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知识《国语智慧名言故事》
【绘本历史故事】《国语智慧名言故事》
如何写一部历史书?
按时间顺序 按人物分类 按国家分类
按时间顺序
按人物分类
按国家分类
分国家排列
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
内容上以历史人物的智慧名言为主
众以美物归女,而何德以堪之?王犹不堪,况尔小丑乎?小丑备物,终必亡。
——《周语·密康公母论小丑备物终必亡》
这三个美丽的女子都归你所有,你有什么样的德行来承受她们呢?天子尚且不能承受太多的美物,何况你这个小人物呢?作为一个小人物而去贪求太多美好的东西,最终必定是自取灭亡。
小鱼说
小故事
王恺、石崇比富的故事
王恺 石崇 用糖水洗锅 用蜡烛当柴烧
夹道四十里用紫丝编成屏障 夹道五十里的彩锻屏障 两尺多高的珊瑚树 几十株珊瑚树
小故事 傅咸
这种严重的奢侈浪费,对国家的危害比天灾还要大;现在这样比阔气,不但没被处罚,还被认为是荣耀的事,这样会在全国上下形成奢侈无度的风气,不利于国家的发展,不利于国力的增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周语•邵公谏厉王弭谤》
堵住人们的口,比堵塞河流的后患更为严重。河流被堵塞而决口,伤害的人一定多。百姓也如同河流。因此,治水的人要疏通河道,让水畅流;治民的人应开导他们,让他们畅所言。
名言故事 周厉王 道路以目 国人暴动
小鱼说
当政者应当认真地听取、接受民众的意见。大禹治水的故事
民之所急在大事,先王知大事之必以众济,是故祓除其心,以和惠民。
——《周语上•内史过论晋惠公必无后》
民众所关心的是祭祀、战争之类的大事,先王懂得这样的大事必须靠民众才能办到,因此清除心中的邪念来团结民众。
治理国家一定要团结人心。
名言故事
商汤灭夏的故事 葛伯杀掉祭品 夏桀压榨勒索 商汤进攻夏朝
小鱼说
众人拾柴火焰高
众多人都往燃烧的火里添柴,火焰就必然很高。比喻人多力量大。
众志成城
意思是大家同心协力,就像城墙一样的牢固。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就能克服困难。
小鱼说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你学到了什么?
第二篇:关于智慧知识的名言
知识是符合文明方向的,人类对物质世界以及精神世界探索的结果总和。知识,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而明确的界定。下面是关于智慧知识的名言,请参考!
关于智慧知识名言
1、常识是我所知道最高通情达理。切斯特菲尔德
2、富有臂力人只能战胜一人;富有知识人却所向无敌。苏联
3、我们不会把常识僵化并使它变成信条。沃尔特白哲特
4、当我们步入晚年,知识将是我们舒适而必要隐退去处;如果我们年轻时不去栽种知识之树,到老就没有乘凉地方。切斯特菲尔德
5、知识和世故不同,真有学问人往往是很天真。罗曼罗兰
6、在天才和勤奋两者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她是几乎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产婆。爱因斯坦
7、人的天才只是火花,要想使它成熊熊火焰,哪就只有学习!学习!高尔基
8、知识是精神食粮。柏拉图
9、如果一个人的知识缺乏条理,那他的知识越多,他就越感到困惑不解。斯宾塞
10、知识是为老年准备的最好的食粮。亚里士多德
11、引诱肉体的是金钱和奢望,吸引灵魂的是知识和理智。伊朗
12、常识很少会把我们引入歧途。爱扬格
13、知识就是力量。托霍布斯
14、重复是学习之母。狄慈根
15、除知识和学问之外,世上没有其他任何力量能在人们的精神和心灵中,在人的思想、想象、见解和信仰中建立起统治和权威。培根
16、学识太广反而憨头憨脑。罗伯顿
17、送饥者一条鱼,只管一天不饿;教他学会捕鱼,能使他永不受饿。斯里兰卡
18、知识有两种,其一是我们自己精通的问题;其二是我们知道在哪里找到关于某问题的知识。约翰生
19、常识并不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见的东西。伏尔泰
20、生活便是寻求新的知识。门捷列夫
21、学者的一天比不学无术的人一生还有价值。阿拉伯
22、知识可羡,胜于财富。英国
23、知识越多越令人陶醉。威柯珀
24、知识就是力量,时间就是生命。
25、知识是心灵的活动。本琼森
26、人如果没有知识,无异于行尸走肉。托因哲伦德
27、知识是产生对人类自由的热爱和原则的唯一源泉。韦伯斯特
