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装在套子里的人》获奖课堂实录
《装在套子里的人》获奖课堂实录
《让灵魂长出翅膀》
——《装在套子里的人》课堂实录及执教反思
此课例获得“全国第八届‘语文报杯’中青年教学大赛一等奖”
此文已发表于《语文教学通讯》师:非常高兴和同学们相识在美丽的黄山,今天早晨,从宾馆来会场的路上,我看到了几只飞舞的蝴蝶,老师的脑海中立即浮现出了“化蛹成蝶”的动人情景,当蝴蝶的幼虫终于挣脱了那个狭小的套子,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自由地飞舞在花丛中,那是多么令人向往的境界啊!可是,这世上偏偏有一类人,一辈子对“套子”情有独钟,这节课让我们跟随俄国著名小说家契诃夫,来结识这样一位把自己“装在套子里的人”。(板书:装在套子里的人
契诃夫)
师:契诃夫大家熟悉吗?以前学过他的哪些作品?谁能简单介绍一下。生:以前学过他的作品《变色龙》,他是一名批判小说家,批判的是当时俄国沙皇的黑暗统治,他一般都是写一些普通的小职员,比如说,他在《变色龙》中就是写了一个叫奥楚蔑洛夫斯基的小警员,目的是揭示人性的弱点,来警醒后人。师:这位同学结合契诃夫的作品,对他的思想做了分析。生:契诃夫是俄国著名的幽默讽刺大师,他与欧亨利、莫泊桑并成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生:契诃夫的创作阶段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揭示俄国社会的病态和黑暗,主要作品有《变色龙》和《万卡》,主要体现了讽刺手法;第二个阶段是1890年之后,他从库页岛旅行回来,作品更多显示的是乐观主义精神。
师:刚才几位同学的发言,都提到了契诃夫的一个特点——善于造人,这也是优秀小说家的共同特点,这节课,我们通过品读文本,来分析主人公的形象,进而探究小说的主题。(多媒体出示:品读文本,分析人物,探究主题。)师:在分析人物形象之前,先请同学们快速的浏览一遍课文,看看文中都写了哪几件事儿,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来。(学生浏览课文)生:主人公别里科夫是个教师,他总是逃避现实,他遵守法令,遵守常规,他影响了整个学校的人,甚至影响了整个城市的人,最后他凄惨的死去了,但他死去之后,我们也没有从他的影响之中走出来。师:这位同学直接分析到主人公的性格特点了,在分析之前,谁能先把故事情节简练的概括一下?生:这篇文章总共写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结婚事件,第二件事是漫画事件,第三件事是骑自行车事件。在这三件事中他出了一些乱子,他喜欢把自己装在一个套子里,他也喜欢把别人装在套子里,但是出了乱子之后,他郁郁寡欢的死了。师:这位同学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了三件事,契诃夫说过:简练是才能的姊妹。看来这位同学是得到契诃夫的真传了。生:还有开除学生事件和后面的争吵事件。师:与谁争吵呢?生:别里科夫女朋友华连卡的弟弟瓦卡连科。师:通过刚才大家对故事情节的分析和你所了解的刻画人物的方法,请同学们重点分析别里科夫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多媒体出示:识其人
别里科夫是个怎样的人?)老师有两个要求,一是要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二是要从课文中找具体的根据。(学生思考,分组讨论)生:我觉得他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从第四自然段“凡是违背法令、脱离常规、不合规矩的事,虽然看来跟他毫不相干,却惹得他闷闷不乐。要是他的一个同事到教堂参加祈祷式去迟了,或者要是他听到流言,说是中学的学生闹出了乱子,他总是心慌得很,一个劲儿地说: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能看得出来。师:这一段中,哪个词儿最能体现这种“循规蹈矩”的特点。生:凡是师:对,“凡是”,只要是不合法令的一律不能做。同学们再找一找在这段文字中很能体现他性格特点的口头禅是哪一句?生: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师:谁能读一读这句话,体味一下他说这句话时的心理。(一名学生读)师:读出别里科夫那种胆小怕事,循规蹈矩的性格特点了吗?生:味道淡了点儿。(另一名学生再读)师:这次味道浓一点儿了,同学们揣摩一下,读这句话的时候,应该把重音放到哪里?生:千万(教师范读)(全体学生集体读)师:别里科夫还有什么性格特点?生:我觉得他很怪异,从文章一开始的外貌描写可以看出来,“他也真怪,即使在最睛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上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连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他一坐上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生:我觉得这段话中的一些细节描写很到位,比如说,带黑眼镜,用棉花堵住耳朵眼等。这些都说明他是一个很自闭的人。师:从这段外貌描写可以看出,别里科夫虽然不像我们现代社会的“宅男”,但却时时刻刻把自己“套”起来,成了一个封闭的人。生:我觉得他还很保守,从骑自行车这件事就能看出来。师:文中哪一段重点谈了他对骑自行车事件的看法?生:24自然段中“难道这还用解释吗,密哈益·沙维奇,难道这不是理所当然吗?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还能希望学生做出什么好事来?他们所能做的就只有倒过来,用脑袋走路了!既然政府还没有发出通告,允许做这件事,那就做不得。昨天我吓坏了!我一看见您的姐姐,眼前就变得一片漆黑。一位小姐,或者一个姑娘,却骑自行车——这太可怕了!”(再请一名同学用更夸张的语气读一遍)
(学生鼓掌)师:你是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得这么好呢?生:是用一种好为人师的,喜欢管教别人的语气来读得,就像有些家长喜欢训斥别人一样。师:这位同学读得时候,我们听得出来,语气比较夸张,那你找找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夸张的手法。生:他们所能做的就只有倒过来,用脑袋走路了!(教师范读几句夸张的语句)生:从第一自然段能看出来,他是一个逃避现实,以自己的思想为中心的人,他希望别人都按照他的想法去做。从结尾能看出来,小镇上的人受他的影响,也都思想保守,墨守陈规,不敢做这,不敢做那,形成了很封闭的一个环境。生:我觉得这个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一种旧势力的象征,他象征着一种封建保守的旧的事物,因为他是以法令、常规和规矩为标准的,并且他认为,他的举动素来在各方面都称得起是正人君子。师:你把这一句读一遍。(学生读“刚好相反,我的举动素来在各方面都称得起是正人君子”一句)师:他为什么要这样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生:这是别里科夫自诩的,作者这样写是一种讽刺。师:是通过反语的手法来表现讽刺意味的。(教师通过范读,指导学生读出讽刺语气)生:我觉得别里科夫还是个孤僻的人,从第五自然段“他所去的那个挤满了人的学校,分明使得他满心害怕和憎恶;跟我并排走路,对他那么一个性情孤僻的人来说,显然也是苦事”能看得出来。师:通过同学们的分析,我们总结一下别理科夫的性格特点,“封闭、守旧、胆小、多疑”,作者主要是运用了外貌和语言描写以及夸张、讽刺的手法来塑造这个人物形象的。(板书:人
封闭、守旧、胆小、多疑)师:通过刚才我们对塑造人物手法的探究,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别里科夫这个人物形象的认识,如果说,他的“套子”是“枝叶”,“死”是结成的“果子”,那什么原因是他的“根”呢?请同学们认真思考别里科夫的“死因”,让思想踏上“寻根”之旅,同学们可以见仁见智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思考讨论)生:十九世纪的俄国马克思主义开始在社会上传播,如果说这个社会是个牢房,那封建专制和沙皇对人们的压迫使得别里科夫只能困在这个牢房中,而无法去突破它,所以说,他自身封闭守旧、胆小多疑的性格特点,加上社会对他的压迫,让他最后投井自杀了。师:是“投井自杀”的吗?这个同学是还挺有想象力的。(学生笑)师:文中没说他具体怎么死的,但终究是死了。刚才这位同学提到了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自身的原因,二是社会的原因。其他同学还有别的意见吗?生:我觉得他是被自己吓死的。师:不是被华连卡或是科瓦连科吓死的吗?生:不是。因为文中有一句话“我相信他情愿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意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所以说,他担心的是被别人取笑,担心自己所守的那些规矩被别人打破,最后在惶惶恐恐中郁郁而终。师:同学们,可以想一想,摔倒的如果不是别里科夫,而是其他人,会不会这样死去呢?生:这肯定和一个人的性格有关系的,像别里科夫这样胆小守旧而又封闭的人会死去的。师:这是一个原因,同学们想一想造成别离科夫死因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生:社会背景。师:对,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当时的社会背景:沙俄政府及其代表的封建农奴主阶级实行专制统治,警察林立,密探出没,冤狱遍布,大批革命者被流放,进步报刊被查封,许多要求自由的人惨死于政治迫害。正如契诃夫自己所言:“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像我们俄罗斯这样,人们受到权威的如此压制,俄罗斯人受到世世代代奴性的贬损,害怕自由……我们被奴颜婢膝和虚伪折磨得太惨了。”(板书:根
专制的社会)师:中国有句古话叫“盖棺论定”,别理科夫的葬礼已经举行过,棺材已经盖上,同学们对别里科夫有什么论定呢?请拿起手中的笔,画一画他的灵魂吧。(板书:魂)正好他的墓碑上,还没有文字,就请同学们用“对联”的形式,或是模仿“墓志铭”,写上几句你最想对他说的话,对逝者进行评论,给后人些许启示。(学生当堂写作)生:在黑暗的现实织成的茧中,逝去了一个你,却飞出来一只明艳的蝴蝶。生:但愿坟墓不会成为你的另一个套子。师:很多同学们都鼓掌了,这位同学的回答好在哪儿?生:我觉得她说的这句话和文章的标题以及主题很吻合。师:这位同学的回答告诉我们,在这个世界上不只是套在别里科夫身上的这一种套子,还有许多其它的形形色色的套子,正如课文结尾所写: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那同学们想一想,在现实生活中,还存在哪些“套子”?生:限制思想的套子。生:重男轻女的套子。生:房奴、车奴、卡奴。师:回答的很简练,也很有现实意义。同学们在学习中,是不是有时候也会钻牛角尖,定势思维有时也会是“套子”,影响我们的判断。生:还活着的人啊,千万不要像我一样把自己套起来,否则,就会如我一般把自己永远的套在坟墓里。师:这位同学的点评发人深省。生:自身性情多疑怪,沙皇专制是祸根。师:这位同学是从自身和社会两方面来谈的。师:老师也尝试着在别里科夫的墓碑上写了一句话(多媒体展示):这里睡着一个“套死”自己,还想“套牢”别人的人,愿他永远不要醒来!在墓碑的两旁,老师也给他拟写了一幅对联(多媒体展示):遮遮掩掩,躲躲藏藏,一生钟爱着禁锢的套子,可恨!规规矩矩,战战兢兢,百年摘不掉奴才的帽子,可悲!(学生鼓掌)师:正如契诃夫自己所说,“应该写这样一个人,表现他如何在一个明媚的早晨醒来,发现自己的血管里流着的已经不是奴隶的血,而是真正的人的血。”也就是说,在别里科夫的骨子里是存在一种“奴性”的。曹文轩说,“契诃夫的思想如同他的手术刀一样锋利,比所有的作家都锋利,锋利到能够轻而易举地穿透你的身体,让你感到彻骨的寒意”契诃夫正是用他的文字来揭示了这种奴性。(板书:魂
奴性)师:老师常想一个问题,像别里科夫这一类的人如果永远的死去不会醒来,会是怎样一种情景呢?其实,在没有删节的原文中,别里科夫死后,作者有这么一段描写(多媒体出示):“在这月色溶溶的深夜里,望着那宽阔的街道、两侧的农舍、睡去的杨柳,内心分外平静。摆脱了一切辛劳、忧虑和不幸,隐藏在朦胧夜色的庇护下,村子在安然歇息,显得那么温柔、凄清而又美丽。似乎天上的繁星都亲切地、深情地望着它,似乎在这片土地上邪恶已不复存在,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这就是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和向往,哪怕是他们依旧被笼罩在专制之下,哪怕是我们周围也存在或大或小的“套子”,但我想,只要我们有追求的理想和勇气,真正的自由一定会属于我们!
