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5篇可选)

时间:2019-05-14 13:00: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第一篇: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东七初中-李少辉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学习张骞为报效祖国,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精神。知识掌握: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以及丝绸之路的开辟相关史实。

知道西汉对西域的管理等基本史实。能力发展:学会思考和认识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学会通过看图获取相关历史信息的能力。教学重点: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经过,丝绸之路的开辟。教学难点:丝绸之路开辟的影响。

教学思路:针对七年级学生抽象能力不强的特点,我决定从故事开始这一课。以故事为载体向学生渗透张骞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优秀的个人品质。同时给学生灌输国家独立和主权意识,养成学习认识历史的论证方法。在以上的基础上对丝绸之路的历史及其意义也要有相当程度的认识。整个课程以故事为平台利用历史规律和思维方式做连接。以讲清史实为基本,以树立相关观点为最终目的。

课堂流程: 导入--张骞出使西域的史实(张骞的品质)--丝绸之路的形成和作用意义—西汉对西域的管理(国家独立主权意识和历史论证方法)--总结 课堂过程: 导入 从西汉汉武帝的大一统复习开始到汉武帝对匈奴措施

1、提问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都有哪些?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并归纳汉武帝大一统措施的角度:政治、经济等

2、根据情况老师引导汉武帝对匈奴的措施和困难

此处引出“时天子问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攻击之。--《史记-大宛列传》”文献。一是让学生明白张骞出使西域的直接原因。二是建立历史论证的方法和思路。并由此引出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课堂过程

一、张骞出使西域1、2、教师讲述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故事。

在讲述故事时,根据课堂目的对张骞的品质和精神给与重点烘托,并适时提问。

在讲故事中配合课本出使西域的图片,力求做到地图和史实的结合。

在讲故事的同时出使史料证据,再次建立历史论证的方法。出示史料:“(匈奴)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汉书-张骞传》”

问题一,针对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问张骞出使西域被匈奴扣留10年,为什么还要继续完成任务?换做是你会怎么想? 问题二,针对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问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和结果有什么不同?猜想两次出使西域后汉武帝的态度? 问题三,课本有关张骞出使西域被称为“凿空”问题。

二、丝绸之路的建立

1、提出问题:张骞出使西域有什么作用?

由学生的回答引导西域之路由交通要道到重要商道的转变。

2、学生阅读课文,说说西汉丝绸之路上都有哪些交流? 学生归纳交流,建议学生列表。养成历史学习的正确方法。

3、通过学生的归纳,教师补充引导丝绸之路的交流不仅有商业交流等经济交流,还有文化的交流。

4、学生看地图,说说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归纳

3、和

4、总结丝绸之路的作用。

5、海上丝绸之路的问题学生阅读了解,知道相关史实即可。

三、汉对西域的管理

1、阅读课文后要求学生给大家讲述汉对西域管理的故事。

老师在学生讲解的过程中适当补充关键点,为后来国家独立和领土意识作铺垫。

2、通过史实,老师拓展史实例如钓鱼岛事件等。建立论证历史的基本思路—史论结合。树立国家主权意识和领土意识。

四、总结

1、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原因。

2、张骞出使西域的影响。

3、丝绸之路的功能和作用。

4、汉对西域管理的方式和意义。

五、作业

1、完成本课绩优学案。

2、课后寻找“一带一路”相关信息,思考其与丝绸之路的关系。

第二篇:《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教学设计(范文)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一,知识目标:了解西域的地理含义,了解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背景,经过,结果和作用,了解陆上丝绸之路的具体路线和贸易往来及作用,了解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和作用,熟悉古地域名,掌握汉政府对西域的管理。

二,情感目标:学习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不怕艰难,开拓进取,勇于冒险的精神和面对威胁利诱威武不屈的崇高气节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了解班超少有大志,投笔从戎,出使西域30年,为促进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的史实;认识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在我国经济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

三,能力目标:识记基本史实,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东西方交流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全面认识和思考的能力。培养读图识图的能力。教学重点:

1、张骞两次出使西域,2、丝绸之路。教学难点:

1、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2、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在我国经济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

