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院感染性疾病试题
医院感染性疾病试题
一、单选题
1.流行性感冒属于(C)传染病。A.甲类 B.乙类 C.丙类 2.病原携带者是指(C)
A.恢复期传染病病人 B.急性期传染病病人 C.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3、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应对传染病做到(C)、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A.早发现、早治疗 B.早隔离、早报告 C.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早报告
4、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以及引起流行必须具备的条件(B)。A.传染源 B.传染源、传染途径和易感人群 C.动物宿主和易感儿童
5、作为传染病的传染源主要有(A)
A.病人、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B.病人和隐性感染者
C.病人和病原携带者
6、保护传染病的易感人群,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力主要是指(C)A.保证一定的营养,改善生活环境。
B.开展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C.以上都可增强机体的抗感染能力
7、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有(C)
A.经血传播、围产期母婴传播
B.性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
C.以上均包括
8、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A)A.性接触传播,经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B.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传播 C.共同进餐和接吻传播
9、日常生活中那些行为不会传播艾滋病(A)A.同桌进餐
B.静脉吸毒
C.共用剃须刀
10、肺结核病是由哪种途径传播的?(B)A.消化道传播
B.呼吸道传播
C.虫媒传播
11、若有发烧及呼吸道症状,应(C),并切记告诉医生发烧前有无外出史或与相似症状的病人的接触史。
A.戴上口罩
B.尽快到医院就诊
C.A+B
12、被狗等动物咬伤后应(C)
A.立即到医疗机构处理伤口
B.到当地预防接种门诊接种狂犬疫苗 C.A+B(13-15题共用备选答案)A.anti-HEV阳性 B.抗核抗体(ANA)阳性 C.anti-HCV阳性 D.HBsAg阳性 E.anti-HAVIgM阳性
13.甲型肝炎患者,血清学检查表现为 答案:E 14.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学检查表现为 答案:D 15.丙型肝炎患者,血清学检查表现为 答案:C(16-19题共用备选答案)
A.乙肝五项为HBsAg、HBeAg、anti-HBc阳性
B.anti-HBs、anti-HBe、anti-HBc阳性,HBV-DNA阴性
C.anti-HBs阳性
D.anti-HAVIgM阴性,anti-HAVIgG阳性 E.HBsAg、anti-HBc阳性,anti-HCV阳性 16.接种过乙肝疫苗 答案:C 17.既往感染甲型肝炎,获得了特异性免疫力 答案:D 18.乙型肝炎患者或病毒携带者 答案:A 19.乙型肝炎与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可能为现症感染,也可能为病毒携带者 答案:E(20~22题共用备选答案)
A.潜伏期为7~21天,平均14天
B.潜伏期为15~45天,平均30天 C.潜伏期为10~70天,平均40天
D.潜伏期为15~150天,平均50天 E.潜伏期为30~180天,平均70天 20.甲型肝炎 答案:B 21.乙型肝炎 答案:E 22.丙型肝炎 答案:D(23~25题共用备选答案)
A.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尿胆红素阴性 B.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尿胆红素阳性
C.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尿胆红素阳性,尿胆原阴性 D.总胆红素升高
E.以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兼有未结合胆红素升高 23.肝细胞性黄疸 答案:E 24.溶血性黄疸 答案:A 25.梗阻性黄疸 答案:C(26~28题共用备选答案)A.促进肝细胞增殖
B.特异性抑制HBV-DNA多聚酶活性 C.具有抗病毒活性,免疫调节活性 D.杀死并清除血液内的病毒
E.诱导T细胞的分化成熟,刺激细胞因子的产生,增强B细胞的抗体应答 26.干扰素 答案:C 27.贺普丁 答案:B 28.胸腺素 答案:E(29~31题共用备选答案)
A.流行性出血热,轻型 B.流行性出血热,非典型型 C.流行性出血热,中型 D.流行性出血热,重型 E.流行性出血热,危重型
29.T<39℃,中毒症状轻,仅见少许出血点,无休克和少尿 答案:A 30.T≥40℃,中毒症状及渗出严重,有休克、皮肤淤癍和腔道出血,少尿时间<5天。答案:D 31.T<38℃,可见皮肤粘膜散在出血点,尿蛋白(±)答案:B(32~34题共用备选答案)
