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论文(共五篇)

时间:2019-05-14 13:16: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历史地理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历史地理论文》。

第一篇:历史地理论文

历史地理学学科属性认识

摘要:如果要对历史地理学下定义,那么蓝勇教授所著的《历史地理》(第二版)的导言的便明确了: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人类地理环境变化,以及环境与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学科。但如果你要明确历史地理学科的属性的话,这个就比较混乱了。简单的来说,学术界主要有四种观点。其中对于历史地理学属于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的观点,其论据主要是:时空结合的理念和人地关系研究的切入点。当然最终历史地理学是否成为独立的学科,还是取决于其研究成果等因素。

关键词:历史地理学 学科属性 独立综合学科

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中国的历史地理学在历史沿革的基础上,学习西方的历史地理学理论与实践,通过史念海、谭其骧、侯仁之等大师学者的继承与发展,形成了如今的规模。在全国高校的历史系的教学中,有些将历史地理作为了专业必修课,有些是专业选修课;而在一些高校的地理系也开设了历史地理课程。

一、历史地理学科属性的几种观点

长期以来,对于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归属问题学术界的争议都比较大,大概来说,主要有这样四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的辅助学科。在我国,由于在这一学科内以及其他从事该学科研究的学者大都来自历史学界,所以,从旧时代到20世纪60年代初都有些学者把它看做为历史学的辅助学科。在苏联这种观点持续到70年代。苏联许多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学者也赞同这一看法,伦纳德盖尔克就直接说历史地理学是纯粹属于历史领域。

第二种观点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一门地理科学。这一理论的到了我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侯仁之、陈桥驿、马正林等几位先生的认同,以及欧美国家大多历史地理学者的认同。赫纳特在1927年指出:就其考察方式来说,历史地理学是一门地理科学。而且就西方《历史地理学》杂志的作者结构来看,核心作者均为地理学作者,表明西方学术界对历史地理学科归属的认同。

第三种观点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与地理学的一门交叉学科,也是边缘学科。钮仲勋、黄盛璋二位先生自60年代开始至今,都坚持“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与地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之类的说法。

第四种则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1999年尹国蔚撰写《历史地理学学科性质评议》,回顾了历史地理学学科归属的争论历程,公开提出历史地理学是一门关于有史以来自然与人文地理现象的兼包并蓄的综合性学科。此观点可以解决上述三种观点所带来的所谓“二元性”论、历史地理属于现代地理、“边缘与非边缘”之争、“人文与自然”之争的几大矛盾。

当然除了以上几种主要的观点,还有一些其他的观点。如,盛叙功认为它属于社会科学范畴。而孙天胜、陈国忠、曹诗图等《历史地理的学科属性辨析》则从学科属性、历史根源及客观现实等方面剖析历史地理学科命名问题上的名实不符问题。提出历史地理学应将历史发展与地理环境关系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这为历史地理学向一门独立的综合的学科发展提供了方向。

二、“历史地理学是独立的综合性的学科”的表现

就中国近代的历史地理学研究来看,学科的独立性并不明显,不是完全从属于历史就是从属于地理。与国际也还没有接轨,在研究内容上也比较的薄弱。但也应该看到近30多年来,中国近代的历史地理学在吸取了许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后,具有其鲜明的学科特色,逐渐向一门独立的综合学科发展。

1、时空偶合

时间和空间本来是所有事物研究的两个基本的维度,但各学科对时间和空间的重视程度不一。

一般来说,历史学的研究比较重视历史的时间迁移,不太注重历史的空间差异和自然、社会环境的变迁。反之, 地理学的研究并不太看重时间维度。历史地理学则注重时间、空间相结合的研究。可以说,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全面包含了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从时间上来说,它不仅仅局限于历史时期,在某些方面已经涉及到地质时期、当代和未来。就空间而言,历史地理学要考虑地表下垫面的问题,还要考虑太阳辐射、太阳黑子、大气环流等问题,空间的范围已经扩大到地球科学、天文学等方面。

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要选取时间、空间的结合点,偏重于时或偏重于空,都会导致历史地理学研究内容的偏颇,使其依赖于历史或地理,而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此外,历史地理学还特别强调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变化发展性。此点要求突出地理现象在各个不同历史阶段的差异性。

这就详细说明了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相结合的问题。历史地理学之所以与历史学和地理学有区别,就在于时间和空间紧密、平等地结合。离开了空间,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和历史学没有两样。而离开了时间, 历史地理学与现代地理学也没有区别了。

