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月考试卷

时间:2019-05-14 13:15: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九年级历史月考试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九年级历史月考试卷》。

第一篇:九年级历史月考试卷

九年级历史月考试卷

(时间:50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美国开始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是在()A.美国内战后

B.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D.苏联解体后、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这里的两个“战争”分别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美苏冷战 C.第二次世界大战、科索沃战争 D.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东战争

3、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表现有()①杜鲁门主义出台,宣称美国要领导“自由世界”“遏制共产主义” ②以“联合国”名义直接出兵朝鲜 ③经济上实施马歇尔计划 ④成立政治军事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4、漫画古巴导弹危机的结果表明 „()A.美苏开始争霸 B.苏联实力赶上美国 C.美苏争霸达到高潮 D.美国占据争霸优势

5、二战后初期,罗伯特·奥本海默曾说:“我们或可以预料一下这样的情形,两个大国都可以毁灭对方的文明和生机,虽然自身也处于危境。”这里的“两个大国”指的是()A.英国和德国 B.美国和苏联 C.德国和日本 D.英国和法国

解析:二战结束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它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美国又不得不正视在二战中成长起来的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展开了争霸战争,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

6、下列关于科索沃战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科索沃战争是一次没有经过联合国安理会批准而发动的战争 B.科索沃战争以南斯拉夫联盟胜利而告结束 C.科索沃战争表明世界格局多极化受阻

/ 6 D.美国以“人权高于主权”为幌子,干涉并侵略一个主权国家

7、俄罗斯前总统普京曾说:“华约和苏联解体后,北约实际上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你认为普京此话的含义是()A.国与国之间应该友好合作 B.世界局势日趋缓和 C.世界两极格局已经终结 D.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8、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深刻变化,世界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在欧洲表现为()A.欧盟实力增强 B.中国实力增强 C.日本实力增强 D.加拿大实力增强

9、下列哪些现象的出现,说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加速发展()①国际投资增长 ②国际贸易增长 ③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 ④慈善事业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不同历史话语,下列词汇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冷战 ②美苏争霸 ③“一超多强” ④东欧剧变 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②①④③

11、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下列各项最能够体现这一点的是()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北约组织的成立 C.独联体的成立

D.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12、下列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主要表现为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趋密切 B.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 C.使各国经济互相排斥,孤立发展 D.使人类不再面临战争的威胁、2009年3月以来,墨西哥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爆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科学家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测出该病毒同时包含猪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和人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如图)。这主要得益于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哪个领域的重大突破 „()

/ 6 A.原子能 B.计算机 C.航天技术 D.生物工程、1914~1938年的25年中,资本主义生产平均年增长率不到1.7%;战后1946~1970年 的25年中,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平均增长率高达6%左右,这最能说明()A.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 B.第三次科技革命挽救了资本主义制度 C.第三次科技革命比第二次科技革命进步

D.第三次科技革命和第二次科技革命发展的时间一样长

15、一个国家要在新的国际格局中处于有利的地位,必须从根本上大力发展()A.军事实力 B.第三产业 C.高科技 D.工业16、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在经济一片繁荣的背后蕴藏着一场危机。美国作家德莱塞仿佛

嗅到了危机的气味,出版了一本控诉美国社会制度的著作是()A.《哈姆雷特》 B.《美国的悲剧》 C.《神曲》 D.《战争与和平》

A.作者是法国荒诞派剧作家贝克特 B.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 C.反映了当代人的精神危机

D.戈多的出场,终于结束了两个流浪汉的漫长等待

18、《新华网》巴西利亚2008年6月13日消息,12日中午,巴西圣保罗一家博物馆的2幅毕加索作品和2幅巴西著名画家的作品遭抢。下列关于毕加索的介绍中,错误的一项是()A.是法国著名画家

