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更深认识主
更深认识主
自1807年更正教宣教士马礼逊来华宣教之后的半个世纪里,大批的更正教宣教士来到我们中国,他们传福音的主要对象基本都是当时社会中低下阶层的平民,为了更好地开展福音事工,他们就向这一群体展开救济及慈惠性的工作,这个工作往往是需求最大、且效果又极佳的。事实上,早期来中国宣教的团体开拓事工的方法几乎都具有慈惠性质。例如传教士办学,常常免费供给一些贫困学生在教育和生活上的需用;在医疗服务方面也常常赠医施药;这样很多人因看到好处就加入教会。但是这样的传福音方式,也势必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这就引发了两种现象的出现。其中相当一部分的人,来信耶稣的目的是不纯正的,甚至于在社会中,称这些所谓的“信徒”为吃教者(吃教基督徒)或是“挂名基督徒”;其实,这些人根本就有没有建立起信仰的根基,并不是真正相信耶稣基督的;另外一种现象就是,也有一部分的人是真信耶稣了,但他们还是较偏重于在主面前求平安、做好人,只是例行公事般的每周到教会礼拜,并没有一颗对信仰渴慕与追求的心,对主的认识也不充分,这些人可以被称为“宗教基督徒”。所以新中国建立后,一出现政治上的逼迫,很多人就因惧怕和胆怯就弃绝了信仰。
其实在当今时代的教会里仍然有一些人来信耶稣的目的是不正确的,我们也听到过一些人因着有病来信耶稣,但病没有好,就不信了;也有的是遇到了难处,但并没有因来信耶稣难处得着解决,所以也就不再信下去了。这的确是让人很痛心的一件事,他们没有真正了解圣经中所启示的真理,没有很好的认识耶稣到底是怎样的一位救主,那么怎样才能更好的来建立自己的信仰呢?
今天我要和弟兄姊妹分享的题目是:更深认识主。请打开圣经《约翰福音》2:1—12节,请听我来读。
约翰福音这卷书是耶稣的门徒约翰写的,他写这卷书有一个目的,在约翰福音20章31节,他是这样说的:“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祂,就可以因祂的名得生命。”所以我们在看每一个神迹的时候,都要以这一节经文为指导,来明白约翰写作的目的。在第一章中约翰向我们阐述了耶稣的身份,祂就是太初就有的道,是神的独生子,现今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并且已经有人认识了祂就是旧约先知所预言的弥赛亚,并且也愿意来跟从祂。那么我们现在就需要透过继续下来的经文进一步的认识这位弥赛亚。
我们的讲题是“更深认识主”,那么要更深认识主,就要从两个方面来看;第一方面的内容是,认识耶稣的使命;其中第一小点是正确面对危机,经文是1—3节。
这一段的经文是讲耶稣接受了一个邀请去参加婚宴,“第三日”所指的应该是上文所讲到的,腓力和拿但业遇见主之后的第三日。“耶稣的母亲在那里”说明这两家人之间可能是亲属的关系,即或不然也可能是亲密的朋友关系;不单如此,这句话可能也显示出马利亚早已在此,并且是宴席中参与管理的人。婚宴对于犹太人来讲是一件极大的事,他们的庆典会持续一星期之久,每天都有新客人来到,消耗许多食物与酒,这些都需新郎供应,是沉重的经济负担。但这一家人却要面对一个极为严重的危机,那就是“酒用尽了”,这是非常尴尬的事,意味着一双新人会在人前丢脸;甚至会引致复杂的律法问题,因为这种事情的发生,可以被看为是对女方家庭的羞辱。不论如何,一个及其现实的危机在此时出现了。耶稣的母亲看到了这个危机,但她没有去找家主来解决问题,而是找耶稣。也可能是她知道即使是家主也无法解决这一突发的危机。所以她来到耶稣面前,对祂说:“他们没有酒了。”这一个简单的陈述引来了许多的争论与猜测,一些人认为马利亚只是在传递一个坏消息,根本没有任何期望,但后面她吩咐用人的话,却证明她对耶稣一定是有所期盼;而另有一些人则抱有另一种的极端看法,他们主张马利亚是在期望耶稣施行一个神迹,然而约翰在下文才讲到,这是耶稣所行的第一个神迹。