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生影评写作
中学生怎样写影评
刚刚参加影评阅卷工作回来,就接到全省中学生影评活动中获得一等奖的三篇文章。那就在此谈谈中学生应该如何写影评的问题吧。
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影评就是观后感,这当然也有它的道理。然而真要写出好的影评,这种“观后感”就要写出与众不同的特点。如果只写出一些大家都能写出来或说出来的感受或看法,那就没有多大意义了。
电影是用运动的画面和声音作为元素,用蒙太奇组接的方式来讲述故事,在这方面,中学生容易犯的错误就是——用文字再把故事的主要情节“翻译”一遍。这不是影评,只是“复述故事型”的一种观后感,只能证明你看懂了这个银幕上的故事。影评有它自己的文体特点,用同学们较易理解的话来说,就是运用电影常识写作出来的议论文。在这个意义上,影评的内容主要应由议论性的文字构成,而不是复述故事情节,或者更进一步说,故事情节只能在为了证明你的某一观点时,被当成例证来使用。例如这篇《人生的加减乘除——电影〈真心〉观后感》,虽然也是“观后感”,但与复述故事的那种观后感完全不同,它是对影片主人公形象进行的评价和议论,主人公的行为(办的事、说的话、对别人的态度等)都被当成了说明自己观点的“证据”。
除了这种基本的要求之外,要想写出这种与众不同的影评,首要的是选好一个较为独特的议论角度。潘娜这篇文章的角度就相当独特,她选择的是“才能和韧性要用加法”、“泪水和失败要用减法”、“机遇和勇气要用乘法”、“困难和失败要用除法”这样四个角度,从这些方面来评议影片中的主人公吴登云。
仅有独特的角度还不够,还必须在这样的角度上写出自己的深刻感受。潘娜之所以选择那四个角度,是同她在感受上的深刻性联系在一起的。读她的文章你会发现,每一个角度都与影片的某一具体内容紧紧相联,并体现出她对正确人生态度的深刻认识。
影评文章同其他议论文一样崇尚写作的个性,并且没有什么普遍的公式或格式。但是,它有一个最基本的共同要求,那就是要“说真话”。有些同学在写影评时,由于害怕被认为“思想倾向不健康”,或者害怕自己批评了影片的缺点就可能被别人(例如领导、老师)认为文章不好,所以往往说些连自己也不信服的假话。要知道,这样的文章无论如何也写不好,还不如不写。其实,不仅批评影片的缺点没什么关系(吴倩的《试评〈周恩来〉的得与失》就批评了影片的缺点),而且,思想倾向到底是否健康,也有办法来自我检验。
好的影评不仅要有论点,而且还必须是“有理有据”的论点,也就是说,文章的论点一定要有种种依据来支持它(例如举出事实、逻辑分析、引用权威等)。你如果发现自己的观点达到了有理有据的程度,你不仅感觉到自己的论述能说服自己,而且相信它还能说服别人(至少是能说服同学),那就用不着怀疑自己的思想倾向不健康;如果还达不到这样有理有据的程度,则要认真思考一下,反问或反思自己为什么会有那样的观点:是不是自己缺少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式,是不是自己的人生态度太消极?是不是自己的社会视野太狭窄,看问题不全面?是不是自己疾恶如仇太冲动?如此等等。在这方面,中学生最容易出现的毛病是自以为是,是判断是非正误时常常以自己相当主观的标准来要求客观对象,而不考虑别人会有什么不同的观点,以及别人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观点。一句话,就是缺乏冷静、清醒、有理有据、实事求是的分析过程。
所谓有理有据,其实就是实事求是。吴倩的影评《试评〈周恩来〉的得与失》虽然短小,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态度,这篇文章对于影片本身,好处说好,不好处说不好,一是一,二是二,干脆利落,绝不遮掩或欲说还休。客观地说,这样的影评文章并不难写,难能可贵的,是养成在文章中说真话、讲道理的好习惯。
若想做到实事求是,还要求同学要“有感而发”,文章要有与影片内容密切相关的针对性,不能云里雾里漫说开去,以致别人读后不知你到底想说什么。在这篇《西藏上空的云铭记着„„》一文中,就可以强烈感受到它的针对性。文章从爱民助民、吃苦耐劳和无私奉献等几个方面来评议《孔繁森》中的主人公,认为他体现了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讲话精神。作者此感从何而来?它的针对性是什么?这从文章的核心论点可以看出来,即“孔繁森不愧为新时代爱民如子的为官者的榜样”。这样的正面文章往往也同时具有反面的针对性,因为赞颂了正面人物,就等于对那些贪官污吏的无言批判。读了这样的文章,谁都能看出这一点。
对于中学生来说,影评文章若能体现上述这几点,已经很不容易,不应该在文字水平上有什么过高的要求。当然,并不是说这三篇影评文章没什么缺点,例如《人生的加减乘除——电影〈真心〉观后感》所加的“题记”纯属叠床架屋,多此一举;《试评〈周恩来〉的得与失》在批评影片结尾不够宏伟感人时,没有考虑到拍摄电影的现实可能性;《西藏上空的云铭记着„„》当中,第三段复述故事的文字有些多余,可以删掉等等。但这些缺点无关大局,只要多看看好的影评是怎么写的,自己再练习一下就能克服。
影评同其他议论文一样,没什么神秘可言,只要参照上述原则,多写几次就能取得好成绩。
第二篇:影评写作
影视评论写作
一、电影评论的写作
由于电影评论最主要的就是对于影片本体的评论,因而我们对于评论写作的阐述也主要针对影片本身。
(一).写影评的准备
1.生活经验 把自己设身处地地放在影片中,作为其中一个关键角色 2.文字水平表达的需要,能够言辞达意,表现自己的思想 3.电影常识 是对文章进行构想的基础 4.理解能力 是分析影片的保证
(二).写影评的步骤
1.整理观感 看电影时带纸和笔,记录一些情节和资料,都是提示性的,要把故事看明白,弄清电影是什么类型,导演讲这个故事的目的和价值是什么.2.拟定提纲(不应是思路跟着影片内容走)① 形成一个开头(最重要)起笔要奇,但要同下文符合.② 观点一
③ 过度段
④ 观点二
„„
最后:结论
(三)、影评写作的注意点:
1、梳理故事应该成为写作的准备,不能写在试卷上。
2、不要仅仅谈“内容感受”。
3、明白副标题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4、“剪不断,理还乱”的时候,不能动手写作。
5、学会舍弃。不可能把所有的内容都写在一张卷子里。只要与众不同,合情合理,内部有逻辑关系就是好文章。
6、“论风格”的试卷很少能成功的原因是不懂什么是风格。“艺术特色”类的也是如此。只写一些主题、人物、结构、画面、镜头、色彩、音乐、民俗等各个方面,却很少提及这几方面之间的关系。这不是论风格。
一、评论写作的基本要求
评论写作是一种特殊的文体,既有着与一般理论文章写作共同的特点,也具有与一般理论文章写作不同的特点,因此,应当基于其特点,注重其内在的写作要求。
1、立意深刻,首先应做到观点的正确与准确,同时尽可能做到富有新意和深度。
2、逻辑性强,文章结构应当严谨与完整,层次与层次、段落与段落之间应联系紧密,合乎逻辑。其语言应主要是理发的语言,而不应是散文的、叙述的语言。
3、文风端正,电影评论应倡导健康的思想与审美倾向,坚守良好的文风,坚持科学的方法,以理服人。
4、行文流畅,尽可能做到文章的流畅和具有一定的可读性,其语言应做到准确、规范,富有个性。
三、常见的标题种类:
1、赞誉题。如《大兵电影·大师手法》《喜剧民族形式的成功探索――影片〈两对半〉观后》《雅俗共赏的新尝试――浅议影片〈神鞭〉》。
2、论断题。如《从女性崇拜的轰毁到理想人格的破灭》《〈黑面人〉的奇、情、味》《“无力回天”的悲剧》。
3、论战题。如《驳斥江兼霞的〈关于影评人〉》《情节·人物·意识――与王一川同志商榷〈红高粱〉与中国意识形态氛围问题》《清算刘呐鸥的观点》。
4、批评题。如《何时梦醒?写在〈粉红色的梦〉后》《〈脂粉市场〉的三点缺憾》《白障了的“生意眼”》。
5、比较题。如《从东西文化观〈罗生门〉与〈公民凯恩〉》、《论张艺谋的“点金式”――〈菊豆〉与〈末代皇帝〉之比较》、《电影艺术中的几泡尿》。
6、设问题。如《扩张?传播?交流?--从文化角度感受〈泰坦尼克号〉》《恶耶?善耶?喜耶?悲耶?――话说张艺谋的〈有话好好说〉》《“端盘子”的出路在哪儿?》。
7、并列题。如《〈机组乘务员〉与“灾难片”》《情境·人物·戏》《嘎劲与雅气》。
8、转折题。如《一个太阳,两种感受》《〈皆大欢喜〉看后皆不欢喜》《“西瓜地”不如“裤料”》。
9、拟人题。如《生活在叹息》《道具的抗议》。
10、比喻题。如《硬吞香蕉皮》《家:苦海方舟――〈红西服〉印象》。
11、哲理题。如《美,是性格和表现》《立异方能出新――谈〈汤姆叔叔的小屋〉的反色彩效果》。
12、熟语题。如《半场荒唐梦,一把辛酸泪――评包氏父子“理想”之毁灭》《儿女情长,英雄志壮――谈〈秋瑾〉中一双小独生女的穿插》。
四、开篇的方法:
开篇是文章的面目之一,不可随意处置。陆机的意见是“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宋代吴沆主张“首句要如鲸鲵拔浪,一击之间,便知其有千里之势。于落句要如万钧强弩,贯金透石,一发饮羽,无复有动摇之意”(《环溪诗话》)。元代陶宗仪引述乔梦符论乐府做法云:“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辍耕录》)。明人谢榛则言:“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四溟诗话》)。清代李渔总结作文妙法说:“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此一法也;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流连,若难遽别,此一法也。”(《闲情偶记》)学人唐彪《读书作文谱》中则说:“一篇机局扼要,全在‘文之发源也’。此处若得势,则后‘皆有力’。通篇之纲领在首段,首段得势,则通篇皆佳。”
开篇之结构与操作也便显得分外困难。总结既往,列示成功者如下:
1、入手擒题法。此类开头法一般单刀直入,胆气逼人,引人注目。
2、概括题义法。此类开头起句居高临下,提挈全文,使后文之开展统体一贯,不蔓不枝。
3、突兀壁立法。这种开头,往往劈头一段怪论,骤然读之,大有“高山落石,不知其来”之感,不知作者缘何生出这许多奇语妙思。
4、代用他人评议法。这种方法一般是先引入其他相关评论,而后入题。
5、借他人疑议法。这种方法一般先以他人存疑之展开为整体介入做成基础,使继后的讨论更趋合理。
6、类比开头法。这种方法往往由同样的、相近话题谈起,而后极自然地引入正题讨论。其间“单元观念史”意识极为明显。
7、借历史指涉开头法。这种影评往往由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趋势描绘入手,而后介入更为具体的本文评论。
8、简介开头法。此类开头往往简要介绍一些影片信息,借此给读者一些较为深刻的印象,从而利于说服读者。
9、导演风格或情况发展开头法。这是一种较常见的影评开头法,它往往借介导演、演员或主要评议对象个人的风格、经历来引出对影片的总体分析。
10、借社会反应开头法。这类开头法先引出社会对一部影片的各种反响,而后再介入个人分析。
11、先扬后抑的开头法。这种开头法颇与我们熟悉的辩证眼光相似,但它的用法却不同于辩证眼光的一面怎样另一面怎样,而是将中心力量落在其最后一点上。前面的褒扬只是贬抑的一种铺垫。
12、以旧带新法。这种开头法先写人们熟悉的“远闻”、“旧闻”,“推陈”为了“出新”,达到比较、沟通的目的。更为重要的是,有起兴之功用。在这里,可以从古代的一事件、古代某一名人、古典文学中的某一事实写起,也可从当代文学作品的某一事实写起。
13、解题法。这种开头方法直接承题,并对标题做十分有效的说明、诠释。苏联著名评论家谢·阿·托洛普采夫对中国新时期电影(包括文学)的论述,所用标题是恐怖式的――《长城的坍塌》。
14、设问开头法。这种开头方法先设问题,而后再逐渐展开。其吸引力与悬挂的角度是十分明显的。但设问要准确、科学。
15、对比开头法。很明显,这是一种使影评对象处于许多可比物组成空间从而 强撞击、强对抗的一种开头法。有泛比者,也有两相比者,有全方位之比,亦有单项元素之比。关键看影评之需要。
16、再现画面开头法。这是一种影评者十分熟悉的开头法,它先是以不愿影像来完成叙述,并为继后的讨论限定视域。仿如电影的镜头语言,这里的文字十分有趣。
17、抒怀开头法。这是较为常见的开头方法,以流畅之笔状写观影后如诗如画美妙感受的方法。不用说,它的文学性相当强,用语相对讲究,夸张程度及主观性也强。但却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利于信息传播。
18、议论开头法。不用多说,这是借议论开篇的方法,它的气势是相当充沛的,但不科学使用,会使读者觉得乏味。它需要特别。
五、主体段落
当然是极端重要的构成部分,它们最翔实地报告着影评人的心得、感受。因而,篇幅也长,我们无法详细例举。由原由而言,提醒注意如下几点:承接开篇;最好分成各小段,利于集中诉求,也利于控制动作;论证要扎实,且忌轻浮放浪;注意必要的修辞技法等策略运用。
六、结尾
与开头受到相近程度重视的是结尾。俗语有云“头难起,尾难收”,正此之谓。一篇文章假使开了好头,却无好结尾配合,同样会令作者惨遭失败之命运。刘勰说过:“若首唱荣华,而媵句憔悴。则遗势郁湮,余风不畅。”
