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侦探小说漫长的告别读书笔记
侦探小说漫长的告别读书笔记
《漫长的告别》是雷蒙德钱德勒最重要的一本小说,它是钱德勒风格的集大成者。雷蒙德钱德勒是美国著名的推理小说家,以创作冷酷而又有文学味的硬派侦探小说著称。
侦探小说漫长的告别读书笔记
作为一个“居然没有读过钱德勒的小说的读者”,我得经历一个从封面到封底的,认识钱德勒的过程。
腰封上有冗长的推荐语,我的目光经过那些字体大小不一的字句,然后把它扔进了垃圾筒:那些吵闹声终于在垃圾筒里慢慢小下去了。然后是折向外的勒口,有一桢大概是雷蒙德钱德勒的照片,像是个好莱坞老电影中的人物,戴着眼镜,说实在话,更像个律师,不像个私家侦探,或酗酒者。
再然后是阿城的序了,他把这个序写得正儿八经,象是拖长了点的文学辞典条目,只有最后一句话是评论:“钱德勒因自己的小说而不死。”这到底是一句庄严的陈词滥调呢?还是一句偷懒的陈词滥调?当然停留在这个地方意义不大。还是开始真正的钱德勒吧,虽然经过翻译。
越是地位崇高的侦探小说家通常说来他们有一种超类型的能力,使通俗小说具备艺术的气质与力量的,越是不那么着急让谋杀登场。读了好几十页,一直是私人侦探菲利浦马洛认识一个叫特里伦诺克斯的人的过程。这种友情有那么一点儿缺乏逻辑,想想吧,把一个醉汉扛回家,隔三差五和他喝一种叫螺丝起子的酒,后来在他犯了事的时候,大老远开车把他送出了国境。菲利浦马洛不见得是个活雷锋,他只不过比一个传统的侦探更善感一些,不仅仅爱用推理,还爱用比喻:因为这是一本第一人称写成的书,许多钱德勒写出来的比喻,都被归进马洛的感受里。
作为一个第一次读钱德载的读者,我被这些比喻困住了一会儿。这些比喻都很好。比方说“我跟着他出来,关上门,关得很轻很轻,活像屋里刚死了人。”比方说“|他说话充满了标点,象一本厚小说。”但这些比喻对于一本侦探小说来说,显而易见太文艺了,它们让节奏变慢,让书变长,让凶手是谁不那么重要,让人物与写人物的作者,变得更重要。
仅只是这些比喻,或者说更文学化的写作方法,当然不是充分的钱德勒。但它们让人安静下来,试图从内心跟踪人物,而不停留在事发现场以及血迹追踪。而且这个人物的内心不是为案件的逻辑提供前提的,内心就是内心,就是对内心与产生这种内心的世界的反省。
于是看到一半的时候,我很难再用看《福尔摩斯探案集》的方式来看《漫长的告别》了,它更接近《了不起的盖茨比》,只是更照顾一个普通读者的胃口,把情节与道理都写得更分明。私人侦探马洛认识了一个朋友,接着卷进了这个朋友的往事与今事。他发现最美的女人是谋杀犯,赌场流氓在某个时候成了肝胆相照的朋友,亿万富翁总是不爱自己的女儿,死去的人最后复活了一切都是俗套。不是吗?但是我非常敬佩,钱德勒居然能够把开篇的悬念作为悬念来解决,那就是,马洛与特里,为什么那样倾盖相交地成了朋友。
因为特里是个彬彬有礼的人,即或他烂醉如泥。马洛相信他不曾杀人,因为他的“好风范,好品格”,但是他也终于最后为他盖棺定论:“你有标准,全力以赴,但都是私人方面,无关乎任何伦理或顾忌。因为你天性好,所以是好人。可是你跟正直的人在一起,或者跟暴徒流氓为伍,同样快乐只要那些流氓英语流利,餐桌礼仪说得过去就行了。”“你是一个道德上的失败主义者。”
之所以把这个长句引用出来,是因为这真是个沉痛的告别。菲利浦马洛不是福尔摩斯,没有一个华生这样的朋友。书中所有的男人都没有成为他的朋友。他曾经爱上一个最美的女人,因为她不仅美,而且那样温存,那样怀旧。他也曾经和另一个女人上床,因为她在一个坏世界中大体还当一个好女人。但是他不是富翁的朋友,也不是警察的朋友,甚至也不是小说家的朋友。在这个“组织犯罪只是万能的美元肮脏的一面罢了”的世界里,他是个道德上的理想主义者,他是个卑微的私家侦探,他认一个潦倒的醉鬼作朋友,但是终于也告别。
螺丝起子是这么一种酒:一半金酒加一半罗丝牌青柠汁,不加别的。在酒吧刚刚开门的时候,桌椅整洁,空气清新,马洛与特里来上一杯,他们有过和谐美好的时光。但是那时候,他们相交甚浅。一次告别,是多一点认识,也是多一点死亡。雷蒙德钱德勒,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是不能不热情的,但又不能不冷淡,愤世,以及孤独。
现在,我把这本书看完了,在一个说来短暂的时间里,经历了一次漫长的告别。一个好作品,是一个洗刷的过程,对于读者如此,对于作者也许也如此。在金钱世界里,很少有人能逃脱物质诱惑商品是很美的,比如一辆劳斯莱斯银色幽灵。但钱德勒居然越写越干净,与一切,说告别,让“批判性”越来越尖锐,越来越强烈,这是要有强大的内心力量的。读这个1953年的小说,开始会觉得人物与笔法有些做作,像是看一部老电影,但看进去了,它不再是一部旧小说,而是新得像我刚刚失去的这个夜晚一样。
侦探小说漫长的告别读书笔记
钱德勒的简历听起来就很硬汉,而且传奇得销魂:想当自由撰稿人未果,做国家公务员失败,参加过一战,在石油公司里从财务做到高层,结果因为酗酒被开除。一般人的人生大概到这里为止了,接着只能潦倒地上《新老娘舅》或者《阿庆讲故事》节目这两档节目是上海地区市民阶层会看的谈话性节目,多以家长里短为主。其实他也够格有种和年长自己十八岁的前女模特结婚,还被人家噱骗说自己只比她小八岁。
但是钱德勒挺过来了,因为他终于成功获得了之前半生曾经试图想要获得但是却惨淡收场的一个职业:作家。
然后这个酗酒的男人就红了。他的作品被多次搬上荧幕:因为他的故事就像猪肉卷适合加菲猫一样适合大荧幕。他还和比利怀尔德创作了《双重赔偿》,我的某个朋友把这个电影视作影史上的里程碑,她的口味大约和许多的好莱坞影业人士以及观众差不多并且以此证明了她们确实都是正常人,因为这个故事受到了几乎没有争议的赞扬。然后他就继续一边喝酒一边创作,最后他死了。据说“他凄凉的葬礼只来了十七个人”,我们却要说:还好啦。十七个人已经不算少了,对于一个并不那么喜欢普通人类的普通人来说。
《漫长的告别》不是一本新书,它是新星引进钱德勒系列的第一本,恐怕也是噱头最大的一本。书腰上,村上春树信誓旦旦地在那儿保证:他读过十几遍这本故事。而据说曾经被钱德勒怀疑过生殖器有问题的比利怀尔德也说:每一页都有闪电。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我只能对你说:你可能喜欢这本书,可能不喜欢这本书,我们无法全然保证你的阅读趣味性,但是假如你是一个喜欢那些被很酷的男人在很酷的环境下用很酷的口吻说出很酷的词的很酷的桥段的爱好者,那么你会喜欢他和他的书。
