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政治:《毛概》选择题习题及答案整理

时间:2019-05-14 13:50: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6考研政治:《毛概》选择题习题及答案整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6考研政治:《毛概》选择题习题及答案整理》。

第一篇:2016考研政治:《毛概》选择题习题及答案整理

2016考研政治:《毛概》选择题习题及

答案整理(2)

套用一句政治观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考研复习同样如此,只有通过习题才能检验出是否对知识点理解透彻。太奇考研小编整理了一些《毛概》练习题,希望各位2015考研生能认真答题,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回顾。

(一)单项选择题

1.1930年5月,毛泽东的《反对本本主义》

A.论证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关系

B.孕育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方面的思想

C.提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

D.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任务

参考答案:(B,2002年)

2.“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用这副对联形象地讽刺了

A.主观主义的学风

B.宗派主义的党风

C.党八股的文风

D.官僚主义的作风

参考答案:(A,2006年)

3.延安时期,毛泽东写下了著名的《实践论》、《矛盾论》,主要是为了克服存在于党内严重的

A.经验主义

B.冒险主义

C.机会主义

D.教条主义

参考答案:(D,2009年)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A.理论联系实际

B.解放思想

C.实事求是

D.与时俱进

参考答案:(C,2009年)

5.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三个有利于”标准

参考答案:(B,2000年)凯程教育:

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从事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凯程考研的宗旨: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凯程考研的价值观口号:凯旋归来,前程万里; 信念:让每个学员都有好最好的归宿;

使命:完善全新的教育模式,做中国最专业的考研辅导机构; 激情:永不言弃,乐观向上;

敬业:以专业的态度做非凡的事业;

服务:以学员的前途为已任,为学员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团队合作,为学员服务,为学员引路。

如何选择考研辅导班:

在考研准备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少困难,尤其对于跨专业考生的专业课来说,通过报辅导班来弥补自己复习的不足,可以大大提高复习效率,节省复习时间,大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辅导班,或许能帮你找到适合你的辅导班。

师资力量:师资力量是考察辅导班的首要因素,考生可以针对辅导名师的辅导年限、辅导经验、历年辅导效果、学员评价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询问往届学长然后选择。判断师资力量关键在于综合实力,因为任何一门课程,都不是由

一、两个教师包到底的,是一批教师配合的结果。还要深入了解教师的学术背景、资料著述成就、辅导成就等。凯程考研名师云集,李海洋、张鑫教授、方浩教授、卢营教授、孙浩教授等一大批名师在凯程授课。而有的机构只是很普通的老师授课,对知识点把握和命题方向,欠缺火候。

对该专业有辅导历史:必须对该专业深刻理解,才能深入辅导学员考取该校。在考研辅导班中,从来见过如此辉煌的成绩:凯程教育拿下2015五道口金融学院状元,考取五道口15人,清华经管金融硕士10人,人大金融硕士15个,中财和贸大金融硕士合计20人,北师大教育学7人,会计硕士保录班考取30人,翻译硕士接近20人,中传状元王园璐、郑家威都是来自凯程,法学方面,凯程在人大、北大、贸大、政法、武汉大学、公安大学等院校斩获多个法学和法硕状元,更多专业成绩请查看凯程网站。在凯程官方网站的光荣榜,成功学员经验谈视频特别多,都是凯程战绩的最好证明。对于如此高的成绩,凯程集训营班主任邢老师说,凯程如此优异的成绩,是与我们凯程严格的管理,全方位的辅导是分不开的,很多学生本科都不是名校,某些学生来自二本三本甚至不知名的院校,还有很多是工作了多年才回来考的,大多数是跨专业考研,他们的难度大,竞争激烈,没有严格的训练和同学们的刻苦学习,是很难达到优异的成绩。最好的办法是直接和凯程老师详细沟通一下就清楚了。

建校历史:机构成立的历史也是一个参考因素,历史越久,积累的人脉资源更多。例如,凯程教育已经成立10年(2005年),一直以来专注于考研,成功率一直遥遥领先,同学们有兴趣可以联系一下他们在线老师或者电话。有没有实体学校校区:有些机构比较小,就是一个在写字楼里上课,自习,这种环境是不太好的,一个优秀的机构必须是在教学环境,大学校园这样环境。凯程有自己的学习校区,有吃住学一体化教学环境,独立卫浴、空调、暖气齐全,这也是一个考研机构实力的体现。此外,最好还要看一下他们的营业执照。

第二篇:毛概选择题答案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D)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A、六届三中

B、六届四中

C、六届五中

D、六届六中

2.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是在(C)中确立的。

A、遵义会议

B、六届六中全会

C、党的七大

D、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是(C)

A、三民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

4.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于(B)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5.遵义会议以后,直至抗日战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C)

A、萌芽时期

B、形成时期

C、成熟时期

D、继续发展时期

6.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A)

A、群众路线

B、思想路线

C、工人路线

D、农民路线

7.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是(C)

A、争取外援

B、艰苦奋斗

C、独立自主

D、利用外贸

8.指出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的人是(C)

A、刘少奇

B、周恩来

C、邓小平

D、江泽民

9.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B)

A、邓小平理论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10.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A)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发展是硬道理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1.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D)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姓“资”还是姓“社”的判断标准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2.邓小平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是在党的(B)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

13.邓小平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命题是在党的(C)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

14.党的(D)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v

15.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据是(B)

A、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

B、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

C、西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D、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16.我们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党的(A)

A、十六届三中

B、十六届四中

C、十六届五中

D、十六届六中

17.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其核心是(C)

A、立党为公

B、执政为民

C、以人为本

D、可持续发展

18.贯彻“三个代表”重主要思想,关键在(A)

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党的先进性

C、坚持执政为民

D、坚持立党为公

19.贯彻“三个代表”重主要思想,核心在(B)

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党的先进性

C、坚持执政为民

D、坚持立党为公 20.贯彻“三个代表”重主要思想,本质在(C)

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党的先进性

C、坚持执政为民

D、坚持立党为公

21.毛泽东精辟论证实事求是思想内涵的论著是(A)

A、《改造我们的学习》 B、《整顿党的作风》 C、《反对党八股》D、《反对本本主义》

22.首先对“实事求是”做出马克思主义解释的是(B)

A、邓小平

B、毛泽东

C、马克思

D、列宁

23.毛泽东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主要文章是(A)

A、《反对本本主义》

B、《矛盾论》 C、《实践论》 D、《整顿党的作风》

24.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段话,非常深刻地阐明了(B)

A、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B、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C、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D、破除迷信的重要性

2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的“解放思想”是指(A)

A、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B、“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C、一切出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D、排出姓“资”姓“社”的干扰

26.解放思想意味着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是(C)

A、从根本上不能统一

B、可以达到绝对的统一

C、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两者不相关

2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精髓是(A)

A、实事求是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主要思想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单选题: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c)

A、封建社会 B、前资本主义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是(A)

A、帝国主义的侵略 B、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 C、封建主义的腐朽 D反动势力的联合3、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B)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4、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事件是(B)

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D、北伐战争

5、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B)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

6、中国人民的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是(A)

A、帝国主义 B、封建主义 C、官僚资本主义 D、地主豪绅

7、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B)

A、资产阶级领导 B、无产阶级领导 C、农民阶级是主力军 D、帝国主义是主要敌人

8、中国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A)

A、农民阶级 B、城市小资产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开明士绅

9、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B)

A、武装斗争 B、农民问题 C、党的建设 D、领导权问题

10、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这一命题的著作是(C)

A、《〈共产党人〉发刊词》B、《论政策》

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D、《新民主主义论》

11、近代中国面临两大任务是什么?(B)

