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冀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大全
1、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变化)的世界。
2、自然界中(没有)永远不变化的事物
3、天气就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我们周围大气的变化情况,通常是指冷、暖、干、湿、阴、晴、雨、雪和风力、风向等)。
4、观测天气,首先要(制定观测计划)
5、常见的观测天气的仪器:(风向仪、温度计、雨量器等)
6、风向仪可以用来测量(风向),(雨量器)可以用来测量降雨量
7、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通常用 8 个方向来表示);风向仪所指的方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例如:北风是指风从(北方)吹向(南方),风向仪指向(北方)
8、阴、晴、雨、雪、霜、雾、台风等各种天气现象,都是由(水、风、和来自太阳的热)这三个要素的变化形成的。
9、(气象卫星的应用)人们获得的天气数据更精确了,天气预报也越来越准确 了。
10、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①用各种仪器观测天气,收集天气信息②通过人工和计算机、分析观测到的天气信息③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电话等形式发布天气信息)
11、天气(影响)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人们的活动(也会影响)天气的变化
12、天气变化给人类带来的影响:(①春雨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②晴天有利于人们的出行③雾天容易出现交通事故)
13、人类活动对天气的影响:(①城市的热效应②二氧化碳形成温室效应③
二氧化硫形成酸雨)
14、检验酸雨的方法:①使用 PH 试纸,试纸遇到酸雨会从(黄色)变成(红色)②使用牵牛花,牵牛花遇到酸雨会变成(白色)
15、如何测量物体的体积:①规则的物体: 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宽、高,再计算体积②液体体积:用量筒直接测量③不规则物体(借助量筒进行测量)
16、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①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水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和壁)②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水面)。
17、冰在(0度)时开始化成水,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水在(0度以下)结成冰。水在(100度)水开始沸腾。
18、物质有(三种)常见的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状态是可以改变的,如(冰、水和水蒸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
19、用手蘸少量水,抹在手背上,感觉(凉),因为(水蒸发时要吸收热量,把手背的热量带走了)
20、(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
21、(蒸发和沸腾)都是水从(液体)变成(气体)的现象,在变化过程中都要(吸收热量)
22、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液体的表面积、空气流动速度)有关
23、怎样让衣服干的更快?(把衣服展开、挂在通风的地方、放在太阳下)
24、(水蒸气遇冷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
25、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发生(循环往复)的变化,我们把像水这样的变化过程称为(可逆的)
26、向云中播散(盐粉、碘化银、或固体二氧化碳)的方法进行人工降雨
27、科学家目前已经知道的生物种类有大约(150 多万)种
28、自然界中的物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没有生命的,称为(非生物)。如:(石头、沙子、水等);一类是有生命的,称为(生物),如:动物、植物、细 菌等)
