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福建省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研究
仰恩大学毕业论文(设计)
2012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福建省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研究
学 生 姓 名:
潘小燕
院
系: 经济学院经济统计系
专业、班级 :
081104
学
号 :
031120080124
指 导 教 师:
王建军
完
成 日 期:
2011-12-22
二 〇一一 年 12 月
I
仰恩大学毕业论文(设计)
摘要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收入分配格局发生很大变化,各个群体都获得了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实惠,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由于受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分配不公以及不合法收入等因素影响,福建省城镇居民和全国一样,在收入持续增长的基础上,收入差距也呈扩大态势,成为当前各级领导和百姓关注的焦点问题。城乡问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大量存在,而且差距呈扩大 趋势,所以如何提高福建农村居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统筹城乡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研究了福建省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就此提出了本人的一些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福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尼系数;原因;对策
II
仰恩大学毕业论文(设计)
Abstract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s the developing country i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cess inevitable phenomenon.Since reforming and opening, Fujian province income allocated pattern to produce very big change, various groups have access to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sustained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benefits, standard of living rises significantly.But due to the imbalan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social allocation is unjust and illegal income and other factors, the urban residents in Fujian province and throughout the country are same, in the continued growth of revenue basis, income gap also is shown enlarge posture, become the leaders of all levels and people focus.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mbalance exists in a large amount, and the difference is shown enlarge a trend, so how to improve the income of the rural residents in Fujian, narrowing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is very important。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ason of gap of income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of Fujian Province,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uthor。Key words: Fujian;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dweller base the Buddhist nun coefficient;reasons;measures;
III
仰恩大学毕业论文(设计)
目录
一.引言----------------------------1 1.研究背景及意义-------------------1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测定方法和相关理论---------------------------1 1.收入差距的概念和测定方法---------1 2.相关理论--------------------------2 三.福建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动态变化4 1.福建省城乡居民绝对收入差距变动分析------------------------------4 2.福建省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变动分析------------------------------4 3.福建省城乡居民基尼系数分析--------5 四.福建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成因分析5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成因的自然因素分析------------------------------5 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成因的经济因素分析------------------------------5 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成因的社会因素分析------------------------------6 五.福建省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和建议-------------------------9 1.大力发展农村经济-----------------9 2.进行体制改革---------------------10 3.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10 4.大力发展区域经济,重点推进乡镇企业向城镇相对集中----------------11 5.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创业和竞争力--------------------------12 六.结论----------------------------12 七.参考文献------------------------13 八.致谢-----------------------------14 九.附表----------------------------1
5IV
仰恩大学毕业论文(设计)
引 言
1.研究背景及意义
社会再生产分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它们之间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居民收入差距问题作为社会分配关系的一个重要反映,始终是一个关系 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福建省虽然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呈现扩大 的趋势。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快速的发展。从1978年―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由66.37亿元增加到14737.12亿元,人均GDP从1978年273元到2010年40025元,人均生产总值由273元增加到14979元,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均水平,均位居全国前列。与此同时,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生活水平。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371元增加到2010年的2178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8元增加到2010年的7427元。在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消费支出也同步增长。据统计,1978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仅为285元,到2010年达到14750元。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城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1995年的61.1%降到2010的39.3%,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1994年的62.4%下降到2010年的46.1%。这一时期是福建省历史上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但是,伴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也呈逐年拉大趋势。特别是1995年以来收入差距扩大较为明显,城镇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由1995年的0.250上升至2010年的0.350。因此,认真分析研究当前福建省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其原因,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理顺分配关系,逐步解决收入差距扩大和收入分配不公问题,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福建”,推进海峡两岸经济区和全面小康社会有重要的意义。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测定方法和相关理论
1.收入差距的概念和测定方法
1.1收入差距的概念
收入差距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居民获得收入在数量上所存在的差别。收入差距分为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绝对差距是指以货币或实物表示的不同群体和个人的收入差距的绝对数,用它可以测量不同阶层居民的富裕程度,通过它了解收入差距的大小,但是不能够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别程度。相对差距是指用收入相对份额来表示不同群体或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是衡量收入分配公平与否的重要标志。本文研究所涉及的收入差距既有相对差距,又有绝对差距,但主要使用的是相对收入差距。
仰恩大学毕业论文(设计)
1.2收入差距的测定方法
(1)城乡居民收入比 :比率是比较两种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时使用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以分母指标的数值为1计算出来的。为了便于比较,一般采用分母数值小于分子数值的方法进行计算。城乡居民收入比的计算公式为:城乡居民收入比=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
(2)基尼系数: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Con'ado Gini,1884-1965)于191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与绝对公平线围成的面积和45。绝对公平线以下的三角形面积之比。基尼系数的取值介于0和1之间,当收入分配完全公平时基尼系数等于O,当所有的收入全部集中于一人时,基尼系数等于1,达到了分配的最不公平状况。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O.2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O.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具有引发**的危险。由于基尼系数给出了反映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数量界限,可以有效地预警两极分化的质变临界值,所以,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和普遍采用。目前,国际公认的警戒线标准为0.4。2.相关理论
2.1二元经济理论
二元经济最早是由英国学者伯克(J.H.Boek)提出的。伯克在对19世纪印度尼西亚的社会经济状况进行研究后,于1953年出版了《二元社会的经济学和经济政策》一书,他认为,当时的印尼社会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结构’’社会,一方面是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传统社会,另一方面是荷兰殖民者主导的殖民主义输入的现代“飞地经济”,即资本主义现代经济部门。美国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Lewis,1954)则明确提出“二元结构发展模式”理论,他指出在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经济部门,一种是资本主义部门或现代工业部门,一种是自给农业部门或传统部门。传统部门生产落后,劳动边际生产率为零,但比重很大;现代部门生产技术先进,但比重较小,像一座孤岛被传统部门的汪洋大海所包围,这就是所谓的“二元经济结构”。这种两部门封闭经济发展模型阐述了这样一种状况,即无限的劳动力供给致使农业劳动力源源不断地进入城市工业部门,直到城市部门吸纳完所有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后二元经济消除。刘易斯模型的实质是城市部门通过现代大工业的发展,取得资本的积累,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充分的转移,以诱发产业结构的演变,最后经济由二元变成同质的一元结构。他特别强调了城市化在二元经济转化中的作用,这与早期发达国家走过的发展道路基本吻合。乔根森模型是20世纪60年代初由美国经济学家乔根森(D.W.Jorgenson,1961)提出的一个新的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劳动力转移模型。
仰恩大学毕业论文(设计)
乔根森认为,一国经济虽然是由现代工业部门和传统农业部门构成,但农业部门的发展则是工业部门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传统农业部门的产品供给能力的大小,将直接决定和影响工业部门的发展水平以及农业劳动力的转移程度。在他看来,农业部门的产品供给,将首先被用来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对农产品的需求。在农业部门的产品供给能力能充分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之前,所有的劳动力都将被吸纳于农业部门。而只有当这种供给大于人口增长对口粮及其他农产品的基本需要之后,农业部门才能为工业部门中的就业者提供食物支持,乔根森称之为“农业剩余“。农业剩余的产生,就意味着总人口中的一部分可以脱离农业领域而从事工业。这样,便开始发生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转移。这种农业剩余越大,则工业部门发展越快,农业中的劳动力的转移也就越顺利,这就是乔根森模型的基本思想阱。舒尔茨(T.Z.W Schultz)在对于二元经济理论的论述中,认为传统农业部门并不是没有效率,农业的边际劳动生产力也不像刘易斯(w.A.Lewis)说的等于零,其实农民也是理性的,同样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农业部门之所以效率比较低,主要原因是由于技术水平落后,所以要实现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应将重点放在对农业部门的改造上,并且主张通过人力资本来改造传统农业。
2.2收入分配的理论
从古典经济学到新古典经济学再到马克思经济学,以及以后的凯恩斯、新剑桥学派、现代西方政治经济学等各个理论学派,他们对居民收入差距问题作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古典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Adam Smith)和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他们主要通过对全社会产品在工人和资本家之间进行分配的研究分析了收入分配问题。新古典经济学,对于收入分配理论的著述中代表人物主要有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Clark)和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Marshall)。前者以边际生产力为核心研究收入分配,而马歇尔以均衡价格理论为核心研究收入分配。克拉克提出了边际生产力为核心的以静态经济研究为基础的工资和利息分配理论,以及以动态经济研究为基础的利润决定理论。所谓边际生产力,就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追加一个单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克拉克认为边际生产力决定生产要素之间的收入分配。马歇尔是继克拉克之后把资产阶级学说中的分配理论推向一令新高度的创始人。马歇尔以均衡价格理论为基础,分析了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给,以及由此决定的工资、利息、利润和地租等一系列分配变量。而马克思则是从生产关系入手来分析在生产资料私有制条件下的分配关系,其理论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按劳分配理论。凯恩斯以有效需求理论为基础,从工资和利率的下降刚性出发建立了其收入分配理论,另外,他也提出了解决收入分配不公的手段,其一是提高富人的个人所得税税率;其二是消灭食利阶层。新剑桥学派的收入分配理论则以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为
