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休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应用
浅析休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应用
摘要:本文通过对目前青岛旅游现状的思考,对青岛休闲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和评价,并对青岛的休闲资源和传统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建立青岛休闲旅游产品体系,最终为青岛市发展休闲旅游,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休闲旅游;旅游资源整合;旅游产品开发
作者简介:刘金龙,青岛大学国际商学院2008级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硕士研究生,青岛 266071 随着近几年来旅游市场需求和产业运行机制的转变,青岛旅游产业的结构正面临着巨大的变化。以山、海为代表的观光旅游资源已经开始老化,同时面向新一代80、90后旅游市场的以餐饮、酒吧、购物、演出等娱乐休闲资源还未得到充分的开发。
美国《时代》杂志曾在1999年预言,到2015年前后,西方发达国家将率先进入“休闲时代”,到时,人们的生活方式会随之发生重大的变化。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逐渐实行5天工作制和黄金周节假日制度以来,与休闲生活、休闲行为、休闲需求密切相关的产业领域,特别是以旅游业、娱乐业、服务业为龙头形成的经济形态和产业系统,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的产业支柱。
一、青岛旅游市场总体概况
“十一五”期间,青岛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加快,产业规模扩大,结构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升级。从近几年青岛旅游业的总体发展状况来看,旅游市场的发展主要有以下特点:
第一,旅游产业持续快速增长。从2002年到2010年,国内旅游人数从1794.9万人次增长到4330万人次,国际旅游人数从41.75万人次增长到10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从150.51亿元增长到580亿元。
第二,国内旅游收入所占比例较大。从2002年至2010年,青岛国内旅游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百分比虽然在2008年成下降趋势(受奥运会等相关政治因素的影响),但其比值一直大于82%,与国际收入相比优势明显;相比之下,从2002年至2009年,青岛国际旅游收入虽然绝对数量上几乎每年都有所增加(2003年受到非典的影响),2008年受到奥运会的影响,但在旅游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仍然比较小,这些数据表明青岛旅游业的收入主要依赖于国内市场,国际市场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发。
根据2009年的旅游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游客来青岛旅游的目的”中选择“观光游览”的游客占39.51%,23.54%的游客选择了“休闲度假游”。由此可见,观光游览和休闲度假是青岛旅游业的两大主要业务。这些入境游客休闲需求大,消费水平高,能有效带动青岛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这些客源地已经成为青岛旅游主要客源地之一。
二、青岛旅游资源概况
青岛市位于山东半岛南端,东、南濒临黄海。受地质作用影响,兼有山地、丘陵、平原、洼地、滨海等丰富的地貌类型,形成了千岩万壑、孤岭残丘、浅滩相间、滩涂海湾等一处处美景,为其发展
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活动提供了基本保障。青岛海岸线长730.64公里,多曲折,由形态各异、特质不同的基岩钾角型海湾组成,较大的海湾约有35个,总面积1369.53平方公里。海水清澈,沙质细腻,沿海滩涂面积375.35平方公里,海滨浴场条件优越。海岛自然资源多种多样,植被丰富,观赏性强。
青岛气候四季分明,温度适中,与毗邻的其他城市相比,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适宜户外活动的开发,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青岛早在二十世纪初就在众多旅游目的地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首批旅游优秀城市,是中国著名旅游胜地之一,拥有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全国园林城市等一批国家级荣誉称号。
三、青岛休闲旅游资源开发
1、特色街巷,青岛的特色街巷有青岛啤酒街、市北特色商贸旅游区(台东、婚纱街等)、劈柴院、天幕城、青岛新天地等等,是以一定的主题文化为主的休闲购物娱乐场所。同时,特色街巷还是城市夜游系统中的一部分。
2、主题乐园,主题乐园是以其特有的文化内容为主体,以现代科技和文化手段为表现,以市场创新为导向的现代人工景区。青岛欢动世界则是在中山公园原来游乐场的基础上进行重新打造,建成适合于青少年和现代都市家庭的开放式主题乐园,与中山公园的观光游览活动相结合。
3、俱乐部,高尔夫运动是世界三大运动之一,运动本身亲近自然,在国外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的休闲活动方式。青岛拥有国际一流水平的青岛国际高尔夫球场,由于与韩国的距离优势,因此主要客源国为韩国。
4、度假区,温泉度假是世界上发展较为成熟的休闲旅游方式之一,温泉度假具有养生和休闲功效,青岛温泉资源最集中的地方位于即墨,在国内温泉资源中独占鳌头。
5、特色餐饮与纪念品,食是旅游六大要素(食、住、行、游、购、娱)中的基本要素,是整个旅游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青岛美食以海鲜为主,汇聚山东及省外各地特色小吃,游客可以参照青岛特色小吃名录一一品尝。
6、节事活动,节事旅游是指依托某一项或某一系列旅游资源,通过开展丰富的、开放性与参与性强的各项活动。青岛节事活动进行研究,将其分为民俗风情类、物产资源类、会展商务类、文体赛事类四种类型。其中,以青岛国际啤酒节的影响力最大。