A、民族独立 B、人民解放

C、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繁荣和人民富裕

D、国家统一

1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B)

A资本主义 B 社会主义 C 民主主义

D 民族主义

13、新民主主义革命走的是一条(C)的革命道路。

A.武装斗争 B.以城市为中心的武装斗争

C.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 D.农村武装暴动

14、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C)

A.合法斗争 B.秘密斗争.C.武装斗争

D.经济斗争

15、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D)。

A.农民

B.民族资产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中国无产阶级

二、多项选择题

1、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是(BC)

A、科学技术水平的落后 B、帝国主义的侵略 C、中国腐朽的封建主义制度

D、国民素质的低下 E、官僚资本四大家族的剥削和压迫

2、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有(AD)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E、反动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3、下列不属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的是(CD)

A、中国形式上是独立的,但实际上失去了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B、中国的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相勾结,构成统治中国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C、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破坏,在社会经济中已不占统治地位

D、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发展,在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活动中起到主导作用

E、中国实际上长期不统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极端不平衡

4、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点是(CDE)

A、革命对象不同 B、革命任务不同 C、革命领导阶级不同

D、革命指导思想不同 E、革命前途不同

5、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主要法宝有(BCD)

A.土地革命

B.统一战线

C.武装斗争 D.党的建设

6、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A BC)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保护民族工商业

C、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D、发展经济 保障供给

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B CD)

A、民族资产阶级

B、帝国主义 C、官僚资本主义 D、封建主义

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A BCD)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9、新民主主义革命是(AC)

A、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

B、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

C、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革命

D、以民主主义为指导思想的革命

10、中国无产阶级的特殊优点是(ABC)

A、分布集中,容易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

B、与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

C、深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的压迫 D、生活贫穷,没有生产资料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这一命题的著作是(C)

A、《〈共产党人〉发刊词》B、《论政策》

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D、《新民主主义论》

2、新中国建立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B)

A、社会主义社会 B、新民主主义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具有社会主义和非社会主义两重因素的社会

3、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C)

A、封建主义体系 B、资本主义体系 C、社会主义体系 D、共产主义体系

4、新民主主义的基本国情,是我们考虑一切问题出发点,这个基本国情是指(B)

A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是一个经济相当落后的农业国

C中国是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主义国家

D中国处在经济文化不够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处于领导地位的经济成份是(C)

A、个体经济 B、私人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C、国营经济 D、合作社经济

6、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A)

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私营经济的国有化

C、个体农业的集体化

D、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7、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一个十分突出的特殊性问题是(A)

A、一个落后的农业国的工业化问题 B、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间题

C、农业的机械化问题

D、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

8、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条件是(B)

A、国民经济的恢复 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壮大

C、工商业合理调整的完成D、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的奠定

9、新民主主义社会,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B)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10、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根本政治条件是(B)

A、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 B、坚持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

C、坚持人民民主专政D、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1、党在过度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概括的说就是(B)

A、三改两化 B、一化三改 C、三化一D、一化两改

12、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创造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各种形式,其高级形式是(D)

A、统购包销 B、委托加工,计划订货C、经销、代销 D、公私合营

13、中国在对资产阶级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D)

A.统筹兼顾 B.劳资两利 C.公私兼顾 D.四马分肥

14、剥削阶级在我国被消灭的标志是(C)

A、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B、全国大陆的解放与统一

C、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D土地改革的完成 15、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C)

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资产阶级自由化之间的矛盾

多项选择题

1、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其经济成分有(ABCD)

A、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与合作社经济 B、个体经济 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2、对农业、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必须遵循的原则是(ABC)

A、自愿互利

B、典型示范

C、国家帮助

D、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形式是(ABCDE)

A.加工订货 B.统购包销 C.经销代销D.个别公私合营 E.全行业公私合营

4、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但是在改造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遗留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ABCD)

A.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已居于绝对统治地位的条件下,没有有限度地保留一部分有益于国计民生的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

B.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也随之扩大到整个社会经济生活

C.在一定程度上排斥了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D.要求过急,发展过快,工作过粗,改造形式过于简单

5、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特点是(ABCDE)

A、是个过渡性质的社会

B、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

C、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领导下的五种经济并存

D、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主体

E、其前途是社会主义

6、全行业公私合营前,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的赎买政策是四马分肥,其中四马是指(ABCD)

A.国家所得税 B.企业公积金C.工人福利费D.资本家的利润(包括服务与红利)

7、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的经济成份有(ABCDE)

A、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B、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

C、资本主义私营经济

D、多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E、个体经济

8、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属于资本主义的因素有(AB)

A、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B、民族资产阶级 C、合作社经济 D、国营经济

第五章 多选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涵义是(AE)

A、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B、实现了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的社会

C、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时期

D、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E、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ACD)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动力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坚持改革开放

E、坚持阶级斗争

3.四项基本原则是指坚持(ABDE)

A、社会主义道路

B、人民民主专政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D、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E、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揭示了我国当前的(AD)

A、社会性质

B、生产力发展水平

C、经济发展程度

D、社会发展阶段

E、社会发展模式

5.四项基本原则是指坚持(ABDE)

A、社会主义道路

B、人民民主专政

C、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D、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E、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6.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包括(ABD)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防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E、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制

第六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单项选择题

1.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主要代表作是

(A)A.《论十大关系》B.《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C.《不要四面出击》D.《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

2.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国内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

(C)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B.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D.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D)

A.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4.我国改革前的失误和改革过程中遇到的疑虑,归根到底是没有完全搞清楚(B)A.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怎样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什么是计划经济,什么是商品经济

5.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关键是

(C)

A.恢复党的思想路线

B.正确理解邓小平理论

C.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6.社会主义本质是(D)

A.社会主义公有制

B.无产阶级专政

C.计划经济

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7.邓小平于1980年5月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C)

A.社会主义的特征

B.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C.社会主义的本质

D.社会主义的目的 8.邓小平完整地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是在(D)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1992年南方谈话中

9.“社会主义本质”中的生产力方面的目标是(D)

A.消灭剥削

B.消除两极分化

C.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10.“社会主义本质”的价值方面的目标是

(A)

A.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B.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C.发展商品经济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1.“社会主义本质”的最终目标是(C)

A.消灭剥削

B.消除两极分化

C.实现共同富裕

D.发展生产力

1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B)

A.消灭剥削

B.发展生产力

C.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D.过渡到共产主义

13.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是

(A)

A.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

C.实行按劳分配

D.实行按需分配

14.消灭剥削的物质条件是

(C)

A.丰富的自然资源

B.先进的技术装备

C.生产力高度发达 D.高素质的劳动力

15.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论断

(A)A.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B.体现了社会主义优越性

C.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D.明确了社会生义发展的方向

16.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C)

A.改革

B.创新

C.发展

D.革命

17.邓小平谆谆告诫,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A)A.经济

B.文化

C.政治

D.社会

18.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A)

A.发展

B.改革

C.创新

D.实践

19.党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是(A)

A.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始终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

20.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B)

A.国防现代化

B.科学技术现代化

C.工业现代化

D.农业现代化

多项选择题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AC)。

A.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B.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C.没有实现现代化的,还不成熟的社会主义 D.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过渡时期

E.实现了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的社会

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和简明概括是(ACE)。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E.坚持改革开放

3.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是指(ABCDE)。A.抓住机遇

B.深化改革

C.扩大开放 D.促进发展

E.保持稳定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这一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就要坚持和完善(ABCDE)。

A.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D.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E.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5.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指坚持(BCDE)。

