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深山风雪路》对话仿写
《深山风雪路》对话仿写
哎!我已经一个多月没玩电脑了,今天没什么事,于是我去请求妈妈让我玩电脑。可一想妈妈生气时的样子,又有些不敢,我考虑了一下,不行,我不能失去这次机会。
于是我走到妈妈身边,胆怯地问:“妈妈,我可以玩一会儿电脑吗?”“不行!你写完作业了吗?”妈妈表示有些怀疑。
“写完了!写完了!我可以玩了吧!”我高兴地说,说完我就跑到电脑前准备开机。
“等等!”
“什么事?妈妈。”
“你还得把课外作业写了,再玩!”妈妈平静地说。
“哎呀,老妈就那么一点了,我先玩一会儿!”我反驳道。
妈妈收紧眉,无奈地说:“你写完作业不就是想玩就玩了吗?我都不管你!”
我激动地说:“好啊!”
北京丰台区东高地第二小学五年级一班五年级:林子博
第二篇:《深山风雪路》 教案
《深山风雪路》 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感悟人物的言行对老吕任劳任怨,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的精神产生敬佩之情。
2、运用比较的方法感悟文中三次描写“清晰的脚印”的含义,学习反复的写法。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书感悟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思想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三次描写“清晰的脚印”的含义。
【比较点设计】
1、通过变换相应的标点符号,改变人物说话的语气,从而使得学生体会出老吕虽是一个在朝鲜战场负过重伤的功臣,可他并没有当成一回事、没有炫耀。(淡泊名利)
2、通过人物一问一答所表现出的不同语气,突显出老吕丝毫不觉得自己曾经为祖国人民、为朝鲜人民几乎献出生命的战争经历有什么可以夸耀的,在他看来,这是很平常的事,不值得大惊小怪。
3、通过老吕先后两次话语语气的对比,进一步体会出老吕不计个人得失、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精神。
4、文中先后三次出现“清晰的脚印”,通过体会它们的不同含义,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老吕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精神。
5、本课与《在炮兵阵地上》同为写人的文章,在刻画人物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借此,进一步体会在刻画人物时不仅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言行、神态,同时可以通过心理活动描写等内容,展现人物的品质,以及一篇写人的文章不仅可以通过一件事或几件事例来表现出人物的特点或思想品质,而且可以运用对话和心理描写表现出人物的特点或思想品质。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新课:
1、请同学们齐读课题:《深山风雪路》
2、在这条深山风雪路上,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板书:老吕 清晰的脚印
3、明确:文章先后三次出现“清晰的脚印”
4、出示:
“这山间小道上的脚印啊,是这样的默默无闻,然而又是这样的放着光彩!”
问:为什么说这山间小道上的脚印放着光彩?
5、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走进这条深山风雪路,感受那一串串清晰的脚印!
二、以“清晰的脚印”为线索,深入阅读、体会人物的品质。
请同学们自由阅读文中三次描写“清晰的脚印”的内容,把你感受最深的内容深入地读一读,谈谈你的体会。
(一)重点引导感悟“谈伤疤”部分,体会老吕不计个人得失的品质。
(1)指名读11—16自然段,之后谈谈自己的体会,其他同学评读也可以谈出或读出自己的体会。
(2)出示:
“脖子?噢!炮弹皮碰的。”老吕平静地说。
此处的“?”表明什么?(想不起来了)重点感悟“炮弹皮碰的。”你感受到了什么?
从“平静”一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没有放在心上、不当回事)
(3)出示句子,比较理解。
a、“脖子?噢!炮弹皮碰的。”老吕平静地说。
b、“脖子!噢!炮弹皮碰的!”老吕激动地说。
(4)比较:“我好奇地问”“老吕平静地说”
“我”好奇,是因为老吕脖子上的深深的伤疤的来历让我奇怪,他一定又很危险的经历吧!
老吕平静是他丝毫不觉得自己曾经为祖国人民、为朝鲜人民几乎献出生命的战争经历有什么可以夸耀的,在他看来,这是很平常的事,不值得大惊小怪。
(5)齐读这句话。“脖子?噢!炮弹皮碰的。”老吕平静地说。
师:对于这样一位谈起自己的辉煌过去却如此平静的战斗英雄,我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齐读(我的心理活动):
出示:
我心中一动。想到那炮火连天、冰天雪地的朝鲜战场上也曾留下老吕清晰的脚印,我不由得肃然起敬。
归纳:老吕,一位曾经在炮火连天、冰天雪地的朝鲜战场上浴血奋战的英雄,谈到自己的功绩却如此的平静,我不由得肃然起敬,我敬佩他什么?
板书:不居功自傲
过渡:文中的我和老吕在这深山风雪路上巧遇,通过谈起老吕脖子上的伤疤,使我了解到老
吕是一位曾经在炮火连天、冰天雪地的朝鲜战场上浴血奋战的英雄,除此之外,我和老吕还交谈了些什么?
(二)围绕谈工作,体会老吕是一个热爱工作、默默奉献的人。
1、出示:
他告诉我,走这条邮路送信,已经25年了。我心里默默地算了一下,从乡邮政所到冷风口,一天来回50多里,25年,30多万里路,绕地球约四周。
(1)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数字说明,体会到时间长、路途远。
(2)
提问:这是一条怎样的路?如果你走在这样的深山风雪路上,你有怎样的感受?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一读文章的第1、2自然段。
(3)指名读,通过朗读把我们带入到那深山风雪路上。
(4)凛冽的寒风呼啸着,洁白的雪花狂舞飞旋,燕山的群峰隐没在雪雾里,在这深山老峪里,走十里八里见不到一个村庄,大雪天更是难得见到一个人影。咦,那是什么?不远的岔道上有一串“清晰的脚印”,这是谁留下的脚印?
