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的写作指导(前三节)(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4 12:34: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记叙文的写作指导(前三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记叙文的写作指导(前三节)》。

第一篇:记叙文的写作指导(前三节)

第一章:记叙文的写作

第一节:审题正确,立意高远

审题是写作关键一步棋,审题正确,一篇文章就成功了一半。江苏省这几年一直在喊不在审题上为难学生,可是每年高考作文,仍有许多同学因为审题偏差而被严重扣分。所以拿到作文题后,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认真严谨地审题。

1、懂得审题的范围

一般而言,作文的审题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①立意②选材③文体。

2、明确审题的步骤

第一步:理解题目(材料)含义 第二步:确定文章中心(立意)第三步:圈定选材范围 第四步:选定文体 【佳作赏析】

2008上海市高考作文题:时我们关注更多的是我们自己,请以“他们”为题写一篇作文。除了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800左右。

他们 上海一考生

他们在城市尽头,没有繁华的街市,闪亮的霓虹;在城市的尽头,只有破旧的棚户区,有饱经生活风霜的生命;在城市的尽头,有他们这样一群人。

让我怎样称呼他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农民子弟?亦或是农民工二代?不,我不想用这些冰冷的名字称呼他们,我多想叫着他们带着泥土气的乳名,拉着他们的小手,走近他们的生活„„

他们从小生长在故乡的青山绿水中,纯洁的灵魂在田野里抽穗拔节。在山野的风中,他们奔跑着,憧憬着。风从田野中吹过,吹进了城市,为了生计,为了未来,他们跟从父母来到了城市,在城市的尽头扎下了根。于是习惯了青山绿水的双眸第一次触碰到了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他们不知道怎样穿过六车道的马路,小小的手指怎么也数不清写字楼的层数。繁华的现代文明不曾给他们带来任何快乐,这一次,却在心上烙下了深深的痕迹。

他们背起书包,小心翼翼地融入城市的生活。可是却在“城市人”异样的眼光中,第一次明白了户口与暂住证的区别。他们都是父母心头的宝啊!却过早地承担了不属于这个年龄的负担。

放学回家,他们做好简单的晚饭,父母还在工地或菜场上劳作;午夜醒来,泪眼中城里的星空没有家乡的明亮;悄悄许愿,希望明天他们的打工子弟小学不会因交不出电费而被查封„„

然而,在他们日益长高的身体上,我看到了他们的成长。记得一位记者问一个打工子弟学校的孩子,学成后是否会回到家乡时,小姑娘毫不犹豫地说:当然,一定回去!那一刻,我差点落下泪来,为他们的成长。

记得那年春晚他们稚气的宣言:“我们的学校很小,但我们的成绩不”“我们不和城里的孩子比爸爸”“北京的2008,也是我们的2008!”他们逐渐成熟,告别昨天的羞怯,开始迎接新的一天。

虽然,他们还在为不多的学费而苦恼;虽然,学校还是交不上水电费;虽然,还有好多体制还不够完善„„虽然有好多个“虽然”,但是,只有一个“但是”就足够了,已经有好多视线转向他们,他们正在茁壮地成长。

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照亮了城市的尽头,照亮了他们的生活。他们,终将成为我们。

感言:这是2008年上海高考考生的满分作文。立意深刻,层次清晰,没有华丽的词句,用质朴的语言,真实再现了当今社会的现状。阅读之后,有要流泪的感觉,感触颇深,震撼人的心灵。一位涉世未深的在校学生,能对农民工有这样深的认同感,实属不易。

第二节:结构完整,文体鲜明

结构完整,主要是指作文思路展开有序。形式上有头有中有尾,前后照应,上下连贯,没有主次不分、残缺不全的毛病;逻辑上线索清晰,层次分明,顺序恰当,段落合理,没有颠倒重复、混乱不清的毛病。

文体鲜明,对高考临场记叙文来说,必须强调三个基本要求:①必须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②必须有一两个比较清晰的人物形象。③必须以记叙、描写为主,特别要重视细节描写,抒情和议论应当压缩到最小的篇幅中,甚至可以不发议论。

这里着重讲一下几种便于操作掌握的记叙文的结构方式。

1、完整故事式

所谓完整故事式,即按照时间推移(当然也可以倒叙)记叙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发展的始末,这种方法常为人们所用,它叙写简单,内容完整,朴素自然。

2、片段组合式

所谓片段组合式,就是取几个片段故事,用这几个表面上看似独立的故事,反映一个共同的中心。这样的结构可以使文章脉络分明,材料之间相互勾连,组成一体,共同表达主旨。能作为线索的,可以是人,可以是事,也可以是景,甚至可以是警句格言、诗词文句。

如有一个学生写了一篇题为《情》的,构思精巧,值得效仿。第一个故事写星期天,他去商场买学习用品。在他出门时,见到了一对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两人抬着一个菜篮。篮子里菜并不多,可老人却抬着,并且都要把篮子拉向自己一方。第二个故事式某一天去医院,看见本街坊的张爷爷背着已瘫痪五年的妻子去楼上打针。第三个故事是澡池见闻,一个年轻的爸爸带着不满五岁的儿子洗澡,儿子用小手不停地给爸爸搓澡。

这几个故事之间毫无关系,但却有共同之处——“情”,作者在文末发问:“想人间情为何物”,这巧妙地给文中故事点睛,这种构思奇巧。

3、点面结合式 “点”是指记叙某一典型场景或人物的某一典型言行,甚至是某一特定的细节,这样能具体生动地反映事件和人物的个性特征。“面”是对环境、事件与人 物性格进行概括性的记叙,即用粗线条勾勒,它体现了事物与人物性格的广度。将“点”、“面”两者结合起来,相得益彰,就能使文章主旨鲜明深刻。

如高分作文《尝试》。文章的“面”是写尝试着为母亲“做点什么”,以表达对母亲的爱,于是给母亲“捧上一杯茶水”,“送上一块热毛巾”,“帮她捶捶背”,从而体会到尝试的“价值”。文章的“点”是具体详尽地描写“进行一次新尝试”,就是为母亲过生日。从开始攒钱写到亲自制作生日卡片,再写到生日那天……。文章有“点”有“面”,点面结合。

以上所言,只是几种基本类型,实际上,记叙文的结构应该是千变万化、新意叠出的。我们在安排文章结构时,既要遵循基本规律,又不能拘泥于现成的模式,总要有一点独创,有一点新意,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文章摆脱俗套,写作能力也会不断得到提高。

【佳作赏析】

绿色,生机勃勃,赏心悦目。绿色,与生命、生态紧密相连。今天,绿色成为崭新的理念,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以“绿色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绿色生活 江苏一考生

时隔多年,我依然怀念那个清凉的夏天,怀念那沁入骨子里的绿茶香气。

那是奶奶住进城里的第一年,带来了田里一年的收成,也带来了锅碗瓢盆一系列家当。奶奶最喜欢那口绿瓷盆,天渐热的时候,她便会烧上一整壶的开水来泡茶。茶水本是浅浅的黄绿色,但装在墨绿的瓷盆里,总觉得那绿鲜艳而又饱满,似乎要溢出来一样。这时候,奶奶便会招呼我们姐妹二人:“走,咱卖茶去!”