A.党的基本路线 B.社会主义道路 C.民民主专政 D.产党的领导

E.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6.下列哪些选项的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ABD)。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军事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E.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交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是(ABCD)。

A.生产力总体水平落后

B.商品经济不发达

C.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不完善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不健全不成熟E.消灭剥削、缩小贫富差距、消除两权分化

8.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ABC)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A.富强

B.民主

C.文明

D.进步

9.社会主义改革是(ABD)。

A.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B.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C.改革现有基本制度存在的弊端

D.改革现有的具体体制存在的弊端

10.邓小平回答和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课题意味着(BC)A.我们已经完全掌握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B.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C.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

D.提出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ABCD)

A.突出了生产力的基础性地位 B.突出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C.在动态中描述了社会主义本质D.在目标层次上界定了社会主义本质

12.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是(ABD)

A.解放生产力是发展生产力的前提B.发展生产力是解放生产力的目的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D.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的统一

13.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体现了(ABCD)

A.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B.发展生产力与实现共同富裕的统一

C.目的与手段的统一D.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与最终目标的统一

14.实现共同富裕是(ACD)

A.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内容B.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C.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D.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15.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在于(ABD)A.实现共同富裕B.不存在两极分化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消灭剥削,消除阶级

16.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的最重要的方面是(CD)

A.共同富裕B.市场经济C.按劳分配 D.公有制占主体

1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发展生产力是(ABCD)A.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B.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要求

C.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要求

D.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

18.发展之所以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因为(ABCD)A.发展是坚持党的先进性的要求

B.发展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要求

C.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和实现国富民强的要求

D.发展决定着中国的前途和命运19.建国,毛泽东初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著作有(CD)A.《改造我们的学习》B.《愚公移山》

C.《论十大关系》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20.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初步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形成的许多思想观点(ABCD)

A.有的还是不够成熟的设想 B.有的在实践中没能坚持下去

C.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D.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1.对外开放是(C)

A、赶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需要

B、赶超发展中国家的需要

C、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D、加快发展商品经济的需要

2.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A)

A、长期的基本国策 B一项特殊政策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政策 D、一项权宜之计

3.实行对外开放的前提是(B)

A、公平合理、互惠互利

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发展对外贸易,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

D、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4.对外开放是对(D)

A、社会主义国家开放

B、资本主义国家开放 C、发展中国家开放 D、全世界开放

5.我国对外开放的先头阵地是(D)

A、经济技术开发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保税区

D、经济特区

6.“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A)

A、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

B、对社会各个方面要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C、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的经济体制意义上说的D、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的政治体制意义上说的

第三篇:2014考研政治毛概习题及参考答案四 文档

2014考研政治毛概习题及参考答案四

(一)单项选择题

1.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提出,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

A.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问题

B.将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先进的工业国的问题

C.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

D.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问题

参考答案:(C,2001年)

2.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A.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进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

D.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参考答案:(B,2001年)

3.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发展才是硬道理

B.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C.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参考答案:(D,2005年)

第四篇:毛概习题答案

毛概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A)

A.密切联系群众

B.理论联系实际

C.批评与自我批评

D.先进性 2.武汉、长沙致力于“两型社会”改革,“两型社会”就是指资源节约型和(B)A.科技创新型

B.环境友好型

C.协调发展型

D.“以人为本”型

3.只有解放思想,才能面向世界,顺应时代和历史潮流,不断前进;只有解放思想,才能面向实际,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只有解放思想,才能面向未来,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段话表明:C A.解放思想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

B.解放思想决定着中国的前途与命运

C.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 D.解放思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前提与决定因素

4.2008年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三十年改革开放成功与否的判断标准为:D A.是否取得经济的发展

B.是否走向了共同富裕

C.是否加快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

D.是否做到“三个有利于”

5.邓小平始终强调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如果没有公有制,不实行按劳分配就根本不可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不可能最终走向共同富裕,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这些原则被作为根本制度保留下来,融进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中。这表明:A A.实现社会主义本质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社会主义本质就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包括社会主义本质

D.社会主义本质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应有之义 6.关注民生是十七大报告的一大亮点,根本原因为:D A.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践的主体

B.人民的生活关系着社会的稳定

C.实现经济的发展必须依赖人民群众

D.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

7.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强调注重公平的原因是由:C A.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决定的B.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决定的 C.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的目标决定的D.按劳分配为主体决定的

8.列宁说:“只有社会主义才可能广泛推行和真正根据科学原则进行产品的社会生产和分配,以便使所有的劳动者过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这句话的含义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D A.绝对平等

B.按需分配

C.平等富裕

D.共同富裕

9.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这段话强调的是:A A.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发展生产力

B.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共同富裕

C.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是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各方面先进和落后的并存,是我国基本国情的重要特点,它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具有的总的基本特征是:A A.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B.由农业国逐步转变为工业国的历史阶段

C.由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逐步变为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D.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11.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现阶段主要矛盾依然没有改变,主要矛

第1页,共

盾依然是:D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坚持两个基本点之间的矛盾 C.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2.我们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保持经济较快发展的同时,不断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实际的跨越式发展道路。为此要始终坚持:C A.进一步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不断巩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

B.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不断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局面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推进各项建设科学发展。

D.坚持民族区域自治

13.实践证明,离开四项基本原则谈改革开发必然会失去争取的方向,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就会泛滥,造成社会的动荡;离开改革开放谈四项基本原则必然会坚持僵化的旧体制和观念,无法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上述材料表明:D A.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B.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C.四项基本原则等同于改革开放

D.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相辅相成

14.邓小平指出,一个国家“要摆脱贫困,在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上都要立足于自己的实际,不要给自己设置障碍,不要孤立于世界之外。根据中国的经验,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利的。”这句话强调的是:B A.改革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

B.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C.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D.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5.恩格斯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发展的理论成果是: D A.科学发展观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生态文明

D.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逐步形成的区域协调发展的格局是:A A.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东中西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 B.比较优势充分发挥,薄弱环节逐渐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享受均等化 C.提升产业层次,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D.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城镇化健康发展

17.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五项措施,主要原因是: A A.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决定的B.农业发展现状决定的 C.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

D.发展农村经济的需要

18.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增长中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水平、低效益的“三高两低”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应: B A.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B.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C.推行新型工业化

D.建设生态文明

19.持续的经济发展只有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离开效益片面追求速度发展就是失去经济发展的真正含义和真实意义。离开经济效益的发展速度是虚假的速度,难以持久,并会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这段话表明:B A.经济效益要以经济发展速度为条件

B.经济发展速度要以经济效益为前提 C.效益是速度、结构和质量的最终反映

D.效益是保证经济发展速度的条件

20.为了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奋斗目标,我们必须实施正确的指导方针,努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核心是:A A.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 B.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

第2页,共

C.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D.创造良好环境,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

21.神舟五、六号载人飞船的发射回收成功,上海磁悬浮列车开通营运,“嫦娥一号”奔月等等这些说明:D A.我国已经实现了进入创新型国家的奋斗目标

B.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是一项极其繁重而艰巨的任务 C.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

D.我国已经具备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和良好条件

22.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今后一个时期,人口还要增长,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的矛盾将更加突出。能源短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软肋”,淡水和耕地紧缺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这些都决定了我国必须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路子。这段话表明建设节约型友好型社会的决定因素是:B A.可持续发展战略

B.我国基本国情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D.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

23.“七彩云南保护行动”以“一江(金沙江)、一城(丽江古城)、两山(玉龙雪山、老君山)、三湖(泸沽湖、程海、拉市海)”为重点,突出水环境保护和两山生态环境保护。丽江“七彩云南保护行动”重在:C A.提高经济发展速度与规模

