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56
万州二中高2018级高二上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完成1〜3題.(9分)
李杜风格,论者纷纭,而以严羽的两句话最为中肯:“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沧浪诗话·诗评》)飘逸与沉郁这两种风格的形成,取决于李杜两人思想、性格的不同,以及创作态度和题材的差异,具体则表现在意象的运用上。
前人说李诗万景皆虚,杜诗万景皆实,固然未必十分确切,但从意象的虚实上看,的确可以看出李杜风格的不同。
李诗的意象常常是超越现实的,他很少对生活的细节作精致的描绘,而是驰骋想象于广阔的空间和时间,穿插以历史、神话、梦境,用一些表面看来互相没有逻辑样联系的意象,拼接成共有浓烈艺术效果的图画。《梦游天姥吟留别》《梁甫吟》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李白的夸张是最大胆的,像“白发三千丈”,“燕山雪花大如席”;杜甫虽然也有夸张的手法,但总的看来却是偏于写实的,如“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给人以逼真之感。他的一些记游诗,如《铁堂峡》《盐井》《泥工山》等简直是一幅幅描绘山水景物和风土人情的图画,可补地理记载之不足。杜诗的意象多取自现实生活,他善于刻画眼前真实具体的景物,表现内心感情的细微波澜。杜甫写诗往往从实处入手,逐渐推衍到有关国家和人民命运的统摄全局的问题上。杜甫曾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夸赞画家王宰,说他能在尺幅的画面中表现出万里之势,杜甫自己的诗也是如此。杜甫有些诗是从身边琐事引中出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还有些诗是把重大的社会政治内容和生活细节穿插起来。《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大处着眼,何等悲壮!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改从小处落笔,又是何等细腻!又如《北征》用自己一个家庭的遭遇反映整个国家的变化。在纵论国家大事之中,插入一段关于儿女衣着的细节描写,用这个真实的细节反映战乱带给人民的苦难。
李白的《古风》其十九和杜甫的《悲陈陶》,都是写安史之乱的古体诗,但虚实的处理不同。《古风》大半是写游仙,最后四句才写到安史之乱,也似乎不甚着力。但它给人留下的印象却是深刻的,诗人的忧虑和悲愤也流落在字里行间。《悲陈陶》则围绕着陈陶斜战役,官军、安史军和长安人民三个方面都写到了,犹如用诗写成的通讯报道,真实而深挚,是典型的沉郁之作。
李白写诗往往在虚处用力,虚中见实。杜甫写诗则在实处用力,实中有虚。在虚处用力,妙在烘托。虚写好了,实可以让读者自己去联想补充,意象不拈不滞,显得飘逸。在实处用力,妙在刻画,在深入的刻画之中见出气魄,意象不浮不泛,显得沉郁。
(选自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
著名的文科学者钱穆。他中学的文史老师,则是语文学家吕叔湘。钱伟长自小看古书长大,十岁的时候就可以把《三国演义》倒背如流。可是,19岁的钱伟长在数理上一塌糊涂,物理只考了5分,数学、化学共考了20分,英文因没学过是0分。
但正是这样一个在文史上极具天赋、数理上极度“瘸腿”的学生,却在一夜之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弃文从理。这个决定缘于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听到了这个消息后,钱伟长拍案而起,他说:我不读历史系了,我要学造飞机大炮。他决定转学物理以振兴中国的军力。于是钱伟长几次跑去找物理系主任吴有训,吴先生被这位青年的爱国热情打动了,答应他试读一年。为了能尽早赶上课程,钱伟长来往于宿舍、教室和图书馆之间,早起晚归,极度用功。他克服了用英语听课和阅读的困难,一年后数理课程超过了70分,四年后,成了一名出类拔萃的优秀生。正如他后来常说的:“我从来不相信有什么‘天才’,而只是相信人的才能是用艰苦的劳动培植出来的。奋发才有为,勤学才有识。”
1940年1月钱伟长考取中英庚款会的公费留学生,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学习。钱伟长与自己的导师辛吉教授第一次面谈时,发现两人都在研究板壳理论,于是师生俩开始共同啃这块硬骨头。的确,板壳内禀理论是一大难题,但是很有实用价值。在航空航海工程、武器装备、仪器仪表和各项工程设施中,到处可见到平板和壳体。多年来对于各种各样的板壳,各学派学者用不同的方程式来描述,钱伟长认为它们应该有内在的联系,有必要加以统一。于是他开始废寝忘食地寻求这种联系。经过半年多努力,用掉了几尺厚的草稿纸,他终于以严谨简约的张量分析为基本工具,建立了板壳的基本理论,对原有的各种论述进行分类,提炼出本质的核心内容,找到了一组统一的方程式。
与此同时,辛吉教授通过另一途径得到了类似的结果。1941年,他们合写成了一再为人们称道、引用的著名论文《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这篇论文发表于世界导弹之父冯·卡门的60岁祝寿文集。该文集的作者多数是当时世界上第一流的科学家,28岁的钱伟长,是文集作者中最年轻的学者、唯一的中国人。爱因斯坦看后也由衷感叹,这位中国青年解决了困扰我多年的问题。此文奠定了钱伟长在美国科学界的地位。
1942年取得博士学位后,经过辛吉教授特地推荐,钱伟长到了冯·卡门所在的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做博士后研究。由于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美国当时正在加紧研究火箭、导弹,精确地计算火箭导弹的弹道成了当务之急。钱伟长担起了这个重任,他经常到喷气推进研究所所在地墨西哥州的白沙基地参加火箭试验,对各种型号的导弹的弹道及空气动力学性能进行了细致地分析,写出了许多保密的内部报告,并提出了有关火箭、导弹落点的理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伦敦遭到德国导弹的袭击,英国首相丘吉尔很着急,向美国求援,问题转达到冯·卡门那里,钱伟长提出了一个对运行的导弹加以干扰迫使其射程减小的方案,立即得到采纳。因此战争中尽管伦敦东码头区遭到德国导弹破坏,市中心却安然无恙。丘吉尔在回忆录中提起此事,说美国青年人很厉害,但实际上应该说:中国青年人很厉害!
(摘编自戴世强《钱伟长小传》)
4.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在读报。
“你这个夏天干些什么啦,乔治?”卡坦扎拉先生问道,“我见你每晚都在溜达。” “现在还没什么可干,我在等工作。”接着乔治又说,“我在家里看书,提高修养。” 卡坦扎拉先生对此饶有兴趣,他用一块红手绢擦了一下脸。“看些什么书?” 乔治犹豫了一会,然后说:“我到图书馆开列了一张书目单,准备今年夏天读完。” “一共有多少书?”
“我没数过,也就是那么一百来本吧。” 卡坦扎拉先生吹了一声口哨。
“我琢磨着,如果我读完它们,”乔治诚恳地说,“对我的教养会有很大好处。我不是指高中时他们教的那种教养,我想知道各种各样的亭情。”
此后的一天傍晚,隔街的那位鞋匠叫住乔治,说他是个好孩子。乔治猜想一定是卡坦扎拉先生把有关他正在读很多书的事情告诉鞋匠了。从鞋匠那里可以看出,事情已经传遍了整个街坊。虽然没人跟他直接打招呼,但是他看见好些人朝他温和地微笑。他对这片居民区感到了一点快慰,增加了一点好感,尽管他从来就没想过在这里度过自己的一生。连在离家很远的咖啡店工作的姐姐索菲也都知道他读书的事了。索菲对他更和蔼了,她用种种方式表示出为他感到骄傲。
夏天在一天一天过去,乔治每日清扫房间,作为对索菲的回报。修长憔悴、收入微薄的索菲每星期给他一块钱,尽管仍旧不够开销,但比以前只有两三角钱强多了。他把钱花在香烟上,买一罐啤酒或是一张电影票。偶尔他会到书报摊买一本折价书,他喜欢在房间里摆上几排书,虽然从来不读。晚上是最令人愉快的时光,当他从坐在自己店铺前的店主们面前走过时,虽然没跟他们说什么,他们也没跟他说什么,但他可以感觉到四处都是赞许的目光。有那么几个晚上,他的感觉是如此的好,禁不住整夜在公园内蹦蹦跳跳。他在居民区内悠然漫步,然后回家,脱衣上床,安然入梦。
在这几个星期当中,他只跟卡坦扎拉先生谈过一次话。那个售票员没谈及书,也没问什么,可是乔治对这种缄默感到很不自在。乔治打定主意在读过几本平装书前,不与卡坦扎拉先生说话。但是当他开始阅读时,他又顿感索然无味,不再想读啦。因此,一天的大部分时光,乔治拧开收音机,听厌了说话声,转而听音乐。他把房间收拾得十分整洁,即使有一天忘了打扫卫生,索菲也无话可说。
不过总的说来还算不坏。不管白天多糟,到了晚上散步时他便可以打起精神。一天晚上乔治看见卡坦扎拉先生在街上朝他走过来。乔治刚想转身避开,但是卡坦扎拉先生赫然在他的身旁站住了,浑身散发出啤酒的味道。他的目光在投向乔治时,显得黯淡忧郁。
“你那些书读得怎么样了?”卡坦扎拉先生问道。他试图站稳,但还是晃了一下。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张学颜,字子愚,肥乡人。登嘉靖三十二年进士。辽抚李秋免,大学士高拱欲用学颜,或疑之,拱日:“张生卓荦倜傥,人未之识也,置诸盘错,利器当见。”侍郎魏学曾后至,拱迎问日:“辽抚谁可者?”学曾思良久,曰:“张学颜可。”拱喜曰:“得之矣。”遂以其名上,进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
辽镇边长二千余里,城寨一百二十所,三面邻敌。官军七万二千,月给米一石,折银二钱五分,马则冬春给料,月折银一钱八分,即岁稔不足支数日。自嘉靖戊午大饥,士马逃故者三分之二。前抚王之诰、魏学曾相继绥辑,未复全盛之半。继以荒旱,饿莩枕籍。学颜首请振恤,实军伍,招流移,治甲仗,市战马,信赏罚。黜懦将数人,创平阳堡以通两河,移游击于正安堡以卫镇城,战守具悉就经画。
建州都督王杲①以索降人不得,入掠抚顺,守将贾汝翼诘责之。杲益憾,约诸部为寇,副总兵赵完责汝翼启衅,学颜奏曰:“汝翼却杲馈遗惩其违抗实伸国威苟缘此罢斥是进退边将皆敌主之矣臣谓宜谕王杲送还俘掠否则调兵剿杀毋事姑息以蓄祸。”赵完惧,馈金貂,学颜发之,诏逮完,而宣谕王杲如学颜策。诸部闻大兵且出,悉窜匿山谷。杲惧,十二月约海西王台送俘获就款,学颜因而抚之。
时张居正当国,以学颜精心计,深倚任之。学颜撰会计录以勾稽出纳。又奏列清丈条例,厘两京、山东、陕西勋戚庄田,清溢额、脱漏、诡借诸弊。又通行天下,得官民屯牧湖陂八十余万顷。民困赔累②者,以其赋抵之。自正、嘉虚耗之后,至万历十年间,最称富庶,学颜有力焉。学颜八疏乞休,许致仕去。卒于家。
【注】①王杲:明朝末期建州女真头领。②赔累:赔钱亏累。10.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汝翼却杲馈遗惩其/违抗实伸国威/苟缘此罢斥/是进退边将皆敌主之矣/臣谓宜谕王杲送还俘掠/否则调兵剿杀/毋事姑息以蓄祸
B.汝翼却杲馈遗/惩其违抗/实伸国威/苟缘此罢斥是进退/边将皆敌主之矣/臣谓宜谕王杲送还俘掠/否则调兵剿杀/毋事姑息以蓄祸
C.汝翼却杲馈遗/惩其违抗/实伸国威/苟缘此罢斥/是进退边将皆敌主之矣/臣谓宜谕王杲送还/俘掠否则调兵/剿杀毋事姑息以蓄祸
14、下列对本文词的理解最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这首词以时间为序来铺叙景物。从清晨风斜雨细,晓寒顿生,写到雨停风住,烟云淡荡,沐浴在晴晖之中的中午。
B.“作晓寒”表面上写天气之寒冷,实则暗示作者被贬之后内心的失意。
C.上片写南山所见的景色:微寒天气,乃“细雨斜风”有心“作”之,天气放晴,滩边之烟柳似作意“媚”之,眼前入淮清洛,亦仿佛渐流渐见广远无际。本无意之风景,于有心人眼中,却显得处处有情。
D.词作第一句写风斜雨细,瑟瑟寒侵,作者置身其中,物我两忘,这与唐代张志和所刻画的“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烟波钓叟”同为隐逸者形象。
E. “雪沫”乳花,状煎茶时上浮的白泡。以雪、乳形容茶色之白,既是比喻,又是借代,形象鲜明。
15.有人认为这首词的词眼是“人间有味是清欢”,请从诗句含义、情感、作用三方面作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庄子《逍遥游》 中一句 “ ”是成语“扶摇直上”的出处。
(2)《归去来兮辞》中表示要随顺死生变化,一切听其自然,乐天知命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王勃《滕王阁序》描写宴会管弦之盛、歌声之美两句是:“_______ _,_ _ ”。
第二卷语言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许多家长和考生也关心复旦自主招生将有何变化。对此,学校负责人说出大快人心的消息,根据....相关规定,目前可以确定的是,自主招生将限定规模,未来“千分考”将不再举行。②严冬的夜晚,凛冽的北风从后窗缝里灌进来,常常把人们从睡梦中冻醒,让人不寒而栗。....③美国政府的“救市”举措尽管态度非常积极,但只能算是扬汤止沸。以援救贝尔斯登为例,美联....储的举措只是让资本市场暂时避免了更大的混乱,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④今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如履薄冰,或许“暴利”时代开始远去,房地产生存环境及发展渠道逐渐规....范也更狭窄。
1.C项,“万景皆虚”“万景皆实”是前人观点,并非严羽所述。2.D项 “实处用力”主要是杜甫诗歌创作的特点。3.B项,“后者更胜一筹”错,两者各有千秋。
