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泉州晚报解读“泉州十二五规划建议”
未来五年,泉州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中央支持海西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经济强市、推动跨越发展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做大做强产业、港口、城市,持续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开启建设现代化泉州新征程。本报今日开辟专版解读泉州“十二五”规划主要目标和亮点,旨在与读者一起振奋精神,积极行动,共同建设、见证泉州发展新时期。
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省首位
【摘要】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速度分别达11%、18%以上,至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6500亿元以上,力争比2010年翻一番,经济总量保持全省首位。
【解读】在去年全市GDP突破3000亿元大关后,今年泉州经济总量预计可迈上3500亿元的新高,有望收获福建经济总量的12连冠。在迈向经济强市的征途中,5年后,泉州地区生产总值有望再翻一番,财政总收入的增幅将超过GDP的增长速度,争取达到18%以上,总额力争突破1000亿元。(记者 林绿波)
超千亿元“产业航母”增至5艘
【摘要】形成纺织服装、鞋业、石化、装备制造、建筑建材等5个千亿产业集群„„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项目带动,继续实施“百千万亿倍增计划”。
【解读】继纺织服装成为泉州第一个千亿集群后,泉州产业集群的千亿版图有望不断壮大。未来5年,“百千万亿倍增计划”将继续指引泉州产业进步。其中,“百亿企业倍增计划”,即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实现超百亿元企业15家以上;“千亿产业集群倍增计划”,即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形成纺织服装、鞋业、石化、装备制造、建筑建材5个超千亿元产业集群,其中,纺织服装、鞋业、石化3个产业集群要超过2000亿元,装备制造、建筑建材2个产业集群要超过1000亿元;“万亿固定资产投资倍增计划”,即力争“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投资1万亿元以上。(记者 林绿波)
泉州港目标瞄准“主枢纽港”
【摘要】港口地位日益显著。港口开发建设加速推进,综合服务水平大幅提高,开放功能明显增强,以港口为取向的现代化集疏运体系和港口配套设施更加完善,主枢纽港地位基本确立。
【解读】现代港口已从不同运输方式的换装功能,向现代化物流重要节点和商贸组织功能转化,对城市、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日渐成为泉州新一轮发展的重要基石。加快港口建设,将泉州港打造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东出西进的综合通道和区域性现代专业物流中心,成为“十二五”时期港口发展的重要目标。“十二五”期间,泉州市将统筹港口规划建设,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公用深水泊位,完善港口综合配套设施,突破深水公共航道瓶颈,健全港口服务体系,优化通关环境,提高港口服务能力。同时着力培育国际航线,大力引进大型港口企业、航运企业和国际化港口服务企业,积极推动泉台港口紧密合作,力促泉州港口与国际大港对接。(记者 黄小玲)
建设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摘要】建设世界纺织鞋服、石材产业基地和我国重要的石化、装备制造业、体育产业和光电信息产业基地,加快建设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解读】世界第一的“茄克之都”,中国最大的石材出口基地,世界20%运动鞋的制造地„„这些动人的记录彰显着泉州建设世界纺织鞋服、石材产业基地的巨大潜力。此外,泉州石化、装备制造、体育和光电等产业近年来的突飞猛进,也成为全国焦点。
未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将是泉州产业的一大目标。泉州市将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产业集聚为主要特征,以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保持基地建设的主导产业特色鲜明、水平和规模居全国领先地位,在产业升级、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技术改造、节能减排、区域品牌发展等方面成为全国的示范。(记者 林绿波)
先进生产方式托起“泉州创造”
【摘要】推广集成制造、敏捷制造、柔性制造、精密制造等先进制造生产方式,推动“泉州制造”向“泉州创造”转变。
【解读】未来5年,泉州市将突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快建设产业信息系统,推广一批先进制造生产方式。
其中,集成制造是指将传统制造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技术、自动化技术、系统工程技术等有机结合,力求达到产品上市快、高质、低耗、服务好、环境清洁的目的。敏捷制造是指充分集中高素质劳动力,注重应用灵活的生产管理方式,力求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变化。柔性制造是指通过灵活配置生产设备、生产环节,灵活调整生产周期,力求快速生产出低成本、高质量的不同品种产品。精密制造是指将近净成形与近无缺陷成形技术、超精密加工技术与超高速加工技术综合集成,力求形成以精密制造技术为核心的生产方式。(记者 林绿波)
建设海西重要物流节点城市
【摘要】建设海西重要物流节点城市„„争创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城市。
【解读】“十一五”期间,泉州市重点发展建设了5个物流园区,6个物流基地,9个物流中心和6个物流配送中心,以及一批大型物流企业。逐步形成以市场调节为主的运行机制,基本建成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物流服务体系。
下一个五年,泉州市发展物流业的思路包括:加大奖励力度引进重点物流企业,实行税收优惠。逐步建立以农资物流和粮食物流、果蔬物流、冷藏物流为主体的现代农业物流服务体系。大力推广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代理制等现代商务模式,促进全市物流资源有效整合。(记者 叶舒雯)
风电产业“随风起舞”
【摘要】加强石油、煤炭等能源储备转运基地建设,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解读】泉州市现有煤电、天然气电、水电,风电尚是一片空白。而发展风能的理由充分:首先,种种资料显示,今后泉州生产、生活用电将更为紧张。2015年,泉州市电力市场最高负荷将达7980兆伏,用电量将超490亿千瓦时。开发新能源对于泉州市这样一个能源相对贫乏的地区来说,无疑具有深远意义。其次,泉州市拥有得天独厚的风能资源,据介绍,泉州市沿海风能资源储量为陆地上的3—4倍,是今后可开发的主要能源资源。
如果说“十一五”是风能产业的前期准备时期,“十二五”有望成为该行业“见风就长”的迅速发展期。目前,泉州市已生成了惠安赤湖风电场、晋江金井风电场等项目。惠安赤湖、小岞的风力发电厂已通过审批,预计今年可以动工。该项目建成后,赤湖将有24台风机、小岞将有11台风机,生产的电能可有效缓解惠安县的用电紧张现状。此外,泉州市还规划在惠安崇武、走马埭海堤,晋江、石狮等地设立风电厂。这些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正在加快推进,预计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就有多个项目可陆续开工。(记者 陈淑华)
新建扩建一批水利工程
【摘要】新建扩建一批蓄水、引水、供水和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立健全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强化水资源功能区管理。
【解读】泉州市水资源总体紧缺,随着一批批工业项目相继上马和城市化水平的加快,供水紧张局面将日益加剧。日前,泉州市成立了水资源管理委员会,统筹协调全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十二五”期间,泉州市将进一步健全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强化水资源功能区管理。全力推进碧坑水库建设前期工作,规划新建泉港双溪、洛江八峰两座小
(一)型水库和晋江、石狮两座平原水库,对山美水库和桃源水库进行扩蓄,通过以上措施,预计可增加年蓄水库容约6000万立方米;完成湄洲湾南岸供水二期(含洛阳桥闸改造)、晋江引水第二通道、石狮市引水第二通道、南安市沿海片区供水等四处引水工程建设,总引水规模约32.6立方米/秒(约282万吨/日)。(记者 曾聪虹)
求突破 谋跨越 推动泉州现代化
“一环两纵三横六联”高速公路网+“一横三纵六支”铁路网
陆上交通网络越织越密
【摘要】集中力量建设“一环两纵三横六联”高速公路网、“一横三纵六支”铁路网,加快环湾区域城市轻轨、快速干道建设。
【解读】“十二五”期间,泉州市将着力打造“一环两纵三横六联”高速公路网,实现所有县城15分钟、大多数乡镇30分钟、边远乡镇60分钟可上高速公路。“一环”即环城高速公路,二纵即沈海高速公路泉州段、沈海高速公路复线泉州段;“三横”即泉三高速公路泉州段、莆田至广东梅州高速公路泉州段、厦(门)沙(县)高速公路泉州段;“六联”分别是泉三高速公路南安至惠安支线、泉厦漳城市联盟高速公路泉州段、泉三高速公路南安至石井支线、泉三高速公路安溪连接线、泉港龙头岭至肖厝码头疏港高速公路、泉金联络线。
“十二五”期间,泉州市拟新建铁路里程约392公里,包含约92公里客运专线、200公里快速/普速铁路、100公里铁路支线/专用线,打造“一横三纵六支”铁路网格局。“一横”指长(汀)泉(州)铁路;“三纵”指福厦铁路泉州段、宁漳客专泉州段、宁漳货专泉州段;“六支”指湄洲湾南岸铁路支线、秀涂港区铁路支线、肖厝港区铁路支线延伸线、中化泉州石化专用线、石井港区铁路支线、南安官桥粮食/建材专用线。
环湾轻轨方面,目前由上海市市政工程设计院和同济大学共同编制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远景由6条线组成,采用以环泉州湾地区为核心的放射式线网结构,总里程326.3公里。(记者 黄小玲)
晋江“陆地港”年底运营
安溪“陆地港”启动建设
【摘要】加快晋江、安溪“陆地港”建设,纵深拓展港口腹地。
【解读】目前,泉州市主要规划了晋江、安溪两个“陆地港”。晋江内坑“陆地港”是全省规划建设的4个“陆地港”之一,规划用地面积49.5万平方米,总投资5亿元,规划建设五大功能区域,包括海关监管区、集装箱服务区、采购交易区、物流配载区和商务配套区。首期将建设出口监管仓、保税仓、海关检验检疫大楼等,晋江内坑“陆地港”预计年底试运营。自3月初泉州海关调研组赴安溪县专题调研后,日前,安溪也启动“陆地港”建设,明确提出在安溪建立“陆地港”的目标。泉州两个“陆地港”的建设,将成为闽南地区主要的现代物流平台,全省重要的外贸物流节点和内陆集装箱运输的重要枢纽,可吸引周边县市区和周边省份企业将货物出口到“陆地港”退税、集拼后,通过铁路、公路等多式联运直接运抵港口出口,实现进出口货物在沿海港口与陆地城市之间的直接流通。(记者 黄小玲)
泉州晋江机场力争对台直航
【摘要】加快泉州晋江机场改扩建,力争泉州晋江机场对台直航,推进新机场前期工作。
【解读】根据泉州民航建设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泉州晋江机场建设规划主要以实施机场改扩建工程为主,工程总投资79900万元,建设年限为2010—2013年。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扩建停机坪及跑道调头坪55000平方米(其中停机坪52300平方米、6个机位),新建航站楼40159平方米、货运中心8692平方米,改造旧航站楼等。扩容的同时,泉州晋江机场将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尽早将机场列入对台直航点和落地签证点,开通对台直航航线航班。(记者 黄小玲)
“多轮驱动”促进泉州大都市圈发展
【摘要】统筹2980平方公里泉州大都市圈发展。
【解读】所谓2980平方公里的泉州大都市圈,将泉州市辖区、晋江市域、石狮市域、惠安县域以及南安市的12个乡镇和街道(溪美、柳城、美林、省新、洪濑、洪梅、康美、丰州、霞美、官桥、水头、石井)揽入怀中,规划区内的空间布局结构,将完成“一湾两翼三带”的华丽蜕变。
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十二五”期间,298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处处萌发着新的生机。整合泉州湾,建设区域强中心吹响了城市发展的冲锋号角。整合和培育泉州城区、晋江、石狮的专业化、高端服务职能首当其冲,将构建面向区域的、高水准的城市服务平台。东海片区、洛秀张坂片区、城东双阳片区、江南池店片区、北峰丰州片区等重点片区的开发建设将齐头并进。晋江滨海区域、石狮环湾区域、南安城市新区、霞美片区、惠安崇武山霞片区的建设将促进周边县市区的发展向环湾区域靠拢,以“多轮驱动”的态势,全面提升泉州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支撑带动作用。(记者 朱娟娟)
“互动一体”突出“980”区域规划建设
【摘要】突出“980”环湾区域规划建设,加快泉州环湾沿江发展,推动环湾区域城市一体化发展。
【解读】展望“十二五”,泉州市将构建资源充分整合、功能分区定位准确、产业集中布局的现代化城市。突出“980”环湾区域规划建设,将是加快城市建设的破题之作。在环湾城市规划体系的指导下,东海、城东、北峰和江南等城市组团、片区将成为着力打造的核心片区。
一幅幅美好画卷正徐徐摊开。由泉州古城和古城东部平原区域组成的中心组团,将成为古城整体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大舞台;围绕着福厦高铁泉州站,北峰丰州组团将成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竞技场;东海组团将重点完善市级行政服务功能,积极发展商业、文化、商务办公、生产性服务等综合功能;城东双阳组团将依托华侨大学,提升科研、教育服务职能;江南池店组团将依托江南高新技术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发展轻污染的相关产业;仙石西滨组团承担起未来高端金融信息服务、商务办公等区域职能;蚶江祥芝组团将重点培育大型市场和物流业;洛秀张坂组团将打造海西中部台商投资聚集区;河市马甲组团将成为泉州的后花园和生态屏障;崇武山霞组团将重点培育旅游服务职能„„(记者 朱娟娟)
五大总部经济区将初具规模
【摘要】大力发展总部经济、高端服务业等都市型产业。
【解读】目前,泉州市级总部经济区一共有五个,分别位于东海、城东、江南、福厦高铁泉州火车站和晋江。东海总部经济区主要包括两个区域:一是蟳埔总部区,选址于东海组团沿海大通道北侧;二是滨海总部区,选址于东海组团,目前已经确定11家入驻企业并动工建设。城东总部经济区位于城东组团东侧,主要以高级商务办公为主,正在加紧推进。江南总部经济区位于晋江下游江滨路西南侧,规划建设集商务办公、金融贸易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主要针对中等规模企业的商务运营中心,已基本确定招商政策。晋江总部经济区位于滨江商务区,已经出台了招商政策。福厦高铁站前商务区位于北峰—丰州组团内的启动区,正在规划中。今年“9·8”投洽会,几个总部经济区已联袂招商。泉州力求通过建立比较完善的总部企业发展环境、政策框架和服务体系,吸引一批符合条件的企业集团及现代服务业企业、研发机构等入驻,基本形成总部企业集聚、科技含量高、现代服务业发达、功能配套齐全、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总部经济区,在5—10年内初具规模。(记者 黄小玲)
吸引“背包客”来泉体验闽南生活
【摘要】实施古城保护、利用、改造、复兴工程,保护古城历史风貌,彰显历史文化名城特色。
【解读】泉州市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今后,泉州市将结合古城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建设,全面实施古城保护、利用、改造、复兴工程,彰显历史文化名城特色。重点打造开元寺、台魁巷历史文化街区,旧馆驿历史文化街区,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府文庙、后城历史文化街区,城南聚宝街历史文化街区等5个历史文化街区。
同时,泉州市还将进一步利用好老祖宗留下的珍贵遗产,通过创新不断赋予文化旅游业新的灵魂和风采。重点开发利用传统特色民居,对这些古大厝进行保护和开发利用,将其改造为家庭式大厝旅馆、商务文化休闲会所或者组织南音表演、经营泉州小吃、茶馆、工艺品展示销售等,恢复各种各样民俗活动,吸引在泉客商特别是全国现存数千万“背包客”前来体验闽南文化和闽南生活;大力发展名人故居、名人足迹考察游,对这些故居进行修缮、保护、周围环境整治及名人资源旅游产品开发,配合旅游业的发展。(记者 陈智勇)
“一湾两江四山”撑起滨海宜居城市
【摘要】深化“一湾两江四山”城市系统规划建设„„建设宜居宜业城市。
【解读】所谓“一湾”指泉州湾;“两江”指晋江和洛阳江;“四山”指清源山、桃花山、大坪山、紫帽山。泉州市将建设一批城市景观项目,深化“一湾两江四山”景观绿地系统规划,将为泉州滨海城市的招牌再添新辉。
十二五期间,泉州市将强化景观规划建设,开展环湾城市与山体、水体空间关系规划研究。今后,泉州市将建设与预留“一湾两江”滨水公园及生态绿地,加快位于泉州湾中心的东海滨海公园建设、泉州滨江商务区外侧的晋江下游南岸滨水湿地公园建设,启动洛阳江滨江公园绿地建设,形成现代城市滨水公共开放空间。
宜居城市的内涵还远远不止于此。“十二五”期间,泉州市将营造疏密有致的城市空间,为市民提供开阔、舒适的生活环境。这包括高起点规划建设南翼新城、北翼新城、东海组团等城市拓展区;在危旧房改造和新区拓展中做足做靓城市广场和公园;继续推进城市大公园、公共绿地和小区绿地建设,如在北峰丰州组团建设西华洋滞洪区公园,城东组团建设青莲寺公园,东海组团加快建设观音山公园、滨海公园等。(记者 朱娟娟)
高标准推进15个试点镇建设
【摘要】按照“具备较强的产业依托、发达的交通联系、完善的城市功能、优美的生态环境、相对规模的人口集聚,以及较高的政府管理水准”的要求,高标准推进省、市试点镇建设,有序推进中心镇、建制镇规划建设,形成一批新市镇。
【解读】目前,3个省级试点镇和12个市级试点镇的总体规划均已完成并通过评审。小城镇改革发展战役实施以来,15个试点镇共确定539个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逾1000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逾100亿元。
“十二五”期间,试点小城镇力争在3—5年内,着力建设一批“规划先行、功能齐备、设施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保障一体”的宜居城市综合体,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特色明显、生态优美的小城镇发展格局和配套保障政策。一是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基础,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二是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更加完善,小城镇居民基本享有与城市居民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三是建立有利于发挥小城镇特色优势的体制机制;四是基本建成生态环境优美,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宜居城市综合体。(记者 曾聪虹)
65个道口通联经济命脉
【摘要】积极发展“道口经济”,形成县域经济的新增长极。
【解读】根据规划,“十二五”初泉州市将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十二五”中期将基本建成环城高速公路,基本实现全市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十二五”末将建成市域高速公路网,充分发挥全市65处高速公路互通的道口效应。据悉,65个道口覆盖了泉州各个县(市、区),届时,大量的客流、物流、资金流将涌上高速公路网,大量的工业区将环绕道口而设立,实现县域经济新的飞跃。为了让道口尽快成型,泉州市将全面建设海西高速公路网规划内项目,即:续建南惠高速公路、沈海复线南安金淘至安溪段、泉州环城路二期、泉州环城路三期、泉州环城路南安张坑至石井、莆田至永定泉州段、莆田仙游至南安金淘泉州段、泉三高速公路南安至安溪连接线8个项目,新开工泉厦漳城市联盟路泉州段、厦沙线安溪至沙县泉州段、肖厝港支线、沈海复线安溪至长泰泉州段等4个项目。至2015年底,全市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约726公里。此外,泉州市还将加快开展泉金联络线项目前期工作,适时开工建设。(记者 黄小玲)
近海治污规划明年春节前完成初稿
【摘要】继续推进近海水域环境污染治理„„加大制革、电镀、建陶、漂染等重点污染行业及工业污染集控区整治。
【解读】2006年,市十三届人大七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快近海水域环境污染治理的决议》。近海治污成为市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成为市人大常委会这五年间检查的重点。五年来,近海治污成效喜人,相继完成污水处理体系工程等五大工程;近岸海域环境质量逐年上升,今年丰水期和平水期平均水质达标率为75%;2007年开始,泉州市连续三年实现主要污染物“双减排”。
目前,泉州市正在编制“十二五”近海治污规划,将于明年春节前完成初稿。节能减排方面,泉州市将严格控制生产企业主要污染排放物排放量,加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跟踪监管,坚决淘汰造纸、皮革、纺织染整、化纤、食品、建材等行业的落后产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先进技术运用,禁止新建污染严重的皮革、印染、电镀等行业企业;推进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步伐;探索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制度和交易市场,推进节能服务市场化、产业化。(记者 陈凌鹭)
绿色通道联起城市村镇
【摘要】加强城乡绿化,积极实施“绿色城市、绿色村镇、绿色通道、绿色屏障”工程。
【解读】“十一五”期间,泉州市植树造林亮点颇多。植树造林的主战场不断向城镇村庄、乡村公路、沟渠两旁、农田林网等延伸,向房前屋后及多年未复耕的坡耕地、园地拓展,树种结构也不断调整和优化。深入实施的绿色城市、绿色村镇、绿色通道和绿色屏障等“四绿”工程,正让泉州一天天更靓丽。
未来五年,泉州市关于全市营造林的初步设想有:继续优化树种林种结构,加大力度发展珍贵树种、速生树种,着力营造阔叶林、混交林,定向培育大径材、珍贵用材、工业用材等,并制定低产低效林分改造规划,通过采取全面更新、补植补造、抚育管护等措施,提高低产林蓄积量和生态功能。同时加强中幼龄林抚育管理,确保种植一片、成活一片、成材一片,实行质量责任到人的全员质量管理,贯穿于育苗、整地、栽植、管护等每个环节的全过程质量管理和落实到每个部门的全行业质量管理。此外,泉州市还将抓好试验示范基地建设,重点建设速生丰产用材林、短周期工业原料林、珍贵树种、丰产竹林、名特优花卉和经济林、生物质原料林等基地。(记者 叶舒雯)
东海经济适用房
预留200套公租房“筑巢引凤”
【摘要】实施“人才安居工程”计划,完善人才政策,创新人才服务保障和激励机制。
【解读】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知名企业正加速在泉州的投资布局。泉州对高层次人才的渴望,从未像此刻这般迫切。实施“人才安居工程”计划被列入“十二五”规划建议。今年市政府第81次市长办公会议决定,在东海经济适用房中集中预留200套公租房,用于解决引进人才的住房问题,这批公租房计划年底开工建设,分90平方米和120平方米两种户型,建成后将为泉州市部分重点企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提供过渡性用房。
据市公务员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实施“人才安居工程”,鼓励支持各级政府、工业园区、用人单位加大对人才住房的投入,通过建设人才公寓、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建立起“梯度分明、配置合理、配套齐全、生活便利”的人才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才能逐步解决不同层次人才的住房问题。要吸引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不仅要为他们解决人才落户、子女就学、家属就业等后顾之忧,还要营造一个有利于他们创业、居住、教育、学习、交流的“小环境”,这成为当前泉州市人才工作的重要课题。(记者 谢曦)
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覆盖城乡
【摘要】努力实现每个县有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档案馆,每个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每个村文化活动室标准化的目标。
【解读】“十二五”期间,泉州市将进一步扶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城乡文化设施建设,形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去年,泉州、晋江、石狮、南安通过“全国文化先进市”复评,鲤城新获“全国文化先进县”称号。目前,全市有“全国文化先进单位”5个,“全省文化先进县”4个。今后,泉州市将进一步鼓励、引导各地做好、打响特色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全面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拓宽服务领域,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努力营造良好环境,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高效、普遍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争取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纪念馆、文化馆、文化站、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机构免费或优惠向社会开放;大力加强广场文化、村镇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公园文化、军营文化和家庭文化建设,积极组织开展内容健康向上、形式多姿多彩、群众踊跃参与的文化活动。(记者 陈智勇)
建设闽南文化核心区
【摘要】推进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建设闽南文化核心区。