但这句话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马利亚之所以来找耶稣,原因实际很简单,在传统的说法中,约瑟现在已经过世,马利亚是一个寡妇;这种说法的可能性很高,自从圣经记载耶稣十二岁去圣殿发生的事以后,约瑟就不曾出现在舞台上,而耶稣自己不单被称为木匠的儿子,也被称为木匠,这个家庭的生活显然已经是早已依靠耶稣的木匠手艺。与其他寡妇一样,马利亚很依靠她的这个长子。我们也可相信在耶稣相对隐藏的三十年中,给这一个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帮助与祝福,马利亚也极其信任耶稣的做事能力,所以即便在别人的家里,当出现问题的时候,她的第一反应就是找到耶稣来解决问题;其实更进一步来说,我们完全可以相信马利亚对耶稣有着与我们完全不同的认识,她不单是信耶稣能解决危机,她应该是更深信耶稣是弥赛亚的这一超越的身份。现在耶稣已经开始了祂公开的服侍,一切的迹象已经表明祂就是来到世间的弥赛亚。其实在当时的犹太人心目中,弥赛亚来就是要使福音传给贫穷的人、被掳的得释放、瞎眼的得看见、瘸腿的能行走、受压制的得自由。这也正是耶稣曾在家乡拿撒勒的会堂里所宣告的。所以,当马利亚看到这一危机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来到主耶稣的面前寻求祂的帮助,来解决这一危机,这是合情合理、顺理成章的一件事情。
我们教会的一位弟兄就曾经历过这样一件事,弟兄刚刚中专毕业,还没有想过要去工作,按他自己的打算,他是想读夜校继续学习。但是有一天,已经去单位上班的父亲,忽然又返回家中;对这位弟兄说,有一个企业在招工,让他去报名参加工作。其实这次招工是这个企业为照顾自己的员工而开的内部招聘会,只是因为这个企业的社会影响力比较大,消息也就传到了社会上,所以有很多人都去报名。这个弟兄听了父亲的话也去了,在现场他看到这个企业招收电工,他是学电器维修的,感觉比较对路就报了名,但他也发现参加这一工种报名的有上百人之多,至于能收几个谁也不知道。但不久就接到了通知去接受体检,结果很顺利体检通过。然后就是企业对报名者的政审期,并说是在七月份的某一天发榜,但当那一天弟兄去看榜的时候,则被通知发榜延期,继续等待,一连几次都是如此,这时弟兄的父亲在单位的同事们就开始发表见解了,有的说:“这很明显就是叫这些报名的人找关系送礼吗?”也有的说:“今天这个社会就是这样,你不走后门、请客、送礼什么事也办不成,再说了人家是内招,你不这么干要想得到这个工作,连门都没有。”还有一个同事直接就说:“我的一个亲戚,在这个企业里是当领导的,用不用我找他帮帮忙。”在这些声音中,这一个家庭选择了寻求神帮助的这一条路,虽然说成与不成都是神的恩典,但因着整件事中,他们都看见有神的引导,所以切切的向神祷告求神来成就。神真是非常的奇妙,等到最终发榜,榜上的名字只有30个,弟兄的名字就在其中,更奇妙的是,当这位弟兄去单位报到时惊讶的发现,其他的29人都是这个企业员工的子女,只有他一个是例外。真是感谢主,当我们遇到人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时,我们要知道,我们的主道成肉身来到这个世界上,祂的使命的其中一部分就是要帮助信祂的人,也一定会按着我们所需要的来为我们成就一些事。
所以弟兄姐妹,我们一定要看清楚了,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不能依靠不信的世人来解决自身的难处。基督徒与世人一样,也都要经历生、老、病、死,但当我们遇到危机与困难时到底该怎么办呢?我们的家人得了重病到医院看病,甚至是要动手术,我们能因着这样一个难处就找医生塞红包吗?现在的学校到了教师节,家长们为着让老师对自己的孩子多照顾一下不受欺负,就花钱给老师买礼物、送花,有的家长直接就送大型超市的购物卡,甚至学生之间都攀比谁送的礼物好,我们是否也会陷入到这种的试探之中呢?的确这都是当今基督徒所面临的危机;其实当我们也陷入到这一些现时代的风气中的时候,一样也会经历到“酒用尽了”的尴尬和无奈。“酒用尽了”这句话的确是极具神学意味的,我们的人生当中,有多少的时候,因不能认识到主就是弥赛亚,是大能者;却常以自己属人的智慧来计划、安排、打算,而不会寻求从主而来的帮助与保守,到了时候就要经受“用尽了”的痛苦,然而我们的主却是无所不知的,祂知道我们在有生命的年日中所要经历的一切事。但愿我们能够看到,耶稣来到世间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为着要帮助我们脱离一些我们人力无法胜过和掌控的危机与难处,引领我们进入祂的救恩。