四、青岛旅游资源整合发展思路
由于青岛旅游资源分布较为广泛,青岛旅游产业的发展缺少整合、协调,导致旅游资源开发不科学、产品雷同现象严重。因此,青岛旅游相关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有效整合相关旅游资源,提升青岛旅游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1、以观光为基础,观光与休闲旅游共同发展,青岛海滨观光旅游的发展历史悠久,早在20世纪初,青岛就已经奠定了东亚地区著名海滨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地位。以“蓝天、碧海、绿树、红砖”为主的传统旅游资源在以往青岛旅游发展的历程中一直是核心旅游
资源。、资源整合,打造城市旅游目的地,青岛旅游产业的发展应告别单一旅游资源开发的时期,转变成为打造城市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开发阶段。青岛应加大对休闲旅游资源的开发,整合相关资源,有针对性的引入一些不受季节、昼夜影响的休闲旅游项目,解决青岛旅游冬季和夜晚冷的问题。
五、青岛休闲旅游产品开发
旅游产品需求多元化发展,休闲度假已成为都市居民享受生活的休闲方式之一,居民由单一观光游逐渐过渡为选择复合的休闲度假游。因此,青岛休闲旅游产品的开发要在传统观光产品的基础上不断增加新的内容。
休闲旅游产品的开发是研究如何有效地将潜在的旅游资源转化为现实的旅游产品。开发休闲旅游产品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设计创新,旅游产品创新是增强旅游目的地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休闲旅游消费者更加注重产品的个性化、多样化和参与度。因此,休闲旅游产品的开发要在这些方面有所创新。
2、体验为主、参与性强,体验性是休闲旅游产品不同于传统观光产品的特征之一。体验性可以增强游客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互动程度,旅游目的地应该加大对体验型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增强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理解与感知。
3、体现城市文化内涵,地域文化是人们在地域共同体中形成的认同,并对身临其中的人们产生持续的约束力和控制力。休闲文化只
有在跟地域文化不断互动的过程中,才能保持独有的生命力。
六、研究总结
城市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载体,扮演着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客源地的双重角色。作为旅游目的地,单一旅游产品或以观光为主的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合日益激烈的竞争市场。对资源进行调查和评价,然后通过资源的整合和开发制作成针对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通过营销活动推向市场。
第二篇:基于休闲的赣州旅游资源开发探析
基于休闲的赣州旅游资源开发探析
2012年08月14日 09:38 来源:《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2年第2期 作者: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202
摘 要:赣州是著名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能够开发出多样的休闲旅游产品。本文论述了赣州旅游资源概况及其特点,分析了赣州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最后进行赣州休闲旅游产品线路设计,以期为赣州休闲旅游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旅游资源,休闲旅游,旅游线路,赣州
基金项目: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人文社科课题(2011年重点项目):“赣州休闲旅游发展研究”
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国都曾经或正在经历一场休闲的革命[1]。休闲是指人在完成社会必要劳动之外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休息和消遣,积极地、自发地参加社会活动或自由地安排个人生活状态的总称。2010年,我国GDP达到39.8万亿人民币,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伴随经济与社会的巨大发展,休闲已成为我国人们精神与物质的重要需要。旅游业作为休闲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满足人们的休闲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而旅游资源的开发也应以人们的休闲需求为立足点,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当今,历史文化名城已成为人们休闲旅游的热点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赣州地处江西省南部,东接福建省,南临广东省,西靠湖南省,素有“江西南大门”之称。赣州交通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京九铁路斜跨全境,4C级的黄金机场可容大型客机降落。赣州拥有105、206、319、323国道,赣粤、赣韶、鹰瑞、石吉等高速公路,形成了贯通东西南北的完善的公路交通网络。这里山川秀丽,人文荟萃,名胜棋布,旅游资源极其丰富。面对休闲时代的来临,如何开发好赣州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其旅游业做大做强的关键所在。赣州旅游资源概况及特点
1.1 自然(山水)旅游资源
赣州著名的自然景观主要有安远的三百山、龙南县的九连山、宁都县的翠微峰国家森林公园。三百山为东江源头,是香港同胞饮用水的发源地,“首批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生态教育示范基地,1993年5月经国家林业部批准建设为国家森林公园,2002年5月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四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九连山是我国中亚热带缘自然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的地段,保存有大量野生动植物活化石,被列为省重点自然保护区。此外,还有龙南的小武当山、上犹的陡水湖、崇义的阳岭和齐云山等均是风景秀丽而具有开发价值的自然旅游资源。