那时满大街都是“凤凰”牌自行车,层层密密的树阴也挡不住毒辣的阳光,额头上的汗水则被晒成盐渍。这时奶奶的茶水总是最诱人,那清澄的绿不等人吆喝,就吸引来行路的客人。

“大妈,这凉茶„„”

奶奶总是不等人问完就接话:“自己家煮的,两毛钱一碗。”

从来不见有人还价,每每都是举起一碗咕嘟咕嘟咽下,颇有几分水浒英雄的豪气,然后掏出两枚细硬币,道一声谢,消失在人群中。偶尔也有渴极了的人,一连灌下三大碗,奶奶也只收取5角钱,也许她深谙做生意讲求回头客的道理,亦或是她的本性就只是为了方便他人。

瓷盆里的水渐渐浅了,奶奶便使唤我们去楼上把晾凉的另一盆拿下来。同样的绿,同样的清,在这样的午日,散发沁人的茶香,让人分不清这绿是茶叶的绿,是瓷盆的绿,或者是生活本身的颜色。

孩子的耐心总是有限的,当我们叼着冰棍一蹦一跳回来时,奶奶正在招呼一公车的客人。那时的公车是随停的,窗口伸出许多瓶子,奶奶便乐呵呵地把它们一一灌满,象征性地收取一些钱,那浅绿色的瓶子就注入了些许夏日的清凉,也 注入了奶奶淳朴的热情。最后的收入是有限的,去掉那些茶叶钱所剩无几,可我们却乐在其中。

很多年后的现在,我只是望着马路上无数辆汽车扬起的灰尘,看着瓶瓶罐罐 花花绿绿的饮料,看着奶奶慈祥的照片,怀念那记忆中的绿色。

朋友,若你在旅途中拧开一瓶绿得不真实的茶饮,是否也会希望路边有一位 老奶奶,摆着一口绿瓷盆,煮着一盆绿茶„„

感言:文章采用完整故事式结构,作者通过怀念奶奶当年用绿瓷盆、茶碗等工具在路边卖茶这一故事,表达了自己对“绿色生活”的诠释:真实的、淳朴的、自然的、环保的生活才是作者心目中的绿色生活。这样的视角是独特的,这样的故事是鲜活的,这样的表现是智慧的。加之文中几处简洁传神的细节描写和不动声色的场面片断的对照比较,使得文笔轻捷灵动,文意独特而耐人寻味。

第三节: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内容充实是指写进文章里的材料要求有较高的质量,没有材料的文章就是一个空架子。所选材料对表现中心来说是必要的、足够的,而不是单薄的。记叙文中的记叙要素要完整,人物事件要具体实在,而且材料要力求“新鲜”。所谓“新鲜”,就是带露摘花,有时代感,有新意,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使用材料要有新变化,新视角,新手法,新见解,新观点。

如何做到内容充实,这与平时的积累以及写作时选择与运用材料有很大关系。

1、广泛积累生活素材。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关注国际风云、社会生活、身边琐事,留意山川河流、花草树木、虫鱼鸟兽,从中捕捉写作材料。深入生活,在生活中观察、积累、思索是作文时有话可说的关键。广泛阅读也是获取材料的重要途径。只有尽可能多地占有材料,提笔时才能左右逢源。我们提倡写自己所历、所见、所闻、所感的材料,把有意义的东西记下来,有意识地抓住大千世界与自我内心世界的融会贯通之处,发现生活的丰富内涵和感受平凡生命的价值。这些材料最有个性色彩,也最易触动情感,而且不易撞车。

2、材料要新颖,而不是别人用滥了的人云亦云的古人、洋人。许多考生作文中,总出现那几个“永久”的例子,如爱迪生不怕多次失败终于找到了管用的灯丝,居里夫人在极困难的条件下提炼出了镭,李白从老婆婆那里懂得了“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等等。我们应该关心国内外大事,关注现实生活中涌现出的新人、新事物。

3、材料要具有典型性,即能揭示事物的本质,能恰当地表达作者的观点。自己所历、所见、所闻的材料也不一定都新颖、典型。作为考生,很难找到在任何题目下都适用的、有意义又有个性的材料。不妨借助联想,合理虚构一下。虚构不是胡编乱造,而是遵循生活真实原则的创造,前提是确实可能发生这件事,没有脱离人物的身份与地位,也符合特定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所谓“中心明确”,就是一篇作文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并让这个中心始终贯穿、统帅所有的材料。我们写作时,不论是平时写作文,还是写考场作文,心中始终都要为所写文章拟定一个明确的中心,做到中心明确。中心是文章的灵魂,是文章的纲,它是一根红线,贯穿全篇。文章的选材、结构、语言等都要以中心为依据。“明确”即清晰明白而确定不移,因此中心的确立要鲜明、集中,这个中心要贯穿始终。“中心”的表述上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辞,应尽可能做到言简意赅。“中心”所在的位置也要尽可能显著,最好让读者一目了然。另一方面,“中心明确”还包括中心正确、准确。“正确”就是作为中心所表达的思想观点要健康、积极。“准确”就是对题目、材料的把握要不偏不倚,重点准确、突出。

第二篇:记叙文写作指导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明确记叙文写作规范,具备写作较高水平的记叙文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实施分点强化训练,明确记叙文写作中的注意要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记叙文写作训练,增强细致地观察世界、深刻地反思生活、生动地表达见解的能力。

1、教学重点

培养围绕主题选择并处理素材的能力,明确记叙文写作中的注意点。

2、教学难点

如何进行细节描写,使文章更加生动饱满。

三、教学过程

新课标写作的三个关键词:自由写作、自主写作、创造性写作。但阅卷点也特别强调六点:

①不要总是回到古代;

②不要一味堆砌名言;

③不要仅仅浅尝辄止;

④不要习惯穿靴戴帽;

⑤不要动辄题记后记;

⑥不要投机频频分段。

08年作文阅卷记叙文特别注意:

①人物形象要丰满生动,叙述具体完整;

②语言要避免低幼化;

③避免内容空洞,情感虚假;

④避免单一的叙事,要有适当的议论和抒情。

(三)记叙文写作要点:

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状物为主要内容,以叙述和描写为表达方式的文章。

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应该注意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以及对细节的描写,考生应根据写作的要求,灵活掌握,突出重点。

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应该注意交待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应该注意描写先后顺序以及记事的相对完整,注意把握好事情的开始、发展、高潮及结局。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应该注意景物的主要特征,景物描写的层次,以及人与物的情感交融。