4.答案:B,A项原因概括不全面,还应该包括在学校遇到了好老师;C项原文说辛吉教授通过“另一途径”得到了类似的结果;D项原文说“伦敦东码头区遭到德国导弹破坏,市中心却安然无恙”,而不是“免遭德国导弹破坏”。
5.①论文攻克了当时的科学难题。板壳内禀理论是极有实用价值的科学难题,钱伟长从原有各学派学者的论述中找出各种板壳的内在联系,提炼出核心内容。
②论文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此文发表于导弹之父冯·卡门的祝寿文集,该文集的作者多是当时世界上第一流的科学家。
③得到爱因斯坦的肯定与赏识。爱因斯坦看过此文后由衷感叹其解决了困扰自己多年的难题。(答出一点2分,两点3分,三点4分)
6.观点一:只要有梦想,够努力,“扬短避长”也能取得成功。(1分)
理由:①崇高的理想是取得成功的动力。钱伟长改学理科,是想通过科学技术来振兴祖国的军力,抵抗外族的侵略。这一崇高的爱国理想促使他在以后的学习研究中克服重重困难,走向成功。②勤奋刻苦是成功的保障。钱伟长转物理系后学习极度用功,成为理科优秀毕业生;留学期间,通过潜心钻研,解决了重要的科学难题。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脚踏实地、勤奋钻研的结果。③天赋是取得成功的基础。钱伟长在文史方面表现出的天赋,反映出他是一个资质好、智商高、记忆力强的人,这也是他后来在科学研究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任意合理的两点得4分)(言之有理即可)
观点二:懂得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会少走弯路,更容易取得成功。(1分)
理由:①天赋好、记忆力惊人,有助于进行文史研究。钱伟长自小看古书长大,十岁时就能把《三国演义》倒背如流,说明他在文史方面天赋极高。假如他没有弃文从理,在文史研究方面应该能取得优异成绩。②家庭环境与后天教育能促进长处的进一步发展。家学渊源,名师指点,进一步激发了钱伟长文史方面的学习潜能,使之在清华入学考试中,作文和历史得了满分。(任意意合理的两点得4分)
7.答B、D(B.卡坦扎拉先生吹了一声口哨是表明惊讶或是赞赏D.“全部根源”错,乔治撒谎还因为自己也想改变现实的生存状况。)
8.①身为车站售票员,处于社会底层(缺乏教养、处境落魄)。②关爱乔治这样的年轻人。
③渴望通过文化知识改变现实处境却又无力实践。(答出一点2分,两点3分,三点4分)9.参考答案一:不会。(1分)
理由:①乔治是个不爱读书的人。他也试着读书,但他一读书顿感索然无味。他早就退学也使他缺
17.D 18.:B 19.答案:D 20.①这些划分并不完全正确(科学、合理等)②同一家分化出来的不同流派在继承中发展。③影响较大的是孟子和荀子(写出一处给1分,写出两处给3分,写出三处给5分)
21.示例一:亚投行将采用贷款、股权投资等方式,在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领域向亚洲各国提供资金支持,这必将带动亚洲经济未来的强劲增长。
示例二:亚投行在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领域以贷款、股权投资等方式向亚洲各国提供资金支持,这必将带动亚洲经济未来的强劲增长。
第二篇: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30
德州市陵城区第一中学2016-2017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3.一定要注意卷面整洁,要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笔作答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茶与咖啡在近代英国的竞争
①茶与咖啡,分别被视为中西文化的象征,但在西方国家中,英国也以爱好饮茶而著称。英国人的饮茶习惯是逐渐形成的,而咖啡在英国一度也颇为流行。
②咖啡最初是在埃塞俄比亚被一牧童发现,后来经阿拉伯地区、土耳其传到欧洲。1652年,伦敦第一家咖啡馆开张。咖啡作为新兴饮料受到欢迎,伦敦咖啡馆的数量也迅速增长。由于咖啡馆收费低廉,各界人士都乐于前往,在那里休闲解乏、阅读报刊、交流信息乃至针砭时弊,咖啡馆成为颇具影响的公共场所。
③17世纪上半叶,茶得以进入西方并进入英国,但其社会影响较为有限。到了17世纪末,饮茶主要局限于社会上层。1657年,英国商人托马斯·加威首次将茶引入咖啡馆,并张贴海报宣传茶的养生功能。
④咖啡在英国社会的流行,有两个有利因素:首先,运输条件的优势。当时咖啡的主要产地在也门,与英国距离较近,这与从中国运输茶叶相比更为便捷;其次,由于运输距离近,咖啡的价格较茶而言更为低廉。
⑤但是,咖啡在英国很快便遭遇传播阻碍。随着咖啡馆数量的增长,竞争不断加剧,经营者开始增添新的饮料,茶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跻身咖啡馆之中,咖啡馆实际变为提供咖啡、酒类、茶水等饮料的交流场所,咖啡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更为不利的是,社会人士开始抨击咖啡馆与咖啡。在英国,咖啡馆是一个男性化的场所,常常兼营陪宿等生意,女性群体被排斥在外。有社会人士假借妇女的口气对咖啡予以批判。他们痛陈咖啡在英国所导致的不良变化,认为咖啡颜色像磨碎的煤炭,咖啡馆破坏了英国人善结人缘的美德,以前英国男士充满男子气魄,如今却失去了昔日的威仪,罪魁祸首即饮用咖啡。英国社会出现的针对咖啡的抵制风潮,其出发点主要基于社会道德乃至经济利益。
⑥由于咖啡馆并非仅为饮用咖啡的场所,一边饮用咖啡一边阅读报刊成为普遍现象。于是咖啡馆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人们关心社会问题、公开针砭时弊的场所。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借助社会中对咖啡的抵制,先后两次下令关闭咖啡馆。
⑦进入18世纪后,茶在英国中产阶级家庭逐渐普及。凯瑟琳王后、玛丽二世与安妮女王均喜好饮茶,她们持续的示范效应促进了饮茶在女性中的传播,女士们在家中品茗强化了饮茶的家庭化趋向。咖啡加工工序繁复,非个人所能及,饮茶则极为方便,所以在公共领域与私人空间均可以传播开来,尤其在私人空间占据优势。随着饮茶在英国的普及,下午茶孕育而生,它既是温馨家庭氛围的体现,亦可以成为社会交往的场域,极大地丰富了饮茶的社会功能,对咖啡构成挑战。
⑧更具决定意义的是,世界贸易格局促进了茶在英国的传播。最初,中西茶贸易为荷兰所掌控,英国人购茶不仅价格昂贵,而且供应量极小。后来,英国在东亚积极开拓,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贸易条件有所改善,英国茶叶输入量逐年递增,茶叶逐渐取代丝绸成为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业务重心,也是英国财政的重要来源,英国社会鼓励消费茶叶。
⑨英国人由饮用咖啡转为饮茶,这一变化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折射了复杂的历史进程。这既与两种饮品的特性、传播领域的差异、咖啡馆的变迁有关,更是两种饮品贸易格局发生变化的结果。
(选自《光明日报》2015年05月09日11版,有删节)
1.下列有关英国人抵制饮用咖啡、饮茶逐渐流行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英国,人们在咖啡馆饮用咖啡的同时还谈论社会问题,针砭时弊。为了维护统治,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借助社会对咖啡的抵制,先后两次下令关闭咖啡馆。
B.英国王室喜爱饮茶,她们的示范效应促进了饮茶在女性中的传播,同时,由于茶叶冲泡方便,它既适于在家庭饮用,也适于在社交场合饮用。
D.英国依托东印度公司,在东亚积极开拓贸易市场,每年从中国进口的茶叶数量不断增加,茶叶输入成了英国财政的重要来源。
D.在英国,咖啡馆兼营陪宿等生意,排斥女性群体,引起女性群体的批判;咖啡的颜色像磨碎的煤炭,破坏了英国人善结人缘的美德,也引起了人们对咖啡的抵制。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咖啡在英国一度颇为流行,与咖啡主产地与英国距离较近、价格也较便宜、较多的咖啡馆为人们提供休闲解乏等有关。
B.茶叶在英国的传播,早期作为奢侈品,只在社会上层饮用;后来饮茶在中产阶级家庭逐渐普及,对饮咖啡形成了挑战;世界贸易格局的改变使英国人饮茶成为习惯。
C.咖啡在英国传播遭到阻碍,人们抨击咖啡馆与咖啡,把英国男人的优秀品质的丧失,归罪于咖啡。
这场针对咖啡的抵制风潮实际上是经济利益在社会道德层面的反应。
D.世界贸易格局的改变对茶叶在英国的传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英国东印度公司参与茶叶贸易,挑战了荷兰人对茶叶经营的控制权,促进了茶叶的流通。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英国出现的抵制咖啡的风潮和政府下令关闭咖啡馆的行为,既有其道德因素、经济因素,也有其政治因素,跟咖啡的品质和加工工艺关系并不大。
B.英国人爱好饮茶,饮用咖啡也很流行。咖啡最早被非洲发现,茶叶是中国的特产,这表明英国茶文化和咖啡文化分别带有东方文化色彩和非洲文化色彩。
C.饮茶之所以能够在英国普及,这与茶叶饮用方便有关。它不像咖啡那样加工工序复杂,所以既适合于私人空间,也可用于社会交往的公共场域。
D.英国人由饮用咖啡转为饮茶,既与两种饮品的特性、传播领域的差异、咖啡馆的变迁有关,更是两种饮品贸易格局发生变化的结果。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方山子传 苏轼
方山子,光、黄①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②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③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
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倘见之欤? .注:①光、黄:即光州和黄州。光州和黄州邻接。②朱家、郭解:二人都是西汉时的游侠,喜替人排忧解难。③方山冠:汉代祭祀宗庙时乐舞者所戴的一种帽子。唐宋时,隐者常喜戴之。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闾里之侠皆宗之宗:尊奉 .B.晚乃遁于光、黄间遁:隐居 .C.见方山子从两骑 从:跟随 .D.往往阳狂垢污 阳:通“佯”,假装 .5.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B.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C.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D.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6.下列各项对文章的分析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山子少时仰慕游侠,但后来改变了自己的志向而发奋读书,想要凭此驰骋当世,但终不得意。B.传记主人公一生贫苦,但他安贫乐道,心境恬淡。晚年隐逸光州、黄州一带,自得其乐。C.尾段作者问方山子能否见到那些“阳狂垢污”的“异人”,可见作者对“异人”的仰慕,也隐含有对方山子超脱世俗、淡泊自守的赞扬之意。
D.结合苏轼被贬黄州的处境可知,作者写方山子,实际上是悲己之“不遇”,本文可以视为作者当时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7.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5分)
(2)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注:(1)李儋(dān)武威(今甘肃)人,曾任殿中侍御史,与元锡都是作者的朋友。
(2)邑:指属境;(3)流亡:指灾民。
8.颈联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5分)
9.分析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白在《将进酒》一诗中是显示诗人对未来充满信息的一句是是:。
(2)“梦境虚渺,理想难托”,李商隐在《锦瑟》的“,”两句中用凄迷哀婉的笔触委婉地写出了人生的理想与幻灭、相聚与分离的悲戚难言之情。
(3)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表现诗人虽身处逆境仍然能乐观向上的诗句是:。
三、文学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
祖父似乎生谁的气,脸上笑容减少了,对于翠翠方面也不大注意了。翠翠像知道祖父已不很疼她,但又像不明白它的原因。但这并不是很久的事,日子一过去,也就好了。两人仍然划船过日子,一切依旧,惟对于生活,却仿佛什么地方有了个看不见的缺口,始终无法填补起来。祖父过河街去仍然可以得到船总顺顺的款待,但很明显的事,那船总却并不忘掉死去者死亡的原因。二老出北河下辰州走了六百里,沿河找寻那个可怜哥哥的尸骸,毫无结果,在各处税关上贴下招字,返回茶峒来了。过不久,他又过川东去办货,过渡时见到老船夫。老船夫看看那小伙子,好象已完全忘掉了从前的事情,就同他说话。
“二老,大六月日头毒人,你又上川东去,不怕辛苦?”