1.2 历史文化旅游资源
赣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集中了许多宋代文化景点,被专家们誉为“宋代历史博物馆”[2],主要有保存完整的宋代古城墙、古浮桥、巍然壮观的八境台、郁然孤峙的郁孤台、完整壮观的文庙、艺术宝库通天岩、七里镇古瓷窑址等等。其中最为著名的宋代古城墙始建于汉代,距今已有二千年的历史,现保存较完整的古城墙修建于北宋年间,是我国唯一保存到现在的、有可靠纪年铭文的宋代砖城,是我国宋代文化古迹的一件孤品。八境台位于赣州城东北隅古城墙上,始建于北宋嘉祐年间(1056~1063),距今已近千载。章江与贡江在八境台下汇合成赣江,登上此台,赣州八景一览无余。始建于秦、唐的梅关古驿道,是我国古代沟通南北往来的交通要道。
1.3 红色旅游资源
赣州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之一,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所在地,被称为“红色故都”、“共和国的摇篮”。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叶剑英、邓小平、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赣州从事过伟大革命实践活动。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就是从赣州开始的。因此,市内保存的革命史迹众多,县级革命文物保护单位达203处。以当年中央苏维埃政府所在地“红色故都”瑞金为中心,集中了遗址群5处计15个文物单位,属全省、全国范围内有特色的近代革命史迹群落。1955年授军衔时,仅兴国籍将军就有54名,兴国县因此被誉为将军县。
1.4 客家文化旅游资源
赣州是客家文化、客家民系的摇篮,是客家先民南迁的第一站,在全国设区市中是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地[3]。赣南围屋是客家民居的主要建筑形式,它集家、祠、堡于一体,墙体由青砖或花岗岩彻成,非常坚固,易守难攻。赣南围屋以方围为主,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风格之特别、保存之完好令人惊叹,其中龙南县为全国之最。赣南围屋一般有3~4层,大的有九栋十八厅,内有粮仓、水井、排污道、草坪、戏台等,最具代表的有:燕翼围、关西新围、桃江龙江围等。同时,赣州是目前世界上保存客家民俗最完整的地区。漫步赣州,人们不仅能听到亲切的客家乡音,看到典型的客家民居,还能感受到有着浓郁客家传统的饮食文化、民俗文化和风水文化。客家宴席、客家山歌、赣南采茶戏、“九狮拜象”等民俗传统或表演,让人充分领略到赣南客家独特的文化魄力。
总之,赣州的旅游资源种类多、数量大,分布率达77%,并且品位高、特色鲜明,具有很高的声誉和开发潜力[4]。赣州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 旅游开发品牌多而不强,应突出重点做大特色品牌
赣州旅游资源可谓群星闪烁,宋城文化旅游区、客家文化旅游带、还有红色旅游区等。赣州旅游时而打“红色牌”、“生态牌”,时而打“客家牌”、“古色牌”。但满天的星星,却没有月亮。赣州的山水虽好,但比不过桂林,比不过九寨沟;赣州的宋城虽故,但名气不如开封。所以赣州旅游资源开发应该找准定位,做大做强。只有树立起鲜明形象和特色品牌,旅游发展才有方向。如今,赣州在红色游与客家游两大特色品牌已做出较好的成绩。赣州是客家的摇篮,这一地位,已经在2004年11月赣州召开的“第十九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所确认,为许多专家和世界客属乡亲所认可。赣州客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除了赣县客家文化城开发较好外,其他有关客家文化的旅游资源开发基本处于初级阶段,所以今后应重点开发客家围屋(关西新围、乌石围和燕翼围等几大特色围屋),进一步完善赣县客家文化城接待能力和接待方式。同时,更应该重视客家风俗习惯的开发,包括饮食习惯、传统婚礼仪式、赣南采茶戏等,此外还有客家酒文化、擂茶文化、节庆文化等具有客家特色的乡土文化。同时继续打好“红色旅游”这张牌。2006年10月中国(江西)红色旅游博览会在瑞金拉开序幕以及近年来连续举办的“中国红歌会”,这些活动都充分展示了“红色故都”的旅游目的地形象。赣州的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红色故都”品牌是赣州在全国最具影响力的旅游品牌,她代表了赣州旅游的形象和地位[5]。这一品牌已经定位,但还需要全面整合红色旅游资源,加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投入,深挖其历史内涵、文化内涵和思想内涵,增强红色景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策划更加丰富的红色旅游主题产品,着力培育赣州红色旅游品牌。
2.2 旅游资源疏散,需整合联动开发,推广自驾游项目
赣州虽然旅游资源众多,但是分布比较疏散不集中,分散在20个县市区中,有些旅游资源相对孤立,不利于旅游开发,不利于集中人流、物流。但随着赣州区域内交通的不断完善及国内私家车的不断普及,有利于开展自驾游。赣粤高速公路通车后,珠江三角洲到赣州的距离是300公里至500公里左右,赣州的方圆里程也在千里范围内,完全符合自驾游的空间和交通要求。最为重要的是,赣州的旅游客源市场主要来自珠江三角洲、闽东南三角区、港澳等地。在珠江三角洲,私家车拥有量已经超过1000万辆。目前,赣州的自驾车旅游网络已十分完善,达到了“串联主要景点,衔接周边城市,沿线风景优美,道路畅通完好,旅游标识清晰,应急救援及时,加油维修方便,停车休息便利,食宿条件齐备,信息服务完善”的标准。通过自驾游,将分散的旅游景点串起来,可以体现赣州的旅游资源区位优势。近几年来,赣州自驾游逐年升温,已成为国内最具观赏、最适合自驾游的最佳旅游胜地,自驾游将成为赣州旅游新的代名词。
2.3 旅游开发的硬件条件薄弱,需要加强
从大交通来看,目前还没有开往珠三角地区的始发列车,游客进来容易出去难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从住宿接待能力看,赣州的住宿接待能力还不很完善,宾馆酒店总量小,节假日、黄金周等高峰期找房难的问题相当突出;高星级宾馆少,至今还没有一家五星级;宾馆酒店的结构不合理,高档次宾馆、主题宾馆、经济型宾馆、度假型宾馆较为缺乏,不能满足各个层次旅游者旅游休闲的需要。
