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会计准则的几个科目变化
新会计准则几个会计科目变化及应用新会计准则的几个科目变化:
一、应交税金改为应交税费:
本科目核算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应交纳的各种税费,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等。
企业(保险)按规定应交纳的保险保障基金,也通过本科目核算。
企业代扣代交的个人所得税,也通过本科目核算。
企业不需要预计应交数所交纳的税金,如印花税、耕地占用税等,不在本科目核算。
二、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改为应付职工薪酬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
外商投资企业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也在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工资”、“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解除职工劳动关系补偿” 等应付职工薪酬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应付职工薪酬的主要账务处理
1、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向职工支付工资、奖金、津贴等,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现金”等科目。
企业从应付职工薪酬中扣还的各种款项(代垫的家属药费、个人所得税等),借记本科目,贷记“其他应收款”、“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等科目。
企业向职工支付职工福利费,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现金”科目。
企业支付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用于工会运作和职工培训,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企业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向职工给予的补偿,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现金”等科目。
2、企业应当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对发生的职工薪酬分别以下情况进行处理
生产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科目,贷记本科目。
管理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
销售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销售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
应由在建工程、研发支出负担的职工薪酬,借记“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科目,贷记本科目。
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
外商投资企业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借记“利润分配——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应付职工薪酬的结余。
三、营业费用改为销售费用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保险费、包装费、展览费和广告费、商品维修费、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运输费、装卸费等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职工薪酬、业务费、折旧费等经营费用。
企业(金融)应将本科目改为“6601 业务及管理费”科目,核算企业(保险)在业务经营和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折旧费、业务宣传费、业务招待费、电子设备运转费、钞币运送费、安全防范费、邮电费、劳动保护费、外事费、印刷费、低值易耗品摊销、职工工资、差旅费、水电费、修理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税金、会议费、诉讼费、公证费、咨询费、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取暖降温费、聘请中介机构费、技术转让费、绿化费、董事会费、财产保险费、劳动保险费、待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物业管理费、研究费用等。
企业(金融)不应再设置“管理费用”科目。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费用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销售费用的主要账务处理
1、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和广告费、运输费、装卸费等费用,借记本科目,贷记“现金”、“银行存款”科目。
2、企业发生的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职工薪酬、业务费等经营费用,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银行存款”、“累计折旧”等科目。
(四)、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四、计提减值准备时,不再记入管理费用等科目,计入资产减值损失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根据资产减值等准则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资产减值损失的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企业根据资产减值等准则确定资产发生的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工程物资——减值准备”、“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抵债资产——跌价准备”、“损余物资——跌价准备”等科目。
(四)、企业计提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等后,相关资产的价值又得恢复,应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按恢复增加的金额,借记“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抵债资产—— 跌价准备”、“损余物资——跌价准备”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五)、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应用:
一、关于科目的增减变动及相关运用
(一)新准则取消了“短期投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设置了”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并在“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下设置“成本”、“公允价值变动”两个二级科目。具体运用如下: 例:(1)交易性金融资产(债券,面值100,利率3%)取得时支付价款103(含已宣告尚未发放的利息3),另支付交易费用2。账务处理如下: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03 投资收益 2 贷:银行存款 105(2)受到最初支付价款中所含利息3 借:银行存款3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3(3)期末债券公允价值为110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4)第二年收到上期利息3 借:银行存款 3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5)第二年将该债券处置,售价120 ①借:银行存款 12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100—公允价值变动7 投资收益13 ②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4 贷:投资收益 4(体现一头一尾观念,尾卖出时是120头最初成本是103相差17,投资收益已记13差4)上述两分录合并: 借:银行存款12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4(金额到剂)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100 —公允价值变动7 投资收益17(一头一尾观念120-103=17)