再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钱德勒是装逼犯中的王者这不是一句贬语。所谓装逼好坏不同,大家各显神通。当安妮宝贝还沉迷于假装不经意地在文章里兜售她其实并不算高档的审美情趣而被她曾经的小读者们指着那些“青草香的Kenzo”“我只用Red Earth”而嘲笑得一天世界的时候,钱德勒就已经毫无违和感地用看起来半生潦倒一事无成的马洛探长,完成了他的文化输出:这个赚不了大钱,邋遢又坏脾气的中年男人,特长是说警察的坏话、用烟蒂塞满烟灰缸,不停的喝酒,还有用他一贯的漫不经心艳遇各种各样奇妙的金发女郎、黑发女郎、红发女郎。
钱德勒是成功的,因为他丰富的社会阅历和确然亲身参与的上流社会光景为他的装逼带来了底气。《漫长的告别》有最俗气的元素:突然失踪的神秘毁容美男、生活糜烂的富家美女,无能为力的警察,还有会在酒吧里来一杯螺丝起子喝喝、即使被揍也很硬汉又很酷的中年侦探。但是马洛硬拗着造型讲出来的那一句句话,水准看起来远不是一个也属于劳动人民范畴的普通侦探,反而,更像一个穿着黑色皮夹克,有着亨佛莱鲍嘉面孔的诗人。
他说:“目送出租车消失。我回到台阶上,走进浴室,把床铺整个弄乱重新铺。其中一个枕头上有一根浅黑色长发。我的胃里好像沉着一块重重的铅。法国人有一句话形容那种感觉。那些杂种们对任何事都有个说法,而且永远是对的。告别就是死亡一点点。”
如果用这样的句子改头换面给一位重度文艺女青年写情书,恐怕你不用请她喝一杯螺丝起子就能直接把她骗到手。而钱德勒的好处是,他精准的描写和平淡的叙事方式又不会让你觉得一切太矫揉造作。他所编织的一切正是好莱坞黄金年代给大家的一切,也是让众多已经脱离安妮宝贝创造的二级城市少女幻想的读者们所追求的更美好的意淫画面,并且恰到好处地以行文的质朴刚健又粗犷的男性作者风味来让这一切更为粗粝和犀利。
真正的生活其实更为庸常和琐碎,甚至是猥琐,所以会毫不犹豫地把巨额探侦费用很酷地退回去,然后在充满烟酒味的旧公寓沙发里默默点燃香烟。不知道到底在想什么心事的、永恒拗着造型的马洛的故事只能是一种装逼的狂想:比如每个故事里都能吸引不同阶层不同样貌但是腿都很长的美丽女性。
对于我这样的普通作者来说,这就是马洛和钱德勒能够给我的一切。并不具有强烈的侦探小说的推理性。要在硬汉派侦探小说作品里寻找这一类刺激,那还不如去找本金田一或者漫画版柯南。但是这一类的类型小说总是以情致动人,只是心平气和作为一本通俗小说来阅读,可以看到一个不算讨厌的故事,看到一个玩愤世嫉俗不过也不至于讨厌的很多人甚至是超迷恋的主角,甚至是不期而遇的文学性。还有很多从他的角度娓娓道来的许多让自己灵魂都哆嗦一下觉得“这就是嗲的化身!”的句子比如“如果我不强硬,我就没法活。如果我不文雅,我也不配活。”又比如“世上总有正义吧?明天再说。”还能为自己不健康的嗜好找很酷的借口:一半金酒加一半罗丝牌青柠汁,除了很多很多根香烟之外,什么都不加。
侦探小说漫长的告别读书笔记
这本小说是钱德勒在照顾病中的妻子同时,在她身边写完的,直到一九五四年妻子去世。而他则是在之后的一九五九年病逝,只相隔了五年。钱德勒一直深爱着妻子,一个比他大十八岁的女人,与他共同生活了三十年又十个月零两天。
所以《漫长的告别》这本书里,总弥漫着一丝伤感和离别的气息。如同主角之一的伦诺克斯,身上与生俱来的忧郁和优雅,让人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一些无法抹去的伤痛,以及掩藏在那张破损的,苍白的脸之下的炙热情感。在他颠沛流离的一生中,经历的幸福与痛苦,也犹如跨越在光明与黑暗两个世界之间。
另一主角马洛,一位私人侦探,身份普通,也不具有如伦诺克斯般那种迷一般的气质,却被他所吸引,从偶然的邂逅,进而卷入到一桩谋杀案中,甚至不顾生命的危险,试图揭开事件原来的面目。马洛或许是个善良的人,但揭开这个真相,与其说是为了伦诺克斯这个朋友,不如说是他所坚守的世界里,他需要跟一些东西和一些事告别,而这个漫长的过程里,他需要揭开这片迷雾。
作者所塑造了马洛,这位推动整个事件与故事发展的主要人物,同时塑造了一个结构清晰的世界,通过无数的细节与场景,这个世界越发完整和细致入微。有时,似乎都可以嗅到马洛办公室中墙面上的灰尘味道,或是作家罗杰豪宅门前的青草气息。然而,由于主角马洛的人格中混合了太多具有冲突的特性,因而很难让人随着故事的推进对即将到来的情节做出预测和判断。如果非要说马洛是多重人格,我想亦不为过。
小说中精彩的部分很多,但整体的行进却显得平静从容,出场人物都带着各自的故事,从只言片语中可以看到他或她们心中的贪婪,冷酷,沉沦,渴望,颓废,每个人的身上都有缺陷,没有一个完整的人。虽然是推理小说,但一直读下去却不会有太多想要推理的欲望,反而是想要随着这些人,看到他们随之会产生什么样的交集,会发生什么未知的境遇。小说中许多场景都充满了画面感,如同一部深沉的电影,在结局反转处,作为观众的我,更多的是感到一种获得释放的解脱,而非超出预想的惊叹。
在看完这本小说之后的一段时间,偶尔会回想起书中的人,想起马洛的家和房间里的家居摆设,想起伦诺克斯那张阴暗而苍白的脸,墨西哥的炽热阳光和事件发生时的破旧旅馆,故事虽然已经结束,小说里的人却像是依然生活在那个空间之中。
想起小说结束时,马洛与伦诺克斯说的那段话。
“特里,你打动过我。一个点头,一个微笑,挥一挥手,这里那里某个清净的酒吧里一起清清静静的喝几杯酒。好时光一去不复返。回头见,Amigo。我不跟你告别。我已经跟你道过别了,那时这么做还有意义。那时它意味着沉痛、孤寂、不可追回。”
人生之中会有许多告别的时候,有些简单,有些深刻,有时会在告别许久之后才能领悟这种告别的意义。告别一个人,一件事,一种生活或一个习惯,都是我们要究其一生学习的事。有些时候,是我们要主动去告别,以一种转身的姿态离开,有时候我们是被动的告别,接受突如其来的变故。
不管是哪一种离别,我们都要好好的面对它。
每一次说再见,就死去一点。
To say goodbye is to die a little.
