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国单身男女们的“征婚广告”
民国单身男女们的“征婚广告”
如今各种征婚广告,在民国早就不新鲜了
通过广告“骗婚”的,民国那会儿就有啦
憧憬爱情,古今皆同。宋代大词人辛弃疾写下“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时,正值元宵观灯夜,人来人往。但辛先生眼里只有远处的那个她。近千年后,遥相呼应的梁启超也说:“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可谓深得其意。其实,二位的隔空叹息,既不空前,也不绝后。《诗经》中的《汉广》,描写一位老兄发现“汉有游女”,却“不可求思”,所以只能傻呵呵地亮几句嗓子,来表达心里的愁闷。而到了民国那会儿,帝制废除,思想解放。以前示爱时的欲说还羞,早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得踪迹难寻。单身男女们,纷纷通过“征婚”的方式去追求个人姻缘。这也正符合时下流行的那句口号:如果爱,请大声说出来。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征婚广告词就是这么任性
早在1900年前后,蔡元培、章太炎等名流就先举起了征婚招牌。元培先生到底是留洋归来,态度开明,开列的五个条件中,有一多半却是为女方着想:一,女子须不缠足;二,须识字;三,男子不娶妾;四,男死后,女可再嫁;五,夫妇不相合,可离婚。相比之下,太炎先生的征婚条件还保留着旧文人的一些情调。比如,女方应是个大家闺秀,能写小文章。最重要的,这姑娘须有服从性质。寥寥数语,要求着实不低。但两位都是成名的大人物,有提条件的资本,应者如云自不在话下,最后当然也找到了心目中的如意伴侣。
说到普通人的征婚,那真是千奇百怪,内容各异。1930年第1期的《青天汇刊》上,收录了一位男子的征婚启事。现年24岁的“某君”,准备去欧美国家考察学习,离开之前想找一位女伴。倘若女方也有意出国,“某君”愿意出资赞助;如果不愿意,那待他回来后两人结婚也可。“某君”共提出了六项条件。比如,年龄应在17岁至20岁之间,身家清白,初中毕业及以上(大学生更好),性情温和,思想活泼。还特意指出了对女方身体的期待——“奶部未曾压束者”。如果对方也看过张竞生的《性史》,那就再好不过啦!有符合条件且欲联系者,可写信前来,并附上一张照片。“某君”最后保证:“不合原信寄还,绝对代守秘密”。
无独有偶,该刊物还登载了一位“静娜”女士的文章,好像是对“某君”征婚广告的回应。静娜说,自己年方十九,性格腼腆。走在大街上,看到贼眉鼠目的男士,往往会忐忑不安,面红耳赤。对于“某君”提到的《性史》一书,静娜说曾经也看过,但并不很喜欢,因为作者过于站在男人私利的角度上看问题。不知道“某君”看了上述回应,有什么感觉呢?《青天汇刊》没有继续登载,也就无从得知了。
相比静娜,一位署名“胖的侬”的女孩子所写征婚广告更加别开生面。单看此一笔名,就知道这是位胖姑娘。“胖的侬”说自己除了有些胖,性格方面则很温和。上小学堂的时候,有一个男同学,“人很伶俐,很柔和,又很美丽”。两人互相爱慕,如胶似漆。后来男方托校长前来求亲,不料“胖的侬”之父看到男孩后,极力反对,并对女儿讲出了理由:“你身子已经太胖,性情又如此柔和,若再配上肥的他,将来生的儿子,岂不像胖冬瓜一样?你的性已太和,又配他的柔,将来岂不要软在一堆,变作棉花团么?”无奈之下,“胖的侬”只好遵命分手,并发出征婚广告,用她的话就是:“能够有一个瘦弱身体、暴烈性的男性来破我的寂寞么?”
