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千万别试图改变你自己,你不可能做到
千万别试图改变你自己,你不可能做到!
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甚至包括那些还算有点天赋的人,都需要通过学习来掌握自我管理的技巧。自我管理到底有多重要?你真的会自我管理吗?看看德鲁克怎么说。作者:彼得·德鲁克 译者:陈志敏
历史上成就非凡的人物——无论是像拿破仑、达·芬奇,还是像莫扎特那样的人——都一直坚持自我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这正是他们成就非凡的原因。但是,他们是罕见的特例,无论在天资还是个人成就方面都如此不同寻常,非凡人可比拟。现在,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即使天资平平,也必须学习如何管理自己、如何发展自己,还必须把自己放在能够做出最大贡献的地方。同时,在长达50年的职业生涯中,我们还必须保持头脑清醒和专注,这意味着我们要知道如何换工作以及何时该换。我的优势是什么?
多数人以为他们知道自己擅长做什么,但他们往往错了。更常见的情况是,人们知道自己不擅长做什么——即便是在这件事上,错误的人也比正确的人要多。而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只能靠发挥优势。我们不可能在自己不擅长的事情上取得成就,更不用说在那些自己根本无能为力的事情上了。
以前的人们不必了解自身的优势。一个人生来就进入了某种社会角色、某个行业:农民的儿子依然会是农民;工匠的女儿则会嫁给另一位工匠为妻。但如今,人们有了选择的自由。我们必须了解自己的优势,从而知道我们归属何处。
要发现你的优势,唯一的方法就是回馈分析法。每当你做重要决定或采取重要行动时,写下你期望发生的事情。9或12个月以后,将实际结果与你的期望做对比。这种方法我已经采用15~20年了,而且每次我这么做的时候,都会有意外的收获。例如,回馈分析法告诉我,我可以凭直觉理解拥有专业技能的人,无论他们是工程师、会计人员还是市场研究者——这让我感到非常惊讶;这同时表明,我与通才无法产生什么真正的共鸣。
回馈分析法绝非什么新鲜事物,是14世纪时一位生平不详的德国神学家所创。大概150年之后,这种方法被宗教改革家约翰·加尔文(John Calvin)和依纳爵·罗耀拉(Ignatius of Loyola)分别重新采用。两人都向他们的追随者宣导这种方法。事实上,回馈分析法让他们的信徒始终关注自己的表现和结果,也就解释了为何两人分别创立的加尔文派和耶稣会主宰了欧洲整整30年。
只要始终如一地运用这个方法,你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也许只是两三年,发现你的优势所在——这对你来说是最重要的事情。这个方法能告诉你,你正在做或没有做的哪些事情,让你无法从自身优势中充分获益。它会向你表明,哪些方面你并不擅长。最后它还会告诉你,哪些方面你没有优势,根本做不来。
做完回馈分析之后,你需要在几个方面采取行动:首先,专注于你的优势,把你自己放在能够发挥优势、创造成果的地方。其次,不断强化你的优势。回馈分析法会很快揭示,哪些方面你需要提高技能或学习新技能。它还会告诉你,你所掌握的知识中有哪些疏漏——它们通常可以弥补。数学家是天生的,但是每个人都可以学习三角学。
最后,看看在哪些方面,你因恃才傲物而造成了无能和无知,你得想办法去克服。有太多的人,尤其是某个领域的专才,会对其他领域的知识不屑一顾,或者认为聪明可以取代知识。例如,很多一流的工程师会为自己不通人情世故而感到骄傲。他们认为,对于自己精密的工程思维而言,人类实在太混乱无序了。另一方面,人力资源专家也经常为自己对基本的会计知识或定量分析一窍不通而感到自豪。但是,为此类无知而骄傲只会自食苦果。为了充分发挥个人优势,你应当努力学习一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同样重要的是,你要纠正自己的坏习惯。所谓坏习惯,是那些因为你做了(或没做)而降低工作成效和业绩的事情。这些坏习惯很快就会在回馈分析中显现。例如,公司里一名规划人员发现自己的美妙计划无法实现,是因为他没有把计划执行到底。就像许多才华横溢的人一样,他相信好创意可以“移山”。其实只有推土机能移山,创意是用来为推土机指定作业方位的。这位规划人员需要明白,制订好计划并不意味着大功告成。他必须找人执行计划,并且向他们阐释计划。在把计划转化为行动的过程中,他必须适时对计划进行调整和修改。最后,他必须决定何时终止计划的推行。
与此同时,回馈分析还会揭示,什么时候问题是源于缺乏礼貌。礼貌是一个组织的润滑剂。两个运动的物体在相互接触中会产生摩擦,这是一条自然规律。无论对人类而言,还是对无生命的物体而言,都是如此。礼貌,其实也很简单,比如说声“请”“谢谢”,记住某个人的姓名或者问候她的家人——这样的小事能够让两个人共事,无论他们是否彼此喜欢。聪明的人,尤其是聪明的年轻人,经常不明白这一点。如果回馈分析显示,在需要与人合作时,某个原本工作出色的人会屡屡失败,这很可能意味着这个人的举止不得体——也就是说,没有礼貌。
将你的期望与结果进行对比,还能够揭示出哪些事情你不应该做。我们每个人都有许多毫无天赋或一窍不通的领域,甚至连平庸的水平都达不到。我们不应该在这些领域承担任何工作、职位和任务,尤其是知识型工作者。我们在改进自己的弱项时,应该尽量少浪费时间。从无法胜任提高到普通水平,所付出的精力和努力要比从一流到卓越多得多。然而,大多数人,尤其是教师和管理者,总是致力于把不合格的人培养成表现平庸的合格者。其实,我们应该把精力、资源和时间都用于将足以胜任的人打造成职场明星。我是如何工作的?