1、要总结式。在许多内容复杂难懂的影评结尾处常用此法,它不仅可为读者收拢正文所开诸头绪,提醒正文内容,而且,更可强调重点。
2、号召式结尾。这种结尾秉承前文宗旨,利用简洁文字,强调主题的价值,并希望有更多反思、讨论。例如张晓崧《悲剧的“悲剧”》一文指出,当代中国正处在一个产生悲剧产生悲剧并需要悲剧的时代,但我们的电影却不敢写悲剧,即是写了敢不敢写足。
3、反诘式结尾。这种结尾以反问来强化意思,使正文所点化的意见更有其力度。张怿琼《于细微处着色》正有这样的特点。
4、进一步扩张法。这种结尾,在正文结束的后,使讨论的问题有进一步的扩充,除保存本有力量外,更加入了大量的辨析,给文章留有一个永远追寻的印记。刘南《情节·人物·意识――与王一川同志商榷〈红高粱〉与中国意识形态氛围》进行论辩,对王一川文章的若干观点作了个人化论析。
5、设置疑问结尾法。这种结尾法与扩张结尾法在精神上是相通的,只是它不曾有野心企图添加什么,还是原有的世界里打问探访。但它却以最终的一个疑问作为结尾,留下了不尽的思索,召唤读者加入批评的世界。
6、议论深化结尾法。这种结尾借议论之手段,使影评的中心观念再次得到强调。美国电影评论家布·巴沃的影评文章《寓美于质朴之中――评影片〈为戴茜小姐开车〉》所能显示的特征中,就有结尾的身影。正文评述过它的魅力、人物、表演、不足等。
7、缺点陈示法。这类结尾当然是与正文结构紧紧相联的,以主要的篇幅力赞影片的成功,最终,则笔法转来,指陈出若干的不足,期望引起关注。
8、描述结尾法。这种不常见的结尾是借着自然的叙述来完成的。它是理性分析之后,选择适当画面评议予以衔接,同时也是一种特别演化而感人的结尾方法。一种十分富于音乐效果的带有余韵的结尾法。
9、借他人的话语结尾法。不需多说,这种结尾法是我们十分熟悉的,它选择一句、一段专家或名人的话语,不但替我们表达了意见,而且,也使所发见解有了可靠的支持。一个联盟的方法。但问题却恰恰出在选择上,因为选择什么最合适是一个让人苦恼的工作。成功的作品会给我们许许多多的启示,叫我们明白了一些东西。
10、自然结尾法。
写影评的步骤: 理解
看懂影片
感悟
分析影片(故事简介)
(分析内容)
→
(吸引人么)
→
→
结束(故事梗概)
(分析形式)
(是否真实)(扩展简介)
(是否感人)影视片观赏分析提纲: 内容概括10% 思想教育意义10%
艺术特色总说(总体手法、总体艺术特征)20%
-艺术特色举例(选择一到两个艺术独到之处)25% 艺术特色细节(两三点精彩细节)20% 缺点与不足10% 结束语5%(一)评析要求
占有了材料,提炼了主旨,并结构了提纲,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评析文章,要做到下列几方面:
1、主题要明确,中心要突出
对影视作品要有基本的评析态度,有明确而在理乃至独到的见解,分析要全面。
2、结构要严谨,条理要清楚
先说什么后说什么要有通盘安排,过渡、呼应要完整,论证要严密。具体而言,要做到下列几方面:
取一个好标题。题目可以使文章骤然生动,读者由此会积极进入文章的内里。标题还能为文章增色,更好地突出文章主旨。判断句式的标题,往往具有醒目的提示作用。疑问句式的标题,则欲说还休,将作者观点藏在文章内引动读者探究。选择句式的标题,则把判断的权利交给观众,和观众一起来分析、认识。带有比喻的形象的标题,则给观者以深刻的印象,过目不忘。
有个好开头。好的开头也相当重要,它一是影响到意思的表达,是结构安排的重要一环,二是吸引读者看下去的第二印象(第一印象是标题)。好的开头,可以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从而沿着作者铺设的道路走进屋门一览全景。
重视展开部分。这也是一个推理过程。要以有代表性的,能够成立的论据材料,依据相应的推理前提,展开分析,说明自己所持见解的合理性。
在进行分析推理的时候,首先要保证大前提是正确的。所依据的前提有偏颇,就好比建在沙滩上的阁楼,想像再丰富,构造再好,也不能立稳根基。
其次,要注意论据的选取,看论据是否和论题(论说的道理)相一致,能否说明相关的问题。
追求好结尾。好的结尾可以使文章的最后部分仍然有浓厚的韵味,甚至可以使余韵延伸到文章阅读之后,因而,观者常用余韵悠长来称誉这种好文章。作者也常追求文章的好结尾来造成这样的效果。
好的结尾应该做到: 将文中的思想一贯到底,文气不断,首尾相连。结尾上文章的一部分,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作为构成全局的一部分而存在的,能否与全文保持一种整体感,也很关键。首尾照应,不仅要有形式上的完整之妙,更要有意义上的相通之感。
3、文笔要流畅,论述要准确
不能堆砌似是而非的专业术语,不死记硬背专业理论,文风要平实,字迹要清楚工整。
(二)、失误评析:在这一考试科目中,考生常见的失误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 第一,囫囵吞枣,生搬硬套。为了应对这一考试科目,有些考生也学习了一些相关专业知识,并且将这专业知识应用于评析文章中,这是很好的。但是,由于对相关专业知识一知半解,囫囵吞枣,因此评析文章中所应用的专业知识,基本还属于生搬硬套的层面,尚不能做到专业知识与作品评析水乳交融。这就需要在平时多了解一些系统的影视专业知识。相信这样做了以后,在应试时一定会比较娴熟地运用专业知识来评析有关的影视作品及现象了。
第二,有“观”无“感”,“述”多“评”少。这一考试科目冠以“影视作品评析”,很明显是要评论分析的,评论分析总要以作品为载体,对其予以理论色彩的观照。但有些考生在作品评析中纂本是复述性的内容梗概的介绍,用大量的甚至是全部的笔墨将作品内容复述一遍,以述代析,有观无感,述多评少,纯粹是一篇观后感,甚至可以说是“观后抄”。观后感只是对影片肤浅的一鳞爪式的印象和感想,而评析则是在分析基础上的褒贬,是对作品作出的理论性评价。俗语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既然来参加专业考试,总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武装,并以此对作品加以分析。而上述那些考生之所以无话可说,与平时缺乏起码的相关专业知识积累有很大关系。这样的评析文章要胜出是不太可能的。因此,解决的方式还是要在平时运用相关专业知识,试着分析影视作品以掌握基本的评析套路。
第三,褒贬鲜明,分析缺少。
有些考生在评析中只有褒贬,却没有让人信服的分析。有时得出的结论很激烈,却缺乏论据来支撑。比如,对某个影视作品结论足“作品很好”,但没有具体的分析;对某个影视作品结论是“完全失败”,但大帽子之下也不见对情节如何虚假作具体分析。
第四,面面俱到,泛泛而谈。有些考生运用专业知识来评析影视作品比较到位,可是却不懂得如何写个性色彩的构思,而是面面俱到,泛泛而谈,缺乏重点。比如,在一篇评析文章里评了人物情节,又评了音乐画面,看起来很全面,实际是没有重点,什么都没有说透
二、主题分析的方法(一)、主题既然体现在作品的各个方面,分析主题就不能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整个思想体系。从头到尾,从各方面来认识作品的总体倾向。第二,分析具体的艺术形象。主题是从作品的艺术形象中体现出来。主题的提示,须在具体艺术形象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主题不是夹杂、安排在作品中的几句评论,只有挖掘形象的深层意蕴,找出作家的思想感情,才能概括得准确。
第三,重视人物形象。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感情合理性。为提示作品的主题,必须认识、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二)、联系时代背景
一、几种简单的镜头组接句式
景别由大到小排列的镜头如全景、中景、近景、特写。这样的句式我们称之为前进式句型。大部分视频资料使用此种句型。
景别由小到大排列的镜头如特写、近景、中景、全景。这样的句式我们称之为后退式句型。
还有一种环形句型,这种句型典型的特点就是起点和终点镜头一样,如从特写开始,那么结束也是特写(特写、近景、中景、全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二、转场方法
(一)技巧性转场(特技转场)
1、化入化出
也称“溶出溶入”、“溶变”,或简称“化”、“溶”。电影中表示时间和空间转换的技巧之一。指前一个电影画面渐渐消失(化出)的同时后一个画面渐渐显现(化入)。两者隐显的时间相等,并且在银幕上呈现一个短时间的重叠,即经过“溶”的状态实现交替。也常用以表现现实与梦幻、回忆、联想场面的衔接。“化”的方法,比较含蓄、委婉,并往往有某种寓意。根据内容、节奏的需要,“化”的时间可长可短,一般在1-3秒之间。
2、淡入淡出
也称“渐显渐隐”。电影中表现时间、空间转换的技巧之一。后一个画面逐渐显现,最后完全清晰,这个镜头的开端称“淡入”,表示一个段落的开始;前一个画面渐渐隐去直至完全消失,称“淡出”,表示一个段落的结束。淡入、淡出节奏舒缓,具有抒情意味,并能给观众以视觉上的间歇,产生一种完整的段落感。随着电影节奏的加快,今已较少采用。
3、划入划出
它不同于化、叠,而是以线条或用几何图形,如圆、菱、帘、三角、多角等形状或方式,改变画面内容的一种技巧,如用“圆”的方式又称“圈入圈出”:“帘”又称“帘入帘出”,即像卷帘子一样,使镜头内容发生变化。
4、入画;指角色进入拍摄机器的取景画幅中,可以经由上、下、左、右等多个方向。
5、出画:指角色原在镜头中,由上、下、左、右离开拾掇画面。
6、定格:是指将电影胶片的某一格、电视面面的某一帧,通过技术手段,增加若干格。帧相同的胶片或画面,以达到影像处于静止状态的目的。通常,电影、电视画面的各段都是以定格开始,由静变动,最后以定格结束,由动变静。
7、倒正画面:以银幕或荧屏的横向中心线为轴心,经过180°的翻转,使原来的画面,由倒到正,或由正到倒。
8、翻转画面:是以银幕或荧屏的竖向中心线为轴线,使颓面经过180°的翻转而消失,引出下一个镜头,一般发现新与旧、穷与富、喜与悲、今与昔的强烈对比。
9、起幅:指摄影、摄像机开拍的第个画面。
10、落幅:指摄影、摄像机停机前的最后一个画面。
11、闪回:影视中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一种手法.即突然以很短暂的画面插入某一场景,用以表现人物此时此刻的心理活动和感情起伏,手法极其简洁明快。“闪回”的内容一般为过去出现的场景或已经发生的事情。如用于表现人物对未来或即将发生的事情的想像和预感,则称为“前闪”,它同“闪回”统称为“闪念”。
(二)、无技巧转接 切入切出
电影中表现时间和空间转换的方法之一。用于影片中从前一个场景直接转换到后一个场景。是将前后两个场景不同画面的镜头,不加技巧地首尾衔接起来,使前一个场景的画面刚一结束,后一个场景的画面迅速出现,以此收到对比强烈、节奏紧凑的效果。影片中同一场景不同镜头之间的衔接,一般也称为“切”。
1、利用特写镜头,常常作为转场不顺的补救手段,前面段落无论以何种方式存在,下面段落都已特写开始。
2、利用主观镜头,指借助人物视觉方向所拍摄的镜头。如前一镜头是人物抬头凝视,下一段落可能就是所看到的景色,甚至是完全不同的事物。
3、利用空镜头,也称景物镜头如群山、天空等。
4、利用声音,用音乐、音响、声音、对白和画面的配合实现转场。
5、利用遮挡镜头,所谓遮挡就是指镜头被画面的某种形象暂时挡住。
6、利用相似性因素转场:上下镜头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形象如运动方向、速度、色彩等方面具有一致性。
第四节 声画关系
在电影艺术中,声音和画面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它们的关系有声画合一,声画分离,声画对位。
1声画合一
也叫声画同步,是影视声画关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
声源一般在银幕视像上得到同步映现或已经做过交待就在这个画面中。声画合一就是画面出现什么声源就能听到什么声音,如画面上有人唱歌,声音就是歌声; 声画分离
影像与画面不具有同步性
声源与声音在观众理性的感受中不在同一个画面上也就是声音和发声物体不在同一画面,声音是以画外音形式出现的。声画对位
画面和声音相互独立而又相互作用
比如,一场比赛结束后,把胜利一方的欢呼与失败方的垂头丧气接在一起,就是一种声画对立。它能够产生出一种戏剧性的效果。
还有一些音乐,有时候与画面似乎不是很协调。《老井》,在一个老光棍打井死去的时候,用的则是欢快的西北唢呐声,好象与现场的悲哀气氛很不协调。但这种音乐,却更加衬托出死者的可怜。
简单是说是,相同相关事物的时期 电影声音分为语言、音乐、音响
第三篇:浅谈影评写作
浅谈影评写作
(一)“评什么”
在影片中可评的角度很多。就一部影片而言,可以评主题、评人物、评细节、评场面、评艺术特点、评电影语言的运用等;就多部影片来说,可综合评论一系列影片,阐明某一时期电影艺术创作的倾向和特点;可综合某一类影片(如惊险片、探索片等)进行评论;可综合同一类问题(如古装片的雷同化等)进行评论;另外,还可以进行电影专评,如平添编剧、评导演、评演员、评摄影、评美工、评音乐等。
