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现象一:学生参与面不广
在整堂课中,基础好的学生在讨论中处于主导地位,承担了主要角色,基础薄弱的学生则处于从属或被忽略的地位。讨论时,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潜能得到了发挥,个性得到了张扬,而另一些学生因为基础薄弱,参与性与主动性欠佳,思维的敏捷性与深刻性稍逊,往往落在后面,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及表现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变相剥夺了学习的机会。部分学生还养成了依赖别人、不思考的习惯。
反思:有些学生习惯了做学习活动的“看客”或“听众”,这与我们教学方式不无关系。在设计教学任务中,我们只考虑了英语学习基础较好学生的需求,没有考虑到小组中各成员的个体差异,基础薄弱的学生因不能理解教师布置的任务而放弃讨论;也有些比较内向的学生因怕出错,不敢发言,生怕别人讥笑,于是干脆当“看客”。要扩大活动的涉及面,我们必须根据学困生的需求,给他们布置与他们英语实际水平相当的任务。或让那些基础好的学生扮演帮助者的角色,在小组活动过程中,要求基础好的学生对本组中的学困生在词汇和语言表达上给予帮助。在教学中可设计一些比较容易的任务并安排每组的学困生做汇报,以激发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设计大任务的同时可设计一些小任务和微任务,促使更多的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也就能更有效的开展。
现象二:小组讨论浮于表面
这种现象除了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语言能力这一原因外,在讨论之间可能我们没有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另外,学生对于所讨论的话题了解不深,活动之前没有激活学生脑海中的相关知识,导致了学生在讨论时无话可说。
反思:我们要加强对学生课前学习的指导,给学生布置了课前预习任务,要求学生通过查阅书籍、上网或请教朋友等方式预先了解与本课内容相关的信息,这样就为课堂教学起到了“热身”作用。让学生做到“人人参与,言之有物” 在小组讨论之前,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将要讨论的问题,学生对问题形成了自己的见解后,在小组学习中才有话可说,避免从众心理。
现象三:在学生汇报时,秩序较乱
大部分学生比较注重活动的结果,而不是活动的过程;当小组代表汇报或展示时,其他小组有的学生并不认真听,他们或者抓紧时间与同伴完成或完善自己的任务,或者呆在一边心不在焉,课堂教学也随之变得松散和低效。
反思:出现此种现象的关键在于教师没有为小组讨论学习的交流活动制订规则。在一小组代表做汇报时,教师给其他学生布置旁听时的微任务,如让下一组(随意抽)在汇报前谈谈对前一小组汇报内容的简单看法;任意抽一学生重复或简要复述小组汇报的内容;让学生给汇报小组打分等,以督促他们认真倾听。
现象四 :小组成员的搭配不科学,角色的分工不明确 整堂课汇报小组讨论结果的就是那几个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学困生的学习得不到保障。小组中各成员的个体差异以及搭配不均衡,小组中各成员的分工也不够明确是其中一原因。
反思:我们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时根据“组内异质”的原则,要认真分析和研究,除考虑学生人数、性别,英语基础知识、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等因素外,还要注意学生的个性特点。合理的组内分工包括角色定位的细致性(组长、记录员、汇报员等)和角色分配的合理性,如让有组织才能的学生担当小组长,协调成员的发言,共同商讨出活动成果;让性格内向,不善表达的学生担当记录员,记录同伴的发言内容;让思维活跃、口语好的学习担当汇报员等。在适当的条件下(如讨论内容较为简单时)让英语基础差或不善表达的学生担当汇报员,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的有效举措。在布置任务时,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在讨论时,要求学习基础较弱的学生能说出课文中提到的内容;要求基础较好的学生说出书中未提到的内容,并规定讨论时各小组先让基础较弱的学生发表建议,在小组活动过程中,我们要加强对每个小组的监督和指导,尤其要关注学困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他们多点帮助,多点信心。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还要注重对学生自控能力与学习策略的培养。而且在实施教学时,在自己课堂语言方面还要加强,特别是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要丰富,还应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和课堂管理和调控有力。在教学过程中,有时真觉得力不从心,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更加努力加强自身建设,以适应新课程对英语教师的要求。
第二篇: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总结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在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应该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但是班级学生人数多制约着学生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体验的全面展开,影响着学生学习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的提高及学生个性、认知、情感和技能的协同发展。章兼中教授在其专著《外语教育学》(1993)中指出,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更重要的是生生交往学生之间和小组之间的交往。因为同一班级的学生具有共同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学习经验和思想情感,易于相互传递和接受信息,易于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交际化,增加学生用外语交往的机会,从而促进掌握外语交往的进程。因此,在大班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
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本文拟从新课程背景下英语课堂教学入手探讨课堂合作学习策略。英语课堂合作学习法是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育学、认知心理学等理论为基础,以研究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改善班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的。