3、“一带一路”战略。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课件展示大漠的相关图片,然后教师提问:这些图片让同学们想起了唐代哪位诗人的名句?(学生答)对,这两句诗凸显了大漠的粗旷壮阔神奇,置身大漠,黄沙茫茫,无边无际,天空没有一丝云影,不见草木,但见长河落日,那么古诗的大漠是哪里呢?那里又有什么独特的风光景致呢?这块神秘的土地对于当时的中国乃至世界事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走进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二、讲授新课:

多媒体展示张骞图像,教师提问:你认识他吗?在学生的回答中引入本课第一目的内容:张骞通西域。

古时的西域指哪里呢?请大家看幻灯片,汉朝的时候西域都有哪些小国?各国的关系怎样呢?请大家阅读教材第一段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 根据图例,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西域的地理范围? 问题2西域地区有哪些小国?他们受到哪个民族的控制? 问题3根据第14课所学,西汉初年与匈奴的关系如何? 问题4由问题2、3,可以知道西域各国与西汉有什么共同的问题需要解决?

问题5哪位同学能说出出玉门关和阳关的相关诗句吗? 指名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学史的能力,而且根据地图了解西域的范围更直观形象,更容易看懂。问题2到问题5实际上是引导学生分析张骞通西域的背景,比老师直接讲解学生更容易理解些。

过渡

正因为有共同的敌人,而双方又没有往来,所以汉武帝才派张骞出使西域,准备联络大月氏攻打匈奴。多媒体课件展示《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和《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

张骞肩负着皇帝的重托,踏上了它的出使之途,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达到了吗?他一共去了几次了,请大家自主预习课本63到64页的内容,并完成以下表格(多媒体课件展示)

通过阅读教材,同学们了解了张骞出使西域的基本史实,那么在科技不发达,交通工具落后,交通闭塞的两千多年前,张骞要远离祖国,长途跋涉到西域,要克服那些艰难险阻呢?说说你眼中的张骞。学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

学生甲:张骞是一个敢于冒险不畏艰难,不怕困苦,百折不挠的人,所以最终他终于历尽险阻回到祖国;

学生乙:张骞“持汉节而不失”不辱使命,是个有民族气节的英雄,他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学生丙:张骞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还有矢志不渝的顽强毅力和勇于进取的品格;

学生丁:张骞有诚实守信的高尚品德。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鼓励表扬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分析张骞通西域的目的和影响,了解历史事件间的因果关系,对张骞行为的评价是指导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自从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东西方的文化交流日益日趋频繁,在这个时候一条新的陆上交通之路,我们把它称为丝绸之路形成了。那么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如何呢,它起到了什么作用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目的内容:丝绸之路 多媒体课件展示《丝绸之路线路图》教师提问:依据地图和相关知识,你能说出陆上丝绸之路的简单图示吗?

同学们说的非常正确,下面我们再来找一找西域和中原通过丝绸之路进行了哪些方面的往来呢?(小组交流,并选出代表回答)

一支支驼队驼着物品来往于丝绸之路,正是商人们的辛劳使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的贸易之路。除了陆上丝绸之路,汉武帝还大力开辟了海上交通要道,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请大家阅读65页的内容,您能说出海上丝绸之路的大致路线吗?

多媒体展示《汉代海上丝绸之路》 无论是陆上丝绸之路,还是海上丝绸之路,对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作用。古丝绸之路不仅仅是条通商易货之道,更是一条文化交流之路。那丝绸之路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有怎样的作用呢?(学生交流,讨论,指名回答)

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提出与有关国家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的战略,可见它不仅在古代发挥着重要的意义,在今天仍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是促进各国的合作共赢之路,也是一条和平友谊之路。

【问题讨论】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就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构想,2015年“一带一路”作为新时期中国发展的一大战略到底是指什么,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呢?