29、通过哪些途径和方法可以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①上网查资料②上图书馆查资料③向有经验的菜农请教 ④亲身种植)
30、种茄子的过程有哪些?(①松土②浇水③浸种④播种⑤出苗⑥间苗)种子发芽总数
31、种子发芽率=()
32、为植物准备的营养:(农家肥、化肥)
33、用哪些方法可以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拍照片、制作生长记录表、画图画、录像、写日记等)
34、我们种的植物从种子到果实的生长过程中经历了哪些重要时期:(出芽、长出第一片叶子、长出花蕾、开花)
35、怎样才能让植物长得更好?(①为植物松土②适时适量的浇水③适时适量 的施肥④为植物捉虫、除草)36、1999 年,第一代 508 粒太空小麦在(“和平号”空间站)收获
37、我们可以把小鸡不同时期的样子(画下来或拍照下来),制作小鸡(生长情况记录图表),记录小鸡在生长过程中身体发生的变化
38、小鸡小时侯喜欢吃(小米),小鸡有时也吃沙粒,因为(沙粒可以帮助小鸡消化食物)
39、蝴蝶是(成虫),毛毛虫是蝴蝶的(幼虫),刚刚从蛹里面出来的蝴蝶要等翅膀晒干了才能飞。
40、像碟、青蛙这样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上出 3 现的一系列显著的变化,我们称为(变态);常见的变态发育的动物有:(青蛙、蝴蝶、蜻蜓等)
41、为了防止(虫蛀),在标本盒内加入一定量的(樟脑片)
42、怎样知道自己在生长发育?(①身体长高了②看不同时期的照片③体重增 加了④越来越有力气了⑤嗓音改变了⑥小时候的衣服不能穿了)
43、在我们生长过程中,不仅身体的(外部形态)在发生变化,身体的(内部器官)同样也在发育。
44、当我们长到(成年)时,身体将不再生长了。
45、人类通过(受孕、出生、生长和发育、衰老、死亡)的过程延续了一代又一代。
46、人的一生要经历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中年期、老年期。
47、所有的(动物、植物和人)都会死亡,这是正常的现象。
48、商店出售的瓶装液体不能装满,因为(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9、当物体受冷或受热时(体积)会发生变化。(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50、瘪乒乓球放在开水中就可以鼓起来,因为(乒乓球里的气体受热后体积膨胀,所以乒乓球就能鼓起来)
51、生活中利用物体热胀冷缩的事例:(①公路的路面是一段一段的②电话线不能拉的很直③夏天的车胎的气不能打的太足④瓶装液体不能装的太满⑤铁轨 是一段一段的)
52、像食盐或白糖这样,(在水中变成极小的微粒,均匀分散到水中的过程)叫做溶解
53、如何把白糖水中的白糖分离出来?(①把溶液放在阳光下,使水分蒸 4 发。②把溶液放在火上加热,使水分蒸发。③把溶液放在阴凉处,使水分蒸发。
54、夏天出汗后,为什么会在衣服上留下白色的东西?(因为人的汗水中有盐,水蒸发后,盐就留在了衣服上)
55、与水混合后又能从水中(分离出来),(恢复到)原来的样子,这种变化过程是可逆的。
56、生活中可逆的现象有:(①沙子与水混合后,又能从水中分离出来②铁粉与水混合后,还能从水中分离出来③盐与水混合后又能从水中分离出来④白糖和 水混合后,能从水中分离出来)
57、气体(能够)溶解到水中。
58、(混合后不容易分离,而且很难恢复成原状的变化,)是不可逆的过程。
59、生活中不可逆的变化有:(①食品熟了②小树长高了③鸡蛋熟了④木头燃烧(5)个子长高)
60、除去水壶中水垢的方法:(①在水壶中装满水,放入醋,把水壶放到火上加热②水壶中放满水,放入几个鸡蛋,用火加热③把没有水的水壶放到火上干烧,然后把水壶放到凉水中
61、因为洗衣粉中含有(磷),所以可以污染环境 62、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63、物体燃烧时发生的是(不可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不同物体燃烧时,火焰的颜色不同。蜡烛燃烧后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64、验证实验
实验材料:(蜡烛、烧杯、石灰水)
实验方法:(1)把一只干燥的玻璃杯罩在火焰上,观察杯子壁的现象(2)把杯子擦干,将石灰水倒进杯子里,晃一晃倒出来,再罩在蜡烛上
实验现象:(干燥的杯壁上有水雾生成,有石灰水的杯子壁上变混浊)实验结论:(蜡烛燃烧后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65、物质的变化有些只是形态的改变,不产生新的物质,而有些变化不仅仅是形态的改变,还会产生新的物质。