一、什么是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它是以异质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王坦:《合作学习简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学生互助合作尝试探索知识,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各小组成员都必须视小组的成功为个人的成功,从而使每一个成员不仅自己要学会要求掌握的知识,而且还要关心和帮助组内的其他成员获得成功。在实现小组目标的过程中,个体责任感保证全组成员互相帮助,共同努力,掌握学习内容,最后独立接受测试或其它方式的评估。合作学习非常强调课堂上的人际互动关系,即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当监控者和咨询者,学生在自己所在的小组里也能扮演专家或教师的角色,与小组同伴共享学习资料,互相影响,互相信任,共同努力以实现小组目标。
二、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现实意义
1、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形成新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就是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方式,新的学习方式涉及学生学习的三个方面是:动机与态度由被动到主动到自主;教学方式由接受到探究;社会环境由个人到同伴合作。这是学习观的根本变革,学习已经不再是一种异己的外在的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发自内在的精神解放运动。
2、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的交互能力。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唱独脚戏,他们花大量的时间讲解语法,组织机械操练,学生自主语言实践机会明显不够。小组活动则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据统计,如果一节课中有一半时间用于小组活动,那么学生个体训练时间是大班化讨论或问答模式下学生个体训练时间的五倍。在传统的课堂中,通常情况下是教师问,学生答,谈不上是交互的。而小组活动时,每个学生均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可以根据各自情况反馈,想答(问)什么,就答(问)什么。因此小组合作学习在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自觉实践,提高运用语言进行交流-交互-交际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我国在以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各地的班学生数额将继续偏大。大班中包含了各种学习风格、各种性格类型的学生。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怕在班级发言,而小组活动为那些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的空间。甚至还可以从小组中得到某些帮助安慰,建立自信,很好的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4.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经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合作的同时实现不同的目标,小组中的个体在不同方面发挥优势,各个学生都张扬了自我的个性,在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小组活动中展示了才华,在达成目标的同时,实现自我,超越自我。
三 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1.合理分组、规范操作
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小组活动。交流的多样性与个人的参与度是一对矛盾。小组规模过小,交往圈子小,提供的信息必然有限;过大,小组成员的参与必然受到限制,一些成员可能干脆被动听取,主动参与者的数量反而下降。课堂内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可以有两种做法:一是让学生自由、任意组合;二是由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分组。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性别、能力、个性和学习成绩等因素,在小组人员构成上有同质与异质之分,前者将有着共同兴趣、爱好、认知水准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由于有共同的语言,彼此间容易打开心扉,形成心心相印、和谐共振的心理氛围;后者则求异,形成异型交流结构,异质成员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所形成的互补机制,亦能使小组成员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按异质分组有利于资源的利用。一般而言,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的编组原则是以异质分组为主,同时注意组际之间的同质,以便促进组内合作与组际之间的竞争,但突出异质性。还有一种方法是按学习的问题和学生的兴趣分组,这有利于探讨问题。编组一般要小,从同桌两人小组,发展到前后两桌四人小组,再到相邻课桌(可以改变秧田型的空间结构)六人小组,具体的小组规模可根据讨论议题、讨论时间而定。小组活动时课桌椅的摆放允许灵活多样,如固定排列,组团式,或圆桌式,目的是有利于合作和互动。
合作学习宜采用异质分组的原则,也就是将男生和女生、本学科学习较好的和有一定困难的、性格内向的和性格外向的分到一起。其目的是形成一种互补。每个小组4-6人为宜。每学期应该调整一次小组的划分,以便让学生有更宽的交往空间。教师注意协调小组人员的合理分配,使每个小组都尽可能有书法好的、喜欢画画的;口语好、喜欢表达的;口语差、表达有困难的学生。小组中只有两种角色:一种是学习的操作者,一种是学习的检查者,这两种角色由小组成员轮流担任。当一名成员向其他人说明自己的理解过程或陈述自己的观点时,其他成员要对其发言进行评价。在全班交流中,只有中心发言人,没有小组长,而且中心发言人是轮流担任,每个人的机会是均等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合作学习中消除权威,体现地位均等与机会均等。培养学生平等合作的意识。组发言人由组员推选,不同的活动由不同的人员代表发言,每个人都获得发言机会。中心发言人的交流代表的是小组而不是个人,师生对中心发言人的评价不是对其个人的评价,而是对这个小组的评价。我们可以说,You all did a good job in the discussion,Let’s see which group will win, Group one got the highest grade.师生给出的评价提示词都是针对小组而不是个人。
