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时间:2019-05-14 14:36: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第一篇: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明确地指出: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新课程环境下口语交际教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然而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只重视读写,忽略了口语交际的训练的现象仍然存在,口语交际的训练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我们学校在两年前开展了对口语交际教学的探索。希望通过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一、找准学普通话的途径,消除学生口语表达的束缚(1)提倡普通话交流

随着社会生存的需要,人们打破了地域的局限,不再处于自身狭小的世界,而更多地走向外界,与来自不同地方的人进行交流。那么,实现人与人之间快速、无障碍交流,最好的方法就是通用一种语言,即普通话。而农村孩子一出生所接受的语言就是本地方言,在孩子语言形成时期,没有受到此方面的熏陶,基础薄弱,这就出现了孩子在校期间不会用普通话交流,即使用到,也不流畅,甚至夹杂着浓厚的地方口音,导致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较差。

面对这种现象,教师要大力提倡和推广说普通话。首先,要用自己的模范性来影响学生,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课堂或课外与学生的交流中,还应该表现在同事之间的对话中。其次,让学生采取自律或他律的方式,时刻提醒自己说普通话,并对表达好的同学适时给予表扬或奖励。我坚信,只要人人说普通话,时时说普通话,那么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定会有所提高。

(2)克服学生羞怯自卑的心理

任何事物的形成和发展都由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决定的。当教师排除一切干扰,努力为孩子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时,那么孩子的“束缚”有没有打开,便显得至关重要。因而要想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要帮助学生克服羞怯自卑的心理,让他们丢弃“感觉说得不如别人”、“说错了怕别人笑话”的思想,树立自信。如面对容易羞怯的孩子,教师可以耐心等待,多给孩子准备的时间;面对自卑的孩子,教师可以多鼓励,多表扬。“自信心就像人的能力催化剂,将人的一切潜能都调动起来。”只有孩子信心十足的时候,才是口语表达最佳的时候。

(3)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直接影响孩子个性与能力的形成,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但是由于农村生活环境的限制,家长们更多的时间忙于劳作,忙于打工赚钱,忽视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养。甚至部分家长思想认识有误,觉得培养孩子仅仅是老师的责任,淡化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作用。所以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经常与家长联系沟通,从而引起家长对孩子能力的重视和对教师工作的支持。例如,当孩子跟家长讨论一个很感兴趣的话题时,我们的家长不再是“我很忙”、“我不知道”等的简单回应。家长可以适时抓住这样的机会与孩子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让孩子感受到来自家庭的鼓励,也让孩子对下一次的交流充满期待。

二、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口语表达的热情

(一)微笑期待

“老师面带笑容的时候是我们口语表达最好的时候。”一语惊醒梦中人,这是学生对老师的期待,也是学生对老师的批评,更是学生教给老师的策略。在课堂教学中,影响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教师的情感就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教师的情绪状态直接影响学生的紧张焦虑程度、智力活跃程度和学习活动的参与程度。教师的热情、乐观等情感因素对课堂的心理气氛起着决定作用。所以,教师要不吝自己的笑容、目光、抚触,来淡化学生的畏惧心理,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在师爱中畅所欲言,从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宽容接纳

“当我想难倒一个人或是‘胡搅蛮缠’的时候,我的口语表达能力最好。”我们不妨这样来解读这句话:“人”即“教师”,“难倒”即“挑战”,“胡搅蛮缠”即“据理力争”。它给我的启示就是学生希望和老师站在同样的高度去交流。那么这时候,教师就应该放弃自己所谓的“师道尊严”,及时俯身去捕捉学生的独特瞬间,尊重学生对民主、平等的理解,适应学生想要挑战的心理。因为这时候,也许正是孩子灵感最迸发、思维最敏捷、口语表达最流畅的时候。

三、创设形式多样的情境,确保学生口语表达的兴趣

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教师对言语发展过程进行指导的方法之一,就在于恰当地选择材料和创设说话的情境,以促使学生沿着言语发展的阶段不断上升。”因而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及教学内容来创设各种情境,调动学生“说”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想说的欲望,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口语表达的状态。

(一)创设表演情境

表演是学生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精彩的表演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使他们的口语表达更符合角色特点。六年级语文教材中有一篇课文《将相和》,它的故事性比较强,教学中我们充分发挥其特点,让学生演课本剧,进行角色扮演,再现三个故事。学生在演故事的过程中,增强对话交流,既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深入地理解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可谓事半功倍,一举两得。

(二)创设生活情境

口语表达不能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而独立存在,学生的语言不仅靠书本中“学得”,更要靠生活中“习得”,因此,教师要十分注重创设多种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感知和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口语表达中说得更真实,更具体,更有趣。比如在进行阅读教学《只有一个地球》后,让学生讨论我们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因为教师创设了学生十分熟悉的生活情景,学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交流,开动了脑筋,各抒己见,充满了情趣。

(三)创设问题情境

在语文教材每一篇课文前都设有“预习”栏目,在这个栏目中,往往会提出两至三个问题,或者提到“收集相关资料,和同学交流一下”的语句,这其实也可以看作是对口语表达的要求。因为学生在解决问题、交流资料的过程中,势必要用到口语,对自己同意的方法进行补充,对自己不同意的方法提出疑问。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发挥想象,自主交流,养成习惯。

(四)创设视听情境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听是说的基础,是获取信息、积累材料的过程,在听的时候能学到很多说的方法和技巧。比如我们在进行古诗《枫桥夜泊》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出示诗句所示情景(可以是一个动态过程),同时再用优美的语言描绘诗句画面所展示的景象,这样视听结合,无不给学生以美感,美的生活,美的世界,达到最好的“倾听”和“表达”效果。

四、提供丰富多彩的实践,提升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

创设情境的方式固然很多,但这些都是优化教学的手段,而不是最终的目的。如果说创设情境完成的是我们“听---说---读---用”四个环节中的前两环,那么丰富的实践活动便是后两环。所以,我们要十分重视提供给学生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正如大纲所说:“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张友平