奇怪的是,很少有人知道自己是如何完成工作的。另外,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甚至不知道,不同的人工作和做事的方式是不同的。太多人在用不适合自己的方式工作,这当然就容易导致无所作为。对知识型工作者而言,“我是如何工作的”这个问题可能比“我的优势是什么”更为重要。
和优势一样,一个人的做事方式也是独特的。这是由性格决定的。一个人的性格不管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后天形成的,必定在进入职场前就早已形成。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工作方式是固定的,就像一个人的优势、劣势是固定的一样。一个人做事的方式可以略有调整,但不可能完全改变——当然也不容易改变。正如人们通过做擅长的事情来创造成就,人们也可以通过用自己最拿手的工作方式来做出成绩。一些常见的性格特征通常决定了一个人的做事方式。我是阅读型还是倾听型?
首先要了解,你是阅读型还是倾听型。很少有人知道,我们在解读信息时,有阅读型和倾听型之分。既是阅读型又是倾听型的人非常罕见,而知道自己属于哪种类型的人就更少了。但有一些例子表明,这种无知可能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在欧洲担任盟军最高统帅时,一直是新闻界的宠儿。他的新闻发布会以独特的风格著称——不管被问到什么问题,他都能掌控全局,无论是描述当前的局势还是解释一项政策,他都能用两三句文雅简洁的话说清楚。10年后,艾森豪威尔当选总统,曾经仰慕他的那些记者却公开表示看不起他。这些记者抱怨,艾森豪威尔总是不正面回答问题,而是对别的话题喋喋不休。他们一直嘲笑他回答问题时语无伦次、不合文法,简直就是糟蹋标准英语。
艾森豪威尔显然不知道自己属于阅读型,而非倾听型。他在欧洲担任盟军最高统帅时,助手会让记者至少提前半小时,把要问的每一个问题以书面形式提交上来。因此,艾森豪威尔可以在记者招待会上掌控全局。后来他成为总统,他的两位前任——富兰克林·罗斯福和哈里·杜鲁门——都属于倾听型。他们都清楚自己是倾听型,并且都喜欢举办畅所欲言的记者招待会。艾森豪威尔可能觉得自己应当效仿两位前总统,结果,他甚至连记者们的问题都听不清楚。而艾森豪威尔还不算非倾听型的极端案例。
数年之后,林登·约翰逊断送了自己的总统生涯——在很大程度上,这是因为他不知道自己属于倾听型。他的前任约翰·肯尼迪属于阅读型。当时肯尼迪招募了一群优秀的写手做自己的助手,并要求他们在与他讨论前要先提交书面文件。林登·约翰逊当上总统后,留用了这些人——他们继续不断地撰写文件,但约翰逊显然从来没读懂过他们写的东西。然而,约翰逊在当议员的时候,表现是十分出色的,因为议员首先必须是倾听者。
很少有倾听者能够被改造成或自己主动转变成合格的阅读者,反之亦然。因此,试图从倾听型变成阅读型的人将会重蹈林登·约翰逊的覆辙,而试从阅读型变成倾听型的人将会重演艾森豪威尔的悲剧。他们都做不好事情,也无法取得成功。我是如何学习的?