最后,让我们全体同学大声朗读契诃夫的一段话来结束我们今天的这节课。学生齐读(多媒体出示):啊,自由啊,自由!只要有一点点自由的影子,只要有可以享受自由的一线希望,人的灵魂就会长出翅膀。师:愿每一位同学都能长出一对翅膀,在自由的天空中尽情的翱翔!下课。《让灵魂长出翅膀》
——执教反思我认为《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有以下特点:第一、它是一篇经典篇目。经典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它具有典型意义,所以引导学生挖掘文章的典型意义是学习的重点。第二、文体特征明显。作为一篇小说,情节、环境、人物三要素突出,特别是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带有明显社会背景性,塑造人物的方法也比较灵活和多样。第三、篇幅较长。虽然是节选的原文的一部分,但对于学生来讲,篇幅比较长,要想引导学生在一节课上学习,必须取舍得当,重点突出,化整为零。基于以上对文本和学情的分析,整节课的设计意在突出以下几点。
一、三步读文,层层深入。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我设计了三个主要教学环节:识其人,寻其根,画其魂。“识其人”提出了一个问题:你认为别里科夫是一个怎样的人?之所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原因有二。其一,这个问题较宽泛,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较广阔的思考空间,便于学生“见仁见智”的发表自己的看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元和发散思维。其二,这个问题切中小说的核心——人物性格的分析,有利于进一步提炼文章的主题。其三,这个问题其实暗含了三个问题。一是简单叙述一下故事的情节;二是提炼概括人物性格;三是鉴赏小说的语言,分析塑造人物的方法。其中第一个问题,涉及到小说的三要素之情节,虽然这篇小说的情节较为简单,但适当的叙述还是有利于对文章的理解,第二个问题和第三个问题可以合为一个问题来回答,在回答时,我要求同学们先概括出性格特点,然后从文中找出具体的例证,最后再谈一谈这一部分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的。由此可见,这一个问题可以启发和调动学生多角度和多方面的思考。“寻其根”是在第一个环节“识其人”基础上的进一步探讨。再此,我觉得没有必要过早的告诉学生小说的写作背景,可以让学生谈谈个人的理解和看法,比如说自身性格、周围人对他的不理解等方面的原因,再引导学生结合社会背景,理解根源。“画其魂”环节是让学生用“对联”或是模仿“墓志铭”的形式,在别里科夫的墓碑上写上几句你最想对他说的话,对逝者进行评论,给后人些许启示。
这既是对主人公性格的进一步认识,也是对文本的拓展,还可以锻炼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从实际的课堂反应来看,学生还是能够写出有价值的语句,如此就能“一石激起千层浪”,能进一步总结和深化小说的主题。
二、重视诵读,以读代教。一般的教学理念认为,诗歌散文类的文章应该加强诵读,其它类的注重赏析就可以了,但其实就语文的特点和学生的认识规律来讲,读书都是理解文本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这篇小说的教学,我也意在让学生先读后学,边读边学,读后再学。这节课首先让学生用默读的形式浏览全文,概括情节,然后,让学生筛选描写主人公的重点语句进行品读,在品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读出语气,读出感情,像本文中的一些夸张和讽刺语句就带有明显的语气,像别里科夫和科瓦连科的对话带有两人明显的性格特点等,最后再让学生通读全文,提炼升华主题。学生读的方式多种多样,读得内容有多有少,读得质量有高有低,但我想只要我们科学的引导着学生去读,总有一天他们会想读、爱读,读出感情,读出味道的。
三、授之以渔,总结方法。在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的交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这节课在第一个环节“识其人”的过程中,就贯彻了小说鉴赏的一些方法,比如鉴赏人物的方法,这些方法的好处有哪些等等。第三个环节“画其魂”,其实也可以看做是一个当堂训练的“语言运用题”。
四、见仁见智,合作探究。课堂的主人是学生,他们有自由思考和表达的自由,老师需要做的是当好一名“牧者”,把学生引入一片水草丰沃的地方,让他们自由的寻找和收获。这节课的三个主要环节,既给学生留出了独立思考的空间,又给了他们交流讨论的时间。特别是在“识其人”过程中,让学生多方位,多角度,见仁见智的谈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是对学生最大的尊重和信任,也是我们教育的真谛所在。当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足,比如说,在引导学生鉴赏的过程中,有些知识点,分析的还不是很透彻,对学生观点的点评,特别是精彩的点评还不到位,没有起到进一步深化和升华的作用。再如,整个课堂设计,还是没有真正突破传统篇目固有的程式,创新教学的成分少了些。另外,课堂上虽然学生有活动,有交流,有提问,但没有引导学生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和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思维的碰撞。作者简介: 耿文超,男,1980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毕业于山东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任职于山东省桓台第一中学。兼任教育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修订实验点主持人,北京大学教育部”国培计划“教学指导专家,山东省教科院中学语文兼职教研员,山东省课程培训专家,山东省教育科研专家库成员等职。
曾获“全国第八届语文优质课评选一等奖、全国首届国学课堂教学大赛特等奖(全国唯一)、全国生本课堂教学大赛特等奖第一名、齐鲁名师建设工程人选、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优秀语文教师、山东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第一名、淄博市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骨干教师、教育创新人物”等荣誉称号。主持国家级、省级和市级课题各一项,在《人民教育》《语文教学通讯》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受邀赴全国二十余省市作报告或执教观摩课。
第二篇:《装在套子里的人》专家课堂实录
《装在套子里的人》专家课堂实录
上课一开始,我对学生们说:“我们昨天学习了《祝福》,读到了鲁迅对专制社会的控诉。这里的专制不是用刀子上的杀人,而是用礼教杀人,甚至让人自己杀自己。真正高明的专制统治者不是明目张胆的抓人杀人,最高明的是麻醉你的灵魂,让你真心诚意地觉得自己有罪,祥林嫂就是这样,她不但被周围的人杀了,她自己也在精神上把自己给杀了。因此,最厉害最可怕的是对统治者对老百姓灵魂的控制。像这样情况古今中外都有。今天我们要学的《装在套子中的人》也反映的是这种情况。作者是俄国的契诃夫,你们以前还学过他那些作品?
学生们说:“《变色龙》!”“《凡卡》!”
我说:“是的,你们初中学过他的《变色龙》。看到变色龙我就想到今天某种人,在当官的那儿是一副面孔,在民工那里又是另一副面孔。契诃夫,欧亨利,莫泊桑,都被称为短篇小说之王。除了同学们提到的《变色龙》和《凡卡》。你们课余还读过他那些小说呢?”