二〇一四年五月二十日

第二篇: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一.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明确地指出: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新课程环境下口语交际教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然而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只重视读写,忽略了口语交际的训练的现象仍然存在,口语交际的训练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我们学校在两年前开展了对口语交际教学的探索。希望通过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一、找准学普通话的途径,消除学生口语表达的束缚

(1)提倡普通话交流

随着社会生存的需要,人们打破了地域的局限,不再处于自身狭小的世界,而更多地走向外界,与来自不同地方的人进行交流。那么,实现人与人之间快速、无障碍交流,最好的方法就是通用一种语言,即普通话。而农村孩子一出生所接受的语言就是本地方言,在孩子语言形成时期,没有受到此方面的熏陶,基础薄弱,这就出现了孩子在校期间不会用普通话交流,即使用到,也不流畅,甚至夹杂着浓厚的地方口音,导致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较差。

面对这种现象,教师要大力提倡和推广说普通话。首先,要用自己的模范性来影响学生,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课堂或课外与学生的交流中,还应该表现在同事之间的对话中。其次,让学生采取自律或他律的方式,时刻提醒自己说普通话,并对表达好的同学适时给予表扬或奖励。我坚信,只要人人说普通话,时时说普通话,那么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定会有所提高。

(2)克服学生羞怯自卑的心理

任何事物的形成和发展都由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决定的。当教师排除一切干扰,努力为孩子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时,那么孩子的“束缚”有没有打开,便显得至关重要。因而要想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要帮助学生克服羞怯自卑的心理,让他们丢弃“感觉说得不如别人”、“说错了怕别人笑话”的思想,树立自信。如面对容易羞怯的孩子,教师可以耐心等待,多给孩子准备的时间;面对自卑的孩子,教师可以多鼓励,多表扬。“自信心就像人的能力催化剂,将人的一切潜能都调动起来。”只有孩子信心十足的时候,才是口语表达最佳的时候。

(3)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直接影响孩子个性与能力的形成,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但是由于农村生活环境的限制,家长们更多的时间忙于劳作,忙于打工赚钱,忽视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养。甚至部分家长思想认识有误,觉得培养孩子仅仅是老师的责任,淡化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作用。所以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经常与家长联系沟通,从而引起家长对孩子能力的重视和对教师工作的支持。例如,当孩子跟家长讨论一个很感兴趣的

话题时,我们的家长不再是“我很忙”、“我不知道”等的简单回应。家长可以适时抓住这样的机会与孩子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让孩子感受到来自家庭的鼓励,也让孩子对下一次的交流充满期待。

二、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口语表达的热情

(一)微笑期待

“老师面带笑容的时候是我们口语表达最好的时候。”一语惊醒梦中人,这是学生对老师的期待,也是学生对老师的批评,更是学生教给老师的策略。在课堂教学中,影响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教师的情感就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教师的情绪状态直接影响学生的紧张焦虑程度、智力活跃程度和学习活动的参与程度。教师的热情、乐观等情感因素对课堂的心理气氛起着决定作用。所以,教师要不吝自己的笑容、目光、抚触,来淡化学生的畏惧心理,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在师爱中畅所欲言,从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宽容接纳

“当我想难倒一个人或是‘胡搅蛮缠’的时候,我的口语表达能力最好。”我们不妨这样来解读这句话:“人”即“教师”,“难倒”即“挑战”,“胡搅蛮缠”即“据理力争”。它给我的启示就是学生希望和老师站在同样的高度去交流。那么这时候,教师就应该放弃自己所谓的“师道尊严”,及时俯身去捕捉学生的独特瞬间,尊重学生对民主、平等的理解,适应学生想要挑战的心理。因为这时候,也许正是孩子灵感最迸发、思维最敏捷、口语表达最流畅的时候。

三、创设形式多样的情境,确保学生口语表达的兴趣

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教师对言语发展过程进行指导的方法之一,就在于恰当地选择材料和创设说话的情境,以促使学生沿着言语发展的阶段不断上升。”因而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及教学内容来创设各种情境,调动学生“说”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想说的欲望,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口语表达的状态。

(一)创设表演情境

表演是学生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精彩的表演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使他们的口语表达更符合角色特点。六年级语文教材中有一篇课文《将相和》,它的故事性比较强,教学中我们充分发挥其特点,让学生演课本剧,进行角色扮演,再现三个故事。学生在演故事的过程中,增强对话交流,既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深入地理解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可谓事半功倍,一举两得。

(二)创设生活情境

口语表达不能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而独立存在,学生的语言不仅靠书本中“学得”,更要靠生活中“习得”,因此,教师要十分注重创设多种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感知和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口语表达中说得更真实,更具体,更有趣。比如在进行阅读教学《只有一个地球》后,让学生讨论我们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因为教师创设了学生十分熟悉的生活情景,学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交流,开动了脑筋,各抒己见,充满了情趣。

(三)创设问题情境

在语文教材每一篇课文前都设有“预习”栏目,在这个栏目中,往往会提出两至三个问题,或者提到“收集相关资料,和同学交流一下”的语句,这其实也可以看作是对口语表达的要求。因为学生在解决问题、交流资料的过程中,势必要用到口语,对自己同意的方法进行补充,对自己不同意的方法提出疑问。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发挥想象,自主交流,养成习惯。

(四)创设视听情境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听是说的基础,是获取信息、积累材料的过程,在听的时候能学到很多说的方法和技巧。比如我们在进行古诗《枫桥夜泊》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出示诗句所示情景(可以是一个动态过程),同时再用优美的语言描绘诗句画面所展示的景象,这样视听结合,无不给学生以美感,美的生活,美的世界,达到最好的“倾听”和“表达”效果。

四、提供丰富多彩的实践,提升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

创设情境的方式固然很多,但这些都是优化教学的手段,而不是最终的目的。如果说创设情境完成的是我们“听---说---读---用”四个环节中的前两环,那么丰富的实践活动便是后两环。所以,我们要十分重视提供给学生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正如大纲所说:“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一)沿语文课堂教学主线 1.重视口语交际课