面对这些可评的内容,初学写影评的中学生具体应如何处理呢?最好的办法是“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抓住影片中给自己留下印象最为深刻、最能激发自己写作欲望的问题来写,这样便于对问题作深入细致的评论,忌面面俱到。
影评写作可以有长有短,可着眼于一部影片的一个镜头,也可以着眼于一种电影现象。对于我们初中生来说,要对一部影片作出全面的评价比较困难,练习写影评,可从评论一个人物形象、一个情节、一个场面入手,可对演员演技。拍摄技巧、导演意图、影片风格、色彩、语言、音乐等进行单一的评析。随着写影评水平的提高,就可对某一人物形象,如影片中的学生、教师、军人等银幕形象发表看法,也可以从纵向谈某一阶段电影的回顾或某一体裁电影的回顾,分析其得失;或从横向谈某一风格的电影,如西部电影、贺岁片、娱乐片等,或横纵向结合,谈一个导演的风格,如谢晋模式、张艺谋现象等到。初涉影评写作不宜贪大求全,而应从一点一滴写起,思考挖掘,连缀成篇。
(二)写影评,应该把握好这样几点:
1、捕捉住感受点。一部电影涉及的方面很广,需要品评的着笔点很多。这就需要对电影反复回味思考,用心灵再度感受,把握往影片中最能动人的地方,并使之在自己的笔下得到理性的升华。如观看了《泰坦尼克号》,不能只简单地叙述这场爱情故事,而要从主人公生与死的考验中感悟到人性的光芒。
2、抓住细节,诠释其深刻涵义。所谓细节,是影片画面中对表现对象的局部或细微的变化进行精要细致的描绘。细节包括人物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道具的运用,色彩的调度,声音的变化等。典型的细节对展现人物性格、设置悬念、推动情节发展都起着积极作用。如《大转折》中先后三次出现蒋介石的背影,每一次出现都预示着国民党军队下一次的失败,通过三次背影的刻划,将蒋介石政权日薄西山的局面富于象征性地体现出来。
3、立意要新,开掘要深。写影评要有新意,要有独到的见解,抓往要点,自感而发。要做到有新意,一是要抓住影片内容,结合台社会现买;二是要准确把握住影片的精神实质,挖掘影片本身所包含的深刻内涵。例如对张艺谋电影的分析要紧扣住时代背景,但也不必要都从思想意义角度分析,如巩俐在张艺谋电影中的形象塑造,张艺谋电影中的男性形象等,都是可以开掘的领域。
4、要实事实是地分析评价。鲁迅先生说过:评论作品“必须坏处说坏,好处说好”,还要“知入论世”。他说 “倘若论文,最好的是顾及全篇,非目顾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况,这有较为确凿。”对影片作实事来是的评价,要求我们用全面的观点,不是顾其一点,而是观照全片。顾及编导的意图、表演的全部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历史背景等等,作恰如其分的分析与评价。不能强导演、演员、片中人物所难,求全责备。同的,我们在写影评时,也不能人云亦云,如评《情深深雨蒙蒙》时,有一位同学冷静地指出编导将荧屏中的军阀(如萍、依萍的父亲)形象拔高了——他遇见美丽的女子就抢来作为姨太太,可原因居然是她们像自己的初恋情人。
5、要重视影片的艺术分析。电影是通过艺术手段来表现主题、塑造人物、抒发感情的,所以影评要重视对影片艺术的高下进行分析。这种分析应具体详细,由表及里,言之有物;评价则应观点鲜明,实事求是。在艺术评析中,字里行间渗透出电影意识,尽可能恰当地运用电影艺术名词术语,还需要有对电影艺术的深刻感受与理性把握。这可以通过阅读电影理论书籍和多欣赏优秀影片来解决。
开始练习写作影评时还应该注意:语言要朴实,要个性化。写影评一定要讲真话,讲自己的话,不要抄袭别人的评论。唯独自己的感受和朴实的语言,才会使自己的评论富有个性和新意,也才会给读者带来清新的感受。
叙议要结合,突出评论。影评离不开叙事。但切忌过多地叙述故事,要突出分析写评价。当然,所评所析不得脱离影片孤立地进行。
设计好影评的标题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它由正副标题构成。正题--揭示文章的中心,必须简明扼要,而又耐人寻味,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能给读者带来审美愉悦,它是贯穿全文的主线;副题--点明评论对象,交待片名或评论角度,它是正题必要的补充。二者相得益彰,能使文章增色不少。
如:《历史和时代的搏击者--评银幕上的共产党员形象》,《悲剧在红色中渗透--评电影<红高梁>》《农村改革的多棱镜--电视剧〈一村之长观感〉》。
我们在写影评的过程中,要不断总结学习他人的写作经验,丰富自己的写作实践,在日积月累的基础上,通过影评的写作,不断促进我们知识结何的完善,提高我们的颀赏水平和审美能力。
------附:影评的批评---孙克冲
法国理论家托多洛夫曾写过一本书《批评的批评》,收集了他的关于文学批评的批评文章,提出文学批评应该是门系统的科学,也就是说这是本关于文学批评的批评学著作。我在这里借用这种方式,把本文命名为影评的批评。顾名思义,这不是一篇针对电影的批评,而是针对电影评论的评论,是一次再评论。这里电影如何并不成为主要问题了,而是关于电影如何评论的评论。
同文学评论一样,影评也是批评学的一部分。任何有常识的人都知道,今天批评学有它自己的方法,是一门科学。既然是科学,必然是理性的、知识的、系统的。影评的作用是什么,影评是写给谁看的。一般我们认为是写给普通观众看的,影评具有给观众提供一定的信息功能。如同托多洛夫在《批评的批评》中所言“文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理解作品,为此就不应该象作诗那样去写批评文章”一样,影评也是为了更好的理解作品。除此之外,影评对观众还有借鉴功能,主要是为没有看过某部影片的人提供批评以及解读的信息,告诉观众某部影片是否值得一看,或者影片的得失在何处以及如何去观看的方法。
可能因为各位影评人的观点不同,而引起不同的评论文章,这样会很丰富的为观众提供关于该片的信息,让观众去挑选。对于看过的观众,通过专业的影评可以让他们了解该片的语境(制作背景、人员情况、时代环境等),还可以通过专业人员的影评让观众更好的理解某部或某些影片。影评对电影创作有着直接的影响。导演和演员会受到专业影评的影响,从而改变着自己创作。
因为影评人的个人爱好和偏向,影评的方法和方向也常常不同。有才华的影评人总是很准确的把握住影片的核心问题,从而提出批评。批评不是否定,也包括肯定,当然一般情况下是肯定某些也否定某些。通常来说,影评是要客观性的评论,为了把握住或接近客观,语境的考察是非常需要的。评论史上曾有过“新批评”学派,这派评论人提倡用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其他门类的学科介入到批评学中来。“新批评”学派是有影响力的,它让原来的批评脱离了文学自身内容的局限。影评也是如此。
由于受历史原因影响,大陆的影评要么是那种报道式的,要么是舆论导向式的,很大程度上对观众并没有起到真正影评的作用。报道式的影评主要是对现时放映的影片进行新闻式的报道,如票房如何、导演是谁、主要演员是谁、他们的私人情感什么的、有什么花絮以及再加上些读后感。这类文章目前主要充斥在大量的传统媒体上。舆论导向的文章现在少了,但它的影响非常巨大,如现在还常在许多文章中看到“活跃了市场”“丰富了文化生活”“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之类的话语词汇。
随着网络的发展,现在还出来一种新风格的“影评”。该类文章大量贩卖个人情感,文章要先谈最近自己心情如何如何,然后怎么样去看了一部电影、接着大夸或大贬一通该片,文风华丽、辞藻迷乱,总之是要把人看昏过去,最后还要再抒发一下自己感情(或寂寞、或无聊、或愤青、或性幻想)一番。一篇洋洋洒洒数千字的文章中很难看到那部电影的真实情况,如果还有人把故事叙述一下,那就值得庆幸了。这种散文很难称的上是影评,充其量只是些个人无聊的文字。
如果这篇文章只是一时表达了自己的情绪,还无所谓,大家无非是把它当作散文来看。但文章多了就让人受不了了。其中有些文章就很过分,看后能够让人喷饭,上帝笑掉大牙,自我陶醉的感觉实在过于厉害,飘飘然不知所以然。本来影评是让人清醒的,是给人知识的,是理性的分析,这些“影评”却走向了它的对面。还好,大家都没有把这类文字当真,不过出现多了就让人忍受不了,只好见到它的作者就跑。
实际上,国内真正的影评还少的可怜。如果我们仔细看看国外的那些影评,确实给我们有醍醐的感觉。同样一部电影,他们就怎么看出了那些;同样一篇影评,他们怎么就写的那么深刻。一部真正好的影片是不需要吹捧的,自有影评人来说它好。一部影片如何,不是由几篇影评报道来决定的,观众看后自会知道。所以,一篇影评就和一部电影一样,是有它的对象的。如果网络上有人要看那类文章,就给他们看好了,但不要自称影评。
这样说可能有些严格。其实影评的写法是非常之多的,风格也很多。好的影评人的影评就如他本人一样是那样容易分辨。无论怎样,影评都是一门科学,是理性之物,不是肉体情感的泛滥。加拿大批评家弗赖在《顽强的结构》一书谈到:“堪称知识的知识是导向智慧的,因为没有智慧的知识就是没有生命的肉体“。较为温和的说法是一些影评文章并不是理性创作的文章。
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当前批评的品格问题。一方面是被批评者的,没有成熟对待批评的心态,对于肯定就很欢喜,对于否定就很愤怒。这是一种很幼稚的心态,常常视批评者为敌人。严重的说是病态,它大大限制了批评的正常发展。另一方面是批评者的,缺乏理性分析和客观陈述,往往要么捧要么骂,很多是出于人际的原因。这种为了点点个人私欲,扰乱批评,混扰视听的做法极端恶劣。影评人的品格问题目前在中国大陆较为严重,深深影响了中国大陆的影评创作,也影响了电影的创作。虽然我尽量不用道德来谈论这一问题,这可能涉及不同的价值观之争。但中国大陆评论界的道德观念已经严重丧失,缺乏客观真实的评论,充斥着过于迎合、不负责任、人际关系的评论,撰此文以共勉。
第四篇:影评写作
影评写作模板
第一段从其主题切入。可以结合作品名称、社会背景来分析。
第二段写影片技巧。可以是你觉得印象最深的地方——一个拍摄角度、拍摄手法、配乐、光线„„只要你觉得有特色的地方,能够自圆其说都可以。
第三段写影片存在的遗憾之处。这个只是一笔带过,比较主观的看法。
最后还要注意,影评与观后感完全不同,影评更加客观,而观后感是完全主观的东西。要注意区分。
主标题
副标题
引入语(从感受或解析片名出发,简单引入)字数50-80 影片内容+主题概括
100-150 影片特色手段综述60-80 分论点1
从总体看,导演对影片结构的安排:叙述方式(顺、倒、插、重复、分);叙述角度(主观、客观、主客观交替、多角度叙述);时空结构 分论点2
从横向看,画面与画面的组合关系,声音与声音的组合,画面与声音的组合(同步、对位)分论点3
从纵向看,包括镜头的运用处理(景别、角度、拍摄方式、长度),镜头分切与组接(蒙太奇、转场)结尾 100
怎样写影评标题
影评的标题方式五花八门,不一而足,这里略举大要由单一的一句话组成的标题叫单行题,一般情况下,都能点明信息;两行或两行以上句子组成的标题称为复合标题。
常见的影评文章的复合式标题多是主题+副题。主题以简洁话语交代文章主要观点,或向读者传达最主要的东西。副题居于主题之后,用来标明主题的指向、事实。
由表意程度划分,标题可有实题与虚题二种。实题指表意实在具体的标题,其特点是具体标明影评内容,虚题则是虚化、抽象的标题。常见的标题大抵有下述种类:
1、赞誉题。如《大兵电影?大师手法》《喜剧民族形式的成功探索――影片〈两对半〉观后》《雅俗共赏的新尝试――浅议影片〈神鞭〉》。
2、论断题。如《从女性崇拜的轰毁到理想人格的破灭》《〈黑面人〉的奇、情、味》《“无力回天”的悲剧》。
3、论战题。如《驳斥江兼霞的〈关于影评人〉》《情节?人物?意识――与王一川同志商榷〈红高粱〉与中国意识形态氛围问题》《清算刘呐鸥的观点》。
4、批评题。如《何时梦醒?写在〈粉红色的梦〉后》《〈脂粉市场〉的三点缺憾》《白障了的“生意眼”》。
5、比较题。如《从东西文化观〈罗生门〉与〈公民凯恩〉》、《论张艺谋的“点金式”――〈菊豆〉与〈末代皇帝〉之比较》、《电影艺术中的几泡尿》。
6、设问题。如《扩张?传播?交流?——从文化角度感受〈泰坦尼克号〉》《恶耶?善耶?喜耶?悲耶?――话说张艺谋的〈有话好好说〉》《“端盘子”的出路在哪儿?》。
7、并列题。如《〈机组乘务员〉与“灾难片”》《情境?人物?戏》《嘎劲与雅气》。
8、转折题。如《一个太阳,两种感受》《〈皆大欢喜〉看后皆不欢喜》《“西瓜地”不如“裤料”》。
9、浅议题。如《浅论〈红高粱〉中的颠轿》《对〈幽谷恋歌〉的一点看法》《小议〈陌生的朋友〉》《“艺术情趣”小议》。
10、杂感题。如《“老演少”可以休矣!――看〈第二次握手〉有感》《从一场戏谈起》《银幕拾零(六则)》《是否过分了点――影片〈锅碗瓢盆交响曲〉观后随感》。
11、推介题。如《推荐两部教科书》《该看一看〈活着〉》。
12、新闻题。如《〈南郭先生〉有新意》《〈红色恋人〉的路子非常新鲜》。
13、综合题。如《当代影坛四大时弊》《说当代纪录电影》《怎样拍电影?!――“电影拍摄公式”小辑》。
14、拟人题。如《生活在叹息》《道具的抗议》。
15、比喻题。如《硬吞香蕉皮》《家:苦海方舟――〈红西服〉印象》。
16、哲理题。如《美,是性格和表现》《立异方能出新――谈〈汤姆叔叔的小屋〉的反色彩效果》。
17、反问题。如《请教》《两个想不通》。