【解读】按照今年出台实施的《泉州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泉州市将规划建设点面结合的省、市、县、乡村(社区)四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基础网络。通过实施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十百千基础工程”〔即建立10个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100个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传习中心)、1000个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点〕,全面建设好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核心区。目前泉州市已正式公布了13个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示范区、28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习所(传习中心)和197个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泉州古城区展示点,保护工作已全面展开。
“十二五”期间,泉州市将积极推动“海丝文化”、“闽南红砖建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继续做好 “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相关工作;积极参与和促进闽南红砖建筑群申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成功入围后将作为国家项目正式申报“世遗”。在坚持保护的前提下,积极寻求新时代背景下文化遗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记者 陈智勇)
历史文化游 蓝色滨海游 绿色生态游 工贸旅游
旅游品牌主推四大板块
【摘要】以建设海西旅游中心城市和知名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打造历史文化游、蓝色滨海游、绿色生态游、工贸旅游四大板块。
【解读】当前,旅游业发展已步入品牌时代。十二五期间,泉州市将进一步发挥各县(市、区)各自的文化、海洋、生态和工业等资源特色,重点打造历史文化游、蓝色滨海游、绿色生态游、工贸旅游四大板块,充分带动和辐射本区域的旅游发展,并实现泉州市各地旅游资源的优势互补、良性互动。
泉州市历史文化旅游项目将以“海丝文化”、“闽南文化”与“海峡文化”为基本支撑点,重点打造环城海丝文化圈、惠安滨海文化区、安溪铁观音文化区和德化瓷文化区。蓝色滨海游项目将作为“十二五”泉州旅游业重点发展产品系列和旅游业的重要增长级,倾力打造“惠女风情”滨海度假板块、“商贸运动”滨海休闲板块和“金色海峡”滨海观光板块三大主题鲜明的滨海旅游板块。绿色生态游项目将重点发展“桃园生态休闲游”、“瓷都揽胜游”、“茶乡休闲游”、闽中绿色金三角自驾车游等旅游产品。工贸旅游项目将以重点培育壮大一批国家级、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为抓手,加强旅游集散中心和网络建设,打造一批精品乡村旅游和工业旅游精品品牌。(记者 陈智勇)
幸福指数也有量化指标
【摘要】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解读】“幸福指数”是衡量百姓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的概念。据研究,幸福指数大体有五个方面构成:l.物质丰裕感;2.精神充实感;3.政治清明感;4.社会和谐感;5.生态舒适感。既包括就业、收入、保障、居住、安全、医疗、教育等可以量化的程度,也包含情感范畴、心态状况和情绪愉悦等精神因素,还包括人际关系和谐等状态。
“十二五”规划将如何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幸福呢?据了解,城镇登记失业率、衡量居民家庭总体消费水平与结构的恩格尔系数、反映收入分配差别的基尼系数、生态环境质量,以及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度等,都是幸福指数的量化指标,也将是今后五年泉州市让百姓更有“幸福滋味”的几大努力方向。□本报记者 叶舒雯
加强跨区域劳务协作
【摘要】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灵活就业„„把解决大中专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作为工作重点。
【解读】“十一五”期间,泉州市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先后形成两轮促进就业政策体系。2006年以来,全市城镇新增就业77万人(增量约占全省的1/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2%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2万人。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泉州就业率居全国首位。泉州市连续多年举办泉州市企业劳务合作洽谈会,组织企业外出招工,与国内150多个城市建立长期劳务协作关系。通过降低社保费率为企业减轻负担1.69亿元。
未来五年,泉州市将发挥泉州“创业型”城市优势,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完善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建服务“三位一体”工作机制,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跨区域劳务协作,保障企业用工需求。多形式开展以“企业招工,政府帮忙”为主题的企业劳务招聘系列活动,完善跨区域劳务协作长效机制。鼓励企业到外地建立劳务协作培训基地。充分发挥泉州市外向型经济发达的优势,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开展境外就业和劳务输出。加大对城镇“零就业家庭”的帮扶力度。(记者 叶舒雯)
社会保障实现“一卡通”
【摘要】全面推进“金保工程”,实现社保卡“资源共享,一卡通用”。
【解读】“金保工程”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以中央、省、市三级网络为依托,支持劳动和社会保障业务经办、公共服务、基金监管和宏观决策等核心应用,覆盖全国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电子政务工程。“十二五”期间,泉州市将全面推进“金保工程”,强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综合管理,提高整体信息化水平,实现对各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业务、服务人群、信息系统功能、管理服务机构网络应用“四个全覆盖”。同时,在全面完成社保卡发放、完善社保卡系统建设基础上,建立起面向全体城乡居民的社保卡服务体系与运行管理机制,有关部门基于社保卡开展各项应用,实现“资源共享,一卡通用”。□本报记者 叶舒雯
加快推进医疗卫生重点项目
【摘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解读】确保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控制医疗服务成本,是公立医院改革的出发点。市第一医院城东新院区一期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市人民医院实现整体搬迁,市医疗中心一期传染病医院竣工启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二院东海院区、市第三医院新院区开工建设„„随着卫生重点项目不断推进,未来,泉州市公立医院将更好地履行公共服务职能,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满意的医疗服务。(记者 叶舒雯)
上市企业有望达到百家
【摘要】大力推进企业改制上市“121”工程,打造资本市场“泉州板块”。
【解读】如今,攻略天下的泉州上市英豪上升到59家,他们的资本脚步迈向亚洲、欧洲、美洲等,在世界经济舞台书写傲人的泉州记录。目前,泉州市还有8家企业已向中国证监会申报发行上市;7家企业已上报福建证监局辅导备案;一大批企业正加速改制重组。
对于未来,泉州的期待是,力争用3—5年的时间,全市累计完成改制企业1000家,纳入上市后备企业200家,实现境内外上市企业100家,真正崛起“泉州板块”。(记者 林绿波)
办事机构为泉企“上岛”搭桥铺路
【摘要】拓展泉台合作空间„„力争泉台经贸社团互设办事机构,推动企业“上岛”建立营销网络,有序引导企业赴台投资。
【解读】今年5月,泉州市经贸文化交流团前往台湾签订两岸对接项目23个,27家企业参加赴台采购洽谈会。这是泉台经贸交流合作的一个里程碑,更为“十二五”期间泉台合作空间的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后,泉台经贸社团互设办事机构,推动企业“上岛”建立营销网络将成为泉台合作的新方向。
在此前27家参加赴台采购洽谈会的泉州企业中,已有2家企业在台成立子公司或办事处,越来越多有实力的泉州企业正力争申请在台湾设立办事机构。其中,台湾中泉国际有限公司成为首家在台湾注册的国有全资陆资企业。中泉公司在台湾设立独立全资子公司后,可以以独立法人的身份在台进行经贸活动。无独有偶,日前,商务部已正式批准闽台农产品市场在台设立办事处,这是大陆首家在台设立的农产品公司办事处。今后闽台农产品市场可以根据台湾农产品的产量、品种、品质和报价直接在产地下订单、看货和提货,为台湾农产品开辟稳定的销售渠道,也有利于大陆产品拓展台湾市场。“十二五”期间,越来越多的泉台经贸社团办事机构的设立,将为泉州企业“上岛”建立营销网络搭桥铺路,今后还将成为泉州良好投资环境的展示平台,提升泉州在台湾的知名度。(记者 朱娟娟)
《泉州晚报》
第二篇:泉州开发区十二五规划汇报材料(最终版)
泉州开发区“十二五”规划工作情况汇报
泉州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2010年11月18日)
“十二五”期间是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一年多来,我们重新审视开发区自身的发展定位,调查研究,集思广益,认真组织开展开发区“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已初步完成了规划编制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十二五”规划的编制过程
(一)加强组织领导。我区高度重视规划编制工作,把科学编制我区“十二五”规划作为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各种挑战,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实现开发区跨越发展的重要保证;党工委、管委会领导多次召开规划编制会议,听取规划编制情况汇报及各方面意见、建议。区科技经济发展局多次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十二五”规划调研,对规划编制工作提出了有益的指导和建议。管委会领导及区直部门认真学习领会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市委的战略部署,紧密结合开发区实际,瞄准 1 开发区升级的发展定位,明确了开发区“十二五”发展目标,为规划的编制确立了方向。
(二)精心谋划项目。为了提高“十二五”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我区委托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进行开发区“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规划编制小组多次深入重点企业,先后走访开发区有关单位、部门及国企,初步完成《泉州开发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第3稿),生成“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储备项目117个,总投资185.04亿元,“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113.66亿元。从项目类别看,共生成基础设施项目13个、工业项目73个、服务业项目21个、社会事业项目10个,“十二五”期间分别计划投资35.44亿元、56亿元、19.75亿元和2.47亿元。从地域分布看,在清濛园区、汽车基地、官桥园区分别安排项目67个、4个、46个,“十二五”期间分别计划投资47.66亿元、7.84亿元、58.16亿元。
(三)广泛征求意见。我区已在10月13日召集了区直各部门、各有关单位、区属各国有企业负责人召开征求意见会,广泛征求修改意见,对《规划》文稿进一步修改完善。积极深入企业调研,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就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开发区新一轮发展广泛征求意见。召开三场企业家座谈会,分别召集轻纺、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三大支柱产业35家企业代表进行座谈;收集企业书面反馈意见表21份,其中反映问题43项,提出建议48项。为进一步制定好“十二五”规划提供 2 了重要的参考和决策依据。
二、“十二五”规划的总体构想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紧紧围绕泉州市委、市政府“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经济强市”的战略要求,务实推进,加快发展,着力促进产业创新和高端要素集聚,着力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和发展空间,着力提升园区基础设施和服务管理,进一步增强区域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示范带动能力,努力构建泉州市产业升级服务中心、产业人才聚集高地、产业创新试验平台,建设宜居宜业的现代化产业新城。
(二)发展思路
“十二五”期间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突出三大目标、实现五项提升。
1、突出三大目标:全面打造泉州市产业升级服务中心;全面打造泉州市产业人才聚集高地;全面打造泉州市产业创新试验平台。
2、实现五项提升: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建设优势特色产业的集聚区;全面提升城市配套能力,建设服务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产业创新发展的活力区;全面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建设国有资产运作的试验区;全面提升统筹 3 发展能力,建设社会管理服务的示范区。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主要预期指标是:
1、主要经济发展指标
(1)工业总产值达到485亿元(包括官桥园区分成部分,下同),年均增长1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80亿元,年均增长12%;
(2)财政总收入达到17.7亿元,年均增长10%; 其中一般预算收入6.05亿元,年均增长8%。
(3)固定资产投资金额81亿元。
(4)地均工业总产值达到90亿元/平方公里,超过国家级开发区平均水平。
(5)出口商品总值达6.1亿元,年均增长10%。
(6)第三产业比重达到30%左右。
2、主要社会发展指标
(7)全区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覆盖率均达到98%。
(8)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水耗低于泉州市同期水平的50%。
(9)污水处理率达到100%。
(1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以上。
三、“十二五”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突出三大目标
1、全面打造泉州市产业升级服务中心。一方面,致力推动纺织鞋服、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等重点特色产业从以产品制造为主到以技术创新、市场营销为主转变,构筑高端价值链的集聚区,引领和服务于全市传统产业升级;另一方面,联动发展现代物流、商务服务、信息服务、时尚创意等生产性服务业,为产业升级提供贴身服务,逐步形成辐射泉州市的现代生产服务基地,将开发区最终打造成服务于全市相关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中心、营销展示中心、融资服务中心、信息咨询中心、教育培训中心。
2、全面打造泉州市产业人才聚集高地。要集中全区各方力量,采取特殊的政策和措施,依托区内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充分吸引、聚集和培养各类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形成有效发挥人才作用的特定区域,为全市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3、全面打造泉州市产业创新试验平台。一是高端引领,用国际化标杆来重新规划和设计定位开发区主导产业的发展标杆,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培植新产业,抢占新兴产业技术制高点和价值链高端环节,真正起到引领全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性作用。二是先行先试,重点在体制和机制改革上先行先试,为全市自主创新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和良好环境,为企业主体、创新载体和产学研一体“三体建设”闯出一条新路。
(二)实现五项提升
1、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
集中发展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纺织鞋服、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等三大重点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促进龙头企业发展,注重发展高附加值服务业,增强服务功能和辐射力,提升整体产业竞争力,逐步构建纺织鞋服、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现代服务业并举的“3+1”产业体系。(1)做强做大纺织鞋服产业
基本思路:以深化国家级轻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为契机,以九牧王、特步等上市或上市后备企业为产业龙头,以“结构调整、品牌带动、创新带动、服务支撑”四大措施为抓手,密切同省、市纺织鞋服产业公会的合作,全面提高全区纺织鞋服产业的经济规模和核心竞争力。
发展目标:
●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到2015年,全区规模以上纺织鞋服企业达80家以上,其中年产值超过5000万元的企业50家,超亿元的有20家,10亿元以上的10家。实现纺织鞋服工业总产值350亿元,年均增长10.2%。
●自主品牌建设不断深化。到2015年,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0个、中国名牌产品8项,力争在国际知名品牌培育上有所突破,不断扩大品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2)优化提升电子信息产业
基本思路:以国家火炬计划泉州电子信息特色产业基地和泉 6 州市数字视听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为平台,大力发展数字广播电视接收设备,错位发展微波通信产业,加快引入和培育汽车电子、企业信息化管理软件和嵌入式软件等新兴产业,以期拉伸和完善电子信息产业链,壮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发展目标:到2015年,实现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42亿元,年均增长25%。集群规模不断扩大,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不断增强,涌现出若干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全国性“单项冠军”,数字广播电视接收设备、移动通讯设备等产品继续保持在国内的领先地位。
(3)培育壮大机械装备业
基本思路:以汽车制造基地为依托,以整车制造企业为龙头,以优势零部件企业为重点,以汽车物流及相关配套产业为补充,打造集汽车整车制造、零部件加工、大型展示、物流配送、进出口贸易、专营4S店销售等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汽车基地。
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区机械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70亿元,其中汽车产业超50亿元,体育装备产业达15亿元。
(4)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
基本思路:以生产性配套服务业为突破,加快推进高附加值服务业,有重点、分步骤地全面发展,形成一批主导行业与优势行业。到“十二五”期末,努力形成生产性服务业、创意服务业、生活服务业等繁荣发展的产业格局,现代服务业的产业比重达到 7 30%。产业发展重点是加快发展物流服务业,提升发展商贸服务业,积极发展中小企业总部经济,鼓励发展知识生产性服务业。
2、全面提升城市配套能力
(1)提升园区的城市品位
以中心城区的标准加快清濛园区的改造提升,打造成中心城市衔接南部工业集中区的缓冲带和景观带,建成环境优美、布局合理、配套超前的宜居宜业的现代化产业新城。官桥园区的规划建设应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坚持产业开发和新城开发两轮驱动,进行高起点的园区规划、科学的开发建设,打造融工作、生活、娱乐、学习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新城。
(2)健全城市生态景观体系
坚持生态保护与景观建设并重的原则,加快生态景观景点的规划与建设,做好狮子山、妙音山和中仁山的景观设计,处理好园区主干路的动态景观组织。官桥园区要以改善园区生态环境、开辟活跃的公共活动岸线、创造具有强烈都市特征的滨水景观带为重点,按照“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溪流整治目标,先期开展下洋溪河床清理整治以及两侧周边环境的整治工作。
(3)完善城市配套设施
完善基础生活配套设施。结合清濛园区的“退二进三”步伐,加快建设职工文化活动中心,统筹考虑在清濛园区和官桥园区建设职工公寓,为外来员工提供住房保障。拓展延伸现有公交路线,扩大覆盖范围,并适时开通清濛园区至官桥园区的专线班车,为 8 员工出行提供便利。在清濛园区和官桥园区规划建设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打造一个为中高级人才居住、娱乐和休闲的重要场所,为留住中高级人才提供良好的硬件设施。
3、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1)全力打造科技创新平台
依托国家级轻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火炬计划泉州电子信息特色产业基地、泉州市数字视听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全力打造科技创新公共研发平台、科技创新孵化平台、科技产业服务平台,实现信息、人才、知识、技术、资金“五流”畅通。
一是整合和引进研发、检测服务机构、研发检测装备和科研人才资源,力争“十二五”期间新创国家级检测中心2个,省级行业技术中心5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市级行业技术中心5家。
二是构筑网络化的科技创新孵化平台。充分整合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一站四园”、开发区现有的各级各行业技术中心等科技孵化资源,发挥在全市自主创新的引领作用。
三是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产业服务平台。鼓励区内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校建立制度化、常态化的合作关系,进一步完善合作研发体系;鼓励社会各界投资兴办经济信息中心、计量、标准、管理、技术和法律咨询服务机构;建设泉州市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建立 9 商标、专利和版权交易平台,为专利、商标、版权提供申报、咨询、产品展示、交易等服务。(2)加快建设创新人才聚集高地
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方针,坚持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入优先保证、人才工作机制优先创新的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为推动开发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到2015年,人才总量较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全区人才资源总量达2万人左右,占全区人口总数25%;高层次人才占人才资源总量达10%,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30%,人才贡献率达35%。
4、全面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1)做实做强投资(集团)公司。加快整合区内直属国有企业资产,组建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切实履行园区开发建设、资产经营管理、投融资、招商引资和公共服务平台等5项职能,实行市场化运作,自主经营,滚动发展。
(2)完善开发建设模式。全权委托投资集团公司作为项目法人,开展园区土地征迁和收储,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及项目投融资工作;鼓励和支持投资集团公司自主开展项目投资,推动项目融资和开发建设,增强公司自我发展实力;自主开展多种经营,扩大经营范围,并积极创造条件跳出园区发展。
(3)创新资产经营模式。投资集团公司以市场需求为导向,10 以子公司专业化、集团多元化为方向,以资本运作为手段,投资组建与开发区未来发展战略相关联的资产经营公司、物业管理公司等专业公司;适时推动投资集团公司进行资产重组,着手开展股份制改造,力争上市融资,成为开发区更强大的投融资和开发建设主体。
(4)拓展投融资渠道。投资集团公司作为独立法人实体和投融资主体,积极整合开发区内的存量资产及资源,集中信用,构建投融资平台,筹措开发区建设资金。
5、全面提升统筹发展能力
(1)统筹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
加强土地管理和集约利用。按照产业聚集、用地集约、布局集中、利用高效的原则,建立土地利用评价体系,提高集约用地水平。要严格项目用地审批,实行供地量与投资额、产出效益、建筑密度、容积率相挂钩。
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到2015年底,争取开发区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水耗低于泉州市同期水平的50%,污水处理率达到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以上。
(2)统筹社会事业发展
加大教育事业投入力度。加快实验学校扩容和公办幼儿园规划建设工作,以确保“十二五”期间适龄儿童100%实现九年义务教育。择地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断完善文体设施。建立社区管理机构、队伍、网络,形成富有开发区特色的管理机制和 11 体制。
(3)统筹和谐社会建设