B.正确处理好结构与效益的关系 C.建设生态文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D.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

24.全国人大有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基本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制定和修改除应由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以外的法律,并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有权对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另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还是我国制定和修改宪法的唯一机关。这表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 A.是最高行政机关

B.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C.具有最高的立法权

D.是我国的政体

25.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审议、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2008年继续安排审议的法律草案6件:残疾人保障法(修改)(4月二审)、国有资产法(6月二审)、循环经济法、食品安全法、社会保险法、行政强制法等法律草案已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初审或二审,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2008年继续安排审议。对其中条件成熟的,争取年内通过。上述材料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B A.是我国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B.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构,行使全国人大部分权力

C.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D.对国家其他各种制度中起决定性作用

26.面对2008年5.12大地震灾区繁重的重建任务,连日来,各地政协委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想灾区之所想、急灾区之所急,切实履行职责,积极建言献策,为确保灾后重建的顺利进行贡献力量和智慧。上述材料体现了政协:

C A.政治协商的职能

B.民主监督的职能

C.参政议政的职能

D.领导核心的职能

27.近些年来**集团在国际场合经常宣扬“中间道路”主要内容是:在中国宪法的框架内,在西藏及其他藏区实行“高度自治、真正自治”。**集团”中间道路”的内涵与实质:D A.坚持西藏的民主区域自治

B.实现西藏人民自我管理

C.发展西藏经济的需要

D.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

28.邓小平在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深刻教训时就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这说明:C A.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体现和保障

B.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前提和政治基础

C.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D.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法制都是对人民专政的工具

第3页,共

29.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位,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这在客观上要求文化有一个大发展大繁荣。因此,发展先进文化:B A.是在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主动的迫切需要

B.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

C.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需要

D.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30.邓小平指出:“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这段话揭示了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是:B A.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B.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要解决的问题和根本 C.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D.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

31.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与良好的道德规范无法实现社会和谐。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能通过引导和帮助人们自我约束、提升境界、宽容谅解来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化解各种社会矛盾。这句话表明: C A.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树立共同的思想道德

B.思想道德建设决定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C.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石

D.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是道德建设

32.文学艺术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人民奋进的号角。发展我国文学艺术的基本方针是:C A.重在建设,以立为本

B.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持之以恒,贵在落实 33.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C A.社会主义民主的充分发挥

B.依法治国方略的贯彻实施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与发展的协调性

D.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34.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C A.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B.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D.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35.“一国两制” 基本方针的核心、政治前提与根本保证是: A A.坚持一个中国

B.两种制度并存

C.享有高度自治

D.保持港、澳、台地区的稳定 36.最早提出和平统一祖国这一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是:A A.《告台湾同胞书》

B.《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37.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 A A.南北问题

B.维护世界和平问题

C.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问题

D.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问题

38.对于一切国际事务,都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中国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参加军备竞赛,不进行军事扩张。材料体现了:B

A.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B.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宗旨

C.维护和平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和首要任务

D.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

39.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有着共同的历史遭遇,又面临着维护国家独立、实现经济发展的共同目标,合作基础深厚,前景广阔。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符合中国人民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材料表明:B 第4页,共

A.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B.加强和巩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中国外交政策的立足点 C.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宗旨

D.维护和平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和首要任务

40.随着时代主题的变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使少数西方大国垄断国际事务的强权政治逐渐失去了国际道义的基础,开创了国家无论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参与国际事务、解决国际问题的新时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跨越意识形态鸿沟,在更广泛的国际空间得到认同。这表明:D A.时代主题的变化使处理国际关系的原则发生了根本变化

B.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的时代已经结束

C.在处理国家关系时,不能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放在首位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41.西方一些敌对势力散布“中国威胁论”的实质与最终目的是:C A.挑起国际争端

B.干涉他国内政

C.遏制中国的发展

D.为本国发展制造有利环境 42.工人阶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之一,是:C A.现代化事业发展中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

B.现代化事业发展中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

C.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导力量

D.我国教育科学文化工作的基本力量 4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是:D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D.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44.当今世界,科技的进步和知识的创新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而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的主体是知识分子,离开了知识分子,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只能是一句空话,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也只能是一句空话。上述材料说明了:C A.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B.知识分子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

C.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重要作用

D.知识分子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先锋

45.改革开放使我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新阶层功不可没。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者,直接或间接地贡献着全国近三分之一的税收和40%的进出口贸易总额、69%的出版发行。个体私营经济占GDP比重已超过三分之一,部分地区达到80%以上。预计到2010年,非公有制经济将占全国税收的50%。这表明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社会新阶层:C A.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B.大多数人是非劳动者

C.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人员

46.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这标志着我们党对下面哪一规律的认识与深化:B A.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B.共产党执政规律

C.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D.市场经济与价值规律

47.党的先进性建设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等多项内容,其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是:C A.组织建设

B.思想建设

C.制度建设

D.作风建设

48.“文化蕴藏着巨大的力,这种‘力’不同于物理学上的‘力’,物理的‘力’是人类用来‘化’自然界的,文化的‘力’是用来‘化’自身的。”这一说法表明A A.文化具有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

B.文化构造了人的本质 C.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D.文化是历史进步的源泉

49.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其基本目标是A A.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B.促进社会经济增长

C.实现充分就业

D.使更多的劳动者拥有财产性收入

第5页,共

50.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其性质是C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变革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1.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是由B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B.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决定的 C.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决定的 D.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战略决定的

52.为研究和完善国家法定节假日制度,国家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的部署,通过有关网站进行问卷调查,并在部分城市进行了电话调查。在广泛进行民意调查的基础上,经过一年多的研究论证,确定了新的节假日调整方案。这体现的执政理论是C A.依法执政

B.科学执政

C.民主执政

D.理性执政 53.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核心是A A.爱国主义

B.团结统一

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 54.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新时期最显著的成绩是B A.改革开放

B.快速发展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55.在2007年1月1日欧盟第六次扩大时正式加入欧盟的国家是B A.罗马尼亚、波兰 B.保加利亚、罗马尼亚C.波兰、爱沙尼亚D.爱沙尼亚、保加利亚

5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格局由以前的“三位一体”转变为“四位一体”,较前多了(D),这标志着我国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A.经济建设

B.政治改革

C.文化建设

D.社会建设 57.“一国两制” 基本方针的核心、政治前提与根本保证是:(A)A.坚持一个中国

B.两种制度并存

C.享有高度自治

D.保持港、澳、台地区的稳定 58.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B)

A.爱、和谐与感动B.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C.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D.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

59.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中,夸父追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动人的传说,其中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精神的(C)

A.勤劳勇敢

B.团结统一

C.自强不息

D.爱好和平

60.恩格斯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发展的理论成果是:(D)A.科学发展观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生态文明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多项选择题

61.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体现在:ABC A.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同时努力争取外援

B.在处理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上,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民族独立与尊严 C.在处理中国共产党与外国共产党的关系上,坚持中国的事情要靠中国人自己解决

D.保持党的思想上和政治上的高度统一

62.“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具有极端重要性,体现在:ABCD A.这是个理论和政治问题,全局性的、紧迫的、至关重要的大问题

B.这关系到怎样看待党和国家过去几十年奋斗的成就 C.这关系到党的团结及国家和社会的安定

D.这关系到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道路

63.邓小平对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所做的历史性贡献主要表现在:ABCD A.推动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第6页,共

B.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C.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D.形成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

6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ABCD A.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B.凝结了几代中国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断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

C.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D.代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境界,是当代中国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65.邓小平理论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主要表现为:ABCD A.思想基础一致