学生在思索回忆。
我提示道:“还有一篇小说,不知同学们读过没有?也是比较有名的,《一个小公务员之死》。谁看过?” 裴丹举手了。我说:“好,你给大家说说。”
裴丹说:“一个小公务员,在看戏时打了一个喷,结果打到将军身上,他就不断地道歉,将军很生气,说我不生气了,你怎么老缠着我?后来这个小公务员非常郁闷,最后死了。”
我说:“这篇小说表现了一个小人物的卑微,面对权势的卑微。这种人其实现在有。还有一个小说我不知道读过没有,叫《渴睡》,写的是一个小保姆,大概十岁左右,她受雇于一个主人家里看孩子。因为她工作量太重了,晚上根本没有时间睡觉,她就想睡。但不行,她带的孩子要睡。整个小说很简单,就是不断地写小保姆的疲倦,写她渴望睡觉,但不能睡。最后她忽然想我为什么不能睡呢?哦,原来是因为那个婴儿不断的哭闹。她最后想怎么才能睡呢,很简单,把她弄死就行了,结果她果真把那婴儿掐死了。结尾就是写她非常满足的睡着了。读者读到最后,会同情这个‘杀人犯’,反过来回对这家的主人产生愤慨。契诃夫的小说有一个特点,都写小人物,通过写小人物的性格命运反映社会的真实和时代的特点。昨天我让大家在课前自己读了一遍。这篇小说我个人觉得是不难理解的。还是老规矩,先请同学们还是自己谈一谈自己的想法。我上《祝福》下来后大家说李老师讲得好,我说那首先是因为同学们参与的好,是你们思考研讨的好,你们的发言好。这堂课我也希望大家保持这种研讨精神。你们在第一遍看课文时,在文中做了些什么勾画?为什么要做这些勾画?你们的第一印象或第一感受是什么?度这篇课文想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等等等等,都可以谈。我对你们的发言,没有做任何限制,只要你想到的,都可以说。好了,我不说了,你们自己思考,然后发言。如果你们不说我再提出问题,让大家讨论。不过,最好还是你们先说。”
教室里很宁静,学生都在阅读和思考。似乎气氛有些沉闷,但我不着急,因为应该给学生一个咀嚼思考的时间。教师应该一种耐心,这实际上是一种期待。
第一个发言的是付锐:“我觉得这篇文章写了一个奇怪的人……”
我打断了他的发言:“对不起,请你说准确一些,这个奇怪的人叫什么名字?”
付锐说:“叫别里科夫。他是一个校长。”
“嗯?”我很惊异,“别里科夫是校长吗?”
学生们纠正道:“是叫希腊文的教师。”
付锐不好意思地笑了,然后接着说:“作者对他的刻划非常细腻,比如说收到漫画后他说:‘天下竟然有这样歹的人!’这是语言描写。还有‘他的嘴唇发抖了’,这是外貌描写。另外,心理描写也非常好。”
我说:“心理描写?有吗?能不能举一个例子?”
付锐一下子说出不来,但他迅速翻开课文寻找。
我对同学们说:“大家帮他找找,看有没有心理描写。”
付锐说:“有的心理描写是通过他的语言来体现的。”
我肯定他的分析:“对,更多的是通过外部语言来表现他的内心世界的。”
付锐说:“也有直接的心理描写。比如,‘这是怎么回事?或者,也许我的眼睛骗了我?难道中学教师和小姐骑自行车还成体统吗?’这是一个被另外一种礼教束缚的人的形象。”
我说:“对,非常好。这个人可以说是一个封闭的保守的人的形象,但作者不是简单地对它作一个结论式的交代,而是通过具体的描写来表现。”
我的话音刚落,黄泳发言说:“虽然头脑里都有一些束缚,但我觉得别里科夫不像祥林嫂那样引人同情,反倒觉得讨厌。虽然你觉得别人说话的方式不对,你也应该觉尊重别人,而不应该妨碍别人。”
我说:“是的,祥林嫂并没有妨碍其他人,可别里科夫却妨碍了其他人的生活。”
李文思举手了:“我觉得这个人物形象与鲁迅笔下的人有相通的地方。”
我非常高兴学生能够这样比较分析,我追问道:“是吗?相通的地方在哪里?”
李文思回答:“都受到某种束缚,是被束缚的人。”
我说:“对。说得很好!”
李文思继续说:“不但是受到外在的禁锢,而且他自己在内心里越来越禁锢自己。”
杨晓梅举手站了起来:“我觉得这个人胆小,就是什么事也不敢做。”
我说:“杨晓梅实际上分析了这个人物,给了他一个评价,胆小。你给一个理由,说话可要有依据。”我不愿学生抽象地分析,希望把他们引导课文上去,贴着课文阅读思考。
杨晓梅说:“他有许多封建思想,自己不敢做许多事,别人做他也要劝阻,他自己不敢,还要束缚别人的行为,他虽然是对别人好,但别人觉得他很讨厌。”
我略作纠正:“与其说他受封建思想的束缚,不如说他受专制思想的禁锢。”
针对杨晓梅的观点,苏畅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我觉得别里科夫还是是比较好的。”
这倒让我和同学们很意外,我便问他:“你的理由?”
“我说他比较好,是因为他虽然惹人嫌,他的一些要求有些过分,但他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也能做到,他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至少不虚伪。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觉得他并不坏。”
我说:“嗯,你说得有一定道理。他所信奉的都是真诚的,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也做到。这比起有的人表里不如一,表现上仁义礼智,骨子里男盗女娼,确实还是要好一些。”
王楠楠却反驳道:“不对,我倒觉得他虚伪,他越说自己‘我的举动素来在各方面都称得上是正人君子’,越显得虚伪。第一自然段可以看出,他把所有的东西都装在袋子里,把自己掩盖起来。”
我说:“哦,你不同意他是正人君子?现在一提这个词好像都是反义词,但书上找不到他不是正人君子的例子啊!”
钟雪飞说:“他喜欢提意见帮助别人,但他所提意见的目的是防止别人出乱子,是以自己内心的想法为标准,虽然他还是在帮助别人。”
我说:“你的意思是说,他动机是好的,只是说话的内容有问题。是好心,但说出来的话是不对。这有点像《祝福》里的哪个人?”
学生们一下子反应过来,纷纷说:“柳妈!”
“对,他似乎和柳妈有点类似,”我说,“但这两个人又有点不同。柳妈是为了祥林嫂好,而别里科夫是为了维护社会里他认为正常的秩序。是不是?”
学生们点头。
但我刚说完这句话,就意识到这是我的一个败笔:所谓“别里科夫是为了维护社会里他认为正常的秩序”这个结论,不应该有我这么直接地说出来,而应该给学生一些铺垫,让他们自己分析说出自己的想法。
我正在心里暗暗惋惜,学生却还在继续讨论。黄咏举手发言说:“我觉得他活得很悲惨,他自己把自己套起来,比如谈恋爱,宁愿放弃爱情,也要维护所谓的礼教。我觉得他是被气死的。”
黄泳提到“套子”,我接过她的话说:“大家想想,‘套子’主要指什么?表面上指什么?”
学生们小声议论,有的说是穿着,有的说是思想。我概括道:“实际上套子有两种,一种是实际上他的穿着打扮。你们教材里的插图,他穿的,戴的,包括他坐马车,都要把车棚支起来。如果仅仅如此,我们不过说他的生活习惯与其他人不一样。但外在的套子反映了内在的套子,思想与灵魂的套子。生活在封闭当中,拒绝任何新的东西。”
我看学生谈得差不多了,我也想把自己的一些感悟说出来,与学声分享:“刚才同学们说了那么多,我也想说说。李老师有什么东西与大家交流?我有一个问题不理解――别里科夫就是个老师,但是大家看33页第一段中间,“可是这个老穿着雨鞋、拿着雨伞的小人物却把整个中学辖制了15年!光辖制中学算得了什么?’ 我估计刚才付锐认为他是校长是不是就是从这儿来的?” 付锐点点头。
我继续说:“不光是中学,‘全城都受着他的辖制呢!’这儿的‘辖制’就有想不通了,他不过就是一个普通的老师,怎么可能控制整个中学和整个城市?”
这是我在备课时设计的唯一的一个问题,因为在我看来,对这个问题的剖析可以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可以让学生对课文理解得更深刻。
黄咏说:“我觉得他只是套中人的一个代表,其实他身边许多人都是这样的。所以大家都被统治着。”
我明白黄泳的意思,她可能是要表达这样的意思,课文说他“辖制“了其他人,意思是别里科夫所拥有的思想“辖制”了所有人。但我还是表示“不懂”:“他怎么能够辖制其他人?他凭什么能够辖制其他人呢?或者说其他人凭什么要听他的话?”
苏畅说:“我觉得是因为大家说话做事,都要被他批判,所以说他辖制着别人。”
我追问:“什么意思?他批判别人,别人也可以批判他啊!”
朱雅兰翻开书说:“这里,有一段他与地理老师的对话――”
我问:“第几页第几段?”
“第35页第7段,他说:‘我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忠告你……校长会听说……然后这事又会传到督学的耳朵里……这还会有好下场吗?’我觉得这儿有一种威胁的感觉,每个人都怕了告密。”
李文思补充说:“我觉得他这种论调让我们喘不过气来,别人当然害怕。”
王楠楠说:“给我的感觉那些人不是怕他,而是烦他。”
张黎丹说:“不,我觉得其他人并不是怕他或者烦他,因为其他人也是装在套子里的人。”
张黎丹是一个很内向很胆小的女同学,平时见到老师都要脸红,课堂上更是从不发言。今天他的发言让我颇为特别惊喜,我说:“很特别高兴张黎丹能够主动发言,这是你一个了不起的进步!而且你说得很好,其他人也是装在套子里的人,只不过别里科夫更为突出罢了。”
张黎丹说:“是的。他是比较突出的,从他的穿着等可以看出。但所有的人都在套子里。那就是说大家都和他一样,只是没有他突出。”
我再次鼓励她:“张黎丹说得有道理,大家其实都在套子里。”
潘晓虹说:“第33页第一段倒数第三排这样写的,‘在别里科夫这类人的影响下’,这就说明在这类人的影响下,当时社会中这些人很多,别里科夫只是一个是一个典范。”
陈若依说:“我觉得别里科夫还是比祥林嫂的命运好,和鲁迅笔下的祥林嫂相比,祥林嫂无人关心,而别里科夫呢,这个社会里的人对他还是关心的。”
我有些不解:“祥林嫂大家容不下她,别里科夫大家是不是容得下他?”