28、技艺是无价之宝,知识是智慧的明灯。欧洲
29、知识的历史犹如一只伟大的复音曲,在这只曲子里依依次响起各民族的声音。歌德
30、无论掌握哪一种知识,对智力都是有用的,它会把无用的东西抛开而把好的东西保留住。达芬奇
31、知识分子优于文盲,如同活人优于死人。亚里士多德
32、知识比金钱宝贵,比刀剑锋利,比枪炮威力大。苏联
33、无论你有多少知识,假如不用便是一无所知。阿拉伯
34、追求过多的权力会使天使跌落,追求过多的知识会使人摔跤。培根
35、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证记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托尔斯泰
36、黄金的宝藏比不上知识的宝藏。越南
37、人的威严蕴藏在知识之中,因此,人有许多君主的金银无法买到,君主的武力不可征服内在的东西。培根
38、学问胜于皇冠。欧洲
39、知识是头上的花环,而财产是颈上的枷锁。伊朗
40、知识给世界带来光明,知识给人类增长财富。非洲
41、有知识不运用,等于耕耘播种。缅甸
42、常识是事物可能性的尺度,由预见和经验组成。亚美路
43、知识的用处就是夜行人的火把。阿拉伯
44、知识是青年人的最佳的荣誉,老年人最大的慰藉,穷人最宝贵的财产,富人最珍贵的装饰品。第欧根尼
45、人无常识,百事难成。哈利法克斯
46、懒于思索,不愿意钻研和深入理解,自满或满足于微不足道的知识,都是智力贫乏的原因。这种贫乏用一个词来称呼,就是愚蠢。高尔基
47、智者的智慧是一种不平常的常识。拉尔夫英
48、除知识和学问之外,世上没有任何力量能在人的精神和心灵中,()在人的思想、想象、见解和信仰中建立起统治和权威。培根
49、知识虽宝贵,但更可贵的却在于运用。阿拉伯
50、知识,当智慧无力驾驭它时,会像一匹倔犟的马掀翻它的骑手。弗夸尔斯
51、星星使天空绚烂夺目,知识人们增长才干。
52、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普列汉诺夫
53、我从来不记在辞典上已经印有的东西。我的记忆力是运用来记忆书本上还没有的东西。爱因斯坦
54、多则价谦,万物皆然,唯独知识例外。知识越丰富,则价值就越昂贵。马戈
第三篇:韩非子智慧名言故事选读
《<韩非子>智慧名言故事》选读
【名言】
耽于女乐,不顾国政,则亡国之祸也。
——《十过第十》
耽,沉溺,入迷。女乐,女子歌舞。为政者的举止言行不光影响他个人,于国于民都有莫大干系。置国家大事于不顾,沉溺于女子歌舞,贪图个人安逸,这是国家的灾难。
【名言】
离内远游而忽于谏士,则危身之道也。
——《十过第十》
身为君王,远离了权力中心而不听谋臣谏士的建言,随时都有颠覆灭亡的危险。中国有句老话叫“主不离位”,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古代君主外出巡游,颇多险象。离开权力中心,就有失去权力的可能,这也是政治动荡的征兆。无论因何离内远游,也必须做好妥善安排。不顾政治情况,单纯为了游乐而随心所欲的出行,危身的可能就更大了。
【名言】
树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树枳棘者,成则刺人。故君子
慎所树。
——《外储说左下第三十三》
橘柚,果木名。枳棘,多刺的树,亦指恶木。种植橘柚的话,吃起来是甜的,闻起来是香的;种植枳棘的话,长大后反而刺人。所以君子栽培人才时,要慎重。选才不慎,等于养奸;选才得当,获利无穷。
《<韩非子>智慧名言故事》简介:
《韩非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法家著作,一向被认为是法家学说集大成的作品。现存的版本共收录五十五篇文章,分为二十卷。韩非思想体系的整体思想是法、术、势合一。韩非的思想广博深刘,并不止于法家理论。他对先秦备种思想的综合、消化、改造和反思本身就是一种不可忽视的遗产。《韩非子》中还保存了大量重要的历史资料和宝贵的历史观点,历来受史学家的重视。在文学上,韩非的作品也以雄伟森严、深刻明切而又激越犀利、严峻峭拔的独特风格卓然自成一家,被称为先秦散文的“四大台柱”之一。
由齐鲁书社出版,分名言、要义、故事三部分。总的原则是由名言引出故事,以故事解读名言,希望读者通过这种形式加深印象,由言、事而明理,获得某些有益的心得和启示,力求使学术性、科学性、实用性、通俗性融为一体,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
更多: 民国文学,文科考研工具书,日本版权引进,少儿国学启蒙读本,齐鲁出版,韩非子
第四篇:诵国语经典 悟华夏智慧
诵国语经典 悟华夏智慧
-----关于小学开设“国学经典诵读课“的探讨
一、概述:国学经典是什么?
