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反思2
听课反思
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的听课,学习授课人的优点,对照自己,找出差距,力争改正。本周星期二在解放小学听了四堂青年教师展示课后,感触颇深,对照几位老师的课堂,再反思自己的教学,觉得有许多地方值得我学习。
第一堂课是肖艳老师上的一年级课文《两只小狮子》,这篇课文我在班上早两个星期就上完了,如今一听这堂课,感觉自己的课有很多欠缺。这堂课突出了识字、写字教学,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记忆生字,这样的方式很好,既巩固了已经学会的生字,又很好地记忆了新字词。其次,字词教学把握规律性,有层次地进行,先认识字音,字形,然后教师范写。其次,本堂课是教学的前四十分钟,教师把教学目标设为体会感叹句、疑问句的语气,这对学生的阅读培养很有好处,反复读“一只小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和“另一只小狮子却什么也不干”两句,既体会语气,又达到了理解课文的目的,把两只小狮子进行对比,对疑问句和感叹句的朗读在我的课题也是缺少的。
第二堂课是谭祎老师老师上的三年级课文《女娲补天》,这堂课上得很有激情,教师情绪饱满,带动学生充满活力。在这堂课中教师对年段目标把握很好,让学生在读中把握情感。还注重语言文字运用,对“远远的”“黑黑的”“一道道”等叠词进行指导,运用。
雷小慧老师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充满了诗情画意,学生在读中感悟,从话中读画,从画中悟话,先从“景色奇丽”再到“民
族奇特”,进而升华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整个过程自然流畅,其景其情,让人流连忘返。在解读“应接不暇”时,师问学生,“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这样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教师把握了3个比喻句,紧扣单元目标,理解“从横交叉”的方式,鼓励学生用推想、联系上下文以及联系实际生活情况来理解词语。
四堂课各有各的精彩,总之,我们新老师应该多学习,多观摩,取长补短,让自己快速成长起来。
2013-5-23
第二篇:教学反思2)
二年级家长课程教案
第一讲:怎样把握好爱的尺度?
教学目的:1帮助家长正确认识孩子的长处和缺点,改掉溺爱孩子的毛病。
2帮助家长将严要求和爱孩子结合起来,建立民主、平等的亲子关系。
教学重点:使家长正确认识到每个孩子的个性特征,正确评价孩子的行为。
教学难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做哪些工作?
教学方法:谈话法
案例分析法、集中讨论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尊敬的家长:
你们好!今天,我很高兴能和大家坐在一起,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首先我代表全体师生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是孩子们让我们相识,今天的相识是为了我们的孩子,我们的目标是一样的。
每个孩子都是唯一的一个宝贝,我们都热爱自己的孩子。怎样把握好爱的尺度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教材从两个方面,通过两个案例进行分析。
一、带领家长学习第一个案例反映的问题
1、班主任简单复述教材案例内容,引导家长交流。你是否也把孩子“爱的机会”垄断了?你是否尽量地帮助孩子做任何事情,而很少给孩子展示自己的机会和发挥的空间?
家长分析讨论,在交流的基础上,让家长明确认识:“过分的溺爱虽是一种伟大的情感,却使孩子遭到毁灭。”父母对孩子的百依百顺,不仅不能换来良好的亲子关系,还往往使孩子不理解、不尊重父母,而这其实犯了教育的大忌。
讨论故事中孩子父母的做法与自己平日的做法有没有相同的地方?说说这种做法有哪些坏处,今后应该怎么做。[家长具体发言]
2、我们家长如何正确的爱孩子呢?
(1)给孩子展示自己的机会,给孩子发挥的空间(2)让孩子独立,相信自己的孩子。
(3)孩子做好了要给予赞许和鼓励,但在表扬孩子时,请遵守一个黄金规则,即:表扬不能太少,但也不能太多,要把握尺度。
(4)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
3、讨论总结家长应采取的措施、策略:(1)鼓励和安排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2)对生活习惯严格要求,使孩子有规律地生活。(3)让孩子学会等待和忍耐。
(4)在教育孩子时,家中的其他人都应流露支持的态度,要配合默契。
家长应如何要求孩子:
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后让家长检查。
⑵多参加集体活动,不能只一味地想着自己,应该学会关心他人,在集体活动中体验友谊的温暖,学习他人长处的快乐。
⑶每天你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请记下这些成长的足迹。
二、带领家长学习第二个案例反映的问题
1、班主任跟家长通读教材案例内容,引导家长交流让孩子全面发展、严格要求的方法。在交流的基础上,让家长明确认识:当孩子取得进步时,无论是多么微小的进步,家长都要适时地表扬孩子。对于孩子提出的合理的愿望和要求,家长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理解孩子。
讨论故事中孩子父母的做法与自己平日的做法有哪些不同?说说他们的做法有哪些可取之处?[家长具体发言]总结出建立民主、平等的亲子关系的必要条件:
⑴家长要有健康的教育心态。
⑵要倾听孩子的声音,积极地与孩子沟通,充分地了解孩子。⑶合理满足孩子的愿望和要求。
⑷适时地表扬、鼓励孩子、帮助孩子树立自信。⑸严格要求也是必要的。⑹父母的爱要说出口。
要想建立民主、平等的亲子关系,家长具体应注意; ①
把时间交给孩子,开阔孩子的视野。
②
每天坚持给孩子说一句鼓励或赏识的话。
③
规定每天和孩子共同相处的家庭时间,至少半小时。④
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不要马上大声责备,深呼吸学会用理智和冷静来控制自己的情绪,用和缓的语气和正面意义的语言与孩子交流。
在此基础上教育孩子应该做到的是:
理解父母为什么对自己要求严格;如果你不能理解父母的某些做法,要及时跟父母沟通;对自己严格要求,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在家里可以设立一个“祝愿箱”等等。
反思:苏霍姆林斯说过:每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父母首先要有健康的人格,才能去影响孩子。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中,家长不仅要努力地为生活而忙碌、工作,回家之后还要面对活泼、好问、好动的孩子,这里请千万打起精神随时随地做幼儿的表率,以耐心的态度引导他们,不要以粗暴缺乏耐心的态度对待他们,让孩子在自由、宽松、平等的家庭氛围中尽情表现自己。
总之,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家长、老师和社会都有责任。一个孩子是一个民族的希望。是“以分为本”还是“以人为本”,这是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大事,也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大事。只看孩子一时的成绩,而忽视孩子的心灵成长,终将害了孩子,也害了我们的国家。请还给孩子属于他们自己的空间,自由地成长更顺其天性,更有利于他们形成健康的人格,更好地理解社会,适应社会,成长为社会、国家的人才。每一位家长在爱孩子时,一定要立足于未来,要为孩子今后的发展和一生的幸福着想,要留给孩子一块自主发展的空间,使孩子逐步具有主动适应未来社会和未来生活。当然,允许孩子自主发展并不是说父母和老师对孩子放任不管,恰恰相反,只有适宜的教育与孩子充分的主体性相结合,儿童才会获得最大限度的健康发展。
1、表内乘法二教学反思
学生在学习7--9的乘法口诀之前,已经学习了1-6的口诀,对口诀的结构及意义都有所了解,但7--9的乘法口诀句数较多,记忆不太容易。因此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认知规律,我于是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进行了重新的定位。让学生自主参与编制乘法口诀的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学习用数学方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推理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1、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充分利用教学插图及教学课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口决的编制学习过程中。
2、小组合作,主动探究,编制口诀 学生已经学过了1到6的口诀,已经知道了口诀的一些特点,如小数在前面,大数在后面,还有积的一些变化规律。所以我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己编口诀。然后指名反馈。在检验学生的口诀时渗透两个乘法算式、用加法计算等一些基本知识。再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口诀,找一找口诀的规律。
3、关注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这单元教学,我认为还有一个闪光的地方就是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经历合作的愉快,因此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合作意识也增强了。当然也存在着不足,我认为我的评价语言过于苍白,针对性不强,今后加强这方面的学习。