(四)记叙文的六要素:

人物、时间、地点、开端、发展、高潮。这几个要素必须要在文章中有充分的体现,不论写人的记叙文,还是记事的记叙文,都要求写作时要注意利用好六个要素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1、人物

人物是记叙文中表达作者情感的重要部分,即使是写事的记叙文也要依靠人物来完成主题的表达,因而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描写就显得尤为关键了。人物描写的手法主要有下面几种:

①行动描写 :让人物自己来表现自己。写人物的行动应该借助情节的发展、矛盾冲突的展开而进行。

动作描写是通过人物的行动来刻画人物的方法,是塑造人物,揭示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在动作描写时要注意:(1)、不是人物的所有动作都有描写的必要。(2)、动作描写的目的,不只是为了表现人物做了什么,更重要的是通过人物动作来刻画人物形象。3)、要善于抓住那些最能体现人物性格,最能反映人物内心世界的动作进行概要或细致的描写。动作描写比较常见的失误:

(1)对人物的动作不加选择与取舍,不明白动作描写的目的。

2)动作描写与人物身份的年龄、性格不符,对人物缺乏细致的观察。(3)动作描写不准确,不具体,不形象,词汇贫乏,语言表述力差。②肖像描写:

人物外貌描写指对人物长相体态,衣着打扮,神态表情,姿势声音以及生理特征等的描写。为此外貌描写应能抓住人物外形的特征,又体现出人物性格特征,并与人物的社会地位、身份、年龄、职业、性格等符合,切忌面面俱到。我们可以回顾一下鲁迅所说的画眼睛的写法,他笔下的祥林嫂有三处集中的以眼睛说话从而揭示其人生经历和内心情感的描写。

我们改变一下课文中的描写顺序,按时间先后体会一下肖像描写的独特魅力:

初到鲁镇 年纪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

二到鲁镇 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三到鲁镇 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弱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三次描写,都反映了人物不同阶段的人生境遇,“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说得很对。③语言描写

言为心声,人物语言是人物思想的直接表现。因此语言描写最重要是能反映人物的心声,并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

一定要透过语言把握人物的身份、性格,也就是我们说的“语言描写的个性化”。我们一定会记得那个贪婪的吝啬鬼吧,他的视财如命,“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的内心独白恐怕是让人永不能忘怀的。我们在描写人物语言的时候就应该抓住人物的身份、地位、年龄、性格去写作,否则就会很不谐调。语言表达一定要得体。《红楼梦》中的焦大绝说不出林黛玉说的话来。此类描写常见的失误是:

1)

对人物语言不加选择或选择不当,使人物语言与其身份性格不符。(2)

语言无个性。3)

语言拖沓重复枯燥。④心理描写

对人物内心活动的刻画是心理描写。

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但在心理描写的方法上却可以分为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大致有以下几种:

a、直接描写心理。往往表现为“××想”“他觉得„„”。b、动作表情写心理。如他“拖着铅一般重的腿。”“母亲用手摸了摸箱子的冰冷的皮,将臂肘靠在上面,很满意地望着大家。”

c、环境写心理。如“每次开门的时候,就有一阵云雾似的冷空气吹到他脸上,这使他觉得很爽快,于是她把冷空气深深地吸进去。” d、内心独白写心理。“完蛋了吗?”母亲问自己道。但是接着就颤抖地回答:“大约还不妨吧„„”

e、幻觉写心理,也可以通过梦境写心理。

2、时间、地点

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和情节发展提供了生活场景,同时,时间也有结构文章的作

第三篇:记叙文写作指导

记叙文写作指导

一.记叙文的一般结构

文章结构指的是文章内容的组织和排列形式,主要包括开头和结尾、段落和层次、过渡和照应等等。它们在体现文章结构的总体设计中,各自承担着不同的任务。

二、记叙文的开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篇文章的开头是很重要的。文章有了好的开头,不仅能带动全篇,使文章顺利展开,而且能抓住读者,引人入胜。这里,向大家介绍几种记叙文常见的开头方法:

(1)交代事件基本要素的叙述法

《挥手之间》的开头,交代了事件的时间、地点:“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八日清早,从青凉山望下去,见有不少人顺着山上大路朝东门外飞机场走去。”

(2)开门见山、揭示主题的点题法

《背影》一文的开头写到:“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多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白杨礼赞》一文开头就说:“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这样的开头简洁明快,直截了当,读了开头,能立刻抓住文章的中心。

(3)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的描写法

《驿路梨花》的开头描写了自然环境:“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色群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春色中。”渲染了哀牢山中深远迷茫的气氛,对后文写边疆军民助人为乐的感人事迹起了反面衬托的作用。

《多收了三五斗》描写的是社会环境:“万盛米行的河埠头,横七竖八停泊着乡村里出来的敞口船。船里满载的是新米;把船身压得很低,齐着船舷的菜叶和垃圾被白腻的泡沫包围着,一漾一漾的,填没了这只船和那只船的空隙。”这段描写给人留下的印象是船多、米多,暗示了丰收的年景。而这种丰收景象与后文农民的遭遇与失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示了主题。

(4)引人入胜的悬念法。

就是从事件过程或人物经历中截取最关键,最紧张、最能吸引读者的一个情节作为文章的开头,然后再依次记叙事件发生发展或人物行为经历的始末。

(5)有关名言、警句、诗歌的引用法

名言开路,就是开头先引用名言、格言或警句,用以揭示文章的主题,然后再以所引用的名言、格言、警句为中心,组织材料,展开记叙。例如,《琐忆》一文的开头是:鲁迅先生有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子孺子牛。”这是他自己的写照,也是他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体现。„„这里引用的诗句,就是文章所要表现的主题。尽管文章中所记叙的都是琐细的事情,但所有的事情又能以小见大,体现诗句中的精神。

(6)表达写作目的的动机交代法

巴金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记述了各界人士悼念鲁迅的隆重场面,表达了人们对鲁迅的崇敬与怀念。文章的开头即交代了写作的动机,奠定了文章悲痛与激动的感情基调:“朋友,你要我告诉你一些关于那个老人的最后的事情。我现在不想说什么话,实在我也不能够说什么。我只给你写下一些零零碎碎的事情,我永远不能忘却的事情。”交代了写作目的的开头,多见于运用倒叙的方法、回忆往事的文章。

(7)首段设问法

首段设问,就是在开头提出一个问题,然后再针对问题,逐步展开记叙。例如,《谁是最可爱的人》开头三段构成一个层次,用来提出“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个问题,从而引出下文的记叙。运用这种技法,要注意提出的问题必须紧扣文章的题材或主题,否则,下文的记叙就无所依托了。

三.记叙文的结尾

与开头一样,文章的结尾也是相当重要的。成功的结尾,能使读者更深入、更透彻地理解文章内容,进一步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精彩的结尾,能唤起读者的思考与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1)自然结束法