仰恩大学毕业论文(设计)
研究对象,具体分析了工人储蓄倾向和资本家储蓄倾向之间的关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现代西方政治经济学又从财政的角度分析了收入分配对增长的影响,即把收入分配与政治体制结合起来,并得出了如下结论:不同的政治体制是收入分配的结果,也是经济条件的结果,反过来不同的政治体制对收入分配又有着不同的影响,但是对增长却没有影响。
二.福建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动态变化
1.福建省城乡居民绝对收入差距变动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城乡居民的收入均有较大的增长,同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绝对差值变化的总体趋势也是在增加的(见表)。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371元增加到2010年的2178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8元增加到2010年的7427元。在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消费支出也同步增长.(表一)2.福建省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变动分析
城乡居民收入比是衡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指标之一(表二,图二,图三),其数值的变化能直观地表明福建省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的历史变动轨迹。从 表一可以看出福建省城乡居民收入比从1978年到2010年在波动中呈扩大趋势。由于受到政策、经济发展以及劳动力本身素质及能力差异等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不同的阶段,福建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第一阶段:1978~1984年,这一阶段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比从1978年的2.69下降到1984年的1.69。此阶段是以农村改革为主的时期,农村改革获得巨大成功,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却严重滞后,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城镇居民,城乡之间收入差距逐步缩小。
第二阶段:1985---1994年,此阶段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为主时期,城镇经济获得了快速的增长,但同期由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业的激励效应不断递减,农业发展较为缓慢。工农业增长速度的差异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增速不同,城乡收入差距逐渐增大。
第三阶段:1995---1998年,由于国家一较大的幅度提高了农副产品的价格,加之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农民 现金收入大量增加,而同期由于政府实行紧缩的宏观调控政策,城镇经济发展趋缓,因此,这一时期城乡收入差距再次出现缩小的局面。
第四阶段:1999---2003,此间由于国家连续两次调低了粮食收购价格,粮食供给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农民卖粮难,增产不增收的情况比较普遍,同期,农民农业和非农业收入同时减小,造成农民收入锐减,城乡收入差距又开始增大。
第五阶段:2004--一2010年,近年来由于国家重视农村问题,采取了许多减轻农民负担的策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虽然任有上升趋势但也相对稳当。
仰恩大学毕业论文(设计)
3.福建省城乡居民基尼系数分析(表三)
据测算,1985年福建城乡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240,2010年上升到了 0.350,已经非常接近0.4的警戒线。从变化趋势上看,连续几年来,其数值不断增大,上升势头不减,表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正在逐年加大。这种收入差距表现在收入数量上,则是城乡居民收入比不断扩大。
三.福建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成因分析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成因的自然因素分析
(1)城乡不同的聚居方式,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资源分布方式:由于农业经济的分散特征和城市经济的聚积效应,整个社会的货币资本、人力资本、技术、权利、信息、教育等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由农村向城市地区集中,集中的资源为居住于城市的居民提供了更多的经济便利和发展机会,也为资本效益的实现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资本追逐利润流动,于是吸引更多的资本从农村流向城市,从农业流向非农业,导致城乡社会资源、经济资源分布的不对等H刨。而城乡占有资源的不对等决定了城乡差距存在的必然性。
(2)城乡地理位置的差异给城乡居民带来不同的地位收益 :地位收益是指由于公民所处的地理位置的不同,而给公民带来的不同的以非工资性收入(或非正常收入)来表示的经济影响。近十多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城镇内部部分居民的生活水平已开始慢慢向发达国家居民的生活水平靠近,并且能够享受到便利又有一定档次的文化、体育、卫生服务。虽然城镇中也不乏下岗职工,但他们可以领到下岗生活费、最低生活保障金,子女就学也可以享受到减免学费的优惠,一系列再就业优惠政策、措施也常常降临到他们头上。而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尤其是在偏远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体育、卫生等服务设施十分落后,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城乡之间的地理位置收益差距正日益扩大。
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成因的经济因素分析
(1)城乡劳动生产率差异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
根据2010年福建省统计年鉴,2010年福建省第一、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分别是2.1%、61.9%、30.0%,第二产业国内生产总值是第一产业的29.48倍。而2010年第一产业就业人员636.54万人,占全省就业人员的29.2%,第二产业815.88万人,占37.4%,第三产业就业人员728.90万人,占33.4%。由于二、三产业就业人员多集中于城镇,劳动力在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的配置比例严重失调,大部分劳动力滞留在农村致使农业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从横向比较看,2010年福建省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拉动率0.3,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拉动率9.4,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拉动率4.2而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远远低于非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增长虽然高于第仰恩大学毕业论文(设计)
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增长,但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在低水平上增长,第二产业是在高水平上增长。总之,城乡劳动生产率差异是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
(2)城乡产业特性差异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客观原因
虽然现在的农村已经包含了多种产业,但农业仍在其经济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农村居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在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来自于农业收入,因此,农业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而城市是建立在工业化生产的基础上,工业在城镇居民收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城镇中大部分职工在工业部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工业的发展状况也会直接影响到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与工业相比较,农业具有较难适应市场的许多特性,如产业链短、产业比较优势小、竞争力弱、农产品的需求弹性小等,使得生产要素并不青睐农业,从而导致农村处于弱势地位。农业本身就是弱质产业,加之缺乏有力的扶持和投资,使其科技含量低,有机构成不高,劳动生产率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发展能力不足。而城市支柱产业主要是利润率高的工业。工业借助于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在市场化、城市化、信息化的带动下,集中了大量资金和优质劳动力,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因此,如果不考虑城乡其他方面的差别,单从产业自身扩张性上来看,村自然就处于劣势。
(3)农村中非农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农村非农产业主要是由乡镇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一些农村的私营企业组成,其中乡镇企业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农村非农产业的主体。八十年代中期以前,乡镇企业尽管规模小,技术落后,但经营灵活,拥有生产经营方面的自主权,能迅速适应市场发展的变化。与此同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全面展开,国有企业缺乏应有的活力,不能适应市场发展变化的需要。乡镇企业能够在“夹缝”求得生存,发展比较顺利,职工工资增长较快,从而促使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逐渐缩小。但是90年代中后期以后,作为非农产业主体的乡镇企业发展逐步放缓,一方面,乡村资源加工型、环境破坏型的企业日益受到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限制,经营难度不断加大;另一方面,走在前面的乡镇企业出于产业、产品结构升级换代的需要正逐渐由劳动力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企业扩张、过渡,从而导致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迅速,吸纳劳动力人数相对甚至绝对减少。
(4)市场经济诱发的生产要素流向城市地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总是往生产率最高、效益最高的地方流动,并按生产要素分配。城镇地区经济基础好。具有高的生产要素收益率,成为生产要素的流入区,生产要素的流入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发展,而农村地区则相反,要素流入少,经济发展受阻。因此,市场经济条件下,诱发的生产要素的流动,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成因的社会因素分析
仰恩大学毕业论文(设计)
(1)人口因素:首先是城乡居民受教育水平的差异。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体力在生产劳动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小,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大。在体力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一个人获得收入的能力,从根本上讲就取决于他接受了多少教育和培训。目前,我国城乡人口在教育水平上存在极大差距。劳动力受教育的程度是影响农民收入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为受教育程度质高的人,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技术,对市场致富信息反映灵敏,具有较高的市场适应能力,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而农民受自身素质的制约,市场经济、市场主体意识不强,抵御市场风险、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很弱,勤劳不能致富、增产不能增收的现象时常发生。农民受教育程度低的深层次原因是政府对农村公共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和农村人口的价值观影响了对教育的投资,使得农村居民受教育水平较低,影响农民的收入,从而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其次是城乡居民市场意识和经营管理水平的差异。城镇居民市场意识浓厚,具有一定的市场经营管理知识和经验,改革开放后,大部分人能够顺应时代需要,较早进入市场,并从中获利。农村居民市场意识淡薄,市场经济管理知识缺乏,短期内难以溶入市场经济潮流并从中获益。因此,城乡居民市场意识和经营管理水平的差异是导致城乡居民收入的一个重要原因。
(2)体制因素: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体制是造成城乡关系失衡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根本原因。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一般是指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管理体制和以小农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并存的经济结构。从上世纪50年代,我国采取了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政府实行了一系列将城市和农村相隔离,将市民和农民相区别的制度。例如,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实质上是用国家政权的强制手段人为地限制城乡之间商品等价交换;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将市民和农民的身份严格区分开来:劳动就业制度形成了城乡劳动职业的终身制和世袭制等方面严格的城乡分割政策把农民固定在农村,让基础脆弱的农业及本已非常贫困的农民担负起实现工业化提供资金积累和经济剩余的任务。国家通过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农村税收和支农支出相抵、既不合理又不科学的农业税计征方法、对农民土地多征少补、歧视性的户籍制度和就业制度、对农民几乎属于空白的社会保障制度等等来实现“以乡养城”的目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以牺牲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利益为代价,其结果是严重扭曲了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形成在收入水平、发展机会和社会地位等方面不平等的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两大社会集团,农民机会处于绝对贫困状态,沦为社会的弱势群体。
(3)政策因素: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各项政策不可避免地带有“城市倾向“。首先表现为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不足。农业作为弱势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客观上要求财政加大对农业投资力度,支持风险大、投资效益低、对农业起保护作用或示范效益作用的项目以弥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存在的缺陷。与农业
仰恩大学毕业论文(设计)的重要地位和发展要求相比,政府财政对农业的支持仍是低水平的。又下图可知,城镇居民人均财政性收入由1997年的187.63元上升到2006年的508.74元;而农村居民人均财政性收入由1997年的33.64元上升至2006年113.52元。城乡居民人均财政性收入由1997年的153.99元上升至2006年的395.22元。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渐完善,城镇居民逐渐拥有了教充分的将收入转为金融资产的途径,财政收入出现飞速增长,而农村居民不但缺乏必要的收入,也缺乏讲收入转化为金融资产的有效途径,变现缓慢的增长趋势。
其次是农民的税收政策的影响。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当一个国家发展到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产值时就开始停征农业税,实行“以工补农”收政策。而我国工农业总产值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经超过农业总产值,1995年农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已经下降到17%。可我国农业税政策基本没有改变,这是导致农民负担过重、农村发展缓慢、城乡差别大的重要政策因素。再次是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政策。工农产品“剪刀差”价格结构是国家对农业产品和工业产品采取不同的定价模式通过降低农业产品的价格,提高工业产品的价格,以达到转移农业资本支持工业化的目的,它的本质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即将农业部门创造的部分国民收入转移到工业部门,以促进工业的发展。在建国初期,为我国现代工业体系的建立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这种价格体系极大地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对农产品的低价收购政策,导致农民收入的减少,同时工业产品(农业生产资料、日用品)的价格不断上涨,又导致了农民的生活和生产费用的不断攀升,结果像一把无形的价格“剪刀“使得农民的利益“双重损害”,大地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造成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工农产品“剪刀差”价格结构把农业部创造的价值转移出去,农产品价格很低,使商品农产品销售收入扣除成本后获利微乎其徼,甚至赔本,农业就丧失自我积累能力。
