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作为文化的传播读书笔记
第一章
传播的传递观:传播被认为是一种过程和技术,它达到控制空间和人的目的,更远、更快、传送、散播知识、思想和信息。
传播的仪式观:并非直至讯息在空中的扩散,而是时间上的一个社会的维度,不是信息分享的行为,而是共享信仰的表征。
传播的起源以及至高经济并不是智力信息的传递,而是建构并维系一个有秩序的、有意义、能够用来支配和容纳人类行为的文化世界。
“社会作为世界的替代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存在,它是社会共同体所创造的理想的投影。”
符号体系不是为了提供信息,而是为了确认。不是为了改变态度或思想,而是代表食物的基本秩序;不是为了旅行功能,而是为了表明一个正在进行的、易逝的社会过程。
美国,传播的仪式观变成了一种戏剧性的表演。展现了权力的纷争。所以,新闻不是信息而是戏剧。(对经验的渴望是不断变化的,具有中产阶级趣味,不具有普遍性)
传播是一种现实得以生产、维系、修正和转变的过程。
艺术就是使现象陌生化,迫使其成为我们思考的前景。
现实是由命名系统创造的。这并不是符号形态的唯一功能,以特定的命名强调了存在。
传播再造提供一种途径,为重塑共同文化提供价值。
第二章:大众传播与文化研究
传播学的质疑:
1、把传播看作行为科学,其目的在于阐明规律
2、把传播看作正规科学,其目的在于阐明结构
3、把传播看作文化科学,其目的在于阐明意义。
在行为科学中,因果理论(利益理论)意识形态根植于社会结构的立场
在功能解释中(紧张理论),意识形态被认为并不是由结构型性力量引起的,而是为了满足人格或社会的某种需要或功能。——释放紧张。强调行为的意义和后果。以上都存在用命名来解释现象的科学形式的疏忽。
文化研究不是预测人类的行为,时而试图诊断人类的意义。
理解意味着能够领会行为者的行为作为符号所呈现出来的想象空间。传播的文化把人类的行为看作一种可以去理解的文本。
笛卡尔的客观主义:世界并不被当作一种宇宙秩序,而是一个只有当人作为旁观者与实际发生联系时的中性的、偶然的事实领域。这一领域最终被人的意图所操纵。一直相对的是表现主义:现实有所表现。表现了人类的目的、愿望、意图。文化的自然化。现实为人造就。思维最重要的产物是对现实的生产与维系。
功利主义认为人类的行为的目的是随机的或由外因造成的。人类价值或目标不可能由理性知识获得。我们最多能用理性判断目的和手段是否相符。自由的环境就能获得完善的信息。
李普曼认为自由的环境不能获得完整的信息。自由的敌人不再是国家和不完善的市场,而恰恰是新闻采集的不能只、受众的心理以及现代社会的模型。李普曼认为,真实可以通过图像来展示,不是通过语言来展示。
杜威觉得听觉隐喻比视觉隐喻更加重要。杜威提出的是交流而不是照相。即我们不能将新闻当做交换刻板印象的科学的退化形式甲乙评判,而是将新闻当做可以听到另一种声音的公开讨论和行为甲乙评判。我们缺乏的是开展交流的公众得以形成并能够产生意见的公共生活机制。李普曼认为当个体的大脑拥有对外部世界的准确再现时,才可能出现有效的舆论。当报纸这传递了关于世界的准确信息室,报纸履行了他的民主功能。在统计学上可以形成有效的舆论。尽管有很多相关局限,但是最大的局限就是新闻的本质不具备足够的再现性,只是许多时间的信号灌输并引起刻板陈见。所以需要社会科学骨干在公共机构。认为公众是二等旁观者。杜威认为:个体在拥有环境准确再现时也无法形成舆论。舆论只能在讨论中才能得以形成。新闻的主要缺陷不在于他无法再现事实。令人满意的图像与刻板陈见之间的界限难以划分,新闻的目的并不是再现或者告知,而是发出讯号,讲述事件以及引发对真相的调查。我们缺乏的是商讨观点的能力。我们不是既定世界的观察者和旁观者,我们是真正创造这一世界的参与者。(对于民主的构想是一个平等的社会。)
传播的本质可以归结为人们要么寻求影响要么逃避焦虑,它们分别根源于社会科学的因果模式和功能主义模式。这些构成了新闻已经一切文化产品。
语言逐渐被定义为操纵客体的工具,它不是确立真理的装置。对话的个人关系已经被宣传和攻歼所替代。因此我们切断了通过语言建立真正关系或者创建公共领域的威力。
语言应该是对世界的塑造和构建。
第四章:克服文化研究的阻力
功利主义观点:促进人类行动的欲望是个体的、主观的。主观欲望的作用为了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弊端:没有考虑社会秩序的问题;另外一种客观功利:对功利的追求能够产生进步的社会秩序)
行为主义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Watson,J.B.)反对构造学派的观点,创立了行为主义。这一学派认为,构造主义研究人的意识,而意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研究意识很难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因而他主张心理学要抛开意识,径直去研究行为。
结构主义企图探索一个文化意义是透过什么样的相互关系(也就是结构)被表达出来。根据结构理论,一个文化意义的产生与再创造是透过作为表意系统(systemsofsignification)的各种实践、现象与活动。知识分子意识到,他们的地位不是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他们在社会结构中队权力和影响的垄断能力上。
第五章 电子革命神话
19世纪70年代,英国资本主义经过了一段和平发展和繁荣时期,阶级矛盾相对缓和。但到80年代初,资本主义危机来临,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增强。在这种情况下,一批对资本主义社会不满,同情劳动人民,希望推动社会改革,但又对无产阶级暴力革命的前景感到恐惧的知识分子,于1884年在伦敦创立了“费边社”,其宗旨是在英国建立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他们借用善于采用回避决战、待机缓进策略的古罗马名将Q.费边的名字,意在效法费边的策略实行社会改革。费边社提出的社会改革思想被称为费边社会主义。
对伊尼斯的评价:空间上偏向的商业主义,最终发展成技术专家治国论。时间束缚上的偏向偏爱关系亲近等等群体、形而上学的思考和传统的权威。
通俗的讲,形而上学有两种意思。一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这一含义的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相对立)。二是指研究单凭直觉(超经验)来判断事物,研究超自然的哲学。有时也指研究哲学的本体论。黑格尔则反对康德的不可知的观点,他提出,如果跳出非此即彼的思维怪圈,就不会陷入矛盾、混乱。这就是辩证法。有人主张必须通过理性的逻辑推演去认识世界的本质(理性主义),有人主张必须通过直观经验去把握(经验主义)。这个就是“认识论”,广义上的形而上学,应该包括本体论和认识论。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们的分歧表现在四个方面,1.即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2.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的对立;3.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4.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则是二者的根本分歧。