(二)新准则取消了“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科目。企业采用递延方式分期收款销售商品的按合同或协议价借记“长期应收款”科目,按公允价值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差额贷记“未实现融资收益”。
例:甲公司售出大型设备,协议约定采用分期收款方式从销售当年末分5年分期收款,每年2000,假设不考虑增值税。假定购货方在销售同一日支付货款,只需付8000即可。1.销售时账务处理
借:长期应收款 10000贷:主营业务收入 8000 未实现融资收益2000 未实现融资收益要采用实际利率法(利率为7.93%)逐年摊销。摊销表如下:
日期 / 未收本金/ 财务费用/ 本金收现 / 总收现 销售日 / 8000 / 0 / 0 / 0 第一年末 /8000 /8000*7.93%=634/ 2000-634=1366/ 2000 第二年末/ 8000-1366=6634/6634*7.93%=526 /2000-526=1474/2000 第三年末 /6634-1474=5160/5160*7.93%=410 /2000-410=1590/2000 第四年末/ 5160-1590=3570/3570*7.93%=283/ 2000-283=1717/2000 第五年末/ 3570-1717=1853/1853*7.93%=147/ 2000-147=1853/2000 总额/-/ 2000/ 8000/ 10000 第一年收现时
借:银行存款2000 借:未实现融资收益634 贷:长期应收款2000 贷:财务费用634 以后各年处理相同。
(三)新准则设置了“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但核算内容和方法与原制度有重大区别。
新准则共同控制、重大影响、持股比例在20%-50%之间的采用权益法核算。持股比例在20%以下和50%以上的采用成本法核算。
例:某投资企业与2006年1月1日取得联营企业30%的股权,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固定资产公允价值1200万元,账面价值600万元,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10年,净残值为零,按直线法提折旧。被投资单位2006年度利润表中净利润为500万元。(假设不考虑所得税影响)
解题依据:确认投资损益时要考虑投资时点,被投资单位可辨认资产的公允价值,对被投资单位净利润进行调整后确认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后投资企业的账务处理: 借:长期股权投资 132 贷:投资收益 132 金额132的来历:会计每年提折旧=600÷10=60万元
按公允价值提折旧=1200÷10=120万元相当于会计少提60万元,利润就多做了60万元,调整后利润=500-60=440万元。投资企业的持股比例是30%,440×30%=132万元
(四)取消了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取消了“递延税款”科目,设置了“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税率 递延所得税负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税率
(五)资本公积核算内容变动较大。原明细科目只保留“资本(或股本)溢价”和“其他资本公积”剩余全部取消。
(六)利润分配明细科目有较大变化。
“应付普通股股利”和“应付优先股股利”换成“衣服现金股利或利润”。“其他转入”改叫“盈余公积补亏”。“转做资本(股本)的普通股股利”改成“转做股本的股利”。
(七)“投资收益”科目除了核算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损益以外对于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租金收入和处置损益也通过该科目核算。“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除了核算主营业务负担的税金几附加以外,对于其他经营活动发生的税金及附加也通过该科目核算。
(八)新准则取消了如下科目,均用新科目核算。1.“应收补贴款”→用“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2.“物资采购”→由“材料采购”代替。
3.“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由“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代替。4.“自制半成品”→由“生产成本”代替。
5.“委托代销商品→由“发出商品”代替。特殊情况还可以沿用“委托代销商品”。
6.“长期债权投资“→设置”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7.“委托贷款”→由“持有至到期投资”代替。“委托贷款—减值准备” →由“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代替。8.“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由“在建工程—减值准备”代替。9.“应付短期债券”→设置“交易性金融负债”科目。10.“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由“应付职工薪酬”代替。11.“应交税金”、“其他应交款”→由“应交税费”代替。
12.取消了“待转资产价值”科目。原接受捐赠后扣除33%的所得税剩下的67%计入“资本公积”现改为计入“营业外收入”。
13.“应付债券”→由“长期债券”代替。
14.取消了“盈余公积”科目下的“法定公益金”明细科目。15.“营业费用”→由“销售费用”代替。16.取消了“补贴收入“科目。
(九)新准则增加了如下科目。
1.“投资性房地产“科目。核算依靠租金和资产增值的房屋和土地使用权。
2.“累计摊销”科目。用来核算无形资产的摊销。摊销无形资产时,借: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支出)贷:累计摊销
3.“商誉“科目。适用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例:甲企业以公允价值为14000万元,账面价值为10000万元资产作为对价对乙企业进行吸收合并。购买日乙企业持有资产的情况如下: 项目 账面价值 公允价值 固定资产 1000 8000 长期股权投资 4000 6000长期借款 3000 3000 净资产 7000 11000 账务处理如下: 借:固定资产 8000 长期股权投资 6000 商誉 3000(公允价值14000-净资产11000)贷:长期借款 3000 ××资产10000 资产处置收益 4000(公允价值-账面价值)
4.设置了“预计负债”科目。核算方法与原制度相比有所变化。
1.流动性比率.(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公司2001¬—2003流动比率先降后升,但与绝对标准2:1有很大差距与行业平均水平约1.35左右也有差距,值得警惕,特别是2004年是华能还款的一个小高峰,到期的借款比较多,必须要预先做好准备。公司速动比率与流动比率发展趋势相似。并且2003年数值0.91接近于1,与行业标准也差不多,表明存货较少,这与电力行业特征也有关系。
2资产管理比率.(1)存货周转率=销货成本/平均存货.(2)A 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平均应收账款.B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平均收帐期)=360/应收账款周转率.(3)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平均总资产