2、人地互动

现代历史地理学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为研究核心。所谓-人地关系.,就是指人类社会不停地向前发展,人类为了生存的需要,不断地扩大和加深改造与利用地理环境, 增强适应地理环境的能力,改变地理环境的面貌, 同时地理环境也更加深刻地影响着人类活动的地域特征地域差异。

人地关系是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在这里,人与地必须是平等的两个方面, 任何偏重于人或偏重于地的研究都会导致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偏颇。可以说, 现代历史地理学关于人地关系的思维不仅贯穿历史时期,而且贯穿当代并引领未来。

因此,强调分析现象的环境起始因素, 在叙述和复原的基础, 进行合理构想,这正是历史地理学的核心理念。

结语

许多学者认为,历史地理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还缺乏一定的学科个性。如日本学者秋山元秀先生说:作为地理学也好,作为历史学也好,确定它作为独立学科的鲜明个性是什么?不是还没有明确的定论吗?„„还需要很长的时间。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地理学的研究理念、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的进步与发展以及和西方欧美的历史地理学的更多的接触,同时伴随着更多的历史地理学优秀的卓越的研究成果的发布,中国的历史地理学的个性不是会越来越鲜明,越来越突出吗?那时,历史地理学当然也就理所应该的成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的学科。

当然,上述内容仅仅还是一个设想,历史地理学作为一个独立综合的学科在目前也仅是一种发展方向预测。这就需要各位历史地理学者努力与创造,把历史地理学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书目:

【1】【2】期

【3】【4】 【5】(第二版)蓝勇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潘明娟 唐都学刊 2009.6 第22卷第5 尹国蔚 理论沙龙 1999

阙伟民 1996.7 地理学报 第51卷第4期 孙天胜、曹诗图、陈国忠 人文地理 2001.10 第16卷第5期

《中国历史地理》 《继承与发展: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属性再认识》 《历史地理学科性质评议》 《西方欧美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及其趋势》 《历史地理学名实之辨》

第二篇:历史地理论文

湛江行政规划变迁及其风俗文化

摘要:湛江是一个富有独特风俗文化的城市,孕育了一代代优秀而又有特色的后代,同时也孕育了一种独特的湛江文化。本文通过对湛江的历史由来及其行政规划变迁的介绍,使更多人了解湛江人,理解湛江独特的风俗文化。

关键词:湛江 行政规划变迁 历史由来 风俗文化 年例 方言

湛江目前的行政规划

湛江市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广东省西南部,坐落在雷州半岛,处在粤桂琼三省(区)交汇处。东濒南海,南隔琼州海峡与大特区海南省相望,西临北部湾,还是我国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在亚太经济圈中处在重要的地缘战略位置。

全市土地总面积13225平方公里(2009年),户籍总人口763,1426人,是广东人口第二大市。它管理的辖区包含雷州市、吴川市、廉江市(三个县级市)和徐闻县、遂溪县(二县),以及赤坎区、霞山区、坡头区、麻章区、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五区),主要岛屿有:东海岛,南三岛,硇洲岛,特呈岛,调顺岛等。湛江人绝大部分是汉族,少数民族是近来工作、结婚从外地迁来的。汉族主要包含有广府民系、钦廉民系及高阳民系,使用的语言多种多样。

历史由来 【市名由来】

湛江地区旧称“广州湾”。1899年,法国强租当时名曰“广州湾”的雷州府遂溪县东部沿海(今湛江市区)法国人则称为“白雅特堡”,而此湛江对外贸易盛极一时。1943年,日军侵略者从法国人手中接管“广州湾”,到45年日本投降后,民国政府于当年9月21日光复广州湾,以原范围划设市治,因史上曾属椹川县,境内东海岛曾设椹川巡检司,古“椹川”亦有称为“湛川”,故定名“湛江”市。

【夏商至明清时期】

据出土文物考证,今湛江辖地远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约4000年前夏、商之间)便有了人烟。秦皇统一中国后,今湛江辖地归属象郡。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南部徐闻、海康、遂溪三县属交趾部徐闻县;北部吴川、廉江两县分属交趾部高凉县和合浦县。以后,南部三县先后属交州、合州、南合州、东合州,至唐贞观八年(634年),改东合州为雷州,统管雷州半岛三县,直至清代;北部两县先后属广州、罗州、化州,至明清属高州。湛江市区历史上属遂溪、吴川两县。隋至唐初,郊区湖光镇旧县村曾先后为铁耙县、遂溪县县治;南宋景炎三年(1278年),宋帝昺即位于市区硇洲岛,升硇洲为翔龙县;明洪武年间至清雍正年间,曾先后在市郊旧县村和东海岛设置椹川巡检司。