伊尼斯认为:只有通过刻意减少技术和技术挂钩的机构的影响;通过艺术、伦理、政治领域的教化,才能阻止现代社会中文化的消亡。
伊尼斯认为电子通讯的速度和距离的扩大了社会组织的规模,极大提高了文化和政治领域集权化和帝国主义的可能性。
人文主义与技术分离,而不是提供“人文化技术”这一自相矛盾的概念。麦克卢汉认为每一种媒介都提高了控制空间的能力。
新技术乌托邦
措施:去除电子至上论的神秘性。技术只是手段而已。(政治的问题不是集权和分权的问题是民主化的问题。不是代表性权力对参与性机构的问题,而是以自由和平等的理想协调权力和财富的问题。)
米勒:机械文明时代的思想责任 确保听到去神秘化的民主的语言,政治词语要与政治目标和政治过程联系起来。思想的团体。
第六章:空间、时间与传播手段
芝加哥学派:
1、在方法论上反对形式主义
2、迷恋边境理论。认为社会重建和机构设立过程就是美国民主的成型过程。传播的能动过程单过社会秩序与凝聚力的源泉。(对公众生活的性质密切关注)
4、设法找出公共空间产生理性、批判性话语和行为的条件(消失得公众:大众媒介使得公众得以产生,但他们后来威胁到公共生活,以及随之产生的理性话语和启迪公共舆论的可能性)
拉扎斯菲尔德:传播作为一种控制的方式,标志着传播被纳入一种统治机制。独立知识分子批判功能的丧失。
传播作为一种疗法。
伊尼斯认为,学识不是产生于历史与文化的真空中,而是反映了民族文化的希望、渴求与离经叛道。(伊尼斯的传播理论是历史的、经验的、阐述的、批判的)
铁路的发展使个别城市的文化覆盖了其他地域的文化,于是个别特殊地区认识世界的方式逐渐界定了整个国家的文化,甚至界定了国际的文化。
伊尼斯认为,地方社区的建立对形成民主经验很关键。现代传播媒介大多处于商业的利益,建立了本质上私人的传播体系。私人悦读和悦读受众代替了阅读公众以及讨论和争论的公共性。
传播的偏向理论:任何形式的传播都有偏向,它擅长缩短发送信息的时间并控制空间,当有些团体开始控制传播形式并在政治上将他们的利益与传播性能联系在一起的时候,这种偏向就固定成为一种垄断。
所谓窄化,就是人们对事物的躯体感觉、认知、情感或思维意识向某一方面或某一方向高度集中,使其所及的范围越来越狭窄,越来越收缩,越来越局限的过程,窄化过程同时表现为对窄化对象的感受性增加、敏感程度增强。网络的社交化带来的信息窄化,本质上就是排除一种“信息偶遇”:你获得的信息都是你想要的。常年厮混在一个意见趋同的群体中,反过来会使得这个群体越来越“小团体思考”,而天下所有的原教旨主义群体和激进主义者群体,都来源于这种思想结构。信息窄化的极度深化(所幸现在还没发生),将破坏一个社会的基本共识,普世价值观也将会荡然无存。受众依赖于集中化的供应源,知识与构成知识的结构呈垄断性,同时也在衰退获取知识的能力,通向传统的权力丧失。
未来传媒性帝国的扩张是技术完美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的社会。
第七章:未来的历史
未来成为一种解决方式。于是,时间的迁移等同于从过去的问题和当前的困难中得以脱身。未来超越了人类的局限,不再有政治,实现了和平与民主的幸福阶段。
三次传播革命:印刷业革命:信息生产的机械化(识字率的提高扩大了政治统治);电话、电报、电视;互联网
控制论革命:通过量子跃迁提高可获得的信息,保证对政策选择权的明确界定、对措施可能产生的结果的准确预见,还来自于社会的反馈机制„„
还有一种更为严格的知识垄断。对整个思想和范式体系的垄断,这种体系决定了什么事宗教的事实,决定了评估任何阐释这些事实之真实性的标准,界定了什么才能构成知识。现代计算机拥有者分项数据,垄断的不是数据本身而是一种被认同、被确认的模式。这就是信息与知识的混乱。
政治组织(政治共同体)分崩离析。我们仍然处在精英主义的统治之下。技术精英意味着社会的原子化(孤独的个体)
知识是范式的,不像数据存在于经验之中。他们是元信息。
修正的原意是改正、修改使正确。中文中修正主义特指对马克思主义的修正。反对修正主义的人认为:修正主义的反动性在于,它不是对错误的修正,而是对真理的修正。“修正主义”中的修正是贬义,涵讽刺的意味。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的资产阶级思潮。19世纪90年代首先出现于德国社会民主党内。
未来只不过是乌托邦传统的一部分。乌托邦就是无处,在空间上不存在的,通常在时间上也不存在。
现代知识界在解构任何作为某种价值观的过去意向都是粗暴的,但是未来只不过是修辞上与政治上替代了过去,它并没有改变这两个意向的社会含义。未来变成了永远被修正的东西。
一个有效的、真正的参与公共领域的丧失,杜威说,这种真正参与的共同的政治生活回避了控制。就我们处在田园分为来看,对未来的怀恋是有害的,因为缺乏自觉。
第八章:技术与意识形态:以电报为个案
电报的作用:
1、被第一个大型工业垄断着——西屋联合电报公司所控制,随之出现了第一个通讯王国和许多工业王国的雏形。电报+铁路——现代技术工业的综合管理
2、电报是电子工业的第一个真正奠基品。经济信息问题。
3、电报带来了语言性质的转变,带来了日常知识与意识解构的变化。
电报不仅改变了传播与运输的关系,还改变了人们想到传播一词的思维方式。
割裂了城邦资本主义的模式。电报与意识形态:
电报与垄断资本主义的关系:生产力的机构化。匿名者之间的买卖关系,需要第三方管理机构的维护。(加剧了生产力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技巧更科学,垄断控制发展趋于合法)
电报与公众的想象:技术至上论(电子至上论:对和平、和谐和自我满足的渴望,加之对能量、利润和生产力的希冀,电报消除时空,意味着国家将联成一体;莫尔斯的地球村理论),电报看不见的神秘力量,颇具宗教色彩。(身体二元论的神秘性)
传播的宗教观是一种中介物——一种渐渐消失得中介物——介于中场阶级的渴望与资本主义及日渐滋生的帝国主义之间。
通讯社要求一种不带地方性或区域性且通俗化的语言形式。它们要求采用一种科学的语言,一种严格意义上含义明确的语言,并将口语中所含的言外之意得到严格控制。语言平实且标准化。电报导致了方言形式、新闻及报道风格——即夸张的报道的消失,更多依赖符号在传统意义上的作用。即信用作用。电报语言以对等性关系,替代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电报淘汰了用书信告知时间、对时间进行详细描述、对内容作了一定分析的通讯员,代之以提供单纯事实的特约记者。电报费用的昂贵,导致 观察者与写作者分离。新闻判断必须程序化,新闻部这一组织也必须像工厂一样工作。简洁的文笔和篇幅迫使新闻像商品一样被对待。
电报促进了军事帝国的协调作战,政治记者;跨国贸易。(帝国主义一词出自1870年代——跨大西洋海底电缆建设。)帝国的边缘控制能力加强。(电报使海底电缆物尽其用,但是扩张能力语统治能力之间制造了紧张关系)
市场不再是空间意义的市场,信息的传递也摆脱了时空,交易虚拟化。统一价格体系在空间上扩散。思想被数据化。
关于传播仪式观(詹姆斯凯瑞)的探讨 《仪式观传播视觉下的营销活动》:仪式观营造一种得到传播对象普遍认可的信念,以此联系为一个整体,使受众潜移默化的过程中理解和接受信息内容。(eg 护身符)——无形的权威影响和信仰塑造。(想象共同体的构建)