公司资产管理比率数值2002年比2001年略有下降,2003年度最高,其中,存货周转率2003年度超过行业平均水平,说明管理存货能力增强,物料流转加快,库存不多。应收帐款周转率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说明资金回收速度快,销售运行流畅。公司2003年资产总计增长较快,销售收入净额增长也很快,所以资产周转率呈快速上升趋势,在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说明公司的资产使用效率 很高,规模的扩张带来了更高的规模收益,呈现良性发展。
3.负债比率.(1)资产负债比率(负债比率)=总负债/总资产.(2)已获利息倍数=利税前利润/利息=(净利润+利息+所锝税)/利息
(3)长期债务对权益比率=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
公司负债比率逐年降低主要是因为公司成立初期举借大量贷款和外债进行电厂建设,随着电厂相继投产获利,逐渐还本付息使公司负债比率降低,也与企业不断的增资扩股有关系。并且已获利息倍数指标发展趋势较好公司有充分能力偿还利息及本金。长期偿债能力在行业中处于领先优势,.获利能力比率.(1)销售净利润率=净利/销售收入净额
(2)销售毛利率=毛利润/销售收入净额
(3)资产回报率=利税前利润/平均总资产
(4)每股收益=权益回报率=(净利润—优先股股息)/平均普通股股权
(5)资产净利率=(净利润—优先股股息)/平均资产
第二篇:新准则科目及其明细变化小结
新准则科目及其明细变化小结
1)“现金”科目变为“库存现金”科目。
2)新准则取消了“短期投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设置了“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并在“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下设置“成本”、“公允价值变动”两个二级科目。
3)新准则取消了“应收补贴款”科目,并入“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4)“物资采购”科目变为“材料采购”科目。
5)“包装物”科目和“低值易耗品”合并为“周转材料”科目。
6)新准则取消了“长期债权投资”科目,而重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教材第六章金融资产)
7)新准则增设了“投资性房地产”科目,核算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教材第五章投资性房地产)
8)新准则设置了“长期应收款”和“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企业采用递延方式分期收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经营活动,已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应按应收合同或协议余款借记“长期应收款”科目,按其公允价值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等科目,按差额贷记“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
9)新准则设置了“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但其核算内容和核算方法与原制度相比有所变化。
10)新准则增设了“累计摊销”科目。用来核算无形资产的摊销额。
11)新准则增设了“商誉”科目,从“无形资产”科目分离出来,产生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12)原制度要求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的企业设置“递延税款”科目,而新准则设置了“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其核算方法与原制度相比有所变化。(教材第五章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税率 递延所得税负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税率
13)新准则取消了“应付短期债券”科目,而设置了“交易性金融负债”科目。核算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14)“应付工资”和“应付福利费”科目合并为“应付职工薪酬”科目。15)“应交税金”和“其他应交款”合并为“应交税费”科目。
16)新准则中设置的“预计负债”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制度相比有所变化。17)“盈余公积”科目取消了法定公益金有关的核算。
18)新准则增设了“库存股”科目,核算企业收购、转让或注销本公司股份金额。19)新准则增设了“研发支出”科目,核算企业进行研究和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
20)新准则增设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核算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以及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
21)“其他业务支出”科目变为“其他业务成本”科目。
22)“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变为“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23)“营业费用”科目变为“销售费用”科目。24)新准则增设了“资产减值损失”科目,25)“所得税”科目变为“所得税费用”科目。
26)新准则取消了“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科目。27)长期股权投资二级明细科目中,取消了“股权投资差额”,将“投资成本”改为“成本”,“股权投资准备”改为“其他权益变动”。
28)盈余公积弥补亏损中原来贷记“利润分配-其他转入”,现改为“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
29)分派股票股利,原借记“利润分配-转作股本的普通股股利”,现改为“利润分配-转作股本的股利”。
新旧科目衔接
(一)“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和“预付账款”科目新准则设置了“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和“预付账款”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制度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基本相同。调账时,应将以上科目的余额直接转至新账,也可沿用旧账。
(二)“短期投资”和“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新准则没有设置“短期投资”和“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而设置了“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并要求分别“成本”、“公允价值变动”进行明细核算。调账时,企业应当根据新准则的划分标准将原制度中的短期投资重新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企业应当按照首次执行日的公允价值自“短期投资”和“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转入“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科目;原账面价值与首次执行日公允价值的差额相应调整“盈余公积”和“年初未分配利润”科目金额。
(三)“应收补贴款”科目新准则没有设置“应收补贴款”科目。调账时,企业应“应收补贴款”科目的余额转至“其他应收款”科目。
