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云南的歌会》同步练习
《云南的歌会》同步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①迤西()②酬和()③譬喻()④即物起兴().....⑤熹微()⑥淳朴()⑦龙吟凤哕()...2.根据意思写出词语。①用诗词应答。()②开头先咏他物起兴抒情。()③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④形容阳光不强。()3.填空:
本文是一篇极富情趣的____________。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场合各有侧重,分别侧重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
4.修改下列病句。
①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②我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5.根据上下文,填写关联词语。赶马女孩子年纪多不过十四五岁,嗓子通常并没经过训练,有的还发哑带沙,____________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____________唱什么,____________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
二、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譬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或互嘲互赞,随事押韵,循环无端。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当事人照例一本册,滚瓜熟,随口而出。在场的既多内行,开口即见高低,含糊不得,所以不是高手,也不敢轻易搭腔。那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于是轻轻地打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是说,“你们看,我唱赢了”,显得轻松快乐,拉着同行女伴,走过江米酒担子边解口渴去了。
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不仅唱歌十分在行,而且大年初一和同伴各个村子里去打秋千(用马皮做成三丈来长的秋千条,悬挂在高树上),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还悠游自在,若无其事!6.概括这两段的内容。7.“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中的“这”指什么? . 8.“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多”字在文中是否可有可无?.“种种不同方式”具体指的是什么?
9.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起到什么作用? 10.下面的两首民歌分别属于文中所提到的哪种方式? ①青线线那个蓝线线,蓝个英英采,生下一个蓝花花,实实的爱死人。
口
来小乖乖,我们说给你们猜:什么长长上天?哪样长长海中间?②小乖乖口 什么长长外外哟 来,街前卖嘛?哪样长长你跟前喽。
(二)听民歌
①听过民歌。
②陕北信天游、陇东花儿、江南田歌、闽北山歌。
③从小听的是闽北山歌。曲调很简单,旋律似乎只有一句。这一句翻来覆去地唱,翻来覆去地唱。只在每句的结尾略加不同的装饰音,以与下一句相区别。那时,常有一个老翁,走在弯弯的崎岖长路上,他一边赶着牛,一边豁开嗓子扯出一首首山歌。没有应和,没有对答。老人的嗓子孤独、苍老、悲凉。有时他根本发不出音。老人走在牛群的背后,唱得再也唱不下去了,就沉默。老人是终日与牛群为伴的牛倌。那时,我听不懂老人唱的山歌,因为隔得太远,老人又豁了牙,吐字不清。但我至今闭上眼睛,还能清晰地浮现出一条长路上的一群牛,一个老翁,一首首拖音很长的山歌。
④后来参加山场劳动,穿蓑衣、挂柴刀、扛长锄去山上,开始近距离地听到男女对唱的山歌。男的女的两拨人,往往分得很开,往往是隔着一条山岙,这边望得见那边的人,那边望得见这边的人。第一个音是这样发出的,有人觉得要唱了,就停下手中的活儿,把箬笠往脑后掀了掀,吸一口气,然后扬脖仰头。“哎——”,这个哎字由低往高,高到一定音阶,然后平滑着延伸,“哎——”,然后波动,上挑,收尾。接下的句子是“妹呀„„”什么什么的。这是典型的中青年唱的山歌,底气十足、穿透力强,同时也是粗野的、质朴的。山中的人并不指望什么爱情,但是他们唱的却是纯粹的爱歌。如果认真地听他们彼此间的对唱,还真的唱得情深意长。与老人们的山歌相比,年轻人的山歌欢快、短促,更加明快也充满向往。年轻人是对着异性唱,老人则是对着大山与天空唱。
⑤时间继续往后推移,就听到了乐清的著名山歌《对鸟》。《对鸟》的旋律要比闽北山歌复杂、华丽得多,而且歌词也来得更加富有情趣和圆熟。与闽北相比,乐清的山没有那里的深,没有那里的高,也没有那里的大,但人也因此而复杂了许多,山歌也因此而华丽了些,想来并非没有道理。
⑥如今听民歌,是听磁带上、音响中的民歌,流畅,华彩,大白菜上扎红绸,早已没有了那种质朴。从歌星那猩红的嘴唇间和花花绿绿的MTV中唱出,“民歌”已不再是民歌了。
11.文中写了作者几次听民歌的经历?分别听的什么?
