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方法格式与归类(含5篇)

时间:2019-05-14 12:07: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阅读方法格式与归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阅读方法格式与归类》。

第一篇:阅读方法格式与归类

阅读方法格式与归类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通感、顶真

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 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5、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6、反语:讽刺了……

三、表现手法:象征、巧合、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卒章显志、动静结合、借物抒情、联想、想像、衬托(正衬、反衬)、以小见大、借古讽今、直抒胸臆、侧面描写 表现手法的赏析:

1,以小见大:本文从我们所熟知的……入题,抓住……的……特点,让我们从平常小事中领悟到深刻的生活道理。(或从平常小事中体现出了崇高的思想境界;或从平常小事中表现出美好的精神品质。)2,对比:本文巧用对比,把……和……巧妙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让读者很自然地从对比中感觉到……的变化(或说优劣好坏),从而鲜明地表现出……。

3,象征:本文运用象征的写作手法,抓住了……与……相似的特点,通过对……准确的描写刻画,更好地达到了表现……的目的。4,巧合:本文巧妙地运用了巧合,既在读者的意料之外,却又在生活的情理之中,很好地表现了主题…… 5,抑扬:本文运用了抑扬之法,作者的本意是……,而先……,令读者更全面深刻地认识……

6,衬托:本文运用了衬托之法,用……的……衬托……的……,使作者对自己的表现对象的表达意图更明确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7,烘托:本文大量运用环境烘托,把表现对象的……心理,放在一个……的环境里,更好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8,托物言志:本文巧妙地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紧紧抓住……的……的特点,精心刻画,从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理想(或人生观或生活态度或精神品质)。

9,卒章显志:本文运用了卒章显志的写作手法,层层铺叙,直到最后才突然揭开谜底,……,令人有恍然大悟之感,然后又转入深深的思考。

10,悬念:本文巧妙地运用了悬念的写作手法,先把……抛给读者而又并不说明原因,层层设疑,紧紧地抓住读者的阅读兴趣,更好地达到了表达自己主题的目的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插叙的作用答题格式:

补充交代了……使故事情节更完整、又使情节更流畅紧凑,使行文富于变化,丰富了人物形象,突出深化了……主题。

倒叙的作用:答题格式

开篇点题,造成悬念,引出下文,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结构紧凑。

六、记叙的人称及作用: 第一人称的作用:

使故事亲切真实、便于直抒胸臆(便于直接抒发感情)。

七、描写人物的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八、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细节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具体如下:

1、抓住有形之物的形、色、味。

2、以相关的景物加以烘托从不同角度描述。

3、对同一景物进行观察,俯视、仰视、远眺等不同角度。

4、动用人的全部感觉系统

5、巧用联想、想像

十、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

十一、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二、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三、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十四、选材剪裁:如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详略是否得当等。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

(1)开篇点题;

(2)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3)总领下文;

2、文中:

(1)承上启下;(2)总领下文;(3)总结上文;

3、文末:

(1)点明中心;(2)深化主题;(3)升华主题;

(4)照应开头、照应标题

(二)、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三)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四)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五)段意的归纳 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1)文章的结构共有哪几个… 2)文章的形式有哪些…

3)所有的写作方法罗列一下

4)赏析一句话或一段文字 中考现代文阅读题型归类

一、说明文常见题型

1.说明对象的判定及其特点的概括 2.说明方法的判别及作用

3.根据文意为某名词术语下定义 公式:

下定义=被下定义项+是+与邻近的大概念的区别+它的属概念 4.说明顺序

5.根据所概括的特点找对应句子 6.概括某两事物的区别完成比较表格 7.概括文中某现象的原因及危害 8.找出解决某一问题的途径或方法 9.提出某一问题的解决措施或方法 10.针对某一问题谈看法及理由

11.说明语言的准确、严密的分析或某句话有什么特点 12.根据图表或相关数据补写句子

13.概括归纳要点,所说明事物的哪些因素并有何特点 14.仿文段运用说明方法写话

15.根据某对象拟写宣传标语或广告 二.记叙文阅读理解

⒈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具有怎样的特点和作用呢?

(1)、新巧,吸引读者。(2)、设疑,引起思考。(3)、直接表明观点态度。(4)、点明文章的结构。(5)、表明文章的线索。(6)、指出文章写作对象。(7)、运用修辞。(8)、体现人物心情、表现人物心理变化。(9)、暗示文章主题。(10)、引出下文。(11)、双关含义。(12)推动情节的发展。(13)既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1分),又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并启发人们领悟……之间的辩证关系(1分)。⒉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1).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2).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

(1).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2).推动情节发展;(3).渲染

气氛;

(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5).突出、深化主题。

⒊人物描写方法判别、记叙要素的概括归纳、记叙顺序的辨析 ⒋主要人物判别

⒌根据某一提示找文中关键对应词

⒍通过人物的行为、外貌、神态、动作、语言描写分析人物心理或性格特点或人物态度或观点或品格或作其他因素的分析探究;为什么会这样

⒎通过人物性格特点等因素的提示在文中找出相对应的具体行动、语言、外貌、心理、动作的描写实例句

⒏阅读记叙文后作出评价或归纳一个做人的道理或归纳给你的启示 ⒐根据文意联系现实以某某为话题谈认识或看法

可以分为:对描写对象、对人物情感、对文章的某些内容或形式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疑问。

答题指导:能准确读懂原文的含义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和态度,不能模棱两可;答题时,语言要流畅,不能有病句,要有层次感,可以引用诗文或名句答此类题,以增强说服力。

⒑仿文章句子写描写句(置身大自 然感受如何?形象描述。)拟写标语题:

(1).语句必须简短、精炼;