每个单元一堂的口语交际课是培养学生口语表达的主要途径,教师要根据每单元口语交际的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准备每一节口语课。每册书的口语交际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在六年级语文第十二册教材中,有辩论的,有演讲的,有采访的、有评议的。就以辩论《开卷是否有益》为例,学生在激烈地辩论中,不仅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而且明白了认识事物要“一分为二”,学会选择性地读书。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增强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在双向

或多向的交流中,增长了知识,提升了口语能力,体现了在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的特点。

2.重视语文阅读教学

从学科特点来讲,阅读教学就是师生交往的双向互动过程,每一堂课都为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用武之地,所以教师应在课堂上融口语训练于阅读教学中。

(1)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进行

阅读教学重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真正让文本、教师、学生三者对话,产生情感共鸣。例如在教学朱自清散文《匆匆》一课时,在初读基础上,抓住课题“匆匆”入手,谈谈“课文是怎样写我们的日子匆匆而逝的。”学生通过阅读交流,在文中找出有关片段和句子。然后抓住开头和结尾的设问句,引导学生交流“作者回答了时间一去不复返这个问题吗?”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与同学讨论交流,从不同的角度去想去说,想自己的日子是怎样过的,想身边的人的日子是怎样过的,想作者的日子是怎样过的,在想与说的过程中理解了作者不甘虚度此生和对人生的思考。于是,教师及时问学生:“面对转瞬即逝的日子,我们该如何?”学生踊跃发言,都表达出了珍惜时间、有所作为的思想。并说出了许多有关时间和生命的格言、警句。这样,学生不但理解了文本内容,又进行了口语训练,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领悟能力和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2)在课后延伸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在学了某些课文之后,可通过不同方式帮助学生复述课文。复述不同于背诵,学生首先要把书本上的文字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然后再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课文内容,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用语言连贯表达的语感,是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例如《草船借箭》一文,学生在学过之后,可以让学生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对课文进行条理具体地复述。这样既加深对课文的领悟,又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当然,除了复述课文,还有续编课文或其他方式。比如,学完《牛郎织女》一文,教师可让学生续编牛郎织女冲破阻力,一家四口再次团聚的美好生活。学生在复述或续编课文的过程中,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性想象,也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质的提高。

(3)在阅读积累的过程中进行

“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这是众所周知的一个歇后语,由此可想,教师在实际中更多地关注了“倒不出来”的问题,而忽视了“茶壶里有没有饺子”的问题。一个谈笑风生、表达自如的人,必定是一个博才多学、思维敏捷的人。这就启示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如何表达”,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有的表达”,忽视了“有的表达”的基础,“如何表达”就成了一纸空话。解决这个

问题最根本也是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增强孩子的课外阅读积累。例如我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有位同学在课堂上的表现就非常的精彩。她在分析人物性格时,提到了“诸葛亮六出祁山、七擒孟获”的情节,还提到了“曹操头痛拒医”和“周瑜诈死”的片段,回答让人出乎意料。由于她语出惊人的回答,她成了同学们眼中的“小八哥”、“三国通”。在她的影响之下,同学们在学习本单元的《景阳岗》和《猴王出世》两课时,都争相到学校阅览室借阅《水浒传》和《西游记》,所以在随后的课堂上十分活跃,都七嘴八舌地想要说点什么。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阅读是智力和思维发展的源泉。”吕淑湘先生曾经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高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所以说,丰富的课外阅读积累,不仅让孩子们思维活跃有的可说,更让孩子们争先恐后说的精彩。

(4)在朗读训练的过程中进行

在教师寻求各种方法来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时候,却忽视了语文教学的一项基本功——朗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在很多时候,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上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朗读时间,学生甚至连正确、流利的基本要求都没有达到,更谈不上有感情地朗读。面对这一现象,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除了在课堂上读,还在课外抽时间读;除了全篇通读,还要品读重点段落、精彩语句;除了全班齐读,更要指名读、分角色读。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减少了漏读、错读的次数,读文比较流畅了。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带着感情去读,以期通过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达到交流中自由运用语言的目的。

(二)广泛渗透其他学科

虽然语文课堂是学生口语表达训练的主阵地,但是教师也不能忽视其他学科在学生口语表达训练中的重要作用。例如思想品德课,在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学生对身边的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适时加以点拨,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自然课上,学生对于实验过程的讲述;数学课上,学生对于算理的剖析;社会课上,学生对于历史文化的追溯;美术课上,学生对于美丑的鉴赏;体育课上,学生对于力与美的追求„„总之,每一个学科都重要,每一位教学科师都重要,每一堂课都是训练,每一堂课都是机会,每一堂课都是成果。

(三)课外实践、日常生活为两翼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所以口语交际教学是最适合打破课堂壁垒,把训练延伸到广阔的生活中的。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动力,丰富多彩的生活无疑是口语交际的活水之源。作为教师就要用心捕捉

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与能力参与实践生活,为学生搭建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学会在真实的情景中去学习体验,在不断地参与过程中得到有效训练。

1.走进生活场景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了学生口语表达的重要性,也教给了学生口语表达的一些技巧,甚至还创设了一系列的口语表达情境,但这些都不能代替学生与真实生活对接的需要。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让学生简单说几句话而已,而是要成为学生的一种能力;更不是让学生在熟悉或虚拟的环境下交流,更重要的是学会在陌生与真实的生活中交流。因而我们提倡学生要回归自然,融入社会,走进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去锻炼。例如春天到了,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置身于田间地头,与农民伯伯交流春耕、春播的话题,在如此美好的心境之下,孩子们的表达更随意也更流畅了。在自然生活场景中交流只是孩子们走进生活的一个方面,再者就是走进社会生活场景。就以购物讲价为例,因为我们学校所属的是一个经济作物村,这儿的西瓜特别有名,每到夏天,学生都会帮父母卖西瓜,所以我要求学生记录与买主间的对话。现以一位同学的对话为例——

学生:“您好!您要买西瓜吗?”

买主:“啊!”

学生:“请您看一下,您要买哪一个品种的?”

买主:“哪一种好吃?”

学生:“都不错。我们一半村的西瓜可有名气呢!您一定听说过。”

(学生切不同品种的西瓜)

学生:“今天天儿比较热,您先尝一块解解渴吧!”

