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摘要: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范畴,中国共产党历来都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了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任务,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更是将意识形态工作视为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这些都突出了文化在中国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本文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发展以及我国文化建设取得的新成就与几点思考三部分构成,旨在告诉我们在取得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成就的同时也要注意一些问题,为我国由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的过度提供些许借鉴。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发展;新成就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6-0055-02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内容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中国的革命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取得了成功,继而过渡到了社会主义社会,新生的政权不断得到巩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也既往开来。当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文化相结合,也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根本任务,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内容来言,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时代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内涵的不断丰富,与时代信息紧密结合,反映出某个时代的具体特征。第二,民族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个人利益与大多数人的利益冲突的时候,个人利益要服从大多数人的利益,这种民族精神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扎根。第三,开放性。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的改革开放之风吹遍了中华大地。中国的开放不仅是对内开放,对外亦是敞开国门,与各国建立友好的外交关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发展
(一)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
在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根据中国的实际需要适时地创造性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其主要思想包括:第一,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清除了“文化大革命”的遗留问题,批评了两个“凡是”的思想,恢复了在文化上和思想上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第二,形成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文化发展模式。邓小平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让二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第三,明确了培育“四有”新人的文化发展目标。通过培养人才来促进文化建设的发展,进而为发展中国的建设事业奠定基础。
(二)江泽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这些思想促进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正如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指: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一重要论断表明了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问题,更表明了党的先锋带头作用。江泽民还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综合国力不仅包含政治、经济,也包含文化,这三者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江泽民还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新时期党的重要使命。他还强调要把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统一起来,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文化建设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等重要论断。
(三)胡锦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
胡锦涛强调加强“和谐文化”建设。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要求人与自然要和谐发展。和谐文化提倡的是以社会意识形态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追求的是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相统一的一种文化。在追求人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强调要保护自然。这种和谐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的观念相符合。
(四)习近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
习近平提出了伟大的民族复兴梦,意在凝聚中国人民的力量把中国建设的更加繁荣与富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文化建设也是十分重视的。他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关于宣传思想工作方面,习近平提出了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关于思想道德建设方面,习近平提出了道德模范是全社会的榜样。关于文化建设方面,习近平提出了要推进文化改革,培育文化优势和壮大文化力量。
综上是从纵向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发展,能够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国家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一个国家要想兴旺发达,不仅要搞好经济、政治的建设,文化建设也十分重要。一个民族要有自己的文化根基与传承,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才不会被别国的文化吞噬。
三、新时期我国文化建设取得的新成就与几点思考
(一)新时期我国文化建设取得的新成就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在新时期,国家和党更加重视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把文化建设放在发展战略的地位上,带领着中国人民不断取得文化建设的新成就。
首先,新的文化发展理念形成,体现了党在文化建设上的先进性。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就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我国的文化要想有所发展,就必须要与世界文化相容,取长补短。我国新的文化发展理念的形成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优秀理论品质,是我国的文化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其次,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者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分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主题、精髓和基础。核心价值体系不仅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也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地培养。
再者,优秀的文化产品不断涌现,文艺不断创新。在国家“百家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下,我国的文艺作品不断的出现;根据时代的需要,文艺的创新也在不断的加强。为了激励文化产品能够繁荣,国家还专门设立了专项资金,比如,百花奖,矛盾文学奖等。广大文学爱好者,在党的领导下,不断的开拓进取,一批与时俱进的优秀文学作品脱颖而出,同时也丰富了人民的精神生活。
最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以改革为动力促进我国文化建设的发展,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下,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大量的物质财富同时,也推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比如各种公益事业,集中力量办大事,解决了很多资本主义社会难以解决的问题。当今的世界可谓说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文化渗透成为普遍现象,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扩大我国文化的影响力,才能够让我们国家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二)新时期我国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文化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从中应该得出一些思考,警示我们在文化建设上不要走偏差。
第一,必须充分地认识和把握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面对经济、政治、文化相互交融的世界局面,竞争愈来愈激烈的国际环境,西方的敌对势力不愿意看到我国发展壮大,不断地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比如说美国的大片,日本的动漫,西方的情人节、万圣节等等,这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面对我国文化市场资本和投入日益多元的复杂局面,文化体制改革关系到国家的战略安全问题,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也能够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第二,必须高度重视文化的领导权,加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能搞指导思想多元化。在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西方敌对势力不断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将西方的一些思想渗透到我国,想要在意识形态领域统治我国。但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在如此严峻的国际形势下,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明确社会发展方向,才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如果我们放弃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不仅我国的文化建设会出问题,现代化建设进程也会受到阻碍,甚至威胁到整个国家的安全。
第三,必须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创新精神。党的十八大强调了我国要从文化大国转变到文化强国的战略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要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只有通过不断地创新,一个民族才会有所进步,国家才能兴盛,政党才会有生机。要想转变中国文化大国的局面,就必须要有创新的精神。例如功夫是中国的,熊猫是中国的,功夫熊猫却是美国的,这就是美国的电影为什么票房大卖的原因所在。浙江卫视的跑男节目非常之火,但是大家也都知道这是在模仿韩国的running man,这就没有创新之意,模仿只会让被模仿者越来越出名,我们必须转变自己的文化发展理念,那就是创新。在文化建设方面,只有我们进行不断地创新发展,才会由文化大国跻身到文化强国之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关系到我们党、国家与人民的前途和未来,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用正确的方针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把培育四有公民,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为早日实现文化强国之梦添砖加瓦。
――――――――――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外文出版社,2014.〔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李浩.欧阳恩良.论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J].邵阳学院学报,2004.〔4〕王清江?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下新时期我国文化建设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5〕杨海波?列宁文化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4.(责任编辑赛汉)
第二篇: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考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考
人类社会正在一步步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人类在自然和社会中获得的自由度逐步增大。当今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受制于人们按照某种价值取向对世界的自觉地、能动地规划和改造。文化意味着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自觉认识和把握,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必然越来越重要,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容之一就是“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对此我们应进一步深刻领会,并在其指导下努力搞好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世界历史上任何文化形态都是在特定的指导思想指引下形成的。没有指导思想的文化是不可想象的。当代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了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思想为指导。我们的社会目前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在经济上,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它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在政治上,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由这样的经济、政治决定的文化就必然呈现出多成分、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因此,只有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指导,才能把这种多样化的文化格局统一到社会主义这个大目标上来,才能保证中国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和鲜明特色。邓小平同志曾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的一种精神动力。”离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要失去动力,失去灵魂,失去方向。
