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年级古诗复习《最喜小儿无赖》
五年级古诗复习《最喜小儿无赖》
“最喜小儿无赖”
——五年级古诗词复习课教案
一、教学过程:
(一)、背诵课外古诗,加强积累。
师:同学们,古诗词是我们祖国灿烂文化中的一颗明珠,历来被文人墨客所青睐,咱们在五年的学习生活中,也积累和学习了很多古诗词,你能将你最喜欢的背出来吗?
1、学生背古诗,教师给予评价。(背得流利)
2、看来同学们积累的诗还真不少,老师想考一考大家。(课件出示)
3、老师继续来考你,这次采用抢答的方式,你只要会就站起来说。师:提起月亮,我们总会想起哪些诗句呢? 提起梅花,你想到哪些诗句? ……
(二)、背诵课内古诗,抓好课内训练。
师:本学期我们也学习了一些古代诗歌,你还记得他们的名字吗?
1、你还知道哪些词牌名?(西江月卜算子菩萨蛮水调歌头清平乐)
2、学生单独背古诗。
3、古诗词要是加上音乐,背诵起来更加韵味十足,老师给你配上音乐,你好好的背一背。
4、这样的三首古诗词,老师把他们放在了一起,请学生再读诗歌。诗读完了,请同学们用你们的眼睛去观察,用你们的心去思考,看看这三首古代诗词都写到了什么人?(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板书:孩子
4、同样是写孩子,作者用了不同的称呼。多媒体出示,5、你们还知道在古代诗歌当中对孩子还有哪些称呼?
这些孩子给你们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天真,活泼,可爱)板书:儿童天真
是啊,虽然是不同的称呼,但是给咱们带来的孩子的快乐是相同的,同学们,你们能读好这些诗词吗?(学生个别读)
6、我们也像刚才几位同学一样,好好的读古诗词,去感受孩子的天真烂漫。(学生齐读)。
7、过渡:古诗写得好,得益于诗人的反复推敲,这方面被世人称为“苦吟诗人”的贾岛做得最好,还记得《推敲》的故事吗?指名说。
8、从贾岛推敲的文字背后,我们看到的更是贾岛的一种什么精神?
9、贾岛就是因为这样的严谨认真态度,最后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
(三)复习古诗,读写结合。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位著名诗人所写的《寻隐者不遇》。a、《寻隐者不遇》语言
1、齐读《寻隐者不遇》,2、师述:这一天,诗人贾岛为了拜访一位隐士,跋山涉水,终于找到了隐者居住的地方,看见了一位玩乐的童子,同学们,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呢?请同座位之间互相表演后学生上台表演。
师:表演的时候,老师给大家提一点小建议。(1、礼貌用语
2、重点突出进行了三问三答)
3、在贾岛和小童子对话的过程中,贾岛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说,课件显示。
4、贾岛的心情之所以会发生变化,全是因为小童子所说的(),看来,诗人在这里注重了对话、注重了语言的描写!教师板书。(语言)小结:贾岛在写《寻隐者不遇》这首诗的时候侧重了对孩子的语言描写。
b、过渡:《所见》中袁枚在描写孩子的时候侧重的又是什么呢?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首诗,好好体会。
2、学生可能回答:“动作”,能告诉大家什么动作吗?(骑黄牛,唱歌,闭口,立)教师进行引导比较,“起先牧童骑着黄牛唱歌,突然闭口立,这是为什么啊?” “因为他想捉住鸣蝉。” “诗中哪个词语写的就是想?” “意欲”
3、此时此刻,这个可爱又顽皮的孩子心中到底在想些什么呢?
4、因此你看,作者在描写牧童的时候还抓住了他的心理活动。
5、袁枚的《所见》通过孩子的动作和心理描写出了孩子的(板书:动作、心理)c:出示《清平乐》,点出卧剥,1、:告诉老师,这里侧重对孩子的什么描写?看到了这个动作你认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孩,课文中是怎么说的?