买主:“嗯,还不错!”

学生:“您还可以尝尝其它的?”

买主:“不用尝了。多买几个吧!”

学生:“好嘞!您眼光真好!”

(称斤结帐)

学生:“谢谢!您慢走!欢迎下次再来!”

看似简单的几句对话,却是该生在几次卖瓜未果的情况下所作的又一次尝试。通过这样的锻炼,学生渐渐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愿,与人交流不仅要注意交流的内容,更要注重文明礼貌的态度。当然,生活中类似的场景有很多,这就要求教师鼓励学生参与,在体验的过程中获得快乐,为以后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和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2.积累生活语言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听到一些流传于老百姓口头的语言,如谚语、歇后语、俏皮话、小典故等。它们往往以言简意赅、形象生动的表达方式,向人们揭示真理、传授经验,使人们获得智慧,得到启迪。而身处农村的孩子们这方面的条件比较便利,更容易接触到这些来自民间的语言,这些语言不失为很好的口语表达素材。所以,我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搜集积累这类语言,来增加知识储备。同学们经过留意搜集,涉及的内容可谓五花八门:有乡风民俗的,如“吃不穷,穿不穷,打算不到死受穷”,“紧紧手,年年有” ;有气象节令的,如“二八月,乱穿衣”,“鸡不进窝有大雨” ;有富含哲理的,如“凡事回头看”等。又如他们在向村中老者请教时,了解了“腊八粥”、“寒食节”等的来历。正因为这种有意识的要求,学生们在日常交往中积累并运用这些语言,使他们之间的交流也变得生动、幽默、有趣。

(四)把握学生的动态生成

口语表达的言语实践过程都是在动态生成在进行的,课堂上经常会有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或感受,而这些稍纵即逝的感触又是不可多得的。这就要求教师改变原来的课前预设,生成新的学习交流过程,这样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张扬,思维的火花才会绽放。例如我在教学《三克镭》时,有一位同学问道:“老师,既然镭的提纯方法是居里夫人发现的,那么在她买不起但又很需要镭的情况下,她为什么不再提炼一克镭,而要让别人捐助、去四处碰壁呢?”这个问题出乎我的意料,我随即一想,又把这个问题“还给”学生:“这个问题提的很好,值得思考,你们可以互相交流一下。”孩子们的兴趣来了,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着,各自表达着自己的观点,随后的答案也可谓精彩纷呈。通过这样的随机引导,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巧解了我的尴尬处境。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到,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学生的动态生成,形成积极地互动交流,有了师生互动的即兴创造,有了师生的一起成长,教学才能成为艺术,课堂才能成为舞台,才会有令人叫绝的“柳暗花明”和无法预设的精彩。

总之,教师只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这个出发点,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实践探索,定能找出更多更好的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法。

二.

第三篇: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口语交际是训练聆听、表达、合作、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能力的综合训练,这种能力是一种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能力,不仅表现在说的准确、流利上,更表现为说的状态、形式上,也就是要求在口语交际的时候,要表达自己的思想,体现自己的修养和素质,是对学生道德认知和社会交际能力的综合要求。从社会的需求看,口头语言是最基本、最便捷的交际工具,而且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也成为了每个人适应现代社会的最基本的能力需求。新课标同样指出:“说话是人们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因而对小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是必要的,更是应该重视的。

在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中,我通过学习准备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创设交际情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生动、逼真的情境创设极富感染性,能够调动学生内在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表达的强烈欲望。新大纲在口语训练上提出这样的要求 : “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这是口语交际训练的一条重要途径。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易发散、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课堂教学中,应依据大纲要求,针对教材实际,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引起学生口语交际的欲望,激发他们口语交际的热情。

(一)、语言描绘:教师用富有感染性的语言为学生创设情感画面,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融入角色,找到情感共鸣点,并在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基础上做到言之有情。

(1)配乐描述。

如教《四季》(第一册)一课,上课开始,播放歌曲《画四季》,教师随着配乐曲,通过语言形象生动地描述,把学生引入流水潺潺、绿草如茵、花红柳绿、百鸟欢歌的情景中,激发对四季的喜爱之情,引发口语交际的欲望。

(2)讲述故事。

比如教学《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第四册)这一课时,可抓住儿童特别喜欢故事的特点,先形象地讲述《迷路的小熊》的故事,打动学生的心;然后相机导入新课,比一比谁能用最好、最妙的办法;把“小熊走出来了”这幅图画出来,唤起学生踊跃欲试的情趣。

(二)、电教创设:根据口语交际内容,为学生营造一个想象的空间,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捕捉说话的内容,还有利于他们现场发挥,使他们表达更逼真、更生动。如在教学《北京亮起来了》这一课时,我将夜空中的北京美景制作成课件,投放到屏幕上,文中的北京城华灯高照、金碧辉煌一目了然,学生成好象身临其境,就能准确地读出文中每一句话所写的景物。最后我让学生想象,如果你上北京看到了什么?学生闭上眼,边听音乐边想象,之后让学生畅所欲言,效果良好。

二、课内多项互动,培养交际能力

1.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的交际性的特点,即要进行多层次的互动交际,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如,我在教学《我们身边的垃圾》这一课时,我由课件出示垃圾图片引发垃圾从哪里来的话题,由垃圾的对话引发汇报垃圾处理方法,由评选环保小卫士引发说说自己处理垃圾的想法等。师生共创生气勃勃、富有创意的课堂氛围,同创生与生、生与师多项互动的口语交流的动态过程。这样,才使学生从竞争、合作的经验中获得自尊和尊重他人、社交能力和自我调整的能力。

