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足球特色学校班级联赛组织管理方法
浅谈足球特色学校班级联赛组织管理方法
2009年,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把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纳入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校园足球活动在全国铺开。但是观念的落后、运作体系的不完善、资金投入的不足、师资人才的匮乏以及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等问题成为掣肘校园足球有效推进的关键。
中国地广人多,发展不平衡,足球运动资源区域性差别很大。区域是校园足球资源分配和整合的基础,其人力、物力、信息和资源的调整都是在一定区域内进行的。区域太小或太大,校园足球运动的发展都会出现体系障碍。研究表明,大市的下属区,以及下属县(市)是我国行政管理中最基础的、最核心的区域。自古以来有“郡县治,天下安”之说,区县在我国社会政治体系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它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纵向系统中的基础。在县域范围内推进校园足球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对推进校园足球社会化进程,培养足球运动后备人才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河南省临颍县是我国中部地区一个农业县,它将足球强县作为政府的一项重点工程,为校园足球运动在县域范围的普及和推动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其模式为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学校图书馆查阅了有关校园足球的论文,并通过临颍县体育、教育部门全面收集该县开展校园足球的相关文件资料,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支撑。
1.2实地调查法深入临颖县实验中学等5所县足球基地学校进行实地调查,考察了基地学校校园足球的运作状况,观察了足球教师、学生的生活、学习、训练状态,为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1.3访谈法采用非结构访谈的方法对临颍县教体局局长、主管体育的副局长和体卫艺股股长进行采访,了解临颍县政府对青少年足球县域推进所秉持的态度及采取的措施,摸清临颍县校园足球发展工程的理念、思路和运作过程,为构建校园足球县级推进系统提供依据。
结果与分析
2.1校园足球县域推进系统的结构目标及框架
2.1.1校园足球县域推进系统结构目标系统工程是指为实现特定目的而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复杂的实践活动。其最大特征是在约束条件下,从整体上科学而有序地综合集成一切相关因素,最优地实现特定系统的目标。校园足球的推进是一系统工程(图1),需要各子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发展。其核心主体是全体青少年学生,第一要义是科学认识足球运动发展的规律,夯实中国足球发展的基础,让足球运动成为学生终身收益的运动方式,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学生。
校园足球的县域推进首先要全面认识影响校园足球县域推进系统的各子系统之间以及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关系,全面地、精确地考察校园足球县域推进中的问题。其次要协调各种关系,外部主要理顺好与教育、财政、体育、宣传等部门的关系;内部主要理顺足球活动与其他课程教学的关系。第三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面向未来,建立制度和保障机制,统筹兼顾,确保其全面、稳定、可持续发展。
2.1.2校园足球县域推进的系统框架
校园足球活动的县域推进首先要建立一个与其发展相匹配的框架体系,明确其具体目标,体系的构建必须功能定位明确,具备可操作性,使之形成良性发展的局面。
该体系以校园足球发展为中心,以资源和制度保障为条件,将校园足球县域推动体系确
定为包括校园足球运行体系、制度体系和保障体系等3个子系统共计10方面(图2),并依据校园足球活动发展的战略要求,确定每个子系统的功能性目标。
2.1.2.1运行体系
校园足球县域推进的运行体系由教学、训练和竞赛三个子系统构成。
教学系统(图3)的构建首先要面对全体学生,根据足球运动的知识技能体系、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社会对足球人才的需求这三大要素制定共同的教育目标,然后各级各类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共性及差异的目标,进而确定普通学校、足球特色学校课程的整体结构和足球课程的具体结构,传播足球文化,培养足球技能和爱好,使每个学生都能从中享受快乐,得到锻炼,受到全面的教育。
训练系统的构建是以提高足球专项运动水平为目的,在普及的基础上发现挖掘足球尖子生,为国家足球事业培育后备人才。校园足球训练系统要形成以普通学校一基地学校一集训基地为层级的金字塔结构(图4),夯实青少年足球人口的金字塔基,在整体上提高后备人才的素质。
竞赛系统的完善是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构建校园足球竞赛系统的目的在于通过竞赛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培养人们对足球的兴趣,提高校园足球训练和教学的质量,促使全社会对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投入和重视。校园足球竞赛系统在区、县范围内要完善小学、初中、高中三级联赛制,吸取历史上过分强调竞赛而忽视广大学生参与的权利,保障竞赛的健康发展。
2.1.2.2制度体系
校园足球县域推进的制度体系包含管理、激励和督导三个方面。
管理制度构建在于完善县域校园足球管理体系及运行机制,理顺政府宏观管理和学校内部管理的关系。通过制度创新,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形成责权利相统一局面,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及学校师生的积极性,提高校园足球活动在校园开展的执行力。
激励制度构建的目标在于,通过改革和完善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来吸引和稳定足球人才队伍;通过科学的激励创造出一种良性的竞争环境,进而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