深入推进和谐企业创建工作。按照“把握重点、全员参与、注重实效、强化激励”的指导原则,力争90%以上企业都参与创建活动,2013年创建先进面力争达到70%以上,使全区创建活动进入全市先进行列。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到2015年,全区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覆盖率均达到98%以上。
完善治安打防管控体系。尽快建立覆盖全区的高清视频网络监控系统,加强公安系统基础硬件建设。健全公安、交警、巡防协调联动机制,组建具有较强战斗力的治安巡防大队,提高群众见警率。全面加强辖区消防安全工作。到2015年末全区公共消防设施达到配备标准,全区亡人火灾得到有效防控。
(三)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规划的执行力;二是深化项目的带动力;三是提升管理的创新力;四是发挥政策的引导力;五是强化党建工作的合力。
四、2011年主要经济指标的初步安排
(一)主要经济指标
1、工业产值:工业总产值达到305.8亿元,比增11%(现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4亿元,比增11%(现价)。
2、财政收入:财政总收入达到12.1亿元,比增10%,一般 12 预算收入4.54亿元,比增8%。
3、外经外贸:实际利用外资7600万美元,与上年持平;外贸出口4.4亿美元,比增10%。
(二)重点项目支撑
初步筛选重点建设项目36个,总投资49亿元,计划投资19.52亿元。其中,基础设施项目6个,工业项目19个,服务业项目8个,社会事业项目3个。
主要特点:
一、项目投资规模平均1.36亿元;有18个项目总投资超1亿元,占项目总数的50%。
二、投资达19.52亿元,同比2010年投资增长474.1%,有15个项目计划投资超5000万元,占项目总数的41.67%。
三、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既大力推动清濛园区部分未落地项目开工建设,又着力推动企业挖潜改造。2011年计划新建工业项目9个,总投资额11.54亿元,投资2.25亿元,总投资和投资分别比2010年比增541%、80%;实施重点技改项目10个,总投资9.4亿元,投资5亿元,投资比2010年比增33%。
第三篇:十二五规划建议解读
综述
“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据悉已经开启,中国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杨伟民近日透露了“十二五”规划的5条思路,其中,结构调整为首要目标,社会建设则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富民任务
须明确提出“富民”任务
做为统领未来5年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总体规划,我认为,“十二五”规划应明确提出“富民”的目标和任务。
中国每个五年计划或规划都有一个相对明确的主题。所谓主题,也就是未来5年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当然,问题最后能否解决或解决的程度如何,取决于诸多因素,但在编制规划的时候,总有个相对集中的主题。具体到“十二五”规划,之所以应将“富民”做为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而提出来,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首先,“十二五”规划是新中国60年后的一次再出发。中国刚刚隆重庆祝了60岁生日,进入下一个甲子,应该有一个新的发展思路。
其次,“十二五”规划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实行的第一个五年规划,而此次金融危机无论对世界还是对中国,都提出了一些新的命题。
第三,经过30年的改革发展,目前中国人均GDP首次达到3200美元,按照国际标准,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便开始进入工业化中后期,这一时期的发展思路肯定与过去不同。
上述三点决定了“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十一个规划有着本质的差别。这个差别就是,过去的十一个规划追求“国强”,“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这当然不是说,建国60年来特别是改革30年来百姓的生活没有提高,而是指相对于GDP的增长,作为整体的民众的富裕程度没有GDP增长快。何况,按照联合国的贫困标准,中国至少还有一亿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下。
另外,从近几年的情况看,中国社会的很多问题都跟贫富差距和民众的普遍不富裕有着直接的关系。如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问题、消费和内需不足的问题,乃至一些群体性事件,都有着贫富分化的影子。贫富分化甚至直接影响到中国社会的稳定。
所以,“十二五”规划政策的着力点应该转到把提高居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富裕人民群众作为全新思路和战略,围绕着如何“富民”问题,制定行动路线图。而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今天的经济实力也已经为解决“富民”问题提供了物质基础。
民乃国之本。对于“民富与国强”的关系,是先有民富而后才有国强,而不是相反。事实上,多少国家兴衰的历史也告诉人们,民富虽然不必然等于国强,但民不富,国家必然不强;即使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强,也只能是外强中干。只有建立在普遍民富基础上的强大,才是根本性的强大。因此,中国政府需要更新观念,在政策上,把“富民”作为一个明确的目标和任务。这就有必要在编制“十二五”规划时,制定一个长期的提 高福利的战略规划,这个战略规划的目的,是为建立一个有竞争力和公平正义的福利国家打下基础。
“富民”虽然是一个经济问题,但经济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政治。事实上,改革以来贫富差距的形成和拉大本身就有政治因素在内。为什么经济高速增长但人民的生活水平却得不到同步提升?症结就在于蛋糕的分配不合理。也就是说,经济发展成果的最大收益者不是普通群众,而是政府及其与公权力有关联的利益群体,以及资本利益集团和垄断国企的经理层与员工等。而政府之所以能够抽走国民收入的大头,并随心所欲地支配财富而不受监督,资本之所以能够压制众多的劳动力,原因又在于政府的权力过大。
中国传统上本就是一个大政府国家。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普通民众,心中都存在一个大政府观念。所以,要在政府权力过大的情形下改变收入分配不合理状况,须将之作为一个政治问题来看待,否则,仅仅视之为一个经济问题,解决起来很难。
另一方面,尽管“富民”问题在未来5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内非常重要,但毕竟不是事物的全部,不能代替其他问题的解决。正如本文开头所说,在官方看来,“十二五”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和区域结构等诸种结构构成的结构难题。结构问题在中国来说不是一个新问题,但“十二五”规划还是把它列为必须优先解决的头等大事,这说明,结构问题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造成的危害不能再延续下去。
现在的情况是,虽然高层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但要解决起来相当困难,否则,它也不会积累到今天这个程度。中国经济结构的失衡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的不当干预造成的。众所周知,中国经济的增长方式是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该增长方式的特点是,以追求GDP为主要目标,以扩大投资规模为主要任务,以重化工业项目和热衷批租土地为主要途径,以行政推动和行政干预为主要手段。
在这样一种增长方式下,经济越是高速发展,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获利就越大。原因很简单,政府掌握着切蛋糕的刀,他当然会把最大的一块留给自己。而利益一旦累积,要改变起来就非常难。这也是调整结构和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喊了多少年却一直进展不大的根源。不但如此,当遇到外部的危机时,就像本次金融危机一样,为了保增长,还会进一步强化结构失衡和政府对经济增长方式的主导。政府变革
以外部力量促进政府变革
所以,要转变增长方式,推进各种结构调整,关键在于变革政府的治理方式。政府若不放弃对经济增长方式的主导权,不将自身对经济运行的干预建立在市场基础上,要转变发展方式只能是一句空话。
但在政府成为市场最大获利群体的情况下,要政府放弃自身利益,主动改革,谈何容易?这个时候,就需要靠非政府的外部力量去促使政府变革。外部的力量可以通过立法等手段对行政权力进行修正性、补充性的约束和重新界定,或者以严格的程序防止行政权力的过度使用,或者通过加强社会对行政权力的监督,从而迫使政府做到:
(一)转变和缩减政府的行政职能,限制行政权力;
(二)规范行政行为,控制行政权;
(三)加强社会自治,将一部分行政权转化为社会的权力,使公民参与到国家事务的管理和监督。以此建立起政府的公共治理结构。
应该说,在目前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博弈成为基本现实的背景下,依靠包括经济主体的市场力量在内的广泛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促进政府变革,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而且已越来越大。总之,要减少政府对经济的不当干预,须使政府形成一个稳定和完善的权力运作机制和框架。当政府用一种比较规范的方式来行使公权力时,经济主体自会在市场的作用下,自然完成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型,而无须政府劳神费力。就此而言,“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和任务能否如期完成,取决于政府变革的程度。建议公布
日前,中共中央制定的十二五(2011-2015年)规划建议全文首次公布。十二五规划建议称,十二五规划期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们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好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十二五规划将对社会经济发展与居民的工作生活都有怎样的提示作用?[4] 对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的将“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综合处石象斌认为,粗放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建议将经济转型作为主线,以符合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新特征。对国家提出的“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专家们认为,这将有利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城市发展
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刚刚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建议》)提出:“合理确定城市开发边界,提高建成区人口密度,防止特大城市面积过度扩张。” “如今,我国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城市化脱节的问题。”北京中原三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认为,农村人口直接进入“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直接导致一线城市人口密度过大,而二三线城市人口密度不足、发展较为缓慢。
“城市发展要一步一步来,此次《建议》提出的提高建成区人口密度,主要针对的是我国的二三线城市。”王珏林表示,目前大量的中小城市存在着人口密度不足的问题,而从节约土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以及完善城市功能的角度出发,这一现状亟须改变。
“这从最近的楼市宏观调控政策中也可窥见一斑。”张大伟分析,系列楼市调控政策主要着力点是房价上涨较快的一线城市而非二三线城市。“可以预见,在‘十二五’规划指导下,二三线城市将迎来一轮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新机会。”[5] 推进物联网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昨日出席2010中国国际物联网(传感网)博览会时表示,[3]国家十二五规划已经明确提出,要发展宽带融合安全的下一代国家基础设施,推进物联网的应用。他介绍说,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围绕物联网的技术、标准、应用示范等内容做相关的推进工作。
报告建议,为推进中国物联网健康发展,在发展策略层面,国家应统筹规划,加快构建产业链。通过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引导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加快融合,重点加强芯片设计制造、设备制造、运营、解决方案、系统集成等环节的产业链构建、整合和优化,尽快形成完整、贯通的产业链。相关省、市要因地制宜,结合自身特点,发挥差异化优势,有所侧重地发展物联网产业,并与本地原有的产业形成良性互动,实现产业的协同放大效应。[6] 水电未冷落
如果要达到中国已经定下的减排目标,以及极富进取心的清洁能源发展目标,积极发展水电和核电成为最便捷的道路。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建议》)就提出,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
关于“十二五”期间中国水电的布局,曾参与“十二五”规划制定的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王民浩透露,“十二五”期间新开工水电将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预计建设投产的都是装机容量较大的水电项目;从我国常规水电发展布局来看,我国水电投产规模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的金沙江、大渡河、雅砻江、澜沧江和黄河上游,其他中型水电和小水电分布较为分散。
王民浩表示,由于水电工程建设周期长,如金沙江的溪洛渡、向家坝等“十二五”期间投产的水电项目基本上都已经开工建设,按照他的估计,均可以在“十二五”期间顺利投产。
十二五规划建议解读
主要目标
居民收入 较快增加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全会对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明确定位。
全会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明确提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解读:勾画经济社会发展新蓝图
“这是一幅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宏伟蓝图,也是我们党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 的行动纲领。目标清晰,催人奋进。”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朱国仁说。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过去五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实施正确而有力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
民生工程
收入分配 合理调整
“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会对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全会对中国进一步推进“民生工程”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目标——
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解读:老百姓更看重的是收入增长
“所谓发展不是简单地看GDP。在转型发展中,老百姓更看重的是收入增长、是福利保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韩俊说。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十一五”期间,无论是经历经济的“寒暑”,还是直面灾难的冲击,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是摆在党和政府面前的头等大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的五年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共召开50多次会议,其中许多议题涉及经济、民生问题。人们可以展望,在未来的几年中,民生将得到着力保障和改善,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全面改革
政治体制 稳妥改革
“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全会指出,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全会提出的“一揽子”改革方案,让人们对中国深入推进改革有了更多期盼。
全会公报指出,要“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
解读:相当积极和值得期待的信号
“这是一个相当积极和值得期待的信号。”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在谈及公报中提出的“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时说,未来五年,中国将通过深化政府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加强依法行政、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来进一步创新政府管理体制,为“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奠定坚实基础。
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 革,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加快社会事业体制改革。”全会提出“一揽子”改革方案,预示着在未来几年,中国社会各领域改革将得到协调全面推进。
科学发展
公平正义 以人为本
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引人注目地提出,制定“十二五”规划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这是《建议》的一个最为鲜明的特点,也是时代的要求,事关“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
发展是当代中国和世界的潮流,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本质要求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解读:发展绝不能只看速度快慢
中央党校副研究员郑权说,发展不同于增长,绝不能只看速度快慢、规模大小、一时得失。发展如果不科学,路就会越走越窄。我们所谋求的发展,必须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全会提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指明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努力方向。
五个坚持
发展方式 加快转变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全会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这样的新要求。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全会用“五个坚持”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出了明确部署。
围绕“五个坚持”,全会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目标: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解读:有助于解决全球失衡问题
“五个坚持,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确定了明确的路径。”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 人指出。
“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有助于解决全球失衡问题。”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劳伦斯·格林伍德说。
随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有理由相信,中国必将迎来经济结构更加优化、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的新局面。
经济增长
三架马车 协调拉动
全会提出“要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展望“十二五”,中国经济总量将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GDP将超过5000美元。而选择科学的发展方式,避免“中等收入陷阱”,抓住机遇使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社会各界充满期待。
解读:更加强调消费重要性
“这与以往强调的‘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有新的变化,更加强调了消费的重要性。”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总裁关建中博士说,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不惜一切代价”投入资源能源,片面地强调增长,大量依赖廉价劳动力追求GDP的老路都是走不通的。
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认为,实现这些目标要求,我们不能简单复制从低收入国家迈向中等收入国家的既有路径和模式,必须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国内消费一直被寄予厚望,但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难以明显提高说明收入分配机制中还有问题尚待解决。”关建中说,只有理顺收入分配机制,依靠科技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促进经济发展,中国才能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日前,中共中央制定的十二五(2011-2015年)规划建议全文首次公布。十二五规划建议称,十二五规划期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们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好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十二五规划将对社会经济发展与居民的工作生活都有怎样的提示作用?本报记者进行了全面解读。原文要点一
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
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
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解读要点:
可通过国企利益分配来实现
花旗银行中国经济学家彭程昨天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也就是提高劳动者的税前收入,即要涨薪。诚然,在这方面政策会起到一定帮助作用,但是工薪主要是由市场决定。
另一点,规划建议要提高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意味着要调整中国的资本市场,尤其是利率决定系统。
宏源证券高级研究员范为告诉本报记者,我国GDP总量已居于全球第二,十二五规划将标志着我国从制造型大国向消费型大国转化。
第二,提出了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十二五规划提出将扩内需放在首要位置,对于实现由“国富”向“民富”的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提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将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
第四,提出稳妥推进城镇化建设和收入分配改革。收入分配改革将直接决定未来我国最终消费率的回升速度。
另有业内人士指出,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收益分享制度,可能意味着在国有企业利润分配方面会有实质性改革。此前,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不断下滑,而国家收入和国有企业利润占比则大幅上涨。
数据显示,近些年居民的消费率(消费/可支配收入)一直在70%~72%之间,保持相对稳定,但是居民的消费在GDP中的比重降低到了40%左右,原因是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在GDP中的比重由过去的70%降到了现在的60%左右。而与此同时,政府收入的占比却从10%涨到24%左右,企业的未分配利润比重也大幅上升。
著名经济学家樊纲指出,提高居民收入占比,可以通过国有企业利益分配来实现,建议国家参与国有企业的分红,然后进行再分配。原文要点二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改进外汇储备经营管理,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建立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预警体系和处置机制。参与国际金融准则新一轮修订,提升我国金融业稳健标准。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深化政策性银行体制改革。健全国有金融资产管理体制。解读要点:
人民币利率决定将逐步市场化