民国单身男女的征婚套路,时人已有观察。对男士而言,“先把选择对象的标准说一说,如‘身家清白’、‘性情温和’,然后再将‘家道丰富’、‘月入颇丰’等自己的状况表扬一下,于是请应征者将‘玉’照赐下,以便定夺。”相比之下,大部分的女士征婚则非常务实。1948年第32期的《时报》,提到了一位二十岁女士的征婚条件,共有七条,涵盖了工作、学历、年龄、外语水平、车房齐备以及疼爱女人等各个方面。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今日我们所见所闻的各种征婚版本儿,在民国的征婚广告中,早就司空见惯、付诸实行了。开放勇敢的程度,比之今日,似乎也不落下风。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尴尬有趣响应征婚那些糟心事儿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既然有人主动抛出了橄榄枝,也就少不了积极响应之士。单身男女们,在这方面还是很主动的。毕竟嘛,你情我愿的事儿,何乐而不为呢?征婚者一般会在广告最后留下通信地址,以便有意者直接联络,或委托报社,代为处理。以后两人怎么发展,则凭着缘分造化,暗中私下进行。但也有一些愿意分享心得的人,借着媒体平台,继续公之于众,那些尴尬有趣的糟心事儿也就人尽皆知了。
一位署名“梦想男”的兄弟,看到《青天小报》上登载了“清清楚”女士的征婚广告,心痒难耐,跃跃欲试。后来鼓足勇气,干脆以登报的方式直接应征。他先是佩服这位女士,能够想出在彩票上加播广告的方式,来公开自己的“脱单”愿望,并继续说,我可是中过荷兰彩票大奖的人,运气着实不赖,当然也借此暗示自己经济条件还可以。郁闷的是,“自行车老早已有,不过要玉人作伴”,单身的人存钱再多又如何呢?所以真诚希望和该女士成为朋友,进而发展为恋人。“到那时卿卿我我,逛逛自行车,用真正的爱情来交换我们的爱。”上世纪30年代的中国,有辆自行车确已条件不错,难怪“梦想男”会屡次提及。只不过,该女士的真意乃是发售彩票,征婚的事也就不了了之,再无下文。
当然,遇到一些通过间接方式征婚的人,报纸编辑们还会化身为感情理疗师,当面进行回应。一位叫何蘅的男士曾给《西风信箱》写信说:爱情这东西,虽然不是什么大事儿,但也很重要。白天忙于事业,晚上回到家就会感到无比寂寞。“这种生活是很危险的。如果延长下去,不但自身终身痛苦,且会影响到国家、社会方面。”大谈了一番对爱情的认识之后,何先生话锋一转,说到自己身上:我现在二十七岁,上过大学,工作不错,养活两三个人没问题。只是过去一直脸皮较薄,没有和女生交往的经验,所以至今还单身。因此,各位编辑同志们,能否帮我介绍一位女朋友呢?进而列出了心仪女生的各项条件,包括年龄、样貌、品德、思想、工作等方面。不过何先生说了,“我择配的条件只是这样简单”。假如有人愿意,即便是离过婚的,我也愿意托付终身。编辑们看过何先生的陈述和要求,通过《西风信箱》回复道,现在国家半新半旧,择偶困难的人着实不少,我们对你表示同情。但你应该知道,爱情嘛,缘分很重要。因此,“世界上尽多着好女子,还是抱着自信的心去找,到处去找吧”。说白了,爱莫能助,好自为之。
帮不上忙,倒也无妨,《西风信箱》至少给读者提供了一个抒发感情的平台。况且,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说不定会有某位单身女士前来主动联系,上演一出佳话,这大概也是该信箱特意将此信登出的深层含义。但还有另一种情况,人家诚意求偶,却遇到无聊人的骚扰,以致把事情搞砸了。姚淑琴女士的经历就很值得同情。作为上过学的新式人物,姚女士反对包办婚姻,所以发布广告来征婚。当然,她的条件有点高,加起来开列了十余项。广告刚出,有位叫“合格的我”的老兄,就曾善意提醒说,现在坏男人很多,姚女士最好多个心眼,不要上了他们的当。果不其然,有一位男子直接把信寄到了姚家。猥亵不堪的信文,被姚女士的老叔父看个正着,气得大骂“岂有此理”。姚女士的母亲听说后,也大为光火,没有了以往的好脸色,对姚女士的限制自此倍加严格。姚女士无法,只得忍气吞声。姻缘未成,闹剧先行,这大概是姚女士始料未及的了。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诱惑与风险并存各种不靠谱儿
爱情很美好,征婚须谨慎。通过报纸,单身男女们吐露寂寞之苦,希望在茫茫人海寻找有缘人。但人心难测,仅凭几句征婚广告词儿,还真不好判定对方到底是何情形。1932年,“方子”女士写过一篇《征婚的秘密》。文中披露说,有一些征婚的男士,“不过闲来无事,想跟女同胞寻寻开心”。更有甚者,则以征婚为名来谋财图利,“他们的人格,简直是卑污到不消提起”。结果,那些出于好奇的单纯女士,就容易落入圈套,上当受骗。
“方子”的话,在另一位女士那里得到了印证。该女士有一位朋友,看到报纸上某男子的征婚广告,说自己是个海归,现年二十八岁,正在机关担任要职,想找个女子作终身伴侣。其朋友当时父丧母病,生活困难,也急切找个丈夫作为依靠。于是写信表露真心,并约定了会面。不见不知道,一见吓一跳。陪同朋友一道前往的这位女士,推测那男人少说也有三十六岁了,而且嬉皮笑脸,没个正经。聊了几句,更是处处露馅。那男子非但没有留过洋,连中学都没进,还老着脸皮说“美国的牛津大学”如何如何。更可恨的是,该男子已有妻子,只是想花五百块钱再找个小妾。愤怒的女士和她朋友,把该男子臭骂一通,自此对广告征婚也存了怀疑和戒备。
与之类似,女子征婚也不见得句句实话,虚报年龄、夸张长相的所在多有。1936年某期的《春色》杂志上,有一幅漫画,名为“征婚”。画中站着一位白发苍苍、身形佝偻的老太太,正与沙发上坐着的青年男子谈话。旁边加注了对话内容:“女:‘先生,我就是来应征的’。男:‘那么„„你为什么不像那张相片美丽呢?’女:‘那张相片是我四十四年前所拍的啊!’”如此滑稽和讽刺的对答,说明征婚相亲之时,表述和事实经常会不一致,稍不留神就浪费感情,大失所望。
五花八门的征婚广告,的确眩人耳目,真假难辨。1946年,范大林写过一篇《漫谈征婚征友》,把各类征婚广告划分为三种:普通的、良善的、恶意的。以恶意的来说,从文字就能看出其目的不纯。例如,“本人二十九岁,英俊富有,诚征二十岁至二十七岁,貌美多情、善于交际者为友。除供膳宿外,月酬××元。”范先生给出的建议是,假如男女双方不以金钱为目的,广告征婚还是可以提倡的。
范先生的态度总体上比较平和,有人则强烈反对广告征婚。理由是,征婚甚至是试婚的人,没有几个出于诚意——男的是想找个泄欲工具,女的则是贪图钱财。这种行为,与旧社会的“姘居”无异,简直伤风败俗之极啊。还有人分析说,征婚条件中动不动就要求大学毕业、资产丰厚,像极了买卖式的旧制婚姻。这样的要求,“要想求得真正爱情的结合,恐非易事吧?”