12.文章写听民歌的经历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文章结构有何特点? 13.第③段中,作者说“听不懂老人唱的山歌”,为什么至今闭上眼睛,还能清晰地浮现出老人唱山歌的情景? 14.第④段中所描绘的唱山歌的情景与课文中的哪一个场面相似? 15.第⑤段画线句子中说“想来并非没有道理”,有什么道理? 16.第⑥段中画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7.纵观全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写作
18.利用星期天,到乡间进行调查访问,或查阅资料,收集当地的民风民俗,内容包括:当地各民族同胞的信仰、禁忌、婚嫁寿诞、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特征,然后对材料进行整理,向班上同学说说你的发现。
参考答案
一、1.①yǐ
②chóu hè
③pì
④xìnɡ
⑤xī
⑥chún
⑦huì
2.①酬和
②即物起兴
③引经据典
④熹微
3.散文
山野对歌
山路漫歌
村寨传歌
唱歌人
唱歌的环境
唱歌的场面
4.①将“改善”改为“提高”。②把“整整齐齐”去掉。5.可是
不论
都
二、(一)6.描绘了山野对歌的场面。
7.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
8.“多”在文中说的是云南对歌以情歌为主,但仍有其他内容。在下文与“也唱其他故事”照应。因此,此处一个“多”字用得准确精当,无可更易。
“种种不同方式”具体包含以下几种对歌方式:见景生情,即物起兴;提问;互嘲互赞。
9.肖像描写
烘托出活泼欢快的场面,描绘出朴素动人的场景。10.①“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的方式。②“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的方式。
(二)11.四次:①从小听老翁唱山歌;②参加山场劳动时,听男女对唱的山歌;③听乐清的著名山歌《对鸟》;④如今听磁带上、音响中的民歌。
12.按时间顺序写的。先总后分。
13.让我至今怀想的不是老人唱的山歌本身,而是我童年的岁月以及那朴实无华的氛围。
14.与课文中描绘的山野对歌的场面相似。
15.闽北的山深、山高,受外界的影响少,因此人也单纯一些,山歌也朴实,而乐清与闽北相比,受外界的影响多一些,所以人也复杂了许多,山歌也华丽了些,这是有道理的。
16.比喻,把磁带、音响中的民歌比喻成扎红绸的大白菜。17.表现了作者对朴实无华的民歌的怀想与赞美。
三、18.提示:材料要确凿,条理清晰,语言表述要流畅、自然。
第二篇:八年级下册云南的歌会同步练习
八年级下册《云南的歌会》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选出对课文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A、《云南的歌会》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散文。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
B、本文描绘的三个场合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
C、本文虽然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但首先是描写音乐的佳作。
D、这种古老的歌会形式,蕴涵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自然引发了作者浓厚的兴趣与由衷的赞赏。
2、选出下列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
A、大伙儿唱得最热闹的叫《金满斗会》。
B、每桌各自轮流低声唱“十二月花”。
C、小时候常听老太婆口头语:“十年难逢金满斗”。
D、她的意思像是说,“你们看,我唱赢了”。
3、用部首查字法和音序查字法查找下列汉字有错误的一项是()
序号 汉字 部首查字法部首笔画音序查字法
A.等竹6D
B.渠巨7Q
C.忍心3R
D.魁鬼4K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如果平时不注意观察生活,那么写出的文章往往语言干瘪,内容。
②我国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其中大熊猫、金丝猴、野牦牛是我国的动物。③一记妙射,太可惜了,球撞在球门的横柱上,进去。
A空泛珍奇差点儿没B空泛珍稀差点儿
C空乏珍稀差点儿没D空乏珍奇差点儿
5.填入下文横线中的文字,最恰当的一项是()
钻石般的大颗露珠,在茂盛的青草上到处颤动,闪烁出五彩缤纷的光点。草原上呈现出一片五光十色的欢快景象:嫩黄色的黄尝木,浅蓝色的风铃草,一丛丛芬芳馥郁的母菊一片雪白,野石竹枝头缀满殷红的花朵。在清晨凉爽的空气中,洋溢着蒿草的苦涩而有益身心的气味,跟菟丝子那种柔和香气混合在一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一切都灿烂发光,舒适恬静,愉快地向着太阳。
B草原苏醒了,一派生气勃勃,似乎它在沉重有力而均匀地呼吸着。
C没有风,没有欢畅的、新鲜的声音,没有云,只有寂静。
D晨曦中,草原是蓝色的,远看就像倒映着蓝天的巨大的湖泊,羊群便是飘曳的云影。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蹲踞()凹处()譬喻()...