“要饭吃,头上是火也得上路!”
“要吃饭!二老家还少饭吃!”
“有饭吃,爹爹说年青人也不应该在家中白吃不作事!”
“你爹爹好吗?”
“吃得做得,有什么不好。”
“你哥哥坏了,我看你爹爹为这件事情也好象萎悴多了!”二老听到这句话,不作声了,眼睛望着老船夫屋后那个白塔。他似乎想起了过去那个晚上那件旧事,心中十分惆怅。老船夫怯怯的望了年青人一眼,一个微笑在脸上漾开。
“二老,我家翠翠说,五月里有天晚上,做了个梦„„”说时他又望望二老,见二老并不惊讶,也不厌烦,于是又接着说,“她梦得古怪,说在梦中被一个人的歌声浮起来,上悬岩摘了一把虎耳草!”
二老把头偏过一旁去作了一个苦笑,心中想到“老头子倒会做作”。这点意思在那个苦笑上,仿佛同样泄露出来,仍然被老船夫看到了,老船夫就说:“二老,你不信吗?”
那年青人说:“我怎么不相信?因为我做傻子在那边岩上唱过一晚的歌!”
老船夫被一句料想不到的老实话窘住了,口中结结巴巴的说:“这是真的„„这是假的„„”
“怎么不是真的?天保大老的死,难道不是真的!”
“可是,可是„„”
老船夫的做作处,原意只是想把事情弄明白一点,但一起始自己叙述这段事情时,方法上就有了错处,因此反被二老误会了。他这时正想把那夜的情形好好说出来,船已到了岸边。二老一跃上了岸,就想走去。老船夫在船上显得更加忙乱的样子说:
“二老,二老,你等等,我有话同你说,你先前不是说到那个——你做傻子的事情吗?你并不傻,别人才当真叫你那歌弄成傻相!”
那年青人虽站定了,口中却轻轻的说:“得了够了,不要说了。”
老船夫说:“二老,我听人说你不要碾子要渡船,这是杨马兵说的,不是真的吧?”
那年青人说:“要渡船又怎样?”
老船夫看看二老的神气,心中忽然高兴起来了,就情不自禁的高声叫着翠翠,要她下溪边来。可是,不知翠翠是故意不从屋里出来,还是到别处去了,许久还不见到翠翠的影子,也不闻这个女孩子的声音。二老等了一会,看看老船夫那副神气,一句话不说,便微笑着,大踏步同一个挑担粉条白糖货物的脚夫走去了。
过了碧溪岨小山,两人应沿着一条曲曲折折的竹林走去,那个脚夫这时节开了口:
“傩送二老,看那弄渡船的神气,很欢喜你!”
二老不作声,那人就又说道:
“二老,他问你要碾坊还是要渡船,你当真预备做他的孙女婿,接替他那只渡船吗?”
二老笑了,那人又说:
“二老,若这件事派给我,我要那座碾坊。一座碾坊的出息,每天可收七升米,三斗糠。”
二老说:“我回来时向我爹爹去说,为你向中寨人做媒,让你得到那座碾坊吧。
至于我呢,我想弄渡船是很好的。只是老家伙为人弯弯曲曲,不利索,大老是他弄死的。”
老船夫见二老那么走去了,翠翠还不出来,心中很不快乐。走回家去看看,原来翠翠并不在家。过一会,翠翠提了个篮子从小山后回来了,方知道大清早翠翠已出门掘竹鞭笋去了。
“翠翠,我喊了你好久,你不听到!”
“喊我做什么?”
“一个过渡„„一个熟人,我们谈起你„„我喊你你可不答应!”
“是谁?”
“你猜,翠翠。不是陌生人„„你认识他!”
翠翠想起适间从竹林里无意中听来的话,脸红了,半天不说话。
老船夫问:“翠翠,你得了多少鞭笋?”
翠翠把竹篮向地下一倒,除了十来根小小鞭笋外,只是一大把虎耳草。
老船夫望了翠翠一眼,翠翠两颊绯红跑了。
《边城》(节选)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爷爷似乎生谁的气,脸上笑容少了,也不大注意翠翠了,翠翠认为祖父已经不很疼她,其实这跟大老的死有关。
B.翠翠大清早就出门掘竹鞭笋去了,可是当她回来时筐里除了十来根小小鞭笋外,只是一大把虎耳草,这表明翠翠还有些贪玩不谙生计的艰难。
C.尽管大老的死因与老船夫不无关系,但祖父过河街去仍然可以得到船总顺顺的款待,这表明当时茶峒的民风仗义淳朴。
D.这部分内容,情节看似很简单,叙事也很平淡,实际上出场人物内心的尖锐的矛盾就寓于这平淡的叙述中。
E.《边城》中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富于诗意和抒情意味,节选的这部分内容正体现出这些特点。(2)对文中画线的句子,你是怎样理解的?(6分)
①却仿佛什么地方有了个看不见的缺口,始终无法填补起来。
②你并不傻,别人才当真叫你那歌弄成傻相!
(3)文中三次写到二老的笑。谈谈你对二老几次笑的理解?(6分)
(4)文中老船夫的言行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变化?可以看出老船夫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节选内容进行分析。(8分)
第Ⅱ卷表达题
四、语言综合运用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当社会各阶层人士都为受灾的台湾同胞慷慨解囊时,这位据说身价过亿的富豪却细大不捐,引起....了大家的议论。
B生活在这个快节奏时代的我们,已经很少静得下心来好好读书了,即便读也是东鳞西爪浮光掠影的文字信息的汇集,难得有对着美食大快朵颐式的阅读快感。....C许多文言句子如果仅照字面解释、翻译,可能会晦涩难懂,一旦使用意译的方法则涣然冰释,也....符合了“信”“达”“雅”的要求。
D“随着产业兴起,多家节能环保领域的上市公司将发展壮大。”在广发证券研究员谢军看来,如泰豪科技这类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比较成熟的上市公司将首当其冲。....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遥想百余年前,鸦片战争的炮火攻破了我“天朝上国”的美梦,就这样跪倒在了《南京条约》之下,但是面对闭关锁国的错误,我们敢于直视,敢于改正。
B.虽然他一向对我心存芥蒂,时时戒备,但我会积极寻找机会,与她沟通交流,以实际行动让她认识到自己是怎样的人。
C.为了能够在自己钟爱的蓝天上驾驶战鹰,余旭几乎放弃了自己的所有业余时间,全心投入到了飞行之中。
D.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利用住房公积金闲置资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利于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和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那条河水便是历史上知名的酉水,新名字叫作白河。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时只须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
①深潭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②白河下游到辰州与沅水汇流后,便略显浑浊,有出山泉水的意思。③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
④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长年作深翠颜色,逼人眼目。⑤若溯流而上,则三丈五丈的深潭可清澈见底。A.⑤③④①②B.⑤①③②④ C.②⑤①③④D.②③⑤①④
15.将下面的长句改为四个语意连贯的短句。不改变原意,可以增删个别词语。(5分)俄方今年4月成功试射了能突破现在所有的反导系统的可以从不同方向从多个目标中进行识别性攻击并被誉为导弹家族中的“绝对王者”的高超音速弹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6分)
电视台身负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责,①,而应该传播社会正能量。现在的许多电视节目,尤其是综艺节目粗制滥造,不仅缺少原创性,而且 ②。比如,有的明星毫不掩饰对金钱的崇拜,有的明星频频利用桃色新闻吸引人的眼球,还有的明星不顾伦理道德在节目上乱认“干爹”“干妈”。因此,许多家长认为 ③,还不如让孩子看动画片。
①
②
③
五、写作(60分)
“时尚”词典上解释为“时兴的风尚”,而网上则有解释为:所谓时,乃时间,时下,即在一个时间段内;尚,则有崇尚,高尚,高品位,领先之意。所谓时尚,是时与尚的结合体。有人认为时尚就是标新立异;给人焕然一新拥有时尚王风范的感觉,现实中很多与时尚不同步的人被指为老土、落伍。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以“谈时尚”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参考答案 答案:D(“引起女性群体的批判”错。原文是“有社会人士假借妇女的口气对咖啡予以批判”)2 答案:C(“这场针对咖啡的抵制风潮实际上是经济利益在社会道德层面的反应”错。原文是“其出发点主要基于社会道德乃至经济利益”)答案:B(“英国茶文化和咖啡文化分别带有东方文化色彩和非洲文化色彩”错。原文是“咖啡后来经阿拉伯地区、土耳其传到欧洲”,“英国咖啡文化带有非洲文化色彩”于文无据)4.C5.B 6.B 7.(1)只见一鹊在前面飞起,他便叫随从追赶射鹊,未能射中。方山子独自跃马向前,一箭射中飞鹊。(得分点:“起于前”状语后置 “获” “怒” “得” 句意一分)(2)翻译:略(得分点:易、恶、隐、择、句意一分)
8.主人公有志而无奈,多病的自身困难加剧他的归隐之念,百姓流亡的疾苦唤回他的济时之心,刻画了一位有志而无奈、甘窃位苟禄、进退两难的官员(诗人)形象。(意对即可)
9.①首联:即景生情,感叹别后时光易逝、境况萧索;②颔联:直抒情怀,感慨国家及个人的前途无法料想而忧愁,情绪低沉暗淡;③颈联:直抒情怀,抒发一个清直官员有志无奈的的思想矛盾和苦闷;④尾联:以景结情,感激友人的问候关念,亟盼他来访。(,分析手法1分,情感1分,答对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
10.(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2)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3)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1、(1)CD(选D得3分,选C得2分,选A得1分,选B、E不得分)(2)大老的死虽然表面上对翠翠爷俩生活没什么影响,事实上却造成极大影响。本来祖父想把翠翠嫁给大老,大老的死给祖孙俩带来一时无法填补的虚空。祖父认为二老唱歌没有错,翠翠因为听到他唱的歌被他打动,心里放不下他而有一些反常行为。
(3)表示二老不相信老船夫前边的话,认为老船夫在做作,二老认为老船夫不同意翠翠嫁到他们家。二老见老船夫听了“要渡船又怎样”的话忽然高兴起来,并且又急切地叫翠翠出来,他明白老船夫是希望翠翠嫁给自己的。二老的笑是对脚夫问话的肯定回答,对脚夫态度的不屑,对娶翠翠为妻又有更大的希望。
(4)①他因大老的死而感到心里愧疚,心里空落落的,也有点生翠翠的气,为翠翠的将来担忧。②他根据二老的神色变化时忧时喜,希望得到二老要渡船的答案。③他喊翠翠见二老,急切地想把二人撮合在一起。④他发现翠翠回来采回很少鞭笋,有些怜爱还带着些怨气。
从节选部分看,老船夫具有拙于言辞,谨小慎微,心地善良,对外孙女舐犊情深的性格特点。12答案:B。A细大不捐:捐,舍弃;小的大的都不抛弃。此处属望文生义之误。B“颐”是脸颊;“朵”是动的意思,“朵颐”一词出于《易经》,指动腮帮进食。所以现在常用“大快朵颐”形容非常快活地享受口福之乐。C涣然冰释:比喻疑虑、误会等一下子完全消除。D“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害;语意不当。
13答案:C A缺乏主语B“自己”有歧义。D“效率”不能用“完善”,应用“提高” 14 C ②⑤①③④
15答案:①俄方今年4月成功试射了高超音速弹头。②这种弹头能突破现在所有的反导系统。
③这种弹头可以从不同方向从多个目标中进行识别性攻击。④这种弹头被誉为导弹家族中的“绝对王者”
16、(1)不应该传播负面内容(2)给青少年带来了极大的消极影响(3)与其让孩子们观看综艺节目
17、写作(略)附 参考译文
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年轻时,仰慕汉代游侠朱家、郭解的品行,乡里的游侠之士都推崇他。(等到他)年岁稍长,就改变志趣,发奋读书,想以此来驰名当代,但是一直没有交上好运。到了晚年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名叫岐亭的地方。住茅草屋,吃素食,不与社会各界来往。放弃坐车骑马,毁坏书生衣帽,徒步在山里来往,没有人认识他。人们见他戴的帽子上面方方的且又很高,就说:“这不就是古代乐师戴的方山冠遗留下来的样子吗?”因此就称他为“方山子”。
我因贬官居住在黄州,有一次经过岐亭时,正巧碰见了他。我说:“哎,这是我的老朋友陈慥陈季常呀,怎么会在这里呢?”方山子也很惊讶,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诉了他,他低头不回答,继而仰天大笑,请我住到他家去。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子儿女奴仆都显出怡然自得的样子。
我对此感到十分惊异。回想起方山子年轻的时候,是酗酒任性,喜欢使剑,挥金如土的游侠之士。十九年前,我在岐亭下,见到方山子带着两名骑马的随从,身藏两箭,在西山游猎。只见前方一鹊飞起,他便叫随从追赶射鹊,未能射中。方山子拉紧缰绳,独自跃马向前,一箭射中飞鹊。他就在马上与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之事,自认为是一代豪杰。至今又过了多少日子了,但是一股英气勃勃的神色,依然在眉宇间显现,这怎么会是一位隐居山中的人呢?