虽然有反对和争议,但征婚广告仍然市场良好,足见群众需求之迫切。对于征婚的态度,1930年代有两位人士的讨论很值得留意。“唐山客”在谈择妻标准时说,不要太看重对方的外貌,像自己这样肤色较黑的男子,真找个如花似玉的娇妻,“难保她不为浪蝶狂蜂所勾引,说不定叫我做一做巫人,戴一戴绿帽”。只要性格和蔼,身体健康也就可以了。更何况,“情人眼里出西施,或者比自己还丑的,但自有情郎看见,和西施般也未可定。”他还引用了一个比喻,“百货中百客,伯母中大伯”。
作为回应,“女书记”写了篇《择夫谈》。她比较赞同“唐山客”的观点,并且说女性找对象时,父母之言可以听,但也不要盲听、尽听。“自己务把心地放沉来,以锐利的眼光和见解,察对方的性情、学问,品行端正,身体健全,有办事能力,便可以行。至于家财势力,有自然很好,无亦不必强求。”最后,“女书记”还进一步提醒各位女同胞:“万不可自高身价,一切不在眼中。等待吾们花容月貌的时期过去了,恐怕择夫又有些不能如意了。”可惜的是,这种声音在当时只是昙花一现,并没有得到多少呼应。
第二篇:征婚广告
《我的征婚广告》 No.277
Date: 2012-06-21 ◆青年
我认真地寻找与我性格相吻合的女士和我相识:我性格风趣,体态挺拔,长着黑眼睛、黑头发。我喜欢运动:夏天骑自行车,冬天滑雪。我们将结伴长时间散步。我完完全全是个现代派的人:我推崇流行音乐,我们将一起去夜总会跳舞。我不喝酒也不抽烟。我是个最高纲领主义者(注:指不顾现实,盲目冒进者)。我宁可喜欢天上的鹰也不喜欢煮在汤里的母鸡。我的座右铭是:要么拥有一切,要么索性一无所有。
如果您20-25岁,请给我回音。等待我们的将是欣欣向荣的春天,它将充满了种种意外的惊喜和双方相互的发现。
作为一个禀性非常有创造力的人,我站在取得各项伟大成就的门坎边。◆中年
我认真地寻找与我性格相吻合的女士和我相识:我殷实可靠,精细周到,爱好舒适的家庭生活。我喜欢积极的休息:夏天钓鱼,冬天做时间不长的散步。我崇尚古老的情歌,我们将一起去听室内音乐会。我适量地喝酒也抽烟。我不是个最高纲领主义者。我的座右铭是:相互妥协才是维系感情的保证。宁可要鸡汤也不要当一只热情的鸟的可望不可及的梦想。
如果您40-50岁,请给我回音。等待我们的将是金色的秋天。秋天发生的事儿将不会始料未及,而只会顺理成章,不过这同样令人欢愉。
作为一个禀性善于思考的人,我站在英明的深思熟虑的门坎边 ◆老年
我认真地寻找与我性格相吻合的女士与我相识:我已上了年纪,听觉已经退化,我血压升高,而体液酸度下降。我评价最高的是宁静:夏天我们要坐在能看见树林和小溪的凉台上,冬天——我们俩则坐在电视机旁。我宁可看反映19世纪生活的电视、电影。我不喝酒也不抽烟,我还严格节制饮食。我是个喜欢自我剖析的人。我随时牢记:爱发脾气的细胞不可能回复原状。我的座右铭是:宁要放在被窝里的取暖器也不要热带的太阳。
如果您60-65岁,请给我回音。俩人共度漫长的银色的冬天总比一个人冷冰冰默不作声强。我要邀请您共同享受回忆遥远过去的乐趣。
作为一个禀性能冷静考虑问题的人,我站在……的门坎边。
第三篇:征婚广告发展史
征婚广告収展史
在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利用媒介征婚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近年来,网络婚介占据了婚介市场的大半江山,类似“非诚勿扰”那样的“征婚秀”甚至成了最走红的电视节目。而回顾历史,媒体上那些最早征婚广告的出现,无不伴随着社会的巨大变迁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
1.17世纪末英国出现第一则征婚广告
征婚广告,是指“征婚者将自己和对所征配偶的信息収布在诸如报刊、电台等公共媒介或公园、市场等公共场所上的广告方式”。
征婚自古就有。而把征婚启事登载在杂志、报刊等公共出版物上,要首推17世纪末的英国。
1695年7月,伦敦财经双周刊《家政与经商》杂志上,在阿拉伯种马出售和鞋匠学徒招聘的广告中间,夹着一段四句话的广告:“某男,30岁,家产富足,希望寻找一位家产不低于3000英镑的年轻女士。”这则广告标志着世界上第一则报刊征婚广告的诞生。顺便说一句,当时拥有3000英镑家产,绝对算是富裕家庭了。
历史上首例征婚启事,结局到底如何已无从考证。但出版商们却嗅出了其中的商机。那是一个商业和广告业蓬勃収展的年代。截至1710年,在英格兰注册的53家报纸中,每家都登了征婚广告。刊登一则广告的费用高达三先令,是一个女仆两个星期的工资。这就意味着大多数刊登广告的人都是中产阶级。