为了督促校园足球在县域内可持续性发展,要加大督导评估力度,改革和完善学校教育评价制度,建立校园足球督导评估制度。以县域校园足球可持续性健康发展为切入点,制定校园足球可持续性发展的监测指标,定期对区县域范围内校园足球的开展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合理配置足球教学训练资源;同时加强督导评估工作的专业性、公平性和透明度,把督导评估结果作为对区县学校教育工作评估的依据之一。
2.1.2.3
保障体系
校园足球县域推进的保障体系,包括资金、场地设施、人才培养以及媒体宣传保障四个方面。
1)在政府投入的基础上,鼓励企业和社会对足球事业进行扶持和赞助,鼓励企业对赛事和球队进行冠名,通过政府投入和社会、个人捐助等形式,积极筹措足球运动发展基金,对校园足球的县域推广给予物力或财力的支持。
2)场地设施方面,在政府主导下规划城镇空间,修建足球场,使其布局合理化;同时因地制宜完善足球场地设施,使其配置齐全,保证校园足球工程的顺利推进。
3)加强媒体宣传力度,构建以网络平台宣传、信息报送宣传、主流媒体宣传、办公专栏宣传为主要形式的媒体宣传的网络系统,对外营造声势,对内提高认识,为校园足球工程的县域推进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4)校园足球县域推进离不开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和管理,主要包括对体育教师、教练、管理人员的培训。其中体育教师、教练是人才体系的核心,是校园足球推进的骨干。要充分
利用“国培计划”的契机,将体育教师、教练作为培训重点,提高其业务能力,确立其在校园足球活动中的指导地位。
2.2临颍县校园足球发展工程的实践探索
临颍县作为中原地区一个农业大县,本着“足球训练从娃娃抓起,普及农村足球运动”的指导思想,实施校园足球发展工程,大力开展青少年足球运动,强力推进中小学足球训练基地建设,在发展校园足球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初步构建了校园足球发展工程的系统模式,校园足球运动得到了卓有成效的开展,为在县域范围内开展校园足球运动积累了经验。
2.2.1政府主导、逐步规范的运行体系
2.2.1.1足球联赛制度逐渐成熟的竞赛体系
目前临颍县所有足球基地学校都组建有男、女足球队,其中男队80支,女队74支,全县中学小学生足球训练队员达到了3125人。154支球队全部参加每年春季的县级联赛及每年秋季的市级联赛。具体做法是:把县直学校和15个乡镇分成6个赛区,先进行预选赛,每个赛区不同组别的优秀球队参加市、县决赛。对参加决赛的学校采用以奖代补的方式予以重奖。全县各乡镇中心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本辖区的足球对抗联赛,以比赛促训练,以比赛促普及。适时组队参加各年龄段的国家级、省级比赛。目前,临颍县校园足球竞赛体系(图5)逐渐步入正轨。
2.2.1.2以足球训练基地学校建设为抓手的训练体系
临颍县共有中小学校193所,2008年4月至今,按照《临颍县足球训练基地学校管理制度》,逐步在全县组建成足球训练基地学校101个,其中高中4个、初中24个、小学73个。初步建立起涵盖全县所有乡镇和县直学校,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足球训练网络。学校坚持开展足球训练,每天课余训练1h左右,确保基地训练的制度化、经常化,训练水平不断提高,成为校园足球工作中一个亮点。
同时,对各学段苗子运动员采取相对集中培训的制度,高中以县一高、二高、三高为集训基地,初中以县实验中学和南街学校为集训基地,小学以北街学校和实验小学为集训基地。提升了培训效率,并对各基层基地学校的训练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
2.2.1.3常态化、规范化的足球教学体系
为了更好地贯彻校园足球运动是让足球运动成为学生终身收益的运动方式,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学生的第一要义,培养广大学生的足球技能和爱好,使每个学生都能从中享受快乐,得到锻炼,受到全面的教育。县教体局要求县辖内各基地学校都要开设足球课程。并进一步要求具备条件的基地学校,能够力争做到每周上一节足球课。并要求基地学校,将学生足球技能水平列入素质教育的内容和成长档案(手册);结合课程标准,制定校园足球教学大纲和指导性教材;将足球列入升学体育考试内容,由县教体局制定具体标准和考试办法,从而逐步促使校园足球的教学走上常态化、规范化。
2.2.2保障校园足球可持续性发展的制度体系
临颍县青少年校园足球以足球文化为载体,以教育为工具,建立了融管理、激励和督导为一体的制度体系(图6),为县校园足球运动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并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繁荣。
逐步健全的管理制度: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校园足球运动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足球运动发展规划和足球训练基地管理制度,教体局长和教体局主管体育的付局长分别担任领导小组常务组长和执行组长。目前,出台的管理制度有《临颍县足球运动发展实施方案》、《临颍县足球训练基地学校管理制度》、《足球教练员管理制度》、《足球运动员注册制度》、《足球竞赛制度》、《足球运动经费管理制度》等。全县各训练基地学校均成立了足球训练工作领导组织,制定了基地管理制度。各基地学校不断健全基地管理档案,做到有计划、有制度、有经费、有专人管理。学校为参加足球训练的运动员全部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解除了
运动员训练的后顾之忧。
富有成效的激励制度:建立健全了对校园足球开展的激励制度。在评先评优、晋级晋职中对足球教练员优先考虑,对表现突出的教练员予以特别重奖;对小学足球队员,在升入初中时,不受划片招生的限制;对初中足球苗子,只要被高中足球教练选中,在升入高中时,降低文化分限制,按正取生录取。
常态规范的督导制度:县政府、县教体局先后发文10余次,指导校园足球的工作。同时成立足球运动发展工作小组,根据《临颍县足球运动发展实施方案》,将足球训练基地学校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学校年度综合工作考核目标,并每学期进行一次专项检查,实施动态管理,奖优罚劣。在2010年的专项检查中,对未能达到《足球训练基地学校管理制度》要求的4所学校,取消了其足球训练基地学校的称号和待遇。
2.2.3成为校园足球发展基石的保障体系
临颍县为校园足球的推进构筑了资金、场地设施、人才培养和媒体宣传为主体的保障体系(图7)。
自2008年4月起,积极筹措资金发展校园足球,投资150多万元,在全县建成足球训练基地101个。并采取以下措施:1)县政府每年拨付50万元做为足球发展基金。2)每年从教育附加经费中向足球训练基地拨付活动经费专款,中学1万元,小学6000元。3)每年从体彩公益金中支付市、县级足球联赛活动经费和奖品。4)2010年市体育局拨付专款15万元,省体育局拨付专款10万元。