但我们说这就是耶稣使命的唯一目的吗?当然不是!我们要认识耶稣的使命除了要学会正确面对危机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点,就是要以神的使命为生活动力,经文是第4节。
其实我们知道,人世间最大危机不单只是在世界上遇到一些什么样的难处而已,我们最大的危机是罪对我们的辖制与将来要面对神公义地审判与刑罚,耶稣来的使命的核心也正在于此。当我们看到耶稣的回答后,可能真的是会百思不得其解,因为祂说的话,好像有违我们国人的伦理观。耶稣说:“母亲,我与你有什么相干?我的时候还没有到。”在这里耶稣称“母亲”的这个词,其实是“妇人”的意思,但对于这个称呼一般都被认为是一个当时及普遍的尊称,只是从我们中国人的角度好像不太习惯而已。而“我与你有什么相干”虽是当地的一种俗语,意思是说“这是你的事,怎么会跟我也有关系呢?”这种句子在圣经中也出现过几次,但却都带有责备或不友好的语气,在这里也不例外,所以我们在解释这句话的时候,不应太看重人伦文化的思考,而应该是从神学意义的角度思考。其实耶稣这句话是要表达,祂现在的一个处境,祂在世上已隐藏了三十年的时间,现在已经开始了在神面前的服侍,那么祂在日常生活中的身份也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可能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马利亚来到祂面前有所请求。而后面的话“我的时候还没有到”,其中“时候”一词在约翰福音中重复出现了好几次,几乎都是在表示耶稣在十字架上成就的救赎大工;但完成这一使命需要祂不按着人的时间和计划,而是要按着神的时间表,顺从神的引导。其实耶稣在这里是说,祂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竭尽全力的完成父神所托付于祂的救赎大工。所以一切的人际关系,都应置于祂与神的关系之后,马利亚也不应对耶稣继续用那种母亲对儿子毋庸置疑式的特权,她不能干预耶稣的事奉。这是主耶稣一生的既定目标,也只有藉着十字架,祂才能得着所当得的荣耀。耶稣也愿意当时认祂是弥赛亚的人,从这句话中认识到,耶稣做事是以祂的使命为目标的,祂要作的每件事都不能与祂的使命冲突。也就是说,耶稣的使命不只是要帮助我们脱离一些属世的难处、危机;祂使命的中心是十字架,一切与十字架无关的事,并不受耶稣的关注。祂所关注的就是如何能更好的完成从父神而来的托付。所以我们要透过这一个对话来认识耶稣作为神的儿子来到这个世界的目的,这也更让我们看到耶稣是如何看待神所托付于祂的使命,是如何忠于神所托付的使命。
而我们今天的基督徒是否能像我们的主这样,看重自己的使命与托付呢?首先,基督徒的共同使命就是,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但传福音的工作,却是今天基督徒所常忽略的。因为有很多基督徒都强调自己没有恩赐,或没有时间,所以很少愿意投身到教会的诸多事工之中。我们应该以主耶稣为我们的榜样,特别在福音事工上,忠于神所托付的。因我们的主每一天、每一刻都是在面对着十字架,我们是否也愿像祂那样,以背十字架受苦的心志作为完成使命的核心动力呢?我们今天是否愿意在离开聚会点的时候多拿一些福音单张在不信的人中去分发,我们是否愿意向那些常传福音的弟兄姐妹请教如何能有效的传福音,或是参加个人布道的培训班学习一下该如何的传福音呢?