2、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一、重视情境的引入。
数学源于生活,课堂上我利用书中的情境图——旅游, 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习的兴趣,从中自然地提出数学问题,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计算教学紧密结合。这样不仅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便于学生积极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解决问题,而且情境的创设更能促进学生对运算顺序的理解。
二、注意新知识与旧知识的矛盾冲突。
课堂上在解决第一个问题时,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出现了很多种解题方法,课堂上随之也出现了不同的想法。当一个学生说出5+4×9这道算式时,显然不能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这与学生在一年级原有的认识产生冲突,抓住这个时机的运算顺序的教学,我除了安排请学生来讲解,又安排了同桌交流等学习方法,学生自然而然的认识到要先用乘发算出分好组的人数,再加上没分的5人。突破了难点。在解决第二个问题时,将问题放手给学生,让他们在交流中发现出运算顺序,在这点的处理上,感到处理的有点老师引的过多,教学机智还有待提高。
三、灵活用好练习题。
在练习题中设计了说运算顺序,计算,解决问题和给小马虎改错几中类型,根据学生中出现的典型错误选取,问题从学生中来,让学生自己解决,学生即能纠正自己的错误,有能体验到帮助他人解决问题的乐趣,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在准备这节课时,我心中一直也存在着一点困惑,在教材中一直没有出现加或减在前乘在后的算式,但在本学期的期末的综合练习试卷中都已出现这种综合算式,为了更能突出先算乘的优越性,在课堂上我大胆做了一下尝试,将两种情况都出现了。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一、能够做到环节紧凑,思路清晰,从而形成一个较好的教学框架:首先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其次是放手学生,探究新知;最后是归纳总结,拓展延伸。其中第二大环节又包括5个小环节,即找角、抽象出角的特征、画角、做角及研究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二、能够在导入新课中把问题的切入点抛给学生,如:你们最想知道角的哪些知识?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主动进入到学习的情境中去。而不是让老师牵着鼻子被动前行。
三、在突破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这一知识难点时,能够利用两个纸条的优势,巧妙突破。尤其是利用儿童化的语言,让学生化难为简
《统计》教学反思
1、创设故事情境,让学生乐于参与
《标准》指出::学生应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对数据的统计过程要有所体验,要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并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所以,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首先激发学生学习统计的兴趣,选择学生喜欢的小动物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乐于参与统计活动。其次,让学生参与统计的全过程,在自己的体验过程中了解一格还可以表示2个数量甚至更多,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掌握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培养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猜测推理的能力。
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接触过简易统计表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做出一些简单的预测;学生要参加一些简单的实践活动,经历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并在方格纸上画出条形统计图。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在组织学生参与统计活动时,教师应该精心创设情境,鼓励每个学生都亲身经历统计的过程,体验到统计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能看懂生活中常见的统计图表,是现代公民重要的数学素质。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统计图表中数据的变化情况,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展开讨论,做出分析,进行交流。
2、引导学生经历统计过程
在本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没有把教学目标仅仅局限在掌握简单的统计方法上,而是着眼于让学生感受统计问题的产生,体验统计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首先,通过学生自主提出想知道的问题,引发统计的需要,这种需要很自然地转化为学生经历统计过程的内在动力。
3、授课的大部分形式是教师与学生共动。
具体细节:在填统计表的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报数我填写。我的想法是: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更具体更直接的看到图表的制作过程,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下将知识内化。但也有让学生独自完成的学习活动,我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到自己也能行,感到只有“动手又动脑,才能有创造。”。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以新课标倡导的理念为指导,在教学设计上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特点:
1、数学问题生活化、情境化。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学习中解决问题的很重要一部分,就是要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本节课在组织教学材料时,围绕“神州五号”飞船发射升空的事情,创设一个现实的生活情景,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体验到生活是数学的源泉,了解了数学的价值,增强了应用数学的意识。
2、学生主动建构新知。知识不仅仅是教会的,而更应该由学生自己学会的。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树立“以学主动发展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本课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主动获取新知识的时间和空间,充分让学生通过摆、看、想、说、算等实践活动,感知新知和旧知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教师穿针引线,适时点拨,帮助学生完成新知的主动建构。
3、加强小组合作学习。人的根本属性在于他的社会性。学生要从小学会与人交往,与人沟通,与人协作。本节课我在设计教学时,把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之间讨论、交流,每一位学生充分地参与认知活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保证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4、寓德于教。关注学生的学习,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本课通过生动的画面、鲜活的事例,使学生切身感受到我国航天科技的迅猛发展,感受到了航天工作者的辛勤工作和奉献精神,受到爱国主义的情感熏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6《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除法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因此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教学建议中提到:让学生摆学具、看演示分的过程等活动,充分感知“平均分”与除法的关系,真正把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落到实处。
这部分内容的的教学任务很重,和乘法、平均分都有一定的关联。因此,我在教学中把学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学完成本节的教学内容,通过学生的自学来激活学生的内驱力。在设计教案时,把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实际分东西,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