在这样的山间小道上(齐读这惊人的数字):一天来回50多里,25年,30多万里路,绕地球约四周。
2、引导感悟“谈换工作”部分,体会老吕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品质。
师:现在钦佩老吕的我,后来更被他深深的感动了。来读读换工作的内容,谈谈自己的体会。
出示:第19自然段。
“那„„怎么行!”老吕一着急,说话也有些结巴了,“这两年虽说来了些新人,可还是不够用,我要不跑,不是还得占人吗?再说我也走惯了这条路!”(1)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老吕的语言,谈谈自己的体会。
(2)老吕为什么急了?你感受到了什么?(任劳任怨、无私奉献)
(3)轻声自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4)师:回想谈伤疤时老吕的语气,你有什么发现?
出示:
a、“脖子?噢!炮弹皮碰的。”老吕平静地说。
b、“那„„怎么行!”老吕一着急,说话也有些结巴了。
指名两位同学对读。(通过老吕两段话语气语调的对比进一步体会出老吕不计个人得失、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精神。)
男女生对读.,通过同学们有语气地朗读,让我们体会出老吕不计个人得失、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精神。
板书:无私奉献
(5)师:在抓人物语言时,还要体会说话人的语气语调,来体会人物的品质。
总结:我们从文中对老吕神态及语言细致入微的刻画中,可以了解到老吕做邮递员工作时间之长,行程之远以及他对工作的热爱,表现了他火一般的热情。
过渡:说话间,到了分手的地方,在呼啸的寒风中、在迷茫的雪雾里、在险峻的小路上,老吕继续艰难地前行,小路上又出现(齐说):一串清晰的脚印。
(三)体会三次“清晰的脚印”的含义
老吕这一串串的脚印,不仅仅印在险峻的小路上,战火纷飞、冰天雪地的朝鲜战场上,同时也印在了同学们的脑海中,请同学们将文章中三次描写“清晰的脚印”的相关语句读一读,体会其中的含义。
出示:
第一次:“不远的岔道上有一串清晰的脚印,脚印沿着险峻的小道,向前、向上,消失在半山腰的雪雾之中。”
第二次:“我心中一动,想到那炮火连天、冰天雪地的朝鲜战场上也曾留下老吕清晰的脚印,我不由得肃然起敬。”
第三次:“他哈哈笑着,朝我摆摆手。于是,去冷风口的小路上,又出现了一串清晰的脚印。”
1、三次出现是不是重复了呢?请你读一读,体会一下每次出现各有怎样的不同含义。小组讨论。(出示表格)
次数
不同点
第一次 表现老吕工作环境的艰险
第二次 表现老吕是一个不居功自傲的人
第三次 表现老吕是一个默默奉献的人
2、教师总结反复的写法:同样的语句在文中多次出现,又能带给读者不同的感受,这样的描写叫做反复。
“清新的脚印”三次出现,让我们一次比一次加深了对老吕的了解。
(四)体会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含义。
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出示:为什么说这山间小道上的脚印默默无闻又放着光彩?
3、这一自然段描写了我的内心感受,也是为了衬托老吕的品质。
(这是老吕留下的一串串脚印,一个曾经战斗在朝鲜战场的英雄,在这深山风雪路上一天来回50多里,25年,行走30多万里路,是老吕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的精神放着光彩。)
三、与第五课《在炮兵阵地上》一文比较。这两篇课文同为写人的文章,在刻画人物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第一,在刻画人物的方法上: 《在炮兵阵地上》:通过描写彭总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特点。《深山风雪路》:运用对话描写和心理描写等表现人物的特点。第二、写作内容上: 《在炮兵阵地上》:通过记叙一件事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深山风雪路》:主要是通过写两个不很熟悉的人一路谈话,表现人物的品质。
第三、文章结构: 《在炮兵阵地上》: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深山风雪路》:以老吕“清晰的脚印”为线索来结构全篇的。总结:
由此看来:
1、我们在练习写人的文章时,不仅可以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描写,同时可以通过人物心理活动刻画人物,从而表现出人物的特点或思想品质。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使我们了解到,一篇写人的文章不仅可以通过一件事或几件事例来表现出人物的特点或思想品质,而且可以运用对话和心理描写表现出人物的特点或思想品质。
【板书设计】
深山风雪路
老吕
不居功自傲
清晰的脚印
放光彩 无私奉献
【作业布置:】
1、说说老吕是一个怎样的人?
2、想一想,我们是怎样体会出老吕这些品质的?
第三篇:深山风雪路教学设计
深山风雪路1 教学要求:
1、通过读书感悟,体会老吕任劳任怨,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的品质。
2、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与神态及侧面人物的感受,感悟人物品质的方法。
3、创设情境,学习表达。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书感悟,体会人物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这乡间小道上的脚印啊,是这样的默默无闻,然而又是这样的放着光彩。”这句话的意思。教学用具:课件(图片、文字)、背景音乐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明确感悟重点:
1、师伴着音乐朗读来创设情境:“我迎着„„这不是乡邮政所的老吕吗?
2、师:我和老吕边走边谈,谈到了许多内容,快速自读7---23自然段,想一想,我们都重点谈了哪些话题?