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 吉登斯认为,征婚是近代末期自我商品化乊后出现的。第一个征婚广告说白了就是在“婚配”的题目乊下,一个男人就财产和一个女人讨价还价。
征婚广告从诞生乊日起,就是对传统思想观念的冲击。而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男权社会下的女性要付出更多的代价。1727年,一位名叫海伦·莫莉逊的英国妇女,在《曼彻斯特刊》上登了征婚广告,声称要找一个如意郎君,幵提出三个条件:诚实勇敢;多才多艺;体贴女性。可是,这位勇敢的女性第二天就被警方拘留了,原来那时在报刊公开征婚触犯了英国当时的法律。舆论哗然乊下,市长把她送迚了疯人院。
1820年左右,英国人忽然间对家庭名誉前所未有地兲注起来,这让中产阶级女性有几十年时间都不再刊登征婚广告。同时,男人的需求也収生了改变,随着照相术的収明,征婚启事开始要照片了。
西班牙大流感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乊后,男性的人数急剧减少,到1921年,英国的女性比男性多出170万,传统随即打破:女性収布的广告第一次超过了男性。1915年一仹征婚广告上写道:女士,未婚夫身亡,乐于嫁给完全失明或者在战争中致残的军官。
20世纪50年代,美国首次把婚恋节目搬上了荧屏,各国的电视人对婚恋节目迚行过不同的探索,演绎出不同的节目形态。现在世界各国婚恋节目的形态多达数百种,抢占了征婚广告的风头。
2.章太炎是中国最早的征婚者乊一
《大公报》是中国近代报纸中的代表, 中国最早出现的征婚广告就刊载在《大公报》上,乊后包括其他媒体都相继有这类广告。
中国媒体上的第一则征婚广告刊登在1902年6月26日的《大公报》上,内容如下:“今有南清志士某君,北来游学。此君尚未娶妇,意欲访求天下有志女子,聘定为室。其主义如下: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乊陋俗。如能合以上诸格及自愿出嫁,又有完全自主权者,勿论满汉新旧,贫富贵贱,长幼妍媸,均可。请即邮寄亲笔复函,若在外埠能附寄大箸或玉照,更妙。信面写AAA,托天津《大公报》馆或青年会两处代收。”
第一则征婚广告登出后就引起两种相反的回应, 一是在当年的7月27日《中外日报》转载了这则广告, 幵加了一个标题《世界最文明乊求婚广告》, 暗示出对此的赞成乊意。二是当时中国著名的女权运动领袖林宗素女士见到这则广告后,给《中外日报》写信猛烈抨击此事,站在女性的立场上,重点指出这则广告中只提对女性要求的大男子主义思想。
至于“南清志士”后来是否找到了自己的意中人,《大公报》没有再做后续报道,我们已无从得知。
近代民主革命家、思想家章太炎也是征婚广告的积极实践者。1902年(清光绪28年),他的原配夫人王氏染病去世,当时他34岁。1903年,章太炎便在北京《顺天时报》上赫然刊登《征婚告白》寻觅续偶。章太炎在《征婚告白》中,明确提出了他续娶的五条标准:女方是鄂籍(湖北)人;大家闺秀,性情开放;要通文墨,精诗赋;双方平等,互相平等;夫死可嫁,亦可离婚。
章太炎的这一壮举,开创了中国近代文人公开征婚的先例,在当时无异于振聋収聩,充分反映出他痛恨封建礼教,提倡女权的战斗精神。在晚清的遗老遗少眼中,章太炎的《征婚告白》是“越轨”行为,从而引起了许多人讥笑。很多名门闺秀都望而却步没有应征的勇气,以致拖延了10年乊久,直到1913年经友人介绍,太炎先生才结识了条件均合《征婚告白》的汤国梨女士,结为美满的伉俪。
3.观念变迁、城市収达、媒体出现为征婚广告提供空间
从刊収第一则征婚广告到1936年,《大公报》共刊有72则这类广告。
近代化的迚程中, 城市収达和大众媒体出现,为征婚广告出现提供了条件和可能。正是由于城市生活改变了人际交往狭隘、封闭的圈子, 开放、自由、更为广阔的交往活动也让人们大开眼界。而大众媒体的出现使人们沟通、交流更方便、快捷。据材料显示, 到20世纪刜我国已有各类报刊上百种, 这为人们谋求自由话语权和公共舆论空间提供了机会和平台,也为征婚广告的出现提供了物质条件。
4.市场报登新中国首例征婚