方向与位置教学反思
一、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自主学习
本课的第一个环节,我先把学生带到室外,在操场上辨认方向,提出问题:谁能说说我们怎样辨认东、南、西、北?让学生充分说出自己的想法: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中午太阳在南边;太阳从西边落下等。使学生在脑海里建立起有关方向的表象,同时,通过学生的口述活动,把少数人的知识转化为全班同学的共同知识。接下来让学生“找方向”和“判断方向”,以加深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认识。在这里,老师充当的只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的角色,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二、游戏中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方向的认识不能完全靠学生死记硬背,在充分借助现实情境让学生辨认方向后,我加入了一个小游戏“抢椅子”,让没有抢到椅子的同学说出他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是谁,这样不仅激发了兴趣,加深了学生对方向的认识,而且也让学生体会到了前与后、左与右的对立性和前、后、左、右的相联性,丰富了教学内容。
三、存在不足与改进措施 尽管本课大部分同学都能充分的领会并运用,但仍有极少数同学方向感差,对他们来说辨认方向仍是一个难点,这就需要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通过个别指导来帮助他们。
第三篇:教学反思2
分式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有三点: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总的来说分式的基本性质比较简单。因为分式的基本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一样,一理通,百理通。约分和通分都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做的。但是在实际计算中,分式的约分和通分比分数要复杂,这是因为在这之前需要先对分子分母进行因式分解,再找出最简公分母,这中间还有分式是否有意义的问题。因式分解这个知识点是上学期学的,必须要复习。所以我对本节课的内容做了如下安排,先讲基本性质和约分,中间花一段时间复习因式分解,使得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也能接受,而通分的内容就安排到第二课时,重点进行练习。
引入部分做到了由旧知,即分数的基本性质来推出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类比,知识过渡自然。
从课后学生作业反馈的情况看,学生的算理都明白了,但是在计算中错误率较高,说明以前的知识还不牢固,计算能力不强。
在下节课中要有针对性的让学生练习!2 分式的乘除法》一课教学反思
在分式的乘除法这一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类比的方法,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分数的乘除法的运算方法,提示学生分式的乘除法法则与分数的乘除法法则类似,要求他们用语言描述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学生反应较好,能基本上完整地讲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接下来的教学,我是分两块分别进行。在分式的乘法中,举了两个例题,分子、分母都是单项式,先分子乘以分子,分母乘以分母,然后上下约分,分子、分母都是多项式,先分子乘以分子,分母乘以分母,然后要分解因式,再上下约分。分式的除法,也是遵循这样的框式。在例题的讲解中,我讲得比较慢,务必讲清,讲透。
学生对于法则的运用不难,但是较差班级的学生在运用法则计算时遇到单项式乘单项式,单项式乘多项式或多项式乘多项式即整式的乘法运算时,情况较差,另外在结果的化简上存在问题,化简意识不够,应该在复习分数的乘除法时复习分数的约分,通过对分数的约分类比分式的约分,加强化简意识和能力。还有因式分解的基础知识不扎实,这些直接影响这节课的学习,这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是相关相联的,所以课前有必要巩固整式的乘法运算和因式分解这两方面的知识,进行有针对的练习。
总之,通过本节课的尝试,有得有失,以后还要努力。3 《分式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分式加减的第一课时,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分式的加减运算法则,会运用它们进行分式加减运算。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先给了两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题,让学生通过类比的方法,得出分式运算法则及注意事项,然后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原则,先讲同分母分式的加减,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比较容易,它是进一步学习异分母分式加减法的基础。接着讲异分母分式的加减,异分母的分式加减运算与同分母分式加减运算相比要因难一些。这里主要是做好“转化”工作,即把异分母的分式加减运算转化为同分母的分式加减运算,“转化”的关键是通分,通分的关键就在于寻找最简公分母,因为是第一课时,这个知识点在本节课并没有展开讲授。
本节课以合作探究和独立完成的两种形式呈现给学生两组典型例题,让学生去感受体验,引导学生发现总结多种解题技巧,并比较优劣,把学生的认知提升了一个层面,达到了用法则而不拘泥于法则,通过分析题目的显著特点,来灵活运用方法技巧解决问题。同时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不拘形式的议论,可以发现学生许多奇异的思路,锻炼和培养了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4 整数指数幂
对于从正整数指数幂扩展到整数指数幂之后,幂的相关运算性质中对底数要求的改变没有充分关注。在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中底数没有更多的限制和要求,但是在指数由正整数扩展到整数范畴后,底数却又有了严格的要求。这个变化没有让学生更多的关注和了解,使得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难以关注到变化的核心。包括负整数指数幂的规定中关于指数的范围要求也不符合实际要求,只是简单的将教材上的要求教授,没有充分考虑数的范围与幂的名称之间的联系,显得不够严密。学生也许不一定能很好的掌握数学的思维严密性,但是教师在处理教材的时候应该可以考虑到数学的严密性,在教学的时候有意识的渗透这个方面的内容,培养和熏陶学生这个方面的思维能力。
通过这节课以及之后自己的反思,使得自己对教材的把握更加深刻,更加能关注到课堂教学中的一些细节问题,我觉得对于自己的今后教学是很有帮助的。5 《分式方程》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关键是如何过渡,究竟是给学生一个完全自由的空间还是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去完成,“完全开放”符合设计思路,符合课改要求,但是经过教学发现,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难以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先讲解,做示范,再练习更好些。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存在着不少的不足。
引入部分题目有点多,难,应该选择简单有代表性的一两个题目,循序渐进。2在复习整式方程时,临时出几个题目巩固一下,效果也许更好些。
3将分式方程转化成整式方程。需要特别强化这个过程,应该对其进行专项训练或重点分析。例如,就学生的不同做法进行分析,让他们明白课本的这种方法最简单最方便。同时,通过板书示范分式方程的解题。
时间掌握不够。导致突发事件过多,时间被浪费了,以致总结过于匆忙。
这次的课感触颇深。更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多思考,充分的将“学生备好”,多积累经验,培养自己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做个成功的“引导者”。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教学反思
反比例函数图像的性质是反比例函数的教学重点,学生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运用。让学生画出反比例函数图像,能够引导学生观察图像并归纳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这次课堂中,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了不断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1、。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视觉参与到反比例函数知识的生成过程中。
2、加强反比例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对比:应该有意识地加强反比例函数与正比例函数之间的对比,对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两种函数的关系式有何不同?两种函数的图像的特征有何区别?