【晚清时期】 清光绪二十五年十月(1899年11月)法国胁迫清 政府签订《中法互订广州湾租界条约》,将遂溪、吴川两县属部分陆地、岛屿以及两县间的麻斜海湾(今湛江港湾)划为法国租界,统称“广州湾”,划入法属印度支那联邦范围,设广州湾行政总公使署,受安南总督管辖“神州后门上的一把铁锁”-广州湾,被强租法国。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闻一多先生写下了名篇《七子之歌》(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 广州湾 九龙 旅顺大连等七处“失地”),其中第五章便是“广州湾”湛江。

【民国至新中国成立前时期】

民国32年(1943年)2月,复为日本侵略军所占,曾建立极为短暂的日伪政权。民国34年(1945年)9月21日,由我国收回,以广州湾范围划设市治,定名“湛江市”。1946年1月15日成立湛江市政府,为省辖市,并隶属广东省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37年(1948年))3月改隶属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民国38年(1949年)5月,改隶十四区行政督 察专员署;公署设于湛江。1945年,中国政府收回广州湾,并改名为湛江市。

【新中国成立后至今】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陆续解放湛江全境。此后,五县先后属广东省南路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高雷区专员公署、粤西区行政公署、湛江专区专员公署、湛江地区行政专员公署。1983年9月,湛江地区与湛江市合并,五县划归湛江市。1949年12月19日,湛江解放仍为省辖市。1952年11月起,先后归属粤西区行政公署、湛江专区专员公署、湛江地区行政专员公署。1983年9月地区与市合并为湛江市,为省直辖市。

风俗文化

【湛江特色风俗-年例】

年例风俗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广东通志》载:“雷州府于元宵鸣锣鼓,奏管弦,装鬼扮戏,沿街游乐。”记载了当时雷州府跳傩舞闹元宵的场景。光绪《茂名府志•风俗》卷六“风俗十二”篇记载:“自十二月到是月(农历二月)乡人傩,沿门逐鬼,唱土歌,谓之‘年例’。或官绅礼服迎神,选壮者赤帻朱蓝其面,衣偏裻之衣,执戈扬盾,索厉鬼而大驱之,于古礼为近。”城乡各居民以社为单位,按各自原定的社日集资举行祭社盛典,以祈风调雨顺,年丰人寿,俗称“做年例”或叫“祭社”。

一种民俗的形成是复杂而漫长的过程,由特定的自然环境和具体的社会条件孕育而成,存在诸多因素。民俗专家的观点比较一致,认为年例是以祭祀文化为核心,由历代因战乱、官宦、贬谪、经商等原因南迁的中原汉族人,经过五次辗转来到这里落脚、生活、繁衍,生生不息,复杂的民系和越楚文化、汉闽文化、海洋文化与土著文化交融凝聚,相互渗透交融,不断发展演化而来的多元文化,再以民俗的形式传承下来。关于这种习俗历史上的迁徒,《雷州府志》有记载:“自汉末至五代,中原避乱之人多家于此。”移民远迁,把来自中原的释道儒多元宗教文化带到雷州半岛,再与雷民俗文化交融。原湛江群艺馆馆长、民俗专家朱卫国认为,年例是一种信仰文化,历史上几次迁徒,来自中原、福建、江西等地的各支各脉以习俗的方式保留了祖宗的习惯、信仰和图腾,传递着一种遥远的文化密码。

主要的活动

1、“游神”活动

游神队伍有彩旗、香炉、菩萨、道士、纸船、炮手、长喇叭、唢呐、锵、锣鼓等等。彩旗上面写有与保佑、赐福等有关的话语,有的还注有此旗是由谁捐赠等。彩旗队伍主要由小孩子组成,前面由一个成年人举着一面大旗带领,站在整个游神队伍的最前面。有的地方还举有“出巡”、“回避”等等的牌子。炮手沿路隔一定的时间就燃放一个炮头,冲天一响。

2、文艺汇演

文艺表演的节目有粤剧、电影、歌舞、木偶戏、采茶戏、杂技、魔术表演、醒狮表演、烟花汇演等等,其中粤剧、木偶戏、采茶戏、杂技、魔术表演、醒狮表演分场分段由白天表演到晚上;电影、歌舞、烟花汇演一般安排在晚上至凌晨甚至通宵,烟花汇演一般安排在晚上晚饭后七至九点或夜间“间醮”时或凌晨三四点配合着当时震耳欲聋的鞭炮声进行烧船活动。