完善的足球设施,是搞好足球训练的基本条件,县教体局制定了足球基地学校场地设施的必备条件。其中,小学场地按5人制标准,场地20m×40m左右,初中场地按7人制标准,场地40m×60m左右,高中按11人制,场地按国家标准建设,场地为68m×105m。其中集训基地学校县一高建有高标准人工草坪足球场。同时为所有训练基地学校免费配备了足球网、足球门、足球等训练设施器材,为足球教学训练提供了基本保证。
初步建立了以教练人员、管理人员为核心的人才网络体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足球教练员培训、培养:一是为足球教练员配备各种教学资料,并利用节假日等时间聘请专职教练员对其进行培训。二是实施足球教练员培训提高工程。与省体育运动学校签订协议,定期组织教练员到省体校培训。三是制定足球教练员队伍建设规划,与高校和省体校牵手实施“名师带徒”工程。四是与高校合作开展“顶岗实习”工程。该县作为河南大学体育学院社会实践基地,由足球专业学生置换体育教师,学生顶岗实习,教师到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接受专业培训,提高基层教练的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
同时,县电视台、政府网、教育网等媒体设立足球运动专栏,经常宣传全县足球运动发展动态,各乡镇、县政府各部门以及城区、乡、村各主要街道,都要设立有关发展足球运动的醒目标语,营造“人人关注足球,积极参与足球运动”的浓厚氛围。
2.2.4校园足球建设初见成效
自2008年实施校园足球发展工程以来,临颍县确定了培养广大农村青少年足球兴趣、增强学生体质、不断发现足球人才、普及足球运动的发展目标。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如囊括2010年漯河市足球联赛高中、初中、小学组男女比赛的前三名;在2010年河南省第11届运动会足球比赛中,县实验小学代表漯河市参赛,取得女子少年乙组第5名的好成绩;2011年7月在来自海峡两岸19支队伍参加的第七届“中华木兰杯”女足比赛中,获得了A组第二、第三名,C组第四名的好成绩;2011年8月在全国16支代表队参加的成都夏令营比赛中,获小学女子组第一名;在全国22支代表队参加的青岛夏令营比赛中,获男子小学10岁以下组第三名,小学女子组田倩倩同学荣获“金靴奖”,并有3名同学被评为夏令营“希望之星”。2010年以来,先后向河南省体校输送女子足球运动苗子14人,并且还有近30名小学男女队员被选为足球后备人才。目前共有足球训练基地学校101所,男女
足球队348支,参与足球训练队的青少年学生人数达到了5000多人。足坛元老年维泗、张俊秀、陈家亮、容志行等曾亲临该县,对一个农业县能有如此魄力开展校园足球甚为激动,认为中国能有100个像临颍一样的足球县,中国足球肯定可以搞上去。由于成绩突出,2011年7月与江苏省姜堰县、陕西省志丹县同时被命名为首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1)县(区)域是校园足球运动推进的基础环节。在中国社会治理与发展架构中,县(区)域处于宏观之尾、微观之首,是我国四级行政管理的基层行政区。“郡县治、天下安”深刻阐述了县域的重要地位。校园足球运动制度的建立与规范、各环节的运行与协调、资源的分配和整合、教学训练的常态与规范、足球文化的普及与传播等在县(区)域范围内能得到最有效、合理的调控。因此,县(区)一级行政环节是校园足球有效推进的关键所在。
2)教育行政领导观念的转变是校园足球运动发展的先导。在县(区)域范围内,县、区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党政一把手对校园足球工程的观念是影响校园足球活动工程成败的决定因素。要想在校园足球推进工作上取得突破,不能仅仅停留在体育、教育工作的层面上,而应把校园足球运动的发展上升到素质教育的层面,上升到营造足球文化层面,上升到提升城市经济文化发展机遇的层面。以观念转变为先导,才能有效开创校园足球推进工作的新局面。
3)完善的系统建设是县(区)域校园足球工作的中心。校园足球是一个系统工程,各级子系统的协调配合至为关键。以校园足球发展为中心,以制度和资源保障为条件,依据校园足球活动发展的战略要求,构建包括校园足球运行体系、制度体系和保障体系等子系统协调运行的机制。政府各部门尤其是教育和体育部门要积极配合,有效整合教育和体育资源,解决体、教“两张皮”问题。教育部门走到前台提供平台,体育部门提供技术支持。这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具有长时效的意义。它是一种预先的制度准备与安排,不仅有助于解决处境不利的中国足球发展的困难,同时对保持与促进社会和谐,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4)当前青少年校园足球运动的推进应以普及为重点。普及和提高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提高是在普及的基础上的提高,普及是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在当前校园足球运动推进的进程中,普及应该放在首位,要汲取学校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由于片面追求运动成绩、片面强调竞技体育人才的输送,而导致忽视普及,忽视全体学生,忽视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学生的的教训。校园足球运动全面普及之时,也会是足球人才不断涌现之日。
3.2建议1)校园足球的县域推进要走“官民”结合的道路。校园足球应该由政府来主张、主导、主持,由政府职能部门控制和管理。在推进过程中,要打破政府大包独揽的做法,引入民间力量,建立校园足球的合作治理网络。纯公共体育服务部分,如校园足球的教育训练,政府通过行政方式来负责。准公共服务部分,如赛事开发,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在筹资形式、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非政府组织、私营部门共同参与校园足球运动,政府由包办者转变成为监督者、促进者和合作者,并成为掌舵人掌握全局,改善资源配置,实现“官民合作”,促进校园足球发展的最优化。
2)校园足球的县域推进要重点发展与兼顾平衡相结合。中国地广人多,区域发展不平衡,体育运动发展的传统也不一样,学校体育发展项目大多处于随意性很强的阶段。因此校园足球的县域推进要因时因地制宜,整体构思和设计,兼顾基地学校与基层学校的关系,兼顾足球项目与学校传统项目发展的关系,兼顾足球和其他体育项目的关系,进行资源的整合,促进均衡发展,使校园足球进入良性发展的状态。
3)校园足球的县域推进要走赛训相结合的道路。校园足球的县域推进的目标是加强学校体育,普及足球运动,增强学生体质,并要挖掘足球苗子,为国家输送足球后备人才。要完成这一目标,必须走赛训相结合的道路,逐步建立富有地方特色、适应地区条件、简便易
行的多种形式并存的竞赛机制,让校园足球的发展找到一个长期的稳定支持点,保证开展的连续性,使校园足球的推进真正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第二篇:足球特色学校申报材料