(2)在常数相同的情况下,当自变量变化时,两种函数的函数值的变化趋势有什么区别?(3)两种函数的取值范围有什么不同,常数的符号的改变对两种函数图像的变化趋势有什么影响?
从这些方面去比较理解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串联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充分利用学生的视觉来学习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性质,解决问题,数形结合是数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思想,符合学生的视觉特点,通过观察和分析函数的图像更好地理解函数的性质,同时可以加深学生对函数知识的印象和掌握。7 反比例函数的实际应用教学反思
教学时,能够达到三维目标的要求,突出重点把握难点。能够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关注对问题的分析过程,让学生自己利用已经具备的知识分析实例。具体分析本节课,提示学生注意自变量在实际情境中的取值范围问题。而后给学生几分钟的思考时间,让他们通过平时对生活的细心观察,生活中有关反比例函数的有价值的问题,说出来与全班共同分享。这一环节的设置,不仅体现新教改的合作交流的思想,更主要的培养他们与人协作的能力。更好的发展了学生的主体性,展示他们的个性,这样有益于他们健康的人格的成长。最后在总结中让学生体会到利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关键在于建立数学函数模型,并布置了作业。从总体看整个教学环节也比较完整。
这节课如果能利用多媒体课件幻灯片的方式展示出来,例题的展示将会更快点,整节课将会更加丰满。当然,在教学实施中我也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在讲解例题的时候将每个例题的要点以简短的板书形式展示出来,在一定程度上也节省了时间。8 勾股定理教学反思
在讲解勾股定理的结论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先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索,然后同学进行讨论,最后上台演示。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参与,也让师生间、生生间有了互动。然后老师再利用电脑演示直角三角形中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反复演示几遍,让学生自己感觉并最后体会到勾股定理的结论。通过动画演示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使得这课的重难点轻易地突破,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各显神通,都得到了解决问题的满足感和自豪感。
在教学应用勾股定理时,运用多媒体出示思考题,让学生互相讨论,就这样让学生在开放自由的情况下解决了该题,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想像力。利用网络检索相关信息,充实、丰富、拓展课堂学习资源,提供各种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选择、整理、重组、再用这些更广泛的资源。这种对网络资源的重新组织,使学生对知识的需求由窄到宽,有力的促进了自主学习。这样学生不仅能在课堂上学习到知识,还让他们有了怎样学习知识的方法。这就达到了新课标新理念的预定目标。勾股定理逆定理
回头反思,这节课的设计思路比较合理:定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由勾股定理引出一道生活实际问题,引起学生的求知欲,然后和学生分三种方法探究,得出“勾股定理逆定理”,经过课堂练习夯实基础,最后利用新知解决开课时提出的生活实际问题,学以致用,对互逆命题,原命题,逆命题,互逆定理,逆定理等概念的讲解可随题点化,而详细讲解、随堂练习可做为第二课时的重点,让出更多时间来做勾股定理逆定理的相应练习,特别是应加大有灵活度和难度生活习题的练习,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应用多媒体资源的同时发现:在本次教学设计中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应该由教师在黑板上用粉笔板书,而不应该让学生在屏幕上看课件显示。本人觉得他们的意见是非常正确的。确实,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是本节课最难之处,应该由教师一步一步和学生一起写下来,这样学生的印象更深刻。总之,围绕授课重点做相应探究,练习,次重点可放在下个课时重点讲解,探究时间要预留充足,相应练习宁精勿多,注重双基才是根本。10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教学反思
按课本思路,让学生通过作图,观察对边与对角之间的等量关系,然后利用全等知识进行证明,规范证明格式,让学生明白定理只有经过证明后才能使用,渗透公理化体系的思想,然后进行例题教学,课堂练习。
在实际过程中,学生作图、观察这个环节比较顺利,多数学生能得出对边相等,对角相等这两个结论,在进一步追问下,学生可以理解用全等知识来证明这两个结论的正确性。引导学生将证明思维转化成具体的证明书写,在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定理证明后,再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全等三角形之间的旋转变换关系,加深对前一章旋转变换的理解。课后的习题讲解时,采取先让学生说,再书写过程的方式,虽然费时较多,但对几何证题思路还是有帮助的,从中也发现了不少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部分学生在说思路的时候跳跃性太大,写作证明过程的时候有掉条件的情况,比如证全等的条件,题目并未直接给出条件,有学生未经证明就用来证明全等。整节课书写证明过程花费的时间较长,课后习题未能处理完,留给学生课后完成。
其实无论采取哪种方式进行本节课的教学,最关键的是让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并会利用性质进行简单的应用,这里需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证明书写训练。11 平行四边形的判别(1)教学反思
首先从得方面看:从制作平行四边形引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上是做的比较好的,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思想,并且紧密结合了实际情况,教给了学生一种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能力,这种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是现在学生很需要提高和养成的一个方面。然后在证明过程中也有对学生数学符号语言的培养和要求,体现了数学的严谨性和条理性。在证明具体问题时能够教给学生一种方法:转化的思想,将复杂问题转化成简单问题来解决,转化成熟悉的问题了对待,如果没有条件则创造条件转化;对一般证明类问题采用的逆向思维、大胆猜测等分析和推理也是比较到位的。
其次从失上看:在数学方法方面,应该将四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的“转化法“跟学生很明确的表明,让他们有一种思想和方法名称上的思考和准备;在时间分配方面,提出怎么判断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时候,应该鼓励学生采用多种说明判断方法。在习题处理方面,选题不够精炼,量有点大了,导致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多,教师的过多引导和讲解代替了很多学生的思考,这也是导致部分学生跟不上的原因。矩形性质的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先画出图形,再写出已知和求证明.要求用数学语言来表示,即尽可能用数学符号表示。完成这个命题的证明后,引导学生归纳:一节课内容只安排了这样一个命题的证明,虽然证明的过程很简单,但是所包含的知识点非常丰富。用到了命题证明的方法、添辅助线证明题目、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矩形的性质对角线相等、同时还巩固了证明矩形的时候,先要证明平行四边形,然后再说明有一个角是直角。强调证明矩形如果是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矩形来证明的,只需证出三个角是直角。而对于用定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在证明的时候要分两步,先证明是平行四边形,然后再证明有一个角相等,或者对角线相等。作业中证明的错误比较多,上课的时候应该这种强调。在解释“矩形的对角线相等”的理由时,大部分同学能说出利用三角形全等证明,有学生提出了另外一种证法,就是利用勾股定理,把两条对角线表示出来,结果相等,也就证明了两条对角线相等。该方法新颖,体现了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和活跃的创新思维。《菱形》的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设计中突出在网络信息环境下,充分运用多媒体,特别是实物投影仪,讲究简洁、实用性与有效性;以讲学稿教学模式为载体,突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勇于创新、教学富有特色;主题鲜明、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以人为本,凸显学生主体和常态在教学的有效性。