2.明确任务、形式整合在外语学习中,缺乏自信的学生容易出现语言焦虑。语言焦虑是影响外语学习的重要情感因素。虽然有些研究者发现一定程度的焦虑有助于学习,但大多数研究表明,焦虑的影响是负面的。外语学习中的语言焦虑主要是指学习者需要用外语进行表达时产生的恐惧或不安心理。尽管语言学习焦虑与学习者的个体性格有关,但不同的学习活动形式或教学方法导致的焦虑程度不同。合作学习之所以降低了学生的焦虑感,是因为它改变了课堂组织结构,营造了轻松的学习氛围,为积极学习提供有利的条件,使学生尽量多说,大胆开口,不怕讲错。学生在小组可以随时提问,问同学,问老师,随时把不懂的东西弄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自己应该宽容学生出现的语言错误,还要教会学生学会宽容他人,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何自信心,使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愉快地学习,这样不仅减少焦虑感,而且为学生提供了愉快的学习经历,使学生对学习本身和英语产生兴趣。
因此开展合作学习的任务选择非常重要。必须选择那些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才能开展合作学习。如果教师提出背诵一段课文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就没有太大意义。如在教People And Work中,我选择了 make a survey这一任务让学生开展调查访问活动;我在教A Traffic Accident中,让学生共同讨论,提出遵守交通规则的Dos和Don’ts.这些任务的选择都非常具有探索性、开放性和挑战性。所谓形式整合是指合作学习在实施中要与其他学习形式进行整合,以期求得最佳效果。教师先让学生个别学习、个别思考,在此基础上再开展合作学习。独立思考是交流的前提,没有独立思考,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与认识,那么,在合作学习中只能是观众和听众。教师必须给一定的个别学习时间,而且还应该要求学生当自己的思考有了一定的结果时,要整理自己的思维,从心理上做好与人交流的准备。因此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如果问题提出后,只给了1分钟合作学习时间,6个学生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进行充分的交流。
合作学习强调个人负责和小组集体负责两种责任制。在确定学习内容之后,首先进行分工,每个成员先负责完成某一部分,然后回到小组,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成果,与大家分享信息资源,最后担任特定的角色。教师应该把学习的任务落实到每一个人,使每个人都有事干,目的是杜绝小组成员相互依赖造成的惰性,唤起每个成员的责任感,确保小组合作的顺利进行。
3.全班交流、资源共享
合作学习最终要让各小组向全班交流,分享成果。交流的内容一是认知与技能方面的;二是过程与方法方面的;三是情感与价值观方面的。学生的交流不仅仅是知识,同时,还包括方法方面的交流。如:学生在介绍相关职业的词汇和句型的同时,还交流了以绘画表达的方法;以相片或图片表达的方法;以唱歌或表演的方法;以 chant的形式表述的方法等。学生在交流知识的同时还进行了思维过程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还不断提醒学生注意倾听发言,记录下自己没有想到的,从而达成小组成员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这种交流达到了更大范围的资源整合。
4.教师主导、合理评价
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应是旁观者,更不要做局外人。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中应该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必须深入到每个小组,认真倾听大家的发言,适时地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交流。教师要认真观察和了解每个小组的活动情况,发现个别学生不能认真参与交流,做与合作学习无关的事情,或个别小组交流不认真,教师都要及时地加以引导,提出明确的要求,确保合作学习能够顺利开展,并且不流于形式;交流的过程是学生间思维碰撞的过程,时常会有思维的火花闪现。这种火花可能是一个富有创意的想法,也可能是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教师要在倾听中努力去感受和寻找。如在一次教学中,我发现一名学生在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中用了chant这种非常富有创意的形式,就马上在黑板上板书出来,并对这种学习方式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而后带领全班学生套用相关词汇和句型进行替换练习体验这种方式带来的乐趣和效果,把学生的学习推向高潮,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合作学习中,时常会出现因为思维受阻而不能深入的情况。这时需要教师及时的指导,才能使学生很快地排除障碍;在开始采用合作学习这种学习形式时,小组的交流和讨论往往容易出现浅层次、表面化而忽略深层独特性的探究。这是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师必须引起注意的;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同时也将之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将常模参照改为标准参照评价,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在具体英语课堂实施中,我运用了量化考核制度,将小组作为一个整体,小组中任何一位同学得分集体加分,小组中任何一位同学因作业、成绩等原因失分,小组集体扣分,在整体评价量化考核实施过程中,优生在小组中己不再高高在上,而是成为小组成员欢迎的对象,学困生也不再是班级中被遗忘的角落,而是被一个个充满爱心的合作小组同学包围着。在这种评价机制的激励下,优生可以得到发展,中等生可以得到锻炼,学困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提高。班级合作小组形成了一个积极融洽的氛围,使每个学生都能平等合作,快乐学习。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学习效率。