人大财经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利率市场化、存款保险制度、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这些内容,在十二五规划里面正式提出,意味着在未来5年里,8 这些工作是必须做并取得实质性进展。比如存款保险制度,估计在未来5年内会正式实施。利率市场化方面,也会尽早推进。
赵锡军表示,目前,我国政策性银行的利率和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并未市场化。未来5年,估计在这些方面会不断加快步伐。
中山大学金融系主任陆军表示,由于国家提出2020年上海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估计未来5年会在推进人民币可自由兑换方面有较大进展。
对于存款保险制度,陆军表示,十二五规划简洁提出“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估计会在未来5年内建立。
彭程表示,目前我们的存贷利率差太大,资本市场将居民的存款转入银行,银行再以较低的价格转向企业,从而得以压缩资本成本促进经济发展。要改变这种局面就是要改变利率的形成体系,最终走向市场化,从而缩小存贷利差。其中存款利率最迫切需要上涨,以扭转当前长期的负利率状况,贷款利率也要小幅上涨。原文要点三
开征环保税 研究房地产税改革
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积极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
改革和完善税收制度。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相应调减营业税等税收,合理调整消费税范围和税率结构,逐步建立健全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
继续推进费改税,全面改革资源税,开征环境保护税,研究推进房地产税改革。解读要点:
财税收支依据将更明朗
一位税务专家对本报记者表示,十二五规划提到要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要求,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这是很重要的财政改革方向。相信随着十二五规划对这个问题的关注,税收依据与监管的问题会更加明朗化。
彭程称,地方政府收入要多元化,房地产持有税迟早都要实施。如果中国经济改革转型成功,中国税源的重点要逐步从企业税收转向消费税。比如现在的个人所得税只占总税收的6%,太低了。原文要点四 抑制投机需求
加强土地、财税、金融政策调节,完善符合国情的住房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合理引导住房需求。
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
加强市场监管,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抑制投机需求,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解读要点: 未提到“遏制投资”和“稳定房价”
业内专家表示,作为指导性建议,至少说明未来五年,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行为是严加控制的,还原房屋的民生功能。加大保障性住房投入
不过,记者注意到,在建议当中,没有提到“遏制投资”和“稳定房价”。对此,易居中国研究院综合部部长杨红旭表示,“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只提到抑制投机需求,这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内,合理的投资可能不会遭到政府的严厉打压,现在有两三套房的,一套自住,其他的放租作长期投资,这种情况政策可能会有所放松”。
另外,“稳定房价”在建议中也没有出现。杨红旭分析认为,现在政府是在以时间换取空间,加大了对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投入。
不过,有专家表示,目前房产税主要是在旧税种上修改,准备工作也基本完成,“因此,未来五年税收改革主要还是围绕着物业税。”杨红旭称。原文要点五 进口和出口
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
适应我国对外开放由出口和吸收外资为主转向进口和出口、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的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作用。下一步国家将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继续稳定和拓展外需,保持现有出口竞争优势。
要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引导各类所有制企业有序到境外投资合作。同时要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作用。解读要点:
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发展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欧洲研究部主任李钢对本报记者表示,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关注“进口和出口、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的新形势”,这是未来五年中国国际贸易发展的新构想,下一步国际贸易结构将向这个方向积极转变。李钢称,对外贸易投资结构变换也将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发展。
据了解,商务部方面将编制《对外投资合作“十二五”发展规划》,制定重点国别和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与有关国家商签经贸合作中长期发展规划。相关部门将做好海外投资环境研究,强化投资项目的科学评估。定期发布《对外投资国别产业导向目录》、《对外承包工程国别产业导向目录》等指导性文件。今后,落实安排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专项资金、对外承包工程保函风险专项资金、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发展资金,扩大对东盟、上合组织、非洲等地区优惠信贷支持规模。完善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管理。
范为表示,这意味着我国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再像过去那样只倚重投资和出口两驾马车。
第四篇:十二五规划建议解读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编者按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站在历史的新高度,从战略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奋斗目标、主要任务、重大举措,描绘了我国在新世纪第三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指导“十二五”规划制定和今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本报特邀专家学者对《建议》进行解读,供大家学习参考。
解读一:认清形势任务
关键词: 机遇意识 忧患意识
“十二五”时期历史方位重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仍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的十六大提出,新世纪20 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二五”时期正处于新世纪的第二个 10 年,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许多新的阶段性特征,但我们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没有改变,我们要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多极化前景更加明朗,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的地位逐步上升,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异军突起,有望成为带动新一轮世界经济增长的先导性、支柱性产业。总体上看,国际环境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从国内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加,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金供给充裕,科技和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劳动力素质改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体制活力显著增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应对复杂局面能力明显提高,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从国际上看,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很广泛和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从国内看,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劳动力成本低等传统竞争优势逐步弱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各类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对此,要高度重视并认识对待。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本世纪第一个10年已经过去,目前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剩10 年时间、两个五年计划期,“十二五”时期正处于承前启后、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对照“ 十一五”规划的执行情况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可以看出,总量指标完成得比较好,甚至可以提前、超额完成任务,而结构性指标完成情况存在差异,一些指标完成的难度较大。与此同时,服务业比重、研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等指标与规划要求相比还有差距,缩小城乡、区域、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任务相当艰巨,特别是农村面貌还比较落后、社会发展一条腿短的问题仍较明显。“十二五”时期,我们在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能否在解决结构性问题上取得重大进展,关系到为实现“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十二五”时期是改革开放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近年来,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各项改革积极推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但必须看到,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还不到位,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十二五”时期在不少重要领域都面临改革攻坚的重大任务。财税体制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多方面利益关系调整,要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要求,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加强县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财力保障;要改革税制,完善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和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政策。要吸取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实际,进一步完善金融体制,提高我国金融业的竞争力和服务水平,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要进一步深化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还要推进社会领域的改革,包括如何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兼顾好提高效率和促进公平;如何把握好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的关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如何创新社会管理体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总之,改革的任务繁重而艰巨,需要精心谋划、稳妥实施。
“十二五”时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务求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关键时期。从“九五”时期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们党历来重视这一问题,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许多积极的成效。但要看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仍很滞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带来的冲击,表面上是对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当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刻不容缓。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突破资源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才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新要求,才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先机和主动。要清醒认识到,过去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滞后,是观念、体制、政策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十二五”时期我们必须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下更大的决心、采取更有力的举措,务求取得实质性进展。
完成“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和振兴来说,机遇并不常有,机遇来之不易,机遇稍纵即逝。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深入挖掘和释放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需求动力。要坚持以更广阔的视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冷静观察,沉着应对,把握好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在继续用好传统优势的同时,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要利用我国不断上升的国际影响力,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主动塑造有利的外部环境,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同时,我们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感,宁可把前进中的困难和挑战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应对措施准备得更周全一些,勇于面对矛盾、克服困难。总之,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加快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进一步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解读二:把握“主题”“主线”
关键词: 坚持科学发展 规划主线 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制定“十二五”规划,是《建议》的一个鲜明特点,它符合时代的要求,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
当前,发展仍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全面客观地评价我国的发展现状,既要看到我国发展速度快、发展成绩大的一面,也要看到我国发展水平还不够高、发展任务还很重的一面。经过 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总量明显扩大,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但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没有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没有变。从人均角度看,我国发展水平还较低,追赶发达国家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国内看,解决许多矛盾和问题必须靠发展。首先是保障就业要靠发展,只有达到一定的经济发展速度,才能创造足够的就业岗位,保持就业形势的基本稳定。其次是消除贫困要靠发展。消除贫困需要采取多种办法,但最根本的还是要靠发展。再次是缩小差距要靠发展。我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差距较大,特别是一些农村和边远地区的经济社会面貌还很落后,我们不可能让城市和发达地区停下来等待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可能将已有的发展成果在城乡、区域间平均分配,而是要通过加快农村和落后地区的发展来缩小差距。总之,今后我国发展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这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基础和“总钥匙”,我们必须继续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推动发展再上新的台阶。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我国在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的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相当突出,这在本质上是发展还不够科学的表现。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占全球的比重不到10%,但消耗的钢铁、水泥、煤炭、有色金属等资源却占到全球三分之一左右甚至更高,排放的污染物规模也很大,未来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强化。投资和消费、内需和外需的关系不协调,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各类社会矛盾明显增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许多核心和关键技术仍然依赖进口、受制于人。要认识到,发展不同于增长,绝不能只看速度的快慢、规模的大小、一时的得失。如果发展方式不转变、发展不科学,发展之路就会越走越窄。当前和今后时期,我们所谋求的发展,必须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推动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充分激发广大人民参与改革和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我们所谋求的发展,必须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着力加强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强节能减排,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共同进步。说到底,我们所谋求的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是符合经济规律、科学规律、自然规律的发展。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的阶段性新特征,制定“十二五”规划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这是《建议》贯通全篇一个鲜明特点。
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更好适合全球需求结构的重大变化,增强抵御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一度带来严重冲击,这种冲击表面上是对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发展方式的冲击,是对过多依赖外需的增长结构的冲击。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广泛而深远。今后一个时期,世界经济可能进入增速减缓、结构调整、制度重建的时期,发达国家储蓄率可能上升、消费率可能下降,国际市场需求可能会相对收缩,世界经济恢复需要假以时日,不会一帆风顺。面对新的国际经济环境,我们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效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深入挖掘国内需求的巨大潜力,合理调整总需求结构,才能拓宽我国经济发展的回旋余地,使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市场风云变幻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拥有量少,生态环境脆弱,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低。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增长仍过多依靠物质资源消耗,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部分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接近极限,粗放式、外延型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同时,我国经济发展对资源进口的依赖程度明显上升,目前,我国石油消费的一半需要进口,铜、铁矿石、大豆等的进口比例更高,这可能会加大国际市场波动对国内发展的影响,不利于国家经济安全。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强节能减排,才能有效突破资源环境的瓶颈约束,在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避免被动。
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在新的国际竞争中创造新的优势、占据有利位置。历史经验证明,大危机往往引发大调整、大变革、大突破。调整、变革和突破,既表现在经济和金融制度上,也表现在科技和产业发展上。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和金融制度正在进行调整,世界科技革命和新兴产业发展也在孕育新的重大突破。在这样的关键时期,谁能够抓住历史机遇、顺应时代潮流,谁就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反之则可能进一步拉大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当前,各国都在加大科技研发力度,纷纷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低碳技术、绿色经济作为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点,抢占世界经济发展新的制高点。面对新的国际科技和产业发展趋势,我国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才能在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争创新优势、赢得主动权。
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享有优美的环境越来越迫切。党的十七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有许多涉及到结构、质量、效益、环境问题,现实中这方面的矛盾最多、差距最大。现在距2020年只剩下 10年时间,如果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总量目标比较容易实现,甚至有可能超过,那么在节能减排、改善生态环境、缩小城乡区域差距、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则必须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真正实现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总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
解读三:科学确定奋斗目标
关键词:大有作为 重要战略机遇期 奋发有为
主要目标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十二五”规划要具有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重大部署紧密衔接,与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就业持续增加,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居民消费率上升,服务业比重和城镇化水平提高,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民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垄断行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互利共赢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