通过探索导航,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经历观察、操作、猜想、推理、归纳等探索发现过程,参与知识形成过程。
创造性为学生创设展示平台,满足学生喜欢表现的心理需要,获得成功体验。充分整合教育资源,辅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丰富学生思维活动,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由感性认知升华为理性探究,层层深入、活动鲜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主动获取知识。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预留较充足时间让学生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展示其思维过程;实施激励性评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师生合作密切、协调,互动积极有效,充分展现“让不同的人在数学
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育理念。正方形教学反思
这节课由于设计的预习提示具体、详细、可操作性强,也可能正方形学生比较熟悉,课堂上学生发言积极性非常高,就连平时最不爱说话的及平时最调皮捣蛋的学生都踊跃回答课堂问题、积极展示自己的见解,偶尔有个别学生说错了正方形的判定,容不得老师插话,同学们已七嘴八舌帮他纠正了,最意想不到的是,正方形、菱形、矩形、平行四边形四者之间的关系图,同学们竟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添上了美术设计及色彩,方案之多,色彩之鲜艳着实令我赞叹,从同学们欢欣的笑脸中我知道这节课成功了,我也从中体验到了教学的快乐。反思平时课堂,老师们常说同学们根本不会预习,布置的作业都完不成,上课不得不再预习,总感觉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好,我想与我们设计的预习作业也有一定的关系,是不是预习指导不够具体,针对性不强,导致学生预习无从下手,只把课本读一遍,没有深入思考,或布置的预习作业较难,学生自主探究得不出结果,在家自习又没人讨论,久而久之,产生厌学?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反思,反思然后善教。我们要从每一节课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完善下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争取最大限度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课堂于学生,“授之以渔”等腰梯形的性质
等腰梯形的性质在小学学生已经初步认识过,对梯形的题型中辅助线的添加(割补法)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在教学设计中通过探索并证明梯形的性质这些重要结论,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通过在同一梯形中不同类型辅助线的添加,不仅让学生理解等腰梯形的性质与判定定理,又让学生感觉通过添加辅助线,将梯形的问题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问题,体现所学知识与已学知识的密切联系。同时也让学生体验一题多解的乐趣,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解题的能力。
本节课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作为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体会用类比的思想研究腰梯形的性质,体验研究数学问题的常用方法:由特殊到一般,由简单到复杂,体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一思想,鼓励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从多个角度进行考虑,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以及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应用数学的热情。特别在运用“割补法”作等积变形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参与度极高。等腰梯形的判定教学反思 《等腰梯形的判定》是一节从概念引入的探究型教学课,本节课的教学最大的特点在于让学生经历自主观察-探究-归纳-应用的整个过程。
一、本节课充分体现了课堂的互动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有很强的参与意识,我把握住这一特点,让他们自己操作,小组合作交流,体验着数学活动的探索性和创造性,在活动中发展说理意识,提高对数学的求知欲。
二、本节课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知识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重点的教学思想。教师以探究任务引导学生自学自悟的方式,提供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舞台,营造了思维驰骋的空间,在经历知识的发现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分类、探究、合作、归纳、说理的能力。
三、本节课在课堂教学中,尽量为学生提供“做中学”的时空,不放过任何一个发展学生智力的契机,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借助已有的知识和方法主动探索新知识,扩大认知结构,发展能力,完善人格,从而使课堂教学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发展上。平均数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教学中我结合平均数的特点,先让学生估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再实际计算,不但找到平均数的范围,也找到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培养了学生运用估算的方法进行检验的能力。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练习也要注入新的内涵,在进行基本训练的同时,努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第1个层次是引用课本上的例题,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及算法。第2个层次是计算学生平均身高和体重,目的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计算平均数时,总数要与份数相对应。拓展题,身高是134厘米的小朋友在平均水深126厘米的游泳池游泳是否危险?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有很多不足,在意义教学时候没能在恰到好处时给学生归纳总结出平均数的意义,让学生的知识处在游离状态,时间的安排及学生的把握不是很好,练习的时间不够,使得第2个层次及拓展练,没能在课堂上及时练习,在语言反面也要加强锻炼。中位数和众数教学反思
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先布置一些难易适度的思考题,让同学们带着问题去预习,从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其所学的新知识不陌生,有的曾相识的感觉,产生了一种探究的欲望。教学《中位数和众数》从生活、学习中举例说明什么是中位数、什么是众数。并对一组数据的个数是奇数或偶数时,求这组数据的中位数的方法,也叙述得清清楚楚。学生由于课前对书本内容进行了思考并在生活中进行了观察,所以才会有如此精彩的事例在课上交流,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高了。这样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面、参与热情和参与质量。
一节课的时间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虽给学生较充足的思考与发言的时间和空间,但对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关心也不够,新课程要求我们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但我却更多地关注了中上水平的学生,忽视了对困难生的关爱和帮助。最后我还认为自己在把握探索时机、实施有效引导上还有很大差距,这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19 《极差和方差》教学反思
在教学处理中层层设疑,步步推进的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比较成功,给学生搭建了比较广阔的思维平台。在推导方差公式时,将问题细化,设置了四个问题: 1.用数值怎样表示一次成绩偏离平均数的程度? 2.怎样表示10次成绩偏离平均数的程度?
