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圆形变变变》说课稿
圆形变变变
——S版一年级下百花园六《看谁想得妙》说课稿
永顺路小学
杨秋洁
<说教材> 小学语文S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导读中说到:只有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才能把事情做好。本单元课文《燕子妈妈笑了》、《小蝌蚪找妈妈》等都围绕此主题进行,引导孩子多观察多思考。新课标倡导口语交际的话题应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让学生感到有话可说,并能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或情感体验,让学生说实话、表真情、能达意。而本单元口语交际内容,是以圆形为基础展开想象,所以我设计了《圆形变变变》的口语交际教学内容。<说学情> 在第一学段中,新课标对一二年级的口语交际提出了以下要求: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口语交际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内容上选择了生活中常见的圆形,并采用魔术激发孩子学习热情,通过孩子们感兴趣的事物,如球类、水果等,引导孩子进行说话练习。由于年龄小、积累少,孩子们对于词语的使用还不够准确。所以,在说话过程中适时给予句式的指导,让孩子们不仅想得新奇,说得尽兴,还能做到说清楚、说明白。<说目标> 根据孩子们的认知水平,结合三维目标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发现圆藏在哪里、在圆的基础上添加形状拼出新的图形,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
2、能较清楚的、完整的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拼图内容,正确使用句式。并能评一评自己和别人的作品。
3、培养孩子想说、敢说、爱说的好习惯。<说教学准备> PPT课件、印有圆的纸片若干 <说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魔术激趣
1.课前先和孩子们以聊天的方式自然过渡到到上课内容。2.通过变魔术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
同学们,大家好!初次见面,我来做个自我介绍。我来自永顺路小学的老师,姓杨,大家可以称呼我为杨老师。今天是专程来和大家交朋友的。谁想和我交朋友?赶紧用行动告诉杨老师。(学生坐端正)
同学们坐得真端正!看来大家都想和杨老师做朋友。能交到这么多新朋友,杨老师特别高兴,要和大家分享一个秘密,其实杨老师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魔术师!请看——(播放音乐,利用道具变魔术)小朋友们,喜欢杨老师神奇的魔术吗?(喜欢)那就跟着杨老师一起进入神奇的魔术世界吧!
(设计意图:激发孩子参与交际的热情是口语交际课堂的前提。考虑到孩子们的好奇心较重,对魔术也是非常感兴趣。因此根据本次口语训练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把“魔术”作为一个激活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子,并以此为线索贯穿整堂课。)
二、创设情景,练习说话
1.将圆形拟人化,与孩子们进行对话交流。2.让孩子们在图片中去观察、去寻找圆。3.再出示句式,让孩子们说得准确规范。
4.放手让孩子们去思考,寻找身边的圆。并出示更多句式供孩子们进行选择,或允许孩子进行自由发挥。
5.老师对发言的孩子进行指导,力求说得准确、规范。6.同桌互相说自己的发现,让人人都有说的机会。
看——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变魔术道具!(课件出示一个圆)一个可爱的圆形宝宝。调皮的它,乔装打扮,藏了起来,变成另外一样东西了。咱们要想用圆形宝宝变魔术,必须要把它找出来!
