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作业
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作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2012年12月 2012
一、判断题:
1、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2、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中央的文件就是法律。()
3、井下工人下班太累,扒1次皮带,没有被领导或安检人员发现,不算违章。()
4、违法是对社会有危害性或有害的行为。()
5、违法的主体不须具有责任能力。()
6、民事制裁是各种法律制裁中最为严厉的制裁方法。()
7、刑事制裁指国家对触犯刑法从而追究其刑事责任的人所采取的强制措施。()
8、犯罪是指危害社会、触犯刑律。不应该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9、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违法不应当负刑事责任。()
10、我国煤矿大多属地下开采,地质条件简单。()
11、“综合治理”是预防事故和危害的一种重要方法。()
12、煤矿安全生产方针是国内外无数矿工血的教训的总结()
13、安全工作纳入单位检查工作的主要内容,但不作为评定先进的主要依据。()
14、企业必须保证煤矿安全技措工程资金的提取和使用。()
15、安全工作纳入经济承包合同。安全指标不作为完成合同的条件。()
16、采矿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17、采矿业是一复杂而特殊的行业,我国煤矿多数在井上开采。()
18、职工是企业的主体在企业中处于一般的地位。()
19、煤矿职工必须遵守矿山安全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20、矿山企业职工无权对危害安全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21、煤矿职工无权拒绝干部违章指挥。()
22、职工无权享受劳动安全的保护。()
23、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这是法的阶级本质。()
24、平煤神马集团是特大型企业,平煤神马集团的规章制度就是法规。
()
25、井下工人下班太累,扒1次矿车,没有被领导或安检人员发现,不算违章。()
26、违法是人们执行法律的行为。()
27、违法的主体必须具有责任能力。()
28、已满16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不应当负刑事责任。()
29、故意犯罪包括直接犯罪和间接犯罪。()
30、“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煤炭工业的安全生产方针。()
31、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把事故和职业危害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后。()
32、煤矿企业必须保证煤矿安全技措工程资金的提取和使用。()
33、安全工作纳入单位检查工作的主要内容,不作为评定先进的主要依据。()
34、运用法律法规保护矿山职工的人身安全。()
35、职工是企业的主体在企业中处于主人翁的地位。()
36、煤矿职工无权拒绝违章指挥。()
37、矿山企业职工有权对危害安全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38、职工无享受劳动保护的权利。()
39、煤矿职工因行使安全生产权利而影响工作时,应扣发工资或给予处分。()
40、行政处罚是国家行政机关对单位或个人进行的处罚。()
41、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离不开有序的煤炭生产和经营活动。()
42、特种作业人员经依法培训合格后,必须持证上岗作业。()
43、煤炭企业能否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安全管理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44、煤矿职工严格遵守《矿山安全法》,不需要遵守《煤矿安全规程》。()
45、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应坚持“自愿培训、分级管理、统一标准、考核发证” 的原则。()
46、《煤矿安全监察条例》是一部法律,它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反映了广大煤矿职工的迫切愿望和要求。()
47、劳动教养是刑事处罚的一种。()
48、违法是针对人们的行为而言,也是针对人们的思想而定。()49.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的违法行为,煤矿安全监察人员可以当场作出处罚决定。()
50、没有采矿许可证不能开办煤矿企业,也不能申请领取煤炭生产许可证。()
51、《煤炭法》规定,煤矿井下作业职工由煤矿企业为其办理意外伤害保险,企业与职工平均支付保险费。
()
52、劳动教养是刑事处罚的一种。()
53.法产生于经济基础,又服务于经济基础,因此,法是经济基础的一个组成部分,不是社会的上层建筑。()
54、煤矿安全监察重视的是事后监察和事故的处理。()
二、单项选择(每小题
分、共
分)
1、劳动教养是:()
A、刑事制裁
B、民事制裁
C、行政制裁
D、判刑;
2、我国《刑法》规定应当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
A、已满16岁的人犯罪,C、已满18岁的人犯罪,B、已满16岁,不满18岁的人犯罪。
D、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犯罪。
3、1997年的《刑法》第134条对重大责任事故罪追究刑事责任的规定为,职工由于不服管理、违反规章制度,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判处:()
A、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C、3年以上有期徒刑;
B、3年以上徒刑或拘役;
D、7年以下有期徒刑;
4、煤炭是我国主要的能源和原材料,约占我国一次性能源的:()
A、70%;
B、60%;
C、80%;
D、50%。
5、我国煤炭资源浪费严重回采率低,全国平均不到()
A、55%;
B、40%;
C、45% ;
D、30%。6《煤矿安全规程》是煤矿安全法规体系中一部重要的()
A、安全技术法规;
C、具有法规性质文件;
B、重要技术文件;
D、生产工艺操作的行为规范。
7.《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几部矿山安全法()。
A.第一部;
B.第二部;
C.第三部;
D.第四部。
8.煤矿职工上岗作业前未进行安全教育培训,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应给予多少的罚款()。
A.2万元以下;B.5万元以下; C.4万元以下; D.10万元以下。9.我国煤矿职工整体素质较差,尤其是乡镇煤矿,文盲、半文盲矿工占()以上。
A.45%;
B.50%;
C.60%;
D.65% 10.《煤炭法》明确规定,要对特殊煤种或稀缺煤种实行什么性开采()。A.保护性; B.任意性;
C.地方性;D.个人。
11、下列具有责任能力的公民是:
()
A、不满14周岁的公民;
B、精神病人;
C、已满16周岁的公民;
D、已满18周岁的公民;
12、行政处分只能对:()
A、企业
B、单位
C、个人
D、群众;
13、根据司法实践和有关规定,“重大伤亡”是指:()
A、死亡1人以上或重伤3人以上;
C、死亡3人以上;
B、重伤4人以上;
D、重伤10人以上;
14、1997年的《刑法》第134条对重大责任事故罪追究刑事责任的规定为,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情节特别恶劣的,判处:()
A、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C、3年以上徒刑或拘役;
B、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D、7年以上有期徒刑;
15、1995年统计,我国煤炭资源浪费惊人,全国煤炭总体利用率仅达 :
()
A、30%;
B、40%;
C、60%;
D、50%。
16、在煤矿,安全生产是主要的,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生产要服从安全,()。
A.毛泽东语
B.周恩来语
C.邓小平语
D.江泽民语 17.《煤炭法》规定,未取得煤炭生产许可证,擅自从事煤炭生产的责令停止生产,没收违法所得,并可处违法所得的多少倍罚款()。A. 1倍以上4倍以下;
B.1倍以上5倍以下; C、1倍以上2倍以下;
D.1倍以上3倍以下。18.《煤矿安全规程》的特点是()。A. 强制性,科学性,规范性,稳定性; B.
权威性,科学性、规范性,稳定性; C.
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规范性。19.行政处罚的法定程序()。
A.简易程序、一般程序、听证程序; B.调查程序,一般程序,宣判程序; C.行政程序,听证程序,制裁程序。
三、多项选择(每题有2---4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法律责任的主要特点:()
A、法律上有明确规定的;
C、以国家的名义作的谴责;
B、具有国家强制性。
D、法是社会的上层建筑。
2、煤矿生产中“反三违”是指反对:()
A、违章指挥,B、违章作业,C、违犯劳动纪律;D、违法
3、《矿山安全法》是促进采矿作业发展所制定的:()
A、行业性法律;
B、技术性法律;
C、行业条例;
D、是现阶段我国矿山企业在安全生产中必须遵循的大法。
4、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主要内容有:()
A、各级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制。
B、各职能机构、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C、各工种、岗位工人安全生产责任制。
D、各级政府安全生产责任制。
5、职工在矿山安全方面的主要义务有:()
A、必须遵守有关矿山安全的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
B、必须遵守劳动纪律。
C、对危害安全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D、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6、煤矿安全监察工作必须实行两个结合()
A、安全监察与促进安全管理相结合。B、要把宣传与教育相结合。
C、教育与惩处相结合。
D、提高煤矿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相结合。
7、行政处罚的法定程序有:()
A、简易程序
B、一般程序
C、听证程序
D、公诉程序
8、《作业规程》、《操作规程》与《煤矿安全规程》的区别在于:()
A、制定的单位不同;
C、执行人不同;
B、性质和作用不同;
D、制定依据不同。
9.要想改变我国煤矿生产事故多发的现状,扭转煤矿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必须做到()。
A. 内外结合,全方位努力;
B.提高生产与安全的管理水平; C.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D.加强安全技术培训工作。10《煤矿安全规程》是煤矿安全法律体系中一部重要的安全技术法规,它的特点是()。
A.强制性;
B.科学性;
C.规范性;
D.稳定性。
11、法律的基本特征是:
()
A、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C、法以强制力保证实施。
B、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D、法是行为规范的总称。
12、法律制裁的种类有:
()
A、刑事制裁
B、民事制裁
C、行政制裁
D、劳动教养
13、煤矿安全生产方针的内容是:
()
A、安全第一 ;
C、预防为主;
B、综合治理、整体推进;
D、管理、装备、培训并重。
14、矿山建设的“三同时”原则为:矿山建设工程的安全设施必须和主体工程:()
A、同时设计;
C、同时投人生产和使用;
B、同时施工;
D、同时验收;
15、根据《矿山安全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职工在矿山安全方面的权利主要有:()
A、有权对危害安全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B、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权利。
C、有享受劳动保护的权利。
D、有享受劳动保险的权利。
16、特种作业人员未经依法培训并取得操作资格证书的,一律不得上岗作业,下列那些是特种作业工:()
A、瓦斯检查工、爆破工、信号工、采煤机司机;
B、拥罐工、金属焊接(切割)工、矿井泵工;
C、瓦斯抽放工、风机操作工、采煤工;
D、主提升机操作工、掘进工、绞车操作工;
E、输送机操作工、安全检查工、矿内机动车司机。
17、当事人对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所给予的行政处罚不服的,享有的权利有:()
A、陈述、申辩权;
C、依法申请行政复议;
B、提起行政诉讼。
D、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提出赔偿要求。
18、煤矿三大规程是:()
A、《作业规程》;
C、《煤矿安全规程》
B、《操作规程》;
D、《煤矿保安规程》
19.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及其监察人员在现场检查中发现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违法行为,可以作出现场处理决定,现场处理主要有()。
A、当场予以纠正或者要求限期改正;
B.责令限期改正或者限期达到要求;
C.责令立即停止作业或者立即停止使用;
D.吊销采矿许可证。20.国家对煤炭开发实行的方针是()。
A.统一规划; B.合理布局;
C.综合利用;
D.自主经营。
四、简答题
1、什么是法律?(P1)
2、什么是违法?(P4)
3、构成违法必须同时具备哪些条件?(P4)
4、构成犯罪的四个条件是什么?(P5)
5、什么叫过失犯罪?(P6)
6、改善我国安全状况较差的现状,应采取哪些措施?(7、煤矿安全生产方针的内容是什么?(P10)
P9)9
8、《矿山安全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P13)
9、《矿山安全法》的作用有哪些?(P14)
10、《矿山安全法》赋予职工的权利与义务有哪些?(P19)
11、《煤炭法》确定煤炭生产许可制度的主要依据是什么?(P27)
12、《煤炭法》确定的“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P29---30)
13、取得煤炭生产许可证应具备哪些法定条件?(P28--29)
14、对妨碍事故调查的处罚有哪些?(P37)
15、行政处罚的程序有哪几种?(P38---39)
16、煤矿安全监察行政处罚的种类有哪些?(P40)
17、《煤矿安全规程》有哪些特点?(P42)
18、《煤矿安全规程》的作用是什么?(P42--43)
19、安全生产的社会监督有那几个方面?(P48--49)
20、《安全生产法》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作了那些要求?(
21、《安全生产法》对现场安全管理作出了那些规定?(P54)
P49--50)11
22、《国务院特别规定》对煤矿企业的职责作了哪些规定?(P61--62)
第二篇: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一 填空题
1、煤矿安全生产方针的内容(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保证安全投入)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条件和基础。
3、企业民主监督的主要形式:(职工代表大会)(企业工会组织)、(群众安全监督检查网)等。
4、综合治理就是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人管、法治、技防多管齐下,充分发挥(社会)、(职工)、(舆论)的监督作用,实现安全生产的齐抓共管。
5、煤矿安全规程的特点:(强制性)、(科学性)、(规范性)、(稳定性)。
6、作业规程是规范采掘工程(技术管理),(现场管理),协调(各工序、工种)关系,落实(安全技术措施),保障(安全生产)的准则。
7、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期满前(3)个月可按规定程序办理延期手续。
8、煤矿三大规程:(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作业规程)。
9、与煤矿安全生产有关的三种刑事犯罪:(重大责任事故罪)、(玩忽职守罪)、(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
10、劳动合同的订立应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
二 判断题
1、煤矿安全规程明确规定:职工有权制止违章作业,拒绝违章指挥。(√)
2、煤矿现有的劳动防护用品:头灯、工作服、口罩、安全帽、棉背心等。(×)
3、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煤矿职工,除依法享受工伤社会保险外,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4、煤矿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的权利有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知情权,停止作业权,安全教育培训权,拒绝违章指挥权,紧急避险权利,批评检举控告权,工伤保险和民事索赔权,获得职业健康防治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5、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到用人单位工作,用人单位吸收新员工,双方不须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