我们若要更深的认识我们的主,不单是要认识主的使命,还有第二个方面,就是要认识耶稣的荣耀;认识耶稣的荣耀也要从两个点来看,第一个点是要经历主恩的丰盛,经文是5—10节。
从上面的经文我们看到,婚宴中出现危机,马利亚虽以母亲的身份来到耶稣的面前做出请求,并受到主的一点责备,但接下来马利亚对用人说:“祂告诉你们什么,你们就做什么。”从这句话看出,马利亚的信心一点都没有受到打击;而且马上就从母亲身份转到信徒的身份,用更坚定的信心来回应,她虽不知该做什么,但却将难处交在主的手里。还有这些用人们,他们对待耶稣的吩咐也是同样的有信心和顺服。犹太人的石缸是用来做洁净的工作,因为当时都是土路,而犹太人的鞋很像我们中国人夏季所穿的凉鞋,所以去参加婚宴的人,虽在家里已经沐浴更衣,但一路走来又满脚的泥土,主人家就有责任吩咐仆人给客人洗脚。这些石缸大约每缸都能盛75公升的水,盛满水的工作会有一些累,但这些用人还是很顺从的去做;约翰在这里刻画出了用人们的具体行动细节,也让我们看到,他们受到了马利亚信心的影响,竭力的配合耶稣的工作。所以接下来神迹就发生了,并且这一个神迹所带来的果效,也是深入人心的。在这里有几件事需要我们仔细的思考。其一,用人们亲眼见到了神迹的发生,六口石缸的水变成了酒;这不仅使人要问,他们需要这么多的酒吗?其实这是要显出主恩典的丰富;其二,当管筵席的尝了那水变的酒以后,所做的见证,也深值得我们来回味,因为他所尝到的是上好的酒,是超过宴席开始以后,所喝过的最好的酒;甚至于他把新郎叫来,要问一下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因为这与日常婚宴中供用酒的方式及其不同,犹太人在婚宴中,都是先喝好酒,当众人的味觉因酒精而产生麻痹之后,才会把质量稍差的酒摆上来。而这一次,在婚宴接近尾声的时候,最上等的好酒竟然出现。这也实在是显出了我们的主,是何等的了解人本身的需要,当我们不充足的时候,祂就以祂的充足来帮助、安慰我们。祂把上好的留给我们,也由此让我们看到祂的恩典何其丰富。但我们也应该注意的是,这一个神迹并不是鼓励人喝酒,犹太人饮酒是因为他们的饮用水不洁净,他们就把酿制的葡萄酒加水稀释,成为日常引用的饮品,这与我们今日所讲的饮酒的习惯是完全不同的一件事,所以今天的教会在这一方面还是应持守基督徒不饮酒的教导。然而这一神迹却实在让我们看到主的慈悲与怜悯,其实从耶稣和马利亚的对话中也让我们看到,水变酒这件事本不在耶稣的工作计划之中,但耶稣还是因着对这一家人的怜悯,行了神迹,使这一家人得着祂恩典的供应。再者“变”这个字所表达的意思是,本质上完全的改变,水变成酒是本质上的改变;这也就让我们了解到,为何约翰说,“只有舀水的用人知道”这句话的意义了。能够使本质发生改变的只有神自己,这也是要再一次让我们看到,耶稣是弥赛亚,是神所差来的那一位,并且祂就是神。只有神才会顾念到人的需要,也只有神才会向信祂的人显出极其丰富的恩典与荣耀,我们才能够有此奇妙的经历,使我们更深的认识祂。
然而今天许多基督徒很不会经历神的恩典与丰富。我们很多的时候,受这个世界的影响,遇到问题喜欢即时得着解决,没有耐心等候神的时候;更不要说我们所求于主的,并不符合神心意时受到主的责备,很多信徒就会心生埋怨。遇到不愿接受的环境与难处时,往往第一反应就是向神祷告除去环境与难处,而不是想神会借此叫我们学习的功课是什么,或是让我们有一些怎样美好的属灵经历。即便是在一些事情上我们的确需要神的帮助与改变,我们却忽略了神做事的主权,不懂得等候、仰望神的恩典。以至于我们无福去经历神的奇妙作为和丰盛的恩典与祝福。的确今天基督徒是会遇到很多我们自己无力解决的问题,比如说在择偶方面或是找工作上遇到了困难;也有的是在单位中遇到了对头,或在工作中的人际关系上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还有人在家庭当中有不信的丈夫或妻子,时常地表示出对我们热衷于信仰的不满,也有的弟兄姊妹在教导孩子时遇到过太多无奈;这时我们必须要学习仰望神,凭信心顺服神的带领,听从神话语的指引。有一颗愿意经历神自己恩典与丰富的心,因为只有祂能给我们带来真实的改变,我们都该学习忍耐等候在神的面前,藉着祷告把我们的难处交托于祂,经历祂奇妙的大能与丰盛的恩典。