第二篇:《漫长的告别》读后感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1
作者孤独的内心加上细腻的笔触总能触发人们内心的共鸣。每个人都有一块静地孤独的纯净的不被人理解的慌恐。钱德勒有一种魔力让人开启这个静地,让我们在他的作品里狂欢。
钢筋水泥灯红酒绿霓虹灯下的车流变成了画家手里黑白交错的静谧的夜空,星星点点洒落在你心底。马洛是孤独的不合群的,在那样一个不安定的时代他随时都有可能面对死亡,他过的小心翼翼,直到遇到另外一个孤独的灵魂——特里。在特里无助失意的时候,马洛成为了他的朋友。两个孤独的灵魂相互慰藉,只需要一杯螺丝起子酒就能抒发他们内心的情怀。平静的日子被特里妻子的死所打破,特里逃走了。马洛不相信自己的朋友杀死了自己的妻子就如同相信自己不会杀人一样。他的周围突然出现了很多人警察,律师,黑道大哥,韦德夫妇等,这些人随时都可能要了他的命。为了他内心的纯真(特里),他义无反顾的去救赎一位死去的朋友。他想向世界证明纯真是存在的正义也从不会缺席。他就是哪个正义的使者,到最后他找到了真相却失去他。特里哪个和他一样纯真孤独的人,已经变成和周围人一样带着面具生活。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2
《漫长的告别》诙谐俏皮的笔调,读来却是丝丝的沉重,缕缕的伤感。“说一声再见,就是死去一点点。”每一声再见,就是一次告别;每一次告别,就是离死亡更近一步……
缘起时,一个微笑、一下点头、一次挥手,抑或一杯螺丝起子,浑然不觉;
缘灭时,道一声“再见”,悲伤、孤独而决绝。。
年少时,甚是不喜离别的场面和愁绪,尤其害怕物是人非的感觉;
而今,珍惜每一次告别的机会。
三毛说,那些因缘分而来的东西,终有缘尽而别的时候。
认认真真的告别,
告别曾经的自己,曾经的朋友,曾经的情感……
昨日难以重现,再见已是不同。告别之后,即使再聚,场景不同,心情不同,所思所感亦是不同。或许更好,或许更差。
其实,无论是从前,还是现在,面对的始终是同一个问题。
只是从前,选择逃避;如今,勇敢面对,并视之为成长。
年少时,“理想”往往是某某高大尚的职业,或者闪着光环的身份;
而今,“理想”可以只是一个习惯、一种状态,或一份情怀。
爱因斯坦说,我从不想未来,它来得太快。
不念过往,不畏将来。放下执念,感恩拥有。享受相聚,品味孤独。笑对生活,不负当下。
一回回,握手告别,转身离去,校正方向,踟蹰前行。。或许仍然没有具体的目标,或许无关乎他人,仅是相信,前方有我想要的自己……
尽管,“人生只是一场盛大的马戏表演”,
我仍然愿意认真演出。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3
短短五十三章,回看数次。这一场漫长的告别,说一声再见,只用了一个瞬间。而这一声告别用了太长太长的时间。
马洛,他有很多品格,然而最重要的是他有一颗金子般的心。为了特里,为了一场真相,为了一个真正的告别。他不曾放弃过。全文中出现过形形色色的人,“疯癫”却恐惧的作家,为了荣誉掩盖真相的“大人物们”,为了腐烂爱情的“金色美梦”……太多人,马洛是整个小说中唯一的良心,有人质疑过他,有人利用他,可是马洛从来没有改变过自我。特里也曾在泥潭里打滚,可能命运真的把这个人折磨的一塌糊涂,可在这一场告别中,他已经死了,那个马洛在乎的灵魂已经枯萎了,有的只是一个特里的躯壳。
“你深深打动过我,特里,用一个微笑、一下点头、一次挥手和这儿那儿的安静酒吧里安安静静喝几杯酒。感情还在的时候真是不错。别了,朋友。我不会说再见。我已经和你说过再见了,那时候说再见还有意义。那时候说的再见悲伤、孤独而决绝。”这一场告别,其实早已经结束了。不管是马洛还是特里,不管是否还有那么一丝遗憾。那一声再见以后,特里在马洛心中已经死去了,永远的……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4
历时近两个月终于看完了这本书,原先看这本书是因为村上春树说这是他最喜欢的书,名人推荐果然不一样,尽管我不记得自己看过几本村上春树的书吧,可能只有1Q84,也完全不记得里面的内容。
刚开始看有一些深深的被他的文字吸引,文字场景描写很有代入感,如果我的想象力足够,完全能在脑海里还原这些场景。但后续发展太慢,看到一半我才发现这原本是一个推理剧,靠着有始有终的决心才坚持读下去。就我自己而言,推理剧而言,还是东野圭吾的更吸引人,但对细节的描写,人物的刻画,还是很饱满的。
钱德勒描述的是一个腹黑嘴毒善良只凭本心做事的形象,他对钱财无所谓,他讽刺上流社会的制度,他只做自己相信的事,只为自己心中的疑惑,不相信特里会做这样的事,便一直查下去。在钱德勒笔下,马洛是一个极具魅力,不为强权正直的人吧。现实中如果遇见这样的人,我应该会被迷的不要不要的。
在阅读过程中,有很多人说这一版的`翻译太差,但对于我而言,读起来刚刚好,顺畅朴实,也许我需要再看看另一版的译文,对比才能发现高下吧。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5
虽然说这是一本推理小说,可却又和以往看过的推理小说有比较大的区别,感觉和传统的探案小说不一样,我想,或则作者并不是把这本书定位在探案小说吧。如果你是一个急性子,希望能够一开始就进入推理现场,那钱瑞勒的作品就不适合你了,他的节奏很慢。《漫长的告别》亦是如此,他好像是在讲述一个过程,慢慢的,一点一点的,甚至是在刚开始的时候一点没有案件的影子,只有那浓浓的酒味和香醇的咖啡味道......