6、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最基本的一项安全制度,是企业所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核心。(√)
7、作业规程的主要内容:对岗位工人生产作业中的具体操作程序,方法、安全注意事项等做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基本内容一般包括:一般规定、贮备、检查、和处理,处理和注意事项,收尾工作。(×)
三 问答题
1.煤矿从业人员如何贯彻执行煤矿安全生产方针?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劳动纪律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遵守劳动纪律要做到哪些?
遵守劳动时间和规定的制度,不迟到,不早退,有事提前请假,在上班时间内,遵守生产秩序,不做与生产无关的事情,不东走西串,不聚众赌博打架斗殴,不在井下吸烟,不在班中睡觉,不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3、事故处理必须坚持的四不放过原则?
1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2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3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未收到教育不放过,4事故责任者未受到处理不放过。
4、煤矿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的义务有哪些?
1遵守有关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煤矿企业规章制度的义务,2遵章守纪,服从管理的义务,3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报告的义务,4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品的义务,5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掌握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的义务。
第三篇:煤矿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
煤矿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学习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依法治国方略的指导下,我国的立法工作发展较快。在安全生产方面,随着《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相继颁布,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已基本形成我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主要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
一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颁布的关于安全生产的法律.如《安全生产法》、《煤炭法》、《矿山安全法》、《劳动法》、《矿产资源法》等。
二是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安全生产的行政法规,如《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煤炭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等。
三是省(自治区.直辖市)级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颁布的关于安全生产的地方性法规,主要有各省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的有关劳动保护、职业安全、矿山安全的地方性法规,如《山西省矿山安全法实施办法》、《山西省煤炭法实施办法》、《山西省劳动安全纠察条例》等。
四是国务院主管部委、地方人民政府发布的关于安全生产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如《煤矿安全规程》、《煤矿救护规程》、《爆破安全规程》、《煤矿安全生产墓本条件规定》等。
第四篇:煤矿安全生产方针及法律法规
煤矿安全生产方针及法律法规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和原料,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约占7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原煤产量迅速增长。2005年全国原煤产量达到21.5亿吨,2006年全国原煤产量达到23.25亿吨,成为举世瞩目的世界第一产煤大国。煤矿安全生产关系职工生命安全,关系煤炭工业健康发展,关系社会稳定大局。实现煤矿安全生产,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第一节 煤矿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生产”是指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通过人、机、物、工艺、环境的和谐运作,使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我国长期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是我国劳动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逐步总结出来的,实践证明是完全正确的。根据这一方针,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生产的政策、法令、法规和规程,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严格安全执法,加强安全生产设施建设。切实抓好煤矿等高危行业的安全生产,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加强交通安全监管,减少交通事故。加强各种自然灾害预测预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强化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的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新的安全生产方针,反映了我们党对安全生产规律的新认识,对于指导新时期安全生产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国采矿业是事故高发行业,煤矿企业更应该认真贯彻落实好这一新的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第一,就是在生产过程中把安全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上,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安全第一,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以人为本,就必须珍爱人的生命;科学发展,就必须安全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构建安全社会,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始终坚持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就是把安全生产工作的关口前移、超前防范、建立预教、预测、预想、预报、预警、预防的递进式、立体式事故隐患预防体系,改善安全状况,预防事故发生。通过建设安全文化、健全安全法制、提高安全科技水平、落实安全责任、加大安全投入,构筑坚固的安全防线,预防事故的发生。
综合治理,是指适应我国安全生产形式要求,自觉遵循安全生产规律,正视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抓住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人管、法治、技防多管齐下,并充分发挥社会、职工、舆论的监督作用,有效解决安全生产领域的问题。综合治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针对性,体现了安全生产方针的新发展。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安全第一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统帅和灵魂,没有安全第一的思想,预防为主就失去了思想支撑,综合治理就失去了整治依据;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第一的根本途径,只有把安全生产的重点放在建立事故隐患预防体系上,超前防范,才能有效减少事故发生,实现安全第一;综合治理是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手段和方法,只有不断健全和完善综合治理工作机制,才能有效贯彻安全生产方针,真正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落到实处,实现安全生产。
一、煤矿安全生产方针的含义及意义
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为达到一定目标而确定的指导思想和遵循原则。煤矿安全生产方针是党和国家为确保煤矿安全生产而确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准则,即“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高度重视煤矿安全生产。毛泽东主席于1952年指出:“在实施增产节约的同时,必须注意职工的安全、健康和必不可少的福利事业。如果只注意前一方面,忘记或稍加忽视后一方面,那是错误的。”周恩来总理于1959年视察河北井陉煤矿时指出:“在煤矿,安全生产是主要的,生产和安全发生矛盾时,生产要服从安全。”1997年,江泽民主席指出:“必须坚决树立‘安全生产第一’的思想,强调任何企业都要努力提高经济效益,但是必须服从安全第一的原则。”1996年12月1日起实施的《煤炭法》明确规定:“煤矿企业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2002年6月29日通过、2002午11月1日起施行的《安全生产法》,也明确了“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这些指示和法律规定都为煤矿安全生产方针的提出和贯彻执行指明了方向。
安全第一,是强调安全、突出安全、安全优先,把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要求各级政府和煤矿领导及职工把安全生产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切实处理好安全与效益、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当生产建设等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安全是第一位的,要树立人是最宝贵的思想,努力做到不安全不生产、隐患不处理不生产、措施不落实不生产;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实现生产经营的各项指标。安全第一是衡量煤矿安全工作的硬性指标,必须认真贯彻执行。
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第一的前提条件。要实现安全第一,必须以预防为主。要不断地查找隐患,谋事在先,尊重科学,探索规律,采取有效的事前控制措施,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虽然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还不可能完全杜绝事故发生,但只要思想重视,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运用安全原理和方法,预防措施得当,事故特别是重大恶性事故就可以大大减少。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目标原则和手段措施的关系。不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很难落实;坚持安全第一,才能自觉地或科学地预防,达到顶期目的;反之,只有坚持预防为主,才能消灭隐患、减少事故,才能做到安全生产。
煤矿安全生产方针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方针。贯彻落实好这个方针,对于处理安全与生产以及与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科学管理、搞好安全,促进生产和效益提高,推动各项工作时顺利进行有重大意义。
二、煤矿安全生产方针的贯彻落实
从实践中看,贯彻落实煤矿安全生产方针应当做到以下3点: 1.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
这是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贯彻落实煤矿安全生产方针的基本原则。管理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体现了对煤矿生产经营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先进科学的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如遵守 《煤矿安全规程》,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等。严格和科学的管理,可弥补装备上的不足,能减少事故,保障安全生产。装备是矿工实施作业、创造安全环境的工具。先进的技术装备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也可以创造良好的安全作业环境,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培训是提高职工素质的主要手段,许多事故的发生主要是无证上岗、无岗前和岗中培训,致使法规和安全意识淡薄或缺乏专业技术知识造成的。只有强化培训,才能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才能保证职工正确操作先进的装
备和应用先进的技术,才能进行科学管理。只有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才能真正落实好煤矿安全生产方针。
2.坚持煤矿安全生产方针标准
1985年,全国煤矿安全工作会议提出了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方针的10条标准,其中多条至今仍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如:企业管理的全部内容和生产的全过程都要把安全放在首位,任何决定、办法、措施都必须有利于安全生产;把坚持 “安全第一”方针作为选拔、任用、考核干部的重要内容;把安全工作纳入党政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和承包内容,把安全技措工程、安全培训列入和月份生产和工作计划;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落实;人、财、物优先保证安全生产需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地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安全指令和文件;思想政治工作要贯穿到安全生产全过程;业务保安搞得好,安全教育广泛深入等等。在当今安全生产等各项法规逐渐完善、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的形势下,这些标准还应不断充实完善。
3.坚持各项行之有效的措施
为了深入贯彻安全生产方针,必须坚持以下各项措施:
(1)强化安全法律观念。随着我国法律建设的深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已经建立,在此情况下,必须树立依法行事、依法治理安全的观念。出了事故,不仅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党纪责任,而且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因而工作实际中必须上紧安全法律这根弦,时刻牢记依法办事。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涉及方方面面,是一个多环节、多层次的系统工程,某一个层次、某一个环节的失误就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因而必须严把每一环节、每一层次、每一人的安全生产关,这就需要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包括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职能机构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岗位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生产责任细化到每个岗位、分解到每一个人员。