(二)继承祖国历史文化的优秀传统
1.由传统的“忧患意识”到现代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是个重理智的民族,在经历无数兴亡盛衰、深重苦难之后,培养出一种可贵的忧患意识。从这种忧患意识出发,到“忧国”、“忧民”、“忧天下”直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形成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当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正在迅猛向前发展,但是潜在的问题和矛盾也不少,如果不能洞见和预防,都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忧患意识是一种富有远见的精神状态,我们今人仍须具备。由忧患意识发展而来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永远不可或缺的,仍是当代文化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
2.由“穷变通久”的思想到现代改革自强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深刻的“发展、变化”的观念,这就是始于《易经》时代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思想。正是“穷
变通久”的思想和“刚健自强”的信念又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变法求强”的传统。历史上的商鞅、王安石、张居正等人领导的变法便是例证。中国近代史上的改革,虽然步履维艰,艰难曲折,终究还是缓慢地推动了历史的进步。我们今天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进行的改革,实质上也是历史上改革的发展和延续,目的都是求中国之富强。
3.由传统的“民本主义”到现代的民主主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存在着“民为邦本”的思想。近代我国的先进的思想家和革命家们接受了西方的民主观念后,重新研究中国固有的民本思想,作出新的解释,赋予它“人民当家作主”的内容,使其演化成现代的民主思想。这样,我们就有了一个明确的概念: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由此演化出“公仆意识”,即共和国的官员是人民的公仆,他们的天职是为人民服务。
4.中国传统文化与未来的世界社会。从人和人的关系说,工业文明的进步带来了社会失衡,导致人性的异化。金钱拜物教、权力拜物教到处泛滥,导致精神价值失落,道德沉沦。对这些问题马克思早在19世纪就有过深刻的批判。虽然上述问题是全球性的,须用全人类的智慧来解决,但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应该为解决上述问题作出贡献。
(三)博采世界各国文化之长
早在19世纪,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在《共产党宣言》中作出过类似“全球化”的判断,这已被20世纪的历史所证实。如今经济全球化的大潮已席卷全世界,所有国家都主动地开始“照国际惯例办事,与国际惯例接轨”了。正是面对这样的现实,邓小平同志指示中国人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从文化的角度看,在当前这个时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想、道德等等,都已超越国界,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与世隔绝是没有出路的,聪明的中国人当然不会自外于世界。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应该具备高远的目光和博大的胸襟,把继承和发扬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文化视为自己的历史责任。
(四)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塑造一代新人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体系,在社会生活中外化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人们从儿童时代开始就受其引导和规范,伴随着知识和技能教育,成年后开始定型。一个社会成员的素质是由这个社会的文化塑造,这是显见的事实。没有文化意蕴的人只是生物,不是社会的人。就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文化素质是人的第二生命。现代化要靠人来实现,因此现代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人的现代化。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领导人才、科技人才、管理人才;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要求,需要大量的创作人才;同时全体劳动者的科技素质也必须大幅度地提高。真正有价值的人才,不仅要有高级的专业才能,而且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优秀的品德,健全的心理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我们应该时刻记住这个宗旨。
(五)当前文化建设中需要重视的几个问题
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千头万绪,其中有一些重要的、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不解决得好一些,必定影响文化建设全局。就我国当前文化建设的现状看,如下一些问题应该引起重视。
1.国民教育问题。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最根本的办法是发展教育事业。改革开放近30年来教育事业的大发展是举世共知的,但目前我们的教育事业依然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也是无庸讳言的事实。首先是一个沉重的老话题,即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现在我国的教育投入还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不仅对比上低于发达国家,而且还低于最不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所有这些问题都亟待在进一步改革中一步步解决。
2.学术文化问题。任何社会都有其特有的学术文化,即由专家学者所构建的理论、学说,表达他们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以期对社会产生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深切地意识到学术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重新执行“双百”方针,打破长期的僵化状态,使学术文化出现活泼的生机。在科技、教育、文化等等领域,许多知识分子投入各种学问的研究,著书立说,自觉地为“四化”建设中的各类问题出谋献策,提供理论依据,已有了良好的开端。但是,我们的学术文化远未繁荣。我们知道,学术文化相对于政治文化,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但科学的学术文化往往会成为政治文化的营养补充,使政治文化更为健全。为了真正繁荣我们的学术文化,使中国出现更多的有影响的学者学说,甚至世界级的学者和学派,我们必须真正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使学说文化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3.大众文化问题。大众文化,是指理性成分较少,偏重于满足人们感性要求的文化现象,亦即广大群众经常进行的文化娱乐活动。自党中央大力提倡精神文明建设以来,我国的大众文化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等等,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大众文化随时都存在着畸变的可能性,实际上我国的大众文化已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畸变。这是相当数量的素质不高的文化接受者和素质很坏的文化骗子交互影响的结果。由于人的文化素质低,传统陋习仍在延续。整顿文化市场的任务相当艰巨。当然,大众文化要绝对纯净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大体规范是应该也可能做到的。即便要达到这个起码的标准,也须待相当时日。
4.道德文化问题。在今天的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大环境中,多数党员干部一直用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人民中的多数也恪守着我们民族崇德重义的道德传统,他们遵纪守法,急公好义,从不放弃对高尚的精神价值的追求,这是我国社会道德精神的主流,是我们事业成功的重要基础。然而,一些党政干部贪污纳贿,一些犯罪分子坑蒙拐骗,还存在盗窃、抢劫、杀人等丑恶现象。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信仰失落。多年来,我们在进行正面品德
教育,树立榜样,提升人们的道德水准的同时,也在加紧惩治腐败,严打各类违法犯罪,遏制道德滑坡。特别是在今年胡锦涛总书记郑重提出“八荣八耻”的荣辱观,为新时期的主流价值观和道德建设树立起标杆,必定在我国的道德文化建设中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但是,任何社会的道德建设都是长久的战略任务,所谓“百年树人”的话就反映了道德建设的艰难。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而我们当代大学生,既是先进文化知识的接收者,又是推动先进文化建设的实践者。我们应当在新时期继续发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充分展示当代中国大学生的风采,担当当代青年的先锋,与全社会一道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还应当继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从政治上保证做一个合格的接班人;更应当继续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为国家和社会的服务技能,从专业能力上保证做一个合格的接班人。为全面构建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以及人与人和谐三者高度统一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摘要: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社会主义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全面实施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是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需要。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面对各种思想文化互相交织、互相激荡的复杂局面,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如何建设和谐文化?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是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必须认真研究和回答的问题。
关键词: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任务重要性
一、科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以培育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文化。
社会主义文化是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规律及其成果的文化,是源于人民大众实践又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文化,是继承人类优秀精神成果的文化,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这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要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共十八大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一)思想道德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伦理道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所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教育发达、科学昌明、文化繁荣既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
发展教育事业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教育作为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如果得不到应有的发展,不仅经济建设没有后劲,精神文明建设也不可能搞好。
科学是推动历史进步的革命力量。作为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不仅是推动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而且是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其发展程度本身直接就是精神文明发展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必须大力推进科学技术的进步。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中共十八大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管扩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
十六大以来,我国的文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第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开辟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第二,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民主法治持续进步,人民依法享有越来越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创造性、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发挥,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最富活力的时期。
第三,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扬广大人民群众和文化工作者的创造精神,推动优秀文化产品大量涌现,丰富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文化改革发展全面推进,人民享有愈来愈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社会主义文化空前繁荣发展的时期。中国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发展道路吸引力增强,与世界的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是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升的时期。