我校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全面素质的基础上,十分重视足球项目建设,我们深知创建足球特色学校需要精心设计和艰苦的实施,而复杂的实施过程,更需要全校上下同心协力,形成共识。于是创建足球特色学校当做是主要任务来实施,组织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共同研讨足球发展方向,明确足球训练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与广大教师一起商讨我校足球训练模式。同时积极取得全校班主任、任课教师以及广大学生和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近些年来,全体师生的努力,我们在创建足球体育特色方面作了一些工作,下面具体报告如下。
一、组织领导
1.我校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和学生体质健康,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及有关规定开展体育教学和校园足球工作。
2.将特色校园足球规划纳入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并严格执行,落实各项条款。3.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一名副校长具体主抓此项工作,选派一名素质过硬的体育教师担任教练组组长,提高师生创建足球特色学校重要性的认识,积极推进学校课程改革,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塑造学校良好新形象。学校有关部门共同参加的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具体指导本校校园足球工作的开展。
4.完善规章制度。学校制定有校园足球工作组织实施、招生、教学管理、课余训练和竞赛、运动安全防范、师资培训、检查督导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和工作制度,并且不断完善。
二、条件保障
1.我校有专职体育教师6人,并有两名足球专项教师,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足球训练对体育教师的要求则更高,既要求教师具有吃苦耐劳、勤学苦练和扎实的专业基本功,更要求教师要有无私奉献、敬业爱岗的拼搏精神。能满足普通体育教学工作和足球教学工作的需求。学校定期开展体育教学研究,不断提高体育教师教学技能,为体育教师争取外出参加相关培训的机会。
2.我校将体育教师开展体育教学和足球训练和活动要计入工作量,激发和保证体育教师对于工作的热情和参与度。保证体育教师在评优评比、工资待遇、职务评聘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
3.我校有标准200米田径场,一个七人足球场和两个篮球场,定期严格检查学校场地设施和器械配备,使硬件设施基本达到国家标准,能满足体育工作的需求,保证足球及基本训练竞赛器材的数量充足,及时更新和引进新式的学校器材设施。
4.设立有体育工作专项经费,纳入学校经费预算,保证体育和校园足球工作的正常开展。在为学生实施校方责任险的基础上,为学生新增购买运动意外伤害险和提供各种物资的保障。
三、阶段安排
1.确认校园足球工作具体方向,各级校领导和全体教师充分协调,明确分工,制定详细措施,为举办足球特色学校提供保障。
2.把足球纳入大课间活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将足球运动确定为特色内容,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融健身性、普及性、艺术性于一体。足球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师生对足球的兴趣,普及了足球基本知识,掌握了足球的基本技能。为创建足球特色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今后三年我校创建足球特色学校的目标是,让学生体验运动激情,分享足球快乐,感悟足球文化,发挥学生特长。传授足球知识和技能,让学生走走进足球文化领域,感受足球的丰富内涵,加强足球软环境建设,争取足球队,参加县、市小学生足球赛并获得较好名次。
4.长远规划是巩固足球特色项目,加大投入,完善设施,加强训练,打好基础。在球队之间开展比赛,达到一定水准,班级球队普及率达到80%,争创市足球特色示范校。参加校际和县区比赛,获得较好名次,制度的完善和建立,确保了创建活动的有效实施。
四、教育教学
1.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坚持健康第一,把足球作为立德树人的载体,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学校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健康第一”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为前提,创新小学体育的教学模式和对校本教材的开发的实践;以推广校园足球运动,作为积极推动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2.保证体育时间。按照国家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把足球作为体育课的必修内容,每周用一节体育课进行足球教学,坚决杜绝减课、占课,甚至不开课的现象。通过大课间、足球文化节、体育课等方式,加大对于足球相关知识、技能的普及力度,让足球成为学生最喜爱的运动之一。
3.根据国家校园足球教学指南,结合本校“七彩梦”的特色校园主题,与各科教师相互合作与探讨,开发和编平时制足球校本教材,使教材能够帮助学生熟悉规则、提高技术、战术,增强体质、提高心理意志品质和培养良好的道德作风,实施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足球教学和课外活动加强足球教学研究。把足球教学纳入体育课堂教学之中,学生的体育课以班级为基本单位,每节课前10分钟以足球专项能力培养为主要内容,提高学生踢球的兴趣,根据学生掌握技、战术的情况,分层进行技、战术的传授。体育教师根据学校的要求制定体育工作计划,按照要求认真备课,认真指导,严格要求教学。同时开展相关的文体活动。班主任和科主任按照要求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
4.积极营造浓厚的校园足球文化,为开展校园足球活动营造舆论氛围。学校在师生中倡导“校园足球文化”,通过开展足球文化节的形式,普及足球活动。学校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橱窗和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校园足球运动的开展情况。建立了基于互联网的校园足球信息平台,动态报道足球活动、交流工作经验、展示特色成果。参与校外足球训练、培训和比赛,并积极向上级特色学校及各级各类足球优秀运动队输送人才,为学生提高足球竞技水平和运动能力创造条件。