糯米()熹微()凤哕()...
铁箍()忌讳()阉鸡()...
三、解析题。
1、为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限14字以内。
3月3日下午,澳门经济司、财政司和水警稽查队联合行动,公开销毁了在最近两年中辑获并已完成了行政或司法检控程序的盗版光盘约100万张。这是澳门官方首次采取这种行动。
标题:
2、在划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语句,使上下文能够衔接连贯。
经验告诉我们,哪里绿树成林,哪里才会百鸟齐鸣;因为动物只能以植物生产的现成有机物作为燃料,来开动自己这部生命机器。
3、本着简明的原则,完成文后两题。
我们知道,要做好某一件事情就要懂得这件事情①规律,写文章也不能例外。了解了写文章的规律、原则和方法②,写作的时候就有所遵循,就有可能自觉地根据写文章的规律、原则和方法③去完成一篇文章的写作过程④,就有可能运用这些规律、原则和方法⑤去解决一篇文章的⑥写作过程中所遇到的⑦问题。
A.应删去的四处语句是______________。
B.应省略的两处语句是_______,一处可改为___;一处可改为4、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的广告标语是“平时献有一滴水,难时拥有太平洋。”这应了中国哪一句俗语,并从修辞上分析一下这广告词的妙处。
5、对下面的故事展开合理的想像,仿照划线的句子续写一个句子。
每天早晨,羚羊睁开眼睛,所想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必须跑得比最快的狮子还要快,否则,我就会被狮子吃掉。而与此同时,从睡梦中醒来的狮子的脑海里,闪现出这样一个念头:。
6、全世界的生物学家和传染病学家,在研究非典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忘掉诺贝尔,不计专利,知识共享。这里“诺贝尔”指的是什么?
四、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譬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或互嘲互赞,随事押韵,循环无端。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当事人照例一本册,滚瓜熟,随口而出。在场的既多内行,开口即见高低,含糊不得,所以不是高手,也不敢轻易搭腔。那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于是轻轻地打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是说,“你们看,我唱赢了”,显得轻松快乐,拉着同行女伴,走过江米酒担子边解口渴去了。
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唱歌十分在行,大年初一和同伴各个村子里去打秋千(用马皮做成三丈来长的秋千条,悬挂在高树上),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还悠游自在,若无其事!
1、“轻轻地打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是说,“你们看,我唱赢了”,显得轻松快乐,拉着同行女伴,走过江米酒担子边解口渴去了”。这段文字运用了描写和描写。
2、选出恰当的关联词填在横线上。()
A、虽然但是B、不仅而且
C、因为所以D、如果那么
3、请指出下列民歌、民谣分别属于哪种类型。
A、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譬喻。B、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C、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
①蜜蜂飞进百花园,枝头花朵开正鲜;妹妹进我裁缝店,我像烧香见神仙。()②商人:什么时候打捞绞?什么时候绣罗裙?什么时候缝背带?什么的人打补丁?
三姐:打鱼的人打捞绞,姑娘小姐绣罗裙;外婆最爱缝背带,穷苦的人打补丁。()③藤缠树来树依藤,红军穷人一条心。藤无树儿腰不硬,树无藤儿山不青。”()④西子捧心万人怜,东施效颦丑到颠。我劝大姐睁亮眼,改换装束福绵绵。()⑤金花银花共一藤,红花绿叶共一根;妹哥同喝一江水,两个都是有情人。()
4、最后一段中括号起的作用是()
A、表示强调B、表示解释说明C、表示插入D、表示总结
答案:
一、1C、2D、3B、4D、5A。
二、略。
三、1、澳门官方首次公开销毁盗版光盘。
2、哪里绿草如茵.哪里才会牛羊成群。3、A.3、4、5、6、B.