2.创建自由、轻松的课堂心理氛围,引导学生互动、交流。

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也是上好口语交际课的一个关键问题。(1)要在课堂上建立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走向民主、宽容。教师要尊重学生,对学生的发言要给予肯定,对学生的观点要给予尊重,要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有发展的潜力,要理解他们的不足,尽量采取表扬的方式,鼓励他们进行口语交际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可以作为一个听众、朋友而不是一个威严的法官,与学生一起聊天、讨论,进行没有心灵距离的开放式的交流。(2)要处理好学生间的关系,营造一个轻松的、积极的班级口语交际环境。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显然是不可忽视的教育因素。如果一个学生在说时,其他学生冷眼旁观、窃窃私语甚至进行人身攻击,那么有几个学生能顺利、轻松地完成口语交际?可能连最后的一丝勇气都要消失。所以,要鼓励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既要学会清楚明白的表达自己的意思,也要学会倾听、补充和帮助,让融洽与合作的阳光普照每个学生的心灵。如教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第四册)这一课时,可引导学生将思路引向生活,想想自己知道雷锋叔叔的哪些事,自己身边有“雷锋”吗?说说身边的“雷锋”故事,再在小组中进行进行讨论交流。当某个同学自述时,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还可提出问题,学生在这种双方互动的交流中,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了良好的听说态度。

3.课堂评价,促进互动。

口语交际课提倡放手,让学生真正得到自主发展,但是放手并不等于放任自流,任何语言都有一定的规范性。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学生在入学之前已具有初步的听说能力,小学阶段应在此基础上,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因此,教师要致力于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当然,评价并不是教师的专利,因为口语交际课讲究的是师生双方的互动,所以,评价也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教师评价就是好让学生明确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训练的重点和要求,规范学生的口语交际;而学生互评可以让学生相互交流和学习,取长补短。

“请大家仔细听,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这是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请大家评一评刚才某学生的回答?”这是引导学生在听的基础上学会思考,学会给别人提出看法„„

三、,深入生活,加强口语交际训练

训练口语交际能力并不仅仅局限于口语交际的课堂内,正如口语交际的实践性特点所要求的,课堂训练并不能真正代表生活中的口语交际,口语交际的训练还要在真正的生活情景这个“大课堂”中开展起来。

(一)、课堂上,教学《伸出我们的双手》(第四册),可先布置学生留心平常的生活见闻、影视故事或新闻报道。口语交际课上,先引导学生议一议所熟悉的人们是怎样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的?再创设情境说说如果自己在路上遇到一位需要帮助的残疾人,该说些什么?做些什么?然后让学生扮演角色,进行“助残”实践活动,通过师生、生生互动,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动态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二)、活动中,例如,学校开展的讲故事、演讲比赛,课本剧的表演等等;班级开展的各项活动也是进行训练的好机会;教师可利用课间时间,让学生谈谈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新鲜事。此时的学生无拘无束,十分乐意谈感兴趣的话题,这样起到了交流信息、训练说话的作用。今年,一年级的孩子们度过了他们在学校的第一个难忘的“六一儿童节”,我组织本班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这可打开了他们的话匣子,有的说:“在学校过节可比幼儿园有趣多了。”我顺势引导他比较学校和幼儿园过节的不同„„有的说:“在学校过六一节真开心!”我打趣地问道:“把你的开心与大家一起分享好吗?”„„学生们争先恐后,把自己演节目、看节目、游园活动时最难忘、最精彩的画面都用语言表达了出来。

总之,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一项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让我们时刻给孩子们一个全新的“课堂”。无论什么时候,我都会以满腔热情关爱学生,以和蔼的态度亲近他们,和他们交谈,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口语交际的“魅力”,都能使自己的交际能力得到锻炼、得到提高。

第四篇: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工作总结

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工作总结

口语交际属于言语交际范畴,言语交际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以语言为工具所进行的一种交流信息和思想感情的活动,信息交流形式有听说(口语)、读写(书面语)两大类。口语交际是人们运用口头语言时行交谈、演讲、辩论等的一种言语交际活动,具备直接、简便、迅速的特点,使用最多最广,是最基本的语言信息交流手段。交际体现了时代的要求,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我校主要途径就是通过言语交际活动,而并非“纸上谈兵”。是双向互动的,可以是师生之间,也可是学生和学生之间,有助于发挥班级授课制的优势,尽量创设生活化的教育情境,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一、教学目标:走向整合,追求“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综合效应

日常活动中,与人交往,不但要会听,会说,还得讲究文明礼貌,所以常常有人讲,这个人很有修养,由此可见,口语交际是一种综合素质,它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这也就是决定了口语交际教学要实现教学目标的优化,必须着眼整体,追求一种综合效应。有人会问,教材中的口语训练往往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如此看来是否有矛盾冲突?答案是否定的,科学的做法应当是突出重点目标的同时兼顾其它素质的训练,达到“牵一发动全身”的效果。比如专题口语交际训练“我长大了要做什么”,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 交际时如何刘,学会应该针对话题说,联系自己展开想象。除了说的知识、技能训练外,必然涉及到听的问题,别人说时时,其它学生要仔细倾听,听的质量如何、有没有听出问题、能不能作为听众作出交流等等,听与说是水乳交融的。整个口语交际过程中,注意学生在口语交际时的态度以及语言背后隐藏着的思维、品质等,相机作出恰到好处的指导。坚持整体原则,这样的学生的交际能力就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教学途径:走向多样,打通教学和生活的隔阂。

凡是有人际交往的地方就可以进行口语交际的教学,这是由母语学习的广泛性决定的。“不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就是生活的工具,所以口语交际训练的天地是广阔的,途径是多样的。

(一)口语交际专题训练。通过教材中的专题训练,使学生比较系统、快捷地掌握口语交际的有关知识,提高相关技能。这种专题训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跟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二是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随着学生身心发展,他们的交际面会更广泛,要求的相应交际技能和素质也更高。比如口语交际题目一般是买文具、问路、待客、看望生病的同学等。

(二)渗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就是师生交往的双向互动过程。每一堂课都为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用武之地,语文课上尤其如是。所以语文教师课堂上我要有训练的意识中,融合口语交际训练于阅读课和作文课中。

(三)随机训练

1、紧扣生活随机训练。丰富多采的生活经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活水源泉,教师要用心捕捉现实生活现象,诱导学生用尝过的知识和自己的认识能力“评优劣、定从违”,参与、影响班级、学校和社会生活,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比如我班下半学期新进一对双胞胎,我就让大家讨论怎样说欢迎辞等等。