要了解一个人的做事方式,还需要弄清一点,即要知道这个人的学习方式。许多一流的作家在学业上都表现不佳,我们熟知的温斯顿·丘吉尔只是其中一个例子。他们在回忆上学的经历时,往往觉得那纯粹是折磨,然而他们的同班同学却少有这样的记忆。这些作家或许不是很喜欢学校,但最让他们感到痛苦的是无聊。原因是,作家们通常不是通过倾听和阅读来学习,而是通过写作来学习的。由于学校不允许他们以写作的方式来学习,因此他们的成绩很糟糕。
纵观世界各地的学校,它们在办学时都遵循这样一种思想:只存在一种正确的学习方式,而这种方式适用于所有人。但是,对于学习方式跟别人不太一样的学生而言,被迫按照学校所教的方式学习简直就是下地狱。事实上,学习方式很可能有六七种之多。
有的人,比如丘吉尔,通过写作来学习。有些人则通过做大量的笔记来学习,比如贝多芬。他留下了大量手稿,但他说自己作曲时其实从不翻看那些手稿记录。有人问他为何要保留手稿,据说他的回答是:“如果我不马上把灵感记下来,我很快就会忘掉。一旦我把灵感记了下来,我就永远不会忘记,但也永远不需要再翻看那些记录。”有些人在实干中学习,而另外一些人则通过听自己说话来学习。
我认识的一位总裁就是通过说话来学习的,他把一个不起眼的小型家族企业打造成了业界领军公司。他每周都会把全体高管人员叫到他的办公室,然后对他们一直说上两三个小时。他会提出一些公司政策议题,然后对每个议题选择三个观点进行论辩。他很少向高管们征求意见或鼓励他们发问,他只需要听众听他讲话。这就是他的学习方式。尽管这位总裁是一个非常极端的例子,但通过说话来学习的方法并不罕见。成功的出庭辩护律师也是通过同样的方式来学习的,许多门诊医生同样如此(我自己也一样)。
在一切有关自我认识的重要因素中,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是最容易的。如果我问别人:“你是怎样学习的?”多数人都知道答案。接着我又问:“你有没有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学习?”很少有人能给出肯定的回答。然而,按照合适自己的方式学习是发挥才干的关键,否则你就会陷入无所作为的困境。
我是阅读型还是倾听型?我怎样进行学习?这两个问题是我们首先要问的。除此之外,为了实现高效的自我管理,你还必须问:我可以与他人很好地共事吗?还是我比较喜欢独来独往?如果你和他人共事不错,那你就得问问,在何种关系中相处得不错。
有些人最适合做下属。“二战”中美军的大英雄乔治·巴顿将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巴顿是美军的高级将领,后来有人提议让他担任独立指挥官,美国陆军总参谋长乔治·马歇尔将军说道:“巴顿是美军有史以来培养出的最优秀的部下,但他会成为最糟糕的司令官。”马歇尔很可能是美国历史上最好的伯乐。
有些人作为团队成员工作最出色,另外一些人则在独自工作时表现最佳;有些人天生就是做教练和导师的好手,另外一些人则根本无法胜任此类工作。
另一个关键的问题是:我以什么角色创造成果?是作为决策者还是作为顾问?许多人在做顾问时游刃有余,但他们无法承担做决策的重担和压力。相反,还有很多人需要有顾问迫使他们去思考,从而让他们做出决策,并且迅速、自信、勇敢地采取行动。
顺便说一句,这就是为什么组织中的二号人物被提拔成头号人物时,往往会失败。最高职位需要由决策者来担当。强势的决策者通常会让自己的心腹坐第二把交椅,充当顾问的角色——这样的人做二把手时非常出色,但若成了一把手就不行了。他们知道应该做出什么样的决策,却无力对实际决策承担责任。
其他重要的问题还包括:我能否在压力下做好工作?还是说,我需要一个高度规范化、可预期的工作环境?我在大机构还是小机构里表现最佳?很少有人能在各种环境里挥洒自如。我一再看到,那些在大公司里非常成功的人,一旦进入较小的组织就很不顺利;反之亦然。
值得一再强调的是:别试图改变你自己——你不可能做到。但你得努力去改进你的做事方式。还有,不要尝试那些你做不了或做不好的工作。
第二篇:读《改变你自己》的心得体会
读《改变你自己》的心得体会
最近正在读约瑟夫〃查斯特罗著的《改变你自己》一书,单就这本书的名字《改变你自己》,就足以让人兴奋不已,因为它道出了我们每个人内心最深处的渴望。
在书中,作者以通俗的语言为我们揭示了人的最神秘的心理,读者可以借此清晰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从而我们才能真正更好的去改变自己。良好的心态可以成就成功的你,但是要想使自己拥有良好的心态,就需要不断的改变自己。人生中较难的课程之一便是明白你仅能改变你自己,更难的是知道怎样改变自己。