66、苹果切成片(没有)新物质生成,是可逆变化;而苹果变色(有)新物质生成,属于不可逆变化。
67、变色游戏:(①向漂白粉溶液中放入红色的棉布,红布会变成白色 ②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碘酒后,溶液会变成蓝色 ③ 沾有柠檬汁的白纸,用火烤一下,字迹会变成棕色)
68、(金属)物体容易生锈,生锈时会(产生热量),有(新物质)生成,属于(不可逆变化)
69、金属在(有水、有空气、有酸)的条件下容易生锈。70、不同的金属生锈的颜色(不同)
71、如何防止铁钉生锈?(①在金属表面刷上油漆②在金属表面涂上油③为金属电镀④把金属放在干燥的地方⑤在金属表面贴上保护膜)
72、(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73、农产品有哪些用途?(为我们提供粮食、水果、蔬菜、建筑材料等)74、现代农业是以使用(大型现代化机械)为主要特点的。75、我国目前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时期 76、随着技术的发展,农业对(天气)和(土地)的依赖性越来越小 77、当地使用了哪些农业技术? ①果树嫁接技术,可改良品种②温室技术,可以增加产量③大棚技术,可以减少 气候对农业的影响④人工降雨,减少干旱的影响
78、我国著名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
79、未来农业:(未来农业将是实现工厂化生产的无土农业、无污染农业,人们不必再为各种自然灾害担忧,全部实行电脑自动化控制。)
80、如何测量石块的体积写出一种方法。
答:向量筒里注入一定体积的水,并记录下来,将石块放入水中,再记录下体积,两次水体积之差就是石块的体积。
四年级科学问答
1、水烧开了,铝壶发出哨声,解释其中的道理?
答:水烧开后,铝壶内的空气受热膨胀,有大量气体向壶外跑,就吹响了壶盖上的哨子,发出哨声。
2、打开汽水瓶盖,观察有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气体能够溶解在水中吗?
答:汽水中溶有很多二氧化碳气体,当你打开汽水瓶的塞子时由于外面的压力小,二氧化碳顿时就拼命地从水中往外跑,于是,汽水瓶里就冒出很多很多的气泡。气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溶解在水中,并能从水中分离出来。这种变化也是可逆的。
3、水壶中的水开了以后,你会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 答:水壶中的水向外溢出,说明了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简述生活中你知道的哪些方法可以灭火。
答:
1、用水灭火。
2、用土灭火。
3、去除燃料灭火。
4、用二氧化碳灭火等等。
5、为什么夏天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时,不能打得太足?
答:夏天气温高,轮胎打的太足,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气体膨胀会使 7 轮胎爆破。
6、自行车被雨淋过后人们总要全面擦拭一遍,这是为什么? 答:是要防止自行车生锈。
7、金属生锈的变化只是形态变化吗?若不是还有什么变化,是可逆变化吗?
答:不只是形态变化,金属生锈还有新物质的产生,不是可逆变化。
8、铁勺长期放在盛食盐的盒子里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答:铁勺长期放在食盐盒子里会生锈,因为食盐与铁勺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
9、切开的苹果放一会儿,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
答:苹果切开放置一会儿,表面就变成褐色。这是因为苹果里面的酶遇到空气中的氧,产生氧化反应变成了褐色。
10、漂白粉的作用是什么?这种变化只是形态变化吗,这是可逆变化吗? 答:漂白粉可以使物体退色,这种变化不仅是形态变化,还伴着新的物质的产生,是不可逆的变化。
11、举例说明燃烧会给生活带来哪些好处和害处?
答:燃烧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首先生活离不开燃烧比如做饭、取暖等。工农业生产离不开燃烧,比如冶炼金属、农作物育种、食品加工等;燃烧还可以给人们提供能量,用作一些机器的能源,如内燃机车、火力发电等;燃烧也会给人们带来灾难,比如瓦斯爆炸、燃烧引起的爆炸、森林大火、公共场所失火等灾害,会在短时间内将人们的生命财产化为灰烬。
12、夏天人出汗后,为什么会在衣服上留下一些白色的东西?