随着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入,参与课改的英语教师在教授新编义务教育七年级新课本《英语》(Go for it)的过程中,在英语课堂上逐步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师成为了教学过程的指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学生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生生交往、师生交往、课堂互动、资源共享、分工合作的课堂氛围中,体验学习的成功。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的实施,教师必须树立课堂教学交往观。课堂互动是教学系统中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教学活动成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因此,合作学习把课堂互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并作为整个教学过程中一种十分重要的互动方式来加以科学利用,充分开发和利用了教学中的人力资源,为现代教学系统注入了新的活力,把教学建立在更加广阔的交流背景之上,这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教学的本质,减轻师生的负性负担,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增进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我们首先必须要重视师生交往,还要重视生生交往。其次,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要充分信任每一个学生,帮助他们在交往中寻找各自恰当的位置。第三,教学交往要面向全体学生,尽可能实现学生之间的直接交往。第四,教学交往要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服务。教学交往存在本身并不是目的,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创设多样化的确切的教学交往形式。
四、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的体会
学习社交技能是英语学习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当把社交技能作为学习经验的一部分教给学生。一般地说,在执行群体任务之前,教师先确定一项社交技巧,然后给学生讲授并示范社交的技巧,使学生在活动中有章可循。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创造了人际交流的机会,学生可以在相互交往中练习社交英语,锻炼了诸如听取、说明、求助、反思、自控、帮助、支持、建议、协调、解释、道歉、修正意见等社交技能。随着社交技能的逐步内化,学生就能够有效地与人共事,提高学习成绩。一旦掌握了社交技能,学生就可以受用终身。
传统的评价是把是否成功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只有少数学生获得分数意义上的成功,大部分学生则注定是学习的失败者。这显然脱离了大多数学生的实际,也不利于大多数学生的发展。合作学习的评价观给现代教育带来崭新的理念。它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记分改为小组记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得整个评价的中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评价可以采用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或小组评价与全员评价相结合,以及等级、打分与评语相结合等多种形式。这些评价形式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交互使用。在具体操作中,英语课堂合作可以学习引入了基础分和提高分,这是合作学习评价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色和创新之处。所谓基础分是指学生以往学习成绩的平均分;而提高分则是指学生测验分数超过基础分的程度。其目的是尽可能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为所在的小组赢得最大的分值,指导学生的着力点定位在争取不断的进步与提高上,自己与自己的过去比,只要比自己过去有进步就算达到了目标。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将小组内讨论所形成的共识及主要分歧作小结疏理,代表整个学习小组发言;认真听取其他小组的意见、想法,进行必要的质疑与辩解;对经过小组讨论形成的主要成果进行疏理、归纳,信息重组,必要时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想法,但不要将自己设想的标准答案强加给他人;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包括讨论过程与结果)作出客观的评价。
新课程倡导的合作学习这种英语学习方式正越来越显示着它的优越性,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识水平出发,让学生在独立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在小组或班级集体中为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而进行互助性的合作学习,学生通过体验、实验、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实现自我,超越自我。
第三篇:浅谈英语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初中英语
浅谈英语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海棠学校 王灵
Abstract:大班额英语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导致费时而教学质量差。而小组合作教学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成为现实,组合作学习活动不仅要多样化,而且要严密组织好小组成员积极参与有效的学习活动,真正达到互动、互补、共同进步和发展的目的。
Key words:大班额英语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
合理评价
众所周知,中学英语教学一直是在大班额中进行的,由于班级学生数较多,制约了学生在课堂上语言实践活动的全面开展,影响学生的积极参与,影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另外,单一的大班授课也无法照顾到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极易造成学生英语学习两极分化,至使不少学生最终失去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效率,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成为教师们的研究的重点。下面我就自己的一点工作实践中的体会从以下几点说一下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大面积提高大班额英语教学质量,以备各位同仁参考。
一、大班额教学的困难:
1.训练机会少。由于班级人数多,教师也往往只是和部分学生进行交流,这尤其不利于教师了解学生或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如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为了不耽误时
初中英语
间,大多情况下只是提问一些成绩好的学生,课堂上对话表演的志愿者也大多总是那些活跃的积极分子。而那些自卑的,性格内向的学生或成绩暂时靠后的学生很少被点到。这个问题对英语教学影响非常大,因为在母语不是英语的国度来说,课堂是学生进行交际和训练的唯一场合,如果在课堂上都没有机会的话,那又从什么地方希望提高交际能力呢?