18、熟语题。如《半场荒唐梦,一把辛酸泪――评包氏父子“理想”之毁灭》《儿女情长,英雄志壮――谈〈秋瑾〉中一双小独生女的穿插》。
19、格言题。如《“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怎样看待影片〈伤逝〉中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悲剧》《大音稀声,大象无形――略谈〈大桥下面〉的含蓄美》。20、评书题。如《话说〈红高粱〉》《话说“做”电影》。
21、“关于”题。如《关于〈拯救大兵瑞恩〉的话》《关于影片〈泰坦尼克号〉的音乐》《关于〈红色恋人〉的定位》。
22、介绍题。如《卡赞的〈欲望号街车〉》《有什么话好说――张艺谋的〈有话好好说〉》。
23、自介题。如《〈菊豆〉――跨文化电影的阐释学读解》《〈风雨故园〉:从文学构想到银幕呈现》《〈霸王别姬〉――当代中国电影中的历史、情节和观念》《〈海和毒药〉的小说、剧本与电影》。
24、诠释题。如《Quatsi就是生活――论戈德弗莱?雷吉奥的影片》。
25、散文题。如《黑色的太阳„„》《„„时明时暗》《于无声处„„》。开列当然还可以继续下去,但它的启示意义已不再重要,因此,我们有关标题形式的陈列也就告一段落。标题写作如同广告,它的写作应加以特别之注意。要题文相符;要有分寸感,不可太满;尽可能别致;要生动感人;简洁、精粹;要有读者意识,易于接受;注意修辞之巧用;注意形式上尽可能美化。
1、《真实的理想永远如此多情——电影〈可可西里〉的胶片诉说》
2、《碎片式的记忆和后现代情感表达——评〈2046〉》
3、《青春·彼岸——评〈孔雀〉》
4、《时间、空间和记忆中的爱情——评〈美人草〉》
5、《迷失在“世界”中——评〈世界〉》
6、《冬天的绽放——评〈孔雀〉》
7、《从一秒钟的动心到一辈子的倾心——解读影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情感展现》
8、《女性眼中的现实偶然与未来必然——评影片〈20·30·40〉》
9、《一曲生命的赞歌——从叙事学角度评〈可可西里〉》
10、《黑暗王国里的一线光明——评电影〈盲井〉》
11、《穿越时代隧道的青春祭奠——评〈青红〉》
12、《羞怯与自虐——〈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中国式表达》
13、《生命咏叹调——评〈孔雀〉》
14、《沉沦中的微芒——评〈2046〉》
15、《双重人格:无处逃逸的矛盾——评〈朗朗星空〉》
16、《边缘处境中的老人世界——评〈安居〉》
17、《平民话语与表述真实——评〈没事偷着乐〉》
18、《城市碎片下的平民真实——评〈没事偷着乐〉》
19、《在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之间——评〈黄河绝恋〉》 20、《一个小人物的生命和尊严——评〈黄河绝恋〉中的三炮形象》
21、《自然美、质朴美、色泽美——评电影〈我的父亲母亲〉》
22、《更完善的散文诗电影——评〈草房子〉的叙述方式》
23、《爱国情结的另一种歌咏——评电影〈我的1919〉》
24、《战争的悲剧与崇高的美丽——评〈紫日〉的电影意境》
25、《忽名忽灭的传说——评〈花样年画〉的影片气氛》
26、《悖论中的情与理——评〈刮痧〉》
27、《犹在镜中的现代都市——评影片〈玻璃是透明的〉》
28、《那一脉历史的容颜——评电影〈紫日〉》
29、《在情感和文化之间的失衡——从另一个角度看〈刮痧〉》 30、《挚爱与真情:一部散文诗式的电影——评〈那山 那人?那狗〉》
31、《空灵境界 纯朴心灵——评电影〈那山 那人 那狗〉》
32、《此中有真意?与辩已忘言——评〈那山?那人?那狗〉》
33、《新浪漫城市童话——评〈美丽新世界〉》
34、《对青春梦幻的现实化理解——评〈伴你高飞〉》
35、巧妙的构思 新颖的风格——看影片《竹》
合计约1200字 例文:
当理想被现实浇灭 ——评《龙套》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舞台,每个人都想从一个龙套变成舞台中央的角儿,掌声为你响,花儿为你开。但是当某天,聚光灯真的打在你的脸上,心中早已兵荒马乱的你是否还记得正确的台词。(引入 83字)
电影《龙套》讲述了一个在剧团跑龙套的少年裘裘渴望一炮走红,但当他真正成为主角演出时,却将戏演砸了。这既是对不甘于平凡的小角色的赞美,又是对社会中那些渴望一炮走红,不切实际地追求功名的人的讽刺,告诫人们要厚积薄发,不要急于求成。(内容概述+主题 135字)
本片以极其生活化的散文式结构,通过对裘裘和爷爷的中景,近景和特写镜头推动故事的发展,配合着以京剧唱段为主的音乐,生动形象地刻画了祖孙二人的形象,使影片更显张力,主题更加鲜明。(艺术手法综述 86字)
本片的情节主要是在家和剧场这两个场景中展开,极富生活化的情节使本片很少有大的景别出现,而是通过大量的人物特写和中,近景镜头来叙述故事。中景用来表现人物之间的对话,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如在阁楼上,裘裘和爷爷的对话就是用中景来表现的。近景有时既可以表现对话,又能让观众看清此时人物的面部表情,是对人物说话时心理活动的反映。如裘裘在和爷爷争论跑龙套和主角的区别时,近景就表现出裘裘对爷爷所说的话并不理解,也不接受。而影片中最吸引人眼球的某过于对人物的特写。如裘裘对着镜子一丝不苟地练习唱段,以及他画完油彩后对着镜子看自己的脸,都是对裘裘成为角儿之后快乐心理的表现;在候场时对裘裘的特写则表现出他精神恍惚,为后来他唱错词埋下伏笔;片尾对裘裘侧面的特写则是表现裘裘失败后落寞的心情。(分论点1,336字,谈论景别)本片的音乐与题目所反映的信息十分贴切。运用的大量的戏曲伴奏和唱段为本片的展开提供了合理的氛围。在裘裘受到爷爷的打击和演出失利时用到了相同的戏曲伴奏,都反映出人物内心的失落;在爷爷生气地追逐裘裘时运用了鼓点伴奏,更好地表现了当时的环境氛围与人物关系。在人声方面,以裘裘跑龙套时那句“大王回营啊”作为符号语言贯穿整部影片,这既是一条线索,又表明裘裘还不能胜任“霸王”这一角色,讽刺了那些对“一夜成名”抱有过多幻想的人。(分论点2,210字,谈论电影中声音)
本片中出现的人物虽然不多,但是每个人物的刻画都十分形象。裘裘作为一个龙套,渴望成名,这是对社会中小人物的心境的反映,可是他对“一炮走红”抱有过多的幻想,认为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去胜任主角儿,不屑于去跑龙套,还认为爷爷是在嫉妒他。最终,裘裘演出失败,才体会到自己还远远不够,只有厚积薄发,才能成为台上的主角。爷爷作为一个退休的戏剧演员,自然懂得孙子的心,但他清楚孙子的想法并不可取,所以在生活中时常给孙子“降温”,一句“名角儿都是跑龙套出身”是在告诫孙子要脚踏实地。爷爷是一个教父的形象,亦是导演情感的寄托。本片的人物群像主要是台下的戏迷,他们既是一场戏的观众,评审者,又是现实生活中的旁观者。他们具有挑剔的眼光,可以说是每个人走向成功的一道障碍,甚至决定着一个人的成败。所以本片以戏迷们的“倒好”作为那场戏的结尾,标志着裘裘“一炮走红”的想法的幻灭,是导演对这种社会风气的嘲讽与批判。(分论点3,390字,谈论人物形象)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当理想被现实浇灭,我们便该想想那些太过丰满的理想是否已经蒙蔽了我们的双眼。如果是,那就请放弃一炮走红,选择脚踏实地,厚积薄发。(结尾,80字)
第五篇:影评写作
篇一:影评写作格式 影评的格式和范文
模式一:单角度评析 题目:主标题
——副标题(主题思想、人物形象或者艺术手法)
第一段:电影风格(30字)+电影梗概(150字)+中心论点(20字)第二段:分论点一 第三段:分论点二
第四段:总结(升华主题,并联系现实,提出个人思考)
模式二:多角度评析 题目:主标题
——副标题(不用提出角度,只需要点出评什么电影就可以了)第一段:电影风格(30字)+电影梗概(150字)第二段:评主题思想(看不出准确的主题思想,可以用感受来代替,但一定要结 合电影情节,不要写成纯观后感)
第三段:评人物形象(可以评一个,也可以评多个)
第四段:评艺术手法(镜头、音乐、台词、画面、色彩等等)
第五段:总结,提出一个总体的评价(弥补开始第一段的中心论点缺失)
模式三:散评式 题目:主标题 ——副标题
也可以只用一个题目:比如说“评电影《花火》”
全文自由分段,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可以评价电影的任何一个部分或细节。注意不要写成观后感,也不要写成电影简介,要注意“叙”“析”“评”相结合。篇二:影评范文
影评范文:(共五篇)
她是“法国中尉的女人” ——《法国中尉的女人》影评
在维多利亚时代,影像中的影像,她——萨拉,是“法国中尉的女人”。杂乱而干枯的头发,消瘦的锁骨,萨拉的出场足以让人跌破眼镜。繁忙的市场,波光粼粼的海,这样一个不修边幅的女人迎着呼啸海风,走向延伸到远方的海堤。初到林城的考古学家查尔斯就这样鬼使神差地被它吸引,放下娇美的未婚妻毅然冲了过去。水雾弥漫中,萨拉转身,查尔斯立定,画面定格,一瞬间的眼神交汇,不知从何而来的金光照亮了萨拉苍白的脸颊。电影史上最浪漫的一见钟情!阳光下的森林,浓郁的绿,闪烁的点点金黄,而人的再次相遇只是一场追逐的游戏。纵然是心中相爱,萨拉这样一个倔强的女子还是可悲的骄傲着。当他为生活所迫而拜访恶语相向想象的普太太,看似顺从,然则眼中尽是孤傲。孤傲,是孤独和骄傲,是在黑暗的房中抱着镜子做自画像,是她自暴自弃地说,“我和羞耻结合,羞耻让我活下去!我是法国中尉的娼妓。”
但她更是一个因孤独而渴望爱的凡是女子。所以当她回忆那个带来羞辱的男人时,眼中人闪着爱的光芒。“他很俊俏,他赞美我美!”她嘴角含笑,温柔的抚摸着头、脸,沉浸在回忆中。因为爱,她不惜撒谎说自己已失身,以博取查尔斯的同情。因为爱,她会在孤立无援时求助查尔斯,却在查尔斯到来时徘徊与不安。因为爱,她与查尔斯在林中小屋情不自禁的拥吻,会心甘情愿地在伦敦小店与查尔斯结合。也因为爱,她扔下一句“是你给了我活下去的理由”,仍下决心一定的查尔斯,远走他乡。三年后,当查尔斯在一方宁静的村庄再见她时,已不见了当初的阴霾与忧虑,退下晦暗的黑衣,一袭简洁、光彩的白衣,一头蓬松的金发的萨拉正式张显了她无可比拟的魅力。而影像的最后,二人终是摆着小舟泛向光明、广阔的湖中心。
在小说中,作者始终不放弃对“叙述者”角色的审视,他时时会游离出这个看似传统的维多利亚时代感伤故事,直接地告诉读者,他并不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也不能预计故事的下一步发展。他一直喋喋不休地分析罗列莎拉的历史现状、心理症结,却又不得不承认,自己对莎拉的行为无法解释。那么在电影中,导演就应该通过摄影角度、场面基调等的设计,使观者惊觉到这只“眼睛”的存在,而不是维持一种流畅、“真实”的叙事幻觉。在这一点上,电影《法国中尉的女人》几乎毫无意识,它完全摒弃了小说元叙述视角的犹豫,承担起典型全知全能叙述者的角色。统观整部影片,不仅不见摄影机彰显其视野限制,反而是它时时地提醒着观众,下一步应该朝哪里看,应该看到什么。从一些资料上看,罗伯-格里耶的影片象他的小说一样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极端的探索,可惜没有见过。
在20世纪的片场,影像中的现实,萨拉的扮演者——安娜,查尔斯的扮演者——迈克,一对有夫之妇和有妇之夫,毫不避讳的在一起。与维多利亚时代的灰暗色调相反,20世纪的片场,安娜与迈克衣着光鲜,神采奕奕。安娜美丽、迷人,家庭完整,事业成功,还有体贴的情人,似乎无甚缺陷。可为什么她在若有若无间总会出现比戏中萨拉更加落寞的眼神呢?望向远方却无焦距。偷偷摸摸的电话传情,心怀不轨的家庭聚餐,带给安娜的只是疲倦吧?看着查尔斯太太精心布置的花园,可爱的孩子,安娜一定也是嫉妒了。因为那个一向自信的安娜在查尔斯太太凌厉的眼神下肢生不知所措和尴尬了。两个都市中的成功男女因为寂寞空虚而靠在一起,同样因为爱的无力而分手。麦克最后对着安娜背影喊出的“萨拉”也许是对这段感情划下的最悲情,却也是最合适的句号。还好,现实中失败的这对男女为影像中的萨拉于查尔斯安排了一个光明的结局。这,是爱得不甘,还是,爱的转移呢?
一对中世纪冲破世俗礼教,终成眷属的苦命鸳鸯,一对现实中身未动心已远的寡情男女。电影《法国中尉的女人》就是如此娴熟的展现出两个不同时代的爱情(我们姑且都称之为爱情吧),如此尖锐的揭示中世纪的古板,当代泛滥的自由。这样戏中戏的套层结构,精致而又巧妙的展示两段情愿的不同走向:一段渐行渐远,一段终成交集。简洁的闪回手法,导演恶作剧似在两个世界间翻云覆雨,并且游刃有余。维多利亚时代的灰黑色,20世纪的斑斓、鲜艳,强烈的对比,甚至不需要更多的演员及台词。最高明的电影也只不过如此:以色彩书写影像。而最高明的演员又能如何呢?萨拉对爱的倔强、执着以及骄傲,安娜的空虚、疲倦以及对爱的无力,一人分饰两角的梅丽尔·斯特里普将人物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却又火候恰当;似疯成魔,却又不温不火。
当然,梅丽尔·斯特里普可不仅仅是《法国中尉的女人》中的萨拉或者安娜,也不仅仅是《走出非洲》中的男爵夫人卡琳,更不可能仅仅是《穿prada的恶魔》。但,此刻,请允许我叫她“法国中尉的女人”,不是空虚,疲倦的安娜,而是历经苦难,收获幸福的萨拉——“法国中尉的女人”!