张骞通西域后,双方的交往日益频繁,为了加强对西域的管理,两汉王朝,开始了对西域的经营,汉朝对西域是怎样管理的?请同学们阅读课本65页的第三目内容:西域的管理。

近几年,新疆活跃着一群恐怖势力妄图把新疆分裂出去,你能利用刚刚所学的知识对这种行为进行抨击吗?(学生答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府,标志着新疆正式成为祖国领土的一部分。)

教师归纳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国的领土,任何分裂祖国的行为都是可耻的,不允许的,我们青少年可以用所学知识捍卫祖国领土的完整和统一。

教师总结:在东汉时,匈奴重新控制了西域,这时出现了一个重要的人物,是谁呢?那就是班超,东汉明帝时派班超出使西域,大家听过“投笔从戎”这个成语吗?正是班超对西域的管理。在这里我们又认识了东汉著名的外交家,军事家班超,他为西域的回归,进一步加强了我们对新疆的巩固统治,为促进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丝绸之路的冰山一角,从中感受到了丝绸之路沿线美丽的风光,了解了张骞、班超为加强汉朝与西域的联系做出的巨大贡献,大漠万里,驼铃悠悠,神秘的丝路如今又焕发新的生机,在十九打报告中,习近平主席再次提出,积极促进“一带一路”的国际合作,可见它的重要性,学了本课你有什么样的收获呢? 大家的感悟深深感染了我,相信丝路这个名称以后将与我们越走越近!让我们共同期待昔日的丝路能成为今天沟通东西方的商贸之路、文化之路、交流之路、对话之路!

希望同学们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要树立远大的志向,勤奋学习,勇于开拓,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一人:张骞通西域 一路:丝绸之路 一世界:合作共赢

第三篇: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第十四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张骞通西域及丝绸之路的开辟,密切了中原同西域各民族的联系,也促进了中外不同文明之间的友好往来,在我国古代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此外,通过本课的学习,为以后同类问题的教学起了示范作用。同时,在近两年的中考中,丝绸之路已被纳入重要的考察范围之内。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西汉对西域的管理等基本史实,思考和认识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2.过程与方法:

识读《敦煌壁画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丝绸之路线路图》《汉代海上丝绸之路》,获取有效历史信息。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介绍,使学生学习张骞为报效祖国不畏险阻、用于开拓的进取精神。同时,通过学习丝绸之路,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三、学情分析

该课教学的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而七年级的学生刚进入中学,对历史充满好奇心,但由于地域及环境的限制使得我校的学生知识面窄。同时,也是历史思维养成的阶段。为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方面要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充知识面。另一方面加强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提升。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

难点: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五、教法选择

(一)教学方法 1.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维; 2.亲历角色,强化学生主体意识; 3.创设问题情景,拓宽教学空间。

(二)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法 合作探究法

六、教学流程

(一)导入

PPT及实物展示葡萄、核桃、石榴及丝绸,并提问学生“老师手里拿的大家日常吃的东西,你们知道产自哪儿吗?你们知道丝绸是哪个国家的吗?为什么现在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穿上丝绸做的服装?”通过实物展示一方面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过渡到本课的学习。

(二)新授环节

通过一场梦之旅,设置三个梦的篇章:第一篇——梦回长安;第二篇——梦在路上;第三篇——梦回现实。第一篇——梦回长安

梦中我们回到长安,发现大家围在一起看招贤令。“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患在人之不交故也.今贤人已与我共平定矣,而不与我共安利之,可乎?贤士大夫有肯从吾游者,吾能尊显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引出去应聘的人就是张骞,从而展开第一部分的教学。ppt展示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让学生观察图片并思考两个问题:1.“西域”是指什么地区?2.张骞为什么要出使西域?培养学生识图的能力及阅读书本概括知识的能力。通过材料阅读更直观形象的概括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并通过PPT展示西域的大致位置及第一次出使的目的,再次加深学生的印象。

“张骞是谁?他在出使西域的路程中又遇见了哪些磨难?”对于这一环节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讲解。使学生深入角色,体会张骞路途中的艰辛,学习张骞身上的优秀品质。这时教师PPT出示一个表格,让学生自行完成表格的填写,培养学生阅读书本,归纳概括知识的能力。并提问学生“张骞通西域有何影响”?引发学生思考,通过两则材料,师生共同探讨,找出答案,培养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西域又将归向何方”引出本课第三部分的知识点:对西域的管理。通过ppt图片展示及班超的简单介绍对这一部分进行讲解。并通过ppt展示秦朝和汉朝的疆域面积的图片对别,让学生直观的感受我国地域面积的变化。让学生明白今天的新疆开始正式隶属中央政权,成为我国不可风割的一部分。第二篇——梦在路上