仰恩大学毕业论文(设计)
农民收入低,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挫,对农业的生产资料投入能力和热情随之降低。且重工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其吸纳就业的能力差,因此,重工业的优先发展使资本从农业部门大量流出的同时,却没有相应带来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非农转移,随着农业人口和劳动力的自然增长,必然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长期停滞,剩余产品率趋于下降,恶性循环的结果是农业发展缓慢,农民增收困难。
四.福建省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和建议
1.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1.1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加快农业生产的发展
要转变农业增长方式,首先,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其次,必须强化农业的科技支撑。科技进步是实现农业集约经营的根本途径。在利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发展农业的同时,还要吸收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利用现代技术对传统农业技术进行改造,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再次,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经营集约化水平。一是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二是努力提高农业投入品利用效率。三是重点研发高强度、可降解地膜,以及高光合作用生态棚膜,推进农膜向高功能、低成本、无污染方向发展。最后,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农业是农业发展观念、发展模式上的一场革命,是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紧迫需要。在一个地区推广成熟的循环农业模式,必须对农户进行培训,使其掌握要领,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1.2发展农村非农产业,拓宽农民收入的渠道
近些年来,农民来自于农村非农产业的收入比重不断提高。因此,全面发展农村非农产业,进一步发展乡镇企业,搞好农村第三产业,对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十分重要。
(1)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首先,加快乡镇企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乡镇企业资源配置。其次是实现乡镇企业增长方式的根本改变,由速度扩张型转变为质量效益型,加快企业的技术进步,重视更新改造,增加产品中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最后,加快乡镇企业体制创新,不断增强乡镇企业活力。乡镇企业改革要坚持以自身生产力水平为基础,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大力提倡兴办股份制、股份合作制、集体、私营、个体、合资、合作等各种类型的乡镇企业,促进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推进乡镇企业体制创新,保持乡镇企业活力。
(2)发展农村第三产业。一要积极发展农村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农村运输、餐饮、中介等服务业,提高农村服务业在农村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二要加快农村第三产业网络化建设。所谓网络,是指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以及不同层次的社
仰恩大学毕业论文(设计)
区内建立纵横交错、密切联结、共同组成的农村第三产业社会服务体系。网络是一个有机的组织,网络化就是系统化.农村第三产业只有实现网络化、系统化,才能根本改变目前那种散兵游勇式的各自为战、盲目发展、一盘散沙的落后状态,而进入一个能够发挥系统功能的新阶段;三要加强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加快规划建设花木交易市场、果品交易市场和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形成规范有序的农产品流通市场。2.进行体制改革
2.1统一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促进城市化的良性发展
户籍制度是城乡人口流动最为突出的制度障碍,因此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统筹城乡劳动就业的主要制约因素和突破口就是户籍制度的改革。目前,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正在全面推开,个别大城市的户籍制度改革也有了较大的进展,但是应该在此基础上做更大的改革,以适应城乡经济发展的需要。
2.2调整财政政策,加大财政支农支出
加大政府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一是拓展渠道,增加财源。资金来源制约着资金运用,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必须扩大财政支农资金的来源。为了增加财源,要大力发展地方经济,政府收入的增长来自经济的稳定增长,只有经济稳定增长才有稳定的财源,因此发展地方经济,培植地方财源是加快地方财政收入规模扩张步伐的基础;二是突出财政支农重点,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财政支农支出应支持农业发展的重点。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三是完善财政支农支出的管理体制,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
2.3进行土地征用制度改革
首先,提高征地补偿标准,缩小征地范围,建立符合市场经济惯例与要求的征地模式。征地权应严格限定在公益范围,以市场价格为征地补偿标准。其次,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既促进发展又保护农民利益的土地收益分配结构与分配方式。同时鼓励集体土地流转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允许集体土地以使用权入股、租赁等方式参与经营性项目的合作开发或自行开发经营。再次,适应法治建设的要求,加强征地制度的法律建设,保障农民对征地的参与权,建立有效的争议处理机制。
3.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3.1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农民自身的文化水平和生产技能是增加其收入的内因,一般来说,一个人受的教育越高,收益就越大。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途径,其发展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劳动力知识存量的多少、国民整体素质的高低以及人力资本的形成和利用状况。要想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只有提高农
仰恩大学毕业论文(设计)
村人力资源的质量,这关键又在于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因为农村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依赖于农村教育发展。发展农村教育事业,重点是加强九年义务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进一步支持社会办学,同时加强农民的科技、市场和法制知识的培训教育,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特别是重视培养高技能的技术工人。
3.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切实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举措。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推进农村现代化,有助于缩小城乡和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为广大农村居民参与经济发展过程,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创造条件。首先,应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转向农村,加大政府投入;其次是建立健全基础设施建设的多元投入体制;再次,突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最后,改革和改善基础设施管理体制。
3.3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积极推进城乡保障一体化
首先,建立城乡衔接的社会保障制度。要加快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城乡统筹、多层次、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在进一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扩大农村养老保障覆盖面,提高农民社会保障水平。逐步将进城农民工纳入城市社会保障网络之中,使农民工在就业医疗、再教育、子女入学等方面享受到市民待遇;其次,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调整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农村社会保障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农村低保、新型合作医疗和为务农人员建立养老保险等。城乡各类企业要依法承担其为农民工建立社会保障的责任和义务。充分调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广大农民积极性,在政策支持和政府财政资金支持下,积极参加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扩大覆盖面,实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良性循环;最后,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加大农村公共卫生投入力度,建立农村卫生专项转移支付制度,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规范运作,提高标准,努力使农民有地方看病、看得起病。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建设,建立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增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食品、药品、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建设,为城乡居民提供健康保障。
4.大力发展区域经济,重点推进乡镇企业向城镇相对集中
乡镇企业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由于城乡隔绝体制的影响,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只有向城镇相对集中布局,才能使乡镇企业重新找到经济增长点,增强劳动力吸纳能力。在城镇化过程中,会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乡镇企业的集中发展有利于新型成真的形成和农村市场化的仰恩大学毕业论文(设计)
推进。
5.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创业和竞争力
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做好科技推广应用,积极实施科教兴农,既是一项迫切的任务也是农村需要符合农民欢迎的工作。提高农民创业和竞争力,更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缩小收入差距.五.结论
福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主要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城乡产业的差异,工业优先发展的政治导向和财政政策的城市化偏好,城乡居民人力资本的差异以及居民占有的公共资源的差异等等,加快发展。才能为缩小城乡差距打下基础。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增加非农就业的农村劳动者人数是最有效,最快的提高农民收入的途径。建立公平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加快土地制度改革、调整农业发展战略、扶持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精简乡镇机构和调整国家汇率等政策建议。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消除过剩生产能力,有利于农村产业、就业结构调整,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一石数鸟“的政策。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业基础建设投资、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推进费改税方面入手。目前农民收入普遍增长缓慢,农村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基于这一现状,他提出国家政策应该向中小企业倾斜,发展中小企业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以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总之我们只要针对造成收入差异的原因对症下药,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理顺分配关系,逐步解决收入差距扩大和收入分配不公问题,构建“和谐福建”,推进海峡两岸经济区和全面小康社会就不再是梦。
仰恩大学毕业论文(设计)
参考文献
[1]李实.岳希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J].财经,2004,第3、4期合刊 [2]张红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平抑机制[J].管理世界,2004(4)[3]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课题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J].经济研究,1994,(12)[4]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关系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1996,(G2)[5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及适度性分析[J].管理世界,2001,(5)[6]纪韶.荣编伟.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证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3,(3)[7]邓大才.科学地把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度”[J].党政干部论坛,2004,(10)[8]徐中明.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与对策探析[J].经济体制改革,1998增刊,[9]张开华、孙庆瑞.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及其影响[J].调研世界2000,[10]赵满华.我国现阶段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00,(3)[11]杨强.从城乡不同的制度安排看城乡收入差距[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1,(3). [12]吕军书.二元经济结构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总要原因[J]. 2005,(20)[13]王海涛.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的探讨[J].http://w,w.8001w.com/jjfz/lunwen69938—2.html [14]韩素芳,山东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硕士学位论文)[15]宋光辉.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成因述评[J].开发研究,2005,(6)[16]建设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http://www.xiexiebang.com/ztzl/system/2007/06/08/010032559.shtml {17}福建统计年鉴2011
仰恩大学毕业论文(设计)
致谢
本文是在王建军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论文从选题、写作、修改到定稿,王老师都给予了无私的帮助和悉心的指导。王老师渊博的知识、敏捷的思维、严谨的治学态度将永远激励和影响着我,使我终生受益。在此,特向王老师致以最衷心的感谢!