5.搞好校园足球文化建设,激发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有效利用学校各种宣传阵地,例如利用宣传橱窗,学校广播,黑板报等普及足球知识,加强足球运动的宣传,让学生更多的了解足球运动的历史和我国足球运动的历史,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民族情感。设置有关足球宣传标牌,让每个学生时刻感受到足球的熏陶。组织开展足球知识竞赛和“足球我心中的梦想”征文和演讲比赛活动。增进学生对足球运动的了解。
五、训练与竞赛
1.学校组织足球俱乐部或兴趣小组,吸纳有兴趣的学生参与足球活动。小学三年级以上建有班级、年级代表队,学校建有校级男、女足球代表队;学生基本达到全员参与足球。定期外出参加各项比赛,提升学生队员比赛经验和增加荣誉感,进一步增强足球文化氛围
2.学校制定有系统、科学的训练计划,开展科学训练,常年开展课余足球训练,注重提高训练效益。定期对训练水平进行评价,促进训练效果的提升。并配备有安全、医疗等应急方案,定期邀请校外专业教练员提供技术指导。
3.不断完善校内足球竞赛制度、并趋于稳定。要求每年组织校内足球班级联赛、年级挑战赛,每个班级参与比赛场次每年不少于10场;积极参加校园足球联赛;主动承办本地足球比赛,宣传本校校园足球文化。
4.鼓励有天赋、有潜力学生参与校外足球训练、培训和比赛,并积极向上级特色学校及各级各类足球优秀运动队输送人才,为学生提高足球竞技水平和运动能力创造条件。
我校通过创建足球特色学校活动,校园内焕发了勃勃生机。教师和学生全员参与,积极性空前高涨。通过足球知识的普及和足球运动的开展,学生体质明显增强,学生足球知识普及率和运动技能大大提高。通过参加各种比赛活动,球队积极水平明显提高。同时我校加强档案建设,不断总结创建足球特色校的经验,为今后巩固发展创建成果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第三篇:足球特色学校材料
第四师六十七团中学基本情况简介
六十七团中学始建于1963 年,是一所边境团场学校,坐落在美丽的乌孙山脚下,临近都拉塔口岸。2006年正式成为一所民汉合校的十二年一贯制全日制学校,其中高中以哈萨克族学生为主。学校总占地面积97500平方米,目前拥有300米塑胶运动场及三栋教学楼、一栋行政楼、一栋艺术楼、三栋宿舍楼、两栋食堂、澡堂等,总建筑面积26629平方米。校园绿草如茵,环境优美。学校现有教学班50个(其中小学29个教学班,初中15个教学班,高中6个教学班),现有学生 2040 名,现有167名教职员工。学校根据地处边境团场的特点高度重视体育工作,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狠抓足球、篮球、田径等各种体育运动团队的训练,以此来活跃团场“全民健身”的氛围。特别是今年国家大力提倡校园足球以来学校足球工作开展的更加丰富多彩,学校将在足球特色教育上走出一条适合校情的阳光大道。
组 织 领 导
总 负 责人:曹镇洪(校长)
具体负责人:张建才、托合塔木斯(副校长)
王 丽(工会主席)、王宝平(总务主任)
罗俊杰(政教副主任)、杨正隆(组长)
初中部负责:祝 军(教务主任)
王雪飞(教务副主任)
张 旭(教研副主任)
贾孜拉(教研副主任)
小学部负责:韩 娟(教务主任)
李 娟(教研主任)赵 飞(政教主任)
活 动 策 划: 罗俊杰、杨正隆、代天宇
竞 赛 训 练: 罗俊杰、杨正隆、代天宇、张有万、苏雁成
后 勤 保 障: 王宝平、王 丽、翟向伟
联 络: 罗俊杰、杨正隆
宣 传: 周 燕、赵 飞、田海龙
学校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和学生体质健康,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及有关规定开展体育教学和校园足球工作。自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申报成功以来,我校就成立了校园足球领导小组,由曹镇洪校长任总负责人,各学部科室分工明确,竞赛训练成员由各体育老师担任,建立了六十七团中学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各项规章制度,校领导定期检查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各学部主任根据本校的实际,制定符合国家义务教育阶段要求把足球作为体育必修内容,每周每班开设一节足球课,将足球教学落实到平时体育课堂中:负责训练的教师每月定期召开一次心得交流会,对该月的工作进行总结;利用假期国培计划将体育教师派去参加“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骨干教师师资培训”; 根据本校的实际制定行之有效运动安全防范制度。
条 件 保 障
六十七团中学体育教学工作开展的扎实有效,成绩显著。学校配有10名专职体育教师,完全达到了按国家标准需7名体育教师的配置数,并且学历均达标。学校加强对体育教师的管理与培养,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体育教师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听课,提高教师和教练员自身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校足球专职教练两名罗俊杰、张有万。罗俊杰在上学期间就是学校足球队员主力,并参加过各级足球比赛活动取得优异的成绩,张有万大学本科足球专业,2015年7月学校还派体育教师杨正隆参加新疆校园足球研究中心组织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骨干师资国家级专项培训”学习;2016年7月学校还派体育教师张有万参加陕西省校园足球研究中心组织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骨干师资国家级专项培训”学习;2016年7月学校派体育教师杨正隆参加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骨干师资国家级专项培训”学习;2016年8月学校派体育教师罗俊杰、杨正隆参加了“兵团第一届校园足球初级教练员培训班”学习,这三名足球教练负责本校中小学足球队、足球社团的组建与培训。
学校严格执行上级教育部门对体育教师的服装配置及室外补贴的有关规定,学校通过教代会制定详细的体育教师待遇,使每位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更好的完成学校
各项体育工作。
学校在有限的资金条件下,负重奋进,克服困难,每年都投入较大资金对学校的体育场地,体育器材进行必要的改善与配置,现有300米环形跑道、篮球场、足球场和羽毛球场、乒乓球场的基础上,还新建了人工草坪足球场地,有适合11人制、7人制场地各1块,标准的5人制场地1块。校园足球训练有专用的大足球40个、小足球70个,标志桶一套, 5人制球网1付,11人制球网2付,5人制球门1付,11人制球门1付,学校在2015、2016分别为“校园足球运动会”购买了一批足球作为奖品,发放给了获奖班级,用于学生课余时间训练。