(2).可采用以下句式:祈使句、比喻句、排比句、对偶句、对称句,也可巧妙地应用诗文名句、谚语、歇后语等稍作改动以切合语境。

⒒根据文章或中心展开联想与想象,补写人物的语言或心理,或作其他联想并描述出来。⒓扣关键词语析人物感情(这些加点词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感情)⒔根据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概括归纳人物性格特征 ⒕写作方法判别与简析 ⒖将开头顺序改为倒叙

16.线索:

可以作线索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大致分七类: ① 以具体事物为线索。

② 以人物或人物的特征为线索。③ 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④ 以思想感情或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⑤ 以时间推移或空间变换为线索。⑥ 以某个人的所见所闻为线索。⑦ 明暗线并行。17.抒情的方式:

18赏析句子: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

(1)、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严密……

(2)、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19.记叙的人称及作用:

20.品评加点词语的作用或加点词语能否删去。答题思路:①解释该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②表达作用,要答该词语对表达思想感情或主题思想的作用,有时也可以考虑词语对景物描写意境的作用或表现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③体现语言的准确性或生动性。

21.哲理性语句的深层含义

这样的考题,关键要抓住中心词,要体会词语的深层含义和双关含义。22.重点段落的作用 作用要从两方面考虑

结构上:承上启下过渡、总领下文或总结上文、前后照应或首尾呼应。内容上:开篇点题、设伏笔、作铺垫、深化中心、点明主旨等。23.关键句子

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① 点明题旨的句子;② 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③ 总结全文的句子;④ 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⑤ 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24.句子比较分析题:

常见题意:原句换成改句行不行?或,原句与改句哪个好? 答题方法及步骤:

(1).表明观点(行不行,哪个好);(2).分析原句优点;(3).分析改句缺点。三.议论文阅读

⒈中心论点或分论点的归纳 ⒉论据类别判别及其作用

⒊引用资料(论据作用活考)

⒋论证方法的判定、意义、目的的理解及据论证方法找例句 ⒌论证的方式

⒍根据文中观点补写典型事例或道理论据; ⒎段间结构关系或句间关系; 8.找评价性词语;

9.受到的启示或感想或联系实际谈看法;

四、各类文体通用考测题型归纳 1.标题、标题与内容的关系、标题的拟定或选定; 2.文体判别; 3.补写过渡句;

4.找出代词指代部内容; 5.感情色彩;

6.表达方式的判别(用了哪些表达方式及作用、提供表达方式找例句); 7.伏笔与照应及找划线句(指定句子)的照应句;

8.根据文章概括中心或观点或主旨或内容概括或表手法或思想内容有何作用。

五、重点通用题型考测

1.词语比较比较分析(关键词语、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的理解考或补写反义词),结合语境理解词语涵义,或比较选择或说其表达作用;

2.关键句重点句(点题句、主旨句、过渡句、照应句、总括句、深刻含义句、形象描写句)的寻找与理解分析或在文中的作用或表达效果的分析;

3.层次划分及层意概括;

4.根据文章概括内容、观点、主旨、中心或表手法或思想内容有何意义作用。

5、表达方式的判别。

六、开放题型归纳

(一)记叙类描写类:

1、仿文章句子写描写句。(置身大自然感受如何?形象描述。)

2、根据文意或中心展开联想与想象,补写人物的语言、心理,或作其他联想并描述出来。

3、将开头顺叙改为倒叙;

4、用修辞手法仿写某一文段;

5、补写省略内容。

6、对人物进行评价。

(二)议论类:

1.阅读记叙文后作出某些因素的评价或归纳出一个做人的道理或略谈给你的启示。2.根据文意联系现实以某某为话题或针对某现象谈认识或看法或感受、启示。3.根据文中观点补写典型事例或道理论据。

4.根据平时积累写有关文章某观点的名言等论据了(限阅读选文之外)。5.对文中所用的论据是否妥当进行判断并说出理由。6.补写衔接句。

7.从语言特点的角度看,在某段文字中找出最有表现力的精彩语句。写出你最欣赏的一句,并陈述理由。

(三)说明类:

1、提出某一问题的解决途径、措施、方法;

2、根据图表或相关数据补写句子;

3、仿文段用说方法写话;

(四)创新题型类:

1、对句(补写对联,根据所读文章);

2、文段修改;

3、名著考查;

4、用文中名言及所提供名言就某一主题制作卡片;

5、写哲理格言:

下面是两个寓理于事的例句,请另写一物品(如“镜子”、“风筝”……)写一个既符合物品特点又包含生活哲理的句子:例:(1)蜡烛:站得不端正,必然泪多命短;

(2)月亮:正因为有圆有缺,才使人不感到乏味;

6、根据某对象拟写宣传标语或广告;

7、做读书卡片;

8、对原文提出自己的质疑;9、续补写开头、结尾。34 | 评论

第二篇:近义词辨析方法归类

小学生近义词辨析方法归类教案

1、导入: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各有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各有种思想。(交换、交流)——萧伯纳

2、近义词的含义:指意义相近的两个词语。比如:“美好”和“美妙”

3、近义词辨别的方法 一)、去同存异

现代汉语中,有相当一部分的近义词,它们都有共同的语素,比如“承载”和“装载”这一组近义词,它们的共同语素就是“载”。对于这一类词,我们在辨析时,就可以采用“去同存异”法。“承载”和“装载”这一组近义词,我们辨析的时候,先将共同的语素“载”去掉,这叫“去同”,然后对“异”字进行组词或简易解释。“承”字可组词为“承受(担)”,“装”字可组词为“装货物(东西)”,这样,这两个词的区别也就呼之欲出了。“承载”有承受物体重量的意思;“装载”有用运输工具装东西的意思。当然,给这类词进行组词的时候,所组之词要尽可能的将这两组近义词区分开来。例:

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a成规 b 陈规)

“成规”“陈规”这一组近义词,它们有共同语素,辨析时可采用“去同存异”法。具体做法是先将“规”字去掉,然后分别对“异”字“成”“陈”组词或解释。“成”可组词为“现成的”或“形成”;“陈”可组词为“陈年老酒”,进一步引申,可解释为“旧的”,结合原题,本题应选“陈规”,即“旧的,不适用的旧规章”。练习:

① 这一招真()。(a、厉害 b、利害)

② 他将办公桌上已用过的资料()起来。(a、收集b、搜集)③小明从十二月就()着过春节。(a、愿望 b、盼望)④我()地发现我种的月季开花了。(a、惊奇 b、惊喜)⑤阳光透过空隙,()在相互交错的树叶上。(a、洒落b、洒满)⑥河里()着一些浮萍。(a、漂浮b、飘浮)二)、以词造句 “去同存异”法可以分辨一些有共同语素的近义词,但也有一些近义词却无法用“去同存异”法进行辨别,这时可以用另一种方法——“以词造句”法进行辨析。例如“志愿”和“自愿”这一组近义词,我们辨别时可根据这两个词进行简单的造句。“志愿”可这样造句:高考的时候,学生要填写志愿;“自愿”可造句为:我自愿报名参加这次活动。从中我们可以粗略地看出这两个词的区别:“志愿”表示志向和愿望;“自愿”表示自己愿意。再比如:

有不少人在这个问题上走了冤枉路,把先后()颠倒了,不善于读书。(a、秩序b、次序)

这一组近义词辨析时,就可采用“以词造句”法。“秩序”可造句为:要维护进场秩序;“次序”可造句为:按次序入场。由这两个所造之句大致可推出这一组近义词的区别。“秩序”有“不混乱”的意思;“次序”有“时间上排列的先后”的意思。据此,原题应选“次序”。练习:

1.我们去时,立夏已过数日,但成片良田(),杂草丛生,有的房屋墙壁上弹痕累累,给人一种凄凉感。(a、荒废 b、荒芜)

2.追求成熟,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a、时髦b、时尚)

3.面对着突然出现在眼前的礼物,她()地大叫起来。(a、惊喜 b、欢喜)4.考场上,老师一再()大家要认真审题。(a、提醒 b、提示)三)、左顾右盼

“左顾右盼”法也称“观察”法。在近义词中,有相当一部分近义词在词义的深浅、轻重、范围、色彩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对于这一类词,我们只要根据平时的积累,观察观察,就能找出它们的区别。例如“爱护”和“庇护”,前者是褒义词,后者是贬义词。再比如:

他在会议上对官僚主义作风进行了严厉的()。(a、批判 b批评)“批判”和“批评”可以从词义的轻重上将它们区别开来。“批判”的词义重,“批评”的意义相对轻一点。结合原题意思,“官僚主义作风”是党内少数党员的缺点和错误,对党内的同志的缺点应用语义轻一点的“批评”而不用语义较重的“批判”,故原题应选“b”答案。练习:

1.《宰相刘罗锅》播出前并未()宣传,但播出后却成了人们街谈巷议的一个热门话题。(a、大肆 b、大事)

2.红军“四渡赤水”一役,不仅扭转了长征以来的被动局面,而且大大地()了气焰嚣张的敌人。(a、震动 b、震慑)

3.小王指着柜台前的那个“洋娃娃”说:她真()。(a、美丽 b、漂亮)四)、水乳交融

“水乳交融”法也称“搭配”法。这一类近义词的辨别,只要列举出它们的搭配对象就可以将它们区别开来。例如“充足”和“充分”这一组近义词,它们的区分就可用“水乳交融”法。“充足”搭配的对象可以是“粮食”“阳光”等,而“充分”不能与其搭配。与“充分”搭配的可以是“理由”“条件”等。再比如:

他性格很()。(a、坚定 b、坚强)“坚定”常与“立场”“观点”“主张”等词搭配;“坚强”的对象多为“性格”“力量”等。故上例应选“坚强”。练习:

1.他()不住内心的激动。(a、克服 b、克制)2.这些科学论据令人()。(a、信服 b、佩服)

3.海面上出现了():隐隐约约的高楼、街道、行人、车辆,这就是“海市蜃楼”。(a、奇异b、奇迹)五)、自相矛盾

“自相矛盾”法实际上就是“求反”法,意思是当一组近义词从正面难以区别的时候,可以从它们的反面即反义词上去区别。例如:

为什么某种生物的分布()而繁多,而它的邻种却分布得狭小而稀少呢?(a、普遍 b广泛)

“普遍”“广泛”这一组近义词的区分就可以用“求反”法。“普遍”的反义词是“个别”,“广泛”的反义词是“狭窄”。由此,结合原题,“广泛”的反义词“狭窄”义和原题下文的“狭小”义相近,因此,原题应选“广泛”“b”答案。练习:

1.我们对自己的前途要()。(a、乐观 b豁达)2.()的风暴袭击了海岛。(a、强盛 b强大)

以上所举近义词辨析的五种方法只是近义词辨析方法中的“沧海之一粟”,但无论采用那一种方法辨析近义词,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正确使用词语,而掌握一定的辨析方法无疑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这只是终南捷径,最根本的还是靠使用者平时多读一些书,多积累一些词语,并学会理解分析这些词的意思,长期坚持下来,一定会“功到自然成”的。

第三篇:文件材料归类的一般方法

文件材料归类的一般方法

陈壮

文件归档(即对归档文件分类)是按立档单位的分类方案将归档文件归类(或分类)的过程,也是对、机构、问题、保管期限这4种分类标准进行2层(当不选择“机构或问题”分类层次时)或3层(当选择“机构或问题”分类层次时)分类的过程。无论采取何种分类方案,无论实行2层或3层分类,哪种分类标准在前,哪种分类标准在后,都应采用、机构、问题、保管期限这4种分类标准之中的部分或全部标准,并按如下方法对文件归类: 1.分。

分即将归档文件归入分类方案中相应的,也就是将文件材料按其形成或处理分开。按形成或处理分类与传统立卷方法采用的按归档分类不同,形成或处理指归档文件的签发、办结及专门。在按形成或处理分类时应注意如下四个问题:

(1)“形成或处理”主要指签发。签发指具有签发权的领导签发文件的。归档文件整理新方法规定的分类法的优点是便于操作,一份文件拿到手,只需看其发文时间,不去作逻辑判断,就可归入适应;此外,按签发归类方法非常明确,计算机容易判断,适合于计算机辅助整理归档文件。缺点是不能集中针对同一年工作的文件材料,若干年后手工查找不方便。按签发归类时,应注意如下七个问题:一是一般情况下就按签发归类,如2002年签发的《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学习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的通知》应归入2002年。二是计划、规划、总结、预算、决算、统计报表等文件材料不能按针对归类,如2002年形成的2003年工作计划,应归入2002年;2003年形成的2002年的工作总结、统计报表、干部(党员)名册,归档入2003年; “2002年工作总结和2003年工作计划” 如果是2003年形成的,归入2003年;如果是2002年形成的,归入2002年。三是法规、标准性等文件不能按执行归类,如2003年批准、通过、发布的2004年执行的文件或标准,归入2003年。四是跨的文件材料仍然归入签发,如五年或十年工作规划,五年或十年工作总结,仍按签发归档。五是一份文件有多个时,仍归入签发,如干部任免、机构批准成立等文件,有上报日期、讨论通过日期、文件起草日期、正式发文日期、公布日期、文件发出日期、文件收到日期等,应归入正式发文日期所指的。六是如果联合发文中各办文单位会签不一致,仍归入最后签发,如《湖北省民政厅、湖北省档案局关于印发〈湖北省社区档案工作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2002年由湖北省档案局代起草并会签,2003年由湖北省民政厅最后签发,归入2003年。七是归档文件上没有签发时,要通过分析文件内容、形式来考证和推断文件的签发,并归入该。

(2)“形成或处理”还指办结。办结指的是某些跨形成的文件,无论开始在哪个,分类时都应将其归入办结。按办结归类主要指如下四种情况:一是跨形成的案件文件材料归入案件办结的,如2000年至2003年办理的某案件文件材料,2003年结案后,其归档文件材料归入2003年。二是跨召开的会议文件材料归入会议结束年,如2002年底开幕的某个会议,2003年初闭幕,其整个会议文件材料归入2003年。三是在整理归档文件时已收到的跨形成的复文一般应与来文(或去文)一道归入复文,如2003年整理2002年归档文件时就已收到的2003年形成的上级机关对本机关2002年请示的批复,这件批复与请示一道归入2003年(有的省规定来文与复文分别为一件,分类时就各归各;还有的省规定来文与复文为一件,归入复文年,去文与复文分别为一件,分别归入各自的形成年)。四是跨的会议记录本,归入记录结束交档案室归档的。

(3)“形成”在以专门安排工作的单位或部门,主要业务文件应归入的指的是专门。“专门”或称专门工作指的是某些系统或行业不以1月1日至12月31日计算为一个,而按本行业或系统的习惯专门规定一种起止日期来计算和安排工作,如学校以9月1日至次年8月31日的教学安排工作;会计按会计来安排工作。对这些按教学、兵役、会计等安排工作形成的主要业务文件,应按其专门归类,其他文件则按一般归入相应,如:“某校关于加强2001至2002学教学重点工作的通知”,归入2001至2002学;“某校关于进一步做好2001年校内安全工作的通知”归入2001年。当按专门、一般这两种分类的归档文件实行综合管理时,必须两种的分类结合进行,即分别分类、互相结合、统一管理,也就是将这两种分类方法的文件分别归入相应的,再将其归入合并的类目中,如2001年按一般归档的一般文件与2001至2002年按教学归档的教学方面的归档文件合并归到“2001与2001年至2002学年类”;2002年按一般归档的一般文件与2002至2003年按教学归档的教学方面的归档文件合并归到“2002与2002年至2003学年类”;如此类推。前例两份文件均归入“2001年与2001至2002学年类”。

(4)当几份文件“为一件”时,“形成或处理”指的是排在最前面文件的签发。即当正本与定稿为一件、正文与附件为一件、转发文与被转发文为一件、来文与复文为一件时,将这些文件分别归入排在前面的正本、正文、转发文、复文的签发。如跨的请示与批复、报告与批示、函与复函、报告与通知、通知与补充通知等为一件时,分别归入其批复、批示、复函、通知、补充通知签发的中。报表、名册、图册等归档文件材料中有不同时,归入最后的形成。2.分机构。

按机构分类,即将归档文件按其形成或承办的机构归入分类方案相应类目的过程。机构的类名就是内设机构的名称,如党组、办公室、业务一科、业务二科等。类名一般用内设机构全称,当全称太长时,可用规范化的简称。类目排列应按“三定”方案中的内设机构顺序,或将综合性机构排在前、专业性机构排在后。当选取机构作为归档文件的分类标准时,归档文件在分(或分保管期限-)后进一步分类。在按机构分类时,一般来说综合性文件材料应归入文秘综合部门,专门性文件材料归入业务部门。在实践中应注意如下八个问题:

(1)在一个单位中只能以该单位或该单位文秘部门(如办公室、秘书局、秘书处、秘书科、秘书股)对外发文,其他部门不得对外发文。因此,业务部门起草的文件材料署名不是业务部门,对于这些业务部门承办的文件应归入相应的业务部门类目,如业务一科起草的文件以办公室名义发文,归入“业务一科”类。(2)党务工作的文件材料应与行政工作的文件材料分开,党务工作文件归入相应的党的工作部门,业务或行政工作文件归入相应的业务或行政工作部门;但经党委或党组讨论而以机关名义发的文件,不归入党务工作部门,而归入相应的业务或文秘机构内。

(3)由领导临时指示某部门有关人员起草的,其内容又不是其所在部门职能范围的文件材料,应归入文件材料内容所属的职能部门,如业务一科某同志按领导要求起草的整个单位的工作总结,应归入办公室或文秘科。