《漫长的告别》有两层含义,首先是艾琳对特里长达几十年的期盼,最终在起自杀后与特里永远的告别。第二层则是马洛与特里在两宗谋杀案和艾琳自杀后的重逢、道别。这不长的时间给马洛的感觉却是恍若隔世,因为对于硬汉而言,告别本应是干脆利落,义气凛然的,但和胆小鬼特里的告别则显得拖泥带水。在这个故事中,我觉得作者借以讽刺了特里的胆小、懦弱、以及不负责任;同时也有暗赞艾琳为爱的举动,虽然说这个举动是错误的犯罪,可心里的那份漫长的为爱等待着实也有让人佩服的地方。
有没有一个人,和你经历过漫长的告别,你们不断的成长,不断的说再见,然而,总会在下一个路标处巧遇或者重逢。相逢后彼此面对面的叙旧,彼此叙说着各自的故事......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6
其实告别真的是一件很漫长的事情,因为他总是在心灵的某处不经意间翻滚着;比如说一句话,一首歌;一个场景,一个人;总能让人瞬间沉思。所以,告别,真的是一件很漫长的事情。
有人说,每一次告别,都是一种死亡。其实不假。或许经历过的,都会这样。就如书中的艾琳,这个将马洛吸引住的女人,她爱特里·伦洛克斯,然而,出于女人的一种洁癖,她无法接受特里·伦洛克斯与西尔维娅的婚史;她想与她现任的丈夫好好生活.然而,一想到罗杰·韦德与西尔维娅的偷偷恋爱,她更加无法忍受。为什么总是这个西尔维娅?终于,艾琳忍无可忍,在罗杰与西尔维娅偷偷恋爱的时候杀死西尔维娅。那一瞬间,艾琳也许想过把这一切嫁祸给醉得失去意识的罗杰,于是,在枪击之后,她伪造了那个用小摆件袭击西尔维娅头部的争斗场面。特里·伦洛克斯知道是艾琳。特里·伦洛克斯替艾琳顶替了罪过,逃亡墨西哥。特里是因为还爱着艾琳吗?并不是。特里只是出于对前尘往事的亏欠。何况,他是个绅士,他是个善良人。如果不是他再见艾琳时,他正在和西尔维娅经历着一场婚姻,艾琳怎么可能有今天的举动呢,西尔维娅又怎么会死呢!
所以说,每一次告别,都是一次死亡。精神上的,身体上的。总会伤到体无完肤。有时候浅浅的一句再见,就如同掠过树梢的一缕春风,或许从下一秒开始,也许就再也没有见过。生命有限,世事无常,请珍惜每一次遇见!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7
用我习惯的字号,这本书有1063页,我是看到500多页以后才感觉到好看的,这书前半部分一度让人觉得无聊想放弃,可能是译本的原因,也可能是我笨拙没有体会到深意。我跟随着马洛去探索真相,被他睿智的头脑所征服,待一切明朗之后,也只能跟着他叹息。
我可以理解马洛为了告别做的所有事情,被打被关被诬陷还不被其他人理解。但我实在理解不了特里到底有什么值得马洛这么付出的。在我看来,特里就是个吃软饭又懦弱的酒鬼,让人避之不及,他的闪光点唯有脾气好这点,另加十几年前为救人而炸伤了脸,其他优雅什么的不出来啊。
特里这个早该死去的人,居然还活着回来了。感觉,如果,他诈死前没寄那封信出来,马洛是不是会好过些呢?大概也不会,向他那么执着的人,估计还是会有其他办法去查案,而另一头,那个作家夫人,特里前妻也会对马洛下手,大概明明之中都安排好了的感觉[微笑]
马洛后来对特里说了一段话,“你深深打动过我,特里,用一个微笑、一下点头、一次挥手和这儿那儿的安静酒吧里安安静静喝几杯酒。感情还在的时候真是不错。别了,朋友。我不会说再见。我已经和你说过再见了,那时候说再见还有意义。那时候说的再见悲伤、孤独而决绝。”
马洛也不曾真正了解特里吧。 反正以后也做不了朋友啦。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8
这个破案小说很不一样,不按常理出牌。前期铺垫特别长,A死了,B受牵连,C被迫求助B治疗自己,C死了,B又受牵连。B发现C是被妻子杀死,而A是C的妻子的前夫。最够一梦的是,A是假死。我觉得这就是作者闲来无事闹着玩的!
村上为什么这么喜欢这个作品,我不能理解,我更喜欢阿婆笔下的小胡子波洛先生,萌萌的特别风趣。
也有一些值得学习和思考的地方,比如AB之间的关系就如同书名,是一场漫长的告别,从相识到第一次说再见,到最后不说再见,都是A留给B的。每说一句再见,就相当于向死亡进了一步。
书里的几句话值得划重点
1.法律不等于正义,它是一种非常不完善的机制。要是你碰巧按对了按钮,而且又走运,那正义可能会在结论里体现出来。法律的目的不外乎建立一种机制。
2.从某种角度来说,警察全是一个样儿。他们都怪错了对象。有人在赌台上赔掉了工钱,就禁止赌博;有人喝醉了,就不许造酒;有人开车撞死了人,就停止造车;有人在旅馆客房里被女人勒索,就禁止性交;有人跌下楼梯,就不许造房子。
3.如果你要写一个故事,说一个人早上起来时有三只胳膊,那么这故事就不得不讲述多了一只胳膊后会发生什么事情。你不必对胳膊增加进行一番正当化处理。因为那已经是个前提了。
第三篇:漫长的告别读后感(通用)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通用5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漫长的告别读后感(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1作者孤独的内心加上细腻的笔触总能触发人们内心的共鸣。每个人都有一块静地孤独的纯净的不被人理解的慌恐。钱德勒有一种魔力让人开启这个静地,让我们在他的作品里狂欢。
钢筋水泥灯红酒绿霓虹灯下的车流变成了画家手里黑白交错的静谧的夜空,星星点点洒落在你心底。马洛是孤独的不合群的,在那样一个不安定的时代他随时都有可能面对死亡,他过的小心翼翼,直到遇到另外一个孤独的灵魂——特里。在特里无助失意的时候,马洛成为了他的朋友。两个孤独的灵魂相互慰藉,只需要一杯螺丝起子酒就能抒发他们内心的情怀。平静的日子被特里妻子的死所打破,特里逃走了。马洛不相信自己的朋友杀死了自己的妻子就如同相信自己不会杀人一样。他的周围突然出现了很多人警察,律师,黑道大哥,韦德夫妇等,这些人随时都可能要了他的命。为了他内心的纯真(特里),他义无反顾的去救赎一位死去的朋友。他想向世界证明纯真是存在的正义也从不会缺席。他就是哪个正义的使者,到最后他找到了真相却失去他。特里哪个和他一样纯真孤独的人,已经变成和周围人一样带着面具生活。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2“说一声再见,就是死去一点点。”人生由许多“你好”和“再见”串起。所有的“你好”一定对应着一声“再见”,直到和这个世界说“再见”。这是一本哀伤的小说。