第四,坚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发展理念,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大幅度提高了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水平,大幅度提高了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文化体制改革,打破了长期束缚文化生产力的制度和体制藩篱,全国已注销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4000多家,核销事业编制18万个以上;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渠道和方式进一步拓展;文化产业日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2004年至2010年年平均现价增长速度超过23%,2010年突破1.1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2.75%。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优先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我国跨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是人民生活持续显著改
善的时期。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应该重视的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_项长期的事业,也是一项艰巨的工程。一些重要的、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得不到重视的话,必将影响我国的文化建设全局。
(一)文化全球化的问题
文化全球化本身具有双重的性质,一个方面,它代表着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另一个方面,它又带有西方中心论价值取向。文化全球化对我国的负面影响就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从物质层面来看,由于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这一趋势,物质生产方式所遵循的原则是市场逻辑,也导致多元文化交流的不平等,大量外国文化产品的涌入,对我国民族文化工业带来一定的冲击。从精神层面来看,一些不健康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不断渗透进来,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等错误观念,导致严重的信用危机和道德滑坡现象。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就是因为美国人价值观的缺陷所致。文化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如果刻意地躲避它,必然会导致封闭锁国。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地面对它,取其精华,弃之糟粕。
(二)文化教育问题
教育是一个国家强大起来的重要力量之一,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良好的教育,那么它将会名存实亡。虽然我国已从战略的角度重视文化教育,但对文化教育的实旆还显不够,导致文化教育仅仅处在浅层次的阶段。如教育经费投入不够,据资料统计,我国教育投入经费只占财政收入的4%,世界平均比例为
4.9%,发达国家平均比例为5.1%,欠发达国家平均比例为4.1%;在128个计算教育支出占GDP比例的国家当中,中国仅排在104位。教育的投入之尴尬可想而知。此外,还存在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等问题。
(三)社会文化导向问题
社会文化包含的层面和内容很丰富,其中大众文化显得格外重要,因为它的覆盖面较大,引导力极其强大。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日常娱乐活动也变得更加丰富。他们认为自己是”跟着潮流走、跟着感觉走”,但是他们却不知道自己在潜移默化接受不健康的大众文化的影响。一些冒牌的文艺工作者为了牟利,把大量艺术低劣”作品”推向市场,有的出版、发行部门也乐
得借此发财。因此,大众文化的科学性和健康性就值得我们去审视和重塑。在面对大众文化的价值取向问题,应该增强大众区别美丑、真伪、善恶的能力,提高大众的文化自觉。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必须立足于中国而又要面向世界,只有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局面才会出现。
参考文献:
[1]陈章礼,杨济亮.浅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J].福州
党校学报,2001.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
[4]编写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概论论文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学院:
专业:
年级:
学号:
姓名:
第四篇:研究生作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考
作为一名文科专业的学生尤其是一直以来都接受政治课程的熏陶,我对政治并不陌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有所了解。本学期,我有幸听了王老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这门课,感受颇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有了更深的了解。
学习政治既是研究生增长才能、提高政治素养的重要方式,同时也为做好各项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保障。让我们政治方向更加明确,思想更为活跃,使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政治思想更加敏锐,面对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但不会束手无策,反而使我游刃有余,灵活自如因此,政治学习对于研究生来说也是工作也是学习。
我个人认为,研究生在参加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要善于学习成果的运用。为学习而学习,使学习形式化、表面化、文章化,不注重学习成果的运用,那永远是毫无价值、盲目地学习,与不学习没有什么“两样”。我个人认为我们研究生要学以致用,要注重学习成果的运用,把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充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切实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我识到作为一名研究生,我们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着个人的气质、谈吐、学识和风貌,更代表着学校的形象。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努力成为科学发展观的积极先行者和忠实实践者,结合自身定位,用科学发展观来武装头脑,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不同于以往传统的理论灌输的授课方式,吴老师采用了新型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吴老师没有只顾自己讲授,而是经常提出一些学生们较易迷惑的问题,并给学生们以时间,让大家自己寻找答案。这种方法对我们十分有益,因为作为研究生,已经厌烦了灌输式的教育,而这种交流式的教育更能迎合我们的口味,也更能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在相互交流中不仅激发了同学们的灵感,而且使原本枯燥的课堂变的趣味横生。在教学内容上,重点讲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其中,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比较感兴趣,下面我将从文化软实力的角度简单的谈一谈学习本课的心得体会。
“软实力”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国际问题专家约瑟夫·奈在20世纪末提出的,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文化吸引力,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念的吸引力,以及塑造国际规则和决定政治议题的能力。在软实力三个方面中,文化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由于文化本身的复杂性及传播过程的某些特性,关于文化至今没有统一的界定。但是,文化软实力作为软实力的一种重要形态和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己经成为国际力量平衡对比的重要因素,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也是硬道理。
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和传播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召力和影响力。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第一次提出了文化软实力这个名词。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文化软实力的提出,这表明我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逐渐强盛,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被中国文化所吸引。截至2005年,中国接受的海外留学人员己经达到884315人;到2006年底,中国己与145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文化合作协议,其中在46个国家设立了108所孔子学院和12所孔子学堂,增进了世界各国对中国的了解,为中国正面国家形象的树立做出了贡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发扬不足,优良传统有待于进一步的发掘;文化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文化出口能力弱,文化贸易逆差严重;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仍然存在较大的文化“误读”;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受到西方国家的某种钳制;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存在较大的文化逆差等等。因此,我们必须切实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我觉得,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世界上不同民族之所以不同,之所以有各式各样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就是因为各地区文化形式的不同。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对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千百年来形成的,是前人留给我们的重要财富。国家、民族的成员对各自国家和民族的认同也是建立在其牢固的文化认同的基础上的,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是没有自己核心的、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其文化软实力过弱,必将在全球化浪潮中被其他国家文化所同化,必将在思想意识和流行风尚方面受到别人的左右。发展是硬道理,只有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才能泰然面对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的每一次升华,无不镌刻着文化进步的烙印。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醒;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中华民族要实现自己的伟大复兴,要实现百年来的中国梦,没有文化的支撑是不行的。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波澜壮阔,改革开放实践多姿多彩。只有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的文化创造热情和活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凝聚起来,不断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才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软实力的提法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提高文化软实力也应该适当放宽对文化创作的监管。文化部门对文化事业中一些问题采取消极禁止的办法,是懒惰的表现,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比如,前段时间的武则天大头娃娃事件。只有建立科学有效的文化监管制度,积极引导文化创造而不是简单禁止,才会在合理监管的同时给文化创作更多自由空间,不致于打击文化创造的活力。当然文化市场也具有市场经济的盲目性和自发性,比如“抗日神剧”的出现,就是为了迎合一些文化消费者的“眼觉”而不尊重抗日的真实历史。对于这类问题,就应该有效利用监管的手段去杜绝这些“雷人桥段”。
我想,研究生政治课和本科生政治课最大不同在于,我们的政治课要多思考和互相交流,要不囿于书本上的框框,要将课堂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研究生更不应该只坐在座位上侃侃谈天下,而该多到社会上去历练,去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并养成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对这些问题必须要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如果只是关起门来搞学术,对社会不了解,那么我们走上社会后又能够对社会有多少积极意义呢?历史等专业跟文化建设息息相关,我更要学好专业知识,为将来积极投向文化建设而做好准备。
第五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讲稿)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党的十七大报告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了全面的部署。
教学目的:了解文化的基本内涵,掌握我党加强文化建设的战略举措,提高认识文化现象的基本能力,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意义、战略举措
一、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它是一种文化,具有文化的一般属性
“文化”概念的语言原义;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
(二)它是社会主义文化,具有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三)它是中华文化,具有中国特色
符合中国国情;具有民族特色
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国家软实力的新体现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
三、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举措
(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指导思想一元化是客观规律;不排斥社会思潮的多样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才能形成生动活泼的局面
(二)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建设和谐文化,已成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加强道德建设、和谐心态建设、文化自身和谐
(三)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提法;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四)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不竭动力;文化产业发展