B.20世纪初在法国创立了立体派绘画

C.代表作《格尔尼卡》以德国法西斯的暴行为题材 D.《格尔尼卡》表现了暴行、愤怒和死亡

19、试验中学艺术小组决定建立一个绘画艺术网站,展示现代绘画艺术的成就。下列各项,你认为能放入网页的是()A.达·芬奇及其《最后的晚餐》 B.梵高及其《向日葵》 C.毕加索及其《格尔尼卡》

/ 6 D.卓别林及其《摩登时代》

20、2007年2月25日,在美国好莱坞柯达剧院举行的第79届奥斯卡奖颁奖典礼上,由旅美华人杨紫烨执导、托马斯·伦农监制的影片《颍州的孩子》获第79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奖。他们获得的奖品将是()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5小题,共30分)

21、美、苏争霸期间,美国采取了什么政策?具体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8分)

22、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1953~1973年的世界工业总产量相当于1800年以来一个世纪的工业总产量的总和„„其中科技进步的因素由20世纪的5%左右上升到20世纪末的70%~80%。

材料二 “二战以后,电视机、收录机、VCD、DVD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洗衣机、电冰箱„„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网络的出现和发展„„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次科学技术革命的成果?这次科技革命主要在哪些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请至少举出三项)(4分)

(2)这次科技革命的影响证明了什么道理?(1分)

(3)试举出现实生活中一则事例说明“网络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的交往方式”。(2分)

/ 6

23、材料一:美国对手的垮台使美国处于独一无二的地位。它成为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真正的全球性大国。

材料二:90年代以来,美国对外用兵42次,直接投入实战11次,年均用兵率比“冷战”时期高出一倍还多。1998年以来,美国对外国多次实施航空兵与导弹打击,规模也一次比一次大。1998年8月,美国对苏丹和阿富汗实施代号为“无所不至”的导弹袭击;在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1999年3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发动了科索沃战争;2003年3月美国又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材料三:至今世界除美国之外,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它们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如科索沃战争爆发后,由于俄罗斯、中国等国的共同干涉,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被迫终止了对南联盟的空袭。

(1)材料一中“美国对手的垮台”是指什么事件?这导致世界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2)材料二表明世界仍不太平的原因是什么?(1分)

(3)根据材料三,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力量对世界格局的变化起到了什么作用?(1分)

(4)你对未来世界格局的走向持何种看法?(1分)

24、图示法是直观形象地揭示历史联系和发展的方法。小芳用图示展示出现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请据此完成各题:

(1)在图示方框内填写正确的信息(4分)

/ 6(2)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是什么?(2分)

25、材料一:中国进出口及贸易顺差值(单位:百万元)┏━━━━━┳━━━━━━━┳━━━━━━━┳━━━━━━━━┓ ┃ 年份 ┃ 出口值 ┃ 进口值 ┃ 贸易顺差值 ┃ ┣━━━━━╋━━━━━━━╋━━━━━━━╋━━━━━━━━┫ ┃ 2006 ┃ 170097.5 ┃ 81426.8 ┃ 88670.7 ┃ ┣━━━━━╋━━━━━━━╋━━━━━━━╋━━━━━━━━┫ ┃ 2008 ┃ 225715.1 ┃ 98386.5 ┃ 127328.6 ┃ ┣━━━━━╋━━━━━━━╋━━━━━━━╋━━━━━━━━┫ ┃ 2010 ┃ 281079.6 ┃ 116880.5 ┃ 164199.1 ┃ ┗━━━━━┻━━━━━━━┻━━━━━━━┻━━━━━━━━┛

材料二:20世纪未,全世界有6万多家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开展业务。跨国公司控制着国际直接投资的90%、贸易额的60%,创造了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40%、技术转让的1/3,目前世界贸易总量中有70%~80%与跨国公司有关。

材料三

(1)材料一的数据,反映了在经济全球化推动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什么趋势?(1分)

(2)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的中心意思。(1分)

(3)材料三是哪一国际组织的标志?(1分)

(4)中国何时加入了材料三的国际组织?(1分)

/ 6

第二篇:九年级历史月考试卷分析

南强中学九年级5月考试卷分析

南强中学

唐丽娟

一、基本情况:

我任教的历史科目本次月考中共有82个考生参加,其中60分以上60人,及格率为73.1%;均分69.7分(其中120班83.3分,121班56.1分),最高分95分,优秀人数为32人。总体来看,学生成绩基本达到预期,但是120班优秀率有待加强,121班及格率有待提升。

二、试卷分析

本份历史试卷考查知识点特别广,比起往年要多得多。甚至出现一道大题必须完全答出意义中的所有要点的现象。这对学生来说无疑是加大了难度。这也体现了中考的新趋势,注重细化知识点。另外,本份历史试卷注重考查专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各个知识点的融会贯通、综合应用的能力。这也为以后中考复习指明了指导作用。

(一)选择题

选择题满分40分,大部分学生得分在34分左右。出错较多的是7、8、9、12、17、18、19几个小题。7、8、9、12这三道题题学生存在问题是知识掌握的不牢固,导致出错。第17、18、19这三道题则是因为学生对湖南省基础知识不了解导致失分。

(二)判断题

判断题总分10分,大部分学生在7分左右。易错题23、24、26、30题。其中23、24题为学生粗心造成,审题不仔细。

26、30题则是学生对该问题了解造成。因此导致失分。

(三)材料解析题

本次的材料解析题考查知识点较为全面,充分结合了历史史实进行考查,31题材料题刚好学生复习过,因此此题学生得分率稍微较高,但是本考查的是综合归纳能力,学生归纳能力较为薄弱,因此得分率不高。32题第(1)小题考查的是文艺复兴的意义,因为平常对学生的要求不严格,因此没有要求他们进行每条意义进行背诵,导致学生回答问题不完整,因此失分严重。

(四)探究题

33题第(1)小题的问题,部分学生审题不仔细或者没有理解提议,导致答题不规范。

(34)第三问考查学生的归纳能力和拓展能力。部分学生归纳能力有所欠缺。

四、采取措施

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面对今年的毕业考试,我们作为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注重对知识进行巩固、整合,形成知识体系,着重训练学生的答题技巧和方法,应做到以下几点:

1.夯实基础知识

夯实基础,从落实知识做起。对于考标要求的基本知识、重点知识,一定要重点落实,让学生掌握准确无误。反复记忆,重视检查落实,一定不要忽视基础,不要让学生应得的分失去;另外,现阶段教师应重视对知识的查缺补漏。

2.提高综合能力

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要进一步提高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转换、组合,应训练学生读图、识图、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训练学生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从而起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的目的。

3.加强专题复习

近年来的中考试题往往以专题的形式出现,这在非选择题中尤为明显,这就要求教师在复习时注重对知识的归纳总结,注重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串联历史知识,加强专题复习,突出历史的整体性。按照历史复习的安排,现阶段历史复习的重点是对学生进行各个知识点的复习,从而构建历史学科知识体系。

4.精心筛选试题

现阶段教师的手头资料较多,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紧扣考标,必须适时精选与中考历史试题类似的优质练习题,根据新课改形势下中考历史试题注重“材料性和情境性”的特点,教师应适当选择一些材料精炼、图文并茂的习题以强化训练,切实起到对学生的训练、提高作用,一定避免题海战,让学生做无用功,从而浪费时间,收效不大。

5.提高答题技巧

复习阶段,应狠抓审题能力的培养、答题技巧与答题规范性训练。加强审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认真审题、避免出现答错题;加强答题规范性的训练,使学生答题时做到点化、序列化和段落化;加强学科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按题目的要求取舍和重新整合知识。

2016-5-30

第三篇:九年级历史月考试卷分析

九年级历史月考试卷分析

九年级全县第一次模拟考试已结束,为了充分地获得考试提供的教学反馈信息,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下面对试卷做以简要分析:

一、试卷的结构分析

1、内容结构:

本次考试内容涉及初中历史所有知识点,满分75分。

2、目标水平结构:

根据课标和中考范围及要求,本次选题重点侧重于基础知识的测查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的测查,例如历史试题中的时间、人物、事件和意义等等。