目前应抓紧完善以赣州为中心的“十字型”旅游公路网络,切实做到“路为景开,景随路建”;尽快修建赣州—龙岩、赣州—韶关或郴州铁路,争取开通赣州或者瑞金至广州、深圳的始发列车,进一步沟通赣州与东南沿海开放城市和中西部地区的联系;要提升赣州站的级别,开通赣州至各大城市特别是深圳、北京的旅游列车。赣南森林蒸汽小火车是世界珍品,风情特别,要维修保护好,并改造成旅游车,使之成为赣州休闲旅游的一个亮点[6]。住宿接待方面,要适度发展星级宾馆的数量,增加2~3家四星级宾馆,下大气力建设1~2家五星级宾馆,同时有选择性的发展一些主题宾馆和度假宾馆。在此基础上,还要注意单体宾馆的建设容量,以适应接待大型会议和大型团队的需要。
2.4 旅游商品开发薄弱,应提升旅游产业链
旅游商品开发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赣州旅游开发中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在通过走访赣州几处著名景点后发现,各主要景区(点)为数不多的几家商店、摊位销售的几乎是外地产品、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没有真正代表赣州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且旅游商品品种单一,缺乏地方特色。如通天岩风景名胜区,里面只有零零散散几个小摊,就摆了一些佛珠、挂件等,纪念性鲜明的旅游商品极少,令人非常失望。旅游商品的开发能够提升旅游产业链,提高旅游经济效益,应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创作设计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内容新颖、外观精美的旅游工艺品、纪念品;应与地方农副产品开发结合起来,开发一系列绿色产品,如著名的赣南脐橙。中国(赣南)脐橙节至今已举办了十年,反响非常好,还有南康月亮花生巴、赣南名优茶、保健竹凉席、笋干、玉兰片、酸枣糕、板鸭、石鱼、烫皮等独具赣州特色的绿色旅游商品,以及山货、水产等旅游商品,特别要扩大赣州本地的名、特、优产品生产规模,注意独特和多样性,改进包装,拉开档次。在重点旅游县市和景区建立旅游购物中心或旅游商品街,逐步在全赣州形成旅游商品销售网络。赣州休闲旅游产品线路设计
目前,省内各主要旅行社推向市场的赣州旅游产品线路普遍存在着线路不科学、过于单调乏味、行程奔波劳顿、一些潜在的旅游景点未被关注等不足。笔者认为,开发历史文化名城赣州的旅游资源应从它的旅游资源特色方面入手,顺应休闲时代的发展,满足不同游客的休闲需求。根据红色旅游资源、生态旅游资源、客家文化旅游资源三方面,笔者设计了三条线路,如图1所示。这三条线路区别于以往的线路,它突出了品位高、景点丰富、依托现有主干公路、交通便捷,真正满足人们休闲需求等特色,具有提高赣州旅游知名度、打造其旅游品牌的价值。如下就是所设计的三条线路:
图1 赣州旅游线路设计图
A.红色旅游线路:赣州—兴国将军广场、将军公园—宁都翠微峰—宁都起义旧址—于都长征第一渡—瑞金云石山(长征第一山)—瑞金沙洲坝、叶坪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旧址群—会昌汉仙岩—寻乌调查纪念馆。如图1中A线所示。
这条线路以红色景点为主,赣州是革命老区,“红色故都”品牌是赣州在全国最具影响力的旅游品牌。以往的红色旅游线路设计得都不完全,而且显得枯燥无味。这条线路是在红色景点的基础上添加了自然景观,让游客在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丰功伟绩外,还能领略优美的自然环境。且这些景点都处于交通道路上,交通方便,相距不远,另外这条线路虽然景点多,但门票都不贵。
B.生态人文旅游线路:赣州—古城墙、八境台、郁孤台、古浮桥—上犹陡水湖、五指峰(漂流)—崇义阳岭—崇义聂都溶洞—大余梅关古驿道—赣州峰山—宝葫芦农庄—通天岩石窟群。如图1中B线所示。
这是一条为体验赣州优美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的游客而设计的。线路中这些景点都处于主要交通道路上,交通方便,景点密集,相距不远,适合于黄金周期间推广,建议开发为三、四日游。这条旅游线路使游客有足够的时间放松身心,真正的休闲度假,免于时间短促,路途奔波。线路中前几日主要是以游览、参与性项目为主,欣赏赣州的古城风光,参与惊险刺激的漂流,还能呼吸阳岭的新鲜空气,而后几日主要是娱乐性项目,宝葫芦农庄诸多娱乐项目让人流连忘返。这样的安排不会让游客感觉疲惫。崇义阳岭空气负离子含量特别高,被称为天然氧吧。宝葫芦农庄是一座具有郊外田园风光、浓郁乡村气息的现代绿色生态农庄,也是江西省最成功的主题公园,是广大游客回归自然,放飞心情的理想休闲娱乐场所。而最后一站让人觉得不虚此行。
C.古城、客家风情二日游:第一天:赣州古城墙—郁孤台—蒋经国旧居—八境台—八境公园—古浮桥—寿量寺—文庙—七里镇古瓷窑址。第二天:赣州—龙南关西新围、龙南燕翼围、乌石围—安远东升围—赣县白鹭村(客家文化城)。如图1中C线所示。
这是一条专为对宋文化与客家文化感兴趣的游客设计的旅游线路。这条线路将带人们完全领略古城赣州千年宋城魅力及独特客家风情。赣州是客家文化、客家民系的摇篮,赣南围屋构成了奇异的客家民居人文景观。赣州有我国唯一保存到现在的宋代古城墙,是我国宋代文化古迹的一件孤品。第一天的行程让游客沉醉于赣州的古城风情中,第二天的客家文化游,领略风格独特的客家围屋,这条线路将让游客回味无穷。两日的行程,不会让游客感觉匆忙,且交通方便,让游客有充足的时间享受赣州古城、客家风情。
作者简介:李良杰(1978~),男,江西高安市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休闲与旅游资源开发。
参考文献:
[1]马惠娣.21世纪与休闲经济、休闲产业、休闲文化[J].信息空间,2004,No.7:89~94.[2]梁晓俊.江城·古城·名城—赣州[J].今日农村,2002,(10):36~36.[3]王协斌,王力峰.赣州旅游文化发展战略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5,(10):234~235.[4]龚文瑞.对赣州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及发展旅游业的若干建议[J].企业经济,2002,(8):113~114.[5]李丽群.赣州市红色旅游区发展发展战略思考[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6,(6):93~97.[6]梁泉生,李心.关于发展赣州森林生态旅游产业的思考[J].集团经济研究,2007,(8):46~48.