经过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奋斗,要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确定主要目标的依据
目标是规划的核心要素和最有力最精炼的语言。科学确定好目标,有利于凝聚社会共识和力量,促进规划更好地实施。《建议》指出,“十二五”规划要具有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重大部署紧密衔接,与到二0二0 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建议》从经济运行、经济结构、居民收入、社会建设、改革开放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目标,体现了科学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
“十二五”时期,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具有许多有利条件,但经济运行中不稳定、不健康的因素仍然较多。《建议》提出,要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就业持续增加,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经济结构不合理是我国发展中长期存在的突出矛盾。长期以来形成的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结构性失衡的问题进一步突出,经济发展与能源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的矛盾进一步加剧,我国已进入必须对经济结构进行全方位的战略性调整,才能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阶段。《建议》明确提出提高居民消费率、服务业比重和城镇化水平的目标,提出要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大幅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既是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也是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有了较快增加,但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收入差距大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建议》提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与以往五年规划相比,这个目标的要求是很高的。
加强社会建设,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大举措。建立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使居住生活在不同区域、具有不同教育和职业背景的公民,都能享受到大体均等的服务水平,不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题中应有之义。《建议》提出了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的目标。国民素质是国家竞争力和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也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目前,我国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仅相当于初中毕业的水平,同时,社会道德水平不高,诚信意识、责任意识不足,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缺乏等问题依然存在,国民健康素质呈下降趋势,针对这些问题,《建议》提出了明确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建议》提出,要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改革开放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但我们也要看到,改革不到位,体制不健全,仍然是经济社会发展中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的根源。《建议》明确提出了加快改革的目标,要使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垄断行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
我国对外开放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对国际环境的依赖度、繁感度日益加深。随着我国在世界经济份额的增加和力量对比的变化,我国需要积极调整和把握好在全球分工中的新定位,努力化解外部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积极创造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努力实现《建议》提出的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互利共赢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的目标。
解读四:抓好“五个坚持”
关键词: 科技进步 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加快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滞后突出表现在经济结构不合理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是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经济结构不合理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滞后的主要症结所在。一是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关系的失衡。经济增长对外需的依赖程度偏高。二是三次产业发展不协调,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三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仍然比较落后,城镇化发展滞后,城乡之间差距较大,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四是物质资源消耗偏高,污染排放增多,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增强。五是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偏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拉大,收入分配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良性循环的重要因素。只有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才能取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性进展。
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决定性意义。要合理调整需求结构处理好扩大内需与稳定外需、增加投资与扩大消费的关系,坚持以内需为主、内外需结合,着力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在保持投资适度增长的基础上大力优化投资结构,积极拓展外需增长空间,努力实现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运用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继续淘汰落后产能,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把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为经济发展开拓持续增大的内需空间。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促进要素投入结构优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经济增长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继续加强节能减排,推广应用低碳技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着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强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日益突出,科学技术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深刻地决定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同样,科技进步和创新体现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各个方面和整个过程。一是节能减排需要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强大支撑。只有大力发展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科学技术,推广应用节能、低碳、绿色技术,才能形成可持续的能源资源体系,切实保障我国能源资源有效供给和高效利用,实现节能减排的约束型目标,突破资源环境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二是发展现代农业、巩固农业基础地位需要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强大支撑。只有提高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水平,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才能加快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和相关生物产业,实现农产品优质化、营养化、功能化,保障国家粮食和农产品安全。三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强大支撑。我国工业大而不强,关键在于缺乏核心技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抢占国际经济科技竞争的制高点,科技创新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四是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强大支撑。要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提升生态环境监测、保护、修复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五是实现安全发展需要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强大支撑。要大力发展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科学技术,提高对传统和非传统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监测、预警、应对、管理能力,加强安全生产技术研究和推广,确保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六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需要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强大支撑。只有大力发展健康科学技术,才能更好地保障食品药品的供应和安全,改善群众的健康营养状况,使广大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工作,要更加自觉主动地适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更加紧密地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结合,更加卓有成效地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要把科技进步与国家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紧密结合起来,站到科技和产业发展前沿,下大气力解决影响我国未来发展的重大科学和关键技术问题,抢占未来发展先机,推动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
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
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民生状况是否得到保障和改善,是衡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效大小的根本标准。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方式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经济规模快速扩大,高速增长时间很长,确实举世公认,但资源环境压力加大、投资消费关系失调、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等问题也日益明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从过去不够合理的状况转向更加合理的状况,而最根本的转变,还是要落到经济发展成果的公平分配和普惠全民上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重要的是不断促进社会财富的真实积累和经济福利水平的真实提高,使人民得到更多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扩大内需的深厚源泉,也为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注入持久活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要内容,大体包括就业、收入分配、教育、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养老和社会救济七大方面,直接涉及居民消费。政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责任主体,主要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起到“兜底”的作用。这种兜底,不仅可以解除人们的后顾之忧,还可对居民消费需求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
民生保障水平和改善状况,要以经济发展水平和效率提高为前提。只有高效可持续地把蛋糕做大,才能更加公平合理地分好蛋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物质条件逐步改善,政府有了更大的政策选择余地,能够把公共资源更多地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但还要清醒地看到,我们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仍然不够发达,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花更大的气力,继续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能源利用率和更为广义的资源配置效率,为不断提高民生保障水平打下更为雄厚的物质基础。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
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在现阶段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和污染物排放实现经济较快增长。一方面,我国是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不足的国家,主要依靠物质投入的传统发展方式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和农村人口大批向城市转移的阶段,加上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过多地依靠投资和工业带动,造成资源消耗快速增加。与此同时,生态环境的形势严峻,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规模很大,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了环境承载能力,主要江河湖泊水质恶化,环境污染通过空气、土壤、食物直接威胁人民群众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所以刻不容缓,首先和至关重要的就在于扭转资源消耗快速增长和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刻不容缓。
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要求。目前我国已是世界温室气体的排放大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已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呈增长态势。为实现我国对国际社会承诺的减排温室气体的目标,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因此,必须把节能减排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要求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节能减排是发展和转变的重要结合点。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的约束强化,这既是发展的薄弱环节,也是发展的潜力所在。同时,历史和现实的经验表明,正是能源危机和价格暴涨,对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技术与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我们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也就是要把挑战转化为机遇,加快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最基本的经验就是坚持以改革开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和成功之路。“十二五”时期,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仍然必须坚持以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对需求结构进行重大调整必须依靠深化改革。我国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投资率持续上升,一方面是由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不高。同时,由于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居民预防性储蓄倾向较强。另一方面是由于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政府主导的投资范围过宽,投资宏观调控与监管的有效性较差;资源、劳动力等要素价格没有真正反映实际成本和供求关系,导致投资需求过于旺盛。要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就必须深化投资、财税、价格、行政管理等体制以及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改革。
对产业结构进行重大调整必须依靠深化改革。与发展水平相当的国家相比,我国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经济增长过多依赖第二产业。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资源和资源性产品价格偏低,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还不健全;另一方面是税制不够合理,第三产业税负较重,准入和监管也较严。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带动转变,就必须深化要素价格、财税体制等方面改革。
对要素投入结构进行重大调整必须依靠深化改革。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以高投入、高消费、高污染为重要特征。这种粗放型增长方式同经济增长过分依靠投资、出口和工业的经济结构有密切关系。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改革和经营机制转换不到位,现代企业制度所具有的激励、约束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资本、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市场还不完善;同时,节能环保、知识产权等标准、法规和监管不健全。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从根本上说,必须依靠深化经济体制以及科技、教育等体制的改革。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本身就包含发展,“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既要立足于扩大内需,同时也必须稳定和拓展外需。对外开放本身也是改革,包括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等方面,同时,对外开放所形成的外部压力将推动国内体制的改革创新。只有坚持以对外开放为动力,并且适应我国对外开放由出口和引资为主转向进口和出口、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的新形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更好地发挥以对外开放促国内改革和发展的作用,才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解读五:坚持扩大内需战略
关键词:内需 消费需求 投资需求 互动增长
我国具有巨大而深厚的国内市场需求潜力,为中长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这是坚持扩大内需战略最基本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新世纪以来,我国进入由初步实现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发展阶段,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升级持续活跃,这些因素构成国内需求潜力的深厚来源。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需要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会扩大服务业发展空间,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拓宽收入增加来源。2009年我国城市化水平达到46.6%,正处于国际经验表明的城市化发展最快时期(即城市化水平45%-55% 之间)。我国城市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意味着增加1300多万城市人口,这势必转化为巨大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内部回旋余地十分广阔,坚持扩大内需战略有利于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经济增长不仅需要旺盛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拉动,还需要有劳动力、资金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充足供给。我国劳动力众多,居民储蓄率高,社会资金充裕,地域辽阔,具有明显的生产要素组合优势和比较优势,能够基本上满足调动内需潜力的客观需要。我国各地发展不平衡,可以互促互补,更有加快发展、后来居上的强劲动力。立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我们既有“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的回旋余地,也有“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底气。任何大国经济增长都以内需拉动为主,中国也不例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外需比例不断上升,但现在内需比例仍然占70% 以上,这符合全球化条件下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大国经济的发展趋势。今后我们仍应保持这种以内需为主的经济发展格局。
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坚持扩大内需战略有利于应对国际经济动荡和危机冲击。1998年我国经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冲击,国家明确提出实施扩大内需方针,采取投资消费双拉动的战略,使整个经济逐步走出通货紧缩和低迷状态。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更为严重,世界经济大幅衰退,我国外需急剧下滑,经济增速明显放慢。党和政府再次强调坚持扩大内需战略,迅速采取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正是由于我国坚持扩大内需战略,把巨大的内需潜力调动出来,弥补了外需骤降造成的明显缺口,才取得了堪称一枝独秀的经济增长业绩。实践证明,无论是继续应对今后可能出现的世界经济动荡,还是保持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扩大内需战略都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制胜法宝。