方山子出身于世代功勋之家,理应有官做,假如他能置身官场,到现在已得声名显赫了。他原本家在洛阳,园林宅舍雄伟富丽,可与公侯之家相同了。在河北地方还有田地,每年可得上千匹的丝帛收入,这些也足以使生活富裕安乐了。然而他都抛开不去享用,偏偏要来到穷僻的山里,这难道不是因为他独有会心之处才会如此的吗?
我听说光州、黄州一带有很多奇人异士,常常假装疯颠、衣衫破旧,但是无法见到他们;方山子或许能遇见他们吧。
第三篇: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99
福建省晋江市平山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满分150分,150分钟
第I卷(共69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甲: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为“敲”。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为美谈,于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来独往,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幅胸襟气度。“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来应门。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人称赏的那么妥当,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中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他想到“推”字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头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的“推敲”。
乙:贾岛《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几句诗并不好,只是他对作诗非常认真,一个字都不放过,要反复研究,这种精神还是可取的。对于用“敲”字还是用“推”字,韩愈认为“敲”字好。王夫之在《薑斋诗话》里说:“若即景会心,则或推或敲,必居其一;因景因情,自然灵妙,何劳拟议哉!”诗人不是为写景而写景,景物有会于心,可以用来表达情意才写,所谓“即景会心”。究竟是“敲”字还是“推”字合于情意呢?假如诗人已经有了要表达的情意,那么两字中哪个字合于情意,当下就可决定,用不着反复推求。问题是诗人对所要表达的情意不明确,所以决不定。就这首诗来看,敲的该是李凝幽居的门,这个僧可能是作者自指,因作者出家为僧,法名无本。那他在晚上去找李凝,应该敲门,才和幽居相应。从音节上说,敲字也较为响亮。
1.以下论述不符合甲文作者原意的一项是()(3分)
A.用“推”还是用“敲”,不只是文字上的区别,更是意境上的区别。B.文字上的“推敲”是表象,思想情感上的“推敲”是实质。
C.“推”可以无声,“敲”不免剥啄有声,用“敲”字与上句“鸟宿池边树”更和谐。D.用“推”表示孤僧步月归寺,用“敲”仿佛是诗中的“僧”乘月夜访友。2.以下论述符合乙文作者原意的一项是()(3分)
A.贾岛作诗字斟句酌,反复推敲,这种创作态度值得肯定。
B.韩愈认为“敲”才跟题目中《题李凝幽居》中的“幽居”相应,所以“敲”字好。C.王夫之从“即景会心”的角度进行分析,同意韩愈的观点,认为“敲”字好。D.就整首诗看,诗中的“僧”是作者自己,敲的是李凝幽居的门。
3.甲乙两文对“推敲”故事的分析评判有异有同,以下论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甲文认为贾岛对他要表现的意境是明确的,但他在“推”“敲”的选择上盲从韩愈;乙文认为贾岛在“推”“敲”两字上举棋不定,是因为他对要表达的诗情诗境也不甚分明。
B.甲文认为用“推”用“敲”各有胜境,只以文字论难辨优劣;乙文看法基本相同,只是着重分析了“敲”字的好处。
C.甲文认为用“推”显得鲁莽,用“敲”显得拘礼,两个字实际上都不好;乙文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敲”字好。
D.从甲乙文转述“推敲”典故的措辞和下文论述看,甲文用“怀疑”二字对韩愈有所讥讽,乙文用“认为”二字对韩愈表示有所推崇。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21分)
选段
(一)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陈情表》
选段
(二)夏侯胜字长公,为东平人也。胜少孤,好学,从始昌受《尚书》及《洪范五行传》,说灾异。后事蕳卿,又从欧阳氏问。为学精孰,所问非一师也。善说礼服。征为博士、光 禄大夫。会昭帝崩,昌邑王嗣立,数出。胜当乘舆前谏曰:“天久阴而不雨,臣下有谋上者,陛下出欲何之?”王怒,谓胜为妖言,缚以属吏。吏白大将军霍光,光不举法。是时,光与车骑将军张安世谋欲废昌邑王。光让安世以为泄语,安世实不言。乃召问胜,胜对言:“在《洪范传》曰‘皇之不极,厥罚常阴,时则下人有伐上者’,恶察察言,故云臣下有谋。”光、安世大惊,以此益重经术士。后十余日,光卒与安世白太后,废昌邑王,尊立宣帝。光以为群臣奏事东宫,太后省政,宜知经术,白令胜用《尚书》授太后。迁长信少府,赐爵关内侯,以与谋废立,定策安宗庙,益千户。
宣帝初即位,欲褒先帝,诏丞相御史。群臣大议廷中,皆曰:“宣如诏书。”胜曰:“诏书不可用也。人臣之谊,宜直言正论,非苟阿意顺指。议已出口,虽死不悔。”御史大夫广明劾奏胜非议诏书,毁先帝,不道,及丞相长史黄霸阿纵胜,不举劾,俱下狱。胜、霸既久系,霸欲从胜受经,胜辞以罪死。霸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胜贤其言,遂授之。系再更冬,讲论不怠。
至四年夏,关东四十九郡同日地动,或山崩,坏城郭室屋,杀六千余人。上乃素服,避正殿,遣使者吊问吏民,赐死者棺钱。下诏曰:“盖灾异者,天地之戒也。朕承洪业,托士民之上,未能和群生。曩者地震北海、琅邪,坏祖宗庙,朕甚惧焉。其与列侯、中二千石博问术士,有以应变,补朕之阙,毋有所讳。”因大赦。胜出为谏大夫、给事中,霸为扬州剌吏。
胜为人质朴守正,简易亡威仪。见时谓上为君,误相字于前,上亦以是亲信之。朝廷每有大议,上知胜素直,谓曰:“先生通正言,无惩前事。”胜复为长信少府,迁太子太傅。
受诏撰《尚书》、《论语说》,赐黄金百斤。年九十卒官,赐冢茔,葬平陵。
(节选自《汉书·夏侯胜传》)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不正确的一组是()(3分)A.胜少孤,好学.。孤:幼而无父 .B.会昭帝崩 会:恰逢 .C.遣使者吊问吏民 吊:慰问 .D.光让安世以为泄语 让:谦让 .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夏侯胜有学识、为人质朴守正的一组是()(3分)①为学精孰,所问非一师也。②天久阴而不雨,臣下有谋上者。③朝闻道,夕死可矣 ④胜出为谏大夫、给事中。
⑤见时谓上为君,误相字于前 ⑥上知胜素直,谓曰:“先生通正言,无惩前事。” A.②③⑥ B.①②⑤ C.④⑤⑥ D.①③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夏侯胜向多位老师学习,博采各家之长,学问精细纯熟,善于论说灾异经术。B.夏侯胜“臣下有谋上者”之言,既使昌邑王大怒,又差一点儿使张世安蒙受冤屈。
C.关东四十九郡同日地震,宣帝下诏大赦天下,夏侯胜因此被赦而担任长信少府,赐爵关内侯。D.朝见宣帝时称宣帝为君,又在宣帝前对同僚以字相称,这些做法都是不合礼仪的,但宣帝反而因为这些而对他更加亲近信任了。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1)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3分)
(2)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3分)(3)天久阴而不雨,臣下有谋上者,陛下出欲何之?(3分)
(4)胜、霸既久系,霸欲从胜受经,胜辞以罪死。(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6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6分)种梅① 刘翰
凄凉池馆欲栖鸦,彩笔无心赋落霞。惆怅后庭风味②薄,自锄明月种梅花。
注释:①此诗是作者于宋亡之后,避居武夷山中十年之久,重返故里时所作。
②后庭风味:陈后主不理朝政,奢淫无度,常集众狎客作乐,并自制新曲《玉树后庭花》。8(1)诗人为何“无心赋落霞”?(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就三四句的表现手法做简要赏析。(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1悟已往之不谏。2木欣欣以向荣。
班级 姓名 座号 3,鸟倦飞而知返。4,秋水共长天一色 5潦水尽而寒潭清。6渔舟唱晚,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7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8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到12题。
玻璃 贾平凹
约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个电杆下会面,去了却没看到他。我决意再等一阵,踅进一家小茶馆里一边吃茶一边盯着电杆。旁边新盖了一家酒店,玻瑞装嵌,还未完工,正有人用白粉写“注意玻璃”的字样。
吃过一壶茶后,我回到了家。妻子说王有福来电话了,反复解释他是病了,不能赴约,能否明日上午在德巴街后边的德比街再见,仍是路南第十个电杆下。第二天我赶到德比街,电杆下果然坐着一个老头,额头上包着一块纱布。我说你是王得贵的爹吗,他立即弯下腰,说:我叫王有福。
我把得贵捎的钱交给他,让给娘好好治病。他看四周没人,就解开裤带将钱装进裤衩上的兜里,说:“我请你去喝烧酒!”
我谢绝了。他转身往街的西头走去,又回过头来给我鞠了个躬。我问他家离这儿远吗,他说不远,就在德巴街紧南的胡同里。我说从这里过去不是更近吗,老头笑了一下,说:“我不走德巴街。”
他不去德巴街,我却要去,昨日那家茶馆不错。走过那家酒店,玻璃墙上却贴出了一张布告——
昨天因装修的玻璃上未作标志,致使一过路人误撞受伤。敬请受伤者速来我店接受我们的歉意并领取赔偿费。
我被酒店此举感动,很快想到王有福是不是撞了玻璃受的伤呢,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既然肯赔偿,那就是他们理屈,何不去法院上告,趁机索赔更大一笔钱呢?我为我的聪明得意,第二天便给王有福打电话,约他下午到红星饭店边吃边谈。
红星饭店也是玻璃装修,我选择这家饭店,是要证实他是不是真的在酒店挂伤的。他见了我,肿胀的脸上泛了笑容,步履却小心翼翼,到了门口还用手摸,证实是门口了,一倾一倾地摇晃着小脑袋走进来。
“我没请你,你倒请我了!”他说。
“一顿饭算什么!”我给他倒了一杯酒,他赶忙说:“我不敢喝的,我有伤。” “大伯,你是在德巴街酒店撞伤的吗?” “你……那酒店怎么啦?” “这么说,你真的在那儿撞的!” “这……”
老头瓷在那里,似乎要抵赖,但脸色立即赤红,压低了声音说:“是在那儿撞的。”一下子人蔫了许多,可怜得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这就好。”我说。
“我不是故意的。”老头急起来。“我那日感冒,头晕晕的,接到你的电话出来,经过那里,明明看着没有什么,走过去,咚,便撞上了。”
“你撞伤了,怎么就走了?”