陈若依说:“这个人死了大家都还非常高兴。”
我真的没有弄明白她说的意思,于是坦率地说:“说实话,我还没有完全弄清你的意思。不过我懂了你想表达的一个意思,别里科夫比祥林嫂的境遇好,社会还容得下他。这是你的观点。”
汪洋说:“不对,大家希望他离开这个世界,所以我觉得大家容不下他。”
为什么别里科夫会辖制大家?这是我提出的一个问题。对这个问题,我看大家似乎还在朦朦胧胧地摸索,我看快下课了,于是索性坦率地亮出我的看法:“我也谈谈我的看法吧!为什么他能统治这个城市这么多年?这是耐人寻味的。其实这篇小说的讽刺意义是非常明显的。就写法而言,我认为,契诃夫笔下的别里科夫与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不一样,鲁迅的祥林嫂是忠于现实的,逼真地反映了现实;而契诃夫的小说明显是一种夸张,用夸张来表示别一种真实,本质意义上的真实。说他辖制了中学十五年,说全城的人都受他辖制,这当然是夸张手法。这篇小说到处都有夸张,我就不举例了。这是契诃夫小说的特点之一。”
这里,我有意有这问题把学生们的认识往写作手法上引了引。但是,我提这个问题,决不仅仅是为了突出作者的夸张手法,我接着说:“但这里的夸张,表现的是一种社会现实的真实!我刚才听同学们的讨论,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有了更丰富的想法,你们拓宽了我的思考。别里科夫之所以被他们所辖制,为什么?大家刚才说了,这话要传到校长,督察那儿去,书上还写了,‘唉,只求这种事别传到当局耳朵里去才好’,也就是说,如果老百姓的思想被统治者知道了,会有非常严重的后果。一句话,大家生活在恐惧中!从这点讲,别里科夫实际上是非常可怜的,和祥林嫂一样,他同样是令人同情的。他要做的一切就是使自己能够在专制社会活着!怎么才能够活着呢?当然一定不能违反当局的规定。因此,别里科夫不是孤立的一个特殊人物形象,而是社会的产物,是一个常态的人物形象。通过他,我们看到了一个专制社会对人的精神自由的侵犯甚至剥夺。这就是契诃夫的深刻之处。”
说到这里,我拿出了一本书,扬起来对学生们说:“我读这篇文章想到了一本书。这本书是寒假里李老师读的,书名叫《哈维尔文集》。八十年代,有两个捷克人在中国非常有影响,一个是昆德拉,一个是哈维尔。昆德拉是一名作家,我这里不多说。而哈维尔,是一个剧作家,曾当选为捷克总统。有人把他誉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思想家’。他说了这样一段话,这段话有助于理解套中人。他讲到了一个后极权社会,所谓极权主义就是专制暴政用军队来维持秩序和统治。什么叫‘后极权主义’?就是极权社会已经失去了动力,而只是依靠惯性继续维持运动。哈维尔认为,后极权社会依靠什么运行?恐惧与谎言。哈维尔举了一个例子,有一个蔬菜店经理贴了一个标语:‘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个经理的目的何在?你想表达什么信息?你一个卖菜的经理是真的关心全世界的无产者吗?你有这个能力联合全世界的无产者吗?他说经理贴这个标语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很安全,如果不贴这个标语则会感到恐惧。因此经理只能照贴不误,否则就有麻烦,他这样贴只是表明我绝对遵从现在的一切。这就叫生活在恐惧中,而生活在恐惧中的人必然是装在套子里的人。”
最后我联系当代现实发表了几句看法:“别里科夫还有一个特点,特别怀旧。他的怀旧是希望回到旧的制度。现在有些人遇到改革开放中遇到的问题,就怀念过去的时光,否定改革开放,这也是一种装在套子中的人。时代总在前进,我们不能只生活在过去。还有,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头脑里或多或少都有套子,这些套子不一定都是别人给自己加的,很多是我们自己给自己加的。这里的套子,就是我们的定势思维或者一些偏见。同学们想想,我们自己有没有思想套子?”
学生们没有发言,但不少同学频频点头。
“李老师的脑子里就有不少套子,比如我有时对一些同学可能就存在偏见,用老眼光看人,等等。所以我也要不断冲破思想套子。李老师小时候唱一首歌,叫《国际歌》,其中有一句歌词,我特别欣赏:‘让思想冲破牢笼!’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让自己的思想冲破牢笼!”
第三篇:《装在套子里的人》专家课堂实录(两套)
《装在套子里的人》专家课堂实录(两套)
师:同学们,在外国文学中,有三位短篇小说家得到人们的特别推崇,有人称之为“短篇小说大师”,哪位同学知道他们是谁吗?
生:是美国的欧·亨利、法国的莫泊桑和俄罗斯的契诃夫。师:对。你能说说他们的代表作吗?
生:欧·亨利的代表作有《麦琪的礼物》等,莫泊桑的代表作有《我的叔叔于勒》、《羊脂球》,还有长篇小说《漂亮的朋友》、《一生》等,契诃夫的代表作有《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等。
师:很好。这三位“短篇小说大师”,不仅短篇小说的数量很多,而且都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格。欧·亨利以其“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结尾见长,莫泊桑的小说“以小见大,构思新颖”,哪位同学能根据在初中所学习的课文说说契诃夫的主要风格是什么? 生:幽默讽刺。(板书。)
(以此种形式开讲,好处有三:迅速入题,避免七弯八绕,此其一;文学常识复习,可谓温故知新,此其二;顺势点出学习重点,在于“幽默讽刺”的创作风格,开宗明义,指向明确,此其三。)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装在套子里的人》,进一步了解这位伟大作家的小说风格。小说的标题叫“装在套子里的人”,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数一数别里科夫身上有多少个套子。请大家边看书边做符号,在套子下面画横线。(“找套子”,这个环节是教者独具匠心的设计。一方面,通过“数一数别里科夫身上有多少个套子”这样一个主问题,组织学生进入文本学习,初步感知人物形象;另一方面,通过设问“数不清的套子中哪个是最主要的套子”,了然无痕地过渡到下一步内容的学习。)
(学生看书,做符号。)(大约三分钟。)师:哪位同学先说说? 生:13个。师:请具体说说。
生:雨鞋,雨伞,棉大衣,伞套,表套,刀套,脸套子,衣领,黑眼镜,羊毛杉,堵耳朵眼的棉花,车篷,壳子。师:大家先看看有没有重复的。
生:有。“脸套子”就是“衣领”,还有“壳子”是一个总的说法,不能看见一个具体的套子。
师:很有道理。那是不是就是11个套子呢? 生:不是。
师:还有哪些套子呢? 生:古代语言。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古代语言,对于他来说,也就是雨鞋和雨伞”。师:你的分析方法很好。阅读理解就是要善于从文中找根据。那还有没有其他的套子呢?
(简单一句话,足见教者的表扬艺术。先肯定学生的分析方法很好,然后,告诉学生好在哪里,这样的表扬是有“技术“含量的,它将学生无意识的思维习惯提炼到科学方法的高度,这样对其他学生的阅读分析,就起到了很好的提示作用,我们看,接下来的学生活动就有了章法,都是“从文中找根据”,这样,就能保证学生的活动立足文本语言,避免“空对空”。)
生:还有许多。如“那些从没存在过的东西”、“政府的告示”、“报纸上的文章”,对他来说,都是套子。
生:还有。他最爱说的一句话“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来”,其实也是他的一个套子。
师:大家分析得非常好。其他还有吗?
生:他的房子、卧室、帐子、被子,也都是他的套子。师:大家找得很细,分析也比较准确。课文这一小节有几个字词要注意一下。(板书:兢、宵、采、僻)那么,他的身上到底有多少个套子呢?
(学生阅读数套子。有人说20,有人说24,发生争论,期待老师的结论。)
师:我看同学们不用再争论了。为什么呢?——因为别里科夫身上的套子是无法数清的。除了小说里已经具体写出来的以外,其他有没有了呢?我看肯定还有。(板书:数不清的套子)但我想问一问同学们,在别里科夫身上最主要的一个套子是什么呢?
生:是思想上的套子。因为思想总是支配一个人的一切行动的。
师:很有道理。但我以为还不够准确,或者说,我的观点和你的差不多,但又有区别。大家的意见呢?(学生看书。)
师:在小说中作者花费笔墨最多的是哪方面内容呢? 生:恋爱的故事。
师:对。我以为,别里科夫身上最主要的套子就是爱情上的套子。为什么呢?一是作者前面写那么多的套子花的笔墨并不怎么多,而写爱情这个套子,花了很多的笔墨。另一个原因是,任何情况下别里科夫都没有试图走出套子,唯有爱情的套子使他“昏了头”,然而,最终不但没有能钻出套子而且死在了这个套子上。不过,别里科夫的恋爱不同于一般人的爱情故事。那么是一个什么样的爱情故事呢。请同学看书,然后用恰当的词语概括一下,给他的“爱情故事”加一个修饰语。想好以后,大家写在一张小纸上。我们马上比较一下看哪一种概括比较好。
(教者以上这段课堂语言着重讲了两层意思,前者精当讲析,后者精心设问。为什么要“讲”?因为此处是学生的疑点,“讲”是释疑。给别里科夫的“爱情故事”加一个修饰语,则是让学生第三次进入文本,在感受、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概括。)(教师收集答案。)
师:我们现在来比较一下下面几个代表性的意见哪一个更好:耐人寻味的、滑稽的、可悲的、可笑的、离奇的、昏了头的、漫画式的、可怜的。大家讨论一下,哪一个好,或者说哪一个不好。
生:“离奇”不好。离奇是说不同寻常,一般指过程比较曲折,别里科夫的恋爱过程并不曲折。
生:“耐人寻味”也不好。“耐人寻味”是说很含蓄,有启发性,用在这里不当。
生:“可怜”也不行。这并不是一个让人同情的故事。师:大家的分析非常好。还有其他意见吗?