(3)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法》规定:矿山应当设有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煤矿企业作为矿山企业中灾害最为严重、作业环境恶劣、危险因素多的高危企业,若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或专门的人员去管理、检查、监督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因素和责任的落实,要想实现安全生产只能是一句空话。“文革”期间,各企业的安全管理机构被取消,其不安全情况就极其严重,重、特大事故不断;而“文革”后,由于恢复了应有的机构,建立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企业的安全形势整体上有了明显的好转。这一正反两方面的实践也充分说明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门人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认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程明确规定:煤矿企业要进行经常的、定期的、监督性的安全生产检查和日常安全巡回检查,这是搞好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措施。检查要在认真上做文章,要把提前打招呼,让人们准备迎接检查,变为不打招呼,随时抽查、突击检查,也可用拉网式检查,还可以复查。安全检查应以企业为主,政府、行管部门及相关部门根据安全生产形势的状况,也应组织进行。
(5)加大煤矿安全监察力度。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是执法机构,要做到从严执法,公正执法。依据 《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煤炭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和行业规章,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井、要坚持依法整治,做到该取缔的取缔,该关闭的关闭,该整改的整改,决不姑息迁就;对煤矿存在的安全管理不善、不安全生产因素及事故隐患,要责令煤矿企业限期处理和改正;要强化对持证上岗和相关业务技能培训的监察,切实加大监察执法力度。
(6)加强安全技术教育培训工作,这是搞好安全工作的基础和主要内容之一,是实现安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的重要途径。各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能,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方针、安全法
律法规、本矿安全现状、本矿安全措施、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生产技能教育,开展矿长、总工、区队长、班组长、特种作业人员的上岗资格培训,使全体职工懂法、熟知安全技术知识、掌握操作技能、自觉遵法遵章,以减少和杜绝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
(7)关口前移,做好事故预防工作。预防为主是搞好安全的必要措施。做好事故预防,要求职工对矿井环境、自然灾害因素、事故隐患、生产过程中不安全问题要事先了解和熟悉,从管理角度研究,从安全措施上预防控制事故,把预防放在主要位置,预防在先、处处谨慎、措施得力、项项落实,以达到防止灾变、控制事故发生之目的。
(8)做好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发生事故后,要按规定及时向上级报告,并立即采取应急措施,组织抢险救灾和调查处理。要坚持 “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9)加大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罚力度。应按照国家有关法规的要求,依法落实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罚,以起到惩罚本人、警示他人的作用,并营造一种对安全工作不力、失职即被追究责任的氛围,使人人都重视安全,人人都从本职工作做起,搞好安全工作。
(10)依靠科学技术,加大安全投入,促进安全状况好转。我国煤矿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特别是随着煤炭开采深度的增加和开采强度的加大,治理灾害的难度还会增加,因而必须大力研究和推广先进的煤矿灾害防治技术,开展技术交流。
为加强煤炭行业防灾抗灾能力,必须加大安全投入,提高装备水平。按照企业负责、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多元化融资原则,完善中央、地方和企业共同增加煤矿安全投入的长效机制。
(11)推进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整合煤炭资源,积极推进中小型煤矿采煤工艺改革和技术改造,推进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提高煤炭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第二节 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一、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立法工作发展较快,煤矿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已基本形成。主要有四个部分:
一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颁布的关于安全生产的法律;二是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安全生产的行政法规;三是省(自治区、直辖市)级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颁布的关于安全生产的地方性法规;四是国务院有关部委、省级人民政府颁布的关于安全生产的规章和地方规章。我国煤矿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主要内容有:
(1)法律有《安全生产法》、《煤炭法》、《矿山安全法》、《劳动法》、《矿产资源法》等。(2)行政法规有《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炭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乡镇煤矿管理条例》、《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等。
(3)地方性法规有《××省矿山安全法实施办法》、《××省煤炭法实施办法》等。(4)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有《煤矿安全规程》、《爆破安全规程》、《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等。
二、主要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1.立法的目的与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于2002年6月29日由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8次全体会议通过,同日由国家主席江泽民签发命令予以公布,于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制定这部法律时目的,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其意义是四个需要,即:一是依法加强监督管理、安全监察和依法行政的需要,二是预防和减少事故,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需要;三是依法制裁安全生产违法犯罪的需要;四是建立和完善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需要。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主要内容
该法从提出立法建议到出台,历经21年。它作为我国安全生产的综合性法律具有丰富的法律内涵和规范作用。其内容体现了“三个代表”、与时俱进、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重要思想,反映了党和政府以人为本,重视人权的社会主义本质,总结了我国安全生产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具体内容共有7章97条。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第三章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第四章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第五章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3.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1)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主要包括:
(1)有关安全生产的知情权和建议权。有了解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的权利。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2)有获得符合国家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的权利。
(3)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4)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停止作业或者采取紧急避险措施的权利。
(5)在发生安全事故后,有获得及时抢救和医疗救治并获得工伤保险赔付的权利等。(6)享受工伤保险和伤亡求偿权。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2)从业人员在享有获得安全生产保障权利的同时,也负有以自己的行为保证安全生产的义务。主要包括:
(1)在作业生产过程中,必须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不得违章作业。
(2)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3)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本单位负责人汇报。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4)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4.有关条文
第一条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制定本法。
第五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第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并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
第十九条 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第二十一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第二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
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第三十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第三十七条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第四十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以及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社会保险的事项。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
第四十五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第四十六条 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或者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第四十七条 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停止作业或者采取紧急撤离措施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第四十八条 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第四十九条 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第五十条 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五十一条 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第七十条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第九十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不服从管理,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者操作规程的,由生产经营单位给予批评教育,依照有关规章制度给予处分;造成重大事故,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二)《矿山安全法》 1.立法的目的
《矿山安全法》于1992年11月7日由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8次会议通过,由国家主席以第65号命令发布,自1993年5月1日起施行。这是建国以来第一部矿山安全法。其立法目的是:为了保障矿山生产安全,防止矿山事故,保护矿山职工的人身安全,促进采矿业健康发展。
2.《矿山安全法》的指导思想 坚持保护矿工生存安全的宗旨,从实际出发,做到劳动部门监督与矿山企业主管部门的管理结合、国家监督和民众监督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各级生产和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3.《矿山安全法》的主要内容
该法共八章50条。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矿山建设的安全保障、第三章矿山开采的安全
保障、第四章矿山企业的安全管理、第五章矿山安全的监督和管理、第六章矿事故处理、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其主要内容包括:矿山建设工程的安全设施必须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矿井的通风系统,供电系统,提升、运输系统,防水、排水系统和防火、灭火系统,防瓦斯和防尘系统必须符合矿山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矿山企业职工有权对危害安全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控告;矿山企业必须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未经安全教育、培训的,不得上岗作业;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专门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书的,方可上岗作业;矿长必须经过考核,具备安全专业知识,具有领导安全生产和处理矿山事故的能力;矿山企业必须对瓦斯爆炸、煤尘爆炸、冲击地压、瓦斯突出、火灾、水害、冒顶等危害安全的事故隐患采取预防措施;已投入生产的矿山企业,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而强行开采的要责令限期改进,逾期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责令停产整顿或吊销其采矿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矿山企业主管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工人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依照刑法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等。这些内容都从矿山建设和开采的安全保障、矿山企业的安全管理、安全监督和管理及法律责任等方面作了法律界定和要求,无疑对规范矿山安全生产起到保障作用。
(三)《煤炭法》
1.《煤炭法》立法的目的 《煤炭法》于1996年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1次会议通过,国家主席签发第75号命令,1996年12月1日起施行,是中国第一部煤炭法,是中国煤炭法制建设的里程碑,为煤炭的生产、经营活动确立了基本原则,从而使煤炭行业在法制轨道上健康发展。立法目的是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煤炭资源,规范煤炭生产、经营活动,促进和保障煤炭行业的发展。2.《煤炭法》的主要内容