在把内容表达完了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去设计蕴意深刻的哲理语句,这样的结尾谓之“自然结束法”。它完全避免了文章画蛇添足、无病呻吟的结尾毛病,显得单纯明快、朴素无华。但讲究“自然”并不意味着随心所欲,马虎草率,而是顺着文思发展的自然趋势结束全局。

(2)画龙点睛法

这种结尾方式,就是在文章结束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或者在全文即将煞尾时,把写作意旨交待清楚,所以这种结尾方法又称“卒章显志法”。《记一辆纺车》结尾写道:“跟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记一辆纺车。”

有时,用来总结全文的还可以是名言、警句或诗句,这样的结尾更是言简意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驿路梨花》的末段“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话‘驿路梨花处处开’。”

(3)抒情议论法

用抒情议论的方式收束文章,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绪,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起读者的共鸣,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抒情议论式结尾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采取这种方式结尾比较自由,好的“抒情议论”式结尾必然油然而生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充足感。如《回忆我的母亲》结尾的两个自然段就是很典型的抒情议论式的结尾。鲁迅先生的《故乡》的结尾是最典型的例子:“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段议论含蓄、深刻,一语双关。启发人们为创造新生活勇敢地开辟道路,使全文的思想感情得到升华。

(4)首尾呼应法

结尾与开头要相呼应,写出既呼应开头,又不简单重复的语句,这种结尾方式是各类文章极常见的收束方法。这种收束方法能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产生一种首尾呼应,浑然一体的感觉。如《一件珍贵的衬衫》,开头写了“在我的家里,珍藏着一种白色的确凉衬衫。”结尾写道:“四年来,这件珍贵的衬衫,我精心地收藏着,没有舍得穿它一次。”前文提到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的结尾,也是与文章的开头遥相呼应的。不仅又一次回答了文首提出的“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这个问题,而且抒发了强烈的感情,增添了文章的感染力。

(5)委婉含蓄,点化主题

有些记叙文的结尾,同时要提示读者注意了解文章的主题,但是作者不是用逻辑思维的方式和直截了当的语言告诉读者,而是用比喻、象征等形象化的方式暗示给读者。例如,杨朔的《荔枝蜜》就是如此:这黑夜,我做了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这里所说的“梦”,就是一个有象征意义的形象。常言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人们可以通过某人的“所梦”,推断他的“所思”。因此,读者从这个梦里,可以了解到作者十分赞赏、推崇蜜蜂那种“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渺小”“却又多么高尚”的品质,并且愿意身体力行,向蜜蜂学习的愿望。而这正是作者所要表现的主题。不过,它不由作者直截了当地说出来的,而是经过作者的“点化”,读者领悟到的。

(6)以人物描写或景物描写结尾。

如《花市》结尾写:“她笑微微地站在百花丛中,也像一枝花,像一枝挺秀淡雅的兰花吧。”作者用“一枝挺秀淡雅的兰花”比喻姑娘美好的心灵。要注意层次段落之间的衔接,注意过渡和照应。

四.段落,又称为自然段,是文章中最基本的意义单位和结构单位。划分段落的基本原则,是要保持内容的单一性和完整性。所谓单一性,是说一个段落中只能表达一个意思或表达一个矛盾,或表达矛盾的一个方面,或表达过程的一个阶段,而不能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思混杂在一个段落中。所谓完整性,是说一个意思一定要在一个段落中讲清楚、讲完全,而不能把一个意思拆开放在几个段落中。层次,又称为结构段或部分,是由段落组合而成的较大的意义单位和结构单位。安排层次常用的方法有:并列式、递进式、连贯式、总分式。

所谓过渡,就是把文章中意思不同而处于相邻位置的段落或层次粘合在一起,使它们形成一个整体,从而共同为表现主题服务。一般地说,在记叙文写作过程中,遇到需要转换内容时,往往要使用过渡成分。

请看魏巍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一个例子: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而对朝鲜人民却是那样地爱,充满国际主义的深厚感情。写作当中,有时要用某些词、句、段贯通文意,起桥梁作用,这就叫“过渡”。过渡可以用在一篇文章中几件并列的事情之间,使本来各具独立意思的事情有机地联系了起来。过渡还应用在文中顺叙、插叙与倒叙互相转换的时候,衔接自然紧密。文章中,在变换描写角度时,也需要过渡,使上下文连贯起来。

五.为了使文章内容衔接紧凑,结构严谨,一篇文章中,前面写到的,中间或结尾要有交代;后面提到的,前面要有所铺垫,这种安排设计叫做“照应”。

常见的照应方法有三种:首尾照应,前后照应,文题照应。这三种方法,在《小桔灯》一文中都有范例。

1、首尾照应:开头写道“这是十几年以前的事了。”“在一个春节前一天的下午......”结尾呼应:“但是从那时候起,每逢春节„„十二年过去了„„”

2、文题照应:全文中,多处照应了题目。如第5段的买桔子,第6、7、8段小姑娘掰开桔子及做小桔灯的动作。

3、前后照应:如第2段对房间陈设的描写,提到竹凳及墙上的电话;第3段写小姑娘登上凳子要打电话的动作;第2段提到朋友有事出去,第11段则交代朋友已经回来了;第9段写小姑娘的话“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第12段则呼应“那小姑娘的爸爸一定早回来了”。从《小桔灯》行文的处处照应,没有丝毫疏漏,可见作家冰心的写作技巧,正因为如此,文章才做到细针密线、结构严谨,来龙去脉清晰鲜明。上面所讲的只是记叙文结构的基本形式,根据不同文章的具体内容,结构形式也要随之变化,不能千篇一律,不能生搬硬套。

记叙文的创新结构

所谓创新结构,就是在作文的结构上打破常见的文章结构方式,而根据自己文章的特点,采用别人所不常用的结构,如下面列举了几种:

1.题记式。即在作文题目之下、正文之上,摘引一段简洁的名人名言,或仿写一段精粹的言论,单独成段,作为全文的题记,以凸显全文的中心,引导读者阅读。

2.后记式。即在全文的正文之后,补写一些文字,作为全文的后记,以说明这次作文的写作目的、经过、感触,或补充交代一些文中涉及的有关内容,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全文。

3.序数式。即把全文内容细分为几大部分,每部分内容相对集中,再把各部分按序排列,用数字一、二、三„„或字母A、B、C„„表示序列的先后,且把数字或字母居中写在每部分的正文之上,使全文的内容、层次一目了然。

4.小标题式。即把全文的内容细分为几大部分,每部分都以一个凝练的小标题加以统帅与凸显,让读者对全文的整体内容先睹为快。恰当地运用小标题,能使文章线索清楚,层次明晰,且呈现匀称醒目的外在结构之美。如《我最喜欢的学校》这篇作文有三个小标题,依次是:课堂笑语、师生浓情、节日欢歌。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表现了校园生活的美好,扣住了中心,而且层次清晰。小标题的运用,使作者的情感表达具有更强的视觉冲击力。