重生
——《法国中尉的女人》两个故事的对比
电影《法国中尉的女人》用两条线索贯穿,通过时空交错的方式展现了两个不同时代,男女之间情感的困惑与选择。影片的主线索是展现一对维多利亚时代具有独特个性的莎拉和贵族青年查尔斯的爱情故事,而另一条线索则是反映两个演员安娜和麦克在拍摄主线索这个故事时所产生的感情。《法国中尉的女人》采用了套层结构,即戏中戏的形式,反复运用蒙太奇形成古代与现代相互交错的效果,将故事合理的连接在一起。《法国中尉的女人》中,两个线索同时进行的过程中,流露出古代与现代之间的对比。一百多年前的维多利亚时期,是一个封闭、保守、极具有传统等级观念的时代。纵然莎拉受过教育,爱好绘画,但她出身贫寒,其社会地位不允许她施展艺术才华,也不允许她有爱和思考的自由。影片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冷酷无情、等级观念深重的维多利亚时期。或许正应了那句“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吧,莎拉有着明确的目标,渴望摆脱受束缚的生活,希望能自由的享受着爱与美好生活。面对不公平的命运,莎拉选择抗拒。莎拉单纯的心因被曾经爱过的法国中尉抛弃而受到伤害。自此莎拉或许是持着报复的心态,或者是受强烈的渴望自由的欲望影响,她不惜毁坏自己的名誉,将自己定位于“法国中尉的女人”这样一个受人轻蔑的形象。相对于莎拉来说,在实际拍片现场的安娜,生活在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是一个自由、开放的世界,没有过多的束缚和禁锢,并且具有更多的自主性。随着安娜拍摄电影的深入,她与饰演查尔斯的麦克产生了感情。影片在此时,运用平行、对比等蒙太奇手法,不断的进行着两个时空间的对照,借以突现出两个女主人公截然不同的生活环境以及性格中的共性与不同。电影《法国中尉的女人》一古一今的故事结构赋予了影片多变性,从而能够吸引观众关注两个不同时代命运的人物。
影片中表现莎拉时始终采用昏暗的色调。由此来表现莎拉情感的压抑、矛盾,孤傲、冷漠性格。在莎拉与查尔斯在树林约会这一场景中,那些盘根交错、粗大阴森的树木,无形中给观众一种强大的压力,导演巧妙的运用这一场景既表现出了古代时期封建保守的社会环境,受到压抑、束缚的感情,同时又达到了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电影《法国中尉的女人》,在故事结尾,莎拉再次出现在镜头中时,其色彩基调则是明亮的。这种色调的转变也暗示观众,莎拉生活得到了一个全新的转变。与查尔斯结合而又分开三年后,莎拉仿佛获得了重生,她得到了真正的自由,没有任何负担、束缚的追求艺术,寻回自己曾经遗失的那份真爱。影片中,莎拉与查尔斯重逢,船从一个灰暗的桥拱下划过,然后导演将镜头处于一种静止拍摄状态,让两人坐的小船渐渐远离镜头,并且画面色调变得愈加明亮。通过这组镜头,折射出莎拉真正摆脱痛苦、束缚,饱经磨难的恋人获得了重生后来之不易的爱情。
在现代故事中,影片的色彩基调大都是明亮的,这就突出了现代女性所具有的自主性,形成了与套层故事中人物性格的鲜明对比。影片最后,安娜饰演完莎拉这一角色后,重新审视与麦克感情并选择离开麦克。而最富戏剧化的一幕是在最后一个镜头,麦克推开窗子想对安娜做最后的挽留时,脱口而出的那一声“莎拉”让观众顿时从对麦克背叛妻子感情的厌恶中得到释放。镜头给麦克特写、定格时,从他的表情中观众多少也能体会到,他与安娜那段感情究竟是源自内心深处的真爱还是所谓“入戏太深”的意乱。或许此时彼此的心灵都得到了洗礼,获得了重生。
电影《法国中尉的女人》以现代故事作为结尾,与影片以套层故事开机镜头作为开始达到了首尾呼应,而且不突兀,真正达到戏里戏外、始末都相互对应的效果。整部影片多次运用蒙太奇手法,以时空间转换达到自然转场的效果,可见导演驾驭镜头,淋漓尽致描述、展现故事的能力。两条线索同时进行做比较,引导观众思考社会中的道德标准和爱情的自由之间能否达到一种平衡,同时也使得电影更具有戏剧化的效果。另外,影片色彩基调前后的鲜明对比,从侧面更有助于故事内容的表述,观众也可从中把握情绪的变化。
去爱吧,就像从来没有受过伤害一样。——评《法国中尉的女人》
回首纵观,梅丽尔斯特里普塑造的角色,就如同一本女性二十世纪的女性百科全书,凝结了凝结了上个世纪所有女性隐忍错综的痛苦欢乐,爱恨情仇,与生离死别。而在《法国中尉的女人》扮演的莎拉,更是将人物身上的那种异乎常人的神秘,心如磐石般的对自由的向往,与超越道德伦理的对爱情的执着,刻画的栩栩如生,感人肺腑。
影片的开端是以一个照镜子的妇女的特写镜头开始,一个头戴黑布的女人背对观众,只能从那手掌大的镜子些许窥见:炯炯有神的眼睛,白皙如纸的皮肤,美丽的脸庞有些憔悴。嘈杂的画外音里,海鸥的鸣叫声自然却又刺耳。在一声 开始 的喊声之后,画面变成了一个片场的全景镜头,一场现实与虚幻纵横,时间与空间交错的戏中戏便这样开始了。
莎拉头戴黑布,身着黑衣,与周围灰蒙蒙的天空,影调暗淡的世界互相融合,一种压抑与低沉感觉油然而生。当莎拉站在那个风浪交加,岌岌可危的码头时,人物渺小的好像随时都会被风雨淹没。无助,绝望,却又顽强的站在那里的莎拉,好似《老人与海》里的桑迪亚哥。因而当查尔斯站在他的身后深情的凝视着她的时候,在那个灰色的小镇,阴霾的天气,狂风与恶浪扑打在那狭长危险的防波堤上,两个人之间的距离被形象的描绘出来。在他们的面前,不只是恶劣的天气,更是维多利亚时代森严的等级制度,处在舆论风口浪尖的嘲讽,与无时无刻不束缚人性的所谓的道德伦理。
但好在付出总会有回报,莎拉与查尔斯在经历了常人难以理解的艰辛,穿越了世俗的枷锁之后,有情人终成眷属。在爱情面前,一切的妖魔鬼怪,刀山火海,都禁不住莎拉那摄人心魄,洞穿灵魂的慕然回首,查尔斯的心理防线仿佛被闪电瞬间击穿似的,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的爱上了莎拉。莎拉那勾魂摄魄的眼神,是世俗世界无法找到的,那是甘如醴的清酒,澄澈而沉醉,世界的一切在那双坚定的眼神中显得幼稚而可笑,爱情的力量被无限的放大,于是一切的障碍与桎梏,都在不经意间崩溃瓦解。爱情战胜了一切!
《法国中尉的女人》讲述的就是这个迷一样的莎拉,用一身黑衣来隔绝世俗的压迫与嘲讽,用眺望海边表达对自由的向往,对爱情的执着,用自己的沉默来反抗喋喋不休的舆论,用敢爱敢恨的性格挑战桎梏人性的教条戒律。一个不同与那个时代的女性,好似夏洛蒂勃朗特笔下的《简爱》,遗世独立,奋不顾身。所以,在影片结尾处,莎拉与查尔斯共乘一叶扁舟,悠然的穿过幽暗,狭小的桥洞,驶向平静明亮而又阳光灿烂的湖面上时,鲜明的视觉对比,象征着这对饱经风雨的恋人,终于穿越了社会与灵魂的恶梦隧道,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有情人终成了眷属。然而现实世界中,扮演莎拉的安娜,却不是那个甘愿为爱牺牲一切,即使在那个封建保守的维多利亚时代的莎拉。理性至上自由万岁的当代,安娜却挣脱不了那些看似强大坚固的枷锁,选择了狼狈的逃避。安娜最后在镜子中看到的自己,不是那个《法国中尉的女人》照镜子的莎拉,她不敢直面这个道貌岸然的世界。镜子的前呼后应,使人物形象的对比更加鲜明,影片的结构也得到了完整。
导演卡洛尔·赖兹,以这种匀称的互递式的影像结构,通过两个不同时空对感情取舍的反差,来体现一个颇具时代感的讽刺,同时借助现代意识来解构维多利亚时代的故事。片中片的故事结构,将现代人的视点与过去故事的惊心动魄转化为一种精美的结构性对称。但套层结构中,一种深刻的关于 我是谁 的困惑却也深深的影响了查尔斯的扮演者迈克。因此当迈克看着安娜远去的身影喊出莎拉时,现实与虚构间的鸿沟消失不见了,角色的互相转换却也为现实中的爱情增添了一些荒诞色彩。
去爱吧,就像从来没有受过伤害一样。
被规矩束缚的女人们
——《大红灯楼高高挂》影评
《大红灯笼高高挂》是张艺谋导演1991年的作品,这部在国内国外获得很多奖项的影片确实有它的独到之处,比如在刻画人物,画面上都显而易见。影片是根据苏童的中篇小说《妻妾成群》改编的,在继承和发扬原著的主旨和风格上,又贯穿张艺谋独特的视觉效果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反映了“一夫多妻制”的封建家庭内部互相算计,暗斗的人生景象及相应的生存原则,女主人公颂莲是作品的核心人物,本来受过教育的她,在陈府这样一个阴森恐怖、勾心斗角的生存环境当中,为了能有一席之地,个性逐渐扭曲和变形。而最终导致颂莲和其他太太,甚至丫鬟雁儿变化的罪魁祸首就是陈家的老规矩。这是一群被规矩束缚的女人,这也是一群牺牲在封建社会制度下的女人。整部影片拍摄的环境非常单一,就是陈家一个大宅院。但是拍摄环境的单一并没有埋没这部影片细腻的情感以及所想要表达的思想。所以电影故事片《大红灯笼高高挂》是一部成功的影片。
第一,该片的内容。一部好的影片离不开好的内容,好的内容又离不开好的主题。该片的主题显而易见,那就是旧的封建思想对人的腐蚀。颂莲本是一个已经读大学的学生,但是在贪钱的继母面前,她只能妥协,嫁给了已经有了三个太太得大地主,她放弃了学业,也就相当于放弃了先进的思想,于是她在陈家的大宅里,被陈旧思想腐蚀,当她徒步到达陈宅时,第一个人遇到的是陈家一个名为“百顺”的管家,百顺百顺,百依百顺,这也就是这个家必须遵守的规矩。到了陈家的颂莲,迎面而来的不是她未来的丈夫,而是一条条从祖上传下来的老规矩,锤脚,点灯等。她又认识了长得像一百多岁的大太篇三:!怎样写影评及经典影评范文 影评
电影评论,简称影评,是对一部电影的导演、演员、镜头语言、拍摄技术、剧情、线索、环境、色彩、光线等进行分析和批评,又称电影批评。
评论目的
电影评论的目的在于分析、鉴定和评价蕴含在银幕中的审美价值、认识价值、社会意义、镜头语言等方面,达到拍摄影片的目的,解释影片中所体现出的道理,既能通过分析影片的成败得失,帮助导演开阔视野,提高创作水平,以促进电影艺术的繁荣和发展;还能通过分析和评价,影响观众对影片的理解和鉴赏,提高观众的欣赏水平,从而间接促进电影艺术的发展。
评论内容
电影评论的内容是多样的。有着重评论影片的题材、主题、人物和它的社会意义的,也有专门论述不同片种、样式或影片的艺术风格、造型表现手段和电影语言的运用的;有对某一时期、某一流派的电影创作进行专题评论的,也有为著名的电影导演、演员等电影艺术家撰写评传的;既有在报刊上对当时上映的影片或某种创作问题写专栏评论的,也有对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的影片进行评论的。由于读者和观众的层次不同,既需要供电影专业工作者研究用的专题论文,也需要有提高一般观众欣赏水平的影评文章。
景别运用
特写:拍摄人像的面部、被摄对象的一个局部的镜头。它可使表现对象从周围环境中突现出来,造成清晰的视觉形象,得到强调的效果。特写镜头能表现人物细微的情绪变化,揭示人物心灵瞬间的动向,使观众在视觉和心理上受到强烈的感染。近景:摄取人物胸部以上的电影画面。它能使观众看清人物的面部表情,或某种形体动作,有利于对人物的容貌、神态、衣着、仪表作细致的刻画。中景:摄取人物膝盖以上部分的电影画面。它有利于显示人物的形体动作,有利于交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加深画面的纵深感,表现出一定的环境、气氛,而且通过镜头的组接,还能把某一冲突的经过叙述得有条不紊,常用以叙述剧情。全景:摄取人物全身或场景全貌的电影画面。它可以充分展示人物的整个动作和人物的相互关系。在全景中,人物与环境常常融为一体,能创造出有人有景的生动画面。远景:是指表现广阔空间或者开阔场面的画面的景别,是所有景别中视距最远、表现空间范围最大的一种景别。在电视节目中常用于表现地理环境、自然风貌和开阔的场景和场面。大远景:通常是从高角度拍摄的画面,用来做为定场镜头或提示宽广开阔的空间。声画应用
声音:包括人声、背景音乐、音响
人声:交代说明、推进剧情、推动人物性格
背景音乐:烘托气氛、渲染氛围、深化主题、善于抒情 音响:增加真实感、烘托环境气氛、抒情言志 画面:包括人物、景物、道具 人物:视觉的中心,意念的载体
景物:抒情言志、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 道具:刻画人物性格、串联故事情节、抒情言志 声画结合:包括声画对应、声画分离、声画对比 声画对应:有什么画面,就有什么声音
声画分离:声音与画面分别叙述,两者不具备明显冲突 声画对比:声音和画面在意义和情绪上形成强烈反差 色彩:塑造人物形象、营造环境氛围、构成创造思想 色调:分为冷色调和暖色调 冷色调:色环中蓝、绿一边的色相称为冷色,它能给人以阴凉、宁静、后退、深远的感觉。暖色调:色环中红、橙一边的色相称为暖色,它能给人以温馨、亢奋、前进、和谐的感觉。光线:造型作用、表意作用、外画人物形象