操作:利用具有某种文化价值的集体无意识符号,将人带入一种与他人有意义的关系中,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促进消费者与企业文化(质量要保证:美女放粽子?)的沟通。
《传播仪式观:一种独特的传播研究方法》
陈力丹教授用方法论的角度讲传播学研究分为“经验-功能主义学派(通过科学的求证寻求传播现象背后的规律)”;“技术控制论(伊尼斯、麦克卢汉、梅格维茨)”;“结构主义符号-权利(法兰克福学派、英国文化研究学派)
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米德、库利、罗伯特.帕克、欧文.戈夫曼 借鉴芝加哥学派:传播是符号的再造,创造和谐社会。(道德代替本能,社会的社会性成为可能)
借助批判学派:不能忽视对人行为的理解。(沿着美国反实证主义的观点;行为主义)维护社会秩序,使失去的秩序恢复。
三种批判模式:生产研究的批判、文本的批判、文本与行为之间关系的批评。
交流和理解。
《杜威、戈尔茨队凯瑞传播仪式观的影响》
杜威早年芝加哥社会学倡导理解、共享观,而不是传递;传播构建社会;传播创造符号和意义;传播是共同参与的社会实践。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阐释》文化是意义的象征体系。社会行为按照意义模式运作。公开的仪式就是文化表演,是一种世界观。
第二篇:《作为文化的传播》读书报告
中国传媒大学 2013-2014 学年第 2 学期
传播效果研究 课程
题 目 《作为文化的传播》读书报告
学生姓名 彭继春
学 号 *** 班 级 新闻学院传播班
所属学院 新闻学院
任课教师 王锡苓
成 绩
《作为文化的传播》读书报告
第一部分:概述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作为跨学科研究的产物的传播学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在对传播学陆续的研究中,不乏有各家的深刻独到之言。而本文要介绍的是詹姆斯·W ·凯瑞的《作为文化的传播》,由于国内市场的匮乏,原著很难买到。因此,本文选取的《作为文化的传播》一书,是2005年出版于华夏出版社,并且由丁未教授翻译的。
詹姆斯·W·凯瑞是美国文化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20世纪50年代正是拉扎斯菲尔德开创的效果研究模式盛行的时候,詹姆斯凯瑞的传播学研究正是开始于这个时期,他深受约翰杜威和芝加哥学派的影响,认为类似于拉扎斯菲尔德的效果研究模式是经院式的研究,对明确无误的事情加以验证,结果就是裹足不前,进而凯瑞找到了传播学的另一源头,即传播的仪式观。由此形成了凯瑞的一系列论文和演讲稿,进而集成了我们今天看到《作为文化的传播》一书。
《作为文化的传播》共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传播与文化,第二部分为技术与文化。每个部分包括四个章节,在传播与文化这一部分中,包括:传播的文化研究取向、大众传播与文化研究、对“大众”和“媒介”的再思考、克服文化研究的阻力等四个章节。这一部分作者提出了传播另一源流之传播的仪式观,并且提出了传播学研究的困境,以及文化研究之困境。而在技术与文化这一部分中,包括:电子革命的神话(与约翰·J·奎克合著)、空间、时间与传播手段、未来的历史(与约翰·J·奎克合著)、技术与意识形态:以电报为个案等四个章节。这一部分,作者主要论述了技术的出现而导致的社会变迁,从而促使传播学的相关研究。特别是在空间、时间与传播手段这一章节中,作者专门对英尼斯的相关著作及观点做了论述和评价,其论述方式和观点尤为值得我们借鉴与思考。
第二部分:有关传播学的相关思考
a)两种不同的传播概念:传播的传递观和传播的仪式观
19世纪传播一词开始进入公共话语,对于美国文化来说,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传播概念。詹姆斯·W·凯瑞在第一章节《传播的文化研究取向》中,就明确提出了这两种不同的传播概念,也就是传播的传递观和传播的仪式观。凯瑞深受实用主义哲学者创始人之一杜威的影响,因此,在开篇,作者就说“几年前我决定认真研读传播学著作,一位明智之士建议我从约翰·杜威开始。这是一个令我从不后悔的选择。” 传播是信息或讯息交换,是一种活动。大约在十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非语言的手势进行交流,这样的一种交流实际上就是一种讯息的传递和沟通。后来人们又通过进化用语言交流,随着人们所处的世界的日渐复杂,人们大脑的局限性使得他们不得不寻找储存于体外的记忆。于是,传播量的增加促进了传播媒介的出现。而这些传播媒介的出现同时又刺激着信息的传递,从而促进了传播活动的不断发展。
传播的传递观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一直是美国文化中最常用的一种观点。“传递观”源自地理和运输方面的隐喻,它指传播是一个讯息得以在空间传递和发布的过程,以达到对距离和人的控制。通常用“传授”、“发送”、“传送”或“把信息传给他人”来定义传播。了解到传播的传递观后,本文则主要重点解说传播的仪式观。
传播的两种概念很大程度上都可以追溯至宗教,事实上,在人类的史前史时期交流和技术就开始兴起,亚历山大·马沙克在《冰河期的艺术与符号》一文里,列举了一系列的史前石器和洞穴中的壁画。有研究者认为,这些人造物功能是仪式巫术,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人造物,而马沙克则认为他们包含更多的信息。那么,对于此,我们先来看看詹姆斯·W·凯瑞对传播的仪式观的定义:传播的“仪式观”并非直指讯息在空中的扩散,而是指在时间上对
1一个社会的维系;不是指分享信息的行为,而是共享信仰的表征。凯瑞认为传播一词与“分享”、“参与”、“联合”、“团体”及“拥有共同信仰”这一类词有关。他认为这一定义反映了“共性”、“共有”、“共享”与“沟通”。那么,回到刚才马沙克的那篇文章,我所要论述的是其中提到的有关洞穴壁画的研究。试想,这种洞穴壁画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彼时的壁画大多数是与狩猎等有关。那么这种与狩猎有关的壁画就是对一种有意义的形象的制作,制作图画必定是有意图的。而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必定是崇尚仪式的,他们很有可能经常将年轻人聚集于此,以举行传授狩猎技巧这样的仪式。那么,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壁画作为一种有意义的符号,被人们加以运用并进行了传播。它是一种团体性的活动,并且其目的是为了让团体共享意义,从而使他们拥有共同信仰,获得有效的沟通。这种情形和凯瑞所描述的传播的仪式观又何其相似。这也正应了凯瑞的话:“在仪式观中,传播一词的原型则是一种以团体或共同的身份把人们吸引到一起的神圣典礼。”