大家好!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没有,当前社会上有一种现象比较热,什么现象呢?“文化热”。举国上下文化热。大家看一下这些图片: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内容;胡耶鲁大学演讲;炎黄帝祭祀大典,中央要员参加;传统节日法定化;两会期间京剧进课堂。民间,文化热。易中天老少通吃、于丹红遍全国。国外,孔子学院,不断成立。今天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周游列国”。
事实上,我们已经把“文化”炒作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层面,而另一方面,我们恰恰还需梳理文化发展战略。文化对于我们的民族到底有什么样的意义?我们应怎样从一个宏观的角度上来认识文化、把握文化,来为我们这个民族的振兴服务?这是需要我们很好地考虑的事情。
我今天讲课的标题也和这个词语有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十七大报告在文化建设上提出了一个极其鼓舞人心的目标,那就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那么,什么是文化,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何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是我今天讲课主要关注的内容。
一、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个概念,是党的十五大提出来的。具体表述是这样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个表述比较长,我们怎么来理解和把握它呢?我理解,可以这样来分析:
(一)它是一种文化,具有文化的一般属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首先,它是一种文化,它应该具有文化的一般属性。那么,什么是文化呢?文化这个词语大家都非常熟悉,我们的衣食住行,样样都涉及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园林文化,文化年、文化节,还有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是指的什么?
事实上,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国外著名学者罗威勒(Lowell)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别的东西比文化更难捉摸。……当我们去寻找文化时,它除了不在我们手里以外,它无所不在。”是啊,文化无所不在,就像一个谜语说的那样:“千条线,万条线,掉在水里都不见。”答案虽然是天上下的雨,但我说啊,这更像是人世间的文化。因为,世间文化的丰富就像万花筒一样,聚合到社会生活中,人们真正能看到的仅仅是文化的载体或表象,而并不是文化的本身。
给大家讲个小故事。说的是有4个人去喝咖啡,发现这个杯子里有一只苍蝇。第一个发
现的是英国人,英国人端起杯子一看,这里面有一只苍蝇,他站起来掏出自己的钱包,抽出一张钞票放在杯子底下,走了。
第二个发现杯子里有苍蝇的是日本人,日本人勃然大怒,八格呀鲁,对服务员讲,过来,你的什么的干活,苍蝇的有,你们的企业管理的懂?你们懂不懂企业管理,你们企业管理成这个样子,你们还想发展吗?很愤怒。
第三个发现杯子里有苍蝇的是美国人,美国人就笑了,往后一仰,两个手指一勾,把那个服务小妹叫过来,小妹啊,不错啊,这咖啡里面还有苍蝇啊,不过在我们美国咖啡不是这样上的,在我们美国到咖啡厅去喝咖啡,先端上来一杯咖啡,再端上来一小罐牛奶,再端上来一小碟方糖,再端上来一小碟苍蝇,我们想放多少就放多少。
那么,我就要提出一个问题来,如果是中国人呢?中国人会说,去,把你们领导找来!这是什么的不同?这是文化的不同。咖啡杯里有苍蝇这件事发生以后,任何人都会愤怒,但是表达愤怒、提出抗议的方式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就发现,文化是和方式有关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人有不同的生存和发展方式,包括交际方式等各种方式,由此构成了不同的文化。比方说,西方人见面,会相互打招呼“hello”,再握手,关系亲密的可以拥抱。中国人见面会寒暄,“久仰”、“久违了”,这就是不同的方式。又比方说,西方人吃饭用刀叉,中国人吃饭用筷子,这也是不同的方式。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些方式放在一起比较一下,就会发现这些方式背后有些共同的东西。
那么,这个共同的东西是什么?让我们从A、“文化”概念的语言原义来考察一下。我国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文化”是这样解释的:“文,错画也,修饰也;化,教行也,变也”。“文”是一个象形文字,描述的是事物纹理交叉之形状。《论语》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礼记》曰:“文犹美也,善也”。这里从“文”字本义引申出“文采”和“善”的意义,因此,“文”就有了审美、伦理的维度。“文”在中国古代,有“天文”和“人文”的区别。《易经》里讲:“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与天文是相对的,天文是指自然界的运行法则,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运行法则。人文与天文是上古为政者最重要的两件大事。农业社会是要靠天吃饭的,只有时刻观察天文、正确把握气候的变化和节气的转换,才能有好的收成。否则,农业歉收,社会的安定就没有了前提。这种状况,即使是今天的农村,也还是如此。所以,我们要在天象的变化中,掌握四时的变化,根据四时的变化,合理安排我们的耕作渔猎之时序。天文是非常要紧的。
但是,光注意天文是不够的,一个社会的进步,还必须要有精神的发展。人类社会是思想者的世界,而人的思想又非常复杂,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就会出问题,经济的发展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必须关注人文。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运行法则,具体来说,就是用礼乐之道教育民众,让他们明白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之间的等级关系,使人们的行为合乎文明礼仪,不断提升他们的境界,用道德来引领社会的发展。这种教育不是空洞、苍白的说教,而是寓于民众喜闻乐见的礼和乐当中,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之中被道德所“化”。“教化”一词就是这个意思。只要人人被化,那么自然就是天下大化了,所以说是“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是古人对“文化”一词最古老最有深度的解释。
“化”字的本义是改易、生成和造化,指事物动态的变化,“文”与“化”的连用是西汉以后的事。“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文化与武力镇压和屠戮相对,因而文化即是文治与教化,这种意义一直延续到近代。
我们今天使用的“文化”一词是19世纪末从西方引进而来,原义是指对土地的耕作及动植物的培育,自15世纪以后,逐渐引申使用,把对人的品德和能力的培养也称之为文化。
由此可见,文化一词的中西两个来源,殊途同归,今人都用来指称人类社会的精神现象或产物,是相对于有形物质的东西,如思想境界、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知识学问等。人们通常把这一观察视角称为“狭义文化”。另一种理解则要宽泛得多,适凡物质自然以外的一切均为文化,换言之,凡是打上人的印记的存在均为文化。显然,“广义文化”理解多从人对自然的实践改造结果着眼,所表现的是自然(人化世界)对人的功用与意义;而“狭义文化”理解侧重于人的主体精神世界。今天我们所讨论的文化,也是从狭义文化的概念来关注文化 建设的。
有的同学可能要问,我们现在提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这里的文化是指什么呢?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这是我们对于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及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基本观点。”这是从文化的根本性质、文化的核心出发,给文化下的定义。为什么特别指出“观念形态的文化”呢?因为文化从本质上来说,它是意识形态的东西,它的核心就是一种观念,就是价值观。B、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我们知道,任何一种文化,都是这种文化中的人,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相互关系的根本立场、根本态度和根本观点。而这个立场、态度、观点,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决定了文化的本质属性、基本特征和核心理念,决定了文化各基本构成要素的主要内容和相互关系。同样是发现咖啡杯里有苍蝇这件事,英国人和日本人的处理方式不同,美国人和中国人的又不同,区别在哪里?在思维和行为方式,在价值观。英国人讲绅士风度,他不能发脾气,所以他就用付钱但不喝的方式来表示他的抗议。日本人呢?日本人做事,他讲究很精致,很到位,不可以出现这种事情,所以很愤怒。而美国人有幽默感,他用这种方式表示抗议。中国人有
事找领导。不同的价值观决定了他们的处理方式不同。
由文化价值观决定的文化,是文化自身最具本质属性的核心构成要素,是促进文化产生与发展的最核心的文化源动力和文化生长点。文化的生命力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潜在感召力和现实影响力,来自于核心价值观是否具有征服人心的震撼力和辐射力。
美国为什么会成为当今世界的文化霸国?不仅是靠他们的军事力量的推行,也靠他们的好莱坞、流行乐以及互联网等文化产品的助力,当你想到米老鼠、功夫熊猫、微软,甚至可口可乐、肯德基时,你就会觉得美国是可亲的。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2002年出版了一本名叫《治国方略——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的书,她在书中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她说中国成不了超级大国,因为“中国没有那种可用来推进自己的权力而削弱我们西方国家的具有国际传染性的学说。今天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这话是很尖刻的,但也很中肯。电视机只是代表物质,学说和思想观念才能代表一个国家的精神和影响力。
中国自古以来,走的多是物质输出的路,尤其是近代以来,中国向西方出口的,无非是丝绸、瓷器,各种工艺品等,这种长期的物质输出的战略,已经给西方国家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以为中国人只会生产物质产品,中国就是一个物质中国。中国人在想什么,中国的情感方式、想象方式,在西方几乎一直处于静默之中。改革开放以来的这三十年,中国的产品卖到了世界各地,“中国制造”也成了一个响亮的品牌,世界上无数的人都用低廉的价格来消费中国产品,很多世界大品牌的制造基地也搬到中国来了,但他们在使用中国的资源和廉价劳动力的时候,几乎不会想到,这个国家,也曾生产过诸子百家的思想,也曾创造唐诗、宋词的优美世界,也曾拥有李白、杜甫、曹雪芹、鲁迅等一大批文化巨人。那些购买中国产品、使用中国产品的人,似乎并没有兴趣了解中国的历史和中国人的生活。我们可以用物质吸引世界,但中国人的形象,中国的民族精神,包括中国人在世界上的地位,却没有多大的提升。当然,现在这种状况正在改变,我们国家现在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在国外设立孔子学院,尽管是一个汉语教学,但是它是一个文化的输出,是一个了解中国文化的平台。
(二)它是社会主义文化,具有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所谓社会主义文化,就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化,而不能理解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文化。因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还会存在着资本主义的和封建主义的文化,以及其他落后的文化形态。那么,什么样的文化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化或社会主义文化呢?对于社会主义文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有过许多相关的论述,但都没有对这个概念作出明确的界定或定义。
毛泽东曾经明确论述过新民主主义文化并且对新民主主义文化作了界定。他指出:“所谓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一句话,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毛泽东这里所说的“无产阶级领导”,有两层含义。一是“由无产阶级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去领导,任何别的阶级的文化思想都是不能领导了的。”这里所说的“共产主义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二是由无产阶级政党来领导。因为无产阶级的领导作用,是通过无产阶级政党来实现的。因此,根据毛泽东的论述,可以认为,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领导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的这个定义,指明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领导力量是共产党,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主体是人民大众,反对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人所共知,社会主义文化的领导力量也是共产党,指导思想也是马克思主义。这两个方面,是新民主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共同具有的因素。从这两个方面,无法认识新民主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的区别。新民主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都是人民大众所创造的,都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这在概念原则上没有区别。但新民主主义时期的人民大众,是指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民主分子,而在社会主义时期,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不再存在,因此社会主义时期的人民大众是指工人、农民等社会主义劳动者,还有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而在社会主义时期,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己不复存在。社会主义文化所反对的,是一切剥削阶级的思想意识,是危害社会主义的势力和行为。
因此,可以对社会主义文化作这样一个界定:共产党领导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思想意识、反对一切危害社会主义的势力和行为的文化。
(三)它是中华文化,具有中国特色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文化总的指导思想,规定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原则,但原则只有同各个历史阶段的具体情况和各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真正符合时代要求和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该是体现中国文化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我们知道,每种文化要跻身于世界文化之林,必须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清代思想家顾炎武,曾经在他的代表作《日知录》里讲了一个意思,后人把它归纳为八个字,叫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讲,2000多年来的改朝换代实际上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皇帝换了,其他什么都没换,还照常,这个没有关系。还有一种就是皇帝换了,文化也被换了,这就叫亡国灭种。这样的例子很多。我举一个。
大家知道《杨家将》的故事吧?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的,讲的是1000年前,宋朝军队在杨家将率领下与强大的契丹军队激战沙场的故事。契丹这个民族是个非常强大的一个民族,契丹王朝在中国北部持续存在了200多年,与宋朝形成南北对峙的格局。在此期间,中国中
原地区通往西方的丝绸之路被阻断,以至亚欧大陆中西部国家误以为整个中国都在契丹的统治之下。于是,契丹成了全中国的代称。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第一次向西方介绍东方时,就以契丹来命名中国,时至今日,在斯拉夫语国家中,仍然称中国为“契丹”。
但是大家想一想,我们今天56个民族中还有契丹族吗?契丹作为一个强大的民族去哪里了呢?