2、(出示)“无赖”的意思就是??(可爱)
3、看着此情此景,你们觉得老两口生活的怎样?这就是咱们常说的天伦之乐啊!自己的孩子,老两口越看越喜欢,他们不由的夸奖起这些孩子来。此时此刻,你们就是这对浪漫的老伴,你们会怎样夸夸大儿子?自己先练一练。
4、几杯老酒下肚,老俩口的话更多了,他们首先夸起自己勤劳耕作的大儿子……(如何夸的?启发学生想象)
师:老师给你们提个要求:在表演的时候除了进行语言叙述外,还可以加上动作,表情……
教师总结:同学们说的真好,老师也不由得想描绘一下这样的画面了。
6、幻灯片出示老师写了自己的下水文(请同学们重点从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去体会)
老大爷……”老爷爷接过酒杯一饮而尽,在他的脸上写满了甜蜜……
7、请你仿照下水文从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方面去描述老俩口怎么夸赞二儿子和三儿子呢?拿出自己的自备本选择其中的一个儿子去夸一夸。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及时评价指导。
出示:口语交际练习(教师事先发给学生练习纸)老俩口乘着酒兴,夸完了勤劳孝顺的大儿子,把目光转到了二儿子(小儿子)
身
上,————————————————————————————————————————————————————————————————(读写结合,自由口述,教师点评)
老师总结:酒不醉人人自醉,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咱们看到了古人眼中的孩子,天真,可爱,活泼,感受到了伟大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还知道了写好一个人物要抓住他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来描写的方法。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发扬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
第二篇:古诗池上、小儿垂钓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池上》《小儿垂钓》)
【教学内容】
国标版小学语文第八册古诗两首:《池上》、《小儿垂钓》。教学时间为一课时。
【教学理念】
1.“简”出三味
从疏通古诗进行表层解读,到体悟古诗进入中层解读,再到挖掘古诗达到深层次解读,设计既体现古诗学习之“三味”,又把学习的三大目标“球形”融合,所以我设计了三个教学步骤:聊字聊诗,聊意聊趣,聊聊趣事诗。三个步骤中简练问题,追求简约而不简单的教学效果。
2.“合”出高效
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努力在整合上做文章。在整合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语文综合素养。求同存异是整合的关键,从整合入手解读古诗,突破古诗教学的习惯模式。分步解读,则是在整合之间的跨度上,深入感悟意象与情趣。用“总-分-总”的教学模式引出同类“童年趣事诗”的课外拓展。
3.“聊”出轻松
两首古诗都是充满儿童情趣的绝句,诗意通俗易懂,不需花费太多的时间,把感悟诗中意境和体会童真、童趣作为教学的重点。用聊天的方式,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之中学生入情入境,不仅掌握了知识,体会了作者对小孩的喜爱之情,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在主动参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教学要求】
1.知识目标:学会诗中的生字:撑、艇、浮、萍、稚、侧。
2.能力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
3.情感目标:感受乡村孩子的纯真、可爱。
【教学重点】感悟诗中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教学难点】感受古诗语言的精练之美。
【教学准备】教学多媒体PPT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聊“字”、聊“诗”。
1.学生自读,注意读正确、读通顺。
2.朗读古诗,强调:
◇《池上》“撑、艇、萍”,后鼻韵母读清楚。
◇《小儿垂钓》“侧”,平舌音,“稚”,翘舌音。“映身、应人”注意押韵。
3.聊字:撑艇萍稚侧
4.聊诗:两首古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再推敲推敲相同中的不同。
【整合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唯有将他们所有的感觉、情绪、智慧投入学习的过程之中,才能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我让学生采用发现古诗的相同与不同,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起来,变被动的听讲为主动的参与。】
二、品悟诗眼,聊“意”、聊“趣”。
1.自由读诗,聊诗中画面,解决基本诗意。追问中点拨重点词的理解:
《池上》:解、一道
《小儿垂钓》:蓬头、侧坐、莓苔、映身、借问、遥、应
2.深入品悟:猜一猜两个小孩儿各有什么心思。
《池上》
◇紧张。聊“偷”字。
◇高兴。拓展《荷花》片段:“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及“莲叶何田田„„”诗。)品读:“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小儿垂钓》
◇聊“遥招手”,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3.把握人物形象:这是两个什么样的小娃?