2、利用活动随机训练。活动是孩子的天性,班级、学校等经常肝癌丢,抓住活动的机会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会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如怎样爱护我们的校园,让他们交流感受,开展有关热点问题(减负就是不做作业、怎样过双休日等)的讨论、辩论等。

三、教学方法:走向交际,或创设情境,或提供案例让口语交际教学活动起来教无定法,口语交际教学同样如此,但正如吕淑湘先生所说,灵活多样的方法中有一个总钥匙,即一下“活”字,我认为,教活口语交际课,这个“活”的金钥匙就是要有一种交际的情境或氛围。

(一)创设交际情境,发展口语交际能力,实践表明,通过创设交际情景,学生无论学习兴趣,动力还是口语交际能力,都有很大提高。

(二)提供交际案例,发展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案例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口语交际训练办法,安全就是一个交际的情境,既可以描述正确的做法让学生仿效,也可以放一些问题让学生发现,并探索、讨论正确的口语交际方法、途径。

四、教师:走向民主、宽容,促使学生获得生动活泼发展。

(一)培养学生学习口语交际的兴趣和情感,激发学生的动机、兴趣和追求的意向,加强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是促进认知发展的支柱和动力。以发展学生听说能力为重要目标之一的语文课上,许多学生的嘴却很“紧”。长期以来,语文课堂中人是教师的“讲坛”,学生习惯了做忠实的听众。在听讲和繁琐的一问一答中。学生慢慢地丢失了说的欲望,说的能力、口语交际的能力可想而知了,要真正解放学生的嘴巴,就要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观,淡化语文教师的表演欲,从兴趣、情感的激活入手,培养学生的表现欲。一般来说口语交际训练内容是很有吸引力的。除此之外,还可以多介绍一些古今中外富有口语才能的领袖、将军、文学家等。这些能言会道的例子既充分说明怎样口语交际,更能有效地借助榜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由此生发对口语交际的情感。

(二)保护好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害怕说话不当举止失措而当众出丑,害怕一旦说错就被 同学嗤笑、抬不起头来,这些问题成为不少学生口语交际中的心理阴影。“心病还得用心来治”,保护学生口语交际的自尊心、自信心致关重要。

一要在课堂上建立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我尊重学生作为一个人所应有的权利、尊严、个性特长、思维与说话方式,要给学生一种感觉:口语交际课是我们自己的,是轻松的、自主的。同时,教师还要认识到: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因而第个学生都是等待开垦的金矿,有着发展的可能和潜力。但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在课堂教学中要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表扬,把相信人人能成功口语交际的期望传达给每个学生,我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把自己作为一个听众、朋友而不是一个威严的法官,与学生一起聊天、讨论、进行没有心灵距离的开放式的交流。

二要处理好学生之间的关系,营造一个轻松的、积极的班级口语交际环境。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显然是不可忽视的教育因素。如果一个学生在说时,其它学生冷眼旁观、窃窃私语甚至进行人身攻击,那么有几个学生能顺利、轻松地完成口语交际,可能连最后一丝勇气都要消失。所以要鼓励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既要学会清楚明白的表达自己的意思,也要学会倾听、补充和帮助,让融洽与合作的阳光普照每个学生的心灵。

第五篇:如何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这样表述口语交际的要求:“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从标准中我们可以看出,口语交际并不只是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一种适用于生活的一种沟通、交往的技术。说到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这对于每一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难点。对于小学生来说,口语能力培养的难度更大,更富有艰巨性。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在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时候注重方法与技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在充分认识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意义的基础上,强调在培养小学生这一能力时所遇见的问题,进而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小学生;口语交际;沟通;交往;培养

所谓“口语交际”《语文标准》中是这样表述的: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面对面的你来我往的一种信息交流活动,交际双方要不断地表达信息、理解信息,而且听者和说者的地位也随着交际的需要不断地变化。说者要根据听者的情绪反馈,及时调整自己的语气语调或语言材料;而听者呢,又得根据说者的表述及时作出相应的对答。此时,双方的信息通道是畅通的,双方的表达是相互促进的。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的发展,是一种双向、甚至多向互动的言语活动。学生只有在动态的双向或多向的互动活动中,才能增强口语表达能力,才能学会分析、归纳、评价的思维方法,才能形成由语言、做人、生存等因素构成的口语交际能力,其次,口语交际还是一种行为。英国学者奥斯汀把“说话”看作“做事”,把“话语”看作“行为”,也就是把“行为”(主要是“言外行为”)看作话语所包含的必不可少的意义部分。事实上,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时时离不开这种意义的传达。当两人久别重逢说“你好”时,不也同时在向对方互致“祝贺”之意吗?也就是说人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不单单是构词造句,提供某种信息,同时还利用语句的信息来完成各种行为。因此,口语交际本身是一种行为,一种言语行为。口语交际的基本特征是交际的互动性与能力的综合性。

一、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意义

(一)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体现了生存的要求

一个口不哑的人可以在较长的时间里不读不写,但却很难在较长的时间内不说话。说话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活动,比如我们在家里,要与家人接触谈话;在课堂上,要回答老师的问题;在课间,要与同学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彼此的所见所闻所想;在社会上,要与他人沟通等等。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开会发言,汇报工作,交流经验,也离不开说话。只有说得正确、清楚、明白,才能有效地互相交往,交流思想,相互协作,做好工作。口语交际维系了人们的正常生活,推动了社会的正常运转。谷生华在《听说能力自我训练》一书中谈到听说能力的重要性时说: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听和说维系了人们的正常生活,推动了社会的正常运转,具有既平凡而又伟大的作用。因为,我们生活的环境是一个社会集体,而这个社会集体中的每一个正常成员或为了沟通思想,或为了了解情况,或为了解决问题,无一不需要口语交际。而口语交际,就离不开听和说。