B.基本立场一致

C.理论品质一致

D.根本任务和最终目标一致

66.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着其基本问题,对一系列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其中“一系列规律”是指:ACD A.共产党执政规律

B.改革开放规律

C.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D.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67.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我们历来是主张两条腿走路的,现在是一条腿长,一条腿短,这是走不快的。“长腿”指“经济”,“短腿”指 “社会”。结合材料下面分析正确的是:ABC A.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已经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B.必须实现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两腿”都要长 C.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

D.从根本上讲,解决“长短腿”问题必须充分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

68.在探索协调发展之路时,政府提出了“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口号与“三个不准”原则:即严重污染环境的项目坚决不准搞;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和职工安全的项目坚决不准搞;黄、赌、毒的项目坚决不准搞。该口号和“三个不准”原则:ACD A.坚持发展经济既要遵循经济规律,也要遵循自然规律

B.虽然保护了环境,但不可避免地会对经济提速产生不良影响 C.开始逐步摆脱传统发展模式,坚持科学发展观

D.重视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注重生态文明建设

69.一些领导干部认为,科学发展观好是好,但“在我这个地方不适合”,个别领导干部看来,与其加大财政投入搞环保,搞公共设施和文化设施建设,不如集中财力搞见效快的经济项目,这才算有政绩。上述观点: BCD A.前者看到了本地实际难题,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后者把科学发展观理解为单一的经济发展 C.两者否定了全面协调发展,有害于全局

D.两者没有正确看到科学发展观的实质

70.十七大报告在“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的论述中,除了阐述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之外,还特别提出“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如何看待这一论述ABCD A.是党在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的依存度日益加深的背景下提出的新统筹理念 B.必须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千变万化的国际形势中把握机遇,应对风险 C.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D.协调发展是”五个统筹”的一条主线

71.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其依据是科学发展观:ABCD A.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

B.体现了党对三个规律的认识与深化

C.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发展方向

第7页,共

D.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要求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对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72.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者的非凡胆略和科学态度,号召全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邓小平同志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则主要体现在:BD A.领导和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

B.恢复了毛泽东确立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运用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D.第一次对党的思想路线作出了完整系统的表述

73.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的科学论断。下面对这一法宝理解正确的是:ABCD A.解放思想是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是党思想理论建设的内在需要,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一条基本经验

B.社会主义事业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新的思想解放,改革开放30年就是解放思想的30年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人均翻两番等一系列新理论本身就是解放思想的新成就 D.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

74.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下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种创新论述正确的是:ABCD A.主要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

B.理论创新是前提,是关键,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 C.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D.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其他方面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国之道

75.百家争鸣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社会发展、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真理标准讨论对于我国的改革开放,都具有重大的意义。这表明:ABCD A.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B.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C.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

D.理论创新是其他创新的前提和关键

76.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在实践中的许多成功做法就是由农民群众创造出来的。正是依靠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我国打开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积极总结推广农民群众在实践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表明:ABC A.人民群众是创新的主体

B.创新是时代变化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迫切要求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农民已成为我国的领导阶级

77.过去人们一度认为社会主义有三大经济特征:一是公有制,二是按劳分配,三是计划经济,该观点:BD A.正确看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B.将所有制过分国有化、忽视市场机制的苏联模式 C.从发展的过程中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

D.没有从生产力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角度概括社会主义本质

78..邓小平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一个是公有制占主体,一个是共同富裕。”之所以没有直接将公有制列入社会主义本质当中,是因为:BCD A.公有制占主体是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不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

B.公有制的所有制结构、实现形式的探索、确定,要以生产力的实际要求、共同富裕的实际进程为参考和依据 C.把公有制占主体这个社会主义特征作为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手段,使其具体内容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服务

D.公有制占主体只是回答了社会主义应当是什么,没有揭示更为本质的东西

79.邓小平指出: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只有到了下世纪中叶,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这段话表明:BC 第8页,共

A.我们还处于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B.我们的生产力不发达,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C.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快速发展,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最本质的表现 D.只有当我们真正实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称得上是社会主义

80.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江泽民指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十七大报告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这些观点与举措: ABC A.看到了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B.认识到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C.认为发展决定着中国的前途与命运

D.片面夸大了发展的地位与作用

81.十七大以来,实现科学发展在认识上已经深入人心,但如何实现科学发展,真正把发展落实到实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摆在地区和企业面前的课题。围绕这一观点某些社会人员展开了讨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BD 甲认为现在许多地方都在大量建设高楼大厦,建楼就是发展生产力了; 乙认为发展生产力就是发展经济,经济发展了生产力自然就发展了。A.甲正确,看到了第二产业在生产力中的作用

B.甲错误,将发展生产力简单等同于建设高楼大厦 C.乙正确,看到了经济发展在生产力中地位和作用

D.乙错误,将发展生产力简单等同于发展经济

82.十七大提出的“两个没有变”是对我国现状的历史性定位。这个定位是我们观察问题、作出决策的出发点,更是做好一切工作的落脚点。“两个没有变”指:CD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没有变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纲领没有变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D.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83.十七大报告指出:“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这就明确告诉我们:ABCD A.要看到30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变化 B.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C.要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把初级阶段的国情作为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 D.要看到我们前进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戒骄戒躁、艰苦奋斗

84.改革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一场新的伟大革命”:ABC A.是对原有旧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B.要实现的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 C.涉及到经济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内容的全面变革

D.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引起了人们社会生活、利益格局和思想观念的变化

85.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唐朝采取了对外开放政策,促进了对外交通与贸易的发达,唐朝首都长安成为国际性的大城市,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政治安定,经济繁荣发展,出现了“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盛事景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实现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中国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较这两次对外开放:ABC A.都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B.都是服务于一定阶级的,前者是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后者是社会主义强国之路

C.规模和基础不同,前者是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之上,后者建立在现代化大生产与全球化基础之上 D.两次对外开放在社会发展中都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都成为了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86.按照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关键时期,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现期”。稳定和发展似乎成了两难选择,如何解决 第9页,共

“两难选择”:BCD A.为了确保稳定可以限制发展

B.离开稳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发展就无从谈起,必须坚持以稳定为中心

C.发展决定一切,离开发展稳定就失去了目的和意义,必须用发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D.稳定与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必须从整体上把握二者的关系

87.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党在这一历史时期所明确展示的基本政治主张,是党的基本路线的展开。下面关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表述正确的是:BCD A.包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与文化三者有机统一

B.包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与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四者有机统一 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增添了新的内容 D.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

8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立足国情,放眼未来,用近8年的时间,为我国的经济发展绘制出“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解决温饱、实现“小康”、奔向现代化。从此,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有了明确的、具体的奋斗目标。下面表示正确的是:ABCD A.原定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任务已在1995年提前实现 B.到2000年我们胜利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

C.下一步将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第三步阶段 D.在当时历史条件下,邓小平设计的“三步走”战略对第三步只作了一个大致的构想

89.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征程中,我们将长期面对三个重大课题。能否始终解决好这三个重大课题,关系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败。这三个重大课题是:ABD A.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

B.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C.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

D.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

90.几年前,浙江省就开始反思粗放增长模式的弊端,大力发展集约化、高附加值产业。今年上半年这个省高新技术项目投资明显增加,省工商联会长徐冠巨说,现在一些指标可能还不是”很好看”,但已有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注重创新和节约,结构调整效应将慢慢显现。上述材料表明浙江经济发展得益于:ABC A.经济结构趋向优化产生的效益

B.以创新为依托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C.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D.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

91.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统筹城乡发展,必须更加注重加快农村发展,关键是:ABCD A.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