有这样几种可能。一种可能是中间有一场种族屠杀战争,把他们斩尽杀绝了。但应该不是。假如真的有一场这样的战争,周围这么多国家都应该会记载的,而且一个民族是很难被杀绝的。另一种可能是契丹族崩溃于一场瘟疫,例如黑死病。但如果是那样的话,必须要有一个前提就是这个病毒是智能型的,只要见到契丹人就传染,然后非常准确、一个不落地把他们赶尽杀绝了,这显然也不成立。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契丹民族消亡了?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是他们亲手把自己消亡掉了——契丹人在跟周边民族相处的时候,没有注意保存自己民族固有的文化。跟着汉族人生活就学汉人。然后,今天学一点,明天学一点,学一点,扔一点,结果就把他们民族内部彼此认同的东西扔光了。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民族实际上就是消亡了。
在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频频发生,但原有的文化传统总能代代相传。然而契丹王朝灭亡后,整个契丹文化也随之消亡了。在历史上,像契丹这样的民族并非绝无仅有。匈奴、鲜卑族,曾经都很强大,但由于没有强大的文化,最后都消亡了。就好比古代埃及文字,现在的埃及人都看不懂,必须要通过西方文化学进行破译、转译。而我们有甲骨文,古代的历史就能看得懂。在世界四大原生文明之中,唯一一个五千年文明就是中华文明,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从来没有中断过的文明。
所以,文化对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来说,至关重要,文化是民族的根本,而一个无根的民族,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最终是要灭亡的,所以说日本人的侵略首先是将整个文化消灭掉,所以在伪满时期,日本推行他的奴化教育,也就是说一律要用日语不能用汉语,从小学起所有的教科书都是日本的。它想干什么?它的目的就是摧毁我们的文化,将中华文化的根去掉,就像一棵树一样,没有根当然这个树就要枯萎了。所以,文化是我们的命根子,什么都能丢,文化不能丢。
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把文化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是十七大的一个特点。全国代表大会把文化作为单独的一部分写入工作报告,这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为什么把文化建设摆在这么突出的位置上?或者说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什么重大意义呢?其原因有三个: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家知道,我们现在所走的一条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条不同与西方发达国家所走过的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借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超越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卡夫丁峡谷”,充分享受现代社会文明的一切成果,而避免资本主义的弊端和灾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实现社会的现代化。这是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充满困难、风险和挑战。但是正如邓小平所说,要实现中华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只有这条活路,其他都是死路。而根据中国的国情和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选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除了经济、政治建设外,还必须把文化建设放到突出的战略地位,发挥文化对政治、经济和整体社会的巨大推动作用,这是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在中国取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必须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只有经济增长、政治民主,没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不是全面发展的社会;没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缺乏智力和道德的支撑,是不可持续的。
我们现在已经认识到强调GDP的弊端,我在这里不想多讲,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例证就是文化沙漠——新加坡。新加坡一直被认为是华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杆,但是跟台湾相比,它就是一个文化沙漠。这些年来,新加坡都在说一个谎言,自称是“儒家国家”,其实新加坡长期排斥华语,社会中上层人才都由英语学校提供,而从华语学校毕业的那些人、也就是“华校生”,在新加坡是永无出头之日的,他们只能是最底层的、地位卑微的蓝领。华校生的反抗遭到了严厉的镇压,他们的领袖被捕入狱,有的流亡异国他乡。这种文化专制一直持续到上世纪90年代,李光耀突然发现,利用“儒家社会”这个概念,可以重新打造国家形象,并跟中国政府及其市场套个近乎。这时他开始宣称新加坡是儒家文化国家。但我们仔细观察后就会发现,一方面,英语占主导地位,但却是最肤浅表层的英语文化,基督教的核心精神根本没有扎根,另一方面,华语和华夏文化遭到打压,这种双重的肤浅化,导致新加坡的文学、电影、电视、戏剧都呈现为沙漠形态。新加坡华文作协主席写出来的东西,甚至还不如我们大学中文系培养的学生。这和台湾真有天壤之别。新加坡确实有过很强的经济实力,一度号称“亚洲四小龙”之一。但它的后续发展已经面临问题,新加坡的实力正在衰退,这是因为它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动力。
在这方面,我们的领袖们都有过重要的论断。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这是我们对于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及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基本观点。”邓小平指出,搞社会主义,不搞好物质文明不行,不搞好精神文明也不行,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 在中央隆重召开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说:“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这些观点也已经进入到我们党的报告中,如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所积累的十分宝贵的经验时说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这些重要的论断,充分表明了我们党对精神文明建设、对文化建设的重视,也表明了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另一方面,从现实情况看,文化建设确确实实为民主政治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了非常新鲜的、非常丰厚的发展源泉。比如我们以前讲“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经济建设是主角,现在呢?文化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只是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而是直接构成生产力的发展内容。从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来看,生产力在很大程度上都体现了对文化的要求。就劳动者而言,用什么样的观念来指导生产,用什么样的工具来从事生产,都与劳动者的认知水平和劳动能力密切相关,而这种水平和能力是建立在文化的基础上的。如果要追求劳动产品的超额价值,那就要求有更先进的文化的介入。实际上,新的生产力的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就是人文含量。
一块月饼,如果单单只是月饼,几毛钱,最多几块钱,但是,加入了人文含量,精致的包装,配上广告宣传,立刻升值,一盒月饼最低三五十,平均一两百,最多还有天价月饼。成都市青石桥宠物市场的水族馆,纹有“招财进宝”、“一帆风顺”等吉祥字样的热带鱼,原本几块钱,现在身价已经涨到几十甚至上百元。据说这些图案都是在鱼幼小的时候,用激光打上去的,不会掉色。文化附加值的存在增加了商品的经济比重,增加了劳动产品超额价值实现的可能,越是高品质文化商品,就越可能含有较大的经济含量,经济价值也就越大。这显然,文化已经不是简单的标识,它已经物化为可以触摸到的利益。过去说买东西,是买产品;后来是买价格、买质量、买服务;现在更重要的是买感觉,买文化。“购买的是商品,享受的是文化”,这种商品文化,就是商品的文化内涵、文化附加值与文化特色。
同时,文化成为现实的生产力,一个重要的特征是文化产业的兴起。文化本身可以作为一种产业,所以我们要大力发展的一个新的产业就是文化产业。在当今美国400家实力最强的公司中,有1/4是文化企业,其出口额在2000年就达到了720亿美元。从1996年开始,美国文化产业的出口超过了航空业、重工业等传统工业,成为最大的出口产业;近年来,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已达到其GDP的30%左右。日本虽然是汽车工业大国,但在2000年,其文化产业的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了汽车业。截止05年底,日本与动漫有关的市场规模已经超过2万
亿日元,动漫产业成为日本第三大产业。韩国的影视、音乐、手机、电子游戏等产业,2003年的增长率已达到两位数,出口额超过了钢铁工业。关于这一点十七大提出了很明确的要求,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的比重要有明显的提高。现在我们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太低了,文化的直接的产值在国民生产中的产值占5%左右,通过文化产业以及带动相关的服务业大概在国民经济中占的比重也只有10%。我们在文化产业方面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这也是我们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一个原因。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必将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 从历史上看,每一个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期,往往也都是文化繁荣兴盛的时期。比如我国历史上唐朝时期文化的兴盛繁荣、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都和当时的经济建设高度发展紧紧相连。近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三位,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这在客观上要求文化有一个大发展大繁荣。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新体现
各个国家都在进行综合国力竞争,一个新的重点是什么?文化实力的竞争。现在大家都知道文化实力是个软实力,软实力这个概念是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个教授,他当过美国国防部的部长助理,叫做约瑟夫•奈这个人提出来的。
约瑟夫•奈认为,通常而言,一个人或一个国家要实现自己的实力,会用这两种方式,一种是威胁,所谓大棒;一种是利诱,所谓胡萝卜。但他发现,大棒加胡萝卜的方式,有时是行不通的,因为它太硬了,相反,一些软性的东西反而容易被人接受,这就是第三种方式,吸引,也就是软实力。他解释这个软实力是,“一个国家文化的全球普及性和它为主宰国际行为规范而建立有利于自己的准则与制度的能力,都是它重要的力量来源。”相对于“军事和经济实力这类有形力量”,即“硬实力”,他将这种“重要的力量来源”称为“软实力”,他认为,软实力包括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民族凝聚力、文化吸引力、国际影响力等等,其核心就在于价值观的表达。这第三种方式所起到的作用,有时比硬实力更大。通过输出一种影响力,从而把自己国家的价值观推广出去,并由此影响别国的人。
在这一点上,美国做的最成功。许多人都是通过美国的电影和娱乐文化来了解美国的。美国在世界各地过度使用军事力量的冷硬形象,许多时候就是被他们所创造的米老鼠、功夫熊猫这样的形象所软化和缓解的。因此,我们不要小看艺术形象的力量、文化的力量。“以德服人”总是比“以力服人”更有效果;真正高明的实力,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就是软实力。为何一直以来,美国军方都保持着和好莱坞的合作传统?原因就在于美国军方看重电影这种媒介对公众的影响力。从首届奥斯卡奖获奖影片《翼》,到20世纪80年代由汤姆·克鲁斯主演的《壮志凌云》,再到最近的《变形金刚2》,电影拍摄方都受到了美国军方的支持,军方觉得这是宣传自己的一种好方式,尤其是《壮志凌云》上映后,第二年自愿报名参
加美国空军的人大大增加。可见,美国国防部也不得不借重好莱坞在民众当中的影响力。像这次的《变形金刚2》,在中国已经打破了由《泰坦尼克号》保持了10年的3.6亿元的进口大片票房记录,而且其票房收入还在迅猛增长。
再来看韩国。看韩国人拍的《大长今》。《大长今》自播出后风靡港、澳、台、大陆、日本,至于拷贝卖了多少钱先不去说了,重要的是韩国人利用它树立了民族形象——一个温文尔雅、知书达理、聪慧善良的韩国人的形象。《大长今》不仅把民族形象站住了,还因不断向国外输出电视剧衍生产品而赚得盆满钵满——《大长今》用过的针灸、扇子,一套一套的东西,都大受欢迎。其实,《大长今》里面体现的文化全是中国文化,而我们的好东西不知道要比这多多少倍。但是,我们为何没有《大长今》,究其实质,还是关系到一个核心的文化战略。尽管现在我们举国上下有一股文化热,但其实很多人并不知道文化是干什么的,也不知道文化和我们的民族命运还有关系。到底该如何振兴我们的文化,如何用文化来滋养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这里面大有文章可做。
所以,约瑟夫•奈说软实力是影响人们的行为是一种无形的东西,比方说文化、意识形态和一些制度设计,他说如果你软实力强大,我就可以让你想做我想让你做的事情,你自己很想做的事情就是我想让你做的事情,这就叫软实力。软实力对社会有更加持久的渗透力,文化正在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利器。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 一位哲学家说过,当一个人饿肚子时,只有一个烦恼,就是生存的烦恼;一旦吃饱饭后,就会生出无数个烦恼,这就是发展的烦恼。解决生存的烦恼主要靠经济,解决发展的烦恼,很大程度上要靠文化。当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物质财富的积累和社会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人们便越来越关心如何生活得更好,这种生活不仅包括物质生活,更有精神文化生活。
2007年11月6日,湖北省为社会公众摆出一道文化盛宴——拥有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郧县人头盖骨等珍贵文物的湖北省博物馆永久免费开放。消息发布后,人们蜂拥而至,博物馆门前领票的队伍排成长龙,参观人数由两三年前的每天平均六七百人,最高时跃升至1.8万人。免费开放仅两个月,参观者超过30万人,相当于过去两年的总和。湖北省博物馆的“爆棚”现象,折射出公众对文化生活的渴求。去年8月份,南京夫子庙的一些景点也是对群众免费开放,消息一出来,大家都去排队参观了,要知道,那天的最高气温达到35、36度。群众参观的热情和那天的天气一样,热的很。
我们知道,人们的消费包括物质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两大内容。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在1000美元以内,人们主要关心的是基本的物质消费需求的满足。人均GDP在1000美元——3000美元之间,人们消费需求进入物质消费需求与精神文化消费需求并重的时期。人均GDP
超过3000美元以后,人们的物质消费需求增长将逐步趋缓,精神文化消费需求逐步占据主导位置。而在接近或超过5000美元时,文化消费就会出现“井喷”。2008年,我国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我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3500美元。根据国际经验,如果人均GDP达到3500美元,文化消费将占到个人生活的20%以上,到那时,我国文化消费需求总量将达到4.5万亿元,而现在只有不到8000亿元。这意味着,我国居民文化消费的潜力还远远没有得到释放。
一方面我国居民文化消费潜力巨大,另一方面,目前我们所面临的形势是严峻的。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多元化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人们的精神需求将越来越呈现多元化;经济全球化剧烈地冲击着一个国家和民族主体价值观、道德观,必然会影响到人们时于地域、民族、国家的认同感、依存感;在变化了的社会和历史条件下,人们的精神需求会变得越来越强烈,人们的精神需求如果得不到适时适当的满足,空虚、迷茫、迷信、邪教、反社会等等东西就会来填补真空,与这种精神饥渴交融;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利益的调整,也必然在人们的心理和思想领域产生波澜,越是在此时人们越需要有支撑和平衡力量,对文化的需求也就越来越高。
于丹,北京师范大学一位普通教师,仅仅因为在央视开讲《论语》7天而迅即“红”遍全国,受到这么多人的喜爱和追捧,乃至成为一种罕见的“现象”。“于丹现象” 的背后究竟有些什么奥妙和玄机?与于丹同时热起来的还有我们的传统文化,古典名著成为超级畅销书,“青春版”昆曲受到的热捧,青少年读经书、穿汉服,等等。为何这么多人都对中国传统文化情有独钟?