第三篇:旅游资源开发复习题
书本复习题
1.下列属于旅游资源的是()
A.工厂 B.民俗 C.文学作品 D.图书馆 E.博物馆 F.劳务 2.旅游资源具有()特点
A.区域性 B.世界性 C.文化性 D.自然性 3.旅游资源评价标准有()原则
A.专业标准 B.旅游开发标准 C.市场标准 D.科学标准 4.按旅游资源调查的对象划分,旅游资源调查的类型有()A.抽样调查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概况调查 5.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A.骑马旅游资源:已开辟有步行道、车行道和驰道的海拔200米以上高地地带。B.散步及远足旅游资源:海拔450米以上的高地,已建有驰道、步行道、车行道的地方。C.狩猎旅游资源:有狩猎价值的地方。D.攀岩旅游资源:高差在30米以上的断崖。
E.滑雪旅游资源:有效高差在200米以上,具有3个月以上的持续雪期。
F.内陆、钓鱼水域:宽度在10米以上,未遭污染的河流、溪谷及运河以及面积在5h平方米以上的水域。
1.地文类旅游资源可以分为()两大类
A.地质类 B.标准地层剖面 C.地貌类 D.雅丹地貌 2.地文类旅游资源的特点包括()
A.丰富性 B.形成过程的漫长性 C.脆弱性 D.奇缺性 3.下列景点中()属于雅丹地貌 A.庐山 B.雁荡山 C.乌尔禾风城 D.罗布泊 4.下列景点中()属于丹霞地貌
A.广西乐业天坑 B.江西龙虎山 C.湖南崀山 D.广东丹霞山 5.关于我国岛礁的说法,正确的有()
A.我国面积最大的三座岛屿分别是:海南岛、台湾岛和崇明岛 B.我国最大的珊瑚岛位于中国南海。
C.我国于2010年将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地位 D.国内的岛屿旅游开发经验已经足够,不需要借鉴国外旅游岛的建设经验 6.在地文类旅游资源开发时,应注意()A.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使之协调发展
B.充分发挥地文旅游资源的多种价值,开发多样化的旅游产品。C.加强区域合作,共同开发利用跨区域的地文类旅游资源,避免重复建。
D.由于旅游对地方经济拉动作用明显,所以每个地区都要尽可能搞旅游开发,把旅游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7.国外对地文类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给我们的启示有()
A.被划为国家公园或地质公园等自然区域其保护任务具有法律地位,任何人、任何单位不得擅自破坏景区环境和景观,否则将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B.各种类型和规模的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和地质公园非常重视运用各种方式和手段加强对游客和民众的地学知识的普及,并将科普和科研视为自己重要使命。
C.在保护的前提下,为游客提供各种类型的旅游活动项目,丰富其旅游体验。D.合理开发旅游路线,严格控制游客数量。
1.从旅游开发利用角度,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包括()A.古河道 B.人工水库 C.湿地 D.湖泊 E.河段 2.按照温度的不同,温泉可分为()几类
A.高于75℃的高温温泉 B.介于40℃至75℃的中温温泉,C.低于40℃的低温温泉。D.达到沸点的沸腾温泉 3.我国著名的冷泉中不包括()
A.趵突泉 B.北京玉泉 C.无锡惠山泉 D.华清池汤泉 4.世界著名的瀑布中()位于非洲
A.尼亚加拉大瀑布 B.伊瓜苏大瀑布 C.维多利亚大瀑布 D.德天大瀑布 5.我国湿地中()已经建为国家湿地公园
A.山东滨湖国家湿地公园 B.湖北省神农架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 C.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D.滕州红荷湿地国家公园 1.下列属于气象景观旅游资源的有()
A.雾凇 B.云雾景 C.雨雪景 D.宝光 2.下列气候地不适宜老年人休闲度假的有()
A.干旱沙漠 B.南极 C.热带雨林 D.海滨 3.天文景观资源包括()
A.日全食 B.月食 C.流星雨 D.天体相撞 4.对极端气候地的旅游开发描述正确有()A.所有的极端气候地都不适宜进行旅游开发 B.因地制宜,开发合适的气候类旅游产品 C.气候旅游产品应与其他旅游资源结合起来开发 D.极端气候地不适合开发健身类旅游活动
5.对气候与旅游两者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A.气候类型影响自然景观的形态 B.气候对人文旅游景观影响不大
C.旅游者对目的地的选择会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 D.旅游业的发展会对一地的气候带来渐进的影响 6.景区中的气象景观开发时应注意()
A.深入科学观测、研究、系统总结景区内定期出现的气象景观类型的有关资料 B.重视开发利用并精心策划有关活动 C.搞好配套的服务设施
D.景区气象部门不断完善景区内气象景观的气象信息预报和公告服务 1.从旅游开发利用角度,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不包括()
A.鸟类栖息地 B.森林 C.草原 D.人工花卉种植地 E.微生物 2.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不具有()特点
A.季节性 B.生命性 C.脆弱性 D.奇缺性 3.对动物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时,宜遵循()原则
A.对野生动物加强保护 B.经济效益最大化 C.尽量引入更多非本地物种,以增强观赏性 D.开发形式多样化
4.水族馆旅游开发的特点有()
A.投资高、风险大 B.对位置的选择要求不高 C.需要专业的饲养和医疗人员 D.海洋动物表演是其重要的旅游产品
5.在开发利用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方面,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具有()相似之处
A.两者是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相对比较集中且旅游开发价值较高的区域 B.需要保护生物多样性
C.制定旅游开发规划时需要都需要划定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 D.开发的旅游产品具有相似性
6.国外在动物旅游资源开发方面,比较注重()A.善于利用传统的资源、技术和习俗优势