“场景转换,这一次,我们梦在路上,看到了一批批的商队,体验了异域风光,这条路就是丝绸之路”。通过视频展示何为丝绸之路从而进入本部分的学习。对于这部分的讲解主要通过两条路线,丝路诗歌,丝路名胜古迹,名族产物及东西方文化交流及看今朝丝路进行讲解。学生结合书本,明确陆上丝绸之路的走向,并让学生用笔在草稿本上画一画陆上丝绸之路,加深印象。让学生熟读路上丝绸之路路线图,教师通过ppt再次展示。通过ppt丝路名胜古迹及诗歌展示,让学生体验异域风光,感受丝绸之路沿路景观。ppt图片展示海上丝绸之路,通过图片感受这条路的繁华景象。

在这条路上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通过PPT图片展示东西方在经济文化上交流的具体体现,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文化上东方向西方传播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促进了欧洲的进步、发展与繁荣。西方向东方传入了佛教、伊斯兰教等,为后面的历史学习打下基础。通过这一层面的分析,再结合材料得出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即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突破本课的难点。第三篇——梦回现实

“回到现实社会,面对往昔繁荣的丝绸之路,我们该怎么办?”从而引出一带一路,通过ppt视频展示,使学生了解到何为一带一路,并提问学生“根据视频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新的形势下,中国发展‘一带一路’的战略将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将丝绸之路与现实相结合,与中考接轨,从而升华知识点。同时,通过学习这条由中国人开凿的丝绸之路,让学生再次直观地感受丝绸之路由古至今的重要作用,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从而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深华。

(三)板书设计(1)张骞通西域 1.西域:含义

2.第一次:时间、目的、结果 3.第二次:时间、目的、结果 4.意义:(2)对西域的管理

1.西汉:西域都护府 2.东汉:班超出使西域(3)丝绸之路

1.路上丝绸之路:长安-河西走廊-敦煌-新疆-西亚-欧洲 2.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到达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

(四)课后练习

PPT展示2016年宜宾历史中考题,再次回顾知识点,同时与中考接轨。

六、教学反思 本课的学习涉及到新的名词及古文解读,这对于七年级的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时刻注意学生是否能跟上上课的节奏。寄语与学生共勉。

第四篇: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导入:在上课前,先请大家看段视频,了解下今天我们学习的主题(播放视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条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出示课题)。

一、凿空壮举——张骞通西域

1、提起丝绸之路,有一个人功不可没,他就是张骞。张骞通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他的壮举被称为“凿空”(出示第一篇章标题)

2、我们来了解下张骞(出示张骞图片和简介)他原来是守卫皇宫的郎官,后来因开通丝绸之路有功,被封为博望候。他为什么好好的郎官不做,而要去西域呢?请看这两段材料(师解释第一段材料,生读第二段材料,找出关键句)汉武帝为什么要招募使者?哪位同学用命令里的原文来回答一下。

3、那么大月支所处的西域到底在哪里呢?(出示西域地图)哪位同学上台来指出西域的范围。

4、公元前138年,张骞拜别汉武帝,踏上前往西域的征途(出示拜别图片),他能否顺利完成任务?他会有怎样的遭遇?请大家观看视频。(看视频)这一路上,缺少食物、道路坎坷、被匈奴关押,但张骞没有放弃没有投降,你觉得张骞是个怎样的人?(请学生说说张骞的精神品质)介绍汉书的评价和翦伯赞的话。希望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能像张骞一样不怕困难、百折不挠。

5、张骞回到长安不久之后再次奉命出使西域。请同学们根据刚才所学及书本,小组合作完成这张表格。分析材料,理解张骞通西域对民族关系和中外关系的影响,进行学法指导:学会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

二、苦心经营——两汉管西域

1、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和西域各国的联系,西域各国也认识到了汉朝的富足和强大,纷纷表示愿意归顺汉朝,另外为了保护往来的使者商人,两汉政府在西域苦心经营加强管理。请大家比较下秦汉地图,最大的区别在哪里?再结合材料,找找多出来的这块地区叫什么?西域都护,这是个怎样的机构?东汉时期又是如何管理西域的呢?请同学们根据书本独立完成这三个题目,你就能找到答案了。(补充:前几年,有些人在新疆制造**,企图把新疆分裂出去,但今天我们学了这段历史就知道了,早在公元前60年,我们就设置了西域都护对新疆行使主权,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这里有个历史人物叫班超,他继承了张骞的事业,几次出使西域。有同学知道和班超有关的成语典故吗?