B.农业和农村自身要加快发展,推进城镇化

C.城市发展要和农村发展相协调,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

D.统筹推进城乡改革,消除体制性障碍

92.从1982年到1986年中央制定和颁布的关于农村工作的5个“一号文件”,2004-2008颁布了新世纪关于“三农”的5个中央一号文件。改革开放以来10个以“三农”问题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ABCD A.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开创了中国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

B.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C.体现了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

D.表达了党把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决心

93.邓小平提出的关于中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两个飞跃”的思想是农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这”两个飞跃”具体是指:AB A.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第10页,共

B.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 C.推进农业战略性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D.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值能力,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9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不是最近提出来的,上世纪50年代就曾用过这一提法。改革开放以来,至少在1984年中央1号文件、1987年中央5号文件和1991年中央21号文件即十三届八中全会<决定》中出现过这一提法。但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背景和涵义与以前有很大不同。具体表现在:ABCD A.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B.我国总体上经济发展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 C.在以人为本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深入人心的新形势下

D.是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的具体化

95.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为此,要把握好三个原则:ACD A.城镇化的主体形态要明确

B.城镇化的规模要扩大

C.城镇化的布局要合理

D.城镇化的速度要适度

96.下列各项措施中体现落实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的有:ABD A.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

B.合理利用海洋和气候资源

C.生态保护和建设重点是事后处理、人工建设为主

D.有限开发、有序开发、有偿开发资源

97.邓小平指出:“毛泽东同志说过,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的互相结合,就是人民民主专政。这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但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提法更适合于我们的国情。”这段话表明:BCD A.我国的政体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

B.我国是以工人阶级(共产党领导的)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 C.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的民主和新型专政的国家政权

D.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我们党的一个创造

98.有人认为中国的体制太落后了,如果不改掉我国现行的政党制度,所有政治改革举措都不过是表面文章。西方的两党制或多党制是中国政党制度不错的选择。该观点:CD A.正确,看到了我国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B.正确,看到了我国政党制度的弊端

C.错误,没有看清西方两党制或多党制的实质

D.属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

99.达西扎布居住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在该旗生活的鄂温克族仅一万多人,但却拥有“半个立法权”,可谓“小民族、大政策”。根据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鄂温克族自治旗可以在不违背宪法和有关国家法律的前提下,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民族自治条例”或单行条例。这段材料表明我国:AB A.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

B.民族自治机关不仅行使宪法赋予的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还依法行使自治权

C.民族自治机关享有独立的立法权

D.民族自治机关高度自治

100.十七大首次把坚持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范畴,明确指出:“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其原因是:ABCD A.发展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作

B.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 C.发展基层民主有利于提高全民的民主素养

D.发展基层民主可以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进一步创造条件

101.“村民自治是假民主真麻烦。”这是一些地方干部和群众对村民自治现状的一种描述。选举时轰轰烈烈,选完 第11页,共

后万事大吉,一些地方虽然也建立了村务公开栏,但公开的内容往往“云山雾罩”,谁也看不明白,一年两年也不开一次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大小事情还是干部说了算,村民自治往往变成了“村干部自治”,群众形象地称之为“半拉子”民主。上述材料表明:BCD A.村民自治并不适合中国国情,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现有状况

B.村民自治并没在实践中得到真正贯彻落实,伤害了村民的积极性

C.村民自治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逐步显现出来

D.必须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完善村民自治

102.法制与德治是实现国家控制,促进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手段,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法治”与“德治”历来是法律学家们所争论的焦点,下面观点正确的是:ACD A.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依法治国与以治国相辅相成,二者缺一不可

B.“法治”是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德治”是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

C.二者归宿是在治国上,但侧重点不同,前者“治人”后者“重人”

D.二者相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客观要求

80.郑培民的荣辱观是实践的荣辱观。“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不是只写在报告中、挂在口头上,而是体现在一点一滴的日常工作中,体现在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具体工作中。郑培民的荣辱观的启示:ABCD A.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关键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廉洁奉公,率先垂范

B.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C.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途径是联系实际

D.领导干部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最根本的是要有正确的权力观与义利观

103.胡锦涛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强调,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才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因此: BCD A.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教育为中心,其他各项工作必须服从于这个中心

B.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C.大力倡导尊师重教,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素质

D.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果

104.理想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一个国家走向富强的精神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充分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利益和要求。在全社会树立和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下面表述正确的是:ACD A.最高理想是建立共产主义

B.21世纪中叶完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党和各族人民在现阶段的共同理想

C.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根本

D.共同的理想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

105.胡锦涛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提高党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提高”表现在:ABD A.牢牢把握舆论导向,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B.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C.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D.优先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106.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念及其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和发展,都是基于一定时空体系内发展的民族、国家和社会的历史性和时代性的反映,并且以理想的形态引导、塑造着这个民族、国家和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这表明:ABCD A.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明显的历史性

B.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第12页,共

C.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历史虚无主义观点

D.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与其核心价值观念的演化过程是一个相互塑造的过程。

107.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道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在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中不断前进的过程,就是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加和谐因素的过程。下面选项正确的是:ABD A.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 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 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的矛盾是可以“回避”的 D.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

10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这段话表明:BCD A.我国已经建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三大规律的认识与深化

C.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落脚点

D.提出建设和谐社会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三位一体发展为四位一体

109.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矛盾表述正确的是:ABCD A.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

B.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 C.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

D.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

110.教育是民族振兴大计,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为此要:ABCD A.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

B.优化教育结构 C.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

D.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政府对教育投入

111.就业是民生之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为此要:ABCD A.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 B.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 C.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 D.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

11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为此要:ABCD A.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B.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C.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D.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113.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 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生活重点,必须:ABCD A.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B.探索建立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C.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D.健全廉租房制度

114.原香港基本法咨询委员会秘书长梁振英在纪念香港回归10周年座谈会上谈到,深受魁北克问题困扰的加拿大曾派政府官员专程赴港认真了解“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构想。欧洲某国驻港总领事陪该国驻华大使访港,也曾专门了解“一国两制”在港落实情况,这说明“一国两制”已引起国际社会越来越大的关注。下面判断正确的是:BD A.“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对任何国家解决领土、主权、民族、宗教纷争等问题都有借鉴价值

第13页,共

B.“一国两制”为解决国际争端和世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与示范 C.“一国两制”是解决国际争端的根本途径

D.“一国两制”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提供了一种成功的范式

115.香港回归以来经济繁荣、政治稳定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使原先那些移居海外发展的香港人陆续回流香港,继续发展自己的事业,包括移居海外并且在当地创造了自己事业成就的港人,纷纷返回香港再创事业。这种情况被称为有香港特色的“凤还巢”。这一现象表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 ABC A.体现了从现实出发的实事求是精神,适合中国国情

B.体现了利益兼顾、各方共赢的公平理念

C.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D.体现了两种制度并存的优越性

116.今天台湾仍有一些人完全否定“一国两制”,也有些人认为按“一国两制”方针解决台湾问题“是矮化了台湾”。但是越来越多的台湾有识之士从香港和澳门的实践中看出,“一国两制”不仅对国家和民族最终和平统一有利,而且对台湾自身也可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这段材料表明:ABCD A.”一国两制”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基本方针,使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发展 B.香港与澳门的胜利回归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示范 C.“一国两制”是中国实现最终统一的必然选择

D.“一国两制”基本方针是有利于台湾人民的

117.10年来,中央政府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团结带领香港各界人士,自强不息,奋力拼搏,克服种种困难和挑战,保持了香港繁荣稳定。今天的香港,经济增长,民生改善,民主进步,民众安居乐业,充满生机和活力,呈现出积极发展的良好势头。这表明:ABCD A.“一国两制”由科学构想变为了生动现实

