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雷雨》破折号作用
说明 诠释
转折
省略
语气.
(1)哦,——老爷没有事了?
(2)你——你贵姓?
(3)在无锡有一件很出名的事情——
(4)后来,后来,——你知道么?
(5)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
(6)哦,——那用不着了。
(7)还有一件——
(8)哦,你,你,你是——
(9)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
(10)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11)你听着,鲁贵我现在要辞退的,四凤也要回家。不过——
(12)我——我——我只要见见我的萍儿。
(13)我叫他,他就可以下来见你。不过是——他很大了,——并且以为他母亲早就死了的。
(14)可是你——(15)哦,——那么,那三个代表呢?
(16)哦,——他们没有告诉你旁的事情么?
(17)告诉不告诉于你没有关系。——我问你,你的意思,忽而软,忽而硬,究竟是怎么回事?
(18)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19)你叫警察杀了矿上许多工人,你还——
(20)你从前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故意叫江堤出险,——
(21)你现在还——
(22)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23)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以上23处破折号的作用大体可分成四种情况:
第一,解释说明。如(9)(18)
第二,话题转变。如(1)(4)(5)(6)(10)(13)(15)(16)(17)(22)(23)
第三,声音延长。如(2)(8)(12)
第四,阻断停顿。如(3)(7)(11)(14)(19)(20)(21)
第一,解释说明。
第二,话题转变
第三,声音延长。
第四,阻断停顿。
-文上的用法,就是楼上几位说的那四点。
②除了语文上的用法之外,现在通常在聊天中是表情的符号。形象的表示了呆滞的目光。“-”代表眼睛。
另外还有^^表示开心的眼睛等,用法相仿。
-文字-。相当于(文字)
表示说明、诠释、转折、省略。
第二篇:歇后语和省略号、双引号、破折号的作用
歇后语
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3、蚕豆开花--------黑心
4、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5、打破砂锅--------问到底
6、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7、虎落平阳--------被犬欺
8、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9、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10、井底青蛙--------目光短浅
11、大海捞针--------没处寻
12、竹篮打水--------一场空
13、打开天窗--------说亮话
14、船到桥头--------自会直
15、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16、百米赛跑--------分秒必争
17、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18、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19、芝麻开花--------节节高 20、新官上任--------三把火
21、瞎子点灯--------白费蜡
22、兔子尾巴--------长不了
23、偷鸡不成--------蚀把米
24、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25、老虎屁股--------摸不得
26、老虎拉车--------谁敢
27、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28、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29、墙上茅草-------随风两边倒 30、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31、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32、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33、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34、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35、猫哭耗子-------假慈悲
36、饺子破皮-------露了馅
37、扁担挑水----一心挂了两头
38、对牛弹琴--------白费劲
39、八仙聚会--------神聊
40、霸王敬酒--------不干也得干
41、板上订钉--------跑不了