2016年学校申请“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成功,获得上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专项资金,已经用于足球购买,训练比赛用服购买,训练器材购买等等,进一步完善我校基础设施,以保证学习、训练、比赛所需;学校为了保证“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设立有体育工作专项经费,加入学校三年预算之内,用于购买训练用球、比赛训练用服、训练器材、各种参赛保证金等;同时学校还给每位学生购买了校方责任险,学生自己在家长的支持下购买了校园意外伤害险。
教 育 教 学
“足球进课堂”,普及校园足球技能和知识让学生了解足球知识、参与足球运动、掌握足球技能,培养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锻炼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心态,树立积极、健康的社会形象是我校开展校园足球的目标。为此,我校积极探索校园足球教学模式,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和创新,开展“足球进课堂”活动。
学校将足球教学纳入课程进行课堂教学,每班每周有一节体育课必须上一节足球课,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生理特点,分年级组织学生学习运球、传球、颠球、带球、顶球、射门等基本技能,将足球基本技术融入体育游戏教学之中,提高学生参与足球活动的兴趣。
在足球课中,学校要求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足球运动技能,还要对学生进行礼仪和足球相关知识的教育,让德育教育贯穿于足球运动技术训练之中,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协作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和耐挫抗压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敢于拼搏、乐观向上的价值取向及豁达阳光的生活态度。
为营造校园足球文化,学校采取了以下措施:(1)设置一块足球专栏,对外宣传我校足球运动的情况;(2)、开展快乐足球体验活动,孩子在“赛足球、绘足
球、影足球、赏足球、”等活动里感悟足球的魅力,打造“一项技能与身体素质共同发展、个人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相互结合、困难挫折和勇气快乐并存”的快乐足球文化。
训 练 与 竞 赛
学校将校园足球训练列入学校整体体育工作计划之中,校足球队采取各种措施确保训练时间、地点、人员和器材等落实到位。校足球队训练时间为课余训练(每周4次,每次60分钟)。
一、抓好足球队伍建设,提高足球训练水平:
我校在普及足球基本技能和知识的基础上,着力抓好学校足球队训练工作,以足球第二课堂活动吸引热爱足球、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参加足球训练。在训练中,我校从抓学生兴趣与提高学生基本功有机结合,在有趣的训练活动中提高学足球基本功,让学生在体验乐趣的同时,学到基本的足球知识和技能。学校能认真做好队伍梯队建设,做好队员信息注册工作,保证足球教学课时,每周课时中抽取一节作为专门的足球课。
二、积极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增进民汉师生交流,促进民族 团结:
学校还结合体育竞赛、大课间等活动积极开展足球活动,通过进一步规范训练及比赛,使学生足球技能水平也不断提高。学校在各年级段以班级、年级、学部为单位成立相应的足球队。队员的选拔本着民汉兼顾的原则,选拔出热爱足球、具有足球特长的学生。并经常开展班级、年级足球赛
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集体凝聚力、感受团队合作的精神。民汉学生之间在球队中的互相交流,在比赛中的互相学习,增进了友谊,足球成为他们交流的纽带,学生时常会私下约场球赛互相切磋,大汗淋漓的比赛结束之后便是他们欢笑的背影。这种氛围让学生有事可干,校园内搞破坏的事情少了,民汉学生之间不会再因为一个奇特的眼神而发生冲突,一场精彩的球赛让他们握手言和,孩子的童真、青春年少的轻狂都可以因为一场球赛而烟消云散,民族团结在体育活动中悄然提升,学校也因此多次被师、团评为民族团结先进单位,并与2015年申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示范学校”。
第四篇:足球特色学校申报材料
打造农村足球特色学校 提升辽北本山校园魅力
—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莲花本山中学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申报报告 作为全国“体育发展研究基地”和开原市“传统体育项目学校”的莲花本山中学,传统项目特色之一是校园足球。自2012年3月建立足球场地开始,校园足球就在本山中学落地生根。
为更好地学习贯彻落实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实现提高学生体质健康、运动技能和人格素养的总目标和总要求,莲花本山中学积极申报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校概况
莲花镇地处开原市北部山区,面积157平方公里,总人口1.6万,距市中心50公里,毗邻西丰县、昌图县,吉林省四平市。
本山学校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初级中学,位于居民巷2号。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建筑用地面积9697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教职工234人(其中专任教师217人),学生1024人,全部寄宿。全镇已有30余人考入北大、清华等全国知名高等学府。
镇中心学校体育工作优势明显。改革开放初期,就采取专兼职相结合的办法配备体育教师,并先后参加第五套、第七套少年广播体操培训;90年代,学校全面落实体育教师课时、超课时和工作服装补贴,充分调动积极性;2000年,按照国家教委《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和《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选定,并组织开展正常的教学教研活动。1992年,学校组织参加全县“田运会”,获得第一名,此后夺得“三连冠”;1993年被评为“县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996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和“建、管、教”示范学校;1999年被评为“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被全国体育学会命名为“体育发展研究基地”。1990年至2005年,共举办15届校园运动会。