3、归纳板书:谈伤疤、谈换工作、谈工作时间
二、深入阅读,落实感悟重点:
1、“那就先自己学学吧!”出示自学提示:选择自己印象深刻的话题,运用“抓住人物的语言及神态”的阅读方法,轻声自读,边读边画出感受深刻的词句,在旁边写写批注,以此来体会老吕的品质。
2、小组交流:有感情地朗读自己选择的话题内容,抓住感受深刻的重点词句,说说自己的体会。
3、重点引导感悟“谈伤疤”部分,体会老吕不计个人得失的品质。
(1)指名读后谈谈自己的体会,其他同学评读也可以谈出或读出自己的体会。(2)出示:“脖子?噢!炮弹皮碰的。”老吕平静地说。重点感悟“炮弹皮碰的。”你感受到了什么?(不计个人得失)
(3)齐读这句话。师:对于这样一位谈起自己的辉煌过去却如此平静的战斗英雄,我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齐读:“我心中一动„„肃然起敬”
师:现在钦佩老吕的我,后来更被他深深的感动了。来读读换工作的内容,谈谈自己的体会。
4、重点引导感悟“谈换工作”部分,体会老吕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品质。(1)谈换工作的话题中,抓住老吕的语言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2)出示第19自然段,老吕为什么急了?你感受到了什么?(任劳任怨、无私奉献)
(3)轻声自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4)师:回想谈伤疤时老吕的语气,你有什么发现? 出示:两段话语气语调的对比;两个同学去掉提示语进行对读;指两个同学课堂对读;男女对读.(5)师:是的,在抓人物语言时,还要体会说话人的语气语调,来体会人物的品质.老吕说自己走惯了这条路,那么他到底走了多长时间呢?谁来读读谈工作时间的部分,谈谈体会。
5.深入体会人物的品质,学习谈工作时间的内容。
(1)指名读, 谈谈自己的体会.教师指导他重点读出数字的感受.(2)读读文章开头,这是怎样的一条邮路?今天又是怎样一个天气?(3)伴随老师的语言,想象老吕在呼啸的寒风中,在迷茫雪雾里,在险峻的小路上艰难的前行的画面.(4)带着这个画面,齐读这个内容.(5)师:当我倍受感动时,到了分手的时候,读读22,23自然段.6 体会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含义(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放着光彩的是老吕的脚印,还指什么?
(3)师:描写我的内心感受,也是为衬托老吕的品质(4)那么,带着我对老吕的赞叹之情,轻声自渎全文。三拓展视野,语言表达训练
(1)师:在我们这个美好的社会中,有许许多多无私奉献的劳动者,他们在华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地把自己奉献给社会、奉献给人民。这里有我们的父母,有做着轰轰烈烈的事业而不被人知的航天英雄。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二篇小短文。边读边想,写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3)练笔: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人们,我想对你们说:(4)读读自己写的几句话。板书设计
深山风雪路
老吕
谈伤疤 不计个人得失
谈换工作 任劳任怨 谈工作时间 无私奉献
http://
教学要求:
学会本课5个生字8个新词。能正确搭配词语。
学习通过人物言行和心理来体会人物品质的方法。学习本课中人物对话的几种形式,写一段对话片段。
了解邮递员老吕在长城旁的荒凉险峻的山间邮路上默默工作的事迹,对老吕任劳任怨,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的精神产生敬佩之情。
教学重点:感悟人物的言行和心理,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教学难点:掌握描写人物对话的4种形式。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一 学习生字 凛 冽 峪 咦 岔道 呼啸 摩
辨析
巴山 捎信 隐没 疤瘌 树梢 稳重 稍微
读准字音 隐没 邮政所 狂舞飞旋
理解词义:
凛冽:刺骨的寒冷。险峻:山势高而险。深山老峪:峪,山谷。
傲然屹立:坚强不屈,高耸而稳固地立着。迷茫:广阔而看不清楚的样子。
肃然起敬:十分恭敬、钦佩的样子。
二 通读全文,了解大意
三 再读课文,理请课文结构
四、质疑
作业:抄写生字词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通过感悟人物的言行和心理,体会老吕的思想品质。一 复习阅读写人文章的方法
通过人物言行和心理来体会人物品质。
二 自读感悟 默读:老吕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从哪看出来的? 2 用“------”画出有关内容,批、注 3 小组交流 要求:(1)谈出个人见解,认真听取别人发言,互相补充。(2)归纳整理组内见解。各组选择喜欢的方式汇报学习成果。
三 学生汇报学习成果,教师调控,引导学生深入学习。1 抓住老吕的言行分析。谈伤疤 不计较个人得失 谈工作 认真负责 无私奉献
(指导朗读,把握课文基调:平和自然)抓环境描写 为老吕老吕优秀品质做铺垫。用~~~画出“我”的心理活动,体会我的感情变化。惊异----肃然起敬-----由衷佩服-----关切-----赞叹不已(“我”被老吕不计较个人得失,对工作认真负责,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文中三次出现“清晰的脚印”,含义是什么? 第一次出现“清晰的脚印”为老吕的出现埋下伏笔
第二次出现“清晰的脚印”是说明老吕辉煌的过去-----不惜流血牺牲。第三次出现“清晰的脚印”突出老吕忘我的工作态度,无私奉献的精神。
四 教师小结本文写作特点
五 指导朗读:可分角色朗读 把握课文基调:平和自然
六 学习课文人物对话形式,写一个片段 1 归纳 人物对话4种形式 提示语在前 提示语在中间 提示语在后 没有提示语 选材 设计对话形式
要求:表现人物品质最好,若不能表现人物品质,只表现一个完整的意思,也可以。
作业
必做:完成对话片段
选做:摘抄你喜欢的语句或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
深山风雪路
不计个人得失
老吕 对工作认真负责
课后小结:
深山风雪路》教学设计
[日期:2011-11-24] 来源:卢一小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教学内容:学习本课生字词,初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词,理解“肃然起敬”、“傲然屹立”、“凛冽”等词语的意思。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生字词,准确熟练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归纳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明确文章重点写了老吕和“我”的对话及“我”的心理活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提问:同学们,对于抗美援朝战争你有哪些了解?(自由发言)
2、师:曾经有一个名叫吕万江的人,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解放军,后来到朝鲜战场参加援朝战争,在那里曾经负伤,回国复员后当了一名邮递员。每天都要走五十多里的山路,负责密云县石城大西山七八个小山村的邮递工作,大家称他老吕。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深山风雪路》这篇课文记叙的就是邮递员老吕的感人事迹。
4、简介作者
张怀喜 笔名柏峰。1963年毕业后支援山区教育,从北京到远郊区密云县石城教书,1989年返京,在山区从教26年。1973年在石城冷风甸中学教书,冷风甸距公路三十里路,全是一步一登高的山路,这里距海拔1400多米的云蒙山只有三里之遥。
1、齐读课题,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自由发言)
(“深山”环境恶劣,很艰难; “风雪”天气不好,更艰难)
二、拼读生字,朗读圈画词语,交流预习情况。
三、集体交流,检查点拨。(课件出示)
(1)字音:
邮政所(yóu)不禁(jīn)应声(yìng)燕山(yān)
凛(lǐng)冽 隐没(mò)狂舞飞旋(xuán)(2)区别字形
燕 上面是“草”字头加一小“横”
形近字比较组词:
把()岔()皱()稍()俏()哨()
疤()峦()雏()捎()悄()消()
解jiě()没mò()应 yìng()调diào()
jiâ()mãi()yīng()tiáo()
燕 yān()朝 zhāo()
Yàn()cháo()
(3)解词:
1、十分恭敬、钦佩的样子。()
2、坚强不屈,高耸而稳固地立着。()
3、不出名,不被人知道。()
4、形容隐隐约约,看不清楚。()
5、广阔而看不清的样子,课文中形容雪下得非常大。()
(4)同桌互相读书,纠正读音,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提示: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事情发展顺序)
主要内容:课文记叙了在一个大雪天,“我”和乡邮递员老吕在山间小路上巧遇。通过一路谈话,“我”了解到老吕参加过抗美援朝,在朝鲜战场上负过伤;了解到他在深山老峪默默无闻地送了25年信,虽然年纪大了,仍然热爱自己的工作。
注意:在归纳时帮助学生进行概括,组织语言。
四、结合文章叙述的内容,给课文分段。
1、自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我”和老吕一路上的谈话,我们是围绕哪几个话题谈论的?