42、背鼓上门--------讨打
43、草把做灯-------粗心(芯)
44、竹笋出土-------节节高
45、菜刀切豆腐-------两面光
46、钉头碰钉子-------硬碰硬
47、高山上敲鼓--四面闻名(鸣)
48、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49、关公走麦城----骄必败 50、铁打的公鸡----一毛不拔
51、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
52、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53、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
54、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55、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
56、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57、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58、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59、泼出去的水-------收不回 60、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61、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62、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63、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64、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65、外甥打灯笼----照旧(舅)66、王八吃秤砣----铁了心
67、歪嘴讲故事--斜(邪)说 68、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69、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70、周瑜打黄盖-----两厢情愿 71、赶鸭子上架----吃力不讨好 72、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73、瞎子戴眼镜-----装饰
74、猴子捞月亮--------空忙一场7
5、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 76、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77、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78、和尚训道士--------管得宽 79、过年娶媳妇--------双喜临门 80、聋子见哑巴--------不闻不问 81、铜钣上钉铆钉---一是一,二是二82、里弄里扛竹竿--------直来直去 83、苦水里泡黄连--------苦上加苦 84、我解缆,你推船--顺水人情 85、猪鼻子里插葱--------装象 86、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87、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88、放风筝断了线--------没指望了 89、池塘里的**--------大不了 90、谈心不点灯--说黑话 91、顶风顶水划船--------硬撑 92、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93、东洋人戴高帽--------假充大个 94、到火神庙求雨--------找错了门 95、鲁班门前耍斧--------有眼无珠 96、老太太吃汤圆--------囫囵吞 97、出太阳下暴雨--------假情(晴)98、挂羊头卖狗肉--------虚情假意99、担着胡子过河--------谦虚过度 100、唱歌不看曲本--------离谱 101、泰山顶上观日出--高瞻远瞩 102、提着灯笼砍柴--明砍
103、提着马灯下矿井--步步深入 104、跳上舞台凑热闹--逢场作戏 105、推小车上台阶--一步一个坎 106、大姑娘坐轿——头一回
107、借了一角还十分--分文不差 108、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109、窗户边吹喇叭——名声在外
110、螃蟹过街——横行霸道
111、上鞋不用锥子——针(真)行
112、程咬金的斧头——就这三下子 113、聋子耳朵——摆设
114、二十一天不出鸡——坏蛋 115、冰糖煮黄莲——同甘共苦 116、八级工拜师傅——精益求精
117、大水淹了龙王庙——不认自家人 118、木匠带枷——自作自受
119、半夜三更放大炮——一鸣惊人 120、飞机上点灯——高明
省略号、双引号、破折号的作用