三、探寻丝路——文明之桥梁

1、有张骞、班超这样有胆有识的开路先锋的努力,汉朝与西域的交流一直持续着,这条往来的道路成为东西方交流的桥梁,它就是丝绸之路。首先我们来观察一下路线的走向。然后请大家动动脑动动手,整理出路线,请一位同学上台来整理出路线。

2、在开辟陆地上这条丝绸之路的同时,汉朝还开辟了大规模的海上丝绸之路。(补充:这里有片海域叫南海,分布着许多岛屿,有些东南亚国家比如菲律宾、越南跟我们中国争夺这些岛屿的主权,其实早在西汉时期,我国的商人、使者频繁航行在南海海域,所以,出示文字)

3、这条道路上有许多交流物品,老师帮大家找好了。现在我们要研究下他们的分类,来玩个投篮游戏。(学生上黑板贴图)。结合活动,分析材料,得出丝绸之路的作用。

四、古今畅想——丝路飞新歌

1、在交通通讯都不发达的两千多年前,丝绸之路成为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那么,在今天网络信息时代,这条道路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呢?(学生回答相关旅游资源、能源等)

2、这条古老的文明之路,今天我们中国有一项战略政策给它注入了新的活力,这就是***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请一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下。

3、是的,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小到我们人与人之间要合作、企业和企业之间要合作,大到国家与国家更要合作,因为合作才能共赢,这就是我们这课内容给大家最好的建议和礼物!最后,我们动动手,整理好本课的笔记。

第五篇: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案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教学目标】

1.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丝绸之路、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辖等基本史实。2.通过对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和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的认识,培养全面的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3.通过张骞为报效祖国,不屈不挠,勇于冒险和开拓的精神,强化爱国思想和开拓进取的意识。

【学习重点】 张骞通西域; 丝绸之路

【学习难点】如何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学习过程】

第一板块:丝路沧桑——汉通西域

学生阅读课本,找出西域的地理位置。播放《汉武大帝》中,汉武帝在承明殿接见张骞的视频。根据视频,提出问题:

1.手持汉节的张骞衣衫褴褛,这说明了什么?(可根据视频中张骞的回忆和当时西域的恶劣环境)他的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学习张骞忠于祖国的献身精神和不畏艰险、锲而不舍、勇于开拓的顽强斗志 2.张骞出使西域本意是为了寻找盟友夹击匈奴,屡遭坎坷,受尽磨难,但未能完成使命,抱恨而归,那么张骞此行岂不是劳而无功?

①张骞出使西域熟悉了西域的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中国从此才了解到西域各国的情况,开始了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往来,最终形成了中央政府对西域地区的政治管辖,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从此,新疆地区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②促使了丝绸之路的全线贯通和空前繁荣。第二板块:丝路花语——丝绸之路

1.请根据上图,写出丝绸之路的路线。

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

2.材料一 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的友好使节出使西域乃至更远的国家时,往往将丝绸作为表示两国友好的有效手段。并且丝绸的西传也少许改变了西方各国对中国的印象。此外,葡萄、核桃、胡萝卜、胡椒、胡豆、波菜、黄瓜、石榴等的传播为东亚人的日常饮食增添了更多的选择。西域特产的葡萄酒经过历史的发展融入到中国的传统酒文化当中。商队从中国主要运出铁器、金器、银器、镜子和其他豪华制品。运往中国的是稀有动物和鸟类、植物、皮货、药材、香料、珠宝首饰。

材料二 目前已知最古老的印刷品《金刚经》发现于敦煌;人们已在在遗迹楼兰的考古发现了2世纪的古纸。而中亚地区虽然也是用纸,但没有发现造纸工业的证据。另外,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也随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取得了很多人的信仰。并沿着丝绸之路的分支,传播到韩国、日本与其他亚洲国家。

丝绸之路的开辟有什么影响?