答:因为人的汗液中含有盐分,衣服上的白色东西是汗中水分蒸发后析出 8 的盐等物质。
13、此实验装置是用来做什么的,玻璃棒应该倾斜多少度才最合理,应放在滤纸的哪个地方? 答:把不溶解于水的物体与水分离,玻璃棒应倾斜45度最合理;玻璃棒应放在滤纸较厚的地方。
14、为什么冬季两根电线杆之间的电线绷的较紧,夏季比较松? 答:冬季气温低,电线受冷缩短;夏季气温高,电线受热伸长。
15、简单说说蝴蝶一生的生长过程。
答:蝴蝶一生的生长过程是:卵——幼虫——蛹——成虫。
16、人的一生要经过哪六个时期。
答:人的一生要经过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中年期、老年期。
17、气体与液体比较,有那些相同和不同的性质呢?
答:气体和液体的相同之处都是没有一定的形状;不同之处是液体有一定的体积,而气体没有一定的体积。
18、夏天,空调机不停地向外滴水,这些水是从哪里来的?水的多少与什么有关?
答:空调机向外滴的水是空气中来的,水的多少与空气中水蒸气的多少有关。
实验操作题
一、实验题目:混合后的变化
1、将三个烧杯依次编号为1、2、3。
2、向1号杯中加入10毫升的醋,再加入一小勺小苏打。
3、向2号杯中加入适量食油和水,再加入10滴洗洁精,搅拌后静置5分钟。
4、向3号杯中加入水泥,再加入少量的水,搅拌后立即倒入自制的模具中。你观察到发生的变化是: 1号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号杯中观察到现象是: 3号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三个杯中的物体在变化过程中(有 没有)新物质生成?试一试再将这些物质分离,让他们恢复到混合前的状态,你得出的结论是:混合后不容易,而且很难恢复成 的变化,是 的过程。
二、关于物质的三态变化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研究,如;雨是怎样形成的?怎样加快蒸发?请你选择问题,填写实验报告:
研究的问题:雨是怎样形成的? 我的猜想:雨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
需要的器材:烧杯、装有冰块的塑料袋、保鲜膜、小水桶 研究的过程:
1、向烧杯中加入一半的热水,用保鲜膜封好。
2、将装有冰块的塑料袋放在杯口上方。
3、过一会儿发现保鲜膜下方有水珠形成,并滴落到杯中。得出的结论:雨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
三、研究 固体热胀冷缩性质实验 实验材料:铁球、铁圈、酒精灯
实验方法:(1)把一个刚好能穿过铁圈的铁球放到酒精灯上加热,再把铁球放到铁圈上;
(2)把很热的铁球放到冷水中,再把铁球放到铁圈上。实验现象:热的铁球不能穿过铁圈,冷却后的铁球又能穿过铁圈
实验结论:固体有热胀冷缩性质
四、研究气体热胀冷缩性质 实验实验材料:气球、冷水、热水
实验方法:(1)把一个吹好的气球放在热水中,观察;(2)把气球再放在冷水中,观察。
实验现象:放在热水中的气球慢慢变大了,放入冷水中的气球慢慢变小了。实验结论:气体有热胀冷缩性质
五、验证实验 蜡烛燃烧后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实验材料:(蜡烛、烧杯、石灰水)
实验方法:(1)把一只干燥的玻璃杯罩在火焰上,观察杯子壁的现象(2)把杯子擦干,将石灰水倒进杯子里,晃一晃倒出来,再罩在蜡烛上 实验现象:(干燥的杯壁上有水雾生成,有石灰水的杯子壁上变混浊)实验结论:(蜡烛燃烧后生成了水)
第二篇:冀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
姓名:
班级:
分数:
一、填空:(每空1分,共40分)
1、记录变化的方法有()()()()()等方法。
2、天气包括()()()()()()和雨等。
3、观测天气的仪器有()()与风向仪。
4、物质有三种常见的形态:()、()、(),三者之间可以相互()。
5、()()两种现象都可以把水变成水蒸气,两个过程都要()。
6、冰的温度是(),结的冰的温度是(),水沸腾的温度是()
7、毛毛虫的生长过程要经过()()()和成虫。有的昆虫要经过()()()三个阶段
8、人的一生要经过()()()()()()六个时期。
9、水开了溢出来这是因为水具有()的性质。不仅液体有,()体和()体也有。
10、蜡烛燃烧生成()和()两种物质。
二、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26分)
1、下面变化中哪个可逆的变化?()A金属生锈B炸鸡蛋C糖溶解在水中D小树长高了
2、下面变化中哪个是不可逆的变化?()
A沙子放在水中B盐溶解在水中C面粉放在水中,D纸燃烧。
3、下面哪个不属于天气()A雨 B雾 C土 D雪、4、下列不属于液体是的()A酒精B饮料C醋D二氧化碳
5、下列现象是属于蒸发的是()
A下雨了B、洒在地上的水少了C、锅盖上的小水珠D早晨叶子上的小水珠
6、下列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A糖溶解在水中B锯末放在水中C醋与小苏打混合D沙子放在水中混浊了。
7、下列物质谁容易溶解在水中呢?()A糖B面粉C二氧化碳D花生油
8、物质的三种状态之间是()A没关系B相互转化C关系不大
9、淀粉水与碘酒混合变成()A红色B绿色C褐色D蓝色
10、下列物质不是生锈的因素的是()A水B油C空气D酸
11、海水晒盐就是利用了()现象。A蒸发B沸腾C凝结D升华
12、水结冰的温度是()
A零摄氏度B零摄氏度以下C零下五摄氏度D100摄氏度
13、下列哪个不是生物()
A桔子B高智能机器人C仙人掌D鸡蛋
三、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14分)
1、下列动物属于变态的有()A青蛙B毛毛虫C蚂蚁D鱼
2、下列哪个能证明人长大了()
A以前的衣服小了B以前的鞋穿小了C会笑了D饭量增大了
3、固体的性质():