3、题型结构分析:

本次试卷分选择题、非选择题两大类。其实非选择题又包括简答题、材料分析题、分析说明题、探究题。另外,试题联系了现实生活中发生的重要大事。如日本“3.11”特大地震和海啸。

4、难度分析:

本次试卷总体来看难度适中,梯度较合理。

二、答卷情况分析

1、成绩分布情况:

对三个班成绩统计情况,60分以上的一共15人,其中145班8人,146班5人,147班2人。及格人数都不到30人。

2、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错别字严重。

如遵义会议写成“尊议会议”,一国两“制”写成一国两“治”等。要求平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强调对学生错别字的纠正。2)学生审题不严密,不准确。具体体现在简答题17题中。

3)学生对有的历史概念模糊。

如探究题20题,世界格局的趋势和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学生混淆了,这样失去了本不应该失去的分数,因为学生是记得这些基础知识的,只是历史概念上的混淆罢了。

4)学生联系新旧历史知识,联系中外历史有一定难度。

这次月考是学生总复习以来的第一次全方位模拟考试,学生失分严重,没有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5)学生答题不完整,语言叙述不规范。

比如材料题,说明学生思维局限,不开阔,局限于老师传授给他们的东西,没有发散思维,没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答不到要点上来。

6)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及运用能力虽有所提高,但还须予以重视和加强训练。

三、教学分析和教学建议

1、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比较和反思,发现在指导学生复习时重知识结构、轻内容整合;重基础知识、轻热点分析;重题型训练、轻方法总结;重布置任务、轻心理调节。

2、鉴于以上问题与不足,在这之后的教学中将:

(1)加强集体备课。

(2)重视基础知识掌握,处理好“厚”与“薄”的关系;

将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梳理,形成知识网络,使书由厚变薄;然后,有一个知识点全方位联系相关内容,构建新的知识网络,使书由薄变厚。

(3)关注热点,处理好热与冷的关系。各类时政和社会热点是中考考察的重点。在复习时要关注重大热点,也要关注一些冷点,因为冷与热是相对的,一些尚未有定论的热点中靠一般不会涉及,但一些具有长效性的冷点则往往是考察的重点。要指导学生学会联系知识点,做到小切口、大容量、多角度的分析。

(4)注重能力培养,处理好思与练的关系。

要研究课标、考试说明,研究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从中发现规律。要加强典型例题和题型的模拟训练,引导学生总结答题方法,提高对知识的迁移、归纳、分析能力。

(5)关注心理健康,处理好紧与松的关系。

心理健康状况是影响中考成绩的重要因素。随着中考的日益临近,考生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容易导致考试焦虑。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实事求是的调整自我期望,放松心情。

第四篇: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第一次月考九年级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内。)1阿育王是古印度孔雀王朝的国王。按种姓制度划分,阿育王应该属于()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2、在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过程中,实行的政策不包括...()A.建立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度

B.把一切土地收归国有 C.国家把土地卖给农民耕种 D.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纳赋税

3、当你参观卢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黑色的石柱(如右图)说:“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完备的成文法典。”请你判断,该法典应该是用哪种文字刻写的?()A.象形文字 B.拉丁字母

C.楔形文字

D.甲骨文

4、一本历史书中对某帝国有以下描述:“这帝国盛行伊斯兰教,商人拥有能在逆风中航行的商船,从非洲运来黑奴,从印度输入米、棉及蔗糖,从唐帝国进口丝绸,首都巴格达因此成为当时世界重要的大都会。”此帝国最可能是()

A.拜占庭帝国 B.阿拉伯帝国 C.神圣罗马帝国 D.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5、小勇放假后想去探寻西方文明之源,西方文明之源主要是指欧洲哪个国家?()A.意大利 B.英国

C.希腊

D.西班牙

6、罗马共和国同迦太基在100多年的时间里进行了三次战争,被称为“布匿战争”。布匿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称霸意大利半岛 B.称霸欧洲