3、年例宴食

粤西地区将过过年例分为“睇年例”和“食年例”两个部分,宴食在年例中也是十分重要的。主要菜式有:白切鸡、炒粉、扁豆炒鱿鱼、梅菜扣肉、鸡翅膀、红烧鱼、鲜虾等。有的地方年例的中午饭是吃素的,传说要等到“间醮”、拜神完后才可以开斋,晚饭才是“开大餐”的时候。

【湛江节日风俗】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地处南国边陲湛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民俗,既明显地受到中原民俗的影响,亦有浓郁的本地特色。

春节,湛江的春节有着浓厚的本地特色。农村春节,一般从准备到结束约一个月时间,农历十二月中旬开始作准备,内容包括整修房子、购置家具、添换新衣裳、采办各类年货等。年货有蔗糖、糯米、年画、对联、糖果、饼干、炮竹之类,一年所挣之钱大部分用于春节。年二十九或三十日最热闹的场面是宰猪、捉塘鱼、赶年晚圩,男女老少齐出动。傍晚家家户户贴“年红”,既有新年画,也有传统的“门神”,对联大多与福财之类有关。12时正,家家户户鞭炮齐鸣,送旧迎新。大年初一,农村一般流行三忌:忌杀生、忌倒水、忌扫地,部分农村尚习惯吃斋。年初二开始走亲串友,你来我去。此期间大部分村庄和乡镇均有舞狮、游神、飘色游行、做大戏、武术表演、球赛等,各种民间活动应有尽有,一直延续半个多月。

元宵节,为本地最有特色的民间传统节日。元宵活动历史较长,古时雷州庆元宵尤如朝廷大典一样隆重。传统的元宵节以游神为中心内容,现在的内容则丰富得多。一般从月初开始村村鸣擂锣鼓开始筹备,以元月十五最为热闹,也有些地区延至十六、十七,均以县城为中心,整个活动热闹非凡。关于元宵活动,清代道光年间编修的《遂溪县志》有这样的记载:“上元张灯结彩,舞狮象杂剧游戏,作火树,放花炮烟花,打秋千,赌灯谜,士庶欢游达旦”。元宵活动除了游神外,还有赛会看人、娱乐之举。清代吴川举人吴河光有“元宵风景正清和,游女如云逐队过”之名句。现在湛江各县均有庆元宵活动,主要以县城和古镇为中心,以吴川县城的规模最大,雷州县城、廉江县城和安铺镇的活动也颇有特色。乡村有小型的放烟花、放炮竹、出灯、做大戏等活动。市区亦举行灯展等活动。

端午,即五月初五节,本地民间一般作为“驱邪镇恶”之节。从初一开始,农村群众大多在居家门楣上插艾条以“驱邪”,到初五亦有部分人在小孩子胸前挂香符(用花布包香料做成三角形或动物形图符)。在城市,从初一开始大街小巷卖艾枝、草药,市民纷纷抢购插门及煮水洗澡,洗澡一般定在12时正。据说,用艾药水洗澡能将邪气及皮肤病冲走。初五日各地普遍吃五月粽,亦有部分地区举行风筝表演或龙舟竞渡,此活动与纪念屈原有关。端午节活动,最有特色的要数廉江之古镇安铺。该镇每年端午节期间均举行盛大的龙舟竞赛活动,这一活动历史悠久,长盛不衰。尤以近年来,活动的规模更加盛大,内容更为丰富,参观者不仅有本镇、本县的群众,还有许多外地来客,热闹非凡。

中秋节,亦为较隆重的传统节日。在城市其内容主要有:一是从节前半月开始,举行大规模月饼展销活动,居民纷纷购买,相互送赠;二是中秋之夜赏月活动,主要在全市各大公园或游乐场所,大部分居民均涌向各活动场所,或三五个青年人,或全家人一组烧烤、吃月饼赏月,小孩则时兴手提小灯笼玩耍,几乎通宵达旦。在乡村,村民们则是吃月饼、甜薯、芋子、豆糖之类,亦有年轻女子月下玩“浮针”,取一碗清水置于八仙桌上,拿新针轻放水面,观察针的浮沉情况,预测婚姻。

重阳节,九月九重阳节在本市部分地区流行,为—文人节,吴川、雷州较隆重。旧时两地文人汇集,对该节日兴趣甚浓。《雷州府志》载:“重阳登高,偕于是日采药作酒曲”。雷州西湖、三元塔、梅菉登高坡等为主要活动场所。梅菉镇之重阳节,亦称赛诗节,由商人捐资,五月份开始筹备,文人推出一位教师出题,参加者按题赋诗作对,八月诗稿汇于教师处评定,到九月初一,各街道群众、文化人士派代表到登高坡标号厂位,在坡上搭上雅致精巧的竹楼,张贴诗对,称“诗社厂”。其时张灯结彩,迎狮演戏,士子登高饮酒作诗,观者数以万计,一连数天。雷州市登高之风亦盛,学校师生、各方游人纷纷到三元塔和雷州西湖游览,竞显豪情。这一天,市区及各县均组织老人进行文体活动。