你们看,杨老师就在校园里找到了它。(出示图片:足球)圆形宝宝还藏在生活中。(同学们观察后回答)你们真是火眼金睛,这么快就把圆形宝宝找到了。原来它藏在足球里、藏在象棋里呢!可淘气的圆形宝宝又给我们提出了新要求,要能用下面的句式,来说话。(出示:我找到了圆形宝宝,它在()里。()是圆的,圆藏在()里。)(指导学生用句式说话)
圆形宝宝无处不在,让我们一起动动脑筋,想想它还藏在哪些地方?(学生使用句式,老师帮助学生说完整,说规范。)小朋友的发现真多,说都说不过来了。咱们这样吧,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同桌,好吗?(同桌互说)(设计意图:创设引人入胜的交际情境是口语交际课堂的条件。以圆形宝宝和大家对话的方式,牢牢地牵住了孩子们的小耳朵,抓住了他们的心。此环节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双向互动,充分体现了“交际”本质。学生在课堂上听听、想想、说说,学习形式多样。采取举一反三的方式,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发表一点新思想,吐一点新见解,说一点不一样的话,就在口语交际课堂上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让课堂活跃起来。)
三、发挥想象,动脑动手
1.老师进行说话,学生学习说话句式。
2.动脑动手进行添画,并利用句式进行说话练习。3.同桌之间进行交流,相互帮助把话说好。
4.孩子们进行汇报交流,老师适时指导,并予以肯定。
同学们,你们真厉害!圆形宝宝答应做我们的道具啦!现在我们就要用圆形宝宝来变魔术了。各位聪明的小魔术师,你们想想看,在圆形宝宝身上加上什么,它就变成了另一样东西?我们一起来画画,说说。要画得好,说得清楚,可是很难的哦!老师先做个样子,小朋友可要仔细看,认真听。我在圆上加了花瓣,圆就变成了一朵花。我把花儿送给同学们。
你们听清楚了吗,我先说——(生:加了什么)再说——(生:变成什么)最后说——(生:送给谁)
你们真会听,一下子就把老师的话听明白了。
(出示句式:我在圆上加了(),圆就变成了()。我把()送给()。)
那你们能像老师这样把圆变一变吗?不过,老师还有一个要求:要变得和别人不一样!看谁最会想,最会变,最会说。开始吧!
(学生在印有圆的纸上添画)
画好的小朋友和同桌说说你加了什么,圆变成了什么,你要送给谁?(先动笔画,然后同桌之间自由练说)
谁愿意说给大家听听?(生分享交流,小老师点评,老师适时指导)
(设计意图:在困难处呈现范例是灵动口语交际课堂的基石。众所周知,任何技能的入门都是从模仿开始的。一年级孩子的言语发展还处于起始阶段,模仿既是他们的心理需要,也是他们学习的原动力。所以我在此环节作了实例的示范,便于学生后面的语言表达的规范、明晰。可是如果只会机械地模仿,不能内化成自己的语言,这样学习是没有生命力的。所以,在此环节中,我引导学生在注意语言结构的基础上,更关注语言所表达的内容——要变得与众不同,把学生的言语活动和生活中的真实情景以及自己的内心世界紧密结合起来。)
四、拓展途径,满足交际需要 1.对孩子们今天的表现予以肯定,鼓励孩子。
2.家庭作业以“送礼物”的方式布置给孩子,提高了孩子的积极性。孩子们的想法真棒!每个人的变法都不一样,你们真是出色的魔术师。咱们下课的时候,把“圆形变变变”的作品送给你心里的那个人吧!然后把你加了什么,变成什么,说给他听,好吗?
现在让老师再来变一次吧!(在圆里加了一双大眼睛,一张笑眯眯的嘴巴)亲爱的孩子们,我把这张笑脸送给所有的小朋友,因为你们今天一个个都很会想,很会变,很会说。还有呀,老师希望你们每天开开心心,快快乐乐!
(设计意图:鼓励的力量是无穷大的。对孩子们的表现予以肯定,无疑是一种巨大的鼓励。这对于一年级孩子培养想说、敢说、爱说的习惯,是有益处的。)
第二篇:圆形变变变 小班艺术
活动名称:圆形变变变 领域:艺术
活动班级:幼儿小班 活动教师:
设计思想:圆形是幼儿熟悉的图形,一个个简简单单的圆,添画几笔就变成了孩子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和常见的物品,他们对此有着丰富的感性经验,会觉得既亲切又趣味十足。本活动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画一画多感官参与的方式,让幼儿认真仔细观察画面,尝试理解画面内容并较清楚地表述,同时能抓住物品的特点和功能向同伴交流分享自己对圆圈的认识。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能大胆对圆形进行想象,并用添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及动手绘画能力。
3、情感目标:乐意参与“圆形变变变”活动,乐于与教师和同伴分享自己的作品。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图纸上画着大小不同的圆形、蜡笔若干。
2、经验准备:会画简单线条。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领幼儿做手指游戏
二、活动过程:
1、教师领幼儿做手指游戏,(手指变变变)。
2、刚才我们变出了这么多小动物,你们还能想出什么呢?看老师还能变出什么?(变出圆形)
3、出示圆形图。
4、小朋友,你说我们的圆形能变吗?能变出什么呢?