“哗啦一声,我才知道是撞上玻璃了。三个姑娘出来扶我,血流了一脸,把她们倒吓坏了,要给我包扎伤口,我爬起来跑了。我赔不起那玻璃呀!”
“他们到处找你哩。”
“是吗?我已经几天没敢去德巴街了,他们是在街口认人吗?” “他们贴了布告……”
老头哭丧下脸来,在腰里掏钱,问我一块玻璃多少钱。我嘿嘿笑起来。
“不是你给他们赔,是他们要给你赔!” “赔我?”
“是赔你。”我说,“但你不要接受他们的赔偿,他们能赔多少钱?上法院告他们,索赔的就不是几百元几千元了!”
老头愣在那里,一条线的眼里极力努出那黑珠来盯我,说:“你大伯是有私心,害怕赔偿才溜掉的,可我也经了一辈子世事,再也不受骗了!”
“没骗你,你去看布告嘛!”
“你不骗我,那酒店也骗我哩,我一去那不是投案自首了吗?” “大伯,你听我说……”
老头从怀里构出一卷软沓沓的钱来,放在桌上:“你要肯认我是大伯,那我求你把这些钱交给人家。不够的话,让得贵补齐。我不是有意的,真是看着什么也没有的,谁知道就有玻璃。你能答应我,这事不要再给外人说,你答应吗?”
“答应。”
老头眼泪花花的,给我又鞠了下躬,扭身离开了饭桌。我怎么叫他,他也不回头。
他走到玻璃墙边,看着玻璃上有个门,伸手摸了摸,没有玻璃,走了出去。
我坐在那里喝完了一壶酒,一口莱也没吃,从饭馆出来往德巴街去。趁无人理会,我揭下了那张布告:布告继续贴着,只能使他活得不安生。顺街往东走,照相馆的橱窗下又是一堆碎玻璃,经理在大声骂:谁撞的,眼睛瞎了吗?!
我走出了狭窄的德巴街。
(有删改)
9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约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个电杆下会面”,是对地下斗争题材影视作品的模仿,为后文悬念丛生的情节作出铺垫。
B.发现王有福正是受伤的路人后,“我”劝他到法院上告酒店,寻求更多赔偿,因为“我”不仅热心帮助朋友,也有打官司的经验。
C.王有福不情愿承认自己误撞酒店玻璃受伤,主要是因为妻子有病,家庭生活很困难,害怕酒店追究责任,让他赔偿报失。
D.“我”经过照相馆时,见经理面对碎玻璃大骂,这一细节暗示此地这类纠纷不少,王有福担心的“投案自首”之事是经常发生的。
E.玻璃墙伤人事件的背后,交织着伦理观念、法治观念、诚信意识等不同理念的矛盾、困惑与冲突,是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11小说中的王有福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12是否状告酒店,“我”与王有福的态度不同。你更认同谁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6分)
第II卷(81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与梳理探究(21分)
13下列加点字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叨陪鲤对(dāo)庇佑(pì)逋慢(bū)涸辙之鲋(hé)....B.寒砧(zhēn)尴尬(gān gà)逸兴遄飞(tuán)溯倒(shuò).....C.迤逦(yǐ)角隅(yǔ)缁铢必较(zī)决(júe)起而飞
....D.期功(jī)B撮合(cuō)臭名昭著(zhāo)怂恿(sǒng yǒng).....1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装界由于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可说是朝不虑夕,比我们想象得要严重多了。....B.一曲《黄河大合唱》,气势恢弘,响遏行云,激起人们奋起反抗日本侵略的无比斗志。....C.在茫茫人海中,分别20年后,我们奇迹般的萍水相逢,内心的感动无以言喻。....D.谁知这样钟鸣鼎食的人家儿,如今养的子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
15、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桃花源”也已经是理想社会和优美风景的代名词。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以文字的手法描绘出一个理想社会的蓝图 ②“桃花源中人”“不知秦汉,无论魏晋”,已成后人常用的词语 ③西方的政治名著《乌托邦》《太阳城》与其相类 ④从中可以看出老庄哲学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子
A.②①④③ B.①③④② C.①④③② D.②④①③
16、下列句子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园日涉以成趣 .A、襟三江而带五湖 B、屈贾谊于长沙 ..C、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D、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
17、下列句子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A.之二虫又何知 B.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C.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D.都督阎公之雅望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4分)
教育部2013年2月27日发布的《2012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显示,从2007年到2011年,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5年超过95%以上。①,与持续走高的就业率相反,中职教育在社会上并不受“待见”。高就业率与低社会认可度所形成的巨大反差,长期以来 ②(zǔ ài)着中职教育的发展。
(1)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改正。(2分)
改为:(2)请在文中第①处补出恰当的关联词语。(1分)(3)请在文中第②处根据拼音填写正确的词语。(1分)
19.根据下列材料,用简洁的语言,解释材料中“拼”的含义。(15个字以内)(2分)
眼下,“拼生活”成为一种社会时尚。例如,刚毕业的陈明就和两个同班同学“拼房”——1500元人民币的房租分成三份,每人都能省下一大笔钱。
拼生活,囊括生活的方方面面:“拼卡”——起到商场买东西,优惠卡、购物返券各取所需,赚商家的钱;“拼杂志”——你买《ELLE》,我买《瑞丽》,交换着看……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大致可以推断出“拼”在这里的含义。
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作(6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只蚂蚁想往玻璃墙上爬,可一次次都失败掉了下来,可它依然执著地往上爬。一个人看到后,感慨地说:“多伟大的蚂蚁,失败了毫不妥协,继续向目标前进。”另一个人看到后也感叹地说:“多么可怜的蚂蚁,太盲目了,假如它改变一下方式也许很快就到达目的地。”
生活中,我们常常面临着这样的难题,是执着追求,还是果断放弃?请以“执着追求和果断放弃”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注意:①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只要与话题相关即为符合题意;②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1.C(甲文认为有“推”与上句“鸟宿池边树”更和谐)(B卷选A)
2.A(B项是乙文作者的分析,并非韩愈的分析。C项,从引文看王夫之并没有明确表示“推”好还是“敲”好。D项,原文说“这个僧可能是作者自指”)
3.D(A项,甲文也认为贾岛对他要表达的诗情诗境不甚分明,从“如果他想到‘推’字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可以看出。甲文认为“推”字好,乙文认为“敲”字好,所以B项“只以文字论难辨优劣”、C项“两个字实际上都不好”都错)
(二)文言文阅读。
4、D.让:责备
5、B.(③是黄霸想跟夏侯胜学习经术时所引用的话。④是说夏侯胜的官职。⑥能侧面表现夏侯胜能守正。)
6、C(夏侯胜因此被赦而担任谏大夫、给事中。)
7、(1)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洗马。
(2)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立刻为国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又不被准许。
(3)天久阴却不下雨,这就要有臣下图谋皇帝的事发生了,陛下还要出门到哪儿去呢?(重点词:雨,句式:宾语前置句,句意各1分。)
(4)夏侯胜、黄霸已经被关押在牢里很久了,黄霸想跟夏侯胜学习经术,夏侯胜以已获死罪为由拒绝了他。(重点词:系,句式:状语后置句,句意各1分。)古代诗歌阅读(6分)
8、(1)①时光流逝,避居武夷山中十年之久,忧世伤时,不禁有凄凉之感。②因这凄凉之情,再加上诗人的清高嫉俗,故无心在词藻上争一日之长,无心在文坛上追逐名誉。(答对一点得2分,两点得3分)(2)①用典。(1分)诗人用陈后主的“后庭风味”,揭露宋末统治者的醉生梦死的奢靡之风,(1分)表达诗人对此的鄙视之情。(1分)
②对比手法。(1分)诗人用陈后主的奢靡消沉与梅花的高洁不俗形成鲜明对比,(1分)表达了诗人清高嫉俗之情。(1分)(答对其中一点即可,3分)
文学类阅读
9答E给3分,答C给2分,答D给1分,答A、B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10)①讲述故事:小说故事是由“我”讲述出来的,真实可信;②推进情节:“我”是事件的参与者,由于“我”的提议,情节得以发展变化;③衬托人物:小说主人公王有福的性格,由于“我”的存在而更加鲜明。(每答出一点得2分。意思答对即可。)
11)①性情谦卑,甚至有点窝囊;见了晚辈,也要鞠躬,说话谦和;②胆小怕事,有点狡黠;撞了玻璃偷偷溜掉,别人问起也不敢承认;③有点固执,但不失本性善良;怀疑酒店诚意,承认自己责任,不愿借机发财。(每答出一点得2分。意思答对即可。)
12)观点一:认同王有福的态度:①王有福受伤与酒店管理有关,但他是有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应负一定责任;②王有福害怕赔偿溜走,逃避责任在先,索赔理由不够正当充分;③王有福害怕受骗而拒绝索赔,在当时情况下,未尝不是理性的选择。
观点二:认同“我”的态度:①酒店失误导致王有福受伤,要求赔偿正当合理;②王有福放弃索赔是担心上当受骗,说明他缺乏法律常识,更应进行法律启蒙;③王有福式的宽容是对不良行为的纵容,有害无益。
(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4分,答出三点给6分。意思答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
13、D(A.“ 叨”读tāo “庇“读 bì B.“遄”读chuán “溯”为“搠” C. “决”读xuè “缁”为“锱”)14 C 15 C 16 D、(例句为名词活用为状语 A、意动用法 B.使动用法 C、名词活用为动词)17.A.(例句为宾语前置句 B.被动句 C.状语后置句 D.定语后置句)
18(1)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5年超过95%(或: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5年95%以上。)(2分)
(2)然而(或:其它表示转折的关联词)(1分)(3)阻碍(错一字不得分)
19、为节约用度而合伙干某事。
第四篇: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共振是物理学上的一个运用频率非常高的专业术语,是指两个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当一个发生振动时,引起另一个物体振动的现象。在声学中,亦称“共鸣”;在电学中,振荡电路的共振现象称为“谐振”。共振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宇宙间最普遍和最频繁的自然现象之一,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共振产生了宇宙和世间万物,没有共振就没有世界。
目前科学研究认为,宇宙是在一次剧烈的大爆炸后产生的。促使这次大爆炸产生的根本原因之一,便是共振。当宇宙还处于浑沌的奇点时,里面早就开始产生了微弱的振荡。渐渐地,振荡的频率越来越高、越来越强,并引起了共振。最后,在共振和膨胀的共同作用下,宇宙在瞬间急剧膨胀、扩张,然后,就产生了日月星辰……
共振不仅创造出了宏观的宇宙,也产生了微观物质世界。从电磁波谱看,微观世界中的原子核、电子、光子等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是以波动的形式传递的。宇宙诞生初期的化学元素,也可以说是通过共振合成产生的。有一些微小的粒子可以在共振的作用下,在100万亿分之一秒的瞬间互相结合起来,于是新的化学元素便产生了。因为宇宙中这些粒子的生成与共振有着如此密切的关系,所以粒子物理学家经常把粒子称为“共振体”。
既然共振是宇宙间一切物质运动的一种普遍规律,人及其他的生物也是宇宙间的物质,共振也普遍存在于这些生命中。
人的大脑进行思维活动时产生的脑电波也会发生共振现象。我们喉咙间发出的每个颤动,都是因为与空气产生了共振,才形成了一个个音节,构成一句句语言,才能使我们能够用这些语言来表达我们的情感,进行社会交往与沟通。
许多动物身上还存在着其他一些形式的共振现象。夏天树上蝉儿的“知了”声,秋夜蟋蟀的鸣叫声……无一不是借用摩擦身体的某一部位与空气产生共鸣而发声。飞禽走兽们也能巧妙地运用着共振来发出各种叫声,传递不同信息。
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共振,天地间的生机将会消失,整个世界将会变得死寂荒凉!