美国的学术界对传播的仪式观向来不重视,而詹姆斯·W·凯瑞则以其独到的视角提出传播的仪式观。事实上,不仅仅是古老的宗教仪式,还是现今的新闻事业,传播的仪式感一直都存在着。在凯瑞看来,报纸更多地不是把读报视为发送或获取信息,而是将其视为好比 1 詹姆斯·W·凯瑞著 丁未译《作为文化的传播》,华夏出版社,2005年8月.参加一次弥撒仪式。凯瑞说,在那种场合下,虽然人们没有学到什么新的东西,但是特定的世界观得到了描述和强化。正如现在电子媒介的兴起,微信、微博等新兴社交媒体呈现给读者的并不是单纯的信息,而是对这个多样化的世界的描述,它通过对现实的呈现,从而使得人们得到戏剧性的满足感。而人们使用这些新媒体就是一个仪式化的行为,它无时无刻吸引着人们不自觉地去强化自身的世界观。
对于凯瑞来说,仪式观之重要性无可辩驳。但是他也不否定传递观的作用。在凯瑞看来,仪式观并不排除信息传递和态度改变过程。传播学的发展不仅仅应该是对传递观的推崇从而陷入行为主义和功能主义的困境。要解决这种困境,在凯瑞看来,则需要把传播看成是一种现实得以生产、维系、修正和转变的符号过程。这也正为凯瑞传播的仪式观的发展找到了出路。正如威廉姆斯所说,社会生活不只是权利与交易,它也包括了对美学体验、宗教思想、个人价值与情感以及学术观念的分享——一种仪式的秩序。我想这也正是詹姆斯·W·凯瑞想要构建的传播的仪式观模式。
b)技术与文化:时间、空间与传播手段
传播被人提及,往往跟技术有关,而技术的形式往往通过传播媒介来表现。因此,技术在推动整个人类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传播学的研究中,也出现了技术论者。其中最为代表性的就是哈罗德·英尼斯。詹姆斯·W·凯瑞专门为其写了一篇论文,即《时间、空间与传播手段》。
哈罗德·英尼斯是加拿大多伦多学派的鼻祖,他也是麦克卢汉的老师。在芝加哥大学攻读经济学,晚年研究传播学。他一生的事业以1940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截然不同的时期。早期的英尼斯是一位经济史学家;后期的英尼斯则沉浸在从古到今的经济与传播关系的研究之中。其代表作是《传播的偏向》与《帝国与传播》。
在对传播媒介的探讨中,从早先的符号和象征物到人类发明了文字。文字各自的载体是不同的,有些是楔子,有些是纸草。而英尼斯则将文字与传播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英尼斯认为,媒介具有时间偏倚(time bias)和空间偏倚(space bias)这两种特性。前者是质地较重、耐久性强的媒介,如粘土、石头和羊皮纸等,较适于克服时间的障碍,较能长久保存。后者是质地较轻、容易运送的媒介,如纸草纸、白报纸等,较适于克服空间的障碍。在英尼斯看来,以口语传统为基础的文化,其占支配地位的媒介系统是时间偏向,其文化导向特征是以过去为中心的,它比较注重传统。而在以书面传统为基础的文化中,占支配地位的媒介是偏向空间的其文化特征,它是以现在和将来为中心的。英尼斯认为人类传播媒介演进史,是由质地较重向质地较轻、由偏倚时间向偏倚空间发展的历史,也就是从石头到莎草纸的过程,而且与人类文明进步阶梯相协调。
在英尼斯的著作中,渗透着各种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因素。仅从文化因素来看,文字的发展使得传播更为迅速和有效,而媒介的历史演进,则承载着不同时期的帝国在绘画、音乐、喜剧及舞蹈等方面的历史成就,而帝国的兴衰在这些艺术形式的表现中,也在书写媒介变迁的历史脚步。而对于传播与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英尼斯认为,任何一种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能够改变社会体制的形态,常常转移权力中心。社会权力的竞争离不开寻求新的传播技术形式的竞争。于是,英尼斯就将控制媒介行为视为行使社会和政治权力的一种手段。
英尼斯是推崇口语文化的,他认为口语文化不像书面文化那样会轻易被垄断。口语文化的力量在于说话是一种自然的能力,当说话和对话作为知识生产的来源时,因为它活跃于社会生活中,所以不会被完全占有。因此,英尼斯强调口语传统,他认为口语传统是强调对话、辩证法、伦理和形而上学,而这些则是现代技术的对抗力量。类似于印刷和电子以及现今的互联网技术,都是促进行政效率的媒介。因此,英尼斯认为只有通过坚持理性、民主与时间这样实实在在的对抗力量,技术的偏向才能得到控制。
有关于英尼斯的这一系列论述,在詹姆斯·W·凯瑞看来,英尼斯为传播研究提供了一种历史的、经验的、阐释的和批判的学术型研究模式。而这在当时的美国是绝无仅有的。英尼斯试图展现时间与空间真正的变迁,以揭示普遍理论不可靠的一面。对时间和空间的关系的论述成为了英尼斯传播研究的独到视角。
技术的发展总是在一开始得到人们的追捧,而到后来却不断地被人们批判。人们创造出了技术,表面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类似于电报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于时间和空间概念一样,它使得不同地域的人们可以在同一时间分享信息。但是,技术的出现总是最终束缚了人们自身,使得人们成为机械的原子化大众。对此持异议最多的也就是以阿多诺等为代表的批判学派的相关著作。当然,本文论述的重点不在此。我们回到詹姆斯·W·凯瑞对有关技术的讨论。他认为,与早期的印刷技术一样,电子技术偏向于维护某种类型的文明,即一个热衷于财富、权力和生产力,热衷于技术完美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的强大社会。那么如何改变这种模式呢?凯瑞认为,通过英尼斯所指出的,应该可以减少现代技术的影响,从而培育艺术、伦理和政治领域,这样才能避免文化的消亡。
英尼斯有关于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是建立在技术发展的基础之上的,詹姆斯·W·凯瑞之所以推崇英尼斯的相关论著,其主要原因也在于我们之前所讨论的凯瑞的传播的仪式观的主张。英尼斯最后的落脚点是口语文化,而口语文化正如一种神圣的仪式一样,它将人们聚集在一起,宣扬思想和艺术,这种形式和传统正与凯瑞传播的仪式观不谋而合。这也正是凯瑞为什么那么推崇英尼斯的原因。
詹姆斯·W·凯瑞的有关传播研究一系列观点值得我们深思,特别是其独特的研究视角。他对我们当代研究新闻和传播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其传播的仪式观放在今天仍然受用,其对英尼斯的有关于时间、空间与技术的评介更是令人深思。集大成者非一日所能就,对于传播学子来说,一切才刚刚开始。
参考文献:
【1】 詹姆斯·W·凯瑞著 丁未译·作为文化的传播·华夏出版社,2005年8月.【2】 戴维·克劳利 保罗·海尔编 董璐 河道宽译·传播的历史——技术、文化和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第1版.【3】 郭建斌:理解与表达:对凯瑞传播仪式观的解读,载于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2006.【4】 张建中:詹姆斯?凯瑞与美国传播学研宄,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4期:24-27.【5】 周鸿雁:仪式华盖下的传播一一詹姆斯?凯瑞传播思想研宂,上海:上海大学,2011.