1、2 “其”(或“它的”); 了解写文章的原则方法。4、应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句俗语,这句标语运用了夸张、对比、双关的修辞方法,以平时与难时,一滴水与太平洋相对,写出献出少,得到多。“太平洋”既写出保险公司的名称,又以真实的太平洋的浩瀚写出对投保人的回报。5、我必须能追得上跑得最慢的羚羊,否则,我就会饿死。6、名利。
四、1、动作;神态。
2、B。
3、ABACA。4B。
第三篇:云南的歌会练习
《云南的歌会》同步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迤西()②酬和()③譬喻()④即物起兴()....
⑤熹微()⑥淳朴()⑦龙吟凤哕()...
2.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①用诗词应答。()
②开头先咏他物起兴抒情。()
③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
④形容阳光不强。()[来源:学|科|网]
3.填空:
本文是一篇极富情趣的____________。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场合各有侧重,分别侧重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
4.修改下 列病句。
①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②我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5.根据上下文,填写关联词语。
赶马女孩子年纪多不过十四五岁,嗓子通常并没经过训练,有的还发哑带沙,____________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____________唱什么,____________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
二、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譬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或互嘲互赞,随事押韵,循环无端。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当事人照例一本册,滚瓜熟,随口而出。在场的既多内行,开口即见高低,含糊不得,所以不是高手,也不敢轻易搭腔。那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于是轻轻地打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是说,“你们看,我唱赢了”,显得轻松快乐,拉着同行女伴,走过江米酒担子边解口渴去了。
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不仅唱歌十分在行,而且大年初一和 同伴各个村子里去打秋千(用马皮做成三丈来长的秋千条,悬挂在 高树上),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还悠游自在,若无其事!
6.概括这两段的内容。
7.“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中的“这”指什么?
8.“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多”字在文中是否可有可无?“种种不同方式”具体指的是什么?
9.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起到什么作用?
10.下面的两首民歌分别属于文中所提到的哪种方式?
①青线线那个蓝线线,蓝个英英采,生下一个蓝花花,实实的爱死人。
②小乖乖 来小乖乖,我们说给你们猜:什么长长上天?哪样长长海中间?什么长长外外哟 来,街前卖嘛?哪样长长你跟前喽。
17端午的鸭蛋
一、1.指出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A.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B.班长走上讲台,连珠炮似的发了一通脾气,弄得大家莫名其妙。....C.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D.这场晚会,小演员们的精湛演奏技能,征服了观众们的心。..2.解释词语。
①曾经沧海难为水:____________②与有荣焉:____________ ③囊萤映雪:____________④肃然起敬:____________ 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①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明其妙的道道。______改______ ②每逢有人问起我的藉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______改______ ③用酒或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
_____改_______ ④城皇庙的老道士还是我的寄名干爹。
________改____ 4.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_,江苏高邮人。全文隐隐贯穿着这样一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章流露出____________。
5.修改下列病句,每句只改一处。
①卫生保洁工作做得好不好,是一个班优良班风的体现。
②这个文化站由于多次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少年,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③通过看这部电影,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④会议通过并讨论了他的建议。
6.仿照例句,再写出三个你对“语文”理解的比喻句。例句: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仿句:语文是____________,让人____________;
语文是____________,让人____________; 语文是____________,让人____________。
二、阅读
①A.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B.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
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②C.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7.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每段内容。第①段: 第②段:
8.作者为什么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怀?
9.文中画线的句子分别体现本文语言的什么特点? A处:
B处: C处:
10.“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一句中,“吱”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11.袁枚是____________代诗人、诗论家,文中引用他的文章说明了什么?
12.文段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怎样的思想感情?