(四)“物资采购”、“在途物资”、“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材料成本差异”、“库存商品”、“商品进销差价”、“委托加工物资”、“受托代销商品”、“待摊费用”和“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新准则设置了“材料采购”、“在途物资”、“原材料”、“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材料成本差异”、“库存商品”、“商品进销差价”、“委托加工物资”、“受托代销商品”、“待摊费用”和“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核算内容与原制度相同。调账时,应将“物资采购”科目的余额转入“材料采购”科目;将“包装物”科目和“低值易耗品”科目的余额一并转入“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科目;将“库存商品”科目的余额转入“库存商品”科目,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开发产品也可以将其金额转入“开发产品”科目,对于农业企业收获的农产品也可以将其金额转入“农产品”科目;其他科目的余额直接转至新账,也可沿用旧账。
另外,新准则还增设了“投资性房地产”科目,对农业企业专设了“消耗性生物资产”科目,对建造承包商专设了“周转材料”科目。
调账时,应将原存货项目中属于投资性房地产、消耗性生物资产或周转材料的金额自有关科目转入“投资性房地产”、“消耗性生物资产”或“周转材料”科目。
(五)“自制半成品”、“委托代销商品”和“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科目
新准则没有设置“自制半成品”、“委托代销商品”和“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科目,而设置了“发出商品”科目。调账时,应将“自制半成品”科目的余额转入“生产成本”科目;将“委托代销商品”科目的余额转入“发出商品”科目;对“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科目的余额进行分析,其中尚未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发出商品部分转入“发出商品”科目,已经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发出商品部分转入“主营业务成本”科目。企业也可沿用“委托代销商品”科目核算委托其他单位代销的商品。
(六)“长期股权投资”科目
新准则设置了“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但其核算内容和核算方法与原制度相比有所变化,另外新准则还设置了“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调账时,企业应对“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的余额进行分析。
对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差额”科目余额全额冲销,并相应调整“盈余公积”和“年初未分配利润”科目:“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损益调整、股权投资准备”科目余额一并转入“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科目。
对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差额”科目的贷方余额全额冲销,并相应调整“盈余公积”和“年初未分配利润”科目:“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损益调整、股权投资准备”科目余额以及“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差额”科目的借方余额一并转入“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科目。
对合营企业、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差额”科目的贷方余额全额冲销,并相应调整“盈余公积”和“年初未分配利润”科目; “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科目余额以及“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差额”科目的借方余额一并转入“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科目、“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股权投资准备”科目余额。
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将“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直接转至新账,也可沿用旧账。
企业应当将上述三类投资相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金额自“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转入“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科目。
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能够可靠计量其公允价值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根据新准则的划分标准重新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照其首次执行日公允价值自“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科目转入“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科目;原账面价值与首次执行日公允价值的差额相应调整“盈余公积”和“年初未分配利润”科目金额。
(七)“长期债权投资”科目
新准则没有设置“长期债权投资”科目,而设置了“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调账时,企业应当按照新准则的划分标准,将原制度中的长期债权投资重新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属于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部分,按照其首次执行日的公允价值自“长期债权投资”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转入“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科目;原账面价值与首次执行日公允价值的差额相应调整“盈余公积”和“年初未分配利润”科目金额。
属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部分,将“长期债权投资——面值(或本金)、溢折价、应计利息”科目的余额分别转入“持有至到期投资——投资成本、溢折价、应计利息”科目,自首次执行日改按实际利率法计算确定利息收入。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将相应减值准备的金额自389“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转入“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
(八)“委托贷款”科目
新准则没有设置“委托贷款”科目。调账时,应将“委托贷款——本金、利息”科目的余额分别转入“持有至到期投资——投资成本、应计利息”科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将相应减值准备的金额自“委托贷款——减值准备”科目转入“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
(九)“应收融资租赁款”、“融资租赁资产”和“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
新准则没有设置“应收融资租赁款”科目,而设置了“长期应收款”和“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另外对租赁企业专设了“融资租赁资产”科目。调账时,应将“应收融资租赁款”科目的余额转入“长期应收款”科目;一般企业将“融资租赁资产”科目的余额转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租赁企业则将“融资租赁资产”科目的余额直接转至新账,也可沿用旧账;将“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的余额直接转至新账,也可沿用旧账。
