色版画。日本艺术源于中国艺术,而且沿着那条路线又继续了将近1000年。但到了18世纪,可能是在欧洲版画影响之下,日本艺术家抛弃了远东艺术的传统母题,从下层社会生活中选择场面作为彩色版画的题材,把大胆的发明跟高度的技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在德加的画中,他想画出空间感,画出从最意外的角度去看立体形状的印象。罗丹和莫奈同年。
二十六、寻求新标准 19世纪晚期
有人认为印象主义者是第一批现代派,因为他们不承认学院里教授的一些绘画规则。但是最好应该记住,他们的艺术目标和文艺复兴时期发现自然以来建立的艺术传统并无二致。在艺术中,只要有一个问题得到解决,就会有一大推新问题来替代它。塞尚
从印象主义绘画方法出发,修拉研究色彩视觉的科学理论。点彩法。
高更越来越相信艺术初一华而不实的危险之中。欧洲已经累计起来的全部聪明和知识剥夺了人的最高天资---感情的力量和强度,以及直接表现情感的方式。他不是第一个对文明产生疑虑的艺术家。他们渴望着一种不是由可以学会的诀窍组成的艺术,渴望着这么一种风格,使它绝不仅仅属于风格,而是跟人的激情相似的某种强有力的东西。英国的拉斐尔前派希望从“信仰时代”的未遭破坏的艺术中找到那种直率性和单纯性。印象主义赞赏日本人的作品。高更去土著人哪里寻找原始和粗野。
插画艺术的发展。比亚兹来!!beardsley 的王尔德插话!!莎乐美!
在这个新艺术运动时期,人们常用的赞美词是“装饰性”,绘画和版画应在我们看清它的再现内容之前就向我们呈现悦目的图案。因此,这种追求装饰性的时尚逐渐而坚实地成为一种新的探究方向铺平了道路。
塞尚感到失去的是秩序感和平衡感,梵高感觉到由于屈服于他们的视觉印象,由于除了光线和色彩的光学性质以外别无所求,艺术就处于失去强烈性和激情的危险当中。高更完全不满意他看到的生活和艺术,他渴望某种更单纯,更直率的东西。我们所称的现代艺术就萌芽于这些不满意的感觉之中。这三位画家已经摸索过的那些解决办法就成为现代艺术中三次运动的理想典范。塞尚的办法最后导向起源于法国的立体主义。梵高的办法导向主要在德国引起反响的表现主义。高更的办法则导向各种形式的原始主义。
二十七、实验性美术 20世纪前半叶
现代艺术跟过去的艺术一样,它的出现是对一些明确的问题的反映。我们内心的“埃及人”本性可以被压抑,但是绝对不能被彻底摧毁。表现主义---使公众烦恼之处就在于失去了美
巴拉赫 柯克施卡 康定斯基----他的一些作品实际上开创了后来所谓的抽象艺术。野兽派 马蒂斯
毕加索 从最能表现物体独特形式的角度去画它,重返所谓埃及人的原则。立体主义的缺点就是只能表现自己熟悉的形状。毕加索时刻都准备改变手法,不时地从最大胆的制像实验中活到各种传统的艺术上去。毕加索的渴望简单明了。抛弃一切机敏和聪颖,用自己的双手制作使人联想到农民或儿童作品的东西必定给他带来了一种特殊的满足。他说他不是探索,而是发现。布朗库西 《亲吻》 蒙德里安
现代艺术家想创造事物,重点在于创造而且在于事物,他想有一种自己已经制作出前所未有之物的感觉。亨利·穆尔
高更提倡的那种原始主义对于现代艺术的影响大概更为深远,超过梵高的表现主义,也超过塞尚的立体主义。它预示着一场彻底的趣味的革命即将到来。1905年,野兽派第一次画展。卢梭 夏加尔
人们对于20世纪艺术家喜爱所有直率而真实之物大可表示赞同,然而却感觉到他们刻意追求的天真和单纯必然会把他们引向自相矛盾。马格利特《知其不可而为之》(画家在画一个女裸体,但是确实画中在画她)自称“超现实主义者”佛洛依德的影响。达利。
第五篇:《艺术的故事》读书笔记 第28章
作者在最后一章中再次说明,实际上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而已。一个艺术家的故事,只有在经过了时间的考验,才能够被完整生动地讲述。艺术其实是艺术家们对于所有一切事物的感受,反映在了他们的作品之中,令世人为之附以情感的共鸣。
艺术家们总是在作品中反映着问题,也解决着问题。我们欣赏者不能仅仅局限于一类喜爱的作品,而是应该去体会不同风格作品中体现的艺术家们对于问题解答的追求。
在时代的长河中,总是会有那样一批艺术家,他们天赋极佳,善于平衡形状与色彩以达到和谐的效果;并且,他们坚守自己对于艺术的信念,绝不会满足于现状,而是时刻准备着为了现实的艺术问题开展新的探索。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开创历史,在批评声与唏嘘声中孤独地开创未来。时间终究会检验真正有价值的作品,大浪淘沙,留下来的都是闪闪发光的金子。
时代的发展不仅检验了艺术,也改变了人们对于艺术的观念。新的科学技术的出现更新了艺术家以及公众对于艺术的观念,艺术教育以及各种新的艺术形式涌现,科技也开始进入到艺术领域的应用之中。艺术总是在更新变化着的,在不同的时期里,艺术家们对于不同的时代做出不同的反应,这才是艺术史存在的意义,也是艺术长存的根基。
任何时代都可能产生艺术,后一时代总是会对前一时代的艺术褒贬不一,研究艺术史,我们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不断去包容变化,理解不同。正如作者所说,我们可能会偏爱拉斐尔而讨厌鲁本斯,但是不可否认他们都是卓越的艺术家,都为艺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对待艺术史需要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