13.从语段的语言运用上,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17 端午的鸭蛋
1.D(应为“技巧”)2.①经历过沧海,对别处的水就难以看上眼了。②因而也感到荣幸。③用萤火虫的光和雪的反光刻苦读书的故事。④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3.①“明”改“名”
②“藉”改“籍”
③“或”改“和”
④“皇”改“隍” 4.汪曾祺
端午风俗
家乡的鸭蛋
端午的鸭蛋
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5.①把“不好”去掉。②把“培养”去掉。③把“使”去掉或把“通过看”去掉。④“通过并讨论”改为“讨论并通过”。6.示例:色彩缤纷的花园
流连忘返
意境深远的油画
惊叹不已
旋律优美的音乐
听之动容
7.①家乡鸭蛋的名声。②家乡鸭蛋的特色。8.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怀,实际上是对儿时的生活,对故乡不能忘怀,而不仅仅是咸鸭蛋。9.A处:浓厚的口语色彩。B处:淡淡的幽默。C处:文言词语与口语相映成趣,增添了典雅之美。10.不可以,“吱”字写出了吃鸭蛋的快感,一个字就写出了特色神韵。11.清代
家乡的咸鸭蛋很有名气12.对家乡由衷的热爱与自豪。13.如:好的语言不一定是华美的词藻和整齐的句式,看似平淡的语句同样有韵味有情致。云南的歌会
一、1.①yǐ
②chóu hè
③pì
④xìnɡ
⑤xī
⑥chún
⑦huì
2.①酬和
②即物起兴
③引经据典
④熹微
3.散文
山野对歌
山路漫歌
村寨传歌
唱歌人
唱歌的环境
唱歌的场面
4.①将“改善”改为“提高”。②把“整整齐齐”去掉。
5.可是
不论
都
二、(一)6.描绘了山野对歌的场面。
7.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
8.“多”在文中说的是云南对歌以情歌为主,但仍有其他内容。在下文与“也唱其他故事”照应。因此,此处一个“多”字用得准确精当,无可更易。
“种种不同方式”具体包含以下几种对歌方式:见景生情,即物起兴;提问;互嘲互赞。
9.肖像描写
烘托出活泼欢快的场面,描绘出朴素动人的场景。
10.①“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的方式。
②“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的方式。
第四篇:《云南的歌会》同步训练
《云南的歌会》同步训练
一、民俗采风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的民俗文化异彩纷呈,请同学们动动脑筋,想一想,你还知道其他民族的民俗吗?(说出一种即可!加油啊!)
二、测测你的注音速度!(又快又准!)
迤()西
蹲踞()
譬()喻
荆()条糯()米
土坎()
矗()起
气氛()
三、验验你的写字速度!(看你的了!)
晨光xī_____微
lûè_____地飞去
屋jǐ_____
chún_____朴ɡū_____桶避yì_____免灾忌huì_____
四、做个小翻译!
1.即物起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譬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无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你一定能准确理解语段后的问题!(加把劲儿啊!)
在昆明乡下,一年四季,本来早晚都可以听到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由呈贡赶火车进城,向例得骑一匹老马,慢吞吞地走十里路。有时赶车不及,还得原路退回。这条路得通过些果树林、柞木林、竹子林和几个大半年开满杂花的小山坡。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一面就听各种山鸟呼朋唤侣,和身边前后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子唱着各种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有时面前三五步路旁边,忽然出现个花茸茸的戴胜鸟,矗起头顶花冠,瞪着个油亮亮的眼睛,好像对于唱歌也发生了兴趣,经赶马女孩子一喝,才扑着翅膀掠地飞去。这种鸟大白天照例十分沉默,可是每在晨光熹微中,却欢喜坐在人家屋脊上,“郭公郭公”反复叫个不停。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伏在草丛中的云雀群,却带点鼓励的意思相互应和。直到穷目力看不见后,忽然又像个小流星一样,用极快速度下坠到草丛中,和其他同伴会合,于是另外几只云雀又接着起飞。赶马女孩子年纪多不过十四五岁,嗓子通常并没经过训练,有的还发哑带沙,可是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
大伙儿唱得最热闹的叫“金满斗会”。有一次,由村子里人发起,到时候住处院子两楼和那道长长屋廊下,集合了乡村男女老幼百多人,六人围坐一桌,足足坐满了三十来张矮方桌,每桌各自轮流低声唱《十二月花》,和其他本地好听曲子。声音虽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荡动中舒卷张弛不定,有点龙吟凤哕意味。仅是这个唱法就极其有意思。唱和相续,一连三天才散场。来会的妇女占多数,和逢年过节差不多,一身收拾得清洁索利,头上手中到处是银光闪闪,使人不敢认识。我以一个客人身份挨桌看去,很多人都像面善,可叫不出名字。随后才想起这里是村子口摆小摊卖酸泡梨的,那里有城门边挑水洗衣的,打铁箍桶的工匠,小杂货商店的管事,乡村土医生和阉鸡匠,更多的自然是赶马女孩子、不同年龄的农民和四处飘乡赶集卖针线花样的老太婆,原来熟人真不少!集会表面说是避疫免灾,主要作用还是传歌。由老一代把记忆中充满智慧和热情的东西,全部传给下一辈。反复唱下去,到大家熟习为止。因此在场年老人格外兴奋活跃,经常每桌轮流走动。主要作用既然是在照规矩传歌,那么不问唱什么都不犯忌讳。就中最当行出色的是一个吹鼓手,年纪已过七十,牙齿早脱光了,却能十分热情整本整套地唱下去。除爱情故事,此外嘲烟鬼,骂财主,样样在行,真像是一个“歌库”(这种人在我们家乡则叫做歌师傅)。小时候常听老太婆口头语,“十年难逢金满斗”,意思是盛会难逢,参加后才知道原来如此。
1.上文选自《_____》,作者_____,现代_____家、_____家。
2.选文写的是在哪两种场合下听到的民歌演唱?