【湛江方言】

湛江除流行普通话外,还流行多种方言,粤、闽、客三大方言均有分布,是省内方言最为复杂的市。

湛江方言的来源和分布,与本地人口的来源有关。古时,站湛江一带土著民族为少数民族,操少数民族语言。唐、宋、元、明几代,大批汉人从福建之莆田、漳州一带迁至雷州半岛,带来了早已形成于福建一带的闽语,后发展为本地人数最多的居民。由于他们人多势众,闽语成了雷州半岛最通用的语言。几乎在闽语传人雷州半岛的同时,早已形成于西江一带的粤语亦开始传入本市,较早传入的有吴川、廉江等地。较迟传入本市的方言是客家话,在明清时期,由福建汀州府及本省嘉应州的客家人迁至廉江居住而带来。闽、粤、客三大方言传入本市后,由于迁民们缺少与原地区的交流,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受到地方语言环境的影响,各方言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形成了各自的特色。闽方言发展成雷州话(本地人称之黎语),广州方言发展为湛江市白话、吴川话、廉江白话等,客家方言也发展成哎语。

湛江市属4区5县,赤坎、霞山两老城区操粤语,周围农村操雷州话;坡头区操粤语为主,极少数操雷州话;郊区大多数操雷州话,少数操粤语;吴川县绝大部分操粤语,少数操雷州话;徐闻、海康两县绝大部分操雷州话,客家话及粤语零星分布;遂溪大部分操雷州话,小部分操粤语;廉江操粤语、客家话、雷州话,在本市三大方言中,说雷州话人数最多,约300万人;粤语次之,约200万人;说哎话的又次之,约有60万人。粤语方言是本市之主导方言,其不断向其它方言渗透,使操粤语的人口不断增多。一些方言交界处和商品经济较发达的城镇还成为双语区和多语区,居民可以同时操几种方言。

本市粤语较为复杂,各县区的语言差异较大。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湛江白话,二是吴川话,湛江白话又可分为市区白话梅录白话、廉江白话、遂溪白话、龙头塘硼白话等。市区白话其声母、韵母与广州话基本相同,因而专家将其列入广州话,其与广州话之不同是声调和腔调差异较大,开口可辨:梅录廉江、遂溪等地白话与广州话声、韵母大部分相同,其较明显的特点是带有高州、化州话的边擦音声母,且边擦音声母的字较多,因而有人将其列入“高(州)阳(江)话”。吴川话是与广州话相差较远的粤语土方言,其声、韵、调均与广州话有一定差异,语言上与广州话不能完全相通,吴川话习惯以吴川吴阳音为准。

雷州话各地亦有差异,大体以各县区为片,分徐闻音、海康音、遂溪音、廉江音、郊区音等,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语调、腔调方面。如徐闻话略带海南话腔调,只有吸气塞音声母。廉江的雷州话较之海康话“生硬”,音长不够。各地雷州话亦存在一些常用词不同音的现象,但各地之间均可通话。因雷州府历来设于雷城镇,故习惯上人们以雷城话为代表。

湛江是一个美丽且富有历史背景的城市,由年例这一风俗可以看出湛江人民的热情好客,随时欢迎你的到来,你一定会为我们淳朴的民风感到温暖。想了解更多关于湛江的情况,那就去湛江吧。

【参考文献】

网络:百度百科,百度文库,维基百科,湛江市政府门户网站,湛江旅游网,碧海银沙网。

书类:《雷州府志》---(清)吴盛藻修

《2012年湛江市政府工作报告》

《广州湾租界条约》

《清末广州湾地理位置考》-----阮应祺

《广东海康方言记略》------张振兴

第三篇:地理历史

Group Four:

American and British Geography and History

PPT制作和资料查找搜集:

刘佳丽——American and British Geography 罗梨云——American and British History

第四篇:工作计划历史地理

2012-2013学第二学期

工作计划

本学年我的教学任务主要是初一和初二的历史和地理两个学科,本学科的教学计划如下:

一 针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通过班主任的介绍和开学考试的成绩,我基本了解了初一新生的学情,针对我校小班化的课堂特色制定有效教学。每班少量人的安排需要在教学中不只体现出教学层次,还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个别分析,争取做到每次提问和每次作业都能使每个学生有所得。