二、主要做法
莲花本山中学校园足球工作的开展,始终以以重在参与、重在普及为宗旨,倡导在足球锻炼中享受快乐,在快乐成长中增强体质的“快乐足球,阳光体育”的理念,鼓励学生走向操场,走向阳光,为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进一步增强学生体质发挥重要作用。
(一)抓组织领导,高标准构建足球工作格局
莲花本山中学把足球工作放在首要位置,作为促进学校健康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来抓,并在具体的工作中贯彻落实。
学校成立足球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姜华担任,副组长由党支部书记、副校长邓书东,党支部副书记、副校长段志伟担任,成员是全体体育组教师与各班主任组成。把足球工作列为议事日程,定期专门召开足球工作会议,商讨足球发展事宜,制定足球发展规划,解决足球工作中出现的疑难问题。
学校聘请区教体局副局长陈华员,机关干部张珂、梁雄林、谢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陈慧春等为校外辅导员,每月至少到校观摩指导足球训练课一次:聘请足球项目国家二级裁判员、足球二级运动员裴晓强为足球教练。同时聘请徐红江、马国强等6名喜爱踢球、看球、评球、有足球特长的教师,为校内辅导员,负责组织联赛和陪练等工作。
自学校开展足球运动项目以来,校园足球氛围日益浓厚,大课间、体育课、课外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放学后,随时可以看到操场上踢球同学的身影,参加足球训练的学生也从最初的40余人,增加到400余人,为全区最多。
(二)抓经费投入,全方位保障足球工作开展
几年来,莲花本山中学不断加强对体育设施,特别是足球设施的建设。2000年,投资3000元,建成简易足球场;2008年,投资200万元,建成标准体育运动场1个,足球运动场1个(占地5000㎡、足球门4副(包括2副活动球门)。2014年,把足球作为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决定每年安排1-2万元的足球专向经费,保障足球的训练、比赛。同时,学校还节约资金,积极购进各类体育器材。
学校把足球队取得的成绩纳入班级和班主任的考核,加强班主任对足球工作的支持和参与,通过足球培养人,激励人,发展人,让学生在快乐中学球,在学球、看球、写球、画球中学会凝聚集体的力量,在不断的成功与失败体验中健康成长,已成为学校的素质教育新模式。
(三)抓活动载体,多角度营造浓厚足球氛围
一是开通足球教学多媒体平台。学校充分利用电子白板和班班通工程,将信息技术和校园足球教学完美的结合起来,向学生推送足球教学视频和精彩比赛节目,让农村学生立足教室,就能感受足球带来的快乐和震撼。
二是开辟校园足球宣传战线。学校组织开展以“快乐足球 阳光体育”为主题的广播征文节目,开展校园足球手抄报、足球联赛海报的比赛,开展黑板报比赛等,有力地推动校园足球文化的发展。
三是开设校园足球特色课程。编写校园足球特色校本课程,每周一次,做到每个班级都有足球队,每个年级有联赛,人人都参与,充分发挥足球趣味性和观赏性的特点,激发学生对足球的热爱之情。多年来,学校立足自身实际,从课堂入手,以足球游戏为主,坚持普及与提高的策略,培养学生对足球良好的兴趣。
四是建立完善三级联赛制度。学校建立班级、年级、校级联赛制度。在每年的下学期以年级为单位,单循环赛制进行足球联赛,并跨年级进行比赛,对成绩优秀的班级、球队进行表扬表彰。
五是积极扩大对外交流。在学校联赛中发现的足球人才,在足球教练的带领下,积极与开原市内的中小学校足球队进行比赛、练习,积极与湖北华光厂、湖北雪生农业公司等单位开展友谊赛。同时,重视与铁岭市体校的联系、沟通,经常与他们交流经验,充分利用体校场地好、教练强的优势,实行教体结合,互补长短,形成课余体育训练的网络,使足球运动蓬勃开展。通过对外交流,加强学校与足球界的联系,扩大学校知名度,为今后开展更高层次的交流奠定了基础。
(四)抓制度建设,源头上保障足球工作运转
一是用制度保证时间。按照教育部颁布的课程计划,确保每周上三节体育课、每周至少一节足球课。每天开展大课间活动,每天进行晨练;每天下午课外活动为全体学生文化体育活动时间,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二是用制度保证质量。认真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开齐开足课时。抓好足球教学常规工作,确保优质的教学质量。要求负责校园足球的教师,必须制定好学期的工作计划,设计出每周、每节课授课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达成的教学目标、使用的教学手段等,使教学工作能根据不同年级和不同阶段的重点而有所侧重。
三是用制度保证奖励。学校每个月召开1-2次足球项目发展会议,制定、完善本学期有关足球发展办法、措施。校长不定期到训练场过问训练情况,学校对足球比赛获得成绩的老师和队员在全校师生大会上表彰,由校长亲自为取得成绩的老师和队员发放奖励。
四是用制度保证评价。学校积极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制定并实施“科教兴球”方案,确立学生评价体系建设、形成《教练综合评价方案》、《足球队特长生管理制度》、《足球教练员训练考核、奖惩制度》,制定完善了《教练员训练工作标准》和《教练员训练考核细则》等一系列促进教学、训练、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的制度,对足球发展规律的探索有新的认识,提高了教科研能力和教学、训练、管理的科学化程度,为全面开展“科教兴球”工作奠定了基础。
五是用制度保证水平。近年来,学校学生的身体素质综合水平不断提高,体育中考成绩一直列居全区的前茅,体育达标率每年均超过99%。学生的体质状况良好,优良率达到90%以上,在农村中学处于高水平。
(五)抓普及力度,立体化培养足球运动兴趣
加大足球知识普及力度。学校每周五下午全体学生“玩”足球,每年都坚持开展足球联赛、五彩缤纷的足球节等活动,极大地丰富学生足球生活,全面提高广大学生的体质和体能,培养拼搏意识和团队精神,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自2010年以来,学校共有100多人次参加各类培训,包括校长和管理干部、教练员、裁判员、学生等。校园足球的文化氛围日益渐浓,校园足球活动惠及2千多名学生。
加大场地维护投入力度。对足球场地、设施、器材建设,进行维护修缮,确保对足球场地器材、比赛、训练等经费支出,为开展足球教育创造条件。
加大完善评价制度力度。学校每年对在足球教育中取得突出成绩的足球队员教练员和裁判给予表彰奖励。学校改变了单纯的联赛结果评定输赢的做法,加大了以发展潜力、队伍素质、品德表现为内容的评价力度,建立健全了校园足球的教育网络体系。