一、文中省略号的主要作用有:1.表明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2.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3.表示语意的跳跃;4.表示说话结巴,欲言又止。5.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6.表示列举的省略。7.表示话没说完。8.表示语意未尽。例如: 1.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2)
2.“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3)3.“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4)
4.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1)
5.我看见测气候者忙于观察气象,工程师忙于建筑设计„„(6)
6.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5)
7.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海鸥是吉祥鸟、幸福鸟!(7)8.你看它们那小模样!啧啧„„(7)
9.听到这个消息,我们仿佛又看见老人和海鸥在翠湖边相依相随„我们把老人最后一次喂海鸥的照片放大,带到了翠湖边。(8)
10.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们,注视着与他相伴了多少个冬天的“儿女”们„„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8)
11.两个自然段之间,省略号单列一段。(8)
二、双引号的作用
1.着重指出或强调。着重指出不是„„而是„„ 2.表示特定的称谓,是指„„ 3.引用原文。4.表示讽刺与否定。
三、破折号的作用
1、表示解释说明。
2、表示意思的转折。
3、表示提示。
4、表示插说。
5、表示话题转换。
6、表示话没说完。
(一)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4)
(二)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着的抚摩似的。(1)
(三)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一本好。(3)
(四)这时,我忽然记起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6)
(五)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1)
第三篇:小学生破折号讲解和习题
小学破折号讲解和练习
1王老师递给蔡琳一个大信封,信封正面是几个大字――差生档案。2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3我,我――昨晚看电视,晚了,今天早上睡过了头。4.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
5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呢?又藏在何处呢?破折号的用法 最佳答案:
1.解释说明 2.表示递进 3.表示延长 4.表示转折 5.加强重点
习题2
1、啊,爸爸!没有您的爱,我是活不下去的!——无论怎样,请您不要这样说。()
2、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
3、一天晚上,我又听到酒瓶滚动的声音——酒瓶是我放在它旁边做记号用的。()
4、连树与树之间也不缺乏色彩:在松影下开着各种的花,召来各色的小蝴蝶——它们很亲热地落在客人身上。()
5、“呜——”汽笛一声长鸣,火车开动了。()
6、它们有十几个吧,散聚在两棵大树下面——这是两簇野灌丛,紫红的小果实,已经让阳光烘烤得熟透了。()
7、近处,凝聚在树叶上的雨珠还往下滴着,滴答在路旁的小水洼中,发出异常清脆的音响—— 丁——冬——丁——冬()
8、来得突然——跟着一阵阵湿润的山风,跟着一缕缕轻盈的云雾,雨,悄悄地来了。()
9、这就是我——一个小学生的心里话。()
10、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
答案
1、啊,爸爸!没有您的爱,我是活不下去的!——无论怎样,请您不要这样说。(表示递进)
2、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解释说明)
3、一天晚上,我又听到酒瓶滚动的声音——酒瓶是我放在它旁边做记号用的。(表示转折)
4、连树与树之间也不缺乏色彩:在松影下开着各种的花,召来各色的小蝴蝶——它们很亲热地落在客人身上。(表示转折)
5、“呜——”汽笛一声长鸣,火车开动了。(表示延长)
6、它们有十几个吧,散聚在两棵大树下面——这是两簇野灌丛,紫红的小果实,已经让阳光烘烤得熟透了。(解释说明)
7、近处,凝聚在树叶上的雨珠还往下滴着,滴答在路旁的小水洼中,发出异常清脆的音响—— 丁——冬——丁——冬(表示延长)
8、来得突然——跟着一阵阵湿润的山风,跟着一缕缕轻盈的云雾,雨,悄悄地来了。(引出下文)
9、这就是我——一个小学生的心里话。(解释说明)
10、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解释说明)
破折号是一个用途比较广的标号。它的主要用法可以归纳如下。