5、看老师的圆形能变成什么呢?(教师边示范,边讲述用了什么线条在哪里添画了)
三、把画有大小不同的圆形的图纸分发给幼儿,幼儿开始操作,教师巡视并指导。
四、延伸 :让幼儿观察活动区还有生活中哪些物品是圆形的?
第三篇:小班活动:圆形变变变
圆形变变变
活动流程:
一. 以魔术游戏引入圆形
1、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出示圆形),瞧瞧,知道它是谁吗? 教师:(作惊喜状)原来是我们的老朋友—圆形呀!来,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圆形宝宝”来我们班做客。
2、圆形宝宝是怎样的?
小结:圆形是圆圆的,很光滑的,没有尖尖角,还可以滚动呢!
今天圆形宝宝要请我们看魔术表演。我们只要对着小圆形说‘圆形宝宝,变变变’圆形宝宝就会变出很多漂亮的东西。二.认识生活中圆形物体
1.魔术师对着圆形宝宝说:“圆形宝宝,变变变!”
逐步出示苹果。教师:“呀,魔术师变出什么来了?”苹果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红彤彤的苹果)
2.我们再来变一个吧。“这回,魔术师变出什么了?”娃娃怎么变成的?(可爱的娃娃)
3.接下来蝴蝶和熊的方法同上,不同的是可以请幼儿来做魔术师,变魔术,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美丽的蝴蝶(数圆形);胖嘟嘟的小熊(按步骤猜。)4.激发幼儿找生活中的圆形物体。
教师:小朋友,你喜欢魔术师的表演吗?圆宝宝说还有许多东西和它长的很像,它还能变成什么东西呢?
5、你们能不能来帮助圆宝宝变变变呢?(出示操作纸)
三、亲子操作
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对圆形进行添画,使圆形变成其他物品,也可把圆形进行组合,变成其他物品。
四、交流
我把圆宝宝变成了什么?
第四篇:《蔬果变变变》说课稿
《创新 体验 感受蔬果多变之魅力》
《蔬果变变变》说课稿
金秋十月,硕果飘香,我们灵宝素来就有瓜果之乡的美誉,你看,那红彤彤的富士苹果,黄澄澄的贵妃杏,火红的水晶柿子……构成了一幅幅多彩的美景!今天,请大家跟随我一起走进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第十一课《蔬果变变变》,在创新中共同感受蔬菜和水果那可爱、多变的艺术魅力!我解说的流程是:
潜心研读解“教材”
深入分析说“学情”
依托课标定“目标”
匠心独运说“策略”
深化重点说“流程” 简明扼要显“主题”
一、潜心研读解“教材”
我们的教材纵向方面分为四个学段,横向方面分为四个学习领域。
《蔬果变变变》就是一节贴近于生活,集欣赏性、合作性、互动性为一体的造型〃表现课。本课根据新课标“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要求,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利用身边蔬果进行美术创作,巧妙利用蔬果的色彩,外形,重新塑造崭新的形体,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蔬果变变变》之前有一年级下册的《走进大自然》、三年级下册的《彩线贴画》,都是以选生活中的实物创作造型,编排内容由易到难,知识技能层层递进。本节课在美术教材整体结构中
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深入分析说“学情”
二年级学生年龄小,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好奇心重,不足之处是动手能力较弱,造型方面比一年级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还缺乏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三、依托课标定“目标”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1--2年级学生要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根据本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我拟定以下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1)、利用当地各种蔬菜、瓜果,制作各种造型。