国学经典是治国之本、为人之本,思想的传承。
顾炎武说;“六经之旨,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 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中也提到: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可见,国学经典历来被看作是治国之理、为人之本、做事之道,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重要标准。对个人来讲,诵读经典是“明德、至善”的主要途径,即让人追求高尚境界;培养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能力;倡导践履躬行的道德原则。正是这样,“读经教育”才历数千年而不绝于世。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教育财富。
中国教育教学的经典课程是“六艺”:五礼、六乐、五射、五御、六书、九数(《周礼·地官》);孔子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说的就是教育教学中基本的学科或中心的课程。表现为基本教材就是“六经”:《诗经》《尚书》《礼记》《乐经》《易经》《春秋》;或“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五经”(其中《乐经》丢失)。所谓国学启蒙教材“
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更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教育财富。
诵读经典是教育方法的传承。《庄子·天下篇》云:“其在于《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缙绅先生多能明之。《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对于中华经典的传承,基本方法就是经典的诵读和诠释,一般说来就是所谓的“读经教育”。孟子认为:学习要经过文字(文)、语句(辞)、文意(志)、个体体验(意)的过程,即“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也。”(《孟子·万章上》)荀子执着于诵经读礼,曰:“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荀子·劝学篇》)总而言之,教育教学首先是文化经典的诵读与诠释工作,以做到发扬光大。
二、背景:我们为什么要重视国学经典教育?
1、国学智慧,世界瞩目。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人类道德文明的底线。
国学源远流长,千年沉淀以形成,是中华人文知识之大成。目前,旨在宏扬中华国学文化的“孔子学院”在美国等许多国家广受欢迎。
2、国学经典,复兴在即。
国学教育是传承和推动中华文明的大事。从全国范围来看,诵读经典已渐成风气,2002年4月,中华孔子学会成立了国学启蒙馆,召开了全国首届国学启蒙研讨会。全国少工委、共青团中央、文化部等有关下属机构也加入了经典导读的系列推广行列。据相关统计,到目前为止,北京、天津、南京、上海、深圳等二十多个城市已经成立了经典导读中心,全国加入经典诵读行列的儿童有120多万。
3、新课程改革为“经典诵读”护航。
新的一轮的课程改革在我市已经全面铺开,我想新课程改革为我们的经典诵读工程也带来了契机。因为本次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给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有一定自由度,学校就有更大的自主权,因地制宜地把经典诵读课开好
4、儿童“经典诵读”的现代意义。
“经典诵读”目的是开发儿童智力潜能,培养儿童记忆能力,让儿童在轻松愉快的诵读活动中进行母语语言学习,同时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文化素质,加强文学修养,陶冶高雅情操,以便日后消化理解,并融合西方文化精华,重新塑造中国文化精神。让儿童诵读文化经典,自古以来就是一项基本的教育方法。中国历代如此,外国也不例外(如犹太人从小就要诵读经典)。所以,北京大学著名教授张岱年先生说:“„五四‟时期,曾有人反对读古书,甚至有人反对读中国书。这事实上是偏激之谈。”
5、儿童诵读的科学考证。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指出,儿童背诵诗文不等于强记。背诵是大脑在愉悦的状态下记忆,它不需要理解与分析,比如一个小孩学唱流行歌曲,随便一听就会背诵,不需要用心就记住了。强记则是由外在压力的强迫灌输,而且容易忘记。背诵是一种修养的科学。内心专