A有固定形状B有软硬之分C透明不透明之分D有一定的质量。
4、下列是水变成水蒸气的是()A蒸发B凝结C沸腾D结冰
5、找出气体的主要性质()A易压缩B有流动性C都是透明的D无固定形状
6、下列是因为物质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的是()
A铁轨中间留空隙B在太阳下晒爆自行车胎C制作火车的轮子D苹果变色了
7、下列()与二氧化碳混合不会生成白色沉淀物 A水B石灰水C空气
四、实验操作题(观察现象每题3分,共12分,结论每题2分,共8分,本题共20分)实验题目:混合后的变化
1、将三个烧杯依次编号为1、2、3。
2、向1号杯中加入10毫升的醋,再加入一小勺小苏打。
3、向2号杯中加入适量食油和水,再加入10滴洗洁精,搅拌后静置5分钟。
4、向3号杯中加入水泥,再加入少量的水,搅拌后立即倒入自制的模具中。你观察到发生的变化是:1号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2号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3号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三个杯中的物体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新物质生成?试一试再将这些物质分离,让他们恢复到混合前的状态,你得出的结论是:混合后不容易(),而且很难恢复成()的变化,是()的过程。
第三篇:冀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四年级年级下册科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1、可喜之处:通过上一学期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2、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地,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压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
二、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四、教材分析:
1.本册教科书遵循《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内容的选编上,注意选择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基础的、适于开展探究活动的内容;在能力培养上,注意了层次上的变化,较三年级上册的要求有所提高。打破“知识切块”式组建单元的做法,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了《热胀冷缩》《岩石的科学》《光与我们的生活》《土壤与植物》《我们的家园-地球》《研究与实践》等6个单元,共23个课题。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做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教会学生科学地对待自然界的事物。
2、教学重点:
从上学期开始,学生对实验非常感兴趣,但往往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所以本学期的重点是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四、教学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主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并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
2、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描述。教科书中涉及了大量的观察、比较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观察对象在属性、结构、功能、关系等方面的特点,是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重要认识基础。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教科书中给出了各单元相应的记录表,并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气泡图、网状图和柱形图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的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随时提示他们将自己的记录与小组同学的记录进行比较、修正,教师每周都要对学生的记录进行督促和检查。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汇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活动中需要学生进行描述的内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实验过程的描述,这种描述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教学中应耐心引导。
5、指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尤其要重视学生在观察实验过程中,从证据、表格、图形获得的一些科学信息,并引导他们合理地使用这些信息做出科学解释.