被视为中国改革开放象征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第一个在报刊征婚的是四川江津县丁乃钧。在王润泽撰写的《新中国的征婚第一人》一文做了详述。
1981年1月8日,《市场报》上刊登了新中国的第一则征婚启事:“求婚人丁乃钧,男,未婚,四十岁,身高1米7。曾被错划为右派,已纠正。现在四川江津地区教师迚修学院仸数学教师,月薪四十三元五角。请应求者来函联系和附一张近影。”这在今天看似一则很普通的征婚启事,然而在改革开放乊刜的中国,还真是一桩破天荒的大事。
1979年,刚刚揭掉“右派”帽子的丁乃钧,被安排到永川的教师迚修学院当数学老师。当时他已经快40岁了,丁乃钧的最大心愿是找个终身伴侣,然后一起回江苏老家安家。丁乃钧提笔给《人民日报》的编辑写了封长信,希望能为他登一则征婚广告。第二天一早,丁乃钧投完信件就去上课,但课没上完,丁乃钧就后悔了。下课后,丁乃钧赶到邮局想收回信件,但邮车已经开走。
这封信被送到了《人民日报》。当时的编辑赵立回忆说,丁乃钧给《人民日报》出了个难题。1949年以来,中国还没有报刊公开刊登征婚启事的先例。况且,丁乃钧刚摘掉“右派”帽子,“政治影响一时难以消除”。正好这时候,社会上曾风传浙江有一位老母亲给毛泽东写了封信,说她有一个儿子,年龄很大了,还没有找到对象,要毛主席帮她找个儿媳妇。《人民日报》的编辑们经过讨论,认为丁乃钧的事和这位老母亲的事,绝不是个别现象,应该支持征婚这件“新生事物”,“为百姓做点实事”。不过,启事幵没有刊収在《人民日报》上,而是登在人民日报社旗下刚创办不久的《市场报》上,而且放在一个不太醒目的位置上。就这样,新中国第一则征婚启事诞生了。
第四篇:《单身男女》观后感
有过竞争,有过牺牲,被爱筛选过程,学会认真,学会忠诚,适者才能生存。懂得永恒,得要我们进化成更好的人。-----《达尔文》
我们习惯逃避选择,因为答案太多;我们不得不面对选择,因为生活所迫。于是,我们在选择中纠结,在纠结中选择。后来,纠结变成了一种病,在这个城市很流行。
《单身男女》表面上是一段三角恋的纷争,实际上是韦家辉对于其选择论的又一次阐释。导演杜琪峰娴熟的操刀,将韦生的造梦计划完美呈现。影片演绎了一段繁华都市中的痴男怨女在爱情世界里从迷茫到纠结最后果断选择自己爱情的进化的故事。有些浪漫,有些心酸,有些不甘心。
性格决定命运,选择改变人生。用韦家辉的话来说即是;“选择需要负责,人都怕负责,所以害怕选择。”影片中所设置的三个主人公,一个是事业有成,肆意挥霍的高级白领张申然,一个是南下外漂,被旧爱抛弃的工薪小白领程子欣,一个是失魂落魄,自暴自弃的建筑天才方启宏。他们之间的相遇很富戏剧化,但爱神在他们彼此第一次相遇的时候就已经做了选择,而故事的结局在影片开篇时也有所暗示。
张申然代表了玩世不恭的孤独类,这类人永远处于迷茫之中。面对意中人程子欣,张申然的逃避一次次伤害对方,而当他决定想要面对责任的时候,为时已晚。正如他穿过几条街追赶程子欣,换来的只是围观程子欣与方启宏的相遇。而张申然与情敌方启宏唯一的一次正面交锋完全暴露了这个人物的不成熟,所以从始至终,他都只能远远的看着程子欣。影片结尾处张申然最后一次努力追回爱人的情节着实让人感动,换来的却是一场更大的打击。张申然不甘心,但显然这一刻他还不够爱。他对拥有的定义只是证明自己的成功,回过头,他依然是潇洒的孤独者一个。如果这个人物某天开始改变自己了,说明真爱出现了。
程子欣代表了单纯迷糊的受虐类,这类人永远不够了解自己。程子欣是影片中的灵魂人物,她的纠结与犹豫引发了这种种的矛盾。面对张申然见异思迁的伤害,程子欣选择的是无限制的妥协。因为她敌不过张申然各种手段的花言巧语,并且天真的相信这个男人的心只属于自己。她被迷惑的双眼总是无法看清某些事实,比如有一个很爱她的男人无限制的在为她付出。当有天她真正醒悟,明白自己需要的是什么,那幸福就是垂手可得的易事,而不会总陷入纠结的困境中。程子欣有些心酸,但她的幸福还没有真正来临,因为她不爱。她的选择还需要经受时间的考验。
方启宏代表了经济适用的执着类,这类人永远容易得到幸福。一个暂时性失意的建筑天才,因为陌生女人一句鼓励的话重拾信心。他低调做人,懂得感恩,更关键的是他对爱情忠贞,对友情忠诚。影片中对方启宏这个人物的经典剖析,应该是蛙兄意外身亡的那场戏。蛙兄是程子欣馈赠的礼物,方启宏三年孤独的奋斗时光是蛙兄陪伴的,它的离开才使方启宏意识到程子欣对自己的重要性。当方启宏再次出现在程子欣面前时,爱情的浪漫情愫四溢,谁都没有理由拒绝这个地球上稀有的火星男。方启宏让我们体验了浪漫式的爱情,不是金钱与言语的诱惑,而是你重视对方的感受。这个人物才是最幸福的一个,因为他拥有真爱。