第三篇:文化传播
诚实做人踏实做事2006年10月08日浙江在线嘉兴频道
汽运公司职工王德全,1976年底进入嘉兴电力局,先从事汽车修理,后因工作需要改行成了专职汽车驾驶员。驾驶员是一个最普通不过的岗位,而他就像一颗小小螺丝钉,紧紧地固定在最不起眼的位置上,一干就是23年。在这二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中,他始终保持着一份平常人的心态,遵纪守法,诚实做人;始终保持着一份高度的责任感,爱岗敬业、踏实做事。王德全对嘉兴电力局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他的父辈就是电力局的一名退休工人,小时候的他因家中人多,家境相对贫寒。在他家最为艰苦的时候,是单位伸出援助之手,帮他家渡过难关,使他们兄弟姐妹得以长大成人,“感谢共产党,感谢新社会”是他父亲常讲的话。从小的耳濡目染,使他对电力企业充满了感激之情。
在那么多年的工作中,他工作踏实,不怕苦累,不计较个人得失,当年和他一起学开车的师兄师弟们,车换了一台又一台,而他当初开的是大货车,后来就一直开工程车,工作条件也相对艰苦得多,对此他从无怨言,为了电力事业的建设和发展,领导让开啥车就开啥车。因此不管在何时,只要有任务,准会随叫随到。加班加点他在班里是最多的,公里数他在班里跑的也是最多的,而开车二十多年来他几乎没出过事故,为此他曾获市局“安全行车15年和安全行车30万公里无事故年限目标奖”,在今年的迎峰度夏、抗台风工作中由于表现突出而获得公司先进个人的提名,并被市局表彰。
王德全在工作中踏实做事,在日常生活中诚实做人,他继承了父辈艰苦朴素、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亏自己但不能亏父母,苦自己但不能苦家人,烦自己也别去烦别人”。他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虽然自己收入比较稳定,家里也有了些积蓄,但他在生活方面一直很朴素。另外,他更关心老人,每星期都会去探望老人,因为他知道老人更需要关怀。而同事之间有困难他也会尽心尽力地相助,因此不管在公司还是他曾服务过的单位均留下了较好的口碑。王德全已年近五十,风雨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痕迹,而他依然以一个平常心对待一切,几十年如一日,不为世风所动,坚持着他的做人准则,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第四篇:论电视剧作为文化传播工具的可行性
论电视剧作为文化传播工具的可行性
09汉语国际在职硕士石文082108016
一般来说,讲到中国在海外的影视传播,大家都会想到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们的电影,而中国电视剧在海外的传播甚少提到。当然了,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传播手段为广大消费者所广泛接受,是有特定的特点和优点的。首先,电影能够更集中地反映一种文化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评判,电影可以展开宏大的叙事,展现辽阔的历史画卷,给人震撼的艺术效果。相比电视,电影耗时短,是浓缩的精华。这种“短打”“炫酷”的模式更适合当下年轻人的消费态度。另外电影并不拘泥于时段,电视节目的安排,需要遵循一定的时间表,这样多少排斥了一些主流的消费人群。还有就是电影的影响力。时置今日,谁也不能否认大屏幕上的巨星,偶像的力量,他们的影响力甚至高过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这在中国已是不言而喻的事实,在国外,这种现象或多或少存在。我们的巨星李小龙不也是在好莱坞的推动下逐渐成为中国的文化icon么。电影作为文化交流的手段,其作用在娱乐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日渐凸显。中国也意识到这种交流的必要性,因此,近年来中国制作电影的数量越来越庞大,电影制作工艺也越来越精良,国际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更多中国优秀的电影被推介到各大国际影节,更多的中国影人蜚声海外,声誉日隆。但是,要说这其中真正以表达中国思想、展现中国文化特质为目的的电影却不多。更多输出的电影为了讨好外国观众,迎合海外消费者的口味,都披上了外来文化的战衣。像前几年的《夜宴》,就完全照搬了《汉姆雷特》的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虽然是中国人在演,有着中国的服饰和化妆,但是这种电影在外国人尤其是熟悉莎翁的观众看来,充其量不过是莎翁剧的一次中国排演,本质上与中国无关。还有《赤壁》、《无极》等都是西方视野下的文化拼盘,是用中国的毛笔蘸了中国的墨汁却去写外国的字母,哪能看出中国文化的神韵,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这样的东西,中国观众不接受,外国观众也是一头雾水。但是也有一些抓住中国内在精神气质的电影取得成功的例子。像张艺谋的《红高粱》、李安的《卧虎藏龙》等。《红高粱》已经是二十多年前的片子就不提了,《卧虎藏龙》是近年真正理解了中国文化的优秀代表。其实李安也是非常推崇儒家思想的,他本人就很喜欢中国书法,他之前的一些作品比如《推手》、《喜宴》等就是反映中西文化碰撞的,因为他自己也是旅居美国多年的华人,所以对这个现象有更多更深的体会。他的电影虽然没有华丽的外表,但总像是浸染了中国文化的墨菊,散发着淡淡的幽香。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才更像是中国文化所倡导的“中庸”“教化于心”。这样的片子也更符合西方人对东方人情感内涵的想象和期望。然而,要在短短两小时里展现丰富的中国元素让其他民族迅速了解中国毕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这就让我们想到了另一种集视听效果为一身的媒介物——电视剧。
电视剧是一种专在电视机荧屏上播映的演剧形式。它兼容电影、戏剧、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造型艺术等诸因素,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它适应电视广播特点、融合舞台和电影艺术的表现方法,是观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我国是电视剧生产大国,据2005的统计,中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的电视剧生产量已超过12000集,成为世界生产电视剧最多的国家。此外电视剧产量还在以每年1000集的速度增长。2001年,全国的电视剧产量约为8000集,到2005年已达到12247集。可以说电视剧正发展成为我们民族文化一个最庞大的资源之一。而伴随着中国电视剧走向成熟的历程,中国电视剧也开始逐步走向世界。《红楼梦》、《西游记》、《武松》、《末代皇帝》、《宋庆龄和她的姊妹们》、《围城》