这条中西通道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还有什么价值和作用?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作用。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我们应该很好地加以利用。

3.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新疆发现许多汉代的丝织品,在马来西亚发掘处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这些考古发现,说明什么问题?

不仅证实当时丝绸之路的存在,而且说明当时我国的对外贸易已相当繁荣 第三板块:丝路展望——展望明天

材料一 丝绸之路作为横跨亚欧大陆的商旅之路和文化交流之路,具有悠久的灿烂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2008年10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通过了《关于文化线路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宪章》,标志着文化线路正式成为世界遗产保护的新领域。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的协调下,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中亚五国政府展开“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遗行动计划”。

材料二 丝绸之路沿线各国联合申遗,中国共有57处景点进入预备名单,其中陕西20处、甘肃12处、新疆11处、宁夏4处、青海4处、河南6处。一旦联合申遗成功,将会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增添新的动力。西安作为丝绸之路起点,将成为成功申遗后最大的受益者。如何用一种好的方式宣传丝路申遗?如何让“丝绸之路”能成功申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如何让承载千年古史的丝绸之路,重现昔日的辉煌,彰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请你依据丝路的过去与今天,写一份开发丝绸之路的计划书。

【自主建构】 【直击中考】

1.2000年前,丝绸是中国的名片;1000年前,瓷器是中国的名片;500年前,茶叶是中国的名片„„,其中与“丝绸是中国的名片”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文景之治 B.昭君出塞 C.张骞出使西域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关于丝绸之路说法正确的是

A.最初开通于唐朝 B.起点在洛阳 C.转站是大秦 D.张骞是功臣 3.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这里的“它”开始出现于 A.郑和下西洋 B.玄奘西游 C.鉴真东渡 D.张骞通西域 4.2014年3月1日晚,8名暴徒蒙面持刀在云南昆明火车站广场、售票厅等处砍杀无辜群众。有证据表明,这是一起由新疆分裂势力一手策划组织的严重暴力恐怖事件。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的历史可追溯到我国古代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5.“我们新疆好地方,天山南北好牧场„„各族人民大团结,歌颂领袖毛泽东”这首《我们新疆好地方》既唱出了新疆人民对乡土的热爱之情,也唱出了他们对党和政府的拥戴之意。历史上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管辖的是

A.台湾府的设置 B.伊犁将军的设置 C.驻藏大臣的设置 D.西域都护的设置

6.当代史学研究者在评价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时称:“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那么,这一“主轴”的起点是

A.秦朝的咸阳 B.西汉的长安 C.东汉的洛阳 D.宋朝的东京 7.西汉以来,一条横贯欧亚欧大陆的通道上,五彩的丝绸,精美的瓷器和名贵的香络绎不绝。这条通道为古代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作山了重要贡献。它穿越了今天我国境内下列哪一地区? A.西藏 B.新疆

C.湖北 D.广西

8.考古印证了历史的印记。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新疆发现许多汉代的丝织品,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这些考古发现证实

A.张骞曾出使西域 B.班超曾出使大秦

C.陆海丝绸之路的存在 D.中亚与东南亚都是中国版图 C D D B D B B C

下载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5篇可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5篇可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课标要求】 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学习目标】 1.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丝绸之路、中央政府对......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说课稿(精选五篇)

    第十四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张骞通西域及丝绸之路的开辟,密切了中原同西域各民族的联系,也促进了......

    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导学案(推荐)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导学案 彬县新民中学胡元平一、知识管理 知识点1: 张骞通西域 原因:汉代人把今天甘肃________、________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 上册(2016)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教案

    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将中原地区治乱兴衰与开发经营边疆地区的背景结合起来,培养思考认识历史现象之间内在联系的能力。通过对于“丝绸之......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2﹡丝绸之路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丝绸之路》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向往古......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范文大全

    学生对《丝绸之路》的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铺垫,因此本节课主要采取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的方法进行教学。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丝绸之路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参考!【教学目标】1......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畅游在丝路 ——《丝绸之路》 教学目标: 对于八年纪学生而言,“丝绸之路”已经不再陌生,已经有了相关内容的零零星星的记忆,因此本节课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到历史上交通手段......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1 [设计理念]1、从兴趣出发,引导学生感悟。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只有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所以,调动学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