3.平均水平之上的数减去平均数是正数,平均水平以下的数减去平均数是负数。直接相加就会“正负抵消”,和为0.为了避免“正负抵消”的问题怎么办? 4.如果两组数据不一样多,怎么解决数据个数的影响?
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另外利用媒体解决大量的计算问题,为推导公式,解决重点赢得了时间,感觉效果也不错。在引例选配上采用的是课本上的例子。不太贴合学生实际,这一点评课老师也给了我一些建议,在此表示感谢。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让我深刻的体会到只要我们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以最大的自主探索空间,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这样既能让学生自主获取数学知识与技能,而且还能让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更主要的是能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
第四篇:教学反思2
《我最尊敬的人》教学反思:
走上讲台的第一节课是美术课。说也奇怪,这次上课我一点也不紧张。在课堂上,该怎么上还是怎么上,讲漏了知识点也很自然的补上。
根据小学生的心里,1:导入我设计了猜一猜。我想这样能调动小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同时把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这也给来了学生很好的提示与引导。让学生看图猜职业,然哪个学生从中明白: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特点。2:同时以警察与护士的图片为例,引导出谁是最受尊敬的人。3:接着让学生说出自己心中最受尊敬的人,并说为什么,从而引导学生从小做一个有用,热心为人民服务的人。4:让学生画心目中最受尊敬的人时,老师在黑板上画范画,让学生掌握画人物肖像的步骤:(1)先画轮廓再画局部。(2)先画头再画身体,最后画眼睛,鼻子,嘴巴。5:最后也设计了一个猜一猜,让同学们先不要说出自己画的是谁,画好后拿着画让老师猜猜,也可以让同学猜猜,谁是你心目中最受尊敬的人,在这种游戏中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更乐于参与课堂。
不足:
在进人物时,最好然哪个两个学生上讲台,其他学生观察他们的脸部的形状,如是椭圆,就随手在黑板上画个椭圆(了解脸型的特征,有椭圆,有鹅蛋,有瓜子,有三角形,还有倒三角形的脸
老师范画注意侧画。
如学生在说某人脸部特征是什么样时,说眼睛,老师就随手在黑板上画个眼睛,说嘴巴是什么样的,就随手添上嘴巴(如果画的是一个老人,学生说像年轻人,老师就引导重点,画老人时应该再添上白胡子,不同年龄的人,不同职业的人,特征不同)
第五篇:教学反思2
《晏子使楚》是五年级下册第三组的一篇课文,讲述了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
在设计第一课时,我没有像往常那样按
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2、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大意;
3、熟读课文,品词析句的“三步走”。而是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把初读正音、了解文章结构大意与品词析句同时进行。读题、质疑、解题后,师提问:“那晏子为什么出使楚国呢?事情的起因又是什么呢?请同学们齐读1、2自然段,”从而引入新课,并找出事情的起因。接着老师借问:“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侮辱了晏子几次?分别在课文哪些文段呢?”给学生一些思考时间后反馈,“好,我们现在看楚王第一次是怎样侮辱晏子的?”然后请学生读文,正音,理解词义,点拨,抓住重点词句,品读与研读结合学习了三件楚王侮辱晏子的事例。学生学得兴致勃勃,朗读神情并茂。老师小结:“这是事情的经过,最后结果怎么样?楚王有没有得逞?请读最后一句。”然后抓住最后一句:“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通过句型转换,比较,理解句意,水到渠成地引入理解文章中心,最后给课文分段,概括主要内容。因为学生基础比较差,最后的教学设计了学生字的环节。
本课设计,环节紧凑,结构清晰,学生在老师的点拨指引之下,学得津津有味,而不足之处,就如陶老师所指点的一样,牵引学生较重,应该“授之于渔”后,相信学生,让他们自主地学习。是的,其实自己也知道缺漏之处,在平时的课堂,自己就如一只小心呵护的母鸡,给学生太多的铺垫照应,缺乏放手的信心,以后要有意识地按“引——扶——放”的步骤,让学生有自主探索的学习机会。再次感谢校长与陶老师的用心评课,收获了。
这堂《杨氏之子》是人教版第10册教材中第三单元的课文,这个单元是“语言的艺术”专题。这组课文最大的特点是在人物语言上见功力。备课时鄢老师仔细阅读了五年级下册的教材说明,了解了教材的结构、特点、目标以及各单元的编排情况,对“语言的艺术”这个单元更是进行了深钻,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作好了充分准备才开始写教案,修改了许多次后终于定下了今天这个教案。我认为这堂课上下来有这几个方面做得好:
一、注重了学习方法的指导
《杨氏之子》选自《世说新语》。这是小学阶段第一篇文言文,鄢老师不但认真分析教材,而且也考虑到了学生的学情。在这堂课上进行了理解文言文的方法指导。这是孩子们第一次学习文言文,所以能够读懂文言文是一个重点,这里指孩子能用白话文翻译文言文,是第一层次的理解。但是孩子们有学习古诗的基础,他们知道怎样翻译古诗,所以虽然是第一次学习文言文,但是我在设计的时候还是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试着理解,一些难懂的地方才给予点拨和指导。学生在交流自己的理解的过程中,顺势引出理解文言文的两个基本方法,“看注释”和“联系上下文”,这样进行学法指导显得很自然,让学生感觉到这个方法是大家在实践中得出来的,孩子掌握起来就更容易一些。
二、充分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我们平常的教学中,发现孩子特别喜欢合作学习,喜欢和同学交流,在交流中相互启发。放手让学生学习,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学习兴趣会大大提高。例如,我在本课中有三次合作学习,一次同桌合作,两次四人小组合作。在用白话文翻译古文的环节采用同桌合作,在合作中共同解决了一些疑问。在体会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先是自己独立思考,然后在四人小组里交流自己的见解,我走进小组听他们的交流,每一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思考和体会,小组交流的氛围很好,虽然很多孩子的想法没有在全班交流,但是他们在小组里都发表了看法。在交流收集的资料的时候,孩子们的交流更加热烈,因为他们的收集基本都不一样,有了这样的合作交流,孩子获得信息就增加了许多,课堂的容量就增加了。合作学习的前提是自主独立学习,合作学习是为独立学习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整个学习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注重学习的过程,当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的时候,他才会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教学设计条理清晰、层层深入紧扣单元主题