紫外线是太阳发出的一种射线,它们如果大举入侵地球,人类及各种生物可能将无法生存。所幸我们有大气层中的臭氧层,是它们借助共振的威力,阻止了紫外线的长驱直入。当紫外线经过大气层时,臭氧层的振动频率恰恰能与紫外线产生共振,这种振动吸收了大部分的紫外线。所以,共振能使大气中的臭氧层变得如防晒油一样,保证我们不至于被射线伤害。
共振还能使地球维持在适当的温度,给地球生命创造出一个冷热适宜的生存环境。因为虽然经过臭氧层的围堵、拦截,但仍有少部分漏网的紫外线能够成功地逃逸出来,到达地球表面,这部分紫外线经过地球吸收后,能量减少,变为红外线,扩散回大气中。而红外线的热量,又恰好能和二氧化碳产生共振,然后被滞留在大气层中,使大气层保有一定温度,让万物在温暖和煦的环境中孕育成长。
就连我们熟知的光合作用,也与共振有关——叶绿素与某些可见光共振,才能吸收阳光,产生氧气与养分。可以说,没有共振,植物便不能生长,食物链会被彻底摧毁。所以我们说,共振,创造了世界。(选自《光明日报》2012年07月10日)1.下列对于“共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共振的前提条件是两个物体的振动频率必须相同,当一个物体发生振动时,引起另一个物体振动,这种现象才叫共振。
B.共振这一专业术语在物理学不同的领域又有不同的称呼:在声学中称“共鸣”;在电学中,振荡电路的共振称为“谐振”。C.共振现象可以说是宇宙间一种最普遍和最频繁的自然现象之一,宇宙和世间万物都是源于共振,唯有共振才能有现在的世界。
D.共振是宇宙间一切物质运动的一种普遍规律,不仅存在于无生命的自然万物之中,而且也存在于有生命的人及其他生物体中。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依据目前的科学研究,解释宇宙产生的主要理论是大爆炸理论,而这次大爆炸是在共振和膨胀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
B.共振也创造了微观物质世界,宇宙诞生初期,有一些微小的粒子在共振的作用之下,互相结合起来,便产生了新的化学元素。
C.许多昆虫能借助摩擦身体的某一部位与空气产生共鸣而发声,许多飞禽走兽也能巧妙地运用共振来发出各种叫声,传递不同信息。
D.人体中也普遍存在着共振现象:因为有共振,我们才能发声、说话,表达情感;因为有共振,我们的大脑才会产生脑电波。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正是因为我们大气层中的臭氧层,借助共振吸收了大部分的紫外线,才使得地球上的生物免受侵害,否则地球上的生命将无法生存。
B.少部分到达地球的紫外线被地球吸收后,变为红外线,恰好能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共振,被留在大气层中,为地球保温。
C.没有共振植物就不能生长,因为植物的叶绿素要与某些可见光发生共振,才能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养分。
D.从宏观宇宙到微观粒子,从无生命体到各种生物,从地面到空中,可以说共振现象普遍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讲,共振创造了世界。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一7题。
唐璘,字伯玉,古田人。游太学。嘉定十年举进士,调吴县尉,有杀人于货挟其舟亡者,有司求贼急,屠者自告吾儿实杀之,儿亦自诬伏。璘问:“舟安在?钱何用?”其辞差,为缓之,果得贼太湖,与舟俱至,举县感服。县有势家治圃,将凿渠通舟,缪言古有渠,常平使者主之。璘视乾道故籍,则诚民田也,力争,迕使者意,移监县税。璘遂以直闻。调瑞州.学教授,用白鹿洞教法,崇礼让,后文艺,士翕然知向。
辟淮东运司催辖纲运官。属出师楚州,尽瘁焉。捷闻,以金人据淮阴,欲乘势取之。璘.言:“捷奏多夸,讵得信乎?须聚兵二十万,日费米斛余五千,缗钱余二万,调夫几万人,仅能使贼全师北去。今出没涟、海,谋结北边,正欲迭出挠我,忧方大尔。淮阴紧垒与楚城等,濠之广又过之,我士疲丁困,可一拔得乎?仆窃危之。”不听。
擢监察御史,台吏且至,璘皇骇趋避不敢诣阙。母曰:“人言此官好,汝何得忧乎?”.璘曰:“此官须为朝廷争是非,一拂上意或迕权贵,恐重为大人累,何得不忧?”母曰:“而第尽言,吾有而兄在,勿忧。”璘拜谢,入就职。
故事,御史惟常服拜下,有论奏缴进,至是独召对缉熙殿,令服窄衫面读。奏请号召土豪,经理荆、襄,亟择帅臣,安集淮西,帝嘉纳;至问边事甚悉。璘感激知遇,自是弹击无所避,再疏:“郑清之妄庸误国,其子士昌,招权纳贿,拔庸将为统帅,起赃吏为守臣,乞削籍废弃。”不行,璘遂力丐外,疏七上,授广西运判。寻升直华文阁、广东经略安抚使。.梅州寇作,璘示以威信,寇寻息。
明年上章乞致仕,帝思见之,亟命入奏,擢太常少卿。寻丁母忧,璘居丧哀毁不食,久之疾革,卒。(节选自《宋史》)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力争,迕使者意 迕:违背 .B.属出师楚州,尽瘁焉 瘁:劳累、劳苦 .C.璘皇骇趋避不敢诣阙 诣:拜见 .D.不行,璘遂力丐外 丐:请求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唐璘“正直”的一组是 ①力争,迕使者意 ②崇礼让,后文艺
③捷奏多夸,讵得信乎? ④恐重为大人累,何得不忧? ⑤自是弹击无所避 ⑥乞削籍废弃
A.①②⑥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璘断案重证据。任吴县县尉时,屠夫承认是自己的儿子杀人抢船,但由于没有证据,唐璘暂缓判决。等找到船后,才给屠夫的儿子定罪。
B.唐璘主张先育人后教书。在担任瑞州学教授时,唐璘采用白鹿洞的教法,把教人懂礼仪、讲谦让放在首位,而把学习文艺放在后面。
C.唐璘对母亲非常孝顺。他被提拔为监察御史,但因怕做官连累母亲,而不愿去上任。母亲死后,悲哀过度,吃不下东西,以至于病情加重。
D.唐璘深受皇帝宠信。他任监察御史时,皇帝亲自在缉熙殿召见他问话,对他提出的一些奏议很赞赏并且采纳。还详细的询问他边疆之事。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我士疲丁困,可一拔得乎?仆窃危之。(5分)
(2)一拂上意或迕权贵,恐重为大人累,何得不忧?。(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野步 [清] 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8.这首诗描写了一位怎样的人物的形象?(4分)
9.这首诗的三、四句都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句1分,共6分)
(1)己所不欲,___________。(《论语》)
(2)___________,若出其中;,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3)鹏之徙于南冥也,___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逍遥游》)(4)且夫水之积也不厚,_____________。(《逍遥游》)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青龙偃月刀 韩少功 何爹剃头几十年,是个远近有名的剃匠师傅。无奈村里的脑袋越来越少,好多脑袋打工去了,好多脑袋移居山外了,好多脑袋入土了,算一下,生计越来越难以维持。他说起码要九百个脑袋,才够保证他基本的收入。
这还没有算那些一头红发或一头绿发的脑袋。何爹不愿趋时,说年轻人要染头发,五颜六色地染下来,狗不像狗,猫不像猫,还算是个人?他不是不会染,是不愿意。师傅没教给他的,他绝对不做。结果,好些年轻人来店里看一眼,发现这里不能油和染发,更不能做负离子和爆炸式,就打道去了镇上。
何爹的生意一天天更见冷清,我去找他剪头的时候,在几间房里寻了个遍,才发现他在竹床上睡觉。
“今天是初八,估算着你是该来了”他高兴地打开炉门,乐滋滋地倒一盆热水,大张旗鼓进入第一道程序:洗脸清头。
“我这个头是要带到国外去的,你留心一点剃。”我提醒他。
“放心,放心!建伢子要到阿联酋去煮饭,不也是要出国?他也是我剃的!”
洗完脸,发现停了电。不过不要紧,他的老式推剪和剃刀都不用电——这又勾起了他对新式美发的不满和不屑:你说,他们到底是人剃头呢,还是电剃头呢?只晓得操一把电剪,一个吹筒,两个月就出了师,就开得店,那也算剃头?更好笑的是,眼下婆娘们也当剃匠,把男人的脑壳盘来拨去,成何体统?