作家们塑造了许多侦探,彼此性情各异,只有一点相同:都是虚构的`。因为真实的世界不存在如此有魅力的侦探(们)。我知道的侦探手指头数得出来:工藤新一,金田一,福尔摩斯,大侦探波洛,马普尔小姐,再就是这部《漫长的告别》中的菲利普.马洛。许多人应当都熟悉前面几位侦探,但对马洛很陌生。不奇怪,大部分人都没听说过雷蒙德·钱德勒,他在中国谈不上著名。我从这本书才得知这个作家。和其它侦探小说相比,本书侧重的不是逻辑推理,而是人物,命运,和故事——至少我的感受如此。
本书在国际上闻名遐迩,曾获爱伦坡奖(此奖项在世界推理小说界享有极高声誉)——而且受村上春树推崇(以及艾略特、加缪、钱钟书等多位著名作家),村上春树曾阅读此书多达十余次:“每当我的写作没有灵感而停滞不前时,就会翻这本书。”进一步说明《漫长的告别》不仅仅是一本侦探小说,更是一本重要的文学作品。我把本书当作严肃小说阅读,希望从中学到一点写作技巧。
一个作家曾这样评价《漫长的告别》:每一页都有闪电。雷蒙德·钱德勒擅长描写和比喻,短短一两句话勾画出生动鲜活的情景,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甚至可以让读者“看见”,“听见”,“闻见”,享受到文字的美妙,不时地会心一笑。精妙绝伦的句子几乎每一页都能看到。如此高超的表达技巧只有少数顶尖作家才具备。另一本让我体验到“每一页都有闪电”的书是钱钟书的《围城》——而钱钟书是钱德勒的粉,他们都姓“钱”。
侦探马洛的形象与其他侦探的不同之处突出表现在“硬汉”二字——马洛是一个硬汉。他身上具有美国文化中的拓荒精神,粗旷,豁达,西部牛仔的勇敢和正直;他对朋友义薄云天,对顾客忠诚尽职;“好管闲事”,“怜香惜玉”体现了他浪漫的一面。他幽默乐观,不畏强敌,蔑视凶狠狂妄的人,遭受打击毫不气馁。此外,还能映衬“硬汉”形象的是他手中的卷烟,总是一支接着一支,几乎永远不会停。马洛身上吸引人的地方很多,最有感染力的是,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会挨打,会受伤,会郁闷,伤心,痛苦,悔恨。这是其它侦探不具备的。我们成为不了福尔摩斯,但是从马洛身上,或许可以看到一点点自己的影子。
我读的这个版本译者是东北人,文中多处出现东北俚语,我需要查百度才能知道它的含义。翻译难以做到完美,译作总体瑕不掩瑜,感觉良好。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3相信每个人的心底里都有不能说的秘密,不见天日,难以启齿,将它深深地埋藏在心底最深处,也许直至随着肉体消失殉葬了,也永远不会为外人所知晓。
原因何在呢?小说《漫长的告别》半遮半掩地讲述了男主人公的心理波澜变幻,探讨这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人,天生具有一颗不安宁的心,然而胆量与气魄却大相径庭,虽然英雄好汉比比皆是,大多数还是屈从种种顾虑束缚,所谓的“有贼心无贼胆”,于是就由此制造出了心底里有不能说的秘密,这是不得已而为之啊!
其结果呢?或平和地永远埋葬在心底;或不可控制地而突然迸发,其后果难以预料;或自己忧郁发疯......谁又知道呢!
小说中的男主人公是大学辅导员,身边围绕着三位女性,分别是老婆、老婆闰密、女学生。他迷惑了,到底 谁是他的“爱人”呢?他似乎都爱,又都不怎么爱;她们全都爱他吗?敏捷的心灵感应告诉他:他集汇众女宠爱于一身,但雨露可不能均沾,道德、法律、良知等等捆困了行为,于是,男人有了深藏心底里不能说的秘密,潜伏期遥遥无望,他“感到一阵来自生活的琐杂与烦闷,它们像便秘一样不可言说”。“我努力让自己的魂魄游离在外。我感受着眼泪的轻盈与沉重,感受着自身体液的循环,唯其如此,我方能避开一种更加猛烈的情绪,那种情绪,叫作心痛,抑或是,愧疚”。
小说中三位可爱女性的名字分别叫:老婆——乐思。我猜想,是思考为善为乐;老婆闰密——逃逃。我猜想是欲避,可避不开;女学生——郑杨。我猜想,是上升的爱,难煞老师也!
面对这些愁死人的现实,被残酷撕裂的心,血淋淋的结局,郑扬自缢了,逃逃跑掉了,只有老婆还守在身旁,思考决定于行动,理智最终占胜“邪念”。然而,不能说的秘密永远躲藏在心底最深暗的角落里,只有他自己独享而已。
其实,我的心底里也有不能说的秘密,她是我最最亲密的闰密、爱人,只要我不说出来,她永远都会守着我,爱着我,永生永世都不会背叛的。
爱你,捧着你——你的心底里永远不能说的秘密。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4用我习惯的字号,这本书有1063页,我是看到500多页以后才感觉到好看的,这书前半部分一度让人觉得无聊想放弃,可能是译本的原因,也可能是我笨拙没有体会到深意。我跟随着马洛去探索真相,被他睿智的头脑所征服,待一切明朗之后,也只能跟着他叹息。
我可以理解马洛为了告别做的所有事情,被打被关被诬陷还不被其他人理解。但我实在理解不了特里到底有什么值得马洛这么付出的。在我看来,特里就是个吃软饭又懦弱的酒鬼,让人避之不及,他的闪光点唯有脾气好这点,另加十几年前为救人而炸伤了脸,其他优雅什么的不出来啊。
特里这个早该死去的人,居然还活着回来了。感觉,如果,他诈死前没寄那封信出来,马洛是不是会好过些呢?大概也不会,向他那么执着的人,估计还是会有其他办法去查案,而另一头,那个作家夫人,特里前妻也会对马洛下手,大概明明之中都安排好了的感觉。
马洛后来对特里说了一段话,“你深深打动过我,特里,用一个微笑、一下点头、一次挥手和这儿那儿的安静酒吧里安安静静喝几杯酒。感情还在的时候真是不错。别了,朋友。我不会说再见。我已经和你说过再见了,那时候说再见还有意义。那时候说的再见悲伤、孤独而决绝。”
马洛也不曾真正了解特里吧。反正以后也做不了朋友啦。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5虽然说这是一本推理小说,可却又和以往看过的推理小说有比较大的区别,感觉和传统的探案小说不一样,我想,或则作者并不是把这本书定位在探案小说吧。如果你是一个急性子,希望能够一开始就进入推理现场,那钱瑞勒的作品就不适合你了,他的节奏很慢。《漫长的告别》亦是如此,他好像是在讲述一个过程,慢慢的,一点一点的,甚至是在刚开始的时候一点没有案件的影子,只有那浓浓的酒味和香醇的咖啡味道......《漫长的告别》有两层含义,首先是艾琳对特里长达几十年的期盼,最终在起自杀后与特里永远的告别。第二层则是马洛与特里在两宗谋杀案和艾琳自杀后的重逢、道别。这不长的时间给马洛的感觉却是恍若隔世,因为对于硬汉而言,告别本应是干脆利落,义气凛然的,但和胆小鬼特里的告别则显得拖泥带水。在这个故事中,我觉得作者借以讽刺了特里的胆小、懦弱、以及不负责任;同时也有暗赞艾琳为爱的举动,虽然说这个举动是错误的犯罪,可心里的那份漫长的为爱等待着实也有让人佩服的地方。
有没有一个人,和你经历过漫长的告别,你们不断的成长,不断的说再见,然而,总会在下一个路标处巧遇或者重逢。相逢后彼此面对面的叙旧,彼此叙说着各自的故事......