该法共八章81条。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煤炭生产开发规划与煤矿建设、第三章煤炭生产与安全管理、第四章煤炭经营、第五章煤矿矿区保护、第六章监督检查、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该法确立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提出了保障国有煤矿的健康发展;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应当遵守环保法规、法律,做到使坏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同时投入使用;严格实行煤炭生产许可证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及上岗作业培训制度;加强矿区保护,加强煤矿企业监督检查,要求煤矿企业依法办事;维护煤矿企业合法权益,禁止违法开采、违章指挥、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冒险作业依法追究煤矿企业管理人员违法责任等,该法对煤矿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4.有关条文
第一条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三条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并具备以下条款:
(一)劳动合同期限;
(二)工作内容;
(三)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四)劳动报酬;
(五)劳动纪律;
(六)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
(七)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当事人可以协商约定其他内容。
第二十一条 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第五十二条 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
第五十三条 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第五十六条 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六)》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六)》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于2006年6月29日通过,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有关条文:
(1)将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修改为:“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2)将刑法第一百三十五条修改为:“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在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五)《工伤保险条例》
《工伤保险条例》2003年4月16日经国务院第5次常委会议通过,于2004年1月1日起施行。
有关条文:
第一条: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制定本条列。
第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乘以单位缴费费率之积。
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工伤的其他情形。
(六)《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
《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446号令)经2005年8月31日国务院第104次常委会议通过,2005年9月3日公布施行。
有关条文:
第一条 为了及时发现并排除煤矿安全生产隐患,落实煤矿安全生产责任,预防煤矿生
产安全事故发生,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煤矿安全生产,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煤矿企业是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责任主体。煤矿企业负责人(包括一些煤矿企业的实际控制人,下同)对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负主要责任。
第五条 煤矿未依法取得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和矿长未依法取得矿长资格证、矿长安全资格证的,煤矿不得从事生产。擅自从事生产的,属非法煤矿。
负责颁发前款规定证照的部门,一经发现煤矿无证照或者证照不全从事生产的,应当责令该煤矿立即停止生产,没收违法所得和开采出的煤炭以及采掘设备,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于2日内提请当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关闭,并可以向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报告。
第八条 煤矿的通风、防瓦斯、防水、防火、防煤尘、防冒顶等安全设备、设施和条件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并有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措施和完善的应急处理预案。
煤矿有下列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和行为的,应当立即停止生产,排除隐患:具体内容见
(七)《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认定办法(试行)》。
第十条 煤矿有本规定第八条第二款所列(15种重大安全生产隐患)情形之一,仍然进行生产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或者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责令停产整顿,提出整顿内容、时间等具体要求,处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煤矿企业负责人处3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3个月内2次或者2次以上发现有重大安全生产隐患,仍然进行生产的煤矿,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当提请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关闭该煤矿,并由颁发证照的部门立即吊销矿长资格证和矿长安全资格证,该煤矿的法定代表人和矿长5年内不得再担任任何煤矿的法定代表人或者矿长
第十六条 煤矿企业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井下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井下作业人员具有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并建立培训档案。未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或者经教育和培训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下井作业。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应对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当对煤矿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煤矿企业未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井下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或者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的,应当责令限期改正,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整顿。
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在监督检查中,1个月内3次或者3次以上发现煤矿企业未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井下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或者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的,应当提请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对该煤矿予以关闭。
第二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煤矿有本规定第五条第一款和第八条第二款所列情形之一的,都有权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或者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举报。
受理的举报经调查属实的,受理举报的部门或者机构应当给予最先举报人1000元至1万元的奖励,所需费用由同级财政列支。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或者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接到举报后,应当立即调查处理;不及时调查处理的,对有关责任人,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或者降级的行政处分。
(七)《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认定办法(试行)》
为了准确认定、及时消除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和违法行为,根据《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等法律、法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煤矿安全监察局对《特别规定》第八条第二款所列15种重大安全生产隐患进行分解细化,制定了《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认定办法(试行)》,于二〇〇五年九月二十六日公布实施。具体内容为:
(1)“超能力生产、超强度或者超定员生产”,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①矿井全年产量超过矿井核定生产能力的;②矿井月产量超过当月产量计划10%的;③一个采区内同一煤层布置3个(含3个)以上回采工作面或5个(含5个)以上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的;④未按规定制定主要采掘设备、提升运输设备检修计划或者未按计划检修的;⑤煤矿企业未制定井下劳动定员或实际入井人数超过规定人数的。
(2)“瓦斯超限作业”,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①瓦斯检查员配备数量不足的;②不按规定检查瓦斯,存在漏检、假检的;③井下瓦斯超限后不采取措施继续作业的。
(3)“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未依照规定实施防突出措施”,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①未建立防治突出机构并配备相应专业人员的;②未装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和抽放瓦斯系统,未设置采区专用回风巷的;③未进行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的,未采区区域与局部防突出措施的,未进行防治突出措施效果检验的,未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④未按规定配备防治突出装备和仪器的。
(4)“高瓦斯矿井未建立瓦斯抽放系统和监控系统,或者瓦斯监控系统不能正常运行”,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①高瓦斯矿井未按《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四十五条的规定建立抽放瓦斯系统的;②虽建有矿井安全监控系统但未配备专职人员进行管理、使用和维护的;③传感器设置数量不足、安设位置不当、调校不及时,瓦斯超限后不能断电并发出声光报警的。
(5)“通风系统不完善、不可靠”,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①矿井总风量不足的;②主井、回风井同时出煤的;③没有备用主要通风机或者两台主要通风机能力不匹配的;④违反规定串联通风的;⑤没有按正规设计形成通风系统的;⑥采掘工作面等主要用风地点风量不足的;⑦采区进(回)风巷未贯穿整个采区,或者虽贯穿整个采区但一段进风、一段回风的;⑧风门、风桥、密闭等通风设施构筑质量不符合标准、设置不能满足通风安全需要的;⑨煤巷、半煤岩巷和有瓦斯涌出的岩巷的掘进工作面未装备甲烷风电闭锁装置或者甲烷断电仪和风电闭锁装置。
(6)“有严重水患,未采取有效措施”,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①未查明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相邻矿井及废弃老窑积水情况而组织生产的;②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没有配备防治水机构或人员,未按规定设置防治水设施和配备有关技术装备、仪器的;③在有突水威胁区域进行采掘作业而未按规定进行探放水的;④擅自开采各种防隔水柱的;⑤有明显透水征兆未撤出井下作业人员的。
(7)“超层越界开采”,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①国土资源部门认定为超层越界的;②超出采矿许可证规定开采煤层层位进行开采的;③超出采矿许可证载明的平面坐标控制范围开采的;④擅自开采保安煤柱的。
(8)“有冲击地压危险,未采取有效措施”,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①有冲击地压危险的矿井未配备专业人员并编制专门设计的;②未进行冲击地压预测预报、未采取有效防治措施的。
(9)“自然发火严重,未采取有效措施”,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①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的煤层时,未编制防止采空区自燃发火设计或未按设计组织生产的;②高瓦斯矿井采用放顶煤采煤法,采取措施后仍不能有效防治煤层自燃发火的;③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的矿井,未选定自然发火观测站或者观测点位置并建立监测系统,未建立自然发火预测预报制度,未按规定采取预防性灌浆或者全部充填、加注惰性气体等措施的;④有自然发火征兆而
没有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并继续生产的;⑤开采容易自燃煤层而未设置采区专用回风巷的。
(10)“使用明令禁止使用或者淘汰的设备、工艺”,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①被列入国家应予淘汰的煤矿机电设备和工艺目录的产品或工艺,超过规定期限仍在使用的;②突出矿井在2006年1月6日之前未采取安全措施使用架线式电机车或在此之后仍继续使用架线式电机车的;③矿井提升人员的绞车、钢丝绳、提升容器、斜井人车及采区内电气设备等未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未按规定进行定期检验的;④使用非阻燃皮带、非阻燃电缆,采区内电气设备未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的;⑤未按矿井瓦斯等级选用相应的煤矿许用炸药和雷管、未使用专用发爆器的;⑥采用不能保证两个畅通安全出口采煤工艺开采(三角煤、残留煤柱按规定开采者除外)的;⑦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的煤层(薄煤层除外)矿井采用前进式采煤方法的。
(11)“年产6万以上的煤矿没有双回路供电系统”,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①单回路供电的;②有两个回路但取自一个区域变电所同一母线端的。
(12)“新建煤矿边建设边生产,煤矿改扩建期间,在改扩建区域生产,或者在其他区域的生产超出安全设计规定的范围和规模”,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①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未经批准擅自组织施工的;②对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作出重大变更后未经再次审批即组织施工的;③改扩建矿井在改扩建区域生产的;④改扩建矿井在非改扩建区域超出安全设计规定范围和规模生产的;⑤建设项目安全设施未经竣工验收并批准而擅自组织生产的。