这是一次爱情的进化,也是电影人物自身的一次进化。影片中的所反映的爱情观真实的写照了现实社会中的剩男剩女,唯一欠缺的是情节被设计得过于完美、讨巧,凌驾于现实之上。另外写字楼的玻璃之恋与戒指藏书的桥段并不新颖。不过这些在杜琪峰与韦家辉的金字招牌的衬托下都只是浮云,香港电影人北上需要一个适应期,而合拍片也正处于一个新的过渡期。
如果结局是程子欣谁都没有选择,又会怎样?也许那是一个极度冷静的选择,但程子欣爱着张申然,不是么?我们都还在学着进化成更幸福的人。
第五篇:民国已有五花八门征婚广告 蔡元培章太炎都征过婚
民国已有五花八门征婚广告 蔡元培章太炎都征过婚
1931年上海益明书局出版的《求婚尺牍》,收录了百余篇求婚情书
署名“胖的侬”的姑娘通过广告来征婚
1940年《新民报》一篇批评不正当征婚的文章
《春色》杂志刊登的一则征婚漫画
蔡元培、章太炎也都征过婚
如今各种征婚广告,在民国早就不新鲜了 通过广告“骗婚”的,民国那会儿就有啦
憧憬爱情,古今皆同。宋代大词人辛弃疾写下“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时,正值元宵观灯夜,人来人往。但辛先生眼里只有远处的那个她。近千年后,遥相呼应的梁启超也说:“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可谓深得其意。其实,二位的隔空叹息,既不空前,也不绝后。《诗经》中的《汉广》,描写一位老兄发现“汉有游女”,却“不可求思”,所以只能傻呵呵地亮几句嗓子,来表达心里的愁闷。而到了民国那会儿,帝制废除,思想解放。以前示爱时的欲说还羞,早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得踪迹难寻。单身男女们,纷纷通过“征婚”的方式去追求个人姻缘。这也正符合时下流行的那句口号:如果爱,请大声说出来。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征婚广告词就是这么任性 早在1900年前后,蔡元培、章太炎等名流就先举起了征婚招牌。元培先生到底是留洋归来,态度开明,开列的五个条件中,有一多半却是为女方着想:一,女子须不缠足;二,须识字;三,男子不娶妾;四,男死后,女可再嫁;五,夫妇不相合,可离婚。相比之下,太炎先生的征婚条件还保留着旧文人的一些情调。比如,女方应是个大家闺秀,能写小文章。最重要的,这姑娘须有服从性质。寥寥数语,要求着实不低。但两位都是成名的大人物,有提条件的资本,应者如云自不在话下,最后当然也找到了心目中的如意伴侣。
说到普通人的征婚,那真是千奇百怪,内容各异。1930年第1期的《青天汇刊》上,收录了一位男子的征婚启事。现年24岁的“某君”,准备去欧美国家考察学习,离开之前想找一位女伴。倘若女方也有意出国,“某君”愿意出资赞助;如果不愿意,那待他回来后两人结婚也可。“某君”共提出了六项条件。比如,年龄应在17岁至20岁之间,身家清白,初中毕业及以上(大学生更好),性情温和,思想活泼。还特意指出了对女方身体的期待——“奶部未曾压束者”。如果对方也看过张竞生的《性史》,那就再好不过啦!有符合条件且欲联系者,可写信前来,并附上一张照片。“某君”最后保证:“不合原信寄还,绝对代守秘密”。
无独有偶,该刊物还登载了一位“静娜”女士的文章,好像是对“某君”征婚广告的回应。静娜说,自己年方十九,性格腼腆。走在大街上,看到贼眉鼠目的男士,往往会忐忑不安,面红耳赤。对于“某君”提到的《性史》一书,静娜说曾经也看过,但并不很喜欢,因为作者过于站在男人私利的角度上看问题。不知道“某君”看了上述回应,有什么感觉呢?《青天汇刊》没有继续登载,也就无从得知了。
相比静娜,一位署名“胖的侬”的女孩子所写征婚广告更加别开生面。单看此一笔名,就知道这是位胖姑娘。“胖的侬”说自己除了有些胖,性格方面则很温和。上小学堂的时候,有一个男同学,“人很伶俐,很柔和,又很美丽”。两人互相爱慕,如胶似漆。后来男方托校长前来求亲,不料“胖的侬”之父看到男孩后,极力反对,并对女儿讲出了理由:“你身子已经太胖,性情又如此柔和,若再配上肥的他,将来生的儿子,岂不像胖冬瓜一样?你的性已太和,又配他的柔,将来岂不要软在一堆,变作棉花团么?”无奈之下,“胖的侬”只好遵命分手,并发出征婚广告,用她的话就是:“能够有一个瘦弱身体、暴烈性的男性来破我的寂寞么?”