镜头运用
长镜头:一段持续时间内连续摄取的、占用胶片较长的镜头,一般时长超过30秒。长镜头可以保持整体效果,保持剧情空间、时间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可以如实、完整地再现现实影像,增加影片的可信性、说服力和感染力;还可以渲染气氛、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空镜头:又称“景物镜头”。指影片中作自然景物或场面描写而不出现人物(主要指与剧情有关的人物)的镜头。常用以介绍环境背景、交代时间空间、抒发人物情绪、推进故事情节、表达作者态度,具有说明、暗示、象征、隐喻等功能,在影片中能够产生借物喻情、见景生情、情景交融、渲染意境、烘托气氛、引起联想等艺术效果,在银幕的时空转换和调节影片节奏方面也有独特作用。蒙太奇
蒙太奇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现在是影视专业术语,是一种剪辑技巧,一般包括画面剪辑和画面合成两方面。运用蒙太奇能丰富电影艺术的表现力,使表现内容主次分明,达到高度的概括和集中;还能够规范和引导观众的情绪和心理,启迪观众思考;还可以实现对时空的再造,形成独特的影视时空。评论方法 总述
电影评论的可评之处,可以就其导演的独特构思、声音画面、蕴含的深刻道理、影片的时代意义、影视音乐、电影内容、电影灯光照明、电影的拍摄技巧、电影中的角色等都可以进行评论,评论过程通过结合影片具体内容和影片在构思、结构、技术、人物等方面最为闪亮之处摆出自己的观点,从而近一步论证。要点
要写好一片影评,首先应当认真观看电影,并记录影片中重要的人物、镜头等方面,找出影片中最为亮点以及最新颖之处。一篇影评能否吸引人就在其于有没有不同于别人的观点,写出别人一般想不到的内容,可以用两个字总结“新”“奇”。步骤
题目题目是任何写作中的第一闪光点,影评也不例外。一个好的影评题目,关键在于他能否用于传递作者想要在影评中表达的信息。在看完电影后写影评时,首先要找一个好的切入点,当然,这个切入点就要从题目开始入手了。影评的题目注重创新、新颖,起到让别人一看见题目就像读下去的作用。此外,影评题目越短越好,6-7个字为宜。开端阅高考语文作文的老师们都有一个习惯阅卷方法,即题目-开头-(中间)-结尾,如果一位考生的中间部分写的再好,但开头却弄得很差劲,这样阅卷老师对这位考生的中间内容最多就会大体浏览一遍,有的甚至连看都不看,因此,开端无疑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在影评的开头,可以开门见山地一上来就介绍你所要写的影片最为亮点之处,或直接写影片的高潮结局,从而引起读者的兴趣;还可以运用“诗经六艺”中“兴”的手法,也就是说,由你想表达的内容联想到了什么其他东西可以代表你的如内容;也可以先插入一电影名家的名言,例如巴赞、爱森斯坦等,这样能为你的影评锦上添花。中间这一部分是影评的核心内容。其实写影评就是写一篇议论文,因此我们在写影评时应注意多分析、少叙述,以你想要表达的内容为中心,摆出论据,层层推演,但要注意不要跑题,也就是说,你在影评中分析的内容,都必须要围绕你的中心。结尾我们完成了影评的最主要内容之后不能就此结束,还应当有一个响亮的结尾。在结尾我们首先应该先对影评的主要内容进行一下总结,然后可以抒发自己的感想,表达一下自己对整个影片的理解;还可以引用名言、托物言志,让影评有一个好的收尾。存在问题
跑题、讲故事、面面俱到、没有观点、写成“豆腐块”、本末倒置、常识问题、没有细节
《霸王别姬》影评范文
李碧华名作《霸王别姬》,我没看过原着,只看了电影。之前东鳞西爪地听人讲过这故事,略有了解。又在电视里瞥到几眼片段。一直耿耿于怀。为了表示对这部向往已久的好片子的尊重,破天荒地买了正版影碟。然后在一个冬夜裹着棉被捧着红茶看完。
如一切李氏作品,于沧桑倒转岁月轮回的幻丽之外,片中爱恨刻骨,人物鲜明,似欲乍生生活在眼前。张丰毅的小楼自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刚了,张国荣的蝶衣却是令人心髓俱碎的柔。红氍毹上,霸王别姬,刚柔相济,侠骨柔情,怕不迷得多少女子,万劫不复?阿弥陀佛。看完之后我独自窝在暖热的黑暗里沉迷。思想依然深陷,一波一波巨大冲击剧撼,乍梦乍醒。正是又一次不巧路过高人居处,被那高空坠物,当头砸倒,脑震荡又不知要若干天。但于如此剧烈震撼之中,好色之徒如我仍有余暇将片中男子拿来一个个在脑中过滤,陡然发现,最后剩在心坎上,滴溜溜一颗夜明珠,可不是霸王,也不是蝶衣,而是袁四爷。
——对,就是那个由葛优扮演的有些獐头鼠目一笑露出两颗大门牙的津津垂涎于男旦蝶衣最后遭人民政权镇压的反动戏霸袁世卿,袁四爷。
且莫认为我是穷极生疯一心想着要当反动会道门头子的小老婆。领导说,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待我细细将四爷的诸般好处,一一道来。
袁四爷首次出场,是在小楼蝶衣一折满堂彩的《别姬》演出之后。那时节霸王虞姬,正是月朗花香,溶溶脉脉,镜里双双望定,更不知戏外别有天地。四爷便在此时闯入这二人世界。亮相先是“一点薄礼”。蝴蝶盒子里白晃晃全套珍珠钻石头面。好。有钱人捧戏子,挥金如土,也是常情。不过见得一份豪奢气魄。正如戏院经理所说:“都说当年太后老佛爷,她老人家赏戏,有这样的手面吗?——没有吧!” 四爷是冲着蝶衣来的。目的很明确,并不遮遮掩掩。但蝶衣眼里没有他。“舍下小坐”的要求,先是小楼的生硬,再是蝶衣的委屈,两次被拒。四爷是经场面的人,这一小场戏里头,自己是个惹厌的反角,当然心明眼亮。当下脱帽躬身,彬彬而退。更无半句废话。他没有当场暴跳,并不奇怪——这点涵养总还是有的,不然也混不到这份儿上。稀罕的是那份从容里头自有一种笃定,拿准了那只蝶,飞不走。并无老谋深算的阴险。只是一种淡然却坚定的自信。或许他相信除了钱,自己亦有其他,值得一个人被掳获。这一小场中,霸王与戏霸,五七步之争第一次埋下伏笔。
他不焦,不燥,不馁。由此我相信他并不是只知最后到手的一刹肉体之欢,那“皮肤滥淫的蠢物”。他亦懂得享受追求过程中的种种坎坷苦乐,不为人道的细腻感受。
过程就是结局。除了求爱,求欢,于这漫长曲折的人生,四爷当亦比他人获得更多过程中的印象与滋味。
第一回合的照面,四爷是个丰富敏锐,懂得咀嚼生活的男子。是在世道中打过滚来的人,因此学会平淡处之。
四爷不曾使甚卑鄙手段,因此也不曾在二人之间造成裂痕。相信他在追求(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之中,纵是满心渴望,亦保留有所不为的原则。反倒是小楼方面,横里插进来一个菊仙。这才是真真的男欢女爱。蝶衣那“与师哥演一辈子别姬”的鸳鸯畸梦,终于化作云烟。在小楼与菊仙定亲的时候,蝶衣独自仰躺在椅上。未卸的妆艳丽凄迷,一头长发散落,满目漆黑。是盲目绝望的永不可能的恋。面前是那面曾映照过霸王与虞姬身影的镜子。霸王不再。他已是别人的丈夫。互为形影的日子永不回头。此刻的镜子,代表的是蝶衣空洞的心。于是四爷再现。镜头里我们看到一根长长的翎子,斜斜伸入镜中。四爷企图进入蝶衣的心。“这双翎子,是从活雉鸡的尾巴上,生生收取的。当真是难得。”——也不知他是在说蝶衣难得还是在说自己这份心难得。从活雉鸡的尾巴上生生收取的翎子,残酷地叠印片中交缠一世,不得救赎的爱恨,也叠印乱世里屡遭摧折的绝美的京戏艺术。——一时多嘴,跑题了,回来再说四爷。
在四爷的宅中,蝶衣看到那把年少时许下心愿要送与师哥的剑。于他,那剑是关于他的爱人的威严,关于一份自幼固执的信念,关于虞姬对霸王的全部理解与寄托的信物。他要得到它。一个眼神,四爷已知其意。他说:“此剑是张府败落时费了大周折弄到手的。”又说:“你我之间不言钱字。那个字眼实在不雅。”这样张扬的狂傲,却未令人觉得他在市恩。缓而沉的语调,狂得有资格,傲得有资本。——由此亦可见,敢说“那个字眼实在不雅”,必得坐拥若干身家,不然便得是尝过富贵浮云滋味的过来人,否则,不是实在不食人间烟火(这种人我还没见过),便是故作清高,要么就是不知疾苦、更不知死活的狂言。于是,宝剑赠佳人。
蝶衣是四爷心目中一顾再顾,倾城绝世的佳人难再得。对于蝶衣自己,男儿郎与女娇娥的身份颠倒一生,始终就没弄清楚过。对于四爷,蝶衣是男是女,也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蝶衣身上,他看到所谓完美的化身。相信四爷对于蝶衣,欣赏的成分远多于情。情是一种不可理喻的深陷痴缠,要疯狂,要占有,妒恨煎熬,抵死缠绵。就像蝶衣对小楼。我们可以完全挑不出一个人好在哪里而依旧爱他,也可以相爱一世却依然彼此陌生。情是不需要懂,只需要服从它的安排。但四爷对蝶衣,不是。蝶衣的好处,蝶衣的美,大众看到的,他懂,大众看不到的,他也懂,就连蝶衣自己不知道的,他亦看到。四爷是如此敏感的人。他把蝶衣灵魂里美好的东西,看个通透。
一笑万古春,一啼万古愁。此境非你莫属,此貌非你莫有。当四爷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指的绝不仅仅是蝶衣的容貌。根本上,四爷与蝶衣一样,是个艺术疯子。于京戏(还有昆曲)这门艺术,他浸淫一生,奉献了全部的心与魂。正像蝶衣所说,京戏全在情境二字。因为情境,两三个龙套穿梭,便是千军万马。因为情境,空无一物的舞台上,这些人分花拂柳,翻山越岭,攻城掠地,活生生演尽才子佳人帝王将相一生的悲欢离合。京戏实在是心的幻术。而情境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可遇不可求。所以当四爷与蝶衣,台上台下,两个对京戏几近入魔的戏痴乍一相逢,电光石火间,便有云垂海立的震撼。那一刻他们的灵魂是相通的。他们都是情境中的人。
所以对四爷来说,蝶衣绝不只是一个美貌的戏子。在蝶衣身上,他看到京戏的化境。那是他一生痴狂的东西。对他来说,蝶衣已是艺术完美的象征。四爷这一生没机会登上红氍毹为他理想中的艺术奉献自己,他必须在俗世名利中打滚,这是无可选择的。但是在蝶衣为戏而痴的灵魂里,他可以看到另一个自己,纯粹的倒影。四爷对蝶衣的爱恋,实际上是有着自恋的成分,和对自身完美的期许。这样狂热的痴迷,已经分不清爱的是艺还是人。但是他对蝶衣的态度,仍是节制的。并未陷入爱之便欲毁之的极端。
事实上蝶衣的性别真的已经不是这一场爱欲的焦点。四爷并不是真正的同性恋。他爱蝶衣不是因为他是个美好的男人,而是因为他是个美好的人。代表理想中极致境界的人。相信如果蝶衣是一个女子而具有同等高超的艺境,四爷照样会爱上她。又想象,如果四爷真的爱上了某个女子,也必定会比这个女子自己更懂得她的美,她灵魂的本质——除非棋逢对手,被他遇到一个同样敏感至极的女子——不过这概率不大啊。终究这种人不会太多。
他是真正懂得蝶衣的人。他说,在看蝶衣演出时,有那么两三刻,他有所恍惚,疑为虞姬转世再现了。——其实,在这部影片的本义中,蝶衣被赋予的本来就是虞姬的灵魂。为霸王生,为霸王死的从一而终的一颗燃烧的灵魂。四爷看到的,恰正是蝶衣的本相。
不疯魔不成活。这是小楼两次用以评价蝶衣的一句话。说这话的当时,一次是在蝶衣发疯似地凄喊:“我要跟你唱一辈子戏。少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是一辈子!”一次是在文革中,实行“现代戏大改革”之时,坚持“情境”的蝶衣在讨论会上独排众议反对现代戏(实际上反对的是对京戏的粗糙化和政治化),然后闭门不出。当小楼说“你一辈子就知道唱戏,你也不出来看看这世上的戏都唱到哪一出了”的时候,门里传来蝶衣幽幽的声音:“虞姬她为什么要死?”——小楼骂出了那句话,愤然离去。那个时候,我在想,倘若四爷在,他一定会懂得。蝶衣的坚持。对感情的坚持,对艺术的坚持。蝶衣是这样执着于理想的,纯粹的人。他的灵魂就是一股火,认准了一个方向便一路烧下去不回头,哪怕玉石俱焚。小楼不懂。小楼与蝶衣并不相同。他是世俗的霸王,期许的是一些物质的,着实的,平凡的幸福。对这个人世,他并不隔膜。他也懂大势所趋,也懂顺应潮流。他是常人。正常,也平常。而蝶衣是疯子。终其一生,蝶衣只生活在自己的心中,只遵循自己内心的声音。他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而四爷,我相信四爷如果在,会懂得蝶衣。不疯魔不成活。但真正的爱情与真正的艺术,原本就是一种疯魔。蝶衣是做到极致的人。他凭借一种天赋的狂热抵达了感情和艺术的真义。在外部行动上,四爷或许不会如蝶衣那般绝然。但,他会懂他。他们是一类人。因为过度的敏感和唯美,而经受焚炼。四爷曾问蝶衣:“你愿作我的红尘知己吗?”——实际上,在这个红尘里(在这部电影中),蝶衣真正的知己,唯四爷一人而已。不论蝶衣答不答应,承不承认,他与四爷都已经是一对孤独的红尘知己。