我笑他太老腔古板,劝他不必过于固守男女之防。
“好吧好吧,就算男人的脑壳不金贵了,可以由婆娘们随便来挠,但理发不用剃刀,像什么话呢?”他振振有词地说,“剃匠剃匠,关键是剃,是一把刀。剃匠们以前为什么都敬奉关帝爷?就因为关大将军的功夫也是在一把刀上,过五关,斩六将,杀颜良,诛文丑,于万军之阵取上将军头颅如探囊取物。要是剃匠手里没有这把刀,起码一条,光头就是刨不出来的。三十六种刀法也派不上用场。”
我领教过他的微型青龙偃月刀。其一是“关公拖刀”:刀背在顾客后颈处长长地一刮,刮出顾客麻酥酥的一阵惊悚,让人十分享受。其二是“张飞打鼓”:刀口在顾客后颈上弹出一串花,同样让顾客特别舒服。“双龙出水”也是刀法之一,意味着刀片在顾客鼻梁两边轻捷地铲削。“月中偷桃”当然是另一刀法,意味着刀片在顾客眼皮上轻巧地刨刮。至于“哪吒探海”更是不可错过的一绝:刀尖在顾客耳朵窝子里剔,似有似无,若即若离,不仅净毛除垢,而且让人痒中透爽,整个耳朵顿时清新、开阔,整个面部和身体为之牵动,招来嗖嗖八面来风。气脉贯通和精血涌动之际,待剃匠从容收刀,受用者一个喷嚏天昏地暗,尽吐五脏六腑之浊气。
一套古典绝活儿玩下来,他只收三块钱
尽管廉价,尽管古典,他的顾客还是越来越少,有时候,他成天只能睡觉,一天下来也等不到一个脑袋,只好招手把叫花子、流浪仔叫进门,同他说说话,或者在他头上活活手,提供免费服务。但他还是决不油和染发,宁可败走麦城也决不背汉降魏。
三明爹一辈子只有一个发型,就是刨光头,每次都被何师傅刨得灰里透白,白里透青,滑溜溜地毫光四射,因此多年来是何爹刀下最熟悉、最亲切、最忠实的脑袋。三明爹好久没送脑袋来了,让何爹算着算着日子,不免起了疑心。他翻过两个岭去看望老朋友,发现对方久病在床,已经脱了形,奄奄一息。
他含着泪回家,取来了行头,再给对方的脑袋上刨一次,包括使完了他全部的绝活儿,三明爹半躺着,舒服得长长吁出一口气:“兄弟,我这一辈子抓泥捧土,脚吃了亏,手吃了亏,肚子也吃了亏啊。搭伴你,就是脑壳没有吃亏,我这个脑壳,来世……还是你的。”
何爹含着泪说:“你放心,放心”
光头脸上带着笑,慢慢合上了眼皮,像睡过去了 何爹再一次“张飞打鼓”:刀口在光亮亮的头皮上一弹,弹出了一串花,由强渐弱,余音袅袅,算是最后一道工序完成,他看见三明爹的眼皮轻轻跳了一下。
那一定是人生最后的极乐。(有删减)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何爹是个远近有名的剃匠师傅,但他的生意日渐惨淡,连生计都难以维持。其中的原因是他居住在远离闹市的山村。
B.何爹对只操一把电剪、一个吹筒去开店剃头的人很是不满与不屑,因为他们没经经过严格的训练,根本就不会剃头。
C.何爹敬奉关帝,且以关帝为自己人生楷模,这是因为关帝不仅刀法精湛,而且重义守节,败走麦城也决不背汉降魏。
D.何爹辛苦地去看三明爹,发现三明爹奄奄一息后,又取来行头,为三明爹剃了最后一次头,这说明两个人亲如兄弟。
E.这篇小说用简练质朴的叙述了一位剃头师傅固守传统手艺的故事,反映了新时期某些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走向衰落的现实。
(2)小说开头写山村打工、迁居、染烫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3)小说中的人物何爹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说明。(6分)
(4)小说以“青龙偃月刀”为题目,有什么用意?(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1分)1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迤逦(yǐlǐ)提防(dī)
央浼(miǎn)庇佑(pì).....B.讥诮(xiào)
拮据(jū)
熟稔(rěn)船棹(zhuó)....C.优渥(wò)逋慢(bū)
祚薄(zuò)
矜悯(jīn)....D.岑寂(cén)付梓(xīn)尺牍(dú)戗兽(cāng)....1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车篷 纯粹 通宵 哀声叹气 B.流弊 蕴藉 桅杆 清沁肺腑 C.噩梦 拌倒 暴躁 兴高采烈 D.抿嘴 掂量 提炼 富丽堂黄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电视剧《玉碎》从普通百姓的视角,以“玉”为叙事平台,讴歌了中华民族面对外族强权“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血性精神,看后令人回肠荡气。....B.针对每年节节攀高的茅台酒价格,贵州茅台公司高层曾三令五申要求各地经销商保持冷静,不要将现存茅台酒束之高阁,等待高价出售。....C.香炉峰并非什么名山,但是站在山顶,同样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尤其望着眼前的高山流水、翠柏雾霭,更是让人心旷神怡。....D.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蛟龙号下潜深度创世界记录,伦敦奥运会再创佳绩,中国第一艘航母服役……2012年中国喜事连连,真是大快人心。....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由茅盾先生临终前捐献25万元稿费设立的茅盾文学奖,如今已走过8届29年的光阴,共评选出38部获奖作品,已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具有代表性的时代经典。
B.城市发展论坛的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我国城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预测城镇化速度和趋势上,而对城镇化过程中公共政策的负面影响则明显被忽视。
C.为了避免地方电视台相亲节目、娱乐节目的不再泛滥,国家广电总局多次发文干预,但收效甚微,毕竟,这些节目迎合了部分观众的媚俗需求。
D.在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之际,日本政府和右翼势力置中日友好大局于不顾,强行采取所谓的“购岛”行动,对此,我国政府出台了强有力的反制措施。
1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早在明朝嘉靖年间,钓鱼岛和黄尾屿就被确认不属于琉球,清初我国地图就已刊载钓鱼诸岛。这里是我国东海靖鱼场。
。
。在这个海峡港湾中,还盛产飞花鱼,台湾省基隆、苏澳两地渔民,常靠此渔区生存。①带来了大批鱼群
②所以我国浙江、福建和台湾等地的渔民经常到这一带捕鱼 ③在钓鱼岛与东南方的北小岛、南小岛之间
④风平浪静,成为渔民的天然避风港湾
⑤太平洋黑潮流经这里
⑥有一条宽达l000多米的“蛇岛海峡”
A.⑤④②③⑥①
B.⑤①②③⑥④ C.④②③⑤①⑥
D.②③⑥①⑤④ 17.仿照下面划线句子,另写两句话,句式与示例相同,中心话题不变。(6分)
我喜欢淡之美。
我喜欢看淡淡的流云,体味一份悠然和飘逸;
五、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邱吉尔的演讲功力令世人折服,其演讲的措辞、语调和手势中透出非凡的勇气和力量。二战最困难的时期,英国军民的精神支柱,几乎就是邱吉尔每天的广播讲话。可是有谁知道,邱吉尔青年时期特别害羞,一讲话就脸红,期期艾艾(口吃)。当他确定了自己的远大目标和抱负后,决心克服这个缺点。几年后,他便风度翩翩、语惊四座。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2—2013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
参考答案:
1、C(过于绝对,原文是“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
2、D(“因为有共振,我们的大脑才会产生脑电波”错,原文是“人的大脑进行思维活动时产生的脑电波也会发生共振”)
3、A(“否则地球上的生命将无法生存”错,原文是“人类及各种生物可能将无法生存)..
4、C(诣:到……去)
5、D(②表现他教育首先重视礼让,④表现他孝顺)
6、A(“才给屠夫的儿子定罪”错,原文是“果得贼太湖”)
7、(1)我方士兵、民丁疲惫困乏,能一战就攻取吗?我私下觉得形势危险。(“疲”“拔”“窃”“危”各1分,语句通畅1分)
(2)一旦违背皇上旨意或触犯权贵,恐怕又要连累母亲大人您,怎么能不担忧呢?(“一”“拂”“重”“累”各1分,语句通畅1分)8.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位在寒秋中倚杖漫步、(1分)头发花白、(1分)带着些许哀愁(1分)的老者形象。(1分)
9.这首诗的三、四句运用了拟人和对比的手法。(2分)将“秋风”拟人化,认为它是个“管闲事”的家伙,染红了枫叶,染白了人头;(2分)红叶与白发对比,突出时光催人老。(2分)
10、(1)勿施于人(2)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
(3)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4)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11、(1)C E(C给3分,E给2分,D给1分)(A.“生意惨淡”是因为“不愿趋时”。B.“没经严格训练,不会剃头”,没有依据。D.“亲如兄弟”一词欠准确。)
(2)①交代社会环境,为人物的活动提供背景。②反应社会的巨变,为下文情节发展做铺垫。③衬托人物坚守传统以及保守。(每个2分)
(3)①技艺精湛。剃头刀法绝妙。②热爱传统,但思想守旧。固守师傅传承,不随着社会变革。③崇尚节义。以关帝为偶像,走麦城也不决不背汉降魏。④心地善良。为流浪仔剃头,为三明爹理发。(打出三个即可,每个2分)(4)①与电剪、吹筒对比,突出社会巨大变化。(2分)②突出人物形象,崇拜关帝,刀法精湛,重义守节。(2分)③象征传统文化,突出传统文化的命运。(2分)④新颖别致,吸引读者(2分)
12、C(A央浼měi 庇bì佑 B讥诮qiào船棹zhào D付梓zǐ戗qiàng兽)
13、B(A唉声叹气C绊倒D富丽堂皇)
14、A(回肠荡气:文艺作品或乐曲感人肺腑。B束之高阁:把东西扔在一边,不去用它或管它。C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乐曲高妙。D大快人心:坏人坏事受到惩处,令人高兴。)
15、D(A成分残缺,在“已成为”前加“这些作品”,B句式杂糅,去掉“对”或“被”,C不合逻辑,去掉“不”)
16、B(⑤①②解说“这里是我国东海靖鱼场”;③⑥④解说“海峡港湾”)
17、(略)
18、立意提示:① 远大的抱负是克服一切缺点、困难的不竭动力。
②成功源自远大的抱负和克服苦难的决心
参考译文:
唐璘,字伯玉,古田人。游学太学。嘉定十年考中进士,调任吴县县尉,有个人谋财杀人并抢了船乘船逃跑,有关部门紧急追捕贼人,有个屠夫自首说自己的儿子实际杀了之,他儿子也表示伏罪。唐璘问:“小船在什么地方?钱做什么用了?”他们的回答与实际不符,为此暂缓处理他们,最后果真在太湖抓到贼人,与小船一起押来,全县人都感动佩服。县里一个有权势的人家修园圃,准备挖渠通船,胡说此处古代就有渠,常平使者支持他。唐璘查阅了干道的旧图籍,原来其实是民田,极力争辩,违背了使者的意图,调任监县税。唐璘因此以正直闻名。调任瑞州学教授,采用白鹿洞教学法,推崇礼让,把文艺放在后面,士人全都知道努力的方向。
被任命为淮东运司催辖纲运官。跟随出兵楚州,尽心尽力。捷报上报,因为金人占据淮阴,准备乘势攻取它。唐璘说:“捷报中浮夸成分多,怎么可信?要聚集兵力二十万,每天消费米五千余斛,钱二万多缗,调动民夫几万人,这样才仅仅能使贼兵全师向北退去。如今贼兵出没涟、海一带,谋划与北方勾结,正准备交替出兵骚扰我们,可担忧的正大呢。淮阴城垒的坚固与楚城一样,护城河的宽度又超过楚城,我方士兵疲惫民丁困乏,能一战就攻取吗?我私下觉得形势危险。”没有听取他的意见。
提拔为监察御史,台吏即将来时,唐璘慌忙躲避不敢到朝廷去上任。他母亲说:“人家说这个官职好,你有什么可担忧的?”唐璘曰:“此官职必须为朝廷争辩是非,一旦违背皇上旨意或触犯权贵,恐怕又要连累母亲大人您,怎么能不担忧呢?”他母亲说:“你尽管放开说话,我有你兄长在,不用担忧我。”唐璘拜谢,入朝就职。
按照旧例,御史只是穿着常服拜受任命,如果有论奏就送进去,这一次皇帝特地在缉熙殿召见问话,让他穿着窄衫当面朗读。奏请号召地方豪杰,治理荆、襄地区,紧急挑选帅臣,安抚淮西地区,皇帝嘉奖并采纳;以至十分详细地询问边境事务。唐璘感激皇帝的知遇之恩,从此无所回避地弹劾批评,再次上疏:“郑清之狂妄平庸贻误国家,他的儿子郑士昌,玩弄权力收受贿赂,提拔无能的将领为统帅,起用贪赃的官吏作为守臣,请求剥夺他们的职务。”但没有施行,唐璘于是极力请求到京外任职,上了七次奏疏,授予他广西运判。不久升任直华文阁、广东经略安抚使。梅州发生寇乱,唐璘示以威信,寻寇乱平息。
第二年上奏章请求退休,皇帝想要见他,紧急命令他入朝奏对,提拔为太常少卿。不久为母亲服丧,唐璘服丧期间悲痛过度不吃饭,时间久了病情加重,去世。
第五篇: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22分)
一、选择题(12分,每小题2分)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在第ⅱ卷答题栏中 1.下列词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 兑换 蝉蜕 税收 b 当年 档案 饼铛 c 单于 禅让 蟾蜍 d 痉挛 劲旅 靓妆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攫(jué)取 笼(1ǒng)络 锲(qì)而不舍 如法炮(páo)制 b 演绎(yì)脉搏(bó)真知卓(zhuó)见 甘之若饴(yí)c 伎(jì)俩 滂(páng)沱 生灵屠(tú)炭 无稽(jī)之谈 d 症(zhèng)结 屏(bǐng)除 虚与委蛇(wēi yí)寥(liáo)若晨星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厦门特大走私案七名主犯被人民法院判处死刑已于昨日。②改革开放的今天,为了适应出版新形势,我们必须构建出版协会新。③我们只有走教育产业化道路,才能实现教育的规模生产和规模。a 伏法 体制 效益 b 服法 机制 效率 c 伏法 机制 效率 d 服法 体制 效益 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是()a 洛阳一场大火,309个生灵涂炭,这一灾难震惊四方。b 你应该和朋友合作搞这个课题,要知道三人成虎啊。
c 他们疼爱孩子,孩子也孝敬他们,一家人相敬如宾,生活美满幸福。d 在激烈的竞争中我们不应妄自菲薄,而应相信自己的实力,积极参与。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a 当西方学者普遍认为古希腊是现代文明之源,杜兰博士则认为欧洲大多数的发 明来自埃及和东方。
b 朦胧的思想是零零碎碎不成片断的语言,清晰的思想是有条理组织完整的语言。c 看着父亲那灰白的头发,微驼的背影,使我不禁热泪盈眶。
d 台独分子进行分裂活动时,为岛内绝大多数民众所反对,他们是爱国,维护祖国统一的。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春天,为我们的心灵提供了我们能享受的一切,轻松地解除了心头的焦虑和感情上的纷扰,从大自然的微笑中,显露出来。①充满了闲适欢愉 ②感受到了闲适欢愉