仰恩大学毕业论文(设计)
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1978-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年份
数值
比上年增长(%)
数值
名义
实际
-3.4 11.6 8.0-1.2 10.5 18.6-0.6-4.7 5.9 12.4 6.8 11.5 6.4 7.6 6.0 7.4 7.5 5.6 7.2 5.0 13.8 11.4 8.1 7.7 8.2 10.4 10.1 10.8 10.9
比上年增长(%)
名义
172 232 268 302 345 396 419 485 613 697 764 850 984 1211 1578 2049 2492 2786 2946 3091 3230 3381 3539 3734 4089 4450 4835 5467 6196 6680
3.4 20.8 34.9 15.8 12.6 14.3 14.9 5.6 15.9 26.5 13.7 9.6 11.2 15.8 23.0 30.3 29.8 21.7 11.8 5.8 4.9 4.5 4.7 4.7 5.5 9.5 8.8 8.6 13.1 13.3 7.8
实际
0.4 15.5 32.4 11.7 11.6 13 6.9 0.2 7.4 0.4-4.4 11.2 8.6 11.2 7.7 3.9 13.5 15.4 10.3 6.3 5.8 3.2 5.4 4.9 4.5 5 5.9 8.3 7.3 8.3 10.1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371
450 452 520 573 582 733 929 1021 1236 1555 1749 1953 2351 2923 3935 4853 5574 6144 6486 6860 7432 8313 9189 10000 11175 12321 13753 15505 17961 19577
0.4 15.0 10.2 1.6 25.9 26.7 9.9 21.1 25.8 12.5 11.7 20.4 24.3 34.6 23.3 14.9 10.2 5.6 5.8 8.3 11.9 10.5 8.8 11.8 10.3 11.6 15.7 15.8 9.0
仰恩大学毕业论文(设计)
2010 21781 11.3
8.0 表一
7427 11.2 7.5 城乡居年份 民收入比 1978 2.69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表二2.61 1.95 1.94 1.9 1.69 1.85 2.22 2.11 2.02 2.23 2.29 2.3 2.39 2.41 2.5 2.37 2.24 2.21 2.2 2.22 2.3 2.46 2.6 2.68 2.73 2.77 2.84 2.85 2.9 2.93 2.94 16
仰恩大学毕业论文(设计)
仰恩大学毕业论文(设计)
年份 基尼系数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表三
0.240 0.240 0.230 0.250 0.260
0.300 0.238 0.200 0.242 0.250 0.265 0.260 0.271 0.250 0.273 0.250 0.267 0.260 0.254 0.280 0.262 0.290 0.269 0.290 0.274 0.310 0.295 0.310 0.303 0.330 0.312 0.330 0.326 0.330 0.355 0.330 0.358 0.340 0.360 0.320 0.361 0.357 0.363 0.346 0.367 0.350
0.365
第二篇:城乡收入差距
二、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分析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均大幅提高,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却不断扩大。本文综述了造成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及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综述
改革开放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7∶1。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民收入开始增长,与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开始缩小, 1983年缩小到1.82∶1。此后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1994的2.56∶1,扩大到2003年的3.24∶1,至2008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已经超过3.36∶1,绝对差距超过万元。
二、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分析
1.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
历史上我国存在的城乡二元的经济结构决定了城乡居民劳动生产率方面的巨大差异,但实行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加剧了城乡发展的不同步,是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主要原因。建国以来,我国实行的是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使得工业发展迅速并快速积累,农业发展缓慢且不稳定,农民收入长期增长缓慢,非均衡发展,从而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另一方面,由于实行城市和农村两种户籍制度,造成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和城市劳动力市场对农民的封闭,加固了城乡二元结构的格局。城乡两种户籍制度的长期存在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自由流动,农民享受不到公平的就业机会、薪酬水平、福利待遇,并且农民进城务工也会面临很多障碍,这种种因素都把农村劳动力长期禁锢于农村和农业,使农民的非农收入减少,这在客观上也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促使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2.体制改革
(1)1978年,我国由农村开始进行体制改革,1985年面向城市进行改革。体制改革给经济注入了活力,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在改革过程中,农村居民内部和城镇居民内部的个人收入增长都是不平衡的,城乡改革不平衡加剧了城乡居民收入的不平衡,因此,改革本身带来了收入差距的扩大。
(2)体制改革的另一个负面后果是产生各种垄断行为以及通过垄断行为获得暴利的寻租活动。在我国,邮电、金融、保险等行业享受国家投资和占有公有资源等便利条件,实行垄断经营,形成垄断收入,垄断行业的收入持续快速增长,职工的工资收入以及各种福利比非垄断性行业要高。而且双轨制的(二)制度缺陷
1.分配制度
在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新的分配机制下,按照投入生产的要素的贡献来分配收入,不同的要素所有者由于拥有要素的数量、质量不同而获得不同的收入。这对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居民的收入水平,但由于城乡空间地域在市场化等方面的显著差异,城镇居民从中受益较多而农村居民从中受益不大,结果在客观上也起到了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
2.税收制度
我国实行的是个人所得税税制,目前税制不规范,个人所得税难以发挥调节社会贫富差距的作用。首先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过低,只能使得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更低,而对高收入阶层影响很小,这导致税收调节的低效应,城乡居民之间承担的税负不均。此外,我国税收管理薄弱,依法治税水平不高,对地下税、黑色税收打击乏力,对于个人所得税的征管严重不到位等都使税收在居民收入差距产生后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
3.社会保障制度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覆盖面低。迄今为止,我国农村仍未能建立一套象城市那样的社会保障体系,而且养老保险方面,绝大多数农民基本上还都是通过家庭自保来实现保障的。此外,进城农民工的合法权利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且难以纳入城镇社会保险体系;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没有系统的解决办法。因此,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缺陷使得我国不断拉大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加剧。
4.监督制度
我国监督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相对滞后,许多非市场因素在发挥作用,导致各种违法行为、非法获取暴利的活动以及寻租行为的出现,形成非法收入。这些非法收入,破坏了正常的分配关系, 这也成为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一个重要因素。
实施,为某些寻租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studa jijuefangfa 除了从宏观上调节农产品的价格水平之外,除了从政策上努力减轻农民的负担之外,对农村影响最为巨大的变革莫过于税费体制改革。在许多农业大省,税费改革的步子迈得很大,乡镇合并的力度前所未有,很多吃财政饭的闲散人员不得不自谋出路,“当干部”已经不再是令人羡慕的营生,农民的不合理支出有了明显的减轻,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以上这些改革措施并没有在实质上增加农民的收入。
三、缩小我国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对策
(一)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由于我国采取了城市偏向的非均衡发展战略,通过工农业价格剪刀差的廉价土地征用等手段,农村无偿支持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当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在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阶段中,就要相应采取“工业反哺农业,以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建立城乡互动的协调机制。工业应该为农业的发展多做奉献,城市亦应该帮助农村快速发展起来。
(二)改革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及户籍制度,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自由流动。要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必须从根本改变目前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构建城乡协调发展的城乡产业体系。改造传统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民素质,以集约化、规模化为目标,实现农业产业化,提高农民收入。
取消户籍制度,实现劳动力自由流动。现在的户籍制度是城乡发展的壁垒,要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必须全面改革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加快建立灵活创新的户籍制度。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区分,按常住人口和暂住户口进行户籍登记,对在城市有固定收入、固定职业、工作并居住在城市若干年的居民,应允许其转为正式户口,成为真正的城市居民。
(三)完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和福利体系。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制度。由于我国长期分割的二元社会保障制度的存在,广大农村劳动者未被纳入社会保障制度的范围之内,这不利于市场经济发展和劳动制度改革,也阻碍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为缩小城乡之间差距,应改革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扩大社会保障面,逐步建立农民与市民、各种所有制职工平等一致、覆盖全社会的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