B.开发多样化的动物旅游产品,满足细分旅游客源市场的多种需求,C.采用包括媒体、名人、节庆等现代营销手段,提高动物旅游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D.倡导动物资源的保护,以更加环保和生态的方式进行旅游开发 7.荷兰花卉旅游产业的发展对我们的启示有()A.任何人工生物景观资源的旅游开发都会成功
B.人工花卉旅游的成功开发须有花卉研究、种植、加工、交易等一系列发展相对完善的产业链做保障。
C.我国许多地方的花卉旅游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D.人工花卉旅游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1.历史遗址只有具备以下哪三个条件才可以视为旅游资源()A.历史的知名性和代表性
B.遗存的集中性和规模化 C.开发的可能性与安全性 D.资源的美观性和稀有性 E.年代的久远性
2.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具有()特点 A.资源属性的历史性和时代性 B.资源分布的广泛性和相对集中性 C.资源特色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D.资源形成的人文性和不可再生性 E.资源视觉观赏的低美感度和开发的有限性 3.遗址遗迹类资源的展示方式有()
A.恢复原貌 B.形像展示 C.修旧如旧 D.表演和演艺 4.遗产廊道发端于()
A.中国 B.法国 C.英国 D.美国 5.我国遗址公园与哪个国家较为类似()
A.意大利 B.德国 C.美国 D.日本 1.按照国家标准,以下哪些内容包含在建筑与设施类旅游资源之内()A综合人文旅游地 B单体活动场馆 C居住地与社区 D归葬地 2.建筑与设施类旅游资源的特点主要有()
A实用与艺术的两重性 B民族性 C地域性 D建筑文化的动态时变性 3.建筑与设施类旅游资源的旅游功能主要包括()
A艺术审美功能 B文化传播功能 C造景功能 D衬景功能 4.建筑与设施类旅游资源的开发要点主要有()A积极利用和科学保护紧密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B整体保护和单体保护有机结合,单体开发要以整体为背景,二者不可偏废 C尊重自然规律,任其自由发展
D采用不同的开发策略,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5.泰国大王宫在旅游开发中的特色主要包括()
A没有门票 B注重细节 C没有导游 D展示方式多样 6.下列符合莎士比亚故居的说法是()A是一幢典型的都铎式的两层木房,古雅庄重
B有一扇很特別的玻璃窗,上面写满了来访名人的签名,有狄更斯、马克·吐温等 C博物馆部门还负责保管保留收藏品,这些保留收藏品可通过预约参观 D在故居里,可以看到当时屋子的内部装潢,还有其父工作及贩卖的书本 1.以下属于旅游商品的有()
A.旅游工艺品B.旅游纪念品C.土特产品D.旅游食品E.日用消费品 2.我国著名的绿茶有()
A.西湖龙井B.黄山毛峰C.云南普洱茶D.福建铁观音E.太湖碧螺春 3.旅游商品的特点包括()
A.纪念性
B.稀缺性
C.文化性
D.标志性
E.便携性
F.实用性 4.旅游商品的功能主要有()
A.满足旅游者的旅游与购物需要
B.促进旅游业和当地经济的发展 C.满足旅游者投资的需要
D.塑造旅游目的地形象 E.提高旅游者生活水平5.旅游商品开发的要点主要有()A.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开发特色旅游商品 B.增强旅游商品的文化内涵
C.提高旅游商品的质量和档次,重视包装 D.增强旅游商品的参与和体验 E.重视旅游商品相关人才的培养
6.目前我国旅游商品开发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A.旅游商品雷同现象严重
B.旅游商品缺乏地方特色与文化内涵 C.旅游商品档次不高,功能单一
D.旅游商品质价不符 7.国外旅游商品开发的成功经验主要有()
A.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开发特色旅游商品
B.增加旅游商品的文化内涵 C.开发多样的旅游商品销售渠道
D.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1.按照国家标准分类,人文活动一般包括下列哪些内容()A人事记录 B艺术 C民间习俗 D现代节庆 2.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的特点主要有()
A地域性和民族性 B形式多样性 C自发传承性和动态性 D参与体验性 3.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主要有()
A审美与文化休闲 B知识与文化传播 C修养与文化调适 D责任与文化效益 4.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的开发要点主要包括()A保护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B根据不同的资源类型确定不同的开发原则和开发模式
C点、线、面开发相结合,实行分层次、分步骤、分重点的有序开发 D充分发挥文化的宣传教育和引导功能,以民为本,使文化更民化 5.以下哪些属于我国的四大菜系的内容()A川菜 B粤菜 C湘菜 D 鲁菜 6.以下关于著名人物旅游资源开发正确的说法有()A充分挖掘名人资源的文化内涵,精工细作,避免粗浅化倾向 B把名人放在博物馆中展示即可,名人都是高高在上的
C根据不同人物的性格确定不同的开发主题,采用不同的展示方式 D 将著名人物和其著名的原因结合起来进行开发,避免程式化 7.按照事件的性质,可以将重大事件分为以下几类()
A政治类 B会议类 C战争类 D 科学类 E经济类 8.民俗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包括()
A动态的传承性 B鲜明的地域性 C独特的民族性 D质朴的本真性 E文化的情趣性 1.旅游资源开发的效应主要包括()
A.经济效应
B. 市场效应
C. 社会文化效应
D.环境效应
E.生态效应
2.关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 B.在保护地球自然生态系统基础上追求经济的持续增长
C.保护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功能,维护自然资源和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D.长期满足社会的基本需要,保证资源与收入在当代人之间和各代人之间的公平分配 3.可持续发展的特征包括()
A.可持续发展不是否定经济增长,而是鼓励经济增长
B.可持续发展以保护自然、保护生态为基础,强调与环境、与资源的承载力相协调,强调持续性