有人说,于丹给大众提供的是一剂“心灵鸡汤”。于丹大受欢迎,折射出民众的心灵缺乏某种抚慰,精神上存在着某种饥渴。
此言极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这有目共睹;但与此同时,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也水涨船高,两者之间,还有不小的落差,这也毋庸讳言。大部分中国人正逐渐富裕起来,不再为衣食担忧,开始忙碌着买房、买车、休闲、消费。然而,市场的繁荣、消费主义的盛行,并不必然带来人们心灵的充实。人文精神是社会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倘有匮乏,必将影响社会发展的和谐,最终会影响到生活中的每一个人。
网络上曾经出现了“虐猫事件”:有人使用残忍的手段虐杀小猫并把图片置于网上“示众”;前些年,某名牌大学学生用硫酸泼熊,只为了好奇看它受伤之后究竟会有什么反应„„虽然这些只是社会中的个案,但引发的却是人们的广泛追问——为什么生活好了,幸福感反而降低了?活得舒服了,却不知道为什么活着?事业在一天天发展,人心却时时没着没落?易中天分析,“为什么观众会被吸引来看这些节目呢?归根结底是关注人、关注人的生存方式。”
于丹的说法是:“这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21世纪呈现出太多的价值断层,人们由于选择太多而陷入心灵迷惑的时候,特别需要一种安顿和抚慰。”这种精神饥渴及由此引发的对人文精神的广泛需求,正是于丹走红的重要背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更进一步凸显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性。
三、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举措
如何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呢?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两个“更加”,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高度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由在国际上有崇高声望的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家费孝通先生在97年提出来的,所谓文化自觉就是我们每个人在一定的文化里面生活的人对自己的文化,你生活在这个文化里,你对你自己生活的这个文化要有一种了解,这个了解包括对这个文化它的来历,这个文化所具有的特点,这个文化它的价值,这个文化发展的趋势等等这些问题,对这些问题的了解,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的自觉。如果对自己的文化很茫然,不知道什么叫“和”或者什么叫“同”,不知道孔子讲的仁义礼智信,我们讲的“诚”、“孝”,很多这样的理念我们一无所知,不了解,就等于失去了我们生活在这个民族文化当中的一种自觉。对自己的文化有自觉才能产生自信。
十七大报告中,我们党认识到了文化在新时期对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大意义,指出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明确地部署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举措。具体来说是以下四个方面:
(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二)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三)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四)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历史经验表明,任何一个国家要把全社会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都必须有一套与经济基础、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核心价值体系,不然,就是一盘散沙。我国是拥有13亿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靠什么统一人们的思想、凝聚人们的力量?靠的就是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也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灵魂);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共同理想(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基础)),是十六届六中全会系统提出的,十七大报告将其内容与作用结合起来阐述。指导思想、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荣辱观等,以前论述先进文化的内容,被高度提炼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点之中。
关于核心价值体系,十七大报告中主要指出的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问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问题。时间关系,我重点讲讲精神文化生活多样化条件下的马克思主义一元指导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文化、价值观的多元化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在这种状况下,否定多元文化、价值观并存的“左”的倾向显然已经没有了市场。但是以多元文化、价值观并存为由,进而企图否定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性的指导地位的右的倾向却在抬头。对此,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为什么我们要在意识形态领域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而不搞多元化呢?原因很简单。马克思说:“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指导思想一元化,正是这一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反映。A、指导思想一元化是客观规律。实际上,古今中外,任何国家和社会,不管社会形态多么的不同,不管社会思想多么的复杂,但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支配地位的思想总是统治阶级的思想,或者说指导思想都是一元的。
在我国,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要确立儒家正统思想的独尊地位。在欧洲中世纪,天主教、基督教思想占统治地位,教会信条成了“任何思想的出发点和基础”,任何“异端邪说”都受到排斥和制裁。当今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虽然各种思想主张五花八门,甚至允许批评资本主义乃至宣传马克思主义,但是任何主张改变私有制、改变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思想,都会受到攻击和限制,更不允许其占主导地位,不可能成为主流意识形态。
如果改变这种状态呢?指导思想多元化会造成什么后果呢?最适合的案例就是苏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20世纪是以苏联的兴盛开始,而以苏联的衰亡结束。苏联从兴盛走向衰亡,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发生解体,首先就是以意识形态为核心内容的文化上的失败,以思想文化上的分化和混乱为起点的。在苏联,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实际上被搞成了僵死的教条。当被扭曲的本本说明不了、解决不了现实问题的时候,就转向怀疑马克思主义本身,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已经没有用了。到了戈尔巴乔夫时期,干脆放弃马克思主义,取而代之的是戈氏“新思维”,最终导致苏共下台、苏联解体。
就我们来讲,这方面的经验教训也有。上世纪80年代末期,东欧一些国家在西方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下,政局出现动荡,这就使我们国内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受到了鼓舞,国内
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极少数的反共反社会主义分子利用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借群众悼念胡耀邦这件事情,散布谣言,制造**,进行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活动。这场政治**的实质是从根本上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给党、国家和人民造成了重大损失。可见,在当代中国,如果马克思主义一元性的指导地位一旦被动摇,整个国家势必陷入分裂混乱的困境。
B、指导思想一元化不会影响思想文化的繁荣。一个社会的指导思想和主导价值只能有一个,但可以允许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存在和发展。我们所说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关系我们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关系全社会的理想信念的根本问题。因此,必须坚持一元化的指导思想不动摇。但是,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并不排斥其他学科、其他领域多样化的思想。首先,这两种并不是对立的状态。辩证地看,一元指导以多样化存在为前提,没有多样化存在,就无所谓一元指导;同时,多样化的发展依赖于一元指导,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多样化的发展既不可能健康,也不可能持久。因为杂乱的、无序的多样化是不利于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的。发展地看,多样化有其历史进步性。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包括精神文化生活的多样化,本质上应看作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富有生机和活力的表现。现在大家看到文化的分层也很明显,比方说年纪大一点的人都喜欢国粹喜欢京剧,年轻人喜欢快节奏的,喜欢那种时尚的、流行的歌曲和文化。它的分层很明显,出现了不同的文化需求,这给我们拓展文化的空间创造了条件。精神文化生活从单一化走向多样化,反映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符合时代潮流,顺应社会趋势。总体上看,精神文化生活多样化,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而不是有害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其次,我们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并不是说要简单照搬它的现成结论,而是强调要善于运用它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科学的理论,是真理,同时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开放的科学体系。就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而言,马克思主义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等的思想成果;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细胞学、进化论的创立,社会科学中摩尔根对原始氏族社会的研究,也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所以,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它不断吸收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不断丰富自己,不断向前发展。所以,它并不妨碍我们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也不妨碍我们吸收和借鉴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有益的思想文化。
C、在精神文化生活多样化中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坚持,任何以精神文化生活多样化为理由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都是绝对不能允许的。这是个原则问题。但是,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与必须坚持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搞不好会造成与放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同样的恶果。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历来有两种态度:以发