A.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便 B.无发热、无腹痛、泻米泔水样大便 C.腹痛、五更泻、果酱状大便 D.发热、腹痛、水样便
E.发热、剧烈腹痛、洗肉水样便 32.慢性阿米巴痢疾 答案:C 33.霍乱 答案:B 34.细菌性痢疾 答案:A(35-37题)
江南某镇居民共饮一条河水,于7月中旬先后有近百人发热,均伴有乏力、纳差,部分病人腹泻或便秘。检查:大部分发热病人有肝脾肿大,少数病人前胸或上腹部有暗红色皮疹,怀疑为伤寒流行。
35.对正在发热病人进行那项检查最有助于明确诊断(B)A 肥达反应
B 血培养
C 骨髓培养
D 大便培养
E 尿培养
36.通过检查证实为伤寒流行,引起流行的传染源是(E)A 老鼠
B 苍蝇
C 蚊子
D 带菌者
E 病人
37.为防止疾病继续蔓延,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C)A 隔离病人
B 给易感者注射伤感疫苗
C 加强粪便管理
D 突击消灭苍蝇
E 加强对饮食店管理(38-40题)
男性,20岁,今3月来出现颈部、腋下淋巴结肿大,伴顽固性腹泻,每日十数次稀便,体重明显下降达10kg,3年前在国外居住期间,因手术而输血400ml,术后无特殊。
38.最可能的诊断是(D)A 肠结核合并淋巴结结核
B 恶性组织细胞病
C 淋巴瘤
D 艾滋病
E 克隆病
39.确诊的首选检查是(E)A 淋巴结穿刺或活检
B 骨髓穿刺
C 血浓缩找恶组织细胞
D PPD试验
E HIV抗体测验
40.如病程中出现咳嗽气促,紫绀,动脉血氧分压下降,则应首先考虑(D)A 粟粒性肺结核
B 间质性肺炎
C 心功能不全
D 卡式肺孢子虫性肺炎
E 军团菌肺炎(41-44题)
男性,40岁,因发热、便秘、食欲不振10天入院。查体:T 39.8ºC P98次/分,肝大肋下1.0cm,软,脾肋下即边。血常规WBC2.7×10^9/L,中性粒细胞52%,淋巴细胞44%,血清ALT100U/L,肥达反应“O”1:160,“H”1:160.41.该患者最有可能的诊断是(C)A 急性肝炎
B 急性白血病
C 伤寒
D 恶性组织细胞病
E 败血症
42.为进一步确定诊断,需作何检查(C)A 尿常规
B 便常规
C 血细胞培养
D 骨髓象检查
E 肝脏穿刺活检
43.病原治疗最合适的药物是(A)A 环丙沙星
B 青霉素
C 复方新诺明
D 庆大霉素
E 红霉素
44.在治疗过程中以下哪项不正确(A)A 高压灌肠
B 低压灌肠
C 缓泻药应用
D 禁用新斯的明
E 抗生素(45-47题)
男,28岁,农民。发热5天,伴皮肤出血点,于2009年11月10日由乡镇卫生院转入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体检:体温38℃,BP9.3/6.7kPa(70/50mmhg),颜面及眼眶有明显充血,球结膜水肿充血,腋下有条索状出血点,肾区有明显叩击痛。
45.下列何项最有助于确立诊断(E)A 流行病学资料:流行季节、地区及鼠类接触式
B 典型临床表现:头痛、眼眶痛腰痛、酒醉貌及出血点
C 典型疾病分期: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D 典型血象及尿液检查改变:白细胞升高、血小板降低、有异常淋巴细胞、蛋白尿
E 免疫学检查:出血热病毒抗体IgM阳性
46.病人已进入低血压期,下列哪项不是该期实验室发现(C)A 白细胞升高,有异常淋巴细胞
B 血小板降低
C 红细胞总数降低,血红蛋白降低
D 蛋白尿及管型尿
E BUN12mmol/L,Cr200umol/L 47.关于本病流行病学概念,下列哪项是错误的(E)
A 鼠类是主要传染源,农村型为黑线姬鼠,城市为褐色家鼠
B 虫媒或动物源为主要传播媒介
C 人群普遍易感,有多见于青壮年,感染后可获终身免疫
D 肾病综合症出血热是我国最常见类型
E 注射疫苗可预防本病发生(48-50题)
男性,40岁,发热3天伴腹痛、腹泻,大便每天20余次,量少,有粘冻及脓血。大便光镜检有红细胞(++),白细胞(++),粘液(++)。48.此病的病理变化部位主要以肠道哪一段为主(C)A 回盲部
B 回肠末端
C 乙状结肠与直肠
D 整个结肠
E 盲肠
49.腹痛、腹泻、脓血便是菌痢病人典型症状,其原因为(D)A 内毒素被吸收后激活白细胞,释放出内源性致热源
B 外毒素对肠粘膜损害
C 痢疾杆菌侵入粘膜下层引起炎症
D 痢疾杆菌侵入粘膜下层后引起小血管痉挛从而形成浅表溃疡
E 痢疾杆菌及内毒素、外毒素共同作用 50.为预防菌痢传播应以以下哪一措施为主(E)A 合理治疗病人
B 管理粪便
C 及时发现与治疗带菌者
D 药物预防
E 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措施
二、多选题
1.急性痢疾临床分型包括(ACDE)A 中毒性
B 爆发性
C 轻型
D 普通型
E 重型
2.在霍乱的临床表现中哪像是正确的(BDE)A 寒战、高热、急性起病
B 先泻后吐
C 剧烈腹痛伴腹泻
D “米泔水”样呕吐物
E 严重者有痛性肌肉痉挛 3.符合脑膜炎双球菌的是(ABCDE)A 奈瑟菌属
B 仅存在于人体的细菌
C 严格的需氧菌
D 革兰阴性菌
E 在普通培养基上不能生长
4.在疟疾的表现中(典型),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BCE)A 定时性,周期性寒热,大汗发作
B 有完全缓解间歇
C 脾肿大
D 白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升高
E 贫血
5.下列哪项不是乙肝病毒(HBV)的复制指标(ABCE)A HBsAg
B 抗HBe
C 抗HBs
D HBeAg
E 抗HBc 6.对于丙型肝炎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BD)A 急性病性肝炎症状较轻
B 黄疸型患者仅占25%
C 不易转为慢性肝炎
D HCV感染主要通过输血而获得
E 肝细胞癌和丙肝病毒感染无关 7.下列不属于丙类传染病的是(ABDE)A 鼠疫