C.可持续发展以满足人类需求、提高生存质量为目标,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D.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持续发展的统一体 4.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包括()
A.增强全社会对旅游业所带来的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负面效应的理解 B.提倡公平发展
C.提高旅游地居民的生存环境与生活质量 D.提高旅游容量和旅游产品质量,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经历与体验 E.树立全新的理论观念,保护好未来旅游开发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5.以下符合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原则是()A.利益最大化原则
B.可持续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共同性原则
第四篇:宜春开发旅游资源
宜春开发旅游资源
1月12日上午,宜丰县政府举行投资旅游综合开发项目签约仪式。出席签约仪式的领导有江西省农业厅副厅长、省农垦办主任唐安来,宜丰县委书记赖国根、县长邓伟等县领导以及县直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和客商江西九天旅游置业有限公司董事、宜春市九天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易明锋和宜春市九天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照学。宜丰县人民政府县长邓伟和宜春市九天旅游开发公司执行董事易明锋代表双方签约了项目合同书。
该项目是江西省宜丰县黄岗山垦殖场引进,由宜春市九天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倾力打造的宜丰黄岗山(九天)旅游综合开发项目。项目总投资3亿元人民币,项目建设分两期进行(第一期投资4000万元人民币,第二期投资26000万元人民币)。项目建设预期5年半全面完成,主要建设项目包括峡谷漂流、峡谷溯溪探险、山岳景区生态公园、拓展野战、游客接待中心、休闲及星级度假山庄、产权公寓及其它与之配套的项目等,是全省农垦旅游和休闲农业的一个重点项目。
第五篇:中国特色旅游资源开发
《旅游资源学》
课程论文
特色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策略研究
学号:
姓名:
专业:
中 国 重 庆
2014 年 6 月
特色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策略研究
——以西藏为例
摘要: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的崛起,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特色旅游资源越来越能吸引人们的目光。本文以极具旅游特色的西藏为例,在查阅大量的书籍和网站的基础上,对西藏旅游资源进行了归纳、分析,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通过这一例子阐述对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及如何做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关键词:人文资源自然资源开发保护
西藏位于青藏高原的西南部,平均海拔在 4000m 以上 , 境内海拔 7000m 以上高峰有 50 多座 , 其中在 8000m 以上的有 11 座 ,有 “世界屋脊” 之称。西藏高原她地域辽阔,地貌壮观、资源丰富,以其雄伟壮观、神奇瑰丽的自然风光闻名。自古以来,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
一、极具特色的西藏旅游资源
(一)自然资源
西藏美丽的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了人们的眼球,不管是以自驾游还是跟团游,我们的身边总是不缺去西藏的人。西藏给平常人最大的印象莫过于灿烂的格桑花、蓝蓝的天空、开阔的草原,一望无垠。真正去过西藏的人才能领略它独特的自然景观。
1.地文景观
(1)山脉
西藏高大山脉之间,还有许多分支山脉,山峦重叠,名称繁多,使整个高原成为一个“大山的海洋”。这些高大的山脉成为了西藏的骨架,与蓝天相称,撑起了风情空旷的西藏。这些高原上的山脉,绝对高度很大,但相对高差不过千余米,形成“远看似山、近看似川(平地)”的特点。[5]
(2)峡谷
西藏是世界上峡谷最多的地区之一,最著名的是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峡谷和藏东三江峡谷。对于“地球上最深的峡谷”这一称号,幽深险峻、景观奇伟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峡谷名副其实。峡谷呈马蹄形,在喜马拉雅山东段地区,以南伽巴瓦峰为南侧,加拉贝垒峰为北岸。两江悬崖壁立,束紧大江,如两扇雄伟的大门,守卫着大峡谷。大峡谷谷底最窄处仅 74m,最宽处约200m,全长为370 km。悬崖直落江面,湍急的江水在迂回曲折的峡谷中奔流。[2]
2.水域风光
(1)河流
在西藏自治区境内,流域面积大于1万km2的河流有20多条,流域面积大于2000 km2 的河流有100条以上。这里有独特的“三江并流”,澜沧江、金沙江和怒江平行自北向南流走,在瓶颈处波涛汹涌,景象壮观。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雅鲁藏布江流域面积24万多km2,流域平均海拔4500m左右。
(2)瀑布
位于雅鲁藏布大峡谷西兴拉山下的藏布巴东瀑布群被评为中国最美六大瀑布之首。藏布巴东瀑布群实际是两个瀑布。在相距600m的河床上,这里出现两处瀑布,分别高35m(瀑布群二)和33m(瀑布群一),前者宽仅35m,为雅鲁藏布大峡谷中最大的河床瀑布。在这么短的范围内,在大江干流上形成多级大瀑布,这在中国是首次发现,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
3.天象与气候景观
由于西藏高原奇特多样的地形地貌和高空空气环境以及天气系统的影响,形成了复杂多样的独特气候。除呈现西北严寒干燥、东南温暖湿润的总趋向外,还有多种多样的区域气候以及明显的垂直气候带。平原地区从南到北相隔数千公里才能呈现出热、温、寒三带的自然景象,而这里从低到高则出现在水平距离仅数十公里的范围内,真是“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二)人文自然资源
生活在藏族等少数民族为生活在西藏高原上的藏民族以及其他民族,在同大自然的斗争中创造了灿烂的藏民族文化。
1.建筑与设施