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经历了由温饱不足到初步小康、再到迈向全国小康的里程碑式变化,消费结构也随之由生存型向改善型和发展型转变。现在的消费热点主要集中在改善居住、出行和交往条件上。城乡居民的新一轮消费升级,至少还将持续一二十年。它所激发的产业结构调整动力是以往不可比拟的。过去以改善吃穿用为主的消费热点,只能拉动轻工业、农业、纺织业等少数行业。现在,新的消费热点可以拉动住宅、建材、装修、钢铁、机械加工、橡胶、化工、电子、旅游等更多的行业,并催生一些新兴服务行业。研究证明,汽车和住房消费是这一轮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乃至经济增长的最强劲的支撑和动力。2010 年中国人均GDP 预计达到 4000 美元,进入世界银行划分的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国际经验表明这一收入水平正是消费需求层次上升、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时期。因此,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不仅有利于保持我国消费升级的活力,而且将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注入新的生机。
当前,我国居民消费增长很快,但是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相对不足。与更快的经济增长和投资增长速度相比,我国居民消费增速明显偏慢。而且,由于投资增速长期快于居民消费增速,因此投资消费关系失衡,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下降。1990-2008 年,我国投资年均增速为 22.1%,比居民消费年均增速高出 13.8个百分点;同期,投资率(投资占GDP 的比重)明显上升,而消费率(居民消费占GDP 的比重)则相应降低,从48.8% 下降为35.3%。投资率和消费率一升一降的变化,一方面受到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重大影响,即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需要大规模投资;另一方面也暴露出我国经济增长“三驾马车”关系不够协调,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而消费拉动作用不足。因此,建立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对于形成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正是对症下药。
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要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提高城乡中低收入居民收入。一定时期内政府、企业、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结构,反映了一个国家产出在各部门的分配关系。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若收入分配较为均衡,则总体消费水平较高;若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则总体消费水平将降低。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可以有效增加居民收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最大程度地发挥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因此,“十二五”时期要采取切实有效的举措,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要规范分配秩序,加强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努力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要增加政府支出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比重。增加政府支出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比重,意味着政府必然要增加在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提供更多更好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支出,而这些方面的支出,除了本身可以拉动消费需求外,还可以长期有效地扩大和增加社会消费需求。举例来讲,在没有社会保障体系或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人们为了有效应对生病、养老等情况的出现,通常会把一部分收入储蓄起来,以备不时之需。这样就会使相当部分的社会即期收入沉淀下来,从而减少了社会的有效需求。尤其是在经济不景气或经济形势变化较大条件下,人们对未来的疑虑增多,不愿消费、不敢消费的心态非常普遍,这对于拉动消费、刺激经济增长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障碍。而通过增加政府用于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的支出,不仅可以有效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缓解社会矛盾,而且可以有效减轻人们生活的后顾之忧,从而使人们形成良好的消费预期,进而扩大和增加消费。
调整优化投资结构
《 建议》提出调整优化投资结构,这是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投资结构是指一定规模的投资在不同产业、部门、区域之间的额度分布,是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需求结构、产业结构乃至消费结构变化的重要动力。投资在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改善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对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要加强投资调控与管理。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有效引导与调控全社会投资。进一步完善产业政策,发挥其对行业健康发展的导向作用。严格执行投资项目用地、节能、环保、安全等准入标准,有效防止盲目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行业过度扩张。建立完善行业投资、生产与市场供求情况的信息发布制度,加强对企业投资的咨询服务,为企业和地方投资决策提供可靠基础。
二是规范政府和国有企业投资行为。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和引导作用,引导投资进一步向民生和社会事业、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领域倾斜,更多地投向中西部地区。合理界定各级政府事权与财权,明确政府公共投资资金来源,制定公开透明的政府投资规划与计划,健全政府投资全过程监管体系。规范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切实加强风险管理。按照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规范国有企业投资行为,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建立健全政府和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后评价、重大项目公示和责任追究制度。
三是改善投资环境。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落实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结合推进垄断行业、公用事业和社会发展等领域的改革,拓宽民间投资准入范围,鼓励扩大民间投资,放宽市场准入,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对民间投资要一视同仁地给予税收、融资、土地、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政策支持。积极发挥资本市场、产权交易市场、产业投资基金等股权投资基金,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支持企
资基金等股权投资基金,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支持企业通过并购和重组等方式整合存量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拓宽对外开放领域,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有效发挥外资在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节能环保、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形成投资消费互动增长机制
《建议》提出促进投资消费良性互动,这是从形成合理需求结构角度提出的要求。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构成的内需,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因此,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战略,促进投资消费良性互动,是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30多年,投资与消费关系总体是协调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于投资的贡献,消费率保持在比较合理的水平上。进入新世纪,在新一轮经济快速增长中,出现了消费需求增长落后于投资需求增长、消费率特别是居民消费明显下降的态势,投资和消费关系不协调问题日益突出。经济增长对投资的过度依赖,不仅增加了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加大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难度,同时也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重化工业发展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投资较快增长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和合理性,这也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总的来看,我国城镇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相比仍然明显滞后,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还将持续相当长时期。“十二五”时期,我国城镇化率将突破50%,预计到2030年,城镇化率将达到65% 左右,城镇将新增3亿多人口,这将为扩大消费和投资需求提供强大、持久的动力。但也要看到,如果我们不积极加以引导,逐步扭转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投资拉动的局面,就会造成投资与消费关系的进一步失衡,加剧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矛盾,最终导致投资效率的大幅度下降,削弱经济增长的长期动力。因此,积极寻求投资与消费结合点,加快形成投资消费互动增长机制,以投资带消费,以消费促投资,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扩大内需必须解决好的重大问题。
从投资看,要进一步向保障和改善民生倾斜。一是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快廉租房建设,逐步将廉租房覆盖范围从城镇低收入家庭扩大到在城镇有固定职业和稳定收入的进城务工人员。推进城市和工矿棚户区、危旧房改造,改善住房困难家庭居住条件。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在缓解部分低收入居民的住房困难的同时,刺激装修、家具、家电等消费支出,带动居民消费。二是开展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围绕实施扩大就业战略,支持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和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设,以及统筹城乡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建设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和农民工群体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三是建设一批有利于改善消费环境的项目。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支持现代物流、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和社区、养老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项目,继续支持文化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农村市场流通体系,进一步为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创造条件,为城乡居民扩大消费创造良好环境。同时,还有一部分投资直接转化为劳动工资,也有利于增加居民消费。
从消费看,在通过积极扩大就业、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完善社会保障等措施,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的同时,要积极引导和培育消费热点,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为进一步扩大投资拓展新的领域。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引导和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购房需求,形成不同层次的合理住房需求,为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提供稳定的投资渠道。在新农村建设中,引导农民逐渐形成与现代文明相适应的生活习惯,可以产生巨大的家用电器、信息产品和现代交通工具的需求,这将为相关制造业和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保持适度空间。引导居民进一步增加文化、体育、旅游、休闲等发展性消费需求,将为增加服务业领域的投资创造条件。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全社会消费基础设施投入,以投资结构改善带动消费空间拓展,促进投资消费良性互动。
解读六:推进农业现代化
关键词:现代农业 发展方式 粮食安全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关系百姓生计的民生产业。《建议》从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全局出发,对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作出了全面部署。这对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现代农业,是推动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支撑。在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的大国,一要吃饭,二要建设,始终是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准则。近10年来,我国粮食消费增加了约1000亿斤,蛋类消费增加4成,肉类增加5成,水产品增加6成,奶类翻了两番。今后一个时期,正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农产品需求持续快速扩大,保障农产品供给面临巨大挑战。同时,人民群众对农产品价格波动也越来越敏感,特别是低收入群体更为在意。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中,如果农业发展跟不上,主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出了问题,人民日常生活受影响,通货膨胀风险加大,整个社会就难以安定,现代化建设全局就会受到影响。必须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夯实农业基础,努力使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相协调。
建设现代农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虽然我国农业对 GDP 和财政税收的贡献确实在下降,但农业仍然是关系农民生计的最大产业。目前全国还有近3.2亿劳动力靠农业为生,农民纯收入中 49% 左右来自农业。必须看到,通过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业集约经营,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延伸农业产业链条,靠农业增收仍大有文章可做。比如,我国不仅有近18.3亿亩耕地,还有60亿亩草原、42.7亿亩林地、42亿亩大陆架渔场、2.6亿亩内陆水域,用现代经营方式和科学技术把这些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向农业广度和深度要效益,仍可以为农民增收提供广阔空间。
建设现代农业,是应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必由之路。当前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引发了农业发展方式的深刻转变和农村社会结构的深刻转型,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应对之道一方面是引导农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另一方面是发展覆盖全程的农业生产经营服务,在农户经营基础上把一家一户干不了、干不好、干起来不合算的环节交给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和其他服务组织去干,通过社会化、专业化服务解决农户经营中的困难。根本出路就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培养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只有把现代农业搞好了,才能防止出现农业萎缩、农村凋敝的状况。
建设现代农业,是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迫切要求。我国加入 WTO 以来,农业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近几年,我国农产品进得多,出得少,已经由传统的农产品贸易顺差国家,转变为逆差国家。特别是我国大豆产业遭受了巨大冲击,奶制品、食用油产业遭受的冲击也日益显现。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实质上是生产条件、科技含量和经营方式的竞争,必须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才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较量中立于不败之地。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是农业农村深刻的转型和变革,必须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和农业发展阶段,遵循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般规律,以保障农产品供给、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物质装备、现代产业体系为支撑,以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产业化经营、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保障,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作用、农民的主体作用、政府的支持保护作用,加快改造传统农业,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我国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已经成为亟待破解的重大历史性课题。《建议》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提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点考虑:
第一,这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民以食为天,解
决十多亿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国农业发展的第一要务。随着我国人口增长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的态势在今后较长一个时期不会改变。据有关部门预计,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增至 15亿左右,粮食需要增加 1300 多亿斤。同时,人们在吃得饱的基础上,还要求吃得好,对农产品品质越来越重视,对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需求快速增长。面对快速增长的需求压力,种田靠经验、耕作靠牲畜、收成靠老天的农业生产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大幅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标准化生产水平,为持久、有效地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这是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的迫切需要。基础设施薄弱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大硬伤。目前全国近18.3亿亩耕地中中低产田占70% 多,有效灌溉面积仅43%,许多地方还是“望天收”。随着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增多,洪涝、干旱、台风和山洪灾害频发,农业灾害损失不断上升。近5年来,全国粮食作物平均每年遭受旱灾面积超过4亿亩,约占总播种面积的四分之一,年均造成粮食损失500 亿斤左右。必须加快改善农业设施,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摆脱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
第三,这是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迫切需要。我国农业资源消耗大、资源污染重的问题日益突出。全国农业用水量占全社会用水量的70% 以上,有效利用率只有 40% 多,而先进国家水利用效率达到70% 多,以色列达到80%-90%。我国化肥、农药利用率仅在30%-40% 之间,单位面积化肥使用量是美国的两倍多。过多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投入品,再加上畜禽养殖粪便污染,不仅恶化农业生产环境,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而且污染土地和水系,带来严重的生态问题。不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农业高消耗和面源污染的局面不改变,农业发展就没有出路。必须推广清洁环保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四,这是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集约化水平的迫切需要。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基本格局。全国有 2.49亿个农户,户均经营规模只有 7.3亩。这种经营状况不利于农业标准化生产和机械化作业,也增加了农户生产成本和进入市场的难度。破解这些难题,必须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
第五,这是应对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挑战的迫切需要。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农村干事缺人才、干活缺人手的现象越来越明显,许多地方农村只剩下老人、妇女务农,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一大因素。必须通过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广农业机械,培育专业农户和家庭农场,发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合作,健全发达的生产经营服务,才能弥补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的影响,解决农活有人干、干得好的问题。
总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既是解决当前农业发展突出矛盾的迫切要求,又是增强农业发展后劲、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须选择,必须下大力量加快推进。
加大粮食主产区投入和利益补偿
民以食为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建议》明确提出,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加大粮食主产区投入和利益补偿。中央提出的这一战略举措,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挑战巨大、任务艰巨。我国是世界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解决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只能靠我们自己,靠别人既不可行也靠不住。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人口持续增加,粮食需求刚性增长。据有关部门预测,2020年我国粮食需求总量将达到11450 亿斤,比现阶段的粮食产量多出800 亿斤以上。但提高粮食产能面临的制约越来越大,特别是耕地、水资源的硬约束日益强化。从耕地来看,近10年来我国耕地减少了1亿多亩,今后工业发展、城镇建设难免还要占用一部分耕地。从水资源看,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每年农业缺水 300亿立方米,并且水资源分布不均,南方水多地少,而北方正好相反。一方面粮食需求快速增长,一方面提高产能困难增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形势严峻。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在于抓住主产区这个大头。粮食安全的核心是保供给。保供给,粮食主产区是主力军。特别是随着农业布局结构的调整,粮食生产向优势产区集聚的态势越来越明显。据统计,吉林、黑龙江、江苏、山东、湖北、四川、内蒙古、河南、河北、安徽、湖南、辽宁、江西这13个粮食主产省区耕地面积占全国的64%,有效灌溉面积占全国的71%,2009年粮食产量7942亿斤,占全国总产量的3/4。