5.日记式。即有意识地选用几篇有代表性的日记来组成全文的主体部分。这样有点带面,选取有典型意义的几个片段来表现中心。既然是日记,就要注意必须写明时间,必须是以第一人称来写,以独白方式写出自己的心里话,也可用来叙事。

6.书信式。即采用书信的结构形式来作文。这种形式更有利于真切地倾诉个人情感,鲜明地表达个人的观点,读者会情不自禁地以收信人的身份阅读全文。这样,作者就可以一下子拉近了与读者的心理距离,易于感染读者。

7.剧本式。有的考生机智地运用剧本这一众多考生尚感陌生的体裁构思成文,体现出强烈的创新意识。南京市考生的剧本《选择》堪称代表作。四幕剧《选择》的开篇以“旁白”点题,接着以”上学”、“举报”、“受贿”、“入狱”这四幕表现主人公王民由朴素廉洁到腐败堕落的过程,虽然时间跨度达30年,但矛盾冲突的层次清晰,反腐倡廉的主题鲜明,这些和作者采用的话剧形式达到较为和谐的统一,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8.组接式构思。组接式构思的特点是没有完整的事件,将不同的时空场景作蒙太奇般的组接合成,形散神聚,结构呈现内在的严谨性。2002年河北省中考要求以“发现”为话题作文,有位考生拟题《发现美丽》,文章主体部分的四段分别以“春”、“夏”、“秋”、“冬”领起,又分别以“啊,美哉!”“啊,爽哉!”“啊,快哉!”“啊,乐哉!”作结,中间抒写作者对四季独特的审美感悟,构成镜头组接式结构,可谓匠心独运。文章结尾点出“人生的四季不也是一种需要不断发现的美丽吗”,以此升华主题,这是在组接式场景叙写的基础上的合乎逻辑的递进,使全文呈现出既整齐又跃动的结构特色。

9.谈心式构思。这种构思的创意在于全文以第二人称“你”展开,运用与读者对话、谈心的形式进行叙写,给读者一种近距离的亲近感。河北一考生拟题《发现你自己》,文中用“你”作称呼达42处,按照“发现你自己的人生坐标”、“发现你自己的奋斗动力”、“发现你自己的兴趣”这三个层次描述“发现自己”的审美内涵,新颖别致的表达形式,一声声贴心的呼唤,激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六.记叙的顺序

主要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1.顺叙是写记叙文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一般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文章的层次同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就容易把事件记叙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

顺叙的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是完全按时间顺序记叙。如我们学过的《老山界》一文,就是按照时间(当天下午——天黑——当天夜里——第二天黎明——第二天下午两点——两点以后)的推移,记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过程。

二是以地点的转换为序来叙述事件,如《藤野先生》一文,就是从作者到东京开始写起,再写到仙台后与藤野先生相处中的几件事,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与崇敬。

三是以事情的内在逻辑联系为序来叙述事件。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中,作者用三个事例,从三个方面歌颂了志愿军的高贵品质。第一个事例重在表现志愿军战士对敌人的无比仇恨,第二个事例表现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热爱,第三个事例则展示了志愿军崇高的精神境界。这三个事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告诉读者,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在叙述一个事例时,由于时间变化与空间地点的转换顺序往往是一致的,所以在一篇文章中常常是几种顺叙的方法兼而有之。

2.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倒叙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初中语文课本中有不少倒叙的文章,如《一件珍贵的衬衫》、《一件小事》、《回忆我的母亲》、《记一辆纺车》等。

使用倒叙方法应注意的是:文章开头交代了事件的结局后,要转回到事件的开头,从起因写起;在叙述完事件的经过后,还要回到结局上来,这样才能首尾相合、结构完整。

3.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插叙与倒叙的区别在于:插叙只是顺叙中的一个片断,不是全文中心事件的一部分;而倒叙所叙的内容是整个事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或一个环节。

如鲁迅的《故乡》》中有两处插叙。一处是当“我”的母亲谈到闰土时,作者用“这时候,我的脑海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引出对少年闰土形象的插叙。另一处是对杨二嫂形象的回忆。这两处插叙使闰土、杨二嫂过去与现在的不同形象及不同生活境况形成鲜明对比,充实了文章内容,深入开掘了主题思想。插叙的内容应能对中心内容起补充、解释或衬托作用,根据中心内容的需要可长可短,但不能超越表现中心思想的范围,否则会喧宾夺主、繁琐累赘。使用插叙时,要安排好与中心内容的衔接,使过渡自然,内容贯通一气。

4.补叙:对前面的叙述加以补充、解释。补叙与插叙的不同在于:

1、文字少,一般没有情节,前后不必有过渡文字;

2、去掉补叙的文字,前后内容仍可以衔接起来。

散文的写作

一、什么是散文:

不讲究韵律的文章,散文是一种作者写自己经历见闻中的真情实感的灵活精悍的文学体裁。

作者在散文中的形象比较明显,常用第一人称叙述,个性鲜明,正象巴金所说“我的任何散文里都有我自己”,总之可以说是表现自我。

二、散文的唯一内容和对象――作者的感情体验。散文要写感情,但却是作为一种必备因素和一种内在线索。应当强调指出,感情不是片面的因素,也不仅仅是线索,而是散文的对象。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感情体验。感情体验就是“不散的神”,而人与事则是“散”的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形”。朱自清的《背影》不是要记录回家和父子离别的琐事,而是要吐露一种对父亲及失败了的父辈的怜惜和敬爱。《荷塘月色》不是要描写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而是要吐露在当时环境下的作者的一种“淡淡的郁闷”“淡淡的喜悦”的情怀。《拣麦穗》不是要追忆“我”与老汉的“恋情”,而是通过两个梦的破灭:姑娘拣麦穗时生出的对未来生活的种种美好愿望;我的儿童强烈的模仿心理梦的破灭。而是以此来对幸福生活,对纯正友谊的呼唤。感情体验,是散文的内在结构。有了它,就可以天马行空地起草。这一点,不能不明朗和确定。有了散文的内在结构——感情体验,只要再明确外在结构的核心就可以写好散文。

三、散文的外在结构的核心――细节。散文和小说一样,建立在细节的描写和叙述的基础上,但细节的排列组合方式不同。可以说,小说组合细节是“以盘盛珠”,而散文则是“以线穿珠”。小说的“盘”是一个社会的横切面,具备冲突,各种阶层、力量的人物或隐或显。而细节只能在这样的“盘”中有机地展开。散文的“线”,就是感情体验,或多或少,随手拈来,任情挥洒——以感情体验的表现为准。由此,我们说散文(应称艺术散文),是最自由的文体,散漫如水,手法灵活。只要弄清以上四点,写真实自我及由此生发的个性口语、感情体验和细节描写,就掌握了散文写作的要领,什么意、章法(如文眼)、意境等等一般化认识都不必过于拘谨地学习,其它文体理论知识和写作基础理论都会讲到。