展创新的态度坚持;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坚持。教条主义地坚持,结果只能是丢光弃尽。在这方面,苏共垮台提供的教训极为深刻。以发展创新的态度坚持,最关键的就是要紧密结合形势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在继承的基础上,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二)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这张图片大家应该很熟悉了,奥运会开幕式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字,用活体印刷的表现方式,深刻鲜明地展示在全世界面前。
中国文化有很多方面,它包含的内容范围都很广,但是最核心的东西,我们中华民族文化最具有核心意义的价值理念,我想就是这个“和”,“和谐”,和谐理念。这一个“和”字,它的内涵是什么呢,A、“和”的概念。所谓“和”是不同东西的和,所以古人有一个命题叫做“和实生物”,这个命题非常重要,意思是什么呢?只有这个“和”它才能产生新的东西,这在古代,这个思想在公元前600年到800年之间就产生了这样的思想。这个思想实际上是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不能追求一个统一,完全的一律,要允许各方面的多样性的存在,只有多样性的存在,才构成和谐的局面,产生新的事物,甚至它决定事物的生存和发展,所以“和”变成中国哲学重要的范畴。它和“同”就不一样,所以孔子有一句话叫“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就是要追求和,是追求一种多元的,允许不同的意见,不同的看法融合在一起的,这才构成完成的画面。完成统一这就不是君子的行为,它不能促使事物的发展,所以古人下一个定义,什么叫“同”,叫做“以同比同”。相同的东西再加上相同的东西,和实生物,以同比同。一个是和,一个是同,有非常大的区别,我们这个文化追求的是和,而不是同。要追求和就允许多元的存在,允许求同存异的大家庭,不同因素的综合调和,最后才能产生更好的意见,这个是“和”在中国哲学史上的意义。《周易》里有饱和,太和,书经里有一句话叫“协和万邦”。在《六经》里都有这个“和”字,所以“和”是中国哲学,或者是中国人最关注的一个问题。
社会的和谐,其本质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没有和谐的文化,和谐社会的目标就难以全面实现。所谓和谐文化,基本的含义,是指一种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以倡导、研究、阐释、传播、实施、奉行和谐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文化现象和文化性状。所以和谐文化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崇尚和谐理念,体现和谐精神,大力倡导社会和谐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
B、建设和谐文化,已成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这是因为,一方面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得到迅速改善的同时,对于良好的社会秩序、人际关系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社会更加和谐而美好。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们对和谐文化的渴望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在现代化建设取得举
世瞩目成就的同时,社会上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贫富差距拉大、企业内部劳资矛盾突出、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危机凸显等等。对于这些问题,群众反映强烈,迫切希望得到解决,希望形成和谐的社会风气。
C、如何建设和谐文化呢?胡主席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建设和谐文化”一节里,报告也将以往论述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纳入其中。社会转型期最突出的文化问题之一,就是价值失序和道德失范。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教授钱逊印象很深的是在几年前的一次选美中,一位候选者在答问时表示,在“国家”和“钱”之间她会选择后者。从中国现在的道德状况来看,较之以前,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思想解放了,个性发展、个人与集体关系都有了进步,但也存在问题,比如只顾个人利益不顾社会利益,只顾利益不顾法律道德,腐败、作假、作弊比以前严重。比如,“齐二药”假药事件。齐二药厂制作的假药叫做“亮菌甲素注射液”。通常,“亮菌甲素注射液”是用来治疗肝炎病症的,它的原料是医用丙二醇,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为了获取暴利,却使用了工业丙二醇作原料,工业丙二醇比医用丙二醇便宜的多,但是对病人来说,却是致命的,许多人在注射了这个假的“亮菌甲素注射液”后发生肾衰竭,直到死亡。除了使用工业丙二醇外,齐二药厂甚至还拿工业原料二甘醇做原料,它比工业丙二醇更便宜。为了赚取更多的利益,齐二药拿人的生命作代价,还有什么道德可谈?
近年来,“幸福指数”一度成为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人们的物质生活大大丰富了,但不少人却感觉不如以前幸福了,以至于有人说,“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心理空间越来越小,人际关系处理不好,生活到处都是烦恼”。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可能多种多样,但恐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缺少精神的滋养和文化的浸润。舒心、幸福的生活,不仅需要充裕的物质条件,也离不开健康和谐的精神家园。大家知道中国科学院有一个国民心态和谐的调研,表明我们的和谐在心态和谐方面属于刚刚达标。刚刚达标就是总体上还和谐。现在有20%的人心态很不和谐,很不平和。现在有些人心态是很倾斜的,老觉得命运对自己不公、老觉得受伤害的总是自己、老觉得自己吃亏、老觉得自己付出了很多而得到的却很少。这种心态导致了一些人有近乎狂热的索取心态,即拼命地向社会索取;有的甚至有一种变态的赌博、冒险的心态。通过和谐文化的熏陶和哺育,可以提高人的境界、情趣、品位,有效调节人们的情感和心理,培育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和谐的观念要通过文化建设普及到全体人民中,才能真正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科学发展。
另外,实现文化自身和谐也需要建设和谐文化。当今时代是一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看看我们的周围,古朴厚重的传统文化历久弥新,时尚新潮的流行文化令人目不暇接,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同台竞秀,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外来文化不断涌入„„以前一个调子固然太单调,现在调子多了也难免会有噪音、杂音、不和谐音。如何让
不同的旋律共同演奏出一曲和谐的乐章?和谐文化强调各种健康思想文化相互借鉴、相得益彰,主张不同文化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减少思想冲突、增进社会认同;有利于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生动局面,使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在交流比较中互动融合、相互促进,使各种文化形式、文化门类、文化业态各展所长、共同发展。
(三)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冬天的风呀夹着雪花,把我的泪吹下”。想必大家都听过这首《流浪歌》。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家,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就是一个流浪者,居无定所。那精神家园呢?精神家园,对一个人而言,是精神支柱、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宿;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是全体社会成员共有的精神、意志、观念、理想、目标和追求。而民族文化传统就一个民族的精神记忆和精神家园,反映了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
大家知道,犹太人(古称希伯来人),公元前11世纪建立以色列国,公元1世纪至2世纪以色列被灭亡。到1947年联合国决定同意以色列复国之前,他们在1800年间都在流浪,没有了祖国,在历史上遭到了德国、法国、波兰多次大屠杀。第二次世界大战希特勒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只不过是最后一次。
但是他们没有丢掉精神家园,在漫长的民族大流散时期,犹太民族依然能凭借其自我封闭的文化传统而保持了自己的信仰、哲学、道德、法律、民俗、历史等文化,又通过经学院等形式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所以1947年联合国决定同意以色列复国的时候,两三年内回去了两三百万人,在最短时间内建立了现在的以色列国。犹太人能在世界上顽强生存,这印证了一位著名军事家的话:“你可以用武力征服一个国家,却征服不了这个民族的文化”。
我们中华民族呢?如何建设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尤其是在当前,全球化浪潮下,如何保持我们的民族特色,增强全体人民的文化认同感?弘扬中华文化。“弘扬中华文化”的提法特别有新意。过去我们出现一些偏向就是把中华文化笼统地理解为传统文化。中华文化在我看来还是一个鲜活的文化。中华文化是世界历史上历经五千年而没有中断过的唯一的少见的文化,中华文化有它自身的创造力和自我更新的能力。它包括的应该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对当代文化建设有益的部分,除此,还应该包括当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我们通常说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汉族为主体、多民族共同组成的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特殊文化体系。它对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曾经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后仍将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如何认识、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却是近代以来文化争论上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A、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文化虽然永远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可是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可以抛
弃自己的文化传统来一个重新的开始,即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自己的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对于正在追求历史进步的民族来说,传统文化不仅是因袭的重负,如能正确对待,将成为民族历史前进永不衰竭的动力,相反,轻视传统文化的制约,进行主观的改革,往往造成失误。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百年来经历的历程大体是:五四时期是“看不起”,知识精英大都以反传统的面貌出现。我们刚刚纪念过“五四运动”90周年,对于“五四”运动的历史贡献和偏颇,史学界、文化界的基本认识是大致相同的。它所高扬的爱国主义精神,推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取精神,以及它所宣扬的科学与民主的观念,都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反思这场运动,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它在如何看待与评价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方面,显示出明显的偏颇。“五四”运动时,发表了一些激烈的言论,如:认为家庭是万恶之源,认为一部古代历史就是吃人的历史,认为青年应该少读甚至不读中国书,以及打倒孔家店,在当时曾对宣传新文化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而今看来,却不能不让人有别样的感叹。“把线装书扔到茅厕里去”,左派、右派都是这么批判的,这是吴稚晖、是胡适在主张呀!不读中国书、不读中国线装书,这是鲁迅的主张。与此同时,有许多悲哀的故事发生。王国维投了湖。陈寅恪解释,说是一个知识分子对于自己所能安身立命的文明,看到它在衰微、在走向灭亡,这种痛苦是无法形容的,所以他只有自杀,他没有活路。
极左和文革时期是“看不到”,传统文化等同于封建主义,而划入“封资修”之列;文化大革命,革的是传统文化的命。这个也是史无前例的浩劫呀!现在你到全国各地去,看到许多重要的文物几乎都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严重的破坏。这在全世界是太少见了,能够这样全面地、有系统地对自己的历史文物进行破坏!