企业采用递延方式分期收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经营活动,调账时已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应按应收合同或协议余款借记“长期应收款”科目,按其公允价值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等科目,按差额贷记“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
(十)“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工程物资”、“在建工程”、“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清理”、“无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
新准则设置了“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工程物资”、“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清理”、“无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制度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相同。
新准则没有设置“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科目,而增设了“投资性房地产”和“累计摊销”科目,对农业企业专设了“生产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科目,对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专设了“油气资产”、“累计折耗”和“油气资产减值准备”科目。
调账时,应将“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的油气资产除外)、“累计折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油气资产已计提的折旧除外)、“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工程物资”、“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清理”、“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商誉除外)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的余额直接转至新账,也可沿用旧账;将“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科目的余额转入“在建工程”科目贷方。
存在投资性房地产并且按照新准则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应将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余额自“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科目转入“投资性房地产”科目;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应当按照首次执行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自“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或“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转入“投资性房地产——成本”科目,原账面价值与首次执行日公允价值的差额相应调整“盈余公积”和“年初未分配利润”科目金额。
农业企业应将“生产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科目的余额直接转至新账,也可沿用旧账;将“公益林”科目的余额转入“公益性生物资产”科目。
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应将油气资产及其累计折旧金额、减值准备金额自有关科目转入“油气资产”、“累计折耗”和“油气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对于首次执行日满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且该日之前尚未计
入资产成本的弃置费用,应增加该项资产成本,并计入预计负债;同时,将应补提的折旧(折耗)计入“累计折耗”科目,并相应调整“盈余公积”和“年初未分配利润”科目。
(十一)“商誉”科目
原制度中商誉项目在“无形资产”科目中核算,新准则增设了“商誉”科目,并且核算内容和核算方法有所改变。调账时,对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原已确认商誉的摊余价值应全额从“无形资产”科目中冲销,并相应调整“盈余公积”和“年初未分配利润”科目金额。
对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原已确认商誉的摊余价值应从“无形资产”科目转入“商誉”科目;原合并合同或协议中约定根据未来事项的发生对合并成本进行调整的,如果首次执行日预计未来事项很可能发生并对合并成本的影响金额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按照该影响金额调整已确认商誉的账面价值;首次执行日,还应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发生减值的,则以计提减值准备后的金额确认。
(十二)“长期待摊费用”和“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新准则设置了“长期待摊费用”和“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制度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基本相同。调账时,应将以上科目的余额直接转至新账,也可沿用旧账。
(十四)“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
原制度要求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的企业设置“递延税款”科目,而新准则设置了“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其核算方法与原制度相比有所变化。
调账时,企业应计算首次执行日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形成的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并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
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同时追溯调整“年初未分配利润”和“盈余公积”科目金额。原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的企业,还应将原制度“递延所得税”科目的余额全额冲销,相应调整“年初未分配利润”和“盈余公积”科目金额。
(十五)“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代销商品款”、“应付股利”、“应付利息”、“其他应付款”和“预提费用”科目
新制度设置了“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代销商品款”、“应付股利”、“应付利息”、“其他应付款”和“预提费用”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制度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相同。调账时,应将上述科目的余额直接转至新账,也可沿用旧账。
(十六)“应付短期债券”科目
新准则没有设置“应付短期债券”科目,而设置了“交易性金融负债”科目。调账时,对于企业持有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应按其首次执行日公允价值自“应付短期债券”等科目转入“交易性金融负债——成本”科目;原账面价值与首次执行日公允价值的差额相应调整“盈余公积”和“年初未分配利润”科目金额。
(十七)“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交税金”和“其他应交款”