让孩子就文中的两句对话就体会语言的艺术的确很难。为了把这个主题深入下去,我在开课的时候就出示了罗斯福的故事,让孩子感知语言的艺术。在拓展环节,我设计了孩子收集体现语言艺术的生活中的语言,离孩子的生活很近。有了这开课的铺垫,课后的拓展,孩子对于语言的艺术就领悟得比较深切了。而课文中杨氏之子的回答则抓住了杨家小儿的反映敏捷,迅速听懂了孔君平的言外之义,并马上联想到孔君平的姓与孔雀一样,于是用孔雀来回答,但有没有正面否定孔君平的回答,也是话中有话,言尽而意无穷,这就是妙之所在。孩子在体会的时候先是有些不大明白,但随着深入学习,细细品味,最终恍然大悟,这也是学习这篇课文的有趣之处。
四、老师的过渡语言精妙
在我设计过渡语言的时候,也考虑到这是一篇文言文,我想老师的语言是不是也应该引用一些古文,这样既和课文相得益彰,又能用这样的语言来刺激孩子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进入第二个环节“读”的时候,我引用了名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重视语文的读;在进入体会的环节,我引用了朱熹的读书八法之一“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让孩子学会静静思考,品词品句;在结束语中,我引用了成语“口吐金兰”“唇枪舌剑”“妙笔生花”“舌战群雄”,这些成语的意思都于语言的艺术有关。希望这些语言能够感染学生,浸润学生。
课文《半截蜡烛》,生动地描绘了一场紧张激烈而又没有硝烟的战斗,人物的心理活动刻画得相当细腻。
整堂课的教学设计紧紧抓住描写紧张氛围的文字进行渲染,课件辅助呈现,先由教师引读,让学生感受到这半截蜡烛继续燃烧下去的危险,带领学生走进此情此境;然后通过学生的感悟,结合背景,在头脑中叠现出紧张的一幕;再通过反复朗读,结合上下文,通过品读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神态,体会到他们的镇定和机智,再以个别读和齐读的方式加深理解,表达情感,欣赏到人物的人格魅力。
一、以读为主,贯穿始终
整堂课以学生诵读原文的练习为主线,用多种方式联系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去领悟课文的内涵。如:上课伊始,让学生速读课文,了解故事的大意,明确了半截蜡烛的重要性,再通过引读抓住描写紧张氛围的文字进行渲染,使心灵受到激荡,深入地理解情况之危急,心于是随之跳动,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其次在读对、读顺、读好的基础上,让学生身临其境的读,使其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如课上将伯诺德夫人与德军周旋的一句话作为“抓手”,切实指导学生读好这句话,读出个人感受,读后有所想,有所为,体会到她的镇定和机智。
二、多元解读,引导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学生应畅所欲言,自主互动。在文本、教师、学生相互对话中,让学生充分地说出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悟、所疑、所惑。课堂上让学生自由读文,告诉学生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还学生自主权。如读伯诺德夫人的话(“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让学生自己考虑应该强调什么字眼。这样的问题意味着学生个体理解的丰富的非预期性与创造性,这正展示了他们各具风格的思维特征与阅读视野。在学生交流各自的理解后,我分别作了这样的引导:“尽管你们的处理方式不同,但有一点其实是相同的,想想是什么”,这种有意之为,旨在通过一种价值的引领使学生真正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和人物的个性特征。
三、读写结合,依托文本
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我们的阅读教学一定要让写放进来,不一定当堂写,可以课内说,课外写。但是写必须依据文本,加强指导。如教学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此时读者那悬到嗓子眼的一颗心终于落了地。峰回路转,化险为夷,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侥幸躲过一劫。这里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望着这盏在最后一级楼梯熄灭的蜡烛,他们的心情怎样?学生回答如释重负,然后请学生想象一下此时伯诺德夫人、杰克和杰奎琳会想些什么,并想象一下人物的神态和动作,进行说话练习,并提醒学生一定要注意当时的场合进行合理的想象。因为有了前面环节的细细品味和教师的及时提示,学生说得不错,课后再请学生写下来,这样一个过程,不仅仅是训练了孩子的写作能力和培养孩子想象能力,也是孩子对文本的再次深入解读的过程,也是孩子个性化体验得到充分张扬的过程。本堂课就作了这方面的尝试,引导孩子以本课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为引子,创作《半截蜡烛》续篇。
但在有些环节上,设计还可以更优化。如情境的渲染还不够到位,在指导学生读“杰克”这一段内容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动作、神态、心理等有关词句多读,体会杰克从容、机智,把语言文字训练落到实处。
习惯上,《再见了,亲人》一课的教学,教师经常让学生读读课文,找出朝鲜人民为志愿军做的事情,然后选择自己最受感动的一部分认真读一读,最后交流感受。这次教学第一自然段时,反思以往的教学,我大胆创新教学方法,收到很好的效果。(下面是其中的教学片断。)
师:大娘为志愿军做了许多事,文中列举两件(指板书),现在请同学们看这个句子──这真是雪中送炭呀!“雪中送炭”是什么意思呢?
生1:雪中送炭的意思是下雪天很冷,送去炭,可以帮助别人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的时候,给予支持或帮助。
师:把这个词放在课文中,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2:这词在课文中是指在志愿军正急需粮食时,大娘为他们送去打糕。
师:当时,志愿军为什么急需粮食?
生3:因为志愿军叔叔空着肚子在阵地上已经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非常需要粮食。
师:对!就在这时(出示句子: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者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
上来给我们吃。)(学生齐读句子)。
师:请同学们想想当时的环境怎样?
生1:当时的环境很危险。
生2:当时的情况很恶劣。
师:对!当时炮火连天、硝烟弥漫,大娘怎样送来打糕?(学生齐读句子)。
师:哪些地方应读得快些?
生:是“冒着炮火,穿过硝烟”。
师:为什么?