B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 包虫病
D 百日咳
E 血吸虫病
8.关于伤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E)
A 临床表现为持续发热,中毒面容,肝脾肿大,相对缓脉,玫瑰疹及白细胞减少
B 嗜酸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对伤寒的诊断和预后有参考价值
C 在病程的第2~3周可发生肠出血,肠穿孔,中毒性心肌炎及支气管肺炎
D 在病程的第4~6周,肥达反应效价达高峰
E 最显著病变部位是回肠末端集合淋巴结和孤立淋巴结 9.流行性乙型脑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有(ABCD)A 中耳炎
B 化脓性关节炎
C 心内膜炎
D 肺炎
E 败血症
10.下列哪项是肺出血性钩端螺旋体病的诱发因素(ABCD)A 治疗不及时
B 病原体是黄疸出血性钩端螺旋体
C 赫氏反应诱发
D 患者未接种菌苗,免疫力低
E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11.囊虫肺炎的特点包括(ABDE)
A 早期影像表现不明显,肺门旁见淡片影
B 病变发展迅速,几小时或几天内病灶融合呈两肺门旁蝶翼状影
C 病变主要累及肺间质,为间质性炎症
D 病变与肺水肿.细菌性肺炎或混合感染不易鉴别
E CT较平片发现病变敏感,且可以为病灶活检定位
12.发性肺结核需与支原体肺炎早期鉴别,主要鉴别点在于(ABC)A 炎症多发生于中下肺野,而结核原发灶多发生于上肺胸膜下部
B 炎症病变多于2~3周吸收,而结核灶通常需1~2个月
C 肺炎一般无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
D 肺炎经抗炎治疗会吸收,而原发肺结核多引起播散
E 以上说法均正确
13.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的临床表现包括(ABCE)A 起病急,病情重
B 脑膜炎症状,头痛、呕吐,颈项强直 C 寒战、高热
D 咳大量透明较稀的黏液痰
E 呼吸困难,严重者发绀 14.咯血伴黄疸可见于(ACD)A 钩端螺旋体病
B 流行性出血热
C 大叶性肺炎
D 肺梗死
15.输血可以传播:(ABCD)A 肝炎
B 艾滋病
C 梅毒
D 疟疾
16.阻断母婴传播的方法为:(ABCD)A 减少怀孕期间的侵袭性操作 B 尽可能地缩短产程 C 避免母乳喂养 D 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 17.性接触传播包括(ABCD)A 生殖器疱疹 B HIV C HBV D 解脲脲原体 E 阮病毒
18.32岁男性,体检发现如下结果:HBsAg(+)HBeAg(+)抗-HBc(+),可能是(ABCD)A 急性乙型肝炎 B 慢性乙型肝炎 C 无症状携带者 D 有强传染性
E 接种过疫苗,对乙肝病毒有免疫力 19.下列有关病毒疫苗的描述正确的是(ABCE)A 减毒活疫苗通常是选择对人毒力低的变异株 B 减毒活疫苗有回复毒力的可能性 C 灭活疫苗可诱导机体产生IgG抗体 D 灭活疫苗通常可诱导机体产生IgA抗体 E 减毒活疫苗有活化体内其他潜伏病 20.与细菌侵袭力有关的物质是(ABCE)A 荚膜 B 菌毛 C 血浆凝固酶 D 芽孢 E 透明质酸酶
21.与细菌致病性无关的结构是(ABDE)A 荚膜 B 菌毛 C 异染色颗粒 D 脂多糖 E 磷壁酸
22.关于正常菌群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BCDE)A 一般情况下,正常菌群对身体有益无害
B 肠道内的双歧杆菌产生大量碱性物质,能拮抗肠道细菌感染 C 口腔中的正常菌群主要为需氧菌,少数为厌氧菌 D 即使是健康胎儿,也携带正常菌群
E 在人的一生中,正常菌群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变的 23.关于外毒素的叙述,下列正确的是(ABDE)A 多由革兰阳性菌产生 B 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C 耐热,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仍不能使其破坏 D 经甲醛处理可制备成类毒素 E 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
24.符合脑膜炎球菌送检标本要求的是(ABD)A 采集标本注意无菌操作
B 根据该病原菌主要存在的部位取材 C 采集标本一般应在使用抗菌药物后 D 采集的标本要立即送检 E 标本送检过程中要保持低温和干燥 25.能用于细菌检测的方法是(BCDE)A 蚀斑测定 B 噬菌体分型 C 细菌素分型 D 聚合酶链反应 E 气液相色谱法
26.下列传染病中,不属于呼吸道传染病的是(ABC)A 疟疾 B 狂犬病 C 肝炎 D 流行性感冒
27.对于肾综合症出血热来说,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BCD)A 是自然疫源性疾病 B 野生鼠类是主要传染源 C 病原体是RNA病毒 D 可经呼吸道传播 E 每年7~9月份为流行高峰
28.流行性出血热病毒传播途径包括(BCDE)
A 夏天蚊虫叮咬病人然后再叮咬其他人
B 吸进鼠类带病毒的排泄物污染的尘土
C 进食鼠类带病毒排泄物污染的食品 D 孕妇感染的病毒经胎盘感染胎儿
E 经过皮肤伤口感染
29.根据下列HBV感染状况检查结果,可作为献血员的是(ACDE)
抗 HBc 抗Hbe 抗HBs HBsAg
A
+
—
—
+
B
—
—
+
—
C
+
+
—
+
D
—
—
—
+ E
+
+
—
—
30.在下列诊断阿米巴肝脓肿要点中,其中哪项是正确的是(ACDE)
A 脓液中找到阿米巴滋养体即可诊断