第四篇:《漫长的告别》读后感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1虽然说这是一本推理小说,可却又和以往看过的推理小说有比较大的区别,感觉和传统的探案小说不一样,我想,或则作者并不是把这本书定位在探案小说吧。如果你是一个急性子,希望能够一开始就进入推理现场,那钱瑞勒的作品就不适合你了,他的节奏很慢。《漫长的告别》亦是如此,他好像是在讲述一个过程,慢慢的,一点一点的,甚至是在刚开始的时候一点没有案件的影子,只有那浓浓的酒味和香醇的咖啡味道......《漫长的告别》有两层含义,首先是艾琳对特里长达几十年的期盼,最终在起自杀后与特里永远的告别。第二层则是马洛与特里在两宗谋杀案和艾琳自杀后的重逢、道别。这不长的时间给马洛的感觉却是恍若隔世,因为对于硬汉而言,告别本应是干脆利落,义气凛然的,但和胆小鬼特里的告别则显得拖泥带水。在这个故事中,我觉得作者借以讽刺了特里的胆小、懦弱、以及不负责任;同时也有暗赞艾琳为爱的举动,虽然说这个举动是错误的犯罪,可心里的那份漫长的为爱等待着实也有让人佩服的地方。
有没有一个人,和你经历过漫长的告别,你们不断的成长,不断的说再见,然而,总会在下一个路标处巧遇或者重逢。相逢后彼此面对面的叙旧,彼此叙说着各自的故事......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2“说一声再见,就是死去一点点。”人生由许多“你好”和“再见”串起。所有的“你好”一定对应着一声“再见”,直到和这个世界说“再见”。这是一本哀伤的小说。
作家们塑造了许多侦探,彼此性情各异,只有一点相同:都是虚构的。因为真实的世界不存在如此有魅力的侦探(们)。我知道的侦探手指头数得出来:工藤新一,金田一,福尔摩斯,大侦探波洛,马普尔小姐,再就是这部《漫长的告别》中的菲利普.马洛。许多人应当都熟悉前面几位侦探,但对马洛很陌生。不奇怪,大部分人都没听说过雷蒙德·钱德勒,他在中国谈不上著名。我从这本书才得知这个作家。和其它侦探小说相比,本书侧重的不是逻辑推理,而是人物,命运,和故事——至少我的感受如此。
本书在国际上闻名遐迩,曾获爱伦坡奖(此奖项在世界推理小说界享有极高声誉)——而且受村上春树推崇(以及艾略特、加缪、钱钟书等多位著名作家),村上春树曾阅读此书多达十余次:“每当我的写作没有灵感而停滞不前时,就会翻这本书。”进一步说明《漫长的告别》不仅仅是一本侦探小说,更是一本重要的文学作品。我把本书当作严肃小说阅读,希望从中学到一点写作技巧。
一个作家曾这样评价《漫长的告别》:每一页都有闪电。雷蒙德·钱德勒擅长描写和比喻,短短一两句话勾画出生动鲜活的情景,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甚至可以让读者“看见”,“听见”,“闻见”,享受到文字的美妙,不时地会心一笑。精妙绝伦的句子几乎每一页都能看到。如此高超的表达技巧只有少数顶尖作家才具备。另一本让我体验到“每一页都有闪电”的书是钱钟书的《围城》——而钱钟书是钱德勒的粉,他们都姓“钱”。
侦探马洛的形象与其他侦探的不同之处突出表现在“硬汉”二字——马洛是一个硬汉。他身上具有美国文化中的拓荒精神,粗旷,豁达,西部牛仔的勇敢和正直;他对朋友义薄云天,对顾客忠诚尽职;“好管闲事”,“怜香惜玉”体现了他浪漫的一面。他幽默乐观,不畏强敌,蔑视凶狠狂妄的人,遭受打击毫不气馁。此外,还能映衬“硬汉”形象的是他手中的卷烟,总是一支接着一支,几乎永远不会停。马洛身上吸引人的地方很多,最有感染力的是,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会挨打,会受伤,会郁闷,伤心,痛苦,悔恨。这是其它侦探不具备的。我们成为不了福尔摩斯,但是从马洛身上,或许可以看到一点点自己的影子。
我读的这个版本译者是东北人,文中多处出现东北俚语,我需要查百度才能知道它的含义。翻译难以做到完美,译作总体瑕不掩瑜,感觉良好。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3《漫长的告别》是我在网易蜗牛读书app上随意翻到的一本书,我有段时间对书不感兴趣了。在看《漫长的告别》之前,我看得是《枪炮、病菌与钢铁》,老实说这本书让我昏昏欲睡,在极强的忍耐力下我总算是翻完了这本书。
网易蜗牛读书的机制很有意思,每天可以免费读一个小时,读满一个小时就可以得到一个蜗牛壳,通常十几到二十几个蜗牛壳可以买下一本书。
网易蜗牛读书算得上是读书app里的一股清流,它竟然可以做到对网络小说不屑一顾,完全没有网络小说这一版块,即使以比较高的标准来看,网易蜗牛读书里面图书的质量也是非常高的,这点让我觉得很满意,我爱网易蜗牛读书。
但我并不是用网易蜗牛看完的《漫长的告别》,这父母的爱本书并不短,我用的是微信读书,微信读书总是在送无限读书卡。
我不喜欢在读一本书之前或者看一部电影之前就对其了解太多,我更偏爱意外的惊喜。我在读《漫长的告别》之前对这本书和其作者雷蒙德·钱德勒都知之甚少,大约十几分钟之后,我就知道自己该认真对待这本小说了。它不是我前些天读的《七个房间》那种故事会水平的读物,也不是我很久前读的东野圭吾的那种类型小说。
《漫长的'告别》是部严肃小说,是文学,文学性和故事性俱佳的典范之作。
严肃小说和通俗小说并没有特别严格的界定,严肃小说作家通常而言更关心的是世界的复杂性、人性的深度、叙述的可能性,他们不太会去在意读者的感受,读者通常会觉得晦涩、迷惑,不爽快。严肃小说就是值得严肃对待的小说。
《漫长的告别》文字当然是很好的,很多时候让我想起了《洛丽塔》,读到后半部分的时候我又不由自主的想起了村上春树,看完书后,我才知道村上春树对钱德勒推崇备至,文学上的这种师承,即使是隔着两三种语言了,还是有迹可循。这本书的故事轮廓一般,但在细节上特别能吸引人。书中对于艾琳·韦德美貌的描写尤其令人印象深刻。
关于本书的译本,我读的是姚向辉译本,读完后通过百度,对比了下宋碧云、卢肖慧和宋佥版,我觉得姚向辉版本是最好译本,通过他的翻译,最大程度体现了中文的那种韵律美。姚向辉的中文水平蛮高的,最好的中文是翻译家创造的。
引用三句书里的话:
1、我是个有执照的私家调查员,已经做了一阵子。我独来独往,没结过婚,人近中年,不富有。我进过不止一次拘留所,我不接离婚案。我喜欢喝酒、女人、象棋和另外几样东西。警察不怎么喜欢我,但有几个我还算合得来。
2、她没有爱上我,我知道,她也知道。她不是因为我哭。她只是到了该洒几滴眼泪的时候。
3、你有一个朋友要告别。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相关文章:
1.一场漫长的告别杂文随笔
2.我与父亲漫长的告别-情感散文
3.读后感:我の读后感
4.《我为何而生读后感》读后感
5.《圆明园的毁读后感灭》读后感
6.《程门立雪》读后感及怎样写读后感
7.品格决定成功读后感 品格的力量读后感
8.《活着》读后感700字读后感
9.读后感:几米的书读后感
第五篇:《漫长的告别》读后感(通用)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范文(通用7篇)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漫长的告别》读后感范文(通用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1作者孤独的内心加上细腻的笔触总能触发人们内心的共鸣。每个人都有一块静地孤独的纯净的不被人理解的慌恐。钱德勒有一种魔力让人开启这个静地,让我们在他的作品里狂欢。
钢筋水泥灯红酒绿霓虹灯下的车流变成了画家手里黑白交错的静谧的夜空,星星点点洒落在你心底。马洛是孤独的不合群的,在那样一个不安定的时代他随时都有可能面对死亡,他过的小心翼翼,直到遇到另外一个孤独的灵魂——特里。在特里无助失意的时候,马洛成为了他的朋友。两个孤独的灵魂相互慰藉,只需要一杯螺丝起子酒就能抒发他们内心的情怀。平静的日子被特里妻子的死所打破,特里逃走了。马洛不相信自己的朋友杀死了自己的妻子就如同相信自己不会杀人一样。他的周围突然出现了很多人警察,律师,黑道大哥,韦德夫妇等,这些人随时都可能要了他的命。为了他内心的纯真(特里),他义无反顾的去救赎一位死去的朋友。他想向世界证明纯真是存在的正义也从不会缺席。他就是哪个正义的使者,到最后他找到了真相却失去他。特里哪个和他一样纯真孤独的人,已经变成和周围人一样带着面具生活。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2历时近两个月终于看完了这本书,原先看这本书是因为村上春树说这是他最喜欢的书,名人推荐果然不一样,尽管我不记得自己看过几本村上春树的书吧,可能只有1Q84,也完全不记得里面的内容。
刚开始看有一些深深的被他的文字吸引,文字场景描写很有代入感,如果我的想象力足够,完全能在脑海里还原这些场景。但后续发展太慢,看到一半我才发现这原本是一个推理剧,靠着有始有终的决心才坚持读下去。就我自己而言,推理剧而言,还是东野圭吾的更吸引人,但对细节的描写,人物的刻画,还是很饱满的。
钱德勒描述的是一个腹黑嘴毒善良只凭本心做事的形象,他对钱财无所谓,他讽刺上流社会的制度,他只做自己相信的事,只为自己心中的疑惑,不相信特里会做这样的事,便一直查下去。在钱德勒笔下,马洛是一个极具魅力,不为强权正直的人吧。现实中如果遇见这样的人,我应该会被迷的不要不要的。
在阅读过程中,有很多人说这一版的翻译太差,但对于我而言,读起来刚刚好,顺畅朴实,也许我需要再看看另一版的译文,对比才能发现高下吧。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3漫长的告别,沉重的告别,无奈的告别……
特里与马洛在舞蹈家俱乐部的露台外第一次碰面,特里喝醉了,他的女朋友甩了他。但令马洛震惊的是—他是一位绅士且彬彬有礼的酒鬼。之后的几个星期,他们再一次邂逅,经过几番交谈,他们的心更靠近彼此,成了一对好朋友。马洛从开始小心翼翼地试探到互心交谈到敞开心扉,两个人都很重视这份友谊。
马洛曾想道:“我应是条硬汉,可这家伙身上的某样东西触动了我,我不知道那究竟是什么,除了他的白发、疤脸、清澈的声音,还有礼貌,也许这些就已足够了。”
即便是特里与场谋杀案脱不了干系,在马洛心中,他信任特里,他相信:连醉了酒的一个人他的行为举止都彬彬有礼,他穷困潦倒,沮丧,饿肚子,但是他有尊严。这样一个人,他是从哪儿偷来的胆量可以去干这事呢?马洛为还特里一个清白,展开了一系列漫长的调查。
想象固然美好,但现实却狡猾多端,它会从各个方向去击破你的防线,你只能一忍再忍。对,马洛忍了过来。当他每得到一个新线索,对事件有了一个新发现时,神秘的面纱慢慢掀起,他渴望一个光明、清白的答案。但现实却只为你呈现朋友那鲜为人知的一面。
一点点靠近真相,而它却反而将你的心绪精力一点点地吸干……接触这本书,因为它的名字,给人罩上一股温暖、惬意的舒适情感。碰到新书的.那天,即贪婪地开始进行“十天阅读计划”,越看越绞心。本想着早点儿结束了这场“痛心之旅”,但这本书如果不细心去一个字一个字读的话,可能你就是下一个被晕得团团转的人。
不单是故事情节,作者的比喻是我从未接触过的,需要我们反反复复深读,可能大脑会灵光一闪,悟出了作者想表达的种种道理,而有时,你会一无所获。
“每一次告别,都是一场死亡”,在探索的过程中,便是一段漫长的告别。每当发现了一条新线索,都给进度条打上了一小格。虽然表面上看是告别的,但马洛真的能够如此轻易将他从脑海中抽离吗?这当然是不能的,告别的时候是无奈的、是悲伤、痛苦的。
特里与马洛的友谊在一个夜里匆匆忙忙地赶到,而又匆匆忙忙地离去。平时人们所传的伟大、神圣的友谊在真相面前一击即破。
人们的想象总是完美无瑕的,期待得越多,现实给你的打击往往就越大。友谊是可贵的,但我们宁可选择真相。想象是美好的,但我们总归需要直面现实的残酷。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4用我习惯的字号,这本书有1063页,我是看到500多页以后才感觉到好看的,这书前半部分一度让人觉得无聊想放弃,可能是译本的原因,也可能是我笨拙没有体会到深意。我跟随着马洛去探索真相,被他睿智的头脑所征服,待一切明朗之后,也只能跟着他叹息。