对于初二学生则以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为主要参考,针对学生成绩和日常表现加以调整,因材施教。

二 教材分析。首先,针对教材进行教材分析,初一上学期使用的主要是中国古代史部分教材以及历史地图册和填充图册.教材部分主要在于引导学生抓住重点难点,把各单元和各课时有机结合在一起,并加以联系和对比.地理地图册为教材重要辅助,通过分析图片加强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分析能力,并且使学生更加生动形象的掌握教材和记忆知识点.填充图册是主要的练习题部分,通过读图答题的形式及时反馈.课下作业部分以导航习题为主,结合答案及时讲解。

三 授课计划。按照教学大纲和课标要求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逐渐培养学生正确的史学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真正向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看齐。考前结束七年级和八年级下册教材的全部课时以及相应习题演练。

四 会考任务。八年级地理学科即将面临会考,除本册书讲解外需要结合前三册教材和习题做出针对性的考试复习工作,让学生不断巩固练习,争取在考试中取得优秀成绩。

张树权

2013年2月27日

第五篇:地理论文

雷州聚落的起源与发展

陈欣祥

(华南农业大学理学院 周一10光信3班)

内容摘要:通过调查和了解雷州聚落的起源与发展,认识聚落的形态及其演变,分析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白聚落地理学的含义,并能够就聚落环境来谈出对聚落未来的发展方向的看法。

关键词:雷州聚落、自然环境、建筑、文化、发展

一、雷州简介

雷州市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中部。地跨东经109°44′-110°23′。北纬20°26′-21°11′。东濒南海,西靠北部湾,北与湛江市郊、遂溪县接壤,南与徐闻县毗邻。南北长83公里,东西宽67公里,总面积3532平方公里。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温度23度C。

全市总人口141万,辖20个镇,镜内有11个国营农林盐场,雷州城为市人民政府所在地,面积4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万。全市耕地面积152万亩,海岸线长达406公里,自然条件优越,适宜发展。具有南亚热带特色的农、林、牧、副、渔生产,享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二、雷州的自然环境 1.地理位置

雷州市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岛中部。地跨东经109°44′~110°23′。北纬2O°26′~21°11′。东濒南海,西靠北部湾,北与湛江市郊、遂溪县接壤,南与徐闻县毗邻。总面积3532平方公里,境内东西相距67公里,南北最大相距83公里。2.土地资源

雷州市土地总面积3532平方公里。拥有耕地面积150万亩,其中水田9O万亩,坡地60万亩,人均耕地1.2亩,有林地总面积156万亩。3.地形地貌

雷州市地质年代短暂,属第三纪玄武岩与第四纪浅海沉积物所构成的平台阶地及低丘陵地带。地势南高北低,起伏不大,东西两面向大海倾斜。沟谷一般南北起向。地貌以台地、阶地、低丘陵为主,坡度相对比较平缓。

4.土壤类别

雷州市自然土壤总面积360万亩,占总土壤的68%,可分为五大类型:砖红壤土,滨海盐渍沼泽土, 滨海沙土,滨海盐土,沼泽土 5.海洋资源

雷州市位于雷州半岛中部,东西两面临海,海岸线长达406公里。全市海洋资源极其丰富,品种繁多。不但海洋捕捞业得到迅速的发展,而且养殖业也迅速发展,全市30万亩沿海滩涂也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开发利用。现已有16万多亩养殖对虾、石斑鱼、鰡鱼、黄脚鲩、膏蟹、泥蚶螺、东风螺等。水产养殖总产量8765吨。,其中,珍珠养殖业更为突出。雷州是中国“南珠”的重要产地,自汉代至今,一直不变。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雷州人民从60年代开始,人工海底采珠转上了人工养殖珍珠,办起了一批珍珠养殖场。1967年,在南海水产研究所科技人员的帮助下,流沙珍珠场人工孵化珍珠贝苗喜获成功。进一步促进了珍珠养殖业的迅速发展。

随着珍珠养殖业的迅猛发展。珍珠工艺工业也迅速发展起来。现有珍珠贝末加工厂25家,珍珠项链、珍珠手铜加工厂共56家,产品畅销香港、日本、美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三、雷州聚落的起源

历史上,雷州地处天涯海角,为蛮烟瘴雨之乡,但是丰富的海洋资源,平坦的地势,良好的气候环境,吸引了先民们的聚集,渐渐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他们逐渐定居下来,形成南海地区最早的聚落。