2、集体归纳:
谈伤疤(8——16)
谈工作(17——21)
3、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2)在一个风雪交加的日子里,“我”独自行进在古长城旁荒凉的山间小道上,感到很寂寞。
第二部分(3-23)“我”追上了在前面行走的乡邮递员老吕,在与老吕的交谈中,“我”了解到他曾参加过抗美援朝,在朝鲜战场上负过伤;了解到他在深山老峪默默无闻地送了25年信,虽然年纪大了,仍然热爱自己的工作。“我”被深深地感动了。
谈伤疤(8——16)谈工作(17——21)冷封口分手(22-23)
第三部分(24)“我”望着老吕留下的脚印,对他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产生了深深的敬佩之情。
五、关于课文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1、轻声读课文,想一想有什么不懂得问题?
(预设:
1、课文为什么几次提到清晰的脚印。)
2、小组交流、解疑。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发现问题随机解决。)
3、集体梳疑。
作业设计:1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板书设计: 深山风雪路
谈伤疤
谈工作
教学小记:
课题: 6 深山 风 雪 路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阅读学习课文,感悟老吕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的特点。教学目标:
1、学习感悟老吕言行和“我”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老吕热爱自己的工作、默默奉献的思想品质,由此产生对老吕的敬仰之情。
2、体会课文运用对话描写和心理活动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感悟老吕言行和“我”的心理活动,体会老吕是个热爱自己工作、具有默默奉献精神的人。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运用对话描写和心理活动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法。
教学时间:第二课时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6课《深山风雪路》(齐读课题)
(课件:大雪纷飞,狂风怒吼,一个邮递员艰难地前行)
2、说一说课文主要继续了什么内容?
师:在一个风雪交加的恶劣天气里,作者独自走在深山老峪的一条荒凉险峻的小道上。非常幸运的是,在半山腰他遇到了乡邮递员老吕,于是和老吕结伴而行边走边聊,走一路聊一路。
3、交谈中我们主要的话题是什么呢?简要的说。
(板书: 谈伤疤 谈工作)
4、师:这是一篇写人的,同学们,回忆一下以往我们是怎样学习写人文章的?(学生回忆发言)
课件:写人文章的学法
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
走进人物心灵世界
揣摩精神品质
过渡: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学习课文,和作者同行,通过“我”与老吕之间的对话,走进老吕,看一看老吕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阅读课文,感悟人物特点。
(一)阅读课文,自主感悟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默读边用“——”画出描写老吕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用“~~~~”画出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读一读,抓住重点词语进行理解,可以把自己的感受简单批注在适当的地方,然后在小组中交流。(学生默读思考画批)
(二)深入阅读,交流合作,阐述异议
1、组内交流:和你的学习伙伴交流一下,谈谈自己的体会,把你的感受读给其他同学听听。
2、全班交流:(以下各句顺序依学生课上发言而定)
谈伤疤(课件出示 8-15自然段 重点指导句子)
“脖子?噢!炮弹皮碰的。”老吕平静地说。
(1)把句子放到这段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谈自己的感受。
(2)自由读读,可结合标点的变化,谈谈为什么使用“?”“!”
说明什么?老吕为什么平静地说?
(3)如体会不好,则进行对比 :
课件: A “„„?„„!„„。”老吕平静地说。
B “„„?„„炸的!„„!”老吕自豪地说。
(“?”说明时间长了,老吕一时想不起中弹的事了。“!”突然想起。“平静地说”说明老吕把自己在朝鲜战场上受伤当成很平常的事。)
(4)指导读该句。(可由两个学生对读)
读出:想、突然想起、不在乎的语气。
形式:学生配合、师生配合。
“在什么地方?”“朝鲜。”
(1)把句子放到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理解,(2)谈感受:平静、默默无闻、丝毫不炫耀(3)可对比体会:
课件: A “„„?” “„„。”
B “„„?” “„„!”
(4)指导读该句。(读出平静的语气)
师:此时的我有怎样的感受?
课件出示:“我心中一动,想到那炮火连天、冰天雪地的朝鲜战场上也曾留下老吕清晰的脚印,我不由得肃然起敬。”
(1)抓“也曾”体会:现在的老吕工作中不怕困难,艰难行进在险峻的山间小路上,他以前在朝鲜战场上负过伤、流过血,是个老革命,有着辉煌的过去。
(2)体会“肃然起敬”:是什么意思?在这句话中是什么意思?
师:老吕在工作中不怕艰难困苦,在战斗中不怕流血牺牲,这种默默奉献、不计个人得失的精神,使我肃然起敬。同时也让我们了解了老吕是一个默默奉献、不炫耀自己、不计得失的人。
(板书:谈伤疤 默默奉献 不计得失)
谈工作(18-21 重点指导句子)
课件出示:“那„„怎么行!”老吕一急,说话也有点结巴了„„走惯了这条路!