缩小行业收入差别,关键在于抑制部分垄断行业的过高收入。其主要途径有:降低垄断行业的准入门槛,积极引入市场竞争;依据全社会平均收入水平,对垄断行业的收入和福利总额制定适当上限;对垄断利润征收更高比例的税收。
缩小城乡收入差别,当务之急是推进户籍制度及相关改革。一是积极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工流动和就业的歧视性规定与不合理限制,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二是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着力改善城市中农民工子女的就学条件;三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四是贯彻落实中央各种反哺农业、农村、农民的政策措施。
消除或取缔非法非正常收入,关键在于继续推进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这包括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推进政治、社会等各个领域的改革等。(南开大学陈宗胜 武鹏)
其一,收入差距过大引发低收入群体心理失衡,影响社会稳定。社会成员身心和谐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收入差距过大影响低收入群体身心和谐,使之心理失衡。这突出表现为低收入群体“相对剥夺感”显化。“相对剥夺感”是一种不平衡的心理状态或心理感受。这种心理状态或心理感受来自对自身利益损失的判断和评价,是社会比较的结果。在社会比较中,某个体或群体将自己的利益得失与作为参照物的其他个体或群体进行比较,若认为自己本应得到的而未能得到,“相对剥夺感”便油然而生。在现实中,收入差距过大是产生“相对剥夺感”的重要原因。“相对剥夺感”的强度与收入差距呈正相关。收入差距越大,低收入群体的“相对剥夺感”就越发强烈。如果收入差距过大,使低收入群体的某些人心理承受能力达到乃至超过极限,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就有可能导致各种极端行为发生,影响着社会稳定。
其二,收入差距过大引发贫富阶层的利益冲突,影响社会稳定。“在复杂的社会中,财富的分配显然是利益冲突的最重要根源。”在我国现实中的利益冲突主要是由于收入差距过大导致社会结构不合理而产生的。在一个社会系统中,收入差距状况决定着社会的分层,进而决定着社会结构的类型。目前我国的收入差距状况造成的社会结构是高低两层明显的分层结构。据中国人民大学社会调查中心的一份调查显示,我国最贫困的20%家庭收入仅占全民所得的4.27%,最富裕的20%的家庭收入却占社会收入的50.24%。收入差距的扩大逐年累积起来就形成了财产差距的不断扩大。收入最高的10%家庭财产总额占城镇居民全部财产的比重接近50%,收入最低的10%家庭财产总额占城镇居民全部财产的比重仅维持在1%上下。由于财产性收入的增幅较大,财产差距的扩大又进一步加剧收入差距。这种高低两层明显的分层结构是一种不稳定的社会结构。在这种社会结构的上端,是拥有大量财富的社会强势群体,其包括经济精英、文化精英等;另一端则是人口庞大的弱势群体,其包括大多数农民、农民工和城市待业、失业人员。处于这两极的社会群体都缺乏安全感。弱势群体的不安全感来自医疗、住房和教育改革后的基本生存威胁;强势群体的不安全感来自快速膨胀的财产。这两个群体之间巨大的利益反差必然形成利益冲突。由于非法高收入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某些低收入者对非法高收入者的不满渐渐掩盖了对合法高收入者的认同,往往把高收入者的致富不加分析地与通过不正当手段乃至非法手段致富相提并论,于是滋生了对高收入者的仇视心理,由此而产生了一系列针对富人的恶性犯罪案件。由于收入差距过大而引发的利益冲突的不断加剧影响着社会稳定。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7-02 15:39 其三,收入差距过大引发人口流动失序,影响社会稳定。收入差距过大引发人口流动失序,这是影响社会秩序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使全国人民普遍受益,但受益的程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收入差距过大就是这种差异的具体体现。收入差距过大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乡收入差距过大,二是地区收入差距过大。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相比,1980年为2.5倍,2004年为3.2倍。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之间各省份平均的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1980年为1.3倍,2004年为1.5倍;农村人均纯收入之比,1980年为1.2倍,2004年为1.9倍。(陈晴晔:《我国现阶段收入差距问题研究综述》,《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5期)农村中的低收入人口、贫困地区的人口出自对富裕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形成了不断向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向大城市流动的态势。据2002年外来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显示,北京市外来人口总量高达386.6万人,其中有200—300万人集中在中心地带。(黄建钢等:《社会稳定问题研究》,红旗出版社,2005年)这些流动人口的吃饭、住房、就业、子女教育等给城市管理带来巨大压力,从而给社会秩序带来隐患。同时,由于人口流动的非理性化程度急剧上升,人口流动的盲目性、随意性不断增加。很多流动人口没有明确的目标,而是持有“走着瞧”、“试着看”的态度。这样,流动人口便从与流出地的不适应演变为与流入地的不适应。他们与流出地的不适应,指流出地无法满足其生活需要。他们与流入地的不适应,指其素质和能力都无法适应新的环境。这些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超过70%。他们普遍缺乏劳动技能,而又法纪观念淡薄。当通过正当途径难以谋生时,他们中的一部分思想道德低下者便铤而走险,走上危害社会治安乃至犯罪的道路,从而成为社会秩序的一大隐患。由于收入差距过大而引发的人口流动失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秩序。这两个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社会稳定。回答人的补充 2009-07-02 15:49 其四,收入差距过大引发教育失衡,影响社会稳定。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力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教育不平等意味着一部分社会成员失去接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这是由于收入差距过大而造成的。接受教育的程度与收入水平成正比。收入水平越高,教育投入越多,接受教育的机会越多,接受教育的条件越优越;收入水平越低,教育投入越少,接受教育的机会越少,接受教育的条件越差。据统计,学习费用占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的比重逐年上升。对城镇家庭来说,这一比重在56%左右;而对农村家庭来说,这一比重高达164.6%。这一平均水平对于高收入家庭而言是微不足道的,其实际支出远远高于这一水平。其子女不仅在国内可以接受较好的初等、中等乃至高等教育,有的还可到发达国家接受中等和高等教育。这一平均水平对于农村低收入家庭则不堪重负。据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按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标准低于693元测算,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2148万人,按低收入人口标准694—958元测算,年末农村低收入人口为3550万人。这部分人口的收入大都用于基本生活消费,用于教育的投入很少。这导致了农村受教育程度较低。据有关资料反映,学龄儿童入学率,城市为99%,农村为80%左右,边远山区只有50%;小学毕业升学率城镇已基本普及,农村却平均只有59%左右;初中毕业升学率城镇为69%,农村只有10%。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具有高中及高中以上受教育水平的人口比重为8.46%,具有小学及小学以下受教育水平的人口为47.62%。收入差距过大在造成部分劳动者收入低、生活水平低的同时,减少、延缓乃至取消了这部分劳动者对文化教育、技能学习等方面的需求,使一部分低收入者失去了人力资本投入和积累的能力。这既限制了他们经济行为的自由,也剥夺了他们的发展需求和发展机会,被排斥在主流经济和社会生活之外。如果这部分人的境况得不到关照和改善,积压在他们心里的失落感、危机感必然会以各种形式发泄出来。由于收入差距过大引发教育失衡而导致的各种形式的发泄,都影响着社会稳定。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7-02 15:56 其五,收入差距过大引发民族矛盾,影响社会稳定。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共同繁荣是社会稳定的基础。然而,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等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普遍比较落后,收入水平与发达地区有很大的差距。这已经成为引发民族矛盾的一个重要因素。全国有50个少数民族聚居在西部地区,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75%。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处于环境脆弱的石山区、高原区、偏远荒漠区或冰川区,发展经济的困难是多方面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全区3/4的地区都是干旱少雨、风沙侵蚀严重的山地、丘陵、台地及沙漠。由于自然条件恶劣,人民的收入水平普遍较低。2003年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942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7%,比上海低8338元,只有上海的44%;其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79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0%,比上海低4611元,只有上海的31%。青海东部的大通、民和、化隆、循化、互助五个民族自治县200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556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0%,比上海低8952元,只有上海的4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369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8%,比上海低5401元,只有上海的19%。过大的收入差距压抑了少数民族社会主义积极性,削弱了民族团结的凝聚力,引发了民族矛盾。我国的陆地边境线85%在西部。一些少数民族与境外同一民族相邻而居。多年来,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这些地区的民族和宗教问题搞渗透和分裂活动。如果与发达地区收入差距过大的现状不能尽快改善,那里的少数民族在长期落后的基础上必然会产生离心力。这直接影响着边疆的巩固和社会的稳定。弱化收入差距过大与社会稳定的负相关,关键是缩小过大的收入差距,尤其是要抑制收入差距的不正常扩大。其一,“提低”,即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其二,“调高”,即调节高收入群体的过高收入。其三,“打非”,即打击牟取非正当收入的行为,其包括取缔非法收入、消除灰色收入。其四,“保困”,即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第三篇:城乡社会保障差距问题研究
城乡社会保障差距问题研究
[摘要]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二元格局,使得城乡间社会保障水平存在巨大差距。立足国情,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循序渐进,逐渐由统筹走向统一是我国解决城乡社会保障差距问题的基本指导思想。社会保障将经历“城乡分割”到“统筹发展”再到“统一发展”的三个阶段,最终实现城乡统一。
[关键词]社会保障;城乡分割;城乡统筹;城乡统一