新准则设置了“应付职工薪酬”和“应交税费”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制度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相同。调账时,应将“应付工资”和“应付福利费”科目的余额转入“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将“应交税金”和“其他应交款”科目的余额转入“应交税费”科目。对于首次执行日存在的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计划,满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应将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补偿而产生的负债计入“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并相应调整“盈余公积”和“年初未分配利润”科目。
(十八)“待转资产价值”科目
新准则没有设置“待转资产价值”科目。调账时,应将“待转资产价值”科目余额扣除应交所得税后的金额转入“营业外收入”科目,将应交所得税金额转入“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
(十九)“预计负债”科目
新准则设置了“预计负债”科目,但核算方法与原制度相比有所变化。调账时,应将“预计负债”科目的余额直接转至新账,也可沿用旧账。对于首次执行日满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重组义务,应计入预计负债,并相应调整“盈余公积”和“年初未分配利润”科目;对于首次执行日满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且该日之前尚未计入资产成本的弃置费用,应计入预计负债,并增加资产成本。
(二十)“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未确认融资费用”和“专项应付款”科目新准则设置了“长期借款”、“长期债券”、“长期应付款”、“未确认融资费用”、“专项应付款”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制度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相同。调账时,应将“应付债券”科目的余额转入“长期债券”科目;其他科目的余额直接转至新账,也可沿用旧账。
(二十一)“实收资本”科目新准则设置了“实收资本”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制度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相同。调账时,应将“实收资本”科目的余额直接转至新账,也可沿用旧账。
(二十二)“资本公积”科目
新准则“资本公积”科目的核算内容较原制度有所增加。调账时,应将“资本公积——资本(或股本)溢价”科目的余额直接转入“资本公积——资本(或股本)溢价”科目,将“资本公积”科目下其他明细科目的余额一并转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二十三)“盈余公积”科目
新准则设置了“盈余公积”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制度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相同。调账时,应将“盈余公积”科目金额经有关调整后的余额直接转至新账,也可沿用旧账。
(二十四)“本年利润”科目
新准则设置了“本年利润”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制度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相同。由于“本年利润”科目年末无余额,不需要进行调账处理。
(二十五)“利润分配”科目
新准则设置了“利润分配”科目,其核算内容较原制度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有所增加。调账时,应将“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金额经有关调整后的余额转入新账,也可沿用旧账。
(二十六)“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补
贴收入”、“营业外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支出”、“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所得税”和“以前损益调整”科目新准则设置了“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支出”、“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所得税”和“以前损益调整”科目,没有设置“补贴收入”科目。根据新准则规定,“投资收益”科目除核算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损益以外,对于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租金收入和处置损益,也应通过该科目核算:“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除核算主营业务负担的税金及附加以外,对于其他经营活动发生的税金及附加,也应通过该科目核算:“销售费用”科目的核算内容与原制度“营业费用”科目的核算内容相同;其他科目的核算内容与原制度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基本相同。由于上述科目年末无余额,不需要进行调账处理。
第三篇:会计考试主要科目
·[练习测试]2011年10月3日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每日一练[2011-10-3]·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每日一练:主营业务收入[2011-10-3]·《初级会计电算化》每日一练:手工会计账务处理缺陷[2011-10-3]·[练习测试]2011年10月2日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每日一练[2011-10-2]·《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每日一练:委托代理记账的委托人义务[2011-10-3]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每日一练:流动负债[2011-10-2]·《初级会计电算化》每日一练:计算机会计核算系统[2011-10-2]·《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每日一练:编制财务会计报告[2011-10-2]·[练习测试]2011年10月1日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每日一练[2011-10-1]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每日一练:期间费用[2011-10-1]·《初级会计电算化》每日一练:手工与电算化会计差异[2011-10-1]·《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每日一练:记账凭证编制依据[2011-10-1]·[练习测试]2011年9月30日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每日一练[2011-9-30]·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每日一练:财务会计的表述[2011-9-30]·2011年《初级会计电算化》每日一练:会计电算化意义[2011-9-30]·《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每日一练: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求[2011-9-30]·[练习测试]2011年9月29日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每日一练[2011-9-29]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每日一练:会计监督[2011-9-29]·2011年《初级会计电算化》每日一练:会计电算化[2011-9-29]·《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