现在的情况呢?现在的情况是“看不懂”,近来出版了不少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但青年人以及许多中年人读起来都很困难,远不如西学熟悉。
比如,我们的民居文化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历史上,苏州的房子跟安徽的房子是不同的,安徽的房子跟湖南的房子是不同的,湖南的跟陕西的不同,陕西的跟广东的不同。中国有一位老建筑师到美国去开会,回来后就在《参考消息》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他说,他一到美国就犯迷糊,到底美国是文明古国还是中国是文明古国呢?如果说中国是文明古国,为什么如今中国的古建筑越来越少?如果说美国是一个相对较为年轻的国家,才几百年的历史,为何却到处都是保留得那么好的古建筑呢?他后来打了个比方说,这就好比小时候老外婆给了我们一盒子东西,但那时候我们还太小,打开来看看不懂啊,于是就扔了、送了、卖了或者忘了。直到自己到了四五十岁才恍然大悟,其实原先自己丢掉的每一件东西都是宝贝,却永远也不可能再找回来了。我们现在所面临的正是这样的流失。
又如,一个民族最基本的东西是服装,服装是一个民族的表征。但现在一眼望去,包括本人在内,没有一件是我们中国人的服装。再看阿拉伯人,他们的富裕程度超过我们,但他们仍然坚持穿民族服装而丝毫不会觉得丢人。印度总理辛格来华访问时,他头上也是缠着一个东西,那是他们民族的象征。当年孙中山先生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后发现,把清推翻后就不能再穿旗袍了,但广大同胞不能没有文化表征,于是就设计了一个中山装。四个口袋分别象征礼义廉耻,有我们的传统文化在里面。而我们现在身上还有什么呢?几乎全是外国的。问题是,我们的传统服饰,我们应该放在怎样一个位置呢?
现在在国内不少地方,我们的民族节日也已经逐渐式微了。中秋节成了月饼节,端午节成了吃粽子。曾有一个学校作过一个调查,问小朋友们知道端午节是干什么的吗?回答说,吃粽子。老师说,不对,端午节是纪念一个叫屈原的人,知道他是谁吗?回答说,是香港歌星„„事实上,自己的节不过却热衷于过洋节,对情人节、复活节、愚人节乐此不疲,而对于自己民族的节日没有热情,已成为我们身边的一种普遍情况。
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十七大报告指出,要B、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我们知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由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地域特点、文化背景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这些地方文化、民族文化,都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源泉。
(四)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是中国的一句传世格言。出自《礼记·大学》,意思是说假如能够每天更新,就天天更新,每天不间断地更新。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5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发展壮大,靠的就是吐故纳新的能力和求变图强的精神。文化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也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不竭动力。离开创新,文化就难以延续传承,更难以实现大发展大繁荣。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体制环境和社会条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文化创新的重要意义再次凸显出来。只有不断进行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的创新,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增强文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创造力实际上是民族实力的轴心,但是我们的创造力在严重衰退,我们是全球最大的山寨版国家,绝大多数产品依靠复制、模仿和抄袭,因为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最低。就发展空间巨大的动漫产业来说,在动漫生产最早与国际接轨的深圳,九成以上的动漫企业仍以加工为主,原创作品少,有竞争力的拳头产品更少。当然,日本和韩国都经历过这种模仿期。但是他们很快就转向了创新。日本现在是全球科技创新力最强的国家,发明专利远远超过美国,垄断了整个高科技创新领域,而且文化创意力也很亮眼。毫无疑问,什么时候中国成为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的大国,那么中国就成了真正伟大的国家。
去年微软企图通过黑屏来解决中国用户的盗版问题,很多人愤怒声讨,我也很不愉快,因为大家都用盗版软件惯了,但是回过来理性地想一想,这其实是在逼着我们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就因为过于依赖模仿和剽窃,我们的创造力才会日益萎缩。感谢微软,现在我们终于有了创新的历史契机。
十七大报告在“推进文化创新”一节,主要谈文艺创作创新、文化体制改革、传播体系构建等方面的问题。这里,报告重申了“双为”方向、“双百”方针、“三贴近”要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注意到新技术条件下文化传播手段的变化,着重论述了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新思路。尤其在发展文化产业问题上,报告内容务实,新意迭出,如“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等,都是在党的最高规格的正式文件里首次出现的新概念、新举措。
文化产业是20世纪末兴起的特殊产业,是文化与经济、科技紧密结合的产物,它在文化的经济化和经济的文化化过程中,鲜明地体现了文化的经济价值和经济的文化意义。当前,金融危机的持续蔓延影响了实体经济,但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则是难得的机遇。我们可以沿用两个著名的例证,一是1929年的世界经济大萧条时期,很多美国人走入影院,文化消费的攀升,开始带动美国经济复苏,美国就以好莱坞电影业为核心,大胆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文化产业从此异军突起,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更是加大了对他国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倾销,文化产业的份额占到美国GDP总量的25%,并占据着40%的国际市场份额,很快就要达到三亿美元,几乎接近于中国整个的GDP。它是美国仅次于军工行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美国的文化霸主地位也靠着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而得以建立。
第二个例证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日本、韩国这种对国外市场依赖性强的国家,经济上受到重创,但随着这两个国家相继实施“文化立国”的战略,通过其影视、动漫、网络游戏等文化产业的发展,成功带动了旅游业、汽车业等产业,成功实现了对自己国家形象的再造,以及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到现在,据统计,文化产业总值占GDP总量的比重,美国是25%左右,日本是20%左右,欧洲平均在10%—15%之间,韩国起码高于15%。对比中国,我们就会知道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因为直到2007年,中国的文化产业也只占GDP比重的2.8%。当然,现在要高一些了,这些年更是发展迅猛。以电影票房收入为例,2008年增长超过35%,,2009年的头两个月更是比去年同期增长110%。动漫游戏产业2008年也增长了97%。按照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我国自2004年以来,文化产业年增长率都在17%以上,远高于GDP的年增长率。这当然是好事,表明市场正在把中国民众的文化消费需求释放出来,文化产业行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结语]关于文化繁荣的现象,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认识。在这里我想取两个学者的观点,一位是西方的思想家伏尔泰,伏尔泰曾经在一本书中提到有四个时代是非常繁荣的,是特别值得关注的。一个是“菲利普亚历山大”时代,这个时代是古希腊文明的最后一次,也是古希腊文明在最 大范围得到接受的一次。一个是“凯撒奥古斯都”时代,它是古罗马文化的主要代表。一个是“东罗马灭亡以后”的时代,又称之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这一时代主要的作品和内在精神,实际上是对神权的一种挑战,对人性、人文的一种阐述,主张个性解放,反对经济主义,提倡科学文化,反对蒙昧,摆脱教会的束缚。一个是“路易十四”时代,法国古典主义时代。所谓古典有典范的意思,它要求用民族规范语言,按照规定的创造原则进行创作。现代学者研究,法语在全世界有这么高的地位跟路易十四有直接的关系。一般的贵族,在整个欧洲如果不会说法语,是被认为很丢面子的事情。
中国学者张岱年在专著中提到了两个文化繁荣的时代需要关注,一个是先秦诸子的时代,一个是盛唐时代。先秦诸子,这个可能大家比较熟悉,在东周的春秋战国的时候,我们主要的大家主要包括儒、道、墨、法,都起源于这个时期。一大批思想家,老子、孔子、墨子、荀子、韩非子占据了非常高的位置。盛唐时代,唐玄宗开元时期,我们今天说的诗圣、诗仙,李白、杜甫,都是生活在唐朝,唐玄宗自己懂音律,教坊和梨园都是那时建的。还有书法大家,特别是草书,张旭、怀素,表现了人们的一种精神状态。李白的诗,“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可以体现盛唐的气象。
对这样几个时代文化发展繁荣的一些现象,我们可以思考一下它们繁荣的共性,我自己想起来,大概从这几个方面可以考虑:第一,这些时间段,多数都是社会在转变过程当中,我们通常所说的转型期,人们人心思变,思想活跃。像文艺复兴、春秋战国,都是很典型的事例。第二,大体上都集聚了相当的财力和物质基础。我们通常说文化,精神文明是在物质文明基础上发展,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很难去考虑精神文明的发展。首先是要求温饱,然后知廉耻,然后再谈审美。所以这几个时代都有相当的经济基础、雄厚的财力。第三,社会环境相对稳定,除了春秋战国时期以外,其他的时间段,大体上都有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
当然,政治领袖的个人作用,我认为也是不可忽略的。人民创造历史不错。但是我们大量的行政资源,最大的行政资源是掌握在国家手里。那么国家领导者对这样一种行政资源的使用,对社会的发展和推动,具有重大、巨大的作用。不管是路易十四对法国文化的推动,还是唐明皇对音乐、舞蹈的推动,都和他们手上掌握的行政资源有直接的关系。
还有一个原因,我觉得也是很值得关注的。就是各个社会阶层的热情参与,比如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士大夫这个阶层的出现,以这样一个阶层,以参与社会事务的积极性,使思想争鸣得以存在。所以我认为没有广大社会各阶层的参与,要想达到社会文化的大繁荣和大发展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