B 脓液中找到阿米巴包囊即可诊断
C 脓液中找到夏科-雷登结晶可考虑诊断
D 服用甲硝唑有效
E 脓液为棕褐色可考虑诊断
三、判断题(A正确,B错误。)
1.对甲类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部门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主管部门未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履行传染病防治和保障职责的,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会着其他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3.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政府可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及相关设施、设备。()
4.患甲类传染病死亡的,死者的尸体可直接交予其亲属开追悼会。()5.全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由国务院主管领导人担任总指挥,负责对全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
6.传染病防治工作,要围绕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三个环节。()
7.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不是《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8.在我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9.淋病、梅毒病人应当在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机构接受治疗。尚未治愈前,不得进入公共浴池、游泳池。()
10.单位和个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特指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照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11.在突发事件发生期间,散布谣言、哄抬物价、欺骗消费者,扰乱社会秩序、市场秩序的,由公安机关或者工商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2.消毒产品的生产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对生产的消毒产品应当进行检验,不合格者不得出厂。()13.消毒液的浓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
14.大多数消毒药品均有腐蚀性和刺激性,消毒次数过多、消毒液浓度过大,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损害。()
15.洗涤灵具有消毒作用,可作为消毒剂使用。()
16.消毒产品的标签(含说明书)和宣传内容必须真实,不得出现或暗示对疾病有治疗效果的内容。()
17.中毒性菌痢的病原治疗,儿童宜选用头孢曲松等三代头孢菌素,不易静脉点滴庆大霉素。()
18.钩端螺旋体病潜伏期为2-3天,最长为14天。()
19.囊虫病有皮下结节并伴有红、肿、热、痛性表现,有的甚至有癫痫发作症状。()
20.恶性疟的病原治疗应选用青蒿琥酯。()
答案1.A 2.A 3.A 4.B 5.A 6.A 7.B 8.A 9.A 10.B 11.A 12.A 13.B 14.A 15.B 16.A 17.A 18.B 19.B 20.A
四、简答题
1.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
①病原体被清除 ②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③病原携带状态 ④潜伏性感染 ⑤显性感染
2.艾滋病的预防措施:
①避免高危行为:无保护性交、共用注射器、共用牙刷和剃须刀等;
②杜绝滥用毒品;
③不要用可能被血液污染的用拒; ④献血员定期查体,保证血源安全;
⑤加强血液制品管理,减少不必要、不适当输血。3.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的临床表现:
本期表现酷似重感冒,除发热外,主要表现为全身感染中毒症状、毛细血管损伤和肾损害。
(1)发热:起病急,突然畏寒发热,39℃~40℃,于l~3日内达高峰,多为稽留热和弛张热。
(2)全身中毒症状:表现为全身酸痛、头痛和腰痛(三痛)。
(3)胃肠道中毒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少数有腹泻,部分病人呕吐剧烈。
(4)毛细血管损伤症状: 主要表现为充血、出血和渗出水肿征。皮肤充血主要见于颜面、颈部及上胸部皮肤充血潮红(三红)重者呈酒醉貌。水肿征多见于球结膜水肿、眼睑和面部、四肢浮肿为早期较特殊的症状之一。、(5)病后2--3天起出现尿蛋白,且骤然增多。末梢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高,出现异常淋巴细胞。
4.乙脑极期的临床表现:
病程的3~10天为极期,全身的毒血症症状加重,主要表现为:
(1)高热:持续不退,可达40度以上,发热越高、热程越长,病情越重;
(2)有抽搐与惊厥:是由于高热、脑实质的炎症、脑水肿所致,是病情严重的表现;
(3)意识障碍:昏迷时间越长、越深,病情越重;