小楼不是。他始终未曾进入蝶衣的内心世界。他眼中只看到一个过度痴迷于戏、过度痴迷于他的师弟。而蝶衣,是虞姬。为了内心完美的坚持而死的虞姬。小楼是寻常的人。蝶衣与四爷,是两颗熊熊的灵魂。影片中有个细节令我非常感动(令我感动的细节也太多了,姑且拣一个说):日军占领北平。在悬着大东亚共荣条幅的戏院里,蝶衣于台上贵妃醉酒。霓裳羽衣,飘飘旋转着绝世的风华。头顶忽地撒下无数抗日传单。灯骤灭。台下喧哗。没有人再顾及台上的贵妃。一片混乱之中,唯有蝶衣,独自于黑暗之中,传单之下,继续着未尽的绝美舞步,丝毫未曾停滞。一片混乱之中,也唯有四爷,独自于楼上包厢继续目不稍瞬地注视黑暗中的蝶衣,丝毫未曾分神。
这便是艺德和艺魂罢。不问外界风云突变,不问这世上如今是谁主沉浮,也不管有没有人在看。上了舞台,是虞姬便是虞姬,是贵妃便是贵妃,黑暗中,也要坚持演完那场戏。那已经不是演给任何人看,是一场,对艺术的献祭。而四爷,即使看不见,他知道蝶衣在继续。他们对艺术如此敬重,对自己的心如此忠实。片中具有这等艺德与艺魂的,有科班的关老爷子,有蝶衣,有四爷。
当四爷孤独地在黑暗中为蝶衣鼓掌,他们之间的关系早已不是出卖身体的戏子与买笑追欢的大爷。那是两颗相通的纯粹的灵魂,在这个浮躁的世界上,值得惺惺相惜。
当骚乱的众人终于随着四爷的掌声望向黑暗中独舞的蝶衣,灯光复明,掌声四起。那辉煌的一刻。(我在被窝里攥着茶杯把激动不已)。
在国民政府掌权,蝶衣因曾替日本人唱堂会而以汉奸罪受审的时候,四爷又有惊人表现。先是小楼与那经理拜访四爷,恳求出手相救蝶衣。小楼说救出了蝶衣,他们兄弟俩(忘了是几年)的包银全归四爷。四爷道:“没你的包银,你当我就喂不起这几只鸟了?”——可以想象,时移世易,四爷大约亦没落了。虽然,余威尚在。但这句淡淡的话,并不令人感到负气,亦不似死要面子的强撑。四爷清楚自己的底子和实力,亦懂得在渐进的没落中,如何不失尊严。也是看过了大起大落的人,知道这世上,你方唱罢我登场,兴衰原是寻常事。所谓“守得贫,耐得富”,淡眉静目之间,便是气度。四爷当然并非贵族。但骨子里,那一种超脱于蝇营狗苟的世道之上的高绝,不是天生的贵秉,至少是强者,是智者。世路里磨出来的明净。
他仍未忘记多年前那一个“霸王回营见虞姬,到底是该走五步还是走七步?”的回合。于这危急时机,切切地提出。这是四爷于艺术的认真,亦是四爷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份任性与妒忌的心思。要折倒那个男人,折给不在现场的蝶衣看。通部电影,四爷吃醋耍性子,仅此一处,不动声色的流露。
小楼终于屈服。紧跟着是菊仙的精彩加入。痛快泼辣的言语,一字一句无不有背面文章。这一场心理速战,人性抽丝剥茧,层层尽现,好看至极。
在法庭上,面对检察官“程以淫词艳曲,辱我民族尊严,灭我民族精神”(原文记不大清,意思如此)的指控,四爷从容站起,开言:“方才检察官所说之淫词艳曲,”——静寂片刻,突然用力猛拍栏杆——“实为大谬!”全场被震得无一丝声息。四爷又说:“当晚程所唱者,牡丹亭游园一折,众所周知,乃国学文化中之最精粹。何以在检察官口中,竟成了淫词艳曲了呢?如此污蔑国剧精粹,不知是谁专门辱我民族尊严,灭我民族精神?”咬文嚼字沉沉道来,竟于法庭之中,赢得满场掌声。
这一场是四爷性格中硬、烈、猛、威的一面,最正面淋漓的一次展示。偏是用了极缓极慢,又极掉书袋的语言。正是龙虎精神,原不必大呼小叫。整部电影中,四爷没干过正事。从朝到晚,捧戏子,讨好,诱惑,调情,直至堕落畸变的肉体欢爱。但于此一场,我们就可想见这个男人若处大事,临大节,该是何等的从容不乱,何等的中流砥柱。是性命交关处,可托以大局的人。
四爷最耀眼的一刻完美地展现。正像昏睡的猛兽,平时看着也不见得怎样,偶一睁眼,便有夺星替日的光华。
跟着的,就是结局了——并非电影的结局。是四爷的结局。四爷的结局是死。解放后,在镇压反革命分子的运动中被枪毙。
电影中看不出来四爷都干了些什么罪大恶极的事。我们只能听到一些抽象空洞的罪名,类似鱼肉百姓这样的词语,却不知他是怎样个鱼肉法。他最终的定名是“戏霸袁世卿”。在一片“打倒,打倒,打倒??”声中,被宣判以“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五花大绑,推出去枪毙了。四爷死得很惨。但在江山易色权力更迭的大时代里,那样的结局,也是寻常。政治历史,翻云覆雨,不问苍生。谁是谁非都不好说,无辜被牺牲,也只能认了。四爷冤枉与否,我们无从得知。但那样的死法必不好受(实际上怎么死也好受不了)。正是众叛亲离,英雄末路。在时代的巨力下,盖世的豪杰也只是芥尘,眼睁睁看着自己,碎为齑粉。生命的最后一刻,充满唾骂与侮辱。被剥夺了作为一个人死去的基本尊严。没有同情的眼光。没有留恋的声音。甚至可以预知自己死后,不会有人为自己掉一滴眼泪。四爷站在高高的台上,瘦长的身子被用力摁低,颈后插着代表耻辱的姓名牌。他的名字,打了血红的叉。作为“人”的资格,已经被取消。最后几分钟的残喘,他不过是一具供人任意折磨轻侮的行尸走肉。
他被迫卑微地低下头去。
死亡只是一刹,并不可怕。但之前这精神上的摧残,令人崩溃。他必须眼看着自己孤独地走向死亡。已经被全世界唾弃。
洪亮的声音宣判了他的死亡。群众撕裂了他的姓名。在一片扭曲的人脸与沸腾的骂声之中,四爷昂然抬首,迈着四方步被押赴刑场。他的戏结束了。
四爷痴爱戏剧的一生,始终与舞台无缘。但生命的最后一幕,他终于能够在台上完成。他以最完美的姿势退出了人生。那是一种王者的步伐。那是漫长的演出里,最终的,绝世的一折。尘埃落定。人生如戏。最终,四爷不负这戏,戏,不负四爷。他一生追寻的情境,终于以这样的方式得到了完成。我相信当四爷迈着四方步退出,抬起头见到台下振臂高呼打倒的人群——那一瞬间,他心里对他们,是没有怨恨的。四爷心中,世情已是如此透彻,他当知道,这些人和他一样,在时代里是不能够自主的。他也当知道,这些人未必真的相信他的罪名,也未必真的恨他。他们喊,他们骂,他们打倒他,最终,他们杀了他——也不过是为了自保。而——已。浮沉乱世,人人都被诅咒。苍茫的——中国,已经没有慈悲。他一定知道。
繁华落尽。功过无言。四爷最后的脸,是一片平静。他从容赴死,不是勇敢,只是看透。世界既已癫狂。不如,归去吧。
影片将人置于极度混乱和残酷的境遇中。于是在这样灭裂的碾压倾轧中,人性的卑劣被逼出来,人性的高贵也被逼出来。极端的环境像榨汁机,榨出人的鲜血与泪水,让银幕下的我们,闻到生命最深处的血腥和芳香。
四爷终于是归去。他退场的时候,我在心里为他打着属于一个英雄的锣鼓点。
不知道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四爷的心里在想着什么。是这一生纷红骇绿的奢靡,是曾经的罪孽,是京戏昆曲,还是那个电闪雷鸣,于大雨中持了宝剑勾了脸谱与蝶衣对演别姬的夜晚。或许,他什么也没有想。雨水中,蝶衣溶化了的凄艳妆容。凤眼朱唇,胭脂红泪。定格成四爷心中的永恒。
看到后来文革的戏,小楼在逼迫下屈服,为求自保当众揭发蝶衣。又与菊仙划清界线。我知道那乱世人性,无可厚非。但,我也知道,倘若四爷还活着,倘若四爷遇到相同的境遇,必不如此。
小楼始终是平凡男子。京戏于他,只是谋生的技艺。感情于他,亦只是人间幸福的寄托。因此受到外界巨大的压力,他可以放弃这一切。但是对蝶衣,对四爷,那是生命的终极归宿。不必刻意坚持,已是共生共存。研丹擘石,赤不可灭,坚不可夺。
虽然,在疯狂的社会里,是否忠实于自己的灵魂,一样都没有好下场。小楼随波逐流,蝶衣与四爷坚持追寻,到最后,玉碎,瓦亦不能全。在多少追问与挣扎之后,电影留给我们的,只是一片荒凉。
这一生,小楼竟不是蝶衣的知己。他只是一个舞台上的霸王。一个渴望寻常茶饭、妻小天年的男子,承受了一段强烈的宿命的感情。他所求的平淡生活,终于被这段感情毁灭。
其实真正的霸王,是四爷。一掷千金的看重。刻骨的了解。相通的灵魂。直至最后末路英雄式的退场。他全部具备了。
我对四爷最后的定义是,他是一个悲哀的霸王。没有被虞姬爱上的霸王。霸王别姬。这一世,霸王与虞姬在轮回中错过。片中几个主要人物,小楼,蝶衣,菊仙,性格在开始时都是模糊不定型的。在影片的演进中,他们的个性亦在情节里一点点同步成长起来。随着际遇的跌宕,他们也在不停地变。唯有四爷,从出场便已经是一个完成的生命。所经历的一切,不过是这里那里地将这个灵魂展现出来。四爷始终是四爷。是片中一个已经定型的成熟的男子。
葛优的表演,拿捏得恰到好处。低沉的声音,不焦不躁的眼神,台词微妙的顿挫与那高瘦身躯的肢体语言,在在刻画出一个戏剧国度里的霸王——戏霸,袁四爷。于是令我猝不及防,偶然间,心似缱——呀,就这样,轻轻地,爱上他。这个磐石一般的男子。
又有英雄气度。又有儿女情长。又会成功,又会享受成功。又视死如归,又心细似发。又敏于艺术,又透彻,又执着,又懂得所爱的人(不论是男是女)——这样的电影中的男子啊。倘有霸王,女人当然宁作虞姬——但没有。所以我们只能好好生活,天天向上,不要为谁拔剑抹脖子,细细打算以后的幸福,然后看了电影哭泣,徒羡蝶衣。——现世中,四爷难寻。怎样评电影的开头与结尾
编辑:沙漏来源:网络时间:2011-07-26 14:55 影视片是一个整体,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作为局部的开头、结尾,具有对艺术整体的必要的组成意义以外,还有着深化作品意义、构成作品艺术巧妙性的特殊意义,可以在未脱离影视片总体的前提下,单独地回味和评论。好的开头,应当具有这样一些基本的特点:
(1)在故事叙述最合适的地方开始。在这里当然没有统一的尺度,要结合具体的故事内容。(2)吸引观众。故事开始了,要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非易事。要使他们能认真地看下去,引起一定的兴致又在故事进展过程中感受到艺术品味的审美满足,需精心设计、构思。能够尽快地吸引观众,才算得上好的开头。
(3)交待清楚、利落。对事件、人物的交待,是影视片开头必须要做的事。能否把故事开始之前的部分,除了应有的故意留的悬念之外,在短时间里交待清楚,而又自然地体现在故事中,使人不感到是故意在交待,并不是很容易的。
(4)自然地发展。故事开始了,既要照顾到交待人物、事件,又要吸引观众,还不可忘记让故事进行下去。
综合起来,好的开头就是要在影视片开始的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之内,引动的注意力,交待清剧情,并使剧情开始发展。
好的结尾,也具有一些基本特点:
(1)收束适宜。在问题解决之后,或悬念澄清了,观众心中的疑团解决以后,就应当马上结束全片。
(2)留有余味。或者为了强化主题,或者为了揭示人物的命运,不管如何,作品的结尾都应考虑如何使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包括在:思想的力量,撼动人心;艺术表现上的独创,满足观众审美需要。不同的结局,可以表达出不同的生活意义,给观众以不同的感受。抓住这种欣赏感受加以思考,来展开评论,是进入艺术分析的有效途径。
故事的结尾,有两层意思。一是什么样的结尾,即构成作品内容的结局是怎样的。它是与主题的表现、人物的命运都息息相关的。二是它是怎样结束的,即怎样来使艺术作品的形式终止。它既是表达内容的一种手段,又是构成艺术性的基本要素。作为内容的故事的结局。与作为形式的作品的终止,应当是和谐的。
评论开头与结尾,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结合起来进行。单独评论开头或结尾,可以就不同影视片的开头或结尾来展开,也可以就不同影视片的开头(或结尾)来进行。同时评论一部影片的开头和结尾,应注意到这样一些方面:
第一,两者的关系。他们是怎样联结的,有什么样的联系,共同其着什么样的作用。第二,两者的对找照。从开头到结尾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这寓示着什么样的艺术意义,在艺术上有何特点。
第三,两者的意义。他们在表达主题方面,它们在对整个艺术结构的完整性方面有何意义。第四,在艺术上的独创性如何。首先看他们在是否在具有艺术上的独创性,再就是看他们在艺术创造上有怎样的意义。
《艺术人生》分析篇四:影评范文
影评范文.txt7温暖是飘飘洒洒的春雨;温暖是写在脸上的笑影;温暖是义无反顾的响应;温暖是一丝不苟的配合。8尊重是一缕春风,一泓清泉,一颗给人温暖的舒心丸,一剂催人奋进的强心剂影视评论范文
(二)艺术的两极:唯美与纪实----《我的父亲母亲》与《一个都不能少》评析