(13)“煤矿实行整体承包生产经营后,未重新取得煤炭生产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从事生产的,或者承包方再次转包的,以及煤矿井下采掘工作面和井巷维修作业进行劳务承包”,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①生产经营单位将煤矿(矿井)整体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的;②煤矿(矿井)实行整体承包(含托管)但未签订安全管理协议书(或载有双方安全责任与权力内容的承包合同)进行的;③整体承包方(含承托方)未重新取得煤炭生产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进行生产的;④整体承包方(含托管)再次转包的;⑤煤矿将井下采掘工作面或井巷维修作业对外承包的。
(14)“煤矿改制期间,未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人和安全管理机构的,或者在完成改制后,未重新取得或者变更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①煤矿改制期间,未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人进行生产的;②煤矿改制期间,未明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其管理人员进行生产的;③完成改制后,未重新取得或者变更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矿长资格证、矿长安全资格证进行生产的。
(15)“有其他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和行为的”,是指存在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其他安全生产隐患。
(八)《煤矿安全监察条例》
1、《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的立法背景和立法目的
制定《煤矿安全监察条例》有三个背景:一是煤矿安全监察体制改革的需要。1999年12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国务院关于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监督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设立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负责煤矿安全监察,成立了20个省级煤矿安全监察局、71个煤矿安全监察办事处,实行中央垂直管理。这种体制需要用法规加以规范。二是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开展工作的需要。由于执法主体从劳动部门到煤矿监察机构的转换,实行的是垂直管理,因此过去有关的法律法规己不适应煤矿安全监察。为了明确责任权利,解决修改法律法规费时较长问题,由国务院制定个行政法规,解决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工作的现实问题比较适宜。三是改变和促进我国煤矿安全状况根本好转的客观需要。全国煤矿每年均有较多重大事故发生,人员伤亡大,不仅给职工家属带来巨大痛苦,而且还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和政治影响。近几年,美国、俄罗斯、南非、波兰、印度等国家煤矿的死亡人数都在明显下降,我国与世界产煤国家安全状况的差距太大,其中我国的煤矿安全监察体制不适应,安全监察不到位,也是原因之一。
制定《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的目的是:保障煤矿安全、规范煤矿安全监察工作,保护煤矿职工人身安全和健康,促进煤矿健康发展。
2、《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的主要内容
该条例于2000午11月7日以国务院第296号命令颁布,于2000年12月1日起施行。共有五章50条。该条例明确了煤矿安全监察制度、权力、地位、职责、监察内容、行政处罚种类、工作原则及与政府的关系等,是我国第一部较为全面的煤矿安全监察的行政法规,是依法监察的法律武器,填补了煤矿监察法规空白,对于依法治矿,促进安全生产具有重大意义。
(九)《煤矿安全规程》
1、《煤矿安全规程》(简称《规程》)制定的目的及意义 《规程》于2004年10月18日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发布,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规程》以《矿山安全法》、《煤炭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及我国原有《煤矿安全规程》、《小煤矿安全规程》、《露天煤矿安全规程》为依据,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导向,以生产实践为基础,向世界先进水平靠近、不迁就保护落后,结合我国煤矿技术水平、装备水平实际,坚持改革开放、不断探索,具有权威、科学、实用、全面和可操作性的特点,是煤矿必须遵守的法定规程,具有不容置疑的法律地位。《规程》制定的目的,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和职工人身安全,防止煤矿事故。其意义就是规范煤矿工作,加强管理和监察执法,遏制重大、特大事故,保护职工安全和健康,保证和促进我国煤炭工业健康发展和煤矿安全状况稳定好转,为国家步入小康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2、《规程》的主要内容
《规程》共有四编751条。第一编总则,规定煤矿必须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规程、标准和技术规范,建立各类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职工有权停止违章作业、拒绝违章指挥;第二编井工部分,开采、“一通三防”管理、提升运输、机电管理,以及爆破作业涉及的安全生产行为标准;第三编露天部分,规范了采剥、运输、排土、滑坡和水火防治、电气及设备检修标准;第四编职业危害,规定必须做好职业危害的防治与管理工作和职业卫生劳动保护工作,使职工健康得到保护。该《规程》为第七次修订本,是我国煤矿安全管理方面最全面、最具体、最权威的一部基本规程,是国家有关法律和法规的具体化。
3、特点
(1)强制性。违反《规程》要视情节或后果给予经济和行政处分。对造成重大事故和严重后果者,要进一步按照有关法律和法规追究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由特定的行政机关强制执行。
(2)科学性。《规程》的每一条规定都是经验总结或血的教训,都是以科学实验为依据、科学和准确地对煤矿地各种行为作出了规定。
(3)规范性。《规程》的每一条规定都是在煤矿特定条件下可以普遍适用的行为规则,并且明确规定了煤矿生产建设中哪些行为是禁止的。
(4)稳定性。《规程》一旦颁布执行,不得随意修改,在一段时间内有相对地稳定性。经应用一段时间后,经过一定程序由国务院煤炭工业监管部门负责修改。
4.作用(1)《规程》具体体现国家对煤矿安全工作的要求,进一步调整煤矿企业管理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2)《规程》正确反映煤矿生产的客观规律,明确煤矿安全技术标准,调整煤炭生产中人和自然的关系。
(3)《规程》同其他安全法规一样,有利于加强法制观念、限制违章、惩罚犯罪、确保安全。
(4)《规程》有利于加强职工监督安全生产的权力,有利于发动群众,搞好安全生产。
(十)《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以下简称《处罚办法》)1.立法目的及适用范围
《处罚办法》自2003年7月1日起施行。制定该办法的目的是为了制裁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规范安全生产行政处罚工作,保证生产经营单位依法进行安全生产。它适用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违反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规程的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2.主要内容
《处罚办法》共有6章78条,主要包括:总则,行政处罚的种类、管辖,行政处罚的程序,行政处罚的适用,行政处罚的执行和备案及附则。其中的第二章行政处罚的种类、管辖中规定行政处罚共有9种,分别为: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改正、责令限期改正、责令停止违法行为;责令停产停业整顿、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停止建设;拘留;关闭;吊销有关证照;安全生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第四章行政处罚的适用中,规定了对生产经营单位及主要负责人不够刑事处罚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可以处以20万元以下的罚款,其他违法处罚规定也明确、具体,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十一)《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以下简称《条例》)1.制定《条例》的目的及适用范围 《条例》于2004年1月7日由国务院第34次常务会议通过,并于2004年1月13日由温家宝总理签发命令实施。
制定 《条例》的目的是:严格规范安全生产条件,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确保安全生产。
《条例》适用于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
2.《条例》的主要内容
《条例》共24条,它规定了相关企业实行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明确了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煤矿安监机构,以及国家、省级建设和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的发证权和管理权;提出了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对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监督和使用做出了规定,对行政处罚明确了权力机关。这是一个有利于从源头上遏制安全事故的《条例》,也是煤矿企业和其他相关企业加强法治管理、科学管理的有力武器。
三、生产过程中常见的违法行为及法律制裁
(一)违法与法律制裁、犯罪及其特征
1.违法与法律制裁
违法是指不履行法定义务或者做出的法律和法规禁止的行为。违法的构成要件:①必须是一种行为,只有违法的思想动机而未见之于行为不构成违法;②必须侵犯了客体,即侵犯了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③违法的主体必须是有责任能力的人或依法设置的法人;④必须是行为者主观上出于故意或过失。上述四个方面缺少任何一个方面就不能构成违法。违法可分为:①刑事违法,构成犯罪;②民事违法,包括违反民
法、婚姻法等,给国家机关、社会组织或公民个人造成某种利益损失的行为;③行政违法,即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行为。
法律责任是指违法者对其违法所造成的对社会和受害者的危害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因违法而承担的法律责任在国家的相应法律中是有明确规定的,并且是由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实施。
法律制裁是由国家专门机关根据违法者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所实施的惩罚性制裁措施,按照违法者承担的法律责任及触犯法规不同,法律制裁可分为:(1)刑事制裁,是指触犯了刑事法律,国家对刑事违法者给予刑事制裁。这是法律制裁中最为严厉的一种,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主刑分为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等。主、附加刑可单独使用,也可一并使用。(2)民事制裁,是指国家对民事违法者。根据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给予的强制性制裁。民事制裁主要有:停止侵害、返还财产、赔偿损失、消除影响和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3)行政制裁,是指国家机关或企事业单位对违反法律、法规应追究其行政责任的违法者给予的制裁。行政制裁有:①行政处罚,是由国家特定的行政机关对行政违法但又构不成犯罪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的一种制裁;②行政处分,是指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对其工作人员和职工的违法、违纪和违章所进行的处分。
2.犯罪及其特征
凡是违反刑法危害社会而应受到刑事处罚的称为犯罪。在我国,一切危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危害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破坏经济建设和社会秩序,侵犯集体或国有财产,侵犯公民合法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受到刑事处罚的都是犯罪。根据犯罪的主观心态,犯罪可分为两种:①故意犯罪,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②过失犯罪,即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己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只有法律有规定的过失犯罪才负刑事责任。犯罪有三个特征:①具有社会危害性,是一切犯罪的客观属性;②刑事违法性,即违反刑事法律的禁令;③应受惩罚性。在大多数情况下,惩罚是犯罪的必然结果。只有少数犯罪行为,由于刑事法律规定的某种原因,可以免除处罚,但仍不失为犯罪。
(二)煤矿生产中常见的违法行为 根据《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煤炭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煤矿生产中常见的违法行为很多。如:
(1)安全设施和条件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行业安全标准、《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2)未使用专用器材设备,或使用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或者行业安全标准的设备、器材、仪器、仪表、防护用品。
(3)未按规定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4)煤矿作业场所的瓦斯、粉尘或者其他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超过标准。(5)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等。
(6)对事故预兆或者已发现的事故隐患不及时采取措施。
(7)拒绝、阻碍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及其安全监察人员现场检查,或者提供虚假情况,或者隐瞒存在的事故隐患。
(8)超能力组织生产。
复习思考题
1、煤矿安全生产方针的内容是什么?
2、制定执行煤矿安全生产方针有何意义?
3、贯彻煤矿安全生产方针的措施有哪些?
4、《安全生产法》立法目的是什么?
5、《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有哪些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
6、《煤矿安全规程》制定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7、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有哪些?
8、《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规定的15种重大安全生产隐患是什么?
9、煤矿必须依法取得哪些证照后才能进行生产?
10、什么是违法、法律制裁和犯罪?
第五篇: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教案
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基础知识
教 案
2015年1月日
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基础知识
一、安全生产方针 1.全生产方针的内涵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我国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
“安全第一”是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当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速度相冲突时,必须首先保证安全,即生产必须安全,不安全不能生产。
“预防为主”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时刻注意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在生产各环节,要严格遵守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认真履行岗位安全职责,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发现事故隐患要立即处理,自己不能处理的要及时上报,要积极主动地预防事故的发生.