民国单身男女的征婚套路,时人已有观察。对男士而言,“先把选择对象的标准说一说,如‘身家清白’、‘性情温和’,然后再将‘家道丰富’、‘月入颇丰’等自己的状况表扬一下,于是请应征者将‘玉’照赐下,以便定夺。”相比之下,大部分的女士征婚则非常务实。1948年第32期的《时报》,提到了一位二十岁女士的征婚条件,共有七条,涵盖了工作、学历、年龄、外语水平、车房齐备以及疼爱女人等各个方面。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今日我们所见所闻的各种征婚版本儿,在民国的征婚广告中,早就司空见惯、付诸实行了。开放勇敢的程度,比之今日,似乎也不落下风。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尴尬有趣响应征婚那些糟心事儿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既然有人主动抛出了橄榄枝,也就少不了积极响应之士。单身男女们,在这方面还是很主动的。毕竟嘛,你情我愿的事儿,何乐而不为呢?征婚者一般会在广告最后留下通信地址,以便有意者直接联络,或委托报社,代为处理。以后两人怎么发展,则凭着缘分造化,暗中私下进行。但也有一些愿意分享心得的人,借着媒体平台,继续公之于众,那些尴尬有趣的糟心事儿也就人尽皆知了。
一位署名“梦想男”的兄弟,看到《青天小报》上登载了“清清楚”女士的征婚广告,心痒难耐,跃跃欲试。后来鼓足勇气,干脆以登报的方式直接应征。他先是佩服这位女士,能够想出在彩票上加播广告的方式,来公开自己的“脱单”愿望,并继续说,我可是中过荷兰彩票大奖的人,运气着实不赖,当然也借此暗示自己经济条件还可以。郁闷的是,“自行车老早已有,不过要玉人作伴”,单身的人存钱再多又如何呢?所以真诚希望和该女士成为朋友,进而发展为恋人。“到那时卿卿我我,逛逛自行车,用真正的爱情来交换我们的爱。”上世纪30年代的中国,有辆自行车确已条件不错,难怪“梦想男”会屡次提及。只不过,该女士的真意乃是发售彩票,征婚的事也就不了了之,再无下文。
当然,遇到一些通过间接方式征婚的人,报纸编辑们还会化身为感情理疗师,当面进行回应。一位叫何蘅的男士曾给《西风信箱》写信说:爱情这东西,虽然不是什么大事儿,但也很重要。白天忙于事业,晚上回到家就会感到无比寂寞。“这种生活是很危险的。如果延长下去,不但自身终身痛苦,且会影响到国家、社会方面。”大谈了一番对爱情的认识之后,何先生话锋一转,说到自己身上:我现在二十七岁,上过大学,工作不错,养活两三个人没问题。只是过去一直脸皮较薄,没有和女生交往的经验,所以至今还单身。因此,各位编辑同志们,能否帮我介绍一位女朋友呢?进而列出了心仪女生的各项条件,包括年龄、样貌、品德、思想、工作等方面。不过何先生说了,“我择配的条件只是这样简单”。假如有人愿意,即便是离过婚的,我也愿意托付终身。编辑们看过何先生的陈述和要求,通过《西风信箱》回复道,现在国家半新半旧,择偶困难的人着实不少,我们对你表示同情。但你应该知道,爱情嘛,缘分很重要。因此,“世界上尽多着好女子,还是抱着自信的心去找,到处去找吧”。说白了,爱莫能助,好自为之。
帮不上忙,倒也无妨,《西风信箱》至少给读者提供了一个抒发感情的平台。况且,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说不定会有某位单身女士前来主动联系,上演一出佳话,这大概也是该信箱特意将此信登出的深层含义。但还有另一种情况,人家诚意求偶,却遇到无聊人的骚扰,以致把事情搞砸了。姚淑琴女士的经历就很值得同情。作为上过学的新式人物,姚女士反对包办婚姻,所以发布广告来征婚。当然,她的条件有点高,加起来开列了十余项。广告刚出,有位叫“合格的我”的老兄,就曾善意提醒说,现在坏男人很多,姚女士最好多个心眼,不要上了他们的当。果不其然,有一位男子直接把信寄到了姚家。猥亵不堪的信文,被姚女士的老叔父看个正着,气得大骂“岂有此理”。姚女士的母亲听说后,也大为光火,没有了以往的好脸色,对姚女士的限制自此倍加严格。姚女士无法,只得忍气吞声。姻缘未成,闹剧先行,这大概是姚女士始料未及的了。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诱惑与风险并存各种不靠谱儿