每日一练:工作交接相关规定[2011-9-29]·[练习测试]2011年9月28日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每日一练[2011-9-28]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每日一练:企业资产[2011-9-28]·2011年《初级会计电算化》每日一练:财务软件[2011-9-28]·《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每日一练:记账本位币的基本规定[2011-9-28]·[练习测试]2011年9月27日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每日一练[2011-9-27]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每日一练:流动负债[2011-9-27]·2011年《初级会计电算化》每日一练:会计核算软件[2011-9-27]·《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每日一练:代理记账业务范围[2011-9-27]·[练习测试]2011年9月26日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每日一练[2011-9-26]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每日一练:企业流动资产[2011-
第四篇:工会会计常用科目
工会会计常用科目
一、资产类
1、现金
2、银行存款
3、暂付款
4、固定资产
二、负债类
1、暂存款:押金、筹资款、代收捐款
三、净资产类
1、固定基金
(1)本科目核算工会购入、调入、建造、接受捐赠以及盘盈固定资产所形成的基金(2)贷方余额=固定资产借方余额
2、经费结余
(1)
(2)年终结账前处理。
贷方=会费收入+拨交经费收入+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政府或行政补助收入+投资收益+其他收入
(贷方之和)
借方=会员活动费+职工活动费+事业支出+工会业务费+其他支出+上解经费支出
(借方之和)
四、收入类
3、会费收入
(1)会员缴纳;只收不支;年终一次性转入“经费结余”
4、拨交经费收入 提取:工资总额*2% 包括基层工会60%的留成部分+向上级工会上解的经费 行政方面直接上解上级工会经费,都要计入本科目
收到:(借:银行存款 贷:拨交经费收入);上解经费:(借:上解经费 贷:银行存款)
5、其他收入:变卖财产、物品收入、银行存款、借出款利息收入
平时只收不支
年终一次性转入“经费结余”
6、会员活动费:核算基层工会用会费组织会员开展集体活动及会员特殊困难补助的费用
年终一次性转入“经费结余”
7、职工活动费:{职工教育费
{文体活动费
{宣传活动费
{其他活动费
8、工会业务费:工会干部培训、加强自身建设和开展业务工作
各项支出
{培训费
{会议费
{专项业务费
{外事费
{其他业务费
9、其他支出:按规定计提的财务专用基金
10、上解经费支出
新的工会制度准则
1、收到计提的工会经费时:
借:银行存款
(100%)
贷:应付上级经费
(30%)
拨交经费收入
(70%)
2、向上级工会上缴工会经费时:
借:应付上级经费
贷:银行存款
第五篇:2013会计继续教育——2012新所得税变化选择判断题
单选题:
1、上市公司按照股权激励计划授予激励对象在未来一定期限内,以预先确定的价格和条件购买本公司一定数量股票的权利是(股票期权)。
2、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一律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的企业是(烟草企业)。
3、投资额超过80亿元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经认定后,实行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0.15)。
4、跨省市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分配及预算管理的原则是(统一规范、兼顾总机构和分支机构所在地利益)。
5、对二级分支机构查补税款计算与分摊入库问题的处理要遵循的原则不包括(兼顾公平与效率)。
(坚持法人所得税制,遵循40号文件的基本分配框架,尽量提高二级分支机构所在地税务机关就地监管的积极性)
6、《办法》的第四章强调在就地监管机制中有管理抓手作用的是(就地检查)。
7、总机构应将分支机构注销情况报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并办理变更税务登记的时限是分支机构注销税务登记后(15日内)。
8、对于既向城镇居民供水,又向农村居民供水的饮水工程运营管理单位,免征契税的依据为(向农村居民供水量占总供水量的比例)。
9、财产保险公司的保险保障基金余额达到公司总资产(6%)的,其缴纳的保险保障基金不得在税前扣除。
10、依法按核定应税所得率方式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企业,取得的转让股权(股票)收入等转让财产收入,收入额和应税所得率分别为(全额;主营项目(业务)确定适用的应税所得率)。
11、享受西部大开发优惠的企业应当在汇算清缴前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书面申请并附送相关资料,各实行(第一年须报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第二年及以后实行备案管理)。
12、我国境内新办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经认定后在2017年12月31日前自获利起计算优惠期,实行(两免三减半)。
13、享受研究开发费税前扣除税收优惠的企业,其税收优惠条件发生变化的,应当自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
14、根据40号文件的政策规定,企业所得税全额归属中央收入的企业数量为(15家)。
15、总分机构统一计算的当期应纳税额的地方分享部分中,总机构所在地分享的部分占(25%)。
16、截至2015年底,符合条件的农村金融机构金融保险收入按(3%)的税率征收营业税。
17、保险公司经营财政给予保费补贴的种植业险种的,计提巨灾风险准备金的比例不超过补贴险种当年保费收入的(25%)。
18、在股权激励计划授予激励对象时,换取激励对象提供服务对价的计算依据是该股票的(公允价格及数量)。
19、汇总纳税企业当年由于重组等原因从其他企业取得重组当年之前已存在的二级分支机构,不视同新设二级分支机构,体现的原则是(实质重于形式)。
20、在一个纳税内,各分支机构上一的财务报表原则上需要报送(1次)。
21、股票实际行权时的公允价格,以实际行权日该股票的(收盘价格)确定。
22、总机构应将本期企业应纳所得税额的50%部分,在每月或季度终了后(15日)内就地申报预缴。
23、对企业发现以前应扣除而未扣除的支出,做出专项申报及说明后准予追补计算扣除,但追补确认期限不得超过(5年)。
24、对个人向基金捐赠资金的,在申报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30%)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缴纳所得税税前扣除。
25、按照国库制度的规定,库款报解整理期为(1月1日至1月10日)。
26、与财预[2008]10号相比,40号文件中对“资产总额”的解释不再排除(无形资产)。
27、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环境保护专用设备的,税收优惠政策为(该专用设备的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
28、下列各情形中,不允许税前扣除的是(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按照不超过当年年末担保责任余额2%的比例计提的担保赔偿准备)。
29、企业取得的财政性资金作为不征税收入处理后,在(5年)内未发生支出且未缴回相关部门的部分,计入应税收入总额。30、多缴的税款由(分支机构和总机构所在地税务机关)开具收入退还书并按规定办理退库。
31、对金融机构农户小额贷款的利息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90%)计入收入总额。
32、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会计核算处理为(借方增加企业成本费用,贷方为减少股东权益)。
33、以下各项中,不得提取贷款损失准备金在税前扣除的是(金融企业的委托贷款)。
34、以总机构名义进行生产经营且无法提供相关材料、视同独立纳税人的分支机构,其独立纳税人身份(1个)内不得变更。