生:“可悲”强调一种悲剧性,或者说手段不正当,用在这里也不妥。
师:现在我们集中看一看,剩下的几个哪一个更好一点。生:“滑稽”和“可笑”意思差不多,可去掉“可笑”。师:现在还剩三个,我们表决一下。(举手表决。)
师:我看其中有一个内涵比较单一,不如另外两个内涵丰富,可以去掉。生:“滑稽”。
师:我也这么想。“漫画式”的内涵就包括了“滑稽”的意思。那么,另外两个哪一个更好,我看我们就不再讨论了。不过我表个态,我喜欢“漫画式”这一个概括。当然用“昏了头”也不错。要提醒大家注意,用这一个概括,应该加一个引号,因为这是—— 生:课文中的话。
(对于别里科夫“爱情故事”特点的概括,最后落实到“漫画式”,我们看到,教者着力关注的并不是这个结论,而是得到这个结论的过程。比较、评判、筛选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对人物内心世界不断深入的体悟过程。)
师:作者在前文特征夸张的基础上,通过这样一个漫画式的恋爱故事更深一步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不过我想到这样一个问题:这个漫画式的恋爱故事,尤其是这个情节的结局,可信吗?为了认识这一问题,我们来思考一下:如果小说人物的结局不这样安排会有怎样的可能?
(这个问题的提出,属于“侧面入手,正面解读”。通过对“别里科夫和华连卡有没有结婚可能”的探讨,分析了人物之间的性格矛盾,或者说是性格对立,这就达到了正面深入解读人物形象的目的。)
生:我认为有可能在校长太太等人的撮合之下,别里科夫渐渐平了气,并且在华连卡的影响之下逐渐改变了自己的个性,最后终于和华连卡结婚。
师:他的想象确实有点道理。大家看还有其他可能吗? 生:也可能从此和华连卡断绝了联系,并且发誓从此永不恋爱。
师:同学们还有其他的想象吗?如果没有,我们比较一下到底怎样安排最好。
生:和华连卡结婚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他们的性格绝对不可能合到一起,而且华连卡的哥哥也不会同意。
师:婚姻自由,我们主要还是考虑他们自身的因素,看他们的性格有没有调和的可能。
生:没有。因为华连卡是充满热情的,勇于接受新生事物的;而别里科夫是守旧的、保守的,甚至是反动的。两者的性格完全相反。
师:看来同学们对小说的理解的确有了一定的深度。那么会不会,也不谈也不死呢,就是说小说中安排别里科夫的死有没有必然性呢?
(教者此处的“追问”,颇值得玩味。为什么要追问呢?因为学生的认识还不够深入,还没有达到对文本的深层理解。怎样追问呢?“看来同学们对小说的理解的确有了一定得深度”是追问的铺垫,“那么会不会,也不谈也不死呢”这一句是极妙的追问,它肯定了“不谈”,这是已经探究过的,是承上;它又引导学生,在“死”与“不死”的问题上进一步思考,是启下。这样的追问,引领学生的思维向着更高层次阔然前行。)生:死是必然的。师:何以见得?
生:因为小说中前面有几处暗示:他本来就通宵做噩梦,脸色苍白;“漫画”事件以后,课文几次写到他脸色发青嘴唇发抖。
生:还有一处。课文说他“老是心神不定地搓手,打哆嗦,从他的脸上分明看得出来他是病了”。
生:而且当着华连卡的面从楼梯上摔下来对他打击也特别的大。他当时就联想到许许多多可怕的结果。
师:刚才几位同学从小说对人物的神情描写、心理描写中分析了人物命运的必然性。看来几个原因一凑,别里科夫是必死无疑了。(有一个同学举手)好,你请讲。
生:我认为,不仅仅是这些原因。从人物的性格发展的必然来看,他也是必死无疑,即使这一次事件不死,但为时也不会很长,因为已经发生变化的历史是他无法生存的。另一个原因是这样的安排也正和小说的风格相吻合,即通过夸张的情节来刻画人物反映主题。
师:这位同学的分析很有深度。从人物命运的必然入手,从时代背景的角度思考,尤其是从小说整体风格的角度考虑,对大家阅读小说、鉴赏小说非常有意义。
(这是教者的一个课堂小结。这个课堂小结,看似无意,其实有心。它既对前几位学生的发言进行了总结,同时提炼出了很明晰的欣赏小说的方法,即:从哪些角度来分析小说的情节。这个方法,既是学生自己活动得来的,又是经过老师提炼以后呈现的,且条理更加清晰。这样的课堂小结,不是“授”之以渔,是师生共同活动,教师“结”之以渔。)师:通过以上的学习,大家对小说的内容,对别里科夫这个人物,应该说都有了较全面的把握。那么别里科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预习提示中有两句话对他作了概括,哪位同学把有关内容读一下?
生:是一个保守、反动、扼杀一切新思想的典型人物,他维护旧事物,害怕新事物,反对变革,阻碍社会发展。师:不错。预习提示的确是这么说的。但是我们通过前面的学习似乎对有些问题的认识还不够。比如,通过夸张的特征和漫画式的恋爱故事还不能充分看出他反动在什么地方。我们再来进一步思考,小说塑造人物除了运用特征的夸张和情节的夸张以外,还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呢?换一种说法,就是小说的幽默讽刺的风格除了体现在特征和情节的夸张以外,还表现在什么地方?
(看到这里,我们似乎对这堂课的教学思路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了,目标:幽默讽刺的创作风格;步骤:特征的夸张、情节的夸张、人物的对比。这样的教学思路,既尊重了小说的文体特征,也尊重了这篇文章的“个性”特征,所以,师生的文本的解读如庖丁解牛,让人叹服。)(学生看书。)生:还有对比。师:请具体地说一说。
生: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他本身胆小怕事,成天把自己藏在套子里,另一方面他又辖制着全城的人,使全城的人都害怕。二是他和华连卡兄妹的对比。
师: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概括:作者一是通过人物自身性格的不同侧面进行对比,一是通过人物之间的对比来进一步刻画人物。这里有一个字音要注意一下:辖(xiá),为什么全城的人都害怕他呢,似乎有点不可信。(有些同学点头。)
师:我们请一个认为可信的同学谈谈他的意见。
生:他自己“战战兢兢”是他怕什么地方会有违反政府规定的事,会出什么乱子,他辖制别人因为他不是代表他个人,而是代表统治阶级,是统治阶级的卫道士。人们怕他实际上是对统治阶级的害怕。
师:分析有深度。还有没有其他因素呢?
生:这是带有夸张色彩的情节,是由小说的幽默讽刺的风格决定的。师:我觉得从这一角度去理解别里科夫能够辖制全城这一点更切合小说的艺术特点。另外,人物之间的对比也是如此——要不别里科夫怎么会在华连卡的笑声中死去呢?但同学们想一想,作者的矛头是否是指向别里科夫这个人呢?我们一起来思考一个问题:这篇小说在翻译时,标题有两种译法,还有一种译法为“套中人”,现在大家比较一下哪一个更好。(在这里,教者巧妙地穿插介绍了小说题目的另外一种翻译,学生通过对这两种翻译的比较分析,抓住一个“装”字,理解了专制制度对知识分子的压制和毒害,从而深刻地领会了小说的主题。此处穿插手法的精妙,在于挖掘小说主题的时候,不是生硬地直接灌输,也不是空洞的理论说教(那样的话语文课就变为政治课了),而是通过语言分析活动水到渠成地达到了教学目的。所以,这个方法,是“语文”的方法,这样的课堂活动是“语文”活动。)(学生根据观点表决,并分组讨论。)
师:我们分别请一个代表发言。先请认为“套中人”好的代表发言。
生:简洁,而且特征更突出。
生:我认为,这一个“装”字非常重要。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一个“装”字告诉我们,别里科夫成为套中人,不是他自己的责任,是别人,是沙皇专制制度的罪恶。师:同学们,这两个不同译法的标题或许各有千秋,但这个“装”字的作用确实不可忽视,他点明了小说的深刻的主题,告诉我们,别里科夫成为套中人固然有自身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专制制度对知识分子的压制和毒害。可见作者的矛头不是指向别里科夫,而是指向—— 生:沙皇专制。
师:同时,更深刻地告诉我们,别里科夫也不是个别的现象,而是—— 生:一类人。
师: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别里科夫是一类人呢? 生:课文最后。
师:好,我们来一起看小说的结尾。这段话四个句子有两层意思,大家看表示两层意思过渡的词语是什么,两层意思的重点又是什么。
(按照常理,就课文题目的不同翻译进行比较分析,已经挖掘到了小说的深刻主题,学生也已经知道作者的矛头指向是沙皇专制,课文学习似乎可以打一个句号了,但是,教者似乎意犹未尽,又将学生的目光聚焦到小说的结尾,这个“回扣文本”的环节,不仅不显累赘,而且更具匠心。前面的穿插引进,对比分析,毕竟还属于“借助外力”,这里着眼于分析小说结尾四个句子的两层意思,探究两层意思的侧重,则是直接着力于文本,如此,两者互为补充,反复强调,使得学生对小说的主题认识更为清晰和深刻。)(学生看书。)
师:过渡的词语是哪个? 生:“可是”。
师:从这个过渡词语可知意思的重点在前还是在后? 生:在后。师:在哪一句? 生:在最后一句。
师:由此我们得到哪些启发呢? 生:别里科夫是一种社会现象。
生:别里科夫是专制制度的产物,要消灭别里科夫现象,必须消灭专制制度。
师:这确实是小说的深刻主旨所在。但是否沙皇专制制度消灭了,别里科夫现象就没有了呢?(学生沉默。部分同学摇头。)
师:这倒是一个让人深思的问题。请哪位先谈谈自己的意见?
生:不能这么说。沙皇制度消灭了,还有其他的专制制度。生:即使没有专制制度,但旧制度影响下产生的套中人也未必就会绝迹。
师:分析得不错。还有其他意见吗?
生:在我们今天,在我们身边就有许多“套中人”。师:请具体讲一讲。
生:像我奶奶,觉得什么东西都是旧的好,凡事都要按老规矩,我看她就是一个套中人。(有同学发笑。)
师:请大家看看,这位同学的奶奶是不是一个套中人?(学生讨论。)生:老师你说呢?