等都先后在美国、日本及欧洲、东南亚国家播映。近些年,中国也开始选送优秀电视剧参评国际电视节,《太阳有七种颜色》、《小木屋》、《小船》、《穷街》等作品都分别在参赛的国际电视节上获奖。一些在中国热播的历史剧、偶像剧在海外也大受欢迎,据说《还珠格格》在东南亚各国播映时就大获成功,以至于越南等国都出现翻版的《还珠格格》,更有甚者,因为该剧太受韩国人的欢迎,还遭到了韩国政府的禁播。这里顺便提一下韩国的电视剧,我国中央电视台从95年起引进第一部韩国电视剧《爱情是什么》,此后国家级电视台每年都有几部韩国电视剧露面,而韩国的国家级电视台几乎没有中国电视剧播出,韩国这种由政府出面干涉的保护本族文化的举动确实值得深思。反观我国,不光是中央电视台,现在几乎每一个省级电视台每年都要引进几部韩国电视剧,有时甚至可以看到一部韩国电视剧在十几个电视台同时播出的盛况,像《浪漫满屋》、《巴黎恋人》、《我的女孩》等等,明明就是简单的人物性格、俗套的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可偏偏就是把国人迷得五迷三道,欲罢不能。更不要说像《大长今》这样能引起人们普遍共鸣的励志电视剧了。该剧在我国首播的一段时期内,下至菜市场,上至办公室,下至中年妇女、上至年轻白领无一不在津津乐道剧中情节和人物。由此又带动了新一轮的韩国文化热。在临近几年的大小演出中,人们以能歌会唱该片主题曲《大长今》为荣,连带韩国饮食、韩国服饰、韩国明星、韩国的美容化妆等都成为国人争相效仿的对象。由此可见,电视剧对它民族的文化影响力。这种影响力通过各个文化细节渗透到别国,其深入人心的程度是触目惊心的。现在80后90后的哈韩族不是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向韩国看齐吗?所以我们能不能也通过电视剧这种资源手段来传播我们的文化呢?我们的电视剧不仅有数量上的优势,质量也丝毫不输其他民族。我们不仅有类似《浪漫满屋》《我叫金三顺》这样的诙谐搞笑剧,更有同时具备深度和广度的历史剧。外国人不仅对偶像明星感兴趣,对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也会感兴趣。只要剧中想要表达的都是人类所共有的情感和生活态度——对真善美的渴求,对逆境中奋发图强的赞美,对纯真爱情的向往,这些都是能引起人们共鸣的。电视剧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工具,其功效甚至是百倍千倍的。电视剧贴合广大民众的生活,是对历史和当下最鲜活最有力的映照。它的影响力持久,时效性长,因此展现的文化因素更全面而具体。从形而上的生产力水平、政策决策、宏观历史、抽象语言,到形而下的饮食文化、建筑文化、生活习惯、大众娱乐等,无所不包,无处不到。而且这种文化是纯粹的不掺杂的,它深深地根植于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土壤,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是中国这个大家庭的精神反射。不像某些个大片,动不动来个合资,邀请个国际巨星,强调国际性普遍性。再一个,电视剧的投入相较于电影来说是非常小的,抛开新《三国》等特例不谈(据说投资上亿元,堪比电影),一些表现普通人生活的近现代题材的情景剧、室内剧的投资都是比较少的,而且拍摄起来也较电影容易许多。这些都使得电视剧作为文化传播的手段成为可能。如果说要了解中国文化,看中国的电视剧应该是个迅速而有效的途径。
我们的电视剧产量那么巨大,产生那么一两部让外国人爱看的剧集应该不成问题,《三国演义》、《还珠格格》等成功的例子也说明了这一点。关键是怎么样让这些优秀的资源更好更充分地得到传播。这里面,国家和社会的力量同样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国家及省市之间的影视剧交流交换会是电视剧的主要输出渠道。值得注意的是以往我们的电视剧没有走出国门的意识,从事件题材到故事编排再到人物设置都显得太本土味,使得一些情节和内容外国观众消化不了也接受不了。比如赵本山的乡村系列,在中国是很受欢迎的剧集,可就是因为方言味太重,有些笑点连中国南方的观众都没有共鸣,就更不要说外国观众了。再比如现下清宫戏特别火爆,但是那段历史容易让外国人有情感上的抵触,就更谈不上喜欢了。在进行国际文化交流时,首先应该避免产生更多的交流障碍,然后才去寻找文化上心理上共融共通的东西。如果因为语言翻译这样的问题而把本来能取得很好的传播效果的机会浪费掉,实在是很可惜。与此相通的,一些技术上需要跟国际接轨的地方,应该积极主动的接受并逐渐变更之。比如摄影棚的大小、灯光的瓦数、演员的面光怎么给、高光怎么给,这些技术参数在国内往往随意性比较大,但是在国外都有统一的标准。制作单位应考虑到这些硬性指标,国家也应该有意识地慢慢强化,甚至可以先采取一些政策手段,慢慢让这种国际化的形式标准深入人心。有些东西起先可能是强制来的,但是到后来强制也许就变成一种自觉了。韩国人对于本国文化的推崇如果没有政府的强制干预,光靠老百姓的自觉性和热情恐怕也难成气候。政府在文化传播这么宏大的民族意愿上的执行力,是任何民间力量无法取代的。再者,政府还可以在各种国际交流文化节上想方设法地大力推广这种文化资源的输出。比如组织剧中人物的见面会,让他们走出国门,介绍电视剧中的中国文化;比如将电视剧和旅游资源相结合,形成相互促进,以旧带新的态势。把这一种资源发展成一个产业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触类旁通,互通有无。当然,形成国际化的产业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具有全球化眼光能够反映中国现代性的内容实体是必须的,而各行各业特别是营销网络的铺陈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这就对节目的销售、频道的推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个电视台节目制作单位不能再单纯依赖于国家政府的支持,各级省市电视台也可以通过这种文化现象实现创收,加强对外合作交流,从中摸索出自己的经验和心得体会。最后,呼吁广大的民间力量为中国的文化传播事业做出贡献,已经成为当下不可逆转的大潮流大趋势。我们不仅可以通过电视频道、广播这些官方途径输出我们的文化,还可以采用时下非常流行、覆盖面特别广的网络形式来传播中国的文化。21世纪,互联网在家庭娱乐方面必定发挥着更大的作用,一些娱乐消费的中坚力量更是互联网的忠实拥趸。让他们从网络上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学习汉语,知道一些中国的风土人情,既节省了时间又节约了金钱。何乐而不为?不以善小而不为,这种口口相传的方式说不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这方面大部分网迷和美剧迷们都应该深有体会。因为近几年广泛流行的美剧都是通过网络为大家所熟知的,一些留学生和外国语爱好者还自发组织起来实时翻译美剧,真正做到了中国本土与美国时间同步放映。这种热情真是可歌可泣。如果能把这种热情用在传播祖国文化的事业上来,那将是多么大一笔