“综合治理”就是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人管、法治、技防多管齐下,并充分发挥社会、职工、舆论的监督作用,实现安全生产的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是我们党在总结了近年来安全监管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体现了安全生产方针的新发展。
2.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的途径与方法
煤矿贯彻落实煤矿安全生产方针应当做到以下三点:
(1)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先进科学的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严格和科学的安全管理,可弥补装备上的不足,能减少事故,保障安全生产。装备是实施安全作业、创造安全环境的工具。先进的技术装备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也可以创造良好的安全作业环境,避免事故的发生或减少事故损失。培训是提高职工安全技术素质的主要手段,许多事故的发生主要是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淡薄或缺乏专业技术知识造成的。只有强化安全培训,才能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才能应用先进的技术与装备,才能进行科学管理。只有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才能真正落实好煤矿安全生产方针。
(2)落实煤矿安全生产方针标准。1985 年,全国煤矿安全工作会议提出了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方针的10 条标准,至今仍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如:企业管理的全部内容和生产的全过程都要把安全放在首位,任何决定、办法、措施都必须有利于安全生产;把坚持“安全第一”方针作为选拔、任用、考评干部的重要内容;把安全工作纳人党政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和承包内容;把安全技措工程、安全培训列人和月份生产和工作计划,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落实;人、财、物优先保证安全生产需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地执行《 煤矿安全规程》、安全指令和文件;思想政治工作要贯彻到安全生产全过程;业务保安搞得好,安全教育广泛深人等等。在当今安全生产等各项法规逐渐完善、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的形势下,这些标准还应不断充实完善
(3)坚持各项行之有效的措施。深人贯彻安全生产方针,必须坚持以下各项措施:
① 要强化安全法制观念。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深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已经建立,必须树立依法行事、依法治理安全的观念。出了事故,不仅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党纪责任,而且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② 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如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职能机构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岗位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生产责任细化到每一今岗位、分解到每一个人。
③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安全生产法》 规定:矿山应当泛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煤矿企业作为矿山企业中灾害最为严互、作业环境恶劣、危险因素多的高危企业,若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或专门的人员去管理、检查监督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因素和责任的落实,要想实现安全生产只能是一句空话。
④ 认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煤矿企业要进行经常的、定期的、监督性的安全生产检 查和日常安全巡回检查,这是搞好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措施。
⑤ 加大煤矿安全监察力度。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是执法机构,要做到从严执法,公证执法。
⑥ 加强安全技术教育培训工作。抓好矿长、总工、区队长、班组长、特殊工种人员的上岗资格培训,使全体职工学好安全生产方针、安全法律法规,了解本矿安全现状、本矿安全措施,熟知安全技术知识、掌握操作技能、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以减少和杜绝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
⑦关口前移,做好事故预防工作。预防为主是搞好安全的必然要求。把预防放在主要位置。预防在先、处处谨慎、措施得力、项项落实,以达到防止灾变、控制事故发生的目的。
⑧ 做好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发生事故后,要按规定及时向上级报告,并立即采取应急措施,组织抢险救灾和调查处理。要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⑨ 加大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罚力度。依法落实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罚,以起到惩罚本人、警示他人的作用。营造一种对安全工作不力、失职即被追究责任的氛围,使人人都重视安全,人人都从本职做好安全工作。
⑩ 要切实保障矿工的安全生产权利。矿工是煤矿事故和职业病的主要受害者,处于弱势群休地位,同时,他们也是最关心安全生产的群体。要切实落实法律赋予他们的安全生产权.。使他们敢于维护自己的安全,拒绝在危险状态下生产作业,从而使安全生产获得最有力的保证。
二、煤矿安全生产主要法律
涉及煤矿安全生产法律主要有:《安全生产法》、《煤炭法》、《矿山安全法》、《劳动法》、口了产资源法》 等。
(一)《 安全生产法》
该法于2002 年6 月29 日由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8 次会议通过,中华气民共和国第70 号主席令发布,自2002 年11月1 日起施行。
1、立法目的
《安全生产法》 的立法目的是:加强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安全事故,保障人吕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
2、二主要内容
《安全生产法》 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l)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生产主体,企业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
(2)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
(3)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
(4)政府是安全生产监管主体。
(5)安全生产的社会监督。
(6)中介机构的安全生产服务。
(7)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
3、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责
(1)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
(2)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应当立即处理。
(3)对发现的安全问题,由于问题重大或者自身权限等原因不能处理的,应当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由有关负责人及时处理。
(4)将检查及处理情况记录在案。4、生产安全事故贵任追究的有关规定
(l)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经调查确定为责任事故的,除了应当查明事 故单位的责任并依法予以追究外,还应当查明对安全生产的有关事项负有审查批准和监督职责的行政部门的责任,对于失职、读职行为的,依照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2)根据《安全生产法》 的规定,对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有行政处分、个人经济罚款、限期不得担任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降职、撤职、处15 日以下拘留等处罚;造成严重后果的,构成犯罪的,依照《 刑法》 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二)《煤炭法》
《煤炭法》 于1996 年8 月29 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1 次全体会议通过,1996 年12 月1 日起施行。这部法律为煤炭的生产、经营活动确立了基本规范。立法目的
《煤炭法》 的立法的目的是: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煤炭资源,规范煤炭生产、经营活动、促进和保障煤炭行业的发展。
2.主要内容
《煤炭法》 确立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提出了保障国有煤矿的健康发展;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应当遵守环保法规、法律,做到使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同时投人使用;严格实行煤炭生产许可证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及上岗作业培训制度;加强矿区保护,加强煤矿企业监督检查,要求煤矿企业依法办事;维护煤矿企业合法权益,禁止违法开采、违章指挥、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冒险作业以及依法追究煤矿企业管理人员的违法责任等。
(三)《矿山安全法》
《矿山安全法》 于1992 年11月7 日由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8 次会议通过,自1993 年5 月工日起施行。
l、立法目的
《 矿山安全法》 的立法的目的是:保障矿山生产安全,防止矿山事故,保护矿山职工的人身安全,促进采矿工业健康发展。
2、主要内容
《矿山安全法》 的主要内容包括:矿山建设工程安全设施必须和主体工程同时进行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人生产和使用(简称“三同时”),矿井的通风系统,供电系统,提升、运输系统,防水、排水系统和防火、灭火系统,防瓦斯和防尘系统必须符合矿山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矿山企业职工有权对危害安全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矿山企业必须对获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未经安全教育、培训的,不得上岗作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专门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矿长必须经过考核,具备安全专立息识,具有领导安全生产和处理矿山事故能力;矿山企业必须对瓦斯爆炸、煤尘爆炸、冲云定压、瓦斯突出、火灾、水害、冒顶等危害安全的事故隐患采取预防措施;已投人生产的矿山企业,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而强行开采要责令限期改进,逾期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责令停六产整顿或吊销其采矿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矿山企业主管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工人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依照《刑法》 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对因矿山事故隐患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依照《刑法》 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四)《 职业病防治法》
2001年10 月27 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10 月27 日中华人民共和主席令第60 号公布,自2002 年5月1日起施行。《职业病防治法》共分总则、前期预防、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监督检查、法律责任、附则等七个部分。
在《 职业病防治法》中,对职业病病人保障做出了如下规定:
(1)职业病诊断应当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
(2)劳动者可以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本人居住地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 机构逻进行职业病诊断。
(3)用人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发现职业病病人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确诊为职业病的,用人单位还应当向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卫生行政部门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依法作出处理。
(4)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有异议的,可以向作出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鉴定。
职业病诊断争议由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当事人的申请,组织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
当事人对设区的市级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向省、自治区、直直辖落百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再鉴定。
(5)职业病诊断、鉴定需要用人单位提供有关职业卫生和健康监护等资料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劳动者和有关机构也应当提供与职业病诊断、鉴定有关的资料。
(6)医疗卫生机构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告知劳动者本人并及时通知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安排对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断;在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7)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给予适当岗位津贴。
(8)职业病病人的诊疗、康复费用,伤残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的职业病病人的社会保障,按照国家有关工伤社会保险的规定执行。
(9)职业病病人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10)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的,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最后的用人单位承担;最后的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该职业病是先前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造成的,由先前的用人单位承担。
(11)职业病病人变动工作单位,其依法享有的待遇不变。
用人单位发生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情形的,应当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安置职业病病人。
(五)《矿产资源法》
《矿产资源法》 于1986 年3 月19 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1996 年8 月29 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修正。《矿产资源法》 是保障国家资源合理利用、保障矿山安全、促进采矿业发展的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它共有七章53 条,包括总则、矿产资源勘查的登记和开采的审批、矿产资源的勘查、矿产资源的开采、集体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法律责任、附则。其中,与矿山相关的主要规定有:
(1)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由国务院行使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地表或者地下的矿产资源的国家所有权,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不同而改变。勘查、开采矿产资源,必须依法分别申请,经批准取得探矿权、采矿权,并办登记。从事矿产资源勘查和开采的,必须符合规定的资质条件。
(2)国家实行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的制度。开采矿产资源,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禁止将探矿权、采矿权倒卖牟利。
(3)设立矿山企业,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并依照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由审批机关对其矿区范围、矿山设计或者开采方案、生产技术条件、安全措施和环境保护措 施等进行审查;审查合格的,方予批准。矿山企业变更矿区范围,必须报请原审批机关批准,并报请原颁发采矿许可证的机关重新核发采矿许可证。
(4)区域地质调查按照国家统一规划进行。区域地质调查的报告和图件按照国家规定验收,提供有关部门使用。矿产资源勘查的原始地质编录和图件,岩矿心、测试样品和其他实物标本资料,各种勘查标志,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保护和保存。矿床勘探报告及其他有价值的勘查资料,按照国务院规定实行有偿使用。
(5)开采矿产资源,必须采取合理的开采顺序、开采方法和选矿工艺。矿山企业的回采率、采矿贫化率和选矿回收率应当达到设计要求。
国务院规定由指定的单位统一收购的矿产品,任何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收购;开采者不得向非指定单位销售。