3.选文选取的演唱方式有哪些?内容有哪些?
4.想一想,云南的歌会与你通过电视或其他途径听过的演唱会、音乐会相比,有什么异同点?(畅所欲言!)
参考答案
一、例如“瑶族耍歌堂”“藏族旺果节”“傣族泼水节”“苗族四月八”等等。
二、yí jù pì jīnɡ nuî kǎn chù fēn
三、熹掠脊淳箍疫讳
四、1.借助眼前的事物引起所要抒发的情感或吟诵的事物。
2.比喻,打比方。
3.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表示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五、1.云南的歌会 沈从文 作 历史文物研究
2.一种场合是骑马走山路时听到的民歌演唱,另一种场合是在“金满斗会”上听到的民歌演唱。
3.一种是十四五岁赶马女孩子边赶马车边唱山歌。
另一种是全村男女老幼百多人,围坐在桌边各自轮流低唱《十二月花》等民歌。
4.怎么想的怎么说。比如从场地、歌曲的内容、音响、人数、观众等方面来比较均可!
第五篇:云南的歌会同步检测
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迤西(yí)
滇池(zhēn)晨光熹微(xī)...B.酬和(chóu)蹲踞(jù)龙吟凤哕(suì)...C.忌讳(wěi)譬喻(pì)哑口无言(yǎ)...D.阉鸡(yān)糯米(nuò)引经据典(jù)...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箸名全国 生面别开 见景生情 B.贯穿古今 引经据典 盾环无端 C.开郎活泼 悠游自在 若无其事 D.舒卷张弛 龙吟凤哕 呼朋唤侣 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1)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酬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譬喻,比赛机智才能。....即物起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呈贡赶火车进城,向例得骑一匹老马,慢吞吞地走十里..路。
向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主要作用既然是在照规矩传歌,那么不问唱什么都不犯忌.讳。.忌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就中最当行出色的是一个吹鼓手,年纪已过七十,牙齿早....脱光了,却能十分热情整本整套地唱下去。当行出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判断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这种鸟大白天照例十分沉默,可是每在晨光熹微中,却欢喜坐在人家屋脊上,“郭公郭公”反复叫个不停。()
(2)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
(3)(云雀)直到穷目力看不见后,忽然又像个小流星一样,用极快速度下坠到草丛中。()
阅读拓展
一、精彩语段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在昆明乡下,一年四季,早晚都可以听到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由呈贡赶火车进城,向例得骑一匹老马,慢吞吞地走十里路。有时赶车不及,还得原路退回。这条路得通过些果树林、柞木林、竹子林和几个大半年开满杂花的小山坡。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一面就听各种山鸟呼朋唤侣,和身边前后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子唱着各种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有时面前三五步路旁边,忽然出现个花茸茸的戴胜鸟,矗起头顶花冠,瞪着个油亮亮的眼睛,好像对于唱歌也发生了兴趣,经赶马女孩子一喝,才扑着翅膀掠地飞去。这种鸟大白天照例十分沉默,可是每在晨光熹微中,却欢喜坐在人家屋脊上,“郭公郭公”反复叫个不停。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伏在草丛中的云雀群,却带点鼓励的意思相互应和。直到穷目力看不见后,忽然又像个小流星一样,用极快速度下坠到草丛中,和其他同伴会合,于是另外几只云雀又接着起飞。赶马女孩子年纪多不过十四五岁,嗓子通常并没经过训练,有的还发哑带沙,可是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