(二)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体现了时代的要求

这是一个知识经济社会,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电话、因特网让处于地球两端的人变得不再遥远。“地球村”概念的出现,说明人与人交往已越来越密切,是过去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口语交际的重要性不言而愈,并呈发展的趋势。口语交际的提出,正是顺应了这种时代发展的潮流。所以,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有人预测并告诫人们,到了21世纪,社会各行各业将需要从业人员具备“专心致志,经耳不忘的听话能力;出口成章,滔滔不绝的说话能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形态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形成了多渠道、多形式、灵活开放、自由竞争的态势。人们学习文化科学知识与劳动技术,交流工作经验与研究成果,乃至择业竞争、开展文化活动等,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多的渠道与机会,社会交际活动空前广泛、频繁。口头语言这一最基本、最便捷的交际工具,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也成为了每个社会成员适应现代社会交际最基本的能力。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人才基础语文素质的小学语文教学,理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有的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自信心不强,在发音之前就产生了一种害怕、焦虑的心理,不敢说,怕说错了,老师、同学会笑。这是他们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因此,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渗透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包括口语交际训练过程。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应成为口语交际教学中不可忽视的课题之一。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促使全体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换句话说,素质教育就是要创造一种适合所有学生的教育。做到这一点,前提是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所以提口语交际,强调了口语交际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身心发展的基础上,体现了辩正唯物主义哲学,也体现了素质教育精神。

(四)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有助于培养学习效率

口语交际,是开发儿童智力的重要方式。据现代脑生理学研究,人脑的左右两半球具有不同的功能,语言中枢通常是在左半球,但由于儿童大脑两半球还没有形成明显的分工,两半球都可以进行语言学习。所以,幼儿期和小学阶段是儿童学习语言(主要是口头语言)的最佳时期,并且也是通过语言学习来开发智力的关键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也会起到促进作用。

同时笔者认为,在当前的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研究还具有一些细致、深远的意义:

1.口语交际的训练,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口语交际的训练,有利于增强学生之间的交往,消除学生交际时的羞怯心理。使学生无论在社会的大环境中或者班级的小环境中,都能达到敢说,大大方方地说。

3.口语交际使学生在相互的说、练、演的过程中,感受到别人的关爱,同时也学会了去关爱被人。这样的交流,孩子们收获的不但是知识,是表达能力,更是具有了良好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

二、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所遇见的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每个人自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学习口语交际了。小学生入学前已具备了基本的日常会话能力。但会说不等于能说,能说也不等于好说。好说,就是要说得有理、有情、恰当、亲切、动人。那么,当代在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时遇见的问题有哪些呢?通过平时与众多师生的接触,笔者了解到绝大部分的学生在口语交际上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

分析当前小学口语教学和小学生口语交际存在的障碍,我认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不会说

所谓不会说,是指一部分小学生说话经常出现吞吞吐吐、含糊不清、词不达意、颠三倒四的现象。又可以细分为两个层次。

1.不知道该怎么说。这种情况多出于学习较差的学生,他们思维较慢,注意力容易转移,且在课堂上“问题”少,语言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思维能力的发展。通常他们表现为不愿意与人说话。

2.说不好,乱说。这类学生愿意与人进行口语交际,但说话抓不住重点,离题万里,回答课堂提问东拉西扯,漫无边际,不善于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组织要说的内容,话语连贯性差,缺乏条理性。

(二)不敢说

虽然这类学生的外在表现与“不知该怎么说”的学生有些相似,但却有本质的不同。他们会说,但因为紧张的心理或因为保守的心理而不善于表达自己。

1.紧张心理随着年龄增长,一部分学生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时,会表现出紧张、拘束的情绪,怕答得不好被人笑话,因而常常沉默是金。

2.保守心理。有一些学生,他们成绩较好,但性格内向,从不多言。在课堂上他们能全神贯注地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但问题理解后,就情绪放松,不愿举手,不愿过多显示自己,竞争心理不强。

(三)交际内容粗糙

小学生受知识量、感知面的影响,在口语交际中,即使能够主动、大胆地在课堂内外进行表达交流,其内容也只能是简略的。主要体现在:口语表达的意思不完整、不连贯、前后矛盾;语言重复或无话可说;声音不响亮;语言不准确,在说话时常常受方言影响,将不规范的方言词掺杂其中,如把“下面”说成“底下”,“地上”说成“地下”等;表达过程中,容易受干扰、无意中断;不能认真听他人口语表达。

(四)交际载体多元化

低年级孩子由于在感知事物方面具有明显的笼统性、情绪性、模仿性,因此在初步接触口语交际时,带有明显的茫然性。通过对西渚小学一年级125名学生

大多数同学能够进行简短的口语交际,但发音、口齿、仪态存在问题。必须靠模仿,交际活动中,“注意力不集中是一个普遍现象”,从学生的主动沟通能力看,学生期待平等交流,不喜欢空洞的说教的比例占60%以上。不善于学习他人的语言,不习惯普通话交流占60%。不能够准确辨析别人的说话,对感兴趣、初次接触的内容和交际的愿望强烈,其余的反应冷淡。在激发口语交际的愿望中,往往依靠的载体趋于多元化,需要视觉的、听觉的,形象多样、形式多种的载体的相互结合与交融。就学生的兴趣爱好来说,通过调查的数据看出,普通话和简单的课堂教学,缺乏主动性的学习,其受欢迎程度和收效不大。相反,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会学习的占80%。

(五)注重说的训练,忽略听的指导

听和说是口语交际的两个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有学会听才能有目的地说,信息接收不准有碍于准确地表达。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往往不遗余力地指导学生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怎样做到具体生动,而未教给学生听的方法,导致学生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听话不知道抓住要领。

综上所述,针对小学生口语交际中遇到的种种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应采用多种途径,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目的是要让他们在会说、敢说的基础上逐步向着规范、准确、有条理和有一定的文化底蕴等较高层次迈进,要求从“言之有物”到“言之有序”逐渐提高为“言之有情”、“言之有理”。

三、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方法

(一)打好口语根基

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没有捷径可走,只有稳扎稳打地加以引导、训练,才能真正提高。

1.示范引路。小学生阅历浅,语言表达正处于成长期,对他们来说,模仿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内在动机——学习原动力。老师要从自身出发,严格规范交际用语,让学生从入学开始,从说好每一句话开始,接受较为规范的交际训练。