一、安定才能背诵,而专心唱歌,专心背诵,大脑就更安定,思想行为随之而变化。
根据德国医学博士林助雄的研究,儿童背诵的过程类似念唱,眼睛看经典文字,可以透过视觉作用刺激右脑,而念唱的律动也同时启动了右脑,至于仔细地辨认字体的记忆则是左脑的工作,所以整个诵读过程恰恰动用了左右脑的功能,使左右脑运用得以同时行。而左右脑能同步发生效用时,学习能力可增加2—5倍。儿童一再地反复吟唱经典,所念唱的内容会不知不觉地存入大脑的记忆库,更会深深地烙印在潜意识中,而潜意识的妙用就是无需经过意志的运作便能直接地、默默地、自然地影响着人类的思维与行为,所以儿童诵读蕴藏着智能精华的文化经典是正确的选择。
根据心理学家共同认定的“人生秘密”,人的记忆只在十三岁前发展,而记忆是一切学习的基础。儿童心性纯净,该记忆的时候让他记忆,不该理解的时候不强求理解。要及早地把涵义无穷、具有最高价值的文化经典“灌注”在孩子的心灵中。一个人的文化储备愈雄厚,其发展潜力就愈大,将来在事业上成功的可能性就愈大。
6、儿童诵读的历史考证。从过去的历史看,中国五千年文化,以及西方文化,西伯来文化等大都是靠背诵流传下来的。犹太民族之所以被称为世界上最聪明最才智的文化民族,关键就在于自古以来,它的每一个成员从小就要背诵犹太经典和犹太法典。五四运动以前,中国的儿童也都是从背诵文化经典开始启蒙教育的。李白、杜甫、曹雪芹等古代名人,无一不是由诵读经典开始其学业,毛泽东、胡适之、陈寅恪等近现代名人也都是因童年诵读经典奠定了文化的根基。许多有名望的科学家和企业家,其儿时启蒙同样是由背诵经典开始。著名的数学家苏步青具备雄厚的国学底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从小背诵《孟子》全书,日本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汤川秀树,自小跟随通汉学的父亲背诵中国文化经典,尤其钟情于《老子》和《庄子》。
事实证明,儿童时期没有打好文化经典的根基,就难以培养出第一流的人才。近年来,台、港地区开风气之先,把诵读经典的教育重新推向社会,成千上万的儿童积极响应,成效卓著,令世人大为震惊!
三、方法:如何开展中国文化经典诵读活动?
1、随时随地诵读。“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只要有热情、能识字读拼音的人,就能成为导读老师。父、母亲是其中最理想的老师。
2、快乐诵读。“小朋友,跟我念”这是导读的六字真言。用活泼愉快、唱儿歌或背广告词的方式,让儿童和老师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自然地诵读,而后从中取得背诵的乐趣和成就感,这是一种在唱诵中学习的方式。
3、限时诵读。如每日诵读半小时。在学校由老师利用早自习或活动课的时间,分几个阶段背诵(因儿童集中力有限,所以以时间短,次数多为佳)。
4、分享诵读。回家后,家长可带动孩子诵读,既能培养亲情关系,又能把诵读经典的乐趣与好处与家人分享。
5、配乐诵读。让学生跟随经典的民族音乐诵读,培养孩子的节奏感和审美情趣。
6、故事导读。教师要力求把相应的教学内容故事化、具体化、形象化。小孩方面“不求理解,只求熟读”;老师方面“只奖励,不强求”。只要反复诵读,儿童自然就能背诵。
6、营造环境,持之以恒。老师和家长们关键“要持之以恒,要有信心”。最好创造一个人人都在诵读的环境,让孩子浸濡其中,自然会乐意亲近经典。几个孩子集体诵读比一个孩子单独学习的效果好,如能组织户外诵读或配乐诵读,都可尝试。
7、成果激励,活动喜闻乐见。小学生对活动是非常感兴趣的,寓教于乐的活动是进行古诗文诵读的良好途径。作为一项文化工程,她不应是一个孤立的活动,只有把她融入到学校的教育活动之中,才会更具有生机与活力。”。比如:召开“中华古诗文诵读”主题队会。赛诗会、擂台赛,、古诗接龙、古诗新说、诵读汇演、集体诵读日、假期夏令营等,不拘形式。
8、内容丰富,因人而异。诵读的先后顺序和具体进程由老师根据小朋友的兴趣决定。以一个班级的二分之一小朋友能背诵,就可以进入下一个单元,不需要迁就落后的小朋友。落后的小朋友,只要多少背一点,也有相当的功效。
四、内容:经典诵读读什么?
经典诵读要因地制宜,不可千篇一律,目前图书市场相关内容也日益丰富,以下仅供参考。
1、一年级:五言古诗、绝句各20首,《三字经》、《弟子规》(部分)等;
2、二年级:五言古诗、绝句各10首,七言古诗、绝句各15首,《诗经》5篇,《弟子规》、《百家姓》等;
3、三年级:七言古诗、绝句各15首,《诗经》10篇目,《论语》5个篇目,《大学》、《老子》、《中庸》各1章,宋词5阕;《笠翁对韵》2章。
4、四年级:七言古诗、绝句各20首,《诗经》5个篇目,《论语》10个篇目,宋词8阕,古散文三篇,《大学》、《老子》、《中庸》各2章;
5、五年级:七言古诗、绝句各20首,《论语》10个篇目,宋词10阕,古散文若干;《大学》、《老子》、《中庸》《孟子》各2章,长诗5首;
6、六年级:宋词、古散文、长诗若干,《大学》、《老子》、《中庸》《孟子》各2章,《增广闲文》部分。
五、定位:课程开设到什么程度?