2、作业批改难。大班额的教学带来一个严峻的挑战就是如何布臵和批阅反馈作业。教师们常常因为学生的作业多,不能及时批改它而“欠债“。更有些学校统一规定作业的周时数和周时量,因此好多教师仅仅是为了应付检查而陷入恶性循环,被繁重的作业批改牵扯了很多的精力,甚至出现为了完成任务,不得不简单浏览,匆匆了事的现象,面批机会少,导致英语教学耗时多,收效低。
3、教学秩序难以维护。大班在课堂秩序方面出现的问题比正常班的要多。教师们常常发现学生们难以控制,由于学生们普遍年龄小,比较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等等,所以在课堂上总会有学生乱讲话或不参与活动,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意外事件。教师在课堂上的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用来维护和管理教学秩序了。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它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突破了大班教学时空的限制,提供给
初中英语
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参与机会,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有利的学习条件,弥补大班教学的不足,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互补、互进。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它特别强调学生之间的交互作用,使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成为多向的、及时的。在学生互教、讨论的过程中,差生获得了“第二次学习”的机会,以前不会的会了,不知的知了,不能的能了;过去那种被忽视、被冷落的孤独感和焦虑感逐渐消除,使潜在的能量得以发挥出来;也为好生提供了帮助他人的机会,不仅可解决他人疑难而且也巩固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也使自己学到的知识条理化,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培养。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共同学习中各展其能,各得其所,在不同的起点上都有新的发展,从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三、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实际应用:
1、首先要合理分合作学习小组
我将班内同学分成十人为一组,组内学生成绩有差异,即组内异质。每小组当中有四位学习成绩较优异,三位中等,另三位较次。每组十位同学的座位安排在左右两排,有利于课堂活动。不同组之间的学习成绩应大体相同,即组间同质,以利于各小组之间的学习竞争。每个学习小组推选一位同学为小组长,负责全组学习各个方面的工作,如组织讨论、发言、记录、汇报、检查作业等。
初中英语
2、其次评价方式多样化
小组合作学习要取得理想的效果,还需要建立一种评价机制。评价内容和标准应力求公正、合理,评价不仅对个人,还要对小组,这样组内学生不仅自己要上进,还要帮助其他同学上进。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精神、集体主义观念。
3、几种不同课型采取不同的合作方式
在课内外开展合作学习活动的方式很多,根据不同的课型采用不同的方式,通常采用的合作方式有: A:小组合作阅读
小组合作阅读适合于阅读课文或其它书面材料的教学,例如指导学生做八年级下册Unit1 Reading的阅读练习时: ⑴要求各学习小组每个学生限时完成以下问答:(1)Do you think you will have your own robot?(2)What do robots help people do?(3)What do robots look like?(4)How soon will people make robots that can talk to people ? ⑵各学习小组组长在要求组内同学阅读全文、理解全文的同时,安排每位同学重点理解上述问题之一。
⑶组内同学相互汇报各自对文章理解情况,然后共同讨论,使得全组同学对文章的全面、深刻的理解。
初中英语
在阅读课中组长起到了监督的作用,成为老师与同学之间的桥梁。
B、小组合作对话训练
在进行对话训练时,让合作小组四人成员中的三位各扮演书中一位人物,剩下一人对他(她)们的对话训练情况进行评价。对话训练一遍完后,再进行人物替换,使合作小组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扮演书中三位人物,这样人人都得到参与机会,相互促进、共同提高。C、小组合作讨论课文深层次内容
新目标英语教材中有许多开放性的题目,这时就可以让学生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例如每个单元中的part4部分以及before reading部分都可以让学生就问题展开讨论。在讨论时同学尽可能地使用所学过的英语表达。由于在合作小组讨论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因此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得到提高。从而提高了写作能力。D、小组合作完成课外作业
首先小组成员要各自独立完成作业。然后小组成员相互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对不能独立完成的部份,可在小组共同讨论,由完成较好的同学进行解答、辅导、直至共同全部完成作业。对于经过小组讨论仍不能完成的作业,可认真听老师讲评,然后小组对做答不出来的原因进行分析。
初中英语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把小组合作学习与班级授课,个人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合理地分配各部分的学习时间。教师要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与学生实际生活较为贴近的语言学习情景,让学生在交际活动中发展思维,活学活用。教师要多用激励性的语言,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教师的提问设计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做到难易结合,尽量使人人都有参与的机会。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时,应主动巡视和监控各小组的活动情况,并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四、应注意的问题