考古学家发现,距今约有5000年已发现的有7处的聚落遗址。其中,英楼岭山岗遗址:位于海康港对岸海田镇英楼村东北平台坡上,面积为1O多平方米,遗物有石斧、石喯、砺石、石网坠、敲砸器、穿孔器以及夹沙陶片等2O0多件。此外,还有石头堰山岗遗址、芝园岭遗址、卜袍山岗遗址等。

在随后的几千年的聚落发展,伴随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雷州聚落所出现的手工产品,更令人瞩目。

在唐宋元时期,专家们发现窑址 60多座。其中,茂胆村窑址:位于雷城北通明河畔,属唐代斜坡势龙窑,藏有碗、盘、碟、罐等产品。公益圩窑群:位于南渡河上游,包括招板、湾仔、罩道等村古窑和公益圩窑,届宋元时期的龙窑,发掘公益圩窑所发现的器物有碗、碟、盘、炉、瓶、壶、枕等10多种。这些器物胎质灰白,釉色光润,并饰以印花,或绘以人物,或书以吉语,既有磁州窑名品的特点,又有当地独特的风格。

四、历史上雷州聚落的发展

如前所述,雷州远在四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便有人类繁衍生息。先秦时期,这里先后为越楚的势力范围。据史载,公元前355年,楚灭越之后“楚子熊挥受命镇粤,至此开石城,建楼以表其界”。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至清末,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改东合州为雷州。治所在海康(今属广东)。辖境相当今广东雷州半岛大部地区。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升为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为府。1913年废。

雷州城大都为县、州、郡、道、府治,成为雷州半岛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称“天南重地”。

五、雷州聚落建筑的特色

1.雷州地区即将消亡的建筑——茅草屋。在旧石器时代,先民们居住在邻近河水、溪流边的阶地,过着采集野果、捕渔、狩猎的生活,并根据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和“红土”的土壤特点,结茅草为庐,形成了极具民族特色的最早期建筑。最原始的茅草屋是用竹条、禾草、红土混合粘建墙体建起来的。它们的特点:适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很好住,就是怕火。但由于当地的茅草屋改造工程,它们很快就会从这个世界上消失。所以说“雷州半岛即将消亡的建筑”。2.邦塘村古建筑群。被誉为“雷州第一村”的白沙镇邦塘村位于207国道旁,清朝时该村高中及第者达100多人,其中有10多人任过六品以上官职,留下100多座古民居。最具规模的是李光祖家的“五龙九宅”,拥有4条巷道10多座屋宇。全村堪称古民居“博物馆”。3.三元塔。原名启秀塔,耸立于雷城东南三元塔公园内,东拥平畴,南拱擎雷,西扶罗湖,北枕英灵,为古雷阳人景之一“雁塔题名”。属我省著名砖塔,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奠基时发现3颗蛇蛋,以为是三元及第之兆,故名。塔为平面八角,九层楼阁式砖石砌成,底层 和最顶层的壁厚分别为3.48米、1.90米,高57米,塔腔为穿壁式绕平座结构,以棱角牙子砖和线砖相叠涩出檐;塔身逐层递减,比例匀称,环以栏杆;内楼17层,木板铺就,每层对开拱券门。东入西上,南进北出,绕廊而行,可达板项,登塔远眺,雷城盛景尽收眼底,远处良田万顷,呼陌纵横,无边无际,塔基镶嵌浮雕,奇花异卉,飞禽走兽,线条粗扩,神态逼真,“铺将南国长空卷,写就雷阳不朽文,„雁塔题名‟光一叶,青春永伴我三元!”。的确,几经劫难之后,于 1983年,三元塔又得修聋,雄风重振,青春无限

4.雷祖寺。座落于雷城西南风景秀丽的英榜山,为纪念雷州第一任刺史陈文玉所建。古称“雷岗耸异”。为雷阳八景之一。届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开始以雷祖庙在唐贞观十二年(628年)立于雷城北三里的英山,后梁乾化二年(912年)迁徒改置雷祖沉于今址,重修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1992年,投巨资作了大规模的拓建。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是岭南地区最大调堂之一。调为三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四柱穿斗式梁架结构,整个建筑依山傍水,北构南趋,居高临下,气势磅确,雄伟壮观。词内珍藏丰富:有寇准诗、东坡赋、丁谓记、李纲碑,有乾隆御书匾额,有千年石人,有历朝碑刻,还有历代游客的名诗,堪称祖国文物瑰宝。正是:“英山巍巍挺名词,一任辉煌万世师!碑刻石雕存浩气,掀开潮涌又鸿基。”

六、雷州风俗文化—粤西文化精髓

雷州由于历史的渊源地缘关系,成为历史上楚越文化、土著文化、闽南移民文化、海洋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交汇地,进而逐渐形成独特的雷州文化。1.古时人们祈求出海平安—人龙舞