认识主的荣耀,除了要经历主恩的丰盛之外,第二小点是要信心得坚而跟从。约翰在这里说,这是耶稣所行的第一个神迹,所以凡亲眼所见、亲身经历的人,一定都被神的大能深深的震撼。就像约翰所说这是一个神迹,他使用的“神迹”一词与符类福音所用的词不完全一样;在这里“神迹”的意思是“标记”,而符类福音常是用“奇迹”这个词,“奇迹”所强调的是能力,接受的人往往会感到惊惧;“标记”不仅是充满权能的行动,更显示神正在借着耶稣在作工,是确实的与耶稣同在。约翰接着说,这个神迹显出了主的荣耀,“荣耀”这个词在约翰福音也出现了很多次,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词;它是指耶稣要钉十字架,复活并升天说的。约翰说这个神迹的意义乃是“显出祂的荣耀来”。这并不是说,在这一次的神迹中,祂就把自己的荣耀完全的显出来。祂的荣耀会有一个完满、最终完全的显现,这是要等到祂再来的时候才发生的;在这里祂是要告诉我们借着十字架,祂的荣耀开始浮现,使我们借着十字架看到耶稣的荣耀,在这里只是让我们预先看到一小部分而已。但这也足以带来一种震撼的力量,因为接着约翰就见证说,门徒们看见就信祂了;前文里面已经有那五个人认定祂就是弥赛亚,是神的儿子,是以色列的王。这里因着神迹的发生,他们的信心就更坚定了。也就是说透过看耶稣所行的神迹,我们就可以建立对主的信心,约翰在他的福音书中所持的是一种动力的信心观,可定义为一种向着人、尤其是向着耶稣的主动委身;它所包含的,不仅是信任与信靠耶稣,也包括将自己的生命奉献给耶稣,这样的委身绝非一时的冲动。当然就如约翰所说,这个信心是不断增长的,而现在门徒们的信心只是看到耶稣的大能后对祂弥赛亚身份更确实的信,但并没有真正理解耶稣的使命,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耶稣的时候,也就是说他们还无法理解耶稣要上十字架这件事。然而他们却也知道要以真实的行动,来回应这样一位荣耀的主,他们选择了跟从,12节的经文就是要告诉我们,这件神迹发生之后众人的反应,特别是门徒们的反应。
然而作为我们今天读到约翰写这些话的新约信徒,我们却可以清楚的理解到,当时门徒们所不理解的。那我们今天就更要因着看到耶稣所行的这个神迹,来产生一个更好的信心样式,也能产生一个更健全的信心回应,就是要撇下一切所有的来跟从这位荣耀的主、大能的主。
有一位姊妹心里很清楚,神要她放下属世的工作服侍神,学习过信心的生活;但她仍然有所顾虑,无法下定决心。这时她的女儿已上幼儿园中班了,孩子说该学习写字了,老师要求买铅笔袋,姊妹就领她去超市买,到了超市她女儿看中了一个粉红色有美羊羊图案的铅笔袋,但标价是15元。姊妹觉得太贵了,便又去另一家看看,结果孩子还是看中那个铅笔袋,姊妹说,“你这么小买这么贵的太浪费了,买个2元的就行。”孩子虽然很不高兴,但仍然懂事的说好吧。在回家的路上姊妹心里很自怜,暗暗地在想:“主啊,要不是因为服侍你的缘故,我也可以去挣钱满足孩子的要求,难道以后就得过这样生活吗?并且还要使孩子从小就要受一些这样的委屈,不能像同龄的孩子那样拥有一些喜欢的东西。”第二天早上,姊妹的一个老乡打电话说要来看看她,这个老乡已经两年没来了。当她来了以后就说:“我觉得孩子快该学写字了,就买了个礼物送给她。”说着就从包里拿出了一个铅笔袋,姊妹接过来,顿时眼泪就流了出来,因为她老乡送给孩子的礼物,正是孩子看中的那个铅笔袋,颜色样式完全一样,姊妹的心里很受感动。她想:“主啊,我心里的意念你都知道,你实在是顾念孩子,这样的一点小事你都如此记念,我还有什么理由不跟从你,不事奉你呢?”借着这件事姊妹的心得着了极大地坚固,就很坚决地放下自己的工作,全时间的投入到教会的事工当中。
透过这个见证,我们实在是能看到神自己的荣耀。我们是何等微不足道的一个人,但我们的神就是愿意在我们的需要当中,来显出祂自己奇妙的作为与丰盛的恩典。从门徒们身上,我们的确可以看到什么叫信而跟从。今天作为一个基督徒,我们有着比当时门徒们更优越的条件,那就是我们在信的时候就已经看到了我们主耶稣的荣耀,所以我们就应该有一个跟从主的生活。跟从主就是主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主在圣经上如何说,我们就如何做。我们的主是一位透过受苦而得着荣耀的主,我们在生活中愿意像主那样有吃苦的心吗?如果有一天,我们得了很重的病,我们是否能不发怨言,而是愿意以喜乐的心去经历在疾病中长久的痛苦,让神在疾病中造就我们的信心,使我们更生发爱主的心,以便于在我们的身体痊愈之后能更好的为主作见证,服侍祂。其实基督徒和世人一样,都会经历到人世间的酸甜苦辣,但我们是否能与世人有一个分别,我们不是怨天尤人、自艾自怜;而是因着所经历的难处,更学会依靠我们的主,特别是当我们看见,主是如何看顾保守我们的时候,看到主在我们的身上、家中显出祂荣耀的时候,我们就该坚定心志跟从祂。
亲爱的弟兄姊妹,透过以上的分享,我们从耶稣变水为酒的神迹,可以更深的认识我们的主,这是为着更好的坚固我们的信仰,能够更深的去得着生命的更新与改变。使我们能更清楚主的使命,更看见主的荣耀;使我们能更好的在生活中正确的面对危机,更好的持守神的托付;是我们能更多的经历主的丰富,因着信心得着坚固而更好的跟从他。
弟兄姊妹,你愿意更好的认识主吗?你愿意更好的服侍祂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同心合意的来追求更深的认识祂吧!