[作者简介]莫秋明,广西财经学院教师,中央财经大学在读硕士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广西南宁,530003
[中图分类号] C91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0)04-0017-0002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
这段话,对我国近阶段社会保障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对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逐步消除城乡之间的社会保障差距,最终实现统一的社会保障,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城乡社会保障差距现状
(一)我国城乡社会保障项目覆盖面中的城乡差别(参见表1)
城市中已经基本建立起了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为基础的社会保险体系,在救助、福利、优抚等方面也相对项目齐全、覆盖范围广泛。但在广大农村地区,以前主要集中精力在保障层次相对较低的社会救助和优抚方面,保险和福利几乎没有。在社会保险领域,农村养老保险在县级农村养老保险试行办法中止以后,至今没有任何进展。在医疗保险领域,政府加大投入力度,正在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以上表格的所有项目中,农村地区唯一在覆盖面和水平上能超过城市的项目是教育福利这项,国家拿出1500亿元,用于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使得义务教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
(二)医疗、教育等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分配严重不均匀
城乡社会保障失衡的重要表现就是城乡居民享用的公共卫生、教育资源的差距悬殊。这种公共资源的城乡配置不均衡,是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拉大的重要原因。据2007年数据,我国卫生总费用11289.5亿元。其中农村人均卫生费用为48.5元 ,城市居民人均卫生费用1480.1元,农村人均卫生费用不足城市人均四分之一。城市和农村之间在卫生投入上的巨大差距是显而易见的。城乡居民在教育资源的享用上也存在较大差距。农村现阶段面临的是教育设施落后、优质师资不足等一系列的问题,现在的农村中小学仍旧落后。
(三)社会保障支出在城乡间分配比例还有差距
近几年,国家和各省市加大了对低保和就业的补助支出,但在农村低保方面还欠力度。目前,各省市自治区对城市低保一般每月人均补助200元以上,农村低保只有50~100元左右。如广西2009年对市级城市低保每月每人补助250元,对农村低保每月每人补助50元,在低保这一项上,城乡之间的差距是巨大的。另一方面,由于制度不健全,大量的农民工在返乡时退出社会保险,将个人账户中的钱取出,而统筹账户中的资金却在城市中积累,为城市居民所享用,留给农村的是年老、疾病、伤残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二、城乡社会保障差距产生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发展严重不协调,既有城乡经济发展速度、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差异,又有制度原因引起的差异。造成城乡发展不协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根本原因在于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城市优先发展战略以及为实施这一战略而推出的城乡不平等的制度和政策。
(一)制度上的不平等,使农村居民不能享有与城市居民平等的地位与待遇
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下,国家按户籍身份来分配教育、卫生、社保、就业等方面的资源和利益。这种制度上的不平等,严重阻碍了农民平等参与社会竞争的机会,导致了城乡居民在收入、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的显著差异,阻碍了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
(二)国民收入分配制度过于偏向城市,造成城乡之间的不平等
在分配制度上,无论是初次分配还是再分配,都存在城乡间的不公平现象。在初次分配上,农民收入不足城市居民的1/3,还要承担各种数目不小的税费负担。在再分配上,政府过于偏向城市,对农村取多予少。表现为:在财政上,农业财政支出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例远远低于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前者仅仅是后者的1/2~1/3。
三、从统筹到统一的路径选择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党中央提出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想要求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统筹城乡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路径应是由相互分割―统分融合―基本统一,到2040年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项目(内容)齐全、覆盖面广、标准适当的城乡一体化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具体路径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2006~2010年),这一阶段为主要执行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用5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由“相互分离”向“统分融合”过程的转变。首先,要统一筹划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把农村与城市纳入一个整体,而农村与城市制度有所差别。在农村,加大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积极试点和推广“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进一步改革与完善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同时,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保障的差距,实现由“相互分割”向“统一筹划,制度有别”的转变。其次,要根据各地实际逐步实现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公共卫生及大病统筹、生育保险、优抚安置及部分社会福利等制度的统一,但可分不同的保障项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实施不同的但差距不太大的保障标准,实现“统一筹划,制度有别”向“部分制度统一,标准有别”的转变,为实现基本统一奠定良好基础。
第二步(2010~2020年),再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由“统分融合”向“基本统一”的转变。即随着城乡特别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差距的缩小,有计划有步骤、积极稳妥地将各项保障制度逐步融为一体,实现关系到人民基本生活比较大的最低社会保障制度与社会救助等社会救济,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以及社会福利等制度的城乡统一,但可按照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的承受能力,实行略有差别的保障标准。
第三步(2020~2040)再用20年时间,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由“基本统一”到城乡统一。到21世纪中叶,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提高,在经济水平高度发达、城镇人口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城乡之间的社会保障差距将彻底消除,国家将建立起城乡统一、待遇适中、法制管理、服务优良的社会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2010年)[Z].[3]王国军.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衔接初探[J].战略与管理,2002,(2).[4]杨翠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差异及统筹改革思路[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5).[5]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年鉴(2002~2005)[Z].[6]王以才.社会保障体系也要统筹发展[J].求是,2004,(12).[7]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第四篇:城乡收入差距
统计局:去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降至3.13:1 本报讯(记者蒋彦鑫 沈玮青)近20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缓步扩大。但去年和前年相比,收入差距小幅降低,从3.23:1降为3.13:1。国家统计局表示,根据对全国31个省份7.4万户农村居民家庭和6.6万户城镇居民家庭的抽样调查,得出相关数据。
城镇居民人均近2.4万元
数据显示,去年农村居民收入方面,人均纯收入为6977元,比上年增加1058元,增长17.9%。剔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11.4%,增速同比提高0.5%。
同时,去年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3979元,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比上年增加2701元,增长14.1%。剔除价格因素影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4%,增速同比提高0.6%。
数据对比,去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3.13:1,2010年该收入比为3.23: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了一些。
纵观1978年至2011年的数据,1982-1984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小,但2003年达到高点,一直到2008年维持较为稳定的局面;2009年开始缓步缩小。
农民收入中位数6194元
前几日,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发布去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时提到,将在近日发布收入中位数。昨日,这项数据得以发布。
去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位数为6194元,比上年增加995元,增长19.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位数比人均纯收入低783元,但增速高1.2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表示,2011年大多数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较快,但棉花、土豆等部分农产品价格急跌也造成部分农户减收,甚至亏损,拉低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
城镇居民方面,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19118元,比上年增加2279元,增长1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比人均可支配收入低2692元,增速低0.6个百分点。
主要是受最低工资标准、城镇居民基本养老金和离退休金以及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影响,城镇低收入户收入增速较高;同时高收入户也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所以中等收入户增速相对较慢。
■ 释疑
何为人均收入中位数?