三、取得成绩
2010年,学校被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授予“21世纪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研究优秀实验学校”;2013年,被铁岭市教研室授予“体育艺术2+1先进单位”、“体育运动技能先进单位”;2014年学校教职工代表队参加铁岭市篮球赛,获得第七名。
莲花本山中学通过开展校园足球运动,让学生多了一种兴趣和特长的选择,也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从中体验到足球运动的价值所带来身心健康、精神财富。现在,足球运动已经成为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提高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第五篇:足球特色学校自查报告
丹阳市河阳学校校园足球开展情况简介
我校是一所新生的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秉承“以人为本,促进每个孩子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建设书香型校园,打造研究型教师,培育发展型学生”为办学目标,以“河阳线缆女足”、“杏虎德育”为特色,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发展学校内涵。近年来,我校以河阳线缆女足特色项目为发展突破口,紧扣市教育局特色品牌创建契机,先后获得了镇江市特色学校、镇江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江苏省培养足球后备人才重点学校。现在国家大力发展校园足球的大背景下,我校积极争创了首批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现就校园足球开展情况作如下简要介绍:
一、加强对足球运动开展的管理和扶持力度。
1.成立校园足球管理领导小组,分工合作。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统筹规划学校足球教育发展思路,制定相关评价、管理制度,统筹安排经费投入,做到专款专用。
2.加强制度化管理,建立一系列管理制度,保证学校足球项目的正常开展。每年都认真制订工作计划,每学期制订具体实施计划,并及时记录好各项活动的开展情况,做到定期研讨,每学期、每做好总结回顾和反思。
3.营造浓厚的足球运动氛围。向广大家长宣传学校足球特色项目和学生参加足球运动的重要意义,以得到家长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大力建设以足球为主题的校园文化,不断丰富足球荣誉室,宣传橱窗开辟“足球专栏”,并定期更新。
4.加大体育设施硬件的投入,为更好的开展足球运动奠定基础。学校每年增添部分足球专用装备,保证课堂教学和训练的需要;及时添置其它常用体育器材,如球网、标志杆、训练服装等,以保证足球运动的正常开展。
5.学校统筹解决校足球队队员的训练时间、文化补习和其他有关与训练冲突问题,保证训练正常进行。
二、做好足球运动的基础教育和普及工作
1.抓基础。各班成立 7 —10人的足球运动小组,经常利用大课间参加一些基本活动。班主任老师做好分组、辅导和组织活动等工作。
2.抓普及。体育教师利用体育课、体育活动课等时间进行足球基础教学活动,确保人人有足球,人人会踢球。
3.抓训练。校足球队每天安排上午7:20——8:20进行常年训练,有专业教练负责。
3.抓社团。每周三中午12:20—13:00为我校的社团开展时间,参加足球社团的学生在专业老师的组织下,进行的有声有色,达到了学习技能和锻炼身体的双重效果。
三、定期举行校园足球比赛
1、为了给学校增添更浓的足球氛围,给学生更多的比赛机会,每年的五月份,举办“校长杯”足球联赛,由三、四、五、六年级各班组队参加,比赛采用5人制,对获得年级冠军的班级进行表彰。
2、组织挑战赛。视各班的实力情况,组织个别足球基础较好的班级向高年级足球队挑战。
四、加强学校足球梯队的建设
1.学校成立女子足球梯队,常年坚持科学训练。教练组制订好训练计划,做好训练记录,定期召开教练组工作会议,探讨、研究、总结训练情况,提高训练质量。建立运动员档案,确保资料的完整性。
2.搞好学校足球队的梯队建设,着重抓好队员的身体素质、基础技能和基本功的训练,为进入高一级足球队做好准备。
3.经常与兄弟学校开展互访性的足球交流比赛,提高球队的比赛经验和战术素养。认真组织队伍参加各级各类的足球比赛,做好比赛的一切后勤保障,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五、发展足球育人理念,提高学生素养
1、以球健体,健康成长
结合阳光体育活动,我们开展全员足球运动,专门安排了足球活动时间,编制了足球操,保证班班有活动,人人有项目,力争让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让每个学生都健康成长。
2、以球陶情,奋发向上 学校将线缆女足与杏虎德育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家乡德育资源,以球陶情,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用杏虎精神激励队员不怕苦,不怕累,顽强拼搏,战胜困难。通过激昂的足球操、快乐的足球课、激情的足球节、激烈的足球赛等,让学生学会自信、自立、自尊、自强。
3、以球益智、聪明活泼
结合足球特色,加强足球认识、足球情感、足球价值、足球理想、足球道德等内容的开发,陶冶学生身心,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足球锻炼在人生中的重要意义。通过生动活泼的足球知识竞赛、快乐足球主题会等形式,让学生学会在动中思,思中动。
4、以球促劳,全面发展
足球运动实现了学生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有机结合,学校将足球特色与审美、劳技结合起来,通过足球锻炼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在劳动中磨练意志,提高对劳动技能的认识与理解。通过足球运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观,让学生在动作技术中体会美、创造美、鉴赏美。
六、开展足球运动的教科研,促进教学不断发展
1.鼓励全校教师开展足球运动的教学研究和科研探索活动,尝试、实验多种可行的教育教学和训练指导方法,及时总结反思,经常探讨研究,交流科研成果,申报足球科研课题,推动学校足球运动向纵深发展。2.尝试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创新,选择编排适当的足球内容插入体育课中。
3.积极开发体育教学校本教材,现以编写了一本《腾飞吧,足球》校本教材,并纳入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