(2)、发展学生的塑造能力及创新想象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用欣赏探究法教学,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受自然界中的神奇,引导学生在通过自主探究及与人合作中寻求创作的乐趣。教学重点:利用各种蔬果进行造型。教学难点:用蔬果的形状和色彩进行设计。
四、匠心独运说“策略”
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实践为主线,创新为目的”的设计思路,运用创设情境法、欣赏教学法、示范教学法,讨论探究法的教学方法来突破重难点。让学生形象直观的感受课堂气
氛、体验快乐、收获知识。
五、深化重点说“流程”
如果说研究教法、学法是教学的前提,我认为优化环节巧施教更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为此,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上课伊始,我用一种神秘的口气:“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张有趣的图片,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同学们说出上面的各种蔬菜名称,我把图片一百八十度的转变角度,这时的图片和刚才截然不同,“角度变后又看到了什么?”特殊的图片一下调动了学生兴趣。总结“这位艺术家真有趣,他把我们常见的蔬菜和水果,根据它的颜色和形状组成了一张有趣的人脸。老师也用蔬菜水果做了一个有趣的造型”。出示蔬菜做的造型范作,问“看看老师做的是什么?用什么做的?”引出本节课题。
这一环节通过一张有趣图片的导入,让同学们从不同角度去发现,既有意义又激发了学习兴趣,此环节既巧妙,又直奔主题。顺理成章的引出课题。
环节二:蔬果分析,突出重点。
蔬果分析我分为两步来设计,第一步我先出示包菜和花菜的图片,出示问题:这是什么菜? 特点是什么?适合变成什么?得出包菜的型圆根大,通过改变可以做出猪头形状。花菜颜色是白色,表面凹凸不平,巧妙改变可以做绵羊身体。这里得出可以利用蔬果外形和颜色,巧妙打扮,就可以变出可爱造型。
第二步是先出示特征明显的鳄鱼图片,说它的体型特征,猜猜可以用什么合适的蔬果来做造型?这里的答案可能不止一种,学生可能会说有黄瓜或是苦瓜,针对学生不同的回答,我会及时
提出表扬,这是对学生想象能力的肯定。小结:“这些蔬果做的造型形象生动,因为合理利用了蔬果的外形和颜色”。
学生在描述蔬果特征的基础上,再次对动物身体特征进行分析,这样的角度转换设计能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印象,突出本课重点,也为解决难点做好铺垫。
环节三:小组讨论,交流展示。
通过前面对蔬果颜色外形的分析可做出各种造型,引发学生的兴趣,我会乘胜追击,“今天老师给各个小组分别带来一份礼物,”小组长打开桌上的盖子,露出各种水果造型。利用送给各小组的礼物,让学生分组开展讨论。设置问题1、这些是用什么蔬果做的?2、用到了什么方法?我挑选有代表性的小组同学发言,基本得出制作时所需的方法。并及时反馈组合时没看懂的地方,及时谈论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有目的的分析作品,通过对作品的拆开组合,更直观的了解蔬果的基本做法,解决了本节课的难点。同时让学生感受到蔬果可以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创新意识。
环节四:直观演示,引导创新。
通过小组分析作品,学生了解了一些制作方法,然后我用香蕉演示作品过程。我先是把香蕉皮撕开,把多余的香蕉切掉,添加眼睛做成了章鱼。然后把章鱼颠倒过来,让同学们观察又像什么?这时添加嘴巴变成娃娃头。再把多余的皮撕掉,稍加改变,添加身体变成了什么?
一个水果三种设计,这个环节既让学生加深了对方法的使用了解,又突出了创意和创新,为挖掘学生创造潜能奠定了基础,让学生的思路更加开阔。
环节五:赏析作品,引导创作。
老师的示范会让学生已经有了一种想去尝试的冲动。这时让学生再欣赏一些创意作品,然后分析自己手中的材料可以做成什么形象?我们怎么利用它的颜色,形状?让学生把想法分享给同桌。
这个环节的教学,学生通过欣赏,思维开阔,重点显明突出、再经过分析材料,理清了自己的设计思路,这样难点逐一突破,使学生感受到创意的快乐。这也是对学生进行美术知识学以致用的方法引导。
环节六:创作评价,体验快乐。
学生用所带蔬菜水果进行自主创造,可单独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
采取自评、互评和师评相结合的方法对作品进行展示评价。从以下两方面来引导:
1、请你说说自己的作品创意在哪里?