散文可以主要分为记叙散文和抒情散文两种。下面将两种散文的模式列出,记人散文模式

【开头】①感情化语言概括叙述。我和该人,重点在后。介绍该人,如肖像描写。②两者关系及该人精神特质的议论。

【中间】▲一种情况:一件事。从开头、发展到结尾,细致叙述和描写。

▲另一种情况:几件事。每件事即每层次前,可以用对该人精神特质的一个因素领起。以对该人的感情体验及整体议论来贯穿几件事。

【结尾】①重申特质,照应开头。②深化感情关系,发出感慨。

抒情散文模式

【开头】1叙述自己与景物的关系。2议论景物和自己。

【中间】1描写景物,分出层次,细致动人。2联想发挥,更大意义。

【结尾】感慨

四、散文写作:构思、联想、语言

散文,往往通过生活中偶发的、片断的事象,(一方荷塘,一缕月光,一片云霞,一个梦境,一堵断垣,一件故人的遗物,一封远方的来信„„都可以拨动你心灵的琴弦,引发你这样或那样的联想和感悟,唤起你对宇宙认识或多或少的情趣和沉思)去反映其复杂的背景和深广的内涵,做到“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要达到这种境界,构思是关键。

1、构思,是作者对一篇作品的整个认识过程,从他对外界事物的最初感受到成篇的全过程。就是进入下笔阶段,也仍然在思考,在探索,在继续认识所要描写的对象,深入发掘其底蕴和内涵。由于事物间的联系是深邃而微妙的,作家要善于由表及里,从纷繁错综的联系里,发现其独特而奥妙的联系点,才能够从“引心”到“会心”,由“迎意”到“立意”。

构思的奥妙,不同的作家有不同发现。于是就出现了种种不同的构思方法─―

秦牧的构思方法,有人叫做“滚雪球”。他写散文,起初的感受只是一点点,如一片小雪花,随着题材的增加,体会的深入,联想的开展,那感觉一步步膨胀起来,就象滚雪球一样。这里可贵的是最初的感觉,照秦牧的话说,它是事物的“尖端”部分,最富有“特征”的部分,一旦被作家抓住,就象一粒饱满的种子,落到肥沃的土壤里,作家用思想、感情的阳光雨露恩泽它,使它萌发成丰富的果实。这是一个核心,越滚越大,形成统一的构思。

徐迟的构思方法,叫“抓一刹那”。这“一刹那”他认为是事物的“精华”部分,最有“光彩”部分。抓住这“一刹那”,就抓住了头绪,抓住了中心,零散杂乱的材料才得以集中,才有了归宿。总之,一篇散文的谋篇、构思,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方法,因人而异,不可强求一律,更不能照猫画虎,每人应有每人的独特方法,但讲究构思,则对每一个作家而言,都是极重要的。

3、联想,一篇优秀的散文,几乎难以离开联想。所谓联想,是指对事物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想象活动。由一事物过渡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当人们由当前事物回忆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者由想起的一件事物又波及到另一件事物时,都离不开联想。在这种联想活动中,事物的特征和本质,更容易鲜明和突出,作者的思想认识也能不断提高和深化。一个作者的知识积累,储藏愈厚实,则对生活的感受愈敏锐,易于触类旁通,浮想联翩,文思泉涌。联想,在心理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回忆常以联想的形式出现,联想还有助于举一反三的推理过程。特别是在散文创作及其它样式的文艺创作中,联想有着增强作品艺术魅力的功效。散文家的灵感,看似偶然,实则必然,迁思妙得,得自长期积累。积累愈厚,古诗选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

黄钟毁弃,瓦釜雷呜。(屈原)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陶渊明)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陈子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于谦)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苏轼)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着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关汉卿)欲把西湖比西子,浓装淡抹总相宜。(苏轼)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一片丹心图报国,千秋青史胜封侯。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你东南西北风。(郑板桥)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

第四篇:记叙文写作指导

记叙文写作指导

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记叙文是用来描述事物的文章.时间,人物,地点,事件(起因,经过,结果)是记叙文的6要素,(或者四要素)。记叙文写作,是把自己的亲身感受和经历,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给读者。

记叙文包括的范围很广,如记人记事,日记、游记、传说、新闻、通讯、小说等,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

总的说,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叫记叙文。但记叙文写作,伴随自然流漏的适当议论和抒情。

记叙文的叙述方式多种多样,有顺叙,倒叙,插叙,平叙和补叙。在高考中,一篇详略得当,有变化,有波澜,情景交融的记叙文容易打动阅卷老师的心。

化虚为实。比方说,遇到一个场面“挤”。有的同学夸张一下:“都快把我挤成一张相片了。”这还不够化虚为实,你描绘出一个形象来,让别人看,让别人得出这个结论。

公共汽车擦着人群的边缘,驶了过来,没等到停稳,人们便一起涌向前门、中门、后门,于是,青年的潇洒大度、教授的温文尔雅、姑娘的矜持恬静,便一齐被抛在那空落落的车牌下,只有那一个个黑发的头、白发的头、长发的头、短发的头和戴帽子、包围巾的头,一样地在车门口攒动,那一双双白皙的手、粗糙的手、青筋暴露的手和戴手套的手,一齐向上挥舞着,努力向前伸——企图抓住车门,此时人们之间便无了高低贵贱,紧紧‘团结’在一起:笔挺的西装和肮脏的工作服挨在一起,白亮的高跟皮鞋胡乱地踏在黑亮的大头皮鞋上,人们之间也没有了礼貌谦让:身体高大的在尽情发挥高空优势,身体瘦小的也在巧妙地利用低层空间,上的人气急败坏,下的人败坏气急,满眼扭曲的面孔、暴怒的目光,满耳叫声、喊声、骂声和小孩的哭声。

化情为物。真情应当融在文章的字里行间,让人感觉到字字句句里面你都在表达一种情。

爸爸,春天又到了!窗外那片竹,那样挺拔,那样秀颀,那样生机盎然。六年来,黄昏走来又走去,可我只能看到那片竹,爸爸,那是我终生难忘的一个春天!初春时还飘着零落的雪花,当冻土还未化尽时,您带回来了几株瘦竹,叶尖微微泛黄,蔫蔫的,虽无生气,却有壮实的根。您种下了绿的希望,给我留下了窗外那片竹。就在当年暮春,你匆匆地走了,再也没有回来!爸爸,那片竹顽强地活下来了,活得很旺盛,我整个的思念都系在了那片竹上,在那里,可以拾起您遗落的脚印,可以掬起您爽朗的笑声。夏天裹着燥热姗姗走来,昏黄的夕照中,我倚窗凝望那疲惫的竹,连日暴晒,叶面上蒙着厚厚的灰尘,叶片向下搭拉着,竹干微微倾斜,竹林似乎疏朗了许多,显得那样疲惫不堪。爸爸,这神情多像您!为了养育我们,您在暑天里四处奔走,收酒瓶,收破烂。归来时您是满身的灰尘,满身的汗,深深的皱纹里藏着辛劳和艰难。就这样,您还忙着为那片竹浇水!每当此时,我心中总涌动着阵阵酸楚。我觉得您很可怜,也恨自己无能。我下决心要好好学习,将来使您幸福。而今,我连着唯一的心愿也未曾兑现,您就走了,永远地走了!窗外的那片竹啊,只有你知道我的哀思有多深!