(6)国家对集体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实行积极扶持、合理规划、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鼓励集体矿山企业开采国家指定范围内的矿产资源,允许个人采挖零星分散资源和只能用作普通建筑材料的砂、石、勃土以及为生活自用采挖少量矿产。矿产储量规模适宜由矿山企业开采的矿产资源、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和国家规定禁止个人开采的其他矿产资源,个人不得开采。国家指导、帮助集体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不断提高技术水平、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地质工作单位和国有矿山企业应当按照积极支持.有偿互惠的原则向集体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提供地质资料和技术服务。
(7)国务院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开办矿山企业矿区范围内已有的集体矿山企业,应当关闭或者到指定的其他地点开采,由矿山建设单位给予合理的补偿,并妥善安置群众生后:也可以按照该矿山企业的统筹安排,实行联合经营。
集体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应当提高技术水平,提高矿产资源回收率。禁止乱挖滥采.破坏矿产资源。集体矿山企业必须测绘并上、井下工程对照图。
(8)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指导,帮助集体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进行技术改造、改善经营管理,加强安全生产。
(9)违反本法规定.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的,擅自进人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范围采矿的,擅自开采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的,责令停止开采、赔偿损失,没收采出的矿产产品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拒不停止开采,造或矿产资源破坏的,依照《刑法》 的相关规定对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单位和个人进人他人依法设立的国有矿山企业和其他矿山企业矿区范围内采矿的,依照有款规定处罚。
(10)超越批准的矿山范围采矿的,责令退回本矿区范围内开采、赔偿损失,没收越界开杀的矿产品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拒不退回本矿区范围内开采,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吊销采矿许可证,依照《刑法》 的相关规定对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11)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转让矿产资源的,没收违法所得,予以罚款。违反本法第六条的规定将探矿权、采矿权倒卖牟利的,吊销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没收违法所得,处以罚款。
(l2)违反本法规定收购和销售国家统一收购的矿产品的,没收矿产品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 的相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13)违反本法规定,采取破坏性的开采方法开采矿产资源的,处以罚款,可以吊销采矿许可证;造成矿产资源严重破坏的,依照《刑法》 的相关规定对直接责任人追究刑事责任。
(六)《刑法》 中有关安全生产的内容
2006年6 月29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完成了对《刑法》 的新一轮修订。新修订的《刑法》 加大了对安全生产犯罪行为处理的力度。
新修订的《刑法》 将关于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情节特别恶劣的,“处3 年以上7 年 以下有期徒刑”的规定,修改为“处5 年以上有期徒刑”。这样的修改也就是说,最高刑可以判处15 年有期徒刑。
新修订的《刑法》 将原第134 条修改为:
“在生产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畏的,处3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3 年以上7 年以下有期徒刑。”“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5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5 年以上有期徒刑。” 将原第135 条修改为:
“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3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3 年以上7 年以下有期徒刑。”
此外,还在原第139 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139 条之一:
“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处3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 年以上7 年以下有期徒刑。”
(七)其他相关法律
与煤矿安全生产相关的其他法律还比较多,如:《 劳动法》、《 劳动合同法》、《 行政处罚法》、《 消防法》、《 防洪法》、《 突发事件应对法》 等,这些法律中与安全生产相关的规定,也是煤矿企业必须遵守的。
三、煤矿安全生产主要法规、规章
(一)《 煤矿安全监察条例》
《煤矿安全监察条例》 于2000 年11 月7 日以国务院第296 号令颁布,自2000年12 月1 日起施行。1.立法目的
制定《 煤矿安全监察条例》 的目的:为了保障煤矿安全,规范煤矿安全监察工作,保护煤矿职工人身安全和健康,促进煤矿健康发展。2.煤矿安全监察工作方针
煤矿安全监察工作的方针是:“以预防为主,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有效纠正影响煤矿安全的违法行为,实行安全监察与促进安全管理相结合、教育与惩处相结合。”
3.煤矿安全监察的主要内容
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煤矿执行《煤炭法》、《矿山安全法》和其他有关煤矿安全的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安全标准、行业安全标准、《煤矿安全规程》 和行业技术规范的情况实施监察。
4.确立煤矿安全监察法律制度
《煤矿安全监察条例》 确立的法律制度主要有七项:
(l)煤矿安全监察员管理制度。
规定了煤矿安全监察员的条件、任免程序、职责、权利、义务及其执法要求,并特别规定了对监察员进行监督、约束和对其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等。
(2)煤矿建设工程安全设计审查和验收制度。
规定了任何煤矿其安全设施设计在施工前必须经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进行审查,不经审查或审查不合格的,不得施工。投工前,必须经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进行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人生产。
(3)煤矿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
明确了监督检查的内容、程序以及监察主体与监察对象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对各种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理与处罚的办法与措施等。
(4)煤矿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制度。明确了事故报告的要求,调查处理的主体、程序,以及对隐瞒事故、干扰事故调查处理的处罚等。
(5)煤矿安全监察信息与档案管理制度。
规定了监察机构应当对煤矿安全信息进行搜集、分析和定期发布,必须建立安全监察档案。
(6)煤矿安全监察监督约束制度。
明确将监察执法机构置于广大职工群众和社会的监督之下,约束其行为,体现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监察主体与对象在法律上平等的规则。
(7)煤矿安全监察行政处罚制度。
明确规定了对各种违法行为如何处理与处罚,以及适用范围、处罚的种类与幅度。
(二)《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于2004 年1 月13 日以国务院第397 号令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1、制定的目的和适用范围
制定《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的目的是为了严格规范安全生产条件,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确保安全生产。
该条例适用于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
2、主要内容
条例规定了相关企业实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明确了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应当具有的安全生产条件,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 年,以及违反该条例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条件
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基本条件包括: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完备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2)安全投人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3)设置安全生产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4)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考核合格;
(5)特种作业人员经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6)从业人员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
(7)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8)厂房、作业场所和安全设施、设备、工艺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程的要求;
(9)有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并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10)依法进行安全评价;
(11)有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12)有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组织或者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
(13)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4、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申请和办颁发
安全生产许可是一种依申请的许可,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申领和颁发要经过申请、审查和颁发三个环节。企业进行生产前,应当根据《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的规定向安全生产许证颁发管理机关申领安全生产许可证,并提供相关文件和资料。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45 日内审查完毕。符合规定的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不 符合条件的不予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但必须以书面形式通知企业并说明理由.
特别应予说明的是:对于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规定:煤矿企业应当以矿(井)为单位,在申请领取煤炭生产许可证前,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统一的式样。
5、法律责任
(1)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擅自进行生产的,责令停止生产,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0 万元以上50 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重大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未办理延期手续,继续进行生产的,责令停止生产,限期补办延期手续,并处5 万元以上10 万元以下罚款。
(3)转让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没收违法所得,处10 万元以上50 万元以下罚款,并吊销其安全生产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接受转让的依照上述第(1)款的规定处罚。
(4)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向不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的;
发现企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擅自从事生产活动,不依法处理的;
发现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不再具备本条例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依法处理的;
接到对违反本条例规定行为的举报后,不及时处理的;
在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中,索取和接受企业的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的。
监察机关依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 对安全生产许可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本条例规定的职责情况实施监察。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均有权向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或者检察机关等有关部门举报。
(三)《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于2007 年3 月28 日国务院第172 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7 年6 月l 日起施行。
1、制定目的
条例的立法目的:规范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落实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2、条例体现的基本原则
(1)贯彻落实“四不放过”原则。“四不放过”原则是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的根本要求,《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规定的主要制度和措施都体现了这一原则。
(2)坚持“政府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各级人民政府都负有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领导的职责,特别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于本行政区域内的安全生产负总责。因此,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必须坚持政府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3)重在“完善程序,明确责任”的原则。规范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首先需要完善有关程序,为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提供明确的“操作规程”。同时,还必须明确政育及其有关部门、事故发生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中所负的责任。
3、事故等级划分
条例将事故划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4 个等级。
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 人以上死亡,或者100 人以上重伤,或者1 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 人以上30 人以下死亡,或者50 人以上100 人以下重伤,或 者5000 万元以上1 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 人以上10 人以下死亡,或者10 人以上50 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 000 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 人以下死亡,或者10 人以下重伤,或者1 000 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报失的事故。其中,事故造成的急性工业中毒的人数,也属于重伤的范围。
4、事故报告
条例规定,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谧报或者瞒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和干涉对事故的报告和依法调查处理。
(1)进一步落实事故报告责任。事故现场有关人员、事故发生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以及有关地方人民政府,都有扭告事故的责任。
(2)明确事故报告的程序和时限。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应当于1 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按照事故的级别逐级上报事故情况,并且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 小时。
(3)规范事故报告的内容。事故报告的内容应当包括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简要经过和事故现场情况,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以及已经采取的措施等。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还应当及时补报。
(4)建立值班制度。为了方便人民群众报告和举报事故,强化社会监督,条例规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应当建立的值班制度,受理事故报告和举报。