③田野将是一片新绿,飘逸着令人沉醉的馨香,到处倾泻着春天的歌 ④田野将是一片新绿,飘逸着春天的歌,到处倾泻着令人沉醉的馨香。⑤大地整个一副快乐的神态 ⑥整个大地一副快乐的神态
a ②③⑥ b ①④⑤ c ②③⑤ d ②④⑥
二、(10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1题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①。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之时喜隐②,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假并侵,里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飞又不鸣,正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威行三十六年。威王八年,楚大发兵加齐。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赍金百斤,车马十驷。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绝。王曰:“先生少之乎?” 髡曰:“何敢!”王曰:“笑岂有说乎?” 髡曰“今者臣从东方来,见道旁有禳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而祝曰:'五谷蕃熟、穰穰满家。'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于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镒,白璧十双,车成百驷。髡辞而行,至赵。赵王与之精兵十万,革车千乘。楚闻之,夜引兵而去。
威王大说,置酒后宫,召髡赐之酒。问曰:“先生能饮几何而醉?”对曰:“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威王曰:“先生饮一斗而醉,恶能饮一石哉!其说可得闻乎?” 髡曰:“赐酒大王之前,执法在傍,御史在后,髡恐惧俯伏而饮,不过一斗径醉矣。若朋友交游,久不相见,卒然相睹,欢然道故,私情相语,饮可五六斗径醉矣。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相引为曹,握手无罚,目眙不禁,前有堕珥,后有遗簪,髡窃乐此,饮可八斗而醉二三,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屣交错,杯盘狼藉,堂上烛灭,主人留髡而送客,罗襦襟解,微闻香泽,当此之时,髡心最欢,能饮一石。故曰:'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以讽谏焉。齐王曰:“善。”乃罢长夜之饮,以髡为诸侯主客。
《史记?滑稽列传》
注:①赘婿:战国、秦、汉时,家贫卖子与人为奴,三年不能赎还。主家以女子匹配之,称为赘婿。在当时是社会地位很低的人。
②隐:隐语。不把本意直接说出而借别的词语来暗示的话。③穰穰:丰收的样子。
7.对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滑稽:言语、动作引人发笑 b 先生少之乎? 少:意动用法,认为少 c 见道旁有禳田者: 禳田:祈祷求丰收 d 不过一斗径醉矣 径:就、即
8.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组是
先生饮一斗而醉
a.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
好为淫乐长夜之饮
b.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
乃罢长夜之饮
c.旦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镒
以髡为诸侯主客
d.淳于髡说之以隐
9.选出与例句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
a 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b 能谤讥于市朝者,受下赏 c 朝济而夕设版焉 d 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 10.全都体现淳于髡“滑稽多辩”的一组是 ① 数使渚侯,未尝屈辱
② 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 ③ 楚闻之,夜引兵而去 ④ 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1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齐威王初即位的时候,沉迷于酒色之中,朝政荒芜,百官没有谁敢劝谏。淳于髡用隐语劝说齐威王,于是齐威王振作起来,齐国也强大起来了。
b 楚国大举侵略齐国,齐威王派淳于髡于到赵囤请救兵,赵王给了他十万精兵和千乘兵车。楚国听到消息后连夜撤了军。
c 齐威王同淳于髡谈喝酒的事情。淳于髡趁机委婉劝谏,齐威王称善,并停止通宵饮酒。
d 淳于髡出身低下,淫乐好饮,但因为他既聪明又使人愉悦,最后被任命为接待诸侯的交际官。
第ⅱ卷
三、(23分)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句子翻译或现代汉语(6分)(1)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
(2)故曰:'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
13.下面这首词是苏轼在贬居黄州时写的,认真阅读词前小序和词,然后回答问题。定**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仗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分析下面两个句子的含义(1)一蓑烟雨任平生(2分)(2)也无风雨也无晴(2分)
(3)这首词反映了苏轼怎样的性格和生活态度?(3分)14.背诵默写(10分)
(1)怨灵修之浩荡兮,(2),百年多病独登台。
(3)多情自古作伤离别,!
(4)此情可待成追忆,(5)小楼昨夜又东风,(6)羽扇纶巾,谈笑间,(7)《沁园春?长沙》中上阕“看”字引领的句子是看
(8)《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主旨句是,!
四、(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古村的雨 费振钟
这样的村庄,已经不多了。它们的日渐消失,几乎必然。无论人们再怎样刻意保护,还是敌不过时间的力量。当然,古老的村庄现在在江、浙、皖还有几座,但是它与周围的一切显然已失去了时代的联系。它的存在,只有一种标本的意味。它陈列在那儿,每一块砖瓦,每一块石头,甚至每一棵树,都表达了某种静止和停滞的含义。沿着兰江南行,不久就可以到达郭洞村。村庄周围有石头垒成的围墙,出入村庄需要通过一道石门,这是村庄设置的关隘,不仅说明村庄在过去为了安全而壁垒森严,而且说明村庄封闭式的生活特性。村庄与外界的关联是隐藏的,采用一种不敞开的保守姿态,过着自足的生活。掩藏村庄的还有围墙外繁茂的树木。这此树木中不乏十年以上的樟、槐、榆、松,它们对村庄长年累月的遮蔽,使村庄更加隐秘在一种古老氛围之中。这是某种具有审美性和理想的乌托邦式的遮蔽,它让我们想起当年的武陵桃花源。古木环合,泉水夹带着野花流过去,只有一道小小的门与外面世界交通,这不是“桃花源”的范式吗?难怪这个村庄又叫郭洞村,所谓“洞在青溪何处边”,外面的人要想走进村庄,莫非亦要打探哪儿才有幽密的通道? 不过,我们走进村庄毫无困难,而村庄的情形也并不像桃花源。它里面是一群精心修筑的是明、清风格的民居,大多白墙青瓦。高高笔直的风火墙,连成一片,隔断了村庄上面的天空,下面则是狭窄的巷道,巷道连接了村庄每一座门户。由于这些门户总是长久关闭着,巷道便空虚而冷寂,因此在村庄我们能够看到“屋舍俨然”,却不能看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生活情景,人们囿居在高墙和重门后面,这样“-来,村庄无疑增加了更多的私密性质。于是,我们只好将眼光流连在村庄的外表形式上。我们的手指指着白墙上面各种形状的漏窗,还有镶嵌在一座座门楼上的砖雕,以及无数的镂花木刻,我们完全明白了,所有这些无一不是通过能工巧匠的机杆之心,在乡民们封闭幽深的心情和趣味态度外面装饰了一层”艺术“,从而借了这精致典雅的形式,来蕴藉他们自己紧闭的生活理想。也许,我们就这样不经意地走进了村庄的本质。
实际上,自从这里成为外来者观看之地,村庄的功能就日渐萎缩了,它不再具有生活价值,而成为观赏对象。似乎这一二百年的精雕细作,全为了今天观看和欣赏的需要。甚至连村庄自身也愿意将村庄当作一件古旧的艺术品,连同隐藏在它背后的心情和趣味态度,一起博得一种叫做”文化“的评价和青睬。因此,它不会主动拒绝外来者的进入,这不仅说明它与”桃花源“不好相比,而且也与它那幽闭的本质产生了矛盾。因此,我们最后将看到,人在这样的村庄中,已不像往昔那样被隐藏,而是退出了村庄之外。没有气息,没有生活表情,没有人的日常活动,村庄就蜕变成空壳和废墟。这时候,村庄正好以”文化“的名义,命名为”原始生态村“。外来者为了一种”文化“而来,他们长驱直入,到处探头探脑,然后带着餍足的心情,回到现代世界中打几个文化饱嗝。
只有那个春天的早晨,村庄上空,开始飘落微雨,通往村庄的石子路上,一位穿蓑衣戴箬笠的老农民,牵扯了他惟一的那条耕牛走向村外时,身后留下了一串湿漉漉的蹄声,村庄才真实得让我们多一点感动。(选自2001年第9期《散文》,略有改动)15.从全文看,①为什么说那些古老村庄的存在,”只有一种标本的意味“?(2分)
②第三段末提到的”村庄的本质“指什么?(2分)
16.作者认为郭洞村与”桃花源“比,有哪些相同与不同?(6分)相同点: 不同点:
17.联系全文看,本文以”古村的雨“为题,以”古村微雨图“结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18.下面对本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2分)a 作者深知古村的消失是历史的必然,又深为古村的封闭保守而痛惜,也对外来的”文化“观赏者表示了强烈的反感。
b 郭洞村周围有繁茂的树木,作者对其描写虽着墨不多,却表现出了古村的某种审美韵味,渲染了古老的氛围,又暗示了希望的生机。c 郭洞村的民居很有艺术特色,但作者却不喜欢那些精致典雅的制作,认为它破坏了古村朴素的本色,装饰了保守的内心。
d 结尾处作者用淡淡的笔墨勾勒了一幅古村微雨图:以雨中石子路上呱嗒呱嗒的蹄声,反衬了古村春晨的宁静。
e 作者写”蓑衣“而不是雨衣、”老农“而不是小伙儿、”惟一的耕牛“而不是一群牛--寥寥几笔,写出了古村悠悠的意韵。
五、(9分)19.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续写一个表达对故土或亲人的思念之情的句子。我国古典诗歌内蕴丰富,很能激起人们的联想和想象。”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吟咏这脍炙人口的诗句,谁不为春回大地后祖**亲多姿多彩的面貌而自豪?(3分)20.改写下面的句子,以”语言和思想“为开头,不能改变原意。(3分)为什么说两道手续的看法又不完全正确呢?因为在运用思想时就要运用语言,在运用语言时也就要运用思想,语言和思想毕竟是不能割裂开来的。改为:语言和思想
21.为下面一则消息拟标题(不超过10个字)(3分)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近日表示,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香港特区政府将大力投资教育,以提升年青一代的教育素质。
董建华是在香港体育代表团出席亚运会授旗仪式致辞时说这番话的。董建华说,香港目前正面临着经济转型,知识型经济需要大量的有知识的人才,特区政府已下定决心,将对教育作大的投资,以提高年青人的教育素质,为香港的未来发展打好基础。
董建华说,青年人有不同的兴趣和爱好,在成长过程中,不同的年龄有同不的发展速度。他说,特区政府将致力于为青年人提供多元化的学习和进修机会,使青年人在各方面不断装备自己,发挥所长,在社会的不同领域作出自己的贡献。
六、作文(30分)
22. 书?读书
人活着要吃饭,人活着也要读书;吃饭是人的本性,读书也是人的本性。读书可以有目的地读,也可以无目的随便翻翻。书海无边,只能有选择地读一些代表作。读得好不好,要看实践。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结果造就的是两脚书橱,”百无一用是书生“。但是如果是个”读书种子“,葆有读书乐趣,就能兴味盎然地吸收书中精华,长成大树,成为栋梁之材。请以”书“或”读书“为话题,自拟题目,或记叙,或议论,或抒情,或说明,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内容与”书“相关即可。考试答案
一、1-11 d d a d b a a c a a d
二、12(1)各级官员政事荒废混乱,诸侯都来侵略,国家危险,早晚就要灭亡。
(2)所以说酒喝多了就乱了,快乐到了顶点就悲哀了。一切事情都是这样。这说的是什么都不要达到顶点,如果达到了顶点,就必然走向反面转为衰败。
13(1)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幸和灾难等闲视之
(2)不幸和灾难过去就算了,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生活态度。
(3)旷达、开朗的性格和超脱的生活态度。
14(1)终不察夫民心。
(2)万里悲秋常作客。
(3)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4)只是当时已惘然。
(5)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6)樯橹灰飞烟灭。
(7)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8)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5(1)它已失去了活力,只是过去村庄的空壳。
(2)紧闭的生活理想或封闭幽深的心情和趣味。
16相同点:古木环合,泉水夹带着野花流过去,只有一道小小的门与外面世界交通(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不同点:(1)人们囿居在高墙和重门后面,巷道便空度而冷寂,不能看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生活情景。
(2)郭洞村自愿做一件古旧的艺术品,博得一种叫做”文化“的评价和青睐;”桃花源“没有。
17(”村庄就蜕变成空壳和废墟“,微雨中,古村的本色令作者感动)表达了古夺变化的委婉批评,对古村原本风貌的喜爱。
d、e 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读着这优美动人的诗句哪个浪迹天涯的游子不希望飞回日思夜想的故乡?
20(语言和思想)毕竟是不能割裂开来的,在运用思想时就要运用语言,在运用语言时也就要运用思想,所以说两道手续的看法不完全正确。
21香港将大力投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