第五篇:记叙文写作指导

高一(2)部语文期末复习作文材料

2012-1

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鸢飞鱼跃,草长萍移;虫行兽奔,叶绿花开;日升月落,潮来汐退。在四季的轮回中,生命荣枯消长,呈现出千姿百态。

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其生命的姿势是丰富多样的。芸芸众生,或优雅,或猥琐,或柔美,或阳刚,或从容,或拘谨,或顺从,或横行……纵观古今,采菊东篱,举杯邀月,横刀立马,舌战群儒;易水悲歌,赤壁豪情……遇风雨而穿行,迎风浪而镇定;舞横槊以赋诗,坐空城以抚琴;发兰舟,濯沧浪,匆匆乎夺路而走,郁郁然举步投江:生命的舞台上,不同的角色演绎着各异的剧情。

这形形色色的生命的姿势,它会给你怎样的启示呢?请以“生命的姿态(姿势)”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仅限于记叙文,写其他文体则视为偏题;

②所写内容必须在本话题范围之内;

③题目自拟,立意自定,字数不少于800字。

范文:

夕阳下的呼啦圈

我无法昭示生命的姿势,只知道那天下午,那个呼啦圈留下的是永恒。

——题记

门前聚了许多人,他们肆意喧笑着——爸爸在摇呼啦圈。爸爸肚子大大的,所以呼啦圈只能在他的屁股上转,一圈又一圈,他们笑着指着爸爸评点着,让自己满足地笑着,而爸爸什么话也不说,也只是咧嘴笑着,呼啦圈在屁股上打转,一圈又一圈„„

爸爸的姿势的确很滑稽——笨笨的身体无序的扭动着,双举过头顶,还呵呵地笑出声来。我无法释怀:这是昔日严肃的父亲吗?是那个霸道无理的男人吗?他现在在做什么?小丑吗?我甚至感到有些愤怒,但也只能无声地望着他,看似熟悉,却又有一种说不出的陌生。爸爸是老了,还是小了?呼啦圈摇晃着,仿佛在说“不知道,不知道„„”

他们仍然放声大笑着,过路人也聚扰过来,呵呵地笑。在我看来,爸爸的姿势是那么的生硬,那举起的双手像是在向岁月求饶。

我想,父亲是老了,不然他怎么肯放下那张严肃的脸,用自己的滑稽动作供人们玩笑?我想,父亲是老了,不然怎么会在中秋之夜给我打电话时带着哭声说:“你回来吧!爸爸想你了!”我想,父亲确实老了,为我而老了,为我而向时间投降了,乖乖的,像个小孩。父亲老了,我想„„

呼啦圈挣扎了几下,掉在地上,周围的人又是一阵哄笑。父亲笑着弯下腰去捡,那一刻 1

我的眼泪快要流下来了。爸爸的背微弓着,肚子大大的,只能屈腿在地上摸索,当他摸到呼啦圈时,我不敢看,我害怕,我害怕他支撑不稳身体而栽倒在地上。他头发上的银丝太重,我承受不起,爸爸呢,承受得住吗?呼啦圈又开始转了,一圈又一圈,是否是它将父亲的身上勒出了一道道坎,勒出了一条条皱纹?我是否就是那个呼啦圈,让父亲承受着生命之重?

人群散了,爸爸捡起呼啦圈笑着对我说:“走,吃饭去!”便走进了屋,手中的呼啦圈还没有放下。

太阳红了眼圈,我湿了脸„„

点评:一个姿势,一种人生,可能是我们最先能想到的话题。在这个背景下往往易往气节、骨气、德性、修行、人情性灵上引,虽刚健恢弘,看完了却又嫌韧劲不足。这篇文章,作者抓住“爸爸摇呼啦圈”这一姿势,用长短镜头切换的手法,再现了一个看似诙谐却让人始终笑不起来的生活场景,细腻地绘出了“我”不能抑制的感伤和对父爱的深切理解,字里行间的父女之爱感人肺腑。别致的构思,细节的捕捉,灵动的情思,细腻的笔墨,成就了这篇难得的佳作。

写作技巧:以小见大

以小见大,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写作方法。小中见大,见微知著,“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让小事“出彩”,恰如一句妙语所描述的——“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那么,如何让小事“出彩”呢?

一、把小事放到大背景中去表现

即以特定的大背景来烘衬“小事”,在特定背景之下“透视”小事所蕴含的深意,有了这份深意,文章也就多了一层深刻,所以,也就能“出彩”。如有篇文章,叙写两个小孩在放学途中做事——使出吃奶的力气盖上一处下水道的盖儿。行文安排了得当的背景衬托——“往来的行人都敬而远之”“行人只是投去一束惊异的目光。但谁也没有停住脚”“人们不再对下水道敬而远之,却对两个孩子沾满黑泥的脏手远远地避开”。两个小孩的热心、主动,在行人冷漠、麻木的衬托下,显得那样清晰、夺目。这样一来,特定背景下的小事就有了沉甸甸的分量。如果没有如此得当的背景衬托,那么小事当然只是“小”事了。

二、把小事写具体、写细致

即把特定的动作、行为进行“放大”,像电影画面一样映现出来,给人清晰、鲜明的印象。如有篇题为“亲情”的文章,其中详写了“我”为妈妈挑刺的情景:

„„于是,我让爸爸紧捏住妈妈的手指的两侧,我看准刺儿的部位,沿着刺儿的周围拨开皮层,使藏在里面的刺儿露出来。然后,我小心翼翼地一针一针地挑着,拨着,刺儿终于露出了头,我用针尖朝上每拨一次,妈妈便咬一次牙,眉头拧成了疙瘩„„经过一阵忙活,该死的刺儿终于被挑出来了。最后,我用手在妈妈的手指上摸了摸,捏了捏。

这个片段细致地展示了自己给妈妈挑刺的全部过程,“我”挑刺的动作细腻、具体,这

些可谓生活的再现,更是真情的流露。

三、对小事的意义要加以揭示

即运用议论的方法在记叙之中加以点染,突出小事非同寻常的意义,有“画龙点晴”之笔。如习作《助人的感觉》开头以“助人的感觉是甜蜜的”领起全篇,省俭有力;中间写了在寢室里关心同学和在放学途中帮助盲人的两件生活小事,并在记叙之后都有一句总结的话——“帮助人的感觉好甜好美”;最后,篇末这样写道:“几次尝试,我真正地懂得:助人的感觉是那样的舒心、甜蜜。”由此凸现了小事深意,让小事真正“出彩”。