1、课程设置要符合学校特点和条件。
公立学校、民办学校、寄宿学校、走读学校,各有自身特点。全寄宿学校,学生目前每半月放假一次,学习周期长可以灵活安排课程,公立学校在开齐、开足规定的课程之外,也要把读经典作为校本课程之一。
2、学习效果要作到四有:“有所感”、“有所乐”、“有所知”、“有所为”。(1)学会感悟中华经典的魅力,提高文学素养。学生知道了什么是国学经典,接触了国学经典,感受到了经典的魅力,为今后普及经典,传承国学打下了基础。
(2)保持学生浓厚的兴趣。努力培养学生对经典诵读的浓厚的兴趣。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保持良好学习状态的动力。因为,古诗文经典毕竟比较抽象,而且拗口,对低年级学生来说的确是比较困难的,如何让学生保持长久的兴趣,我们必须通过各种活动,寓教于乐。
(3)拓宽学生知识面。通过经典诵读,尤其是高年级,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跟经典相关的知识,发动学生广泛收集信息资料,积极进行关于经典的探究活动。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4)改变行为,提高修养。诵读一方面要拓宽学生的视野,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言语谈吐、行为习惯、思想修养等)得到锻炼。让学生明白了做什么样的孩子才是大家喜欢和需要的。因此,从这个方面的意义来说,过程比结果更加重要。
六、保障:凭什么让“经典文化诵读”有生命力?
1、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建立机构。学校可由校长、主任、、教导处和骨干教师共同组成的领导机构。主任室与教务处主要负责活动的总策划,具体负责诵读内容的安排,教务处将定期与不定期地进行抽查。
制定计划。每个学期都制订出诵读的计划,在计划中比较明确的规定诵读的内容和具体的活动形式,评价形式等。定时间、定地点、定教师、定内容,把经典诵读课真正纳入学校的课程管理之中。
教师培训。实施“诵读”工程的关键在于老师,而老师的观念的转变比什么都重要,要始终把教师的培训工作摆在首要位置。搞活教研,激发教师参与的热情。
2、设施保证。
教材研发到位。从低年级到高年级,要配发了教材,尽量做到循序渐进,依次提升,螺旋形的发展,有条件的可自主研发相应的校本教材。
音像多媒体设施到位。有条件的可为每个班级配备了录音磁带、古诗文的VCD等,引导师生充分利用。
开设班级图书角。在班级中开展“献一本看百本”读书活动。为促进图书的流动,组织“班际图书联谊”和“组际图书联谊”活动,每月互换更新,在交流中使图书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营造软环境。校园和教室可进行主题装饰,营造书香氛围。
3、建立多元务实的评价体系。
学校要把“诵读”实效纳入师生的考核体系中。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应是多元灵活的方式,如:
(1)积分制。根据学生每天能背的数量为个人积分。,如,一年级20字以上(五绝);二年级28字以上(七绝);三年级40字以上;四年级50字以上,五年级100字以上,可得100分,多背加分;
(2)积星制。如,能背古诗10首获得一颗星,能背《大学》整篇的获得三颗星;(3)专项大奖。组织大型活动,设最高奖,如“孔子奖”、“老子奖”等。(4)设群星榜。展出在活动中获得的“小小文学家”、“诵读小明星”、“古文小博士”称号的学生相片。
七、挑战:开展“经典文化诵读”会遇到那些问题? 开设经典诵读固然是好事,但同时也要注意在推进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的问题,如:
1、要有适合不同年段学龄儿童的教材,如何开发、评价校本教材?
2、诵读的指导形式如何切实有效?课堂教学怎样指导,跟各个学科如何有效结合与渗透?
3、如何辨证处理经典诵读对学生的能力、情感、行为的影响?
4、时间如何保证?
5、如何作到“只求真,不做秀;只务实,不务虚”?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学校形成合力,共同研究,以营造和谐的诵读环境,探讨适合本校的发展之路。
第五篇:智慧高尚名言
道德高尚名言
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邹韬奋
越是睿智的人,越有宽广的胸襟。——斯塔尔夫人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只有善行才会为你带来声誉。——萨迪 君子之交淡如水。——庄子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谚语
勤奋是成功之母,懒惰乃万恶之源。——谚语 不自满,便是人或者国家进的第一步。——王尔德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张九龄
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长。——品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