素有“东方一绝”的美称。表演时,几十 至数百名青壮年和少年均穿短裤,以人体相接,组成一条“长龙”。在锣鼓震天、号角齐鸣中,“长龙”龙头高昂,龙身翻腾,龙尾劲摆,一如蛟龙出海,排山倒海,势不可挡,显现出独特的海岛色彩和浓厚的乡土气息,是东海岛乃至雷州半岛经久不衰的民间风俗和大型广场娱乐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元宵佳节隆重的—摊舞

又称“走成怅”,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舞蹈,大约在唐宋时期从中原流传到雷州。在雷州农村,每年农历正月十二至十五都举行一次“大摊”活动。是日,滩队轮流到各家各户的庭院中跳滩舞,演员6-8人,手足系上小银铃,清脆悦耳,锣鼓伴奏,鞭炮齐鸣,场面非常热闹。3广为人知的—雷州歌剧

雷剧源自雷州歌,由雷州歌演变为雷剧已有300多年历史,其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姑娘歌、劝世歌、大班歌(后称雷州歌剧)、雷剧。

姑娘歌产生于清康熙年间,劝世歌始于清乾隆、嘉庆年间,劝世歌于清道光至清本逐步衍成戏曲剧种——雷州大班歌,大班歌后来改称雷州歌剧,1964年,定称雷剧。雷剧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数以百计的传统剧目,这些剧目情节曲折、故事性强、唱词通俗易懂,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

4.神秘的文化“”南方的兵马俑““—雷州石狗

石狗作为一方的“守护神”,安放在人们经常出入的必经之处,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狰狞、威严的面孔让人看后总会产生不友善的感觉。于是,崇尚礼教的雷州先民便对石狗的形象进行了艺术塑新,雕刻其昂首咧嘴、含笑露善,如司仪迎宾,从此,石狗又被人称为“司仪神”。雷州石狗是雷州人民时代繁衍生息中遗留下的宝贵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创作。很可惜,在文革期间,石狗被视为“四旧”而遭劫,许多石狗被砸毁,弃之深山荒野,有的湮没泥沙、河渠,难觅其踪。

七、雷州聚落现今的发展

在改革开放初期雷州经济发展并不迅速,但随着经验的积累近年来,政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危机中调整,在竞争中奋进,深入实施“工业立市、农业稳市、商旅旺市、科教兴市”发展战略,全力以赴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新时期新目标:(1)工农互动催生发展活力

(2)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3)建设有特色资源型加工业基地

(4)规划先行 因地制宜

(5)争当粤西地区振兴发展龙头

八、对雷州聚落的个人总结和感受.

下载历史地理论文(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历史地理论文(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地理论文

    地理新教材中活动内容的探究 内容摘要: 地理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就其内容而言,其中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在每课后面都安排了一个“活动”。从形式上看,这些“活动”虽然放在每节课......

    地理论文[范文大全]

    长江三峡工程的利与弊 摘要:长江三峡工程又名三峡水电站,这份工程有利也有弊三峡工程建成后,对长江中游特别是对湖北的影响,应该说是利大于弊的。在2007中国科协年会三峡工程建......

    地理论文

    我们身边的地理——青岛地理 青岛是座有山有海的城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山险峰秀的海上仙山——崂山,这里的山灵水秀也酿造了甘醇芬芳的青岛啤酒,正是这几乎与世纪同龄的......

    地理论文

    地理论文 节日是生活中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一些节日源于传统习俗,如中国的春节、中秋节、清明节、重阳节等。在这些传统节日里,放鞭炮已经成为一种习俗。一方面显得喜庆,另一方......

    地理论文

    浅谈时事材料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滦平县第八中学段桂香 时事材料往往具有时代气息浓、与生活密切相关、反映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等特点,在当今世界乃至我们生活的城市中,许多......

    地理论文 文档

    第十一届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征文大赛 论文类别:中学地理 实例试探农村中学新课改地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吴亚妹 电话:*** 重庆市垫江县第二中学校 摘要:我县积极响......

    地理论文(范文模版)

    浅谈高中地理学习方法 王丹地理环境空间广大,地理事物多种多样,地理关系错综复杂。学习地理尤其 要注意学习方法,只有掌握好学习方法,才能化难为易,学得扎实而灵活。 1、学会使用......

    地理论文

    善待环境 低碳生活 我们居住在一个被大气所包围的星球,那就是地球。地球本是一个美丽的星球,可是如今已经虚弱不堪,一天一天地消瘦下去。 透过历史的层层迷雾,先让我们回眸二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