B.中央政府是香港稳定与繁荣的坚强后盾

C.香港的繁荣稳定得益于旗帜的指引

D.香港的成功经验进一步丰富了“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118.十七大指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我们将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真诚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上述材料表明: BCD A.把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分裂活动的工作放在了比较中心位置

B.必须坚持“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C.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

D.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的核心利益

119.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这部法律的颁布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对<反分裂国家法》判断正确的是:ABCD A.表明了全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共同意志和坚强决心

B.是一部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法律

C.促进两岸直接“三通”,保护台湾同胞的正当权益,有利于维护台湾的和平与稳定 D.把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分裂活动的工作放在了比较突出的位置

120.“没有一种势能能永远持久。”有起就有落,有升就有降。世界的“命运之轮”正在缓缓地朝多极格局运转。但是,在多极格局形成之前,人类还不知道要在“一超多强”的过渡时期里,付出多少艰苦的努力,经历多少残酷的斗争。这段材料表明:BCD A.两极格局解体,世界格局已经形成B.世界的多极化是一个复杂、曲折、长期的过程

C.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可阻挡,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D.“一超”是指美国,”多强”是指日本、欧盟、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

第14页,共

121.面对世界经济与政治发生的重大变化,邓小平敏锐地察觉到时代的主题开始转换。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包含:ABC A.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突出问题

B.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

C.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

D.世界和平与发展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22.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邓宁教授所说,“除非有天灾人祸,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不可逆转。” 阿尔及利亚总统布特弗利卡曾说,“经济全球化的列车已经开动,不管你是否坐在车上。”该材料反映了:ABD A.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

B.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潮流

C.经济全球化格局已经形成D.加强国际经济合作成为各国顺应经济全球化大势的理性选择

123.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前景光明,同时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南北差距继续扩大,使人类面临种种矛盾和挑战。面对当今纷繁复杂的世界,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和谐,强调和谐,促进和谐。建立和谐世界:ABCD A.必须致力于实现各国和谐共处

B.必须致力于实现全球经济和谐发展

C.必须致力于实现不同文明和谐进步

D.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124.维护世界的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不渝的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才能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牢牢掌握加快发展主动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为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的决定因素是:ABC A.中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

B.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

C.中国切身的利益

D.中国现实发展状况

125.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外交思想的重要发展,并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和检验。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胡锦涛主席第一次系统阐述了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其内容包括:ABCD A.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

B.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

C.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

D.坚持积极稳妥方针,推进联合国改革

126.有人认为,“两个先锋队”的提法会改变党的性质,会不会降低党员标准和质量。该观点:BD A.正确,因为“两个先锋队”的提法使党成为“全民党”

B.错误,没有认清“两个先锋队”之间的辩证关系

C.正确,“两个先锋队”的提出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必然会降低党员的标准和质量

D.错误,判断一个政党是否变质归根结底要看能否始终保持先进性并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127.温家宝曾指出:“我们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首先就要尊重知识分子。”下面关于知识分子判断正确的是:AB A.“首先就要尊重知识分子”是由知识分子地位与作用决定的B.“首先就要尊重知识分子”体现了党对知识分子的高度重视

C.知识分子是国家的领导阶级,是党的阶级基础

D.知识分子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支重要依靠力量

12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这些阶层归纳起来主要有:ABCD A.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

B.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 C.个体户与私营企业主

D.中介从业人员与自由职业者

129.在改革深入的过程中,建立在社会分工基础上的整个社会结构进行了重组,以拥有知识,从事脑力劳动为特征的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日益增多,使得社会群体呈现出多层次化,如何看待这些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AD A.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劳动者

B.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领导者

第15页,共

C.经营活动可以在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之外

D.通过诚实劳动与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作出自己的贡献

130.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既给党注入巨大活力,也使党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考验。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决定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既十分重要又十分紧迫。为此:ABCD A.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

B.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

C.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

D.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

1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突出的重点是:ABCD A.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

B.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 C.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

D.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

132.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党在新阶段的先进性是要靠千千万万高素质的党员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出来的。离开了党员的先进性,党的先进性就成了无源之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保持和发展先进性要:ABCD A.坚持理想信念,坚定不移的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

B.坚持党的宗旨,始终不渝的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坚持两个“务必”,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D.坚持勤奋工作,兢兢业业的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

133.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始终是我们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建设,抓住了先进性建设,就抓住了党的建设的根本,抓住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世界上任何政党的兴衰成败,归根结底都缘于一个先进性问题。丢掉了先进性就丢掉了执政资格。对于我们党来说保持先进性必须:ABCD A.最根本的就是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B.把党的先进性的要求转化为全党的全部执政活动中,同实现党的历史任务紧密结合起来 C.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D.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永不自满,永不懈怠

134.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当好这“两个先锋队”,要求我们党在增强阶级基础的同时,必须不断扩大自己的群众基础。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AB A.是适应社会阶层新变化的客观需要

B.是坚持党的性质、完成党的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 C.必然使党员鱼目混杂,影响党的先进性

D.与党的工人阶级性质是自相矛盾的

135.胡锦涛指出,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强调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反映了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对长期执政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反映了党对自己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所承担的历史使命的清醒认识,反映了我们党把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紧密结合的高度自觉。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ABC A.科学执政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成功的前提条件

B.民主执政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的本质要求

C.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D.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核心是科学依法执政

第16页,共

136.为完善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基于BC A.各种生产要素都能创造价值

B.要素所有权关系在经济上的体现 C.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内在要求

D.各种生产要素都具有价值

137.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对毛泽东思想作出系统概括和阐述的党的文献有BC A.《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B.刘少奇在七大上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

C.邓小平在八大上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D.《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38.新中国建立之际,毛泽东提出的外交方针有ACD A.“一边倒”B.“反霸权主义”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另起炉灶” 139.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ABCD A.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D.统筹兼顾

140.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是ACD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什么是现代化、怎样建设现代化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14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是因为ABC A.它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B.它能从根本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

C.它在制定国家其他各种制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D.它能使广大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直接行使民主权力

142.2005年,胡锦涛主席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的原则性意见是ABCD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决不动摇 B.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C.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D.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143.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AC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

144.2007年2月,胡锦涛主席在与苏丹总统巴希尔的会谈中提出,处理达尔富尔问题应该ABCD A.尊重苏丹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B.发挥非盟、联合国的建设性作用 C.有利于促进达尔富尔地区局势稳定 D.通过和平方式解决问题

145.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AB)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C.人人占有生产资料

D.国家和社会占有生产资料

146.《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ABC)。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首要任务。A.中国化

B.时代化

C.大众化

D.本土化

147.2010年6月,湖南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16次会议在长沙召开,接受周强辞去湖南省人民政府省长职务,任

第17页,共

命徐守盛为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并决定徐守盛为湖南省人民政府代理省长。这说明省人大常委会:(BD)A.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B.省人大常委会是省人大的常设机构 C.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D.省人大常委会可以行使省人大部分权力

148.2005年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ABC)的社会。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B.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C.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D.平等博爱、清正廉明

149.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CD)

A.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

B.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

C.社会实践的需要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

D.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

150.有一则寓言讲到:狐狸把鱼汤盛在平底的盘子里,请仙鹤来和它一起“平等”的喝鱼汤,结果仙鹤一点也没喝到,全被狐狸喝去了。这个寓言给人们的启示是,尽管资产阶级宣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是(ACD)A.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