C.维护民主制度

D.争夺地中海霸权 7、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改变了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现有条件的土地分封。这场改革给西欧带来的影响是()A.日耳曼民族的大量入侵

B.罗马教廷权力至高无上 C.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形成

D.拜占庭帝国被外族所灭

8、一部游记,内容宏富,妙趣横生,被誉为“世界奇观之书”。哥伦布就是读了这部书,才对黄金遍地的东方大国产生了由衷的向往。该书是()

A.《天方夜谭》 B.《荷马史诗》 C.《马可·波罗行纪》 D.《大唐西域记》

9、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它们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各自都形成了严格的宗教教规,以下对宗教活动的描述符合教规的是()A.佛寺中供奉着释迦牟尼的塑像 B.伊斯兰教徒在寺庙里拜佛 C.基督教徒在教堂里诵读《古兰经》 D.伊斯兰教的清真寺里供奉着耶稣像

10、莎士比亚说过:“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他宣扬的核心思想是()A.理性主义 B.启蒙运动 C.人文主义 D.民主共和

11、有学者认为,“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时才开始。”对“远航探险”的正确理解是()A.打破了人类长期以来相对隔绝的状态 B.此前从未出现大规模的远航活动 C.宣扬了罗马教廷的声威

D.巩固了西欧的封建制度 12、2011年5月24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出访英国,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白金汉宫以国宴宴请,但国家的最高权力却掌握在国会而不是女王手中,这种政治制度源于哪一法律文件()

A.《宅地法》 B.《权利法案》 C.《人权宣言》 D.《独立宣言》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3题8分,第14题8分,第15题10分,共26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等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恩格斯

(1)材料中提到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指的是什么?这一变革的性质是什么?(4分)

(2)请至少举出材料中所指的两位“巨人”。(2分)

(3)谈一谈你从这一变革时期的文化名人身上学到了什么?(2分)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哥伦布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有的一切。”

材料二

图一:位于西班牙的哥伦布纪念碑,上有“光荣属于哥伦布”“向哥伦布致敬”两行大字。图二:2007年10月拉美各地印第安人游行示威,要求将“哥伦布日”改为“土著人民抵抗日”,他们把哥伦布塑像披上塑料外套,要求世界重新评价哥伦布。

图一 图二

(1)依据相关知识回答,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哥伦布做出了什么贡献?材料一表明,哥伦布航海的动机是什么?(4分)

(2)材料二表明,在如何评价哥伦布的问题上,欧洲人和美洲印第安人持不同的观点。试依据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谈谈导致不同观点的原因。(4分)

15、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政治制度不是从我们邻人的制度中模仿而来的,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我们的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

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伯里克利

材料二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1)材料一中“我们的政治制度”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请据材料一指出这一制度民主性的表现。(2分)

(2)材料二的内容出自哪部文献?(2分)其核心思想是什么?(2分)

(3)上述文献的颁布使该国的政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4)西方民主政治从产生起就存在局限性,请举例说明。(2分)

第一次月考九年级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B

2、C

3、C

4、B

5、C

6、D

7、C

8、C

9、A

10、C

11、A

12、D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3题8分,第14题8分,第15题10分,共26分。)

13、(1)、文艺复兴,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4分)

(2)、但丁、达·芬奇(2分)

(3)、不畏强暴,勇于探索的精神;追求真理,为科学献身精神。(2分)

14、(1)发现美洲大陆。追求黄金(发财致富)。(4分)

(2)欧洲: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体,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交流;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2分)美洲: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侵略亚非拉地区,给这些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2分)

15、(1)表现: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分)

(2)文献:《权利法案》。(2分)

核心思想:限制王权(或议会高于王权)(2分)

变化:由君主专制到君主立宪制转变。(只答到“君主立宪”得1分;完整答出变化过程得2分。)

(3)古代:希腊雅典的政治权力只掌握在少数公民手中,奴隶和妇女没有政治权力。

近代:英国保留了封建君主(任一例得2分)