师:我想先听听你们的意见。好,大家不想发言。你们先表个态,我再说说我的意见。
(学生表决:有人认为是,有人认为不是,有人没有举手。)师:我认为不是。虽然我们首先应该明确,沙皇专制制度的消灭并不意味着就不再有套中人,但我们又必须把“套中人”和思想上有套子的人区别开来。因为套中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守旧,而是一个特定的文学典型,也是生活中一类特定人的代表。大家回想一下他的性格特征就清楚了。他保守,反动,扼杀新思想。好,大家应该清楚什么样的人才能叫做套中人了,同时,也应该知道奶奶是不是套中人。生:不是。
师:对,同学们应当把套中人和思想上有套子的人区别开来,还要善于抛弃自己思想上的套子。
(这是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一个“意外”,如何应对学生思维活动中的“旁逸斜出”呢?教者采取了两个步骤:学生讨论、教师讲析。我们注意到,在讨论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出现了滞碍,此时,教者的讲析,就显得尤为必要。我们一起来分析教者的这段讲析:他首先明确表达自己的看法“我们必须把‘套中人’和思想上有套子的人区别开来”,评判清晰利落;接着,阐明理由,强调“‘套中人’是一个特定的文学典型”,结合课文内容讲解文学欣赏的专用术语,说理充分透彻;最后提醒学生“要善于抛弃自己思想上的套子”,融人文教育于文学作品的学习,手段睿智高明。这样的讲析,就是“启发”,就是“延伸”,就是“提高”。)
师:好,这篇小说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个地方。今后在阅读欣赏小说的时候,大家还应该学会抓住小说的特点阅读小说。像《装在套子里的人》这篇小说,幽默讽刺是它的主要的特点,而这个特点又主要体现在特征和情节的夸张以及多层次的对比之中,我们今天的阅读正是抓住这一点,逐步深入,把握了小说的人物和主题。
(课堂小结,再次突出“幽默讽刺”,既呼应课堂之初的学习目标,又强调抓住个性特点来阅读小说的方法。“特征和情节的夸张以及多层次的对比”,既提炼了课堂学习的流程,又明晰了此类小说把握人物和主题的途径。这样的课堂小结,有力,有法,有效。)师:课后请同学们完成两个作业:
1.这篇小说的幽默讽刺的特征除了课内分析的内容还体现在哪些方面?
2.运用抓住特征阅读小说的方法阅读《项链》。时间:2005年3月29日星期二第一节
李镇西授课
上课一开始,我对学生们说:“我们昨天学习了《祝福》,读到了鲁迅对专制社会的控诉。这里的专制不是用刀子上的杀人,而是用礼教杀人,甚至让人自己杀自己。真正高明的专制统治者不是明目张胆的抓人杀人,最高明的是麻醉你的灵魂,让你真心诚意地觉得自己有罪,祥林嫂就是这样,她不但被周围的人杀了,她自己也在精神上把自己给杀了。因此,最厉害最可怕的是对统治者对老百姓灵魂的控制。像这样情况古今中外都有。今天我们要学的《装在套子中的人》也反映的是这种情况。作者是俄国的契诃夫,你们以前还学过他那些作品?学生们说:“《变色龙》!”“《凡卡》!”
我说:“是的,你们初中学过他的《变色龙》。看到变色龙我就想到今天某种人,在当官的那儿是一副面孔,在民工那里又是另一副面孔。契诃夫,欧亨利,莫泊桑,都被称为短篇小说之王。除了同学们提到的《变色龙》和《凡卡》。你们课余还读过他那些小说呢?”学生在思索回忆。
我提示道:“还有一篇小说,不知同学们读过没有?也是比较有名的,《一个小公务员之死》。谁看过?”
裴丹举手了。我说:“好,你给大家说说。”
裴丹说:“一个小公务员,在看戏时打了一个喷,结果打到将军身上,他就不断地道歉,将军很生气,说我不生气了,你怎么老缠着我?后来这个小公务员非常郁闷,最后死了。”我说:“这篇小说表现了一个小人物的卑微,面对权势的卑微。这种人其实现在有。还有一个小说我不知道读过没有,叫《渴睡》,写的是一个小保姆,大概十岁左右,她受雇于一个主人家里看孩子。因为她工作量太重了,晚上根本没有时间睡觉,她就想睡。但不行,她带的孩子要睡。整个小说很简单,就是不断地写小保姆的疲倦,写她渴望睡觉,但不能睡。最后她忽然想我为什么不能睡呢?哦,原来是因为那个婴儿不断的哭闹。她最后想怎么才能睡呢,很简单,把她弄死就行了,结果她果真把那婴儿掐死了。结尾就是写她非常满足的睡着了。读者读到最后,会同情这个‘杀人犯’,反过来回对这家的主人产生愤慨。契诃夫的小说有一个特点,都写小人物,通过写小人物的性格命运反映社会的真实和时代的特点。昨天我让大家在课前自己读了一遍。这篇小说我个人觉得是不难理解的。还是老规矩,先请同学们还是自己谈一谈自己的想法。我上《祝福》下来后大家说李老师讲得好,我说那首先是因为同学们参与的好,是你们思考研讨的好,你们的发言好。这堂课我也希望大家保持这种研讨精神。你们在第一遍看课文时,在文中做了些什么勾画?为什么要做这些勾画?你们的第一印象或第一感受是什么?度这篇课文想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等等等等,都可以谈。我对你们的发言,没有做任何限制,只要你想到的,都可以说。好了,我不说了,你们自己思考,然后发言。如果你们不说我再提出问题,让大家讨论。不过,最好还是你们先说。”教室里很宁静,学生都在阅读和思考。似乎气氛有些沉闷,但我不着急,因为应该给学生一个咀嚼思考的时间。教师应该一种耐心,这实际上是一种期待。第一个发言的是付锐:“我觉得这篇文章写了一个奇怪的人……”
我打断了他的发言:“对不起,请你说准确一些,这个奇怪的人叫什么名字?”
付锐说:“叫别里科夫。他是一个校长。”
“嗯?”我很惊异,“别里科夫是校长吗?”
学生们纠正道:“是叫希腊文的教师。”
付锐不好意思地笑了,然后接着说:“作者对他的刻划非常细腻,比如说收到漫画后他说:‘天下竟然有这样歹的人!’这是语言描写。还有‘他的嘴唇发抖了’,这是外貌描写。另外,心理描写也非常好。”我说:“心理描写?有吗?能不能举一个例子?”
付锐一下子说出不来,但他迅速翻开课文寻找。
我对同学们说:“大家帮他找找,看有没有心理描写。”
付锐说:“有的心理描写是通过他的语言来体现的。”
我肯定他的分析:“对,更多的是通过外部语言来表现他的内心世界的。”
付锐说:“也有直接的心理描写。比如,‘这是怎么回事?或者,也许我的眼睛骗了我?难道中学教师和小姐骑自行车还成体统吗?’这是一个被另外一种礼教束缚的人的形象。”我说:“对,非常好。这个人可以说是一个封闭的保守的人的形象,但作者不是简单地对它作一个结论式的交代,而是通过具体的描写来表现。”我的话音刚落,黄泳发言说:“虽然头脑里都有一些束缚,但我觉得别里科夫不像祥林嫂那样引人同情,反倒觉得讨厌。虽然你觉得别人说话的方式不对,你也应该觉尊重别人,而不应该妨碍别人。”我说:“是的,祥林嫂并没有妨碍其他人,可别里科夫却妨碍了其他人的生活。”
李文思举手了:“我觉得这个人物形象与鲁迅笔下的人有相通的地方。”
我非常高兴学生能够这样比较分析,我追问道:“是吗?相通的地方在哪里?”
李文思回答:“都受到某种束缚,是被束缚的人。”
我说:“对。说得很好!”
李文思继续说:“不但是受到外在的禁锢,而且他自己在内心里越来越禁锢自己。”
杨晓梅举手站了起来:“我觉得这个人胆小,就是什么事也不敢做。”
我说:“杨晓梅实际上分析了这个人物,给了他一个评价,胆小。你给一个理由,说话可要有依据。”我不愿学生抽象地分析,希望把他们引导课文上去,贴着课文阅读思考。杨晓梅说:“他有许多封建思想,自己不敢做许多事,别人做他也要劝阻,他自己不敢,还要束缚别人的行为,他虽然是对别人好,但别人觉得他很讨厌。”我略作纠正:“与其说他受封建思想的束缚,不如说他受专制思想的禁锢。”
针对杨晓梅的观点,苏畅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我觉得别里科夫还是是比较好的。”
这倒让我和同学们很意外,我便问他:“你的理由?”
“我说他比较好,是因为他虽然惹人嫌,他的一些要求有些过分,但他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也能做到,他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至少不虚伪。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觉得他并不坏。”我说:“嗯,你说得有一定道理。他所信奉的都是真诚的,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也做到。这比起有的人表里不如一,表现上仁义礼智,骨子里男盗女娼,确实还是要好一些。”王楠楠却反驳道:“不对,我倒觉得他虚伪,他越说自己‘我的举动素来在各方面都称得上是正人君子’,越显得虚伪。第一自然段可以看出,他把所有的东西都装在袋子里,把自己掩盖起来。”我说:“哦,你不同意他是正人君子?现在一提这个词好像都是反义词,但书上找不到他不是正人君子的例子啊!”
钟雪飞说:“他喜欢提意见帮助别人,但他所提意见的目的是防止别人出乱子,是以自己内心的想法为标准,虽然他还是在帮助别人。”我说:“你的意思是说,他动机是好的,只是说话的内容有问题。是好心,但说出来的话是不对。这有点像《祝福》里的哪个人?”学生们一下子反应过来,纷纷说:“柳妈!”