促进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 主要用于农业农村
《建议》提出要促进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这一问题,这主要是考虑到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近年来,虽然各地都加大了征地制度改革力度,在征地安置补偿和规范征地程序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在土地征收或征用方面仍然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因征地补偿不合理而引发的社会矛盾成为各方面关注的一个焦点。为了完善征地补偿机制,2004年,国务院通过《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在征地补偿方面明确提出要确保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降低; 2008 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依法征收农村集体土地,按照同地同价原则及时足额给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民合理补偿,解决好被征地农民就业、住房、社会保障。”应该说,随着这些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被征地农民得到的补偿标准有了较大提高,被征地农民的就业、住房、社会保障问题也得到了较好解决。但毋庸讳言,从总体上看,目前在对土地征收或征用过程中产生的巨大级差收益分配上,农民和农村集体所得到的份额仍然过小。所以,我们必须按照《建议》的要求,抓紧完善相关法规和配套政策,以确保被征地农民和农村集体得到合理的土地增值收益。
第二,在农村存款问题上,也存在类似的情况。众所周知,我国农村资金流动呈双向性。从资金流入农村的渠道看,一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镇务工,其工资性收入逐年增多,这些收入通过邮政储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汇回农村地区;二是人民银行通过对农村信用社和政策性银行给予再贷款支持;并对农村信用社改革提供资金支持等所形成的输入型资金;三是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利用金融市场筹集社会资金以粮棉油收购贷款等渠道支持“三农”的资金,等等。从资金流出渠道看,一是商业银行上存资金。由于商业银行的基层支行新增存款大多采取上存的方式集中到上级行,结果出现了存大于贷的资金非农化现象。二是邮政储蓄存款上划。以湖北省中部某市为例,2006年该市县域邮政储蓄机构从当地获得存款37192 万元,占全市全部新增存款的26.2%。三是农村信用社转存。农村信用社因政策性规定和规避风险的需要,每年通过转存中央银行、购买国债和金融债券、向城市非农部门放贷等方式,将一部分资金转移出农村。四是农村金融机构通过上交存款准备金、资金拆借以及债券投资等渠道占用资金。2006年,农村金融机构缴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约 2700 亿元,新增国债资产257亿元。但从总体上看,当前农村资金流出的数量远大于流入的数量。据人民银行对全国1975 个县的调查,2007年,这些县的金融机构共流入资金 1.41万亿元,共流出资金 2.63万亿元,由此推算,净流出额为1.22万亿元。当然这种简单推算的结果并不是很准确,但至少表明了这些县的资金外流状态。所以,《建议》提出要促进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目的就是要逐步改变这种状况,使更多的农村存款能够用于农业农村本身。
解读七: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关键词:现代产业体系 战略性新兴产业 服务经济
《建议》深刻阐述了我国应该发展什么样的现代产业体系问题,明确现代产业体系的基本要义是“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
这一论述,既考虑了需求的变化,又考虑了供给的情况;既考虑了国际需求,又考虑了国内条件,既考虑了当前要求,又考虑了长远需求,对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将发挥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
结构优化,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指产业体系的构成要完整,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要均衡。二是指适应各行业技术经济特点的产业组织结构即大中小企业的分布要协调。三是指产业布局要适合国内外市场、资源、区位指向的特点,并与当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技术先进,主要指产业自身的技术水平要高和代表先进技术的行业占比重要高两个方面。
清洁安全,清洁主要是指要形成低消耗、少排放、可循环的产业体系和产业结构,安全主要指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要在国际竞争中保持独立的产业地位和竞争优势,也包括在生产过程中要保证安全性。
附加值高,主要是指在产业体系中居于“微笑曲线”两端的附加值较高的产业链所占比重较高。
吸纳就业能力强,主要是指根据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继续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支持个人创业就业,为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提供就业岗位。
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
《建议》提出要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这是基于对我国制造业的作用、发
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科学分析作出的重大决策,为“十二五”乃至更长一段时间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对此,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把握:
第一,制造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制造业包括加工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是我国工业的主体,其主营业务收入、企业数量和实现利润,分别占工业的80%、90% 和70%左右,在拉动经济增长和吸纳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我国已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制造业大国。从经济总量上看,2002年我国制造业名列世界第四位,2009年跃居首位。从主要行业生产规模看,在按照国际标准划分的22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我国有 7个名列世界第一,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产业位居世界第二。从生产能力和产量看,我国制造业主要行业已经拥有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工艺装备,2008年,有 210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从外贸出口看,2008年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已经占到世界的12.7%,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品出口大国。
第三,我国制造业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大而不强。我国制造业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成绩,但面对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日趋强化的国际竞争压力和国内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要求,还存在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为大而不强。一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技术自给率低,自主品牌创建滞后。低技术含量产品为主,且大多是贴牌方式,自主品牌不足10%。二是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三是企业国际化能力较弱。四是生产效益和效率不高。五是部分行业落后产能比重较高,产能过剩和盲目扩张问题突出。第四,改造提升制造业,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十二五”期间,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按照《建议》 提出的优化结构、改善品种质量、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淘汰落后产能的要求,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改造提升消费品工业,加强自主创新,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优化企业组织结构,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
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发展
《 建议》 提出,要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发展。这是从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资源能源约束强化的国情出发,提出的一项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任务,对于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生产高耗能产品的产业就是高耗能产业。我国进入新世纪以来,以高耗能为特征的重化工业快速发展,成为拉动这个时期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力量。由于高耗能产业具有资源密集、环境影响大特点,对节能、环保的要求很高。我国高耗能产业面对迅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大部分企业基本上是粗放发展、低水平扩张,因此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一是能源消耗增长过快。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由2000年的145531万吨标准煤增加到2009年的306600万吨标准煤,增加了1倍多,其中高耗能产业过快发展带来的对能源的过度消耗,给能源供给特别是电力供给带来很大压力。二是环境压力加大。2008年,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工业烟尘排放总量、工业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三个行业分别占到22%、19%、18%。三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压力加大。
我国是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的快速增长,我们也付出了资源环境的沉重代价,资源环境对未来发展的约束日益强化。我们必须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一是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强节能环保。二是调整出口退税等政策,尽可能减少高耗能产业由于满足外部需求拉动而过快增长。三是进一步提高重化工业在能耗、环保等方面准入门槛,严格控制高耗能产业新增生产能力。三是抓紧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步伐。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 建议》要求,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这是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做出的重要决策,是对未来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发展做出的方向性重大战略部署。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去看,一个国家要保持充满活力、持续向上的发展态势,关键是要跟上世界科技革命和新兴产业发展潮流,不断形成经济发展新的战略支点。
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是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生态环境脆弱,又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面临改善民生的艰巨任务和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更多新的就业岗位,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二是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辐射带动力强,代表产业发展方向。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提升产业层次、推动传统产业升级、高起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有利于推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三是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掌握发展主动权的迫切需要。当前,全球经济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科技发展正在孕育新的革命性突破,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加快部署,推动节能环保、新能源、信息、生物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我国要在未来国际经济竞争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必须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我国的自主发展能力。
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
《建议》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十二五”期间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这是在科学分析服务业的产业特征和重要作用、我国服务业发展存在问题和加快发展服务业有利条件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部署。
第一,大力发展服务业是加快转变经济方式的必然要求。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涉及领域广、带动就业多、消耗资源少、拉动增长作用强等特点。大力发展服务业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一是发展服务业有利于降低能源资源消耗,促进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服务业,可以在推进技术和管理节能的同时,强化结构节能的作用,有效缓解能源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提高发展的可持续性。二是发展服务业有利于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当今世界,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越来越相互融合,使产业经济活动中服务业比重逐步上升,附加值提高。大力发展商务服务、现代物流、工程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专业化分工与合作,可以促进传统制造业产业组织和生产经营方式的改造提升,增强制造业价值创造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三是发展服务业有利于扩大就业和促进消费需求增长。我国已处于工业化中期,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和企业效率不断提高,工业吸纳新增就业的能力逐步减弱,服务业已经成为吸纳新增就业的主渠道。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消费呈现多样化特征,对家政、旅游、文化、体育健身等新型服务的需求显著增加。大力发展服务业,能够提供较多的劳动岗位,扩大居民就业;能够培育出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消费热点,形成推进消费需求增长的强劲内生动力。
第二,我国服务业发展仍较滞后,其应有作用远未发挥出来。我国服务业发展滞后,一方面表现为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缓慢,居民消费中服务性消费占比偏小,增速较低;另一方面表现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乏力,专业化和市场化程度低,制造业的服务投入偏小,未形成制造业与服务业协同发展的局面。服务业发展滞后,严重影响了消费的便利性,抑制了就业扩大,延缓了产业升级,成为近年来我国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消费需求增长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特大城市要形成
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 建议》 提出,要推动特大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推动特大城市尽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是推动全国服务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着力点。经过改革开放 30
多年的快速发展,特大城市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快速上升,资源和环境瓶颈制约矛盾日益突出。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是克服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破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构造产业发展新优势,增强辐射带动力的客观选择。
推动特大城市尽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必须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是必须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作为转变发展方式和节能减排的重要抓手,凝聚社会共识,调动各方力量,努力把服务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二是必须研究制定服务业发展规划,明确服务业中长期发展思路、目标、主要任务、重点领域和重大布局,坚持把提高质量和水平放在优先位置,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不断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培育形成一批主体功能突出的国家或区域服务业中心以及服务业大企业大集团,增强对周边地区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三是必须深化服务领域的改革开放,加快体制创新,制定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鼓励各种社会资金进入垄断性服务领域,打破部门分割和地区封锁,建立统一、规范、有序的服务市场体系,扩大金融、物流等服务业对外开放,有序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提升服务业外包基地水平,吸引跨国公司设立研发中心、运营中心和地区总部,支持有实力的服务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四是完善鼓励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非限制类服务业水、电、气、热与工业同质同量同价,适当增加服务业用地,城镇土地用途变更和存量土地盘活优先用于发展服务业,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对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实行营业税差额征收,逐步扩大生产性服务领域增值税征收范围,积极探索适合新型服务业态发展的市场管理办法,加快推进服务业标准化。
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
《建议》提出,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
第一,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是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我国作为世界能源消费大国,能源供应立足国内将是长期的战略选择。受资源赋存、生态环境等诸多约束,目前国内传统能源品种的供应能力有限。但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生物质能、太阳能、核能、地热等新能源可持续发展,必须把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放到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优先地位,推动能源结构改善。
第二,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气候变化问题已逐渐成为国际政治斗争的新焦点。作为发展中大国,我们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制度,同时要合理控制国内温室气体排放,到2020年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40%-45%。
第三,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化石能源消费导致严重的大气污染,全国 70% 的烟尘排放、90% 的二氧化硫排放、67% 的氮氧化物排放都是由能源利用造成。二氧化硫排放使我国酸雨区范围不断扩展,严重影响人民生活。煤炭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全国煤矿采空区塌陷面积累计超过70万公顷。这种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粗放能源开发利用方式已越来越难以为继,推进能源绿色清洁发展势在必行。
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要坚持节能优先,把节约能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优化产业结构,高度重视技术节能,大力发展节能建筑,优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强化节能管理与考评;要坚持多种优质能源并举,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推进传统能源清洁利用;要强化科技自主创新,建立健全能源科技自主创新体系,积极培育以新能源及相关产业为龙头的新经济增长点;要深化能源国际合作,加强统筹协调,为能源企业“走出去”创造条件,实现能源品种、合作领域、合作地区。
推进“三网融合”和
物联网研发应用
《 建议》 指出: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构建宽带、融合、安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三网融合” 是现代信息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正在推动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在这个演进过程中,三网的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网络和资源可以共享。加快推进“三网融合”,有利于消除壁垒,推动信息技术创新和应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的生产、生活服务需求,带动信息产业、文化产业和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带动跨领域新兴技术的创新,更好地参与全球信息技术竞争,抢占未来信息技术制高点,确保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有利于促进信息和网络资源共享,用一张网络提供过去三张网络提供的服务,大幅度减少重复建设,提高社会效率;有利于创新宣传方式,牢牢占领思想舆论主阵地,促进中华文化繁荣兴盛,保障国家文化安全。