(1)联系上文,老吕为什么说话有点结巴,说明什么?
(热爱工作、为他人着想)
(2)“我也走惯了这条路”,这是一条怎样的路?
课件出示:“我心里默默地„„四周半!”
引导想像:在这样的山路上走会遇到什么困难?
师:在这个风雪交加的日子里,老吕还坚持个山里的人们送信,更何况平时,一个在朝鲜战场上扛过枪、负过伤的英雄,二十五年如一日在深山老峪里不辞辛劳地默默工作着,当提到让他换工作时还不愿意,急得都结巴了,我想问问同学们此时你有怎样的想法?
(敬佩、更体现爱岗敬业、默默奉献)
师:你们和作者的想法一样。大家齐读
课件出示:“我被老吕的朴实话语和对工作火一般的热情深深地感动了。”(由衷地佩服)
(3)指导读该句。(读出着急的心情。)
课件出示:“三四年后,送信就可以骑摩托了,那时候„„”
(1)老吕为什么没有说完?他想说什么?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展开想像,将句子补充完整。(课件)
(3)读出感受:体现把困难留给自己的思想意识。
3、学生质疑:
师:通过“我”和老吕伤疤、谈工作让我了解了老吕是一个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对于这篇课文的学习你还有什么问题?
课件出示:
提问:“这山间小道上的脚印啊,是这样的默默无闻,然而又是这样地放着光彩!”
(1)谁的脚印?(老吕)一串普通的脚印,为什么说它默默无闻、放着光彩吗?(全班齐读这一段)
(2)文中几次写到老吕的脚印?(三次)你是怎样理解的?
4、在对话、心理活动中还穿插了什么内容?(环境描写)
师:“蜿蜒的小路还在向前、向上。路旁的一棵老松,身披积雪,在呼啸的山风中傲然屹立。”还有课文的第1、2自然段的这些内容不写行不行?为什么?(学生讨论,代表发言)
(三)总结全文,赏读积累
1、归纳总结:
这篇课文运用四种对话形式重点描写了人物间的对话,并穿插心理活动、环境的描写,让我们了解了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的山区邮递员老吕平凡而又伟大的人。
2、是的,在这深山风雪路上,一个在朝鲜战场上为保卫祖国负伤的战士,为人民送信25年,它的每一个脚印都是艰难的,每一个脚印都默默的放着光彩。让我们记住老吕,记住这位普通的邮递员。
3、此时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4、让我们带着对老吕深深的敬意再次感受课文吧!(请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把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下来)
作业设计:
1、朗读全文
2、学习运用写人物对话的几种形式,试写片段。
板书设计:
对话 语言 谈伤疤 肃然起敬 爱岗敬业 外貌
动作 深山风雪路 神态
谈工作 深深感动 默默奉献 心理活动
教学小记:
课题:
6、深山风雪路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
1深入理解课文,赏读课文。
2完成课后作业,词语搭配。
教学目标:
1、完成课后练习,词语搭配。
2、再读文中对话,体会写法。
3、仿照课文中人物对话的形式,试着写一个片段。教学重点:
了解写对话的四种形式,把握写人物对话的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几种对话形式,围绕一个内容写一段人物对话,内容具体。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赏读喜欢段落,通过评读,加深理解:
(一)自由读课文,生想:清晰的脚印在课文中出现几次,各在什么地方?
师板书: 冷峰口
清晰的脚印 „„朝鲜战场
岔道上
(二)围绕清晰的脚印写了哪些内容?你了解到的老吕是个怎样的人?
冷峰口 “ 走惯了” 爱岗敬业 深山风雪路 „„ 朝鲜战场 “碰” 默默奉献
岔道上 艰难 不计得失
二、出示课件: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脚印()的雪花
()的雪雾()的小道
()的小路()的伤疤
(1)用文中搭配
(2)自选搭配
(3)填书上,熟读记忆。
三、指导仿写:
师:在这篇课文中,我们通过老吕的言行深刻的感受到了老吕的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1、复习对话的四种形式:(出示课件)
提示语在前:××说:“„„„„。”
提示语在后: “„„„„。”××说。
提示语在中间: “„„,”××说:“„„。”
没有提示语: “„„„„。”
2、找到文章中的句子读一读
3、学习文中人物的对话形式,试写片断。
(1)选择一段对话,围绕一个意思自言自语。
(2)小组内说说,注意使用几种对话形式,互相修改。
(3)写下来。
(4)修改。
作业设计:写一段人物对话
板书设计:
6、深山风雪路 提示语在前:××说:“„„„„。”
提示语在后: “„„„„。”××说。
提示语在中间: “„„,”××说:“„„。”
没有提示语: “„„„„。”
教学小记:
作业:
6、深山风雪路
一、正音:
邮政所()不禁()应声()燕山()
凛()冽 隐没()狂舞飞旋()
二、组词:
淅()把()岔()皱()
晰()疤()峦()雏()
稍()俏()哨()应()
捎()悄()消()映()
解jiě()没mò()应 yìng()调diào()
jiâ()mãi()yīng()tiáo()
燕 yān()朝 zhāo()
Yàn()cháo()
三、解词:
1、十分恭敬、钦佩的样子。()
2、坚强不屈,高耸而稳固地立着。()
3、不出名,不被人知道。()
4、形容隐隐约约,看不清楚。()
5、广阔而看不清的样子,课文中形容雪下得非常大。()
四、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脚印()的雪花
()的雪雾()的小道
()的小路()的伤疤
五、结合课文内容填空。
1、《深山风雪路》一文的主要人物是(老吕——吕万江),作者通过描写“我”与老吕一路上的(对话)和“我”的(心理活动),表现了老吕(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的精神。
2、“脖子?噢!炮弹皮(碰)的。”老吕(平静)地说。(1)这句话选自《深山风雪路》一课。(2)这句话是对老吕(语言)的描写。(3)从这句话中使我们了解到老吕是个(不炫耀自己、不计较个人得失、默默奉献)的人。
3、“那„„怎么行!”老吕一(急),说话也有点(结巴)了,“这两年虽说来了些新人,可还是不够用,我要是不跑,不是还得占人吗?再说我也(走惯了这条路)!”(1)这句话选自《深山风雪路》一课。(2)这句话是对老吕(语言)的描写。(3)从这句话中使我们了解到老吕是个(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的人。