刚开始进行合作学习时大多数学生感觉新鲜有趣,参与积极性较高。但这种靠浅层次兴趣参加的合作学习很难维持较长时间。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一定要使全体学生不仅学有所获而且收获较大,有成功感。这种深层次的兴趣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得以长期维持下去,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不仅要多样化,而且要严密组织好小组成员积极参与有效的学习活动,真正达到互动、互补、共同进步和发展的目的。有些学生由于平时学习基础较差,有自卑怕错心理,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往往不主动参与,袖手旁观。针对这种情况首先要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合作学习环境。教师和小组中的优等生应给予差生多方面的关怀、鼓励,逐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其次要培养小组荣誉感,使小组成员知道如果组内有
初中英语
人不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不仅影响其本人学习成绩,也将影响小组整体成绩。这样在老师及组内其他同学的关怀和集体荣誉感驱动下,这些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逐渐得到提高。
1、注意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动机和愿望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应注意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动机和愿望。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学生在学习上的合作意识比较薄弱,竞争心理较强,因而教师在刚刚引入合作学习策略时要充分重视外部奖励的促进作用。对集体成果的评定和认可是必不可少的,也可以将小组合作水平作为评价内容。对学生的竞争则可以加以诱导,采取以组间竞争促进组内合作的方式,来强化学生的集体观念,提高小组的内聚力。随着合作学习策略的进一步运用,学生逐渐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从活动中体会到互助带来的智力乐趣和同学间的友爱,对合作学习过程本身就会产生积极的态度,对合作学习产生强烈的愿望。
2、注意指导学生学会合作技巧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仅仅鼓励学生彼此合作,或安排一定的合作程序,还不足以保证小组成员进行高效的合作。只有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合作技能才能顺利地开展合作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习合作技能,一方面可以正面传授,在小组合作学习前提出明确的教学要求,或在
初中英语
小组学习中提供适时的指导,如“自我介绍??介绍他人”“注意听他人讲话”“鼓励他人参与??对鼓励参与的应答”“询问原因??提供原因”“说服他人”等。另一方面,可创设情境,促使学生在实际锻炼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如在开始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时,提供一套共同的学习材料,或者布臵集体性作业,使学生不得不学习运用合作技巧来解决问题。又如让习惯于夸夸其谈占去大部分讨论时间的学生担任记录员,使其既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又懂得自我控制发言时间的必要性;让爱调皮、喜欢给别人出难题的学生担任组织者,使其既学会协调矛盾和冲突,又能够矫正自己干扰合作学习的行为。运用这种方法应定期调换各种角色,使学生在形成一定的合作习惯的基础上培养全面技能。
3、要防止合作学习小组成为“缩微课堂”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防止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复制缺乏合作的传统师生交往方式,演变成为“好学生讲,差学生听”的小组模式。合作学习不允许任何学生游离于集体活动之外,同学之间的积极的相互依赖意味着大家在彼此合作、相互启发中共同学习,而不是消极地依靠某个学生或某一部分学生解决全组问题。若碰到此种情况,教师可考虑施加一定集体压力,以追求小组的共同目标来要求每个学生都做出贡献。为增强个体责任,教师还需给学生一定
初中英语 的独立性,如提供独立思考的时间和自学的机会、教给学生独立的任务和作业等。否则,差生在小组中处于被动地位,没有表现的机会,并且在小组掩护下逃避责任,学生之间并没有进行真正的合作,这样就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4、要注意合理组织调控
实验研究表明,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初期,学生中可能经常出现三种情况:闲聊(与课题不相干的交谈);开玩笑;冷场。此时肩负引导使命的教师如果不能合理地进行组织调控,小组合作学习刚开头就有可能夭折,或者使小组学习流于形式。还有一种情况也值得注意,有时教师并没有让学生讨论,而学生却在小组里交头接耳,这并不一定就是开小差,很可能这正表明学生已开始对讨论感兴趣,并真正尝试讨论。此时教师也同样要进行合理的调控指导。
当然,小组合作学习应既有教师的指导,又有学生的互助合作,这就要求教师合理安排各种活动的时间。才能达到师生互赢的好趋势。
参考文献:
1.谷运艳《浅谈合作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英语周报》.2010.5.18)
2.刘丽华《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大误区》(《家教指南》2012.6.12~13)
初中英语
3.张积家,陈俊《小组合作的评价机制》(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4)
姓名:王灵
单位:湖南省益阳市海棠学校 地址:湖南省益阳市海棠学校 邮编:413000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949240096@qq.com
第四篇:初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课题
《初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课题》阶段研究报告
一.研究背景
新一轮的课改使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及教学手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师生之间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已基本上建立起来,教学过程中学生民主、主动、互助、合作、探究式的学习精神和学习方法有了历史性的突破。课堂教学出现了热烈讨论、互动互助、竞争合作的良好局面,教学效果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新课改的需求我们构建以“学生为认知主体,教师为教学主导”的教学模式,把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学生之间学会互助,交流,合三.研究与实验过程:
为了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我开展了“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课题研究。
2010年9月开始,我确定《初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课题,并认真拟定了课题的实施方案、确定课题的研究方法、对象和实施步骤。
2010年9月我校召开了课题开题报告会,我校有关领导、英语组教师对我的课题进行认真分析,肯定了该课题的可行性和研究价值。
在研究过程中,我加强了理论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积极尝试小组合作学习,并及时写出心得反思。结合课题的要求,积极参加学校的观摩课,虚心接受大家的建议。就课题研究的内容认真撰写教案、案例分析。
随着课题的研究,我所教的两班小有变化,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成绩有了较大的提升。
四、阶段成果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
一学期以来,我在课题实验中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其中一些变化使人感到耳目一新,整体上呈现出新的喜人局面。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了,探究积极性提高了,利用课程资源的方法增多了,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展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增强了,基本形成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2.教师自身教学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我加强了理论学习,课题使我面对着巨大的挑战,也使我焕发出极大的热情,有力地促进专业成长。我积极探究,对课堂教学目标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索、思考、操作、质疑和创新等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和技能。
为了做好课题研究工作,学校领导要求我们进行集体备课,相互交流,共同探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研究解决办法。我们还经常外出参加兄弟学校的教研活动,取长补短,吸取好的教学经验,促进教学工作。同时针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我及时调整方向,完善思路,进一步形成比较完善的课题方向和教学模式,英语教学理念、课堂效率以及英语教学质量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五.课堂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中目标意识不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盲目性、随意性仍然存在。
2.不少学生,学习方法欠佳,尤其缺乏主动思考与探索学习的精神,参与小组合作积极性也不强。
4.学生自主能力较差,采取合作学习形式时,学生在互相争执及挑战中浪费太多的学习时间,导致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不高。
5.小组合作学习中评价方式过于繁杂。
七.实践成效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探索与实践研究,本课题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比较令人满意的成果。其主要表现在:
1通过此项课题的研究,教师从事课堂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创造性不断提高,教学理念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从而能够科学有效的开展英语教学的研究与改革。
2.能够积极实践新课改理念,成功驾驭课堂教学,掌握教学技巧,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大幅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积累了一批详尽研究过程的资料,为结题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4.根据研究过程的实际需要,开展了诸多研讨活动,并为撰写研究报告积累了过程性的资料。
总之,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施,教师及理论素养、科研水平和英语教学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为以后促进英语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第五篇: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学生课堂有效学习策略研究》
——小组合作学习小结及反思
很荣幸作为梁开中学《学生课堂有效学习策略研究》的实验教师,我在所任教的班级当中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通过实验检验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先针对小组合作学习相关问题进行小结及反思:
一、创设背景,充分准备,确保合作竞争的公平合理
合作竞争可以避免学困生在竞争中丧失信心,让所有学生都能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获得自信和热情,对未来充满希望。
1、组织异质、动态调控小组
开学一、二周后,我在基本摸清学生情况的前提下,便将学生按性别比例、学业成绩、守纪情况等,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划分为若干小组,这样每个小组的情况大致相当,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而合理。我们根据班级的学生数,按照每组4、5人,将学习能力、性别等进行综合考量。
2、亮出目标,严守考评原则
小组划分后,我向学生提出小组的合作任务以及小组合作成绩的考评方法,并向学生强调,考核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在机制运行上既有小组内的合作,又有组际间的竞争,产生合作竞争大于个人竞争的协同效应。