(4)当一份文件材料的内容涉及两个以上部门时,分类应视情况而定,如有主办部门则应归入主办部门类目;如无主办部门则归入文秘综合部门。总之,要按部门的职能将文件材料归入相应的内设机构类目中。

(5)关于一个机关中临时性机构类目及其归档文件分类问题。辽宁、河南、湖南规定:立档单位内的临时机构,一般应和其他机构一样设类。如果临时机构与该立档单位某一常设性内部机构合署办公的,形成的文件应归入该内部机构类中。如果本地档案局没有规定的,按如下方法处理:一是是否对临时机构设类问题。独立的临时性机构应单独设类,如组织部门的“三讲办”;不是独立而是挂靠在机关某内部机构合署办公的临时机构,不应单独设类,如某省档案局的优质服务年领导小组办公室、争创全省案工作先进系统领导小组办公室均挂靠在该局馆室业务指导处,则这两个领导小组不单独设类;涉及到一个机关两个以上内设机构的临时机构,如归档文件数量多,则单独设类;如归档文件数量少,则不必单独设类。二是临时机构职责范围内的归档文件归类问题。对设临时机构类目的立档单位,应将属临时性机构职责的归档文件归入该类。对于临时机构挂靠在一个内设机构的立档单位,应将其职责范围的归档文件归入挂靠的机构类中。对于涉及到一个机关两个以上内设机构的临时机构的立档单位,如已单独设临时机构类,则归入其类;如没单独设类,则将其职责范围的归档文件归入主要职能的内设机构中,或归入综合机构中。

(6)关于二级单位及内设二级机构及其归档文件分类问题。一是二级单位问题。二级单位指本单位直属的单位。这类单位如果独立性很强,具备设立全宗资格,则可单设全宗,下分若干类。归档文件按其内容归入相应类目。如果独立性不强,实际上作为本机关的一个内设机构,则按该内设机构设一个类即可。如某省工商局下设注册分局,实际上由内资处、外资处二个处组成,对于这种情况,只设内资处、外资处两个类即可。其所形成或办理的归档文件归入相关类目。二是内设二级机构问题。内设二级机构指一个机关内设机构中的二级机构,如国家机关中的司级机构中的处;省直机关中的处级机构中的科。这种机构一般不设类。如果这种二级机构中形成的归档文件数量多,职能重要,独立性强,也可按突出设类法对其机构设类,类名为:某某处某某科。如某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房产处中的房管科、房改科,行管处中的省直行管科等。其所形成的归档文件应按其内容归入所设类目。

(7)按机构分类要有规律性,如涉及到几个机构的归档文件是归入文件主要内容的类目,还是归入综合类,立档单位应有一个明确的规定,以便做到有规可循。

(8)按机构分类一定要注意归类的一致性。归类的一致性主要指各以及同一中的分类方法应一致,如2001年将开展档案工作优质服务活动的文件归入档案馆室处,2002年也应将其内容的文件归入档案馆室处。3.分问题。

分问题即将归档文件按其内容归入分类方案中相应“问题”类的过程。问题的类名为表示问题的名词性词组,如党群类、业务类、行政类等;其排列顺序为党群类、综合性的排在前,业务类、专题性次之,最后为行政工作类。如某市政府综合机关按问题分类,类目排列的顺序为:党群工作类、行政综合类、农林水利类、工业交通类、财粮贸易类、计统基建类、科教文卫类、劳动人事类、行政事务类。在实践中应注意如下六个问题:(1)综合性文件材料归入综合类,专门性文件材料归入有关各类。如全年工作计划归入综合类,档案局的档案法制文件,归入“档案法制类”,业务指导的文件归入“业务指导类”。

(2)涉及两个以上问题的文件材料视情况归类,如文件内容涉及到其中一个主要类目,则归入主要问题类目,如某省档案局的一份文件,绝大部分的内容涉及到档案馆室业务指导类,只有一段文字涉及到经济科技业务指导类,这份文件应归入档案馆室业务指导类;如没有侧重某个主要问题,则归入综合类,如档案局的一份涉及到档案法制、业务指导、科教问题的文件归入综合类。

(3)在专业主管单位中,当一份多问题的文件涉及到本单位主要业务时,可优先分入本单位有关业务类,如在公路局、公路段、路桥公司等单位,可将同时涉及公路建设、路政、规费征收、交通运输等问题的文件材料归入本单位的有关专业类目中。

(4)按问题分类一定要注意归类的一致性。归类的一致性主要指各以及同一中的分类方法应一致,如2001年将开展档案工作优质服务活动的文件归入业务类,2002年也应将其内容的文件归入业务类。(5)按问题分类要有规律性,如涉及到几个问题的归档文件如何处理,是按归档文件主要内容归类还是将其归入综合类,这些应有一个规定,这样可做到有规可循。(6)按问题分类不能考虑文件形成者的级别,也不考虑文件形成的机构。按问题归类时,只需考虑归档文件的主要内容属于哪一个问题类目,而不必考虑归档文件的责任者及其机构级别。

第四篇:语文阅读解题方法归类

语文阅读解题方法归类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十四、其他: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现代文阅读实用解题技巧

解答现代文阅读题应分三步走:

第一步,纵观全文,把握主旨

一是理清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往往行之有效。

二要找寻、读懂文章中关键的词句。特别是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尤其是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文章的主旨常常隐含其中。

①不要急着去做题,在进入题目之前,必须读两遍文章。第一遍速读,作快速浏览,摄取各段大概意思,建立起对文章的整体认识,集中解决一个问题——选文写的是什么?第二遍精读,仔细阅读每句话,揣摩、参悟一些重要的句子、段落,对文章的主旨产生一定的认识。②画出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这些词句往往就是回答问题时需要重点研读的,通过找重要的词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③心中要有文体意识,找出画龙点晴的句子。作为托物言志类的哲理性散文,在叙述和描写中总有一些议论和抒情的语句,阅读时一定要善于抓住议论抒情的句子去把握文意,尤其注意文章结尾的议论抒情,它们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牢记:欲速则不达。一定要读懂文章再做题,坚决杜绝走马观花式的阅读。