资源和力量。因此大可以成立一些民间组织,集合一批民族文化的爱好者,以弘扬民族文化为己任,把中国电视剧作为其中一个重点推介项目来运作。这样的组织形式不仅可以作为官方政府和固定电台的补充,说不定还能以其自身流动性强、具有更博大的亲和力的优点形成一股不可小窥的浩荡之势。
中国是文化思想大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因素何止千万,单论其中任何一种都包含着丰厚的历史内涵和民族素养,传承千年而又带着崭新的面貌。而电视剧却实实在在是上个世纪才出现的新兴产物,从1958年,第一部电视剧《一口子菜饼》诞生到现在,不过才经历了区区几十年。然而这种艺术形式却是生命力旺盛,气势磅礴的发展起来了。并且带着兼容并包,兼收并蓄的独特气质矗立于民族文化馆的一角。从电视剧中我们可以回顾民族的滥觞,反思文化的劣根性、展现当代中国的更新与进步,我们更可以发现利用其本身媒介传播的独特性,独辟蹊径,把它变成中国文化的展览馆,让更多想了解中国文化、热爱中国文化的人走进这个展览馆,去发现最能诠释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精神的内在核心。我想,这种展示可能也是中外文化交流最贴近真实、最便捷、最广泛的途径。
第五篇:传播政治经济学读书笔记
传播政治经济学读书笔记
第一章 导论
1.本书叙述角度:兼容并蓄的,开放的,非简化论的 方法论:兼容并蓄的立场+现实主义认识论 克服 二元论 非线性(结构因果论):不可解(难以预测)例如蝴蝶效应。分析单元:过程
2.传播政治经济学三个起点:商品化、空间化、结构化(社会变迁普遍存在)临近学科:政策研究,文化研究
第二章 一. 概念
起源:家务管理和政治经营
研究对象:各种社会关系,特别是权力关系 是对社会生活中控制月生存进行的研究 二. 特征
社会变迁与历史
社会整体性
道德哲学
实践 三. 古典学派典范
两大支柱:笛卡尔理性论
培根经验论
是自由市场经济论公然的源头,使研究中心由金银转移到生产劳动 四. 批判
激进派
A.空想社会主义
认为(自由市场)剥削深化,攻击私有财产,主张以计划的、公有的社会取代无政府状态的市场
B.马克思
支持平等、公有、唯物主义分析
将资本主义置于历史辩证发展中考察
提出资本主义社会的概念
保守主义者
A.社会是脆弱的有机体
B.政治经济学不能改善人们的物质或精神生活
C.反对经济的发展源于自理的个体理性的追求个人财富最大化 D.保守主义的极端——维护性别、阶级、种族的等级制度和地位差别
五. 从政治经济学到新古典经济学
A.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的区别——经济学是数学化的,简化的科学,不考虑政治、道德哲
学、社会实践。政治经济学则需要考虑这些方面,还有社会制度,心理力量,文化价值等。
B.从政治经济学到新古典经济学的转变
——奥地利学派:不放弃历史和道德关怀,追求纯粹的市场经济 ——剑桥学派:主张调整机制、政府干预市场经济
六. 各种流派
A.新保守主义 B.制度经济学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女权主义政治经济学 E.生态政治经济学 F.社会主义生态学
第三章
本章首先从界定传播的含义出发,进而探讨传播政治经济学崛起的社会背景及知识学术背景。
1传播
概念:媒介非中心化 P71最后一段
传播的含义;一种交换的社会过程,其产品或是社会关系的标志,或是它的具体表现。
政治经济和传播互相作用,自社会与文化实践中建构产生,两者都是交换过程,存有差异但都由共享的社会与文化实践决定。2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概念:后福特主义
影响政治经济学取向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报业、电子媒介及电信业从朴实的家族企业向20世纪产业界的主要产业的转变。
国家的影响 P74最后一段~76(媒介帝国主义议题)
文化研究 P79第三段
3北美
达拉斯·斯密塞 赫伯特·席勒
产权集中化P88(整合与分裂); 了解国家或政府与传播业的关系 国家与资本的整合发展
国家与企业置于国际舞台下思考 P92 性别 种族
4英国与欧洲 詹姆斯·哈洛伦 格拉默·默多克
批判的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以不同的读解方式去了解传播、大众媒介及文化实践。
媒介集中化趋势;英国媒介的国际化;对娱乐与信息的限制性选择。三种生产方式:P107 二段 第三世界
发展理论(现代化理论)P116
对巴西和日本的研究
6综述
这门学科涵盖了不同的立场、兴趣、侧重点、对立关系。马克思学说及制度研究取向的政治经济学传统所产生的实际研究成果远超出社会体制给予的支持。大多数工作都是独立完成。但仍基本确立了研究方向。7 个人理解
本章即是把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有关传播的一些内容拿了过来,很少有学者是专门研究传播。
他们都是独立研究,也就表示观点很不同,未达成一个统一的理论。所以这到底是要说啥。。
第四章
在对传播政治学的概念进行界定以后,在下编中,文森特·莫斯科主要介绍了传播政治经济学所遇到的挑战。
在下编前言中,作者先区分了反思、修正与否定的区别,修正主义者的观点提供的是较小的改善;否定则抛弃了本取向的基本假设。反思则介于修正与否定之间,承认这一取向的核心原则及多元诠释。反思需要该取向具有必要的自我意识与自我反省能力,能够检查自身的根本的认识论和概念基础。
作者认为,在政治经济学阵营,重向外,轻向内。恪守实践目标,却很少向内检视。反思意味着仔细审视既有成就,同时要批判地反省这些成就与本取向的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反思同时意味着直接的对话,目的是使人明白什么是这一取向的根本基础。
之后,作者阐述了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认识论和本体论。
这里采用的取向以现实主义的认识论作为开始,认为现实是由感官观察和解释行为共同构成的。另外,这个认识论观点采纳了兼容并蓄和非简化论的取向。我们的目的是要使认识论航向保持在相对论与本质论之间。
认识论更进一步被确定为批判的,因为知识的产生必须通过比较的过程,包括在可供选择的理论构想中比较,在一整套特定的理论构想的下一级构成之间比较,在相互构成知识实践的成分中比较。
本体论实际上是找出政治经济学的实质理论,是一种向内的过程。与认识论相结合的本体论强调社会变迁、社会过程和社会关系,关注结构和制度。
遵循这一原则,我提出了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实质框架,并找出三种进入过程。作为起步的过程是商品化,即将使用价值转化为交换价值的过程;然后,分析进入空间化,即空间与时间的转化,或者说制度的延伸过程;最后进入结构化,即社会能动力量形成结构的过程。