1.用以表示对上文的解释说明或补充。例如:“亚洲大陆有世界上最高的山系――喜玛拉雅山,有目前地球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括号也表示解释说明,但是破折号引出的解释说明是正文的一部分,是较重要的信息,要读出来的。而括号里的解释说明不是正文,只是注释,没有它不影响句子的完整性,读时也不必连着正文念出来。
解释说明或补充的语句如果是插在句子中间的,可以前后各用一个破折号。例如:“太阳系除了九个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以外,还有40个卫星以及为数众多的小行星、彗星和流星体等。”“直觉――尽管它并不总是可靠的――告诉我,这事可能出了什么问题。” 2.表示话题的转变。例如:“我在珠海的公司干得挺顺心。老板对我不错,工资也挺高,每月三千多呢!――我能抽支烟吗?”破折号前是讲述自己情况, 后面突然转而询问对方别的事。
3.表示话语的中断。例如:“‘班长他牺――’小马话没说完就大哭起来。”“他很大了,――(顿)并且他以为他母亲早就死了的。”前一例的破折号表示下面的话没说出来。后一例表示说了半句暂时中断,停顿了一下又接着说下去。
4.表示声音的延长。例如:“‘顺――山――倒――’林子里传出我们伐木连小伙子的喊声。”
5.表示引出下文。例如:“在一篇题为《论气节》的文章里,他对‘五四’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道路与现实处境作了这样一番总结――”“小姑娘的相貌神态酷似她的母亲,我的心一颤。眼前又浮现出十年前我在槐树村生活的情景――”这种由破折号引出的下文常常是另起一段。
6.表示总结上文。例如:“其实这位选评者不但缺乏古代文学艺术常识,甚至对一般古汉语词汇的涵义也不甚理解。他把‘挹注’(挹彼注此,损有余以补不足)讲成‘不在乎,不注意’;把‘含香之署’(尚书省的别称)讲成‘有香味的房子’;把‘怀刺’(怀里揣着名片,‘刺’即今之名片)讲成‘怀抱着有刺的东西’――都是全无根据地乱说一通。”
7.分行列举,每个分列项前用破折号。例如: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之一。当前迫切需要确立的主要原则是:
――民主集中制法制化原则;
――党的领导法制化原则;
――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原则;
――政企职责分开的原则。8.用在副标题的前面。例如:
语言与哲学
――当代英美与德法哲学传统比较研究 9.用于引文后标明作者。例如: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
一、引入对前文注释、说明的语言。例如:
1.我望着它们,心里想,我的好儿子在岛上留下了一样美好的东西──鲜花。(小学《语文》第八册《基础训练5》)2.我赶到学校上完课,跟孩子们聊了一会儿,再拿邮袋,又重了许多──除了新收上来的一叠作业本,还有干酪、杏干、苹果,许许多多好吃的东西。(小学《语文》第八册《女邮递员的信》)例1中的“鲜花”是对前文“美好东西”的注解,用破折号引入。例2中的破折号引入了对前文“重了许多”的说明。再如:
3.小朋友,你知道这雾凇──树上的冰花是怎样形成的吗?(小学《语文》第九册《基础训练3》)例1例2中注解和说明的内容是到句尾结束的。而例3则不然,对“雾凇”的解释到“花”这里结束。这就体现了破折号的一种功能──折断原文,引入注解、说明。
二、延声作用。表示某种声音的延续,表示人物语言的拖长。例如: 4.哗──哗── 一束束浪花像问号,在问孩子想什么?(小学《语文》第四册《看浪花》)5.大家就随着女老师的手指,齐声轻轻地念起来: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小英雄雨来》)例4的破折号,标示海水声音的延续。例5中的破折号,标示读书声的拖长。
三、标志说话的中断或停顿。例如:
6.“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
“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小学《语文》第九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例6是“我”与“伯父”的对话,“那怎么──”是“我”对“伯父”的话产生了疑问时说的半截问话,原义应该是“那怎么又扁又平呢?”“我”没有这样问下去,中途打住了(中断),用破折号标志“我”的话既没有完,也没有说下去。
四、标志转折。破折号引入的内容与前文发生了转换。例如: 7.40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小学《语文》第十册《跳水》)8.连树与树之间的空隙也不缺乏色彩:松影下开着各种小花,招来各色的小蝴蝶──它们很亲热地落在客人身上。(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林海》)例7先说时间,然后转向“大家”对这“40秒钟”时间的心理感觉,中间用破折号标志话题发生了转换。例8中,提示语是色彩,后文应该围绕“色彩”来叙述,“花”“蝴蝶”都是色彩,然而又转到了蝴蝶的行为上来,话题发生了转换,用破折号标志。
五、兼代提示下文或总结上文,相当于冒号的部分用法。例如:
9.从泰山回来,我画了一幅画──在陡直的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上,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给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他一步一步地向上登攀。(小学《语文》第九册《挑山工》)10.古铜色的脸上镶着一双亮光闪闪的眼睛,尖尖的下巴上飘拂着花白胡须。他高高的个子,宽宽的肩膀,说起话来声音像洪钟一样响亮,走起路来地皮都踏得忽闪忽闪的。一只黄毛大狗老跟在他的后面,寸步不离。──这就是我从前初到隅庄,老水牛爷爷给我的印象。
(六年制小学课本语文第十册《老水牛爷爷》)例9中破折号兼代提示下文,例10中的破折号兼代总结上文。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破折号提示下文或总结上文”不是破折号的根本功能。从例9和例10我们可以看出,破折号在这里还有表示转折的作用。如果将例子中的破折号换成逗号或冒号,“转折”功能就无法得到体现。同样,如果我们把“提示作用”当作破折号的本质功能,在有提示的地方就去施用它,那就会犯滥用破折号的毛病。在既要表示提示,又要标志转折(或注释说明或延声)的地方,选用破折号才是正确的。
六、标志意思的跃进或事物的发展过程。例如: 11.团结──批评和自我批评──团结。(见1998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字典》 中《常用标点符号用法简表》)12.妈妈的话强调了一点:算术有用──数数挖坑──容易找到。科利亚虽然也依照妈妈的做法行事,结果却相反:数数挖坑──找不到──算术不管事。(小学《语文》第七册教参《科利亚的木匣》)例11的句意是不断跃进的,第二个“团结”已经超越了第一个“团结”的意义,它是在第一个“团结”的基础上,由“批评和自我批评”才达到的团结。例12中,第一组破折号标明了“算术有用”的过程,第二组破折号标明了“算术不管事”的过程;实际上这里的破折号也是标明意思的不断跃进。
七、引入分项列举。例如:
13.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环境物理学分为以下五个分支学科: ──环境声学; ──环境光学; ──环境热学; ──环境电磁学; ──环境空气动力学。
例13中,破折号引入了对“环境物理学”的分支学科的列举。这种用法应该归入破折号的注释、说明作用中。
八、折断原文,引入插说。例如:
14.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小学《语文》第九册《少年闰土》)例14第一个破折号折断前文,插入对前文的补充说明,然后又用一破折号引入转折内容,续上前文。
九、标志语言的作者或出处。例如:
15.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义务教育江苏版《语文》第九册《练习4》)16.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悌与长宜先知
──摘自《三字经》
(义务教育江苏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练习5》)例15中的话是高尔基说的,用破折号标出。例16中的内容摘自《三字经》,用破折号标出。
十、用在文章的副标题前。例如: 17.我学习语文的良友 ──致《小学生语文学习》(《小学生语文学习》95年第11期)副标题的破折号不能和正标题写成一行。例如: 18.我爱中国──访欧日记摘选„„„„黄植诚(《中国青年》杂志1987年总目录)应改写为: 我爱中国
──访欧日记摘选„„„„黄植诚
十一、戏文中用来介绍人物的身份。如: 19.斯巴达克──奴隶英雄 观众──罗马贵族男女许多人(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奴隶英雄》)破折号的用法很多,除以上介绍的,还有用于解词、用在歇后语中等等。在此不再介绍。
这里需要强调几点:
第一,破折号的注释作用与后面将要介绍的括号的注释作用是不相同的:破折号引进的注释说明,是文句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必不可缺的;括号所引括的注释说明,是为辅助理解文句而加的,可有可无。在阅读中,破折号引进的注释说明必须读出,而括号引括的注释说明可以不读。
第二,破折号要与连接号〔—〕相区别。连接号是只占一个字位置的小短横。1979年,语言学家吕叔湘、朱德熙在《语法修辞》中指出,连接号的“主要用处是表示某一类型的复合词(合两个词为一个词)”。1990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规定:“连接号的作用是把意义密切相关的词语连成一个整体。”这就是说连接号的作用只限于“连”,用在词语之间,凝构二词语为一个整体,它没有转折、注释等作用。破折号用在句子中,它的连接作用是为了体现“转折”、“注释”等的关系。
第三,破折号标志的话题转换,能使跳跃太大的、看似毫不相连的内容勾连于一体。在内容跳跃太大的地方,如果不用破折号,就会给人散乱的感觉。下例就利用了破折号消除了散乱。
20.秋天来到我们的森林里了,多么灿烂的森林啊。这是一片望不到尽头的枫树和榛树的混合林。看啊,每棵枫树好像都在高举着一树胭脂红的花朵,每棵榛树好像都在高举着一树橙黄的花朵。──它们正在准备欢迎远方的客人吗? 这当儿,风忽地吹起来了。看啊,从那橙黄的榛树上,从那胭脂红的枫树上,飘下一朵朵黄的花,一朵朵红的花,一下子变成好多好多黄蝴蝶和红蝴蝶,在林间欢乐地飞舞起来了。
──啊,好像真的有客人来到了!