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对于一个人来说,挪动就是改变。可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我们的思想决定了我们的观念,我们的观念又直接影响着我们的习惯的养成,而习惯则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当我们在生活、工作中遇到一些困难,或者在与别人的交往中发现了自己某一方面的不足时,我们很自然的就会产生“为什么我不能改变一下”或者“我是应该改变一下自己了”此类的冲动和欲望。然而,到最后其中大多数人最终会在“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这句至理名言的安慰下回到自己以前的人生轨迹上,向所谓的命运臣服。
命运赋予我们感知世界的权利,我们的心灵在生活的磨练下或坚强或软弱,而身边发生的事情则像故事一样一段一段地记录不同时期我们的心路旅程。既然你不能决定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掌握他人,但你可以改变自己………很多时候我们换个角度去思考问题,也许困难就不可怕了,我们把它当做生活与进步的测验,就像辨证的失败是成功之母一样,事事保持良好的心态很重要。
改变自己,首先是观念上的改变。人本身就是自己观念的产物,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命运。只要你持乐观的态度,你就会为自己创造命运,你就会改变命运。不同的态度创造不同的命运,当你在悲惨与苦难中沉浮、挣扎时,请相信人生的道路在态度的交叉路口一分为二,从此,你的人生路将通往成功或失败。消极的态度可以阻碍你迈向成功的大道,让你遭到失败和可悲的诅咒;而积极的态度却可以为你带来成功与内心的平静。决定你的态度,几乎就等于选择了自己的方向,决定了你一生的成就高低!
其次,改变自己要付诸行动。观念只有付诸行动,才能最终成为现实。人是实践的产物,因此只有行动才能造就人,人的命运就是行动的结果。人生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想有一个好的结局,而社会生活又不是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样,人生就会出现矛盾,就会出现料想不到的挫折,面对这种情况,怎样才能让人生顺利地度过?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不断调整自己,改变自己,顺应生活,适应生活。当然,这个过程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但是,最起码行动了我们就有成功的可能。
最后,改变自己,更重要的是我们一定要时刻保持乐观的心态。人生的道路上充满坎坷和抉择,失败和挫折是在所难免的,但这些困苦绝不是生活的全部,我们不能让昨天的阴云挡住了今天的太阳。人生常常会遇到“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这种惊喜,正是改变自己的结果。改变自己就能看到“又一村”,不改变自己就永远到达不了“又一村”。
人生的真正意义就在于不断改变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过程之中。因为有些东西是我们注定无法改变的。与其终日哀叹,不如下定决心从今天做起,积极努力,突破现状,改变自己。这样,你就会改变命运,创造辉煌的前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只有善于并勇于改变自己的人才能不断的迎来人生的“又一春”。
供稿:鄂尔多斯分公司--关碾房收费所---薛旭东
第三篇:改变自己:你就改变了世界
每日名言
人生最大的快乐不在于占有什么,而在于追求什么的过程。
每日自励
有时,几根面条就能撑起一段日子,有时,一堆黄金反而把日子折腾得东倒西歪.每日短文 改变自己 你就改变了世界
“改变自己,你就改变了世界”,对于这句颇富哲理意味的话语,在营销行业苦战了6年的郑斌深有体会和感触。
郑斌出生在豫南县城一个偏僻的山村,由于自幼家境贫寒,因此,大学毕业后,急于摆脱现状的他加入了一家食品企业的营销队伍。
岁月如梭,转眼间5年过去了,一起来的同事有的升到了业务主管,有的担任了区域经理,而他却还在原地踏步,继续做着他的业务代表。但令郑斌苦恼的是,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他却变得越来越困惑和迷茫了。首先,其在骨子里就埋下的自卑感,让他很难甩开手来开展工作,并且事事表现得敏感而多疑,以至周围同事都评价他“太假”,没有魄力和冲劲。其次,由于他性格沉默寡言,不善交流,让别人误以为他“自命清高”和“孤芳自赏”,而将其游离于团队之外;最后,更为要命的是,已在该企业工作了5年的他,因为业务的重复和单调,让他感到身心疲惫,激情不再,以至工作消极,牢骚满腹,甚至自觉不自觉潜意识里就有了惰性,这一切都让公司领导感觉他是团队里的“老油条”,培养价值不大,甚至对其失去信心,欲在合适的时机将其“淘汰掉”。