第4章 商品化
商品化是把使用价值转化为交换价值的过程。注意:这是本章的重点
在传统的政治经济学中讨论的商品和商品化过程,把大量注意力放在生产和分配商品的商业制度和商业结构以及规范这个过程的政府机关上。这样做的部分原因是为了纠正传播研究中的一个倾向,这种倾向过分关注分析内容和理解内容的不同方式,而不去分析产生产业结构的原因。
马克思的观点:使用价值不仅限于维持生计的需要,还延伸到社会建构的范畴。政治经济学认为使用价值的疆界会受到商品结构属性的制约或限制,使用价值从这些结构属性中获得存在的性质。
商品化和传播的关系具有两个普遍的意义。第一,传播过程和传播科技对经济学中的商品化的一般过程起了推动作用。第二,整个社会的商品化过程渗透到传播过程与传播制度中,使这个过程中所出现的深化和矛盾也对传播这种社会实践产生了影响。
商品包含了双重的神秘化。首先,它把资本家与劳动者的关系自然化。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电脑,不是生产线上展开的抗争。第二,商品被具体化了,它有了自己的生命,能够对抗社会的王国并加以控制。第一点将商品视为生产过程的自然产物,而不是社会斗争后的社会产物;第二点完全切断了商品与生产过程的关系,把它置于自己的王国里来控制社会生活。
作者再次强调,如果不诉诸简化论和整体化的分析,我们就不可能采取这样的立场,保留商品化的最初意义。如果放弃了商品化的原始意义,我们也就无法辨别市场与非市场机制和过程的差异。
内容的商品化:资本控制了生产工具 剩余价值实现的程度取决于劳动者、消费者、资本市场等众多因素。绝对剩余价值延长劳动时间,相对剩余价值提高劳动强度。这种策略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劳动者的反抗能力(阶级斗争)
传播除了能生产剩余价值外,还制造了符号和形象,其意义能够塑造人们的意识。资本主义社会的大众媒介主要是通过生产反映资本家利益的讯息,通过不断支持整个资本或特定阶级集团的利益来扩展商品生产的过程。
受众商品:一种观点认为受众是大众媒介的主要商品,媒介公司生产受众,然后将他们移交给广告商的过程。还有一种观点,把受众称作媒介产品的共同创造者。
控制论的商品:内在的商品化:收视率才是商品。意义在于超越媒介来寻找商品。控制论的商品:延伸的商品化:拥有市场权力的利益集团开始控制一切。国家与强权延伸商品化的过程。
政治经济学的两个基本点:一是人类的需要;二是制度体系。
劳动商品化:第一,传播系统和传播技术的应用扩展了所有的劳动商品化的过程,其中包括传播产业的劳动商品化;第二,劳动是在生产货物商品和劳务商品的过程中被商品化。
公共生活中的社会过程:把公共的内涵界定为实行民主的一系列社会过程,也就是促进整个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决策过程中的平等和最大可能的参与。
第五章
本章将空间化作为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切入点,空间化来自社会理论学家亨利勒菲佛,指的是克服社会生活中空间和时间限制的过程。
空间化对于政治经济学家有特殊意义,原因一,传播过程和传播技术在空间化过程中占据了核心地位,贯穿了广阔的政治经济背景,二,出于同样的原因,空间化在传播产业中尤其重要。
马克思认为资本消灭了空间,而最近的政治经济学著作修正了这一观点,认为资本还变了空间,重新构建了人、货币和讯息之间的空间关系,并在这个过程中变革了自己。
空间是一种权力几何体
传播政治经济学所述的空间化特别研究了传播业中企业权力的制度延伸
媒介集中,集中研究分为横向和纵向两种。横向集中形式就是一家公司购买另一家公司的控股权,纵向则是相同的产业生产线上多家公司的集中。
多层经营与多国经营
媒介集中的主要制约因素是所有权,所有权的集中—— 董事会成员与共同信托责任之间的联系,一种是直接,一种是间接,媒介责任通过在相同的市场竞争中分担了相同的责任而得以延伸。
集中有了一种霸权性质,运用这种权力的人,认为自己理所当然拥有这个权力。2 企业伙伴关系或策略联盟。
集中化越来越普遍是因为空间化的过程使公司在一个特定时期能够重新构建内部操作和外部关系,从而不会犹豫组织上的原因导致协议中断。
联盟可以转化为新的公司,企业集团重新建构
当前重新构建浪潮中,资本主义的动态过程有以下几个方面:1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都在加速进行。2空间集结面对的限制少了很多 3 国家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国家选择而逐渐转变。
产业活动的空间类型的变化,电信发展促进商务活动集中,联络范围扩大促使商业集中化。空间聚合和所有权聚合都是商务集中的重要形式。
国家
空间化和民族构建都是政治经济过程。
空间化过程的不稳定关系中运作的力量不只有民族的单位。民族主义的共同点在于以本土对抗空间化逻辑。
可以从描述它的四个过程着手分析,第一个是商业化,也就是国家的规范形式取消了公共利益、公共服务及相关标准,而采取市场标准,建立市场规范。
第二是自由化,指国家介入来增加市场参与者数量的过程,典型的做法是引进竞争。第三是私有化是国家介入而卖掉国有企业的过程。
第四是国际化,国家本身也在创造自己的团队协定或策略联盟。
全球化
全球化值得是资本的空间狙击,由跨国产业与国家主导,转换了资源与商品的流动空间。目前通行的全球化过程指的是空间变迁的当前类型。
民族主义、地方主义和社会主义 全球化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
民族建构,民族建构可能受到商品化和空间化的深刻影响 社会主义批评民族主义忽略了资本主义、阶级和性别,民族主义是一种区域对抗的形式,它强调建筑在空间认同上的抵抗,反对资本主义的全球化,这种全球化是空间的差异日趋理性化和同质化,因此破坏了民族主义的空间认同基础。
第六章 结构化
1.含义 P206 二元性(强制规则+能动资源)
结构化所描述的是一个过程,结构在这一过程中由人类能动行为来组建,而它又提供了组建所需的“媒介”本身。社会生活由结构与能动力量共同构成。2.特色:强调社会变革P206 结构提供了能动力量运作所需的媒介。结构化的微观性——个体化 P208 P235 3.考察角度——社会阶级、性别、种族、基于公共议题的社会运动 ①社会阶级 P210--分类观(传播政治经济学推崇)、联系观、形成观--阶级分化反映于媒介的分享与使用--对自由多元论批判 P220 ②性别 P223 ③种族 P227 ④社会运动 P230 ⑤霸权 P234 P209 霸权的基础是同意而非压制,因此比意识形态更有力,可以自己生长。4.结论 P237 第七章 挑战边界:文化研究与政策研究 1.引言:界限 P240 2.他山之石:文化研究 P243 3.他山之石:政策研究 P246 4.政治经济学的回应 P249 5.结论:重返阶级权力 P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