4、《深山风雪路》一文选择了一个特殊的环境(大雪中、山路上),主要写了两个不熟悉的人一路上的谈话:(谈伤疤)(谈工作),赞扬一位平凡的人。课文以“清晰的脚印”为线索,是一种(反复)的写法:第一次写的是大雪中险峻的山间小道上的脚印,突出老吕工作环境的恶劣,为表现人物优秀品质作铺垫;第二次是作者想象在朝鲜战场上也曾留下老吕的脚印,突出老吕对国家有贡献、有为国立功的光荣历史;第三次是两人分手后,在去往冷峰口的小路上老吕留下的脚印,说明尽管环境差、困难多,老吕仍要坚定不移地干下去,突出默默奉献的精神。作者在文章结尾再次写到脚印:“望着这脚印,我(沉思)起来。这(山间小道)上的脚印啊,是这样的(默默无闻),然而又是这样的(放着光彩)”这句话是作者望着老吕在山间雪路上留下的脚印抒发的内心感受,表面上写老吕的脚印放着光彩,实际上是在写老吕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的精神放着光彩,是对老吕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老吕的(敬佩)之情。
17深山风雪路 教学要求:
学会本课5个生字8个新词。能正确搭配词语。
学习通过人物言行和心理来体会人物品质的方法。学习本课中人物对话的几种形式,写一段对话片段。
了解邮递员老吕在长城旁的荒凉险峻的山间邮路上默默工作的事迹,对老吕任劳任怨,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的精神产生敬佩之情。] 教学重点:感悟人物的言行和心理,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教学难点:掌握描写人物对话的4种形式。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一 学习生字
凛 冽 峪 咦 岔道 呼啸 摩
辨析
巴山 捎信 隐没 疤瘌 树梢 稳重 稍微
读准字音 隐没 邮政所 狂舞飞旋
理解词义:
凛冽:刺骨的寒冷。险峻:山势高而险。深山老峪:峪,山谷。
傲然屹立:坚强不屈,高耸而稳固地立着。迷茫:广阔而看不清楚的样子。
肃然起敬:十分恭敬、钦佩的样子。
二 通读全文,了解大意
三 再读课文,理请课文结构
四、质疑
作业:抄写生字词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通过感悟人物的言行和心理,体会老吕的思想品质。一 复习阅读写人文章的方法
通过人物言行和心理来体会人物品质。
二 自读感悟 默读:老吕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从哪看出来的? 2 用“------”画出有关内容,批、注 3 小组交流 要求:(1)谈出个人见解,认真听取别人发言,互相补充。(2)归纳整理组内见解。各组选择喜欢的方式汇报学习成果。
三 学生汇报学习成果,教师调控,引导学生深入学习。1 抓住老吕的言行分析。谈伤疤 不计较个人得失 谈工作 认真负责 无私奉献
(指导朗读,把握课文基调:平和自然)抓环境描写 为老吕老吕优秀品质做铺垫。用~~~画出“我”的心理活动,体会我的感情变化。惊异----肃然起敬-----由衷佩服-----关切-----赞叹不已(“我”被老吕不计较个人得失,对工作认真负责,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文中三次出现“清晰的脚印”,含义是什么? 第一次出现“清晰的脚印”为老吕的出现埋下伏笔
第二次出现“清晰的脚印”是说明老吕辉煌的过去-----不惜流血牺牲。第三次出现“清晰的脚印”突出老吕忘我的工作态度,无私奉献的精神。
四 教师小结本文写作特点
五 指导朗读:可分角色朗读 把握课文基调:平和自然
六 学习课文人物对话形式,写一个片段 1 归纳 人物对话4种形式 提示语在前 提示语在中间 提示语在后 没有提示语 选材 设计对话形式
要求:表现人物品质最好,若不能表现人物品质,只表现一个完整的意思,也可以。
作业
必做:完成对话片段
选做:摘抄你喜欢的语句或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
17深山风雪路
不计个人得失
老吕 对工作认真负责
课后小结:
第四篇:深山风雪路教学设计
深山风雪路教学设计 安定中心小学马学晶
一、教学设计理念
(一)教材分析
《深山风雪路》这篇课文记叙了邮递员老吕二十五年如一日,在深山老峪中默默无闻地为人民送信的事迹,歌颂了他无私奉献的精神。课文以“清晰的脚印”为线索,层层深入地向读者介绍了老吕这个人。第一次出现“清晰的脚印”为老吕的出现埋下了伏笔,同时承接上文介绍了老吕所处的恶劣的工作环境,为表现老吕无私奉献的精神作了铺垫;第二次出现“清晰的脚印”是说明老吕辉煌的过去——在朝鲜战场上曾不惜流血负伤,这样与他现在所从事的平凡而艰苦的邮递工作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了他无私奉献的精神;第三次出现“清晰的脚印”进一步突出了老吕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教学设计思路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发挥语文的人文教育功能。培养学生阅读、写作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充分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做到正确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努力构建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中,紧紧抓住描写老吕的语言和“我”的心理活动的句、段,以读、批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批中探究,培养阅读能力。适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培养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积极发挥电教媒体的优势,创设情景,以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情感的自我发展。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的依据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高年级的学生在阅读方面:通过感悟人物的语言和心理来体会人物品质;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习作方面:能写出学习课文后的感受,并愿意把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们分享。口语交际方面:学习课文中能清楚明白地阐述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教学媒体的选择与使用:
为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其中有图片2张并配有呼啸的风声,文字片3张。现将部分媒体的选择与使用说明如下:
1、配有风声的深山风雪路图片:
此课件共使用两次:第一次,环境描写,引领学生进入课文情景,感受老吕工作环境的恶劣,当了解到老吕在这条深山风雪路上一天来回五十里,已走了二十五年,引导学生边读边看图边听风声想象:老吕在这样的邮路上行走会遇到哪些困难,为体会人物精神作铺垫;第二次,在老吕和“我”分手之际,播放课件,理清文章线索及作者的情感变化。
2、文字片:
随教学进程适时呈现文字片,为完成不同阶段的教学任务服务,为突破教学重难点服务。下面仅以一张文字片为例进行说明。
学生默读、感悟老吕的语言以后,当他们谈自己的体会时,随学生讲解出示课文的11至15自然段。这样设计有利于提示学习的重点内容,使学生对“谈伤疤”这一部分内容的理解、感悟紧紧围绕这张文字片展开,便于指导学生领悟老吕的思想境界。教学目标:
1学习通过感悟人物的语言和心理来体会人物品质的方法。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邮递员老吕在长城旁的荒凉险峻的山间邮路上默默工作的事迹,对老吕无私奉献的精神产生敬佩之情。教学重点:
1学习通过感悟人物的语言和心理来体会人物品质的方法。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学习通过感悟人物的语言和心理来体会人物品质的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我们已初读了课文,课文中写了谁走在这条深山风雪路上?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感受这条深山风雪路,了解老吕这个人。(板书:路 老吕)
一、感受路:
1、默读课文想想深山风雪路到底是一条怎样的路?课文哪几小节写路?(画批)走在这条路上会有什么感觉?(这条路有什么特点)
艰难:我迎着凛冽的寒风艰难地行进在古长城旁的山间小道上。洁白的雪花在空中狂舞飞旋,燕山的群峰隐没在雪雾里。(指读:听了他读有什么感觉)孤独:在这深山老峪里,走十里八里见不到一个村庄,大雪天,更是难得见到一个人影。(指读:走在这条路上会有什么感觉)险峻:不远的岔道上有一串清晰的脚印,脚印沿着险峻的小道,向前,向上,消失在半山腰的雪雾之中。(指读:你们感到有头吗?)
漫长:他告诉我,走这条邮路送信,已经二十五年了。我心里默默地算了一下,从乡邮政所到冷风口算了以下,从乡邮政所到冷风口,一天来回五十里,二十五年,三十多万里路,足足绕地球四周半!
师引导学生读:播放课件,边读边想象这是一条怎样的路。你想象到了什么?
随讨论板书:艰难 孤独 险峻 漫长
二、体会人:
师:老吕就是在这样一条充满艰难、孤独、险峻、漫长的山路上走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有一天我在冷风口碰到了老吕,我们聊了许多„„请你们再读课文,找出 “我”和老吕的谈话。
(一)谈老吕脖子上的伤疤
找出描写老吕言行和“我”的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老吕是怎样的人?(出示与学生所谈内容相关的11——15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
1、“老吕解下了白手巾,擦了擦汗”:
天这么冷,下着大雪,刮着寒风,他居然能出汗,说明送信这件事的艰辛和不易;
2、“我好奇地问”“老吕平静地说”
一个好奇,一个平静,两个人不同的态度恰成对比;
“我”好奇,是因为脖子上的深深的伤疤的来历让我奇怪,它怎么会出现在老吕的脖子上的,这么深的伤,当时一定有很险的经历吧!
老吕平静,是他丝毫不觉得自己曾为祖国人民、为朝鲜人民几乎献出生命的战争经历有什么值得夸耀之处,在他看来,这是很正常、很平常的事,不值得大惊小怪,甚至在提到自己受伤原因时,他不像有些人一提到自己的“当年勇”就眉飞色舞。
(学生间相互启发,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老吕不炫耀自己的品质)
3、我的心理活动:我心中一动,想到那„„我不由得肃然起敬。在险峻的邮路上,他留下“清晰的脚印”,是为了邮政事业,为人民传递信件,不怕艰难困苦。在炮火连天,冰天雪地的战场上也留下老吕“清晰的脚印”,他在战斗中不惜流血牺牲,在工作中不怕艰难困苦,始终默默无闻、无怨无悔地工作着,奉献着,这种不计个人得失的精神,使我“肃然起敬”。(学生自由读、感悟描写“我”的心理活动的句子,进一步体会老吕的品质。)(联系环境描写想象老吕可能会遇到的困难,为理解老吕谈不换工作的原因这部分内容做铺垫,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二)谈换工作
出示描写老吕语言的句子,引导学生读、悟。
1、“那„„怎么行!”老吕一急,说话也有点结巴了,这两年虽说来了些新人,可还是不够用,我要是不跑,不是还得占人吗?再说我也走惯了这条路!”指导朗读
从老吕的神态和朴实的话语中可以看出老吕把困难留给自己。热爱工作。
2、“也是,岁数不饶人哪!”老吕边走边说,“好在县里已经决定在这大山里修公路了,三四年后,送信就可以骑摩托了,那时侯„„。“也是,岁数不饶人哪”从这句你体会到了什么?(老吕很无奈,失落)指读
那时侯„„省略了什么?(心系大山,他怎么舍得和大山分开呢?)可以看出老吕把困难留给自己,时时处处为别人着想,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3、总结:我们从文中对老吕神态及语言细致人微的刻画中,可以了解到了老吕做邮递工作时间之长,行程之远及他对自己工作的热爱。表现了他火一般的工作热情,以及为他人着想的好品质。
描写“我”的心理活动穿插在与老吕的交谈中,表现了“我”感情的变化:好奇——肃然 三、三次写脚印
就在这深山风雪路上,留下了老吕清晰的脚印。
“清晰的脚印”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地方出现的?为什么要一再出现?自由读三次描写脚印的段落,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第一次出现“清晰的脚印”为老吕的出现埋下伏笔;,第二次出现“清晰的脚印”是说明老吕辉煌的过去——不惜流血负伤; 第三次出现写老吕的脚印放着光彩。这是作者被老吕的精神所感动后,在抒发自己的感受。“清晰的脚印”突出了老吕忘我的工作态度,无私奉献的精神。
(这“清晰的脚印”一方面是老吕走在深山风雪路上,由于很少有人走,所以留下的脚印很清晰)
(另一方面是老吕人生的脚印,在险峻的邮路上,他留下“人生的脚印”,是为了邮政事业,不怕艰难困苦。始终默默无闻、无怨无悔地工作着,奉献着;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也留下老吕“人生的脚印”,他在战斗中不惜流血牺牲)
师:“清晰的脚印”在文中反复出现,并没有让人有重复之感,而是能引起我们的深深的思考。播放多媒体课件,激情升华。
四、松树:
在这深山风雪路上作者不但看到了老吕清晰的脚印,还看到了一棵老松树。图片:请你读读这句话“路旁的一棵老松,身披积雪,在呼啸的山风中傲然屹立。”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这里的这棵老松是个象征,象征了老吕的朴实、坚韧,经历了战争和恶劣工作环境的考验,依然傲然屹立。)