促使郑斌下定决心与自己的过去告别的,是他所看到的一本《谁动了我的奶酪》的书籍:寓言中的小老鼠“哼哼”安于守旧,怀念过去拥有的奶酪而在对苍天的不断抱怨中郁郁寡欢,而“唧唧”却勇敢地冲破思想的束缚,穿上久置不用的跑鞋,进入迷宫,终于找到更多更好的奶酪。这个故事并不复杂,可它对郑斌的刺激和影响却很大,他感觉他很象寓言中的小老鼠“哼哼”:抱残守缺、怨天尤人,不思进取,安于现状。是的,他应该改变自己,他应该做文中的“唧唧”,告别过去,不再怀旧,而是重新塑造一个崭新的自己。
他首先要做的,就是要重拾自己以往的工作信心。因为心态是决定一切的关键。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郑斌放弃了礼拜天、节假日等休息时间,报名参加了各种专业培训,从基本的营销知识开始,他先后学习了营销4p、4C理论以及较为新潮的体验营销、整合营销等等,特别是他5月份投资参加的一次拓展培训,其耳目一新的内容和活动项目,更是让他找回了一个充满自信的自己,因此,在每天早上上班前,他都会面对镜子中的自己,高喊“我是最棒的,我是最好的,我一定能成功,我一定会成功”,从而给自己的一个自信的微笑,让自己的一天充满信心。
不爱说话,是郑斌的发展“短板”,可善于交流与沟通是营销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为了改变自己的这种性格缺陷,郑斌想方设法在各种场合锻炼自己,因此,不论大会小会,只要能有发言的机会,他都积极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见解,并不再象以前那样怕出丑。同时,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他也开始主动地与包括上司在内的同事交流与切磋,自己不懂的,也能够勇敢地去向周围的人请教,并在自己的为人处世中学会了换位思考,学会了为别人着想。在今年6月的一次新市场开发动员会上,郑斌主动请缨,请求开发一些“难啃”的“硬骨头”市场,在经过自己的一番努力后,他所请战的新市场虽历经周折,但终大功告成。
改变自己的陋习,是郑斌对自己“革命”最大的阻力。为了一改自己以往邋遢、懒惰等不良习惯,他决定对自己“狠一点”。第一,改变自己的“包装”方式,以前都是着装随便,不修边幅,现在,他穿上了闲置已久的西装,打上了漂亮的领带,头发梳理的整整齐齐,让人感觉是一个十足的专业营销人。第二,制定自己的作息时间表,每天6点起床,6点半吃早餐,吃过早餐后,学习营销书籍1个小时,将近八点到公司上班。晚上下班后,7点吃晚餐,然后做工作总结和做次日工作计划和工作日记,一直到当晚11点。要改变以前的习惯是痛苦和困难的,这让他深深领会到“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深刻含义。但即使如此,郑斌仍然是在别人充满怀疑的眼光中做着自己认为正确的事,仍然在睡眼惺忪中起床、在困意蒙蒙中做完一天当中的最后一件事……
勤奋好学,让公司领导很快就改变了以前对郑斌的看法,并且赢得了公司上下领导的一致好评,而其工作的积极主动而富有成效,更让他在营销员队伍中迅速脱颖而出,并在今年的11月份,晋升为豫东片区的区域主管,并被作为大区经理的预备人选而纳入培养计划。另一方面,其“主动出击”与同事多方交流和协作,让他在企业里很快就左右逢源,拥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工作也更加得心应手和游刃有余。最后,其良好的工作生活习惯的养成,让郑斌如鱼得水,工作日益顺心。郑斌终于凭借“先改变自己,再改变世界”的人生信条,“凤凰涅磐”,掀开了其人生职业生涯新的篇章。
变则通,通则久,郑斌用自己的行动与实践,终于完整地诠释了这一真理,并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做了最好的注脚。
每日文摘 优秀是一种习惯
人们的素养和性格,往往是从一些不经意的举手投足中透露出来的。北京美洲俱乐部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汉荣面试服务员,考题就是让面试者从10米之外向自己走来,通过观察其行走的眼神、姿势和步态,判断出这个人是否适用。如果被测试者一步三摇、趾高气扬的,那么自然就无法适合做服务行业。
有位做保险营销的年轻朋友,待人处事热情,但有毛手毛脚、不注意小节的习惯,也因此留下不少遗憾。一次约客户签完保单,忘了带相关资料不说,临走时又把笔帽丢在了人家客厅的茶几上。客户对他这种丢三落
四、毛毛草草的作派很不放心,结果签单的事也泡汤了。他对此事很懊悔,自责因小失大。法国著名微生物学家巴基斯德有句名言: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于是,他开始下功夫,走访了周围许多有经验的展业人员,把“准备”二字分类细化。外出见客户的准备项目就分了客户信息准备、展业资料准备、技术准备、心理准备4大类20多项,每次出发前都一一核对完,再出门。有人问他,不怕麻烦吗?他说:优秀是一种习惯,我下决心要养成好的习惯。