(六年制小学课本语文第七册《基础训练2》)由叙述森林到插入“欢迎客人”的疑问,转换太大,太突然,只有用破折号相连。第四,在起注释性作用的句子中,破折号相当于判断词“是”,在使用中不能共用。下面这个例子就没处理好这方面的问题。21.我的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例21句中的“破折号”和“是”重复,应该去掉一种。如果作者有意要强调“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那就应该去掉“是”,保留破折号,因为破折号有对后文的强调作用。
标点符号在书面语言中,表示语言的停顿,标明词语的性质,这是它们的根本任务。你还会想到它们有别的作用吗?在诗歌中,有时诗人利用破折号去完成形式美的创造。例如:
22.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唤: 周──总──理──
(柯岩:《周总理,你在哪里?》)徐州师范大学徐荣街教授评论说:“在这里,诗人连用了三个破折号,准确地表现了语气的停顿和延长,通过这一声充满深情的呼唤,强烈地表达了亿万人民对自己的好总理的爱戴和怀念。这三个破折号的使用是十分恰当的,同时这里还涉及到诗歌的形式美问题。„„柯岩同志将一个十二字的长句和一个三字的短行,以破折号极巧妙地作了补衬,使诗句的长短做到大体相近。”(引自1979年12月《青春·诗与标点符号》下文徐教授的评论均出于此文)23.这里没有第三次世界大战,但人人都在枪炮齐发; 谁的心灵深处──没有奔腾咆哮着的千军万马!这里没有刀光剑影的火阵,但日夜都在攻打厮杀; 谁的大小动脉里,──没有炽热的鲜血流淌哗哗!(郭小川:《团泊洼的秋天》)徐教授评论说:“很显然,这里的破折号既不是表示注释,也不是表示意思的转换或跃进,从内容的表达来看似乎没有使用破折号的必要,但从诗歌的形式着眼,使用之后,短行略有伸长,诗句倒是更加整齐了。”
表达形式美,这是破折号很特殊的功用。不过小同学切不可乱用,以致影响句意的正确表达。
破折号是标号,它本身没有表示停顿的任务,虽然它有时兼起停顿的作用。那么在破折号的前后该怎样使用其它的停顿符号呢? 破折号的标志作用有两种,一种是标志前文的语音的延长或中断,一种是标志后文与前文的关系(或表示对前文的注释,或表示内容的转折,或表示意义的跃进等)。从这两种作用判断:标志语音拖长或语言中断的破折号与前文紧密相连,停顿只能在破折号之后,所以这种破折号之前不会使用句内停顿符号,之后才可能使用句内停顿符号;标志后文与前文的关系的破折号,与后文紧密相联,停顿只能存在于破折号之前,即这种破折号之前有表示前文停顿的点号的存在可能,之后则没有点号存在的可能。(双用破折号该作别论)现在,我们来看标志后文与前文关系的破折号之前能够使用哪些点号。首先这样想,语句到了适用破折号的地方有没有停顿:如果没有停顿,则无需考虑;如果有停顿,则该用什么点号就用什么点号。使用破折号是使用这一种标志,我们可以把这种标志与后文看作一个整体,文句到这里该用什么停顿点号当然就用什么点号了。
再考虑一下,顿号是表示并列关系的词语之间的停顿的,并列关系的词语之间不可能施用破折号,所以破折号之前没有使用顿号的可能。
这样一来,破折号之前,可以使用的点号有冒号、逗号、分号、句号、叹号和问号。下面举几个例子说明。
24.训练动物是很有意思的,──猴子的动作多么像人啊!(六年制小学课本语文第十一册《基础训练2》)25.他想象着他爷爷康司坦丁·玛卡里奇,好像爷爷就在眼前。──爷爷是日发略维夫老爷家里的守夜人。(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凡卡》)26.正月里来是新春,赶着猪羊出了门,猪呀,羊呀,送到哪里去? ──送给那英勇的解放军„„(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狱中联欢》)27.这些成语,押韵上口,意思相关,既好读,又好记,对于我们学习成语,作用可大啦!──哎,你怎么走啦?(义务教育江苏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练习2》)由于句子本身的需要,例24的破折号前使用了逗号,例25中破折号前用了句号,例26例27的破折号前又分别使用了问号和叹号。这就是说,破折号只是一种标志符号,它不影响句子的停顿,更不改变句子的语气。
破折号可不可以兼代句中的停顿呢?可以。但兼代的只能是停顿,而不能兼代语气,也就是说,破折号之前的句号、逗号可以不用;但破折号之前的叹号和问号不能省略,略去了会影响语气的表达。
破折号在使用中占两个字的位置,随前文书写或随后文书写,可以书写在一行的结尾,也可以书写在一行的开头,还可以单独书写在文章中一段文字的开头。
第四篇:带有破折号的句子
带有破折号的句子
1、迈进金黄色的大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
2、为了全国人民-当然也包括自己在内-的幸福,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兢兢业业,努力工作。
3、太阳系除了八个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外,还有40个卫星以及为数众多的小行星、彗星和流星体等。
4、亚洲大陆有世界上最高的山系——喜马拉雅山,有目前地球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5、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6、这种分配法可以算——在我的经验中——天下第一了
7、就拿他做个例子吧,——其实,这事每人都会碰到——有一次他……
8、这伟大的铁路工程是我国著名工程师-詹天佑建造的。
9、好香的菜,——听到风声了吗?