近期“三网融合”主要是抓好四项工作:一是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工作,明确双向进入的业务范围,选择一批符合条件的地区先行先试,探索发展经验;二是加强网络建设改造和统筹规划,发挥各类网络和传统方式优势,避免重复建设,实现网络资源的高效利用;三是加强技术监控系统建设,落实网络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管理职责,强化网络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监管;四是加快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数字电视、下一代互联网等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促进文化产业、信息内容产业、信息服务业和其它现代服务业快速、协调发展,同时逐步建立适应“三网融合”的国家标准体系。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深度应用,建设物联网将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物联网主要是利用传感器技术、射频识别(RFID)技术及其他感知技术对物质世界进行感知和信息获取,经由互联网、通信网等传输互联,通过智能计算、知识挖掘,实现人与物、物与物的信息交互和无缝链接,对物质世界进行实时控制、精确管理和科学决策。突破物联网核心技术,加快推进由传感网络、通信设施、网络超算、智能软件等构成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泛在信息网络体系,有利于提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智能化水平,提高生产生活效率,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有利于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加强环境、生态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制高点,提升国家竞争能力。当前,建设物联网应突出四项主要任务。一是选择示范效应突出、产业带动性强、关联度高的领域开展先导性应用示范,培育物联网新兴服务体系。二是围绕智能传感器、新型RFID、机械加工、嵌入式系统和分布式计算等瓶颈环节,加快构建完善的标准和支撑保障体系。三是着力突破产业链薄弱环节,打造自主可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联网产业体系。四是加快建立与物联网发展相适应的知识产权保护、信息安全、隐私保护等政策和法规保障体系,建立物联网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准入标准。
发展海洋经济
制定和实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是“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的一项重大举措。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我国经济已是高度依赖海洋的开放型经济。海洋资源是缓解资源瓶颈的重要保障。海洋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空间。海洋日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海洋安全在保障国家安全方面的重要地位突显。当前我国安全威胁主要来自海上,包括战略遏制、岛屿主权与资源争端、划界争议和海上通道安全引发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冲突。
《建议》明确提出,“科学规划海洋经济发展,发展海洋油气、运输、渔业、旅游等产业,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加强渔港建设,保护海岛、海岸带和海洋生态环境,保障海上通道安全,维护我国海洋权益。”
发展海洋经济,一是要统筹规划海洋经济布局,提高海洋资源和空间利用率,促进陆海经济协调发展。二是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海洋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推进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低碳经济的发展。三是发展海洋科技,加强海洋与气候、海洋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海底地质过程及资源效应、深海极端环境生命过程等重大基础问题研究,积极发展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海水综合利用、油气勘探开采储运、船舶制造和工程装备、海洋环保、海洋生物等关键技术,重点发展深海和远洋技术装备研制,推进海洋技术产业化。四是加强海洋综合管理,完善海域使用管理体制和机制,推进海岛有效保护和利用,强化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加强海洋调查观测和海洋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加大海洋执法力度,全面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
第五篇:十二五规划建议全文解读
十二五规划建议全文解读
指导“十二五”规划制定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昨日全文发布。接近2万字的篇幅中,只字未提未来5年GDP的具体指标,与5年前“十一五”建议中明确提出“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形成对比。明确提出,将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财税改革
房地产税又添变数
●行政体制改革
提高政府公信力成亮点
●收入分配
初次分配也要强调效率公平
●产业升级
新兴产业“支柱化”再提速
指导“十二五”规划制定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建议》),昨日全文发布。
十二五规划建议不提GDP指标主攻调结
来源:金融界网站
接近2万字的篇幅中,只字未提未来5年GDP的具体指标,与5年前“十一五”建议中明确提出“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形成对比。
《建议》明确提出,将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消费位列“三驾马车”之首
如何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建议》提出,将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仔细对比5年前的《建议》即可发现,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消费”首次被提到了第一的位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三驾马车”顺序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消费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经济结构的调整,除了“三驾马车”的调整,也要靠科技创新。
官方酝酿一年有余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被《建议》数次提及。
《建议》明确提出,要提高中国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而“服务业大发展”则被定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
《建议》提出,将探索适合新型服务业态发展的市场管理办法,调整税费和土地、水、电等要素价格政策,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并将推动特大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经济的清洁发展也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
《建议》提出,“十二五”期间,中国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不过,这份纲领性文件并未给出具体下降指标。
关注民生
“十二五”是中国提出的要在2020年(即“十三五”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被《建议》认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1-
为此,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就业持续增加、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等,在《建议》设置的“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中,被提到了最为靠前的位置。
在周一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部署今年第四季度工作时也明确提出,当前将采取措施稳定市场价格,并加强对重要商品供求价格信息发布工作,有效引导社会预期。“十二五”要求维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可谓与当前经济一脉相承。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也是今后5年中国的主要目标之一。
《建议》称,将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
《建议》还提出,要不断深化改革开放,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垄断行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
对此,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建议》强调改革是一大亮点,在改革问题上态度非常明确,且对于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垄断行业等领域直点其名,和以往的表述有所区别。
《建议》摘要: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解读:收入分配改革的宗旨和要求进一步明确,不仅如此,调整收入分配已经融入到多项改革的内涵当中。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中,《建议》进一步提出,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在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看来,在收入分配改革未来五年的推进过程中,“普遍”、“较快”、“同步”、“明显”这八个字体现了“十二五”期间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的关键点。“„普遍‟体现了居民收入增加的面要广,尤其让低收入群体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体现公平的原则;而„较快‟则是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在纵向比较方面要更加快。”苏海南说,“两个同步更是第一次提出,这就意味着未来经济增长10%,居民收入也要相应增长10%,这是一个很大的改变。而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则更是抓住了当前收入分配领域的突出问题,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在十二五规划建议当中,收入分配改革已经融入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的调整、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以及农村建设等重要领域的规划和工作安排之中,这样的写法同样是具有新意的。体现了中央从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的全局高度推进收入分配改革、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的决心。”苏海南说。
近期,围绕改革路径选择的讨论和争议连日来再度成为学术界的聚焦话题。焦点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初次分配领域和再分配领域孰为重;二是调低和限高孰为重。
五中全会对此的定调是: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建议》摘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解读: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同时,《建议》强调要加强城镇化管理。要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大城市要加强和改进人口管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根据实际放宽外来人口落户条件。注重在制度上解决好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此前北京频频发生道路堵塞,如何预防和治理“城市病”引人关注。
《意见》要求,合理确定城市开发边界,提高建成区人口密度,防止特大城市面积过度扩张。城市规划和建设要注重以人为本、节地节能、生态环保、安全实用、突出特色、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强化规划约束力,加强城市公用设施建设。
《建议》摘要: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开征环境保护税,研究推进房地产税改革;赋予省级政府适当税政管理权限。
解读:“十二五”期间,改革工作仍任重道远,多项新的改革议题被明确提出,其中环境保护税位列其中,中央和地方的财税资源有望得到重新分配。
按照此前参与“十二五”规划建议的专家接受采访时透露的信息,所谓环境税,是一个税系,而非单独的某一税种,它是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社会成本,内化到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中去,再通过市场机制来分配环境资源的一种经济手段。征税首要目的不是增加财政收入,而是着眼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节能减排。
针对目前亟待完善的中央和地方分税体制,解决地方政府事权和财权不匹配的状况,《建议》提出,在合理界定事权基础上,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要求,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加强县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财力保障。逐步健全地方税体系,赋予省级政府适当税政管理权限。
在增值税、所得税等税收来源大头上,《建议》提出,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相应调减营业税等税收,合理调整消费税范围和税率结构,完善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和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政策。逐步建立健全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
同时,为了补充政府公共支出的来源,《建议》提出,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收益分享制度。同时,为能进一步放开国有经济领域,鼓励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建议》提出,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健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加快国有大型企业改革、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值得关注的是,在楼市“二次调控”之际,市场关于房产税的推出又现浓厚预期。
《建议》中的提法是:研究推进房地产税改革。由此,似乎已箭在弦上的房产税前景又添变数。《建议》摘要: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解读:“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再次受到国家的高度关注,成为中国下一个五年规划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
在“三驾马车”中,消费排在第一。
事实上,“扩大内需”一方面是为了稳定我国经济增长,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另一方面也是结构调整的内在要求。
《建议》明确要求,“十二五”期间,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预见性,防范各类潜在风险,避免经济大的起落。
在这样的目标下,“扩大内需”更有了熨平经济波动、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的内涵。
“过去强调的都是„增长‟,以供给的思维来发展经济;但现在强调的是„内需‟,以需求的思维发展经济。”经济学家樊纲近日表示。
他认为,居民消费需求主要从实现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来着手,而投资需求,宜将重点放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近日的表态展示了国内市场的前景。
他在视察第108届广交会时表示:“相信经过几年时间,特别是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外贸结构会有很大的改变和提升,内外贸市场会连成一体。我认为,未来中国的国内市场会明显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国内市场。”
《建议》摘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解读:人保部给出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931万人。
尽管已经超额完成全年900万人的目标,但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这依然是我国发
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中的一个突出点。
《建议》中明确,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其中特别提到,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未来五年将是攻坚扩内需的五年,怎样让老百姓没有后顾之忧地消费投资?除了完善收入分配及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工作外,增加就业岗位也是一大要务。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这是《建议》明确强调的。
《建议》要求,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鼓励自主创业,促进充分就业。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提法同样值得关注。
在当前西方施压人民币升值,频挥保护主义大棒的背景下,中国外贸未来几个月的表现如何,沿海广大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订单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就曾强调,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主管部门在就业和经济发展这样一个总体的目标之下,会采取适当的宏观经济政策来保证就业和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政策调整之间的平衡。
《建议》摘要: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垄断行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
解读:随着近两年来发生的一些群体性事件,一些地方政府同老百姓之间的信任度、政府的公信力受到严重挑战。
2004年3月,国务院制定并实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就是要求政府部门要依法行政,以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在今年6月份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强调,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不断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努力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
这表明我国政府对依法行政的约束机制越来越完善,对政府提高公信力越加重视。
在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相关内容中,《建议》明确,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机制,推进政务公开,增强公共政策制定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加强行政问责制,改进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提高政府公信力。
有专家指出,实现政策、决策和各项举措的公开公正,是提高政府工作公信力的关键所在。《建议》摘要:对于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新兴产业,将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解读:近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其中,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
《建议》的定调预示着未来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速度将进一步加快。
新兴产业中,新能源是重要的一员。
如果要达到中国已经定下的气候减排目标,以及极富进取心的清洁能源发展目标,积极发展水电和核电成为最便捷的道路。
《建议》提出,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
按照国家能源局此前的预测,到2015年,中国的水电利用规模可能达到2.5亿千瓦,核电利用规模会达到3900万千瓦,水电和核电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将提高1.5个百分点。
中国已经提出了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15%左右这个目标,必须加快水电和核电的建设。目前,西南地区是我国水电最为丰富而将在未来集中开发的地区,而核电的规划布局方面,中国已经在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等沿海省区加快发展核电,稳步推进江西、湖南、湖北、安徽等中部省份内陆核电项目,一条“东中部核电带”即将形成。
这将是一个伟大的时期。从2011到2015年,中国将步入“十二五”阶段;2012年,中国共产党将召开“十八大”。在改革开放30年之后,在全球金融危机余烟未散的背景下,从世界各地投来的交织着期望和担心的目光中,中国正经历着一次新的经济转型、社会转型与文化转型。
昨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了10月18日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建议》),通览《建议》全文,信息非常丰富,意义极其远大。
《建议》认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也指出:“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
这种对改革的强调,引人关注。而改革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两大历史重任在“十二五”期间汇集在一起,则需要加快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推进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正是深入推进改革。
改革已经进行了30多年,但离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一定距离。正如经济学家吴敬琏所言,市场经济并非保证经济昌盛和人民幸福的充分条件,许多国家陷入了坏的市场经济,或者权力支配市场的经济。中国必须走政治文明下法治的市场经济道路,而法治是规制权力的唯一正途。
在过去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可以在矛盾的积累、暴露过程中逐步改革。但到了今天,有些问题可能没有太多回旋的时间和余地,又涉及重大利益格局的调整,这就要求我们下更大的决心和勇气。
改革的实质在于利益格局的重构,必然会遇到利益集团的阻挠。更重要的是,正如诺贝尔奖得主斯蒂格勒的“俘获理论”所告诫的,立法者和管制机构也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特殊利益集团“俘获”立法者和管制者,使政府提供有利于他们的管制。
在我国当前的改革中,由于规则的制定者与一些被改革的对象之间存在很大的重叠与交叉,更使得改革需要“灵魂深处的革命”。例如,收入分配改革、央企改革、证券市场的改革、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改革等,之所以难以突破,症结就在于此。
《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作者奥尔森认为:“各种社会组织采取集体行动的目标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是争取重新分配财富,而不是为了增加总的产出——换句话说,他们都是„分利集团‟。”因此,各利益集团都会为了利益而展开分利竞争,通过各种活动影响政府决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集团的活跃存在将成为常态,而且制度越不健全、寻租空间越大,利益集团就越趋于活跃。与上世纪80年代的双轨制相比,中国如今的寻租活动在方法上更为隐蔽、在规模上更为惊人。例如,一些利益集团通过PE腐败,在公司上市前快速入股,利用关系帮助企业上市,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惊人的无风险利润。
另一个寻租的热点领域是房地产。最近被股东方公开举报的某市一中心城区房地产项目中,约400户业主中,50余户曾获得一成以上的购房折扣,其中22名买家所获折扣高达三至五成,折扣金额数十万至百万元不等,其中多数是政府官员。这揭开的只是冰山一角。
改革的另一障碍在于改革的成本和风险在当期,而主要收益则在远期。这种收益与成本的跨期分配,往往是导致改革不作为的主要负向激励。
“十二五”改革攻坚不仅关乎中国未来5年的发展,更对中国未来10年、20年乃至30年都有着深远影响,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关键5年。因此,下一阶段的改革攻坚,关系到中国未来的前途。眼下,我们已经看准了改革的方向,看到了改革的迫切性。但是利益集团的强大阻力、决策的周期化,都决定了改革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