爱情很美好,征婚须谨慎。通过报纸,单身男女们吐露寂寞之苦,希望在茫茫人海寻找有缘人。但人心难测,仅凭几句征婚广告词儿,还真不好判定对方到底是何情形。1932年,“方子”女士写过一篇《征婚的秘密》。文中披露说,有一些征婚的男士,“不过闲来无事,想跟女同胞寻寻开心”。更有甚者,则以征婚为名来谋财图利,“他们的人格,简直是卑污到不消提起”。结果,那些出于好奇的单纯女士,就容易落入圈套,上当受骗。
“方子”的话,在另一位女士那里得到了印证。该女士有一位朋友,看到报纸上某男子的征婚广告,说自己是个海归,现年二十八岁,正在机关担任要职,想找个女子作终身伴侣。其朋友当时父丧母病,生活困难,也急切找个丈夫作为依靠。于是写信表露真心,并约定了会面。不见不知道,一见吓一跳。陪同朋友一道前往的这位女士,推测那男人少说也有三十六岁了,而且嬉皮笑脸,没个正经。聊了几句,更是处处露馅。那男子非但没有留过洋,连中学都没进,还老着脸皮说“美国的牛津大学”如何如何。更可恨的是,该男子已有妻子,只是想花五百块钱再找个小妾。愤怒的女士和她朋友,把该男子臭骂一通,自此对广告征婚也存了怀疑和戒备。
与之类似,女子征婚也不见得句句实话,虚报年龄、夸张长相的所在多有。1936年某期的《春色》杂志上,有一幅漫画,名为“征婚”。画中站着一位白发苍苍、身形佝偻的老太太,正与沙发上坐着的青年男子谈话。旁边加注了对话内容:“女:‘先生,我就是来应征的’。男:‘那么„„你为什么不像那张相片美丽呢?’女:‘那张相片是我四十四年前所拍的啊!’”如此滑稽和讽刺的对答,说明征婚相亲之时,表述和事实经常会不一致,稍不留神就浪费感情,大失所望。
五花八门的征婚广告,的确眩人耳目,真假难辨。1946年,范大林写过一篇《漫谈征婚征友》,把各类征婚广告划分为三种:普通的、良善的、恶意的。以恶意的来说,从文字就能看出其目的不纯。例如,“本人二十九岁,英俊富有,诚征二十岁至二十七岁,貌美多情、善于交际者为友。除供膳宿外,月酬××元。”范先生给出的建议是,假如男女双方不以金钱为目的,广告征婚还是可以提倡的。
范先生的态度总体上比较平和,有人则强烈反对广告征婚。理由是,征婚甚至是试婚的人,没有几个出于诚意——男的是想找个泄欲工具,女的则是贪图钱财。这种行为,与旧社会的“姘居”无异,简直伤风败俗之极啊。还有人分析说,征婚条件中动不动就要求大学毕业、资产丰厚,像极了买卖式的旧制婚姻。这样的要求,“要想求得真正爱情的结合,恐非易事吧?”
虽然有反对和争议,但征婚广告仍然市场良好,足见群众需求之迫切。对于征婚的态度,1930年代有两位人士的讨论很值得留意。“唐山客”在谈择妻标准时说,不要太看重对方的外貌,像自己这样肤色较黑的男子,真找个如花似玉的娇妻,“难保她不为浪蝶狂蜂所勾引,说不定叫我做一做巫人,戴一戴绿帽”。只要性格和蔼,身体健康也就可以了。更何况,“情人眼里出西施,或者比自己还丑的,但自有情郎看见,和西施般也未可定。”他还引用了一个比喻,“百货中百客,伯母中大伯”。
作为回应,“女书记”写了篇《择夫谈》。她比较赞同“唐山客”的观点,并且说女性找对象时,父母之言可以听,但也不要盲听、尽听。“自己务把心地放沉来,以锐利的眼光和见解,察对方的性情、学问,品行端正,身体健全,有办事能力,便可以行。至于家财势力,有自然很好,无亦不必强求。”最后,“女书记”还进一步提醒各位女同胞:“万不可自高身价,一切不在眼中。等待吾们花容月貌的时期过去了,恐怕择夫又有些不能如意了。”可惜的是,这种声音在当时只是昙花一现,并没有得到多少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