第二步,认真审题,定向扫描

做现代文阅读主观题的关键在于准确地审题,抓住了审题这个关键,就找到了答题的诀窍。现代文阅读的审题,就是要仔细分析题干,把握题目要求,即把握题干中包含的与答案相关的各种信息。这是答题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题干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文章作者的话,一是命题者的话。设置题干的目的,主要是限定答题内容;同时,命题者为了使考生不至于茫然无绪,往往又会在题干中提示答题内容在文中的位置,甚至限定了在哪一段或哪个句子中。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题干的提示,找出每一道题的出题点,锁定答题区间,具体到段、句、现代文阅读的考查目的在于把握并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要传达的信息,因此,要依照作者的思路来理解作品,多从原文中寻找答案。但并不是直接摘抄,有时以文章中的词或句为基础略作改词。只要找准了原文中的相关区域,认真揣摩上下文的文意,准确抓住关键词句,准确地把握住答案的有关信息,大多数题目的答案是能够在原文中找到的。

牢记:题干提示了答题范围,题干规定了答题角度,题干提供了答题思路,题干隐含了答题信息,题干体现了答题规律。

第三步,筛选组合,定向表述

文学作品阅读多为主观题,其题干不仅能显示答题的区域,还能显示答题的方式。要站在命题人所“问”的角度回答问题,问什么答什么,使所答充分、到位、准确、有条理。整合时一定要确保文通句顺。

牢记:

1、弄清题干中所具有的态度或倾向

遇到的题干如果是否定形式,就采用先反后正的答题方式,避免遗漏要点;遇到的题干如果是肯定形式,就采用正面的答题方式。

2、弄清题干语言的构成形式,确定答题语言形式。

题干的结构,是表意的外在形式,暗示着语句含义由哪些方面构成,分析结构可以提示考生答题时如何组织好语言。

3、弄清题干中作者的话和命题者的话

题目中出现作者的语句,一般是学生要理解和分析的对象,而命题者的话一般起到引导学生明确解答重点或者提供限制条件的作用。

4、变含蓄为直接,变分说为概括。

高考中现代文阅读材料多为散文,语言不仅有丰富的内涵,还很讲究艺术技巧。有的含蓄委婉,有的生动细腻,有的形象具体。具有这些特点的语句在高考中历来成为考查的重点。组织答案的时候首先要整合文中的相关信息,在原文中找出相关段落所传达的信息的共同点,然后利用文中附着信息共同点的那些具体的、形象化的语句,把这些具体形象化的语言转换为抽象,概括性的语言,即为所需答案。

5、多从原文中筛选、提炼、整合语句作答。

写来作答,有时要求综观全文,从各段中提取相关信息加以整合。这类题在高考中出现最多。

另外,要弄清试题中常用的名词术语。

表达方式,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

写作手法,考生要清楚,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广义的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等。

修辞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反复、夸张、排比、对偶、对比、设问、反问等。

语言特点,一般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的特点。分析时,一般从修辞上进行分析。

感悟,多指发自内心的感受、理解、领悟等。

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内容角度);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

说明方法,一般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画图表、摹状貌等(一般是三个字)。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考生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等),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等)。

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

论证方法,中学要求掌握的有道理论证、事实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归谬法。

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

理论论据,包括名人名言、俗语谚语、公式定律等。

事实论据,一切事实、史实、数据等。

简明,语句简洁、明了,一般有字数上的限制。

得体,文明礼貌,人性化。

有何作用,回答文章中某一内容的作用或好处可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内容方面,如深化主题、强调感情等;二是结构方面的,如过渡、呼应等;三是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思想内容,基本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旨。

思想感情,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如善恶、好恶、褒贬等。

以上各“常用术语”,暗中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同时也是题目赋分点所在,考生理解清楚,可很好地根治“答非所问”的弊病。

诗歌鉴赏五步法

【第一步】

先看一下诗歌是哪一类(按表现手法分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按内容分为田园诗、边塞诗等)古诗一般选择唐诗宋词,以抒情诗居多,抒情诗可分写景抒情,借古感怀,托物言志。写景抒情诗主要把握景和情的关系;借古感怀诗,一般要把握古和今的关系,可以以古喻今,也可以古讽今;托物言志诗主要领悟物和志的关系,借何物显何志,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

到诗词的后半部分去找诗的中心(作者要抒的情,要表达的志)。

【第三步】

看诗词的前半部分,想一想,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什么画面,这些画面有什么特点,对诗歌的中心有什么作用(这实际是景情相融,就是把握意境)。

【第四步】

做到五必看 :

①必看题目(题目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有助于了解诗的内容);

②必看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作者风格);

③必看注释(可以借此了解诗歌的感情基调,难懂的知识典故,有时答案也在其中);

④必看名句(中心句、诗眼常常在此。诗歌鉴赏也常常是名句的鉴赏);

⑤必看题干(题干的指向性很强,必须看清要求,必须结合原诗内容、题干作答,不能空洞的阐述概念。答案必须有针对性、指向性,一定要问什么,答什么,要什么,给什么,这一点非常重要,可谓重中之重)。

【第五步】

看一看诗歌运用了哪些手法,这样古诗鉴赏就很容易做了。组织成文时一般可用这样的表达程式:这是一首什么类型的诗,诗人摄取了哪些景物组成了怎样一幅画卷(或通过什么形象的描写刻画),从中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在艺术特色上,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或这样表述: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类别:默认分类 | 添加到搜藏 | 浏览(1548)| 评论(11)上一篇:天河行舟 `˙·雾世人菲...` 下一篇:现代文阅读考点点拨及训练 相关文章:• 高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侧重古诗...• 名师指导:2009年中考语文阅读题...•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