35、下列关于总分机构分摊税款的计算错误的是(分支机构分摊税款=汇总纳税企业当期应纳所得税额×25%)。
36、对饮水工程运营管理单位从事目录规定的饮水工程新建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实行三免三减半的起始为(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
37、凡对企业主营业务是否属于《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难以界定的,税务机关应要求企业提供(省级(含副省级)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下一级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证明文件。
38、各分支机构根据分摊税款就地办理缴库,所缴纳税款收入中央与分支机构所在地分享比例为(60:40)。
判断题:
1、股权激励计划实行后需一定服务年限方可行权的,等待期内会计上计算确认的相关成本费用,不得在对应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扣除。(正确)
2、企业取得的属于不征税收入的财政性资金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正确)
3、企业既符合西部大开发15%优惠税率条件,又符合《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各项税收优惠条件的,可以同时享受。(正确)
4、符合规定条件的企业,应在终了之日起3个月内,按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减免税手续。(错误)4个月内
5、总机构和具有主体生产经营职能的二、三级分支机构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错误)
6、总机构对各分支机构上报的资产损失,一律以清单申报的形式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错误)
7、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和分支机构应依法办理税务登记,接受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的监督和管理。(正确)
8、企业所得税分月或者分季预缴,由总机构和分支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具体核定。(错误)
9、试点企业将承揽的运输业务分给其他单位并由其统一收取价款的,应以该企业取得的全部收入为营业额计算征收营业税。(错误)
10、总机构设在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地区外的企业,其在优惠地区内设立的分支机构仅就该分支机构所得确定适用15%优惠税率。(正确)
11、保险公司已发生未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按不超过当年实际赔款支出额的8%提取。(正确)
12、涉及退税时,可经总、分机构同意后分别抵缴其下一应缴企业所得税税款。(正确)
13、分支机构未按税款分配数额预缴所得税造成少缴税款的,主管税务机关对其处罚,无需告知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错误)
14、向基金捐赠资金的企业,在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缴纳所得税税前扣除。(正确)
15、对个人取得股权激励计划标的物,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方面,需要在个人实际行权时确认为个人所得。(正确)
16、在基建工地为基建工地服务的各种工棚等临时性房屋,在施工期间,一律免征房产税。(正确)
17、所称获利,是指该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大于零的纳税。(正确)
18、金融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贷款损失,应先冲减已在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金,不足冲减部分可据实在计算当年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正确)
19、对签订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分摊协议的关联企业的一方,只有其发生的费用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税前扣除限额比例时才可按协议将其超过部分归集至另一方扣除。(错误)
20、总机构应将统一计算的企业当期应纳税额的剩余25%,就地全额缴入中央国库。(正确)
21、符合条件的软件企业按规定取得的即征即退增值税款,可以作为不征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错误)
22、国有工矿企业参与政府统一组织的棚户区改造资金补助支出,准予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错误)
23、集成电路生产企业的生产设备,其折旧年限可以适当缩短,最短可为2年。(错误)设备3年,软件2年
24、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按不超过当年担保费收入60%的比例计提的未到期责任准备,允许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错误)
25、企事业单位支付给学生的相关报酬,可依照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正确)
26、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主体是总机构,分支机构并不需要进行纳税调整。(正确)
27、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税款、汇算补缴税款、查补税款由总机构统一办理缴库。(错误)
28、跨省市总分机构企业缴纳的所得税查补税款,按中央与地方75:25分成比例就地缴库。(错误)
29、分级管理,是指居民企业总机构、分支机构,分别由省级、市级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监督和管理。(错误)
30、文化企业在境外演出从境外取得的收入照章征收营业税。(错误)
31、40号文件中规定,分支机构“三因素”所属区间的调整,需要区分上上和上。(错误)
32、对于既向城镇居民供水,又向农村居民供水的饮水工程运营管理单位,如无法提供具体比例,则减半享受税收优惠。(错误)
33、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与筹办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可按实际发生额计入企业筹办费,并按有关规定在税前扣除。(错误)
34、40号文件中明确规定,当年撤销的分支机构自办理注销税务登记之日起不参与分摊。(正确)
35、向基金捐赠资金的企业,在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缴纳所得税税前扣除。(正确)
36、自2011年11月1日至2014年10月31日,对金融机构与小型微型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正确)
37、总机构和具有主体生产经营职能的二、三级分支机构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错误)
38、保险公司已发生未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按不超过当年实际赔款支出额的8%提取。(正确)
39、企业因接受外部劳务派遣用工所实际发生的费用,一律不允许计入计算其他各项相关费用扣除依据的工薪总额基数。(错误)40、上市公司实行股权激励计划产生的费用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无关,不允许在税前扣除。(错误)
41、自2012年1月1日起,专门从事股权(股票)投资业务的企业,不得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正确)
42、总机构设立具有主体生产经营职能的部门,且该部门的营业收入、职工薪酬和资产总额与管理职能部门分开核算的,可将该部门视同一个二级分支机构。(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