“对,他似乎和柳妈有点类似,”我说,“但这两个人又有点不同。柳妈是为了祥林嫂好,而别里科夫是为了维护社会里他认为正常的秩序。是不是?”学生们点头。
但我刚说完这句话,就意识到这是我的一个败笔:所谓“别里科夫是为了维护社会里他认为正常的秩序”这个结论,不应该有我这么直接地说出来,而应该给学生一些铺垫,让他们自己分析说出自己的想法。我正在心里暗暗惋惜,学生却还在继续讨论。黄咏举手发言说:“我觉得他活得很悲惨,他自己把自己套起来,比如谈恋爱,宁愿放弃爱情,也要维护所谓的礼教。我觉得他是被气死的。”黄泳提到“套子”,我接过她的话说:“大家想想,‘套子’主要指什么?表面上指什么?”
学生们小声议论,有的说是穿着,有的说是思想。我概括道:“实际上套子有两种,一种是实际上他的穿着打扮。你们教材里的插图,他穿的,戴的,包括他坐马车,都要把车棚支起来。如果仅仅如此,我们不过说他的生活习惯与其他人不一样。但外在的套子反映了内在的套子,思想与灵魂的套子。生活在封闭当中,拒绝任何新的东西。”我看学生谈得差不多了,我也想把自己的一些感悟说出来,与学声分享:“刚才同学们说了那么多,我也想说说。李老师有什么东西与大家交流?我有一个问题不理解――别里科夫就是个老师,但是大家看33页第一段中间,“可是这个老穿着雨鞋、拿着雨伞的小人物却把整个中学辖制了15年!光辖制中学算得了什么?’
我估计刚才付锐认为他是校长是不是就是从这儿来的?”
付锐点点头。
我继续说:“不光是中学,‘全城都受着他的辖制呢!’这儿的‘辖制’就有想不通了,他不过就是一个普通的老师,怎么可能控制整个中学和整个城市?”这是我在备课时设计的唯一的一个问题,因为在我看来,对这个问题的剖析可以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可以让学生对课文理解得更深刻。
黄咏说:“我觉得他只是套中人的一个代表,其实他身边许多人都是这样的。所以大家都被统治着。”
我明白黄泳的意思,她可能是要表达这样的意思,课文说他“辖制“了其他人,意思是别里科夫所拥有的思想“辖制”了所有人。但我还是表示“不懂”:“他怎么能够辖制其他人?他凭什么能够辖制其他人呢?或者说其他人凭什么要听他的话?”苏畅说:“我觉得是因为大家说话做事,都要被他批判,所以说他辖制着别人。”
我追问:“什么意思?他批判别人,别人也可以批判他啊!”
朱雅兰翻开书说:“这里,有一段他与地理老师的对话――”
我问:“第几页第几段?”
“第35页第7段,他说:‘我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忠告你……校长会听说……然后这事又会传到督学的耳朵里……这还会有好下场吗?’我觉得这儿有一种威胁的感觉,每个人都怕了告密。”李文思补充说:“我觉得他这种论调让我们喘不过气来,别人当然害怕。”
王楠楠说:“给我的感觉那些人不是怕他,而是烦他。”
张黎丹说:“不,我觉得其他人并不是怕他或者烦他,因为其他人也是装在套子里的人。”
张黎丹是一个很内向很胆小的女同学,平时见到老师都要脸红,课堂上更是从不发言。今天他的发言让我颇为特别惊喜,我说:“很特别高兴张黎丹能够主动发言,这是你一个了不起的进步!而且你说得很好,其他人也是装在套子里的人,只不过别里科夫更为突出罢了。”张黎丹说:“是的。他是比较突出的,从他的穿着等可以看出。但所有的人都在套子里。那就是说大家都和他一样,只是没有他突出。”我再次鼓励她:“张黎丹说得有道理,大家其实都在套子里。”
潘晓虹说:“第33页第一段倒数第三排这样写的,‘在别里科夫这类人的影响下’,这就说明在这类人的影响下,当时社会中这些人很多,别里科夫只是一个是一个典范。”陈若依说:“我觉得别里科夫还是比祥林嫂的命运好,和鲁迅笔下的祥林嫂相比,祥林嫂无人关心,而别里科夫呢,这个社会里的人对他还是关心的。”我有些不解:“祥林嫂大家容不下她,别里科夫大家是不是容得下他?”
陈若依说:“这个人死了大家都还非常高兴。”
我真的没有弄明白她说的意思,于是坦率地说:“说实话,我还没有完全弄清你的意思。不过我懂了你想表达的一个意思,别里科夫比祥林嫂的境遇好,社会还容得下他。这是你的观点。”汪洋说:“不对,大家希望他离开这个世界,所以我觉得大家容不下他。”
为什么别里科夫会辖制大家?这是我提出的一个问题。对这个问题,我看大家似乎还在朦朦胧胧地摸索,我看快下课了,于是索性坦率地亮出我的看法:“我也谈谈我的看法吧!为什么他能统治这个城市这么多年?这是耐人寻味的。其实这篇小说的讽刺意义是非常明显的。就写法而言,我认为,契诃夫笔下的别里科夫与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不一样,鲁迅的祥林嫂是忠于现实的,逼真地反映了现实;而契诃夫的小说明显是一种夸张,用夸张来表示别一种真实,本质意义上的真实。说他辖制了中学十五年,说全城的人都受他辖制,这当然是夸张手法。这篇小说到处都有夸张,我就不举例了。这是契诃夫小说的特点之一。”这里,我有意有这问题把学生们的认识往写作手法上引了引。但是,我提这个问题,决不仅仅是为了突出作者的夸张手法,我接着说:“但这里的夸张,表现的是一种社会现实的真实!我刚才听同学们的讨论,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有了更丰富的想法,你们拓宽了我的思考。别里科夫之所以被他们所辖制,为什么?大家刚才说了,这话要传到校长,督察那儿去,书上还写了,‘唉,只求这种事别传到当局耳朵里去才好’,也就是说,如果老百姓的思想被统治者知道了,会有非常严重的后果。一句话,大家生活在恐惧中!从这点讲,别里科夫实际上是非常可怜的,和祥林嫂一样,他同样是令人同情的。他要做的一切就是使自己能够在专制社会活着!怎么才能够活着呢?当然一定不能违反当局的规定。因此,别里科夫不是孤立的一个特殊人物形象,而是社会的产物,是一个常态的人物形象。通过他,我们看到了一个专制社会对人的精神自由的侵犯甚至剥夺。这就是契诃夫的深刻之处。”说到这里,我拿出了一本书,扬起来对学生们说:“我读这篇文章想到了一本书。这本书是寒假里李老师读的,书名叫《哈维尔文集》。八十年代,有两个捷克人在中国非常有影响,一个是昆德拉,一个是哈维尔。昆德拉是一名作家,我这里不多说。而哈维尔,是一个剧作家,曾当选为捷克总统。有人把他誉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思想家’。他说了这样一段话,这段话有助于理解套中人。他讲到了一个后极权社会,所谓极权主义就是专制暴政用军队来维持秩序和统治。什么叫‘后极权主义’?就是极权社会已经失去了动力,而只是依靠惯性继续维持运动。哈维尔认为,后极权社会依靠什么运行?恐惧与谎言。哈维尔举了一个例子,有一个蔬菜店经理贴了一个标语:‘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个经理的目的何在?你想表达什么信息?你一个卖菜的经理是真的关心全世界的无产者吗?你有这个能力联合全世界的无产者吗?他说经理贴这个标语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很安全,如果不贴这个标语则会感到恐惧。因此经理只能照贴不误,否则就有麻烦,他这样贴只是表明我绝对遵从现在的一切。这就叫生活在恐惧中,而生活在恐惧中的人必然是装在套子里的人。”最后我联系当代现实发表了几句看法:“别里科夫还有一个特点,特别怀旧。他的怀旧是希望回到旧的制度。现在有些人遇到改革开放中遇到的问题,就怀念过去的时光,否定改革开放,这也是一种装在套子中的人。时代总在前进,我们不能只生活在过去。还有,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头脑里或多或少都有套子,这些套子不一定都是别人给自己加的,很多是我们自己给自己加的。这里的套子,就是我们的定势思维或者一些偏见。同学们想想,我们自己有没有思想套子?”学生们没有发言,但不少同学频频点头。
“李老师的脑子里就有不少套子,比如我有时对一些同学可能就存在偏见,用老眼光看人,等等。所以我也要不断冲破思想套子。李老师小时候唱一首歌,叫《国际歌》,其中有一句歌词,我特别欣赏:‘让思想冲破牢笼!’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让自己的思想冲破牢笼!”
第四篇:装在套子里的人(课堂实录)—钱忠
《装在套子里的人》课堂实录
盘县第六中学
钱忠
授课时间:2015年3月14日
授课地点:盘县五中
师:同学们,看到文章标题,你们会有什么疑问? 生1:装在套子里的人会怎么生活? 生2:装在套子里闷吗?
师:同学们问得好,下面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课堂。师:同学们了解这篇文章的作者吗?请齐读作者简介。生:齐读作者简介。
师:下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并找出文中别里科夫有哪些“套子”。生:读课文。
师:同桌之间可以交流一下。
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反馈一下我们合作学习的结果。生:我们找到的是有形的套子。师:其他同学,你们又找到什么呢? 生:我找到的是别里科夫的住处情况。
师:同学们找到的都是有形的套子,那他无形的套子又有哪些呢? 生1:无形的套子表现在…...生2:他所教的课业是古代汉语。
师:刚才同学们从文中找到了别里科夫的套子,那么装在套子里的别里科夫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生1:多疑、可怜。
生2:孤僻、胆怯、躲避现实生活。师:还有补充的同学吗? 生:沉默
师:出示多媒体,总结别里科夫的形象。
师:别里科夫为什么会把自己装在套子里?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环境? 生:沉默。
师:介绍当时沙皇的统治背景。
师:套子对别里科夫及周围的人有何影响,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然后找出相关的语句。生:别里科夫最后把自己套死了。生:不敢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不敢说话……..师:同学们说得好,别里科夫不仅套自己,还想套别人,最终把自己给套死了。
师:别里科夫死后,周围的人有什么反映? 生:大快人心。
师:过了一段时间又出现什么情况? 生: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师:这说明什么呢? 生:沉默
师:说明当时,像别里科夫这样的人很多,而他只是一个代表,一个典型。师:好了,下面我们来探讨两个问题:
1、别里科夫“这个装在套子里的人,差点结婚”,结婚是不是表现了别里科夫对生活的某种渴望?如果他结婚了,能否走出“套子”?