2、介绍下你认为最有趣的作业,说一说为什么喜欢?重点让孩子们从形状、颜色、创意上去评价。
学生在动手制作过程中享受其中的乐趣,在充分展示美、欣赏美、评价美的基础上,分享成功的快乐。
环节七: 课后拓展,渗透教育。
魅力来自于艺术,艺术来源于生活。只要善于去观察,就能从身边有所发现。展示一些蔬果艺术品图片,问“这些作品特别吗?美吗?”“只要我们大家多动手,善思考,就能做出有创意的作品来?”美不光是外在的,心灵美更重要,请同学们在吃过果瓜后一定注意要自觉保持环境卫生哟!
这个环节培养学生善于去发现生活中的艺术,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创新和思考的能力。美不止在于外表,更要注重心灵美,渗进环保意识。
六、简明扼要显“主题”
板书是教学内容的浓缩,是教学流程的轨迹。本课教学中,我的板书设计,概括了教学的主要内容,又突显了重点,提示了制作的方法,可谓简明扼要,直观形象。
硕果累累壮秋色,惜时增效提素质,蔬果变变乐无穷,解说教材话高效。让我们细心研读,准确把握,巧妙设计,结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硕果吧!
我的解说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五篇:颜色变变变说课稿
幼儿园大班科学《颜色变变变》优秀说课稿范文
一、说教材
1、教材的意义与地位
《颜色变变变》是大班主题活动《变变乐园》的一个子课题,是一个颜色变化的探究活动。蓝天、白云、红花、绿叶,孩子们生活在一个多彩的世界里,多彩的颜色是怎么变出来的?大班科学活动《颜色变变变》为幼儿解开了这个疑惑,帮助幼儿了解了红、黄、蓝三原色其中两种颜色混在一起变出另一种颜色的神奇,感受颜色变化的奇妙,激发幼儿探索、发现颜色变化的欲望,丰富有关颜色变化的经验,体验变化的乐趣。
2、教学目标
本次活动遵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体现幼儿园教育活动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原则,符合幼儿爱动手、爱摆弄的年龄特点,基于现代四二一的家庭结构及教育上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导致了孩子之间缺乏交流、不懂得协商、合作,什么事情都以自我为中心等方面问题的考虑。本人在活动中有意识地创设环节,引导幼儿相互协商、自主分配角色,互相合作,共同探讨、互相交流在探究中的发现,从中渗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因此,本人预设了以下三个活动目标:
1、让幼儿主动参与变色的操作活动,感受三原色的变化;
2、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激发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3、乐意与同伴分享自己对颜色变化的发现。
3、教学重难点:
《纲要》指出:探索是儿童的本能冲动,好奇、好探究是儿童与生俱来的特点,在此次活动中,为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孩子们实际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人把幼儿主动参与变色的操作活动、探索颜色的变化定位于本次活动的重点。考虑到这是幼儿第一次自主探索颜色的变化,在操作中会异常兴奋和忙乱,为了有序地完成操作、发现、记录这一探究过程,本人把幼儿自主分配角色,互相合作调配颜色定为本次活动的难点。
4、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了完成具体活动的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材料的相互作用获得发展的,我给每组幼儿准备了一个调色盘,一张记录表和一支笔。还在最后环节给每个幼儿准备了一个制作陀螺用的硬纸片和若干牙签。准备的每一种材料都是要让幼儿通过动手使其发生变化,从而获得启发,得到发展。
二、说教法
1、演示法:
第一环节观摩小魔术表演,让孩子观察颜色由无到有的变化过程。第二次的演示法是运用在,记录表的讲解上,通过直观的记录表,更好的为孩子做示范,让他们清楚地感知操作和记录的方式方法。同时,演示调颜色和做记录表的时候,本人只示范调配了一种颜色,其他的留给孩子们足够的想象、探究空间,避免孩子清一色模仿的结果。
2、谈话法:
主要体现于调色和记录结果的小结评价。孩子们在配合调色和做记录的时候有的有交流、有的因角色分配发生冲突、有的调色时意见不统一需要商量等等,谈话法促进了孩子与孩子之间、孩子和老师之间的交流,从中也围绕目标渗透了孩子合作意识的培养。