(4)呼吸衰竭:多见于重型患者,分为外周性及中枢性呼吸衰竭,是由于脑实质的炎症、脑水肿、颅内压增高、脑疝的发生所致。中枢性呼吸衰竭为乙型脑炎的主要致死原因;
(5)脑水肿及颅压增高的表现;(6)神经系统的症状和休征;(7)少数病人可发生循环衰竭。5.普通型流脑的临床表现:
(1)前驱期:大多数患者无症状,部分患者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持续1~2天。
(2)败血症期:毒血症症状,高热寒战,头痛,呕吐,周身不适等,重要体征皮肤粘膜瘀点或瘀斑(70
%)持续1~2天,(3)脑膜炎期:高热、毒血症持续,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加重:颅压升高,脑膜的炎症表现,如脑膜刺激怔。
(4)恢复期:体温正常,体征消失,口唇疱疹,1~3周内痊愈
五、名词解释
1.感染性疾病:是由病原微生物(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真菌)及寄生虫(蠕虫、原虫)等感染人体而产生的疾病。2.潜伏性感染:是指人体内保留病原体,潜伏一定部位不出现临床表现,病原体也不排出体外。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寄生在机体的体的某些部位机体的免疫功能将病原体局限而不发病,但又不足以将其清除,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可引起显性感染。
3.败血症:病原菌在局部生长繁殖,不断侵入血液循环并继续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全身出现明显中毒症状及其它组织器官明显损伤的临床症状等。
4.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被感染者免疫功能的部分或全部丧失,继而发生机会性感染、肿瘤等拒有一系列复杂症状的综合症。
5.传播途径: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体外,经过一定的传播方式,到达与侵入新的易感者的过程,谓之传播途径,有呼吸道、消化道、接触、昆虫媒介、性途径和血液途径等。
6.非特异性免疫:是先天就有的,非针对某一特定抗原物质的免疫应答反应。主要表现为天然屏障作用、吞噬作用、体液因子作用等几方面的功能。
7.伤寒肉芽肿 伤寒病灶中,巨噬细胞吞噬伤寒杆菌、红细胞和细胞碎片后形成伤寒细胞,伤寒细胞常聚集成团,形成小结节,称为伤寒肉芽肿或伤寒小结,是伤寒的特征性病变,具有诊断价值。
8.华-佛综合征 即暴发型脑膜炎双球菌败血症,主要表现为败血症休克而脑膜的炎症较轻。短期内即出现皮肤、粘膜下的广泛性出血点和淤斑及周围循环衰竭等严重临床表现,同时伴有双侧肾上腺广泛出血及急性肾上腺功能衰竭。
9.原发综合症(primary complex):是原发肺结核病的病变特点,由肺的原发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三者构成,在X线片上呈哑铃状阴影。
10.假膜(pseudomembrane):急性菌痢时,肠粘膜表层坏死,同时渗出物中出现大量纤维素,后者与坏死组织、中性粒细胞、红细胞和细菌一起凝结成膜状物,称为假膜(3分)。
第二篇:感染性疾病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感染性疾病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一、感染性疾病科的设置与管理应达到以下要求:
(一)按照《卫生部关于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的通知》要求,将发热门诊、肠道门诊、呼吸道门诊和传染病科统一整合为感染性疾病科,并纳入我县医疗救治体系。设立感染性疾病科的传染病分诊点,其设置应相对独立,建筑布局合理,标识清楚,工作流程明确,适用标准预防。
(二)严格遵循隔离预防基本原则和技术规范,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建立并落实感染性病科各项规章制度、人员职责、工作流程和感染性疾病病人就诊流程。
(三)、提高对传染病的筛查、预警、防控能力和诊疗水平。按照《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制定预检处和感染性疾病科门诊、临床各科门诊、病房接诊医师的工作职责,明确规定对来诊的病人必须进行传染病预检程序。
从事传染病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
(四)根据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肠道等特定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和流行趋势,加强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
(五)接到卫生部和省、市人民政府发布特定传染病预警信息或者按照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及时加强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必要时,设立相对独立的针对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处,引导就诊病人首先到预检处检诊,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