•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之说...•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之议...• 2009中考语文新题型及现代文阅读...• 语文中考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谈

• 名师指导:中考语文 现代文阅读...• 名师指导:中考语文 议论文阅读...• 高考语文文学作品阅读答题技巧

更多>>

一、要点概括类

1.摘引文中原句作为答案。2.选取文中重要词语语句组合成答

3.划分相关内容层次,一般有几个层次就有几个要点

二、感想启迪类 1.抓住文段的中心,理解文段的含义,联系中心作答2.联系自己或社会实际情况,引发感悟3.遣词造句,讲究三美:运用古诗文、名言警句;恰当运用对比比喻排比等修辞;运用成语。4.偷梁换柱法:把作者在该文章中的体验、观点用自己的话重新演绎一遍。

三、词句品味类

1.词语品味:A揣摩词语所表达的喜怒哀乐。B.分析修辞手法,体会词语的含蓄意思2.句子品味:A.看句子是否富有哲理:如果富有哲理,可以从它带给你的启迪去体会。某个生活事例提出论点(4)、从故事中引出问题,再提出论点(5)、用某种方法提出中心论点。比如,比喻、对比等等

论点的表达句式:论点的表述形式往往是一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B.看句式结构(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也不同):陈述句语气平稳,不温不火;疑问句能吸引读者好奇心,能制造悬念;反问句能加强语气;感叹句能抒发强烈的感情;排比句层层深入,显得气势磅礴;C.从修辞的角度分析:比喻使意思浅显易懂,具体形象;夸张能突出事物的特征;拟人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对比给人鲜明印象;反语显得幽默风趣,讽刺意味强烈。

句子仿写类一审修辞,二看句式,三析句间关系,四品语体色彩,五考虑要保留的词语和要替换的词语。修辞、句式、句间关系、语体色彩弄明白了,再仿写也就不难了。在没有答题思路的情况下,要考虑和例句关键词语相对、相同的词语,例如:“没有蓝天的开阔,可以有白云的悠闲”这句子的仿写。我们通过审题可以知道:1.要保留“没有… …,可以有… …”2.可以考虑用” 大地、高山、海洋” 等来替换蓝天。3.得出答案“没有海洋的辽阔,可以有河流的彭湃;没有河流的奔腾汹涌,可以有小溪的清澈;没有高山的险峻,可以有土丘的秀气;没有高楼大厦的明亮,可以有草屋的温馨”等等。

五、文段结构类

(一)要求理解文章重要段落并且明了其在全文中的作用

类解题模式1.看句子或段落在文中的位置,选择它在文中的作用类别

如果用在文章的开头,主要是:引起下文,总领全文,引出悬念,开门见山、点题、埋伏笔等

如果用在文章的中间,主要是: 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出下文

如果用在文章的结尾,主要是:总结全文,照应开头(题目),点明中心,深化文章的主旨等。2.概括内容(1)记叙文全文的主要内容:抓六要素。(2)议论文的文段:抓段首句和关键句。

六、根据短文提出的观点补充举例类

一定要看清楚是让你举什么样的例子,是名人的还是其他的。

1、可举名人事例,有更大的说服力,并能展示出自己的知识面,但一定要写准确人物、事件,切忌张冠李戴。

2、也可举凡人事例,可以编造,但要注意具有真实感,切忌过于夸大,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胡编乱造的

七、论点的引入:1。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事物或问题所要发表的见解和主张。(1)、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2)、针对现象提出问题,再提出中心论点。(3)、根据亲身经历的判断句的形式,它必须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可以是单句,也可以是复句。

2、论点位置。A、经常放在文章开头,B,放在文章中间C、防在文章结尾。D、标题直接提出

E、没在文章中直接表现,是要读者概括的3、论点的类型。论点包括: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初中的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考试中常见题型:

1、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2、归纳和找出文章的论点或是中心论点

明确分析论点的方法和步骤

首先要整体感知课文,采用逐段概括要点(抓住关键的词句),对文章的内容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再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注意论点的一般位置。论点是作者对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也就是文章要证明的观点。文章中论点提出的位置常因作者的议论需要而定,换言之,作者为了更好地证明论点,必须周密、合理、有效地考虑论点的位置。一般有以下几种:

1、看标题,议论文标题有时是揭示论题的,有时揭示论点的,不管是揭示论题还是揭示论点,对我们寻找论点都有帮助。

2、看开头。为文之法,开篇点题。审察文章开头一段,抓住那些提挈全文内容的句子,往往可以得出论点。

3、看结尾。作者在文章的结尾部分,常常对全文论述的内容加以归纳,有时回扣中心,有时到结尾才揭示中心。

(二)审察论题。通过阅读明确文章的论题是什么,对文章的论题还是能把握的,然后在这一论题中作者的看法、主张是什么,这样一问作者的观点就会比较明确。

(三)通过论据来反推论点。议论文中作者为了能更好地阐明道理,常用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即抓住文中所运用的事实或道理论据用来证明什么,尤其要抓住的是作者对论据所阐述的话,这些话往往能帮肋你理解。

八、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

1、论据的类型:①事实论据——包括历史事实、故事、现实生活中的事例、社会中存在的现象等。②道理论据——道理论据指经过人们实践检验的,为社会所公认的正确理论,包括社会科学理论,如哲学理论,自然科学原理、定理、公式及广为流传的谚语、格言、警句,诗歌等。

2、论据的作用:不管是道理论据还是事实论据,它们在议论文中的作用都是用来证明论点的。——这是大体的思路。常见的考题形式:

1、补充和论点内容一致的论据。(这就要求学生A、要掌握比较全面全面的论据,B、思考这个论据是否符合这个论点。)