生1:因为志愿军急需粮食。
生2:因为大娘想快点把打糕送到阵地上给志愿军吃。
师:环境这样恶劣,这就是慈母给儿子的爱,也是慈母给儿子送去的温暖。我们再读这个句子。
【反思】
“将这个词放在课文中,你是怎么理解的?”引发了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和情感,引发了学生更贴近语境的表达,并在师生以文本为中介的对话中,得以修正完善。可以看出,这就是一个对话语言的生成过程,更是一个对“雪中送炭”感性化的过程。感性是为了唤起形象、激发情感、沉积语感;感性是为了更鲜亮地把握和运用语言。教师这样的“放”,激活了“雪中送炭”的磁场。而后的环境想象、激情朗读,正因为有了这个“场”,想象渐入佳境,真切动人;而学生的朗读,又恰倒好处。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的是一份浓浓的雪中情,同时在造句训练中也充分证明了他们对“雪中送炭”已能正确地运用。
《打电话》教学反思
昨天我和学生一起学习了第13课《打电话》。《打电话》是一段惹人发笑、发人深省的相声,它讽刺了一个在公用电话亭打电话,缺乏公共道德的年轻人。这段相声采用夸张的手法,对那些时间观念不强,说话啰嗦、废话连篇的人给予了辛辣绝妙的讽刺。
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深受群众的喜爱。没想到在这一课学习之中,同学们却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充满笑声。这节课最大的收获是:没想到平时不善言谈的学生,在模仿文中的句子时,却摹仿得惟妙惟肖。同学们在讨论中便读通了全文,并能用文中的对话去说明打电话人的啰嗦,还能绘声绘色的表演.看来只要学生有兴趣的再长也能背下来,没有兴趣的再短也不去背。
由此,我想到许多,平时我们是不是说得太多了.以至到了学生不愿听的地步.我们是否重新换种方式,让学生主动的去学习呢?那又如何让现在的孩子感兴趣呢?《打电话》教学反思
今天的语文课上《打电话》一文。这篇课文是一篇对口相声。将这篇课文选入教材,是由于这组刻纹机的教学重点是感受语言的表达艺术。而相声则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达艺术。另外,也是借此机会让学生了解一下相声这一传统文化及其主要的表达形式。
可是这篇课文的内容过长,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无疑是不行的。我决定重新创编教材。就连预习都和以前的布置得内容不太一样。
在上课之前,我先布置学生查找了关于相声的资料。接着又安排班里学过说相声的同学事先在家里排练好课文里的这段相声。
上课开始,我想问同学们了解相声这种语言表达艺术吗?让学生把他们课前收集的资料在班级里分享。然后通过大屏幕把各种不同形式的相声片段和大家分享。接着,我又让学生通过大屏幕欣赏了这段由马季老师逗哏的相声。同学们各个笑的前仰后合。收看完毕,我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们已经是内行了,告诉我,这段相声到底为什么好笑?”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是捧哏捧得好,有的说是都跟的功劳……大家通过探讨,一致认为是相声的本子好,但也离不开演员的合理表达和表现。“所以说语言是一种艺术。他需要合理的表现方法。”接着,我又和学生探讨了相声所用的手法,他反映的是什么样的问题……接着我又神秘的说:“我请来了一位相声表演大师也来表演这段相声……”同学们正在疑惑,发现走上台来的竟是我们班的小A同学,大家不禁笑起来。我忙说:“他是学相声的,谁敢保证他以后不是大师呀!”同学们不笑了。小A开始说起来。不愧是学过的。说的果然好!同学们报以掌声。“他毕竟不是大师,看看他和大师的差距在哪里?”同学们纷纷发表了意见。这是,下课了铃声恰好响了,可同学们的热情显然并没有减退。我灵机一动,对同学们说:“不如这样吧,我们回到家里找同伴都来说说这段相声,下节课我们来表演一下,好吗?”
第二节课上课的时候,同学们都跃跃欲试。我们为此次表演还成立了观众评判,最终评出1.2.等奖。同学们都卖力的用自己对相声这种艺术形式的理解来表演,场面热闹非凡……
一节课下来,孩子们的笑脸都红扑扑的,显然,他们还是很兴奋。我又布置了一项作业,回家搜搜其他的相声,和家长探讨一下,这段相声号在哪里……
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不仅仅是在形式上有一个创新,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受益。因为,无论教材教法如何改革,我们的目的也只有一个:一切为了孩子。那么,在进行你的创编之前,请想一想,你教的孩子需要什么《打电话》教学反思
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深受群众的喜爱。《打电话》就是一段惹人发笑、发人深省的相声,它讽刺了一个在公用电话亭打电话,缺乏公共道德的年轻人。这段相声采用夸张的手法,对那些时间观念不强,说话啰嗦、废话连篇的人给予了辛辣绝妙的讽刺。本课的教学应该结合单元主题------感受语言魅力。
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听了课文这段相声,以了解本相声的大意。由于这则相声的寓意较为浅显,学生把握起来并无问题。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我提出一个简易的问题“相声里所说的人叫什么名字?你觉得他名与人是否相符?”以引起学生对“啰唆”一词的思考。并从文中找到相关的语句来证明。并据他们所找到的句子进行一个“说话不够简洁”的类型归纳:明知故问,东拉西扯,没话找话、说话绕圈。并以生活中实际例子来加以说明。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我增设了扮演相声的环节:同桌扮演、师生扮演。同时,我再让学生观看了另外的相声作品《我的儿子》,以此来加深学生对相声的感知。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对这两段相声进行对比,自我发现相声的语言特点。在观看完相声后,我针对学生的感受提问“看完两段相声,你的感受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的提问很多同学就知道了相声幽默的语言风格令人开心,它的语言比起记叙文更加的容易理解。并且知道了它很贴近生活。在此,我再结合本课的主旨:讽刺,给同学们说说相声的文化意义,这样学生对相声的了解就加深了。
纵观整节课来看,学生接触文本的机会多了,让他们参与到文本的领悟的机会也多了。可是,总感觉那种对语言的品位的味道还没有出来。这样体裁的文章应该是学生表现最为主动积极的。虽然,学生能够找到文中语言不够简洁的例子,并也基本自己发现相声的语言特色。可是,里边的语言魅力,感染力却没有通过足够的“读” “演”表现出来。倘若,重构此课,让学生在课堂上演:据课文演与课文简洁后对比演,这样的对比形式来使学生归纳相声语言特色或许更加的直观,而且学生参与到语言感悟、体验的面就更加的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