第二篇:为了对文艺部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为了对文艺部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我看了学校举办的迎新晚会,通过这次晚会,我也认识到自己以后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的符合文艺部,通过观看整个节目的流程和演出,我对这次活动感想。
先说一下这次活动中,自己的看法,从节目的开场来说,没有特别的地方,都和往常一样没有给人眼前一亮的地方,没有一下子让人感觉到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在从节目的编排来说,整个节目有点单一,从歌曲到舞蹈,还有小品和乐器演奏,都没有让人有一种触动,给人感觉节目太过于死板,没有体现出生机和活力,还有许多歌曲都是一个人在唱,感觉好想没有充分的准备,对于个别节目,如歌曲对唱,给人的感觉,就想是各唱各的,没有对唱的感觉,还有古筝演奏,完全不着调,最后结束的时候特别的仓促,以最后的抽奖作为最后的序幕,完全不搭掉,整体给人的感觉,好像节目还没有演完就结束了、、、当然节目也有好的一方面,例如在演节目时插入几个小游戏,让晚会更丰富,有的节目比较好,例如啦啦操,让人感觉到当代大学生的朝气与活力,还有电钢琴与小提琴演奏,让人感觉到音乐的高雅与艺术,画沙这一节目也让我们看到了我们学校的变化与发展,它也代表了艺术的独特与真实,这些都需要我去学习和借鉴。通过观看这次晚会,让我知道以后做节目时应该注意什么,怎么做才能让大家感到真正的艺术与快乐,也让我学会了要丰富自己的生活,通过这次活动我也学到了一点经验,以后要多学习多进步。来使文艺部这个闪耀的舞台更加精彩。
第三篇:王元丰:对“中国梦”要有更深的认识
王元丰:对“中国梦”要有更深的认识
2013年07月05日
中国聚焦
中共中央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不但对中国具有重要影响,对世界未来也将起到不可估量作用。对于“中国梦”,中国各界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和解读,国际媒体也从不同角度做了分析。但是,还需要对“中国梦”的一些特性进一步研究,要有更深的认识。
“中国梦”的经济性特别值得关注。“中国梦”当然包含中国的经济发展,但又不应局限于经济。“中国梦”的首要目标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没有经济的发展,是不可能实现“中国梦”的。但为什么说“中国梦”又超越了经济呢?
回顾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目标:到21世纪中叶,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在2000年基础上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基本实现现代化。第三步目标的一个参考系是美国,也就是到2050年中国国民经济总产值超过美国。实际上,中国的第一步和第二步战略目标已经如期实现了,第三步目标的实现要大大提前。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经济继续快速发展,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在2010年首次超过日本,比预计的2020年提前了10年。根据很多国际研究机构的预测,中国经济总量将在10年内超过美国,比预计的时间将提前30年。
另外,根据“十八大”报告,在2020年中国的人均GDP也将超过1万美元,也提前实现“三步走战略”的目标。“中国梦”是否是意味着中国的人均GDP也要达到或者超过美国呢?中国政府的文件以及习近平等领导人的讲话中,没有讲过这样的目标。这就是为什么说“中国梦”超越了经济问题。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追求人均GDP的意义不特别大了。而且,中国这样一个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庞大国家,追求同美国一样的人均GDP是不现实,更是不理性的。“中国梦”不是经济的赶超梦,是国家富强梦,更应是人民的幸福梦。
“中国梦”的世界性特别需要明确,向世界各国阐述清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样的“中国梦”,不是与世界其他国家没什么关系的中国内部事业,而是对未来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事情。