第五篇:九年级历史月考试卷分析

九年级历史月考试卷分析

一、定量分析:本次月考参加考试学生人数234人,40分以上43人,优秀率18.37%;30分以上117人,及格率50%;平均分28分。

二、定性分析:试卷按中考标准命题,第一题为单项选择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第二题为材料分析题,共35分,其中第16题10分;第17题10分;第8题9分;第9题6分。试卷总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比中考少10分钟)。

选择题得分优等生一般在13分左右,得分率87%,中等生一般在10分左右,得分率66%,学困生得分大多低于10分。其中第1、3、10小题出错较多。究其原因,第1小题识图不准确,B图是原始居民挖掘的水井,许多学生没有认出来。第3小题因材施教是教学方法,而不是学习方法,学生没有考虑到这一点而出错。第10小题本是常识性的题,但题干要求却是反向选择,问的是其中搭配不当的是那一项,许多学生却没有认真申清题意要求,直接选了与题意要求不符的答案。

非选择题4个材料题分别考查历代中央政府(西汉、清前期、19世纪70年代)对边疆地区(新疆)的管辖;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台湾问题;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及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等专题知识点。16题得分率最高,尖子生基本不会失分;17题学生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西周的分封制、秦朝郡县制、元代行省制度复习得不错,但对其作用分析不准确、不全面,或完全不知。答题不规范,造成失分。历史上台湾与祖国大陆曾三次分离知识点识记不准确,似是而非,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说成是西班牙、英国、沙俄侵占台湾,不同历史时期对台湾的称谓夷洲、琉球、流求、台湾混淆不清。或能提取知识点但表达不准确,不清楚,不严密。此题得分率60%左右,很不理想。18题提出实业救国口号的状元实业家张謇的“謇”字许多学生写成错别字“骞”字。主观题回答太简单,如第(4)小题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近代化探索充满了艰辛。回首这一历程,你有何认识?部分学生回答“落后就要挨打”一句话了事,没有展开来回答我们怎样才能不落后,不挨打。如发展科学技术、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等。这样的回答在中考中很难得满分。19题得分率较高一些。

三、改进措施

1、继续夯实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中考试题80%以上的题都是考查学生的双基掌握情况,抓住了基本知识、培养起基本能力就成功了80%。

2、注重历史主干知识的梳理。重视对中华民族、对世界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教会学生归纳知识、理清线索。

3、注重训练、培养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会学生规范答题,材料题、主观题答题序号化、提示化、要点化。把知识点落实到笔头上。

下载九年级历史月考试卷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九年级历史月考试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6--2017学年九年级历史月考试卷分析

    2017—2018学年上期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月测 试卷分析 一、考情分析 1、题型:本试卷总分值100分,共34题,主要包括三类题型:选择题、辨析题和材料分析题。通过此试卷达到了全方位......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分析

    九年级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及考情分析 科目:历史 分析人:邓迎平一、 试题情况 1、考查的知识点及内容 本次月考试题的范围是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第1---5单元内容,所涉及世界......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分析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本次月考试题的范围是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第1---5单元,所涉及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代史两个部分。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

    九年级月考试卷

    民乐二中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试题A卷 语文 (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33分) 一、(15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一题。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

    九年级语文月考试卷

     ______________________号线考名订姓级班 装 校学2011——2012学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试卷周敦颐《爱莲说》:“自李后以来,世人甚爱牡丹„„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濂溪先生爱莲,......

    九年级政治月考试卷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式生态课堂阶段调研测试九年级年级政治试题(全卷满分40分,考试时间**分钟)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6分)1、中新网9月30日电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29日举行挂......

    九年级语文月考试卷

    九年级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 语 文 试 卷 一、积累与运用(31分) 1、指出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3分) A、红装素裹(guǒ)一代天骄(jiāo)润如油膏(gāo)分外妖......

    九年级语文月考试卷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试卷 九年级语文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积累与运用(35分)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改正句中的错别字。(3分) 一个在灾难中傲然挺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