2、判断某一个段落和句子是属于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

4、论据的作用。

九、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论证手法及其作用类

1.举例论证:运用具体事例,有力的论证了“……”的观点或论点。(观点从上下文找集中议论的句子,或原话或自己概括)2.道理论证:引用名言,具有权威性,有力的论证“……”的观点或论点3.比喻论证: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地证明了“……”的观点或论点。4.对比论证:鲜明地论证了“……”的观点或论点

注意:

十四、塑造人物的手法及其作用类

塑造人物手法包括:语言、动作、外貌(神态、肖像)、答论证方法的作用时,先从内容上考虑,再从论证角度考虑,有力的论证论点一句必不可少。找论证方法时,按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顺序就可以万无一失。

十,问论据是什么,只有两种:事例论据,道理论据。

十一.议论文开头作用的答题规律

一般有三个作用,但是要看具体怎样开头?(1)(列举生活中的现象或从生活中的情景或引用诗歌等)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吸引读者(2)引出下文的议论(思考,观点,论点,论题)(3)充当什么什么论据证明论点

十二、环境描写的作用类

1.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A、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B、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以《孔乙己》为例,开篇关于咸亨酒店格局及人物的介绍便属于社会环境描写,它揭示了当时社会等级森严,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势利,为主人公的出场做了铺垫。2.自然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A烘托、渲染……气氛,为下文埋下伏笔。(《孔乙己》“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悲凉气氛)B表现人物……的心情。(《我的叔叔于勒》)“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表现人物沮丧失望的心情。)C暗示社会环境。(《变色龙》“四下里一片沉静,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暗示社会环境,反映沙皇统治的黑暗)D结合具体语境:设置了……的背景,烘托形象,深化主题,与开头形成照应,使文章形象、生动、增强文章感染力。(例:《驿路梨花》中关于“梨花树林”的描写)。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六种情况判断:是否烘托了人物的心情,是否渲染了气氛,是否设置了背景,是否烘托了人物形象,是否深化了主题,是否推动情节的发展。

十三、表达方式作用类

常见的表达方式如: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

记叙文中的议论:点明中心或升华主题

心理(正面、侧面、细节)描写。★答题方式:本段运用了… …的描写手法, 塑造了(如果是侧面描写用衬托)……形象,表现了……性格,体现了……精神品质等

十五、指代词指代对象的判断类

1、常考的指代词有:这、那、这些、那些、其他、以上、如此、此……;

2、一般是往前找;

3、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当通顺。

第五篇:初高中解题方法归类

解题方法:配方法 换元法 反证法 待定系数法 放缩法 判别式法 差分法 综合分析法反函数法数形结合和重要不等式法单调性法和导数法 定义判别法数列通项公式:观察归纳法 利用Sn An关系求通项公式

数列求和方法:错位相减法 倒序相加法 列项相消法 并相法

确定函数的方法:五点法 图像变换法

不等式的证明方法:1 比较法:作差法,作商法

综合法分析法 反证法 放缩法 换元法 判别式法

轨迹问题:直接求 定义法 代人法 参数求法

高考完全解读 大纲版,数学,理科/王后雄主编---4版—南宁

接力出版社2010(2013重版)

数学思想方法:1归纳推理思想 2逻辑推理的思想 3判断假命题的方法 4性质定理与判断定理逆性

中考完全解读:课标版,数学)王后雄主编---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2x导航丛书系列)

数学教师招聘考试一本通/卫小东主编:中人教育。现代教育出版社

中考

比较实数大小的方法:1性质比较 正》0负《0正》负

数轴比较法整体代换法 主元法 裂项法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直接开平方法 配方法 公式法因式分解法 十字相乘法解分式方程的方法:直接去分母 换元法 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关系式

等量代换法

求阴影面积的几种方法:公式法 割补法 拼凑法 等积变形法 够造方程法

迁移变换法

下载阅读方法格式与归类(含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阅读方法格式与归类(含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选择题解题方法归类(五篇)

    九年级思想品德客观性题型解题方法及专题训练(一) 纵观我市实行政治中考开卷闭卷考试的试卷,选择题的难度在加大,由原来单纯的知识再现转变为对学生分析、理解、综合判断能力的......

    医学统计常见资料统计方法归类

    医学统计常见资料统计方法归类 计量资料: 一、统计描述: frequencies(均数、中位数、4分位间距) 二、统计推断:t 1.t检验: 适用于两计量数据间平均水平的比较(compaire means) 1)一......

    成语、词语归类与整理

    AABB式 开开心心 快快乐乐 认认真真 仔仔细细 马马虎虎 明明白白平平安安 世世代代 干干净净 高高兴兴 口口声声 原原本本 形形色色 ABAB式 讨论讨论 整理整理 考虑考虑......

    语文阅读题方法归类(小编整理)

    语文阅读题方法归类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

    散文艺术手法评价与鉴赏题型归类及答题方法指导

    散文艺术手法评价与鉴赏题型归类及答题方法指导 艺术手法(或称写作手法)是指文章运用了哪些写作原理、规律和方法来表现文章内容。对艺术手法的评价鉴赏,就是分析文章运用了哪......

    常用成语与四字词语归类

    常用成语与四字词语归类 描写人的品质:平易近人 宽宏大度 冰清玉洁 持之以恒 锲而不舍 废寝忘食 大义凛然 临危不惧 光明磊落 不屈不挠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描写人的智慧: 料......

    常用成语与四字词语归类

    常用成语与四字词语归类 描写人的品质:平易近人 宽宏大度 冰清玉洁 持之以恒 锲而不舍 废寝忘食 大义凛然 临危不惧 光明磊落 不屈不挠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描写人的智慧: 料......

    常用成语与四字词语归类

    常用成语与四字词语归类描写人的品质: 平易近人 宽宏大度 冰清玉洁 持之以恒 锲而不舍废寝忘食 大义凛然 临危不惧 光明磊落 不屈不挠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描写人的智慧: 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