国家统计局表示,人均收入中位数是指将所有调查户按人均收入水平从低到高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调查户的人均收入。这意味着,还有一半的人收入位于中位数以下。
公布中位数有何意义?国家统计局表示,由于调查的部分对象收入很高,此前公布的人均收入有可能会被高收入群体拉高,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部分人员收入情况;但中位数的公布,则更能反映出中低收入者的情况。
第五篇:昆明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范文)
昆明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
在推进现代新昆明建设中,中共市委、市政府按照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总体思路,在加速城市发展的同时,加大了对新农村建设、县域经济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取得了显著成效。2008年,昆明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610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比上年增长8.1%;比城镇居民增长8.0%高0.1个百分点;从2003年的2581.02元提高到2008年的4610元,年均增长7.43%。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看到昆明市城乡居民收入所呈现出的拉大趋势。而下决心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应成为今后相当长时期的重要工作。
一、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数量及差距均呈拉大趋势
1.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数量及差距呈现“双拉大”趋势
要清醒地看到,昆明市城乡、区域发展仍然较大的差距,这可以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绝对数量和差距比例来分析。请见表1。
表1:昆明市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数量及差距(注:暂无表格)
资料来源:昆明市统计公报。
从表1可以看出,从2000年到2008年的9年中,昆明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除2002年略有下降外,其余7年都在持续扩大。2000年城乡收入差距为5343元,“十五”期间差距突破了6000元大关。2006年继续升高至7246元,2007年增加了8080元,2008年为历史最高,较前一年猛增1792元,达到9872元。照此趋势,“十一五”期末,昆明市城乡收入差距有突破一万元的可能。
昆明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例,所呈现出的趋势却有所不同。2000年城乡收入比例为3.41:1, 2001年至2008年经历了先升后降再升的波浪式状态。如表1所示,2003年、2004年分别较前一年,上升到3.09:1和3.11:1,2005年迅速下降至2.95:1,而到了第三年却又反弹回2003年的状态——3.06:1。2007年略微下降,为3.02:1,2008年再次反弹到了3.14:1,退回到2003年的状态。从总体上看,近九年昆明市城乡收入比例基本上处于一个平稳的状态,也就是说城乡收入的差距不但没有改善,反而却在2008年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2.各县市区之间的农民收入差距过大
从表2可以看出,昆明市各区、县、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差距比较大,但是最高区盘龙区与最低区东川区的比例,呈不断缩小趋势。2004年为4.08:1,2005年缩小至3.59:1,随后三年继续缩小,到2008年为2.93:1。也就是目前最高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是最低区的2.93倍。
表2:2004~2008年昆明市各区、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较
单位:元/人(注:暂无表格)
资源来源:云南省统计年鉴、昆明市各地区统计公报及昆明市政府工作报告。
再以2008年为例,比较各区、县、市的城乡收入差距。如表3所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安宁市,是城乡收入差距最大的地区,达到11854元。其它4个城乡收入差距过万元的地区,分别是呈贡县、盘龙区、寻甸县与宜良县。而农民人均收入最低的东川区,却是城乡收入差距最大的地区,为5.26:1。与它相似的禄劝县,城镇人均纯收入是农村的5.13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最快的石林县,城乡收入差距接近万元,为9588元,比上一年增加了2137元。地方预算财政收入与固定资产投资最高的官渡区,城乡收入差距却没有改善,比上一年增加了3440元,达到9058元。同时晋宁县、崇明县、禄劝县、东川区的城乡收入差距也接近一万元。各地区中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的为西山区,收入差距为6271元,城镇人均纯收入是农村的1.94倍。另一城乡收入差距相对较小的区域为五华区。
表3:昆明市2008年14个县区城乡收入差距比例(由小到大)排序表(注:暂无表格)图1:2008年昆明市各区、县城乡收入差距比较(注:暂无图片)
3.昆明市城乡收入差距略好于云南省平均水平
昆明市农村人均纯收入比云南省平均水平高,城乡收入差距要比其小。2008年,在全省16个市州中,从小到大排列,昆明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数量居第10位、差距比居第2位。但从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云南城乡收入比例平均水平呈下降趋势,而昆明却相反。请见表4。
表4:2000~2008年昆明市的城乡收入差距与云南省的比较(注:暂无表格)
资料来源:昆明市统计公报、云南省统计年鉴
4.昆明市城乡收入差距略低于全国水平
2000~2008年,昆明市农民人均收入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二者的比例均为一倍左右,甚至在2005年略微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从2007年开始,昆明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的差距,猛然扩大,比例也随之上升。
表5:2000~2008年昆明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的比较(注:暂无表格)
资料来源:昆明市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
表6:2000~2008年昆明城乡收入差距与全国的对比(注:暂无表格)
资料来源:昆明市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
表6反映的是昆明城乡收入差距与全国的对比。2000~2002年昆明市城乡收入比例略高于全国。2003开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事实上与全国城乡比例平均水平相关无几。虽然昆明市城乡收入比例略低于全国,但从历年来看,始终处于一个基本持平的状态,没有太大的变化,也就是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没有得到改善。因此在“十二五”规划中,应将这一问题作为重点要解决的内容。
5.昆明市农村人均纯收入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处于较低的水平
昆明市农村人均纯收入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城乡收入差距与全国大体持平。2008年,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及4个直辖市中,居民人均收入从高到低排列,昆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第21位,在全国的排名属中下等水平;农村人均纯收入排在第26位,在全国的排名属为较低的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低到高排列,昆明市收入差距数量为9872元,居第16位、收入比为3.14:1,却居第27位,这说明与全国其它城市相比,昆明市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更严重,同时昆明城乡差距正处于在上升的趋势。
表7:2008年城乡收入全国省会城市比例排名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各省统计公报。
6.昆明市城乡收入差距和收入比例都高于西部12省市区水平
昆明市城乡收入差距和收入比例都高于西部地区平均水平。2008年,在全国西部11个省会城市及1个直辖市中,城乡收入从大到小排列,昆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第4位,处于高等收入水平;农村人均纯收入排在第7位,处于中等收入水平。再按从小到大排列的城乡收入差距:昆明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数量居第6位,处于中等收入水平;而差距比居第8位,这意味着昆明市城乡收入差距问题要比西部其它城市更为严重。
根据表8可以得出:近6年中,昆明城乡收入比例始终高于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同时,近两年西部地区收入比例呈下降趋势,而昆明却与之相反,从2008年3.02:1上升到3.14:1,上升速度为4%,若不能及早控制,收入差距问题将愈演愈烈。
表8:昆明市城乡收入比例与西部地区的比较(注:暂无表格)
二、造成昆明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分析
1.农民增收渠道不畅、办法不多
作为特大城市昆明市郊区农区来说,客观上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为农民调整种植业结构,扩种市场价格和价值高的品种,随时随地提供着机遇和商机。但是我们看到,并不是多数农民能够抓住这些机遇和商机的,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我们的政策的不十分正确的导向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例如,有的地方农民要想不种或少种粮食等价格低的农作物,却受到了“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不得减少”政策的限制;有的农民要栽培市场急需的花卉、药材等,但是却缺少技术、品种和苗木;有的农民要作小生意,但却缺少垫本资金。如此等等。
2.农民土地权益增值的大部分流失
农村改革以来,尽管我们一直在探索加强和扩大农民权利的途径,但农村土地制度仍不完善,农民的土地权利仍缺乏有效保障,侵犯农民土地权益的现象经常发生,昆明市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一是土地被征用后得到的补偿仍然较少。在现行征地制度下,土地收益分配明显是向城市、向非农部门倾斜,农民得到的较少。调查显示,征地补偿费一般只够维持被征地农民6~7年的基本生活。如果在落后地区或者公益性项目征地,补偿标准更低,一般只够维持3~5年的基本生活。土地问题的背后是利益分配问题。当前,土地问题之所以成为矛盾的一个焦点,主要是源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巨额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问题。至于土地今后的增值,从来都没有农民的份。
二是从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看,过短的土地承包期限,使得农民对土地使用权缺乏安全感,一些地方随意解除土地承包合同、侵犯农民合法权益的现象经常发生,农民缺乏充分行使自己土地权利的能力。
三是土地承包经营权仍不够充分,农民缺乏长期稳定的预期,不敢投入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
3.对农业有待更大的支持和保护
2003~2008年,市财政支农资金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分别为:8.7%、9.3%、8.8%、8.4%、8.7%和9.8%。从财政“三农”支出所占比重看,财政支农力度与财力的增长状况还不完全匹配。从最近几年财政支农资金的支出结构来看,对农田水利的投入总体呈下滑趋势,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对农业科研和科技推广服务的投入很低,农业科技支撑不足,农业科技成果到户困难;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还处于探索阶段,缺乏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保险手段;对市场流通基础设施、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投入偏低;农业生产成本大幅上升,农产品价格保护政策不健全,价格总体水平偏低,有些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农产品烂市年年发生,农业生产比较收益总体上处于弱势。农业支持和保护政策运作方式有待完善与规范,影响了整体效能的发挥。财政支农资金被层层分割,形成“天女散花”的局面,导致资金使用分散现象比较严重,也直接影响了投入效率。
4.城乡劳动者平等的就业制度有待形成
城乡劳动者同工不同酬,农民工工资长期偏低。2004~2007年外出农民工实际工资年均增长7%左右,增幅比同期城镇职工实际工资年增长率低3~4个百分点,两者的工资差距继续加大。农民工超时间劳动比较普遍,劳动小时工资水平更低。农民工无法平等地享受城市公共服务。进城农民工子女纳入流入地公立学校义务教育体系的比例偏低,进城农民工不能平等享受城镇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不能享受城市廉价租房和经济适用房政策。户籍制度抬高了农民工进城的门槛,成为农民工谋求机会公平、待遇平等、权益保障和融入城市社会的最大障碍之一。
5.农村金融的核心地位有待尽快建立
昆明市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急需金融的支持。没有金融的支持,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实现是不可能的。但是,经过多年的改革,我国金融已从过去的块块设立,变成了条条管理。这也就是说,昆明市从市到县、区到乡镇,都无法对现有金融机构进行调控。
多年来,昆明市建设与发展急需大笔资金,但是昆明市老百姓和企业的存款又经过金融机构而“一江春水滚滚向东流”。这从金融机构长期来的存差(年末存款余额减去贷款余额的差),即本市存款并没有较多的放贷出去,可以看出。请见表11。
表11:昆明市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 单位:亿元(注:暂无表格)