10、到山上打柴的记忆至今都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
11、我,是第一个跑到终点的。那就是我——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
12、直觉——尽管它并不总是可靠的——告诉我,这事可能出了什么问题。
拓展阅读:
1、表示破折号后面是解释说明的部分。
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
带工老板或者打杂的拿着一叠叠的名册,懒散地站在正门口——好像火车站剪票处一般的木栅子前面。
2、表示意思的递进。
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在日本厂里有门路的带工……
3、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
“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4、表示语音的延长
“小林——,我来了!”他大喊着。
“呜——呜——呜”小男孩大声哭起来。
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的呼唤:周——总——理——
5、表示语音较大的停顿或中断。
那个时候在无锡的人,我倒问过,可是——(表示说话中断)
表意思递进(紧承)团结——批评——团结
6、表示总结上文。如:
想赢的不能赢,不怕输的反而输——这是竞赛的辩证法。
7、用在副标题前。如:
火刑
——纪念乔尔丹诺·布鲁诺
8、表分项列举
根据研究对象不同,环境物理分为以下五个分支学科
——环境声学;
——环境光学;
——环境热学;
——环境电磁学;
——环境空气动力学。
9、破折号前的标点,如果是句号或逗号,可不用。如果是问号或感叹号,则保留。如:
人人都知道他是雷锋式的人物——心中只想着他人的好人。
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
第五篇:雷雨
《雷雨》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好:
我叫***,是***,我的专业是***。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雷雨》,我准备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说。
一、说教材
《雷雨》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通过学习本单元,将使学生了解戏剧常识,培养戏剧意识,解读名家名剧,初步涉入戏剧瑰丽之门。而《雷雨》是中国现当代戏剧扛鼎之作,是一篇极佳的此类鉴赏材料。通过本文的学习力求对本单元的学习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
1)教学目标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感情体验和思考。” 基于此,我确定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戏剧常识,作者及作品梗概。走进作品,走进大师。学会鉴赏解读戏剧。
能力目标:
1、尝试网络环境中解读经典文本,充分凸现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
2、学会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查询、分析、辨别、筛选、整理、积累、利用信息。最终实现网络与学生互动、学生与教师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无缝整合的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情感目标:关注人的情感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
2)教学重点和难点
依据以上几个方面的教学目标及教材的地位和特点,我认为本节的教学重点:怎样利用网络环境解读、把握经典作品。
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储备和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难点在于:教学难点:以探究周朴园与鲁侍萍的情感及其性格。
二、说教法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为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我确定本课教法的指导思想是:设法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具体做法如下:
(一)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步深入
(二)点拨法——分析引导,拓展思路
教学方法的最本质特征就是要促进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促进全体学生积极动脑。因而,我较多的采用了分组讨论,师生对话、探究等方式。
三、说学法:
(一)预习:此文通俗易懂,结构层次分明,因此,要强调预习,培养学生阅读的自觉性。
(二)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拓展思路。高中阶段的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既让大部分的学生充分体验说的乐趣和说的畅快,又培养了学生探讨学问的好习惯,体现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思想。
四、教学过程:
课前我请同学们预习并搜集作者及其著作的相关资料。本文的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导入课文
首先找学生介绍作者及其著作,导入课文。这样可以给学生主动权,让他们学会收集资料,提高口语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