居住在世界屋脊的藏族人民,创造出众多的辉煌建筑群。无论是在城镇、宗山、宫殿还是寺院均具特色。著名的布达拉宫,适应了当时的政教合一的封建奴隶制度,同时烘托了神权、政权至高无上的形象和气氛。在民居方面,由于放牧方式和季节的不同,当地民居分为了冬帐房和夏帐方之分,冬帐房以木棍为框架,上附有防寒牛毛做的毡子。夏帐房是用自用布、帆布等制作的,结构简单,拆装、携带都很方便。[7]
2.旅游商品
西藏的特产最著名的是冬虫夏草,产于那曲、昌都等地,为补养药。西藏地毯是世界三大名毯之一,织法独特,色泽鲜艳、和谐,毯面柔软、细腻。加之浓厚的民族色彩的图
案花纹,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3]
3.3.人文活动
西藏民族文化蕴涵了西藏人民和本地区长期积淀形成的思想观念。自松赞干布建立了吐鲁番王朝开始,佛教开始大面积传入西藏,对佛教的尊崇一直持续到现在。佛教教徒也会在每年七月、冬季农闲的时候举行朝圣。每年自西藏传统的体育活动赛牦牛、斗牛就是藏族独有的。“古朵”也是藏、门、珞民族特有的运动项目。[6]
二、开发和保护建议
(一)开发现状
西藏的旅游业刚刚起步,短短二十几年,实现了从无到有,发展迅速,旅游规模不断扩大。
游形式大致有三类:一是观光旅游,包括自然景观、人文古迹、宗教文化、民族风情观光等;二是体育旅游,包括登山探险、漂流滑雪、骑马划船等;三是专业性旅游,包括组织科学考察和举行各种学术会议等。[3]
西藏旅游形成了以拉萨为中心的放射性格局。形成了以西藏腹地的拉萨、日喀则、山南、林芝为中心城市的旅游区。主要集中在中南部地区,串联着拉萨、昌都、日客则等地区,外通成都、大理等地。同时由于位置较偏僻,对于基础设施的建设不全面,住宿条件差,人生安全得不到保障。
(二)现状分析及开发建议
虽然西藏的许多旅游资源单从旅游资源本身而言,确实具有极高的价值和垄断性,但由于受区位条件、旅游环境以及开发条件的影响,西藏的旅游资源开发存在一定的困难。
首先是由于西藏的地势很高,因此,初到高原的人,经常会出现高原反应。而且由于大气中的含尘量少导致紫外线照射十分强烈。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消除对高原反应的恐惧,并做好必要的预防,保证在西藏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4]
其次区位条件差,西藏位于偏远的西南地区,远离我国人口密集的中、东部地区,使旅游的路途时间过长,更不要说国外游客进入西藏所耗费的时间了。
交通不便,可进入性差。一方面,对于外部交通来说,西藏自然环境恶劣,地势险峻,地质脆弱,冻土等因素对于交通产生了极大的阻力。虽然目前青藏铁路已经正式运行了,但是由于其路线的局限性,为出行的游客带来了不能直达等不便。另一方面,除旅游者进入西藏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经费外,在西藏内部,从一个旅游景点到另一个旅游景点,也具有较大的旅游阻力。对此,一方面应该完善西藏内部的交通系统,修建铁路、公路,使个地区产生联系,形成整体。同时也要和发达的东部地区产生直接联系,以便人们的出行。
对了旅游的投入不足。一方面西藏是典型的西部地区,部分地区仍处于极端贫困的状况和与世隔绝的状态,以小农经济为主,自给自足、自我封闭的经济观念很深。另一方面,对国家经济政策的依赖性强,对经济的分配属于传统型,严重得影响了对旅游业的投入。应积极得宣传倡导新的思想,让人们摒弃旧的思想观念,肯投资,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资源的地域组合不良。西藏地域辽阔,虽然旅游资源的数量丰富,品味很高,但旅游资源的丰度仍然较小,即使在游游资源最为丰富的拉萨,著名的历史文化景观有布达拉宫、哲蚌寺、甘丹寺、大昭寺、罗布林卡等,大多为宗教场所,旅游景观较为单一。建设丰富的旅游单体,增强旅游资源的丰度。
景区的布局分散,致使在开发利用上难以形成规模和产生“聚集”效应,降低了旅游资源在开发利用上的优势,对此,除加大力度,开发西藏腹地的拉萨、日喀则、山南、林芝为中心城市的旅游区外,还要大力开发民族风情、节日文化、民族风俗等具有较强吸引力的体验性的旅游项目,改善西藏旅游资源地域组合的不良状况。
(二)保护策略
对旅游资源的保护不仅包括了对旅游资源本身的保护,使之不受损伤、破坏,特色不被削弱,而且还涉及了周边坏境的保护问题。[1]
1.减缓旅游资源的自然性破坏
主要是防止由于寒暑变化、流水侵蚀、风吹雨淋对旅游资源产生破坏。
对于西藏来说,布达拉宫、大昭寺、萨迦寺等众多佛寺是保护重点。中国对西藏文物的保护投资超过了二亿,如对著名的古格遗址、托林寺的壁画进行全面的维修和保护。
2.恰当处理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关系
良好的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和生存的基础。因此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应把保护工作提到重要的位置上来。对于西藏来说,在草原日益退化的今天,应着重注意在开发旅游业的同时,合理得利用草原资源,保护和改善草原环境。以达到可持续发展。
3.加强旅游资源保护宣传教育,增强公众保护意识
在旅游资源的人为破坏中,在相当多的情况下是由于人们的保护意识不足,对旅游资源价值的无知造成的。对此应大力的宣传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意识,增强公众的保护意识。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中,也应贯穿这一思想。
4.建立健全旅游资源保护法制体系,强化旅游资源保护管理
首先国家应该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硬性得保护旅游资源,为杜绝破坏行为作出铺垫。在宏观上执行法律法规的同时,应因地制宜的制定当地特有的保护管理措施。如针对旅游旺季一些景点人满为患的实际情况,应采取有效措施对游客进行疏导、分流或限制。
5.大力开展旅游资源保护的研究和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郑星耀.旅游资源学.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2] 朱桂凤.中国人文旅游资源概论.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3]《走遍中国》编辑部.走遍中国—西藏.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
[4]何星亮.关于进一步发展西藏旅游业的若干问题.西藏大学学报.2005
[5]多吉旦增.西藏自然旅游资源特色分析..2003
[6]佚名.论民俗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2013
[7]佚名.浅析中国旅游特色..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