大伙儿唱得最热闹的叫“金满斗会”。有一次,由村子里人发起,到时候住处院子两楼和那道长长屋廊下,集合了乡村男女老幼百多人,六人围坐一桌,足足坐满了三十来张矮方桌,每桌各自轮流低声唱《十二月花》,和其他本地好听曲子。声音虽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荡动中舒卷张弛不定,有点龙吟凤哕意味。仅是这个唱法就极其有意思。唱和相续,一连三天才散场。来会的妇女占多数,和逢年过节差不多,一身收拾得清洁索利,头上手中到处是银光闪闪,使人不敢认识。我以一个客人身份挨桌看去,很多人都像面善,可叫不出名字。随后才想起这里是村子口摆小摊卖酸泡梨的,那里有城门边挑水洗衣的,打铁箍桶的工匠,小杂货商店的管事,乡村土医生和阉鸡匠,更多的自然是赶马女孩子、不同年龄的农民和四处飘乡赶集卖针线花样的老太婆,原来熟人真不少!集会表面说是避疫免灾,主要作用还是传歌。由老一代把记忆中充满智慧和热情的东西,全部传给下一辈。反复唱下去,到大家熟习为止。因此在场年老人格外兴奋活跃,经常每桌轮流走动。主要作用既然是在照规矩传歌,那么不问唱什么都不犯忌讳。就中最当行出色的是一个吹鼓手,年纪已过七十,牙齿早脱光了,却能十分热情整本整套地唱下去。除爱情故事,此外嘲烟鬼,骂财主,样样在行,真像是一个“歌库”(这种人在我们家乡则叫做歌师傅)。小时候常听老太婆口头语,“十年难逢金满斗”,意思是盛会难逢,参加后才知道原来如此。
7.上文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___,现代_________、_________。
8.选文写的是在哪两种场合下听到的民歌演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选文选取的演唱方式有哪些?内容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想一想,云南的歌会与你通过电视或其他途径听过的演唱会、音乐会相比,有什么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延伸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9~14题。总想为你唱支歌(节选)吕锦华
①去民勤县拜访苏武山,公路有一半被流沙所覆盖。民勤被喻为沙海中的孤岛,四周为浩瀚沙漠所包围。苏武牧羊的故事听说就发生在民勤已经干枯的北海边。
②时值黄昏。瑰丽的晚霞布满了西天。霞光中苏武山像一座雄伟的金字塔,高高挺立在色泽单调、空旷沉寂的沙海上。出奇地静穆,出奇地安宁,又出奇地荒凉与悲壮。满目皆黄沙。没有一只飞鸟,没有一只走兽。几百年几千年了,亘古不变的一片黄色。有话流传:“民勤无天下人,天下有民勤人。”一曰民勤之艰苦,外乡人都望而生畏不肯前来安营扎寨;二曰民勤人肯吃苦,敢于外出闯荡安身立命。
③在民勤,常常能见到这样的画面:一个农人,一匹骆驼,一辆小板车,在满是泥沙的路上踽踽走着。落日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那农人裸露的脸和手是黑的而且皲裂着;那农人转动的眼珠是迟缓的却是充满渴望的。他们就在这一派灰黄的鸿蒙中往返着。由于降生在这样一个巨大的空间里,他们已无所谓大。由于生存在这样一块没有生迹的土地上,他们亦无所谓无。他们知道属于自己的只有一个:要想活下去,只有向命运抗争。
④听说大西北许多边远也区都有民勤人的踪迹。他们从事着那里最艰苦、最繁重的职业。无论是在大漠深处垦荒种地,无论是在雅布赖盐地挖盐采盐,还是在山丹牧场放牧马群,他们都任劳任怨干得十分出色。勤劳勇敢的民勤人总会使人想起流传了千年的苏武牧羊的故事,苏武的气节和精神正滋润着四处为家的勇敢的民勤人。在沙丘中掩埋死者,在泥屋里接生婴儿;死去的躯体肥沃着穷薄的土地,新生的生命接过父辈的业绩,把生命的泉水注进这块干渴的土地。他们相信,和煦的春风定会吹来他们心中的绿洲。
(选自《中华散文名家精萃》,略有改动)
11.从本文来看,民勤人有什么特点?从哪里可以看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霞光中苏武山像一座雄伟的全字塔,高高挺立在色泽单调、空旷沉寂的沙海上。出奇地静穆,出奇地安宁,又出奇地荒凉与悲壮。满目皆黄沙。没有一只飞鸟,没有一只走兽。几百年几千年了,亘古不变的一片黄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谈谈你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
他们知道属于自己的只有一个:要想活下去,只有向命运抗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民勤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区,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大陆性沙漠气候特征十分明显,冬冷夏热,降水稀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均降水量近年为127.7毫米,年均蒸发量2623毫米,昼夜温差15.5℃。