我可以理解马洛为了告别做的所有事情,被打被关被诬陷还不被其他人理解。但我实在理解不了特里到底有什么值得马洛这么付出的。在我看来,特里就是个吃软饭又懦弱的酒鬼,让人避之不及,他的闪光点唯有脾气好这点,另加十几年前为救人而炸伤了脸,其他优雅什么的不出来啊。
特里这个早该死去的人,居然还活着回来了。感觉,如果,他诈死前没寄那封信出来,马洛是不是会好过些呢?大概也不会,向他那么执着的人,估计还是会有其他办法去查案,而另一头,那个作家夫人,特里前妻也会对马洛下手,大概明明之中都安排好了的感觉。
马洛后来对特里说了一段话,“你深深打动过我,特里,用一个微笑、一下点头、一次挥手和这儿那儿的安静酒吧里安安静静喝几杯酒。感情还在的时候真是不错。别了,朋友。我不会说再见。我已经和你说过再见了,那时候说再见还有意义。那时候说的再见悲伤、孤独而决绝。”
马洛也不曾真正了解特里吧。反正以后也做不了朋友啦。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5“说一声再见,就是死去一点点。”人生由许多“你好”和“再见”串起。所有的“你好”一定对应着一声“再见”,直到和这个世界说“再见”。这是一本哀伤的小说。
作家们塑造了许多侦探,彼此性情各异,只有一点相同:都是虚构的。因为真实的世界不存在如此有魅力的侦探(们)。我知道的侦探手指头数得出来:工藤新一,金田一,福尔摩斯,大侦探波洛,马普尔小姐,再就是这部《漫长的告别》中的菲利普。马洛。许多人应当都熟悉前面几位侦探,但对马洛很陌生。不奇怪,大部分人都没听说过雷蒙德·钱德勒,他在中国谈不上著名。我从这本书才得知这个作家。和其它侦探小说相比,本书侧重的不是逻辑推理,而是人物,命运,和故事——至少我的感受如此。
本书在国际上闻名遐迩,曾获爱伦坡奖(此奖项在世界推理小说界享有极高声誉)——而且受村上春树推崇(以及艾略特、加缪、钱钟书等多位著名作家),村上春树曾阅读此书多达十余次:“每当我的写作没有灵感而停滞不前时,就会翻这本书。”进一步说明《漫长的告别》不仅仅是一本侦探小说,更是一本重要的文学作品。我把本书当作严肃小说阅读,希望从中学到一点写作技巧。
一个作家曾这样评价《漫长的告别》:每一页都有闪电。雷蒙德·钱德勒擅长描写和比喻,短短一两句话勾画出生动鲜活的情景,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甚至可以让读者“看见”,“听见”,“闻见”,享受到文字的美妙,不时地会心一笑。精妙绝伦的句子几乎每一页都能看到。如此高超的表达技巧只有少数顶尖作家才具备。另一本让我体验到“每一页都有闪电”的书是钱钟书的《围城》——而钱钟书是钱德勒的粉,他们都姓“钱”。
侦探马洛的形象与其他侦探的不同之处突出表现在“硬汉”二字——马洛是一个硬汉。他身上具有美国文化中的拓荒精神,粗旷,豁达,西部牛仔的勇敢和正直;他对朋友义薄云天,对顾客忠诚尽职;“好管闲事”,“怜香惜玉”体现了他浪漫的一面。他幽默乐观,不畏强敌,蔑视凶狠狂妄的人,遭受打击毫不气馁。此外,还能映衬“硬汉”形象的是他手中的卷烟,总是一支接着一支,几乎永远不会停。马洛身上吸引人的地方很多,最有感染力的是,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会挨打,会受伤,会郁闷,伤心,痛苦,悔恨。这是其它侦探不具备的。我们成为不了福尔摩斯,但是从马洛身上,或许可以看到一点点自己的影子。
我读的这个版本译者是东北人,文中多处出现东北俚语,我需要查百度才能知道它的含义。翻译难以做到完美,译作总体瑕不掩瑜,感觉良好。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6虽然说这是一本推理小说,可却又和以往看过的推理小说有比较大的区别,感觉和传统的探案小说不一样,我想,或则作者并不是把这本书定位在探案小说吧。如果你是一个急性子,希望能够一开始就进入推理现场,那钱瑞勒的作品就不适合你了,他的节奏很慢。《漫长的告别》亦是如此,他好像是在讲述一个过程,慢慢的,一点一点的,甚至是在刚开始的时候一点没有案件的影子,只有那浓浓的酒味和香醇的咖啡味道。
《漫长的告别》有两层含义,首先是艾琳对特里长达几十年的期盼,最终在起自杀后与特里永远的告别。第二层则是马洛与特里在两宗谋杀案和艾琳自杀后的重逢、道别。这不长的时间给马洛的感觉却是恍若隔世,因为对于硬汉而言,告别本应是干脆利落,义气凛然的,但和胆小鬼特里的告别则显得拖泥带水。在这个故事中,我觉得作者借以讽刺了特里的胆小、懦弱、以及不负责任;同时也有暗赞艾琳为爱的举动,虽然说这个举动是错误的犯罪,可心里的那份漫长的为爱等待着实也有让人佩服的地方。
有没有一个人,和你经历过漫长的告别,你们不断的成长,不断的说再见,然而,总会在下一个路标处巧遇或者重逢。相逢后彼此面对面的叙旧,彼此叙说着各自的故事。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7《漫长的告别》诙谐俏皮的笔调,读来却是丝丝的沉重,缕缕的伤感。“说一声再见,就是死去一点点。”每一声再见,就是一次告别;每一次告别,就是离死亡更近一步……
缘起时,一个微笑、一下点头、一次挥手,抑或一杯螺丝起子,浑然不觉;缘灭时,道一声“再见”,悲伤、孤独而决绝。年少时,甚是不喜离别的场面和愁绪,尤其害怕物是人非的感觉;而今,珍惜每一次告别的机会。
三毛说,那些因缘分而来的东西,终有缘尽而别的时候。认认真真的告别,告别曾经的自己,曾经的朋友,曾经的情感……昨日难以重现,再见已是不同。告别之后,即使再聚,场景不同,心情不同,所思所感亦是不同。或许更好,或许更差。
其实,无论是从前,还是现在,面对的始终是同一个问题。只是从前,选择逃避;如今,勇敢面对,并视之为成长。年少时,“理想”往往是某某高大尚的职业,或者闪着光环的身份;而今,“理想”可以只是一个习惯、一种状态,或一份情怀。
爱因斯坦说,我从不想未来,它来得太快。不念过往,不畏将来。放下执念,感恩拥有。享受相聚,品味孤独。笑对生活,不负当下。一回回,握手告别,转身离去,校正方向,踟蹰前行。或许仍然没有具体的目标,或许无关乎他人,仅是相信,前方有我想要的自己……
尽管,“人生只是一场盛大的马戏表演”,我仍然愿意认真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