二、实施管理,有效调控,促进合作竞争的良性运行
学生通过合作,做到心中有小组、心中有他人,这为树立学生的组织观念、渗透集体意识奠定了基础。另外,推行小组
值日制,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对进一步明确奋斗目标,提高合作与竞争的质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4人一组的小组中,既有品学兼优的同学,又有态度不认真、学习困难的学困生、后进生,还有成绩列于中游的,常常不能被教师关注到的中间群体。这些学生组合起来,常常能发挥出巨大的能量来:优等生俨然一个小老师,能够带动中等生、后进生的学习、活动,从而得到自己各方面的发展;中等生既帮助后进生,又能够向优等生靠拢;后进生在大家的鼓励中,在大家的帮助下,进步更大。
三、小组合作中的具体管理措施
1、制定加分、扣分细则。课堂参照该细则进行常规评分,分数由小组长记录。小组内各成员的分数计入组内团体总分之中。
2、在班级前面黑板一侧长期设立个小组图标栏,根据小组整体常规表现给与全组的加分或扣分。
3、每周对各小组的总分进行评比。评比结果显示在评比栏上。
4、小组长有调换本组成员座位的权利,组长可以视实际情况、在以提高小组总分为目的的基础上调整座位。
5、小组内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设臵小组内第一、二、三、四发言人,小组内帮扶对象,限定课堂中小组成员回答问题次数,保证小组内成员回答问题积极性。
这样的竞争机制的优点在于:
1、形成了小组的凝聚力。小组成员在竞争机制中肯定会齐心协力提高小组整体表现,使自己的小组在班级竞争中保持前列。
2、加强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监督能力和协调发展能力。
3、以人为本,关注了学生的情商的发展。以小组为单位的评比,就避免了单独指出某个学生缺点、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情况。一方面,每个成员都知道要积极向上,并且形成了相互合作、相互配合、相互帮助的氛围。另一方面,即使某位学生出现了差错,也会在组内帮助解决、改正错误。
4、灵活运用了多种评价机制。新课程理念倡导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和其他以人为本的评价机制。每周一次的评分方法,也对稍微落后的小组提供了追赶先进的机会和动力,使评价不停留在一周、一次的结果上。这样促使了班级内部你追我赶、争取进步的风气的形成。
这样的小组竞争机制,能够让学生在组与组的竞争中进步,在组内合作中发展。从而既提高了班级整体的班风班貌,又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得到协调发展,个人在自我自觉管理和他人帮助中得到进步。这样就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
四、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尽管有如此多的优点,在我的初期采用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中,看似热热闹闹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背后,却存在着
许许多多的低效现象,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不重实效
最初我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时,包括近期的青优课比赛课堂上,让学生合作时常会见到这样的情形:学生只是坐在一起,并没有按设定的目标进行。有的在埋头写作业,有的在三三两两、津津有味地闲聊题外话,有的因害羞内向而沉默不语、独自发呆。事实上,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形式上简单地让学生凑在一起。这种情况已经失去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2、合作无序
刚开始教学时,下达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指令后,全班学生只是按小组围坐在了一起,可小组成员之间没有明确的分工,大家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热烈,整个课堂闹哄哄,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
3、学生没有经过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就开始合作
初期,我经常是不经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就直接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学生感到措手不及。离开学生的独立学习和深入思考,相互间的交流和讨论就不可能有深度,不可能有真正的互动和启发,对小组内的不同见解、观点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同或反对,也无法做到吸取有效成分,修正、充实自我观点。
4、为赶教学进度,草草收场
有时为了完成教学计划赶进度,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发言、补充、自查、更正以及小组讨论中辩论的时间,不能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为走形式而草草收场。
5、学生的主动合作意识不强,合作参与不足
小组活动时,由于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造成了“优秀学生讲,学困生听”的局面,表面上热闹、民主、活泼的合作学习气氛实则隐含着种种阴影。能力强的学生参与机会明显较多,在小组活动中抢占话语霸权,起着支配的作用,而能力较弱的学生则显得消极被动,不去积极参与、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只等坐享别人的劳动成果,渐渐地他们对小组合作学习失去了兴趣,表现得冷淡、麻木,直至自我放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小组内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设臵小组内第一、二、三、四发言人,小组内帮扶对象,限定课堂中小组成员回答问题次数,保证小组内成员回答问题积极性,避免在小组内出现“一言堂”的情况。
以上是我对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些看法与体会,在今后的小组合作教学中,针对上述问题,趋利避害,小组合作学习必能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
生物科组: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