(六)经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颖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或者分诊点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七)对呼吸道/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医疗机构应当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同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和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八)我院不具备传染病救治能力时,应当及时将病人转诊到具备救治能力的上级医院诊治,并将病历资料复印件转至相应的上级医院。转诊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使用专用车辆,用后及时消毒。
(九)感染性疾病门诊还应达到以下要求:
1、设置独立的挂号收费室、呼吸道(发热)、肝病和肠道疾病患者的各自候诊区和诊室、治疗室、隔离观察室、检验室、放射检查室、药房(或药柜)、专用卫生间;
2、各区应配备必要的医疗、防护设备和手卫生设施,安装非手触式水龙头。医护人员每诊疗、护理一个病人和接触污染物品后,应严格执行手卫生管理,必要时戴手套;
3、安排专人负责做好门诊日志、住院登记和传染病疫情登记管理工作,及时、准确报告传染病,并规范记录内容;
4、根据病原体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为就诊的呼吸道发热病人提供口罩。具体要求参照安徽省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细则第三章第二十五条;
5、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加强诊室通风,常规每天2次对空气、医用物品、物体表面等进行清洁和消毒,遇污染时及时消毒。
6、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范处置医疗废物。
(十)感染性疾病病房还应达到以下要求:
1、感染性疾病病房的设置应相对独立,与普通病房之间设隔离带,病人在指定区域内活动,不得互串病房或随意外出;
2、内部严格“三区”、“两通道”,不同区域之间必设“缓冲间”,且应标识明确;
3、严格执行隔离技术规范,不同传染病人应分开安置,同类病人每间病室不超过4人,床间距不少于1.1米,疑似病人、具有高度传染性或毒力强的菌株所致的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4、隔离病室门口挂隔离标志,入口应设缓冲间,病室内应有流动水洗手设施,设独立卫生间。并根据病原体传播途径不同,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5、每一病室设专用隔离衣、体温计、听诊器、抹布等,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械、用品等均应立即清洗消毒,出院、转院、死亡后应进行终末消毒;
6、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及病房污水必须经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病区产生的生活垃圾均视为医疗垃圾,置双层黄色塑料袋中,进行有效封口后由专人密闭运送。严格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密闭转运、无害化处理和交接、登记等工作。
7、保持病室清洁卫生,加强通风。常规每天2次对空气、医用物品、物体表面等进行清洁和消毒,遇污染时及时消毒;
8、严格陪客、探视制度管理,一般情况下不设陪客、探视。必须留陪时,应由床位医师签署书面“同意”意见。陪客、探视者应穿一次性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等。
二、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应达到以下要求:
(一)急诊科、儿科门诊应与普通门诊分开,自成体系,设单独出入口。
(二)根据本院实际制定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三)建立预检分诊制度,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应指定到隔离诊室就诊,已被污染的区域应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四)保持各室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风;地面湿式清扫,每天2次;诊桌、诊椅、诊查床、平车、轮椅等应每日湿抹1次,被血液、体液污染后及时擦洗和消毒;各种急诊监护仪器的表面应每日清洁,遇污染后及时清洁和消毒。
(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凡侵入性诊疗用物,均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与病人皮肤粘膜直接接触的物品应一人一用一消毒,干燥保存。
(六)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必须在消毒灭菌有效期内使用,不得重复使用。
(七)使用中消毒液保持有效浓度,根据其性能定期监测并有记录;根据规定定期对各类无菌物品的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符合要求。
(八)诊室、治疗室、观察室、厕所等使用的清洁工具(抹布、拖把等)定点放置,拖把标志明显,分别清洗消毒,不得交叉使用。