第四篇:冀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元坊小学 赵老师
一、教材分析
《科学》四年级下册由“天气”、“物质的状态”、“生长与变化”、“有趣的变化” 和“农业与技术”五个单元组成。本册教科书中的每个教学单元都反映了科学概念和过程与方法双向发展、螺旋上升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
本学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汇总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1、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想出办法来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2、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3、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三、教学重难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四、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一年半的科学学习,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学生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对科学探究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但由于学生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会实践运用。大部分学生知识面不广,勤于动脑的同学占的比例不是很大。还有的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
五、教学措施
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甚至用想象代替事实,以保证观察和实验中获得证据的有效性。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科学的本质,了解控制变量的实验的重要,并正确地看待误差问题。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图表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对学生较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每周都要进行督促和检查。
4、耐心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六、教学进度表
周次
教 学 内 容 1
变化的世界
多样的天气;观测天气
发布天气消息;天气与生活
固体液体和气体;冰、水和水蒸气 6
睡到哪里去了;雨的形成 7
周围的生物;种茄子 8
植物的生长;养小鸡 9
我在长大 10
让瘪乒乓球鼓起来;盐到哪里去了
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燃烧的秘密 12
变色游戏 13
生锈 14
农业与生活
未来农业
展示会
复习
复习
考试
第五篇: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2017—2018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新的学期开始了,为了更好地开展本学期科学学科的教学,现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本学期科学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四年级共有学生39人,大多数同学对科学很感兴趣,学习积极性高。因此,在教学中,创设多种观察实验的情景,多给学生实验的机会,使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生活的甜美,在实验中发展智力和提高观察思维能力。
二、教材情况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25课,第一单元,“天气”单元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关心天气变化,利用自己建立的“小小气象站”观测、记录天气变化,并坚持做长期天气观测。第二单元,“物质的状态”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帮助学生发现、判断物质的状态及各种状态物质的特点。第三单元“生长与变化”为学生提供了亲历种植、饲养的机会,在观察、测量、记录生物生长过程和主要变化等活动中,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得生物生长的资料,利用多种形式展示自己的发现。第四单元“有趣的变化”通过学生对日常生活中一些变化现象提出疑问,帮助学生利用实验探究一些物体变化的过程和原因,发现物质的变化过程有的是可逆的,而有的是不可逆的问题。
(二)本学期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爱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学习物质的状态及变化,探究水的三态变化,包括蒸发及雨的形成,从中初步体验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
3、如何科学观测和描述天气变化
4、学习物质的变化,包括一些可逆的和不可逆变化过程。
5、区分生物与非生物,说出生物和非生物的主要区别,从而找出生命的主要特征。
6、掌握水的蒸发、沸腾、凝结和水的三态变化。
难点:
1、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2、些基本的实验操作。例如:说明自然界中雨是怎样形成的,物体的生长与变化,蒸发、沸腾、凝结等的实验。
三、教学措施:
1、根据教材及学生的实际认真备好课,准备好活动材料,做到吃透教材,设计好科学活动、问题和作业。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学生对大自然的情感。
3、加强观察、实验、思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大胆放手,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学生的回答和作业及时准确反馈,贯彻以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
5、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教学进度表
四年级科学教学设计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
釜
山
小
学
倪红艳 2018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