4、积累两首诗:看画吟诵。
【在儿童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小儿垂钓》后两句“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中,“招手”之意历来存有异议。我以为,这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他们萌生探究欲望、进而实现自主学习的良好契机。同时感悟古诗,不在于诗句的字面意思,而在于诗句的趣味和意味,引领学生读出诗句背后的那份意,那份趣。】
三、得益课外,聊聊 “童趣诗”。
1.引导学生积累童年趣事诗。
(1)幼女词(2)所见(3)宿新市徐公店
2.出示自选作业。
【为使教学呈现螺旋上升的态势,设计中抓住古诗主题教学的“辐射点”,通过熏陶与体验,理解与感悟,使得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主题学习中获得质的提升,从而夯实学生语言文化的根基。诗歌的广阔意境给学生留下自由开掘的空间,而最后多元化的作业样式则在于激活学生各富色彩的智慧。】
《池上》教学反思: 课程标准强调:在小学各学段要重视学生的朗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读书,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要有重点,同时,在充分挖掘想像力的情况下,让学生根据简单而生动的画面,配上音乐,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其对诗句的理解更透彻。在教学中紧紧抓住“偷采”、“不解”、“藏踪迹”等学生难以体会的词句展开阅读活动,引导学生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反复朗读,悟出作者的情。在评价中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互相评价、教师评价,使朗读层层深入,体会情感,升华情感。在想象中朗读,让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品味语言文字,启发想象,在学生想象出现困难时,借助图片资源,让学生在心中产生内心视像,感悟课文情感,达到情感的升华,体会出“小娃的天真、可爱、顽皮”。《小儿垂钓》教学反思: 两首古诗的学习结束了,班中学生似乎仍沉浸在刚才的喜悦之中。由于诗中都写到了小孩,他们与班中的孩子有着许多的相似点,因此为了增强古诗的表现力与感染力,我让学生将古诗《小儿垂钓》进行了表演。准备开始了,各组学生都处于积极兴奋状态。一切准备就绪,各小组代表便开始登台献演了。在演到“遥招手”时,台下的不满声音出现了:“不对,应该是摆摆手。”“什么呀,应该是招招手。”于是,戏演不下去了,表演成了辩论了。见此状,我便让孩子们坐坐好,想一想,然后再进行有理由的陈述。一时,学生不知从何说起。见学生不作声,我便开导道:你们觉得遥招手与遥摆手的孩子哪个更讨人喜欢?这下,学生的思路打通了,他们觉得一个全身心钓鱼的孩子加上一点热心助人的品质更受人欢迎。但也有学生表示不同意,第一首古诗中的偷采白莲子的小孩都能够得到诗人的喜爱,这个专注着钓鱼而拒绝问路的孩子怎么会不讨人喜欢呢?一时,大家无语。这到底怎么解决呢?追根溯源,还是我的引导出现了误差,应该将探讨的话题放在“为什么文中用招手而不用摆手”上,还不是在“喜欢怎样的孩子上”旁生枝节。的确,顽皮淘气的孩子也自有令人欢喜的地方。
第三篇:小儿垂钓古诗教案范本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2。引导学生根据诗句想象小男孩钓鱼是的专心致志的可爱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指导学生理解诗意,领会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谁跟父母去钓过鱼呀?怎样钓鱼?(指名学生说一说)
2、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释题:
读题思考:“小儿指什么?”““小儿垂钓”是什么意思?
(三)学习课文
1、看诗,听录音。
2、学生自学,不理解的词。
3、理解前两句诗的意思。
4、学习后两句诗的意思。
①指名读后两句。
②问:小男孩正在专心钓鱼的时候,谁来了?
③他来干什么?
④看,小孩是怎么做的?
⑤他为什么摆手?“遥”是什么意思?
⑥从哪看出他怕把鱼吓跑?怕什么声音吓跑鱼?
⑦“应”是什么意思?(回答)
师小结:小孩既怕老爷爷的脚步声、问话声吓跑鱼,又怕自己的回答声把鱼吓跑,他一门心思用在了钓鱼上,你觉得他钓鱼的态度怎么样?(很专心;很认真)
⑧指名学生表演。一人扮路人,一人扮小孩(体会小孩紧张的心情)
⑨指导学生看图朗读,读出小男孩紧张的心情。
⑩指名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5、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四)总结全文:诗人抓住了小孩钓鱼时所表现出的某些特点,用通俗易懂得诗句,活灵活现地勾画出了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孩的形象,诗中有动有静,情景交融,使人倍感亲切,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大声朗诵这首诗好吗?