(摘自民勤政府网)
选文第②段和链接材料在内容和表达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链接
17.用成语替换下面句子中画线部分的内容,选出正确的一项是()
(1)全国人民都要有说话的机会,都要有衣穿,有饭吃,有事做,有书读,总之要每个人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2)经典的价值,就在于蓦然回首间看到灯火阑珊,让人灵感进发,茅塞顿开,穿越历史的隧道,在时空的对接点上呈现出打动心灵的力量。
(3)新采摘的明前茶沏以新汲的清纯山泉,二者互相配合,茶的清香与泉的甘洌更充分地显现了出来。
A.各得其所 妙手偶得 相反相成 B.各司其职 妙手偶得 相得益彰 C.各得其所 豁然贯通 相得益彰 D.各司其职 豁然贯通 相反相成
18.《水浒传》塑造了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以下括号中所填人物与情节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鲁达)再人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进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
B.(林冲)把桌子只一脚,踢在一边,抢起身来,衣襟底下掣出一把明晃晃刀来,搦的火杂杂。吴用便把手将髭须一摸,晁盖、刘唐便上亭子来,虚拦住王伦,叫道:“不要火并!”
C.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中,望后便倒。(武松)追人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望蒋门神脸上便打。
D.(杨志)那里应答,睁圆怪眼,拔出大斧,先砍到了杏黄旗,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做粉碎。众人都吃一惊。宋江喝道:“黑厮又做甚么?”
19.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写出你读图后的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解析:A项中“滇”应读作“diān”;B项中“哕”应读作“nuì”;C项中“讳”应读作“huì”。
2.D 解析:A项箸—著;B项盾—循;C项郎—朗。3.(1)用诗词应答(2)开头先咏他物起兴抒情。起兴,指先言他物以触发联想,诱发文思(3)一向的作法(4)因风俗习惯或个人理由等,对某些言语或举动有所顾忌,积久成为禁忌(5)做本行的事,成绩特别显著
解析:本题考查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4.(1)拟人(2)拟人(3)比喻 5.C 解析:重点介绍了“村寨传歌”是错误的。6.(1)描写(2)叙述
12.运用比喻、排比和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民勤自然环境的恶劣,为下文塑造民勤人的勤劳勇敢作铺垫。
13.民勤自然环境恶劣,在苏武的气节和精神滋润下的勇敢的民勤人不得不面对现实,不得不与命运抗争。
14.相同点:选文第②段和链接材料在内容上都写出了民勤自然环境恶劣。不同点:从内容上说,选文第②段不光写了自然环境恶劣,还写了民勤人的勤劳勇敢。从表达上说,选文第②段以描写为主,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链接材料则属于客观的说明。
15.思路点拨:写作此类情感类作文,要有真情实感,要有细腻的描写。本话题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引导学生在困境中看到希望,在挫折中不失信念,鼓起勇气,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16.思路点拨:这是一道紧扣时代脉搏,关注孩子心理成长、心理健康的话题作文。写作时,一定要写自己;在写作技巧上,一定要化大为小,抓住生活,深入挖掘。
17.C 18.D 解析:“杨志”应为“李逵”。
19.示例: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过度关爱下,我们失去了自由成长的空间。或:家庭、学校与社会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