B.这种形式上的平等既是资本主义的本质

C.它的实质是将劳资之间经济利益的不平等合法化

D.这种平等的权利是建立在财产不平等基础之上的权利

151.1989年,时任美国国务院顾问的弗朗西斯□福山抛出了所谓的“历史终结论”,认为西方实行的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社会形态进步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的统治形式”。然而,20年来的历史告诉我们,终结的不是历史,而是西方的优越感。就在柏林墙倒塌20年后的2009年11月9日,BBC公布了一份对27国民众的调查。结果半数以上的受访者不满资本主义制度,此次调查的主办方之一的“全球扫描”公司主席米勒对媒体表示,这说明随着1989年柏林墙的倒塌资本主义并没有取得看上去的压倒性胜利,这一点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表现的尤其明显,“历史终结论”的破产说明:(BCD)

A.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都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力量起作用

B.人类历史的发展的曲折性不会改变历史发展的前进性

C.一些国家社会发展的特殊形式不能否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

D.人们对社会发展某个阶段的认识不能代替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

152.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是(ABCD)

A.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

B.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长期奋斗的重要成果

C.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的反映

D.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153.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ABCD)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维护祖国统一 C.反对民族分裂

D.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多民族共同繁荣

15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功走上了一条与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适应的和平发展道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符合中国历史文化传统,这是因为(ABCD)

A.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

C.中国人民在对外交流中始终强调“亲仁善邻,和而不同”

第18页,共

D.中华文化是一种和平的文化,渴望和平始终是中国人民的精神特征

155.对德国民众的调查,结果半数以上的受访者不满资本主义制度,此次调查的主办方之一的“全球扫描”公司主席米勒对媒体表示,这说明随着1989年柏林墙的倒塌资本主义并没有取得看上去的压倒性胜利,这一点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表现的尤其明显,“历史终结论”的破产说明:(BCD)

A.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都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力量起作用

B.人类历史的发展的曲折性不会改变历史发展的前进性

C.一些国家社会发展的特殊形式不能否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

D.人们对社会发展某个阶段的认识不能代替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

第19页,共

第五篇:毛概选择题附答案

2006—2007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A卷

1.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在(A)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党的先进性

C.坚持执政为民

D.坚持党的领导 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B)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三个有利于”标准 3.消灭剥削的物质前提是(B)

A.实行公有制

B.生产力的高度发达

C.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D.实行按劳分配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是指(B)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共产主义社会

5.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关键是(A)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6.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D)A.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

B实现工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C实现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现代化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7.我国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总体上看,现在还处于(C)A.农业社会

B.现代化工业社会

C.工业化中期阶段

D.工业化高级阶段

8.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点和难点在(D)A.大城市

B.中等城市

C.小城镇

D.农村

9.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必须长期坚持。稳定和完善这一双层经营体制的关键和核心是(A)

A.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

B.完善农村所有制结构

C.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

D.发展规模经济

10.改革开放以来,对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在理论认识上重大突破 是(D)

A.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B.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市场经济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

D.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A)

A.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能确保经济总量的平衡

C.可以实现经济结构的平衡

D.可以保障社会公平12.私营经济中的劳动者的收入属于(C)

C.它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D.它有了新的前途,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而达到社会主义的目标

E.它与社会主义完全一样

3.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ABCD)A.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B.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

C.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必要条件

E.实现共产主义

4.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提出的“两个务必”是指(CD)A.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

B.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C.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D.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E.批评与自我批评

5.党的十五大指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其基本依据是(ACDE)

A.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B.提出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D.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局势做出新的科学判断

E.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6.“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是(ABC)

A.生产力标准的深化

B.实践标准与真理标准的统一C.实践标准在社会领域的深化和具体化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统一 E.四项基本原则的具体统一

7.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必然性是(ABC)

A.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

B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

C劳动还存在着种大差别,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D.多种所有制经济存在是根本原因

E.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直接原因

8.确立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依据(ABCD)

A.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 B.社会主义的本质

C.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要求 D.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基本条件 E.适应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时代的要求 9.邓小平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含义是指(BCDE)A.改革与第一次革命具有相同的内容

B.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C.改革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D.改革引起了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 E.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ABC)

A.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B.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C.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D.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完全相同的E.市场对社会经济完全起作用的

一、单项选择题

1.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起初是为了解决(D)A香港问题.B澳门问题.C港澳问题.D台湾问题.2.一国两制构想的哲学依据是(A)

C.《中央人民政府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关系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18.1995年,江泽民发表了(B)。

A.《告台湾同胞书》 B.《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C.《关于台湾问题的声明》D.《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19.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的前提是(A)。

A.两岸都要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 B.两岸政府彼此承认对方的地位 C.两岸认可双方为对等政治实体 D.两岸均承诺不首先使用武力 20.在台湾问题上,我们的立场是(A)。

A.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B.争取和平统一,不首先使用武力C.只要台湾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统一日期可以拖延

D.实行“一国两制”后,台湾特别行政区与香港享受同等的待遇 21.下列不正确的说法是:(D)。

A.台湾问题是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 B.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 C.“一国两制”构想是从台湾问题开始的 D.台湾问题的解决必要时可以请国际社会帮助

二、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2—5个答案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将其标号填在题干后括号内)1.一国两制的方针和政策是(A B C E)A.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B.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保持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C.力争用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D.保持港澳台行使外交权与国防权 E.保持港澳台高度自治和繁荣稳定.2.依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B D E)A.独立的外交权 B.行政管理权 C.独立的防务权 D.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E.立法权.3.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点是(A B C D)A.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B.港人治港和澳人治澳 C.高度自治 D.50年不变 E.完全自治

4.英国殖民主义侵占香港所依据的三个旧条约是(A B C)A.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 B.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

C.1898年中英拓展香港界址条约.D.1887年北京条约 E.1895年马关条约 5.1984年12月19日,中英联合声明向世人宣布(A B C)A.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B.中国政府根据宪法第31条的规定,在香港设立直辖于中央政府的特别行政区 C.保持香港现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

D.英国以主权换治权 E.搁置主权,共同开发 6.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享有(B C D)A.外交权 B.行政管理权 C.立法权 D.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7.担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基本条件是(A B C D)A.年满40周岁 B.在港居住连续20年 C.在国外无居留权 D.香港永久性居民 8.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A B)A.是我国的基本法律 B.其法律效力低于宪法而高于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下载2016考研政治:《毛概》选择题习题及答案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6考研政治:《毛概》选择题习题及答案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考研政治毛概口诀

    纠结吧?哥现在解放你。 其中重要会议简记主要来自网络,我用的时候略做修改。 经典文献简记是我这几天归纳的,但愿能帮助你。重要会议简记 一大奋斗目标提,革命对象错确认;二大高......

    考研政治毛概知识点汇总

    研政治毛概知识点汇总 《共产党人发刊词》第一次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思想原则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最早提出“是马克思主义......

    考研政治毛概知识结构

    考研政治毛概知识结构及复习重点 毛泽东思想概论在整个政治理论课体系中,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当代世界经......

    毛概选择题

    15-16-1课程结束综合测试 1、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的基本原则。现阶段中国最大的实际是( ) A、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人口数量多,素质不高 C、......

    (选择题)毛概

    通信原理复习题(选择题部分) 1. 已知某线性分组码的最小码距是7,该码用于纠错时可保证纠( )位错。 (A)1 (B)2 (C)3 (D)4 2. 设X、Y 是任意两个不同分布的离散随机变量,下......

    毛概选择题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是 A.三民主义 B.新民主主义 C.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 A.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

    毛概选择题

    11、邓小平理论产生的理论基础是(B)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B.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 D.社会主义本质论 12、全面阐述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毛概选择题

    、不定项选择题(把所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 ( ABCE ) A 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