周文 1.《我的父亲母亲》
一、故事梗概
寒冷的冬天里,得到父亲病逝的消息,在白雪皑皑中,我回到家乡。村长告诉我,母亲坚持要把父亲的遗体从城里抬回来,自己陪着父亲走一遍那条令他们刻骨铭心的恋爱之路。母亲因父亲逝去非常伤心,整日坐在父亲e课的教室外默想,别人怎么劝也没用。我与母亲回到家中,母亲叫我把多年不用的织布机找出来,执意要亲自织一块布给父亲挡棺用。看着母亲坐织布机前瘦小而执着的背影,母亲和父亲初恋的往事便清晰地显现出来。
几十年前,满山满野树叶金黄透明的时节,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20岁的父亲从县城来到三河屯当老师,成为三河屯有史以来第一个教书先生。在欢迎的人群里,身穿红棉袄的母亲‘下子就被父亲吸引住了,兴奋与羞涩显现在她18岁年轻而娇羞的脸上,心中怀揣爱情的秘密,一口气跑回家去。
母亲是村里最漂亮的女子,新校舍落成时挂在房梁的红布便由母亲来织。心里装着父亲,母亲织布格外用心。织好后,母亲满心欢喜跑去学校.想当面交给父亲,却被村里的小伙子半路接过去了。
男人建造学校时,妇女们不能靠近,连送饭也只能远远的。母亲变着花样做了葱花油饼、葱花炒鸡蛋、蘑菇馅饺子,用一只大清花瓷碗送去,期待着父亲能够吃上。
学校第一天上课时,许多人都去了,站在教室外边听。父亲洪亮的读书声成为母亲心里最动听的音乐,从此伴随她的一生。
尽管路远许多,为了能看见父亲,母亲绕过后井到学校边的前井打水。有一次,母亲已从井里打好水,突然瞥见父亲挑着水桶远远地走来,便把水又倒回井里重新打,等父亲来临。不料,村里热情的小伙子硬是抢着替父亲挑水,令母亲很气恼。
听说父亲常送路远的学生回家,母亲就到那条路附近等候。有一天,母亲和父亲在路上相遇了,由于心中慌乱,母亲忘了提篮子,被父亲叫了回来。这是他们的第一次面对面接触。父亲吃派饭轮到母亲家了,母亲早早做好,穿一身粉红袄,手扶门框。站阳光里甜甜地笑着迎接父亲。那一场景成为父亲心中永恒的画面。饭后约好第三天再来吃蒸饺。那一天,父亲很晚才来,告知母亲饺子吃不成了,需要马上回城。母亲。坚持吃完再走,父亲答应了,临走,送给母亲一只红发卡,并说腊月初八一定回来。饺子终究没有吃上,父亲被马车拉走了,据说他是右派。母亲提着饺子一路跑着追赶,穿近路走小道,最后摔倒在地,打破了清花瓷碗。母亲伤心地哭了。匆忙中,红发卡也不知掉什么地方了,母亲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满山满村地找了几十里地,发现掉在了家门口。
姥姥最明白母亲的心事,找人将打碎的清花瓷碗精致地锔好如初。
父亲说回来的日子到了,一大早,母亲就到村路口等候。大雪纷纷,一整天也不见影子。母亲便只身上路,前往县城找父亲,冻倒在雪地里,一病不起。
当教室里父亲和学生的读书声传来时,母亲醒了,爬起来就向学校飞奔。父亲是听到消息后偷跑回来看母亲的。
从此,母亲与父亲再也没有分离过。
我拿出5000元钱给村长,让他到邻村雇人抬父亲,一切按母亲的心愿办。
大雪中,父亲的无数学生从四面八方赶来,争着抬父亲的遗体,在原野上汇成一股强大的人流。我搀扶母亲走在前面。
教室里,我正拿着父亲当年的课本教学生诵读。仿佛听到父亲当年的声音,为着世间那最动听的声音,年老的母亲迈着小步子快跑着奔向学校,与年轻时的母岽叠印在一起。2一个都不能少
水泉村水泉小学的高老师母亲病危,欲请假一个月。村长到邻村找来l3岁的小学毕业生魏敏芝,让她代管学生,答应给她50块钱。
临走前,高老师交给魏敏芝26根粉笔,叫她每天用一根在黑板上抄课文,然后让学生照着抄。高老师特别叮嘱,要看好学生,不能流失,他回来时一个都不能少。
第一次上课村长介绍魏敏芝时,学生张慧科拒绝称魏敏芝为老师,理由是她就住在他姑姑所在的邻村,是魏春芝的姐姐。
张慧科调皮捣蛋,弄翻了课桌,在与魏敏芝扭扯中,高老师留下的粉笔被踩碎。学习委员张明仙想起高老师对粉笔的珍惜,很伤心,在日记中记下了此事。张慧科发现了日记,当众念了了出来。入夜,魏敏芝从被窝里揪出张慧科,要他向张明仙道歉,张慧科死不认错,掏出5毛钱赔偿粉笔作为了结。
学生明新红跑步速度快,被县里选作体育苗子欲带走,魏敏芝不放人,并将明新红藏起来。村长“收买”张慧科,找到藏地,车带着明新红远去,魏敏芝苦苦追赶。
接着,张慧科困家中困难而进城打工,魏敏芝决定将其找回来。为集聚路费,魏敏芝带领26个学生去搬砖,砖厂老板说她们是搞“破坏”,但出于感动,给了她们一点钱。在商店,累坏的学生与魏敏芝第一次喝可口可乐,一人一口,快乐而辛酸。
进城车费仍不够,在学生们的掩护下,魏敏芝混车成功,但半路上被赶了下来,只好步行,夜里才搭上一辆拖拉机,次日黎明到达城里。
魏敏芝在火车站、在街头找不到张慧科,广播站广播没用,写一大堆寻人启事也没有用,便来到电视台,却被拒之门外。晚上吃别人剩饭,喝街上自来水,露宿街头。第二天见到台长,安排她作嘉宾在节目中寻找张慧科。面对主持人的各种诱导,魏敏芝始终不知所措。当主持人要她把镜头当作张慧科,向张慧科说几句话时,魏敏芝终于泪流满面地说了出来:“张慧科,你在哪里?”
由于电视台的帮助,寻回了张慧科,捐助也到达了水泉小学。孩子们用五彩颜色每人在黑板上写一个字,张慧科则写了3个字——“魏老师”。
二、赏析
张艺谋早已不仅仅是电影界内部的话题,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人们称其为怪才也好,鬼才也好,似乎都名符其实,又似乎还不够完整。不管是早期做为{--个和八个》、《黄土地》的摄影,做为《老井》的男一号,还是从《红高梁》开始当导演,一路走过来,竟都是鲜花盛开。据统计,他在国内外获奖已达95项之多。张艺谋总带给人们以意外的惊喜。我们难以预料他的下一部作品会是什么样子,我们似乎不能把他的作品放在一起讨论,不能相信那些作品竟然出自一个人之手。《红高粱》的张扬、激荡与《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压抑难出一辙,《秋菊打官司》的质朴与《有话好好说》的后现代影像难以相融.(一个都不能少》的纪实与《我的父亲母亲》的唯美抒情相隔如天壤?..
《我的父亲母亲》和《一个都不能少》,一个唯美唯抒情是求,一个极端写实,既是张艺谋极富张力的个性的体现,更成为中国电影美学史上绝美的两极,大大拓展了电影语言的表现力,使中国电影风格呈现多样化趋势。1.唯美形式的典范
尽管张艺谋曾对人说农村题材并非他的长项,可是在人们固有的心目中,他依然与农村题材更具亲和性,黄土地情结深深地烙印在他身上,特别是拍《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遭到微词之后。当他拍摄《有话好好说>时.人们则直接把这种转变称作“从农村向城市进军”,并对他能否在城市站住脚跟拭目以待。
可是,当我们从电影院看完《我的父亲母亲》出来,我们又会有怎样的感觉呢?虽然故事发生在农村,人物是农村的,我们却一点也不会认为这是一部农村影片。
这是一曲清新的田园牧歌,一篇优美的散文诗,美与爱成为绝对主题。
影片的故事非常简单,一段平平常常的初恋而已,没有曲折复杂的戏剧冲突;人物不多,人物关系也十分单纯。影片着重表现的是母亲对爱情的执着,恋爱中期待与渴盼的蚀骨铭心。在市场经济和好莱坞情节剧流行的今天,这样的内容要冒很大风险。张艺谋谈到,在讨论剧本时,几乎全体主创人员都不看好这个剧本,他就只留下编剧,让编剧按自己的意图改。张艺谋并非远离市场和观众的人,他抛弃通俗情节剧的做法,而走一条简单清纯的道路,除了打破自己和尝试新方法之外,自有艺高胆大的底气。同时,他认为人是立体的,具有多重需要.会喜欢各种类型的电影,对真情实感的电影也不例外,所以,他决定在世纪末拍一个单纯的爱情故事,“以表现对今天商品物质社会不断发展的一种想发”。
简单的情节并不能阻挡《我的父亲母亲》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奇迹。我们也许可以像当年的马尔克斯看了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之后的惊异一样,面对<我的父亲母亲》,我们也会意外和兴奋:“原来电影还可以拍得这样美!.
世界电影史上,曾出现箭种流派,诸如超现实主义、诗电影、散文电影、哲理电影、意识流电影等都留下过自己的足迹,像《野草莓》中的超现实和意识流,《红色沙漠》中色彩的隐寓与抒情,曾大大丰富电影的表现力,一代大师布努艾尔、伯格曼、安东尼奥尼等则深刻地影响着后世。他们都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观的思想或主观情感。
《我的父亲母亲》与l述流派多多少少有一咏相承的渊源,即主观抒情。影片发行宣传中有这样的语言:“张艺谋的初恋故事”,当然是市场运作的需要,但影片中张艺谋浓郁的个人抒情却千真万确,至少是他内心深处的一种向往。
安德烈·巴赞在《电影语言的演进》一文中把电影创作和电影观念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相信画面的导演风格,一种是相信真实的导演风格,所谓画面,指在讲述故事之上所增加的技巧或手段,巴赞主要指蒙太奇手法。(我的父亲母亲》自然是追求画面感的优秀作品。影片以优美、绚烂的影像画面和隽永、幽远的意境开辟了中国电影全新的风格,一扫影坛过分写实的沉闷、枯燥和胡编乱造的虚假、滑稽,以及电影语言的陈旧,以自己的如诗如画令观众耳目一新。
华夏民族曾是诗之国度,杰出诗人不计其数,曾有辉煌诗篇洋洋洒洒.诗意在大河山川恣肆荡漾。不知从何时起,诗意却一去不返,成为当年的遥想。但诚如张艺谋坚信的那样,对美好情感的向往是人类永远的追求,是一种精神本能。所以,当前些年人们说:“天上掉下一块砖就能砸死三个诗人”和“走进厕所就可以遇到诗人”时,就既是对假冒伪劣平庸诗人的嘲讽,更
是对真正诗人的呼唤。
《我的父亲母亲)让我们重温了这种久违了的纯美和诗意。由于张艺谋纯熟的电影艺术技巧,这种诗意和美可以说到了尽善尽美。
色彩在片中再次成为叙事和抒情的主要元素。影片现实部分拍成黑白.过去时空拍成彩色,这与我们的习惯思维正相反,却完全契合人物的心理。青春、爱情、美应该属于五彩缤纷,隽永的回忆即使已成过去,也永不褪色。而父亲的去逝,显然带走了一生挚爱的母亲心中的色彩,只留下了单色的冰冷的现实。
影片主体部分是过去时空,色彩饱满、明丽、澄澈,如诗如画。金黄色绿黄色的树叶树林漫山遍野,无穷无尽;枯黄的柔软的草地绵延向远方;还有明亮的太阳,白色的树干、栅栏、雪地,深色的亭子;加上母亲红扑扑的美丽的脸,红色的棉袄,红色的围巾,红色的发卡??缤纷而清朗,丰盈而不染纤尘。在这世外桃源般的环境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自然应该冰清玉
洁,而观众又怎能不有一种被净化的感觉? 《红高粱》的色彩热烈绚丽,如生命如热血在澎湃、汹涌、飞扬。《我的父亲母亲》则清澈透明,纯净如水,如同春天的太阳,仿佛被滤过一般。
影片剪辑极富韵律感和抒情性,大量使用叠化画面。彩色主体部分,是由母亲几组苦苦等待和奔跑的画面完成的,尤以奔跑的不断叠化精妙绝伦。
父亲初来三河屯,母亲一见倾心,禁不住春心萌动,一个人奔跑在路上,气喘吁吁地撞开家门。
父亲送路远的学生回家,母亲远远翘首观望,在树林间奔跑、追随、凝望。父亲突然被叫回城去,母亲提着蒸饺一路追赶马车,奔跑在路上、山坡和树林,直到摔倒。母亲思父心切,坐织布机前遐想,脑中出现幻象,耳中传来父亲与学生朗朗读书声,迫不急待地奔跑去学校。
影片结尾“我”像父亲当年一样教孩子念书,年迈的母亲再次产生幻象,以与年龄不相称的速度向学校奔跑,与年轻时母亲叠印在一起?? 这几组镜头与每组镜头自己的反复叠化一起,如同阳关三叠,反复吟唱,形成一咏三叹的妙境,一遍遍演绎着母亲刻骨的相思之情,意味无穷。
摄影很美,多用固定镜头,追求绘画性,讲究构图的完美和光效,第五代导演对影像造型的兴趣在这儿表现得淋漓尽致。特写和逆光最突出。特写一方面展示了人物细微的神态和心态变化,如母亲听说父亲马上要回城的消息时,言语急切,脸上显现出失望、怨恨;当父亲说一定回来,并送给母亲红发卡时,母亲则既羞涩又甜蜜地笑起来。另一方面,特写镜头把母亲娇美
的面容很好地留给了观众。
逆光在片中用得很多,令人物很纯净。比如父亲送学生回家一段,从色彩到用光都极精致。绿黄色前景树叶的掩映下,穿黑色中山眼的父亲与孩子们走在路上,背景是大片大片的金黄色的树林,逆光照射在父亲与孩子们身上,勾勒出人物的轮廓,晶莹剔透,画意盎然。小孩们一蹦一蹦,父亲迈着大而从容的步伐,稳健而富有弹性,一起一伏,朝气蓬勃。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