同学们,老师希望你们也能成为像老吕、像青松,在你漫长的人生路上,留下自己清晰的脚印。齐读课文最后一节(课件出示)
送给同学们一首诗
大雪压青松
陈 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五、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课文内容中学习老吕的品质
2、课文写作方法:抓住人物言行和心理反映人物品质
板书:
路
艰 难 深山风雪路 漫 长
老吕 不居功自傲 孤 独
险 峻、热爱工作
第五篇:仿写人物对话
《仿写人物对话》教学设计
香港路小学 董艳
教学目的
1.通过赏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的人物对话,品味人物对话中父母的语言,体会提示语在表现人物个性中的效果。
2.了解对话提示语的四种表现形式。3.能根据提示语的位置恰当地使用标点符号。
4.能够根据具体的语境灵活交叉运用不同的提示语写好人物对话。教学重点
品味对话提示语在表现人物个性中的效果。教学难点
能够灵活交叉运用不同的提示语写好人物对话。教学准备
课件、作文纸、字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习作内容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了课文,我们感受到父母的鼓励和批评都饱含着爱。这节课我们仿照课文中精彩的人物对话,也来写一个对话片段。(板书:仿写人物对话)。
二、品读精彩片段,体会提示语的精妙。
1.我们先来回顾课文的对话片段。自由读课文5-14自然段,思考:这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快到八点钟时,父亲终于推门而入。他进了饭厅,目光被餐桌上的那首诗吸引住了。我紧张极了。
“这是什么?”他伸手拿起了我的诗。
“亲爱的,发生了一件奇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母亲上前说道。
“对不起,我自己会判断的。”父亲开始读诗。
我把头埋得低低的。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
“亲爱的,我真不懂你是什么意思!” 母亲嚷着,“这不是在你的公司里。巴迪还是个孩子,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鼓励。”
“我不明白”,父亲并不退让,“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 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饭厅里,父母还在为那首诗争吵着。
2.交流;谁能用简练的话说说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针对巴迪写的诗父母发生的争吵)
3.交流:对于巴迪写的诗,父亲的观点是怎样的? 作者成年后,再看这首诗,他有什么感觉?(板书:父亲 实事求是)
母亲呢?(板书:母亲 鼓励儿子)
4.小结:父母因为观点不同而发生了争论(板书:争论)。5.比较对话。出示:
快到八点钟时,父亲终于推门而入。他进了饭厅,目光被餐桌上的那首诗吸引住了。我紧张极了。
“这是什么?”父亲说。
“亲爱的,发生了一件奇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母亲说。
“对不起,我自己会判断的。”父亲说。
我把头埋得低低的。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说。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
“亲爱的,我真不懂你是什么意思!” 母亲说,“这不是在你的公司里。巴迪还是个孩子,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鼓励。”
“我不明白”,父亲说,“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 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饭厅里,父母还在为那首诗争吵着。
(1)大家看,我把对话做了一些修改,读一读,有什么感觉?(2)交流:这样写感觉怎么样?
(3)小结:只用“说”,虽然也能清楚地表达父母的观点,但是像课文那样,让人物带上动作、表情来说话,揣摩人物的心理来写话更能让人置身于争论的情境中(边说边板书:动作、表情、心理)。
三、赏识美文,加深对话的认识。
⒊《羚羊木雕》节选
“那只羚羊哪儿去了?”妈妈突然问我。
妈妈说的羚羊是一件用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艺品。那是爸爸从非洲带回来给我的。它一直放在我的桌子角上。这会儿,我的心怦怦地跳了起来,因为昨天我把它送给了我的好朋友万芳。
“爸爸不是说给我了吗?”我小声地说。
“我知道给你了,可是现在它在哪儿?”妈妈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我。我发现事情不像我想象的那么简单。
“我把它收起来了。”
“放在哪儿了?拿来我看看。”妈妈好像看出我在撒谎。因为我站在那儿一动不动,低着头不敢看她。
“要说实话„„是不是拿出去卖啦?”妈妈变得十分严厉。
“没有卖„„我送人了。”我觉得自己的声音有些发抖。
“送给谁了?告诉我。”妈妈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
“送给万芳了,她是我最好的朋友。”
“你想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 “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不!”我哭着喊了起来。
1.快速默读。思考:这个争论的片段中,妈妈的观点是什么?“我”呢? 2.交流:这个争论的片段中,妈妈的观点是什么?“我”呢?作者张之路同样也让人物带上动作、表情来说话,揣摩人物的心理写对话,让我们清楚地了解到人物对事情的态度。
四、自主创作人物对话
1.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因为某件事跟别人意见不一致而发生的争论呢?
2.交流(商场里、马路上、家里、学校、公交车上、菜市场„„)? 因为时间关系,咱们在写的时候最好是开门见山,直接进入争论场景。3.学生起草,老师巡视。4.全班交流。(1)指名读。
(2)交流:你听出来了吗?他(她)是因为什么事与别人争论?(3)老师引领学生具体修改。
(4)小结: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要想你的文章出采,就要舍得花时间精力修改润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