(九)各诊室应配置适合的流动水洗手设施和手消毒剂,医务人员操作前后均应认真洗手或手消毒。
(十)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认真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密闭转运、无害化处理和交接登记等工作;
第三篇:感染性疾病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感染性疾病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发热门诊、肠道门诊、呼吸道门诊整合为感染性疾病科。
二、布局与流程
(一)感染性疾病科和传染病分诊点应当标识明确、相对独立、通风良好、流程合理。
(二)功能区域划分:清洁区包括医务人员专用通道、值班室、更衣间、休息室与库房等;半污染区为治疗室、药房(或药柜)、医务人员穿脱个人防护装备区等;污染区为挂号收费室、候诊区、诊室、隔离观察室、检验室、放射检查室、患者专用卫生间等。
(三)严格区分人流、物流的清洁与污染路线流程,采取安全隔离措施,严防交叉污染和感染。患者通道和医务人员通道分开;发热门诊患者通道应与其他门诊患者通道分开。
(四)设置独立挂号、诊疗、收费、配药、化验、隔离观察室、处置室、抢救室等,受场地限制,可配备专人为患者送样、配药、交费等提供服务。
(五)发热门诊、肠道门诊均应设立临床疑似病例的专用单人隔离观察室发热患者隔离观察室外应设立缓冲间,肠道门诊隔离室外设立缓冲间,为进出人员提供穿脱个人防护装备的场地与手卫生设施,同时阻隔与其他区域的空气直接对流。
(六)发热门诊内成人患者与儿童患者,应分诊疗室。
(七)各门诊应独立设立患者专用卫生间,污水纳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
三、物资与设施配备
(一)配备足够的手卫生设施,并符合以下要求:流动水、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洗手液、干手设施、每诊室均配备快速手消毒剂。
(二)感染性疾病科内必需配备足够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外科口罩、N95口罩、防护服、隔离服、手套等。
(三)各门诊人员出入口、窗户等处应设立防蝇等设施。
(四)感染性疾病科内必须配备消毒药品和器械,如含氯消毒剂、漂白粉、喷雾器等。
四、医务人员管理
(一)成立医院感染监控小组,成员由科主任、护士长、感染监控医师、感染监控护士组成。医护人员每年接受医院感染继续教育培训,主要培训内容为传染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工作制度及感染性疾病流行病学、预防、诊断、治疗、职业暴露防护和处理以及消毒隔离等。
(二)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首诊医生负责传染病报告、登记工作,及时、准确报告传染病。对排除传染病的,要及时修正报告。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密切配合,开展有关传染病的宣传教育工作。
(三)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
(四)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五)医务人员必要时接种相关的有效疫苗。
(六)职业暴露防护: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防止发生职业暴露。意外发生职业暴露后,严格按《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职业暴露防护制度》进行暴露后的相关处置工作。
五、消毒隔离管理
(一)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二)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消毒技术规范》对感染性疾病科的设施、设备、医用物品等进行消毒。室内保持自然通风,保持室内清洁卫生,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每天2次,室内桌、椅、门把手等物品每日用5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2次。每日诊疗工作结束后地面用5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拖擦。污染时随时用1000—2000gm/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拖把、抹布须专用。用过的可复用医疗器具等及时送供应室清洗消毒灭菌。
(三)病人呕吐物及排泄物:稀薄的呕吐物及排泄物,用20000 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2000ml,搅均放置2h。无粪的尿液用10000 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100ml混匀放置2h。成形粪便可用50000 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2份加于1份粪便中,混匀后作用2h,后倒入厕所。盛呕吐物或排泄物的容器:用5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浸泡时消毒液要漫过容器。
(四)工作人员在感染性疾病科工作区采取标准预防措施,并根据感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飞沫隔离、接触隔离和空气隔离。医务人员根据工作时的危险性程度采取分级防护,防护措施应当适宜;感染性疾病科工作人员应为就诊的呼吸道发热病人提供口罩。