“优秀是一种习惯”,这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一句名言。人之初,性本善,除了脾气会因为天性而有所不同,其他的东西基本都是后天形成的,是家庭影响、社会教育和个人磨练的结果。有志者都希望自己足够的优秀,做出一番事业。但优秀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优秀是一种习惯,只有加以时日地磨练才会真正形成。如果仅仅追求结果的优秀,而忽视过程的优秀、细节的优秀,就像芸芸众生一夜间想变为奥运冠军,只能是一种空想。
现在,全国有150万寿险代理人,对他们基本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大课题。一说到素质、教养、文化品位方面,我们的语境很容易进入形而上学的层面,谈精神境界、谈道德修养、谈经营理念。这些固然值得谈、应该谈,但更多的内容应落实到具体的作法、基本的习惯培育上。如遵守职业规则、遵守业务流程、守时守信、工作精准、没有失误等。应鼓励我们的营销人员要着眼大处、着手小
,以执著的心态养成在举手投足、待人处事方面每一个好的习惯。第四篇:改变不了环境,就改变你自己演讲稿
改变不了环境,就改变你自己演讲稿
徐丰毅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改变不了环境,就改变你自己》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这样一句话--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在他的这句话中,我们便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在我们的人生当中,有时候你若是改变了自己,就会产生不可思议的效果。
曾经,穆罕默德对他的弟子信徒和王公大臣说他要表演移山,大家都很好奇,于是就都来观看。只见穆罕默德大喊一声:“大山,走过来!”大山岿然不动,穆罕默德又喝一声:“大山,过来!”大山还是屹立在那儿。这时,大家都有些可怜的看着穆罕默德了,心想这下他要出丑了,这时穆罕默德却说:“好!既然大山你不过来,那我就走过去!”说罢它便径直向山走去。
故事到这就结束了,也许会有很多人会对穆罕默德的行为感到不解,甚至会觉得穆罕默德是一个愚蠢到了极点的人。明知自己奈何不了大山,却还要在他人面前炫耀,最后反而让自己在他人面前出丑呢?但我们不妨从另一个角度尝试去看带这个问题,难道穆罕默德不是一个极富智慧的人呢?当他发现自己并无法将大山移动时,他便采取了另一种方法--自己朝大山走过去,及时的改变了自己,并最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我想,这个世界也是这个样子的吧!世界是多变的,环境也会在不断的变化,自己是无法改变环境的,唯有改变自己,使自己适应环境,才能在当今社会上立足。
“改变不了环境,就改变你自己。”这个道理不但适用于我们人类,也同样适用于整个生物界。达尔文进化论就提出“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观点。生物在不断进化的过程中,正是它们改变自己,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只有这样,生物才能在自然界中得以生存。
改变自己,使自己更完美;改变自己,使自己更完善;改变自己,使自己更成熟!最后让我送给大家一句话--If you change yourself, you will be better and better!
第五篇:你改变不了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美文
因为年轻,所以会经历一些事情,比如爱情,比如友情。
没有人能够永远快乐幸福的过每一天。
没有人能够坦然的面对自己的坚强和软弱。
让我们成熟的,是经历的,是磨难的。
让我们幸福的,是宽容的,是爱的。
让我们心安的,是理解的,是你改变不了事实,但你可以改变态度
不知道为何,有些东西就是无法改变。
也许,是因为还没有找到真正的梦想。
也许,还在追求那永远不会有的完美。
曾几何时,我们虚荣过,幻想过,为狭隘的目标奋斗过。
待到重新回头看待这一切时,觉得很多事情都云淡风轻了信任的。
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会在未来走的更加好。
因为抛弃了不必要的包袱,生活才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