3、观察法
在活动第三环节,幼儿动手操作调色,探索颜色的变化时,本人通过观察,幼儿调色之前的协商分工情况,观察幼儿的调色和记录过程,以便及时有效地进行指导和评价。
三、说学法
1、观察法
科学活动中的观察法是非常重要的,在开头引题激趣环节,幼儿观看小魔术演示,观察了颜色从无到有的变化过程,从而产生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继而又观察了教师示范调色和记录的方法,为下一环节的操作及记录提供了有效的指导依据。
2、实物操作法:
在活动第三环节,幼儿充分利用教师提供的颜料、调色盘、棉签、纸片等进行调色操作,在调色中感知、探究颜色的变化过程,从中获得有关颜色变化的知识经验,在活动延伸部分,幼儿又利用自己所调出的颜色和教师提供的材料自制五彩陀螺,最后在轻松愉悦的背景音乐中玩转陀螺的游戏,充分体验操作的乐趣。
3、讨论法
科学教育内容要求教师要引导(ben文由wuyanrenjia收集整理)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本次活动,讨论法主要运用于两个环节,一是幼儿调色及记录之前的角色分工问题,以及完成调色、记录一系列探究过程的交流、探讨;另一处是运用于操作结束后讨论、交流操作结果。
四、说教学过程
1、观摩小魔术表演
我设计的小魔术表演目的在于让幼儿通过观看表演、观察其变化过程从而产生好奇心,激发求知欲。魔术演示特意请个别幼儿尝试,有的幼儿能变出颜色,有的幼儿却变不出颜色,什么原因呢?颜色是怎么变出来的呢?把疑问留幼儿,让他带着疑问进入下一个环节。
2、幼儿亲手操作
通过观看老师小魔术表演,孩子们已经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想动手操作,这时,老师通过直观的演示法,把操作步骤教给孩子,让孩子在观察中得到启发,同时,老师又没有面面俱到的把所有问题都帮孩子解决,而是留有一定余地的让孩子在操作中发现问题,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老师只示范调配了一种颜色,其他的让孩子自己调配。因为,如果老师把所有的颜色都调配出来呈现给孩子,等孩子们自己变颜色的时候,可能新鲜感就没有那么强烈了。
3、谈话小结
小结环节是增进孩子们的交流,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从中渗透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创设浓烈的师幼互动氛围。
4、活动延伸:《我的陀螺转起来》
孩子们利用刚才变出来的颜色给陀螺上色,这个环节,很多孩子会有意识去寻找漂亮、鲜艳的颜色,有的把三种颜色混在一起的小朋友找不到漂亮的颜色了,他们开始寻求帮助,向别人借自己想要的颜色,所以合作交流再一次体现。而且,通过这一次,他们一定懂得,下次应该怎样操作才能调出漂亮的颜色。最后在愉快的音乐中快速旋转自己制作的陀螺,让幼儿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
五、课后反思
本次活动过程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积极参与其中,教师为主导,积极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让幼儿在活动中,通过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等各种体验,激发幼儿学习热情,在操作探索中发现颜色变化的神秘,感受颜色变化的乐趣,从而完成预设目标的要求。
我设计的小魔术演示非常吸引幼儿,孩子对我投放的这些操作材料也非常感兴趣,虽然最后他们的操作结果不是很理想,有的甚至把颜料全部混在一起,而有的由于不能把握颜料的用量而影响到调出的色彩的明暗效果,过程也比较忙乱,但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了孩子最本能的反应:他们喜欢这样的活动,他们从活动中学到自己需要的本领,比如说,通过合作他们完成了记录表,他们知道了:红+黄=橙;红+蓝=紫;黄+蓝=绿色;/zl
他们通过语言交流,获得自己没有的,但又想要的颜色让自己的陀螺变得更漂亮,就是这样的过程让他们懂得遇到问题时如何想办法解决。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就很需要培养孩子这种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在活动过程中,也有很多不足和处理的比较粗超的细节都需要我反思的地方,今后还需更加努力学习经验,提高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