(五)感染性疾病科内的化验室应严格按照实验室生物安全进行管理。
(六)清洁用具标识清楚,按不同用途分开放置与使用,不得混用。每天使用前后用1000mg/L 有效氯浸泡消毒,清洗后悬挂晾干。
(七)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被服、隔离衣等放在黄色塑料袋内,双层结扎,注明“隔离”及数量。
(八)医疗垃圾按本院《医疗废物处理制度》进行分类收集,由专职人员存放到医疗垃圾暂存点集中处理。
六、环境卫生学、消毒效果监测
(一)感染监控护士每月对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进行细菌学监测。
(二)监测超标项目及时查找原因,并落实整改措施,重新监测至合格。
(三)各项监测结果认真记录、存档,定期进行分析。
第四篇:感染性疾病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感染性疾病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布局流程合理,做到有效分区(三区、两道),三区为:污染区、潜在污染区、清洁区;两道为:医务人员通道、病人通道。
2、门诊接诊病人预防控制措施
(1)按标准预防措施执行;
(2)接诊呼吸道疾病病人时应戴防护口罩;
(3)疑似传染病,按下列途径管理:①发现甲类传染病患者,在第一时间内通知上级领导及有关部门(医务处、医院感染管理科等);②根据传染源的性质,立即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③收住感染性疾病科,按传染病要求住院或转院治疗。
3、留观病人预防控制
(1)普通病人按标准预防措施执行;
(2)病人诊断不明确或怀疑有传染性疾病但需要抢救或病情危重,暂无法转传染病院的: 1)病人安置单人房间,就地隔离一一除特护、医生必要检查、处置外,其他人包括医务人员不得进入。
2)避免转科,并且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检查,以防在转送过程中造成感染的播散。3)病房尽量配备一次性物品,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及其它用品相对固定,各种器械、抢救监护设备、隔离衣等,不得与他人共用。
4)医疗器械消毒处理:严格按《消毒技术规范》进行操作。
5)病房每日一次紫外线消毒,房间内设施用1000-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消毒液每日擦拭一次。
6)病人出院、转院、死亡后,病人用过的被单、床单、枕套等必须全部更换,经消毒后再清洗;病人污染的环境必须作终末消毒处理。
4、医务人员的防护
(1)医务人员应穿戴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手套、口罩等),每诊治一位病人均应洗手、手消毒或更换手套。个人防护用品应定期更换消毒,严重污染时随时更换消毒。必要时穿隔离衣、戴鞋套。
(2)医生检查、换药时必须戴手套,离开病房后,严格洗手,并使用手消毒剂。
(3)严格探视制度。探视者应做好防护措施,有条件者根据病种隔离的需要提供隔离服。
(4)非该病区工作人员需进入时,应经该病区医务人员许可,并接受消毒隔离要求的指导,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
5、医疗废物处理:
(1)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如瓜壳、纸张、一次性饭盒等)应作为感染性废物管理;所有感染性废物和病理性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物包装。
(2)病人房间的台面、门把手、地面、诊疗用品、废弃物、便器等必须由专人负责严格消毒。(3)排泄物、呕吐物及分泌物的处理:用1000-2000mg/L的有效氯消毒液静置30分钟后,倒入病房卫生间便池冲水。
院感科
2018年1月5日
第五篇:2014年感染性疾病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感染性疾病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感染性疾病科门诊设置相对独立,与其它门诊、急诊相隔离,有明确标识。分设病人、工作人员入、出口。
2、应分区明确,设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人流、物流不能逆行。
3、保持室内外清洁,定时通风,采用湿式清扫,用0.1%含氯消毒液拖地每日2次,每天对各诊室空气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每日1次,每次60分钟。物体表面用0.1%含氯消毒液擦拭每日2次,并有记录。
4、工作人员在感染性疾病科工作区应严格遵守标准预防措施;医务人员每诊疗、护理一个病人和接触污染物品后,应严格按照手卫生规范及时进行手的清洗或消毒;必要时戴手套。感染性疾病科工作人员应为就诊的呼吸道发热病人提供口罩。
5、对传染病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及时消毒处理。用两倍于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的2%含氯消毒剂消毒液,或没1000ml排泄物、分泌物家高氯
6、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的相关制度、规定,落实医疗废物的管理。各诊室所产生的医疗废物按感染性废物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