5、法律责任
(1)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上一年年收人40 %至80 %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① 不立即组织事故抢救的;
② 迟报或者漏报事故的;
③ 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的。
(2)事故发生单位及其有关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事故发生单位处100 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上一年年收人60 %至100 %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① 谎报或者瞒报事故的;
② 伪造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
③ 转移、隐匿资金、财产,或者销毁有关证据、资料的;
④ 拒绝接受调查或者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
⑤ 在事故调查中作伪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
⑥ 事故发生后逃匿的。
(3)事故发生单位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① 发生一般事故的,处10 万元以上20 万元以下的罚款;
② 发生较大事故的,处20 万元以上50 万元以下的罚款;
③ 发生重大事故的,处50 万元以上200 万元以下的罚款;
④ 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200 万元以上500 万元以下的罚款。
(4)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未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事故发生的,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 责任:
① 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人30 %的罚款;
② 发生较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人40 %的罚款;
③ 发生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人60 %的罚款;
④ 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人80 %的罚款。
(5)事故发生单位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由有关部门依法暂扣或者吊销其有关证照;对事故发生单位负有事故责任的有关人员,依法暂停或者撤销其与安全生产有关的执业资格、岗位证书;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受到刑事处罚或者撤职处分的,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受处分之日起,5 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6)参与事故调查的人员在事故调查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① 对事故调查工作不负责任,致使事故调查工作有重大疏漏的;
② 包庇、袒护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或者借机打击报复的。
(四)《 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
《 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 于2005 年9 月3 日国务院令第446号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共28 条。
1、制定目的
及时发现并排除煤矿安全生产隐患,落实煤矿安全生产责任,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煤矿安全生产。
2、核心内容
一是构建了预防煤矿生产安全的责任体系;二是明确煤矿预防工作的程序和步骤;三是提出了预防煤矿事故的一系列制度保障。
3、明确规定的摸矿十五项重大隐患
(1)超能力、超强度或者超定员组织生产的。
(2)瓦斯超限作业的。
(3)煤与瓦斯突出矿并,未依照规定实施防突出措施的。
(4)高瓦斯矿井未建立瓦斯抽采系统和监控系统,或者瓦斯监控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的。
(5)通风系统不完善、不可靠的。(6)有严重水患,未采取有效措施的。(7)超层越界开采的。
(8)有冲击地压危险,未采取有效措施的。(9)自然发火严重,未采取有效措施的。
(10)使用明令禁止使用或者淘汰的设备、工艺的。(11)年产6 万t 以上的煤矿没有双回路供电系统的。
(12)新建煤矿边建设边生产,煤矿改扩建期间,在改扩建的区域生产,或者在其他区域仑生产超出安全设计规定的范围和规模的。
(13)煤矿实行整体承包生产经营后,未重新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煤炭生产许可证,从事生产的,或者承包方再次转包的,以及煤矿将井下采掘工作面和井巷维修作业进行劳务承包的。
(14)煤矿改制期间,未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人和安全管理机构的,或者在完成改制后,未重新取得或者变更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
(15)有其他重大安全生产隐患的。
煤矿有以上所列情形之一,仍然进行生产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或者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责令停产整顿,提出整顿的内容、时间等具体要求,50 万元以上200 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煤矿企业负责人处3 万元以上15 万元以下的罚款。
(五)《 煤矿安全规程》
《煤矿安全规程》 是煤矿安全法规体系中一部最重要的安全技术规章,具有强制性、科学性、规范性、稳定性、可操作性的特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多次对《 煤矿安全规程》 注行了修订。最近一次对《 煤矿安全规程》 的修改是2010 年1 月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以第29号总局令发布,新修订的《 煤矿安全规程》 自2010 年3 月1 日起施行。
2010版《 煤矿安全规程》 在原《 煤矿安全规程》 的基础上修改了14 条。本次修订集中在煤矿生产方面,严格采煤工作面回风巷瓦斯浓度、专用排瓦斯巷管理以及煤与瓦斯突出和水害防治等方面,分别是第48 条、第50 条、第132 条、第136 条、第137 条、第148 条、笔168 条、第176 条、第201 条、第209 条、第253 条、第273 条、第274 条、第285 条。
(六)《 煤矿安全培训监督检查办法(试行)》 《 煤矿安全培训监督检查办法(试行)》,试行办法对煤矿安全培训作了如下规定:(1)煤矿企业是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责任主体。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包括董事长、总经理、矿长)对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工作负主要责任。
(2)煤矿矿长必须依法参加培训,经考核合格后取得矿长资格证。
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参加具备相应资质的煤矿安全培训机构组织的安全培训,经授权机构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取得安全资格证。煤矿矿长依法取得矿长安全资格证、矿长资格证后方可任职,未取得上述两证的不得任职。
(3)煤矿瓦斯检查工、井下爆破工、安全检查工、提升机操作工、井下电气作业、采煤机司机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参加具备相应资质的煤矿安全培训机构组织的安全作业培训,经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4)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制度,制定并落实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建立培训档案,详细、准确记录培训考核情况。
对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由煤矿企业自行组织。不具备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条件的煤矿企业,应当与临近具备资质的煤矿安全培训机构或者大中型煤矿签订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协议,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5)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检查制度,每半年进行一次自查自纠活动,研究制定整改措施,责任落实到人。年终进行总结,表彰先进,改进提高。
(七)《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 于2009 年4 月30 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自2009 年8 月1 日起施行。
《防治煤与与瓦斯突出规定》 要求:防突工作坚持区域防突措施先行、局部防突措施补充的原则。突出矿井采掘工作做到不掘突出头、不采突出面。未按要求采取区域综合防突措施的,严禁进行采掘活动。
区域防突工作应当做到多措并举、可保必保、应抽尽抽、效果达标。
(八)《 煤矿防治水规定》
《煤矿防治水规定》 于2009 年8 月17 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自2009 年12 月l 日起施行。
《煤矿防治水规定》 要求:防治水工作应当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采取防、堵、疏、排、截的综合治理措施。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和极复杂的矿井,在地面无法查明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和充水因素时,必须坚持有掘必探。
《 煤矿防治水规定》 有以下特点:一是对防范重特大水害事故规定更加严格。二是对防治老空水害规定更加严密。三是对强化防治水基础工作作出规定.四是减少了有关防治水的行政审批。
(九)《 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试行)》
《 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试行)》 〔 以下简称《 防治规定》)自2010年9 月1 日起施行。
该《 防治规定》 确定了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要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行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制度。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依法负责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的监察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煤矿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负责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的日常监管工作,煤矿企业是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的责任主体,负责职业危害防治规章制度的落实。
同时,这个规定建立了煤矿作业场所呼吸性粉尘浓度超标按职业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制度,这主要是针对我国煤矿尘肺病高发这一现状而采取的一项强制性措施。通过强化职业危害事故调查分析,严肃追究责任,进一步促进煤矿企业重视粉尘危害防治工作,采取综合措施治理粉尘危害,减少尘肺病的发生。
(十)《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以下简称《 管理规定》)于2010年4 月26 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自2010 年7 月1 日起施行。该《 管理规定》 本着成熟一个确定一个的原则,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对有关特种类别、工种进行了重大补充和调整,主要明确工矿商贸生产经营单位特种作业类别、工种,规范安全监管监察部门职责范围内的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及发证工作。调整后特种作业范围共11个作业类别、51 个工种。这些特种作业具备以下特点:一是独立性。必须有独立的岗位,由专人操作的作业,操作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二是危害性。必须是危险性较大的作业,如果操作不当,容易对操作者本人、他人或物造成伤害,甚至呈全重大伤亡事故。三是特殊性。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不能很多,总体上讲,每个类别的特种作业人员一般不超过该行业或领域全体从业人员的30%。
(十一)《 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及安全监督检查规定》 《矿领导带班下井及安全监督检查规定》(以下简称《检查规定》)已由2010 年8 月30日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自2010年10 月7 日起施行。
《检查砚定》 共5 章26 条,包括总则、带班下井、监督检查、法律责任和附则等内容。其中明确煤矿矿领导带班下井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以及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其实施监督检查。煤矿、施工单位是落实领导带班下井制度责任的主体,每班必须有矿领导带班下井,并与工人同时下井、同时升井。
《检查砚定》要求,煤矿应当建立健全领导带班下井制度,并严格考核。带班下井制度应当明确带班下井人员、每月带班下井的个数、在井下工作时间、带班下井的任务、职责权限、群众监督和考核奖惩等等内容。煤矿的主要负责人每月带班下井不得少于5 个。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制度应当按照煤矿的隶属关系报所在地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备案,同时抄送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驻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煤矿应当建立领导带班下井档案管理制度。煤矿没有领导带班下井的,煤矿从业人员有权拒绝下井作业。煤矿不得因此降低从业人员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检查砚定》 要求,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煤矿领导带班下井的日常管理和督促检查。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将煤矿建立并执行领导带班下井制度作为日常监督检查的重要,每每季度至少对所辖区域煤矿领导带班下井执行情况进行一次监督检查。煤矿领导带班下井执行情况应当在当地主要媒体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当建立举报制度,公开举报电话、信箱或者电子邮件地址,受理有关举报;对于受理的举报,应当认真调查核实;经查证属实的,依法从重处罚。
(十二)《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2010年7月19 日,国务院印发了《 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号,以下简称《 通知》)。
《通知》 共9 部分、32 条,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和一系列指示精神,体现了“安全发展,预防为主”的原则要求和安全生产工作标本兼治、重在治本,重心下移、关口前移的总体思路。
《通知》涵盖企业安全管理、技术保障、产业升级、应急救援、安全监管、安全准人、指导协调、考核监督和责任追究等多个方面,既有政策措施,又有制度保障,既总结了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实践,也借鉴了国外先进经验、《通知》 进一步明确了现阶段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是指导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十三)其他相关行政规章、标准
1、其他相关行政规章
近年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等相关部委,相继制定了一系列行政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如:《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认定办法(试行)》、《 关于加强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 关于加强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举报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和违法行为奖励办法(试行)》、《关于煤矿负责人和生产经营管理人员下井带班的指导意见》、《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安全生产行业标准管理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安全生产领域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纪行为政纪处分暂行规定》 等,都是煤矿企业必须遵守的。以安监总煤调〔 2007 〕95号发布施行。
2、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煤矿安全生产必须遵守相关国家标准如:《 安全标志使用导则》(GB 2894 一1996)、《 矿山安全标志》(GB 14161 一1993)、《 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GB 12173 一1990)、《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一本质安全型电路和电气设备“i ”》(GB 3836.4 一2000)、《 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 5817 一1986)、《 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 一1986)、《 矿用一氧化碳过滤式自救器》(GB 8159 一1987)、《 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 煤矿井下采掘地点气象条件卫生标准》(GB 10438 一1989)、《便携式热催化甲烷检测报警仪》(GB 13486 一2000)等。此外,近年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制定,修订了一系列行业标准并以AQ 标准的形式予以发布,这些行业标准,也是煤矿企业应执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