第四篇:小儿垂钓古诗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正确诵读古诗,学会认读古诗中的五个生字。
2、基本懂得古诗的意思,能想象出诗句所描绘的情境。
3、有感情地诵读古诗,体会诗句中蕴涵的童趣。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诵读古诗,基本懂得古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
想象出诗句所描绘的情境,体会诗句中蕴涵的童趣。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唐朝的众多诗人当中,有一位叫胡令能的诗人特别富有传奇色彩。胡令能原本是个加工镜子和铁器的工匠。有一天,在睡觉的时候,他梦见一个神仙将他的肚子剖开,放了本书在里面,醒来以后,他就变得很会作诗了。而在他的诗中,咱们今天要学的这首《小儿垂钓》是最为有名的。板书课题。
二、初读古诗,自主识字。
1、听老师读这首诗,注意听清字音。
2、请大家各自试着读一读,在拼音的帮助下将字音读准。
3、和同桌相互检查生字读音,一起想办法记住这五个生字。
4、集体认读生字,给大家说说你的识记好方法。
5、各自练读古诗,练好了就读给大家听一听。
三、自主学习,读中感悟。
1、熟读诗句,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做上记号。提出问题。
2、联系解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稚子:年龄小的孩子。纶:钓鱼用的丝线。
垂纶:钓鱼。莓:一种小草。
苔:苔藓植物。映:遮住
借问:向人打听。应:理睬。
3、探究与争论:
“招手”一词历来有两种理解,一种意见认为,“招手”指摆手,意思是:呀,别过来,别吓跑了我的小鱼儿!另一种意见认为,“招手”就是招手,意思是:嘘,别出声,凑过来,我指给你看!数百年来,许多专家、学者争论不休,至今没有定论。你赞同哪一种意见呢?
4、朗读背诵古诗
作者只用了短短四句话二十八个字将一位垂钓孩子的外貌、姿势、环境、神情勾勒得生动传神,跃然纸上。让咱们将自己当作这个垂钓的孩子,带上动作来朗诵这首诗吧!
第五篇:小儿垂钓古诗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感悟古诗大意。会写2个生字。掌握一个多音字“应”。
2、通过看图学文,感受小孩的聪明与机灵。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生字,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通过看图读诗,了解古诗大意,感受小孩的聪明与机灵。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垂钓吗?常常跟谁去钓鱼的?
2、带着你们兴奋的心情跟老师到池塘边去看看一个小朋友。他也喜欢钓鱼,我们去认识认识他吧!
3、出示课题。
4、齐读课题;
5、理解课题:“小儿”就是“小孩儿”,“垂钓”就是“钓鱼”的意思。
6、作者简介。
二、朗读古诗,学习生字。
1、播放朗读。
2、生自由朗读古诗,强调朗读的节奏。
3、圈出生字。出示生字,齐读生字。一组开火车读生字。
4、“蓬”是什么结构?带有草字头还有哪些字?(芳、草)
5、“垂”是独体字。你怎么记住这个字?同学们真聪明。我们的祖先更聪明。
6、字理识字:“垂”。(土上长着一颗树,树上挂着两个果。)我们的祖先这样记下这个字,也这样写着着。后来又写成,最后又写成现在的楷书。
7、指导书写“垂”字。出示“垂”字笔顺分解图。
8、“侧”古今对照。
9、“应”是多音字。(应该、答应)
三、理解诗句,感悟诗意。
1、理解“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台草映身。”
蓬头:头发散乱,没有梳理。
垂纶:纶指垂钓用的丝纺线。垂纶就是指垂钓的意思。
莓苔:长在湿润之处的低等植物。一般长在太阳光不容易照到之处。映身:掩饰着身板。
2、连起来说诗句的意思。
3、这句写出小孩儿的天真可爱。
4、理解“路人借问遥挥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借问:向人探询看望,指有礼貌地问。
遥:远远的。应:应答。
5、说说诗句的意思。
6、这句写出了小孩钓鱼专心认真。
四、背诵古诗,拓展训练。
1、背诵练习。
2、用你喜欢的方式再现诗景。
板书设计:小儿垂钓
遥招手
怕鱼惊
不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