2、在你周围是否也有这样那样的“套子”?如果有,你是怎样看待这些“套子”的?下面,我们通过小组来合作学习。
生:合作学习,交流探讨。
师:通过同学们合作学习,下面我们来反馈一下。师:哪些个小组来回答?
生:我认为这是别里科夫对生活的渴求。师:有不同的观点吗?
生:不同意,我认为他想结婚是有某种意图的……
师:同学们说得好,下面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别里科夫想结婚到底是为什么。师:出示多媒体进行总结。
师:同学们如果有兴趣的话,下去还可以对此进行探讨。师: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第二个问题。哪个小组来回答? 生:老一辈的重男轻女。师:还有吗?
生:有的同学总想自己孤立起来,不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师: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许多套子,就比如我们的各种班级制度,班级公约……那我们如何看待这些套子?请同学们下去进行交流。好了我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第五篇:装在套子里的人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
教学目的和重点:
1、把握人物形象,注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及其社会典型性。
2、思考小说主题,并联系实际扩展其丰富的内涵。
教学难点:准确深入地把握小说主题,并联系实际扩展其丰富的内涵。
难点突破:组成“别里科夫之死”专案调查组,让学生在合作互动中,兴趣盎然地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为把握人物形象和小说主题做好充分准备,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水到渠成地完成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设计提要】
一、简介作者和文章写作背景。
二、组成“别里科夫之死”专案调查组。讨论合作,写出调查报告并交流。
三、写出“结案报告”并交流。
四、把握人物形象,领悟小说主题和它的现实意义。
【设计实施】
一、简介作者和文章写作背景。
[意图]明确学习内容,识记必要的文学常识,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操作]
1、关于作者契诃夫:他的成就、作品、小说风格和创作特点。
2、写作背景(略)
二、组成“别里科夫之死”专案调查组。讨论、合作,写出调查报告。
[意图]激发学生深入研读课文的兴趣,在合作互动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在民主讨论中积极创新,从而为学生把握人物形象和小说主题打好基础。
[操作]
1、板书: 自杀?他杀?
----“别里科夫之死”专案组调查报告
2、导语激趣,引入情境:1898年夏季的一天,沙皇统治下的俄国,在一所中学的男职工宿舍里,发现一具中年男尸。据查,死者为该校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死因一直未明。一个世纪以后,2003年春天,沙中高二153班学生特组成专案组,对这一事件进行立案调查。调查涉及四个选题:案发背景、现场勘查、本人档案资料、有关人士采访。要求:6人一组,讨论决定其中的一个选题。然后小组讨论,一人执笔,共同写出该项调查报告。15分钟后,确定组内一人宣读。
3、学生讨论、合作。
4、各小组宣读调查报告,师适时点评,鼓励学生的创新。
三、写出结案报告并交流
[意图]这一步是把前面的氛围推向高潮,是对课文理解的理性总结,是把握人物形象和小说主题的前奏。
[操作]
1、每个学生写出本案“结案报告”。
2、交流所写内容
3、教师小结
别里科夫之死既属于他杀的范畴,又属于自杀的范畴。一方面,从别里科夫日常穿着与习惯,我们不难看出他的思想是极为保守的,仅仅是看到华连卡兄妹骑自行车,他便无法接受,而华连卡并无恶意的笑就足以让他想不开,以至郁郁而死,因此,思想的保守和顽固,是促使别里科夫自杀的原因之一,或者说,正是这种极端保守顽固的思想杀死了他。另一方面,别里科夫的死亦属他杀。华连卡的一笑是别里科夫致死的直接原因,但从根本上说,原因却是沙皇统治者采取的高压政策,可悲的是,别里科夫本人甘当统治者的鹰犬,心灵僵化死亡,这才是杀害别里科夫的罪魁祸首。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做出最终裁定:可怜的沙俄人民应当奋起推翻沙皇的残酷统治,从根本上解除人们思想保守之源,而保守的人更应该张开开放之眼,明眼看世,摒弃一切腐朽的旧制度,让思想重现生机。
四、把握人物形象、领悟小说主题和它的现实意义。
[意图]教学至此学生对别里科夫这一人物形象已经把握得相当完整准确,教师水到渠成引导学生完成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操作]
1、别里科夫的人物形象。要注意到别里科夫性格的复杂性:“一切装在套子里”是可恶,可憎的,是沙皇统治的维护者,同时,他结婚的悲喜剧表明了他是可悲,可怜的,是沙皇专治的受害者。而这个人物形象的社会典型性就在于他代表了生活在19世纪末沙皇统治下的俄国害怕变革,苟且偷安甚至甘心充当沙皇鹰犬的可恶、可憎、可悲可怜的知识分子形象。
2、领悟小说主题。“推翻沙皇的残酷统治,从根本上解除僵化陈腐的思想,要让生活有新气象,必须变革社会,革新思想”。而小说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的语言更深化了这一主题。
3、联系实际扩展其丰富的内涵。结合课后练习第四题,讨论:在现实生活中是否有这样或那样的“套子”?如果有,套子是什么样的?“套中人”又是怎样的形象?
讨论之后,师生共同小结:无论什么时代,哪类社会都有不同形式的“套子”和“套中人”出现。因为时代的发展,社会进步,总会有变革,而改革开放最大的阻力就是有各种的“套子”,反对变革的人就是“套中人”。“套中人”除了极端维护自己的利益,仇视社会进步,逆历史潮流而动的统治者外,更多的是墨守陈规,因循守旧的小人物,他们对新生事物不适应,不理解,甚至满怀恐惧,他们主要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抗拒社会变革。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这部小说的主题就是:创新求活,守旧必死。这也正是这部小说的现实意义和它的生命力所在。
附:学生各项调查报告(仅供参考)
一、案发背景
1898年。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由于受欧洲进步文明的影响,俄国人民要求自由民主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沙皇政府为巩固其统治,却采取一切手段进行镇压,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全国警探遍布,告密者横行,人们生活在沉闷乏味和忧惧之中。
这年夏季的一天,人们在一所中学的男教工宿舍里,发现了一具死尸,死者为男性,中年,属非正常死亡,死亡原因疑点很多。死者生前为该校希腊文教师,平时行为古怪,谨小慎微,但又刻板古旧,以他的思想辖制着全城。在这年的五月初突然病倒,大约一月后死亡。死前正处于恋爱中,甚至于打算结婚。
二、现场勘查
死者僵直仰躺在床上,被子蒙头,头发蓬乱,脸色苍白,眼球突出,一脸恐惧,似乎生前正遭受某种恐吓或痛苦。耳内塞有棉花球。身穿羊毛衫,床头堆放有黑眼镜、棉大衣,床边放有雨鞋、雨衣、雨伞。房间里没有任何打斗的迹象。一张女士照片扔在地下,一张漫画揉成一团。最令人奇怪的是,房间的大箱子里几乎存有政府多年所有的公告和文件,并标注着具体发布日期。
三、本人档案资料
姓名:别里科夫
性别:男
出生日期: 年 月 日
生前职务:某中学希腊文教师
住所:校男教工宿舍
婚配情况:未婚
口头禅:千万别出什么乱子
特征:晴朗的日子也穿雨衣、雨鞋、带雨伞,穿棉大衣,竖起衣领,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团堵着耳朵眼儿。
人际关系:无密友,但却辖制全城,曾与女友密哈益•沙维奇•华连卡之弟柯瓦连科有过冲突,于死前一个月被其推下楼梯,但彼此没造成大的伤害。
死前状况:郁郁寡欢,闭门不出达一月之久。
死亡日期:1898年6月底或7月初。
四、有关人士采访
采访对象1、华连卡
问:请问您与别里科夫关系如何?
答:由于校长太太的竭力撮合,我们差一点结了婚。
问:差一点儿?为什么最终没结成呢?
答:他生病前的一天到我家,从楼梯上滚了下来,那实在是太可笑了。(忍不住想笑)
问:那他怎么会从楼梯上滚下来呢?
答:这个我不太清楚,您还是去问我弟弟吧。
采访对象2、柯瓦连科
答:那天晚上他来我家,乱七八糟地说了一些奇怪的话,令我非常气愤,于是就让他走,他却威胁我,说要把我们的谈话内容报告校长,我一气之下,就推了他一把,没想到他居然滚下去了。
问:那么他说了什么让您如此生气呢?
答:他总是有那么多奇怪的想法干扰我的私生活,什么不许骑自行车,不能在大街上拿着书走,甚至不能穿绣花衬衫,简直荒谬透顶。我本来就不喜欢这个人,这一来更讨厌他了。
问:那么这件事会不会成为他死亡的原因呢?
答:噢不,这绝对不可能。因为他当时安然无恙地爬了起来,离去时步伐也很稳健。但他当时看到我姐姐,好像十分尴尬。
采访对象3、“我“(布尔金)
问:您觉得别里科夫是个怎样的人呢?
答:一个怪人。您要是见过他一面,就决不会忘记他。因为即使在暖和的天气里,他也裹着棉大衣。还有,他总是说“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问:您认为华连卡的笑对他有什么影响吗?
答:噢,他一定想不开的,要知道,他这种人最害怕出乱子了,眼下就要跟华连卡结婚,却自己闹出这么个乱子,他心里一定受不了的。
问:有什么人和他结过怨吗?
答:没有。但实际上每个人都讨厌他,不会有人会为他的死亡悲伤。但也决没人会冒着危险去杀他,全校甚至全城的人都受着他的辖制,什么事都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