资料来源:昆明市统计公报。表11统计数据表明:昆明市金融机构存差,从2004年到2008年的5年,总额达到了2787.15亿元。2007、2008年存差急速下降的原因,在于呈贡新城建设和二环快速系统改造、新机场建设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拉动,这也意味着并没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农村建设,城乡差别在继续拉大。
特别是,自国家银监会2007年1月出台农村新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改革以来,昆明市的启动和发展缓慢,这也就是说,发挥金融支持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作用,任重道远。
6.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不高
昆明市农业生产分布广、基础薄弱,加之受经济发展和财力影响,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力度还不够大,在许多地方传统农业粗放经营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变。全市除烤烟、蔬菜、花卉、奶牛养殖外,其余的产业化水平不高。由于许多农业产业缺乏强有力的龙头企业带动,农产品以鲜食产品为主,精、深加工产品少,产业链不长,经济效益不显著。同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力和功能不强,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减弱了农民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的能力。由于长期受政策影响农民承包土地流转困难,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程度不高,先进技术难以推广。整体看来,全市农业仍处于传统农业为主的发展阶段,现代农业的比重不大。
三、市委、市政府有关昆明市城乡居民收入决策的分析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曾就城乡居民收入问题,作过几次决策。我们在研究了这些决策后,有这样几点看法:
1.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项核心指标,即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要求,如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是等比例的,那么,城乡差距比就将永远等比例的保持下去,而不可能消除。这也就是说,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增长速度的情况下,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速度较大的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才可能消除差距。
2.按照《昆明现代化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基本实现现代化参考值(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00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00美元,差距比为1.54:1,那么,在城镇居民人年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比2002~2008年均增速8.8%高1.2个百分点)的情况下、农民人均纯收入就必须年均增长16.99%。显然,这种可能性的难度是非常大的。
3.按照和全国同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方案,全国城乡收入差距比将于2020年实现2.5:1。按此方案,昆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年均增长10%,那么,农民人均纯收入就必须年均增长12.11%。但是,这一方案不可取的原因在于,市委、市政府已经决策昆明市城一体化要走在全国前列。
4.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的昆明市要走在全国前列的要求,那么,“十二五”期末的2015年,就必须使昆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差距比下降到2.5:1,而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在年均增长10%的情况下,农民人均纯收入就必须年均增长13.65%。显然,难度也是很大的。
四、若干解决措施建议
根据木桶原理,造成问题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木桶的长板,而取决于短板。解决昆明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不但不能限制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和速度,反而应在继续支持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同时,想办法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和速度。
1.鼓励与扶持农民按市场导向调整种植结构
要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破除“以粮为钢”的影响,放弃“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的指导方针,大力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效粮油、精品蔬菜、高档花卉苗木、优质草坪等,使传统农业尽快向都市农业、精品农业、休闲农业、旅游农业转变,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要通过最优种植区规划,根据相对集中规模种植的原则,把烤烟、花卉、优质蔬菜等大宗农产品,调整布局到最适宜种植区。把农副产品的精深加工作为发展方向,在省级、市级工业园区及县级园区设立农副产品加工区,增加农业附加值,促进农业发展的产业化、园区化和规模化。
我们估算,按照2008年昆明市粮食播种面积(384.6万亩)减少约50%、即190万亩改种蔬菜、花卉等高价格品种,每亩新增销售收入1000元,那么,可多收入19亿元,全市244.8万农业人口,平均每人增收776元。
2.放手发展新农村金融组织,使其成为农民增收的“发动机”
邓小平曾深刻指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根据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要求,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支持城乡一体化建设。
针对我国的金融机构实行“条条管理”,地方政府无管理权的现实,依据中央出台的政策,和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沟通协商,请它们更多的支持昆明市的城乡一体化建设。例如;根据中共中央2009年一号文件要求:“抓紧制定鼓励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的实施办法,建立独立考核机制”,就可以协商制定出各个银行把在本市吸收的存款,用于当地发放贷款的实施办法。仅此一项,就可以每年新增数百亿元贷款。
尽快用足用够国家新的金融改革政策,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坚持把村镇银行办成农村小区域银行,把农村资金互助社办成农民自己的金融组织,把贷款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办成中小企业、农村大户的融资机构。
推进农村担保方式创新,依法开展权属清晰、风险可控的大型农用生产设备、土地承包权、林权、四荒地使用权等抵押贷款和应收账款、仓单、可转让股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等权利质押贷款。扩大有效抵押品范围,探索建立政府支持、企业和银行多方参与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
我们估算,如果昆明市全市244.8万农业人口中新增5万户依靠农村金融贷款创业,每户每年新增销售收入10万元、总计新增销售收入50亿元,可使全市农业人口统计意义上每人每年新增销售收入2000元以上。
3.积极推进土地制度改革
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要求,扎实搞好农村土地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尽快在县、区、市和乡镇两级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当前,深化农村地权改革,一是确权,明确界定土地的集体所有权和所有农村耕地、山林、建设用地与宅基地的农户使用权或经营权,以及住宅的农户所有权,通过“村庄评议会”(有的地方叫“村资产管理小组”),把历史上担负过村庄公共管理责任的长者推举出来,由他们根据对多年来没有可靠文本记录的土地、房产变动的回忆,对入户产权调查和实测结果进行评议,特别是对存有异议和纷争的疑难案例进行梳理,并把评议结果作为确权预案公示,直到相关利害的各方都接受,才向政府上报确权方案。由此,农村产改的确权,已从一个比较抽象的口号,发展为由动员、入户调查、实地测量、村庄评议与公示、法定公示、最后由县级人民政府颁证等环节组成的可操作程序。二是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大范围展开的国土整治,包括农地整治和村庄整治。三是充分利用级差土地收益规律,主要是城市化推高了的土地收益,更合理地配置城乡空间资源,给城乡统筹提供坚实的资金基础和工作平台。
4.在失地农民中推行“宅基地换房”
近几年来,天津市、成都市等地试点“宅基地换房”,取得了成功。所谓以“宅基地换房”,就是在国家现行政策框架内,坚持承包责任制不变,可耕种土地不减,尊重农民自愿的原则,农民以其宅基地(村庄建设用地),按照规定的置换标准(一般为1:1)换取城镇中的一套住宅,迁入新建小城镇居住,农民原有的宅基地统一组织整理复耕或由开发商进行商品房开发,实现耕地总量不变、质量不减、占补平衡。
但是,天津市的做法也有不足。据媒体报道,主要是仍然沿用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即直接从农民手里征地,再卖给开发商;而且政府征地过程中工作粗糙,没有广泛征求意见,有的出现强迫命令;农民集中居住之后,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以及土地增值收益怎么分配、农民如何入股等尚无具体办法;搬迁到城镇的农民如何参与原住地复垦项目的收益分配仍不明朗,如此等等。这些批评意见值得昆明市认真吸取。
5.大力推进城乡就业与社会保障一体化
加快建立统一开放、平等竞争、规范有序、城乡一体的人力资源市场。认真实施“两后(初、高中毕业后)双百(100%培训、100%外输内转就业)”工程,对初、高中毕业后不能升学的学生实行100%培训、100%外输内转就业。
积极稳妥地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接轨,到2015年,实现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全覆盖,新农合及城镇居民参保率达95%以上,全市“三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覆盖率巩固在95%以上。基本实现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三保”有效衔接,最终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居民医疗保险体系、社会救助体系。
6.建立农村扶贫的新机制、新模式
完善现有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根据国家新的扶贫标准,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重点提高农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切实解决现行扶贫存在的“扶富不扶贫”、扶贫资源到不了真正贫困者手里的问题。继续开展扶贫整村推进、剩余劳动力输出、贫困农民工培训、党政机关定点扶贫等行之有效的扶贫方式,充分发挥企业、民间组织、学校、科研院所、军队和社会各界在扶贫开发中的积极作用。认真做好昆明市松华坝水库一级保护区核心区移民搬迁安置,对过去水库、征地等移民搬迁居民的生活,进行检查,帮助解决遗留问题。
7.努力推进城乡市场体系一体化
进一步完善城乡市场体系,消除与避免农产品烂市给农民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加大力度支持各县区建立与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冷链系统和生鲜农产品配送中心建设。落实停止收取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政策。支持大型连锁超市和农产品流通企业开展农超对接,建设农产品直接采购基地。发挥农村经纪人作用。长期实行并逐步完善鲜活农产品运销绿色通道政策,推进免收整车合法装载鲜活农产品的车辆通行费。鼓励大中型商贸流通企业到农村发展综合性服务网点,建设和改造农资农家店。引导和鼓励农民发展各类农产品流通合作组织、协会,发展运销大户和农民经纪人队伍。积极培育一批主业突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鼓励具有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通过参股、控股、承包、兼并、收购、托管和特许经营等方式,实现规模扩张。
坚持全方位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经验、模式、资金、技术和人才资源。与此同时,积极鼓励市内企业与企业家,到沿边国家进行“替代种植”,培育农业跨国经营企业,逐步建立农产品国际产销加工储运体系。
8.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
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一方面带动农民增收,另一方面吸收农民做工增收。加强合作社人员培训,各级财政给予经费支持。将合作社纳入税务登记系统,免收税务登记工本费。尽快制定金融支持合作社、有条件的合作社承担国家涉农项目的具体办法。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发展农产品加工,让农民更多分享加工流通增值收益。财政增加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规模,重点支持对农户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基地建设、质量检测。鼓励龙头企业在财政支持下参与担保体系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帮助龙头企业解决贷款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