英国《金融时报》认为:“中国的梦想,不仅关乎中国的命运,也关系世界的命运”,这反映出“中国梦”与世界联系的紧密性。当今,全球化让世界上的几乎每一个国家都同其他国家、同世界越来越密不可分。对于中国,未来的每一步发展可以说都离不开世界。“中国梦”的世界性,首先意味着中国必须与世界其他国家紧密合作,共同发展,“中国梦”才有可能实现。
当前在中国的崛起引起了世界上一些国家的担心、忧虑,乃至恐惧的情况下,“中国梦”的世界性更需如中国国家领导人反复强调体现的:中国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习近平说“中国梦”和“美国梦”是相通的,这不是一句外交用语,中国说“中国梦”不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就是要让“中国梦”为世界发展提供机遇,世界将会同中国这个世界大国一起发展。“中国梦”的世界性要为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所清楚认识。
“中国梦”的现代性值得深入挖掘。“中国梦”的最主要目标,是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两百年(到2050年)艰辛追寻现代化过程中梦寐以求的结果。中国这么大的国家,能够成功实现现代化,在人类现代化历程中是没有的。但是,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跨跃“现代化陷阱”。“中国梦”的实现,尤其是实现路径,特别值得深入研究。
中国怎样才能跨越现代化进程中的“拉美陷阱”、“西班牙幻影”、“日韩困境”,这是中国人民必须认真思考和应对的。此外,中国能否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道路,避免西方国家现代化所表现出的负面效应:经济的不稳定性、政治的低效率、社会的分裂性以及资源和环境的不可持续性?这是中国未来发展面对重大挑战。
“中国梦”是个宏大的构想,但中国必须站在人类发展的更高高度上,探索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深化对于人类发展规律的认识,精心谋划。未来科学家托夫勒说:“人类不止在过渡,而且在转型;我们要面对的不仅是一个新社会,而是一个崭新文明的再创造。”中国必须创造一个崭新的现代文明,“中国梦”才有可能实现。
作者是北京交通大学教授
第四篇:频繁跳槽,伤害自己更深
频繁跳槽,伤害自己更深
摘自:作者:人力资源日期:2012-5-9
雪莱说:“人与人之间其实没有什么不一样,只不过有的人比较清楚自己的价值罢了。”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还有更有价值的东西值得追求,那就是创造价值并实现自我价值。
【人力资源管理】
布朗是哈佛大学计算机系的高材生,由于在校表现突出,毕业前就炙手可热,好几家国内外大公司都向他下了聘书。毕业后,他直接进入了一家企业做策划工作,并得到了相当可观的薪水,而策划的工作量又不大,这让他的校友感到羡慕。
但是布朗在刚过试用期之时就毅然提出了辞职,会司的上司对他很是赏识,就极力挽留他,并给他分析这份工作和行业的前景和发展的空间。然而,有更多想法的他还是离开了,这让同事们一片啼嘘,很是费解。
很幸运的是,他就又进入了一家大企业担任软件设计师,这也是公司要职。然而,和上次一样,仅仅三个月时间,他就又离开了这家公司,原因仅仅是因为他认为老板太傲慢了,对他不尊重。
辞职之后的3年里,布朗不断地换工作,但找了十几份工作还是没有一份他认为适合的工作。在他眼中,他所到的每一家公司都存在很多问题和缺陷。
而原来跟他一起毕业的同学都干得非常好,有自己做老板的,有做部门经理的,最差的也在公司担任要职。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他陷入了无限的懊悔之中。
在人才市场应聘的过程中,一家公司负责招聘的人员铿锵有力地告诉他:“我们对频繁跳槽的人概不接受,尽管他们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和悄售渠道,但是频繁的跳槽让我们怀疑这人的诚信度。而对于公司招进来的员工,公司不希望常常接到他们的辞职报告。”
同时,另外一家招聘主管这样说:“我们开发软件时,一个项目至少要花上半年的时间,而培训一个新人就需要我们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精力,我们总不能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培训新人上。所以我们希望培训出来的人才能够同公司一起成长,共同发展。”更有公司的招聘主管直截了当地说:“我们公司是不欢迎频繁跳槽的人的。”