写作点拨:

1.请以“你听,多美”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构思点拨】

①审题的关键词是“听”和“美”二字,“听”引入文章要表达的对象,“听”也是一个感受的过程;而“美”是文章要表达的中心,需要突出的主旨。“美”可以是自然的美,可以是社会的关,也可以是生活美的或艺术的美等等。文章重在表达审美享受的过程:即为什么美,美在何处。“你”显示了文章所要使用的人称,可以具体有所指,也可以泛指,表示了一种共享。整篇文章应表达对所听对象的由衷赞美之情。

②因为是“听”而不是“看”,所写有些受限。文章可以实写,比如可写由听到某人的话、某书声、某故事、某教诲、某音乐等带来的审美感受;也可以虚写,比如将艺术作品(一幅画、一首诗等)中的某些图景幻化为听觉感受,从而进入审美境界。

③对美的感受应该是深刻的,美的感受是有感染力的,震撼力的;表现的“美”不应该是低俗的、不健康的。

2.请以“在飘雪的季节守候花开”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构思点拨】

此文题有三个关键词:飘雪的季节、守候、花开。这里“飘雪的季节”可以是实指,以此为观照可写雪花是春的使者,雪花来了,明年的花期就近了。也可以是虚指,“飘雪的季节”指的是恶劣的环境,人生所遇到的困难、挫折等一切逆境,而“花开”则与此相反,指人生的顺境,美好的生活。以此为观照,文章要表现人的乐观、豁达、不屈、积极向上等心态。当然,写作时,也可虚实并举,以实衬虚,化实为虚,使文章更雅致,更含蓄。

3.请以“其实很简单”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构思点拨】

这道作文题的第一个特点就是限制与开放的巧妙结合,下面几种构思,有助于你写出文采斐然的佳作。

①扫描生活中感人的场景,进行镜头剪接式写作。作文题中的“其”指什么,这就是命题者留给的广阔思维空间,可以从横向思维的角度来观察社会,以镜头扫描的方式,搜集生

活中点点滴滴感人的场景,汇入笔端,以镜头剪接的方式,再现生活的精彩,最后再以简洁的语言点明中心,就能构思出佳作。

②细腻再现生活细节,探求生活中最诚挚的情感。“其实很简单”一题的言外深意就是有复杂的外观,有缤纷的表象,而要求学生写作时力求透过复杂的外观与缤纷的表象看出本质,在扑朔迷离中看出规律,所谓铅华洗尽,返璞归真,应当就是这道作文题的写作要点。因此,在写作时,应当把生活中的细节放大,然后提炼出最诚挚的情感。将细节与情感巧妙合一,会使文章既具有形象性,又具有深刻性。

4、请以“微笑的力量”为题,结合自己的感受,写一篇记叙文,800字左右。

【思路点拨】

“微笑”在这里是一种平和、宽容的生活态度。写作时只有掌握以下技法,才能让文章脱颖而出:用细小的故事折射人物的品质,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歉疚的笑脸,一串诚恳的笑声,都是写作的好题材,要学会用细小的事件写出自己的感受或人物的品质;用细腻的描写记录心灵的痕迹,要尽量挑选那些富于表现力的、有意义的细节,写出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让心灵的波澜在曲折的情节中放射美丽的光彩;用新颖的形式增添创新的色彩。这类文章往往具有时间跨度大、故事性强、适应范围广等特点,可以尝试用日记、小故事、童话等形式进行写作。

5、以“的滋味”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补全题目;②自定立意;③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

文题中的“滋味”本义是“味道”,喻义是“某种感受”。为此,本文的写作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缘事生感。必须叙写一个中心事件,或围绕一个中心叙写一组事件,在此基础上生发出自己的内心感受。而且,只有事件叙写得“厚实”,生发的感受才会“真切”。那种通篇无事、跟着感觉走的文章只会给人以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之感。二是多法生感。对于“感受”的生发,既可先“事”后“感”,卒章生发,升华情感;也可将“感受”融化在“事件”的叙写过程之中,“生发”于无痕。三是用足描写。中学生的生活一般都是风平浪静的,很难“惊世骇俗”,很难给人以“超级震撼”。那么,要想在“平凡的世界”里生发出让人怦然心动的感受,就必须用敏锐的触觉去捕捉,用细腻的笔触去描写生活中那些让人的心灵为之一颤的场景、画面、镜头,让读者的心弦在你柔柔地拨弄下产生出共鸣,这样才能收到“平凡的人给我以最多感动”的构思之效。

下载记叙文的写作指导(前三节)(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记叙文的写作指导(前三节)(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记叙文写作指导

    记叙文写作指导 教学目标: 1、学会记事,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也可以写这件事使你明白了什么。 2、通过事情表达童年的美好,旨在突出“趣”,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事,体现个性化。 3......

    记叙文写作指导(二)

    第二讲、作文结构例析 一、例谈记叙类作文的分类结构法 文章是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结合,有了充实感人的内容,再配以完整巧妙的结构,文章就显得更加完美。“分类结构法”是努力使......

    浅谈中学生记叙文写作指导

    浅谈中学生记叙文写作指导 邱庙中学 刘翠 一、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中学生写作文,也不能脱离生活。中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一提起写作......

    中学生记叙文写作指导浅谈

    中学生记叙文写作指导浅谈 摘 要:记叙文的写作首先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力求写实。写作记叙文的题材要新颖。写作记叙文要做到“胸中有丘壑”。写作记叙文要彰显自己的个性。写完......

    记叙文写作指导课件

    导语:对于记叙文写作,老师会怎样进行指导?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记叙文写作指导课件,供各位阅读和参考。专题一训练目的了解记叙文的文体特点及写作记叙文的基本要求。一、什么是记叙......

    高中记叙文写作指导

    高中记叙文写作指导(一) 一、优秀记叙文的标准 1、描摹形象细腻。2、情节曲折起伏。 3、立意深刻新颖。4、感情真挚热烈。 5。多样的结构6、语言准确生动。二、记叙文的描写之......

    记叙文写作指导(一)

    记叙文写作指导(一) 记一个印象深刻的人 一.课前导入: 大家猜一猜,这节作文课我们将辅导什么内容呢?(写人)写人的文章可以写很多,可以写自己熟悉的人、敬佩的人,也可以写自己身边的同......

    高中记叙文写作指导

    高中记叙文写作指导 一、记叙文写作前要有必要的构思 1.明确写作目的和叙述的中心思想,段落叙述始终围绕着主题而展开,避免空间的叙述和与主题无关的内容。 2.一篇好叙述文需要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