2.及时正音。发音方法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学生口语的发展。在教学中,针对全班性的错误读法以及个别同学发音方法不正确要及时进行纠正,杜绝一错再错。并且创设“无方言”的班级语言环境,让学生在普通话的大环境中学习规范语言。

3.纠正方言。本地口语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规范口头语言的发展,更阻碍书面语言的表情达意。在教学和交谈中,应时时关注学生口头语言的表达,及时纠正不规范的方言口语,提高其用词的准确性。逐步树立“动口即是练说时”的观念,从而自觉地、随时随地培养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4.加强诵读。朗读、背诵是把规范的书面语言转化为规范的口头语言的一种有效训练途径。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使口头语言表达赋于感情色彩,易于表情达意。

5.培养个性。学生是有思想、有自我意识的主体,学生的语言必须反映主观意识,想说就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口语交际训练更应重视保护和发扬孩子们的这种天性,提倡口语交际的个性张扬。

(二)养成交际习惯

学生良好交际习惯的养成是贯穿口语交际教学始终的内容。口语交际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能力。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的培养。

1.学会倾听。倾听,是现代人在口语交际中的基本素养。只有专注而耐心地听别人讲话,把别人的话听清、听准,才能做出准确的应答。没有听清就发表意见,或没有听完就打断别人的话,是口语交际的大忌。为此,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很好的引领,准确把握,围绕这个重点来组织教学。可以采用听后复述要点的方法,或采用让学生边听边想,听后评议的方法来促使学生养成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

2.乐于表达。有一定的表达自信心,善于抓住一切当众说话的机会。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不同对象、不同场合以及不同谈话内容,说恰当、得体的话。在课堂上能经常性地发言,在小组交谈中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能大

胆地面对全班同学进行即兴表演,在课外也能有意识地参与交际实践。

3.善于交往。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学会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如果说话文明得体,有礼有节,往往能获得对方的好印象,有利于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有利于获得交际的成功。

4.举止得体。重视培养学生自然大方、和谐得体的态势语习惯。如姿态自然、举止大方,说话时,眼神不游离,不伸舌头,不做鬼脸,能根据表达需要,学会恰当使用体态语。

(三)活用训练教材

《语文课程标准》把“口语交际”列为课程目标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以全新的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思想,由原来的教教材,变为活用教材,进行拓展思维的训练,大力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1.用好教材,拓展思维。

小小内心世界,感情无穷无尽。这不仅训练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唤起了学生美好的愿望,让课堂充满了人文关爱的阳光。

2.补充教材,增强实效。

教学时,可适时地引进各地教材,并对其进行合理补充,以增强训练效果,达到交际目标。

3.自编教材主要按“板块式内容”进行,开展集中训练。小学口语交际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独白类”、“交往类”、“表演类”、“讨论类”„„在安排上,低年级可以采取适合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训练,如:每周一次安排看图说话表演赛、隔周一次举行故事大王比赛等。中年级集中开展“电视新闻播报”、“班队活动”等活动。高年级举行“小主持人大赛”、“专题口语辩论会”等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四)加强课内训练

语文课堂教学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口语交际训练为口语交际训练提供方便。

1.在质疑、释疑中训练。

质疑、释疑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

这个环节不但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能培养学生表达能力、跟人讨论的交际能力。这一环节中 ,既有师生双向的信息交流,又有学生之间的立体交流,对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2.在开放的问题情境下训练。

口语交际训练应贯穿于语文教学的每一环节,学生在生活化的场景中自主参与,教师不再作为主导者出现,而是共同的学习者。此时,学生的思维因为跳出了教师的语言诱导的范围而更加活跃,从而实现语言的丰富性和创造性。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训练。

合作能让学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在交流中产生思维碰撞,实现个性差异互补,使他们在合作中竞争,在交流中发展。小组合作学习为每个同学在课堂上进行口语训练提供了机会,增大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活动时间和空间。

(五)创设生活情景

语言来自生活,生活又离不开语言。口语交际能力是学习、生活的需要,也是社会对未来人才的需要。课程标准指出:“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而丰富多彩的生活恰好给口语交际提供了活源泉。用心捕捉现实生活现象,创设学生们所熟悉的生活情景,将课堂教学生活化,是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行之有效的办法。

(六)放手参与实践

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真正得到培养必须依赖于社会实践,而形成口语交际能力后,最终又要走向社会。因此,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进行

参考文献:

[1] 谷生华.林健.小学语文学习心理.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 徐吉华.让“羔羊”不再沉默——学生缺乏学习热情现象的思考及策略.小学语文教学.2006.[4] 秦敏.巧用课程资源,优化口语教学.小学语文教学.2005.[5] 徐仲林.徐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6] 杨再隋.夏家发.刘仲林.倪玉婕.语文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10), 77.[7] 周必玲.口语交际训练“二步曲”.小学教学参考,2001,(1),9.[8] 戴宝云.新课程小学语文实用教学90法.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3),2,73.[9] 吴建英.沈辉.摭谈培养农村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小学教学参考.2001,(1),11.

下载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怎样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怎样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和舍中心学校符慧玲 口语交际是 “交际双方为了特定的目的,运用自己的口头语言和适当的表达方式进行思想交际的一种言语活动。是学生语言积累、......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既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又能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和发展。从现在的社会需要来看,“能说会道”也将成为人才所应具备的基本要素......

    浅谈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魔域私服一条龙 WWW.91MYSY.COM 浅谈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标准》适应时代的要求,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如影随形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之我见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口语交际教学新增加了:“重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

    如何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2011-01-12 08:25:46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与培养学生的“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等语文能力同等重要。那么,在教学......

    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工作总结

    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工作总结口语交际属于言语交际范畴,言语交际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以语言为工具所进行的一种交流信息和思想感情的活动,信息交流形式有听说(口......

    浅谈培养低年级口语交际能力

    第九届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征文大赛 浅谈低年级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向新群电话***论文类别:学科教学类学段:小学学科:语文摘要:语言是人类最主要的交际工具。在人际交往......

    浅谈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浅谈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在口语交际中,许多学生胆小、不想说,甚至不敢说。有是虽然能说,但又说不清楚,罗嗦半天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思路,自己想表达的意思却表达不出来。这种情况......