【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大多数公司对于刚毕业时间不长,在工作中还没有做出成绩来却频繁地跳槽的年轻工作者是不接受的。频繁跳槽的人无论什么原因,给公司的感觉就是太缺乏稳定性、诚信和抗打击能力,即便是真正的人才,公司也不敢大胆地聘用。
最后的结局是布朗进了一家三流的公司,而其工作环境和薪水都远远不如起初的任何一家公司。
员工缺乏诚信度,频繁跳槽最直接受损失的就是公司,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对员工的伤害更深。频繁的跳槽并不利于个人资源和经验的积累,还会使人养成“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思想。
金融界的杰出人物罗塞尔·塞奇认为单枪匹马、既无阅历又无背景的初入职场的年轻人起步时的六步是:
第一步,谋求一个职位。
第二步,珍惜你的第一份工作。
第三步,养成诚信敬业的好习惯。
第四步,工作中认真观察和积极学习。
第五步,努力让自己成为公司不可替代之人。
第六步,把自己培养成有礼貌、有修养的人。
【人力资源管理】
当整个商业领域都笼罩着一种跳槽的不良风气的时候,钱森经受住了考验。钱森大学毕业的时候就来到了纽约,刚进公司的时候,他主要从事校对工作。在这里 他一个星期只能挣15美元,而且校时的工作繁琐,每天从早忙到晚,但他从来没有抱怨过工资低。朋友见他如此辛苦,就劝他换一个工作,可是钱森并没有放弃,也丝毫没有受到外界的干扰和金钱的诱惑。他踏实和诚恳的工作态度和为人得到了老板的赏识,一年以后,他的周工资猛增到了80美元,而且被升到了一个重要位 置上。在新的岗位上,钱森仍然坚持一贯的作风和工作习惯,这让他的能力逐日提升,最后被晋升到总编辑的职位,成为整个公司拿最高薪水的人。
【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初人职场频繁跳槽的人总有理由来为自己开脱:工作不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命运不济、怀才不遇、得不到老板的重视、别人不理解自己等,总幻想着跳到一个新的单位后能解决这些问题,而在新的单位又有其他的许多问题出现。在跳过多次以后才发现自己在走一条曲折的路。
所以,不要埋怨公司的制度和公司的管理,或许每个公司都会有不完善和不合理的阶段,但员工的职责就是做好本职工作,并最大限度地为公司创造价值。你的任何举动和努力,老板都是看在眼里的,或许你没有身居要职,没有加薪水,那只是时机还没有到而已。
第五篇:同样的风景,更深的感悟
同样的风景,更深的感悟
我是一只幼蚕,缓缓地在桑叶上蠕动,啃着我的食物,喝着上帝馈赠的露水,悠闲地活着。这儿山清水秀,迷人的景色让人心醉„„
一天,我正在安详地晒“太阳浴”,突然一只飞蛾飞过我的身边,深沉地望了我一眼,就匆匆地走了,留下我为他的眼神深思。那一眼包含了什么?是鼓励、鄙夷、不屑、无视„„?
我不懂,但我开始向往蓝天,向往有一天自己也可以在蓝天中跳舞、歌唱!我开始不停地吞食桑叶,不停地喝着雨水,我不停地渴望长大,渴望自己能飞舞蓝天。
日子一天天悄然而逝,我为了自己的理想奋斗着。渐渐地,我已经长大。那天清晨,我从鸟儿悦耳动听的歌声中醒来,发现自己开始吐丝了。我兴奋极了,我欢呼,为自己的成长欢呼,为自己更靠近理想欢呼!
我不停地吐丝,因为我曾听长辈们说过,只有吐尽了自己体内的丝,才能成长。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但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嘛!为了自己的理想奋斗,任何的传说,任何的希望,任何的挫折,我都愿意尝试!
我看见了一只幼蚕,深沉地望了他一眼„„
就这样日复一日,我渴望吐尽体内的丝,终于等到了那一天,我成功地吐尽了最后一根丝,钻进了为自己建造的“坟墓”。我瞬间失去了一切,仿佛从天堂掉入了恐怖的地狱,周围的一切都消失了,一片黑暗,只能听见鸟儿仍在歌唱。也许这就是“作茧自缚”。我挣扎着要出来,不停地奋斗,我不能放弃„„
不知过了多久,我醒来,想起我的梦想,我继续奋斗。经历了无穷的痛苦后,我成功了。在破茧而出的一瞬间,我发现自己有了翅膀,我实现了我的梦想!我在向往已久的蓝天中飞舞歌唱,我发现这儿的风景更美更美!是奋斗后的“重生”让我感受到了一切美丽!
我这才知道:同样的风景,同样的世界,奋斗后才会领略到她的妩媚,她的诱人„„
1.格式化标题为楷体、小二号、加粗、蓝色,文字缩放比例为150%,居中对齐。
2.将第一段(“我是一只幼蚕,„„迷人的景色让人心醉„„”)设为首行缩进2个字符,段前间距为2行,段后间距为2行,行距为固定值20磅。
3.将文章第三段设置为左缩进2字符,右缩进2字符,行距为2倍行距。
3.将文章第六段(“我看见了一只幼蚕,深沉地望了他一眼„„”)移到文章的最后,使其成为最后一段。
4.将文章中所有“奋斗”一词改为“拼搏”。
5.设置页面为B5纸大小,上、下、左、右边距为2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